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中國傳統文化輸出到全世界?

看到日本在里約閉幕式上的驚艷表演,讓我覺得很沮喪。
日本的動漫,遊戲,純音樂都享譽全球。而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感覺出名的也只有功夫、熊貓和功夫熊貓。
咱們的花木蘭還是別人拍的。說起三國,有名的是日本的遊戲真三國無雙和三國志。
這是不是說明咱們的文化不是沒有市場,只是缺乏渠道?
現在大家也都喜歡看美劇,日漫。
為什麼會這樣呢?
怎麼樣才能讓咱們的文化在全球發揚光大?


軟硬文化取消審查這類的老生常談先不說了,我看各位還有一件事是沒搞明白的。其實你在自行車隊上畫臉譜是沒有意義的,輸出文化,必須是輸出流行文化,輸出傳統文化是痴人說夢。
想想現在
美國輸出的是什麼?遊戲、美劇、好萊塢。
日本輸出的是什麼?漫畫、動畫、艦女人。
韓國輸出的是什麼?音樂、韓劇、男女團。
中國在試圖輸出什麼?京劇、武術、老中醫。

除了制度、市場、審核帶來的實力差距,從方向上來說也搞錯了。
輸出文化,必須要輸出流行文化,輸出那些點開app能聽,打開電腦能玩,躺在床上能一集一集看的。當這些可以進入到別國千家萬戶的文化產品流行開來之後,一些民族的傳統的文化也會隨之有一定的傳播。
比如《大長今》的火熱也帶動了一陣韓國民族服飾的流行。但你脫離了電視劇這個流行文化的載體,拍個宣傳片來宣傳韓服,能起到什麼效果呢?
同樣就像是動畫和漫畫讓一些人了解到了日本傳統文化,開始讓浴衣讓茶道為別國民眾所知。但你一開始就打定主意,不斷宣傳茶道、花道、藝伎,有意義嗎?
也許也會有人感興趣吧,不過想必只是極少數人,這樣的輸出文化是不會成功的。

所以,如同自行車隊上印臉譜這種事我是不看好的,這和當年派一大堆和尚去巴黎街頭耍大刀實際上是一樣的。
能夠得到獵奇的眼光,得不到欣賞和讚許。
更得不到消費。

現在中國試圖輸出的內容,和中國人看印度的摩托閱兵可能沒什麼區別。不明覺厲,並無裨益。
「阿三屌爆了!」
「Chinese wonderful !」
也許二者的差距並不大。

看看日本在閉幕式上的八分鐘演出,沒有出現傳統文化,沒有和服浴衣,沒有各種道。出現的是馬里奧、小叮噹、皮卡丘,再想想中國在進行自我宣傳時都是什麼風格呢?
咿咿呀呀的京劇,打著太極的老頭,寫著毛筆字的大爺。

這些東西不僅和西方有隔閡,距離中國人的生活都太遠了。


——老培


清末駐英國使館副使,常任歐洲公使劉錫鴻同志,是一個很隨意的人。在法國出差的時候,常常穿著個隨風飄舞的破衣裳,趿拉著布鞋,站在法國最高橋樑上舉目眺望。隨從官員鄭重其事地勸他不要這個樣子,他就很憤怒地對同事講:「我這是想讓外國人瞻仰瞻仰我大天朝的人物!(予欲使外邦人瞻仰天朝人物耳)」

圍觀的是很多,但那能叫瞻仰么?


I love you. What does this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you?

懂英語的話,你會覺得這句話寫得特別粗糙。它的中文意思也挺粗糙的,叫「我喜歡你,與你何干?」。中二指數爆表吧?這就對了,因為這句話來自某網路修仙小說。當時我在水外國某論壇,發現一群來自歐美的中國修仙小說愛好者,在討論他們最喜歡的書里的句子,這句話位列榜首,各讀者紛紛表示太霸氣了,看完直接跪了。

不知道諸位聽說過ST沒有?再比如 ISSTH?在研究了數個論壇和各種社交網路組織以後,我終於反應過來這些黑話的意思了,前者是《星辰變》(Stellar Transformation),後者是《我欲封天》(I shall seal the heaven)。經典的網文。有著一大群遍布世界各地的狂熱讀者,他們心心念念等(英文翻譯)更新,拿到網文以後覺也不睡飯也不吃瘋狂地刷。最後在論壇里灌水,連發十條帖子說「xxx吊爆了」。

去年在發現了這個隱秘的社群以後,我震驚了很久。你說,為什麼網文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從粗製濫造的中文翻譯成更加粗製濫造的英文,還能吸引這麼大的一批讀者?

