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馬雲所說的月入兩三萬,三四萬的人最幸福?
相關問題:月薪多少最幸福,離你有多遠? - 知乎
這句話源於一段兩分鐘的視頻,馬雲的一次阿里內部會議演講。
馬雲坦承,自己從第一天起就沒想過當首富,還為此稀釋公司持股,「沒想到把自己的股份降到8%,還是有那麼多,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在馬雲看來,在中國最幸福的狀態是:「一個月有兩三萬、三四萬塊錢,有個小房子、有個車、有個好家庭,沒有比這個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
你們有沒有玩過一款遊戲叫夢幻西遊,或者神武。
暴露年齡了。
這個遊戲充斥著很多卡級的人。
卡30的,卡40的,卡60的,卡69的。
因為升級了之後,和你一起競爭的人也都是高等級的,越高級的裝備也越來越稀有。
所以玩家寧願卡級。
比如30級。
卡神獸。
30級可以做的事情很少。
每天只需要玩一兩個小時,攢很久可以攢出一隻神獸。
然後帶著神獸玩。
又比如卡69級。
因為70級以上的裝備越來越貴,越來越難,而69級可以通過三界比武來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換算到現實生活中。
不管你怎麼的爬升階層,只要你不是皇帝,不能一手遮天,你都會被規則限制,你都有不開心的地方。
而馬雲說的這個,就相當於69級這個門檻。
可以享受到普通人的一切,但是比普通人過得好多了。
2006 年我和女友在南京工作,兩個人工資加起來不到 15k ,當時南京的房價已經比較高了,7、8千,接近一萬。我們兩人一個月也攢不了一平米,沒有在南京安家的打算。當時我們聊天,說要是什麼時候一個人的薪水過了 15k ,另一個人就可以不上班,干點自己想乾的事情。
2013 年我和媳婦在西安,薪水都過了 15k ,也有了按揭的房子。有一次我們走在科技路上,我對媳婦說,什麼時候我能賺到更多的錢,讓你每月能在金鷹隨便買衣服就好了。媳婦賊感動,說我有這心就好。這個時候我想起 2006 年我們在南京說過的話——「一個人薪水過 15k,家裡只要有一人上班就好。」於是我們就又盤算了一下,我們有房貸,有孩子,有請阿姨照看孩子,每個月要給雙方老人養老費用,盤算下來,發現要一個人每月入手 20k ,才可能讓生活不那麼緊巴。於是我們笑笑,決定還是兩個人都上班,並且,還是只能一年逛一兩次商場。
2015 年,買了車,開始每個月負擔兩千多的固定開銷,支出又多了一筆。孩子上了一個英語班,一個畫畫班,平均一個月 2 千左右的支出。並且,這個時候,考慮到孩子過一年要上小學了,教育開銷會增大。我這一年和朋友在創業,沒什麼收入,經濟上捉襟見肘。我們這麼一算,覺得兩個人還是得老老實實上班,一個人真養不起這個三口之家。同時也開始懷疑,到底一個人賺到多少錢,才會心理上沒什麼負擔,比較有幸福感?
