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慈禧?
(2016-2-20更新)
慈禧本人的所作所為基本上已經被其他答案說完了,那我就從別的方面來說說看法。前方大量廢話預警,沒興趣看廢話的話,可以下拉跳過,直接看分割線後面的內容。
首先,「評價」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公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在事實認定清楚的前提下發生的爭論,幾乎都是不同立場的碰撞。而且由於時代的發展,前一時期的主流,在後一時期可能就變成了非主流,這樣的立場之爭只看支持者的多少,勝負不代表正誤,因此我的發言只能代表我個人的想法。
其次,評價必然基於某種史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一種史觀,「歷史是螺旋狀前進,無產階級代表先進生產力」是一種史觀 ,「從黃金時代一路墮落到黑鐵時代」也是一種史觀。對不同史觀的評價牽扯到立場,同樣很難做到公正,不過具體史家的表現,卻足以為他們所持的史觀增光或抹黑。例如,我國的傳統學術中向來有政治挂帥的傳統,興盛於漢代的春秋公羊學就是最早的代表。這一派的學者學以致用,尋章摘句為當權者的行為提供理論依據,自己當權後壟斷學界,打擊異己,以觀念代替史實,過度闡釋文本或乾脆無視原文天馬行空……總之,現代人見識過的所有撕逼手段,幾乎都是他們玩剩下的。這麼乾的結果,就是漢朝結束之後,公羊學被束之高閣,很少有人願意碰它,直到清末才迎來了復興,代表人物中名氣最大的就是那位康有為。
第三,以史觀為前提,以史實為依據,那還差一個評價標準。一般來說,無非是兩種:動機論和結果論。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善於靈活運用這兩者玩雙重標準的人:對於想維護的人,即使他一直在拖後腿,還辦砸了最重要的事,也可以用「他的動機是好的」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之,想黑的人再怎麼功勛卓著、任勞任怨,也可以用誅心之論來一筆勾銷,這就是動機論的妙用。但如果拋棄它單用結果論,又會發生不顧客觀條件限制苛責古人的情況,例如晚清最大的背鍋俠李鴻章,他所面臨的狀況其實無解,換同時代的任何一個人坐他的位置,都很難比他做的更好,他如果不去做實事而是當一名當時的鍵盤俠——清流,包管沒有後來那麼大的罵名。但是他頂著壓力做了,又不負眾望的做壞了,他就成了眾矢之的。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掌握評價標準呢?我的看法是:歷史人物的個人傾向及其變化可以從一生的事迹來推斷,但具體在面臨某件事時的動機,基本是不可考的。因此動機論只能用來作大方向上的推斷,而不能用於分析具體事例,除非有比較可靠的證據。結果論則不宜用得太絕對,事辦好了,不能只贊老佛爺的政策好,還要看到時代的風向和具體辦事者的努力;搞砸了,則不能把板子全打在執行者的身上,還要看在當時的環境下,當事者有沒有更好的選擇,當時的條件是否支持作出這樣的選擇,如果不支持,原因在哪等。這樣就可以區分不作為、亂作為和無力作為,不致打錯板子。但受能力和見識所限,不一定能達到這一標準,只能盡量努力靠近。
----------------------------------廢話時間結束,以下為個人評價----------------------------------
接下來正式開始說慈禧。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慈禧在政治上的作為遠遠比她的私德重要,因此關於她本人的種種八卦不在評價之列。
一、辛酉政變
慈禧在政治舞台上的初次亮相是聯合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扳倒了咸豐指定的輔政八大臣。由於歷史不能假設,這一事件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來的局面很難評估,但可以從當時的內外局勢來略窺一二。當時的局勢主要由以下關係所決定:中央內部、中央與地方、清與列強。下面分別陳述:
1、從中央內部看,八大臣輔政的局面不可能持久,政變消除了內部不穩定因素,集中了權力,對穩定政局有利,但同時造成了慈禧的專權,就不知是好是壞了。
咸豐遺詔失效有兩個原因:
(1)咸豐臨終時設計了一套權力相互制約的方案,但他和歷史上其他臨終託孤的皇帝一樣,都犯了想把機關算盡的錯誤。帝制下只有一元化的最高權力才是穩定的,而任何當權者都無法控制自己死後的局面,在慈禧和肅順都權欲很強的前提下,八大臣輔政與太后垂簾不可能長期共存。
(2)清代的中央集權程度發展到了歷代頂峰,皇帝都以勤政著稱,加上康熙後嗣位者都為長君,因此只在同治朝兩百年前的順治和康熙前期出現過短暫的君弱臣強局面。任何制度,哪怕是壞制度,運行久了都會產生慣性,因此當皇帝因年幼無法治國時,離皇帝最近的太后比大臣更容易掌握權柄。
由此可以看到,咸豐在世時,肅順在他的支持下掌權,是強勢一方,而慈禧沒有合法的參政身份,是弱勢的一方。但在他死後,力量的對比發生了逆轉,這時八大臣仍想主導政局,就必然與慈禧產生衝突了。八大臣與慈禧誰才是更好的統治者,這個問題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了,但當時的「主要矛盾」(套用一下辯證法的說法)決非中央內部的矛盾,因此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意義不大。再來看下兩組:
2、從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看,當時「內輕外重、滿輕漢重」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只要不想亡國,無論誰上台,都必須正視這個現實。
咸豐末年,曾國藩的湘軍已經成為對抗太平軍的中流砥柱,是維持統治不可或缺的力量。慈禧雖然發動政變扳倒了肅順,但沒有一股腦廢除他的所有政策,而是繼續重用在戰爭中崛起的漢人官僚,這正是順應時勢的明智之舉,對比後來的攝政王載灃,高下立見。作為一個統治集團,當時的滿人已經全面腐化,沒有能力應對時局,原來的軍隊也已無法指望,而漢人官僚正率領著當時戰鬥力最強的私兵與叛軍作戰。這時若是處理不當,極有可能重現漢末軍閥割據或明末自毀長城的局面。清帝國順利度過了這一危機,慈禧與恭王主持的中央處置得宜功不可沒。
3、從清與列強的關係看,道、咸兩朝的鴕鳥政策已經無法延續,對外開放勢在必行,無論誰上台,都必須順應這個趨勢。
辛酉政變發生時,第二次鴉片戰爭已經結束,和約已經簽訂。通過兩次鴉片戰爭,西方列強已經初步把原來自成體系的大清帝國拉進了由他們主導的世界體系,打進了清朝的首都,燒掉了皇家園林,並通過不平等條約獲取了一系列權益。在這樣慘痛的事實面前,帝國的統治者已經沒法繼續裝作看不見了,對外開放,對內自強已是唯一的出路。已經腐爛的滿人無法承擔這一重任,而在平定太平軍的戰爭中崛起的漢人官僚在見識到洋槍洋炮的威力後,紛紛主張學習西方,因而成為了洋務運動的主力。這一批被後來稱為「洋務派」的官僚,已經是那個年代中最先進的中國人了——儘管還遠遠不夠。慈禧繼續任用他們,不管是迫於時勢還是慧眼識才,總之選對了。
綜上,在辛酉政變中,慈禧展現了她個人能決斷、有手腕、權欲強等個人特質,在政變後能順應時勢,保持政局的穩定,使清帝國順利度過難關,至少在此時,她還算是個合格的統治者。
二、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作為中國現代化的起點,本來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它遭到冷落的原因,一是有個起點更低卻逆襲成功的榜樣日本,二是甲午戰爭的失敗太過慘烈,三是主持這一運動的人物都是出身科舉的清末名臣,在後來自有其新理論的國、共兩黨看來,未免舊有餘而新不足,理論成就既無足述,行事也太嫌保守,因此下筆置評,總喜歡加上「不徹底」之類評語。為了跳出上帝視角,下面我將試圖從當時國內外各勢力的角度展開分析,看他們都有哪些訴求,自身影響力如何,又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最終在歷史上扮演了什麼角色。由於洋務運動前後持續三十多年,人物升沉及勢力消長的線索異常繁雜,因此分為前、中、後期分別陳述。
1、前期
這一時期大約從1861年到1874年前後,即整個同治朝。就清與列強的關係而言,這是雙方在簽訂了《北京條約》後和平相處的一段時間;就清朝內部的形勢而言,這是清廷任用漢臣削平地方叛亂,使國家重歸一統的過程,也同時對應洋務運動的第一階段,即以軍事工業建設為主的時期。
(1)列強
先回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當中,如果暫時忘掉後續的歷史發展,可以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英法聯軍明明已經攻破了北京,為什麼沒有就勢滅亡清朝或是長期佔領,而是簽約後就退了軍?
我認為,聯軍實力不足只是表面原因,深層原因有兩個:
第一,由於中外文化和傳統上的巨大差異,雙方的話語體系和價值觀念南轅北轍,很難形成有效溝通。考慮到中國的特殊情況,列強直接實施統治的成本太高,扶植代理人更划算。
上述文化差異導致的隔膜,在兩次鴉片戰爭的過程中隨處可見。那位」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葉名琛與英國人的交流,從頭到尾都是雞同鴨講,而咸豐何嘗不是另一個葉名琛?在《北京條約》的簽訂過程中,他對關稅自主、治外法權、最惠國待遇等問題毫不在意,卻在互派公使、接見禮節之類問題上死不讓步,這些做法就是這種隔膜的最好體現。在列強的觀念中,上面那些問題關係到國家的獨立自主和經濟利益,是要全力爭取的,而公使和禮節之類的問題不過是遵循國際慣例而已;而在咸豐眼中,皇帝的體面卻是最丟不得的,要是允許洋人見皇帝不磕頭,那麼大小臣工不免也會想有樣學樣,到時君不君、臣不臣,綱常大亂,名教墮地,那才是乾坤顛倒的驚天大事,至於關稅和治外法權,不過是些細枝末節,天朝上國物產豐盈,多一點少一點有什麼關係?洋人不伏管,犯了事讓他們自己裁決正好給咱們省點事。
這是兩種世界觀、兩種秩序和兩種世界體系之間的碰撞。正是因為列強代表的一方戰勝了清朝代表的一方,我們今天再看咸豐的所作所為才會有看唐吉訶德戰風車的感覺。實際上,要是比較雙方對對方的了解程度,清朝和列強可謂半斤八兩,但列強既然」代表了先進生產力(再借用一下馬克思的說法)「,可以用槍炮說話,清朝就只能主動適應對方了。一路適應下來的結果,就是我們這些子孫回顧當年的歷史時,可以看明白列強的行動,卻不容易讀懂自己的祖先了。
沒有接觸過近代外交史料的人對於帝國主義常有一種刻板的印象,那就是帝國主義一直都是聯合起來欺負中國,而且」亡我之心不死「。事實上,這些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和爭鬥一點都不少,而且作風也各不相同。比如,與俄國明火執仗地侵略和吞併他國不同,英國擴展領土的方式就靈活得多,對於仍處於原始狀態的非洲和美洲,不妨以武力開疆拓土、殖民興業,對於文明程度已經較高的地區如印度,則是利用其諸侯林立、互不統屬的狀況,挑撥離間,從中漁利,繼而扶植聽話的代理人。總督高高在上,不親庶務,一應具體事務全由當地代理人治下的臣僚操辦。可是中國太大了,又有自己獨特的文明,消滅已然喪膽的清廷或許費不了多少力氣,但要在如此遼闊的國土上建立有效的統治,讓數億民眾接受與他們的傳統截然不同的文明,這實在是個過於浩大的工程,即便能夠完成,也不免在各方面便宜了其他帝國主義,所以滅亡清廷不是個好主意。但要扶植代理人的話,中國又是個高度中央集權的統一大帝國,清廷之外唯一成點氣候的太平天國是個集合了神棍、流氓和二貨的異端,想玩分而治之都沒有機會,看來看去,還是只有清廷最合適。因此一旦簽訂了和約,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就不但不再打擊清廷的統治,反過來還要維護它,更主動提出要幫助它搞「現代化建設」了——資源利用效率和溝通效率總是越高越好,最起碼也得讓負責溝通的人學會外語嘛!總是一口洋涇浜怎麼行?
