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 20 歲到 30 歲間會有巨大的改變嗎?


一、
21歲的時候,我所想的事情就是,讀書有什麼意思,趕緊出來做些工作,掙些錢,能夠買起一台XBOX360玩就好了。
25歲的時候,我真的工作了,收入雖然不算很高但要實現當年的那個願望也早已綽綽有餘了。

可是,我卻沒有時間去玩遊戲了。

二、
21歲的時候,我看著梅球王小人得志的樣子,想著2009年斯坦福橋的驚天冤案,我以為我會痛恨巴薩一輩子。
25歲的時候,梅球王功成名就了但也總是一副疲倦,悶悶不樂的樣子。普約爾退役了,哈維和因涅斯塔的年齡也大了,哈維的傳球開始跟不上他的頭腦思考的速度了,小白也難以再重現從中場帶球面對全軍萬馬毫無懼色的壯舉了。幾年前無敵天下的宇宙隊成員們,臉上似乎也越來越多地現出無奈的神色了。

我看著他們,也看著這幾年來的自己,似乎覺得,我也沒有那麼痛恨他們了。

三、
21歲的時候,我的身邊總有一群人。我時常覺得,如果他們都不在了,那生活該多沒意思。
25歲的時候,我身邊基本上就沒有人了。所有人都要為了他們自己的生活而奮鬥而打拚,我也一樣,我卻似乎再也沒有想過生活沒意思的問題。因為沒有必要去想,這才是生活的常態。

起碼我還切實地活著,呼吸空氣,思考問題。

四、
21歲的時候,我沒有談戀愛,因為我喜歡一個人。
25歲的時候,我依然沒有談戀愛,因為我喜歡一個人。


21歲時我是打了雞血的狀態。要進大公司掙大錢,要比同齡人混得好,要儘快拿綠卡,總之就是要做別人眼中的成功者。此前也一直是這種心態。為達到目的我學了不喜歡但易就業的專業。後來學校推出一個本碩連讀可免讀碩士基礎課而提前畢業的項目(當然有成績、本科課程和GMAT分數要求),我又再次轉專業,只為22歲可以碩士畢業。

這些都做到了,除了綠卡。

在我24歲時公司要給我辦綠卡,這意味著批下來之前這幾年無法換工作。我忽然開始思考人生,覺得之前所做的一切毫無意義。那些表面的光彩習慣了便索然無味。忽然想要拾起大學時最初放棄的、自己喜歡的專業。那時覺得,拿到綠卡也該奔三了,老了,現在不做想做的事就來不及了。於是放棄了綠卡,偷偷申請重返學校學自己喜歡的東西。申到了,辭職。

此後的日子很波折。但心中總是有滿滿的力量。你可知道學自己熱衷的東西,喜歡上課,寫論文上癮,做功課忘了時間是多麼幸福的感覺?!之前追求成績,現在動機模式完全變了,就是踏實地想在專業上精益求精。

我從豪華公寓搬了出來,找了小破地方住還找了室友,為了節省開銷。家裡不理解;本來把我當「別人家孩子」典範的親友忽然竊竊私語:肯定被炒魷魚了;就連去大使館簽證排隊時,都有陌生人聊天說:你都在美國那麼多年還沒混到綠卡?我很難跟所有人解釋,當你做了想做的事時,在乎的點就不一樣了。

同時我開始熱愛讀書。因為第一次喜歡讀教科書,閱讀時會不斷思考於是想知道更多知識,便衍生讀了不少書,養成了閱讀習慣。而之前覺得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看書啊?現在覺得那只是借口,想看,就會有時間。

之前我覺得自己好牛啊,是光環下的孩子,翻翻工作那幾年給別人發的郵件都想抽自己,那麼盛氣凌人、無知無謂。現在只覺得知識的海洋無邊無際,就連自己的專業也還做不到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人更謙虛溫和了。也更少主觀評判別人了。

現在30歲,依然在讀書。親友都問我是否後悔當時的選擇。我只想說,我活得不能更幸福了。只是到了這個年紀,的確有更多謀生壓力,只靠學校給的獎學金、生活補助過活,無法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總讓我在家人面前不那麼有底氣。所以找了份不坐班的國內兼職工作,不管能賺多少,起碼跟家人表個心意。24歲時,我是理直氣壯的:家裡條件不差、不需要我養活,自己也有追求、有努力,沒什麼不妥。30歲,怎麼都無法理直氣壯。只能給自己加負荷,堵上一些嘴巴。

生活真的蠻辛苦,以後博士畢業賺錢也不會有我當初22歲剛畢業賺錢多,行業不同。可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要付出代價的,不是嗎?當時的我不會認同這種代價。現在我覺得有了真正熱愛並投入的專業,還怕以後沒飯吃么?我也開始了基於現專業的創業,是通過對專業的學習而自然看到的需求和意義。回到21歲或者24歲的我,那肯定是為賺錢而創業。

最後,當時覺得奔三就老了,現在30覺得一點不老!還能繼續折騰!哈哈
....................

