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部分人友善且獨來獨往?
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
剛上大學那會兒,我總是嘻嘻哈哈,和每個人打招呼,有好吃的盡量分給所有人,照顧每個人的情緒,想多交朋友,生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然而越往後越發現自己像個小丑,一直在取悅別人,卻從來沒被別人在乎。那種不在乎是因為覺得你廉價
所以與人交往的時候千萬不要降低自己的身段
這是我這些年的總結
在發現這個結果之後
我就開始獨來獨往
發現自己待著要比陪笑臉要快樂充實的多
也會偶爾犯傻因為別人一兩句話就以為遇到人生知音而忘記高冷
但結局往往還是變成一個笑話
和有些人相處,太累,寧可獨來獨往
我知道跑題了廢話了沒有貢獻了
只是今天天氣不好 所以心情不好想抒發一下
我是勇往直前的戰士
不會被不值得在乎的人打倒
謝謝大家的感同身受和支持,讓我在短短几天可以獲得過千的贊 誠惶誠恐,多謝抬愛
最後我想說,挺起胸膛放寬眼界,當你發現這世界上有更多更美好的事物值得你去追尋,就不會被這種毫無意義的小事左右心情
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和我一樣的你們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因為有些人已經成熟到明白:
我們沒有必要和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成為朋友,沒有必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平均分配給每一位朋友沒有意義,做的事情沒有必要滿足所有人的期許。
他們明白鄧巴數字,了解心理距離同心圓,懂得對身邊的人好,有三五至交好友,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懂得說不,並且非常明白如何不給別人、更重要的是給自己添麻煩。
所以他的友善,只是一種修養,並不意味著承認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他的獨來獨往,僅僅是與你的圈子沒有交集而已,並不意味著他沒有自己的圈子。
從大環境來講,這是從熟人社會往陌生人社會轉變後非常正常的社交適應行為。收穫幸福的目的不變,環境變了,當然我們實現的方式會進行調整,很自然。
至於一個人是如何慢慢成長至如此,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
好朋友之間是如何變淡的? - Amos 的回答
對社會心理、社交行為有進一步興趣的可以參考我同話題的其他答案:
為什麼有的人就是不願意幫助別人? - Amos 的回答
是否也喜歡上知乎是否會成為你擇偶時的考慮因素之一?為什麼? - Amos 的回答
6度社交理論的朋友是指哪種程度的? - Amos 的回答
如何經營平時較少交集的人脈關係? - Amos 的回答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 Amos 的回答
什麼決定了你的階層 (class)? - Amos 的回答
人為什麼會出軌? - Amos 的回答
為什麼說「喜不喜歡和合不合適是兩回事」? - Amos 的回答
女朋友總抱怨這兒痛那兒痛,讓我很抓狂,為什麼? - Amos 的回答
1.陸姐的報表沒有交,呆會兒提醒的時候說話語氣不能太僵硬,她今天的換了頂新帽子,記得誇好看。
2.晚上回家後打電話給爸,不要不耐煩,談上次與他同去醫院檢查到的肋骨斷裂,掛斷時說晚安。
3.下班後去小丁那打牌,進門對他女友喊聲嫂子,關心他們今年的婚期,致予祝福,不能抽煙。
4.中午十二點半修理管道的師傅來了不要提醒人家脫鞋,電話里聽口音是老鄉,可以攀談問問能不能便宜。
我隨身包里都會放個小本,記錄著今天要與誰人打交道,該怎麼說話,該怎麼說才能不尷尬。
不知有沒有人和我一樣,覺得哪怕是與旁人簡單問候都吃力。在身邊人眼裡,我很豁達樂觀,是能在一分鐘內講三個笑話的男人。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僅僅那一分鐘,就耗盡我昨夜一整晚的時間來排練。
只有在萬籟寂靜晚風吹拂之中,才能感受到真實的自己,至於那白天圓滑世故忙碌不堪的,只是我的軀殼罷了。
在這紅塵俗世中打滾,免不了你幫我我幫你,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成了必然。我承認我躲不過,但至少回到家中能有一片方寸之地,容我苟延殘喘。亦不想要在旁人眼中太怪,只能慢慢學習為人處世彬彬有禮將它獻給你。
他們互相招呼著,去公司樓下的居酒屋,那裡的豚骨湯燒的順滑且入喉香濃。在狹小電梯里互相抵著肩膀,眉眼帶著笑意,我說我很期待晚上的冰啤酒與促膝長談,只是可惜母親生病,需去醫院照顧。
諸多類似如此的謊,說的口乾。漸漸也便沒人邀我同去消遣,他們都說,阿宇是個好人,好說話會講些黃笑話,只是母親身體不好,有個南京的女友隔三差五打飛的來福建為他煲湯。我也樂得個輕鬆自在,回到家中將衣物一掛鞋一甩,跳到鬆軟的沙發上打滾,活在一個人的世界真好。有的時候肚子餓了,就打電話給公司樓下居酒屋叫外賣。
我可以肆無忌憚的唱著蹩腳的粵語歌,披著寬大舒適的浴巾抽一根不遭受白眼的香煙,將客廳燈光調成暖色,拿出從妹妹那搶來的粉色kitty化妝鏡欣賞自己的帥臉。打的士到環島路,雙人自行車我一個人騎,就這樣飛馳在海邊,越騎越快,越騎越快,直至風聲灌入耳時再來個漂移。
你看吶,我一個人玩的多開心?
最害怕的,是獨自上街遊玩,突然冒出個人,拍著我的肩說嗨哥們。就像是被雷劈了一樣,腦海里沒有打草稿一片空白,唇齒不停打顫欲言又止,最後只能趕緊裝作變個臉色,稱吃壞了東西腹中絞疼落荒而逃。過了下個街角後走兩步再猛的一回頭,身後無人才能撫胸鬆口氣,心裡盤算著下次與他會面,該是怎麼個說辭,說自己繞了三個街區也沒尋到廁所,還是去醫院打了兩瓶點滴。
若有人問我,這樣活著累不累。我也不知該怎麼回答,只能說是從眾多很累的生活方式里,選擇了一個最輕鬆的。和同事處好關係,拍好上司的馬屁,每晚八點打給女朋友電話,與常人並無兩樣。在收穫到同事的善意上司的看重以及一位愛我的女人的同時,我只不過是喜歡安靜一些而已。
我總是一個人去熱便當,一個人泡茶,一個人插花,我把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都自私的留給自己一個人。
如果偶爾你察覺到我的冷淡,那一定是夜晚,沒有關係,只需再過九個鐘頭,你會再次收穫我如同往常的笑容。
在那之前,別打擾我。
http://weixin.qq.com/r/vEjm-nXETSgyrTGd9x2u (二維碼自動識別)
既不想麻煩別人,也不希望打擾自己
有人說「有思想的人,到哪兒都不合群」。
我也希望自己是因為太有思想而不合群,但其實我不是。我不是想裝逼,也不是覺得自己比他們高明所以不想同流合污,我只是不知道怎麼跟大家打成一片。因為嘴笨,很難通過交談展示自己,所以在需要你一言我一語了解對方的場合,我往往顯得很無趣。所以那樣的場合沒人喜歡我,去了也會覺得無趣,慢慢的也就不參與了。
而且,唱歌、籃球、吉他,這些帶有表演性的技能我都不會,我所喜歡的,比如長跑、游泳、爬山、閱讀,都是相對自給自足的愛好,往往只需要一個志同道合的好伴就可以去做了,人多了反而成為負累,於是只好獨來獨往,這是另外一個讓我看起來不合群的原因。
在我擅長的領域,我可以給你滔滔不絕地講一整天,但離開那些領域,我就成了離開水的魚,不知道手該往哪裡放,呼吸都覺得困難,更別說侃侃而談了。獨來獨往並不代表這個人是孤僻的人。
一個友善而獨來獨往的人,很有可能是一個內向的人。
有研究者發現,在生理層面,內/外向的人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異。這些差異與生俱來,早在嬰兒時期就已顯現,並會在一生中保持相對穩定的風格,難以被真正改變。
內向者對刺激更為敏感。當置身於刺激中,內向者感受到的喚醒更為迅速和強烈,這可以解讀為什麼內向者會更傾向於獨處,因為他們更容易被刺激干擾而分心。
對於內向者,還有以下8個常見的誤解:
內向 = 社交焦慮/害羞
有些被視為「內向者問題」的現象,可能實際指向的是「社交焦慮」或「缺乏社交技巧」。但內向與社交焦慮不是一回事。