第二,一個統一的中國更符合列強的利益。
這裡的「列強」主要是指英國,因為英國不僅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而且直到清朝滅亡,英國都是對華貿易的第一大國,佔據交易額的絕對多數。如果人為製造中國的分裂,或許可以使中國再無崛起與列強爭雄的機會,但卻會為其他帝國主義製造插手的機會,那樣大英帝國的利益可就受損了。因此,維持中國的統一反而更符合英國的當下利益。對其他帝國主義而言,如果中國分裂了,大頭肯定是英國獨吞,自己不過跟著喝點湯,維持中國統一的話,反而有可能利益均沾。這也算是歪打正著了,中國在近代史上屢經瓜分而最終仍能統一,多多少少沾了些帝國主義互斗的光。
(2)洋務派臣僚
中國近代史上,不同政治人物和派別所提出過的眾多口號如「師夷長技以制夷」、「自強、求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全盤西化」、「四個現代化」等,雖然字面和內涵不一,其本質卻並無不同——響應時代需求,引入來自西方的技術、制度和理念,對中國舊有的進行替換、改造和補足。顯然,只有意識到自身不足的人才會提出這樣的主張,可想而知,在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親眼見過洋槍洋炮的威力或者親身與洋人打過交道,並且具備清醒的自我認識和自省意識的人一共會有多少呢?這些後來被稱作「洋務派」的人,不僅從未佔過人數上的優勢,也從未形成聲勢上的主流,他們的聲音被後人選擇性地放大了。因此,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我們不可把洋務派的影響力估計過高。
要探討洋務派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能不先理清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是「洋務派」這一官僚集團的性質。在近代史的敘事中,我們常能看到「洋務派」被拿來與「頑固派」對舉。這兩個標籤褒貶分明,很容易使人產生「好人斗壞人」這樣的刻板印象,將其視為分別代表進步和保守的兩大集團間的鬥爭。實際上,所謂的「洋務派」只是一群有著相近觀點的舊官僚的集合,除了在學習西方這一點上有共識之外,既無共同的綱領,也無嚴密的組織,其中的一些人甚至還互為政敵。在帝制時代的黨爭中,能稱為「黨」的,都是有明確的領袖、廣泛的基礎、共同的利益和統一的行動,不擇手段、不問是非打擊政敵的官僚集團。以此標準來衡量,「洋務派」雖然也有湘軍、淮軍這樣的系統,某些關鍵時刻也有一致的行動,甚至某些核心人物如李鴻章還擁有龐大的隱性勢力,但從整體上來看,它最多只是個可以從立場辨認出的「派別」,而不是個自成一體的「派系」。這個特點可以說是柄雙刃劍,既使洋務派的核心人物能夠得到清廷一定程度上的信任,從而有所作為,又限制了他們,使他們無法發揮最大的能力。這一點在下一個問題中將詳細說明。
第二個,是洋務派官僚崛起的原因和影響。《北京條約》簽訂之後,外患暫時平息了,但內亂卻愈演愈烈,八旗、綠營和滿蒙騎兵在鎮壓過程中屢戰屢敗。在這樣的形勢下,清廷被迫放棄了壓制漢人武裝坐大的企圖,逐漸將陣地讓給了聘用洋教官、使用新式武器、效忠於統帥個人的湘、淮諸軍。等到遍及全國的叛亂都在他們手中平定,武力資源的天平已然悄然傾斜,失去了倚仗的清廷只能接受現實,與新興的勢力合作組織政府。但是,清廷畢竟擁有倫理上的優勢地位和法理上的正統資格,為了保持滿人對漢人的優勢,他們使出了一內一外兩種手段:對內,挑選八旗精銳組建「神機營」,配備新式武器,又送宗室子弟入同文館學習,試圖培養人才;對外,針對崛起的漢人官僚使出種種手段進行分化,維持其實力平衡,以確保他們不會抱團。
清廷推行的「滿人版自強計劃」由於王朝根基的腐爛而徹底失敗,但分化漢人官僚的計策卻大獲成功,上面提到的洋務派的特點在這裡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一方面,他們本來都是服膺儒家倫理的士大夫、舊官僚,忠君的觀念根深蒂固,面對清廷的以禮相待和委以重任,他們無法做出挾勢逼宮的事。另一方面,洋務派的幾位核心人物起兵之初就是各自為戰、互不統屬,因而後來各成系統,互不相能,彼此矛盾重重。這樣既給了清廷插手的機會,也使其中任意一方都實力不足,不敢萌生非份之念。而且,在見識到列強的武力,認識到中國的落後之後,他們普遍有「外患急於內憂」的共識,認為扶助清廷、一致對外才是代價最小的選擇,這樣雙方就有了合作的基礎。清廷以喪失一部分中央權威、承認地方實力派的利益為代價換取了他們的效忠,但限於滿人統治集團的立場,不可能全心信任和全力支持洋務派;洋務派則憑藉實力得到了相當的地位和榮譽,但缺乏掌控中樞的力量,無力推動制度性的改革。這樣就形成了中央與地方互相制約、處於動態平衡之中的二元權力結構,不再是之前的純粹中央集權了。權力的分散使得任何人都無法自行其是,洋務派在自身局限和清廷有意識的壓制這兩重枷鎖下,只能在自身影響所及的某些領域和某些地區取得一些枝節性的成就,無法產生全局性的影響。依靠這一點新的力量,消弭內亂或有餘,應對外侮則不足,因此清朝雖能在大亂之後重歸一統,卻無法以此為契機而振作自強。
第三個,是洋務派的作為應該如何評價。百年之後的我們清楚地知道,當時的中國面臨的其實是農業國如何應對來自工業國的挑戰並向其轉型的問題,但當時的人們是不可能有此自覺的。人性總是追求安逸而恐懼變化,願意拋棄穩定的生活追求更高層次的人,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只是極少數,當少數人敏銳地意識到時代的方向已經悄然改變,試圖轉舵時,就必然與尚無所覺的大多數發生衝突了。這也是我在下一節中試圖討論的問題。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洋務派對科技的認知不免顯得淺陋,對現代民族國家的理念、結構和運行方式都只是一知半解,洋務運動的發展過程也不是有規劃、有目標、分階段的逐步推進,而是缺什麼才想起補什麼。例如他們最初只是看到了先進武器的威力而主張仿造,因此最初創辦的都是兵器工廠;隨後發現製造武器有賴於一系列配套產業如採煤、採礦、冶金、化工等的跟進,更需要大批專業人才,於是開設眾多官辦企業,又設立同文館;進而又發現這些重工業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撐無法正常運作,因而開始注意發展輕工業。這些問題和缺陷都源於洋務派自身的局限。他們本質上仍是舊官僚,卻擔負了新人的使命;作為最了解現狀、最明白利害的人,卻無力操控中央決策;獨力支撐危局,卻要同時應對來自內部的不理解和巨大壓力。從歷史的角度看,洋務派顯然無力應付當時的局面,也無法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但放眼當時,卻找不出比他們更先進、更適合來執行這一任務的人,這就是時代的悲劇了。
(3)洋務派之外的其他臣僚
--------------------------這個回答可能要更新很長時間,請多擔待----------------------------
更正幾點:(本來是只是更正前面答案裡面的幾個誤區的,既然收到這麼多贊就多補充幾個)
1、修頤和園不是慈禧的主意,而是光緒的主意,光緒是整個過程中最積极參与的,目的是修成園子後讓慈禧去養老,自己上位親政「乾綱獨斷」。
2、慈禧的私生活一點都不混亂,且非常注意輿論形象,她的政敵非常多,一旦有把柄她都沒法掌權。至於守寡風流韻事都是當時及後人杜撰的。另外他跟李蓮英真的沒什麼。還有,李蓮英是個老實人,人品也不錯,並非影視劇中奸詐狡猾的形象,雖然李蓮英手握大權,但是從未乾涉過朝政,國家大事上從來沒有指手畫腳過。
3、慈禧其實並不保守,力排眾議扛著頑固派保守派,提拔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支持洋務變革,興辦實業,廢除八股科舉,這些都有定論了。至於百日維新廢掉光緒殺六君子之事,並非其保守,而是一帝一後二元政治權力鬥爭的結果。想想吧,光緒康梁譚一夥都策劃兵變囚禁並殺死慈禧了,慈禧當時可是最高掌權者,被慈禧知道了這肯定不能忍,於是慈禧才痛下殺手。
4、多年禁慾導致心理變態倒是真的,慈禧最見不得的就是別人性生活幸福了,多有記錄。給光緒選皇后的時候,慈禧給選了一個最丑的隆裕。
5、光緒兵變失敗後,被慈禧囚禁,慈禧除了各種辱罵還變著法一天一個花樣折磨。沒事給光緒演《天雷報》的京戲,關於不孝子被雷劈死的內容。每次演完還要讓光緒談心得體會,真腹黑啊!
6、慈禧是真信了義和團的刀槍不入的不死神功,指望請義和團進京抗擊洋人,利用義和團圍攻列強使館,與整個世界宣戰。最後被自己的智商所坑,只得舉家狼狽逃命。
7、慈禧愛京劇是出了名的,京劇要不是慈禧支持並發揚光大,現在沒準還是上不了檯面的亂彈。京劇大師譚鑫培、陳德霖、楊小樓、孫菊仙、王瑤卿等人,她都力捧過,並多次賞賜。為報答知遇之恩,京劇裡面的慈禧都是正面形象。
8、慈禧是的愛憎分明且知恩圖報的女人,在她落難之際幫助過她的人最後都官運亨通大富大貴成為誰也參不倒的政壇不倒翁。比如慈禧失意葬父時給過一筆錢的小知府吳棠, 八國聯軍殺來逃命時給過一碗粥的懷來縣令吳永,以及逃命途中帶兵護駕的岑春煊。但是對背叛她的可從不留情,比如光緒和珍妃。
9、如前面各位所說,慈禧好權術並且精於權術,權欲極強,虛榮享樂,意氣用事。但主持政治還算公道,也想給大清續命,但是奈何沒文化沒眼界沒情懷智商也不夠,玩政治玩人有餘,治國不足,古代女人政治的弊端被她全佔了。但比她坑爹的丈夫咸豐和兒子同治強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10、總之,不是教科書上所說的一無是處的頑固派賣國賊敗家女,相反大清很多方面還指著她才續命到20世紀,有功有過。自古統治基層的代表,面對改革的生死存亡,都要做是踩油們還是踩剎車的選擇。
踩油門可能亡黨,一如新之王莽,隋之楊廣,踩剎車可能亡國,一如明之東林,宋之舊黨。
慈禧並非穿越者,能預見自己身後,國之不國,黨之將亡。
她作為黨國的代言人,職責所在,早期踩剎車以避亡黨,後期踩油門以免亡國。
國之不存,黨將附焉的道理,她還是略懂的。
只不過後期油門踩的大了點,她在之時,尚可把控,她一死,大清這頭豬終於以80邁的速度撞樹了。
------
百年後有一位抱著貓的老人,他選擇剎車油門一起踩,竟玩出一個大漂移,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改革之路。
好吧,我妥協了。
回復區里,@周光波 的回復,深得我心,另外好像170多樓@未曾只因把原文貼出來了……
能一人滅一國者,慈禧爾。
1、論改革的難度。
不是慈禧不叫改革,是當時的清朝不容許改革,是社會不容許改革。舉例: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德國延長了工作時間,降低了工作時薪,來強化德國製造的競爭力,這應該是正確的吧。同理,要你降低300元的工資,延長工作時間,你干不幹?假如你是國家電網的抄表工,每月8000元工資,工作都叫臨時工去干,你只負責喝茶、看報、點到,叫你為了國家利益下崗,你干不幹?
