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人穿和服拍照?
日本和服的確很美,在動漫的影響下很多人其實都想嘗試一下,美美地照一些照片,分享到社交網站。但中間歷史問題,又讓人不敢做這樣的事。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怎樣的?
【多圖預警】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蔣中正(右)
章太炎
何香凝(二排左)
秋瑾
宋靄齡(二排左一)
周作人
愛新覺羅·溥傑
愛新覺羅·顯玗(川島芳子)
李大釗
郭沫若
郁達夫
李堯棠(巴金)
上面這些都是近代的,貼個現代的:
1985年,刁文元、郗恩庭在日授課期間與來訪的中國乒乓球隊合影
回到問題,如何看待中國人穿和服拍照?上面這些照片里,有個人照有集體照,有男的有女的,有照的好看的有照的不好看的,有抗日烈士、有投日國賊,有國黨大元老、有共黨創始人……可以說什麼人都有。鄙人不才,對於穿和服拍照的中國人,他們的共同點,除了1.他們都是中國人 2.他們都穿過和服拍照 這兩點以外,實在想不出更多來……
所以我的回答是:中國人當然擁有穿和服拍照的自由,並且我們也無法只從他/她穿和服拍照一事推斷出他/她有何思想。不過前面有位答主提醒得好,為了他人的情緒,不建議在諸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這樣的地方身著和服。
最後,我發現又可以引用這段話了: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唯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魯迅《而已集·小雜感》
震驚!某歐美天后級女歌手竟在MV中穿漢服!美國網友:恥辱!滾出美國娛樂圈!
來自韓媒SBS的消息:朴槿惠身穿唐裝出席APEC遭疑賣國,韓國網友:跪久了站都站不起來了。
奧巴馬的真實身份曝光!世界轟動!99%的人都不知道……(速看速轉,一會兒刪!)
英國版UC網友留言:
用戶1:+WhatsApp:girlsporn。看。片。:我就不明白,西服哪兒不好看了?非要穿他媽個漢服結婚,丟人現眼的玩意兒。
用戶2:loveUK:那麼喜歡你拆哪兒爹就別回來了啊,傻逼。
用戶3:Fuck_Ireland:這肯定是愛爾蘭人,沒骨氣,只知道偷井蓋。(PS:圖片均來自於網路,侵刪)
(PPS:本人不對上述新聞真實性負責)
(PPPS:就因為用了兩張G20和APEC各國領導人身穿唐裝的照片就被認定為「政治敏感要求修改」,我只能說,「跪」乎藥丸)
衣服沒那麼大的承重力,所以大可不必對穿和服這件事口誅筆伐或者孜孜不倦。
但是我個人依然覺得有幾點是要注意的——
1、穿對。不管穿浴衣還是振袖,上下里外一定要穿對,場合也盡量穿對。
2、正視自己的喜惡。喜歡和服就是喜歡和服,堂堂正正坦蕩蕩地穿,別弄個不日不中的東西穿,也不用拿日本的都是我們中國傳過去的阿Q來洗。
——————以下是反面案例——————
你以為這是和服,但是人家自稱是漢服
你以為他們穿的是漢服,其實人家cos的是源氏物語
只要不穿著和服拜鬼(靖國神社),或者做出一些侮辱中國的事情,我覺得都沒什麼。
畢竟和服和日本軍裝是兩碼事。
如果按你這個理論。
八國聯軍也侵略過我們,所以我們不應該穿西裝。
前三排大佬表示給你點了個贊啊。
現在跟日本又不是戰爭狀態,穿的也就一個民族的普通服飾,所以,別搞的跟「日本軍服拍照」的那群傻子一。
想和漂亮的穿和服的中國小姐姐結婚。
和穿西服差不多。。。
來個熊抱!!!! 注意表情
和服現在沒人穿!!但是中山裝呢?
中山裝可是來源於日本!!!