2015年底,創業失敗,回到公司上班,忽然覺得輕鬆多了——每個月又可以拿不少錢了耶。這個時候,我和媳婦兩個人的薪水,足夠養活孩子、贍養老人、還房貸、養車子,每年出去轉兩圈也沒問題。
現在回顧,2016年初到 2017 年中,是幸福感最強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狀態,剛好和馬雲說的差不多:「一個月有兩三萬、三四萬塊錢,有個小房子、有個車、有個好家庭,沒有比這個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
如果夫妻雙方身體不出狀況,雙方家裡老人不出狀況,馬雲說的這種狀態,確實是最幸福的狀態:生活所需都可以滿足,每個月還有萬兒八千節餘,能應付個小狀況,心理上沒什麼壓力,感覺鬆緊適度和諧平衡。
但這種臨界狀態,其實也是蠻脆弱的——只要小家庭或者雙方原生家庭誰攤上個什麼狀況和醫院打幾次交道,你就會發現,三五年積累瞬間清零,幸福狀態一潰千里。
意識到這一點,你就覺得,必須為意外、為養老操心,就覺得2、3萬,3、4萬,還不能給你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結合我的經驗,馬雲說的話,應該這麼理解:
- 家庭收入足夠養房子、養車子、養孩子,每月還能節餘 1/3 ~ 1/4 的家庭收入
- 兩個人都要正常上班,合一家之力,才可以維持這種狀態
- 不要做創業這類敗家的事情,它們會打破你的幸福狀態
- 小家庭和雙方原生家庭沒病沒災,不會有意外來破壞你的平衡
但是還有一件事情,馬雲沒有說到,那就是孔子說的,「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什麼意思呢,簡單說,就是:你能養家、養孩子、養老人、生活有點滋潤了,就會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成長。對於收入三四萬的家庭或個人來講,這個時候,物質不匱乏了,但轉眼就會陷入一個新的泥沼:空虛、寂寞、無聊、缺乏意義感。這種感覺,會抵消你的幸福感,甚至會讓你覺得,還不如原來天天為了房貸、車貸拚命工作的時候——那多充實啊。
我在 2016 年初到 2017 年中,經歷了馬雲所說的最幸福的狀態,然後,就開始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事迫在眉睫,不做就沒有所謂的幸福,於是我就放棄了高薪工作,離開組織,自由職業……
你看,你每個階段想像的「有多少多少錢就很幸福」,到你真有了那些錢,你就會發現,原來這樣也並沒有什麼特別幸福的,反而新的問題又來了。
所以,我的觀點是:幸福是個動詞,是一種追求,是在路上的狀態,是動態的平衡。當你有一個你願意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並且正在路上走著的時候,其實是最幸福的。你在若干年後回望過去,也一定最懷念那樣充滿希望的日子,覺得那是最幸福的旅程。
月入兩三四萬,大概是一個人僅憑個人工作技能所能獲得的收入的上限,比如一個邏輯清晰的程序員,一個才華顯露的設計師,一個功底紮實的分析研究員。根據行業不同收入可能有高低,但總之,在這個收入層面上,這還是一份工作,一份能與生活/個人精神追求切割開的、可進可退、獨善其身的工作。
再往上的收入,已經不是靠技能獨善其身能夠獲得的了,能力本身必然與某種資源交換產生關聯--可能是人脈、可能是財富、可能是信息、也可能是流量等等。但凡資源一旦開始交換,你就已被捲入滾滾紅塵中,牽絲帶絆,身不由己了。
我之前的一個同事,在很早期加入了阿里巴巴,在杭州工作。有一次她從杭州飛回新加坡的時候,她的出入境記錄出了點問題,在海關被扣住了,拖了很久沒搞清楚,她又急著走,就趕緊掛了個電話給總部HR,HR電話又打到了不知道哪個有關部門,然後電話又打到了機場,趕緊放行,其間航班一直在等她。當時她跟我分享這個小故事,感慨說「其實在杭州,阿里巴巴還是『很有能量』」的。
這還只是阿里巴巴的一個中層管理,遠未到高管級別,更別說馬雲了。
馬雲眼中的世界,和你我眼中的世界,不是一個世界。出現在馬雲面前的時候,窮不敢刁鑽造次,權不敢肆意妄為,人都理性的很多,都充滿善意。其實都未必要給他優待和特權,哪怕只是按部就班,各司其職就好,僅僅這樣,馬雲看到的世界,即便未必美的像新聞聯播,但也要遠好過那些真的一個月賺2-3萬,3-4萬的人所朝夕相處的社會。因為這樣,所以他才玩兒的起清心寡欲,玩兒的起返璞歸真,在這樣一個簡單善良,波瀾不興,每個人都守規矩,君君臣臣互不刁難的社會裡,才容得下你那小富即安,小資產階級的幸福。
在馬雲看來,2-3萬的開銷已經夠了,剩下的都不是錢的問題。因為他看不到,月薪2-3萬的人還在焦頭爛額拚命掙更多的錢,為的就是拿錢去抵擋和抗衡,那些被馬雲首富光環屏蔽掉的刁難和苟且。沒一個說到點子上的,因為阿里旗下的程序員工作幾年工資就是2、3W,努力工作也能達到3、4W。馬雲就是說,你們這個層次就是最幸福的,好好努力,好好加班收入3、4W的時候更幸福。
別特么老想著要跳槽去創業搞大新聞賺大錢,創業操的心你們受不了,去跳槽創業的更別想忽悠內部員工跟著去創業。
至於2、3W3、4W的工資是不是最幸福的這一點都不重要。
如何理解馬雲所說的月入兩三萬,三四萬的人最幸福?
