你的家族裡出現過的最顯赫的人有多顯赫?

今年過年的時候回老家看到了家譜,發現了祖上曾經出過一位正三品的按察使,突然對這件事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希望大家可以分享一下~


當年爺爺的哥哥28歲成為海軍艦長,跟隨林彪從渤海灣打到海南島,戰功赫赫,後被打成右派,爺爺作為團長被帶去問話,組織很看好你,只要你與你哥哥劃清界線,其餘的事,一概不予追究,爺爺當時說了8個字 :「四歲而孤,長兄為父"遂被革職。


家族沒啥光輝歷史,族譜上往上數好七八代都沒出過什麼達官顯貴。
但是我太爺爺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抗日戰爭時只留下女兒和小兒子也就是我爺爺在家,六個大兒子和兩個已成年的孫子都去參軍了。
沒能和兄弟們一起參軍是我爺爺這輩子最後悔的事。
最後只回來一個五爺爺,還缺了一條手臂,別的五個爺爺,兩個伯伯,全部戰死沙場。
沒立過什麼功,也沒有什麼獎章獎狀之類的可以拿出來給各位看。
我想他們以後會是我們家族最光輝的人。


那是500萬年前的一個下午,陽光明媚,我的祖先站起來了。


家族標誌

始祖:有熊氏

次祖:大禹

黑風山黑風一世大王

東北黑社會老大

外國豪門大家族親戚

美國親戚,著名社會人士

不穿褲子的英國親戚

國內一線明星兄弟

全世界風靡,遠超門神爺的霸床之神,奪取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初夜
代表人物如下:

日本親戚,著名領導幹部


抗日戰爭時期的舊上海。有個老家是浙江寧波的年輕男生。
把家裡給的去澳門的船票給撕了。
私自跑到了北方的太行山參加了八路。
從此開始了打游擊拼刺刀,吃糠咽菜的屌絲生活。
這個男生就是我姥爺。
後來,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認定為民族英雄。

結果有網友這樣質疑,那我只能把騰訊《大家》公眾號對於這個勳章的報道晾出來了。


講個有意思的,我對我的祖先不甚了解。

高中和一個關係很好的朋友,上課傳紙條,政治老師講到什麼東西,突然說了一句:「不知道咱們班有沒有滿族的同學啊,我姥姥是滿洲鑲白旗,我一直為她驕傲。」

然後我聽見我朋友切了一聲

下課我們去操場透透氣,我說「你不也是滿族的嗎?老師問的時候你怎麼不說?」

她說:「我家是正黃旗。」

我當時就笑了,「滑天下之大稽,你怎麼不說你姓愛新覺羅?」

她說:「我爺爺就姓愛新覺羅啊,後來文革為了避嫌,我爸爸他們都改姓趙了,不過族譜上有的。」

我:「.......」

她嘆了口氣,「要是清朝,我應該是個小格格吧。」

我:「要不我們商議一下復清大計?」

她:「......」


這事過了也就忘了
我覺得蠻有意思的,寫出來分享一下


黨的最初領導人

28歲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我黨第二、三、四、五、六屆中央委員,第三、四屆中央局委員,第五、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擔任過中共中央代理秘書長、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共兩廣省委書記。

領導了五卅運動;

敢於在會議上指出大哥陳獨秀的錯誤;

被中央保衛工作的叛徒顧順章出賣,受盡折磨也沒有叛變,最後36歲死於廣州軍政監獄;

堅定的理想主義者。

匡複有吾在,與人撐巨艱

他就是蔡和森。

12年去了一趟蔡和森、蔡暢故居-光甲堂。

一間破舊的老屋,裡面烏漆麻黑,已經廢棄,裡面置放著鄰居的農具,養殖家禽,轉了幾圈,看了看,我和朋友就回去了。因為像素低,拍的很模糊,就在網上找了一張圖。


我舅姥爺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啊

------------------------------------------------------------------------------------------------
論輩分外公是魯迅先生的表兄弟,我外公的父親管魯迅的母親叫堂姐

想想他再看看自己,感到很羞愧,自己屁也不會,只能攀個親

不過不知道他是我幾舅姥爺,七舅姥爺?

有沒有紹興的親戚快來相認啊!

