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理解《無間道》這部電影?


(前方多圖預警!流量預警!!圖片黨福音~~~
前段時間斷網,閑來無事找出了電腦里的幾部電影,看了《無間道前傳》五六遍,心中總有些東西不吐不快,所以我來談談這個《無間道》系列電影中的第二部。
—————沒看過這電影的同學也可以往下看,多圖便理解,每個角色都很有意思————


個人感覺《無間道前傳》是本系列中最為精彩的,第一部與之相比劇情略有不足,而第三部每個時間段相互交錯,影片整體的連接強硬,連貫性差。而在《無間道》系列的第二部中,每個角色的內心掙扎和心理轉變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點尤為吸引我,尤其是影片結尾,劇情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鋪墊,所有人的衝突一股腦的爆發出來,每次回味都會有一種宿命 般的感覺,每個人都身受無間煉獄。
先從每個角色說起吧。
------ -------- -------
內心轉變程度:黃志誠>韓琛>陳永仁>劉建明>倪永孝
--------- -----------
第一位ullet ullet ullet 黃志誠

黃警官告訴我們的第一件事,是他還是個新人的時候,處理鬥毆事件,一個混混(我懷疑這個混混就是倪永孝),用鐵管捅死了他的師兄,而他身為警察,處理事件的原則應該是制伏混混,而不是殺死混混(我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下意識的把子彈都打在混混身上,卻沒有當場打死混混。。幾年後,他又見到了那個混混,在人群中衣著光鮮,顯然過的很好。而當年被捅死的師兄面容他都已經記不清了。那群人就是倪坤的手下。於是黃督察感嘆道:

這件事對年輕的黃警官影響是極大的,他開始對法律、對正義的理解有了動搖和偏差,。。他開始為了消滅罪惡而不擇手段,在影片的開頭,他勸韓琛自己做老大,意思就是叫他殺了倪坤。

(這在剛看完第一部的我來說絕逼震驚了!,要知道第一部里兩人可謂斗的水深火熱啊!!最後是韓琛一手促成了黃督察的死啊,這兩位怎麼好基友似的一邊吃飯一邊嘮嗑啊!)

是的,他在教唆殺人,想讓韓琛殺了倪坤。但韓琛沒答應。。。黃sir心思被看透又有些落寞的表情::

後來又找韓琛他老婆mary幫他殺倪坤。(mary也是一根筋,以為倪坤死了老公就能做老大)

當時的黃督察可能固執的以為,倪坤,就是所有混亂的根源,殺了他世界就安靜了。

但沒想到倪坤死後,他兒子倪永孝做老大,世界還是沒有清凈。。

而且倪永孝更加隱忍,更狠(吳鎮宇的表演絕逼夠得上影帝了,完美的詮釋了咬人的狗不叫。。)

黃sir為了讓倪永孝坐牢,走了一步險棋:派陳永仁去做卧底,雖然倪永孝是他哥哥,但也正是這個身份可以讓陳永仁更有機會收集永孝的犯罪證據。

(圖中車為黃sir的車,後圖證。)

這一去,就是四年。。。四年內,雙方都沒有致對方於死地的機會。

直到四年後,倪永孝要殺死四個老大來穩固地位,也知道了是韓琛的老婆Mary殺死了自己的老爹,於是想把韓琛也除掉。另一方面黃sir並沒有掌握倪永孝的犯罪證據,治不了罪。同時陳永仁帶來消息,永孝要殺四個龍頭老大。黃sir認為這是個機會,於是又與mary聯手,自己調走所有人,讓mary派出殺手殺掉倪永孝。

但倪永孝早已盯住了Mary,隨著mary與黃sir的接觸,永孝掌控了黃sir與黑社會合謀、教唆殺人的把柄,棋高一籌。再以自己為餌吸引所有警方注意力,同時幹掉了四個老大,又揪出了自己身邊的內鬼,並且揭露了黃sir犯了法,可謂一箭好幾雕,四年的隱忍後成功翻身。

而黃sir卻落入了人生的低谷,自己非但沒有抓住倪永孝,反被其抓住了把柄,被戲耍的感覺不要太鬱悶。

另外,倪永孝是個報復心很強的人,黃志誠在倪坤死後說過的話,他四年也不會忘記。

無論是因為黃sir曾對倪坤的不敬言語,還是因黃sir如跗骨之蛆的追查使倪永孝感到了威脅,殺了黃sir是倪永孝必然做的決定。此時黃sir被免職在家,時機已成熟,於是在其車上裝了炸彈。卻沒想到來探望自己兄弟的陸sir無意中抵了黃sir一命。

自己最好的兄弟,處處維護自己、如同兄長般的陸sir的死徹底擊垮了黃志誠。

(教科書般的表演:絕望)

黃志誠最終明白了,以錯誤的途徑取得的結果必然是錯誤的,雖然是為了懲治罪惡,可法律是不可逾越的、不可侵犯的。

黃sir變了,就如韓琛所說

不再為了滅絕罪惡而不擇手段,而開始在法律的規則下懲治罪惡,成為一個真真正正,徹徹底底的警察,一個好警察。但在結局中卻。。。。。。(介紹完所有人後,最後說結局,因為影片的結尾太精彩了)

黃sir的心路歷程:一個剛出警校的小警察Rightarrow 為了消滅「惡」而不惜犯法的嫉惡如仇的警察Rightarrow 以法律為規則,化身為「善」的好警察

end

第二位ullet ullet ullet 韓琛

最開始的韓琛,是個笑呵呵的人,也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來香港兩年,得到了坤叔的支持,

並且最為重要的一點——他做人有底線。黃sir這麼對他說:

成為倪坤手下五位老大之一,並且還有一個漂亮的、很愛自己的老婆,做人如他,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那時候的韓琛可以說是當時唯一的一個」好人「,雖然從事著見不得光的職業,但比起其他的黑道人物有原則許多)
同愛他的老婆一樣,他也愛極了自己的老婆。
深夜辦事回來,不忘問老婆是否要宵夜。

只是他的老婆卻殺了救過他命的坤叔。
前文說過,mary是個很單純、、或者說執拗的人
「做女人很簡單」 「只要男人好,我做什麼都行」
韓琛對倪家忠心耿耿,但自mary殺了倪坤後,兩者再無緩和的可能。這時的韓琛還被蒙在鼓裡,在倪坤死後,對新老大倪永孝依然忠心,對倪永孝的話沒有任何懷疑。

其實倪永孝已埋伏好殺手,韓琛去了泰國必定有去無回。
這時mary知道自己派人去殺倪坤的事情已經敗露,第一個想法不是擔心自己的安危,而是去阻攔老公去泰國。

勸阻無效,韓琛還是去了泰國。。只能說出真相——

得知了自己的老婆殺死了救過自己的倪坤,韓琛沒有說什麼,只是單純的擔心mary的安危,想要立即回國。

可此時韓琛在泰國無路可走,只能兵行險招,去找被自己殺死的黑幫老大的手下辛尼。韓琛給了辛尼一把槍,是生是死,你決定。~

可還沒待他回國,傳來了mary的死訊。

韓琛在泰國為Mary做了一場法事。

「這三天..我沒流過一滴眼淚」 」忤工把棺材抬到我家客廳里「 」當時我很憤怒..很想打人「 」 大師就對我說 死去的人 需要我們陪伴「 」過一段時間,她就可以安息了「 」但我對大師說 我老婆不在棺材裡,她可不可以安息?「 」大師就對我說「

」剛巧這裡...就是泰國人打我一槍的地方「 『我對自己說」

心口的位置. ... Mary..
韓琛不知道,Mary到底救了他幾次?為了自己付出了多少?如果當初聽了Mary的話,自己和Mary會不會安然無恙?
此刻的韓琛,代表著他「善」的一面-自己的老婆Mary已經死了,餘下的只有黑暗,整個人變得狡詐,不再相信任何人。有一件事必須要做到,那就是為Mary報仇。
韓琛為了報仇不顧一切,準備做污點證人,就是倪永孝會坐牢,韓琛自己也得坐牢。但是還不夠,就算有了韓琛的指證,倪永孝頂多做幾年牢,這是遠遠不夠的!而這時黃sir說了一句話。

一語點醒夢中人,韓琛已經有了計劃。所以。

至於最後,韓琛是否最終打破了自己的底線,化身為---」惡「。。。(介紹完所有人後,最後說結局,因為影片的結尾太精彩了)-_-
第三位ullet ullet ullet 陳永仁
我一直覺得陳永仁是無間道系列最有故事感、最有魅力的人物,也許是梁朝偉的表演實在太完美。前段時間在貼吧里找了無間道的原著小說,看完後又覺得陳永仁又是個悲劇的代表。。
vee vee vee vee vee
《無間道2》陳永仁第一次出現的時候,還是個學警,在去晚宴的路上碰到了傻強在偷車,車主是個美女,叫May(後來成了陳永仁的女朋友),於是陳永仁英雄救美,而傻強成了這樣。。

就算是個警察,把人打的媽媽都不認識,輕了說防衛過當,重了說就是心理變態,有暴力傾向,更何況陳永仁當時還是個學警。雖然陳永仁當時是個青澀騷年,煙都不抽。

打完人自己有些慌了,於是向很維護他的陸sir求援。

而此時倪坤,也就是陳永仁的親生父親已經被殺。雖然陳永仁當時不知道,但他的手機已經響了很久,隱約的已經預感到了不好的事發生。

果然,晚宴後倪永孝來告訴陳永仁倪坤,也就是親生父親已經死了,而陸sir和葉校長也知道了此事,於是。。

雖然陳永仁跟了母親姓,但其父畢竟是倪坤,隱瞞了家世背景,警校已經容不下他了,繼續做警察的唯一辦法就是聽從黃sir,到他哥哥倪永孝那裡去做卧底。(陳永仁的兒時生活片中沒有提及,我看了些小說中的描述,陳永仁小時一直與其母生活在一起,而倪坤從沒有管過他們母子,所以陳永仁對倪家、對黑社會痛恨至極,所以立志做警察。)
陳永仁當時的內心很堅定,做好人。

所以陳永仁去做卧底,去收集證據讓自己的親哥哥倪永孝坐牢,對此他是沒有負罪感的。
而陳永仁以坐牢開始了他的卧底之路,獄中他又遇到了傻強。。不知他是為了立威,還是心裡不爽,於是把傻強又揍了一頓。(可憐的傻強..)