回答:馬雲說這話裡面有好幾層意思,我們一層層剖開了看。
- 第一層意思:馬雲在矯情;
馬雲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有生以來最大的錯誤就是創建阿里巴巴
如今這句話已成為了裝逼屆的最頂級裝逼術語。如果馬雲真的這麼後悔創建了阿里巴巴,為啥他不散盡家財,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馬雲顯然捨不得。
一句話,錢都是辛辛苦苦賺的,有錢人更愛錢。
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就知道馬雲說「月入兩三萬,三四萬的人最幸福」是矯情,他捨不得自己的千億身價,就是潛意識中認為他的財富帶來的幸福和滿足感遠遠超過那些月薪幾萬塊的打工仔。
所以這句話也就是馬雲這個級別的富翁可以矯情矯情,各位千萬別過度的相信。
要說例子,《甲方乙方》里的尤老闆就是一榜樣。
先是這樣:
最後這樣:
- 第二層意思:馬雲真羨慕那些不用操心的白領;
人間有各種福,最難享的福叫做「清福」,清凈、平安、自在、沒煩惱。
馬雲現在跟「清福」是一點兒不沾邊。
清凈嗎?不清凈。截止2017年6月,阿里巴巴的僱員人數是73780人,一睜眼就是7萬多張嘴指著你吃喝生存發展,7w多個人等著你做決策,馬雲的時間已經不屬於他自己,他曾經說過:「我後悔終日忙工作,根本沒有時間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絕對不會再這樣了。我的妻子說,你並不是我的人,你屬於阿里巴巴。」;
平安嗎?不平安。馬雲說:「錢在100萬的時候是你的錢。超過一兩千萬,麻煩就來了,你要考慮增值,是買股票好呢、買債券好呢,還是買房地產好。超過一兩個億的時候,麻煩就大了。超過十個億,這是社會對你的信任,人家讓你幫他管錢而已,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你的錢。」 中國的社會從來都是官商制,官商,而不是商官,說明官在前,官是第一。
中國商人的財富,永遠離不開權力的保護,也逃不脫權力的威脅。遠者如沈萬三,胡雪岩,近者如黃光裕,還有剛剛潛逃之加拿大的那位。你跟我說老王?呵呵,老王好歹沒進去啊。
記住這經典的一幕。黃光裕在國美總經理大會上失態的表現。
黃光裕不管不顧,臉上帶著譏誚的笑繼續說了下去:「你們現在翻翻口袋,哪個口袋裡的錢不比我的多,我的口袋是空空如也!不要以為你們做了什麼我不知道,有幾個人能站出來拍怕自己的胸脯說,黃總,我的口袋之乾淨的?你們其實都比我強,你們老婆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而我有什麼?我的個人的錢在哪裡?都是你們的、都是國美的、都是社會的!我就是一個表面上的風光。但是你們在座的有幾個能理解我心中的苦?」
高處不勝寒,盛極而衰是顛簸不變的真理。大概能理解黃光裕的,也就是馬雲這樣的人了。
所以說回來,為啥黃光裕和馬雲都羨慕手下的人老婆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呢?
