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的區別在哪?

時常有人說兒窮養,女富養。這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如果有的話請問:「富養的女孩和窮養的女孩氣質不同。」請問氣質區別在哪裡?

既然是區別,便是對比,無論是精神上是家教嚴和放鬆家教,或許是金錢和物質上的富養,其實我認為兩種都算是富養。每個家庭背景都不同,兩種都有優點,一個是吃得了苦,一個是受得了誘惑。

相關問題:男孩怎麼養?http://www.zhihu.com/question/64745288


我覺得我是窮養起來的,但是我媽始終堅持我是富養。

她說的也有道理。我從小興趣班不斷,鋼琴舞蹈聲樂古箏圍棋,最多的時候同時能上三四個,這不都是用錢培起來的么?

但是我一直覺得家裡窮到不行。
其實倒真不至於到窮的地步,只是家裡人愛哭窮罷了。

父母都是老師怎麼說也不會用窮來形容家境吧?
但是我小學的時候,問家裡要五毛錢買個零食,都要鼓兩天的勇氣,我覺得我多花一分錢家裡就沒錢吃飯了。
以前春秋穿的都是那種所謂「舞蹈鞋」,在我理解就是因為便宜。後來有個阿姨送給了我一雙運動鞋,她給女兒買小了,我覺得那是我真真正正的第一雙鞋子,愛惜的不行不行的。
學跳舞的時候很廢襪子,幾乎每節課都會磨破一雙,我媽找出來【她當年】【穿壞了捨不得扔】的一堆襪子,讓我穿著去跳舞。那都是些什麼襪子啊?稀奇古怪的顏色,還有補丁,比我年紀都大。然後我就不穿襪子了。
撿別人的衣服穿是日常。撿姐姐的也就罷了,對門低頭不見抬頭見跟我同齡的發小的衣服,也拿來讓我穿。
一直到我初二以前,我爸工資都上交,一月只有300塊錢的「零花錢」,我真覺得我們家一月花超過600塊就會下頓沒飯吃了。
從沒買過床單被罩,都是用的學校里發的「福利」。大紅大紫大花的那種。有次有人給我家送了一套粗布的床單被罩,我很喜歡,我媽不讓我用,說粗布對小孩子來說太粗糙了,就收起來了,差不多十年過去了我再也沒見過那套床品。
家裡有人來出門送的東西,吃的喝的我是從來不會拆的,因為都會被轉送出去的。去年有個人來出門帶了一箱金典牛奶,我說我想喝,我媽說你還用喝這麼高檔的?送出去這個不就省我一份錢么?金典牛奶是高檔牛奶嗯。
知道現在我衣服單品還是很少超過50塊。大二我還覺得200塊的裙子是貴的離譜。買了一套300的制服跟我媽說我買了一套天價的裙子。
我大學開學沒有新手機電腦,手機是高三買的一個700的手機,電腦是好多年前親戚給的一個上網本。大一寒假手機不能用了,央求我媽給我買新的,我媽說給你買可以,但是這四年就給你買這一個。然後買了個2k的,這學期電池鼓了,我想換新的,我媽說,當時我們可是說好了的,就給你買這一個。然後我去換了電池,讓她報銷電池的錢。她說,換電池都夠你買個新手機了,我不給你報銷。你覺得需要很多錢你不給我,那我去哪搞那麼多錢?(其實只要50塊錢)
上學期回家我媽說走我們去飯店吃飯給你接風洗塵。我說別了吧回家吃吧,有這錢你還房貸多好。
「我們沒有這條件」是我媽的口頭禪。什麼條件?可能是天天吃肉,也可能是讓我出去旅個游。
只要是要個錢,就是「我沒錢,我哪來的錢。」除了生活費一分錢都不多給。我去醫院看病不給錢,去考試不給錢,出去玩不給錢。總覺得我媽是默許了我可以去賣身,不然我去哪弄那麼多錢?
唔好笑的一件事是,有次放假回家,到家的那一刻我渾身上下只有兩塊三毛錢。

好像說跑題了。
我現在的狀態就是把錢看的無比的重,可以說只有錢能讓我心安(然而我沒有錢)。從心底覺得自己窮的不行,自己可以支配的錢誰都別想侵犯我一點。也可以說我現在心理已經扭曲了,我現在有種「你給我錢就是愛我,錢都不給我還說什麼愛我?」的感覺(對父母不是對戀人)
感覺這個人生被我媽毀的差不多了 就醬

。。。。假裝是分割線的分割線。。。。

沒想到引起了這麼多的共鳴,評論區好多相同經歷的人呀,安慰我的給我出主意的我都超感激的!愛你們愛你們? ??

評論區有人回復我說,我的不安全感來自於發現家裡不窮感覺受到了欺騙,說實話我懵了一下,豁然開朗。
我確實有這種感覺,在這幾年格外強烈。
大二的時候我媽突然給我打電話說要買房子,我當時想woc這怎麼可能,然後現在我們已經搬家了。
大二回家的時候我媽說裝修沒錢啊傢具沒錢啊每月扣完貸款沒錢啊,後來裝修工作也在穩步進行了,我媽不斷的跟我說,還欠裝修隊多少錢,地板的錢還沒結,傢具只付了定金,還欠人家一萬。我真的是成天惶恐不安,很怕我們還不上錢被人家潑油漆噗哈哈哈
到後來也都還上了,我也不知道哪來的錢。
期間我媽還買了個1K+的羽絨服,我那年跟我媽說我不要過年的新衣服了,穿舊的就好了。然後那年的新衣服是姨家姐姐帶我去買的。
好不容易那些錢都還上了,不再說了,今年夏天又說買了個1w的空調,「買就買好的!我借了你姐姐5k,下個月還,我們這個月沒錢啦」我。。。。
前兩天我媽去草原旅遊了,我。。。。。
前一陣陪男朋友去了趟北京,當時預算是一周左右,我問我媽要點錢,總不能都花他的吧。我媽說,我們家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然後給了我200。。。。不夠來迴路費。。。。

所以家裡到底有多少錢。。。好像只有我覺得家裡窮的揭不開鍋的樣子啊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新寫在最後面!

被大家的熱情驚到了,第一次收到這麼多贊,不是很開心呀我以為大家生活都很好的呢。評論區好多有相同經歷的,太多啦我沒法一一回復啦。。。在這裡統一說聲一起加油吧!心疼我的鼓勵我的都是么么噠~
啊不要關注我呀我沒有乾貨的!我平時好像只寫秀恩愛的回答所以所以。。。。沒必要關注我啊啊啊啊。。。。愛你們【比心心】

////////////////最後一次修改////////////////

統一回復下評論區的問題呀

沒有弟弟妹妹我是獨生
我有兼職呀!不然那些錢哪來的噗。不過沒有兼職很久,一是我媽說我不把心放在學習上,二是我學校那裡兼職一小時只有五塊錢怕不怕!
我覺得我媽養我就是不走心而已,我已經習慣了啦。。。而且她賺的錢是她的,她怎麼花是她的自由,這個道理我還是懂得,就是有些失落。沒有大家猜的那麼複雜啦噗,有個弟弟什麼的不是親生的什麼的hhhhhh
啊還有,我兼職的趣事和對於興趣班的看法問題以前回答過,但是我不會貼鏈接也是很絕望了orz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瞅一眼~

每一個評論我都認真看了的!但是餵雞湯好尷尬呀。。。總之總之,大家要開心呀 (??? ? ?? )

最後的最後,我真的沒有乾貨。。。關注我的小可愛們我會辜負你們的期望的(:з」∠)_


窮養的人來答題了。
背景簡述,女,魔都土著底層,34歲,從小單親,棚戶區長大,家裡除了讀書和吃飯,無其他花費!典型窮養女一枚!

窮養的,你居然拿她和富養的比氣質!!!
窮養的,身上會有氣質么!!!
窮養的,沒有新裙子零食零花錢!!!
窮養的,學不起鋼琴,芭蕾!!!
窮養的,買不起芭比,八音盒!!!

答主這幾天和同事聊天,講到小時候的玩具,她們都提到了芭比娃娃。於是我沉默了。
小時候,芭比是我非常想要的。非常非常。

可是我知道買不起,我沒提過。
小時候芭比娃娃都只有在大商場才能買到。
她們被高高的擺在燈光下,標籤好刺眼。
直到現在,我仍然想的起來當時渴望的樣子。
婚禮上,讓老公送了我一個。人生第一個。
然而已經過了玩她的年紀了。愛做夢的年紀了。所以現在還在櫥子里,根本想不起來去摸摸她。
還有小時候同學有各種新奇玩具電子錶鉛筆盒等等,我都不敢碰,不敢問他們借來看看。我怕弄壞了。

所以我小時候,
非常羨慕班級女孩子每天都有新衣服。我穿校服。
非常羨慕班級女孩子有漂亮錢包,有零花錢,可以買冰淇淋,可以買漂亮本子漂亮的筆。
非常羨慕班級女孩子有自己房間,布置得粉粉的,像個公主。

當這樣的我長大了,
沒有自信!
去商場不敢開口試衣服試口紅,喜歡自己一個人看,不想被推銷和打擾,因為我不會買。
品牌名沒聽過,念不來,不敢開口。
旅遊沒去過,飛機沒坐過,別人聊天沒有話題,不會開口。

看中錢在意錢!
工作勤奮,一心要賺錢。
不談空的,只看工資。
消費觀看性價比,不會用幾個月工資買個奢侈品!
省錢。

對童年補償心裡!
愛買新衣服,新裙子,停不下來,喜歡新的多的感覺,非常好的感覺。窮的時候買便宜的,現在有錢了買貴的,但多必須多!
愛買漂亮的飾品,鞋子,包包,必須成套搭配。
愛買新文具,新書。
愛折騰房子,喜歡大房子。
愛漂亮,每天打扮花很久時間,為此願意早起晚睡。

幸好我有個能幹三觀正的媽,所以我,
性格果斷,目的性明確,冷靜!
對自己狠!無論是減肥,還是工作加班!
從小知道,女人要靠自己!

