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是怎麼根據 CT 片子診斷的?

比如ct x光拍出來的片子醫生是怎麼看哪出毛病的?
外行看來就是一張有陰影層次的模糊圖像,醫生是怎麼看出正常的影像和患病的影像區別?
聽到一個神論說現在的醫生也沒什麼技術含量,全靠儀器。ct片子拍出來儀器就已經診斷出病情,醫生只是根據片子的診斷結果給病人解釋。呵呵?


在真正進行診斷前,首先需要認識圖像。
我們先不展開什麼征像佔位,解剖病變,著重解釋兩個要點。

為什麼圖像是黑白而非彩色?
DR(X光/平片)和CT成像仰賴於使用X射線,從球管里的陰極發射電子束出去,經過靶面阻擋產生X射線,最後穿過人體被探測器接受。而人體內部各種器官組織有不同的位置和性質,如何去體現這種差異呢?這就需要利用到X射線本身和物質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X射線穿透物質能力的強弱和物體性質有關。對於人體的異種組織來說,組織密度越低相對穿透率越高:乳突、氣體和脂肪>肌肉、液體和實質器官>骨骼、牙齒、鈣化灶和金屬植入物;而對於同種組織來說,厚度越大則能夠穿透的射線越少。
那些沒有穿透被照射物質的X射線不管是被其吸收了也好,散射電離了也好,總之都讓以直線路徑最終穿過對應身體部分的射線不同程度地減少了。基於上述兩個因素,同一塊接受X射線的陽極靶面的不同區域所能接收到的X射線多少就出現了差異,經過X射線的熒光/感光作用,增感屏的進一步強化/FPD信號轉換等技術手段,分別在感光膠片和計算機工作站上以灰度圖像的形式反映出這種差異。
事實上,灰度圖像相比於單純非黑即白的圖像還多了飽和度的概念。即是說,以黑色作為基準色的前提下,利用不同亮度的黑色來顯示圖像。統合上述理論,實際上就可以得出影像灰度高低——對射線吸收程度不同——本體組織密度高低的通用推導過程。此外,CT通過CT值進一步量化了灰度,但具體圖像的明暗程度可以通過工作站依據需求對窗寬和窗位的調節進行變換(例如題圖對同一患者的同一層面圖像,只要切換肺窗和軟組織窗就能得到看似大相徑庭的視覺效果,但其根本目是為了通過調節窗寬窗位更好地顯示希望仔細觀察的目標器官),因此不能單純憑感覺下結論。此外尤其要提的是同屬放射科的MRI圖像上明暗程度只能反映對應成像序列下的信號高低,和密度沒有直接關係。

為什麼圖像看起來像切片一樣?
CT的全稱譯名實際上是「計算機斷層成像」,它相比於同用X射線成像的DR來說重點就在這個「斷層」上。雖然看起來都是把三維空間的人體結構壓縮到了二維的平面圖像上,在單次曝光下成像的X光片依然是相對「三維」的。

注意看肩胛骨,肋骨,鎖骨這些高密度骨骼,中間密度的軟組織和低密度的肺野內氣體實際上存在相互重疊的現象。總體來說,DR通過一張圖片就攝影了整個胸部的積分信息。

回想一下做CT時人和檢查床平移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圍繞圓形軌道旋轉的球管採集的不是單幅「立體」圖像,而是檢查範圍內數百幅以毫米級薄層為單位的「切片」圖像,每一個層面都只能反映它所掃描區域的剖面內線衰減係數值變化,而將所有層面組合起來才是整個部位的影像。要定位各個組織器官的空間關係,就要結合單層面的二維像素分布和多層面的三維體素變化來統合考慮。
了解了醫學影像本身的特點之後,再結合之前所學的系統解剖、斷層解剖、內外科學、生理病理等等基礎知識,才能夠將活生生的人體所對應的各個組織器官在腦海內【投影藍本】,由此方可看懂正常圖像上眾多徵象里到底哪個部位的哪個東西是什麼意義。在有了正常圖像的認識之後,才能去判斷異常圖像。以在本不應該存在的地方出現的佔位為例,診斷時實際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

  • 病灶出現的具體位置
  • 密度高低和均勻度(CT值);
  • 本身大小(直徑,最大截面Xcm*Ycm);
  • 形態(分葉狀,磨玻璃狀等);
  • 數量(單個或多個);
  • 邊緣是否光整,分界是否清楚;
  • 增強圖像的動脈期門脈期強化情況;
  • 佔位共計出現的層面數;
  • 其周圍組織的密度變化;
  • 對周圍器官的擠壓情況;
  • 有無血管氣道擴張改變;
  • 是否存在於調整窗寬窗位過程中額外出現的徵象;
  • 檢查範圍內有無積液和淋巴結腫大;
  • 與前片同一部位對照的變化;
  • 患者本身的檢查理由和病史;

.....等等等等,最終通過描述性術語進行診斷定性。


此外,通常所見的平掃+增強橫斷圖像只牽扯到三維重建中的一個方向而已,反映縱向橫向的矢狀位冠狀位通常在工作站以MPR進行重建檢視,另外一些用於輔助檢查的立體重建VRT等為了更好顯示和診斷的圖像後處理技術也會在診斷過程中得到應用(可參照為什麼拍完 CT 後要等兩小時才可以拿到底片? - Darth Ignis 的回答),因此最後的結論是統合各種圖像作出的,並非那麼簡單。

