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不想要」是否出自真心?

比如,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有做到世俗的成功,他可能告訴自己,那是別人眼中的成功,和我想要的是不一樣的,世俗的成功不是我想要的,從而起到自我暗示,進而安慰自己在失敗後的負面情緒以及說服自己放棄對這一目標的追求。


再比如,作為一個一輩子單身的人,也許是因為對尋找另一半的不自信,也許是因為不想湊合,也許是因為不需要,雖然單身久了偶爾也會覺得寂寞,但寂寞又不一定成為結婚的理由。也許是他太失敗了,但為了安慰自己,他說服自己相信一個人也很好,家庭的溫馨、夫妻的恩愛沒有就沒有,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時,又如何分辨找出真正的原因呢?


謝謝。

===================疑惑補充=============================

看了@劉凱羅Cairo的回答好像明白了,但是看了@曾旻的回答又疑惑了。

感覺答案中提到的"對自我發展有利的"這個定義又陷入了類似題目所說的這種無法靠主觀感覺來判斷的問題中了。


什麼是對個體發展有利的?這種有利如何定義呢?

  • 如果從個人主觀來定義就又成了自己是否想要(依據是否想要歸類為是否有利,好像是個死循環)的問題了;
  • 如果從客觀定義,那麼似乎只有那些"讓人更好地活著"的自然因素(吃喝拉撒)才能稱為有利了?


舉個栗子講,我想要辦一件事(比如學習等高級行為),這件事短期看可能效用不明顯,但長期看極大概率是對自己有利的,而很多不喜歡學習的人是被習得性無助打擊了,還是真的不想學呢?


好問題。

人的喜好(liking),和欲求(wanting)其實是分離的。且相關的神經結構也分離。
有研究發現,人在追求一個目標的過程中受挫時,對目標的欲求會升高,但喜好往往會降低。在實驗中,未能贏得獎品的被試,會對獎品的近似物產生較為負面的評價(喜好降低),但卻願意花更多的錢把獎品從贏家手上買過來(欲求升高)


套入題主的情境便是,沒有能力做到世俗的成功,內心中不免會對世俗的成功產生一定的負面態度(對自己說:賺大錢的都是搞關係的;找到好工作的都是二代),但對世俗成功的渴求反而可能上升,四處搜尋財富雞湯文,倘若碰到暴富的機會一定第一個衝上去。

所以,判斷「真心不想要」還是「得不到而假裝不想要」的思路或許便是,分清楚自己的喜好(liking)和欲求(wanting)。依我的個人經驗,追求喜好往往是更正確的選擇,因為喜好源自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而欲求往往並不穩定,很可能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打個比方,鄰居買了一輛新車,於是我買車的欲求立即升高了,但其實我本身可能並不太開車,把錢花到其他地方其實更明智一些。

2014.09.30 補充:
評論區有許多人問到如何區分liking 和 wanting,查閱了一些資料,從另一種定義出發或許可以實現區分:liking 是一種自身較難意識到具體原因的積極情緒,比如問一個小孩為什麼喜歡打球,畫家為什麼喜歡畫畫,很難得到一個清晰的答案。而wanting 多數情況下可以找到外部原因,且這種原因的刺激越強,wanting就越強烈,比如上面提到的買車的例子。

所以,一種可能的區分wanting 和liking 的思路便是,有意識地列出想要某樣東西或想做某件事的具體原因。如果這種原因很容易想到,且多為外部原因,去除這些具體原因或等該原因的刺激不再顯著之後自身需求就會變弱,則這種需求就比較類似wanting。


參考資料
Litt, Ab, Uzma Khan, and Baba Shiv. "Lusting While Loathing Parallel Counterdriving of Wanting and Lik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Berridge, Kent C. "Food reward: brain substrates of wanting and liking."Neuroscience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 (1996): 1-25.

Finlayson, Graham, Neil King, and John E. Blundell. "Liking vs. wanting food: importance for human appetite control and weight regulation." Neuroscience Biobehavioral Reviews 31.7 (2007): 987-1002.