夜晚聽到傻強在哭,陳永仁心感愧疚吧,過去安慰,傻強說出原因,傻強爸死了,而傻強在坐牢,就想出去拜拜他,長官就對他說

坐牢就是,就算你老爸死了,也不能出去拜。。
陳永仁此刻心中一定複雜無比,傻強的老爸死了傻強哭著都想拜他,而自己的老爸死了,自己不會去拜他,相反還要做卧底去推翻老爸所有的一切。 雖然因兒時倪坤的拋棄,陳永仁兒時母子倆過的很艱辛,對倪坤只有恨意,但從小失去父愛使陳永仁的性格是殘缺的,一面憎恨親生父親,一面又渴望父愛。本想做個好人,做個好警察,奈何還是因親生父親的原因險被警校開除,無奈去做卧底,雖然還是一個警察,但在獄中已然意識到,從坐牢開始,已然陷入黑暗的無底深淵。

首先,自己渴望的家人,得不到。

陳永仁自上回幫May解決了偷車事件後,就與May在一起了,但經過多年的相處,May發現已是黑社會的陳永仁並不適合當孩子的父親,於是告訴陳永仁孩子被自己打掉了。(是否打掉不一定哦~~)引進第一部的圖來說。

六七年後陳永仁偶遇May,此時May已是小女孩的媽媽,May撒謊說孩子5歲,而實際上。。

這孩子肯定是陳永仁的啦,某位仁兄喜當爹啦~ 雖然陳永仁自己不知道。
話說回來,陳永仁入了黑社會4年,為了不讓倪永孝疑心並沒有主動聯繫哥哥。在這幾年陳永仁就像變了個人,做了自己曾經最為憎惡的黑社會,自己的暴力傾向愈加釋放,而自己最為渴望的家人,自己的孩子又被打掉,陳永仁已經快到極限了。這時,倪永孝終於來找他了。

經過多年的考驗倪永孝認可了陳永仁的能力,並且打算培養其為自己的接班人。而陳永仁。。則小心翼翼的在收集倪永孝和倪家的犯罪證據,並且知道下個禮拜有筆大生意,然後告訴了黃sir,黃sir準備收網,陳永仁則暗中透露交易的地址。

抓了倪永孝,卻沒有想到這只是倪永孝以自己為餌,吸引警方注意力而下的很大一盤棋。

與此同時倪永孝的手下已經解決了四個老大。而與倪永孝一起去交易,知道交易地點的只有羅繼賢(烏鴉哥)和陳永仁。
倪永孝開始解決內鬼。

首先殺了羅繼賢(還是叫羅繼?),(關於卧底,羅繼賢雖然是卧底,但就在臨時前他還是幫倪永孝殺了三個人,雖然殺的是黑社會,雖然是卧底身份迫不得已,但在跟隨倪永孝的七年里,他手上沾了多少血腥?與徹頭徹尾的壞人有什麼分別?)

在他身上找到了接收器(卧底專用,暫且這麼叫),並說

有意無意的說出這一番話,並且就在他面前死了4個人,著實把陳永仁嚇到了,誰也不知道倪永孝到底知不知道陳永仁是警察。
陳永仁此時應該有些動搖了,兩個支柱,前文說過,陳永仁有兩個事情在支撐著他,一個是想要成為好人,成為警察的心愿,一個是對家人的渴望。兩者互相矛盾,此時他心中的天秤開始偏向後者,於是,在有殺手來刺殺倪永孝的時候,陳永仁本能的,下意識的反應是替倪永孝擋了子彈。
(電影和原著小說有所出入,小說中倪永孝並不知道陳永仁是卧底,而陳永仁擋子彈是為了有機會在倪永孝車中安放跟蹤器。我個人傾向於電影,倪永孝知道陳永仁卧底身份但給了他二次機會,而陳永仁是心甘情願為其擋子彈的。。以上僅個人想法-_-)

為了通過正當的手段抓倪永孝而把倪永孝從殺手的槍下救出,當個好警察和保護家人兩者沒有衝突呢,細細想來,導演處理的很完美,面面俱到。
兩年後,陳永仁在倪永孝的教導下成長起來,與之相比狠辣猶有過之。

陳永仁在驗貨的純度。。

麻的關公面前耍大刀,在老子面前敢騙我?

可憐的小弟欲哭無淚,大哥啥年代了,豬肉都摻水,我就調稀了一點點。。

一旁的老大哥也怕陳永仁,不敢來勸勸。

只有三叔一臉淡定。

我來勸!!



三叔內心:(仁哥的眼神好可怕) 一旁小弟:(誰來救救我。。。)

倪永孝繼續教導自己的弟弟,說自己離目標近了。

事情卻急轉直下,韓琛突然反水願意指證倪永孝,自己做污點證人,倪永孝沒想到韓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在洗白唾手可得的眼前拖他下水,心急敗壞露出了破綻。。

陳永仁真的變壞了嗎?當然沒有。

原來陳永仁只是更加謹慎了,可以信任的人越來越少。
還是那兩件事,陳永仁選擇了當警察,把自己哥哥送進監獄,這算保護家人嗎? 再一想,算吧,在陳永仁的眼裡,哥哥會在監獄裡洗刷自己的罪孽,陳永仁會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家人。

然而,韓琛的突然出現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在結局裡,陳永仁心中的兩根支柱會不會存在呢?
(介紹完所有人後,最後說結局,因為影片的結尾太精彩了)-_-

第四位ullet ullet ullet 劉建明

其實一開始看無間道是沖著劉德華去的,沒辦法,誰讓他是我從小的偶像呢-_-
雖然第二部沒有華仔,但冠希哥的演技還是可圈可點的。

劉建明入場時,是受命於Mary姐去殺倪坤。

冷酷,專業,不拖泥帶水。一個完美的殺手形象。

然後畫風一變,成了在大姐頭下有點拘束的小弟。(我就想到了路明非!)

毫無疑問劉建明是喜歡Mary姐的。雖然大姐頭對自己沒什麼想法,但大姐頭叫自己去殺人、放火,自己是眉頭都不會皺一下的。
喜歡一個人,先從她喜歡的東西做起。。

(受傷~~)但是。。

劉建明心中一陣竊喜,就咱倆知道,琛哥都不知道。
然後大姐頭說了一句話。

劉建明一定記住了這句話,所以自己的老大讓自己做卧底劉建明就同意了,不是為了琛哥,只為Mary姐。。。卑微的愛情啊。
於是乎,在陳永仁被趕出警察學校時,劉建明進入了警察學校。

為了Mary姐,吃點苦流點汗都是值得的!
四年後,做警察做的一帆風順。

還有錢買了塊勞力士的表,也不知道是不是和Mary姐情侶款。

雖然不喜歡Mary姐深愛的琛哥,但在Mary姐面前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但韓琛當面調戲自己的女神心中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Mary姐怕殺倪坤的事暴露,四年都睡不好。於是劉建明當面發誓一定保護好Mary姐。

不知Mary姐只是當此為玩笑而笑,還是為有個男人願意做自己的守護騎士而笑。

劉建明做卧底是下了功夫的,在黃sir和陸sir的房間里安竊聽器就是其一。
監聽與倪永孝的對話中愈發感到不對勁,直到倪永孝掏出錄像,錄像里傳出了Mary姐的聲音。。。明白Mary姐有危險,瘋了似的沖了出去。

而此時大姐頭危在旦夕。

終於英雄救美了一回。

在一個偏僻的地方照顧受傷的Mary姐,與大姐頭獨處的這段時間可能是劉建明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間。

但是,可能是劉建明這時覺得自己夠強了,有能力保護大姐頭了,又或許是長年對大姐頭壓抑的感情迸發了。----當然導火索是進門沒有敲門。。

於是乎表白了。。
不出意外的被拒絕。

(勾引大嫂,三刀流洞,俺也不知道劉建明有沒有做錯。)

不過想起了星爺的一句話,他好像條狗哎。

像狗,像條沒人要的野狗。
但劉建明不甘!我這幾年努力了這麼久,但還是。。。為什麼!?

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
於是。把大姐頭的行蹤告訴了倪永孝。

最後一次挽留。

這一世最後一次相望。

香消玉殞。

「只要男人好,我做什麼都行」 (此截圖截的快吐血了啊!不到一秒里一幀一幀的暫停,看在這個份上弱弱的求個贊)。

劉建明已經夠好了,為什麼Mary沒給他機會呢?也許,給了機會就不是Mary了,Mary一輩子只會愛一個人,又或許劉建明此時的愛還過於幼稚,沒有韓琛那樣愛的深沉,所以Mary姐與韓琛是最配的。

然後,劉建明長大了,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Mary,既然老天不把Mary許給我,那就用仕途來彌補吧!劉建明以後的作為不再為了別人,都是為了自己!
所以他才會理直氣壯地要求升職,因為那是老天欠我的!!

如果說第一部,第三部的劉建明我還有一絲同情。但第二部,這樣的劉建明,我不知道該以什麼角度看他,但卻理解了為什麼他仕途一帆風順,不但是韓琛的幫助,更是為他自己。
然後,在韓琛指證倪永孝的關鍵時期,韓琛跑了,不知道這與劉建明有沒有關係。

但韓琛不跑也就沒有精彩的結局表演了,最終。。再次允許我說句話。(介紹完所有人後,最後說結局,因為影片的結尾太精彩了!)

第五位ullet ullet ullet 倪永孝
如果說這部電影誰的演技最為驚艷,那就是吳鎮宇了。憑此片獲得23屆金像獎提名。

倪永孝,最可怕的就是他在你面前,你永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首先,從四位老大的言語中可知倪坤死前是把家族生意交給了倪永孝的。

1991年的一天晚上,倪坤突然死了,對倪家來說,就像天塌了一樣吧,但倪永孝很鎮定,打了一通電話後,開始安慰家人。
是的,對於倪永孝來說,家人是最重要的。

以替父親買煙上供為由去解決四個老大的問題,不讓家人擔心。

四位老大反水,倪永孝早有準備,兩通電話,風淡雲輕的解決了問題。 多疑的黑鬼,牆頭草的文拯。。倪永孝早已把人心和把柄摸的一清二楚。
倪坤常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倪坤從小賭檔幾毛錢生意,做到整個尖沙嘴的老大,今天,到他還的時候了。
而倪永孝從今晚起正式接手倪家的生意,倪永孝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有自己遲早要還的一天?