最後,有些人可能到三甲醫院遇上的是PACS搞得比較好的放射科,通過到自助終端掃描檢查用條碼直接自動列印出報告。但是這報告雖然是機器打的,在機器上負責撰寫的那還是人啊。


本人醫學影像診斷學學生一枚,看了這麼多回答,實在忍不住想說兩句,不請自來。
——————分割——————
1.首先說說想要上「看片子」這個崗位,需要學些什麼。
醫學是一門需要歸根結底,一步步推導的學科,所以,涉及到「片子」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變成影像診斷學生的科目。除了高數,化學等基礎課程之外,除了系統解剖,藥理,生理,生化等等醫學基礎課程之外,除了內科,外科,婦科,神經病學等等等等臨床課程之外,再除了倫理學,心理學等等等等等等道德教育課程之外,影像學生還需要掌握:
①電工學。其實關於這門課,同學們真的是吐槽一片。一是因為課業緊,每周抽出額外的時間對付那些物理題目實在麻煩;二是因為大家覺得就憑藉這些知識修機器實在太困難…
②斷層解剖學。上面已經提到了系統解剖,跟這個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大了,簡單說,系統解剖就是把人剖開看看裡面完整的器官是怎麼樣的(啊…和諧…),而斷層解剖就是把人切成一片一片(啊……一定要和諧……)看看每一片里有什麼。難度可想而知。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明白了,沒錯,這一片,就是片子上的那一片。
為什麼學習這門課?這樣,每一層,你才能看出來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一張片子,醫生看到的遠比你們想像中看到的東西要多的多,這一片灰度相同的的區域,其實醫生知道那絕不是一個東西。
③成像原理。這是一個泛指,有X線,CT和MRI三種技術的原理。我以MRI為例。作為醫科生,我們活生生搞懂了核磁矩,自旋量子數,拉莫爾進動等物理概念,搞懂了不同的脈衝序列為什麼產生了不同結果,搞懂了K空間填充對圖像結果的影響,搞懂了脂肪抑制要怎麼辦,流空效應怎麼應對……啊,太多了……
為什麼要學這個?知道了成像原理,你才能知道這一片陰影或者亮區意味著什麼,是實變還是鈣化。
④VB。這就是圖像處理。寫一些編程的語言,想辦法為片子去雜訊(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拍的不夠清楚,咱給它弄清楚了),或者人為的將你想看的那一片區域的放大(就是比如想看白質區,就把這一片區域的灰度值擴大,這樣細節就更加清楚),或者測量腫瘤大小啦什麼的。我們製作的這些都很簡單,真正專業的軟體處理項目更多更複雜。
為什麼學這個呢?因為雖然你製作的東西工作用不上,但是你要是明白了它的原理,就不會在線性放大時候診斷出肺紋理增粗來了(呃…這句有可能聽不懂是不是…算了…假裝大家都明白好了)
⑤介面技術。這個就是74L00什麼的,0101開關開關那個,說實話這個我實在也不太明白開設這門課程是為了什麼…〒_〒…
⑥…………還有很多的意思………
2.拍片子時病人的動作是統一的嗎?
不是。雖然大多數人都用同一種姿勢拍片,但如果你的病變非常特殊,需要避開一些器官,將一些器官顯示的更加清楚,你就要採取非大眾的姿勢。這個姿勢,就由影像診斷醫生特別標註告訴拍片的人。如果你的第一張「大眾」片子照出來之後(比如脊柱),影診醫生髮現正位片沒問題,隨後推斷峽可能是病變原因,就再來一張斜位的,怎麼斜怎麼扭,影診醫生說了算。(舉例非常不恰當,只是為了說明問題)
3.知識學好之後,就可以上崗了嗎?
當然不行。醫生是集藥理,診斷,實踐為一身的多重身份人員,他們是橋樑,是聯繫的橋樑。影像診斷的醫生更是如此。
CT值畢竟只是一個死數,許多病變部位可能測出來都是一個值,所以真的不能單憑片子就確診病情。這時候就得影診醫生聯繫患者主訴,臨床體征,還有血象等檢查來確診,為臨床鋪路。
4.我就不說一張片子由於各種隨機的原因造成偽影啊亂七八糟的好多影響判斷的東西了。那些眾所周知。
綜上所述,影診醫生看片子真的是個技術活,這項技術在現在只能由人來完成,至於將來,我可能活不到那時候了,交給子孫們去吧~~~
——————分割——————
1.首先因為強迫症患者將分割線改成對稱的了。。
2.有人說歪樓…可能因為吐槽心太重一不小心有些歪了…〒_〒
不過寫這些的初衷就是想告訴大家,機器要想代替影診醫生,他就得明白上面那些那些,所以機器要想代替人,一時半會還不成。OK?


我是臨床醫學專業,因為個人原因,在某TOP 10 醫院放射科輪轉過長達一年時間,從完全的門外漢到能夠基本完成放射科日常影像診斷工作,也對這種認知轉變的過程有所理解。很遺憾,「沒什麼技術含量,全靠儀器。ct片子拍出來儀器就已經診斷出病情,醫生只是根據片子的診斷結果給病人解釋」,這個結論不是完全成立。醫學確實隨著科技的發展有了很大的飛躍,但科技手段只是輔助手段,醫學最終還是一門「人」的科學,對患者如是,對醫生也亦然。