話說回來,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愛看修仙小說?我們為什麼不眠不休追著一個寫手,看一個農村出來的傻小伙在一個冗長的升級系統裡面打怪、練級、得到屠龍寶刀、最後抱得美人歸?因為這裡面有很多令人激動的元素,最核心的,是屌絲逆襲的情節,男主多達一打的紅顏知己,以及無需顧及場景描寫、思想感情抒發的快速緊張的故事情節(對比之下雨果的小說就太「爛」了,一本書有半本在發議論)。這些東西是俗的,但是不得不說,我,我們群眾,就喜歡這些東西,看得爽到飛起。難道,外國人就不喜歡這些嗎?當然喜歡啦,屌絲逆襲這麼激爽、這麼有強烈代入感的命題,就是出了銀河系也是有人願意看的。

屌絲要逆襲,這要不是普世價值觀,那世界上就沒有普世價值觀了。

大家一說到文化輸出,馬上想到的是我們要在金色大廳唱京劇,要在時代廣場播放中國宣傳片,要有中國女星走奧斯卡的紅毯。我覺得這個思路有點窄,窄到沒朋友了。你一邊想要外國人說起中國的東西人人都豎起大拇指,另一邊卻拚命打造一些陽春白雪的東西,一些我們中國人都不一定能理解的東西,那明顯是犯了一個錯誤:把外國人都當成文化精英了。可惜啊,可惜下里巴人、俗人、不欣賞高雅文化的人,在外國和在中國一樣多。要輸出文化,讓外國的街頭巷尾、田間地頭都知道中國,卻不考慮人家的接受程度,這是行不通的,說白了,大多數外國人連歌劇都懶得聽,你還讓他們聽京劇?美國南部村裡的農民不喜歡,你喜歡,你算老幾?

真正戳到老百姓的點的文化輸出,是走得很遠的,遠到超乎宣傳口的這幫人的想像。《星辰變》在歐美讀者裡面受到怎樣的歡迎,古典小說能比嗎?某直播平台上一個叫「小蝦米」的唱歌主播,在越南有多少粉絲,我們的一線歌唱藝術家能比嗎?你到快手上看看,那些在非洲的中國工地附近的小屁孩,說「老鐵沒毛病,雙擊666」說得有多溜,孔子學院搞了這麼久,會不會最後發現大多數非洲人學會的第一句中文是「老鐵沒毛病」,聽過的第一首中文歌是《一人飲酒醉》?《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多受歡迎,是那些第四代第五代大導演拍攝的作品能比的嗎?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文化輸出最厲害的國家之一,你看看它是怎麼讓全世界的人追著它跑的?它在銷售潘恩的《常識》?它在銷售芝加哥學派?不是,它在賣屌絲逆襲,賣拯救世界,賣大胸妹子,賣消費主義。真正像胡適魯迅那樣的人,看了美國大片是要反胃的,他們願意為愛倫坡的詩買單,可惜得很,我不是魯迅,你們也不是,我們中國有十幾億人,更願意喝著可樂看美國大片(我知道魯迅愛看電影,只是這麼一說…)。所以美國就是文化強國。它要是指望輸出愛倫坡的詩,那估計現在還在街邊要飯呢。美國與我們的區別只是:它是成體系的、工業化的大眾文化生產,換句話說,美國在輸出精緻的粗糙,我們水平差一點,現在只能輸出粗糙的粗糙。如此而已。你只有先把東西賣到全世界了,才能再考慮夾帶私貨,悄悄輸出一點價值觀,悄悄輸出一點高雅的文化,而不是反過來,把大家聚起來開大會,說:看好了,我們要輸出價值觀、輸出五千年文明了啊,你們誰來買?這麼操作,不黃都沒天理。舉個例子,只有讓外國老百姓看《星辰變》看爽了,你再給他們講《西遊記》,他們才有可能看,完了你再講玄奘不遠萬里搞文化交流,我們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他們才有可能信。你上來就說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完了再推薦一本《西遊記》,人家估計以為你是神經病。

我們的文教部門繼續搞孔子學院、京劇巡演吧,這也是必要的,不過我可得教你們一句,過幾年你們去肯亞農村的時候,人家叫你們老鐵,你們要記好,標準回答是:沒毛病。

-------
感覺有必要重新編輯一下。
1、很多人在評論區指出我使用下里巴人的方式是錯誤的(正文第七段),確實,下里巴人不是指人,而是與陽春白雪相對應,指通俗文化。我其實知道這個意思,但是為了湊個「人」出來,胡亂寫了一下。知乎的討論氛圍還是很好的,可以抓到這樣的漏洞,謝謝大家的指正。老鐵們給評論區指正錯誤的一號麥二號麥三號麥雙擊點點關注啊。
2、還有一位老鐵指出「我喜歡你,與你何干」來自一首德國女詩人的詩歌,有興趣大家可以去評論區看看。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為什麼這些美國的,英國的,西班牙的人,不知道這句話來自德國某詩人,而以為是中國網文里的呢?那麼多人在論壇里討論,沒有人指出這一點來。因為這就是外國普通人的欣賞水平和樂意接觸的東西。按美國某些人的智商,我可以肯定,你給他們看這首詩,他們會問你:靠,德國詩人也看修仙小說?這就是我說的文化輸出。有點無奈,不過挺有意思。


首先不要想著輸出,先搞好內銷最重要。
縱觀世界各大知名動漫IP,從足球小將,哆啦A夢,灌籃高手到婦聯,蝙蝠俠超人,哪個不是在其國內先火遍大江南北,然後別的國家才開始引入的。
反觀我朝,知名IP還是我小時候那幾個,近幾年的喜羊羊,熊大熊二也就是在我國低齡兒童中有話語權,年齡稍大點的都沒人看,這種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的作品輸出給誰看呢?


咱們又不是沒搞過文化輸出。

講道理咱們文化輸出的時候,美帝加上英法德日一干小弟都要跪下唱征服了好么。

然而放到現在卻變成了「黑歷史」,並沒有什麼卵用。

沒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思想進行指導,就連本國都推廣不了,還指望輸出到外國去?