四年後
倪永孝已經羽翼豐滿,一方面準備殺了四個不夠忠心的老大來鞏固勢力,另一方面,四年里他已經查清楚倪坤的三個保鏢被Mary收買,準備把韓琛和Mary都殺掉。最後,他開始接納了陳永仁,準備把他培養為自己的接班人,雖然陳永仁是倪坤的私生子,但倪永孝沒有絲毫芥蒂,對於流淌著相同血液的家人他一向是信任的。
先是假意說自己要移民來麻痹四位老大。

然後對韓琛許以重利,只要他去泰國就有去無回。而韓琛已看出倪永孝準備殺四個老大。但自己對倪家還是忠心耿耿。

和陳永仁談論家人。

而一場風暴就要來臨。

倪永孝知道自己身邊有內鬼,先透露消息,然後以自身為餌吸引所有警察的注意力,而自己身邊只帶了兩個人,羅繼賢和陳永仁。
被抓到警局,目的達成。而所有警察都不知道倪永孝在想什麼。

倪永孝又說了那句話,遲早要還。今天他要用所有人的死來祭奠倪坤。

電話一響,時候到了。

在警察想要撬開倪永孝嘴巴的時候,三叔和手下解決了所有人。
此時的三叔倚在車邊,吹了一首友誼地久天長,祭奠自己的兄弟。

用一盤錄像搞定了陸sir和黃sir,並且理直氣壯地指控黃sir。

處死被收買的保鏢。

殺了在身邊七年的內鬼。

然後以此警告了陳永仁,再給了他機會。(我個人認為此時倪永孝是知道陳永仁身份的,此時的陳永仁在老道的倪永孝面前還是顯得稚嫩。而倪永孝對家人的護短使他再次給了陳永仁機會)
一盤好大的棋下完,倪永孝是最後的贏家。



此後過了兩年,1997年,陳永仁已經成長的讓自己滿意,而倪永孝有機會洗白,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了。

但異變突生,警方突然拘捕自己,而韓琛要做污點證人。

自己的偉業差一步就要達成,豈能讓韓琛壞了事?倪永孝表面平靜,暗中派三叔搞定韓琛的軟肋。

又做了萬全準備,怕韓琛在香港的殘餘勢力會對自己的家人有威脅,就把家人送去了國外。
家人,對倪永孝來說永遠是最重要的。

坐在角落裡的陳永仁一定也很羨慕親情吧。

萬事俱備了。

總的來說,倪永孝是我講的這幾個人里唯一沒有變過的。自始至終把家人放在第一位,不出手則已,出手就是殺招。
最後以一張圖片收尾。

倪永孝是否能夠逆轉局面,反敗為勝呢?來看一個宿命般的結局。。

Delta Delta

diamond
diamond
萬眾矚目的結局來啦。。。。
不想讓倪永孝死而想要他坐牢的黃sir、為了替Mary報仇不擇手段的韓琛、想要以自己的方式保護家人的陳永仁、離洗白只有一步之遙的倪永孝。。。

首先,倪永孝和韓琛,韓琛的老婆殺了倪永孝的父親,而倪永孝殺了韓琛的老婆,兩人從最開始的信任變成仇人。韓琛做污點證人頂多讓倪永孝做幾年牢,但韓琛想要倪永孝死。而倪永孝同樣也想要韓琛死,但韓琛處於警方的保護下,於是找來三叔。。

倪永孝又玩起了自己最擅長的家人要挾。
而得到消息的韓琛準備去找倪永孝。

負責保護韓琛的警察正是劉建明,曾經Mary最為信任的人,於是韓琛問道。

宵夜攤。
陳永仁用摩斯密碼告訴黃sir地點,這次心中的緊張沒有表現在臉上。

倪永孝一如既往的平靜,從容的佔據主動權。

韓琛沒有多餘的乞求,只是說。

好像在暗示著倪永孝。

而倪永孝則不會使自己陷入被動,就以韓琛的泰國老婆孩子相要挾。

突然局面一轉,去過泰國找韓琛的黃sir一語道破天機。

(想想也是,深愛Mary的韓琛怎麼可能愛上別人。)
韓琛則拿起了手機,打了一通國外的電話,主動權已經倒向韓琛。

倪永孝本以為韓琛只在香港有勢力,所以把家人送往國外,卻沒想到韓琛的泰國朋友辛尼已經把倪家人控制了。
當電話里傳來女兒稚嫩的聲音時。

倪永孝徹底崩潰了,當自己的家人被抓那一刻,自己已經輸了。

此時警察姍姍來遲,黃sir到時場面接近失控。

這時,倪永孝最後一次說了那句話。

隨著劇情的推進,加上Black Hawk的音樂一起把影片推上了一個高潮。
倪永孝,黃志誠,韓琛,陳永仁,劉建明。幾個人的宿命交織在了一起。
然後。

一聲槍響。




黃志誠迫於局面,只能開槍。

音樂聲音急轉直下,由慷慨激昂的高潮,轉為平淡的落幕。。

寧願相信自己死了的韓琛。

命運的齒輪迫使黃sir開了這一槍,好像命運給他開了一個玩笑,讓他一切的努力又回到了起點。

而幾秒後就要泯然人世的倪永孝癱倒在自己的弟弟陳永仁懷裡。

卻發現。。。

音樂戛然而止。匈牙利合唱團低沉的合唱響起,彷彿耶穌受難時的悲傷再臨人間。

倪永孝最後時刻陪伴自己的家人、犯了錯會原諒的家人、自己的親弟弟最終還是背叛了自己。
倪永孝沒有聲嘶力竭,只是替弟弟藏好。

避免了讓別人發現陳永仁卧底的身份。
最後時刻想說又說不出的話,是讓背叛自己的弟弟好好活下去,還是乞求弟弟救救自己的家人,救救自己的女兒,不得而知。。

自己的親生哥哥就死在自己的懷裡,這一幕讓陳永仁第一次有了想讓一個人死的執念。這個人,就是韓琛。(而第二次,就在亦父亦兄的黃sir死後,那個人,還是韓琛)

這一刻,所有人都墮入無間煉獄。
韓琛是想死在這裡,和倪永孝同歸於盡,也可早日見到Mary。

可他還活著。當他設下這個局,他泰國傭人的性命,倪家老少的性命。。他都已猜到下場。他想回頭。

可是他的泰國朋友辛尼的話,讓他明白,自己再也無法回頭了,從此變得不信任所有人,化身為惡。

而黃sir最終還是沒能讓倪永孝坐牢,韓琛逼迫自己親手殺了倪永孝。他選了做一個好警察,不再通過卑劣的手段實行正義,但又是警察的身份,迫使他必須殺了倪永孝。警察的一部分,墮入了無間煉獄。

化身為善,從此與韓琛成為死敵。

而陳永仁,本可以自此脫離卧底,做回警察。但仇恨的種子已在他心中發芽。他決定開始在韓琛手下做卧底,將來有一天推翻韓琛。

完美的銜接了無間道的第一部
。。

而劉建明,上天待他不薄。

前世今生,這一世,輪到我來照顧你了嗎。
Mary,不知是上天給劉建明的禮物,還是給劉建明的輪迴。
最後

輪迴嗎infty

the end .


(2016/2/6 更)


為什麼《無間道》在香港2003年的維度里是一部值得拎出來說說的電影?


其一,它改變了港片警匪片的一貫套路,「兵與賊」都演了一萬遍了,在《無間道》系列之前,表現手法基本偏向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內涵表達一般「兵」捉「賊」,捉著捉著,惺惺相惜起來,典型如《喋血雙雄》,這種東西看的時候倒是爽,但多了會覺得無聊,把「個體」扁平化了,「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是複雜的,而不是他就「講義氣」「天生是大哥英雄」這麼單調。

《無間道》在這兩樣上都做了顛覆性改變,電影色調以「黑白」色為主調,冷峻克制,整個片中的「爭鋒相對」都是「暗涌」,最激烈的一場動作戲,劉建明在車庫槍殺琛哥那場,跟以前的動作場面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但電影本身需要的效果完全達到了。


《無間道》跟從前警匪片比,第一次讓「人」本身超越了「兵與賊」的職業概念,陳永仁與劉建明,沒有誰對誰錯,除開兩人表面的身份設定,細細去分析,這兩人的處境根本是一模一樣的「焦灼」狀態,躲在暗處,得不到社會認同,缺少身份的「焦灼」狀態,人是社會的一部分,集體才是安全的。

劉建明與陳永仁,兩個人都「身不由己」,音像店那場戲,拍得鬼斧神工,這樣兩個死「對頭」,竟然一同討論起「音響效果」了,因為——他們不是對立關係,沒有高低,劉建明是普通人,陳永仁也是。

《無間道》的「心理戲」非常精彩,精彩到我認為完全超過馬丁斯科西斯改編的《無間行者》,雖然老馬的確很牛逼,但是《無間行者》真的沒有《無間道》那麼動人,也許東方的東西更「內斂含蓄」,更能抓住人心,又或者是《無間道》本身已經非常優秀,珠玉在前,改編難度很大。


其二,商業片的節奏感把握得非常準確。

如果常看舞台劇的人就會感覺到「節奏感」是個多麼重要的東東,有的演員演戲,從頭到尾都是「前戲」,乏味的要死,有的演員卻是不停「爆破」,高潮不斷,雖然很爽,但是體力真的跟不上——
電影亦是,有張有弛的節奏控制真是太重要了。

《無間道》中「黃SIR死那場戲」那個節奏感,真是讓人一顆心「提起來又落下去,又提起來,最後『嘩』一聲碎了」那種感覺。


我們看看那個鏡頭特寫:


黃sir跟陳永仁在天台碰面,依據劉建明的線索,琛哥的人過去了,然後警察隨後到了——希區柯克在某次採訪里提到,一個單身女郎深夜回家,遇到惡人,鏡頭怎麼拍才嚇人?是女郎走著走著,忽然從牆角竄出來一個人,把她拖了過去——還是先給鏡頭在牆角站了一個人,再給鏡頭,一個女郎慢慢的走過來了——兩個哪個更有驚悚效果?他說是後者,因為前者給觀眾的衝擊是「瞬間」的,而後者已經給了觀眾心理準備時間,看,那兒蹲著一個人,從那一刻開始,他們的胃口就吊起來了。

《無間道》這個場景就是採取的希區柯克說的這種,黃SIR和陳永仁不知道「危機」到了,但是觀眾知道,整顆心從那個時候就「吊」起來了。

緊接著,黃sir跟陳永仁開始「逃」,所有樓梯口都被堵死了,而電梯里全是對方的人——觀眾感受:怎麼辦?——黃sir讓陳永仁先走,自己走電梯,那份報紙企圖掩蓋——觀眾心理:能逃過嗎?——黃sir假裝跟老婆通電話,對方的人出去,電梯門快關了,黃sir鬆一口氣——觀眾心理:好險,跟著黃sir鬆口氣。——一隻手把電梯門擋住了「黃sir」——觀眾心理:瞬間惶恐了——忽然,畫面裝黑了,鏡頭轉到樓下,陳永仁還在找的士——觀眾心理:到底怎麼回事啊啊啊啊啊,黃sir怎麼樣了,你拍這個鏡頭是幹嘛的,我要看電梯里的鏡頭啊啊啊啊——陳永仁才下的士,一轉頭,黃sir屍體砸在身旁的車,配樂響起,陳永仁經過這麼多年訓練的人都接近崩潰狀——觀眾心理:在忐忑那麼久之後,我們的心境已經跟陳永仁一樣了,震驚!太忽然了!惋惜!差一點就逃過了啊!難過!