補充個感情方面的改變:21歲最看中感覺,25歲總是被才華吸引,30歲最看中人心。

20歲時覺得對逝去的感情能快速放下往前看是勇敢。現在覺得能坦然緬懷才更需要勇氣。 那意味著你要直面那些沒有結果的溫存和期待,直面被分割的一部分自己,直面自己的幼稚和失敗。
..........................

嘿嘿,忽然好多人贊了。開心=) 請原諒無法一一回應。謝謝所有給我鼓勵的人,我會加油的!也讓這帖鞭策我自己,我們一起見證10年後我是不是還開心地活著吧,哈哈(5年、10年後我分別會來彙報狀態!)。其實真正想要補充的原因是看到不少朋友說自己也有轉方向的想法,看了我的答案更加堅定了一些想法。我忽然覺得有很大的責任婆媽幾句:

首先,對新的方向光有熱情是不夠的。你對它有多擅長?這是首要問題。
其次,想重回學校的朋友們,你想學的東西有沒有自學的可能?或許學深了你會發現跟想的不一樣你並不喜歡。那麼為他放棄你已經掌握的,值得嗎?以工作養愛好也未嘗不幸福。
再次,你養家的負擔有多重?我還沒有成家,父母並不多金但不需我的錢也能活得很好。如果不是這樣,我坦言無法做這個「自私」決定。
再再次,你肯吃苦嗎?我光說了開心的,那也要說說苦,物質和心靈上的都有。嚇唬嚇唬腦袋一熱的小朋友們吧。

人已奔三,媽媽讓我給她買一個護膚品,我沒有錢,要她匯給我我才能給她買,以前22歲上班時只要我和家人在一起,不要他們掏一分錢。要買La Mer?眼都不眨,閨女給買!更齷齪的,現在我放假他們要我回家,我沒錢,他們要給我買好機票。所以在家有什麼小摩擦他們只需說一句「你又不賺錢,有什麼權利blabla...」 雖然我自己上學、生活不找他們要錢,但也真的一分多餘的錢都沒有。再想想之前親戚怎麼高看我,現在他們沒大學文憑的孩子都比我賺得多,我爸媽承受了多少風涼話。想像一下我的臉皮得多厚才能呵呵一笑,再繼續做我喜歡的事。我曾堅持了一個學期每次買一條沃爾瑪5刀三明治,切三段當三頓飯吃。我現在住的地方常年打地鋪,一開始是因為買不起床,後來習慣了也就覺得沒必要了---以前我住在大城市的高檔公寓,月租是現在的10倍(現在還有室友),一個床墊上的墊子就1000刀。家當都賣了。還有以前有些收藏癖好,後來也都賣了(好在升值了,算是養活了我一陣子)。我也需要抓住任何打工機會,不論那些活兒我是多麼不想做,不論它佔了我多少時間。你也無法想像因為每天做的事太多:上課、工作、兼職工作、寫作業,我要多晚睡覺。好在現在一切都越來越好了,兼職竟然做出了點小明堂(但賺錢好少),創業剛開始。。。

魯莽換專業或辭職前你們要考慮清楚。你要能做到把一切看作是體驗,才能苦中作樂,抱負心太重的,建議走更安全的路。我的個性一直厚黑、幼稚、靈活,所以活下來了;再回到第一點,我現在從事的是我從小的愛好,從沒有停止學習過。所以我做這個決定並不需要太大的勇氣,多多少少心裡最深處一直明白這就是我想要的。

如果你只是「不喜歡現在做的事但也不知道想做什麼,迷茫。」這種狀態,那麼我們並不是在討論同樣的問題---原諒我的直白。

對了,最後回答一個被問到的關於感情中「人心」的問題。這很容易解釋,就引用前幾天我在知乎上看到的靜香爸爸對靜香說的話吧:「你選擇大雄是正確的,那個青年會乞求他人的幸福,同情他人的不幸,這可是人類最可貴的東西。」 (30歲了竟然引用哆啦A夢,一直那麼幼稚沒辦法。。。)