社交焦慮是指參與社會交往時感到焦慮、緊張,同時伴有較高的生理喚醒水平(出汗、發抖、口吃)的狀態。社交焦慮者之中的很多人,內心是渴求與他人接觸的,只是對外部評價(尤其是負面評價)的過分關注和擔憂,對犯錯誤的恐懼和尷尬,阻擋了他們與人交往。
與之相比,內向的人並不害怕社交活動,不參與活動其實是他們的自主選擇。多數情況下,獨處讓他們感覺很舒適。
內向的人自卑
他們中很多人的內心都是堅定而強大的。
內向者不善言辭,不喜歡與人打交道
內向者並不是喜愛沉默,也不是討厭與人打交道。他們只是不喜歡無意義的閑聊。比起一大群人出去high,內向者更適合併擅長於一對一的談話或和少數幾個人的交流,並偏愛有內容和深度的談話。
另外,很有趣的一個研究表示,以口才謀生的人(比如主持人、相聲演員、演說家)中,內向者的比例反而很高。對他們來說,說話是一項能夠很好地駕馭的工作,他們可以自如地在眾人面前發表演說、在舞台上表演,但可能在私下裡卻不喜歡在一大群人中進行社交性質的聊天。
簡單說來,內向者的寡言、獨處等行為,並不是因為他們「不能」,而是「不想」。
內向者不如外向者那麼快樂。
外向者總被認為是樂觀、精力充沛的。內向者可能會因為沉默而被貼上「不合群」、「高冷」的標籤;需要在家裡獨處休息的內向者總是被朋友勸出門「放鬆一下」;內向的孩子雖然自己並沒有什麼不適,卻可能會被憂心忡忡的父母強行要求「變得活潑些」,等等。而這些經歷可能更容易帶來困惑和自我否定。
但人格特質其實與快樂無關。內向者並不是不快樂,他們只是喜歡享受另一種類型的快樂,比如沉浸在無人打擾的平靜中,讀一本書。
內向者的情感不夠豐富。
雖然他們的表情、言談、舉止不是那麼誇張,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內心沒有豐富的感情。內向者往往善於控制、內化自己的感情表露。
內向者缺乏幽默感。
就像很多內向者是天生的演說家一樣,他們當中也有許多人是幽默大師。雖然他們施展幽默的方式可能是冷靜、剋制的,並且通常是在小範圍的朋友聚會上,但也許他們更能夠觸及幽默的核心。
內向者不愛與外界接觸。
這一點大錯特錯。雖然他們不喜歡一些在自己看來是無意義的社交場合,但卻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樂於結識新的人,去新的地方,接觸新鮮事物。
內向的人不適合做領導者。
事實上,在各行各業的領導者中都有內向者的身影,只是旁人可能看不出他們是內向的人。
內向者非常適合做領導,因為選擇自主性更強的、有獨處機會的工作,可能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在領導者崗位上的內向者是更好的傾聽者,往往更能捕捉被他人忽略的細節、更擅長收集信息、激勵員工,也善於思考抽象的藍圖,對於決策更慎重。特別是,他們往往能夠在管理團隊中的外向者時很有自己的一套。
寫給所有內向的朋友: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者,你不需要為無法融入人群而困擾,因為人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你的確可以將生活和工作分開,在私人生活中更多地在人數較少的熟識小圈子裡,將會見地點選在安靜或熟悉的場合,圍繞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談話。
祝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像自己。
最後用一句話來結束:
There may be a great fire in our hearts, yet no one ever comes to warm himself at it, and the passers-by see only a wisp of smoke.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Vincent van Gogh 文森特·梵高
以上。
原文發表於:內向是不是一種性格缺陷?| 舊文回顧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我上司(應該是前上司了)學佛,沒事捧本佛經念。
有次我向他請教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問題,支支吾吾半天沒說出來所以然。
末了對我說,其實我看你也算修得小成,不算大成,轉而開始討論如何改進我工作上的問題。
成不成的我不知道,自己才疏學淺,只算對宗教的東西好奇,會去看,會去讀,會去想,並不執迷偏信。我會看佛教典籍,但也讀聖經。
後來一次偶然聽到他同他幾個老友談佛學,恍然大悟,他口中的佛學和我腦海中的佛學不是一種東西嘛,他的佛學是為了成就生意的便利工具,而我在了解的佛學是我不知道的、我所畏懼的知識。
於是我再沒找他談過佛學的東西。除了工作上的事,再無其他主動找他交流的東西,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是嗎。
我有個情商不怎麼高的朋友,年少多金,女友換的極頻,自詡情場高手,極受女孩子歡迎。嘴巴毒,春風得意時會對他人的情感世界品頭論足,包括對我的情感,我的婚姻。春風不得意的時候會跑來和我探討他和女孩子們的感情,受不得批評,我說你這麼對待感情不行,批評了幾次,他掛不住臉,大吵了幾架,最後爆發時同我在某機場大打出手。
朋友能玩到大打出手也是真朋友了,以我的德行,根本懶得對任何人的情感主動提出任何建議,也不會給自己添這種無端之亂,還真就是因為太關心朋友身份的他,才說了幾次實話。
後來和解,條約是彼此不再干涉對方的情感生活,哪怕是朋友之間,任何交流也要有個度。
我有個同事,每周會去買彩票,非常熱衷彩票事業,反而不怎麼關心自己技藝的提高,有幾次我想對他說不要把人生希望寄托在這種事上啊,想想算了,切忌交淺言深。
公司聚餐,有幾個同事會直接用調羹撈湯,不是撈到碗里,是直接放到嘴裡。別人撈過的湯我從不喝,於是我成了一個「從不喝湯的人」,但我不會解釋,如果解釋了,我就從一個不喝湯的人變成了一個他人口中的矯情貨,完全可以預料到,相比之下還是不喝湯的人好聽點,窮則獨善其身。
我通過某個主攻國內市場的社交APP認識了一位加拿大當漢語老師的朋友,她對APP上的每個人都極其友善,發表的每個言論都充滿善意。來過中國幾次,但從未發表過對大陸的負面看法。聰明如她,甚至會在國慶日發張天安門廣場照問候大陸的朋友們國慶快樂。
直到前些日子她同我私下交流了對東西方宗教的看法,她認為中國人的宗教是勢利的,中國人去拜佛燒香、敬獻不過是對神的行賄,通過這種行賄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中國的神不關心百姓的苦難,他們都滿肚肥腸笑眯眯的坐在那裡,甚至他們要住在深山老林里,讓信徒去「看望」;而基督教是親民的,教堂在城市中央,基督教中的神代人受苦。
我花了不少時間對她解釋,佛教是怎樣的一個宗教,佛祖也會捨身喂虎,以身燃燈等等。
我明白她的這些誤解來自於她的片面觀察,因為她沒有深入了解佛教,更因為目前的大陸就是展現了這麼一種狀態————暴戾、功利。
我和她認識了有一年多,否則她根本不會願意對大陸人發表自己對東西方宗教的真實看法————哪怕是片面的看法。
更多的,因為她清楚私下裡對我發表觀點不會受到暴戾的回擊,兩個人可以心平氣和的拋卻自己的身份、國籍、自我的主觀想法作純討論。如果是公開發表看法,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大多數時候我都盡量保持友善的狀態,對每個人,不是因為我真的友善,只是因為:
不想給自己添麻煩。
我不能保證自己的每個觀點都是對的,但我清楚自己的很多觀點在公開場合發表無疑是給自己找麻煩,不如換個私人場合同三五好友交流。
我清楚他人的暴戾之氣,一言不合既上升到人身攻擊,一言不合已不再探討問題的本質而是轉到細枝末節追究、賭氣奪勝負。把自己放到這麼一種交流環境無非是種浪費時間的行為,可閉嘴之後,在他人看來既是獨來獨往。
交流並無勝負可言,任何意識、文化交流帶上了功利性就已經失去了交流的目的。不如敬而遠之。
快放過那些獨來獨往的人吧,他們既尊重你,也尊重自己。他們更可能只是懶得浪費時間,不想給自己添麻煩而已。-
我想用這一篇文章闡明社交的本質,從而在根本上終結所有的社交問題。
這篇文章一共七千多字,寫到最後的時候我有一種預感,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很多人的一生。
.