《無間道》這場十來分鐘的戲幾乎讓看電影的人喘氣不過來,正是「一流的節奏感」的表現,控制了觀眾心理,讓觀眾跟電影里的人的情感節奏對接上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電影,裡面的人哭得要死要活的,下面的人都在想「多大一個屁事啊,至於嘛」,這就是觀影者與電節奏與情緒沒有對接上的反面例子。


其三,精彩的人物情境設置。


有人以為在雙男主戲份中,梁朝偉在《無間道》中是佔了角色便宜,這個論斷是否正確?是否有值得商榷的餘地。

我們來看看演員配置和境況配置:

跟陳永仁相關的人:黃sir,傻強,初戀女友(蕭亞軒飾),心理醫生(陳慧琳飾),韓琛。
跟劉建明相關的人:韓琛,女友(鄭秀文飾),黃秋生,以及林家棟飾演的警察。

數量上看似陳永仁那邊多一位,其實——他那邊的兩個女人,合起來戲份跟鄭秀文均等,作用也跟鄭秀文均等,兩個加起來演技也占不了鄭秀文便宜。

先看這兩位男主角身邊的女人。
陳永仁是什麼情況?他說的是真話,但是她們不到他死,也不確定他說的是真話。如果她們信,蕭亞軒就不會帶著女兒離開他,跟了別人,陳慧琳就不會在他說「其實,我是警察」的時候接了下去「我也是」。
劉健明是什麼情況?他身邊的人相信他的話,但是他不敢說。鄭秀文在寫一本書,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了「好人做了錯事該怎麼辦?」,其實她給了很多機會劉建明,但是劉建明沒敢說真話。
這兩種情況,貌似不同,其實一模一樣,那就是「孤獨」,你沒有可依賴的人,你連自己的女人,你都沒辦法依賴,徹底的孤獨。

傻強VS林家棟飾演的警察

傻強對陳永仁沒有惡意,但是在他死之前,我們也不知道,陳永仁也不知道,陳依然隨時處於防備狀態,在黑幫系統里,孤軍奮鬥,而相對應的是——劉建明也是最後一刻才知道林家棟跟他是一條線上的人,之前他在警局也完全是孤軍奮戰。

韓琛VS黃SIR

這兩個人很有意思,陳永仁對韓就相當於劉建明對黃,這兩對的相處狀態就是一直「靠著懸崖邊邊走,在玩命」,這兩隻大佬都精明得要死,稍微一個不注意,就搞砸了,再回頭已百年身。
陳永仁混黑幫,連肉體安全都無法得到保證,被警察追,被混混打,在這個範圍內,劉建明衣冠楚楚,正當職業,他的煎熬肯定不如陳永仁,但是,但是——黃SIR跟陳永仁有真實的感情,而韓琛跟劉建明是利用關係!!!陳永仁好歹還有一丁點黃sir的情意依託,但是劉建明是徹頭徹尾的孤軍奮戰。

從這個意義來對比,劉建明的戲更難,要更加往「深處」走,對表演要求更高。陳永仁是「邋遢顛倒」的正面抒寫的悲慘,劉建明是「衣冠楚楚」背後的焦灼,陳永仁的戲容易有「爆發點」,比如跟黃sir的互動,是孤獨當中一點兒溫情,非常非常感人,但是劉建明缺少這個爆點,傻強死前對陳永仁那一番話,是絕境里的光亮,而劉建明一直是四面楚歌——

所以,結論是——梁朝偉在角色上佔便宜,千真萬確。


劉德華演「衣冠楚楚」,如果他演不好,沒人能演好,片中他穿白襯衣的那模樣,難怪亦舒都要提筆稱讚,但是很遺憾,他沒把劉建明的精髓抓出來,那就是「焦灼感」,在表演上,沒讓觀眾看到他的困境,他的困境相對陳永仁沒有那麼明顯,所以眼神肢體表演就更高,但是——劉德華不是沒有「細節感」,他有,在給韓琛傳遞信息那場戲,黃秋生站在他跟前,他抬眼去看黃秋生,兩人的短暫對視,到這裡我相信了影評人誇他在《桃姐》里眼神過關的評論,梁朝偉跟他身後,他在前面走那場戲,劉德華的處理也是很壓場的——劉的主要問題是——他無法給人「焦灼感」,無法傳遞信息給觀眾「我現在扛得很辛苦,我很孤獨」,他唯一的死穴也是永恆的死穴「巨星風範」在這部電影中再次淋漓盡致的被暴露出來了,他是大明星,他不可能慘的,一切事他都是遊刃有餘的,他都能搞定的。這是劉天王一生表演的缺陷。


劉德華除了「巨星味」,本來有個引爆點,他沒有抓住,那就是跟女友的互動。
劉建明這個人,一直是戴面具的,他不像陳永仁,在黃sir面前,他還可以像自己,劉建明只有在一個地方可以稍微把自己放出來,就是在女友面前,最大程度展現這種「焦灼感」,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劉跟鄭的對手戲輕輕鬆鬆,完全回到了《孤男寡女》談戀愛的戲碼——功力完全沒出來。

如果一定要給《無間道》下個定論:劉建明確實很難,但是金馬金像都先考慮梁朝偉是合理的,因為他讓我們看到了陳永仁的「困境」,就這麼簡單。


其四,精彩群戲。

有評論認為,《無間道》造成的惡果是擠壓了小製作的市場,可是如果《無間道》沒有黃秋生沒有曾志偉的加盟,精彩程度將大打折扣。

黃秋生太精彩了,片中「警局意識到有內鬼」那場戲,黃跟劉德華短暫對視的鏡頭,兩個人的神態對比,高下立判,但是劉有個地方值得表揚,如果是他自己設計的動作的話——被黃叫到辦公室談「內鬼」,黃點了根煙,劉打開門去透氣,明顯的一語雙關,顯示的是他內心的沉重恐懼,這裡的「透氣」不只是個表面動作。

曾志偉演「韓琛」更是熟門熟路了,跟黃秋生在警局對持那場,精彩。

梁朝偉,一貫水準,精準,梁這個人,其實分析他成熟期一部電影就夠了,他演戲有他自己那套,任何角色看上去是都像梁朝偉自己,仔細分析,人物感又總是對的,精確的,而且你無法想的比他更精準,此種「布萊希特隔離體系」,他已經玩得風生水起。

杜汶澤是真的有戲,只是如今自毀前程,不提也罷,不過我疑惑即使不是自毀前程,他那套也純粹是港式的,真能融進內陸市場嗎?

兩個當年作為重點培養的年輕人,陳冠希至少有個「有戲」的樣子。

「希望」這個東西,其實它的意思不是「你既可以清純又可以性感還可以風騷」,而是「你看起來好像可以學會清純性感風騷」,就像當年的張柏芝那樣。

微信公眾號:何日君么么么噠。

跟大家分享情感,審美。


此答案多圖且未完,有興趣的可慢慢看。


這個問題雖然沒點關注,但是留意了好長時間了,幾次想寫點東西,但無從下手。只因《無間道》在我心裡太特殊。

《無間道》在我心裡是什麼樣的呢?我從第一次看完到現在幾乎沒有看過關於它的影評,我總覺得我心裡有很多想說的,生怕自己的想法受了一點點影響,這種感覺,說來真是妙。最接近這種感覺的兩部電影,一部是《搏擊俱樂部》,另一部是《黑暗騎士》。

這次我打算試著把這些想法寫出來,細節記得可能不是很清晰。但不管理解對或者錯,總算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斷斷續續會有補充。

————————————————————————


【八大地域之罪,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阿者言無,鼻者名間。為無時間,為無空間,為無量受業報之界。】

【無間有三,時無間,空無間,受業無間。犯忤逆罪者永墮此界,盡受無極之無間。】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出無期。】


————————————————————————


一.無間地獄


首先說第一個想法,關於無間地獄。

我理解的是,無間地獄其實存在與整個電影之中。也就是說,電影中看似是現實世界,其實在細微處,到處都有無間地獄的影子。

有個很好的證據就是電梯。

第一部里,黃警官被困在電梯,陳永仁死在電梯里,劉建明從電梯里出來。圖中第三部剛開始逐漸下降的電梯,劉建明還是出現在電梯里。


電梯是來往無間地獄的工具。


每個人都在無間地獄。

在這個地獄裡,一切活下來或者死亡好像都是那麼的突然,生死並不由你決定。


黃志誠經歷那麼多生死,殺了倪永孝。結局卻是從高樓突然墜到車頂,砰,是他最後留下的聲音。

陳永仁卧底那麼多年,歷經倪家變遷,韓琛上位,卻突然被一個小配角一槍爆頭,只留下背影被電梯門不斷擠壓。

韓琛也是大起大落,看慣生死,被泰國佬開過槍,被倪永孝拿槍頂著頭。結果照樣是被自己一直教育的小弟當了墊腳石。「路怎麼走,由你們自己選」,成了最大的諷刺。

MARY跟著韓琛那麼多年,又和黃警官糾葛不清,謀殺了倪坤,要不是陳永仁擋槍,就差點殺了倪永孝。結果被三叔一下子撞出畫面外,連個背影都不給。

倪永孝更不必說,到最後只是一聲槍響。

楊錦榮直面劉建明也是突然被一槍打死。

陸啟昌,陳俊,一個被炸死,一個被打死。連人都沒出現。

倒是劉建明,想死卻沒死成。


無間地獄,驟生驟死。


【八大地域之罪,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

二.善惡


《無間道》最為獨樹一幟,區別與一般警匪港片的標誌,大概就是這一層面的深入。


幾乎每個身在無間地獄的人的善惡、身份都是與表面都是不同的。

或者說,有些人,表面的身份、真實的身份、內心想要成為的身份,甚至對於自我善惡的認定。所有的這些,都出現了分歧。


1.劉建明


沒錯,最典型的就是劉建明。

劉建明這個角色個人認為應該是整個電影中最能體現【無間道】這三個字的。想要理解這三部電影,從劉建明入手,是最直觀的。


基本上所有大事件都有劉建明的直接參与。

殺倪坤,害死韓琛老婆,殺韓琛,目睹陳永仁的死,殺楊錦榮,自殺,所有案情結束。


但是,劉建明是一個很可憐的人。

因為他破每一個案子,抓每一個人,看起來都是正義的,其實內心都知道自己不是好人。這種自身行為與思想的互相衝突乃至否定,最終導致了對自身善惡認定的徹底崩壞。


如果拋出這麼一問題,一個人一旦當了壞人,他還有機會成為好人嗎?