看見這肌肉上的紋身是誰了么?

看見這圖上寫的英文是誰說的話了么?

看見這張圖上掛的像是誰了么?

這還是當年中國國力弱雞的時候。

你要放現在這水平,文化輸出能輸出的西方發達國家媽都不認識。畢竟「階級鬥爭,一抓就靈」,倆明星談戀愛,一名人鬧緋聞,管我卵事?能幹翻騎我脖子上胡咧咧的大老闆,多給我漲工資,別特么讓我加班,這才是切乎我實際利益的正經事。

那些都「太久遠」了,放到現在來說呢?

來翻開語錄第三十二節:文化藝術

——「在現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於一定的階級,屬於一定的政治路線的。為藝術的藝術,超階級的藝術,和政治並行或互相獨立的藝術,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無產階級的文學藝術是無產階級整個革命事業的一部分,如同列寧所說,是整個革命機器中的「齒輪和螺絲釘」。」

——「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

——「我們的文藝工作者一定要完成這個任務,一定要把立足點移過來,一定要在深入工農兵群眾深入實際鬥爭的過程中,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和學習社會的過程中,逐漸地移過來,移到工農兵這方面來,移到無產階級這方面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真正為工農兵的文藝,真正無產階級的文藝。」

揉碎了說就是什麼?

你老拍那個「帝王將相」的玩意兒,有人愛看嗎?

你老拍那個「青春愛情」的玩意兒,有人愛看嗎?

你老拍那個「玄幻武俠」的玩意兒,有人愛看嗎?

人民群眾又特么不是傻子。快餐吃個兩頓就夠了,還能一直塞這「垃圾食品」?

醒醒吧,別拍腦袋決策,拍屁股走人了。我們都說藝術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結果這群「文藝工作者」們全都沖著後面「高於生活」各種使勁,反倒把「源於生活」扔一邊;似乎他們的作品,是「越脫離正常人,越不像正常人,越覺得美」似的!

你少弄點兒「空中樓閣」,少「為領導服務」,多搞點兒正常人的思維,多搞點兒描寫正常人生活的作品出來,大家能不買賬,世界能不歡迎?


第一,國家要強大、民眾生活要富裕優渥。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人們如果能對一個國家的文化形成持續青睞,更多是因為嚮往其其投射的更優質的生活方式。羸弱貧困國家的文化,至多只會讓大眾產生獵奇感,而非發自內心的尊敬。

第二,文化要代表現代文明與先進生產力。文化沒有文明作為核心,將無法使文明國家產生共鳴,而不傳播先進生產力,則容易被時代淘汰。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對文化進行刮骨療毒的決心。比如《弟子規》之類的糟粕,主基調是強調控制、壓制的,是為落後生產力中的家庭關係服務的,會對創新、自由、反權威、獨立思考等等產生負面影響。不把傳統文化中束縛文明與生產力的東西剔除,不把順應人類發展趨勢的東西發揚,自己人都會嫌棄,何談輸出和吸引他人?

第三,文化輸出必須要有民眾的廣泛參與。每一個國人都是文化的折射者與傳播者,但在大專以上學歷人口只佔百分之十的中國,教育水平是阻礙文化在中國乃至全球普及的肯綮。不客氣地說,有許多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的敬畏,只是因為他們既讀不懂古籍名著,又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僅僅是試圖用大家都不懂的東西拿做自己的文化遮羞布,或是擔當似乎玄妙非常的裝飾品。中國文化若以這樣的心態被看待,其實與獵奇亦沒什麼兩樣。中國文化須首先在教育統中得到淬鍊和普及,而不是僅限於在朋友圈轉發養生、佛經、茶葉、野史等等。

-


讓中國的文化在世界發揚光大其實沒有像題主想像的這麼難,50年前文革的時候我們早就已經輸出過一次了。 Maoism_Wikipedia

在部分答主眼裡看來,想要向世界傳播文化得是經濟世界前幾位或者起碼是發達的「富裕國家」
當然,按照這個邏輯,文革時期的中國既不富裕又缺少尖端科技,在他們眼裡自然是不可能有啥文化影響力的。不過令人神奇的是恰恰是這樣的年代成為了新中國成立後在世界範圍內文化輸出最強的時期。

法國:五月風暴_維基百科

日本:全共斗_百度百科

你能想像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曾經被學生佔領並罷課了好幾個月,學生在東大校舍上打著「革命無罪,造反有理」、「毛澤東思想萬歲」 等標語么?對的,這就是中國曾經對日本及西方也有過的文化輸出。
東京大學事件_維基百科

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美國:黑豹黨_維基百科,反戰學生運動

甚至在美國當今的佔領華爾街運動里,你都能看到毛和文革的影響。

50年過去了,我們GDP世界第二,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債主;發射了載人飛船,互聯網產業吊打美國以外其它國家;擁有了航母洲際導彈核潛艇,「自古以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玩地不要太嗨,但即使經濟、科技、軍事力量增長如此為何我們的文化影響力卻又減弱了呢?

這是我們曾經倡導的東西

而這則是現在你包提倡的精神

你們自己感受下這兩種觀點之間的差距,而作為一個外國人你又會被哪種文化所吸引呢?