文章摘自:《溫飽及小康》,作者:陳明遠,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1949年年底,毛澤東第一次出國到蘇聯訪問。周恩來根據國際慣例,指示為毛澤東製作黑色中山裝和黑色皮鞋。
但是毛澤東表示不喜歡黑色,而喜歡灰色中山裝。周恩來知道後,便指示葉子龍等為主席製作黑色和灰色各兩套,共四套中山裝禮服。
毛澤東說:「做新衣服太多了,如果在西柏坡就不會做這麼多。花錢不少啊!我毛澤東也開始浪費了!你們記住今後不能再做衣服了,這些衣服夠我穿一輩子的了。」
1957年,毛澤東應邀出席蘇聯共產黨第24屆代表大會,穿著黑色中山裝和赫魯曉夫多次交鋒,歸國以後就再也不穿黑色中山裝了。一次某國領導人來訪,外交部禮賓司某負責人不了解毛澤東在服裝顏色方面的好惡,為毛澤東又製作了一套黑色中山裝,讓毛澤東試穿。
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了,毛澤東非常厭惡這套黑色服裝,堅決地說:「為什麼又做黑色的?我不穿!」工作人員解釋,外交部禮賓司規定,按照國際慣例應該穿黑色的……毛澤東大聲說:「為什麼聽外國人的?我是中國人,按中國習慣穿。誰做黑色的誰穿,反正我是不穿!」說完扭頭就走,只留下工作人員在那裡發獃。
毛澤東主席是新中國外交的靈魂。他在外交禮賓活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那就是崇尚自由自在,不受條條框框約束。
著補丁褲見英國前首相
1954年8月24日,毛主席會見英國工黨領袖、前首相艾德禮,工作人員見他穿著一條屁股上補滿了羅紋補丁、膝蓋等處磨得發白的褲子,勸他換一條。他說:「不要緊,誰看我後面呢? 」穿著補丁褲子接見外賓,這在各國領導人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毛主席的中山裝衣領低、領尖闊而長,這是專門為中央領導製作服裝的紅都服裝店師傅根據毛主席身材、臉形、氣質而設計的,毛主席穿上後非常滿意,後被稱為毛氏服裝。毛主席對中山裝只認一個灰色,春秋以中灰色為主,冬天則以深灰色為主。
穿布鞋會美國總統尼克松
毛主席喜歡自由自在,會見外賓時對某些清規戒律很反感。例如,西方禮賓習慣,在重大禮儀活動中,要身著黑色服裝,穿黑色薄硬底皮鞋。上世紀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典禮局準備給毛主席做一雙黑色硬底尖頭皮鞋,被毛主席拒絕了。他風趣地說,外賓是要見我毛澤東?還是要看我的皮鞋?
19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會見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羅瑞卿看到他穿一雙厚重的棕色皮鞋便說:「主席,你還是換一雙黑的吧。」「為什麼?」「按照國際慣例……」主席打斷羅瑞卿的話:「我們中國人要按中國人的習慣穿! 」
毛主席平時在家都穿布鞋、拖鞋,晚年即使在外事活動中也不穿皮鞋。
1972年2月,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時,毛主席穿的是圓口布鞋。
對馬科斯夫人行吻手禮
人們不要誤以為毛主席不懂外交禮儀,其實他不僅懂,而且連在中國很少見的西方吻手禮,他也能運用自如。 1974年9月,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夫人伊梅爾達來華訪問,為其丈夫訪華打前站。毛主席當時不在北京,便把會見地點定在湖南長沙。見面寒暄時,毛主席對馬科斯夫人行了吻手禮,令這位夫人感動不已。
咱們喊那個叫和服,日本人可是喊那個叫吳服的。到底是誰在數典忘祖呢?
為黑而黑,上綱上線有意思嗎?
任何事情扯上民族主義只會變質傷害別人,現在還不懂這道理?