那麼這個問題在劉建明身上,無疑是很絕望的。


當他在警察局卧底,做著各種壞事時,大家都認為他是好人。而當他對別人說想做個好人時,卻沒人給他機會。

剛出來混時跟著韓琛,進了警校,當了警察,逐漸往上爬,但是從情報科、重案組到內務部,越做越大甚至殺了韓琛之後,劉建明無法再忍受自己還是壞人這個既定的事實。一方面是為了自身安全,需要洗底,但更深層次的從內心裡來說,劉建明不滿足當一個表面上的好人。

他想要跳出無間地獄。

可是他越想走出去,就陷的越深。
他越想接近好人,就離的越遠。

因此他毫無疑問是在無間地獄裡面陷得最深的。

一開始給韓琛幹活,愛上了韓琛的老婆卻得不到她,最後只能害死她。自己也再無退路。

之後以為殺了韓琛,找了林國平當替罪羊就能為自己洗白,結果被告知還有幾個在警局的卧底。

終於,除了楊錦榮外所有卧底都死了,和楊錦榮鬥智斗勇,最後卻精神分裂,殺掉楊錦榮。

自殺未遂,無限痛苦。


【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這句話就是說的劉建明。


整個系列中,劉建明經常出現的幾個狀態:

1.我想做好人;再給我一次機會;沒想到會搞成這樣。

反覆的強調自己要做好人,直到完全崩潰。


2.嚇到你了,不好意思。

其實並不是嚇到了別人,而是嚇到了自己。無論做什麼,都生怕自己做錯,出現破綻。戰戰兢兢的在面具下生活。

3.對陳永仁的模仿,甚至希望自己就是陳永仁

用羨慕的目光看著李心兒為陳永仁痛哭

把自己當作陳永仁拉著李心兒的手

陳永仁說過的話,他也不止一次重複這句話

最後徹底以為自己是陳永仁

有些人認為Mary最後給了劉建明一槍是殘忍,其實我認為這是劉建明最後的解脫。一槍打死的,是那個深陷地獄的劉建明。從Mary始,由Mary終。

終究還是給了劉建明一點點希望。

【「我不想做黑社會,我想做個好人,沒想到,我遇上Mary。」】


劉建明,是徹頭徹尾的【無間道】式悲劇。

2.陳永仁


那麼,被劉建明羨慕的陳永仁,在這個無間地獄裡,又是什麼樣的呢?


同樣是逃不出善惡的悖論。

如果說劉建明式的善惡相悖是悲劇的話,那麼陳永仁一樣無助。


陳永仁也不願意繼續自己表面上的身份,近十年的卧底,使他心理面臨崩潰的邊緣,他的全部希望僅僅是:恢復身份。


一個好人,卻要像壞人一樣去生活,出賣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打架鬥毆都是家常便飯,無法面對自己的女友,無法面對孩子。甚至要提供用來制裁家人的證據。

明明是個警察,卻要與全世界為敵。

當然,陳永仁比劉建明幸運的是,他比劉建明多了朋友,多了信任。
陸啟昌 、黃志誠、李心兒、沈澄、楊錦榮。


但是陳永仁比劉建明不幸的是,他沒能活到最後,哪怕是活著看到自己恢複名譽。

這也是他追求了一生的東西。

【對不起,我是警察】

【你好嗎?警察】

究竟是惡者永生,永受煎熬,幸運呢?

還是善者短命,壯志未酬,幸運呢?


又或者,陳永仁和劉建明其實是一樣的,在無間地獄裡,都是不幸的。


3.韓琛


在無間地獄裡,善與惡,善與善,惡與惡的界限從未清晰,甚至在相互轉化。


韓琛就是最好的例子。從小惡到極惡。

這是第二部剛開始黃志誠對韓琛說的。這時的韓琛不過是忠於倪家的一個小頭目。

「還像個人。」


但是他老婆卻為了讓他上位派劉建明殺了倪坤。即使倪坤被殺,韓琛依然支持倪永孝。但沒想到倪永孝野心太大,在剷除四大頭目的時候想把韓琛也殺了。幸好韓琛老婆提醒韓琛,沒有被殺。但是韓琛仍然失去了老婆。


劉嘉玲飾演的Mary確實是韓琛最在乎的人,自此以後,韓琛韜光養晦,復仇倪永孝。從此性情多疑,再也不信任何人。


【「你有遇到一種人,不知何時對你好,更不知道何時會殺你?我遇過。」】

——————————————————————


三.愛情


幸好無間地獄裡還有愛情。愛情似乎是這個不合常理的地方唯一沒有被扭曲的東西。


之前說的韓琛和Mary之間的感情就是這樣。

Mary死後,黃志誠去泰國找回韓琛作倪永孝的污點證人,兩人之間有過一段談話。


韓琛對黃志誠說:「但我對大師講,我老婆不在棺材裡。她可不可以安息?」

「大師馬上按住我這裡,他說,沒問題,你太太在你這裡就行了。」

「剛巧這裡,就是泰國人打我一槍的地方,我對自己說,我是不能回頭了。」

韓琛這樣的人,尚且能如此對待愛情。


陳永仁也是,一個整天出賣別人,嘴裡沒有幾句話是真的人,竟然能在外人面前如此放鬆,吃餅乾,玩鬧鐘,而且能在一個心理醫生的椅子上安然入睡。

「「我常夢見你那件事,是真的。」」

此刻竟又能清晰的分清夢和現實。


劉建明呢?這樣一個毫無安全感的人,Mary對於他來說,甚至不僅是個愛的對象,而是決定了他一生的人。最後也是這個大哥的女人,拔槍打死了「劉建明」。

三部電影里,我最喜歡的鏡頭。

【「我叫Mary,M-A-R-Y,Mary。」】


———————————————————————


這就是無間道,一部人心無間,善惡無間,生死無間的電影,卻又透出一絲微茫的希望。


這絲希望能讓他們暫時忘卻無間地獄。


乍一看,這是一部(三部曲是一個整體)警匪片,或者宗教倫理片,這些都對。但是,我認為還有一層意思在裡邊:這是一部關於回歸前後中英博弈的史詩巨作。

首先聲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879462/answer/170214496
這個答案啟發了我,我覺得這位兄台(也可能是位女士)非常敏銳。我一開始不以為然,但是帶著這個思路把片子又看了一遍,我覺得真是這麼回事。

倪永孝家族洗白失敗,最終落得被滅門的下場。那麼,是誰想讓倪永孝死呢?我覺得肯定不是北京,因為片中說了,倪家在北京有朋友,和港澳辦也很熟。香港黑社會在九七以後成功洗白的例子並不少,沒必要非得和倪永孝過不去。

請注意這個鏡頭:梁警司讓黃志成去繼續調查倪永孝,讓外面知道「香港不是姓倪的來管」。

牆上是誰?英國女王。這個鏡頭完全可以不照到牆上的女王像。考慮到《無間道》沒有一個冗餘鏡頭的特點,這個暗示還不夠明顯嗎?

想一想,是誰赦免了黃志成「教唆殺人」的重罪?是誰給了香港警察底氣去闖回歸宴,何況當天還有主任(可能是港澳辦主任,當時還沒有中聯辦,反正肯定是一位中央大員)到場?恐怕和「上頭那些老外」脫不了干係。就在梁警司和黃志成談話的同時,鏡頭在梁-黃談話和三個英國警方高層面試劉建明之間來回切換。英國人問劉建明的問題,圍繞的是「九七以後」,這似乎是要說明,英國人已經開始為回歸後繼續在港保持影響布局了。

為什麼倪家洗白失敗?韓琛為什麼和追殺他的泰國人成為了好朋友和生意夥伴(我想不僅僅因為那槍沒打死他)?為什麼沈澄帶著一幫內地公安來香港,試圖賣軍火引誘韓琛上鉤,置他於死地(買賣軍火是重罪中的重罪)?這幾個問題是理解全片的關鍵。

還要考慮到這幾個背景:

1.片中說到了「國際刑警」,說明倪家不是尖沙咀一霸這麼簡單,而是深刻地嵌入了國際地下交易體系。這個體系里不僅有毒品,更可能有禁運的戰略物資。

2.去過香港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尖沙咀的對面就是香港島,從某種角度來說,過了尖沙咀,與內地的關係就更近了一步,這個地方魚龍混雜,非常微妙。能稱霸尖沙咀,這個家族肯定不簡單。

3.改革開放之前,香港是內地對西方世界的唯一窗口,朝鮮戰爭時期就從香港進口了大批禁運的物資。而倪坤成為尖沙咀老大,起碼應該是91年倪坤被刺殺之前十幾年的事情了。那麼,倪家和北京,是不是早在78年以前就接上頭了?「可以順利過渡,大家都看好我們倪家」,是不是包含著一種投桃報李的意思?這一點我不太確定,大家可以發揮想像。

4.殖民時代,泰國是英國殖民地(印度、緬甸)和法國殖民地(越南、寮國、柬埔寨)之間的緩衝地帶,英國勢力深入地滲透到了泰國。在泰國搞地下交易的黑幫,恐怕都和英國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香港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是南亞、東南亞與東亞之間的重要樞紐。東南亞的黑幫在東亞做生意,必然要經過香港。

5.內地的司法體系判刑比香港容易且快。在香港審判韓琛,未必能判刑。一旦韓琛落到內地公安手裡,還買軍火被抓現行,至少是無期。為什麼梁警司不許黃志成插手軍火這個案子?分明是和內地一起挖了個坑讓韓琛跳啊。這裡邊確實有張子強案的影子。

如果說是英國人想讓倪永孝死,不想讓他帶著其家族在東南亞的關係投誠中國,並選擇了韓琛作為東南亞黑幫在香港新的代理人。你試著想想看,這幾個問題是不是迎刃而解了?

ps.有人非要說我強行解讀。我覺得你們這樣認為,是因為沒有好好看第三部。很多人都覺得第三部是畫蛇添足而選擇忽略,這是偏見。如果沒有第三部,這個解讀會很牽強。但是沈澄和那幫內地公安的出現,難道真的只是為陳道明和黃志忠加戲嗎?還是別有深意?想想吧!