幸好我有個很帥的爸,所以我,
長的總算達標,過了及格線。
雖然不是很漂亮,並沒有跨越階層的實力。
但至少,長相不是我的短板,不會因為這個碰壁,並且會獲得一些更溫柔的幫助,比如問個路比如請教些事,會得到更耐心的回答。

勸大家,
如果真窮,就別參與討論這種窮養富養問題了,因為你只能窮養。
如果不窮,甚至小富,就在承受最大範圍內富養,滿足她的一些合理需求!
如果富人,好吧,富人根本不會窮養!或者他們覺得送孩子去日本,沒去英國上學,就已經是窮養了!或者他們覺得沒給孩子穿奢侈品就已經是窮養了!

富人的窮養就是窮人的富養,甚至窮人想都不敢想,這就是現實!

~~~~~~~~~~~
答主覺得評論裡面大家都分享了自己被窮養的故事,父母那代真的日子挺苦的,幸好計劃生育,我父母沒有多生幾個,那時候窮人如果多生養,日子我沒法想像。

答主現在有了兒子,是個非主流的媽媽。
答主希望兒子能現在我父母那代,我們這代人的肩膀上,去看看另一個階層的世界。

答主肯定會富養他,尤其是學習上的投入。

昨天和老公討論上海小學考私立初中的面試慘況,5000個娃選120個娃,要求是多少個奧數證書,多少個英語證書,市裡優秀生,區里優秀生。網上有個女孩子有鋼琴10級,成績也全優,居然連面試單也拿不到。如果是關係進去的小孩子還要額外付50萬贊助費。

這就是上海的教育現況。

我問老公,你捨得孩子去拼嗎?我以為他會反對,因為他們福建沒有這種拼私立的概念。
他回我,念唄。
我說小孩子最後衝刺報補習班請家教,一個月兩三萬,你捨得嗎?
他很淡定,我再多賺錢就是了。

有時候我想,什麼是父母的愛,沒錯,陪伴是愛,逼他學習也是愛。主要看你希望自己小孩子未來過什麼日子。

~~~~~~~~~~~
最近年紀大了,有點空閑,是啰嗦點。
假如你們發現首頁都是我的回答很煩,可以叉掉話題或者取消關注,這樣就看不到了。我剛試了下,可行。
答主感謝大家一起分享經歷,一起感同身受,希望大家都越過越好。

~~~~~~~~~~~~~~
大家的童年,窮養的經歷太深刻,所以看的我有點難過。
看了我們說的這麼多心情,你們還堅持窮養嘛?

我現在已經買的起全部的芭比娃娃,我也買不回童年時候那個渴望擁有它的期待和失落感。
所以根本不會去買,缺失的根本也補不回來。

~~~~~~~~~
姐妹們,窮養不是不自信的問題。

曾經我是很自卑,不敢暴露自己缺點,不敢作,不敢和別人爭論對吵,為啥,因為我怕我心裡受不住,我怕我氣死。

然而,現在的我。非常自信。但不會自傲,因為窮養的女孩永遠會自省!

所以現在窮現在自卑根本不要緊,未來的你會好起來的。只要你堅持。
自信太容易了!難得是自省和堅持!


謝邀。

我認識四個年齡相仿的女孩。

甲,中產技術幹部家庭。

乙,律師家庭。

丙,實業家家庭。

丁,大商人家庭。

四家的家產是遞增的。即,富養程度也該是遞增的。

經濟上,甲最窮養。乙好一些。丙更好一點。丁最富養。

情感上,甲父母待甲最嚴酷,嚴酷到外人冤枉了甲,父母會幫腔,全然不顧甲的感受。

乙父母各自忙事,不太在意女兒教育。

丙從小寵愛女兒,無微不至。

丁就是普通的和睦家庭。

即,情感上的寵溺程度,丙大於丁大於乙大於甲。

猜後來怎樣了?

甲上大學離家,跟父母關係半斷。生活上很缺乏安全感,但驚人地獨立自強。父母說起來,所謂,「給家裡省心。」

乙父母離婚,母親另嫁,乙跟了父親後,強迫父親不許另尋女朋友,甚至在一群人面前對父親說,「你找別的女人可以,自己搬出去,這家裡的家產,我不許野女人碰。」身為律師的父親後來喝醉了,跟我們感嘆,「我還沒死呢,她就指望我滾蛋了!」

丙因為驕縱寵溺,初中時談戀愛被老師批評,在辦公室里打老師。在當地城市呆不順,去了美國西海岸,每天都在念叨「想回家,不想留在這裡,想回家」。

丁性格平衡,多少有些小姐脾氣,也正常。經過一次失戀後,變得比以前更現實。

當然,現在她們都還年輕,都處於人生初級階段。

但您大概發現了:只按單個樣本來看,富養和窮養,並沒有十足的等式可言。

一般說法都認為,少年時候缺什麼,長大後會更在意什麼。所以窮養的女孩子長大後會更貪慕物質,缺愛的女孩子長大後會更貪慕溫情。

這個等式有些機械了。人的際遇是複雜多變的。家庭教育也不是簡單的物質或溫情播撒而已。女孩子在成年前的十幾年裡,經歷的各種事情都可能改變她們的視野、邏輯與思維方式。

乙和甲曾經當我面交流過。乙說她因為從小姐妹都富裕,所以雖然自己也殷實得很,但從小有危機感。甲則是到成年前,身邊的小姐妹都是普通人,所以沒考慮過物質財富的重要性。

一種人格的形成,是無數經歷與細節造就的。有時候不是窮或富本身,而是比較。比較才會產生落差,產生匱乏或豐足的概念。

奢侈品行當有一個鐵律:奢侈品的功能就是社交距離+價值觀表達,就是等級制,就是對比。激發對等級與階級的渴望後,才有購買慾,所以奢侈品並不抵制不安與嫉妒。

但強調這種對比與差異,只是商業手段而已。現在的中產階級焦慮,其實也在於此。想多哄家長出點錢唄。

還是那句老話:

促成女孩子健全人格的,不是單純物質上的窮養與富養。

而是綜合的,平衡健康的環境。

以及,少一些對比。

因為唯有大量殘忍的對比,才能造成心理落差,造成不安全感,造成孩子的扭曲與心結。

真正的好教養,是在孩子進入社會前,告訴她們人的差異天然存在,但人人生而平等,讓孩子得以平靜地接受這個世界。

最壞的教育,並不是物質上的窮養,而是強調對比與差距的優劣,不斷提示孩子「你的境況很糟糕」。像日復一日的「你看看別人家孩子,你再看看你」,遠比窮養還糟糕得多。

最後:

那些極其在意窮養與富養的諸位,許多都是自己少年時,被父母這麼簡單粗暴教育出來,於是,才會將一切問題、一切評斷標準、一切不安的來源,歸咎於物質差距。

不安與焦慮導致的物質主義一路向下傳遞,會導致封閉到不可扭轉的價值觀,這才是最麻煩的教育。


我說說自己和一個閨蜜的情況,雖然總覺得有些片面,不過都是真人真事,親身感受。
先交代下家境,我和閨蜜C的父母都是公職人員,俗稱雙職工子女。
我當年是偷生的二胎,父母交了兩千多罰款後,就把我送回老家農村由奶奶撫養,到上小學的年紀才接回縣城,據我小姨描述,那會兒的我又黑又土,神色拘謹,不敢和人交流。
可偏偏我媽的性格不算很和善,話不多,面相略凶,工作又忙,所以小學到高中我和我媽的關係一直不夠親近,我,勉強算是窮養大的女孩子吧。
我被窮養主要體現在穿著打扮上,在大學之前,我每個階段的衣服都以校服為主,春秋季穿校服外套,夏天一個短袖過一季,冬天一個棉衣過一冬,而短袖棉衣和搭配的褲子大部分都是媽媽和小姨穿過不要的,樣式老氣又過時,剛仔細算了下,整個小學以及中學生涯整整九年買過的外套大概是六件不能更多了呢。
然而最可怕的是那會兒學校並不要求學生每天穿校服。記得初一上學期我只有一件小學校服做外套,每隔兩周洗一次,到冬天一時半會兒幹不了就穿著去上學,到教室時袖口都結冰了,初一下學期天氣漸熱,某天,我在家下定決心,決意穿新發的初中校服去上學,然後那天班裡很多同學對於我居然換衣服了表示很驚訝,甚至還有人把這件事寫在語文周記里,真是羞恥。
其實從初中開始,同學們都已經逐漸學會留意自己的外表和穿著,雖不會穿的多麼時尚,但不至於像我一樣每天靠著件兒校服度日,而當有同學知道我家境並非多差以後,大家又一致認為我是個極為摳門吝嗇的人,捨不得花錢,就連我最好的朋友都用心勸我別把自己穿的太寒酸讓人笑話,可我手裡實在沒零用錢,父母又幾乎從來不管我有沒有衣服可穿,心裡苦說不出。
相反,閨蜜C從小吃穿用度都不錯,高中時就開始穿只有端木磊這個階層才穿的起的美特斯邦威了。
那麼我算是窮養,閨蜜C算富養長大,要論我們有什麼區別,我覺得不在於外貌身材氣質家教,也不在於會被一塊蛋糕哄走與否,而在於內心的自卑感。
因為小時候我和媽媽不親近,總覺得父母重男輕女,又因為一直穿陳舊過時的衣服偶爾被同學嘲笑,這樣的成長經歷導致自卑感一直與我如影隨形。
這種自卑感,具體表現在,比如極度缺乏審美,即便手頭有錢也壓根不會買衣服,不會捯飭自己,再比如,曾經有段時間,我不敢去理髮店,也不敢進商場買衣服,因為覺得這些店裡往往燈光明亮,越發襯的自己十分鄉土,好像一走進去就被人打量和嘲笑自己的外表和穿著。
然而閨蜜C無論自己高矮胖瘦,從來都是自信滿滿,每天開開心心,說實在的,我倒是蠻喜歡她這樣的性格。
我如今有獨立收入,每個季節都有好幾件衣服可以換著穿,衣櫃里滿滿當當,可內心的自卑感一直揮之不去,遇事兒總是會放大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覺得自己哪兒都不如別人,不過還好,從去年開始,我終於算是在穿衣打扮,化妝護膚這些方面開竅了一點,希望將來越變越好吧。
最後貼張九歲時的照片,外套是西安的姐姐買來送我的,穿了好幾年。然而重點是這雙大頭黑布鞋,因為鞋頭踢破了,又訂了一層黑皮面,繼續穿,冬天被雪地潤濕,夜晚爐火邊烤乾,實力心酸。