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改革,你大清朝完不完蛋,和既得利益團體有半毛錢關係?以漕運司、鹽政司為例,漕運就像今天高速公路收費,堵住船隻敲竹杠。鹽政就是鹽價成本300文,我賣三萬文,我還是賠本,這叫漕運、鹽政不能去行政化。價格居高不下導致清朝製造業居然向美國轉移,用漕運司、鹽政司的話說:製造業居然向美國轉移,關我半毛錢的事情!工部還組織清朝央企穩定清朝漕運、鹽鐵、煤炭市場價格,美國到岸的動力煤,價格只有中國的1/2。用工部的話說:長、珠三角死活,和我工部什麼關係?國家是你慈禧的,和我利益小集團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啊。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共6人被殺,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失敗。
同理,所以慈禧必須反對改革開放!
2、改宗。
改革第一件事情是改宗。詳見英國改宗、中國文革、日本脫亞論。
西班牙復興時主張的是伊比利亞主義,奧斯曼崛起靠的是原教旨主義,英國的崛起靠的是無恥的私掠船和海盜文化,德國的崛起靠的是鐵血政策,法國的革命靠的是無產階級專政,日本擴張靠的是軍國主義,還有那幾個在波士頓傾倒茶葉的地痞流氓,他們哪個國家是因為民主制度而強大?民主只是結果,不是原因。清朝要摧毀作為既得利益者的社會結構和傳統文化。那就需要戊戌變法、洋務運動、北伐、中原大戰、日本入侵、肅反、整風、土改、反右、公私合營、文革、改革開放等一系列動作,最後衝垮原有的傳統文化和既得利益團體。沒有這些東西,誰想改革清朝,清朝就先革誰 !!!
打開人類文明史的鑰匙-------一個要離婚的國王。
基督教世界分為: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三大派,至於什麼秘密宗教組織那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基督教有一個硬性法則,那就是一夫一妻和不準離婚。中國也是一夫一妻制,也是不容許離婚。歐洲是神學發達,在中國是倫理學發達,但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維持家庭穩定,只有家庭財產穩定,社會的經濟細胞才能發展。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中國以前是長子繼承製,所以經濟發達,後來中國廢止了長子繼承製,而今天的日本還在執行長子繼承製。長子繼承製有一個好處,就是家族財產不會被瓜分,所以日本有一批超過千年的家族企業,而中國是富不過三。
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前因後果的,我只不過是把他們講出來。
不自由,毋寧死。英國的國王亨利八世為了當國王,娶了他哥哥的老婆,而且這個老婆還比他大六歲。你說見面叫達令,還是叫嫂子?亨利八世就像吃了一個死蒼蠅一樣,成為人們飯後的笑柄。最要命的是聖經教義上寫,兄娶哥嫂必絕後。巧的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王后只有一女,其餘五個孩子均夭折。於是亨利八世開始尋求改變,他向羅馬教皇求助,可西班牙是當時的強權,英國的力量還很弱小,教皇不敢得罪西班牙,於是不批准離婚。
逼急了的亨利八世,干出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他自己當教皇,成立了聖公會(即新教)。首先,為了獲得基層民眾的支持,大搞民主,獲得了社會基礎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其次,利用英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大搞排外。最後,啟用一批基層幹部,比如說商人克倫威爾、低級教士托馬斯·克蘭麥等,策動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國王宗教改革導致既得利益者大清洗,導致舊貴族、舊官僚、原有的教會組織和舊的生產關係同時被消除,為英國的文藝復興、思想解放和資本主義發展鋪平了道路。對內他利用基層民主和民族主義情緒,堅決鎮壓舊貴族,意外的完成了英國的統一。對外他倒戈法國,利用法國和西班牙的矛盾從中漁利。在宗教改革方面,亨利八世開始刊印英文版的聖經,原來的聖經都是拉丁文,目的就是為了教會壟斷宗教的解釋權,這一次教會被徹底的革了命。伴隨著宗教改革的是殘酷的思想清洗,英國共有七萬多人被殺,佔到了英國總人口的2%。由於內戰期間,他發現傳統的政府不能處理大量的內政工作,於是進行了政府改革,現英國的財政大臣等等,就是當時設立至今。為了獲取基層民眾的支持和新興中產階級的財富,他允諾,議會將有更大的權利,議員將獲得司法豁免權,這就是議會政治的雛形。
但是亨利八世絕後是肯定的。他的兒子愛德華六世十五歲就逝去,接著愛德華六世的姐姐瑪麗上台。瑪麗有著非常坎坷的人生,所以導致性格扭曲,她又號稱血腥瑪麗,她不喜歡砍頭,她喜歡燒死人。她要在英國恢復天主教的統治,不管死多少都在所不惜。1558年11月17日,42歲的瑪麗逝世。她的妹妹伊麗莎白繼位,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女王大人。
他為了英國不被當成嫁妝,出售給其他國王,終身未嫁。當然也有另外一說,是她有一段不幸的戀情,然後看破紅塵。莎士比亞在舞台上辱罵、諷刺、挖苦伊麗莎白,伊麗莎白在台下微笑面對,假如在地球其他地方,早被砍頭了。這也是為什麼只有英國才有莎士比亞,因為他們有偉大的女王伊麗莎白。我們現在看到美國的維吉尼亞州,其實就是「童貞女王」的意思,說的就是伊麗莎白。
158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求婚不成,於是派出了無敵艦隊,結果慘敗,自取其辱。
1620年,一船載著102個清教徒的五月花號在大西洋西岸靠岸。你不得不說亨利八世是一個偉大的人。
慈禧又不找男人,犯得著改宗嗎?
3、行政管理。
今天中國也有行政管理學院啊,不過叫黨校兼并了。呵呵呵。
新加坡、日本、中國。完全是三種管理模式。你學日本、新加坡改革,不是自己找死的節奏!
3-1、人事制度: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制度,是政治家再三權衡以後作出的選擇,並不是大米飯就比牛肉麵好。捍衛國家利益就首先要設計人事制度,人事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基礎。一個政府的人事管理制度,註定這個國家可以有效控制的疆域面積。以日本和中國為例,伊東祐亨在甲午戰爭之後曾經當面嘲笑過李鴻章,說你們中國人(主要是官員)只懂咬文嚼字,微言大義,不懂干實事和打仗。這其實就和中國採取的科舉制產生了交集,中央政府要從地方政府手裡競爭性的掠奪社會精英,要怎麼辦?必須要用科舉,假如沒有科舉制度,就會形成民國時期的軍閥割據,地方利益集團做大。科舉產生的官僚集團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是被打散以後以個人形式進入中央政府,形式上又入了一次黨,相對而言思想好控制,社交範圍好控制,甚至他的利益交集都是可以控制的。而中央對拉幫結派、地方集團、山頭主義那是嚴防死守,深惡痛絕的,因為滅萬乘之國,必是千乘之家。中國的科舉制產生了一個新的產物就是文官制度,大英帝國發現這是個好東西,提拔起來的公務員沒有貴族那樣長期經營的社會勢力範圍,不會形成所謂的豪強和割據,不會對英帝國利益造成損害。假如沒有科舉制,那就沒有美國、英國、甚至巴西、印度這樣的大國。舉例說明: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羅伯特·愛德華·李,對於他而言,就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效忠聯邦政府?所以所有的人事制度設計都關係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要效忠中央政府!
3-2、政治制度:人事制度決定政治制度,中國的文官制度決定了中國要和日本、新加坡走一天不一樣的道路。所以說中國這樣的大國和日本那樣的中型國家,還有新加坡那樣的微小國,在社會管理層面用一個套路是不切實際的。而新加坡學的是誰?答案就是日本,李光耀自己說,日本人來了以後,開始嚴打,支持過國民黨的殺,有反日傾向的殺,有偷盜的殺,有姦淫的殺,社會風氣立刻轉變。為什麼?因為社會的人口壓力小了,人均可支配的資源就上去了,就不需要為生計坑蒙拐騙。可問題是對不對呢?日本實行的是一種戰時臨時管制手段,這種手段只能在戰爭時期短時間內實行,現在的日本是不是對國內也這樣統治?可為什麼教會新加坡的日本卻不這樣?假如是在日本有10%不滿意,那就有一千萬,隨時可以推翻政府,因為社會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但在新加坡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人家國家小,不滿意的人總量少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日本和中國都存在地方勢力威脅中央的情況,新加坡不存在。
3-3歷史因素:新加坡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人口資源和素質質和量都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國家,所以人文主義非常的落後,不懂法家不長治的道理。再加上新加坡的居民歷史上多是貧苦移民,經歷過殖民主義,所以對於國家統治的耐受程度相對較高,就像中國人可以忍受東方集權主義,因為幾千年來歷史沿承一直就是這樣。新加坡對國家內部政治生活的設計相對穩定,勞工多從國外僱傭,工作關係一結束,你就必須離開,實現了社會矛盾的轉嫁,不存在社會底層的不穩定因素,所以法律可以超高壓。假如日本首相想實行嚴刑峻法,日本選民會說:趕快滾回家。假如中國要實行嚴刑峻法,就會有人高舉義旗:大喊:寧有種乎?
3-4政治因素:新加坡還存在一種情況,那就是我們說的官商勾結,當然也可以說成精英政治,相當於李嘉誠執政。新加坡的政治家真正實現了中國歷史上說的豪強政治,一艘遊艇上幾個人就可以決策國家的未來。新加坡也有反對派,而所謂的反對派,手裡沒有經濟資源,所以可以政治高壓。而在中國某地,卻也可以作為反面典型的樣板,反對派手裡有太多的經濟資源,所以經常鬧出國際笑話,叫人貽笑大方,此處略去一萬字。
3-5現實因素:這就像你在辦公室里(新加坡),你可以吆五喝六;在單位可以(日本),你可以稱王稱霸;甚至在地方上,你可以作威作福;但是出了你控制的範圍,你敢喊:你老子是李剛,必然有不怕事的人削你。所以說新加坡可以為所欲為,你也只能看著笑笑。
3-6、反人權:講個故事,一個中國公民去新加坡務工,因為簽證過期,被抽了十鞭子,這十鞭子抽在所有中國人的臉上,這十鞭子抽在所有捍衛人權尊嚴的地球公民臉上,因為人不是用鞭子抽的。其實這個邏輯很好理解。李光耀,你兒子不聽話你也用鞭子抽?你老婆不聽話你也用鞭子抽?那你們家的騾騾馬馬用什麼抽?