要記住,天安門前寫著的可是有兩句,千萬彆強大了就忘了後面一句。

利益相關:
世界主義者、進步主義者、力伯儒
反對文革及激進左翼


回應幾個問題:

1、蘇聯也審查,不也有好電影!憑什麼說都怪審查?

答:知乎主要用戶群體什麼時候都成了蘇聯粉?我不否認蘇聯有很多經典電影,但是蘇聯文化真的走向全世界了?文革時期,我們還高呼「砸爛蘇修的狗頭」呢,對於西方更是這樣。現在問問自己,看了蘇聯電影,你除了覺得蘇聯電影好看,會對蘇聯文化很崇拜?會想生活在蘇聯?說到根上,蘇聯之前的沙俄再落後也是二流帝國主義,封建殘餘沒那麼多,官本位沒那麼重,沒那麼多瞎指揮的領導。因此,同樣是「無明文規定全看領導喜好」的審批制度,蘇聯等華約國家或者說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還真不至於多爛。更何況冷戰格局下,本來就不利於跨國宣傳電影,和今天可比性不大。

2、外國(西方)就沒有審查制度了?

答:鑽牛角尖還真不能這樣啊。就算有,對方的標準也是精確可量化可執行的。而我們的標準是「人治」的,沒有明文規定,全看領導心情和上級精神。

上半年與台關係不錯,下半年國共內戰題材就很難在衛視台出現;只要中央領導喊幾句和諧社會,兇殺片就幾乎絕跡;警察部門領導提幾個建議,刑偵片也幾乎絕跡;民宗委喊幾句,任何錶揚漢族抗擊侵略歷史的電視劇也絕跡了。

這是標準嗎?這叫瞎指揮!這是權力強姦藝術!領導把個人喜好和政治作秀體現在審批里!

某暴露大奶的古裝戲過了審批,結果後來倉促回爐重申,變成了「大頭娃娃」。這是審批嗎?前後不一其實是因為「沒有標準」。

3、我國不也有好導演好電影嗎?!憑什麼說審批制度不好!

答:

八股文規定了寫作的格式與內容,而且嚴苛到段落都已規定,也不能妄自發表評論,用語都只能在孔孟經典里找。

那麼沒有人能寫好八股文嗎?

有的是!

但是對中國發展有用嗎?西方在地理大發現,我們還早背論語,背個幾百年就看見堅船利炮過來了。

任何一個體制總會有人能適應,還可以做得很成功,但這不能論證體制對了。我們要看體制本應為什麼服務。

我國電影在嚴苛的審批環境里成長,就好比被限定了創作範圍,而這些範圍里我們又無法自由抒發。那麼除去最好的導演,大部分人只能順著體制的套路來。做一些領導愛看的電影。

沒了社會問題,體現和諧社會,TG要打擊的除外。
沒了古代戰爭,體現民族團結,漢族內戰或模糊化衝突的除外,總之少民不能當大反派。
沒了政治戲,警匪戲一般也是香港背景,涉及大陸也絕不可能有TG官員當反派的橋段。

因此,我們只能拍一些特定的題材。

青春片/愛情片——錯誤是時間和撕逼,和諧社會。

高特效無劇本神話片/妖怪片——淡化民族衝突。

筆仙片——呵呵。

抗日片————絕對的政治正確。

不深挖社會問題的故事片(其實我挺喜歡,有不少好片。我覺得《白日焰火》還不錯)

題材被限定後,劇本要寫好就很難了。那麼最快捷的賺錢辦法就是依靠明星。這才製造了我國的天價明星片酬。

在這個畸形的模式里,劇本只是主演們耍帥的原因而不再是電影的內核,導演不再需要專業技能,鏡頭多給小鮮肉即可。

我們可能每年還是有20多部好電影,但在電影院里,你將持續被爛片轟炸。

————————————————————
先廢除審查機制吧。很多人認為不全是審查的問題。誠然,我國有很多黑心投資方、下三爛導演、二流編劇、不會演戲的演員、只為騙錢的項目企劃。然而,這些恰好都是能夠通過審查的倖存者。

在一個劣勝優汰的環境下,不去批評審查制度,而苛責藝術家們擁有心靈感應瞬間領會領導意思,在這個環境里作出吊打好萊塢的神作,無異於六十年代我國全民意淫超英趕美。


來蹭個熱點,最近的馬里奧奧德賽里就有這方面的表現。

庫巴的城堡是日本城堡,主角穿的是武士服,裡面的機關,音樂,怪物都是武士風格,你覺得從小就開始玩這遊戲的歐美小孩會認同日本還是中國?這是日本的文化輸出方式,日本人向外國輸出武士文化也不是讓你去翻浮世繪和歷史書啊,日本遊戲動漫里的漢字會讓很多歐美人產生漢字是日本發明的想法。

庫巴和公主穿的是歐美婚紗,之前也有都市國這種紐約風的關卡。

文明6中國的特色設施是長城,日本的特殊設施是電子工廠,在文明6製作者眼裡,日本的代表就是現代化。

傳統文化可以跟現代文化產品共存,但這種共存必須是以客體元素,以子集來完成,必須用21世紀的方式來講述,比如奧德賽里的武士文化,比如劉慈欣《詩云》里的唐詩,如果《詩云》能拍成好萊塢水平的科幻片,這部科幻片在世界範圍推廣唐詩的強度會超過之前所有的推廣總和,就圍棋最近的熱度可以說就是人工智慧帶起來的。