21歲的時候,我喜歡上一個姑娘。她說我很脆弱,就像一片快要凋落的葉子一樣,承受不起一滴露水的重量。

每一次在她那裡碰釘子,我就會一直失落。失落的時候,我就會不停地寫說說,不停地寫空間日誌,然後還會向她抱怨。嚴重的時候,我甚至經常穿著拖鞋就在校園裡遊盪,宛如行屍走肉。

後來,我們在一起了。可是,彼此累得沒有力氣愛。一年後,我們分手了。


沒有愛的能力的時候,你就像沒了牙齒,果子到嘴裡也享受不了它的甜美。

27歲的時候,我喜歡上又一個姑娘。那是11月底。她很獨立,也很愛玩,所以周六日總要做兼職,有時還逃課出去旅遊。所以,經常是從周一等到周五,我懷著期待依舊但又怕被拒絕的心情去約她,她卻經常會告訴我,周末沒空,要做兼職。有的時候,她甚至告訴你,她已經飛去外省了。

就這樣,接近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只見了她兩次。

那時候,我還是會像大學時一樣失落。但是,我不發說說了,不寫日誌了,更不會抱怨了。我最多只是話稍微少一點而已。但還是會努力把工作做好,好好看書,不去遊盪。

因為那時候我已經明白,別人沒有欠你什麼。就是人家明明有空卻拒絕你,也是TA的權利。沒有任何人有義務向你饋贈什麼。你想要收穫,需要等待,需要忍耐,需要付出,需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每一點愛,都是對你虔誠的回報,而不是你伸手索來的。


好女孩子,怎麼會喜歡像樹葉一樣脆弱的,比自己還需要安慰的男生呢?沒有一顆堅強的心,又怎麼能夠保護自己愛的人。


沒有耐心的人,是沒有資格享受生活贈予的幸福之光的。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也許,這是25歲以後的我懂的最深刻的道理吧。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在那之前,你需要的只是坦然、虔誠、耐心。

而耐心真的有回報。寒假快結束的前一個星期,我問她,我坐大巴去找你玩好不好(我在A市,她在B市)。她說不好,要在家裡做家務。我追問,一個下午都不行嗎?她說,恐怕真不行。

此時我又像從前一樣,失落地說那好吧。

誰知道她突然說:「哈哈,有沒有興趣,去旅遊。「

我:…………………………


對此問題頗有感觸,借用BF的賬號怒答之~ 20歲的時候每天憧憬著自己可以加入頂級券商,覺得手上做著分分鐘幾千萬上下的項目是多麼的有成就感。可對於一個小破二本的本科生來說,這無異於痴人說夢。於是從大二開始就犧牲掉所有的暑期時間考CPA,考研。此刻,即將25歲,我已經是某985院校的法律研究生,已經通過司法考試,並且即將考完註冊會計師。當我真的有機會進入國內頂級券商,當我站在CBD里俯視著人來車往的街道,當我這麼多年的堅持終於可以實現的時候卻並沒有想像中的幸福。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幸福的理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我覺得有一個健康地身體是幸福的,而不是在投行里透支生命;我覺得可以有空做飯等著心愛的人下班,然後共進晚餐是幸福的,而不無數的加班和啃盒飯。 人的一生都在追逐,只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所追求的不一樣而已。回眸人生的前一階段,覺得自己想法變化如此之大,甚至,有時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換來的結果最終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我想我們都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停下追逐的腳步!


21時歲我大三,還在迷茫著畢業後到底是要去上班,自由職業還是創業,現在我覺得創業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21歲時覺得月入1萬很多了,現在覺得10倍於此也沒什麼。
21歲時以為要取得一定成就必須靠自己一個人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實現,現在覺得團隊的力量更重要,整合資源的能力決定了能走多遠的路。
21歲時以為人脈是要培養的經營的,現在覺得人脈是無需刻意發展的,到了那個階層自然有相應層次的人與你認識交往。所謂人脈是平等交換,是無所求時平等建立的聯繫。
21歲時覺得覺得在深圳車子,房子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現在覺得很平常也沒什麼了。
21歲時我以為我會一直長期孤單下去,長期小屌絲,然而沒有然而,最終的結局是,兜兜轉轉一大圈後現在的我又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
21歲時我會莫名其妙想很多的問題,人生,宗教,宇宙,上帝,前世今生來世。。。現在心已平復不再糾結於這些無解的問題,想明白了,世界很美好啊,人生之意義在於體驗和探索這個世界。

