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雲的無人超市?

馬雲的無人超市杭州開門營業,沒有服務員,沒有收銀員。如何從科技,民生,社會影響等方位去評價這個事情?低端人物就業的噩夢開始了嗎?人工智慧取代人去工作好會給社會帶來什麼?


作為工程師,先黑。

這個超市剛有宣傳的時候聽說要走一個門才能結賬我連看都沒看到就說是RFID方案。果然是RFID。這個系統毫無新意——15年前我就做過。對,一模一樣的應用。這麼多年了,問題也並沒有很大的改善。RFID的技術問題是它是個自擾系統,一個掃描平面上每多一個Tag正確率就降低一個數量級。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意味著,你的商品堆疊數每增加1,你就要增加1個數量級(當年的數據差不多是7倍吧)掃描器個數和掃描時間來維持相同的錯誤率。

用人話說,就是比方說你買個柚子出門,這時候門要1個掃描器掃0.1秒就能以99.99%的信心給你算出錢數來了。但如果你拿兩個進去,同一個門就只能以99.9%的信心放你在同樣時間內過去。但如果你拿著一筐十幾包各種速食麵呢?這個門得用上十幾個掃描器,才能保證在1秒內以99.9%的信心放你過去。

但你想想你去超市一般買多少件東西?這還討論的是理想條件。還要防損呢。破壞標籤怎麼處理?都不稱重做一個校驗嗎?干擾和偽造怎麼處理?惡意用戶完全可以用現在那麼多又便宜的IoT設備做個可編程tag,專門篡改RFID返回結果,把貴的商品偽裝成便宜的商品。還有抗干擾本身就是個問題。RFID信號很容易被厚實物體遮擋,這是物理學決定的。

當然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這都不是問題。只要達到95%的可靠就行了嘛,比超市日常損失低就行。呵呵。

黑完了。為了全方位,也來說說好話。

首先我估計馬爹爹搞這事一定是看準了一個關鍵問題——超市收銀本身就是要承受不確定性損失的,而它又是個人力做起來最麻煩、效率最低的活。這意味著不完美的技術只要效果不更差的前提下能提高效率就可以用。雖然我對RFID能否堪此大任表示悲觀,但這個思路無疑是正確的。沒錯這是好話。畢竟,搞應用的從來就應該追求技術優化流程,而不是完美的技術。

這種技術應用的出現,個人以為最合適的使用場景是形成一種相對比較新的小型超市模式(評論里總結說是大號自動售貨機,我覺得總結的很好)。在相對不繁華的街區設立24小時門店,提供標準化日常快消品,儘可能小SKU,不提供任何散裝商品。以標準化、日常、小SKU對抗RFID的缺點,以豐富可變的SKU和難以用自動機械供應的商品來與自動售貨機競爭,以低廉的運維成本將更好的商品服務提供給原本規模不足以維持的地區,擴大商業觸手範圍。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模式可以提供非常寶貴的落地服務,包裹落地保管之類的增值服務可以一攬子全上,極大增強電商的競爭力,會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商業模式。

至於擔心什麼收銀員下崗的——別擔心太多。個人估計,這種模式應用起來,對普通三產從業人員的需求會增加的。總體來說,目前所有「AI」技術的應用都會增加底層和中高層勞動力的需求。

中低層勞動力要小心了。就是類似底層勞動者的小團隊領導、低技術手藝人等技術門檻不高、主要靠區域性市場需求生存的,將會減少很多。

————————

評論中一些問題的答疑。

和Amazon GO相比有什麼區別?

簡單說Amazon的技術水平高得多,問題考慮的很周全。但在我看來,Amazon的方案部署成本更高,SKU有更大的技術限制,短期內可靠性可能低於RFID(雖然實際上由於多途徑校驗的存在,可能效果更好)。阿里家的技術如果能在幾個關鍵點上下點功夫,是有推廣價值的。

和自動售貨機相比有什麼區別?