社交在本質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共情社交」,一種是「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是指為了獲得情感聯結與情感體驗,打發無聊,或是有共同的興趣等而產生的社交行為。
這種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換,且絕大多數人自小產生的社交行為都是源於這種共情類的需求。
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他的共情社交會逐漸的減少;並且在同一年齡與階層中,一個人的心智越成熟、能力越強、社會地位越高,他的共情社交就會越少。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朋友越少,越長大越難和別人交心;還有為什麼兩個原本社會地位一樣的人,其中一個發達了之後就會疏遠另一個的原因。
共情社交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在於:當一個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獨立時,或是當他社會階層較低、生活不如意時,他需要從朋友那裡獲得情感上的聯結和支持。
我們可以看到,在生活中那些越成熟、越獨立的人就越是對共情社交不在乎。
因為他們的人格和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足夠完善,無論是情感還是物質,他們都不需要「朋友」來給他們提供支持。
那麼有些人可能會說了,那還有一些明明心智很成熟、也很熱愛社交的「交際花」,這又如何解釋呢?
那是因為,那些交際花要麼只是單純地喜歡「和很多人一起玩」這件事而已,就和一個人喜歡騎馬、喜歡打球一樣。
他就算不和這群人玩,和另一群人一起嗨也是一樣。
即便他長期的喜歡和某一群人一起玩,那也是因為就像你騎馬時特別喜歡某一匹,打球時某一球拍用的最順手,僅此而已。
只不過是當面向的對象變成人時,也多多少少的會被摻雜上一些情感的因素。
要麼是他建立這麼多的社交關係只是為了篩選出足夠有價值的「功利社交」的對象,他在做的事情只是依託著「社交」這一表象進行互利夥伴的挑選與關係建立罷了。
功利社交是指為了達成某一目的,或是從對方身上獲得利益而產生的社交行為。
這種功利性社交在小孩子一開始挑選玩伴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
比如在班級裡面大家都傾向於和零食最多、玩具最多的小孩做朋友;
我們都喜歡和不會欺負我們、不會搶我們東西的人一塊玩;
如果你的乾脆面每天都分給一個小朋友一半而他卻從來不分給你,那你最後會放棄這個朋友;
隨著一個人心智的完善和社會地位的提升,他會越來越注重社交的「效益性」。
即一段社交關係能帶給他怎樣的利益,和這個朋友繼續交往有沒有價值,甚至是和一群老朋友一起吃飯還有沒有必要。
「功利社交」有兩個基本前提:
一是「有效」信息的交互傳遞。(這個信息是廣義的,在人際交往中的如語言、情感、物質、知識等都可以包括在這個信息的範疇內。)
溝通的本質就是信息的傳遞。
而有效是功利性社交的一個基本要素。人們產生功利社交行為之前基本上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性的,當我和你產生社交時,我們的交流應該是有價值的,而不是毫無意義的閑扯和浪費時間的各說各話。
一個最起碼的前提是,我們能夠理解雙方所表達的意思。
你和一個沒玩過LOL的人談論補刀和打野技巧,和一個不懂金融的人談股票,你給一個廉潔公正的領導送禮希望提拔你,那麼這樣的「溝通」就是無意義的。
二是較為「對等」的價值水平。
這個價值水平並不僅僅只是指社會地位。它依據的是具體情況和個人的評判標準。
比如你是個百萬富翁,你最喜歡看別人翻跟頭,那麼一個翻得一手好跟頭的乞丐還是白領還是小商販對你而言都是有價值的。
那如果這個翻得一手好跟頭的人也同時渴望一個有錢的朋友,那你們的價值水平就算是「對等」的。
而如果這個翻得一手好跟頭的人視金錢如糞土,他只喜歡會踩高蹺的朋友,那你這個百萬富翁對他而言就是無意義的,你們的價值水平就並不對等。
功利性社交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夠從對方那裡獲得一定的利益或是得到幫助,如果一個人和你的差距極大,你很清楚這個人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可能給你帶來絲毫的利益,那麼這段社交關係對於你而言就是無價值的,所以你本能的就會捨棄。
一個人的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後,他對共情社交的需求會下降到幾乎為零。舊的社交關係只有在兩個人還能夠產生有效交流的前提下才能繼續維持。大多數情況是:你的那些比你強的朋友默默地捨棄了你,而你也悄悄地捨棄了那些比你弱的朋友。
當我們能夠分清這兩種社交時,其實很多問題都已經解決了。因為許多問題的產生最根本的就在於人們對於社交的認知是不清晰的。
一個最常見、也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把這兩種社交類型混為一談。
最常見的就是:有一些人認為他的「共情社交」的朋友為他做那些「功利社交」朋友的事情,是理所應當的。
比如:
因為你在國外,你的很多朋友不給你代購費找你幫忙代購,你拒絕,他們就說你不夠朋友;
因為你是學英語的,你朋友找你幫忙翻譯論文,你費心費力幫他弄完最後連句謝謝都沒有;
因為你是學攝影的,朋友就讓你「免費」給他拍照,並以「不就是按幾下快門么」為理由;
這些都是典型的分不清社交邊界的表現。
而更嚴重的問題在於,我國的傳統文化與社會觀念一向是將功利社交與共情社交混為一談。
「朋友就是要相互幫助的,朋友就是要互相麻煩的啊」這種觀念在國人身邊普遍流傳。當你的一個「共情朋友」向你提出「功利需求」的時候,如果你拒絕就會背上「不夠朋友」的惡名。
這種人際交往的方式往往還會被美其名曰「夠義氣」、「顯得親切」、「有人情味」等一系列「高大上」的概念。
所以在中國「經營人脈」的方式就是「拉關係」,先和你套近乎,成為「朋友」以後再提出「功利性需求」對方就不好意思再拒絕了。
這本質上其實就是:試圖通過建立「共情人脈」來從對方那裡獲得「功利性」的利益交換。
正是因為「中國式邊界不清的社交」模式,才會令很多人迷信於「人脈管理」,「為人處世之道」,「社交技巧」等等這些「無用」的雞湯。
那些所謂的面試時撿了紙團獲得了好工作,談生意時對方看你很有禮貌就和你合作等故事,全都是沒有過真正的社會經驗、或是忽悠涉世未深的學生的YY雞湯而已。
老闆、HR、需求方等沒有人是傻子,當一個價值比你高的人決定是否要和你建立「功利性」社交關係時,那隻取決於你在這段「功利關係」中是否有足夠的價值。
老闆招人最根本的看的是你能否將工作做好,即便在考慮你的品行時也是在藉此衡量你在工作崗位中的價值和是否足夠穩定。有禮貌、會說話等這些只能是在你「價值足夠」的前提下才能起到一點兒錦上添花的作用。
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現代化的觀念對於人們思想的革新,現在的中國那些過去的社交觀念正在逐漸被革新,無論是職場、情場、生活等各個方面人們的思維都更加的偏向於現實性、且人與人之間的邊界也在逐漸的更加清晰,過去的那一套靠「情分」來辦事的法則已經在逐漸失效。