評論區好些人在抖機靈啊,閏土和魯迅木有親戚關係,你們讀書不認真啊。

-------------------------------------------------------------------------------------------------------------

還有評論區一群人說自己是猹的是什麼回事?

走開你們這群狡猾的生物~


林則徐(官至一品,清末禁煙的民族英雄)

林和靖(詩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作者,終身隱居西湖)

林祿(西晉惠帝時任安東琅琊王府參軍,平叛有功,封晉安郡王)

林濟(宋仁宗時進士,兵部尚書)

……


這種問題,應該直接上宗譜作證據

按這本宗譜的記載,一世祖林祿,西晉惠帝時任安東琅琊王府參軍,平叛有功,封晉安郡王,傳至二十七世林濟,宋仁宗時進士,兵部尚書,後北宋滅亡,衣冠南渡,其孫林森致仕東歸,遷浙江溫州,到我這一輩是五十五世。以下都是我過年回家的時候拍的部分資料。

左邊是西晉的一世組林祿,右邊是傳說中的周朝的林氏始祖,然而其實沒什麼關係,更像是穿鑿附會的傳說,硬要加上,顯得源遠流長。根據傳說,林氏的發源,就是從右邊這位開始。而我們這一脈承認的祖先,是左邊這位。

清朝各種官員送的的牌匾。作為當地的望族,地方官如果想有什麼政績,就需要處好關係,所以就經常上演老人壽辰送牌匾的戲碼。

北宋仁宗題的林氏宗譜,畢竟在宋朝的時候,是有族人做過尚書的。

林氏可以追溯到比干,這個其實也很牽強。

我們這一脈曾經有過一門三進士的說法,也就是說三十三、三十四、三十六世裡面,各有一個進士,當時是在南宋末期。

這是康熙封官的聖旨,大意是說,嘉獎江西九江營的副將管參將事林良斛,授以驍騎將軍。

以上四張都是節選的歷代祖先的生活軌跡,講的都是某個先輩的生平以及配偶和子孫一類的,老實說,我自己第一次知道這些事的時候也蠻驚訝的。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求思林潘」,服務於中產階級的閱讀與投資自媒體品牌。

http://weixin.qq.com/r/Bjp8ZKnEhfT6re0H928U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大爺爺,李樹木,加入紅軍,後在過草地時失蹤。
二爺爺,李樹林,國軍少校,後陣亡於淮海戰役。
三爺爺,李樹森(親爺爺)加入八路軍,後在解放海南島時負傷,在海南留下一條腿,複員後來回到內蒙。
( ????? )仔細想想,如果大爺爺和二爺爺挺過了戰爭話,這一家子坐一起得多熱鬧啊!


2017.10.4
哇一年啦~
兩件事兒。

第一件比較短小。
我爸說太爺爺當年有個明成化鬥彩大寶貝。
大家自行百度。
別問,捐了。

戒貪。

當年捐古董的時候,說那都是一車一車從家裡往出拉的。眼睛都沒眨一下,看不出悲傷的樣子。

太爺爺晚年清晨遛彎,最愛的就是駐足於故宮珍寶館了,也許那裡有他的最愛。

再一次感受到什麼叫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第二件,家族聚餐,滿員。談到了我太爺爺。

我爸說,小時候在老家和我太爺爺太奶奶生活,平時和太奶奶最親,但什麼時候和太爺爺最親呢?
和他倆生活過的都說,和太爺爺拉手的時候最親。

哈哈哈哈哈為什麼呢,據我爹我姑姑們描述,我太爺爺一般不跟我爹我姑姑們拉手手,十分高冷傲嬌,但每次有機會拉手,我爹他們就特別興奮那個時候最喜歡太爺爺啦,都不想放開~
為什麼呢?

手嫩。
超級嫩。
比女人的手還嫩。
小時候雖不是大富大貴還窮得掉渣,但父母寵他從沒做過家務干過活。發家了有一堆下人更沒機會幹活。成家後有倆老婆,哪能輪得到他幹活?
所以,一雙從未乾過活的手,一次都沒有,保養極好,白白嫩嫩,嬰兒般絲滑。

每次我爸我姑姑他們拉著那雙手,都是享受。

可能這也就是他摸古董一摸一個準的原因~

我明年再更新?
——————————————
2016.8.10
遲來的更新~
詩很多,我數了數有57首!!!