話說那會兒小姑娘們都流行穿那種白色的旅遊鞋。


2016/5/14 修改
因為有人舉報說我沒有正面回答,所以被摺疊了。在此正面回答下,順帶也回復下諸多的評論:
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主要的區別在於:同樣的物質財富能給予自己的滿足感不同。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為了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往往會過於強調精神價值的重要性,諸如教孩子善良,努力,而忽視了物質的重要性。殊不知,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家庭給予你足夠的物質,不是希望你和別人攀比,也不是希望你認為這些物質可以輕鬆得到而忽視勞動,而是希望你可以花更多時間在你感興趣的事情上,不需要像物質貧乏的年代那般為生計而躊躇,當你所從事的興趣愛好給你成就感,你個人的幸福感,氣質也會自然得到提高。而缺乏物質往往會迫使人去謀生,無法專一的從事愛好,形成怨天尤人,收到一點點好處就感動,嫉妒他人等諸多缺點。

小時候以為富養的女孩都很跋扈。長大後才發現,很多富養的女孩都懂得很多,經歷很豐富,做事很認真,選擇很理性,比窮養的女孩更好相處。

PS.男孩其實也同理

以下是是原答案:
————————————————————

初中老師曾經跟我們講過這個話題,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要富養。

不要讓你養了10幾年的女兒因為一根口香糖跟別人跑了。

上了大學後我發現有bug,男孩子其實也要富養,不要以為請人家女生吃了一頓飯,看了一場電影就把別人當女朋友了!

————————————————————
看到很多人喜歡這個答案,我很高興,但是右上角那個點,總是想把它點掉,頭一次這麼多贊(≧▽≦)/,真有點不適應呢...


————————————————————
上日報了....總有種被欽定的感覺....


————————————————————
知乎首個破W贊~(≧▽≦)/~。


寫一下我看見的一個事吧。
我家開小賣部的,前幾天一個男人過來買東西。那男的皮膚黑黑的毛孔也比較粗大,提著一袋玉米,一看就是農民這樣的勞苦人民。長得也不高,看上去三十齣頭,不算帥但看上去很和諧,因為一般來我們家買東西的都是一臉橫肉的人,所以我多觀察了他一下。
然後我奶奶就問要買點啥,他笑著說要什麼,開口也是很溫柔的聲音,語氣也很柔和,單純的對話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教養的人。
買完東西要結賬的時候,他忽然看到貨架上的乾脆面,就順手拿了幾袋,看見包裝上寫著香辣,就說孩子吃不了辣,又拿了幾包餅乾和蛋糕什麼的。又拿起了一包魷魚絲,看見上面標價七塊,猶豫了一下又放下了。站在冰櫃前面準備買雪糕,又說算了孩子看見又要吃了。
挑完東西,他掏出錢包,我看了下紙幣加起來也就二三十塊錢,剩下錢用微信付的。
那個男人走後我感慨了半天,覺得他一定是個好爸爸,他的女兒或者兒子過得肯定很幸福。因為作為一個男人,我覺得不會細心到如此地的地步,為子女挑零食到如此細微的程度。即使我手裡沒有多少錢,但我願意花一大半給你。我不知道別的父親如何,至少我的父親不會這樣。

今天下午,那個男人帶著他的女兒來了,是抱著進來的,小女孩三四歲的樣子,穿著粉色的連衣裙,臉圓圓的長得很可愛。完全符合我對蘿莉的幻想。男人把她放下,小蘿莉的目光並沒有在零食架上停留,直奔放飲料的貨架,男人說一路上就吵著要,趕緊挑吧。語氣中滿滿的寵溺,完全沒有責怪的意思。
小蘿莉拿起了一瓶可樂,然後觸發了一系列有愛的對話:
父:拿這個大的好不好,你喝一口剩下的我全喝了。
女:不要~拿小~
父:嗨呀你怎麼這麼小氣,好吧,就拿小的吧。
女(抱著可樂呈可愛狀):謝謝~(我這個路人視角看的都要飆鼻血了,小蘿莉太可愛了!
咳咳,回歸主題。然後男人付了錢就抱著小蘿莉走了。

可能我文筆太差表達不出來兩父女之間的有愛。但我親眼看了以後特別有感觸。一個小孩子,去超市難免不了要這個要那個,我小時候雖然沒說過但目光總是離不開貨架,小蘿莉的表現可以看出來,平時家裡零食這方面完全不缺。我見過的小孩一進超市就撲到貨架上,目光完全離不開。
然後就是對她爸爸說謝謝,中國人有個通病就是越親近的人,謝謝,我愛你一類的詞就越說不出口,並沒有貶低的意思。但小蘿莉卻特別可愛的說出來了,不光體現小蘿莉有感激之心,有禮貌,還可以看出小蘿莉生在一個特別有愛的環境,愛和感激這些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所以說謝謝或者我愛你一點都不違和。
小蘿莉總體的表現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公主。
不光可愛,還大方,懂事。我覺得這是女孩子必備的東西,小蘿莉長大了,我覺得也不會很差,也是一個很端莊的女子。
可以看出來,男人的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但女兒卻被培養成了一個小公主。個人鄙見:貧富固然重要,但父母的培養對孩子的影響占多數,畢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可能我有點過度解讀了,敘述也挺亂,如果有人能看完就好了吶~


呃,,,本人是個高二的女生,只是把自己看到的和感悟寫下來啦。對於教育孩子這方面並沒有過多的研究。評論有些人說孩子長大會給父母壓力什麼的,我承認說的很有道理。也有人認為小細節說明不了什麼,的確說明不了什麼,可能是因為我比較樂觀吧,什麼事都愛往好的方面想。也許會有人說我太單純什麼的,可是人活著不就是為了那點自作多情的希望么,什麼事都想的太壞我覺得活著已經沒什麼意思了。
至於文筆這方面我的確不行,如果看不明白或者覺得我描述的顛三倒四,在這裡說聲抱歉,耽誤了您的時間。
最後謝謝給我點贊的人,愛您~


辦公室一女生,跟我同齡。常出去旅遊,衣服也都是幾百上千,化妝品都是SKII、whoo後這些。
同事笑我:同樣都是90後小姑娘,怎麼差別這麼大。你倒是也學學她瀟洒些出去旅行交友啊。
同齡女生笑我土,穿著一水清湯掛麵,不施脂粉。

可我TM也想用SKII啊,我TM也想去馬爾地夫啊!我TM從小愛美,披個床單就演娘娘了,能不知道香奈兒的香水,百達翡麗的表,卡地亞的鑽戒是個寶?
這大熱天我TM也想飛去雲南喝著果汁聞著花香過夏天啊!
誰讓我窮呢?我不止自己窮,我家還窮啊!

誰說我不懂美沒品味?我從小就躲圖書館看油畫集。我打小買東西不看標價總能挑出最貴的。

大學時同學坐五塊錢的班車去市區,我為了省三塊錢,在烈日和煤渣路上走四十分鐘,再倒兩班車。有了三塊錢可以喝袋牛奶啊。
工作了,為公司組織年會準備節目每晚累到一兩點睡。頭天晚上陪領導唱歌到兩點,其他女同事都找借口溜了,只有我還陪著,到家發現大姨媽來了。第二天早上六點起陪領導去爬山。大姨媽痛加上累的眼睛都睜不開。領導問我:你眼睛怎麼了?我說:沒事,我天生的。
我TM也想跟領導說:我不去了,我累。飯我也不吃了,爺不差這頓,不伺候了。
可我得罪不起啊!我太需要機會往上了!

小時候看見好吃的不肯走,我媽總嚇唬我:你不能吃這個,會生病。

我知道這病叫窮。

我這麼努力就是希望以後能夠富養自己的孩子,有一天我孩子跟我說他苦的時候,我要有資本跟他說:沒事,錢嘛,媽有,你儘管怎麼開心怎麼來!

前天晚上有些難受,就順手答了這篇,本意是自勉。沒想到昨天一看收到很多贊和評論,有些受寵若驚。真的很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鼓勵,謝謝大家!

看評論我才知道有那麼多人和我有類似的體驗,大家也都過的水深火熱的。謹以曾看過的一句話勉勵大家(當然也包括自己):給你荒野,是為了讓你變成雄鷹。家庭給予的我們選擇不了,但可以選擇面對和努力。(昨天本想附上我最喜歡的畫——蓮花和那句「出淤泥而不染」勉勵大家,又想起聖母白蓮花好像是罵人的,就放棄了。)

評論我一一看了,還好歪樓的不多,實在評論不過來了,在此統一謝過大家的關注。也抽幾條不太認同說一說吧。

1.我不成功就去報復社會。社會沒欠你的,你不成功是因為你自己,別把鍋甩給別人。這位知友你這樣很危險哦,會被打的。

2.答主窮到骨子裡,心靈匱乏。我寫了那麼多回答,你都只看到我窮?那你該再翻翻我的回答,說不定我還丑呢。

3.有人說該在最好的年紀好好收拾自己,以找個好歸宿。嗯,是的,是該找個好歸宿。那個好歸宿就是:變成更好的自己。

最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大家跟我一樣平常心就好,誰還沒個落魄的時候?我記性不好,吃過的苦常會忘,現在記得的大都是美好的事。也希望大家跟我一樣,別糾結曾經和現在的過往,有問題就去解決去面對,該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人生苦惱太多,要常記得笑。

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評論,謝謝!~

Best wishes for you~

最後,雖然窮但三觀這麼正的我,你確定不關注一下嗎?