因為這些人不用承擔坐牢的責任,反而可以跟著大哥們混飯,混得不開心還能撒腿就跑。但是黃光裕、馬雲,跑的了嗎?
- 第三層意思:勸誡手下的年輕人,安分守己,繼續為自己打工賣命。
馬雲現在怕的是什麼?他不怕李嘉誠,不怕王健林,不怕雷軍,他怕的是「未知的敵人」,他怕的是未來。
而未來掌握在什麼人手裡?掌握在年輕人的手裡。
唯有年輕人,能夠突破舊有的商業模式,能夠革命性的創造出facebook,微信,淘寶。馬雲沒有能力去消滅光所有對他有威脅的未來商業領袖,那麼他最好的策略是什麼呢?
唐太宗的例子可以作為借鑒:據書中記載,有一次。唐太宗私自去視察御史府(考試進士的地方) ,看到許多新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的說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這句話就是說:「天下的有為青年,都已進入了我的圈套了!」
只要聰明的年輕人繼續追求三四萬塊錢的打工薪資,那他馬雲又有什麼好憂慮的呢?
所以想想對岸推崇的「小確幸」,有時候還真是不寒而慄啊。
學霸又考了一百分,看著身邊考七八十分的同學,謙虛地說: 其實我過得沒有你們快樂,我媽從來不准我打遊戲玩手機,我每天除了做題就是做題。
於是你們聽了覺得,平衡了,他不過是個書獃子,過得一點也不快樂,切。
不然你讓他怎麼說?
哈哈哈你們這幫傻逼複習幾個禮拜才考七八十,看老子天天玩從來不複習照樣考一百,你們這些弱雞哈哈哈哈哈哈。
那他離挨揍就不遠了。
就連那些當高官的,也不敢在公開場合當眾說"老子有權,老子就是大爺"(少數吊炸天的奇葩除外)。
他們會說:"我是人民公僕,我要為人民服務"。
馬雲也是同理。
作為全國首富,又是個生意人,他有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避免拉仇恨。
難不成你指望他當眾說"哈哈哈老子是首富,有錢就是可以為所欲為,我每天吃好的穿好的開豪車住豪宅,見的人都是特朗普李連杰,你們這些臭屌絲一輩子也別想趕上我。"
除非他的淘寶生意不想做了。
無論對內還是對外,他都需要儘可能地降低大家的仇富心理。
所以他在財富的問題上,當然要表現得謙虛而低調。
於是也就有了他的各種「有錢不快樂論」。
比如那段著名的「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創辦了阿里巴巴,我本來只想做點小生意,結果現在搞得自己比美國總統還忙。」
當然,之前那次「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又有點用力過猛了。
說白了他一直在向大家傳遞一個信息: 我雖然有錢,但我過得並不快樂,所以你們也不必嫉妒我,其實我反倒是很羨慕你們啊。
這樣可以讓大家找到一點心理平衡。
示弱和謙遜,是高階層人士拉攏低階層群眾的基本技巧,同時也是那些容易招嫉妒的人自我保護的一種常用手段。
其實馬雲說月入兩三萬、三四萬的人最幸福,未必不是他的真心話。
但是結合他的身份,尤其是結合他說這話的場合,他的這番話,至少並不是一次「純粹而不帶目的的真情告白」。
因為這番話是他在阿里的內部會議演講時說的。
內部會議演講大家都懂,說白了就是老闆出來給員工打雞血加buff,讓大家更努力地為他干(mai)活(ming)。
所以他這番話翻譯成大白話就相當於:你們別看我掙得比你們多,其實我過得一點也不快樂,整個公司裡面最快樂的其實還是你們哪!所以,不要不知足喲親:)
就算大家依舊嫉妒他的收入,至少「你們過得比我快樂」這種自黑,有助於員工們找到一點心理平衡,對於提升士氣是有好處的。
所以姜還是老的辣,你說他在打雞血吧,但是人家說得很有道理;你說他不是打雞血吧,那他為啥要在內部演講的時候說這種話,而不是像往常一樣對著媒體說?