切忌不要以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強國自居,我祖上比你們吊多了聊以自慰,認為外國那些遊戲電影什麼的都是奇技淫巧,要不然又夢回大清了,虛心認識到中國才剛開始工業化,美日都工業化幾個世紀,虛心學習他們的文化產業,製作程序,講述方式,要不然外國人一聽中國總是宣傳五千年歷史,然後現狀就這樣,心裡不會想這是有多廢物嗎。

毛利人,法國美食,花木蘭,墨西哥亡靈節,我們從哪裡知道這些的。

毛利人:

《海洋奇緣》

法國美食:

《美食總動員》

花木蘭:

《花木蘭》

墨西哥亡靈節:

《尋夢環遊記》又名《墨西哥亡靈節》

我第一次知道墨西哥亡靈節是在《蝙蝠俠大戰超人》里。

歐洲人老愛說美國人沒文化,但現在法國能拍出《美食總動員》這種宣傳法國美食的動畫電影嗎,北歐能拍出《冰雪奇緣》嗎,中國能拍出《花木蘭》《功夫熊貓》這樣的動畫電影嗎,甚至中國文化很長時間內包括現在都是依靠香港,台灣,日本,美國來推廣宣傳的。


這不是很簡單嗎?

1)拍一些非中國為中心的電影。裡面或許有中國角色,但主題不是中國。各國人看了都有收穫。

2)政治家輿論更加開放動人。顯得太死板固執的政治家或外交就不要了。

3)盡量讓人覺得中國什麼樣的思維都有,多種多樣。宣傳一些世界全新的思維。

4)開發一個前所未有的系統。或者一個全世界不得不去用的某類軟體。迅速吸引世界崇拜。

5)讓所有人覺得只有中國人才有答案,覺得中國人想出來得東西有極大價值。

6)遠離悶聲發大財這種思維;至少不讓外人感覺到中國人自私。
人家更歡迎霸道一點改變世界帶領世界的那套話。

7)少崇拜軍事。

8)少宣傳一些早就在國外過時淘汰的思維。主張宣傳一些大家覺得好奇沒經歷過的。

做到了這些,估計沒人再忽略中國文化。要做到外國人都很依賴中國,覺得中國很開明比自己人更先進的這個地步。同時吸引人讓他們深深感受到中國人道德所在。

難免有一批人堅持繼續懷疑中國,但是對國外大眾來說,以上這些最適用,能說服或吸引好大一批人對中國改觀和欣賞。

---

或許還有一點值得說:媒體。中國媒體愛批評國外、國外媒體也愛批評中國。都阻礙了雙方軟實力。但是中國許多媒體有一個共同特點:讓外人感覺角度單一、乏味。很少從多個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容易讓外人覺得中國媒體說得只有一個目標,或者缺乏中立。西方媒體也有各種明確偏見,但至少會把各種思維都解釋出來,表面更中立一些。如何超過外媒影響力,第一步是把事情說得更全面更多元一些。目的是讓外國讀者自然覺得:「哇,什麼想法角度都有提到了,很有趣很客觀」。


認真回答,可能的有
1、表情包這種,包括其他類似的產物,很難想像誕生在國外
2、極致化的互聯網和軟體產品,現在這塊總體來說已經領先,但還差點原創性和顛覆性,期待未來出現中國FACEBOOK,WINDOWS系統等
3、中醫的某些形式,只限某些形式,比如拔罐,針灸,我算半個中醫黑,也不想討論它的效果,但是理論上確實像瑜伽一樣可能成為一種流行形式
4、升級換代的中國製造。有點尷尬,中國製造遍布全球,但是口碑和真實存在感偏低(品牌度),好不容易熬出頭,東南亞製造又開始了。但也是一個契機,像日本汽車成為一種文化符號那樣,中國綜合勞動力成本和研發能力,加上深不見底(hao wu jie cao)的資本市場,其實還是很強的,從小米到華為這一波手機潮,剛剛有點這個意思了。
至於京劇,漢服什麼的,我非常不理解這些自豪感哪來的,一堆人口口聲聲「中國傳統文化強大無比」,可他也就能說出這些,可笑的是估計自己一年都不接觸一回的。
而且像京劇本身才二百年歷史,相當於清末民初的「流行音樂」,它也正是因為創新,才有生命力。或許有一天中國新歌聲第200期,參賽的人都京劇唱腔,那一定因為當時流行它。
不談唱腔這塊,你放電視劇西遊記的特效給老佛爺看,你以為她還有興趣看京劇《三打白骨精》裡邊的翻跟頭?
覺得是傳統就必須牛逼的人,可笑。別扯什麼日本的歌舞伎,和服,茶道,日本進步靠的一直是長期以來徹底的形式上的西化,這些傳統形式一在日本也不主流,二來只是日本電影動漫等輸出的多了,那些傳統東西在西方刷了個熟臉僅此而已,沒有多少西方人嚮往這些東西,更多是獵奇。
日本人沒有西化的是什麼?是他們骨子裡的一些文化內涵。比如近代一大批日本企業崛起,跟他們的管理哲學和企業倫理,密不可分。
這裡無意討論中國文化內涵到底如何,假如還有許多精華,那真正需要好好繼承發揚的是這些,而不是什麼形式上的那些玩意。
比如當年東鄉平八郎一生只拜王陽明,這個輸出就是到家了。


文化輸出這種事,硬實力軟實力都不能缺,還需要潤物無聲的耐心。
這次里約奧運會就有個很棒的例子:

除了美美噠的臉譜,頭盔炫酷高科技,特別是眼罩和頭盔形成的整體+祥雲五星,非常科幻!