這段時間單位很忙,今天一看竟然破千了!本女子(年齡老大不小了不好意思自稱小女子)在此謝過各位走過路過的知友們!
關於評論區的我解釋一下:
1、果然都是聰明人,你們猜的很對,她弟弟找了個有錢人,成了上門女婿。
2、我白天上班,回家要洗衣服做飯帶孩子,而且最近單位有點忙,真的沒有時間編心靈雞湯。真的,相信我是清白滴(但願老司機別誤會)。
3、她被窮養長大,一直覺得買漂亮衣服是浪費,她跟我們說結婚後家裡媽媽給她打電話她在吃飯,媽媽知道她兩個人炒兩個菜太浪費不會過日子。有評論說是教育問題,也對吧,因為窮養富養本身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分支吧。
4、有人說評論里為什麼向她老公一邊倒,我覺得可能大家認為她委屈自己填補家用大家很同情,但是讓孩子也跟著過那種緊巴巴的日子覺得不合適吧。

之前我的回答下面有人評論我都會一一回復,最近單位壓力大,晚上孩子睡後忙到深夜的加班狗,沒給各位回復,抱歉,感謝大家的賞光!
以前的同事,典型的樊勝美,家裡有弟弟妹妹,弟弟沒能力,一直靠她救濟,她媽媽得了癌症也是她一個人出錢看病。後來弟弟找了個有錢人,買車買房了,媽媽卻一直挖苦她沒有像弟弟一樣嫁個有錢人。她生活中從來不買衣服,都是我們不穿的衣服她要,自己孩子的衣服也是別人給的。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我們都說要給孩子買新衣服,她說自己家還有很多別人給的,不用買。後面家裡條件好些了,她老公看不過去,經常帶孩子出去吃好吃的,玩遊樂場,買漂亮衣服,幾次下來她跟老公吵得不可開交,她覺得她老公在浪費錢,她老公卻說:我掙的錢心甘情願的為我女兒浪費!我不想讓她成為第二個你!


應該是心態。雖然現在年近三十物質生活過的算挺好了,但焦慮無處不在,因為責任很大,並且從來不曾被誰縱容過。想要一毛錢都得自己去掙的女人,和出生就被富養的姑娘,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或許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雖然在我喜歡的才子都選擇了白富美之前,我從來沒想過要和她們比。

我曾迷戀過一個多才多藝的美男子。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勸我放棄,因為他不僅美的像一尊雕塑,還住在一個裝飾的像宮殿一樣華麗的房子里。「這樣的人我們普通人就不要想了」,他們說。但是我不甘心,我每天和他聊微信,談音樂談藝術談詩歌談文學,去看他演出,日思夜想,卻不敢約他出來,因為他漂亮的讓我自慚形穢。

後來他找了一個非常年輕的女友,和他非常般配。我偶爾會去看她的微博,她大學還沒有畢業就去過很多地方,很多國家,有不少相當精美的照片,同他一樣像個畫中人,沒有一絲煙火氣。我看到他們一起彈琴唱歌的視頻,才頭一次真的明白為什麼別人都勸我放棄。

看到他已經足以讓我產生逼格焦慮,看到他和她,除了神仙眷侶,天造地設,說不出來什麼了。

人和人的起點太不一樣。或許只有努力過想突破自己的人,才知道擺脫家庭的局限有多難。我看到這位姑娘的許多優點,她美麗,富足,小小年紀就有才華有品位,想必家長也開明,支持她去別的城市到處看live。最令人羨慕的還是那份靈氣與自由。這或許也是我喜歡音樂人的原因。

一個名牌包和一頓大餐這些都不算什麼,條件一般的人靠後天努力也可以享受得到,但那種生來就有無數選擇的感覺,和要拼了命才能獲得自由,對人心態的影響是大不一樣的。

少年時我家裡窄的根本擺不下一架鋼琴,雖然學鋼琴一直是夢想,卻現在都沒有這個閑情。那天晚上我失眠了。一輩子我也成不了那樣美麗頎長、一舉一動都如詩如畫的女子,更不可能那樣自由自在。所以才連約他出來的勇氣都沒有吧。

每個女孩都曾心儀過一個王子般的人,但大多數還是會認清現實。因為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無論後來讀了多少書,見過多少市面,變得多美,就算成了氣場十足的大姐大,也不及那種白雪公主一般的嫻靜。我知道自己始終成不了這樣的人:沒有過太多求不得的痛苦和壓抑,有條件能夠實現內心的渴望,因此對世界沒那麼多意見,也不會總想著要證明自己。

大概很少有男人不愛那種與世無爭的女人。她們天生富足,因而不用去汲汲營營,只需保持那份優雅美麗。我想通常傳統意義上所謂富養女兒,就是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女兒最好的物質生活,讓她又有見識又高貴,讓窮小子高攀不起。

而小時候我受的教育,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都是「勤儉節約「"自立自強「「胸懷天下」「誰說女子不如男」。像一位知友評論說的,這種教育是提犧牲和奉獻的。那時候不流行富養理論,「女神」這個詞也還沒有泛濫。放暑假我媽一早就把我叫起來做家務,一點點零用錢怎麼花也是被嚴格監管,導致我小時候特別小氣,五毛錢都不願意借給同學。還記得放學回家會經過一個賣豆腐卷的老奶奶那裡,我的小夥伴每個人都會買一個吃,但我從來不買。只有一次實在好奇,買了個四毛錢的豆腐串。抗拒了一切學校門口的小食品誘惑,我以省錢為榮。

我父母其實是很重視生活質量的人,但他們覺得孩子不掙錢的時候沒資本隨便花。我也一直贊同這個理念。

一直非常感激父母對我的培養,但也深知一個中國母親心中的苦衷與矛盾。她希望女兒有出息,又心疼她會太辛苦。或許這才是那麼多人糾結女兒到底要不要富養的原因。人們說要窮養兒子,是因為自古紈絝少偉男,要磨鍊他的意志,讓他早日獨立,闖出一片天地。富養女兒,則更多是為了讓她美好、矜持、不受生活之苦,遠離外面的誘惑。

離開學校以後,消費觀的差距決定了人的距離。但能花錢的人或許更有動力賺,若不是耳濡目染有經濟頭腦,就是能嫁給財產相當的家庭。 與之相反,因為我欣賞的也是自立自強、正直淳樸、努力突破自己的人,便不在乎對方的家境。

富養的女孩通常會吸引到同一個階層的男性,因為她的消費習慣排除掉了不能跟上她生活方式的人。這是家長富養女兒的一個重要原因。

昨天才在朋友圈得知小時候喜歡的校草也結婚了,他曾說過他要找一個白雪公主一樣的姑娘,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單純的人。確實如此。從前他就跟別人說過我是母老虎,或許我總是指揮他的緣故(我是大隊委,他是副班長;我是板報組組長,他是副組長)。從他開始,我就知道我最喜歡的那種文藝青年根本不會喜歡我。他們喜歡能入他們的詩他們的畫的那種女子,而我則是個寫詩的人。

看到誰結婚都沒有這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但看到這位兒時的朋友結婚,突然就想哭。我想起從小他就是個不爭的人,選一個什麼省級文明學生的名額,我們兩個人票數一樣,他還給我投了一票。他還曾說學建築以及去美國讀書也是為了追隨林徽因。

我悵然若失,或許就因為他雖然氣質上不爭,也實現了最初的夢想,而我經常感覺到撕裂。不斷進取的人生似乎像《東京女子圖鑑》里的女主角那樣被割裂成很多部分,不知道自己究竟屬於哪裡。

當少年時的好友一個個找了比自己小好幾歲的白富美,我還在加班加點地翻譯校對,和客戶磨嘴皮。一個女文青學著做生意,註定和周圍紛紛過上精緻中產生活的昔日朋友漸行漸遠。我的人生早已失去了參照系。

看到那些月收入不到三千的姑娘天天吃喝玩樂、年年出國旅遊,真是感慨她們怎麼可以輕鬆成這樣(我上班的時候做了好多兼職,業餘時間翻譯了七本書)。

大概她們是從小就習慣了花父母的錢去享受。倒不是要judge別人,更多是因為自己這一年只顧埋頭苦幹,平日沒想到跟別人比,所以見的人多了才知道,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過。

當然後來掙了自己的錢也慢慢學會享受了,但如今是越來越忙,忙的快要沒有正常生活。直到看到別人紛紛結婚生子,甚至當全職太太,才又一次意識到女人原來也可以不那麼拼。

記得以前渡邊淳一的一本書,他曾感慨,那些拚命努力的女人看到靠別人就能輕輕鬆鬆生活的同性,不知會作何感想(大意)。當時我心想,在拼盡全力之前,前者也根本不會甘心。人各有志,人各有命。

很難說女孩窮養好還是富養好,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總歸會和家庭條件有關,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理念。

陳珊妮有首歌唱過:你想要命好使人廢,還是堅持厄運不認輸。上天算是待我不薄了,是我自己選了一條曲折的路。今天寫這個答案我又想,為什麼女人總是喜歡和別人比?為什麼女人總是想被人羨慕?如果女人之間的競爭不過是誰的生活更精緻,誰的日子更舒服,那我還是選擇擁抱生活給我的挫折磨難,畢竟跳出「女人」二字的禁錮,才是我選擇我的男人,以及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原因。


因某些原因,本文決定撤銷,只保留我的部分理解,謝謝各位了。

其實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最重要的還是精神上的教養。你可以沒錢給她買這買那,但你可以教會她自己努力去爭取 ; 你可以沒錢帶她去這去那,但請你教會她文學典故 ; 你可以沒錢領她見這見那,但你可以教會她必備的禮儀素養。

富養自然有富養的優勢,能使整個人的眼界格局更加開闊 ; 但窮養也有窮養的優勢,能使得整個人更加堅韌。

不要糾結於給她提供多好的物質條件,給她你能給的最好的就行,教她如何建立一個富足的精神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一家全年收入5000塊,砸鍋賣鐵硬湊了1萬送姑娘出來讀武大,而不像村裡其他人送女兒去富士康打工供弟弟讀書;

一家全年收入5000萬,隨便扔個10萬塊送姑娘來讀武大,而不是像對兒子那樣送去劍橋。

哪個姑娘算窮養,那個姑娘算富養?