能把雞血打得潤物細無聲,也是一種水平。
馬雲不能說窮過,但肯定算是白手起家的富豪,他的話看起來是針對所有人,其實是針對極少一部分人。
大家認真仔細思考:你覺得馬雲了解月入兩三萬,而且這種狀態持續很久的人嗎?他根本不了解,他自己不是這種人,身邊也幾乎沒有這種人,根本沒有樣本去給他了解。他只了解月入兩三萬,但很快就收入翻倍,翻十倍的那群人,他自己是這種人,他身邊的人全都是這種人。
曾經沒什麼錢,白手起家,從賺小錢開始,一個月兩三萬,一個月三四萬,一個月十幾萬,一個月上百萬,一個月上千萬……馬老闆他自己可能都未必意識到,他針對的是這麼一個極小眾的人群。
這個白手起家,從沒錢,到有點小錢,到賺大錢的人群,最快樂的時候,的確就是月收入兩三萬的時候。
這個收入的時候,大概都還年輕,比較熱血,幾乎沒有壓力,事業剛起步,且蒸蒸日上,很有可能剛有了女朋友……一個充滿熱血朝氣,自覺未來有無限可能,還有最喜歡的女孩子陪在身邊的年輕人,的的確確是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候。
等以後賺錢多了,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沒那麼高了,身上的壓力不斷增加,最愛的女孩子未必還在身邊,就算還在身邊,也已經變得不那麼可愛了,已經成功了,開始缺乏向上的動力……總之,遠不剛開始成功的時候,那麼熱愛生活了,自然也有不太快樂。
跟錢沒什麼關係,跟年紀有關係……年輕人一個月三四萬的時候,肯定比中年人一個月三四十萬要快樂。
馬雲有錢,但馬雲的工作強度和壓力你體會不了。
一年300多天都在飛機上,每天見十幾個不同的人,討論一大堆事情,大部分還是一知半解聞所未聞。
一段時間內一段話要反覆說,說幾十次,在各種彙報?演講上不斷重複,說得自己想死。
一天只能睡幾個小時,或者根本沒時間睡覺。銀行里有數以億計的財富,但沒有自己的休閑時間去消費。
大腦停不下來,隨時收到海量的消息和情報,需要不停的運轉,消化。股票市場每次變化都心驚膽戰。
要和政府打交道,要和一大堆精明的商人打交道,要注意說什麼,怎麼說,要防備被人帶坑。
每天醒來就要想幾萬人的家庭幸福在自己肩膀上,任何一個決策失誤都可能破產,上千萬創業者需要自己的幫助,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在盯著自己。怎麼睡?睡得著?
所以他覺得,還不如當年賺十來萬的時候,在杭州有個房子車子,跟老婆過普通日子,粉開心。
圍城裡說道,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
互相都羨慕對方,普通人羨慕馬雲有錢、有成就,馬雲羨慕普通人有閑,能享受生活。
不外如是。馬雲此話是真心還是假意,無從判斷,也不重要。
但純是個人感受,在美國的話,對於絕大多數人(即絕大多數精神睾酮水平正常的人),年收入如果穩定超過一個水平(姑且算是幾十萬刀 到 小几百萬刀),同時職業並沒有在TA所在的生活圈裡顯得不體面,此類人的幸福感提升的最大來源,確實主要來自於以下二者:
1,婚姻、家庭、朋友圈的幸福、豐富和真實
2,自由時間的充裕;可以有壓力但應付得很愜意
而不是,年收入從大幾十萬刀-小几百萬刀,躍升為上千萬刀甚至更多。
平行到國內,對應的金額比較主觀。在美國的話,這個收入水平大體上可以保證,除了自有噴氣機、自有遊艇、高端藝術品、真·豪宅等愛好外,可以基本無壓力地,在合理範圍內,自由地消費世間存在的絕大多數產品和服務。按此標準,主觀匡算對應到國內的年薪/月薪即可。
從這個意義上講,不論馬雲是真心還是假意,我都不覺得「月薪兩三萬最幸福「的說法有任何客觀性。這個收入階段,在我國一線城市,大約只達到了日常消費的不拮据和高端消費的入門,甚至相信不少人仍然經常會有捉襟見肘之感;其次,此收入段的人,大多數都很忙碌。不一定壓力有老闆那麼大,但精力上並不輕鬆,遠談不上時間自由。在此情況下,我也沒覺得這個人群在獲得更高質量婚姻、家庭、朋友圈等方面,相比巨富群體們具備明顯優勢。
如此說來,馬雲恐怕更有可能是為了說而說吧,屬於安撫本司主流員工之話語。