-
說實話,想了半天不曉得「怎麼理解《無間道》這部電影」如此問題是否應該寫一篇影評來答,不合適,瞎扯幾句。

背景:
大家熟知的港產警匪片應該從八十年代開始算起,那個時候的港產警匪片(如《警察故事》系列,《最佳拍檔》系列)多數正反派對立地十分鮮明,看了開頭哪個人長相最壞,最後被抓被殺的也一定是他,以動作場面貫穿其中,爆炸飛車追截槍支火炮飛機齊上陣,那是港片初具好萊塢類型片的開端。
時代不斷發展,港產片的各方面水平難以趕上好萊塢,動作戲為主類型的警匪片慢慢沒落,之後《無間道》(2002)這樣以高智商多線索穿插的文戲為主的警匪片出現,一上映便引來觀眾的獵奇之眼和影評人的褒貶。

導演和編劇:
劉偉強這個人蠻好玩的,得意作品有《古惑仔》系列,《愛君如夢》,《雛菊》,《無間道》系列等。
突然來這麼一下的《無間道》,估計連他自己都嚇到了。
編劇是著名的庄麥組合,庄文強和麥兆輝。庄文強三十才入編劇行,至今他的編劇履歷絕對可以算得上是行業大碗。麥兆輝也挺牛,寫好了《無間道》劇本,無人識貨,運氣好撞到了一個寰亞,寰亞也算功德一件,成就了香港警匪片歷史上的經典三部曲。
這部電影我個人認為劇本的重要性更高一些。

影片立意:
《無間道》反覆出現一句話就是「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
我認為這部電影是基於警匪的另一種題材--------探尋。我總感覺好的電影的態度永遠是探尋的,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給出一個定義,誰好誰壞。
引用最近非常火的一本書里的一句話,來自柴靜的《看見》:

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或者說,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就是我理解的「探尋」。

不僅《無間道》的內容是如此,它對於人性的剖析也是如此。


影片內容:
剛才打了一大段,發現還有更多沒寫完,瞬間想到這個部分你們完全可以去自行搜索,於是不寫了。

只記錄兩個片段:
1.陳永仁背著背包走出警校大門,伴隨著教官嚴厲的訓斥聲「你們誰不守規矩,就會和他一樣,革除!」,大門慢慢關上,劉建明桀驁不馴地低聲自語「我都想同佢換」,然後陳永仁回望警校一眼。

2.在大雄寶殿,韓琛對著手下一幫馬仔說了一番人生教育的話,最後說「祝各位阿sir,在警察部一帆風順!」

-------------------------------

接下來「理解」這部系列影片。

真相是什麼東西,誰能解釋。
在第三部無間道里,陳永仁,劉建明,楊錦榮都死了,死得轟轟烈烈的。
好吧,如果你說劉建明沒死,只是腦殘了,那也是政治正確。

可是並未水落石出,後面那張無邊無際鋪向四面八方的網路仍然該死地存在,但沒關係,因為電影里說了「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
就算幕後大黑手不死,他也會對自己進行譴責,享受做壞事帶來的精神苦果。

可是世界上就有那麼一群人,做了壞事不認為自己是錯的,甚至還有理所應當的道德優越感,我們不簡單粗暴地歸類好人壞人,因為歷史的發展是諸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導致的,將某件事的結果簡單歸功或歸罪於某一個人身上,都是不公平的,有失偏頗的。
不論是陳永仁,黃志誠,劉建明,楊錦榮,沈澄,韓琛還是誰。
但是要知道,做了錯事還不認為自己是錯,那是毒癮。

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礎是自我感動。自我感動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癮,對它的自覺抵制,便尤為可貴。

因此,在看了很多遍無間道後,我已經不認為「受身無間」是說人在世事中的浮沉,人在各種場合下保全自己的浮沉,無間地獄亦不是自己內心的煎熬。

而是自己在自己心中的浮沉。

你暈船,但是坐在一艘非常搖晃的船上,漂在無邊的海中,這是我曾經認為的無間地獄;你把這艘船放在心裡,你也在自己心裡的這艘船上,照樣漂在無邊的海上。這艘船其實是你的執念,船上的人只是某一部分的你,割捨它,不容易,讓心裡的船消失,更加不容易。

戒掉自己心中理所應當對某件事的感動和執念,而可能這種感動和執念為我們帶來快感和成功呢,自己掂量吧。
-


少有的被好萊塢翻拍卻拍不出精髓的電影


無間道三部曲,第一部最經典,第二部最精彩,第三部最沉痛。

之所以說第二部精彩,是因為它的劇情。雖然沒有我最愛的梁朝偉,但倪永孝已經足夠這部電影熠熠生輝。

由第三部片尾可知,第一部正片不過講述了短短七天的故事。這七天是陳永仁與劉建明在無間地獄中交鋒最驚險的高潮,也是由迷惘逐漸走向絕望的轉折。當黃志誠從高樓直墮到車頂時,已註定了陳永仁的結局。當韓琛被一槍打死在地下車庫的水灘上時,以斷絕了劉建明的退路。

如果說陳永仁是黑暗中行將熄滅的光明,那麼劉建明就是光明中卑微又可憐的黑暗。他們是對手,卻莫名惺惺相惜。他們明明擦肩而過,又兜著圓圈回到原點。他們做了不同的選擇,可都違背著自己的本心。他們是截然不同的人,偏偏總有宿命的相逢。

我們都以出賣身邊的人為生。

回到最初。當劉建明被Mary指使去殺掉倪坤的時候,青澀的他或許做夢都估唔到自己會走上這條道路。當時心心念念之人,只是一個Mary而已(說實話劉嘉玲長的真是漂亮)。

或許Mary的拒絕,是對他最大的傷害。

我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

於是毀滅。

之後的一切,順理成章。

陳永仁是相反的,它不像劉建明那樣,遭受這種足以使他墮入黑暗的無情冷酷的轉變。沒錯,多年古惑仔的經歷使他日漸滄桑,目光冷酷,對小弟下手很重,但他的心依然善良,他知道自己的精神與身邊的人不同,否則他不會對李心兒動心,不會在得知女友打掉孩子後痛不欲生卻又無可奈何,不會因為黃志成的死頭暈目眩,也不會在面對劉建明時堅定地說——對唔住,我系差人。

支使劉建明的是心性,而只是陳永仁的是命運,我虎把陳永仁在黑暗中艱難的提醒著自己的善的掙扎與矛盾演繹得淋漓盡致。

陳永仁面對命運是無力的,尤其與擁有權利,地位,財富,前途,家人,愛情的劉建明相比,這種無力尤其明顯。劉建明可以隨隨便便一念之間刪除他的檔案,他卻無法反抗。他因為自己與倪坤的關係迫不得已走出警校大門,因為倪永孝的罪迫不得已接受他的死,因為韓琛的心狠手辣而迫不得已承受黃志城殉職。「三年了,三年之後又三年。」當他一步踏進無間道的深淵時,他就迫不得已強撐著漫長的無止境的痛苦,直到身死的那一天。

他唯一的機會就是逮捕劉建明、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黃志誠說這句話的時候,抖落煙灰,好似輕描淡寫,實際上眼中滿滿的全是沉痛。

誰能不沉痛呢?

師兄死了,自己對他的面孔已經模糊。而昔日殺人的混混,卻在倪坤手下過得相當不錯。

「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第而不是「無間道前傳」,而我最最欽服的就是吳鎮宇飾演的倪永孝。夠狠,夠絕,又溫情又冷漠。若非被黃志城打死,倪永孝其實應該會過得相當幸福,順帶著,陳永仁也有一個家庭依靠。畢竟,倪永孝從未違背過自己的心,他的愛恨情義,既無言又深重,既不擇手段,又時刻顧惜。

若非他死,就不會有「無間道」。

所以他在其他人墮入無間道之前就已經死了,他是唯一一個跳出無間輪迴的人,也是唯一一個不可能淪為無間地獄之人,即便是那個心思單純的Mary都在無間輪迴之中,反覆出現在劉建明身邊,不知是誘使他進一步墮落,還是拯救。

倪永孝一死,所有人的命運,立刻淪為黑暗。

韓琛失去深愛的妻子,被泰國友人一槍打在心口上,他的心隨Mary而死,身卻沒有被倪永孝打死,放下Mary與自己的合照,他的背影在煙火絢爛中推開大門,走出寂寞,走向燈紅酒綠里的眾生,走向黑暗裡的無間地獄。

黃志城最終於變得冷血的韓琛變成勢不兩立的敵人,而且被擲下高樓,彷彿與韓琛在警務廳中的談笑,與韓琛並肩走在海灘上的身影都是上個世紀的舊夢,流落在地獄裡不復可知。如果他早知道自己的結局,還會不會在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救下韓琛?

陳永仁失去父親,繼而失去兄長,失去了自己所有得到愛與依靠的可能。當垂死的倪永孝在他懷中將摩斯電碼接收器塞回他的衣服里時,似乎預示了陳永仁致死逃不開的宿命。陳永仁被林家棟一槍打死,屍體橫在電梯中一次又一次被電梯門擠壓,電梯門合上又打開,像反覆流連不願醒來的夢。

劉建明是羨慕陳永仁的,尤其是遇見李心兒之後。他的精神在殘酷的選擇中變得越來越無助,他沒有朋友,無法相信別人,「出賣身邊的人」,黃至誠和陳永仁因他而死,Mary因為得知他的黑暗面要與他離婚,他時常在夢中都因「對唔住,我系差人」而驚醒——他渴望跳出藩籬,他不願過這種生活。


我想做好人嗟。

劉建明是卑微的,儘管他是「金腰帶」,而陳永仁是「巨人」(對他而言)。他在望著陳永仁的背影走出警校大門時,說,我想同他換。這種希冀漸次加深,直到精神錯亂,逮捕「自己」。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才是無間道,在現實的鬥爭中,每個人的煎熬。無間地獄漫長而冷酷,他不容許愛的存在,但無間地獄裡的每個人都有血有肉,有愛有恨,在絕對的黑暗中保持著自己的信仰,真實而不容置疑。

這才是無間道。

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作為插曲,放在這裡,別有深意。或許它是無情之中潺潺流動的有情,或許是廝殺里的歲月與回憶。不論無間道的情節多麼冷酷殘忍,尚有那些觸動人心的小細節,比如陳永仁與李心兒,韓琛與Mary,黃sir與陸sir,倪永孝與家人。

倪永孝,陳永仁,他們的名字註定了他們的命運。、


身受無間者永遠不死,長壽乃無間地獄之大劫。


之前我們文化語境中的悲劇要麼是講男女孽緣如杜十娘,要麼是講國破家亡如桃花扇,,要麼是講個人的冤屈如竇娥冤,充斥著的是控訴。
而無間道系列證明了純正的東方文化下也能誕生優秀的悲劇,包含著對於人性、對於命運、對於善惡的全部認識。
而且,這居然還是部取材於現代背景的商業片…


我很歡喜歡《無間道》系列,最能夠引起話題的就是「我有錯嗎?」,無間道,就是最好的註解。其實是關於是非觀的認識。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太容易從表面「色」去看人,就像兩個男主角「內核」如果沒有情節推演,我們看不到的,警察好人,賊壞人?這是表面看的那樣嘛!就像我們每天被大量的網路謠言,我們看到後面的風生水起,一過後又是再下個謠言上的炮灰那樣。人是執著於自己眼睛看到的,故而心理學上面有個刻板印象故而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人在漫長的環境鬥爭中形成了條件反射,故而對自己的思維鈍化,因為我們是容易被操作或者被台上和舞台者迷惑的,千百年來,帝王哪一個不是奧斯卡界別的影帝。所以修鍊自己的內心,不是抱著懷疑和恐懼的心態去看這個社會,以及在道德人心不足哪裡扭曲自己的心靈掙扎,太痛苦就自己從自己身上滅了自己,多少人被傷過之後就不相信愛情,被騙過之後就不相信朋友了,這是本能上從自己革命自己做的做法。但是無間道本是這個社會的常態,人生來哭就預示著痛苦一生的開始,必定帶有貪嗔痴,而獨立思考有自己內心的眼睛,一如太極陰陽互報,或者多一份和諧和寧靜,才是在精神上有自己的獨立,心眼是那種燈,我們照看著無間道,可以是裡面的演員,但知道情節,也知道陽光和陰影的存在。這跟看上去沒有是非觀沒有關係。而是當很多東西誅心,不在執著於自己的眼睛,很多東西你會更加柔和,也更明白帝王表演術的精華,既在局中又是旁觀者。這點就有點類似於西方哲學提及一點理性以及佛說的普照之心。例如,從自己色出發,認為日本人都是混蛋,但前提是有些政客如此而已,恨不得有天災滅了他們,但國民是活生生的人,所以這種恨過後是什麼,在福島核電站泄露後,那些鼓掌叫好的,何嘗不是無間道裡面那些好人的,但真是如此嘛,見心見性吧!