圍繞影像片子的醫療工作涉及放射科診斷醫生和臨床相關科室醫生兩類人群。

先說放射科診斷醫生的工作。
簡單地說,放射科的工作由兩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患者在放射科拍攝影像片(X線片、CT、MRI等),這一過程是由放射科技師操作各類機器完成,包括參數設定、掃描、圖像處理等,有點類似攝影師拍照,只不過操作的機器更巨大。之後,圖片會通過專門的電子系統傳輸到診斷醫生的電腦上,大部分時候,診斷醫生在醫用豎屏顯示器上調閱影像圖片,逐幅觀察圖片(一般普通、常規情況,一名患者的圖片在80幅-320幅之間,如果是本院多次就診患者,還需要調閱既往影像圖片,作出對比,圖片量倍增),尋找發現問題;然後按照要求進行描述,哪些結構正常,哪些結構異常,如何異常;之後結合檢查申請單上的臨床癥狀(有時臨床科室沒有提供)作出「影像診斷」,通俗的說,就是考慮可能是什麼疾病,或者傾向什麼疾病。對於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師,經常能夠確定地下結論,就是什麼疾病,這份自信是在日積月累的學習和工作中沉澱出來。所有的報告由初級醫生完成後,必須由上級醫師審核才能簽發,如果遇到疑難雜症,還需要更高級的醫師或多人討論後簽發。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患者認為的已經診斷出來的報告,其實並不是機器自己給出來的,是由影像診斷醫生完成的,只是這部分工作是幕後的,沒有被患者看到。就像一部電影,大多時候人們往往說演員如何出彩,但幕後大量工作人員奉獻了自己的力量。

醫學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徵:異病同征,同病異征。拿最易理解的腫瘤來說,腫瘤生長的一個特點就是毫無規律,一千個患有相同腫瘤的患者,他們的臨床癥狀和影像表現都不會完全一致。這就需要診斷和鑒別診斷。影像診斷這一部分工作,目前還無法由機器完成,還是通過人的勞動完成的。而要完成這一工作,首先需要非常清楚地知道正常的人體解剖結構及斷層解剖結構(影像圖片大多是斷層圖片),而且還要了解正常的人體變異(是的,即使正常的人體結構,很多人也有變異,不能誤判是異常),之後要清楚地知道異常的組織結構,這就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所謂見多識廣。

由此可以看出,在當下的醫學環境,影像診斷工作在整個醫療流程中的關鍵,雖然有時無法達到病理診斷這種「金標準」,但同樣不可或缺。也正是基於此,在歐美國家,放射診斷醫生的薪酬是各專業醫生中比較頂尖的(當然,他們也具有更大的工作範疇和「權利」,比如參與制定化療方案等),而在國內,放射科還是「輔助科室」。

再說臨床科室醫生的工作。
患者攝片後拿到影像片和影像診斷報告,去找醫生。有兩類醫生,一類醫生可能直接看報告,不看片子,有很多可能,有可能是他不夠專業,「不太會看」(這也是設立放射診斷醫生的目的之一,術業有專攻),有可能是他病人太多,沒有時間。題主產生疑問,大多可能發生在這一環節,一個現實可能的原因是很多低年資的醫生,影像診斷教育和水平還不夠,無法直接閱片;還有一類醫生,他可能只看片子,不看報告,非常自信,這大多是一些老教授或高年資醫師,他們在本專業浸淫多年,資歷經驗豐富,對本專業的影響診斷手到擒來。

綜上,目前的科技水平,儀器不可能自己診斷,所有的影像診斷工作都是有影像診斷醫師和臨床醫師共同完成。


簡單說,從學習實踐的角度,是以下三個步驟的漸進和循環:
一,知道什麼是正常的。
二,知道什麼是異常的、怎麼個異常法、為什麼異常、提示什麼……
三,從「重點」的角度知道敏感區、從「全面」的角度練眼力和耐心。
CT不光是看看片子,還要結合臨床。癥狀、體征、病史、其它輔助檢查等。如果只有片子,報告上可以說「符合肝轉移瘤」「考慮肺炎」,很有把握的、顯而易見的會直接說「腎囊腫」「胸腔積液」,但不會貿然說「確定xxx」。
最終,如果非要鑽牛角尖,所有的診斷都是「可能」。就算取了病理,也有看錯的不是……沒有誰能囊括一切。在不斷探索發現中,意外永遠會到來,所有的信仰,下一刻也都可能被推翻。


我是醫學影像技術的。雖然不是診斷醫師,但是看到「 現在的醫生也沒什麼技術含 量,全靠儀器。ct片子拍出來儀器就已經診斷出 病情,醫生只是根據片子的診斷結果給病人解 釋。呵呵? 」這三句話,還是蠻鬱悶的,我很想知道,第二句的「醫生」指的是臨床醫生還是輔助(影像)科室的醫生?如果說的是影像科室的醫生,我可能真的會生氣。外行看內行,實在有太多誤會。佔個坑,今晚下班回去再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又看了一遍問題,我覺得發出「神論」的某位人士是極有可能不知道影像診斷醫師這個職位的存在的。
(以下圖片均來自好搜圖片)
先簡單寫一下流程:
醫生給您開了一張影像檢查單,您來到的科室(不包括超聲)可能會擁有以下這三種機器

然後你可能會得到以下的三種片:

這三幅圖就是通過技術人員操作由機器計算得到的一些不同灰階的表示,上面有病號的基本信息。
然後你還會拿到一張像是機器自動發出的很「官方」的報告

,最後您拿著這張膠片和「紙」去找您的醫生,聽從TA的醫囑。
可能在您檢查的過程中您不會見為您出報告的醫生,但是TA確實是存在的。在您拍完片之後等待的那段時間就是在等待人工報告,它不是機器自動分析的,它是經過在坐在某個排了十幾張桌椅的小暗房裡面的執業醫師觀察分析描述,再經由科主任審核發出。(醫院是個嚴肅的地方,相信您也不會想收到一份「您左肩關節外側軟組織有一枚可愛的金屬耶親」這種萌萌噠報告吧。。。。。。)
另外,相對來說,影像科其實被大家忽略得很多,我不能說臨床的醫生不懂影像,但術業有專攻。
還有,一般人看到的手就是手,我們影像看到的是這樣的:
(以下兩張自己拍的)

而對於一整個人體來說,這隻手又佔多少比例呢?而這世界上有可能會出現的病種又有多少呢,我們影像所付出的要遠遠超出發出「神論」的某些人士想像,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智慧成果,謝謝。
報告是這麼寫出來的。。。。。

這裡還有個樂蛋----「某女遭遇劫匪,顫抖曰「大哥,我是學臨床的,博士,三十歲了還2000一月,你看工資條就知道了,你考慮一下劫色吧。」劫匪痛哭流涕「妹子,俺也是學臨床的,快吃不起飯才出來做匪的,你走吧,拿好醫師證,後面的會放了你的。對了,邊上那條路千萬不要走,更兇險,全是搞影像的,窮瘋了。」----來自網路
夜深,粗糙寫。


看到這個問題,剛好我的一篇文章專門寫影像學診斷。包括CT,MR,B超等等。

在這裡引用一下。


鏈接:輕輕的揭開你的面紗——醫學江湖之影像檢查 - 外科醫生的日常 - 知乎專欄

種類繁多的影像學檢查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醫生不直接給我開最好的檢查?

哪些檢查有輻射,又如何防護?

為什麼拍片子的地方總是排著那麼長的隊伍?

影像技術有什麼新發展?


有人說醫學近幾十年都沒有什麼大的發展和突破了,我們所見到的診療技術的提到大都歸功於工業技術的發展。其實醫學本身也不是一個單一的學科,而是把所有的科學和技術運用到治病救人上來。


影像技術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通過拍片子可以看清患者的五臟六腑,而各種不同的拍片和影像技術利用了不同的原理,目標只有一個,揭開隱藏在疾病身上的面紗。


作為醫生,經常有親戚朋友問到我,我這個情況到底做什麼檢查最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簡單普及一下常見檢查技術,比如CT,磁共振和B超。這些可能是患者最熟悉的檢查,當然還有一些有創檢查,比如胃鏡腸鏡,血管造影等等。他們都是做什麼的?各有什麼利弊?如何選擇?


先說X射線,就是著名的倫琴發明的,影響醫學的開端。X線發明的故事大家也都熟悉,倫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從X射線現中看見了自己手的骨骼。所以說X射線主要是用來看骨頭。此外還有一個最常見的作用是拍胸片,主要是粗略的看一下肺部和心臟的輪廓。一些諸如肺部感染,先天性心臟病導致心臟的大小形態變化,還有肺癌之類的典型的影像表現還是可以一目了然。還有人問什麼透視和拍片有什麼區別。簡單的說透視就是醫生在X光下看一眼,拍片就是把片子列印出來。

下面就是CT。X線的掃描等於把人體壓成一張薄薄的紙來觀察,但是只有一個方向,CT就是把人切成一個個薄片,相當於多層的X線掃描。可以把人切成1cm 的薄片,也可以切成0.5cm。越薄精確度就越大。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人體的腫瘤就像在饅頭裡藏了一顆沙子。X線可以看穿饅頭,發現沙子,但是僅僅是平面效果。也就是僅僅在一個平面上,只知道在饅頭中間有沙子,並不知道在饅頭裡面多深的位置。這時候就需要CT,比如說0.5cm的掃描,就相當於把饅頭間隔0.5cm切片,把每一片拿出來找這顆沙子。這時候,稍微大點的沙子都可以被發現。而且可以確定在多深的位置。但是如果是更小的沙子就,剛好在0.5cm的兩層之間,也可能不會被發現。


這就是我們說檢查的敏感性問題。當然掃的層面越多,敏感性就越高,但是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第一,儀器的解析度要求高,價格也就相對更高;第二,掃描的層面越多,時間越長,患者受到的輻射也就越大。目前CT的解析度對於一般的疾病都可以檢查,適用範圍也較廣。CT掃描的時間也相對較短,根據掃描位置的不同,幾十秒或者幾分鐘基本上都可以完成。當然X線更快,就是「咔」的一下。


接下來就是磁共振,磁共振的遠離簡單的說: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氫原子核處於無規律的進動狀態,當人體進入強大均勻的磁體空間內,在外加靜磁場作用下原來雜亂無章的氫原子核一齊按外磁場方向排列並繼續進動,當立即停止外加磁場磁力後,人體內的氫原子將在相同組織相同時間下回到原狀態;這稱為馳豫,而病理狀態下的人體組織馳豫時間不同,通過計算機系統採集這些信號經數字重建技術轉換成圖像就可以給臨床和研究提供科學的診斷結果。

磁共振和CT的區別主要在於成像的性質,CT是根據組織的密度,由於人體不同組織的密度不同,來發現病灶;而磁共振是判斷不同加權所產生的不同信號。磁共振於對軟組織滑膜、血管、神經、肌肉、肌腱、韌帶、和透明軟骨的解析度高。由於其特殊的性質,磁共振看骨頭不行,而在大腦的檢查中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這裡還要順便提一下,磁共振掃描的時間相對CT會更長,但是並沒有輻射,相對安全。還要說一句的是磁共振儀器是一個巨大的磁場,進去磁共振室一定要卸下隨身攜帶的金屬物品,不然都會被吸到機器上。曾今也有許多案例和教訓,比如患者的輸液架被僅僅吸住,所有人都拉不開,不得不叫來大型工程設備;還有患者要求將輪椅推入,醫生拚命阻止,患者不理解,最後造成嚴重糾紛。