這類問題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那就是:
關你屁事
關我屁事
任何事情,只要涉及「群眾」二字,就不是講不講理的問題,而是人多人少的問題
舉個例子,按理來說聚眾哄搶是違法行為,但是這東西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不好管,因為你不可能說把所有人都抓進去吧。美國動不動就搞個哄搶啥的,警察除了放催淚彈也不好管,第一判得罪不重,第二抓的人太多容易影響「族群和諧」
按理來說你只要不穿宣揚法西斯,邪教的,你愛穿啥穿啥,但你架不住群眾的呼聲啊
我記得我們學校以前紀念二戰,搞過畫展(都是工科生,畫的都比較菜)。有一幅畫,畫的是「美國空軍援華大隊」也就是飛虎隊。其中出現了一個KMT的梅花圖案,這很正常吧,我總不能畫個五星來代表當時的中國吧(那時候新中國還沒成立呢)。但是當時由於周子瑜事件,很多人認為這個是「台獨標誌」,就把這幅畫給撕掉了,並且強烈要求學校開除這名學生。
後來校方迫於壓力,大事化小,並且解釋了「梅花標誌」不是台獨標誌,但還是給了學生一個警告。最後群眾還是不服,就開始收集這名學生嫖娼啊,追女生失敗,體育不達標啊,偷竊,總之有真有假吧,這名學生沒有因為這件事受到公正的對待
穿不穿和服這個問題,不是一個法律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你能團結更多的群眾,你就是對,你團結不了,你就是錯
那些成天張口愛國閉口銘記歷史的,麻煩先把你手機上的攝像頭先扣下來,然後去看看你家小區電梯是啥牌子的,要是日本的以後就爬樓梯吧,然後把你日常能夠接觸到的東西的每個零件從原材料到成品整個流程都查一遍,看看有沒有日本的參與,有的話趕緊抵制,反美反韓同理
中國不需要你們來抵制韓貨美貨日貨,只需要你們抵制蠢貨
拍出來的照片感覺還不錯
正確的態度就是衣服就是衣服。從穿和服的人角度來說,你喜歡和服或者日本文化,想試試穿上身是什麼感覺,這個當然可以,願意分享出來也是好事——但是,就把它當成愛好展示就行了,不要有意地去炫耀。如果是故意嘩眾取寵炒作自己,那被噴就是活該了。
至於圍觀群眾的角度,我們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允許不同的觀點。如果是覺得自己素質比較高不偏激的,完全可以純粹地評價衣服,覺得好看就贊,覺得丑就說;而民族情結濃重的,對日本仇視很深的,當然也可以噴。不過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高素質的人,或者應該展示出中國人的風度,那麼最多是反對她穿和服這件事,但不要動不動上升到國家民族層面去扣帽子或人身攻擊。
注意,以上這個才是重點,比穿和服這件事本身要重要得多。
我覺得這樣才是真正健康、開明、大氣的環境。我是一向很反感那種矯枉過正的政治正確的,中國人穿和服拍照,你如果說完全一片叫好,沒有一個人覺得彆扭,這才是不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深受當年戰爭傷害的人,和並沒有像你這樣因為被日本ACG文化的吸引從而喜歡上或者更了解日本的人,你不能強行要求別人都無緣無故地遷就自己的愛好和言行。如今的年輕人完全沒經歷過戰爭年代,覺得現在日本也還不錯,喜愛ACG文化,自然覺得我穿個和服不算什麼。但是也要理解老一輩那種當年差點亡國滅種,歷經無數屈辱磨難,而今後輩們穿著日本和服在笑嘻嘻的拍照時,心裡那種複雜的感情,你要允許人家不爽。
所以其實類似這種事情,往往是在自己圈子內部展示,沒有問題。但是一般引發爭論,就是某些媒體為了話題性取個比較引戰的標題,比如——「抗戰勝利70年閱兵當日,某高校女生於校園集體穿和服自拍」——這不噴起來才怪。。。。。。或者有些人出於炒作自己或者逆反心理,硬是要大肆宣揚,到處炫耀,並且表露出得意洋洋的樣子,這樣招仇恨後果不言自明。