以上感受,或者說是論斷,依賴於以上出現的一系列定語。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限定條件,即「絕大多數精神睾酮水平正常的人」。不少巨富,很難保證婚姻、家庭和朋友圈的完美,更談不上自由時間的充裕,壓力也是巨大。他們付出這麼大,想要得到的往往並非(只有)消費能力的提升,而更有可能是精神睾酮綁架下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經常會被包裝成別的樣子,正面如「責任心」,負面如「權力欲」,但本質上都一樣。
這是個很有趣的討論起點,可以引出很多有趣的話題。
比如說,在我個人給出的財富公式中,其中一項是(慾望 - 節操)。此處的慾望,指得就是所謂精神睾酮,而不是狹義的消費欲。引申出來的結論就是,在這麼一個全民成功學的平庸年代裡,一個人若想獲得平靜,更該有清晰的自我審視和認識,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檢測,即有關精神睾酮值,和節操值。高就是高,低就是低,很多都是先天和少年經歷就確定好了的,沒必要逆勢而為。前陣子跟家母聊天還聊到了這個,有關為何帝都一線中學的學生成年後,容易整體大康,卻難出政商拔尖人物,恐怕也是受經歷之局限:慾望高不上去,節操低不下來。
再比如說,我作為一個支持平權的人,始終堅定相信,女性地位真正提升的前提,是女性創造出與男性一個數量級的社會貢獻。但在此事上,特別是商業行為上,需要的往往就是所謂的精神睾酮,一種與單純的消費欲隔絕開的強大的企圖心。同時,我又多少相信,這種精神睾酮和生理睾酮之間,多少有些關聯。如此說來,豈不是女性的地位提升邏輯與其天然屬性有天然矛盾?同時,我又看不到其他的平衡邏輯存在。至今,此事仍未想清,歡迎討論。
此答文不在於回答問題或諷刺馬雲,性質純是周末咖啡廳漫談。
王老闆說「先定個小目標掙一個億」,一群人都在自嘲編段子;馬老闆說「三四萬月薪就幸福了」,為啥那麼多人就會去認真琢磨其中的意義呢?
因為一個億遙不可及,三四萬有希望達到吧……
不過我倒並不覺得這句話就是完全無意義的純雞湯或者就是拿來糊弄手下人勸他們收心的,因為對於不少能靠近馬雲這個檔次的富人來說,身處的階層不同,面對的壓力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些時候,當名氣和財富帶來的困擾過大時,隨口感嘆一句「還是沒錢的時候好」「還是沒名氣的時候好」也是人之常情,未必就是徹底的矯情——反正感嘆完了也沒見誰就真的不要錢不要名了。
但是對於廣大「窮人」而言,可萬萬不能把這句話當真。只有你親身經歷過的風景,才有資格自己去定義繁華或是荒蕪;身處你從未觸及過的層次的別人,無論怎麼劃定幸福標準對你都是沒有卵用的。沒有拿過十萬月薪,就不要欺騙自己「三四萬最幸福」;沒有爬上過富豪排行榜,就不要欺騙自己「其實我活的比那些有錢人愜意多了,掙那麽多錢幹什麼」。
珍愛生命,遠離雞湯,不要沉迷攀比也不要自我欺騙,為了自己和家人多多賺錢吧。
你要是拿著鐮刀割韭菜的人,你也希望韭菜長得又肥又嫩又快,大小適中。太大不好,纖維老,割不動。太小也不好,不壓秤。太慢更不好,容易斷檔。
韭菜也急,到底長什麼樣才能有人來割?爛地里就糟了!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我喝著毒雞湯能喝哭,聽著馬雲的演講能聽哭。
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我有胃病潰瘍頸椎病,一點結石便秘肝硬化。
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我告訴爸媽要創業成功,爸媽問我錢還夠么。
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我天天星巴克談融資談創業,現在光看到咖啡就想吐。
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我挖了個優秀CTO,CTO帶著團隊一起離職。