男性步入30歲後穿衣經典教材


陳永仁一生都堅定著自己是個警察,卻吸毒鬥毆為虎作倀。


劉建明愛慕Mary而不可得,想做好人卻除掉每一個知道他底細的人,想堂堂正正的活著卻逼的自己精神分裂。

Mary為扶持老公成為尖沙嘴的老大鋌而走險,老公卻差點被她害死。

韓琛最初講義氣重感情,可是報恩之人反要殺害自己、所愛之人慘死街頭,最終徹底黑化。在黑化之後想要培養劉建明成就自己,結果反被劉建明所害。

黃sir身為警探渴望打壓黑社會,維持法律公正,卻也成為觸犯法律、教唆殺人的罪犯。

倪坤,雖然知道出來混遲早要還,卻還是難逃此劫,在曲藝社被殺,也是求安寧而不得的一種哀嘆。

倪永孝,敬愛父親父親卻被人殺害,最渴望保護家庭家庭卻慘遭滅門。

傻強,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弟可小弟是卧底,傻而單純地活著最後也不得善終。

李醫生,希望治好陳永仁可是陳不對她說實話,愛上陳以後卻和陳天人兩隔。

……

求不得

無間有三,時無間,空無間,受業無間。犯忤逆罪者永墮此界,盡受無極之無間。


「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

無間道作為一部以佛教思想作為其哲學背景的電影,其人文主題集中於在對人物身份錯位的情況下,如何處理自我迷失後的自救與渴望母體關懷的矛盾。

身份錯位 對於陳永仁自己來說,罪犯的身份是偽裝的,警察的身份才是真實的,但這些但需要他者的證明,即由代表正義的警察系統來評判。陳永仁所要做的就是去偽存真。但這個過程十分艱難,遭遇到了來自韓琛派遣的卧底劉建明的阻撓,這個阻力,表面上看由劉建明個體施加,實際上阻力最終是陳永仁所力求歸依的以及劉建明所利用的警察系統所賦予的。與此同時,劉建明也是一個有著矛盾身份的主體,他的顯式身份為警察,真實身份卻是內鬼。他的欲求的價值對象也正是陳永仁所欲求的,但雙方從客觀上都構成了對方追求價值對象的阻力。這種錯位的產生究其根源來自於他們不可掌控的宿命起點。正如劉建明在天台上對陳永仁說:「我以前沒得選擇"。

自我迷失
劉健民出身黑社會。為了給黑社會提供情報,跑去當警察,在當警察期間,他的事業愛情平步青雲,過著平常人羨慕的富足生活。他已經不自覺地自我認知為警察,但是身為黑社會成員,卻又不得不為黑社會提供情報。
陳永仁從小立志做一名好警察,由於在警隊表現優異被選為黑社會卧底,一晃就是十年,在十年里,每天充斥於生命中的是無休止的毆打、砍殺、警察的騷擾,以及由此而來的無間斷的擔驚受怕。自身行為的事實與心理預期的巨大落差對其自我認知造成了極大困擾。

自救 在《無間道》中,對陳永仁和劉建明來說最根本的慾望便是想做個好人,過正常人的生活。這個慾望是由他們原本的存在當中非正常狀態產生的。他們的一切行為均可理解為向正常人身份的回歸,而黃警官的死則作為促使這一回歸加速的關鍵節點。

在劉建民的潛意識的中,其正常人的身份即是舒服、快樂的警察生活,但是現實中卻需面對內鬼與警察雙重角色的壓力。他想過得快樂,就必須協調這兩種角色,從而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但在黃警官死後這種平衡受到了破壞,面對黑社會可能帶來的可怕反噬與人生無常的可怖,劉決定要自己掌握命運,為自由做最後的努力。即通過與陳永仁合作,除掉韓琛滅口,以告別過去。

陳永仁痛苦來自於卧底越是出色越是無法擺脫苦境的悖論和無奈。那些合乎其身份的行為與身為警察的自覺和自身的良知造成的矛盾使其備受煎熬。他的自我認知是警察,是好人。

「每個人都有對於自己和他人變得有意義、富有意義的慾望和被理解的慾望。」

超越行為就是要「肯定」自己的警察身份,但事實上,他一直未成功,直到死去,由身份引發的焦慮到最後以死亡的方式終結。

渴望母體關懷
劉建明的內心所依賴的母體即來自於其出生的黑社會,他飛黃騰達是韓琛一手操縱的結果的事實,致使劉並沒有因為長期的警察生涯擺脫對黑社會的依賴。但出於壓力下的本能的自保行為與韓琛操縱行為目的之間的偏差致使雙方出現距離。特別是他在除掉黃志誠之後,原以為韓琛會更加賞識他,結果卻發現韓琛在利用他,背著他甚至甩開他在做事。他的幻想於是徹底幻滅了。結果就是毫不猶豫的報復。

陳永仁的母體在電影中具體化為黃志誠及其所代表正義的警察系統,這既是其自我身份的根源同時也是個人感情歸宿和精神寄託。黃警官給陳永仁情報設備的時候,在牛皮帶里放了一塊手錶作為生日禮物。陳永仁看著黃警官,頓了一下,不屑地說:「我從來不戴錶。」但在後面的劇情里,陳永仁在李醫生的辦公室接受心理輔導,等到醒來的時候問醫生幾點時抬起手腕看錶,這時鏡頭一個特寫——陳永仁手腕上戴的正是黃警官送他的表。從這個小小的細節就表現出,他和黃警官這種亦師亦父的深厚感情已經深深紮根在他內心深處。

但相較於劉建明,除了黃警官的死的刺激,傻強的行為另一方面也對阿仁心理造成了巨大衝擊。傻強在明知陳永仁是卧底的情況下,依然出於義氣對阿仁予以掩護。不可否認,阿強為阿仁表面身份的生活提供了些許人性的溫暖,這不可多得的溫情作為其情感補償為其堅忍和執著提供了力量。隨著黃警司和傻強的死,其對母體關懷的渴求也就此終結。

「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正如結尾曲的歌詞所寫,

誰能改變人生的長途
誰知道永恆有多麼恐怖
誰了解生存往往比命運還殘酷
只是沒有人願意認輸

無法掙脫的命運枷鎖讓處於巨大痛苦中的陳永仁和劉建明如同在無間地獄煎熬,對於他們來說,活著比死更是一種痛苦。陳永仁的殉職作為善報的果,而劉建明則繼續承受永無止境的無間之苦。
出來混的,遲早是要還的。
最後用《無間道風雲》里的一句台詞結束吧。

Frank Costello: When I was your age, they would say you could become cops or criminals. What I"m saying is this: When you"re facing a loaded gun, what"s the difference?
弗蘭克·科斯特洛:當我在你這個年紀時,有人對我說,以後我不是警察就是罪犯。而我的回答是,當有一把上了膛的槍指著你的腦袋時,警察和罪犯還有區別嗎?


其實這他媽根本就不是警匪片,而是宗教倫理片


香港電影巔峰之作,目測今後都很難被超越。神劇本,邏輯縝密,情節環環緊扣,主角配角都非常立體飽滿。不僅僅是警匪間的鬥智斗勇,有對人性的思考、對心理的探討,也是對各種是非對錯的追問。對我個人而言,最愛的電影top5, 最喜歡的電影角色是無間2的阿孝。
好的電影是有回味的,讓人看過念念不忘,每一次咀嚼玩味都有新的思考和感受。再加上這部電影有不少留白,很多細節值得推敲,可以拋出很多問題一一思索追問,是我覺得最耐人尋味、入木三分的電影之一。


最愛倪永孝,沒有之一


梁朝偉真帥!


《無間道》,一直是這些年來我的精神源泉。

在2002年時還在讀高二,我第一次看到剛剛出品的《無間道》;2013年七月的一天,又一次用五個半小時,把三部曲細細看完,這十一年來總計有不下二十遍的反覆觀看、揣摩和探究,每一次都有新的體會,都有新的領悟,都有新的悸動。從嚮往著能夠在天台上對著罪大惡極的黑幫卧底微微一笑,淡然而堅定的說一聲我是警察;到期待能夠在燈光暗淡的地下車庫,親手消滅心中一直憎恨懼怕的惡魔,完善真正的自我,它帶給我太多關於警察,關於人生的想像和憧憬。

陳永仁是這個故事中永遠的主線。第一部中反覆出現的陳永仁殉職前XX天的時間提示,就已經明確無誤的告訴我們,前面將是一個悲傷的結局。卧底十年,在無間地獄中已經行走了太久太久。剛開始答應重案組督察黃志誠,去做同父異母的哥哥倪永孝身邊的卧底,只不過是不甘心被警校開除,失去做警察的機會。那時的他,在哥哥的支持下,年強氣盛,意氣風發,一度非常接近團伙中二號人物的位置。十年後,在另一個販毒團伙中,他只是一個小跟班,步履落魄,精神恍惚,早已模糊了好與壞的界限,搞不清自己究竟屬於哪一方。在如履薄冰的卧底生涯中,他已經無法控制自己,變成了地地道道的危險人物。直到遇到心理醫生李心兒,在一次次的欺騙抗拒後,終於在心理輔導中真正說出自己心底隱藏的秘密,也終於再度找回了自己。

黃志誠督察犧牲後,沒有了上線的他遇上了職業生涯中最大的危局。那一個下午對著李心兒醫生,他堅定的說,過了明天就好了。儘管他沒有再回來,可是在幾年後警察總部為他舉行的葬禮上,凄厲的蘇格蘭風笛響起時,他的靈魂已經得到了安息:我是警察,是他向這個世界發出的最後宣言。

劉建明高級督察,作為隱藏最深、危害最大的黑幫卧底,是我初看電影時滿心期待被儘早抓獲的電影角色。但是在看了許多遍電影后,對他感覺就只有悲哀和不忿。為了Mary,他不但放棄了跟全家人移民的機會,還在她一點點的暗示後毅然決然的加入警察隊伍去做這個販毒團伙中的卧底。被年輕人的愛戀徹底沖昏頭腦的他,完全看不見前方的萬丈深淵。當時Mary一句話就可以讓他去上刀山下火海,他可以單槍匹馬的去殺片中最大的黑幫老大倪坤,可以勇猛過人的去救危在旦夕的Mary。儘管看不清去做卧底將踏上一條滿是荊棘的艱險道路,但當Mary慘死在自己面前時,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已經全然沒有意義,一切的一切,僅僅是箭在弦上,他已經沒有了選擇。