戰爭已經過去,只有時間能治療傷痕。到某天我們完全不會因為穿和服拍照而產生異樣情緒的時候,才算是真的走出了陰影吧。但是還是重申一遍我在類似回答中的觀點,歷史一定要被銘記,而且不存在什麼拋棄仇恨地去銘記,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聖人。為什麼要勿忘國恥,就是因為如果你連仇恨都拋棄了,還怎麼可能會去銘記?不要被一些看起來高大上政治正確的所謂普世價值觀給洗腦了,仇恨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犯下滔天罪行的不是我們。你如果自己都不去在意,就絕對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我想強調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抵制和批評那種過度的仇恨和民族主義情緒,但是更要警惕一種所謂的「理性」和「政治正確」,千萬別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看到愛國就莫名抵觸,動不動地就把什麼「愛國賊」、「小粉紅」的帽子扣上去。還有什麼怎麼不砸了自己的日貨之類的,也是屬於腦補過多意淫式邏輯。一件事,你不在意,人家在意;你認同,別人不認同,是很正常的,別人不認同也不代表就是偏激到要全盤否定,你認同也不肯定希望就莫名其妙被打成漢奸。
一句話,穿和服的行為很正常,沒有必要上綱上線。但不是非要上升到國家大事才能有對立,豆腐也分個甜黨咸黨呢,不也是沒有對錯但是確實有分歧嗎?有不同的聲音和看法才是好事,只要大家都就事論事,而不是因此同胞之間互扣帽子互相攻擊,那麼這才是真正強大和文明的體現。
漢儀不復見 何日變中華
寬衣大袖、峨冠博帶的服飾,加上蓄髮、束髮的傳統,共同構成華夏民族延續上千年的獨特風景線,也成為古典中國文明在外觀上最重要的象徵!可以看成是華夏文明的外在軀體!蓄髮、保衣冠成為漢人捍衛民族文化千秋祖業和堅守民族大義的象徵!不僅如此,當時的朝鮮、日本等華夏文化體系的國家,也把漢族服飾文化當作華夏文化標誌!1644 年(明崇禎十七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天崩地裂」的一年,這年3月,李自成北上攻取燕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李自成進北京,派人招撫駐紮在山海關的原明寧遠總兵吳三桂。吳三桂經過考慮,決定歸順新朝,並回京朝見「新君」李自成,在回京途中,聽聞家產被抄,愛妾被虜,頓改初衷,回師山海關,佔領關城。李自成聞訊,決定征剿吳三桂,21日,雙方激戰山海關,22日晨,吳三桂情勢危急,帶隨從衝出重圍,至關外向駐紮在關外覬覦已久的多爾袞部剃髮稱臣,歸降滿洲軍,雙方合兵。26日,李自成敗退回北京,旋即西撤,清軍入關,「定鼎燕京」。皇太極認為,女真金朝的滅亡是因為改穿了漢人的寬袍大袖,繼爾廢棄騎射,從馬上下來,「數世之後,皆成漢俗」。因此,為避免再度崛起的滿洲民族被 「漢化」 ,其裝束絕不能改變,這是保證弓馬騎射的必需!否則,就會有「祖業衰歇,以迄於亡」 的危險。皇太極對他的想法堅信不疑,還以之「垂戒」後世,成為清王朝的基本「國策」。進一步的,滿洲貴族不但恪尊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還將其強加給被征服各地的漢族人民。在他們看來,只要漢人肯剃髮易服,除去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就會斷絕其復明之路,效忠滿清統治者,作滿清的順民;而漢人和明廷官吏則把堅守自己的服飾髮式,作為民族大義的表現。雙方以之為衝突的焦點,進行殊死的搏鬥。
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十五日,清軍攻佔南京,多爾袞即遣使諭令多鐸「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措辭非常嚴厲,結果自然是激起各地人民的強烈反抗,清廷的惟一手段,就是譴兵四處瘋狂屠殺。滿清王朝的辮子、衣冠就此在血泊中固定下來。 他們不允許漢人保留漢族的習俗,避免漢人因髮式、衣冠的差異引發「華夷之辯」,產生「亡國之痛」,進而起來 「驅除胡虜」。使自己重蹈蒙古人的覆轍。所以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執行的是如此的殘酷、血腥而又堅決、徹底!「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種野蠻的民族壓迫政策,引起了漢族人民的極大憤恨。清軍佔領南京之後,剃髮令依次達到蘇州、常熟、太倉、崑山、嘉定等地,人心大嘩,群起抗命,紛紛挺身進行武裝鬥爭,清廷隨之進行殘酷鎮壓。