我先放幾張圖。

大家自行辨認字體(*"▽"*)

————————————

2016.7.2
過幾天放詩~
大部分以時評為主,寫得不算深奧,就是讀起來還挺好玩的(′?ω?`?)

放現在一定是個逗…「此處消音」

————————————

太爺爺的事最近又被想起來,是緣於我在家左翻翻右翻翻翻出來的一本小冊子。

喏,就是下圖這東西。

看見「辛亥革命」那四個大字了嘛~這東西還是很有歷史感的嘛~( ?????)っ

小冊子里,百分之八十是他自己寫的詩,百分之二十是被當做英語單詞本了。

所以我太爺爺不僅會寫奇奇怪怪的詩,還在學英語。

英文寫得比我的都要好看π_π還會花體!!!

詩的內容包羅萬象,時評啊~吐槽啊~勉勵自己啊~親情啊~或者乾脆讚美一下今天的好天氣啊~~~ヾ(????)?

精神世界超級豐富!!!

其實切題的回答在下文。

太爺爺其實是搞古董的,並不是什麼大官。

他的古董生意在當時做的特別大,瓶瓶罐罐,書畫文玩,白手起家的人錢掙得那個嘩啦啦嘩啦啦的……

重點是,當時魯迅逛古玩店,逛到太爺爺的店裡,看準了一個罐子,和我太爺爺談價錢。

太爺爺一心想「哎喲要那些錢幹嘛呀~反正我錢多啊~不如讓魯迅寫幅字得了」

魯迅一心想「哎喲不用花錢寫幅字就成,當然成啊!!!」心動不如行動,這件事就這麼辦妥了。

之後兩人友好地進行了藝術的交流,那幅字寫得什麼我忘了,大概就是「談了下藝術」

抗日戰爭時期,那些古董被保存的很好。

之後便是剛建國的時候了。太爺爺無償捐獻了大批文物,說白了就是上交給國家。

只留下了一點小玩意,和那幅魯迅的字。

現在大批文物,都安安穩穩待在了故宮博物院。

國家給太爺爺頒了個特許證,一生免費進出故宮。想什麼時候進就什麼時候進,想進多少次就進多少次,天天把故宮當公園溜都成。

有時候我還想,給後輩留個青花瓷那多好,未來的我就是個小富婆了。

太爺爺白手起家搞古董,富賈一方,平日里也沒有暴發戶的作風,而是讀讀書寫寫字學學語言,活到老學到老。雖未參加抗戰,卻把收藏了一輩子的文物保護得完好無損,建國後大部分都上交了國家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我只能說,

太爺爺,是我最崇拜的人沒有之一


另,完完整整讀過了那本小冊子。思想境界高到我下輩子都不一定能想得出來……


本人祖上是南陽市方城縣博望人氏。
漢代的張騫,兩次遠涉西域,前後歷經幾十年,成功開拓絲綢之路,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交通發達的今日,內陸通往大西北的這條路都十分險惡,更別說二千年的漢朝了。
正因為張騫建立了不世之功,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而今博望附近的張寨,皆為張騫後裔。所以,我可以自豪的說:「吾乃漢中郎將,博望侯張騫之後也!」

到了漢朝末年,漢昭烈皇帝劉備火燒曹軍於「博望坡」,使博望名揚中外。
據《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記載:「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該史料後來被民間演化為「諸葛亮火燒博望坡」
下面是三年前,本人去博望訪古尋祖拍的照片。昔日的三國古戰場,如今已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圖中這棵古樹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歷經風雨,屹立不倒,依舊訴說著英雄們的傳奇故事。