對自我發展有利的事物沒有「真心不想要」的,一律都是「假裝不想要」,俗稱「酸葡萄心理」。

Heckhausen J,和Schulz R.(1995)在他們著名的A life-span theory of control中首次詳盡的闡述了人類控制信念的全程發展。在Rothbaum等人提出的初級控制和次級控制概念的理論基礎上,H和S分析了其緯度和隨年齡的發展。

初級控制:指通過行為改變外部環境,以滿足個體內部需要和願望的控制策略。它是有機體實現個體發展潛能的首要功能。如果沒有涉及對外部環境的改變,任何有機體的發展都是無法實現的。從這種意義上說,初級控制的功能是首要的。

次級控制:指個體改變自我內部環境,以適應外部環境的控制策略。
它在行為前後分別發揮兩種作用:
第一,行為前它發揮選擇與動機作用。我們選擇目標時,會考慮最壞的結果,判斷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和目標實現的價值,通過在認知上增加目標實現可能性,提高目標價值來增強行動動機。

第二,行動後當初級控制失敗,個體無法改變環境時,起到補償作用。調整自我認知,貶低不能實現目標的價值,從而維護自尊和自我效能。

從而可以看到,初級控制大多數是行為的過程,而次級控制多大數是認知的過程。

從全程發展來看,剛出生的嬰兒,是沒有認知的,因而是沒有發展出次級控制的。所以,人的生命發展起初,我們是通過初級控制來控制環境的,對於外界一切有利事物我們都「真心想要」,對於一切不利事物我們都「真心不想要」。

而隨著認知發展,個體逐漸意識到,不是所有我想要的都能獲得,所以漸漸地,個體發展出次級控制,對於得不到的許多事物,個體學會了「假裝不想要」。

這種假裝不是一種貶義,而是一個中性詞,它可以是功能良好的,也可能是功能不良的。
功能良好時,個體學會了正確運用了「向下比較」「貶低未達成目標的價值」等「悲觀防禦策略」。它是有效的,有利於個體的心理健康,保護個體自我效能感,不至於因為失敗而絕望,而陷入習得性無助。

功能不良時,次級控制會在行動前發揮作用,採取「自我妨礙策略」(self-handicapping),即反正我預計我不能完成目標,那就不要努力了吧。

所以,一切你的不想要,都是一種次級控制的「假裝不想要」。
但是你要知道,你不要抗拒它,它是保護你的。因為人不可能什麼都能得到,卻偏偏什麼都想要。


謝邀。本能的欲求都是真心想要的。比如想要吃、睡、成就感、和諧的人際環境和物理環境等。這是本能,不受我們理智控制的。所以如果說自己不想要成就感、和諧關係等等就必然是在欺騙自己。
第二個層次怎麼追求及追求何種方式來滿足本能。的確滿足本能是可以有多種方式的,舉例里的世俗的成功啊,家庭啊什麼的,就是獲得成就感和一部分和諧關係的一種而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要想判斷自己是不是真心想要,第一要直面自己,第二要看自己是否有追求其他的方式來滿足本能。直面自己是一個艱難而終身的過程,要讓理智和內心保持緊密聯繫,接納自己的一切,遠比以為的要困難。這屬於自我成長的部分,不良的人請做心理諮詢。通常表現為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了。追求其他的方式就比較直觀了,比如不追求金錢,但去做藝術創作,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有途徑滿足,那就不是大問題,無非一個孰重孰輕的關係。
其實這裡是常有一個與現實結合的問題。比如上面舉例的,是金錢還是藝術創作?很多人內心是藝術創作帶來成就感更大,但真的沒錢。於是有的人選擇否認金錢,有的人選擇否認藝術,最理想的是兩個都承認,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去創造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先賺錢再做藝術(比如好利來的老闆)也可以在賺錢的過程中做藝術等等,根據個人的情況和當時的境況來處理。永遠有比否認和扼殺更有效的辦法。因為最扼殺不了的就是本能和初心,他們會潛伏到潛意識裡,給你製造亂子,你還不知道為什麼。


判斷各種「想要」或「不想要」,我的方法是審視自己的預期。比如,我想買雙鞋。穿上這雙鞋,可能明天上班路人會回頭,女同事會圍觀,約會會被贊,等等。但如果這些預期沒有發生,根本沒人注意到我,也沒人理我的鞋,那我還喜不喜歡這雙鞋?穿上這鞋還能讓我高興嗎?能,我就買,不能,就不買。

就題目所說,當你不想要世俗成功,當你決定一輩子單身時,你的預期是什麼?希望就此封住逼婚家人的嘴?希望不再感到自卑?希望就此斷了愛情的念想踏下心來獨處?如果這一切都沒發生呢?你還會選擇單身嗎?