六月十四日,清軍攻破常熟,清將佟某下令屠,殺戮甚慘「通衢小巷,橋畔河干,敗屋眢井,皆積屍累累,通記不下五千餘人,而男女之被擄去者不計焉。」(《海角遺編》)十六日,佟某等滿載金帛子女而歸,常熟復起自衛。八月十七日,清軍復來,見不剃髮者即殺。八月二十五日,清兵北巡常熟以北之福山塘,迫令剃髮,「沿塘樹木,人頭懸累累,皆全發鄉民也。從滿清入關到平定三藩,三十七年之多的屠殺,全國南北皆成廢墟!漢服最終從華夏的土地上消失。滿服的長袍、馬褂、瓜皮帽,再加一條金錢鼠尾的裝束,就這麼在刺刀、血泊中被固定下來。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幾被殺光,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順服的「奴才」,當剃髮易服砍下了最後一個具民族意識和反抗精神的漢人的頭顱時,就決定了在華夏上大上葬送的不僅僅是一襲衣冠! 隨著時光的流逝,滿清標榜的「滿漢一體」的衣冠髮式,不斷地麻痹著廣大的「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漢人的神經。這種民族情緒雖然始終沒有徹底消亡,卻也越來越趨於淡漠。當剃頭令的血跡逐漸被歷史的塵埃遮蓋,漢族士人一批批趕往科舉考場再派往四處為官之時,中國人的對滿清的認同也在不知不覺當中漸漸形成。清初的北京居民見到身著漢式衣冠的朝鮮使臣,還痛哭涕泣,到清中葉,再見到同樣的衣冠,反覺驚訝,認為自己的剃髮垂辮、窄衣緊袖,才是「華夏正宗」。
1667(清康熙六年)年到北京的朝鮮使者回國之後,在其向朝鮮國王的報告中感嘆道「漢儀不復見,何日變中華?」可見,在這位使者的眼裡,漢族衣冠的消失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消亡!他並且說,當時的北京居民,見到他的衣服,低頭哭泣,神情悲慘。「見臣等著冠耳,指示其兒曰,此乃明朝舊制,垂頭而泣,見來慘然矣。」(《李朝實錄》顯宗八年正月),漢族人民遭受的精神摧殘於此可見!這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極端殘暴的民族壓迫政策,使外國人也無比震驚:「至今為止,用如此殘忍的手段迫使一個民族放棄自己的風俗習慣,世界上還沒有類似的例子。」滿清政府為什麼這樣做?因為它是少數民族,單憑一點有限的武力,和由這武力所締構的窮凶極惡的專制政權,來奴役廣大的人民。它害怕文化,害怕人民的民族思想,越想越怕,恐慌得不得了,才來這一手文化殺戮。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政權交替時代有過,但從來沒有一個像滿清統治者這樣,徹底摧毀漢人的衣冠、服飾,徹底絞殺漢人的民族意識,從精神上到肉體上徹底把漢人弄成俯首帖耳的奴隸!
滿清佔據中國之後,和中國同處一個文化體系的朝鮮、日本,對滿清中國的態度大為轉變:
「日本、朝鮮和中國,漸漸從文化上「本是一家」到「互不相認」,漸漸的互不相認,象徵著「東方」看似同一文明內部的巨大分裂。就在清帝國最興盛的時代,朝鮮到中國來的使者們卻看到了已經不再「中華」的帝國風景,於是不再認同這個原來仰視的宗主國;而日本人在對中國漂流商賈的觀察中.也表現出來一些微妙的、發自國族自尊的輕蔑和警惕。一個曾經到過北京、承德和瀋陽的朝鮮使者說,這個帝國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蠻夷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向他們致敬?他不再去想「中華上國」 的昔日風華;一個沒有到過中國的日本文人也說,感謝大風,讓蒙元的艦艇和大軍沉在海底,也感謝大海,讓我們和蠻夷的清帝國離開好遠,那個時候,他也沒有去想這只是「一衣帶水」。」
實際上,世界各國,對中國古代人的印象,大都是拖著辮子的滿清人打扮。偶爾翻看一日本人繪製的漫畫「水滸傳」,裡面的北宋人居然有拖辮子的!更滑稽的是,越南人繪製的征氏姐妹「打敗」馬援漢軍的宣傳畫,其中的東漢官兵居然也拖辮子!亞洲國家尚且如此,歐美洋人自不必說!可怕的是,中國的傳媒還在拚命給國人強化這一印象,甚至許多少不更事的孩子,也把辮子當成華夏民族的「專利」,如此數典忘祖、認賊作父,自我醜化,淪為萬國諸邦之笑柄!