博望張姓家中都供奉一副對聯
上聯是:博留受封流芳遠,
下聯是:洛鞏遷居世澤長。
橫批:百忍傳家
「博留受封」指的是博望侯張騫和留侯張良,被此地百姓認定為先祖,並視為家族驕傲。
「洛鞏遷居」是指晚明時期一支生活在留地,既洛陽鞏義附近的張良後裔遷移博望,形成張姓合流。
「傳家百忍」是指張姓的堂號「百忍堂」。唐代有個張公藝,他的家族九輩同居,合家九百人,團聚一起,和睦相處。唐高宗與武則天聞聽他的賢名,便親自登門拜訪,問他修身齊家的秘訣。張公藝說:「老夫自幼接受家訓,慈愛款人,無殊能,僅誠意待人,一"忍"字而已。」於是手書一百個「忍」字進獻給唐高宗。百忍傳家,由此流傳。

漢中城固是張騫的老家,南陽博望是張騫受封的地方,張騫後裔大多在這兩個地方。2009年,南陽博望的張騫後裔,前去漢中城固祭祖尋親。圖中是兩地張騫相認相親的情景,左為城固張騫六十四代孫張兆元,右為方城博望張騫六十九代孫張廣增。


姥爺年輕時是駐福建海軍炮兵,親手炮擊過金門。_(:3」∠)_

但耳朵震壞了,從我記事起就一直帶著最大功率的助聽器。

他老人家父母早亡,十七歲離家,去鐵路做司爐,就是用鏟子往蒸汽機里加煤的。後來當兵,拉大炮,練出一身肌肉,壯的一塌糊塗,七十多歲胳膊上肱二頭肌三頭肌稜角分明,前年跟他老人家掰手腕還把我的手給扭傷了ヽ( ̄д ̄;)ノ,我一個二十多的小夥子掰不過老爺子。

老媽遺傳了姥爺的體格,從小學開始就是羽毛球校隊,排球校隊,到了初中被田徑校隊教練看中,練了練去市裡參加比賽拿了保定市短跑第六,鄙人從小打羽毛球很少贏過母上大人,現在也…
萬幸我遺傳了一些老媽的體格,前幾天學校體測還1000m還跑了3』18?( ?????? ?)?

咳,鏡頭切到我老爸家裡這邊。

爺爺早些時候在東北的到日本使館裡蒸過饅頭,會日語_(:3」∠)_後來參軍,八路野戰軍連長。退伍了身體素質也巨強,八十多還經常徒步去幾十里地鎮上趕集,老爸說他跟著爺爺下地幹活,爺爺走起路來虎虎生風,他有時給小跑才能跟上…


堂哥說爺爺的抽屜里有一把王八盒子_(:3」∠)_


爺爺的大兒子也是軍人,在林彪的部隊里,後來部隊解散回家務農了。


爺爺同父異母的大哥是國民黨騎兵團團長,後來戰敗隨蔣去了台灣,老爸上學時還有用信件聯絡,九十年代大爺爺一家好像舉家移民美帝,斷了聯繫。

真不知道兄弟倆戰場上有沒有相見…
想一想,這都可以拍成電影了…

爺爺的照片,那時候他正闖關東,在青島日佔區的一個照相館裡拍的。
一股少帥的英氣_(:3」∠)_
而我並沒有遺傳到這驚人的帥氣_(:3」∠)_

=========================================================


今天翻出來了一個原來回答過的相關的問題,po在這裡,算是給這個回答做一些補充吧
爺爺奶奶輩的人長的好看是什麼樣的? - 阿飛的回答


在貴知擁有18萬粉絲 /(ㄒoㄒ)/~~


當然是我爺爺啦,和皇帝在一個地方住過,一個桌上吃過,閑著沒事就各種搭話……………………………………………………當然你們已經猜到是誰了

溥儀

咳咳,誒呀因為那時候整個大院里就他家有電視機嘛…(國家發的,社會主義好)
所以每天都會有各路人馬去他家蹭電視…我爺爺因為離他最近,蹭完電視偶爾還要捎帶著,蹭頓飯
( *?ω?)