旁邊俄羅斯女屌一臉懵逼:你們城裡人真會玩!

還有男款哦!心靈震懾+3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旁邊那神馬玩意啊?二戰通訊兵嗎?

這頭盔,又傳統又霸氣,點贊!
這是中國的創意,中國的元素(註:可惜原頭盔底子是義大利原產 KASK BAMBINO 氣動盔)。
這就是文化輸出。
不一定要靠電影、動漫、文學,也不要扯什麼廣電總局。

當中國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當中國製造成功升級為中國創造,
這就是一種碾壓式的——
文化輸出!

——————第二天的分割線———————
一天就1500贊,但是評論也有很多反對意見啊,看來大家分歧不小,挑幾條評論放上來,省得你們去翻頁。

反方:大概占評論的三分之一吧
凰可愛彈:這純粹是精神污染吧?
DearJane:怪異,生硬,粗糙
solar yy:說實話我覺得醜死了……
Goblintoe:說實話,想法沒問題,就是操作層面上不行。如果要畫臉譜,要把整個頭盔作為臉譜範圍來進行,臉譜可以進行適當的變形,而不是在頭盔上再搞一個臉。在頭盔上再搞一個臉的結果就是小家子氣。
霧亥:丑炸了,我說實話。還有,什麼時候文化輸出能有除了這點什麼京劇四大名著四書五經陳芝麻爛穀子的東西,什麼時候中國文化就真的強大了。
九龍:說這不錯的也是服了,基本上自行車頭盔的都是流線型設計,明眼人都知道是為了體現速度感,弄個臉譜上去算什麼?
康湘寧:竊以為這頭盔丑爆了,文化有優劣,自然有淘汰,必需的東西它自然淘汰不了

正方:大概佔三分之一強,一半不到
蘇小凜:這個答案底下的評論能不能不酸!明明這個做的很好!!
這跟小孩子做出點成績一樣希望媽媽表揚卻遭到一通批評有什麼區別!!!
福音翔:明明這才是最好的例子,底下一堆人覺得不好看是啥意思。我也覺得臉譜不好看,但外國人可能覺得超屌。
君千為:我的審美跟樓上的人差的這麼多?我覺得帥炸了!又有特色!好棒的創意!
西西 :我是一看到就被驚艷到了,覺得特別好看~不過個人審美不一樣吧,感覺覺得好看的女生比較多,男生少一些的樣子
馬里奧:我就覺得挺好看的啊!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很有特色!
古公子:個人覺得挺好看。那些說不好看的, 如果看到韓國人搞出這個, 肯定跪舔, 然後說什麼 棒子盜取中國文化.
孔陽:好看!!!酷!!!怎麼就不好看了???瞎噴就代表審美水平高了???
賈德:這頭盔的確屌爆!當時看到就為這個設計驚嘆,一直很想買一個擺家裡,裝飾性不要太強。
菜籃小伙:看評論真是醉了,這頭盔外媒報道一片驚艷,推特上各種讚歎,反倒是中國人自己說是精神污染…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傳統文化,你特么輸出什麼?

理中客:
蔣飛騰:我覺得頭盔上的臉譜很美,美與丑只是每個人的看法不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向世界展示了這個文化
京長卿:文化輸出是將優美的,優雅的,人類能共同欣賞的美的輸出。臉譜只能算特色。
夏天:頂多算文化特色、文化元素。這和亞馬遜叢林里的原始部落的面具沒什麼不同,不同的文化元素,能引發獵奇心理!遠遠談不上輸出文化!
王文徽:創意是不錯的,設計上還有進步的空間
陳密:個人感覺把臉譜弄在頭盔上美醜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給人一種文化上的自信,希望中國文化的元素多出現在國際上

最後,是老蔣最喜歡的兩個評論,笑cry……
DeJoker:他的頭盔嚇到我了,我要求重賽。
揭景程:如果頭上弄個姚明臉,對面會不會笑岔氣,哈哈哈哈

——————————第四天——————————
沒想到啊,反方出了個高贊答案,眼看老蔣淪為一小撮了。
不行,老蔣有話說。
不撕逼哈,只是亮屁股。
高贊回答的核心觀點是:「輸出文化,必須是輸出流行文化,輸出傳統文化是痴人說夢。」
老蔣覺得這也太片面了。芭蕾舞、交響樂、交誼舞、西方繪畫……紛紛表示不服,這些藝術形式也很傳統,照樣輸出到世界啊;情人節、聖誕節等傳統洋節日,國內也很High嘛。

當然,老蔣的回答里說臉譜頭盔就是文化輸出,也是不對的。
臉譜頭盔只能說是文化輸出的初級階段:文化展示
你有再多的好貨色,總要展示出來給人看吧。
如果連展示的勇氣都沒有,誰理你啊?
蹦床隊女運動員比賽服的盤扣立領;乒乓球運動員身上的盤龍;臉譜頭盔等等。這些都是中國元素的展示。