自從滿清佔據中國,日本對古典華夏的心理認同就逐漸消退,乃至變成對現實清國的鄙夷與仇視。在滿清最興盛的時代,不斷有中國船到長崎,也不斷有一些遇見風浪的船漂到日本的各個地方。之間常常會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當時的日本人明明知道中國漢族人對當時辮髮易服很在意,但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就要喜歡在衣服上面做文章,挑開已經漸漸平復的舊時傷疤。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讀書人雖然對歷史上的中華文化有欽慕之意,但是對現實清國的存在卻相當蔑視。……所以打心眼裡對滿清有一種敵意,因此在記載了服色之後,他不忘記添上一句:「滿清太祖皇帝自韃靼統一華夏,帝中國而制胡服,蓋是矣。」他們說,中國已經榮光失盡,因為滿族人的入主中原,所以「今也,先王禮文冠裳之風悉就掃蕩,辮髮腥膻之俗已極淪溺。則彼土之風俗尚實之不可問也」。 現在還留下不少當年日本人好奇的繪畫,繪畫中的清國人都是「辮髮胡服」,與史書記載中的華夏衣冠和他們想像中的中華人物,已經大不相同,於是,他們特別仔細地詢問,並且用畫筆把他們的形象畫下來,不僅是獵奇,也借了這種外觀的描述,表達一種文化上的輕蔑。日本人的邏輯很有趣,一方面他們覺得中國衣冠已經成了野蠻胡服,滿心地瞧不起,一方面要證明自己衣冠是文明傳統,卻又還得證明自己穿的是正宗中華漢服。因為只有證明自己古代衣冠源自上古中華正宗,才能證明文明在日本而不在中國。所以,他們不斷在漂流人那裡尋找自我證明。一個叫做關齡修的日本人,便拿了日本保存的深衣幅巾及東坡巾,告訴中國人說,這是「我邦上古深衣之式,一以禮經為正。近世以來,或從司馬溫公、朱文公之說,乃是此物」。而且故意問中國人說,你們那裡一定也有這樣的衣服吧?中國船員仔細看過後,只好尷尬地承認,這是「大明朝秀才之服式。今滿清衣冠俱以改制。前朝服式,既不敢留藏,是以我等見於演戲列朝服飾耳」。 最可笑的,是中國人自己,上千年漢唐衣冠喪失殆盡,穿個旗人的馬褂,卻叫「唐裝」。至於「旗裝」,可以望文生義,也就是旗人婦女的袍服,雖然今天的「旗裝」 和清代旗人女子的旗裝比較起來略有變化,但仍然保持其基本特點:立領、緊身、衣袖窄小,用衣扣。真正見到漢人發明、創造的寬衣大袖是卻稱為「和服」,而和漢人的傳統服裝沒有血緣聯繫的馬褂、旗裝,反登堂入室,鳩佔鵲巢,成為中國的「國服」,甚至也獲得了洋人的鼓噪、吹捧。面對這種歷史的捉弄,實在令人苦澀不堪!又痛心無比!
謝邀@微君故
這一下中國人吃日料,學劍道,學空手道,學日語都成了要拿出來專門討論的事了(似乎看日本的愛情動作片恰又不在此列),一彷彿與日本人沾了邊的,都該好好抨擊一番,以彰顯不忘歷史。
歷史是靠發憤圖強來銘記的,不是靠盲目敵視來增加仇恨的。
身為大國國民,對祖國國力和文化,也該有自信吧?談不上數典忘祖,只是對異國文化的一些興趣,並不妨礙人家的生活,也不影響其盡中國公民的責任義務,如此,有什麼好指責的呢?
當然,有些原則性的東西——比如哭右翼的鬼,比如給倭寇暴行洗地,比如用「支那人」來侮辱中國人侮辱革命先輩的,比如cos侵華日軍裝束來彰顯特立獨行的,再比如祭惡名昭著的神廁這些確會傷害國人感情的事,自該口誅筆伐,甚至訴諸法律。
但不摻雜政治色彩而又代表一個異國的服飾文化的一件衣服,就沒必要上綱上線了吧。
利益相關——練國術的,穿民族傳統衣服的,熱愛祖國歷史文化中積極因素的。
這個好辦
在和服女的照片邊上
接一張穿著中式盔甲的男人的照片
如何看待中國人對著日本AV擼?
穿和服和政治立場有什麼關係?是代表軍國主義,還是日本右翼?人家一良民,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老老實實納稅,穿個和服拍個照,發個九宮格,美美噠,又不反dang反國反人類。請問,有什麼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