鄙人姓常,祖籍安徽懷遠。

每年清明祭拜先人,祖村常家墳,有黑青色石碑兩塊,記錄主家每一代男丁的名字。

先輩多有人傑,可史書留名者,唯有一人。

明初鄂國公,授太子少保,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征虜副將軍,追封開平王,字伯仁,號燕衡,名遇春。

明太祖有言: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所以我一跟人裝逼就說我是開國武將之後23333

但可怕的事,我家裡長輩對這麼一位自己家的偉人毫不關心,我小時候經常問我爺爺關於常遇春的事情。

「爺爺,常遇春用的什麼兵器?」

我爺爺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里的隋唐演義:「開山斧,兩把開山斧,」

過了幾天我閑的沒事,又問。


「爺爺,常遇春用的什麼兵器?」

我爺爺正在看張紀中版的三國:「青龍大刀,八丈長的刀。」

去年我爺爺來澳洲看我,有一天我又問。


「爺爺,你說咱家祖宗常遇春是用什麼兵器的?」


「常遇春啊?」我爺爺想都沒想,「他長得胖,力氣大,騎在馬上就把對面的人揪下來了,缽盂大的拳頭,一拳能把人打死。」


「......爺爺? 咱家其實是不是姓魯」


我奶奶小時候她爸帶著她參加過蔣介石的婚禮……那時候比黃金榮,杜月笙的輩份要大…大家都問是哪場婚禮,宋美齡那場 然並卵啊 就是聊天吹牛厲害點…人家可能都不會相信你 科科


已經取消匿名,故事來源於我姥姥對我的親口闡述。我出生後我的太姥爺已經去世。
本文只是陳述,沒有針對任何少數民族的意思。如有冒犯,我在這裡給大家道個歉!對不起。
自己祖上出過尚書。但是,今天給大家說的是另一個人。我太姥爺。
當時太姥爺家有四個孩子,又趕上收成不好,一家人等著吃飯。但無奈太姥爺沒有經濟頭腦,嘴皮子也沒那麼溜活。只能另想出路,當時在鎮上到縣上的路上,有個大集(天天趕集)。但是呢,這個集靠著回民村,所以這個集上不讓人賣豬肉。但大家都知道么,人來來往往的,趕集的人又不全是回民。所以很多漢民就想買豬肉,無奈回民不讓賣。但是我太姥爺。當時也真算是沒辦法了。想了條路子,去集上賣豬肉。
第一天,豬肉賣的不錯。但是第二天,回民們不幹了。一堆人圍在我太姥爺攤子前面讓他滾蛋。太姥爺窩窩囊囊回去之後。一夜沒睡,為了家人,他必須拼一把。天沒大亮的時候,他推著小車上路了。推到回民村口,太姥爺把車上的豬肉往自己身上一搭,豬肉刀往自己大腿上一插,沖村裡面大喊一句:賣豬肉嘍!邊喊邊在村子裡面跑。回民村的人聽到喊聲之後出門看,太姥爺身上披著豬肉,大腿上血流成河。一個村子,竟然沒有一個人敢出門阻止。
就這樣。太姥爺可以在集上賣豬肉,獨此一家。
後來干大了,要用水的時候回民村不讓太姥爺用村裡的井。太姥爺一拍大腿,咱自己挖一個井!
之前的井,裡面都是苦水。現在如果你去那裡問上了年紀的老人。都說那個地方叫做苦水鋪。
而太姥爺打的井,裡面是甘甜的水。現在地圖上把那裡叫做甜水鋪。

_______
看到評論里大家在說回民太過於蠻橫。其實我感覺只是理念衝突的問題。因為回族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對於人的各類慾望管制比較嚴重。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在吃,住,穿。方面特別講究。也就是很會享受。所以才造成了目前回漢貌似經常起衝突的樣子。
所以,評論區里大家也不必糾結於回漢的問題啦。


當然是他

大宋太祖英武聖文神德皇帝
怹老人家的名諱
我恕個罪說
趙匡胤

沒錯 我想大家也想到了 本爵確實是大宋皇室後裔
所以 歡迎大家踴躍資助 買我翻譯的書 就是資助我大宋復國事業
等大宋中興之後 按照購書多少 賜以丹書鐵券 如能毅然起兵勤王 事成之後 必將裂土以酬!淮河、大散關以北 悉歸諸卿所有 決不食言!!


生民未有一夫子,敬辱浮沉兩千年。


推薦閱讀:

怎麼用地圖來加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站在中國人的角度,如何評價大英博物館?
朝鮮為什麼經常有饑荒?
有沒有一些美得不行的古代詩詞文章?

TAG:歷史 | 家族 | 家族歷史 | 顯赫 | 家族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