這些年一直在想很多很多,也常常覺得很焦慮,可是,真的,現在想來,當今的一切卻都來得是那麼自然,一步一個腳印,皆是水到渠成,似乎冥冥中已有人安排好了這一切似的。

未來會怎樣,30歲的我會怎樣呢,如果那時知乎還在我再來補上那時的思緒吧。不過我想我依舊還會很努力去奮鬥,達成理想中的自我。


此刻等著登機,雖然有報告沒寫,但這個時間點真的不適合寫報告,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隨便說幾句吧。

二十歲那年的上半年,我在準備參加高考。不要奇怪我為什麼二十歲才參加高考。其一,我們那地方上學普遍較晚。其二,我復讀了一年。

所以,上半年我過得稍微有點緊張,雖然不像別的同學那樣需要甚至在教室熄燈後點著蠟燭苦讀到十二點,但成績在我們學校還一直不錯。

家裡離縣城比較近,高考那幾天和幾個離縣城比較遠的同學住在我家。晚上,不看書不複習,守著我家破舊的黑白電視一起看電視劇。早上,吃完我母親做好的早餐,一起一路溜達著著去考場。

現在回想當年的情境,貌似沒理想沒抱負,完全是一副愛怎麼著就怎麼著的狀態,考不上的話,就回家種地嘛,沒什麼不好的啊,好像就是有點青年不知愁滋味的懶散。但是,實際情況是,我家的經濟情況非常不好,我也迫切的想改變我家的現狀,但我可能沒有意識到,對於我而言,或許上大學是最好的途徑,起碼是改變我的境遇的最好的途徑。

高考完,不像你們,還有個畢業旅遊,我直接就去建築工地搬磚了,一天十二塊錢。1998年,12塊錢多嗎,不多。

可以查成績了,我就懷著忐忑的心情查了,結果分數超出一本線六十多分。這不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成績,但對我而言,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忽然間,我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大學的校門。

高考完,估分的時候,我沒覺得我會考的比較好。所以,在填志願的時候,第一志願選擇了深圳大學的師範專業。不是我想當老師,是因為1998年之前很多師範類專業是免學費的,而1998年的時候,只有少數師範類專業免學費,而深圳大學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志願選擇了後來就讀的學校。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是因為該校在招生報紙上說他們學校的電力專業每個月會有來自國家水利水電部的補貼。後來,發現補貼確實有,但只夠每月吃幾個茶葉蛋。

當我懷踹錄取通知書,從學校蹬著自行車飛奔回家的時候,忽然覺得一切都是那麼清新,未來應該會是非常的美好。進村的路上,不停的有人向我祝賀,帶著孩子的婦女們一邊不停的誇我,說從小就看出我不簡單,一邊教誨自己的在邊上玩耍的孩子,要向我學習。

雖然,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喜悅被不足三千的學費沖淡了些許,使得父親的眉頭緊促了很多,但那個夏天,我還是覺得有希望了,連在工地上搬磚,工頭都對我另眼相看。

終於等到了入學的日子,在父親的奔波下,第一年的學費也有了著落。

入學後,大學裡的各種新奇很快就被經濟的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開始兼職,嘗試養活自己。當我坐在學生家開著空調的房間里,吃著水果,喝著飲料,拿著每小時25元的報酬,想想搬磚時每天12元的報酬,我才真正意識到知識就是金錢。對我而言,通過兼職賺點生活費和學費,或許也是我慢慢成熟(晚熟?)的一個標誌吧。

二十九歲那年,買了房,結了婚。至於三十歲那年,我在畢業後的第三個公司已經做了一年。這時候,我考慮的還是如何過得更好,而不是如何過得更快樂或者更開心。之所以這樣說,對我而言,經濟壓力一直存在,而且我想讓我家人和未來的孩子過得更好過得輕鬆點,不至於像我那麼累。所以,我可能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賺更多的錢,這和我我二十歲的下半年沒有區別。

至於心智,應該比二十歲成熟一些,不然十年就白活了。

可能,有人三十歲或者不到三十歲甚至更年輕的時候就在考慮如何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但是我沒有。對於當時甚至現在的我而言,賺錢還是第一要務,只不過現在沒當時壓力那麼大而已。

要起飛了,有時間再來聊聊。

我很同意某位知友多說的,大概意思是,很多時候,經濟能力決定了你的視野或者魄力。對我而言,三十歲的時候更是如此。


21歲覺得有朋友走天下,30歲知道了,自身實力決定朋友願不願意幫你。21歲覺得別人現實,30歲必須承認說別人現實只是自己不努力的借口。21歲覺得事情做得好的人是有天賦的,30歲知道時間花的足夠多後天賦自然顯現。