90年代初,老爹因為我淘氣,2個月沒給我零花錢;我窮得跟著小夥伴喝汽水瓶里的福根兒。

老娘因為寵我,偷偷塞給我3塊錢;讓我買一罐健力寶一定要當著小夥伴的面摳開。

我爹和我娘,哪個在窮養哪個在富養?

一中產人家,每個月花2萬給孩子做教育投資,一門外語,一門藝術,一門體育,一門興趣。零花錢10塊錢一天,2月份只給280,一分不給多。

一中產人家,每個月給2萬給孩子玩,遊戲充值五千,周邊旅遊五千,吃喝零食五千,零花5000。每個月找個大學生家教,70/天,每周一天,一個月也是280,一分不多給。

這兩家哪個算窮養哪個算富養?

既然「窮養」和「富養」的定義都無法統一,你又用什麼來定義「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呢?

正常的家庭更在意「好養」和「壞養」。

懂疾苦,知廉恥,不行惡,正氣凜然。

明事理,通人情,博文廣,一技傍身。

朝著這個目標,量力而行,量入而出。

出自這樣的家庭的孩子,構成了支撐這個社會合理運轉的中堅力量。

若教育不論好壞,只論貧富;

教出來的都是變態,沒有差別。

============

統一回復幾個典型評論。

1,「答非所問」「文不對題」論

問: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的區別在哪?

答:若教育不論好壞,只論貧富;教出來的都是變態,沒有差別。

回答中最後兩句,「沒有差別」就是回答本題的答案。你們瞎么?

2,「說的等於沒說」論

你們的理解能力,多富也堆不出智商。

3,更有氣質論

李彥宏認識吧,他爹燒鍋爐的。氣質如何?

《1942》看過么?逃荒地主家的閨女氣質又如何?

所謂氣質,「現在有多少錢」比「童年有多少錢」的影響因素要大得多。

4,更有眼界論

眼界,意思是眼睛的邊界,不是身體的邊界。

目及之處只有10米,就算去趟澳洲,得出結論也只有「這裡有袋鼠,那裡有考拉,龍蝦好好吃,兔子好多應該扔過來幾個四川人」。

目及之處若有千里,同是去趟澳洲,先看風土,再看人情,從宗教到歷史,深度廣度前後幾百年,畫出一張完整的異國風土人情的版圖。

高曉松去澳洲一個月,坐下來講故事,觀眾每周定時等著看他叨逼叨倆個小時,意猶未盡。

大部分留學生澳洲呆4年,憋死說不出小松的十分之一;更有甚者一開口便知道他在炫耀,聽他說話如坐針氈。

這才是眼界差異。

眼界一定要去澳洲么?不。

武漢有個說評書的老演員何祚歡,只要他出現我就不換台。

他說武漢,大到辛亥革命,小到撣熱乾麵的竹簍;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字正腔圓的武漢話,武漢大大小小的掌故瞭然於胸。

這眼界,是錢堆出來的?

5,「不讓窮小子的蠅頭小利拐跑了」論。

這個論點最是可笑。

蠅頭小利就是窮養,牛頭大利就是富養了?

賣女兒還賣個富養來?

我告訴你們什麼叫富養女。

給她足夠的學識和能力,讓她獲得不亞於男性成就,具備獨立的人格和經濟實力。

億萬富豪可嫁,赤貧面首可嫁;年長20的大叔可嫁,年幼20的鮮肉亦可嫁。

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完全把控,一切選擇皆因自己喜歡。

這樣的女兒,難道不更配得上「富養」二字。

你們眼裡的富養,不過是羨慕人家有美麗的衣裳。你們奮力編織著富養的各種好處,對那麼多坑爹貨視而不見。你們只恨爹媽沒有給你們這麼優越的條件。

你們嘴裡的窮養,不過是給自己失敗的人生找一個原罪,從此就有了堂而皇之自暴自棄的理由。「你瞧,一切從出生就註定了,你這碗努力的雞湯我不喝!」

窮養?富養?

這個討論本身就已經夠貧瘠了。


只要是個人,窮養就是在毀滅他。
我見過無數物質匱乏的男人陷入自卑的恐懼中,把所有的女孩子都當成神,以至於喪失了自己的尊嚴,成為綠茶婊的苦力。
也見過無數物質匱乏的女孩陷入缺愛的漩渦中,把一些理所應當的善意當成恩賜,為一些毫無亮點的人渣所擄獲。
這種成長環境中的價值觀塑造是永久且不可逆的,不管這個人以後有了什麼樣的成就,有了什麼樣的地位,他骨子裡,都永遠是個窮人。
所以,在我看來,一個中產家庭如果壓制自己所能、所應給予的物質財富,追逐虛無縹緲的「苦難財富」,那這個家庭,無疑是在浪費自己家庭的積累,人為的讓子女重複從赤貧到中產的奮鬥過程。可以說,這是可恥可憎可惡可恨的。
真正的「窮養」,應該是不慣著,讓他知道要想得到需要付出,而不是讓他認為就是沒有,無論如何不能得到。
真正的「富養」,應該是為他提供所有成長的條件和選擇的權利,而不是一味的滿足他的慾望,卻不為他指明方向。

僅從題目而言。
一個物質匱乏的女孩子,很容易養成自卑、怨恨的性格,對世界滿懷惡意,對別人的日常生活產生強烈的落差感。看到穿漂亮衣服就覺得她是在炫耀,看到漂亮女孩子就覺得是碧池。並會對別人的善意感到受寵若驚,要不然,立刻就覺得世界上沒有比他更好的人,要不然,疑神疑鬼懷疑他有什麼目的。
心底帶有這些東西,氣質當然無法洒脫,當然會讓人有一種卑微的感覺。
這樣的女孩還很容易貪婪,小氣,缺乏上進心。因為無法獲得物質,會造成一種思想鋼印:手中有的會失去,而很難得到新的東西。結果就是,她們在投資自己這上面相當的吝嗇。很多女人,真的就不是丑,但是,自卑,不敢打扮,不會打扮,沒有機會打扮。最後的結果就是,更加沒有地位,更加沒有尊嚴,更加沒有自信。她們會很大程度上低估自己的價值,全方面的低估,她們會把自己、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愛,看的非常廉價,只要稍稍有一個人對她們表示了細緻的關心,甚或者,投入一些微小的物質誘惑——她們就會很容易淪陷。


沒想到這一篇能有這麼多贊,先謝謝大家!然後看到留言中很多說看不太明白我文章具體想說啥,自己也覺得之前的那一篇寫得太散了,所以就寫了一個更加簡明直接的版本,方便大家。

————————————————我是正文————————————————————

為什麼會有「窮養兒,富養女」的說法?科學證據我沒有,但是我大膽的假設一下哈,

富養女兒是假定未來在成年的時候,女孩子最重要的人生難題是挑選一個合適的丈夫,而不是憑自己能力去爭取更好的生活。

所以「窮養兒,富養女」,內核上其實是「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的邏輯。

我個人一直覺得,男孩子富養肯定是有風險的,目前,社會對男性的要求更高這是事實,如果富養,可能扛挫折意識不足、不能吃苦等等,未來可能無法撐起一片天。

但女孩子一味富養,我覺得也是不行的。

未來社會對女生的要求和考驗,早就不是「不被壞小子幾句好聽的、一點好玩意」騙走這麼簡單了。

我看好多答案都在說,富養女孩,孩子未來會有自信、孩子未來眼界更廣、孩子未來會更幸福。

我其實最想說的是,富養的女孩未必就一定生活得好,因為只有富養里加入一定「窮養」的某些因素,才更有可能成就一個女孩。

(1)物質上不能讓孩子覺得匱乏,但豐富的物質不代表有贏取更好生活的能力。

舉個例子來說,大家現在都知道要加大對孩子的投入,不光是吃穿住行,教育更是最大的一頭。但是一個從小就參加國際夏令營的的孩子,視野一定就更好么?

在培養孩子的視野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去過什麼地方、用什麼東西、上過什麼課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父母如何讓孩子理解這些人生經歷。

是覺得這些都是自己生活中應得的?還是能夠體會到父母支撐起她生活的不易,並且意識到自己想要擁有這樣生活的,必須要很努力?

富養的孩子當然能接觸到更大的世界,但富養的孩子也可能會眼高手低,只知道有一個更大更繁華的世界,卻不知道應該如何通往那個世界。

現在有一個詞叫「雪花一代」,說的是2010年左右成年的那一代人(基本上對應國內的90後吧),官方解釋說他們看似年輕氣盛實則有著雪花一般的「玻璃心」;看似自信滿滿實則經不起打擊就像雪花一樣易融化。

我沒有打擊90後的意思,我認識很多聰明上進又有目標感的90後,他們有很好的視野,和我那一代相比,人懂得也多,確實是在更好經濟環境下長大的一群。

但是其中也不乏「雪花」族。

他們肯定是比他們的前輩更懂消費的,特別知道什麼東西好,但是對於如何賺到這些生活,缺又缺少正確的方法和心得。

這些心得和方法,一般家庭所理解的「富養」很難教給他們。

(2)富養的孩子心地單純有正能量,但不一定能夠對抗生活的波瀾。

我在之前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富養的乖乖女,卻迷上大自己20歲的大學老師,捲入了一場悲劇的不倫戀。

有人評論說是爸媽教的不好,我覺得倒不是,而恰恰是爸媽一直保護的太好了。

爸媽沒有跟她說過,除了那些門當戶對、青年才俊的小夥子們,她在感情的道路上還可能會碰到哪些坑。

她一直按照父母設定的航線平順的行駛著,直到出現這一次致命的偏航。

我之前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說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要想在人生的賭桌上笑道最後,要麼運氣好,從未遭受到讓自己無法承受的打擊;要麼夠謹慎,決不允許自己參加輸不起的賭局。