3-7知乎有人提問,中國能不能用嚴刑峻法?這裡涉及到一個行政管理的操作問題,那就是行政管理的邊際效應。是不是強姦犯全部量刑為死刑,就可以制止強姦行為的發生?法系和法學邏輯:1+1=3?這就是法學邏輯。中國自己有法律,叫中華法系,中國自己給廢止了,現受拿破崙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影響,奉行大陸法系。對於中國的法學而言,只存在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法學邏輯的選擇,就連中國廢棄的中華法系都比新加坡自己DIY的那個法律體系強很多,中華法系最起碼有自己的法學邏輯,那就是捍衛社會倫理價值。新加坡法學邏輯混亂,他自己沒有法學理論,也沒有那個國家願意學他。假如你說流氓會武功,地痞就是帥,我也只能搖搖頭。那種主張學新加坡的觀點,純屬低級、無聊的民粹主義。法律的尺度是人類社會哲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者反覆推演、度量的產物,是人類社會存在的最高價值,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產物。法律體系有一個核心,那就是法學邏輯,新加坡的法律不存在這個東西,說難聽一點就是中國逃荒的幾個農民自己寫了一部天國十條。太平天國奉行「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信條,實行以公有製為特徵的「聖庫」制度,因此偷竊、劫掠、貪污均屬罪犯天條,處死刑。凡強姦犯,經婦女喊冤,即斬首示眾。吸食鴉片,亦屬罪犯天條,「斬首不留」;知情不舉者,一體治罪等等。中國其實也有人學新加坡,不是網上曝出:某村規定,抽十元以上的香煙,罰款兩千元。真可謂,嚴管重罰啊。
大清朝行政改革的路比較難走,難度不是日本、新加坡可以想像的。反倒是中國分裂時,中國的文化、經濟得到了大發展,就是今天中央面對權力分配也比較發愁,何況當時的清政府。
4、帕累托最優
外國有個加拿大,中國有個大家拿。大清朝死活和清朝臣民有什麼關係?大清朝死活和利益小集團有什麼關係?
改革不符合慈禧的個人利益,搞不好自己被砍了頭,頓時感覺脖子涼颼颼的。俄羅斯不是有一個葉卡捷琳娜,一直力推改革,最後得知法王被人民砍了腦袋,於是立刻終止了俄羅斯的現代化,改不改革和葉卡捷琳娜有什麼關係?好處都是你們的,風險都叫葉卡捷琳娜來承擔?
以金正恩為例,中朝關係之間還有一個集體領導和個人領導的衝突,中國是黨說了算,朝鮮是紅太陽說了算,中國的社會結構要比朝鮮穩定得多,所以可以改革開放。假如朝鮮想改革開放,那就要把紅太陽的個人領導轉換成集體領導,而且還要照顧很多人的利益,是你,你干不幹?朝鮮不改革開放,所以必須排斥中國,否則政治上就不正確。朝鮮不改革開放,不是侵害到黨的利益,也不是侵害到國家的利益,更不是侵害到民族的利益,而是涉及到某些個人的利益。對於人家個人而言,改不改都一樣,改革也不能帶來紅太陽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胖不但有秘密警察、軍隊、政府的支持,還控制了朝鮮的主體精神,讓老百姓一見就激動的淚流滿面。
5、改革的成本。
明朝(末期)改革。改革叫李自成下崗了。李自成很無奈,你說我一個不貪污、不受賄,安安心心當美男子的陝西農民惹誰了,原來我就是送送報紙,每月混個六千塊,你說同是事業編,相煎何太急。李自成按能力來講當明朝的組織部長一點問題都沒有,結果卻混到了送報紙,送報紙李自成也是任勞任怨,結果連鐵飯碗都叫明朝給砸了。為了體現李自成的管理、宣傳、組織能力,於是李自成揭竿而起,崇禎皇帝寧有種乎?我們倆換過玩玩?
清朝(末期)改革。清朝不改,再混個一百年一點都沒有問題,清朝改革當街立斃。清朝學日本、英吉利終結了幾千年的科舉制度,於是那個反人身依附的文官制度被自己摧毀,地方勢力迅速做強,李鴻章之流只能投靠左宗棠,而那些不能進入中央、地方體制的秀才、舉人怎麼辦?學李自成造反啊。原來都是靠希望維持統治的清朝徹底的失去了希望。
6、政治。
滿族官員、皇親貴胄、地方大員,手裡都有權利。為什麼要改革?為什麼要分權?
慈禧與滿族官員的政治鬥爭: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利用咸豐帝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人革職。
慈禧與漢族官員的政治鬥爭:據說同治皇帝、皇后皆為慈禧所害,同治皇帝是載字輩,其下為溥字輩,所以要立一位溥字輩的皇族近支,可慈禧怕溥字輩的皇族不好控制,於是立了載字輩醇親王的兒子載湉。於是吳可讀尸諫,認為不可,慈禧可就丟大臉了,最後慈禧以孤忠可憫,賜吳可讀五品官,建祠撫恤。於是吳可讀沒想到自己本來是噁心慈禧,結果卻成了慈禧的道德牌坊。
慈禧與恭親王的政治鬥爭:慈禧和恭親王聯手政變,恭親王大有權柄赫赫,炙手可熱的趕腳。1865年春,慈禧突然發難,責斥恭親王,革去一切差事。於是地方大員、王公大臣紛紛上書發表不同意見,於是慈禧再次召見恭親王,然後發詔,曰:本日恭親王謝恩召見,伏地痛哭,無以自容,當經面加訓誡,該王深自引咎,頗知愧悔,衷懷良用惻然……」決定奕「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但免去其「議政王」。恭親王無語,我一個美男子,被人當猴耍,於是恭親王決定殺安德海,設計在山東取安德海狗頭,事後慈禧為此大病一場。
慈禧與地方大員的政治鬥爭:慈禧和內臣斗得不亦樂乎,自然重用外臣。曾國藩帶李鴻章,李鴻章帶郭嵩燾。而李鴻章對林則徐、魏源、馮桂芬的思想很器重,因為這些人都主張師夷制夷。在於修頤和園工程中,李鴻章的態度就是不表態,等事態發展到一定階段,然後祭出反對意見,
再修頤和園:其實修頤和園道光皇帝時期,就提出過,最後因為太平天國起義,沒有錢修,所以作罷。這標誌著帝權和國權之間的鬥爭,修不修得成,體現的是領導人的執政能力。慈禧再前一階段被朝臣、大員圍攻,暫時敗下陣來,於是整軍再戰,先搞皇帝,他對光緒皇帝說:修好了,我還政與你,以國換圓的買賣,皇帝還是同意的。於是開始搞皇帝他爹,奕譞也知道這事不是人乾的,干此事必背罵名,於是上奏要學漢武帝挖昆明池編練水軍,你想慈禧、光緒多聰明的人,立刻就同意了。然後頤和園就修好了,其中修建頤和園的電器用的是修關東鐵路的錢,關東鐵路主要往朝鮮運兵,運給養。於是戰備鐵路修了一半,修不下去了。戶部請旨裁撤海軍船隻、編製用於修園,與此同時日本國王捐款,少女遠走東南亞賣淫籌款,編練海軍,每年海軍增艦兩艘。中日之戰是皇太后對妓女意志力的戰爭,兩者對照,勝敗自明。甲午海戰,中國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日本自此風生水起,一發而不可收拾。
就政治而言,能把皇帝、皇族、內外官員耍的和猴一樣,也只有慈禧了,不但政治手腕高超,而且還沒有政治底線。慈禧還專門下旨:(修頤和園)此舉為皇帝孝養所關,深宮未忍過拂。一瓜皮把修頤和園和甲午戰敗的責任扣到了光緒皇帝頭上。
7、軍事。
1900年6月16日到6月19日,天朝召開四次御前會議,討論對歐政策。光緒主和,慈禧主戰,光緒無奈拉著許景澄、袁昶的手痛哭起來。7月28日,慈禧決定向歐洲列強11國宣戰,同時處死主和的許景澄、袁昶、徐用儀、聯元。
隨著戰局越發明朗,慈禧電召李鴻章勤王,你想李鴻章多聰明的人,誰趟你這攤子渾水。最後慈禧大言不慚的說:此次中外開釁,變出非常,皆因諸王大臣。
先殺主和派,再殺主戰派,帝權、不對。後權、也不對。老妖婆權吧,老妖婆的權利意外得到最大程度的鞏固。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賠償11國,肆億伍仟萬兩白銀。
這一切只因為老佛爺一時高興而已。
8、各利益派別。
大清朝靠誰統治?答案是各利益派別。這群人是來為人民服務的嗎?當然不是。離開這群人大清朝還是大清朝嗎?
光緒帝的無奈:西北明積雪,萬戶凜寒飛。惟有深宮裡,金爐獸炭紅。
這個時候的光緒皇帝,應該韜晦,向毛新宇學習。
9、外部因素。
都把西方當成正義的化身,袁世凱稱帝,美國發來艷電祝賀之。
西方不願意中國改變,西方希望中國永遠保持山清水秀,西方希望中國永遠是原料供給地,西方希望中國永遠是市場傾銷地。
當然西方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中國人自己不爭氣。
10、現代化陷阱。
答:此題無解。
作為體制而言,早期可以改革,中期也可以改革,晚期改革只能加速體制的覆滅。改革將會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在一個後帝國時代,等死就是最好的選擇。
假如光緒殺慈禧,唯此而已。
公元260年4月,曹髦見威權日去,國家政事自己不能作主,心中不安,又常憂慮被廢受辱,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廢黜司馬昭。五月初六夜裡,使冗從僕射李昭等在陵雲台部署甲士,召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尚書王經,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我不能坐受被廢之辱,如今親自率領你們去討伐他。」王沈、王業急速將此事告知司馬昭,司馬昭召護軍賈充等作戒備。曹髦知道事情泄露,率領左右進攻司馬昭所在的府邸,聲稱要討伐有罪之人,敢有騷動抵抗者滅族。相府中的兵將都不敢迎戰,賈充呵斥諸將說:「司馬公平時養活你們,正是為了今天啊!」太子舍人成濟拿起戈向曹髦車駕進攻,刺中曹髦,戈刃從背上穿出,曹髦駕崩。
11、慈禧過生日。
50大壽,中法戰爭。
60大壽,甲午(中日)戰爭。
70大壽,日俄戰爭。中國是主場。
12、李蓮英。
安德海死了,李蓮英立刻就爬了上來,李蓮英本名李進喜,李蓮英做事的態度很值得玩味,對上敬,對下寬,李蓮英被賜二品。說直白點就是老好人,居然有人把這種誤國之人當好人。奕譞要檢閱北洋海軍,於是請慈禧,慈禧不想去,於是叫李蓮英去。於是李蓮英、奕譞(皇帝他爹)、李鴻章三人開始檢閱北洋海軍,想起來都噁心。
李蓮英對待光緒皇帝,李蓮英安頓好慈禧以後,去探查光緒,竟然發現光緒孤燈靜坐,周圍無太監值守,寒冬臘月沒有床墊、被服,於是伏地痛哭,把自己的被褥給光緒皇帝拿去。
51歲,李蓮英帶薪退休。64歲,卒。
13、光緒皇帝死因說。
慈禧太后懿旨: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入承大統,為嗣皇帝。
假如光緒皇帝不是慈禧害死,說明慈禧能掐會算。
現如今居然還有人給慈禧背書,我比較想不開,也許是甲午戰爭中國敗的還不夠慘吧。
明末清初,整個中國人口也就一億多人,可到了慈禧老佛爺的時候全國人口已逾四億多人,不但創了中國歷史之最,而且也把中國變成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並且在當時帝國主義封鎖的情況下,在生產力極其落後的情況下,能讓四億人吃上飯,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成就呀!