現實中雖然很多問題並不這麼簡單,但這個方法多次幫助我認清了 我到底「想要」或「不想要」什麼,進而做出積極選擇。


你拋一枚硬幣 在他下落過程中 用手接住 再用另一隻手接住 這時你希望的那一面 就是你的真心


以前看過一個Ted,說人的幸福感分天然的幸福感和人工的幸福感。


天然的幸福感:在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產生的愉悅和滿足。

人工的幸福感:在你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說服大腦產生的幸福感。就是告訴自己其實這樣也不錯,從而不會過度沮喪。

總要惘然選擇歡喜帶來的憂愁,總要坦然面對失去換來的擁有。所以為什麼要分那麼清呢?人本來就是欲求不滿的動物。有「 得」必有「舍」。平衡就好。


謝邀~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說個簡單直白點的回答——只要是好東西,人基本都想要,什麼金錢呀、權力呀、愛情呀、伴侶呀、親情呀,都不例外。

我認為人有這些慾望是既正常又合理的,不必要強行區分它們,甚至是弄個非黑即白。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性價比。

這個世界是如此公平以至於人想要任何東西都得拿相對等值的東西去交換。對有的人而言,努力比較容易,所以他就努力工作以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有的人努力比較困難,於是他就會選擇多休息而不是強行追求自己想要的其他東西。再比如有的人更需要關懷,於是他就積極尋找配偶;有的人更加熱愛自由和無拘無束的生活,因此找尋配偶的成本對他來說就增加了,如果沒遇見合適的對象,他完全可以對自己說——一個人也許更好。

所以沒什麼「真心不想要」,真心都是想要的(其實大家心裡想的都是有免費的最好,但這往往不太現實)。

實際情況下,有時候獲得一樣東西對自己而言真的會入不敷出,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明智地選擇放棄,畢竟人都有最大化自己利益的本能。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糾結。


得到了之後,你是否真的開心。不是因為別人的祝福羨慕、或者他們認為你應該開心而開心,而是你獨自一人回想起這件事時能對自己露出一個會心的笑容,並且自己羨慕佩服自己的這次得到。


有個簡單的自測法。
問問自己,白給要不要?
如果這樣都不要,那就是真不想要。


還在思考到底是不是真的不想要,那就是想要。


勿忘初心


大家說得很有道理,但我不是特別贊同。不是什麼都是有才好,或者越多越好。就像一個女人在床上說不要,不一定是欲拒還迎。不管出生富貴還是貧窮的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厭惡金錢的人。價值觀這種東西,真的不能超越所謂生物本能嗎!資源就是一切嗎?人是很複雜的動物。也許除了你們所說的因為得不到或者代價太大而自我安慰之外。還有別的情況。


如果覺得自己不能分辨,就是「假裝不想要」。
「真心不想要」的東西是不會有判斷障礙的。

鴟得腐鼠嚇鵷鶵,鵷鶵會拿不準自己是否真心不想要腐鼠嗎?


這個問題本身對很多人來說就足夠頭疼了。而且在主流價值觀與自身想法發生衝突,尤其自身能力又顯不足的時候,我們都容易懷疑自己是在逃避還是真的不喜歡。


看你的身體嘍,身體是最誠實的,哈哈
心裡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呢。
嘴上說不要戀愛,身體卻很饑渴呢。。。很想找個人聊聊心事,撒撒嬌。。。


因為不喜歡他,所以他的什麼東西都不想要,這是真的。


感覺就像逛超市,你真的不想要的壓根不會去留意,想要又買不起的就只能看兩眼想個理由放下。


我練功發自真心!!!


1. 就像你文中說的,安慰失敗的借口。【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 這種【不想要】就是違心的。

2.真的【不想要】。
比如有個東西是很好吃,有人一直勸你吃,甚至希望看著你吃下去,而你就是不想吃,或不想現在吃,那你就是真的【不想要】。這種情況中,並沒有成敗的問題。


你真心不想要的東西你知道的,很確定,你不知道自己是「真心不想要」還是「得不到而假裝不想要」,大概是後者


推薦閱讀:

對 20 歲女生的人生,有什麼靠譜的好建議嗎?
你曾經(或現在)有多努力?
大學生應該持一種怎樣的存錢/花錢態度?

TAG:心理諮詢 | 人生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