還有一個常用檢查手段是B超。B超的原理是利用人體組織對超聲波的回聲不同,來判斷正常組織和病灶的性質。B超和之前提到的三項檢查有著較大的區別,但是因為B超機的探頭掌握在B超醫生的手上,指哪打哪,因此相對更依賴於檢查醫生的經驗。

B超對於人體管腔的液體流動和腹腔臟器檢查的敏感性較高,我們常常遇到的膽囊結石,腎結石,血管狹窄,心臟功能等等檢查,都是B超的用武之地。B超有著獨特的優勢,便攜,可以在床邊,甚至在手術中使用。此外,B超市利用超聲波成像,也沒有所謂的輻射。所以孕婦多採用B超檢查。

那麼什麼是PET呢?他的原理又是什麼呢?

PET是近年來被廣泛提及的名詞,現在也在很多中小城市得到普及。很多老百姓都認為雖然花錢多一點,一次把錢到一萬,但是掃一下就可以知道全身上下的毛病,還是相當划算。很多有錢人甚至經常進行PET檢查,很多患者也主動要求我給其進行PET檢查。


PET看的是組織的代謝。也就是說,通過異常的代謝來判斷全身上下是否有病變,其中最敏感的要屬腫瘤性病變,因為腫瘤的特點就是代謝旺盛。但是PET也存在相當的局限性,首先就是掃描層面的問題,掃描整個人,層面相對比單獨掃一個器官要粗略很多,一些細小的問題可能被忽略。然而很多良性疾病,代謝改變不大,在PET掃描的時候也不會被發現。


另外,即使看到病灶,由於掃描的精確度問題,也僅僅可以定位病灶的存在,對於其具體性質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專項掃描。


還有許多檢查和PET類似,都需要打葯。這種藥物統稱為造影劑。根據造影方法的不同也分為很多檢查。這是因為人體組織結構中,有相當一部分,只依靠它們本身的密度與厚度差異不能在普通檢查中顯示。此時,可以將高於或低於該組織結構的物質引入器官內或周圍間隙,使之產生對比以顯影,此即造影檢查。引入的物質稱為造影劑。造影檢查的應用,顯著擴大了X線檢查的範圍。

很多患者經常會問,什麼是造影,什麼又是增強掃描?

增強掃描就是吞下或者血管里注射能夠在影像儀器中顯影的材料再去拍片子,這樣從片子裡面就能看到這些物質的分布,根據這個情況可以判斷患者的消化、血流和代謝等情況。還有更精確的檢查就是造影,醫生常常從大腿上的股動脈把導管插入患者的動脈系統。根據檢查的情況,要查心臟就把導管伸到心臟的血管附近,要查腦子就伸到腦子的血管,要查肝腎就伸到肝腎的血管旁邊,一邊打造影劑,一遍觀察,這樣患者的血流情況一目了然,甚至一旦檢查到了問題,通過這樣的導管放置治療器械,比如支架等等,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這樣的操作需要醫生的高超經驗和技術,同時由於拍片子的時候醫生在旁操作,所以醫生也不得不承受輻射。雖然有鉛衣保護,但是常年累月,這種輻射量還是巨大的。不僅許多介入醫生早早白了頭,他們罹患多種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升高。

還有一些內鏡檢查,近年來也廣泛應用,什麼胃鏡、腸鏡、氣管鏡、陰道鏡、喉鏡、鼻內鏡,甚至乳管鏡,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可以插入各種探頭進行檢查。這種檢查醫生可以直觀看到病灶,所以也被譽為許多疾病診治的金標準。其他的檢查都是間接的,這個直接從屏幕上看到病灶了,準確性最高。但是把鏡子塞到人體的這些孔隙,常常帶來巨大痛苦,所以良好的麻醉配合必不可少。甚至慢慢開始推崇全麻進行檢查,雖然承擔一些費用和風險,但是完全無痛,一覺醒來檢查就完成了,患者的主觀感受會改善許多。


之前提到醫學影像學的發展與其說是醫學的發展,不如說是工業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三維重建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過去醫生看病人的CT片,都是一張一張來看的,而當下掃一個病人的圖像,就有1000幅圖像,一天下來會產生萬幅圖像,醫生根本沒法徹底看完這些片子。藉助醫學影像學,可以先對這些片子進行後處理,使之融合成為一個三維立體,這樣醫生就可以先看到直觀的立體圖像,正常組織和病灶之間的結構也一目了然。