誰說慈禧老佛爺不懂經濟,她老人家首先提出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提倡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並取得了世界公認的輝煌成就。中國第一條鐵路、第一艘輪船、軍艦、國第一座鋼鐵廠、第一所大學、中國第一批留學生、中過最早的改革開放、第一個國有銀行......不都是她老人家當政時建立的嗎? 英國第一條鐵路投入商業化運行用了40年,而老佛爺領導下的中國僅用了5年,國外從開發到應用發電機用了近20年,在老佛爺領導下中國兩年不到就開始發電了,在她老人家的領導下,進行洋務運動,用20年走完了西方工業強國近200的路。是我們偉大的慈禧老佛爺讓中國第一次有了現代工業,其生產產值是康熙時代的數億倍。 沒有老佛爺打下的基礎,能有今天的成就嗎?
她老人家說「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建成了世界第七,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在她老人家的領導下,八旗軍,綠營等廣大指戰員取得了中法戰爭的勝利,勝利後,他老人家以一個偉大的戰略家和政治家的眼光和氣派,以德報怨,把一大片土地讓給了法國,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人民和感動了世界人民,也為中越邊界贏得了此後幾十年的和平。
老佛爺堅決打擊腐敗為民作主,比如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她老人家就一口氣嚴辦了科級到部級的一百多位官員,撤職流放永不錄用,這是何等的愛民如子,何等的正氣,何等的英明偉大呀!
老佛爺還是反美鬥士,是敬愛的慈禧老佛爺最早旗幟鮮明地提出,堅決反對西方所謂的自由民主,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歷史證明她是如此的高瞻遠矚,讓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她老人家還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支持農民運動,為反對帝國主義的欺壓,庚子年她老人家一口氣向十一國列強宣戰,這是何等的千古氣魄啊!在敵強我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知難而進,千方百計,與帝國主義列強進行了殊死的鬥爭,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看看她離開人世時中國的國土面積,再看看她以後的中國國土面積,誰敢說她老人家是賣國賊?!
老佛爺生活簡樸,心繫百姓,從不搞特殊,在從北京到西安出差的路上,由於國家遭難,生靈塗炭,她老人家難過得幾天才吃了兩個苞谷面窩窩頭,即使這樣,老佛爺也是邊吃邊流淚,她老人家動情地說:我對不起國家和人民啊!
老佛爺,是你老人家把「造反有理」真正的落到了實處,你既允許老百姓造貪官的反,更允許老百姓造自己的反,所以當造反的老百姓殺了增格林沁,你並沒有責怪老百姓,你以寬廣的胸懷繼續允許老百姓造反,直至造你的反,你當政時期無數農民揭竿而起的紀錄,就是你的「造反有理」寬廣胸懷的鐵證。特別是你老人家在晚年親自發動的,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以光緒為首的走資派和帝國主義。你的胸懷,豈是那些把造反有理掛在嘴上,只允許老百姓造別人的反,而誰要對自己稍有不滿,不管他是國家主席還是平民百姓,要麼割喉槍斃、要麼折磨致死的偽君子寬廣多少倍!
慈禧老佛爺從步入政壇到她老人家仙逝,中國的人口不斷增長,這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這是在天災人禍不斷,一個肺結核就能要命、各種烈性傳染病諸如天花、霍亂等毫無預防手段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這就足以說明,在他老人家領導下,中國的老百姓的生活保障、醫療保障達到了何等高超的水平;在他老人家領導下,沒有下崗,沒有失業,人人有工作;人人都可接受教育的體制使四書五經深入到了每一個國民心中,響遍神州大地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琅琅書聲,向今天的人們訴說著那個人人有學上的輝煌景象。看看下崗、失業者比比皆是的現在,看看人們買不起房、上不起學,看不起病的今天,人民怎能不想念老佛爺!老佛爺,你對人民的恩情,人民永遠忘不了!爹親娘親,沒有老佛爺親,山高海深,沒有老佛爺的恩情深。頭可斷、血可流,老佛爺的思想不能丟,誰要丟掉老佛爺的思想,誰就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血淋淋的現實讓人民無限懷念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雖然對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她老人家從來不居功自傲,為國家做了那麼多,卻從來不要求人民喊她萬歲,古今中外,試問,能如此者有幾人!比起某些嘴上高叫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實際上卻組織人山人海山呼萬歲的人,老佛爺是真正的光明磊落,心底無私呀!
那些對慈禧老佛爺她老人家的一切不實之詞,都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將李蓮英、李鴻章、康有為、譚嗣同以及當時的國家主要領導光緒所犯的錯強加在我們敬愛的慈禧太后身上的,因為老佛爺當時已退居二線!雖然我們敬愛慈禧太后身邊的大臣、太監統統都是歷史的罪人,但我們敬愛的慈禧太后卻是偉大的,是沒有任何錯誤的。我們敬愛的慈禧老佛爺中國曆上最偉大的人,是千年才能出一個的偉人,
是全世界反對帝國主義的一面偉大旗幟,是我們永遠無限敬仰的偉人! 一切強加在你頭上的不實之詞,都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證明是無恥的謊言,時間越久,人民越懷念你,今天瀰漫在神州大地的老佛爺熱,老佛爺戲,就是人民自發懷念老佛爺的鐵證,這是有些人無法抹殺和掩蓋的!
老佛爺,你的光輝思想,放之四海而皆準,你一句話頂一萬句,用你的光輝思想作指導,中國的建設和事業無往而不勝,中國人民在你的思想的指導下,曾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切反動派無不聞風喪膽!
讓我們高舉慈禧老佛爺的偉大旗幟,將反帝反資本主義的鬥爭進行到底!
老佛爺,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人民永遠懷念您!!
很多人都提到,「慈禧是一名政客,而不是一名政治家」。
慈禧實際掌權近50年,常常被拉出來與女主的另一典型代表——武則天作對比。實際上,歷史環境不同,兩個看似相似的歷史人物很難加以對比。
從能力來看,慈禧絕不遜於古代封建王朝大多數男性君主。可是,她生在了一個註定悲劇的年代。
慈禧精於權術,深諳官場之道,年僅25歲時,就能聯合恭親王奕?發動辛酉政變,除掉了掌握實際最高權力的顧命八大臣。
她絕不是投降派『;
她也不是保守派,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她都是積極提倡的。
但關鍵在於,慈禧遇著了一個坑爹的丈夫(咸豐),遇著了坑爹的兒子(同治,光緒也算是),遇著了坑爹的時代(嚴重積貧積弱、遠遠落後於世界的晚清),而偏偏她又是一個女人。
的確,慈禧同樣有著與大多數封建王朝統治者相同的缺點:
鋪張浪費, 注重個人享樂;
戀權棧位;
缺少長遠眼光(更準確來說,未接受西方現代教育,世界觀落後),居然相信義和團的「神功」,盲目地向八國宣戰,打破了中國與西方列強的「蜜月期」,將搖搖欲墜的清王朝進一步推向深淵。
總的來說,慈禧是一個很厲害的政治人物,可是處在積貧積弱過於嚴重的晚清,實在是「欲扶大廈之將傾」而不得。如果處在其他時期,她可能能夠像武則天那樣,留下盛名,但這個時代的必然以及種種的偶然因素決定了她的遺憾命運。
要更仔細地評價慈禧,需要把握幾個重要的點,包括辛酉政變、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和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等,如果有時間,會加以補充。雖然是小說,但看的時候還是感覺到了一種震撼。節選自《赤色黎明》
插一句私貨,有些人真是為了黑而變得喪心病狂
「太后……」李蓮英的聲音裡頭有著相當痛苦的感覺。
「小李子,你現在不給我,遲早有人要給我看。早幾天晚幾天,能有什麼區別。太監不能干政,你還能讓那些大臣把這個消息一起藏著不成?」
「是,太后。」李蓮英退了下去。
慈禧又喝了一口茶,這是很反常的事情。平素她極為尊貴的一個人,幹什麼都非常有制度。但是現在這時候,慈禧需要更多的勇氣與精力來面對即將面臨的打擊。
李蓮英遞上兩份東西,一張是告示,另外是個小冊子。一看紙張與裝訂就是人民黨亂匪的東西。慈禧甚至注意到李蓮英的手在微微顫抖。
難道是袁世凱被殲滅了?慈禧忍不住想。
李蓮英看著慈禧拿過兩樣東西,他退在一旁,注意力放在了慈禧臉上。
剛看了告示開頭,李蓮英就見到慈禧的神色舒展開來。李蓮英看過這兩份東西,告示標題是《慈禧的這一生》。安徽把慈禧稱為滿清匪幫女匪首,以反賊角度來說,這篇文章的名稱倒也沒有多驚世駭俗。
但是李蓮英並沒有因為慈禧的臉色輕鬆而有絲毫放心,他雖然想低下頭,卻是在不能不時刻關注著慈禧的臉色。
果然如同李蓮英所料,卻見慈禧神色越來越凝重起來。看完了告示,慈禧良久沒有說話。放下告示去拿小冊子的時候,慈禧難得的因為畏懼而有了一絲停頓遲疑。
「太后老佛爺,亂黨們胡言亂語,根本不用看了!」李蓮英本想這麼喊,可是這話無論如何都出不了口。李蓮英眼睜睜的看著慈禧帶著一種罕見的惶恐拿起那小冊子,然後翻看起來。
看著看著,慈禧的眼眶紅了,她像是想緩和疲勞般眨了幾下眼睛,竟然有眼淚順著臉頰滾滾而落。
「太后!」李蓮英哽咽著說道。
「……下去」慈禧答道。
「老……」李蓮英想繼續說什麼。
「下去!」慈禧喝道,「都給我下去!」
宮殿裡頭的宮女太監都不敢違背慈禧的意思,在李蓮英示意下,眾人靜悄悄的退出了大殿。
等這些人都下去了,慈禧用手絹擦了擦眼睛。身為一個女人,慈禧有很多次哭泣的經驗。少年時父親死的時候慈溪哭過,青年時丈夫咸豐死時慈溪哭過,中年時親生兒子同治死時慈禧哭過。在被東宮慈安刁難的時候慈禧哭過。在與大臣談起政局的時候慈禧哭過。可那時的痛苦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別人,或者是慈禧根本不得不哭。
這次的流淚對慈禧是一種很新鮮或者說是非常遙遠的感覺。慈禧因為自己而留下了自哀自憐的眼淚,慈禧已經完全忘記了上次有這種情緒到底是什麼時候。慈禧甚至根本無法確定自己是否因為自己哭過。
《慈禧的這一生》並不含任何辱罵的內容,由於採用的是白話,行文裡頭那種隱隱的同情感覺慈禧能夠讀的出來。公告等於是評論,小冊子裡頭是正文。慈禧從沒見過這種實話實說的東西。雖然這種東西本該是人死之後才會寫的東西,但是人民黨就是以給慈禧蓋棺定論的角度寫了慈禧的一生。
不知道行文者到底是誰,但很明顯對慈禧的一生頗為了解。各種重大歷史事件講述的清楚明白,對慈禧各種行動的記載也頗為清楚。讓慈禧從未想到的是,這小冊子是將慈禧一生所作所為做了諸多分析評價。不是批評,不是贊同,不是咒罵,自然也不是歌功頌德。慈禧受過的教育,樹立的理念,在各種經歷中學到的東西,以及一些特點。小冊子對其講述的極為有理。
如果小冊子是胡說八道,或者一味的批評,慈禧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激動。但是恰恰是因為有著一種同情的意味在裡頭,反而打動了慈禧。
這麼多年了,第一次真正有人把慈禧當作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女人來看待。慈禧也曾經是一個可愛的孩子,曾經是一個希望當好妻子的年輕婦女,也是一個真心愛著自己兒子的母親。也是希望能夠拯救大清的皇室成員。這本小冊子根本不迴避這些東西,而是坦言陳述。
所以這本小冊子得出的結論,慈禧就無法完全置之不理付諸一笑。
「慈禧的失敗不僅是她個人的失敗,更是是舊制度的失敗。慈禧的罪惡不僅是慈禧一個人的罪惡,而是滿清腐朽制度的罪惡。如果一定要給慈禧下一個定語,慈禧,也就是葉赫那拉?杏貞,是滿清舊制度最頑固的堅持者,也是滿清舊制度最堅定不移以及最有力的捍衛者之一。如果她死了,她大可毫無慚愧的在地下對滿清皇帝們說,我儘力了。」
看到這裡,慈禧不能不哭泣。身為女人,當有人,特別是敵人竟然能夠如此端正的給與評價,慈禧回想起自己的一生艱辛,怎麼可能沒有自哀自憐?