所以我們要意識到:對於「共情朋友」你只能理直氣壯地向他提出共情類的需求。比如當你難過時可以要求他陪伴你,當你無聊時可以叫他一起玩,當你開心時可以拉著他一起瘋。
但是當你們涉及到「功利性」的交際時,你應當按照「功利社交」的方式去和對方溝通。
你的朋友再有錢,當你危難時他借錢幫助你這從來都不是理所應當的、這也絕對不是他的「義務」,你應該對此懷有感恩,並寫下欠條算明利息。
至於他要不要利息或是把這錢白送給你不要換了,那是他的事情,你應該意識到的是「共情朋友」從來都沒有義務對你做出「功利性幫助」的必要。
而這同時也意味著,當你的「共情朋友」向你提出超出邊界的需求時你完全有百分之一百的權利拒絕他。
決定是否幫助他的選擇權完全在你手上,你不應該為他的不幸或問題負責,你也完全不需要在拒絕了朋友的請求時心懷愧疚,而對方也完全沒有任何的權利因為你不幫助他而指責你。
同時由此還可以延展出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不要討好別人。
這個討好不僅只是那種明顯的、或是病態的低姿態對別人無底線的討好,而是一切形式、一切場合、對任何人的討好都是——無用的。
當人們在面對價值比他高的人時,幾乎都會本能的感覺到不同程度的「自卑」,這種自卑是源自於動物本能的對危險的恐懼,因為自然的生存法則是比你強大的個體擁有殺死你的能力和權力。
因此當人們討好別人時,其實最根本的動機是為了規避風險。還有第二個動機是希望從對方那裡獲得什麼。獲得對方的好感,獲得稱讚,獲得親密感,獲得對方掌握的信息,獲得對方手裡的資源,等等。
有很多人被自己總是會去討好別人而困擾,他們一方面對自己總是習慣性的會在別人面前擺出低姿態這一點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又會在面對別人時不由自主的放低自己的位置。他們很想不再去討好別人,但卻又總是控制不了自己。
實際上任何一個慣於討好的人只要理解了一點之後馬上就能停止討好了。
他需要理解的就是——討好無用。
討好起不到任何作用,討好不會令別人喜歡上你,討好不會令別人接受你,討好不會令別人看得起你,討好不會讓別人願意平白無故的就幫你,討好不會令別人把有價值的信息透露給你。
你想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這隻取決於你自身的價值和你所用的手段。除非你只是一時的把討好作為一種手段去和別人拉近關係,否則你只是在做著一件很蠢的事。
因為討好不僅無用,還會令別人認為你是低價值的,你越討好越是會不受人待見,你越討好越是會被別人不當回事。
你理解了社交的本質,你理解了別人如何對待你最根本的是取決於你是誰、取決於你的價值,然後你還需要學會一種交際方式,你就能不卑不亢的和別人相處了。
這種交際方式叫做「對事不對人」。
我們絕大多數人在與人相處時都已經不知不覺中習慣了做價值評判與動機揣測,同時還會很容易在情緒出現波動時嚴重影響到理性和思維邏輯,尤其是在和別人意見不一致時,幾乎所有人都會由「討論」變成「維護自己的觀點」。
從你的角度而言,你要在和別人溝通時停止對別人人格或價值上的評判,而僅僅是闡述事實。
比如:小李你這個工作做得不好而不是小李你這個人真沒用;
阿強你在我危難那次沒幫我而不是阿強你真沒義氣;
小趙把狗熊推糞坑裡了而不是小趙真是個智障啊;
從別人對你的角度而言,當別人說你某事做得不好、某一行為有失分寸、某一場合舉止失禮時,你應當理解為那的確只是對你的行為的評價、而不意味著對你整個人的否定。
而同時,當一個人在與你溝通時總是對你做價值評判,或是藉由一件事情攻擊你、否定你,你應當意識到這絕對不意味著真的是你不好,而是對你做評判的人愚蠢且被情緒沖昏了頭腦。
如果你發現和一個溝通時經常會由就事論事的討論轉變為由情緒控制的攻擊,那你應該直接放棄在今後和這個人交流的必要。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每次當我告訴別人:你最好放棄這個朋友、也許絕交是更好地選擇、你應當更多地關注自己的感受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的時候,他們總會覺得我的這種觀點太無情、太自私了。
他們認為我對「友情」太過不尊重了,對待朋友也太過的隨意。假如是一個從小玩到大的發小的話也能輕易放棄嗎?再說如果按照我的這種對待朋友的態度那估計身邊的朋友會很少很少。
首先我們應該意識到,衡量一個人是否能做你的朋友的標準從來就不是「你們認識了多久」、「你們的感情有多麼深厚」這些問題,而是隨著你的成長也在改變著的你的新的擇友標準。
要知道「人是會不斷改變」的這句話是在意味著,隨著你生命發展的不同階段你的社交關係也必然要隨著有所改變。
而且在你沒有明確自己的擇友標準和交友原則之前,你所遇到的一切朋友其實只不過是「碰巧和你相遇的一些人」而已,你們只是因為每天見面,一起玩,一塊聊天,然後就成為「朋友」了。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理論上來說你遇到的任何人只要和你相處的時間足夠久就都能成為你的「朋友」了。
所以實質上很多人所謂的「朋友」只不過是「恰好認識了的人」而已。
真正的「朋友」必然是有一定門檻、符合你的一定要求,並且由於社會交際的隨機性,再加上每個人一生中能分配在社交上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每個人其一生中真正的朋友「必然」是很少的。
因此在對待社交時我們應該持有的一個心態是開放式、不強求、以自己的需求和評判標準為主導的。
同時我建議你「儘可能的減少無效社交」。
「當你的心智足夠成熟/感覺自己在和一些朋友相處感覺很累/或者是你自己已經很清楚你不想再和某些人繼續交往下去但礙於面子又不好直接終結關係的時候,你應該直接終結這些關係」。
當然很多人在看到這裡的時候會說:以自己為中心怎麼可能交到朋友,當你需要別人幫助、有求於人的時候你還能以自己為主導?
同時他們可能還會擔心:減少了朋友、很很多人終結了關係,那如果被群體排斥了怎麼辦?遇到了問題沒有人幫忙怎麼辦?
所以接下來的這個建議至關重要,並且也是我為你寫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你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價值。
要注意,我絕對不是在玩成功學、心靈雞湯那一套吹噓努力的重要性、鼓勵你追求成功。相反,我的觀點是:並不是人人都要成功,人應該做他自己,應該追求「他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去迎合別人。
所以這個「提升自己的價值」是建立在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的前提下。
只有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當你在做自己的時候,你才能夠遇到「真正」的朋友。
兩個都在偽裝,都在表演,都在為了生活而生活的人是不可能真的成為朋友的。因為他們都沒有見到真實的對方,他們並沒有真正的磨合,又怎麼可能成為朋友呢?