說了這麼多檢查的手段,那麼再回到文章開始的問題。


同類的檢查醫生給你開了這麼多,為什麼不直接做最好的那一種?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等同於吃到一個飢餓的人吃到第三個饅頭就飽了,為什麼還要吃前兩個饅頭。需要從檢查的特異性、準確性、有創新、經濟性等方面綜合考量。只要看我上面的內容就會知道,每種檢查側重點不同,常常需要通過多種檢查綜合考慮;第二、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檢查的選擇也不同,舉個例子常規體檢一般不會進行頭顱的影像學檢查,甚至如果患者有些頭疼也會告訴患者回家休息觀察,如果患者確實有頭部疾病的表現,或者強烈要求,一般醫生會進行CT檢查,如果CT檢查有異常的發現,或者說CT檢查沒有問題,患者依然明顯不適,醫生才會建議做磁共振檢查;根據CT和磁共振的問題,可能還要加做增強或者造影檢查。有的患者增強磁共振檢查到了問題,就會反問醫生,為什麼一上來不給我做磁共振?還讓我花了那麼多冤枉錢和時間?這裡我要說,100個患者裡面可能只有一個人需要做磁共振,如果每個人都做,豈不是更加過度檢查。而且CT和磁共振檢查的側重點不同,原理也不同,有的疾病只要CT檢查就完全可以確診,這僅僅反應了醫生的診療思路。然而對於根據臨床癥狀就可以提示大腦有重大疾病的患者,醫生可能剛開始就建議他把很多檢查同時進行。這些檢查的開具往往也可以反應醫生的水平,但是並沒有絕對。有時候選擇了準確性,卻增加了創傷,加大了輻射量,增加了患者的經濟壓力,更增加了本來就不充足的醫療資源負擔。


還有的患者上了就跟醫生說,把所有檢查給我做一遍,我要做一個最詳細的檢查。

在這裡,我想告訴他,把我們醫院的所有檢查做完不僅極其痛苦,而且不畫上半年時間都做不完。但是莆田系醫生卻會把所有檢查都給你做一遍,他們是什麼目的?掙錢而已,不言自明。

最後,還有很多檢查和診斷方法都依賴醫生和醫院的配置、水平和習慣。比如雖然造影檢查好,但是醫院沒有配備昂貴的造影設備,或者醫生經驗不足,造影檢查的優勢可能並不能完全發揮。相反,傳統拍片子的醫生,通過增強掃描加上經驗豐富的三維重建技術,也可以達到最好的檢查效果。記得實習的時候,在心血管內科,主任是一位老奶奶,看起來和街邊逛菜市場的老人無異。但是她一穿上白大褂,馬上透出一種強大的氣場。她的一個聽診器甚至超過所有的檢查設備。初次見到的患者,只要把聽診器放在患者的胸口聽一聽,就說出一長串的檢查結果,下面的醫生翻出患者的病例資料,居然跟那麼一大堆檢查完全吻合。如果人人都能成為這樣的醫生,那麼也許多先進的診斷技術就都變成了擺設。但是正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神一樣的醫生,而這些診斷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得出和這位醫生一樣的診斷結果。


下面我想說一些影響學檢查周邊的問題。

患者家屬陪同進行檢查是否需要防輻射?

首先說,答案是肯定的。

在眾多的影像學檢查中,常見需要家屬陪同的檢查裡面只有X線和CT涉及到這個問題。那麼X線和CT的比較呢,CT的輻射應該比X線大上幾十倍。

從保護的原則上來說,只要病人可以維持檢查的姿勢,家屬一般都是請出CT室。但是意識不清亂動的,小孩子不配合的,這種一般需要一個家屬幫忙扶一下,或者保證患者不從檢查床上掉下來。這裡也僅僅是稍微扶一下而已,因為反應過大的醫生一般都會先用藥物控制,因為病人動來動去檢查也是無法進行的。

至於穿防輻射服的問題。一般衣服是掛在那裡,有些可能有標示讓家屬穿。但是很多家屬缺乏防輻射的知識,大都不會主動穿著。如果進行增強CT檢查,檢查時間較長輻射較大,一般射片的技師都會提醒讓家屬穿衣服,並且教家屬如何去穿。如有孕婦,更是在CT檢查室門口就有巨大的警示標誌禁止靠近。


有些檢查時間較快的比如普通CT和X線,家屬穿衣服的時間甚至都超過了檢查時間。因為沒穿過防輻射服,第一次穿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甚至一聽到穿衣服,家屬反而緊張起來。決定誰來陪病人檢查能商量個半天。且不說病人病情危急,時間就是生命。這種危重病人往往都是插隊檢查,後面還排隊幾十個人,排了大半天的隊,這家人因為病重就直接插進來了,檢查室外面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技師就不會再去反覆提醒家屬穿衣服了。而且針對放射科的工作人員長年累月接受的輻射來說,這點輻射量可能微乎其微。

接下來又不得不說說影響檢查的排隊問題。

如果醫院能達到一天只拍幾個片子,或者說後面沒有人排隊和催促,工作人員不用加班加點,那麼提醒家屬穿防護服那只是舉手之勞,根本不會成為問題。但是中國的醫院,尤其是三甲醫院影像科往往也是滿負荷工作,很難有儀器專門為急診準備。也就是說,醫院不同於一般的地方,排隊不僅看先來後到,更要看輕重緩急。有時候命懸一線的患者也不得不等待。醫生向排隊等待的患者反覆解釋,需要加急的患者有氣管插管,甚至隨時可能停止呼吸。但不理解人的不在少數。一來事不關己,二來每個患者都覺得自己的病情嚴重,排了很久的隊啊,專門請假來的啊,難受一晚上啦,下個就是我啦。


其實對比一下國外的醫院動輒幾周幾個月的預約時間,國內排隊的時間可以說是非常人性化了。放射醫生寧可加班,都要把所有急診和慢診的病人做完。所以這裡希望患者也能遵守醫院的秩序,理解醫院和其他公共機構的區別。


對於做檢查的患者家屬來說,雖然家人生病心煩意亂,可能沒有經驗,但是在影像檢查的時候最好分工明確,聽從醫生的安排,為後面患者節約時間。如果急診的患者,雖然可以優先檢查,也盡量自己去跟後面排隊的患者解釋一下,共同營造和諧的診療環境。

每次醫療,說道最後都得說道人文上。因為醫療不是冷冰冰的技術,每一個患者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那些儀器也不是冷冰冰的存在,醫生的心血和熱情給他們帶來生命!