可反賊就是反賊,除了對慈禧給與了比較公正的評價之外,還對慈禧實施的各種手腕進行了分析,文中講述清楚了這種手腕的特點,營運方式,以及效果。對這種純粹基於領導者個人利益與無能才要採取的手腕進行了批駁,並且將其罪惡歸結為滿清腐朽制度。但是,看到這些合情合理的評價,這些原本必須藏在最深處的東西被人明明白白的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慈禧覺得莫名的惶恐。
特別是最後一部分是對慈禧未來的描述,裡頭講的清楚,慈禧現在必須將頑固保守派扶上台。因為其他派系執政的話,只怕慈禧都無法被認真的埋葬。文章裡頭嘲諷了宗室的無能,又講了保守派的無用。慈禧因為長久的玩弄政治手腕,根本就不可能讓國家走上任何真正的合理道路。慈禧一死,遵循著慈禧開的道路,滿清會一頭扎進死亡的深淵。
當然,文中把慈禧將「立幼君」,「殺光緒」的策略也講的清楚明白。
在最後,小冊子用這樣的話做了結束,「在滿清朝廷以及民間充滿了立憲維新要求的今天,慈禧為了繼續維護滿清腐朽舊制度,不得不逆歷史而動。慈禧死了之後自然看不到,不過這種反動註定會被粉碎。用不了幾年,慈禧試圖維護的一切都將被粉碎。這是不可能以慈禧個人意願扭轉的局面。我們寫本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慈禧以及中國人都能看清這個大勢。」
像著魔一般,無論慈禧多想放下這本書,這個七十四歲的老太太卻忍不住一遍遍的閱讀著關於自己的小冊子。直到慈禧突然覺得一陣眩暈,然後什麼都不知道了。
在慈禧「歸政」,將權力正式移交給德宗之時——當然,也不是百分百的交權——她的聲望和權威,達到了自辛酉年「垂簾聽政」以來的頂峰,朝野中外,都目慈禧皇太后為「賢后」,為「英主」。
當時的慈禧,在國人的眼裡,渾身上下,閃閃發光。
這塊「賢后」、「英主」的招牌,裡面沒有任何水分,實在是由慈禧多年來治國理政的一系列輝煌成就打造而成的。
平定洪楊,將清朝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就不說了,說說之後發生的事兒吧。
之後,是「同治中興」。
「同治中興」不是虛美,不是「迴光返照」,是實實在在的「中興」,人口,財政,軍事,外交,中央的權威,政治的穩定,社會生產、生活的活躍和發展,以及遍地開花的新興事物——不論從哪方面來看,都百分百符合「中興」的標準。
太平天國運動,史家定性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在中國歷史上,類似規模的農民起義,或者直接毀滅王朝,或者,王朝雖然暫時逃過滅頂割喉之災,但再也不能振作,一路斷崖式下跌,名存而實亡。
秦、漢、唐、元、明……一一數去,概莫能外。
清朝是唯一的例外。
這,說明了什麼呢?
今天,我們提及洋務運動,都會給其定一個「失敗」的性,不錯,洋務運動最後確實是失敗了,但是,它不是沒有成功過,而且,這個成功,不是「個別」的、「局部」的,是「全面」的,這個成功,集中反應在收復新疆和對法戰爭兩場戰爭的勝利上。
當時收復新疆,面對的局面非常惡劣:阿古柏已經獲得了英國的全面軍援;同時,沙俄不但已經佔領伊犁,兵鋒更直逼烏魯木齊。就是說,較之本時空,阿古柏在新疆的統治,更加穩固,實力更加強大——這也罷了,關鍵是,要收復新疆,就要冒和沙俄直接開片的巨大風險。
當時,放棄新疆,已經是朝廷的主流意見,甚至可說是一邊倒的——絕不僅僅是李鴻章的「海防派」的一家之言。在這種情況下,慈禧、文祥,堅定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主張,並且做了勒緊褲腰帶、長期戰爭的準備。
平叛的過程中,西征大軍雖然客地作戰,但在軍事上,對於獲得了「英援」的阿古柏叛軍,卻擁有碾壓性的優勢,差距之大,彷彿二鴉之時,英法軍隊對陣中**隊。
這支軍隊的表現,獲得了列強的高度評價——其中評價最高的,竟認為左宗棠軍隊的戰力,並不在歐洲軍隊之下;更令沙俄深為忌憚——沙俄就在旁邊兒盯著,西征大軍的戰力何如,老毛子大約比中國中央政府,還要更加清楚一些。
這是沙俄放棄伊犁的真正原因。伊犁的收復,時人和後人皆歸美於曾紀澤,但是,我認為,真正的功臣,其實是虎視一旁的西征大軍。
左宗棠的西征大軍,還不能說是真正的近代化軍隊,但已無限接近這一標準,而且,就士氣和紀律而言,大約還在不少近代化軍隊之上。這是乾隆之後,中國步兵戰力的最高峰。這樣一支軍隊,如果放在甲午的朝鮮戰場上,我覺得,無論如何,不可能擋不住剛剛完成了近代化的日本軍隊。
西征大軍不是石頭縫裡崩出來的,也不僅僅依賴左宗棠個人的天才、意志和努力,它是彼時中國整體國力的產物,是彼時的中國人的精氣神兒的集中體現——不錯,中國確實有過一段自信心初步恢復、精神面貌掉頭向上的時期。
這個時期,涵括了即將到來的中法戰爭。
關於中法戰爭,學術界長期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如,「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法國在戰場上沒有拿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拿到了」,「中國丟掉了越南」,甚至,「喪權辱國」,云云。
戰爭的勝敗,最關鍵的評判標準是:對戰雙方,誰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
法國的戰略目標,一共三個,按重要性排序如下:第一,從越南進入中國,打開中國的西南門戶;第二,向中國勒索巨額戰爭賠款,實現「戰爭紅利」;第三,鞏固對越南的統治,迫使中國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
「鞏固對越南的統治,迫使中國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之所以放在最後,並非這一點不重要,而是彼時——中法戰爭爆之前,法國已經基本佔領了越南全境,中國只在越北近中越邊境地區,保有少量軍事存在,越南政府已經徹底淪為法國的傀儡,中國已經不能對越南政府施加任何直接的影響力了。
就是說,中法戰爭爆之前,中國已經事實上失去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因此,中國對法作戰的戰略目標,其實只有一個:保證西南邊陲的安全,打消法國人進一步的覬覦之心;同時,不受勒索。
當時中國君臣,雖然嘴上還嚷嚷著,「越南世修職貢」,「朝廷軫念藩服」,要秉持「以大字小之意」,「保護該國」,其實,誰都清楚——包括調門最高的清流:第一,越南已經落到法國人肚子里去了,逼他吐出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國根本沒有這個力量;第二,也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當時,中國已經意識到了,咱們的「藩服」,和人家的「殖民地」,根本是兩碼事。咱們在「藩服」那兒,沒有任何經濟利益可言,以目下之國情、國力和國際形勢,不可以再像之前那樣,對「藩服」不計回報的投入了。
「藩服」不是「殖民地」,更不是「領土」,「藩服」對中國,只有「屏藩」——國防的作用,即所謂「戰略緩衝區」。拿越南來說,其最大的作用,不過是保證西南邊陲的安全,如果西南邊陲無恙,越南,就隨他去吧,反正,那也是一群白眼兒狼,「昧於趨向,鼠兩端」,養不熟的。
所以,中國打這場仗,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越南,「丟掉了越南」神馬的,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戰爭結束,法國不能越越南而北向一步;戰爭賠款,更是一兩銀子也沒落著;甚至,中國雖然默認了法國對越南的宗主權,但是,《中法新約》中,沒有任何明確的中國放棄對越南宗主權的字眼。
那麼,這場戰爭,誰輸、誰贏?
在軍事上,關於中法戰爭,我們記住的,更多的是馬尾海戰的全軍覆沒,但是,馬尾海戰僅僅是中法戰爭諸多戰役的其中之一,而且,即便拿這場戰役來說,法國也沒有達成攻取福州的戰役目標。
就中法戰爭整體而言,中國實實在在,既不輸陣,也不輸人。
這場戰爭,法國投入兵力近兩萬人,中國大約在三至四萬人之間,力量對比,並不如何懸殊。
還有,戰爭雖然遠離法國本土,但中國並沒有明顯的「地利」。一來,法國在越南經營已久,並非事事都要求諸國內;二來,中國國土廣大,戰場在西南邊陲,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軍需補給、後勤保障,其實非常艱苦。
中國的參戰部隊,有的表現出色,有的表現糟糕,但除了戰爭早期的越北戰事,整體上來說,不同的參戰部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打輸了,再打!
就算一敗再敗,也要一戰再戰!
一鴉、二鴉的一觸即潰,已恍若煙雲。
戰爭結束的時候,兩個戰場的情況如下:台灣戰場,法國一再受挫,困在基隆一隅,動彈不得;越北戰場,中國攻,法國守,中國步步進逼,法國步步後退。
誰輸?誰贏?
當然,如果像憤青們噴的那樣,鎮南關、諒山大捷之後,乘勝追擊,甚至「收復河內」,那也是不可能的。
戰線一拉長,中國的兵力,必然不敷使用,補給也必然跟不上;更重要的是,越南是法國在遠東的最重要的殖民地,失去越南,是法國的不能承受之重,「收復河內」,必然引起法國的全力反擊。
事實上,茹費理內閣一倒台,法國議會就通過了給遠東法軍撥款五千萬法郎的決議,而駐遠東法軍一八八四年全年的軍費報帳,合計亦不過五千四百萬法郎。即是說,法國已經做好了擴大戰爭乃至長期戰爭的準備。
彼時的中國,不過一隻腳堪堪踏在工業化的門檻上,戰爭潛力有限,根本沒有和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長期做戰的能力,何況,只不過是為了越南這麼個小小的「藩服」?
此時停戰,時機最為合適。
戰場上也好、談判桌上也罷,結果都是清清楚楚的:中國在和世界第二強國的一對一的較量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慈禧則是中國取得對法戰爭勝利的當之無愧的、唯一的主持人。
對法戰爭,之所以可以先敗後勝,轉折點就在「甲申易樞」——暮氣沉重、對法作戰態度消極的恭王,以及其領班的軍機,被全部撤換,慈禧親自過問和主持對法戰事,朝野上下,統一思想,消弭了原先和戰不定的分歧,戰場上的劣勢,隨之扭轉,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慈禧的這份歷史性的功績,是不可以否認的。
中法戰爭的意義,長期為學術界所忽視——也不奇怪,我們的「學術界」,連中法戰爭是輸是贏,都搞不清楚!