坦率說,我覺得那個女孩的爸媽最大的問題是,為了營造出富養的環境,把所有可能的干擾因素都排除掉了。

舉個例子的話,如果一個女孩從小就家庭條件比較好,出門基本上都是家裡的車子代步。那麼她就很難有「在地鐵上人特別多的時候雙肩包要背在胸前」這樣的人生智慧。

雙肩包里的東西丟了就丟了,而有些事情,事先不看清楚,將來可能會吃大虧的。

婚戀、就業、交友,莫不如此。父母說百句,不如自己吃虧一回。

所以,還不如不給她營造那麼真空的環境,讓她在可控範圍里接受衝擊,好像接種疫苗,對生活中的磕磕絆絆更有免疫力。

(3)有些父母如此看重「富養」,不僅僅是為孩子,也是為了自己心安。

如今社會空前強調對於孩子教育的投入,強調陪伴。

但是如今社會的孩子,很多又是沒有父母陪伴的。

雙職工家庭的孩子,放學時候不是跟著爺爺奶奶回家,就是在託管班。

媽媽們對孩子們更上心一點,爸爸們呢,喜歡手機和榮耀的比例更高一點。

這種時候,富養孩子,就成了父母緩解內心愧疚的擋箭牌。

出差了,給孩子帶昂貴的禮物。

放假了,帶孩子去國外度假。

然後回來使勁發朋友圈,在點贊中獲得「我是好父母」的成就感。

好像錢使到位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其實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錢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不能解決全部

可是既然自己沒有時間沒有精力,那只有再花更多的錢,進行所謂「富養」

寫的可能還是有點散了,但我的總體意思是,作為家長,別總把眼睛盯在」富養「的」富「上,而應該看到富養,重點在於「養」。

富養女孩子確實會讓女孩子有更好的氣質、甜美度等等,但是未來這些女孩,並不是僅僅憑臉蛋和身材漂亮亮個相就完了,她們的宿命不是選妃,她們一樣要面對複雜的生活,要和男孩子一起迎接命運的考驗。

只強調富養的話,未來這些孩子,如何能用自己的能力,扛得起自己的野心呢?

可能這個答案不是100%回答了原題,因為我覺得窮養和富養的女孩不能粗暴的分出什麼差別。這是給人貼標籤,這不科學。

比如,很多明星小時候家境也很差啊,現在會有人覺得他們氣質差么?

反而是答案裡面幾乎是一面倒的呼籲富養,讓我覺得有點不安。所以才寫了這個答案。

這就是我的基本意思。下面那篇原答案寫得是凌亂了一點,不願意看的朋友看玩這個就差不多了。歡迎大家繼續交流。

我的公眾號是:xxmingmm,小小明媽媽日記,喜歡的朋友可以到那裡閱讀更多文章。

——————————————下面是原貼—————————————————————

大家都覺得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一定是要富養的

理由有如下幾個:

富養的女孩見過世面,未來才不會被一文不名的小夥子說兩句好聽話就拐走了。

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大家叫她JJ(因為名字後兩個字都是J開頭的,沒別的意思),真的是富養長大的,人也比較單純善良。

從小爸媽給她的壓力不大,要求就是「考個二本就行」。她也沒有太強的好勝心,如願以償地考進了一個平常的大學一個平常的專業。畢業後爸媽幫忙安排的工作,日子過得波瀾不驚。

她從小是不缺錢的。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名牌服飾也沒少過,琴棋書畫也沒少學,從高中開始,爸媽就開始幫她報海外的遊學營,跟她說「看看國外的學校,萬一不想在國內上了也可以出國」。

就是這樣一個什麼都不缺、什麼都平平靜靜順順利利的富養女孩,在27歲的時候,成了一顆定時炸彈。

一切都因為她認識和同城一個大他20歲的大學老師。

這個城市不大,她和大學老師的關係很快就人盡皆知。

大學老師的老婆找到女孩的單位,憋著一口氣扇她耳光子,她躲了兩下還是沒躲開。

其實躲不開的,豈止是這兩耳光,還有這個不大城市裡沒完沒了的流言蜚語。

她患上抑鬱症,根本沒有辦法出門,更別提工作。

這個女孩的家庭幸福、父母和睦。她的父母竭盡自己所能給了她最好的教育和物質條件,也讓她看過世界。

可她至少目前並沒有走上那條大家都認可的幸福大道,這是又是為什麼?

富養的女孩,更容易單純,內心充滿正能量。

小小明媽媽曾經接觸過一個正經富二代。

因為獨生子女政策,她是一個家族企業的唯一接班人。我私底下知道她其實跟我年齡一樣大,但卻看起來比我成熟一百倍。

為了能夠肩負起未來接班的重任,她在很多組織里任職。明明是小女孩,說話比那些老江湖還要顯得有分量。在妝畫上刻意扮老,每天都盤著頭,穿著50歲以上人才喜歡的花套裝。

我聽過一些了解她背景的人說,過去的她不是這樣的,也是一個時髦年輕的女孩。但為了自己肩膀上的重任,她放棄了青春。

那些吐槽她的人都說,她每年都會崩潰好幾次,崩潰起來高聲尖叫,哭得能把前一天的飯都吐出來。

這樣一個完全是被富養長大的女孩,按照傳統的定義來說,她幸福么?

上高中的時候我們開始學哲學,有一句話對我影響非常深:

所有的事物都要一分為二的來看,永遠不要忽略事情的複雜程度。

試圖用「富養」來保障一個女孩的幸福,無疑是把這個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首先,什麼是真正的「富養」,你明白么?

是給很多錢么?還是給很多愛么?

這兩個句子寫出來都覺得有問題,什麼東西,如果到了能夠用「很多」來形容,大部分人,也都不會太珍惜了吧!

其次,把「富養」和「幸福」之間畫上等號,怎麼看都像是一種充滿了功利色彩的交換。

就像想求菩薩保佑,那就得先給廟裡燒香捐錢。其實菩薩不缺咱們人間的那點錢吧,給錢不過就是想讓菩薩給辦事兒唄!

所謂的「富養女孩就一定能夠幸福「,不過是把孩子教養的過程,變成了另外一種賄賂。

好像在孩子身上花足錢,命運之神就會認可家長的努力,賞孩子個幸福的將來。

哪有這麼容易啊!考試題里也還得設計幾個陷阱好么!

從我個人而言,覺得想要得到一個幸福的孩子,一個健康、平和的心理環境,非常重要。

再富養,也不能保證孩子不經曆命運的波瀾,有平和的心境,有自我修復能力,才是幸福的王道。

而平和的心境,首先就需要穩定的生活環境,對孩子評價公正連續的父母,以及不僅僅是競爭關係的同伴。

具體來說,有了孩子,父母就盡量少點折騰。讓孩子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里成長,不輕易轉學、換小區,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很多安寧和支持。

評價孩子的時候,不情緒化。比如,

今天還是「寶貝兒你是最棒的!」, 明天考得差了點就成了「你不好好學習未來能有什麼出路!」。

孩子不傻,一兩次就知道,你的表揚是違心的,而你的焦慮和憤怒,是真實的。

一些很喜歡強調「狼性」的父母,容易把孩子的同伴假想敵化。

無休止的讓自己的孩子和同伴進行比較,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友情,也會失去重要的支持來源。

這社會確實到處都要競爭,但是除了競爭,這世界也有愛,不是么?

而心裡有愛的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更有可能幸福一點。


上學期間經常在魔都逛街時遇到這樣的情況,在電梯站著,或哪個櫥窗外站久一會,會有中年男人靠近說要請喝咖啡/請吃飯/暗示可以買禮物。基本態度好的笑笑拒絕,態度猥瑣的直接白一眼走人。再糾纏的,直接進店拿出卡買東西,基本白金卡出來很多男人都默默退卻了,很多在魔都勾搭小姑娘的都是小主,畢竟真正有錢的主也不會親自出馬。

早年作為既得利益者我一直堅信女兒要富養。看到有很多姑娘因為被請吃個飯,兜個風,買個包就拿下了,真感謝父親大人英明決斷。

直到後來隨著年齡增長,身邊的朋友都結婚了,看她們的經歷,才發現,其實富養不能只當公主養。因為很多富養的女孩子,雖然沒有被名車和包包打動,卻被小屌絲的一杯奶茶,一碗速食麵給帶走了。

認識不少條件不錯的女孩子,不顧家裡反對,找了外貌家室都不如自己的窮小子,為了「真愛」從一線嫁到三線,生完小孩吃苦耐勞最後老公還出軌了。這種故事,居然哪個年代也不少。

當然也看到很多家境不好的姑娘,很用心地上位,即使沒有身份,生個孩子就實現階層跨越。當然外人看不到她們真實的哀樂。

愛情和麵包,確實都很重要。窮養的女孩會看太重麵包,富養的女孩會過分忘記了麵包的重要。

其實重點在於,作為父母,本身的價值觀里如何定義麵包?這才是真正會傳遞給子女的。另外,無論這個麵包是父母給,還是靠男人給,讓女孩子學會自己獨立而有尊嚴地獲得麵包的能力,總是最好的。


感覺好像評論區對富養窮養爭議比較大啊…我在回答里也說了,我不是一個贊同把精神和物質分開的人,因為你不得不承認,有些東西,比如出門旅遊的見解、興趣愛好的培養、勤奮上進的學習環境,這都是需要錢來構造的。而我也不贊同只把好的東西給孩子卻忽略教育,這樣對孩子並沒有好處,精神需要物質基礎,物質需要精神思想,分不開。
同樣,Anna在很多事情上會顯得很淡定,遊刃有餘地態度我個人是比較欣賞的,換句話來說,她確實可以依賴我,但是我只是在培養她一個人去處理事情的能力,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是責任感。不清楚各位的想法,在我眼裡,我衡量一個人的時候,會用責任感去衡量。