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我結識了兄弟是因為理想,成了仇敵是因為錢。
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我花了幾千飛到一線城市,最後被投資人「保持聯繫」。
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我把房子都轉賣了,賣的錢把工資發了。
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我每次都感覺能成功,可這種感覺已是第六次。
馬雲說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因為馬雲曾告訴我們後悔創立了阿里巴巴公司。
翠花說你月入兩三萬多麼幸福,
因為翠花為數千個創業公司提供人才技術支持。
所以他歸根結底是想說:
你月入兩三萬,三四萬,多麼幸福。
創業維艱,創業九死一生,創業活不過B輪。
原來沒資格答這個問題,現在想來聊一聊自己的看法。
月入3000的時候,覺得馬雲真是不知人間疾苦…看看那些月入2w的中產焦慮成什麼樣了都?
別說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人。
看看房價和物價,到底要賺多少才能填滿生活的無底洞…
我想,賺的越多越好。
OK…
現在公司開始慢慢有了些業務…雖然在年入百萬的知乎er眼裡不算多。
賺的錢平均下來大概就2w—3w/月…我覺得真的很好…公司的事情,三五個人忙得過來,不用為生存發愁了,還能計劃一下年底去國外玩一圈。
甚至可以想一下什麼時候能買房?
月入2-3w,一年30w左右,五年之內買下第一套房是沒什麼問題的。
生活非常有盼頭…沒有特別大的壓力。
如果能保持這個狀態的話,真的可以說是舒適度非常高了。
等結婚成家了,能做到4-5w/月,也很舒坦,不會很發愁…
問題是…
市場不會讓你永遠只賺那麼多的,要麼往上走,要麼死。
市場上最大的穩定,就是永遠在變化。
原來基本不看新聞的我,認真看完了19大…
原來晚上睡成豬,地震都震不醒的人,開始徹夜失眠…
終於明白,別人說的:別想不通去創業。
我一哥們兒,公司做的挺大的(在我看來),每天一睜眼要養幾百號人。他說,27歲,原來的六塊腹肌陽光少年,現在啤酒肚,雙下巴。
別人說,你這麼大一個老闆,減肥一下,好好收拾收拾,肯定還是一枝校草。
但他說,有那個時間,不如多看幾張報表。
多少創業者,別人看著外表光鮮,但其實都是如履薄冰…
他說不搞那些虛的了,養活幾百號兄弟更實在。
我覺得他說的對。
這是我們昨晚聊天到半夜兩點的內容。
等到了收入向他那樣的時候…
買個iphone X,也根本享受不到那種「老子終於用上新款」的快感了。
最多多看一眼,就又要投入新的工作。
旅行,不過是換個地方辦公。
這個時候 真心覺得。
馬雲說的對。記的煤炭緊缺的時候,但凡一個煤老闆身家都是千萬上億,出入豪車、一擲千金。但這些煤老闆往往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當公務員,原因就是煤老闆雖然有錢,但見了當官的一樣要做孫子,所以還是當官比較有前途……
其實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不同的事情,面臨不同的問題和抉擇,往往會對幸福有不同的看法和認知。對我們來說,馬雲已經富可敵國,肯定應該是生活無憂,逍遙自在,幸福快樂的。可我相信,雖然馬雲不會因為柴米油鹽之類的瑣事而發愁,但他卻需要經常做出很多重大的決策,這些決策直接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決定了幾萬人的生活。同時,當你站在頂峰之時,國家、社會、同行大家都會盯著你,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需要謹慎小心,需要平衡來自各方面的利益,這種壓力可想而知,或許正是這樣的壓力讓馬雲感覺到"不幸福"。也許對於他來說,做一個可以豐衣足食的普通人,每天不用在聚光燈下謹小慎微的生活,或許就是一種最大的幸福了。