關鍵區別是自動售貨機你先付錢,商品的投遞還不可靠。這在商業模式上是巨大的差別。自動售貨機上買東西一旦出了問題,消費者成本很高,於是購買動機是很低的。而超市裡買東西,你東西拿到手了再出門結賬,萬一過程出了任何問題消費者損失是零。對消費者來說,無人超市進去沒門檻,而自動售貨機消費有門檻。其他很重要的區別還有自動售貨機的SKU非常非常有限,技術限制很大,而阿里的無人超市雖然也有一定限制但寬鬆了許多。不說別的,無人超市可以以和其他商品類似的可靠性供應各種水果蔬菜,而自動售貨機根本做不到,即便能供應也要面臨不標準商品的各種問題,要採取各種手段來規避。更何況,自動售貨機沒法提供增值服務。

既然RFID掃描有難度,為什麼不改用傳送帶?

因為傳送帶的結賬時間與購買商品數目是線性增加的,而掃描是近似於常數時間。常數時間的意思就是無論購買多少東西總耗時一樣,雖然實際上會因為情況複雜而有些不同,但不會出現買了一件商品要等5秒,買了一百件商品要等快10分鐘這種現象。對於用戶來說這是個很大的體驗差別。
另外就是傳送帶是機械裝置,它的可靠性遠低於非接觸RFID,成本卻高。這裡的成本不光是硬體成本,更高的是維護成本。機械傳送帶要頻繁的維護,佔地不小(至少要佔三倍最大通過商品的投影面積),等待時間長,對小超市來說的話只能安裝一台,那麼一旦故障整間店都不要工作了。它又很容易故障,稍微不小心卡進去一些東西都是麻煩事。相比之下RFID可靠性和維護成本都要好很多。一條通道多個掃描器,壞一個也不會導致店面關門歇業,由於非接觸也不是很容易弄壞。

你怎麼能拿15年前的RFID技術的缺點說事?

我就能你咬我啊?(逃
沒錯,15年過去了技術當然有革新,比如說RFID整個tag的尺寸可以做到15年前的20%,厚度能降到約0.05mm,成本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邏輯能力強到可以支持多模和時分;讀取器的信號增益也高了許多,成本大幅下降。但,這些都對超市應用來說沒有本質性的改變。成本低當然好,意味著這麼搞超市成本降低了。性能方面卻沒有明顯改善,原來會干擾到無法讀取的現在可能有機會讀取到了,現在的錯誤率增速也下降了許多。可是困難的堆疊問題、抗干擾問題依舊是困難的,那些改變也沒法做到同一個產品上還保持成本低廉。雖然我也很期待技術繼續革新,但目前技術依舊是不能完全滿足超市應用的。


僅是個玩笑

==================================================================

記者:馬雲推出無人超市了,您怎麼看?

大媽:超市都沒人啦,那還不關門幹嘛?

記者:無人超市不是沒有人這個意思,而是說,超市裡沒有售貨員收銀員等員工了。

大媽:那應該叫無員工超市啊!哎,就你們這語文水平,還當記者呢?

記者:是,大媽說得對,應該叫無員工超市。大媽,那您對這種新型的超市有什麼看法呢?

大媽:超市不需要養員工了,那東西是不是更便宜啦?

記者:這個?我們暫時還沒了解到。

大媽:瞧瞧你們這些記者怎麼當的?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你們不去了解,整天只會關心馬雲又弄啥玩意了。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是什麼?有沒有假貨,是不是更便宜啦!超市裡有沒有員工,關我啥事?

記者:您不覺得無人超市的推出將會改變我們傳統的購物方式嗎?

大媽:改變啥喲?買東西不花錢啦?刷刷支付寶那也是花錢吶!

記者:大媽,看來您還是不能理解時代的發展潮流。

大媽:喲,弄個沒有員工的超市就是時代潮流啦?每天都弄些專門裁剪底層員工的玩意算啥本事?有本事弄個沒有老闆的超市啊?

記者:大媽,您對馬雲是不是有意見啊?