事實上,中法戰爭的勝利,意義極其重大。
如果中國輸掉了這場戰爭,法國之後,其他泰西諸強,見獵心喜,必然紛紛跟進,則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就會提前掀起,就等不到甲午,更加等不到庚子了!
考慮到此時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有相當長的時間,大洋彼岸的美國,也還遠未培養起能夠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底氣和實力,列強有更多的時間,從容消化瓜分中國的成果,則四分五裂的中國,還能不能最終攏在一起,就難說的很了!
對法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泰西列強目中國,隱然為「二等強國」,他們之所以會在十年之後的甲午,跌碎一地眼鏡,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同時,這也是中國雖然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但列強並沒有馬上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重要原因——他們依然慣性的心懷疑慮。
中法戰爭,為中國爭取到了極其寶貴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展的歷史機遇。
遺憾的是遺憾的是,中國未能抓住這個歷史機遇。
中法戰爭勝利後,中國上上下下,包括慈禧本人,普遍的志得意滿,都以為,太平盛世已至,天下再無煩憂。
一口氣兒泄下來後,非但沒有「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展」,文恬武嬉之風,慢慢兒的又起來了。
數年之後,德宗大婚,慈禧「歸政」——向德宗移交權力,自己施施然「頤養沖和」去了。
回過頭去看,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兒消散了,辛酉之後一直上升的國勢,開始掉頭而下。
這真的是太諷刺了。
這個鍋,慈禧是要背的,不過,她頂多只能背一半,另一半,得德宗來背。
現在提及光緒皇帝的時候,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兩個印象:一,他是傀儡;二,他是改革派。
都不對。
至少,不完全對。
德宗親政之後,慈禧「訓政」了三年,這三年,她擁有重大事項的最後決定權。即便「訓政」期過了,也要承認,慈禧依舊保持著對於政治的強大影響力。
這種情形,和穆宗剛剛親政的時候彷彿。
譬如,五軍機、五御前合疏諫阻穆宗修建圓明園,穆宗惱羞成怒,將惇王、恭王、醇王三位親叔叔為的十位重臣,一股腦兒罷黜。兩宮皇太后得到消息,立即御弘德殿,撤銷了穆宗的決定,恢復了十重臣的職務。穆宗只能唯唯稱是,一點兒法子也沒有。
就是說,慈禧「退居二線」之後,依舊保留了最終的「話事權」——這是事實。
不過,即便在「訓政期」,慈禧也極少使用這個最終的「話事權」,德宗擁有全部的「辦事權」和大部分的「話事權」——這也是事實。
當時的慈禧,志得意滿,認為自己手付太平天下於皇帝,已無需再在政事上花什麼氣力了,她的精神頭兒,大部分都放在了頤和園的修建上了。
所以,德宗雖然沒有獲得皇帝的所有權利,但是,他不是傀儡。
還有,德宗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派」,他是……「忽然改革派」。
甲午之前,德宗的政治取向,其實是偏保守的,譬如,他不贊成修鐵路。
甲午一役,一夜之間,德宗就覺得,之前三十餘年,一切努力,一切作為,一無是處,一無足取,一切都要推到重來。
此謂「忽然改革」。
戊戌變法的後期,慈禧始實質性的介入政治,使用她的最終「話事權」,裁抑翁同龢等皇帝近臣。
慈禧的這些舉措,長期以來,被解讀為反對、破壞改革,充任守舊頑固派的「護法神」。
真的是這麼回事兒嗎?
反正,我認為,我如果和慈禧易地而處,我也得像她那麼干。
為什麼?
因為穆宗和康、梁等人玩兒的,拿今天的話來說,就叫「休克療法」,病症大致是看準了,開的方子,大體上也對,可是,藥量不對!
該一年吃的葯,逼著病家,一天就全吃下去!
哪兒能這麼干?
病了好幾年了,指望著一天之內,就徹底痊癒,怎麼可能?
步子太大扯著蛋,像穆宗和康、梁那麼個玩兒法,別說扯著蛋了,整個人,都要被扯的四分五裂了!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要在新、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特別是在守舊力量依舊強大的情況下,更不能全然不考慮守舊派的反對,不回應守舊派的利益訴求,不然,改革絕無成功的可能。
慈禧的所作所為,就是要替穆宗找回這個「平衡」,而絕不是全盤推翻他的改革。
事實證明,庚子之後,在慈禧的主持下,改革繼續,而且,深度、廣度,都遠遠的過了戊戌變法。
可是,在德宗和康、梁等人看來,慈禧的作為,就是反對、破壞改革!甚至,將危及德宗本人的位置!「反對、破壞改革」也罷了,「危及德宗本人的位置」,怎麼可能?!就如當年兩宮皇太雖然撤銷了穆宗罷黜十重臣的決定,但絕不可能因此而廢黜穆宗啊!
這些關卓凡看來十分荒唐的念頭,在穆宗和康、梁等人的腦袋裡,愈來愈逼真,愈來愈嚴重,終於,鋌而走險,密詔袁世凱,圍頤和園,殺榮祿,囚慈禧。
在我看來,慈禧發動政變,囚德宗,殺六君子,其曲根本不在她我靠,你把刀子都架到我的脖子上來了,還不許我反抗?天底下有這個道理?!
根本就是德宗和康、梁等人自己作死!
可是,政變的副作用是極其巨大的,慈禧為求自保,不能不暫時倒向守舊派,一時之間,守舊派勢焰熏天,倒行逆施,終於引發了不可收拾的庚子之禍。
倒向守舊派雖是不得已,但是,無論怎麼同守舊派虛與委蛇,慈禧也不可以同意把義和拳放了出來,更不可以向萬國宣戰,這是她一生最大的昏招,是她犯下的最大的過失,這個地,就沒有法子洗了。
慈禧少年時基本沒有接受過像樣的教育,十七歲選秀入宮,自此再不能同外面的世界有直接的接觸,她再聰明,天分再高,見識和眼光,也必然是有限的,到了晚年,終於徹徹底底的昏了一回頭。
不過,慈禧沒有一直昏下去,她很快便清醒過來。
慈禧雖然囚禁了德宗,殺掉了六君子,但迴鑾之後,她推行的政策,如前所述,還是戊戌變法的那一套,而且,不論深度,還是廣度,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外,庚子之變,在給國家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也意外的帶來了一個積極的作用這場大變中,極端守舊派和支持他們的親貴,被清洗殆盡。於是,慈禧推行上述政策之時,阻力因之大減。
這仔細想一想,也是很諷刺的。
到底該怎麼評價慈禧一生之功過呢?
慈禧確實沒能叫中國脫胎換骨,可是,我以為,如果不是穿越者,誰也沒有這個能力三千年的積弊,絕不可能在短短三十年中,便被徹底清除。中國太大了,慣性太大了,這艘巨輪的掉頭,還需要更長的、幾倍於三十年的時間。
但是,慈禧做了她能做的、該做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在史無前例的大衝擊中,維持了國土的基本完整和政治的基本獨立,為中國日後的崛起,保留了最基本、最重要的本錢。
功過是非,大致如是吧。
至於罵罵咧咧「喪權辱國」什麼的,我認為,「喪權辱國」是事實,但如果一味糾結於這四個字,不及其餘,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了落後就要挨打,挨打就要「喪權辱國」,換了誰都一樣,慈禧如是,慈悲亦如是,沒有區別!只有你終於變得強壯了,別人揍不了你了,你才不會「喪權辱國」要做到這一點,如前所述,需要更長的、幾倍於三十年的時間。慈禧呢,照我的看法,就是一個具有樸素常識的正常人,她之所以在當時被譽為「賢」,不是真的因為她多麼出色,恰恰是因為有人太差了,才顯得她有多麼好。
她具有的基本認知水平就幾條:
第一,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
第二,我答應給你的酬勞就要給。
第三,每個人都告訴我,我能打過你,但是我打不過你,被你打的好慘,那麼他們每個人都騙了我。
第四,錯了以後要改正。
第五,這點比較難講,就打個比方吧,出了車禍誰也不想的,但是出車禍時候的應對也很重要,就算是油門當成剎車一腳踩死了撞上去了,有些人是鬆開方向盤雙手捂臉尖叫,有些人是最後關頭猛打方向盤左轉,顯然後面一種更好一點。有些呢就是車禍以後立刻報警,儘力挽救傷者,有些人呢就呆了六神無主不知所措。
據說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期咸豐就開始厭政,他討厭看到節節敗退的戰報,臣子們前後說法不一各說各的,也討厭看到各地雪片般的求助要求,缺錢,缺糧,缺兵,戰亂,造反,洪水,個個都來問,皇上,怎麼辦,怎麼辦?
各位同學們,你們也討厭看到清末歷史吧?看著就胸口發悶,難受,沒有一絲亮點,全是失敗,被打臉,有人說百年屈辱史,確實如此,可是你不願意麵對這樣的屈辱史,那不就是逃避么?我們還好不是當事人,那麼當時整個國家的當事人如果不敢不願不能面對,那就是完蛋了。
慈禧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參與政治的。她每天幫咸豐批閱摺子。不管是方向盤左打右轉,至少沒有鬆開。
她最大的失敗是在義和團事件上。她真的信義和團能殺洋鬼子扶清滅洋嗎?也許吧!
反正她錯估計形勢了,當八國聯軍進了北京,她發現一切都錯了。
這時候逃跑的相當有決斷,一口氣跑出了北京,一直往西逃。什麼面子,不要了!
她那是一六七十老太太了,面對這樣的慘境,老老實實反思,不要別人瞞著她,該流膿的不能包起來啊!
一個人,打順風仗看不出他的韌性,只有失敗才能磨練他。隋煬帝敗於高麗之徵,一副好牌打成那樣,就是不能正確面對失敗,鬆開方向盤的結果,以至於一錯再錯,錯到不可收拾。
滿清末年風雨飄搖,居然挺了幾十年,慈禧這續命之功不可謂不大。
她的常識前兩條就是答案。
一個領導,最重要的素質不是幹活,而是定規矩。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不要搞成有功必死,互相扯後腿。
最簡單直接的符合人性啊!
否則曾國藩憑啥善終?一門兩侯?漢人武裝為啥不造反,反而為滿清續命出力鎮壓造反?
看看太平天國你就知道,有功是沒好下場的。反倒是韃子的規矩清清楚楚。
軍功就是軍功。
你殺人,你搶錢,你佔地盤,只要你打敗敵人,我升你的官,封賞給你。
這就夠了。
慈禧的最大問題,是處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之下,完全沒有能力和格局,帶領中國走出泥潭。這和明治天皇形成了鮮明對比。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不是她說了什麼,而是她幹了什麼,以及她在什麼環境下乾的。
義和團之類的不說了,重點說說慈禧對甲午戰爭應該負的責任,側重於經濟方面。
北洋海軍1884到1894十年間,投入的總資金,包括購買軍艦費用,訓練費用,軍餉,修建炮台基地各種費用,合計3500萬兩白銀。
而這十年間,清朝每年的財政支出高達8000萬兩,也就是北洋海軍的軍費開支只佔國家財政支持的2%。
而日本,在1890年海軍軍費達到了財政預算總額的6%,1892年更達到了駭人聽聞的18%。
慈禧作為最高領導人,她不負責任誰負責任?
那是不是說中國地方太大,封建程度太深,動員能力不足,沒那麼多錢?