會的。
21歲的我,已經經濟獨立了,靠著淘寶的興起,電商做的風生水起(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整個大學,我上課的次數極少,一般是一個專業課的第一堂課和期末考試我會去,直到大學畢業,我班同學我都沒認全。
21歲的我,極其愛走捷徑,對中國的關係文化極其的推崇,曾買過資治通鑒,二月河的帝王小說,研究過帝王馭人之術,給導員送過禮,期末考的時候因為缺課太多,專業課老師不讓考試,去醫院花錢開病歷,曾經把一雙高仿球鞋當真的賣給大一新生,最後被其發現是假貨,要退貨並要去學校廣播站告發我,我找了幾個社會上的流氓恐嚇他,把這事平息了,覺得只要有錢賺,即使傷害到別人的利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花錢搞定就是了,堅定的優勝劣汰,金錢至上的擁護者,可以為了利益踐踏一切人間法律,道德準則,防備心極強,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沒錯,我當時沒覺得這樣做有一點問題。
現在的我,而立之年,經歷過商戰的殘酷,人性的醜惡,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後,我清楚的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生活,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了,心靈反而變得更加純凈,對金錢,利益,面子看的很淡,覺得人這一生,物質絕對不是全部,物質得到基本保障之後,更應該去享受生活,讓自己周邊的人更快樂,幸福,而非為了金錢,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工作,而忽視了身邊的人,平淡的享受生活,是我以後的人生準則。


就我個人的了解,20-30歲一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但並不一定會是在節點,像25歲或者30歲的某一年。轉折、變化與否與歲數無關,而是這期間的經歷和意識形態成為你的成長導向。可以說叫做成長和成熟最大的十年。
首先,這十年內會發生多少事情呢?咱們說大節點吧,1.大學畢業走向社會(大部分人)。你開始意識到象牙塔里的你還是多少有些天真,教科書里突然成功成名都是騙人的,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好點子蹦到你腦子裡,你不會腦子空空迷迷茫茫去一趟西藏雲南就能超脫,就能找到最真的自己,能知道天底下到底有什麼工作是你喜歡,哪位姑娘是你真愛,總之,你發現你要一步一步走,養成一個好習慣,拔掉一些過於明顯地缺陷,像蝸牛一樣慢慢兒來,但是肯定不是那隻極速的蝸牛。開始想自己的人生,感受一下自己是否曾經有夢,怎麼把夢做下去。……這些東西應該會折磨你很久很久,甚至是每一天。折磨你的肉體,摧殘你的精神,磨得細膩了一丟丟,你才發現,咦,老子居然好像想明白了一點點兒,路漫漫,加油!(可能,我要略過研究生以及更加深造的栗子了,因為我沒有體驗,非親身經歷是無法言語箇中滋味的)
2.考慮婚嫁。結婚不一定是你剛好千等萬追的對象,娶得女神,嫁得男神。當然也有這樣的,我們要祝福並羨慕一下這樣的美眷,並給自己也一點點兒精神暗示神馬的。……扯遠了……不知道有多少可愛的娃子們最終是真的覺得找個差不多的人兒就可以攜手一生了的。我原來以為我也可以接受,只要差不多就夠,偶爾假裝吵鬧,偶爾假裝相敬如賓,等到有了娃,我們一塊兒養娃,你掙錢來我餵奶……但是!越簡單也難得。尤其女生,考慮自己到底要選擇怎麼樣得男生得時候就像打賭一樣。就算可能沒有看很准,還需你費心地調教,無可否認得把後半生壓在一個男人的身上,如果他墮落了腐敗了你要跟著操心。我說得好像有點兒誇張。這麼多廢話之下想說地就是,這個決定倒真的是個巨大得變化了,你的心態要開始改變,以後你考慮的是兩個人所組成的家庭和雙方家庭的事情。你突然變成了一個有家的人,就像當初你覺得你終於可以養活自己要畢業了一樣,屬性已經發生了本質變化。這是還沒結婚只是在作決定之前。你的心態要定性,然後開始變成一個有傳承責任的人。
3.結婚。結婚了兩個人的磨合也是一個階段,你真正開始為柴米油鹽而操心並貢獻,如果你很愛她/他,你還要時不時繼續更愛她/他。還有兩個家庭間的走動,婆媳關係等等可以寫出幾本書的傳奇項目。還有娃!
4.生崽。如果你決定在世間帶來一個屬於你們的生命,奇妙簡直不言而喻。你身上有責任,有養育的責任,有愛的本能,有物質的需求。對!就是物質的需求。為什麼要掙錢,因為想過更好的生活,支付想要擁有和享受的東西,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解決那些俗的不能再俗的錢可以解決的煩惱。所以,掙錢,這可以追溯到你畢業那會兒的勤奮狀態!還有養娃的藝術,想養出一個不缺錢,不缺愛,天然呆,自然萌,聰慧,睿智的人見人愛的絕世好娃,你要培養他一個正確的三觀,這可以追溯到你當初給他決定的這個爹/娘是否有你認同的三觀。這個時候你一般是25,也有可能30了。
所有的人生大事幾乎都在這個年齡段辦了,你說你要是沒點兒變化怎麼由天真面紗下的0.5人成為可以孝敬父母,為自己做重大選擇的一個人,再成為擔負除你之外人責任的1.5人。但是變化不是一天練就的。
我也曾經以為我會在18歲那年突然掉下一身肥肉成為人見人愛的美麗MM,我也以為等我21歲可以然不要家裡生活費地「獨活」,我也還以為我25歲青春會戛然而止,再也沒有翻身美麗的機會。
但是跌跌撞撞,獨自旅行,百般無奈地找工作,走到哪兒是哪兒地隨波逐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接受你所碰到的一切,沒有任何的決定和主觀意識,就真的再給你多少年都走不到先前大家都在談論的那個拐點。
我有點兒破習慣就是講話可能過於絕對和誇張。許多表達不合適的望見諒。也不知道跑題沒跑題。就隨著想法說了這麼多。
就想說,真實的世界實在才是真。沒有註定也沒有一定。種因得果一樣的道理,今天你沉思了,你行動了,明天才有可能有新的發現和進步。那些慢慢形成的習慣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改變,它還會帶給你更多顯而易見改變,例如財富和生活,或者還有愛情。