所以這整篇文章都是為了讓你明白:做好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社交和朋友不重要並不是說我們就完全不需要在意這些,而是因為「朋友」和「良好的社交關係」是在你「做好自己」之後自然而然就會伴隨而來的。
所以雖然我前面的話語寫的雖然有些偏激和看起來好像有些極端,但實際上我絕對不是在告訴你你可以完全不在意人際關係了,你就完全的無情,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非常強硬,不是這樣的。
你永遠要記得在人際交往中一個最起碼的原則是:不要主動去得罪別人。
我希望的是,你通篇看下來之後能夠對社交這個概念有一個真正的理解和透徹的認識,然後你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才能輕鬆自然,不再拘泥於人情禮節、不被別人道德綁架,不錯誤的為別人的問題負責。
其實很多人都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需要朋友。
他們僅僅是從小被教育、模模糊糊的就被大人灌輸了「朋友多了很好」「多和其他人搞好關係」這種概念就理所當然的接受了要多和別人交友的這種設定。
並且,社會將沒有朋友、不愛交際就定義為「孤僻的」、「奇怪的」,大人們都會認為孩子不愛交際就是不好的。
實際上隨著逐漸的成長你會發現,其實我們的社交需求真的並沒有那麼的重要。
可能我們很多人在人際交往中感受到更多的並不是友情帶來的快樂和開心,而是不得不偽裝的痛苦,和早已疲憊的應付。所以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很多人要勉強自己。
就像很多人其實並不喜歡讀書,他們沒有並不想多麼成功,他們也不想做個好人,他們覺得衣服隨便穿穿就好,他們覺得沒必要為了權力地位金錢什麼的活的那麼累,他們想要的可能是那些只有少數人才想要的,他們並不想去關心房地產、匯率、股市等這些概念,他們可能覺得買房子裝修好麻煩還不如租一輩子房子比較輕鬆,他們可能覺得並不需要親密關係所以單身一輩子更自在,等等。
但是他們卻在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下,做著自己不喜歡做的事,追求著自己並不想要的東西,偽裝成自己並不想成為的人,挑選「別人會覺得好看」的衣服,做著「別人」會羨慕的工作,為了「物質」或是「穩定」而和一個自己並不想要的人結婚。
他們日復一日的這樣生活著,她們的內心無時無刻不被痛苦和迷惘折磨著。
他們來找我們這些心理諮詢師,質問自己怎麼了,他們迫切的想找到答案,為什麼自己不開心,為什麼自己活的這麼累,為什麼自己總是時常會感到人生沒有意義,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的不如意和痛苦,為什麼自己總是很糾結很矛盾。
其實答案很簡單:
他們根本就沒有在活著。
他們並不真的是他們自己,他們只是在扮演一個角色,在迎合別人的眼光,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可,為了讓伴侶不離開自己,為了不丟失一份能戶口的工作,為了不去面對自己所害怕的事物,為了避免錯誤和別人異樣的看法,為了避免「未來」的風險,為了為「以後」做打算,為了…………
這樣的lists可以列到無限長,只要你還是要拒絕成為你自己,只要你還是要拒絕為自己負責,那麼任何理由你都可以拿來當借口。
但是現在只要你願意真正的活過來,只要你下定了決心不再為了別人而活,只要你理解了人生的本質,那麼你現在就可以卸下那些偽裝,你可以試著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制定開始新生活的計劃,你現在就可以成為你自己。
其實當你真的開始去做,不,甚至是你當你開始考慮的時候你就可以發現,你所畏懼的那些其實都並不真的都是那麼的困難,很多問題也並不是無解的而是只要你願意去做,都的確是有解決的辦法的。
問題只是在於你有沒有願意去解決問題的決心而已。
那麼到這裡有些人可能已經在頭腦中有了一些想法了,但是他們對於什麼叫做「做自己」,怎樣「成為」自己這個問題還是會感到有些無所適從,因為當他們在思考怎樣做自己的時候馬上又會冒出來下一個問題:什麼是「自己」?自己要做什麼才算是「做自己」呢?
當你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為所謂的「自己」根本就不存在。
那既然自己不存在還怎麼做自己?
不需要想這個問題。
讓自己放鬆,讓自己感到舒服,吃你愛你的食物,買你喜歡的衣服,看你愛看的電影,和你喜歡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著急,慢慢來。
這就是活著。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關於怎樣成為你自己,我在這個回答里有詳細闡述: 如何確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 風墟的回答 - 知乎)
因為,正是因為我能夠做到獨來獨往,才能給你那麼多的善意。
天天往一堆人里湊,很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會被類似要不要一起吃飯,看電影,玩桌游,去哪裡吃飯,看電影,玩桌游這種事情,拉入生活無盡的瑣事里,消耗耐心。
和群體糾纏越深,人際關係就越複雜混亂。於是產生摩擦,負能量堆積,久而久之,變得戾氣重又敏感,互相攻擊。
小朋友倒是喜歡扎推,所以你有了奧特曼我就要有超人,你穿了公主裙我就要有閃亮的皇冠髮夾。
有些喜歡湊一起的大人,沒有到改掉幼稚的攀比,卻沒了孩子的忘性和天真。
而,我獨來獨往,是因為我一點都不care有沒有人和我一起吃飯,我自己想什麼時候吃飯就什麼時候吃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所以我不會逼你和我吃一樣的飯,喜歡一樣的電影,看一樣的書。同時對你無論看的是不是爛片,是不是腦殘追星粉,朋友圈裡每天九宮格的刷屏旅遊照是不是好看,我都不會隨意指責評論,加以鄙視。
同時,你也別想著把手伸過來,多管閑事。不用耗費精力硬湊一起,就不會有怨氣要指責發泄。
所以,別管別人是不是獨來獨往,也麻煩你學會獨立地自我欣賞,這叫,尊重和自尊。你尊重我的空間了,我才有力氣跟你表達善意。
有點空間和距離意識,畢竟我不想全世界皆我媽,我也不想當你媽。更何況,就算是我親媽,她也知道不要隨便對我的生活加以評價。晚上在看丁俊暉演講的時候,被他的一段自白深深打動,我覺得很切題:
「其實努力是不需要給別人看的。一個人在努力的時候,可能沒參與到其他的一些活動和業餘生活當中去,你就覺得這個人真是不合群,其實他可能是在做別的事情,他不是不合群,他只是在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天天就是想下課了去打球。那些年,我下課之後去打球,從來沒有人跟著我去看我打球,別人不知道我下課去幹嘛,他們以為我下課就是跟小夥伴們玩兒去了,這是正常人的思維。」
作為曾受到全民關注的天才球童,小丁同學八歲開始練球,十一歲單桿破百,十五歲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撞球冠軍,十九歲就戰勝世界排名第一的奧沙利文破了二十一項世界記錄。
但是他對童年的記憶就只停留在撞球上,曾經整整一年都在練習室里一個人練習基本功,每天十二個小時。因為專註和投入,所以也失去了很多別的東西。
不管看上去少言寡語還是陽光開朗,可能每個人都有那麼一段獨來獨往的時期。有人喜歡閉關練習,有人愛好封閉創作,有人只是為了找個地方靜一靜,與自己對話。
所以我想,
獨來獨往也許只是一種選擇罷了。
為了想要得到的東西,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付出的代價。
--------------------------------------------------------------------------------------------------------------------------------------------
這道題很老了,回答也是為了自勉。
我清楚自己擁有與人為善的能力,可是有時我不得不犧牲一下旁人的眼光,來認真思索和追尋自己想要的事物。
說了這麼多,又有種心靈雞湯的感覺了~
其實不是不合群,只是有時有別的事情要做,僅此而已。
用改編自@達達令曾經的一句話結尾,就是:
如果對我來說現在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
那一定是找到自己的社交圈子、興趣愛好,以及對抗孤獨的能力。
希望一切都是值得的~
--------------------------------------------------------------------------------------------------------------------------------------------
沒想到老題新答居然幾天就過千贊了。
收到來自多方莫大的鼓勵,謝謝大家~O(∩_∩)O~
可惜要輸出,首先還是要輸入更多才行,sigh……對各個領域身懷絕技的知乎前輩仍深懷敬畏。
鞠躬。
和誰關係都好,意味著和誰關係都不會真正好。越優秀,就註定越孤獨。假臉姐妹團在抱團,一線女星都獨來獨往。不紅的時候搞組合,一旦紅了就單飛。三流網文作者抱團撕逼,一流白金大神自己開公司當老闆。世界就是這樣。一個人拉幫結黨並不能證明他有能力,恰恰相反,只能證明他無能和怯懦。要知道,皇帝是一個人當的。
情商高和中央空調是兩回事,真的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太多熱情總是不被珍惜。
「世界上只對一部分人溫柔,剩下的看心情。」才是真正的洒脫。怕給人添麻煩。
/////
隨便一答的,居然過百了很意外。
我也是這樣的人,想想原因很多。比如自身性格內向被動,不會說話,反應慢。總之很難融入他人。時間久了,覺得自已容易成為別人的負擔。於是乾脆就自己跟自己玩了。
其實自己一人也沒什麼問題,但有時候也會覺得孤獨(比如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一個人要面對所有的問題挺辛苦。你清晰的了解了那些痛苦,所以才會在對待別人的時候避免重蹈覆轍。
並不是我選擇獨來獨往,是在學會如何與人相處之前,沒有別的選擇。
說個故事。我們都認識一個叫小明的朋友,小明就是如題描述類型的人。
儘管小明看起來友善,生活中也很友善,但這隻能說明小明是一個好人,具有與人正常溝通交往相處的能力,大家也會欣賞有點能力的小明;但這不影響小明平時選擇獨來獨往的生活方式。雖然小明會經常孤獨寂寞,可是小明作為一個智商超過120的男青年,希望有良師益友,不想要那種「一起消磨時間的朋友」。
究竟小明有怎樣的成長軌跡,才會形成今天的性格?