你的每一個選擇,你都去承擔。

這是成年人的決定,所以無論是可怕也好,可愛也好,作為成年人的你們,說話之前希望拿出一點成年人的尊重。
做鍵盤俠每個人都可以,只是你要不要這樣做而已了。
還有,最好別在我的回答評論區里找優越,非要把精神和物質對立,我看見一次拉黑一次,別逼我罵人。
————————————————————

謝邀。

這個問題看得我不太知道怎麼回答,窮養的話這個我不是很清楚,富養這個定義我想我妹妹比較符合吧,所以簡單談談我妹妹。

小朋友今年七歲,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現就讀於上海一所國際學校,從斷奶以來都是我在照顧,所以基本上對她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

相對來說我是不太贊同把精神和物質分開的家長,如果沒有良好的物質條件支撐,在周圍環境不同下,心理落差會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但是具體會造成多大的影響,這個也看每個孩子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小朋友從出生以來算是沒有吃過苦的,從小到大不論吃穿一律以進口或者價格貴一點為主,小朋友是真的從小吃哈根達斯吃到現在看都不看。由於皮膚敏感,基本上選牌也是以奢侈品的幼童款為主。在她的興趣愛好方面,諸如鋼琴、小提琴、聲樂、繪畫、英語等就不提了,畢竟她最大的興趣是滑雪,每年都要去…國內旅遊或者出國旅遊也是一年去三到四次不等,…一年花的錢我都沒眼看。目前零花錢取的是平均水平,一星期400-600不等。

要說對她的影響,我想好處和壞處都是一半一半吧。

第一點。
她非常自信,同時又有點早熟
小朋友做事情非常有底氣,在班級活動需要提供什麼的時候也是一手包辦,不太會因為錢和別人發生爭執,在聊到各個地方的風俗或者好玩的地點的時候也能繪聲繪色地和別人聊起來,能夠清楚的構建自己的人生框架,自身實力、外界因素、運氣等都是考慮方面,願意站在我們的肩膀上去認真思考。

但是同時,小朋友選擇的朋友也大都是和她經濟實力差不多的朋友,為此有一次我專門問過她,
「Anna,你的朋友好像都和你差不多?你不試試去和各種各樣的小朋友們一起玩嗎?」
當時我記得她很認真的看了我一眼。
「如果我們不是一樣的環境,不論我說什麼,他們都不會有興趣的。」

說實話,當時一瞬間我是震驚了,同時又深以為然。

第二點
她受到過的挫折比較少,優越感較強
她屬於年少時就比較早慧的類型,在校成績一直優異,並且是在興趣愛好方面,老師都是以一流標準選擇,所以她也會用特別多的時間去練習從而使自己足夠優秀。她向來是不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也不願意按照大部隊的方向走,這一點在她學奧數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
有一次她們奧數班講卷子,Anna寫完了以後全程在桌子下面玩手機,不跟旁邊的同學對答案,也不跟著老師的想法走。等到一張卷子都講完的時候,我過去和她聊天。
「老師講卷子你不聽啊?不聽答案也沒關係嗎?」
她抬頭看著我。
「沒關係,反正我不會錯的。」
之後我檢查了一遍她的卷子…emmm…確實一道題都沒錯。我的內心其實是:我靠不按套路出牌這讓我怎麼教育!

她鮮有在同齡人身上體會挫折感,所以在她面對她眼裡比她「弱」的小朋友們,她會不屑於跟對方交流自己的成果…這一點我最近也在想解決辦法。

第三點
不太會羨慕嫉妒別人,卻又理所應當的感覺
在她的價值觀里,衣服或其他必需品用千或者萬甚至更高來做單位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在別人用了比她用的還要好的某些東西的時候,她也會真心的誇讚那個東西很不錯,朋友眼光很好。而她今年生日的時候,她最好的朋友送了她一條大概四位數的項鏈,我跟她說「你們送這麼貴的禮物她爸媽會介意嗎?」
她有些理所當然的語氣。
「可是她去年生日的時候我也攢了零花錢送給她,這很正常的姐姐。」

我當時就覺得我怕是個假的……。

不過在和其他與我情況差不多的朋友聊天了以後,卻發現大家的弟弟妹妹幾乎出奇的一致…某一次大家集體聚會的時候,本來以為會是喧鬧的熊孩子玩樂,但是卻意外的非常融洽。

這群半大不大的小朋友,在點菜的時候能夠清楚的告訴服務員。
「請給我一份這個」
「請給我一份那個」
「麻煩再給我來一杯飲料,XX姐姐你要喝什麼?也請給她來一杯,謝謝。」
而在他們同齡之間講話也不乏充斥著,我以為她們在我們這個年紀才會學會的敬語。
「等會我和哥哥要一起去買書,請問你們有時間嗎?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一起來,我有幾本很喜歡的書想和你們一起看。」
「對不起我等會要……」
「抱歉了我也有事……」

在當時的現場還出現了一個小片段,其中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打翻了果汁,但是卻沒有一個小朋友大叫著讓我們過來,也沒有人去責怪她的果汁弄髒了自己的衣服,五六個小朋友都只是默默的起身,有的去拿紙巾擦乾淨小女孩身上的果汁印,有的擦拭自己身上不小心被濺到的果汁印,還有的走去叫服務員,申請換一塊桌布。他們平靜的反應就像是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

回家的路上,我也在和妹妹聊天。
「沒想到你們一群像成年人一樣的小朋友也會打翻果汁啊。」
她坐在車上,搖晃著雙腿漫不經心地回答道。
「因為我們還是小孩子。」


女孩為何要富養?
張幼儀被徐志摩拋棄的啟示
閆紅


張幼儀和陸小曼曾共同參加過一個飯局,胡適做東,張幼儀也說她弄不清胡適出於什麼心理把她和新婚的徐志摩陸小曼夫婦請到一個飯局上,但她覺得自己得去,去了,會顯得「有志氣」。她的意思大概是,讓世人看看,她並不是一個落寞到不敢面對的棄婦。


飯局上,陸小曼喊徐志摩「摩」、「摩摩」,徐志摩喊她「曼」或者「眉」。張幼儀想起徐志摩以前對自己說話總是短促而草率,她於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沉默。

多少年後,她對侄孫女張邦梅回憶道:「我沒法迴避我自己的感覺。我曉得,我不是個有魅力的女人,不像別的女人那樣。我做人嚴肅,因為我是苦過來的人。」

吾友思呈君認為張幼儀這是一句氣話,彷彿在針對「做人不嚴肅」的陸小曼,我卻覺得這是一句非常深刻的自省,張幼儀的缺乏魅力,也許確實因為做人嚴肅,而她的做人嚴肅,也正因為她是苦過來的人。

張幼儀於1900年出生於江蘇省寶山縣,比林徽因大四歲,比陸小曼大三歲,這年齡相差不大的三個女孩,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處境。

林徽因與陸小曼,一個生於杭州,一個生於上海,成長背景卻頗為相似。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他積極投入憲制運動,做過司法總長,巴黎和會時期,更激憤地寫下《外交警報敬告國民》,是清末民初時候的風雲之士。陸小曼的父親沒那麼耀眼,卻也與林長民同為早稻田大學校友,他參加過同盟會,出任過國民黨高官,類似的背景使得他們視野開闊,不會囿於愚昧的重男輕女傳統,所以林徽因與陸小曼,皆是她們父親的掌上明珠,得到極好的教育,從小到大,皆入名校就讀。

相形之下,張幼儀的幼年就慘淡得多,她祖上雖做過高官,到她父親這代已非昔比,她父親只是個據說聲譽很好的小鎮醫生,從張幼儀的敘述看,他的識見沒超過他當時的身份。

張幼儀說,她母親有八個兒子四個女兒,但她母親從來只告訴人家,她有八個孩子,因為只有兒子才算數,「女人就是不值錢」。她與父親則更為隔膜:「除非爸爸要求,我從不在他面前出現……除非他先開口對我說話,否則我不會在他面前啟齒。」這與林徽因的經歷形成鮮明的對比,林徽因七歲那年,就承擔家裡與出門在外的父親的通信任務,現存的她父親給她的最早的一封信里這樣寫道:「知悉得汝兩信,我心甚喜。兒讀書進益,又馴良,知道理,我尤愛汝……」

陸小曼更是在父母的溺愛下長大,既聰慧,又頑皮,一度到不可收拾,被父親教訓了一下,才收了心,好好讀書,即便如此,也可見她父親對她的重視。

在教育這個問題上,張幼儀的父親也與他周圍的環境保持一致。張幼儀的二哥和四哥都早早出國留學,她父親依然覺得讓女孩子接受哪怕最基本的教育都是奢侈之事,想想看,在張幼儀的幼年,她母親還試圖給她裹腳,後來在她二哥的堅決反對之下才停止,就知道她父親的想法在當時多麼普遍。

只有當張家為男孩所請的私塾先生有空的時候,才過來給女孩子們講點《孝經》、《小學》之類。但張幼儀是要強的人,她千方百計為自己爭取受教育的機會,十二三歲時候,她在報紙上看到有一所學校的招生啟事,收費低廉到讓她父親不好意思拒絕,她又煞費苦心地邀請並不愛學習的大姐與她一同前往,才為自己爭取到進入那個教學水準極低的學校。

所以張幼儀說,我是苦過來的人。她的這種苦,是她作為女孩,在家裡不受重視所致。另一方面,她在姐妹中排行第二,三毛說過,老二如同夾心餅乾,最容易被父母忽略,張幼儀到老都耿耿於懷的是,為什麼算命的說她大姐在25歲之前不宜結婚她母親就真的不讓大姐結婚,算命的說她和徐志摩八字不合,她母親卻寧可改她的八字也要把這樁婚事促成,如果說因為珍惜徐志摩這個原始股,把大女兒許給他也可以啊。

在當時,張幼儀雖然心裡有數,卻不能提出質疑,她一直都明白自己的處境,知道只有自己能幫助自己。無論是積極地幫父母做家務帶妹妹,還是積極尋求受教育的機會,都是幫助自己的一種方式。應該說,她的成長非常勵志,對自己不拋棄不放棄,像個社會新聞里的堅強少女。