21歲的我試各種穿衣風格、買各種色彩的衣服;現在衣櫃里幾乎只有基本款。
21歲的我享受著高跟鞋的氣場;現在穿運動鞋一樣霸氣滿滿。
21歲的我喜歡解釋、喜歡爭論;現在會一笑而過,明白 someone wants to win and someone wants to win arguments,他們不一樣。
21歲的我遇到閨蜜抱怨男友的不好會義憤填膺;現在的我,一句附和都不會有(血的教訓)。
21歲的我拚命試圖控制結果;現在認為過程盡己所能,結局,順其自然吧。
21歲的我時間滿滿,睡覺最幸福;現在的我6點起床,不敢浪費每一分鐘。

可是,21歲是那麼放肆那麼囂張;現在,我懷念頭像里21歲的我。


這個明顯暴露年齡的問題答起來風險好大,因為我知道@李嫑嫑 又要來調侃我。可是我真的只是想簡簡單單的答一個題目而已,李老師你就消停消停吧。

題主問的是這十年有沒有變化,當然有變化。

在快要奔三的年紀里,我大概明白了父母曾經的教誨,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真是太有道理了。

當年考大學的時候我爸媽讓我報師範類院校,我那時是打死都不從,因為實在是受夠了老師的折磨,死都不願意當老師了。後來父母拗不過我,就讓我報了一個普通的綜合院校里的中文專業。

22歲大學畢業跑了無數次的招聘會,找工作實在太難了,而且我的專業也不好,基本沒有什麼單位願意招我們,看著同學們陸續有了著落,自己受到的打擊是前所未有的,畢業後在家待了倆月,後來我做過很多工作。在化妝品公司做過業務,在某電器公司做過客服,在房地產公司做過秘書,自己開過淘寶店,然後進了一家快消品公司開始是做秘書然後轉去做策劃又做了市場部總監的助理。

做過很多工作讓我見識了很多人和事,剛畢業那種迷茫一直持續了很久,後來我認識了一位小學老師,她非常的活潑風趣,在我看來是一位有意思的人,她給我講了好多有趣的事,又加上對她暑假的羨慕,她就鼓勵我也去做老師,我說我從來沒做過可以嗎?她說從頭開始你可以的。

然後她介紹我去了一家上市的培訓機構,當然面試是要靠自己的,沒想到我居然面試過了,後來就進了這家培訓機構。那時我24歲。

24歲這一年本命年真的發生了很多事,跨行業的換了工作,跟談了兩年多的男朋友分了手,本來是準備要結婚的。後來……因為爸爸媽媽不同意,這一次我聽了他們的話,後來發生的事兒證明我爸媽是對的。這個就下次再說吧。