透過這些儀器和設備,醫生揭開了疾病的面紗;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和人格,不僅解除患者的痛苦,更解開隔在中國醫患關係之間的心結。

(這篇文章的撰寫,正值廣東口腔科主任被殺,重慶急診科主任被砍,湖南五官科醫生僅因為同時處理兩名患者,讓後處理的患者稍微等待,患者家屬就將其殘忍殺害。心寒心寒!)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醫學江湖」。

目前有兩個專欄,很高興和你一起分享!

醫學周邊:外科醫生的日常 - 知乎專欄,

遊學雜記:美利堅遊學手冊 - 知乎專欄


外行人看片就像一個不懂英文的人做英文的閱讀理解,什麼都不懂。於是他覺得只要學會了英語閱讀理解就一定能做對了。醫生看片就像中國人做中文的閱讀,雖然全文都能看懂,但是題目真的都會做么?讀片這種東西也需要不斷摸索不斷學習,積累經驗。醫學上很多病都在x片的表現下非常接近,但是卻是完全不同的病,有不同的病因,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有些初級醫生就看不出來,有些高級醫生卻看不出來,有些疾病拍x片根本看不出來什麼,需要ct,有些ct也看不出來,需要mri。。。。。你要我回答醫生是怎麼看片的,這麼問題太大了,就好像問醫生是怎麼看病的?我們有個專業叫醫學影像學,就是專門學習怎麼看片的,大學四年也就學個大概。當然要學會看片之前要知道每一種儀器的工作原理,圖上的黑色白色,或是彩色都意味著什麼,人體的解剖是什麼樣子的,正常人在這種儀器下應該展現出什麼樣子?這個病人拍的片和正常人有什麼區別?這個區別符合什麼病的特點?如果片中和正常人沒有區別則可能是沒有病或者是這種儀器不能顯示出來,那麼是不是要換一種檢查方式呢?如果片子中的圖像的確是異常的但是實在說不出來具有那種病的特點(就是好幾種病都有這個特點,比如胸片中發現一個球,是結核球呢?還是肺癌呢?還是淋巴瘤?),或者特點根本不明顯?。。。。這個實在太難說了····


醫學影像專業本科教材兩本《系統解剖學》《斷層解剖學》加《臨床CT診斷學》。讀讀這三本書你就不會問這太外行的問題了。


只想送影像學老師一句話: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醫學四大名著:內外婦兒。
學了5年/7年/8年,白學的啊?


《醫》紀錄片-《視界》-20140914鳳凰視頻
終於可以把這個紀錄片拿出了。


機器目前給不了診斷,以後大數據積累也許能給出診斷建議。目前影像診斷是專業影像醫師給出的,也是客觀描述和建議。臨床醫生(正常的)是根據病情其他信息結合影像信息來做出診斷的,而且臨床醫生如果不自己看一下片子,只是看診斷報告的話,不是一個合格的醫生。


醫學影像專業畢業生(雖然畢業好幾年了)怒答。
看見這個提問,我倜然想起實習時候的事。在放射線實習。帶我的老師是個十分細心的男銀……很負責任,那時候報告還手寫呢,他要求我必須準備藍黑的鋼筆,字跡必須工整不能寫連筆字,寫錯字了要撕掉重來,不能劃掉,每一句話的順序也是有規定的,先描述什麼後描述什麼,骨折做過手術的還要數數幾個釘……作為神經大條的美少女我很崩潰啊。經常撕掉重來。但是經過他的折磨我還真是培養出工作中嚴謹的態度。每天帶著我看片子,說到看片子,其實很崩潰的(為啥一直崩潰)。片子是插在燈前面的。每次看久了都感覺自己要瞎了……
對,我就是為那些眼睛要晃瞎了的老師們鳴不平的。那是醫生們診斷的,後來技術越來越先進了就不手寫了,改列印的了,看著更清晰了不是么。什麼叫機器自己診斷的,要真這麼先進,醫院就沒有醫生了吧。
雖然我不在放射線工作了,但是我還是很感謝帶我的蘭老師,是他在我真正工作之前幫我打下了好基礎,還有好性格。


坐在電腦前面閱片寫報告卻聽到辦公室外面的患者說「你看這群醫生不幹正事個個在那玩電腦」的心情你們是不會理解的。

患者連一句「醫生」都捨不得叫而用「師傅」的稱號代替的感受你們是體會不到的。

居然有人認為影像報告都是機器出的,真是對不起我這雙每天盯屏幕看圖像看到瞎的眼睛和被看不見的射線輻射著還沒變異的身體!