但是堅強少女往往無法成為有魅力的女人,因為她們一開始就明白有付出才有收穫,對世界缺了一種很傻很天真的信賴,她們不相信自己能夠輕易的被愛,也就不能明眸善睞說笑自如。在不自信同時對外部世界也不能信任的情況下,她們通常選擇嚴肅,選擇收緊自己,有幾個男人會樂於面對鐵板一塊呢?起碼活潑的徐志摩不會,儘管張幼儀長得不差,且努力追求上進,他依然視她為一個無趣的土包子。

張幼儀不明就裡,一直以為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她後來為徐志摩做得確實也非常多,但這些使得徐志摩依賴她、信任她、尊敬她,而始終不能愛上她。

而他喜歡的林徽因陸小曼們,則因被愛而可愛,因可愛而更加被愛。她們的父親對她們的寵愛,使得她們後來在男性世界裡也自信、明朗、活潑、嬌嗲,那是她們自童年起就形成的一種氣質,這種氣質甚至會形成一種催眠,讓接近她們的男子感到,不愛她們,簡直天理難容。

經常聽人說,女孩要富養。這種富養不只是金錢上的豐富給予,還是精神世界裡的溫軟包裹,它不但讓一個女孩經濟上獨立,還能讓她精神上富足,讓她踏實不是局促,篤定而不是猶疑不定,讓她具有彈性而不是歇斯底里,這麼說吧,女人的異性緣,一定是跟她曾經得到多少愛成正比,父親給予的愛,是一個好命的女孩一生里得到的第一桶金,是她將來在男性世界裡的競爭力。

悲哀的是,生於上個世紀後期的我們和生於上世紀初的張幼儀,有著更為相似的命運,這也許是張幼儀在廣大女中青年裡人氣更旺的原因,我們從她那張茫然無措的臉上,總能看到心酸的自己


——————————————————

你可以一如既往地追求你的風花雪月,你可以愛了又愛,我卻可以平淡如水的自立不敗。默默照顧你的父母,養育你的後代,甚至收拾你的殘骸。


張幼儀是令人尊敬的,我沒有否認這一點。


根據老婆的言論,所謂女孩富養,本質上是兩件事情:
1,給予選擇的權利。在大框架正確的前提下,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不做你不喜歡的,但你承擔責任(沒有負罪感)。(興趣、學習、擇業)
2,讓她知道一件事情:天塌不下來。

而所謂的女孩窮養,本質上也是兩件事情:
1,沒有選擇的權利,你只能這麼做,不管你願意不願意。責任父母背(產生負罪感)。(升學,擇業,擇友……)
2,反覆強調,天塌下來,大家一起完蛋。

老實說,富養的的目的只有一個:用自己所能去讓子女獨立自主;
窮養也只有一個目的:因為無能,所以讓子女和自己捆綁在一起,互相依賴。


無論男女,窮養出身孩子往往輸在喪失了「輕鬆感」。因為從小資源的貧乏,不只是金錢,更是來自家庭的認可感和支持。這讓他們認為,失去的東西就沒機會再有,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把握住,就是萬劫不復,甚至會有人責備你為什麼這樣疏忽。

顧慮太多,思前想後,自己彆扭死自己。看不見世界的大,把能量太多的用在比較和自卑之中,要不就是封閉和自負之中。

就像歡樂頌里的樊勝美,這個從小城鎮一路拼成外企HR白領,一心想在30歲趕快攀上高枝的前「麻雀」,「比較」永遠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自己用什麼包開心,取決於別人背什麼。別人背了愛馬仕,自己的Prada甚至也拿不出手。

相比之下,也是出身小門小戶,剛剛踏出校園沒兩年的邱瑩瑩則更關注「自己」,哪怕是得到一盒好吃的巧克力,她也能從中得到滿足感,然後大方的承認,自己居然被一盒Godiva收買了。

要是23歲的樊勝美,多半會把門甩在送來巧克力的富二代曲筱綃臉上吧。

擁有「輕鬆感」絕對是一種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平衡的心態和平靜的情緒,當然我不是指任何時候都心如止水,而是指在遇到和自己不同的,尤其是在一些方面碾軋了自己的人,能夠客觀的看待自己,自信地面對差異。

男性同理,甚至在社會的競爭中也承擔了更多的壓力。女性或許還可以通過婚姻一夜翻身,男性只能通過艱苦的打拚。

失掉了「輕鬆感」的男性比女性還會生存的更加艱辛,因為在他眼裡什麼都是事關自尊的大事,獲利的時候大喜膨脹,吃虧的時候咬碎牙忍耐,沒有盡頭。

畢竟生活應該是一次自我和解,而不是終生的逆襲。


我今天跟我女兒說:以後特么的誰跟你說,給你充一個月QQ會員,讓我親一下,你就跟他說,老娘的QQ號是超級年費會員,你滾一邊去。

這是我的真實想法,也是這麼做的,我所有的努力,就是希望我女兒在面對這些誘惑的時候說:滾開。發個圖,真心不能一個月會員就把我女兒騙走

有些人吧,總把物質富養和三觀正確對立起來,讓我無語。你們到底有幾個人知道00後的套路?你們有幾個人知道學校里05左右的男生女生到底想什麼?什麼叫三觀正確?什麼叫拒絕誘惑?我告訴你們: 獨立,自強的孩子才是三觀正確的好孩子,但是要做到在北京這個城市裡獨立自強,家裡就必須儘可能的給好的物質條件,勞其體膚,我女兒現在每天的壓力不小的,都是為了一個目標:獨立思考,自強奮鬥,但我希望這個自強,是站在我肩膀上的自強,這有什麼問題?

十分同意 @羅登 剛才講的第二點:富養孩子就是告訴孩子,天塌不下來。延展點就是讓孩子沒有任何對家庭和父母的心理負擔,全心全意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孩子,你只管奮鬥,彈藥由我來!講真,我現在很喜歡我女兒淡定的生活狀態,跟我逛街的時候自己選衣服,但更多的是跟我說,爸爸我衣服太多了,這次不買了。人需要足夠多的體驗和歷練才能真正做到淡泊人生和獨立自主。

你們懂個啥?邊兒玩去吧!與其擔心這些從小用iphone,三觀又正的姑娘,會不會因為收到一台寶馬就去開房,不如擔心那些用XXX,三觀又不正,坐寶馬去酒店的姑娘好了。

有哪個腦子正常的土豪會見到妹子就送法拉利,然後就求睡一下的?你會嗎?反正我不會,我身邊的土豪都不會這麼做。所以不要拿弱智的邏輯來跟我辯論。

我最感動的地方在於,女兒每周練舞18小時從不用家長催促,會因為老師簡單的批評就自我反省認真練習,對待舞蹈永遠是熊熊的心火。


我覺得我作為一個基本標準的中產階級
也是一個被富養的girl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領工資的
我生活長大的城市也是浙江的一個普通城市

從小學開始 我每天有兩塊錢零花錢
我爸說
給你零花錢 雖然不多 但想教會你兩點
一是要有錢的概念
二是要學會選擇

於是我從小學開始 我只買我能買到的
下午放學 如果我又想吃肉包又想吃大餅
我會各花一塊錢
如果明天我想買炸雞腿 要三塊了
我會省下今天的一塊 然後合在一起買

所以你看
我既不像身邊那些小公主 每天嚴重超支像父母撒嬌
也不像從小被剋扣的小孩 只因為想買個新鉛筆盒就被父母罵個狗血噴頭

我的家庭並沒有多富裕
但父母還是在能力範圍內 節假日帶著我到處旅行
我們幾乎去遍了浙江省內的所有大小城市 已經周邊的幾個省
於是
我保持自信 從不在陌生人和場合裡面怯場
我察言觀色 懂得怎樣能讓與自己相處的人感覺舒服
我侃侃而談 卻準確明晰地表達自我觀點
我眼界開闊 不為別人虛無浮誇的炫耀所傾倒

我爸關心政治
吃飯的時候我們愛看中國新聞和海峽兩岸
帶著我從古到今從從西到東地大聊正事野史
我們會因為伊斯蘭的宗教問題爭鋒相對
也會因為對毛的不同見地而徹夜辯論

我媽熱愛生活
她帶著我種花種菜鍛煉拍照
但她不擅長煮飯
於是我毅然挑起重擔 負責燒飯烘培

這樣23年的生活中
我變成了一個精神富足的女生

會寫字

會做飯

會畫畫

會種植

會烘培

會旅行

雖然有時候也會搞怪精分 也會急躁懶惰

但至少
懂得享受生活
懂得發現美好
懂得諒解瑕疵
懂得心存善意
懂得懷有悲憫

這就是我覺得女孩富養的最大重要所在。

男生方面
我男朋友卻跟我正相反
小時候家裡條件很不好
父母生意失敗 使得他小時候甚至沒錢喝奶粉
他最經常講的話是 五歲時候幫父母的小店運啤酒 他在前面踩踏板 他爸在後面推

然後他又是一個被精神富養的男孩
他擁有與我截然相反的宗教
雖然現在我們還時常爭論到底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但他父母從小教育他要學會知足 學會享受快樂 學會感恩
後來家庭條件的改善給予他物質的支持
讓他成為更出色的人

現在的他在我看來 是個十分棒的男生
肯干踏實 從不氣餒
善解人意 與周遭所有人都能很好相處

我們都熱愛運動 熱愛旅行
他騎自行車環青海湖 太湖
我則喜歡徒步
我們愛發現不同的美食 體驗不同的民俗

最重要的是 他跟我一樣 擁有無限的生活情趣
我們一起做手工

一起放風箏 一起郊遊 一起看電影 一起壓馬路
他讓我見識到 對於男生
富養 尤其是精神上的富足是多麼重要


推薦閱讀:

為什麼部分人友善且獨來獨往?
熱愛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你在大學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個瞬間是什麼?
生活中有哪些小事讓你意識到了思維的局限性?
為什麼一些生活中很外向開朗的人會喜歡孤獨,經常獨來獨往?

TAG:生活 | 家庭教育 | 社會現象 | 人生觀 | 三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