在小明的青春期里,由於小明聰明,上學早,也就意味著發育比同學晚,體能比同學差,成熟程度上也不如其他同學;唯一的優勢就是智力,但是智力在初高中時期並不是可炫耀的成就。小明沒有辦法跟同齡人一起踢球,一起游泳,一起體驗少年維特之煩惱(在別人學會自慰時,小明還沒遺精),所以小明與同齡人間缺少共同的愛好和話題,沒有深交的基礎。
小明想融入群體,只有兩條路:一是找到新的愛好,能夠跟大家交流(於是找到了SC和CS);一是放低身價融入群體(討好和賣萌)。
小明選擇了第一條路。然後小明發現跟新朋友們的溝通也僅限於打遊戲、包夜、討論遊戲;在足球場或者籃球場或者戀愛場上,小明還是一個人。
小明慢慢發現閱讀和遊戲是最好的朋友。小明曾經為了重裝機兵中紅狼的死而低落,也曾為了同級生中舞島可憐的經歷而心生同情,也曾為了體會戀愛的感覺去接觸到了藤崎詩織;小明在作文中引用老子、莊子、列子中的章節,小明通過玩SLG遊戲和查資料得到了歷史、地理方面的啟蒙。
小明是個很友善的人,一是小明天生與人為善,二是由於小明在青春期成長的時候,沒有太多朋友,所以小明非常重視友情,願意為了朋友付出時間和精力。
在小明的大學生活中,結交的所有朋友,都是依託共事或愛好而認識的;這樣的朋友,在相處時是有事可做的,不管是一起討論準備比賽還是籌備晚會,還是一起運動健身打遊戲泡妞,在大家相處的時間裡,是有明確的TOPIC的(可以部分理解為主題)。
有的小明畢業後選擇銷售,開始為了事業打拚。社交更多變成了工作的需要,就是通過社交在陌生人中建立信任感找到共同點,最終找到合作機會。小明的生活中有很多目的性很強的社交(目的性很強的社交也是必要的,因為甲方需要有機會去考察潛在的乙方),疲憊不堪。小明在休息的時候,就更希望獨處,給自己一點個人空間,給自己休息的時間。
有的小明畢業後選擇技術,工作的時間被電腦、文獻、實驗、數據填滿,疲憊的一天結束後,他回到家裡倒頭大睡。小明有時候參加聚會,卻發現大家對他的工作和成果不感興趣,小明覺得不好玩,還不如自己接著做實驗有意思。
小明結婚後,還需要把一部分時間放在家庭上,放在陪伴愛人身上。屬於他自己的時間就更少,他那時無比珍惜獨來獨往不被打擾的時光。
小明後來慢慢變成了基層領導,但是工作上應酬仍然很多,儘管小明在酒局上口吐蓮花妙語連珠話題不斷,但是等到小明周末時,就不想還是吃飯聚會,小明希望跟有趣的人一起參加有趣的活動,才最開心。
那麼問題來了:上哪裡找到有趣的人在什麼時候一起做有趣的事?
對小明來說,有趣的人至少需要有相似的教育背景,不衝突的三觀,相似的收入和消費水平,有互相欣賞的優點,這些人雖然很難找,但是還能遇到;
那麼問題又來了, 跟這些有趣的人能一起做哪些有趣的事?
對小明來說,逛博物館、古建築、老衚衕是特別有趣的事,如果有個朋友能一起回顧這個地方的歷史、人物、軼事、典故,互通有無,那是最好;但是找不到。
對小明來說,玩戶外,玩滑雪,玩騎行,玩跑步都挺有趣的,如果有不斤斤計較,見多識廣,言之有物的玩伴一起,那才可稱為「玩」,但是小明雖然認識的玩伴不少,年齡行業性格愛好都不一致,他沒有信心帶著一幫互不相識有個性的人成功的玩好一次戶外。小明多次組局失敗。
對小明來說,周末去趟圖書館看書,或者一起上一門有趣的MOOC課程或者講座挺帶感的,但是別人不感興趣。
對小明來說,不斷接觸一點新事物是特別帶感的事,但是既然是新事物,小明很難拉到熟人一起玩。
那麼問題又來了,什麼時候才能跟有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
小明周六加班,李雷周日回家看生病的母親,韓梅梅這周要帶小孩去上輔導班,Lily和Lucy跟男朋友出國去玩,小強這周在準備考試認證,小王承銷的證券要準備路演,儘管大家早就約好每月第四周周末聚會,但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慢慢的,小明雖然一個人孤獨寂寞,但是也習慣了獨來獨往。當小明深夜獨處,寂寞寥落之感來襲時,他會跑到三里屯二樓的星巴克看著人來人往,也就消弭了孤獨。
小明不喜歡被別人勉強,所以也從來不勉強別人。
小明雖然在不斷的認識相互欣賞的新朋友,但總是缺乏進一步熟悉的契機,相交不深。
小明不喜歡那種毫無意義的閑聊,但是珍惜每個愉快充實主題明確的聚會機會。
總之,這就是小明,一個獨一無二的小明,一個友善的,經常獨來獨往的小明。如果有人願意同他一起探索更大的世界,那麼獨來獨往的小明就會變身成熱情仗義的小明。
作者的話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任易」 , 您能夠看到更多有用的分享。有問題的話歡迎來我的公眾號找我諮詢,只要你能用文字把你的問題寫清楚,又是在我的零碎時間,我會毫無保留的回答(不接受求測占卜),權當給家人積德。
覺得好的話,請轉朋友圈:)
http://weixin.qq.com/r/N0ydhSbEwnu9rWLm9xkl (二維碼自動識別)
啊是我本人,對於我這樣的內向者來說,社交是一個十分耗能的過程!我們會本能地迴避無意義社交(閑聊),選擇獨來獨往。
我的很多朋友,他們在上班接觸一堆人之後,周末只想宅在家看書、刷劇、不想出門。
這並不是孤僻或社恐,也不代表他們討厭社交時的那些人,獨處僅僅是一種「回血」的手段,就像吃飯可以提供能量,睡覺可以恢復精神一樣。
真的很難和他人解釋:我們真的只是單純地沒那麼需要和別人說話/呆在一起而已啊……
內向者(introverts)——這個占人群比例30-50%的龐大群體,似乎從未被大家真正認識過。
以往的研究者們將 「什麼不是外向」作為內向的定義:如果外向是指堅定自信的(assertive)、積極熱情的(enthusiastic)、喜愛社交的(highly stimulative in social environment)……那麼內向則是將以上辭彙取反的集合。