進入這家培訓機構因為我什麼都不懂所以是沒有課可以上的,要不斷的學習,試講,講公開課,做許多雜事,比如招生、行政、客服、市場。總之很忙很忙,每天都很忙,但是無課可上,這就意味著我沒有錢,只有底薪,而我的底薪只有1000塊錢,扣完亂七八糟的也就幾百塊錢了。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年。

這半年我一直不斷學習,後來終於有課可上,學生和家長反應都很好,然後課就越來越多,我記得有一年冬天我連上了一個月的課,每天都從城市的一頭跑到另一頭再繼續跑(因為是不同的校區上課)30天沒有休息,累慘了。

那時來這個培訓機構我想的很清楚,我只是來學習,鍛煉自己,最終我是要離開這裡去公立或者私立學校當一名小學老師。但是由於當年沒有學師範,我沒有教師資格證,所以來這裡的第一年我就去報考了市裡組織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結果有一門理論課沒過(一共四門,必須全過,成績三年有效),第二年我繼續考。然後就過了,我拿到了我的教師資格證!這一年我26歲。

拿到教師資格證我就想怎麼才能進公立學校,後來得到消息說全省要統一組織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類似公務員考試,是帶編製的。

因為培訓機構的工作實在太累,而自己的目標是進公立學校,後來毅然辭職!
那時是26歲那年的中旬。

備考!重新拿起書本,剛開始根本進入不了狀態,但慢慢我知道我必須努力,必須付出!必須成功!因為我需要一份工作!一份穩定的工作!一份我喜歡的工作!備考了整整一年,基本全年無休都在圖書館,我當時是公務員和教師考試同時準備的,第二年倆都進入了面試。

後來我以筆試第一面試第四的成績考上了!

那年我27歲。

現在我馬上奔三了,這些年的經歷讓我明白父母說的話都是為我好,不要因為年輕氣盛而無視他們的建議,有時候人生建議靠的不是智慧而是閱歷!

現在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兼班主任,我愛我的學生,他們也愛我(應該吧,從日記里能看出來!哈哈)我也不斷的學習,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和獎狀,這些是當年那個20歲的我完全想不到的。

而我的變化,就是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
有目標而為之努力奮鬥,然後去實現它,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長大了…


這個問題,很容易引發一些人的獨到自我感慨,很多人會把這道題當作自己奮鬥生涯的總結,他用他的經歷,換取了很多的讚賞。作為看事的,我佩服他們的波瀾壯闊以及他們的勇往直前,我相信他們的真實性,也不懷疑他們的堅強和聰明才智。但我不會盲從,也會下定決心去過好屬於我的日子。

但是,這些人回答問題,我認為有一個簡單的誤區:有沒有想過題主需要什麼?我的想法是,相比於更多牛閃閃但太具有個體特殊性的個例,我更想探索巨變背後的一些規律。

以下開始回答問題:

10年時間,發生巨變,絕對夠了,真的很容易!自從上班以後,我自己都覺得自己真的如果不一年一個變化,就會被社會遠遠地甩到後面去!但反之,如果沒有實現所謂的巨大轉變,想必是缺了一些奮進的契機。

契機,不僅僅要遇到,更要知道如何創造,這裡分享幾個比較簡單易行的辦法。
1、至少一年出去走一次,或是遇到,或是拜訪更多厲害的人;
2、寫日誌,認真總結每一天;
3、有長達一年甚至五年的長期規劃,以及有每天必須的日常規劃;
4、思考遇到的人和事;
5、手不釋卷,在有自己的閱讀計劃的前提下,適當關注熱點,重要的是,要得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以上這些方法,會提高你碰到所謂「契機」的幾率,從而引發出你自身的能量去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事情。不要覺得思考什麼的沒有經濟效益就沒有意義,它的意義會遠遠大於經濟效益。

以上。


22-28歲,這六年,我們會迅速走過,也是這六年,奠定了三十歲之後的生活質量和以後的人生方向。不管是男生女生,如果在結婚前奠定一個良好的事業和經濟基礎,無疑是對自己未來一個巨大的信心和保障。總好過把這個重任扔給一個其實實現不了你太多幻想的婚姻。你不成長,沒人替你成長。