1885年,慈禧提出光緒即將親政,自己需要退居二線,下懿旨重修三海,1885到1895年十年間,三海工程共計挪借海軍軍費437萬兩。
1886年開始修繕頤和園,挪用海軍軍費750萬兩。
而根據翁同龢日記,慶親王、醇親王、翁同龢多次交流,都提出修頤和園這是老佛爺的想法。
至於1888年皇帝大婚,總耗費500萬兩,從海軍衙門墊支70萬兩這種小事,不說也罷。
綜上所述,北洋海軍的失敗,作為海軍來說,經濟上的失敗是決定性的,而慈禧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
可見,慈禧始終是把她自己放在第一位,即使有所改變,也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
當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慈禧無論多精於權謀,由於她的視野和能力,都是極其糟糕的領導者。和日本明治天皇相比,天上地下。
引用資料來源:
北洋海軍經費初探 姜鳴
翁同龢日記
慈禧挪用海軍經費造頤和園考 鄒兆琦
光緒朝三海工程與北洋海軍 葉志如 唐益年
讀歷史,就是要讀到「不得已」三個字。
任何事件,都是平凡人性在各自境遇中的展開。
慈禧——
能力上,不可能不是精英;
私德上,不可能不是一個自利者;
態度上,不可能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
見識上,不可能不是一個農耕時代的東北大姨。
人格上,不可能不是上述所有的雜糅。
隔代論史,評判無聊,翻案無益。
讀到「不得已」處,掩卷長嘆才過癮。
能力挺強的,否則也不可能職掌朝政那麼多年。
1、用人方面。一個皇帝識人、用人的能力還是第一重要的。她啟用過恭親王奕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袁世凱,這些人都算是能臣。對這些人,她不僅能用,也能廢。顯示了極高的政治手腕。
2、治國方面。支持搞洋務運動,號稱出了個「同治中興」,不過被一場甲午戰爭打回原型。看不清世界大勢,錯誤估計各國的力量。先是對西洋各國曲意逢迎,後頭腦發暈,竟向全世界宣戰,搞出個八國聯軍,幾乎毀掉整個中國。在治國能力上可以說較弱。
3、改革方面。丫為了個人權勢,罔顧國家利益,這也是所有獨裁者的通病。先是毀掉戊戌變法,後又毀掉了末期君主立憲的最後機會。在這方面,可以說是一大罪人。從此,中國走向上百年的戰亂動蕩時期。
總之,這個人具有所有獨裁者都具有的治國、用人能力,也具有所有獨裁者都具有的個人權勢重於一切的通病。從這個角度講,或許所有獨裁者在她當時的位置、環境下都會做出相似的選擇。
說孝欽後完全沒有風流韻事我看也未必,孝貞後死之前一直身體健康,而一直生病幾乎要賓天的反而是孝欽後,高陽說她不是生病而是小產,這個傳聞在清末傳的非常廣,孩子他爹是榮祿。然後事情敗露才不得已殺死了孝貞後,這個說法雖然不太靠譜,但是跟孝欽後的其他風流逸事相比還是顯得比較可信的。
其次說孝欽後沒有修頤和園的意思我覺得也不對,穆宗朝皇太后就有修圓明園的意思,不過借穆宗之口說出來,結果穆宗不知道是真的跟他爹一樣狡猾還是少不經事,把事情折騰的非常大,先是要殺恭王,後來又要連貶七級貶稱不入八分公,激起全班軍機抗議,最後只好皇太后出來收拾爛攤子,收回成名,圓工也只好取消。
等到德宗親政在即,孝貞後死了,恭王退出軍機,醇王唯唯諾諾,最後一個敢於直諫的閻文介也被斥退,修頤和園大張旗鼓的搞起來說其中沒有太后的意思是不可能的,只不過之所以能搞的這麼大,背後醇王獻媚,翁文恭取寵的意思也是不可否認的,穆宗朝是太后想要,但是群臣拒絕,皇帝態度曖昧,德宗朝則是太后想要,皇帝必須辦理,皇帝的親爹和師傅則一味逢迎,所以才把頤和園工程和壽辰的攤子鋪得這麼大。
至於說心理變態我覺得未必,太后讓德宗選隆裕太后實在是因為桂公爺沒有更好看的適齡閨女了,穆宗立孝哲毅皇后的時候,太后要礙於穆宗嫡母孝貞後的面子,等到德宗立後已經是太后一個人說了算了,自然不可能讓皇后立了別人家的閨女,如果隆裕長的好也得立她不好也得立她,要說太后其實是希望德宗能夠家庭和睦的,所以給德宗選的妃也一概以孝定景皇后為基準,可以比武大郎高,但是不能高太多,從瑾妃留下的照片基本可以判斷出最得寵的珍妃的水平了,她們倆是姐妹。
說到太后我覺得王照說的最準確,太后就是一個深宮之中的老太太。頭腦是有的,見識卻不見得有多高,孝欽後也好孝貞後也罷,從很多人的回憶文章和奏對時的對話看,都不是那種英明神武型的人,尤其是孝貞後,在召見曾國藩的時候說話水平比舊時北京老太太略高,也高不了太多。比如會問你身體怎麼樣啊,囑咐要注意飲食啊,打算在直隸怎麼搞啊,還淳樸的說只要有好兵好將只管往直隸調啊之類的。
孝欽後這個人沒有那種大英雄的特點,我覺得很多時候她就是一個普通旗人家的閨女,從學識上說她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可能會寫幾個字但書法並不見長,讀書也不多。愛好也是旗人家閨女里普遍的京劇。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為人處事也是京城旗人家閨女的作風,你對姑奶奶好,姑奶奶就對你好。比如她們一家送他爹棺木回京的路上,有人送三百兩奠銀祭拜,其實據說是送錯了船,但是主家聽說送錯了船索性將錯就錯親臨祭奠的那位,就被皇太后力挺,後來做到總督。
同樣的對中興名臣,李鴻章也好、劉坤一也好,這些曾經在戰場上替她出力的大臣,她是一輩子不忘的。兩江大帥劉坤一晚年精力很差,甚至有聽部下報告的時候直接睡著的,於是有人上奏彈劾劉坤一年老昏聵,太后把彈劾的奏摺直接下發劉坤一,劉坤一把彈劾自己的人叫來,把奏摺一遞問他「你知罪么?」對方立刻說「知罪」,劉問「你有什麼罪?」他說「污衊大帥」劉說「你罪在不能體會聖意,太后讓我來兩江養老你卻彈劾就是你的罪」。
李鴻章也是如此,甲午戰敗李鴻章成了眾矢之的,國人皆曰可殺,但太后雖然扯了他的總督,又奪了花翎,但總理衙門大臣的差事不扯,大學士的官缺也不撤。戊戌變法德宗讓李鴻章退出總署,太后立刻跳出來訓斥皇帝,給自己的人撐腰。這種情誼幾乎是無條件的,和北京老太太替自己家人打架有一拼,所以那些手握實權的人才會對她如此忠誠。
慈禧表現出來的兩面性在於其沒有經受過系統性的政治教育,作為一個中級貴族官員的女兒,慈禧以自身的聰明洞悉了宮中的運作規則並且藉此成功上位,但是悲劇的是將她把她的一套運用在國政上,尤其是有外國勢力參加的晚清國政時,種種深宮婦人的對於政治學和外交學的無知暴露無遺。武則天誠然相比慈禧是出色的,但是武則天的內政和外交同樣體現出沒有正規教育暴露出的以家私治天下的弊端。這一點上兩人都比不上北宋高太后
一個愛看戲曲然後被民間演義嚴重妖魔化的女人,一個身居廟堂文化眼光有限的保守派改革者,一個風雲突變中只是想保住自己家業的傳統大家長,一個手段強硬而又知恩圖報的政治家。除了庚子事變,慈禧沒有什麼太多值得現代人指責的地方。
樓上一堆拿慈禧和武則天相比的也是看醉了,武皇醉心於權力鬥爭or養小白臉,輕輕鬆鬆就丟了安西安北---從這點看還不如慈禧呢。
同等情況要麼和明治維新時候的天璋院比,要麼和乙未事變的明成皇后比,哪怕和北條政子都比武則天來的靠譜。
才華有,謀略有,手腕有,眼界沒有,私慾太盛。
蒙佛祖洪恩保佑的:大清帝國的最高領導人;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享樂主義者;藏傳佛教的忠實信徒,孔孟之道的忠實衛士;帝國新軍和北洋海軍的締造者和最高領導人;洋務運動的總設計師,近代化的先驅;立憲維新的堅定支持者;蒙古、新疆、西藏、滿洲事務的仲裁人,朝鮮、越南的保護者,漢地十八省的孝欽顯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葉赫那拉氏。
一個頗有政治天份,能力,和手腕合格的舊時代國家統治者,但對於狂飆突進的19世紀毫無疑問她和她所代表的統治階級,是徹底腐朽沒落,沒有希望的。
從當時大清整個統治階級的政治氛圍,視野和格局,不論滿漢官僚,洋務派和守舊派,都很難有人可能徹底跳出舊時代的框架去全身心的擁抱工業化和資本主義。
所以,從舊時代體系延續自己國家的統治,慈禧和李鴻章等中興柱石都稱得上名臣良主,但放在那個時代,就只能是一個裱糊匠,而不是一個能夠帶領整個國家實現整體變法革命的雄主。
中國面對三千年之大變局,一個數千年在東亞睥睨天下,君臨萬方,軍事或有興衰,但政治體制卻擁有無比自信的老大天朝,如果不曾被徹底打翻在地,經歷亡國滅種的危機,整個精英統治階層怎麼可能如日本那樣一振間完成國家大政轉型。
時至今日,我們不必怨恨慈禧,她這個連正規系統教育都沒有接受的女人,因緣際會依靠自己的天賦和手腕成為老大帝國最高統治者,在深宮大內未曾目睹感受西夷堅船利炮之聲威,鐵路電報之利害,在保守氛圍濃重的京城環境里還能夠支持洋務運動,平衡好統治上層各派關係,為大清續命幾十年,實在已經是奇蹟啦。
至於甲午之敗,是整個統治階級,包括李鴻章在內,對國際局勢的天真短視,自以為是,國家戰略對外部軍事威脅完全錯判導致,與慈禧修園子關係並不大。大家都在拚命撈錢,包括李鴻章這樣的能人,雖然對日本有所警惕,卻沒有積極應對。甲午之敗,戶部不撥銀子也不是主因,淮軍完全沒有實現近現代化軍事轉型,完全不堪一用,北洋水師盲目自大,毫無準備下倉促應戰,才是整個戰役一敗塗地,完全崩盤的主因。李鴻章雖然能力不差不假,但把甲午之敗說的自己只是為國背鍋,自己責任最小其實也是甩鍋之論。1908年春,慈喜皇太后發表重要講話,洋務運動開展三十多年來,大清帝國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切緬懷了老一輩皇家成員為了解放中華所做出的努力,廣大人民和皇室成員將緊密團結在以慈喜皇太后為首的皇室周圍,為建設帶有滿清特色的大清帝國努力奮鬥。會議結束後,皇室成員深情演唱了《沒有多爾袞,就沒有新滿清》
十九世紀改革開放の總設計師
推薦閱讀:
※為什麼林白水批評慈禧太后的生日卻沒被慈禧太后或清政府殺害?
※如何評價李鴻章?
※白起坑殺 40 萬降卒和南京屠殺 30 萬人口有哪些異同?
※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其實似是而非的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