高贊回答很推崇閉幕式日本的演出,其實馬里奧、小叮噹、皮卡丘這些,可能比你和很多給你點贊的人年紀都要大,在當年確實是流行,現在嘛,至少老蔣覺得這些只是懷舊文化而已。

最後高贊回答說:「再想想中國在進行自我宣傳時都是什麼風格呢?咿咿呀呀的京劇,打著太極的老頭,寫著毛筆字的大爺。」
答主啊,估計是你看到這就換台了吧?後面的中國高鐵、現代化城市,以及小學生笑臉這樣的老三篇組合,哪個宣傳片沒有啊?
套路是生硬,但也沒你說的那麼不堪。

-------------------------------------------------------------

喜歡就點贊,討厭就吐槽。
關注蔣校長,乾貨不斷!


1、日本在里約閉幕式上的馬里奧是日本傳統文化?

變形金剛、蝙蝠俠、紙牌屋、行屍走肉...是美國傳統文化?

分明都是現代的流行文化嘛。

其實美國、日本在輸出傳統文化方面做的都很失敗。

它們現在輸出的是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流行文化。

2、美國電影花木蘭為什麼成功?不是因為花木蘭這個中國故事,而是因為迪斯尼把花木蘭的精神內核轉移到了女權上,它符合當代美國社會的普遍訴求。

也就是說,美國電影花木蘭所體現的並非中國的傳統文化,它只是有個中國的外皮,徒有其表。重點是它擁有當代美國的靈魂。

當然,美國電影花木蘭是1998年上映的,如果是在2017年上映,那麼花木蘭很可能被好萊塢白左們塑造成一個跨性別者。沒辦法,要想流行就必須順應潮流啦。

3、從古至今,在藍星上輸出文化,必須要有兩個支柱——武力與經濟。

想讓咱們的文化在全球發揚光大,那就得好好發展經濟和多造航母。當中國成為藍星第一經濟強國時,當中國的航母遍布全球時,那就是我們中國文化發揚光大之始。


你們都沒有說到點子上,首先應該讓國內合格的設計師、動畫師、插畫師等吃飽飯,相關文化產業的領導不那麼智障,十來個人圍著一個美術你們以為少見嗎?
誰都要BB,都不把製作東西的人當人看,你們有誰了解過國內的漫畫插畫動畫導演編劇編曲,你們吵吵沒事,請不要欺負藝術工作者!
再別吹鼓靠市場了,智障公司智障投資方比山上的石頭都多,這個市場很大,我也不是針對誰,在座的各位都是。。。咳咳。。。
還有國內低端培訓班遍地,拉低了整個行業生態的水準,不是往裡面投人投錢就能有用的,藝術作品具有獨特性,獨立性,個人化的特點,一個好的藝術作品可以滿足大量人群,而不是吹鼓回來的,你們和等待戈多那幾個乞丐有什麼區別,多去看多去了解現在的藝術走向才對。
藝術復興基本盤,有abp站、站酷以及各種漫畫網文網站,其中b站屬於最好的,兼具了創造和輸出,對網站認同的人數巨大,以後如果出現了什麼新東西就只會在這些網站當中。


這個問題很怪,就好像一個頭上流膿腳上生瘡的丑鬼在全球化的市場上發騷:咦,我怎麼無人問津,怎麼才能把我賣出去?

賣個屁啊你賣,白給人家都噁心。

你摧殘花園,卻無法阻擋春天。有值得輸出的東西,自然有人買,買不到就偷,盜版、資源黨為啥這麼火?

以中國影視而言,除了技術、劇情、台詞這些最基本的東西爛得不成體統,毛病主要在於價值觀,賤。辮子戲、小時代這樣的垃圾難道想跟指環王在全球競爭?

優秀文化何愁輸出?黑澤明沒錢拍《影子武士》,美國兩大導演為其拉資金拍廣告,不看到你偉大的思想落實到大銀幕傳播世界誓不罷休。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唐詩把龐德等歐美文化精英迷得神魂顛倒;

魯迅令日韓精英五體投地,感嘆自己的國家無法誕生如此偉大的人物;

當年BBC購得《哪吒鬧海》版權,特意選在聖誕節播出,哪吒名揚四海。

何為優秀?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反抗暴政和強權,謳歌自由的主題,與民族元素:京劇的鑼鼓、胡琴、二胡、三弦,以及古建築與繪畫的色彩和造型結合在一起,以民族特有的美學形式呈現人類的普遍命運:抗爭的合理與必然,永遠不會過時,放諸四海大受歡迎。


最成功的文化輸出:一是食物,一是功夫;大家都知道中國美食和中國功夫它的傳播已經給你有很多種;
其他的中國文化也應該被輸出,比如說,中國旗袍、中國文物古迹、儒學、茶道茶藝……這些;
那現在我就來說說中國視記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將中國文化進行怎樣廣泛的傳播。
首先,中國視記ChinaSight,由北京華夏視記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發,以「一小時了解中國,一小時融入世界」為理念,力爭打造中國最大的新媒體文化類視頻國際傳播平台。
中國視記app,將作為主要的傳播媒體平台,進行全球傳播。