哈哈哈!上次寫報告的時候聽到門外的病人家屬問,是不是拍好之後機器自動出報告啊?我就忍不住升起一絲蛋蛋的憂傷。
我也想這樣呢!好多時候遇到不會寫的報告都奮力翻好久專業書,這個到底是炎症還是腫瘤,別亂給人家下結論啊,萬一人家只是炎症,我寫個腫瘤把病人和家屬都嚇死了怎麼辦;萬一是腫瘤不是炎症,那病人就放鬆警惕回家休息,三個月後已經晚期了怎麼辦!糾結死了呢!
好多時候為了診斷出疾病,不得不查找許多資料文獻,尋找這種病的特點,與其他病的鑒別方法,偶們也過得不容易


醫學影像學的新生。
我之前一直覺得,為什麼醫學要背的那麼多,卻是理科(至少我目前學的都基本上是要背的多)
如果只是背書的話,我想可能文科生會比理科生做的更好吧(個人看法)
那麼醫學為什麼是理科
你去看病,比如說你其實就有點發熱,說輕了就是普通小感冒,說重了有很多嚴重的病的初期癥狀都有發熱
而醫學之所以是理科,是因為首先醫生要用理科的思維來分析
就像是你肚子痛,醫生會按著你腹部的不同區域,問你有什麼感受,疼不疼,怎麼樣的疼,因為不同的疼痛代表不同的病變位置
這是一個邏輯推理的過程,其準確性取決於醫生個人水平的高低
以及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我斷層解剖還沒背完……
如果我們學這麼多年的知識才能看懂的片子,隨便誰都能看懂
還學毛線?
如果我們學這麼多年只是才能看懂的片子,靠機器就能搞定
無良醫學毀我青春???
不過我比較期待的是,現在AI發展那麼迅速,以後小病小痛機器自行診斷開藥。
機器無法識別的病,或者你不相信機器,再去付診金預約醫生。
這樣就可以排除掉那些挂號費幾塊錢都嫌貴的人
醫鬧應該也會減少了吧
畢竟你們見不到醫生啊~~去砸機器吧 prprpr


一部分,單位還有更多,看完這些,大概可以入門了。


能依靠機器來幫助人類應該感到慶幸,光視觸叩聽能知道的信息量實在太小。而且就算學過醫學影像學,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看片子。臨床經驗豐富與否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題主提到的神論圈內人都是嗤之以鼻的,醫學從來不是純科學。
現在的醫生開的檢查單的確有點多,而且有時不加任何解釋就讓你去做。普通人的知識水平無法理解,這種誤解也是在所難免。
存在有些醫生完全依賴影像學忽略臨床癥狀和體征的現象,只能說醫生水平太參差,受苦的還是病人。


以前是醫學影像公司的銷售,曾經兩年天天鑽放射科。非醫生是很難了解看片子的經驗含量多麼深,即使經過長時間的專業培訓,對於平片,CT,MR,DSA的很多片子還是看不懂,普通人更是不知道一個片子上深一點淺一點的顏色都預示著不同的部位和病灶,放射科醫生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我們以前做的最多的工作是什麼,就是創造機會使臨床醫生和影像科醫生的工作結合起來,讓影像科醫生多去深入臨床工作,指導臨床醫生看片,提高結合診斷水平。也就是說,影像科不僅僅是輔助科室,是一個很重要的科室,這在很多臨床醫生那裡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至於普通患者,你們拿到的隨片診斷確實是影像科醫生看到片子本身根據經驗和專業知識得出的結果,但是如果有疑似病灶和高危疑問,也會打電話到臨床去問病人實際情況的,總而言之,影像診斷和臨床診斷是有機結合的,每樣都不可缺少。


這個所謂的神論簡直就是腦殘→_→
專門有一個專業叫做醫學影像,人家影像科學了五年甚至八年來研究這些片子,你居然說直接顯示出來,這完全是反智主義者的言論~況且大部分的時候僅僅影像醫生還不夠,所以很多報告都會寫,結合臨床,片子上黑黑灰灰的都差不多,還得結合患者癥狀體格檢查來判斷~生命科學是21世紀以及未來最最深奧的科學,也是最最重要的科學,具體怎樣看片子不是一天兩天能說清楚的,學無止境,千萬不要用反智的觀點來看待科學的問題


口腔科來湊熱鬧。多圖。介紹三種影像診斷:牙片,曲面斷層,CT。
1.牙片

好吧由於我來自口腔正畸科,所以翻遍手機找到的唯一一張牙片居然還是戴托槽照的……牙片非常常見,極小巧,是要放到患者口腔里,拍具體牙位的。適用範圍非常之廣,主訴為牙疼啦,想要拔牙,鑲牙啦,牙片必不可少。
2.曲面斷層

曲面斷層仍然是x-ray片,是拍全口牙齒的一個全景片。價格一般也比牙片要貴。如果是要做矯正或多顆牙需要治療或修復,曲面斷層必不可少。可能會有人疑問,曲面斷層有了,是不是就不需要拍牙片了呢。我的答案是,仍需要。對於一些特殊位置,比如上前牙,曲斷對於牙根的顯影是不如牙片的,這也是為什麼做矯正前曲面斷層和上前牙牙片都要具備的原因。
3.CT
不要以為牙齒就不需要拍ct了啊。相反,影像科有專門為牙齒而量身定做的cbct,投射劑量小,成像清晰。

以上兩張圖為影像科或正畸科在電腦前用專業軟體呈現的圖像,我們可以360度觀察每顆牙齒與其他牙齒的毗鄰關係,咬合情況,未萌牙齒如何助萌等一系列情況。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放射線科出片子需要很長時間,因為要分析每顆未萌牙齒的位置,牙根是否吸收,骨質如何等等。cbct是三維立體的,所以價格也是三種中最高的。
其他影像片子還有很多,下頜骨側位片,下頜骨正位片,上頜前部咬合片,都是專門為正畸科準備,誰感興趣我會再專題和大家分享的。


推薦閱讀:

醫院裡面 CT、MRI 影像文件是什麼格式,可以問醫生要走嗎?

TAG:醫生 | 醫院 | 醫學 | CT(計算機斷層成像) | 醫學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