但是任何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無憂無慮。單純用收入來衡量幸福是片面的,因為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會面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問題和困難需要處理,而這些問題和困難會讓你感覺"不幸福"。那麼什麼樣的人能夠成為一個最幸福的人呢?我認為是那些積極向上,永遠保持樂觀精神,面對一切壓力和挑戰都能迎難而上的人,無論他們月薪五六千或者十來萬。對於他們來說,壓力和困難永遠只是前行的動力,是他們進步的契機。當你保持著這樣的態度,你會發現生活會變得幸福很多。
最後,希望每一個朋友都能夠有這種迎難而上的態度和勇氣,體會到這種無可比擬的幸福,做一個最最幸福的人~!毛主席可以一輩子不碰錢,他估計覺得一個月幾百塊就夠了。因為他根本你們不需要花錢。
所有的國家部級以上幹部,工資都是根本不動的。這和是否清廉根本沒關係。這不是腐敗,而是特權。
以前好像哪個市長還是省長說過他就租房子住,一個月租金才幾百塊。你去租一個試試。謝邀。
收入越高,責任越大;責任越大,壓力越大;壓力越大,幸福指數就越低。
如何理解馬老闆說的【兩三萬,三四萬】?
我的個人理解,在目前的一線城市,【月入兩三萬,三四萬】應該是企業內不帶人的「專家型」人才的薪水的上限了。
我對程序員不太了解,但是就財務來說,外企中總賬會計(GL)收入的天花板可能就是2萬左右,資深的稅務專家(比如說從四大稅務部跳出來到企業裡面做不帶人的稅務經理)、或者是資深的財務分析可能到3萬這一檔,也是極限了。再往上發展,肯定是要求你承擔帶領團隊的責任。
但是帶人(team leader)和不帶人( Self contributor)的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真的是不一樣的。
不帶人的話,意味著更多的執行層面的工作,工作的結果一般和工作時間或投入程度是線性相關的,上面一定有人幫你頂著/罩著,出了事情也有人兜著;
而帶人,執行層面的事情應該是少了,但是增加了更多決策層面的工作,這些都是有風險的,或者需要考慮的就更多了,比如如何獲取資源、如何協調其他關係部分關係,如何內部工作分配,如何穩定團隊士氣、情緒等,這些都是耗費精力,而且是沒有什麼規則可以遵循的事情,投入和產出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相關性。
我自己感覺最幸福的時候其實是在做不帶人的財務分析經理,把老闆布置的事情做完即可,雖然有時候加班,但是沒什麼壓力,下班了也不用想什麼事情,可是做了財務總監之後,帶領整個財務團隊,儘管大部分常規的事情不需要我去做,但是每天都在處理的都是ad-hoc的事情,感覺累的多。因此,就性價比而言,還是不帶人的時候高些。
像馬老闆,事關阿里系十萬的員工,以及數千萬的上下游產業員工,個中壓力,非一般人可以想像。一個月有兩三萬、三四萬塊錢,有個小房子、有個車、有個好家庭(,並且不在北上廣深上班),沒有比這個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
凡事過猶不及,財富權力也是如此,過了便是責任,壓力,和負擔。一朝天子一朝臣。有個段子說得好,前首富黃光裕要出獄了,監獄裡就差個首富了。王XX近期的遭遇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推薦閱讀:
※從技術角度來看,工商銀行的 IT 系統真的是最好的嗎?相比較其他銀行先進之處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6·23 工行網路系統全國癱瘓」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對資金量縮緊的過激反應么?
※傳聞中國政府推動銀行棄用 IBM 高端伺服器,背後會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