中國視記,匯聚文化類優質視頻的,跟隨近些年移動互聯網的狂熱腳步,與時俱進採用短視頻進行傳播,比如中國美食,在視記app上的展示,完全可以表現出美食的各種味道;

在這幾個專題中,中國美食從準備食材到烹飪成品,在視覺上給我們呈現出完美的效果;
當然不僅是美食,還有中國的民風民俗、衣冠服飾、地域文化、中華武術、以及中國的書、畫……
中國視記都將其聚集到一起 用我們當下可接受的短視頻輸出給我們所有熱愛中國文化對文化有興趣的全球朋友。

隨著移動設備的方便,移動應用app也進入了如火如荼的狀態,無論是中國還是在海外都不例外,因此以手機app短視頻的形式作為呈現傳播中國文化的一種途徑,我覺得是可行的。
視記app的視頻合作媒體來源於各大合作媒體。
詳情可下載中國視記app:
中國視記ChinaSight-中國文化精選視頻 on the App Store 覺得還可以的話,大家可以來點贊;當然也歡迎大家發表不同的見解!


特別支持搞好內銷,再談輸出的觀點。

文化輸出,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
官方的,孔子學院這一類,雖然存在著村炮和腐敗,但是已經很好了,值回投資了——不管那一國,官方對文化的塑造總是偏保守,有一點僵化的。

現在的問題是民間的。
你讓我們輸出什麼?輸出三和大神、快手、頁游和洗剪吹嗎?
知乎精英們啊,這才是現在中國廣袤大地上文化市場的真相,一片沙漠。

日本的文化輸出是戰後被美軍接管。隨著十幾年之後美國本土嬰兒潮一代的成長、嬉皮士運動,形成了一個被動的契機。
那時候日本飯都吃不上了,搞什麼主動文化輸出。
泡沫經濟時代,日本經濟又長期被美國捆綁。所以他的文化輸出始終有被動式的因素在裡面。
說起來那不叫輸出,叫攝取。

這麼說的話,60年代全歐美都在鬧社會主義運動,戴毛主席像章的多了去了,算不算文化輸出呢?只是中國官方羞於提那個事了。

所以說,在文化領域,中國不要搞官方的揠苗助長。繁榮國內市場。早晚有輸出的一天。文化不能不自信。

二共當家以來,政府從來就擰不過資本的大腿。安心當那啥,不要立民族主義的牌坊。想開了就好了。

拿動漫來說,去年我還保持著中國動漫都是《汽車人總動員》《果寶特攻》的認識水平呢。

不建動漫產業園才多長時間啊,好作品(雖然還要借情懷來炒作一下),包括長片和網路發行的短劇,就開始冒頭了。


說一點我自己的看法,比較感性。

首先,輸出文化,需要的是cool。如果你輸出的東西不怎麼cool,那麼別人八成是不太可能買帳的。

我感覺我們在輸出自己文化的時候,太過於講究正統和科學了,太嚴肅,太學術,完全和cool不沾邊,像一個帶著酒瓶底的老學究,而不是一個英氣逼人的魅力少年。

我們說日本人、美國人文化輸出做得好。從內核來說,美國200來年的文化和日本的文化,根本沒辦法和我們5000年的精華相提並論。但美國人和日本人的輸出品更cool——大家看電影是為了爽,不是為了學習——只要東西足夠cool就好了。


所以我們看到:


美系的:蝙蝠俠,蜘蛛俠,綠巨人,美國隊長,變形金剛,速度與激情(這些是淺層的cool,美女帥哥和超級英雄,機器人大戰和火爆的戰鬥,緊張的飆車。)


紙牌屋,教父,楚門的世界,肖申克救贖,阿甘正傳,雨人(這些是深層的cool,關於權謀和狡詐,關於精心布局的詭計和人際之間的縱橫捭闔,關於人性和黑暗。)


日系的:火影忍者,進擊的巨人,EVA,高達,戰國無雙,三國無雙,宮崎駿,押井守,大友克洋,黑澤明。

輸出的都是基於現代文化的產物——美女帥哥,機器人和跑車,火爆戰鬥和黑幫風雲——而在我們那些「老學究」的眼裡:

美女帥哥=淫穢色情
跑車=拜金主義、物質慾望
火爆戰鬥=暴力血腥
黑幫風雲=誨淫誨盜

於是我們就只能自廢武功,拍出一些「三觀奇正」卻「毫無G點」的片子,因為有G點的,都多多少少被閹割了。

不過很慶幸,現在我們正在慢慢進步,一些過去不怎麼敢被涉及的,現在也可以拍出來了,比如關於地痞流氓《老炮兒》,比如玄幻詭異的《尋龍訣》,比如荒誕不經的《泰囧》,人物的形象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高大全,而慢慢允許出現像「張學軍」這種好勇鬥狠,滿嘴粗話卻也帶點可愛的老炮兒形象了。

我們根本不缺好的劇本,也不缺把好劇本搬上舞台的能人,我們缺的是cool,cooler,coolest。


很簡單,你要過上讓世界其他國家人民嚮往的生活。


推薦閱讀:

錢有多重要?
男生日常搭配是什麼樣子?
你在哪一刻體驗到了真正的貧富差距?
限制你自由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
哪些句子拯救了你的英文郵件?

TAG:藝術 | 歷史 | 生活 | 文化 | 文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