在刑事情報科、政治部的步步高升,只不過是更深的淪落。所有的功績都是老大韓琛的安排,或出賣不聽話的小弟,或借劉建明之手去除競爭對手。一切早已被安排好,劉建明要做的只不過是更好地蟄伏自己,更賣命的為韓琛一次次提供警察行動的情報。兩人的命運已經被死死的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韓琛的落網之日就是自己身敗名裂之時。他不敢懈怠,不敢露出一點點破綻,這樣的日子永無休止。

直到在與陳永仁合作,他精心安排殺掉韓琛,卻發現這樣反而導致了更大的危機。原來在韓琛指揮下的其他卧底時時刻刻會成為拉響的炸彈,冒著煙拋出讓自己粉身碎骨。在面對陳永仁時,一句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好人是他全部的心聲。本已準備完全投降的他,在陳永仁殉職後被本能激發出了全部鬥志,決心除掉所有可能知道自己隱秘的人,最終突破這樣無時無刻不提心弔膽的無間地獄。最終,他功虧一簣,輸在了自己的偏執上。儘管在影片的結束,他還活著,可是還在以假裝精神分裂逃避刑事處罰的劉建明,曾經的高級督察,依然在無間道中蹣跚而行。

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忘記了出路,在失望中尋找偶爾的滿足。影片到最後,已經沒有了是與非,只有掙扎與掙脫,尋找與追尋。在劉建明與陳永仁拔槍相向前,兩個命運完全相似而互補的男人,陰差陽錯的在音像店裡肩並肩的坐在一起,用心靈去享受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那一刻,可能是命運對他們開的玩笑,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神靈對兩個無間行者的憐憫,讓他們停下來享受一刻的輕鬆時光。韓琛曾說過,「路怎麼走,你們自己挑。」那一刻過後,二人還是沿著自己的道路,堅定的走了下去。


無間道系列對四個主要人物:陳永仁,劉建明,黃志誠,韓琛的塑造都非常的細膩真實,所謂的真實就是從三部戲的發展中,我們能看出,他們都不是絕對的善與惡。而是善惡的混合體,是有血有肉的生動鮮活的人。

善惡之間,總有一些事促使他轉變

黃志誠與韓琛是早年的好友,黃志誠作為警察為儘快解決黑社會老大,與Mary勾結,或者說是利用Mary雇殺手殺了倪坤。韓琛,一個忠於老大,勤勤懇懇,深愛著自己的老婆的人,如果不是從事這樣的職業,就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男人。黃志誠,在摯友陸sir代替自己死後徹底成熟,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好警察。韓琛在愛人被倪永孝殺死後徹底成為一個冷酷,不再信任任何人的黑社會老大。這是香港警匪片吸引人的地方,他們沒有徹底的單純的歌頌警察,把警察塑造為神一樣的存在,也沒有完全的貶低黑社會。電影讓觀眾體會到他們作為人的糾結的一面。

「我想當好人」與「我是警察」

所有的矛盾最終聚焦在陳永仁和劉建明身上,一個是黑社會老大私生子卻選擇當警察,一個身家清白卻選擇當混混。但都有著同樣的命運,去做卧底。一個是警察,但卻吸毒、打架,雙手沾滿鮮血;一個是混混卻身著警服,受人尊敬。兩人最後都沒有得到善終,陳永仁在卧底期間親眼看著師傅陸sir死去,經歷了對自己如父親般的黃sir的死,以及看著好兄弟傻強死去卻無能為力。當一切結束終於能回歸自己的身份時卻又不明不白的死了。自此屬於陳永仁的悲劇落幕了。

劉建明,一直辛苦往上爬同時出賣著身邊朋友的人靠著出賣身邊朋友辛苦往上爬的無恥之徒,在邂逅愛情後,又將迎來一個孩子,此時他開始渴望過一段平凡的生活,想當一個好人。可是想當好人和我是警察之間的差距差在他最初的選擇上,一切已經回不去了。佛家講求因果報應,最終他幻想自己是陳永仁,順著線索揪出「劉建明」這個卧底,自己親手殺死了「自己」,殺死了「劉建明」,永遠的失去了自我。從影片最後他在輪椅上敲著摩斯電碼的情節,可以看出來他已經陷在了陳永仁的角色里。最終的結果可以說是自食其果。

無間地獄,從死說起

影片中每個人的死都讓你覺得那麼突然,卻又安排合理。按時間來看,《無間道前傳》一上來倪坤就死了,事後交代是黃sir的安排。後來陸續是另外四個老大的死,以及韓琛的女人Mary被車突然撞死。緊接著跟在倪永孝身邊七年的卧底,突然被打死,影片也只是簡單交代一句,他是卧底。陸sir去勸黃志誠,轉身上車的瞬間就死在火海中。接下來就是倪永孝出乎意料的死去,這也是前傳的高潮。當一切矛盾在這裡激化,韓琛從容赴死,倪永孝步步為營卻突然得知家人性命堪憂。一聲槍響之後,死的不是韓琛,是倪永孝,而開槍的人,卻是黃sir。

接下來是《無間道正傳》誰也沒想到,黃志誠像往常一樣與陳永仁在天台會面,分手後就被從天台上扔下來摔死。

還有高潮處陳永仁的死,當陳永仁拿槍要挾劉建明的時候,準備從電梯下去面對警察說出一切得到解脫,當電梯門開的一剎那就死在一個小配角手裡,而電梯門的一開一閉似乎在嘲諷我們,就是這樣一個好人,在即將獲得好報的時候,就這樣死了。還有《無間道續》,每個人的死都會給你這樣的感覺,就這樣的死了嗎?有些錯愕,但卻又讓你找不出不合理的地方。


最後附上一句插曲《長空》中的歌詞:下半生剩下我孤影,永沒盡頭再沒自由要繼續承受。

作者:小飛象

公眾號:太空象和小飛象

http://weixin.qq.com/r/-Drh_e-Ef7IAraua92-u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上面還有其他的影評信息,歡迎關注


無間就像你在外地難有歸屬感,家鄉也早已淪陷,走投無路
---------------------------------------------------------

誰能改變人生的長度
誰知道永恆有多麼恐怖
誰了解生存往往比命運還殘酷
只是沒有人願意認輸
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忘記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
我們都在夢中解脫清醒的苦
流浪在燈火闌珊處
去不到終點回到原點
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第一次看《無間道》,是十多年前跟老爸一塊兒看的。心裡有的是一個個鏡頭的震撼。現在再看時,除了那揮之不去的熟知的震撼,還有幾分無奈何和沉重。


影片的開頭,是黑幕下,不斷變換的佛像,配合著詭異的音樂,營造出幾許鬼蜮的氣氛。畫面里重複的是香港的大街小巷、高樓正室,隱隱有當年《古惑仔》的味道,從一開始,電影似乎就在給你製造心理氛圍。看完第一部時,你的心思也許還是單純的直線:兩個互派的卧底,為了彼此的生存和價值,相互博弈,與對方博弈,與老闆博弈,與自己的歸屬博弈。第二部後,直線有曲線化傾向,背後的故事竟然是如此的複雜。復仇,生存,搏殺。竟然有如此多的恩恩怨怨。第三部後,你會對「生存往往比命運更殘酷」有了更有感觸性的理解和參透。


《無間道》,說到底,筆者認為它講述的是生存和信念。在情節設定的環境下,比如香港,比如警匪,比如黑道,各色人等在尋找自己的軌道,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進而尋找自己的價值。


陳永仁和劉建明,這對主角無疑是故事的交接點。一個是假扮壞人的好人,一個是想當好人的壞人。也許陳永仁的想法更多崇高一些。他只想做一個好人,不希望別人記住他是黑道老大的兒子,也不希望自己的女朋友一直認為自己在道上混。他想做一個好人,一個鋤惡扶正的警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不得不犧牲掉自己的身份,去隱藏自己的內心。於是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整整十年的時光。可這依舊無法抹殺他對信念和理想的執著。於是,葉校長出殯時,他躲在巷子里敬禮,那一幕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劉建明究竟想怎麼樣?第一,他想做一個好人。從警校畢業後,年富力強,精明能幹的劉建明很快就成一個學員小弟,攀升為劉SIR。而高層對他的印象一致較好,有意提拔。這個時候,我想他已經開始產生了心理動搖。如果能當一個好人,而且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好人,任誰都會有想法。現在想起來,老大韓琛的老婆MARY興許是劉建明做卧底的動力。可老大的女人死了這麼多年,他心裡估計對黑道早就淡薄了不少。何況白道上有著鮮花著錦的前途和如花似玉的愛人,留在黑道,只是因為韓琛掌握著自己的把柄罷了。於是手刃韓琛,顯得那麼理所當然。


進一步講,他想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故事的大環境已經是一個地獄了,這個地獄存在每一個角色的心底。劉建明在陳永仁被開除的那天,一直念叨:我想換。直到第一部的最後,他依舊在心底默念:我想換。與其說他想做一個好人,倒不如說他想做一個真實的自己。也許就是一個街頭廝殺的混混,最後混到韓琛那個位置,也許比不了他在警察局裡的輝煌,可他最想的,就是結束這種言不由衷的偽裝生活。自己的女友說:他犯過錯,但他是個好人,該給他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也許他也在問:我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兩個老闆,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幾乎就是陳永仁和劉建明十幾年後的模板。在無間的世界裡,黃志誠和韓琛,已經被現實所扭曲。黃志誠在好友被炸死之後,剷除尖沙咀的黑幫的信念更加堅定;而韓琛在老婆被做了之後,性情也大變。兩個人都拋棄了原本,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環境都多了幾分刻薄和執著。於是,黃SIR以抓到韓琛為目標,韓琛則以做大做強為理想,並時刻想幹掉自己之前的這位老夥計。在無間道的詛咒下,人性被扭曲。於是,生存的要義和信念的執著都被扭曲,儘管那種慾望一直沒變。


《聖經》的要義曾有所指:人們被魔鬼引誘,拋棄了對上帝的信念,於是就變得奸詐、兇惡、自私、暴戾、乖僻、饕餮,世間就有了一切罪惡。無間道,在這個道上,人類的慾望,裹挾著恩怨情仇,在正義和邪惡的交鋒中,充當著各自的炮灰。倪永孝要的是復仇和新一統的老大;傻強只是偽裝著,尋找自己當卧底的價值;陳永仁的前女友只希望給肚子里的孩子一個安定舒適的環境。大家都行走在無間的路上,只是「快到終點才能知道又再回到起點從頭上路」。


陳可辛談起港產黑幫片說過:盜亦有道。其實在這個人文的生態圈子裡,又有誰不是在尋找自己的道呢?


推薦閱讀:

「不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为什么在多数人那里是一个偏向更道德的观念呢?
我想我抑鬱症複發?
男孩到底是要窮養還是富養?
南京大屠殺會隨著時間推移被人們遺忘嗎?
是什麼動力或想法讓你把一件事情堅持下來?

TAG:電影 | 心理學 | 人性 | 無間道(系列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