但這些無一可以真正描述內向者。
準確地說,內向/外向是關於一個人如何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外向者喜歡並且會主動創造很多刺激:形形色色的人們、各式各樣的社交活動,都是他們的精力來源。而長時間的獨處和沉思會令他們感到孤單、不安。他們就像小狗一樣,喜愛互動,也容易被理解。
而內向者更像是喵星人,他們對自身感受更加敏銳,被自己內心的思考和感受所吸引。他們有著豐富的腦內活動,只是不需要時刻與他人分享這種體驗。
反而是在那些不被注意的時刻,他們感到更加自在,更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本事。過多的外部刺激只會讓他們的緊張水平迅速飆升。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
也沒有兩個相同的內向者。
美國人格心理學家Jonathon Cheek和同事們把內向者細分為了四種不同類型,並提出了STAR模型。
一個人可以由一種類型主導,也可能同時是幾種類型的結合:
1. Social introvert 社交型內向者
他們傾向於與小群體社交(small groups)。比起朋友數量,他們更追求朋友的質量,希望有少而親近的密友。
2. Thinking introvert 思考型內向者
思考型內向者通常不習慣與他人分享對於事件的看法(喜好或厭惡),更偏向於內省(introspective)、沉思(thoughtful)、自我反思(self-reflective);在老師和家長的觀念里,安靜的、喜歡獨處的孩子就是不合群的、不好的。
3. Anxious introvert 焦慮型內向者
常常在社交場合中感受到難堪、不自信以及痛苦而清晰的自我意識:總是執著於擔心自己是不是冷場王、毀掉了整個談話?別人會怎樣看自己?
4. Restrained introvert 克制型內向者
這種類型的內向者傾向於在說話、行動前先思考,他們的做事方式緩而穩,打腹稿是日常,拒絕衝動。
從小到大,學校環境不斷強調的團隊協作、集體意識,迫使每一個人都努力變得活潑開朗,來讓自己更「合群」。
一個在國外念書的朋友表示,她最受不了聚會時四處遊盪找人完全不認識的人尬聊。內心只有一個堅定的聲音在吶喊:怎麼還不結束!請讓我回家!
其實,內向者們只是每天需要那麼一點屬於自己時間,不需要治療,不需要改變,只是請在我想要安靜的時候,不要逼著我聊天,讓我自己呆一會兒。
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獨特的個體,而內向/外向也不過是我們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罷了。畢竟,內向和外向並不是絕對的二分法,而是一個連續光譜,我們每個人都坐落在光譜的不同位置上,甚至有些人恰好坐在中間——被稱為 「中間性格」(ambiverts)。
我們只需要了解,孤獨(solitude)是很重要的,對一些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活得也很好。
如果你是那條喜歡獨處的、內向的小魚,其實一直內向也很好。
歡迎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從我角度而言,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第一因為友善的人不夠多,我受不了攻擊而選擇獨來獨往。
第二因為人生存的指向性導致感情的奢侈,看透了便不再執著。
一、
人有智商上的差別,志向上的差別,志趣上的差別,我都理解,我不能理解的是,經常不是那個更有修養更有能力的人來輸出輿論,他們恰恰由於足夠高的修養而選擇了尊重差異性,而反而是那些不夠水準的人覺得自己掌握了真理,而且迫不及待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我看得出那麼多破綻,那麼多細節出錯的東西,卻開不了口去說,因為他們的修養通常也不足以在認識到錯誤後溫和接受,反而要在心裡起了嫌隙,起了疙瘩,下次便對我格外區分對待一些。
所以我根本就是無路可走。我也只有到了這程度才明白,千百年來富貴階層為何花費那麼大的力氣建立種種門檻,各方面出擊建立各種名目的障礙,就是為了不與這些人接觸。我算不得富貴,但我依然可以選擇獨來獨往。
這是第一個原因,也許也是一年幾十萬的貴族學校存在的原因之一,你想不到他們為了做到這一點都苦心積慮做過了些什麼。不被打擾有時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需要千方百計不遺餘力去做。
二、
人最終的目標指向自己的生存,因此,一路同行得出來的友誼只是因為有幸相處過,欣賞過,願意為了彼此做出犧牲與讓步,然而並不具備打敗生存指向的可能性。因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於『盡我所能』,然而這個『所能』脆弱得很,不具備粘性,只能作錦上添花之觀。
像我,看透了這些之後,我是對友情的需求很淡漠的,我不渴求感情,有我則感恩,無我則淡然。如若我有能力,朋友有需,我便願意幫上一幫,若我有難,我卻想不到誰人會決計在側,我連動這個『想』的念頭都沒有,我默認了本就虛無,有則驚喜。
所以,這是第二個理由。以出世之心入世,你可以說我高朋滿座,也可以說我獨來獨往,都對,我想要的只是真實與自由。我一直讓自己表現得很友善,不管你跟我說了多麼乏味的批發段子,錯到馬里亞納海溝的歷史常識,我都會笑著鼓勵你說下去,實在聽煩了我就打個哈氣,要不咱們換個地方,我請你吃個夜宵,然後繼續?