非常巨大的變化……

  1. 瘦多了……
  2. 老多了(倒不是外表上的,而是身體各部分機能上的)……
  3. 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生活了……
  4. 經歷了幾段感情,體會了愛情。
  5. 發現了自身的潛力
  6. 能養活我媽了
  7. 出去看了看世界
  8. 做了點自己還覺得滿意的作品(我知道肯定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是不知道是我做的……嘿嘿……)

不變的是:

  • 還是對未來充滿恐懼只是學會不去想了。
  • 還是不想活著,只是現在還不能死。
  • 以前覺得自己成熟了回頭看,覺得自己其實很不成熟。到今天,知道自己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前進餘地。

這是一個很有情懷的問題,我不能免俗。寫來給自己……人生10年,眨眼而過。


20歲價值觀基本形成到30而立職業生涯基本確立。。。

這十年人若沒有巨大的改變,則往後的一輩子都難有大改變了。。

以上


21歲我想著那個女孩,30歲我依然還想著那個女人,變的是這個世界,我,始終不變。


這個東西應該和年齡無關,而是看你經歷什麼吧。
樓主21歲應該是將要大學畢業的學生,假如你去工作的話,應該會有很大的改變;假如你繼續讀研的話,應該是又一個輪迴,無論是心智都不會有什麼變化。
其實人的變化很少是可以靠內省來達到的,所以隨著時間的人的變化,其實是隨著環境的人的變化。
我認識一個人,工作了之後忽然就變成了另一個人。原來是比較逆來順受的,現在成了一個憤青,對一切都不滿意。而我則不同,可能看書比較多,對什麼都可以接受,對世界和人性的任何狀態都做好的準備。
所以也要看你個人的特質了,假如你以前對一些東西深信不疑,思維又比較狹窄,隨著環境的變化你的動搖是劇烈的,你的改變也是巨大的,很容易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假如你對什麼都不在乎,或者知識面比較開闊,我覺得一個穩定的世界觀就已經形成了,你的心智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環境帶給你的可能只是技能的提高,如何掌握一種謀生的手段,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更加深刻的理解社會運作,等等。
這個時候對心智的變化,可能是在經濟獨立之後,孔子說的「立」,更自信了,更不迷惘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可能讓你從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淪為眾人,但是你取得了世俗認為的成功,自己可能也很幸福。


我相信比我之前還會大


我覺得提問者的問題是想問在30歲左右的時候,人的整體會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我今年30歲,可以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我理解的變化是兩種,一種是變成那個自己過去很「討厭」的人,處事圓滑,平衡各種利益,通俗的說就是世俗的「成熟」。他們內心深處追求的是金錢和權利,追求的是他人對自己的認同,其實,我們的行為、穿的衣服、說的語言絕大部分都是為了追求他人的認同,到了30歲左右這個年齡,或多或少都有這個變化。

還有一種變化是:不在關注別人的眼光,而是開始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現在排名第一的Tango Mango的答案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突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明白自己作為宇宙中一個獨特的組成部分,開始尋找到自己的使命,運用自己的天賦、汗水、知識去實踐這個使命。他們不再以追求他人的認同作為自己的生存之本,他們的努力也可能不會獲得世俗的成功,但是他們並不介意,因為這種成功本身就不是他們追求的。有時候他們從表面上看,與其他人並未有太大的區別,但是他們會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和時間,默默努力,慢慢積累,厚積薄發,他們早已明白十個驚世駭俗的想法也抵不過一次默默堅持的行動。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生活不錯,追求一下金錢物質的滿足,購買一個iphone,LV手提包能夠讓你很開心,那就繼續保持,這種生活很簡單,你不需要做太多的選擇就可以了。

這兩種變化並不來自於自己的主動選擇,甚至連引起第二種變化的必然原因,我也沒有找尋到。第二種變化的好處可能就是內心可能更踏實點吧。


20~30歲大概就能體會出來象牙塔的無趣和不實用,外加沒錢的痛苦。像我還能體會出來一些其他人體會不出來的,比如說「原來居然有工作這種事情」、「原來上大學是可以打工的」等等。所以說家庭教育真心重要,不是什麼億萬富翁就別整的很清高,得從小讓小孩知道要工作才能有錢,得讓小孩知道社會的真實面目,從小培養對錢、對人際關係的概念,不要總是說神馬只要考試學習好就好blahblah。


推薦閱讀:

有多少人覺得看完知乎也過不好這一生?
怎樣看待男友送我才 100 多塊的香水?
如何看「錢是人的膽」這句話?
最讓你敬佩的人是誰?
過早接觸哲學真的不好嗎?

TAG:價值觀 | 人生 | 成長 | 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