獨來獨往是因為怕麻煩,你知道多一個人就會多一份負擔,本來一個雙肩包上午買了飛機票,下午就可能在拉薩大昭寺對面的兩岸喝咖啡了,你一定要帶個人,沒完沒了的電話確認,安檢,託運。吃飯要小心的詢問對方的禁忌,碰到稀奇古怪的還憋著不能去品嘗,半夜不能出去夜逛。
而我又是對生活細節特別敏感的,走在某條陌生的路上,隨時都會蹲下來坐在馬路牙子上抽根煙發發獃的那種,我不會去那些著名的景點,反而喜歡躲在街背後的一種平凡。我從來不會跟別人約,那種太有目的性毫無意義。如果我想到黃山的臭鱖魚了,我頂多問問身邊的朋友有沒有跟我去的?沒等回話我已經開在杭徽高速上了。
不要人跟,也不會體會別人的喜怒哀樂,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不過,如果我們倆都餓了,還素不相識的呆在一個土站台等遙遙無期的車,我有麵包就會分你一半。
______________up
可能針對這個問題,我需要再多做一些描述。
最近的自駕我都是跟一個一起長大的兄弟出去的,因為距離越來越遠,很可能是我開4個小時300
公里+,然後換他開4個小時300公里+,公里數到了就近找地方住,做深度體驗。嗯,那麼就會去很多地方,划過很多陌生的城市。最近自駕沿著老國道去找新安江的源頭,一路上很多小村莊,那種沿街建的房子,經常可以看到一對老人聚在一起搓麻將,好多狗。
那天下大雨,沿途車站遠遠的看到兩個小夥子,背著一身裝備,另外一個人還背著一個吉它。我跟兄弟說,帶上他們吧,這天趕路濕漉漉的感覺也不是很好。我對他們喊去哪裡?然後捎你們一程吧。就這樣,一車四個人了。就好像多年沒遇到的老朋友一樣,他們跟我們說走了多少路吧啦吧啦,他們看到過多少人吧啦吧啦。
那吉他聲真美,那和弦也美妙,嗓音亂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一起唱歌吧,歌頌祖國,歌頌家鄉,為了那些曾經我們愛過的姑涼。也會唱那些失去已久的民謠,鄭智化、老狼、葉蓓、張楚,打著拍子跟著吧,這就是一種特別體面的經歷。我不想知道他們的姓名,我也不想知道他們究竟會在什麼地方停留,大家都是一樣的人,喜歡一種快樂,簡簡單單的快樂。
到了太白閣,他們就下車了,相互點煙告別,朋友啊,一路走好。
我也在海邊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大人們撿貝殼都是一把一把的,然後逐漸的挑選。小孩子快快樂樂的,只找自己喜歡的,可能是個被磨圓的玻璃片,可能是個圓潤的珊瑚殘渣。我們並不是天生就獨來獨往,我們也從沒有因為傷害就關閉了所有的外界感知,依舊愛,依舊熱情,只是因為單純,不再感傷。
當你碰到我們這樣的一類人,不要戴著眼鏡,跟著我們一起走啊,跳舞就跳舞,也可以對著沿途的美女吹口哨,我們就是喜歡那種經過的感覺,不要你知道,不要你惦記,只要在隨後的歲月里,某一天,某一刻,某一時你能想起這個情景就足夠了。人難的不是相處,難得是那種隱隱約約的惦念,種在心裡卻從不成長。
要的越多越痛苦,牽掛的越多就越為難,所以,不要痛苦,也不要為難。
最後,在各種旅途上,也會看到單身姑娘旅行。我佩服她們的意志以及那對美好陌生生活的嚮往,但是,我不是很贊成這樣做。雖然這個世界不是那麼的壞,那麼的暴力,但是我想請你們知道。。。
這個世界,對孤獨的人天生帶著偏見,善待那些獨立行走在大路上的人吧。
我微笑著,等待大家交會在十字線上。
---------------------------------------------------------------------------
微信公眾號:行山越海,也可以輸入「fastpoint1314」找到我們。
行山越海-國內第一個由兩名90後大叔做的夜晚十點語音節目,最調侃的生活娛樂,最美好的旅行感悟,最正經的兩性知識,最豐富的感情剖析,最智能的機器人段子,盡在行山越海!拒絕調戲,歡迎來搞!
因為我覺得,我每天早上起來,化個小妝,自己拎包去吃飯,挺好的。
女寢容易出現以下狀況:
「我要去吃飯,誰跟我同行?」
「我!等我把妝化完跟你去!」
「我!等我把東西收拾完~!等我下好不好?」(這能說不好么,能不能愉快的做室友了)
「好」
二十分鐘過去了。
出發了。
「我要訂飯,誰跟我一起訂?」
「我!」
「吃什麼?」
「吃什麼都行!」
「蓋飯怎麼樣?」
「不好吃,不吃。」
「麻辣燙呢?」
「昨天剛吃完。」
「那吃啥」
「我再想想。」
十分鐘過去了,
說要訂飯的那個人餓死了。
至於那些「我要上廁所,誰陪我呀?」
和「我要去洗漱誰陪我呀。」的,無視。
一個人走在街上,一個人坐在食堂里吃飯,一個人坐車。
有什麼可難受的嗎?
有句話說的好———你不是在合群,你是在浪費人生。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周國平
很多時候,友善是為了更好的獨來獨往。
1,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公司,還是單位,總會面臨一個選擇:站隊。
這是個單選題,要麼選擇A,要麼選擇B,只有一種人可以選擇C(不站隊),同時不會給自身帶來不好的影響,就是他自己就是一隊,而且是隊長。
閑雜人等不站隊的下場,就是兩邊都不喜歡你,事事排擠你,欺負你,沒人給你撐腰,生活將會很難過。
而獨來獨往者,通常是那些不願意站隊的人。
所以,友善有時候並非出於修養或性格,而是自保和避免麻煩,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你們的面子我都給,你們的忙我都幫,你們的紛爭我都不摻和,我圖個自由自在,也請大家高抬貴手。
2,
人都趨利避害,所以獨來獨往的人,通常是因為喜歡這種狀態,我就是。
很小的時候,我就不愛整個暑假的和大家打牌,沒什麼原因,只是不喜歡。
通常都是他們打牌,我看書,那時候書少,凡有字的東西都看,記得八九歲時,就一字不差的看了父親的《實用無線電》,還有鄰居家扔在角落的《新婚夫婦指南》。
不看書的時候,就會做一切有競爭的遊戲,比如打元寶,玩洋片,玻璃球,我喜歡贏的感覺,打不過他們的時候,我會瘋狂的練習,直到誰也贏不了我,然後就不玩了。
所以,我並非故意追求獨來獨往的感覺,只是大家喜歡的,恰巧我不喜歡,僅此而已。
而像遊戲機,魂斗羅和坦克大戰,我就能和大家一塊打得熱火朝天。
慢慢長大後,獨來獨往多半是因為和大家不在一個節奏上。
他們喜歡看《中學作文大全》的時候,我在看古龍。
他們看古龍的時候,我開始看哲學。
他們打紅警的時候,沒錢上網吧,所以在打籃球。
他們打籃球的時候,有零花錢了,又跑去打紅警。
而這時候,已經沒人打紅警了。
因為過於特立獨行,大家都覺得你這人在裝逼,所以友善便成了保護色,以微笑換取微笑。
3,
獨來獨往,即使友善,也仍然會帶來困擾。
比如朋友過少,很多人情世故照顧不到,很多事情辦起來就會超出預期的麻煩。
比如去醫院看病,醫院裡有兩三個醫生都是你平時打球的球友,只要隨便一個電話就能幫你掛個專家號,或者少讓你花冤枉錢,可是,平時打完球,人家都是三五成群夜市擼串,而你是回家洗澡泡知乎,這時候又怎好意思麻煩人家?
於是只有等啊等,等到花兒都謝了,還在排隊,好不容易排好隊,結果一刀猛宰,肉掉一塊。
類似的事情太多,不一一舉例,我曾認真的考慮過,也嘗試過,比如打完球,也和大家一塊喝個小啤酒,吃個小龍蝦,再吐個色色的小段子。
但幾次下來,疲憊不堪,一頓飯吃三小時,蚊子都把我叮膩歪了,他們還沒盡興,醉醺醺的回家,胃止不住的難受,不禁想,這又是何必。
權衡利弊,還是回復了以往的狀態。
大不了就是多賺點錢,設一個挨宰專項基金,然後就美滋滋地抱著女友看電影。
沒有女朋友,那就養條狗。
時至今日,我能想像的美好生活,仍舊和小時候差不多,有個溫柔懂事的妻子,一塊坐在沙發上看動漫,或者在午後微醺的陽光里,各看各的書。
看到精彩的地方,忍不住指給妻子看,結果妻子正看得興起,被人打攪,豎眉嗔怒:滾!
等她看完了,把書一扔,也不顧你看到哪裡,撲過來就是一口,笑靨如花,問:滾不?
「滾!!!」
然後春天就盛開在她的眼睛裡。
http://weixin.qq.com/r/eUgCGhTEiEn3rVB59x1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更多故事,盡在微信公眾號:「張兆傑說」你經歷過的,最美的邂逅是什麼? - 張兆傑的回答
推薦閱讀:
※熱愛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你在大學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個瞬間是什麼?
※生活中有哪些小事讓你意識到了思維的局限性?
※為什麼一些生活中很外向開朗的人會喜歡孤獨,經常獨來獨往?
※有沒有哪些時刻讓你想立刻結束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