大媽:我不是對馬雲有意見,是對你這種無聊的記者有意見,問問題從來都問不到點。馬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我們要的不僅僅是改變,而是帶來幸福的改變。現在很多改變不僅沒有增添我們的幸福,還增添了許多煩惱!這才是你們記者應該關注的問題。

=====================================================================

補充一下:

這是我從別的地方看到轉過來的,本來想戲謔一下阿里的,沒想到大家的爭議還挺大,那我就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一說

我專門查了一下無人超市的信息,情況是超市裡面沒有售貨員,沒有收銀員。只有理貨員,一個理貨員可以管理附近的十個超市。顧客進門刷臉和支付寶,出門通過RFID刷貨物可以自動扣款。

叫做無員工超市更加合理

1.我相信阿里開無人超市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準備幹掉現在的各地的便利超市,也就是幹掉對手,讓阿里一家獨大;另外一個則是逐步推行AI的智能識別技術。關於第二點,上面已經有很多人討論過了技術上是否成熟的問題,我不談。這些不是我的領域。

我主要說說目的一帶來的問題

社會福利經濟學觀點:

首先是減員問題,這是肯定的,今後所有的超市理論上按照這種方式都可以無人。有人失業是肯定的。當然,這方面的失業量可以被其他方面比如後台的IT端的技術人員的新增所消化,總體而言社會上的總工作崗位可能是平衡的

但是從社會福利經濟學角度不能這麼看,因為工作崗位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某端的人員需要增加了,其代價是另一端的人員失業。

現在不比90年代下崗潮了,那時總理可以一句話進行國企改制,東北所有企業工人下崗。現在國家要求的是全民保障。一旦出現大規模的失業潮,國家要兜底的。

3.這一條更主要。線下超市的存在的目的是什麼,一是便利,另一個是互動。

有人提出便利店和超市賣場是兩個概念,這個我同意的,便利店主要解決便利問題;而大一些的超市則解決互動體驗問題。

機會成本觀點

說白了是機會成本,願意去超市逛的人,心理上的滿足即收益是遠大於線下成本的上升和付出的時間成本的。

喜歡線下逛超市的人,喜歡的是和人互動的感覺。有了什麼需求,和導購人員溝通一下,想試一試什麼貨物,問一問售貨員關於產品的性能。那種感覺是在網上購物比不了的。

[現有的超市的情況是導購太熱情,因為有銷售任務,圍著你轉。真正的線下購物店的導購應該是無處不在,無事不在。也就是有需求的時候才出現,這個去Costco購物的時候的體驗會很強烈]

我們都知道 Costco超市裡面每天都有不同產品的試吃,是Costco不知道無人超市的好處嗎?不是,是因為互動。

上圖是拜登在 Costco試吃超市食物

如果無人超市,顧客每天面對的是冷冰冰的食物,那和網上購物有什麼區別?

至於RFID以及人臉識別的技術等在超市僅僅是一個應用,其應用應該更加廣闊。

至於美國,南加州這邊的超市目前沒有發現有無人的,target和ralphs有self-service check out

是scan bar code不是RFID的

付款仍舊使用銀行卡credit card or debit card

target的自助結賬設備

====================================================================

另外給我的LIVE做個鏈接

暖通專業學生的求學與擇業

喜歡的可以去聽聽


rfid的話,就太沒科技了,IBM多少年前就推過這個方案了。

Amazon Go 的貨架上設計有rfid識別取貨的,這個不知是不是也照搬了,如果是,人臉識別與運動跟蹤就純噱頭了。

另外,陳海波在4-26的採訪文章中表示:團隊目前的重點是:實現機器視覺基於用戶對商品需求的精準識別和分析來完成的精準客服和零售。不過他也坦言,一個完美的機器視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別鬧好不好,昨天去了現場,為了進去造物節臨時買了高價黃牛票,進去一看果然是RFID+人臉識別,一點新鮮東西都沒有。店外需要排隊,店內的工作人員都快比顧客多了,識別率還低。有人故意拿了兩個RFID標籤出來,就被算作兩件商品;有人正常出那個結賬的門,商品RFID沒被識別到。就這玩意兒放本科畢業設計都不一定給過,全是既有技術的堆砌和人為設置的限制條件,才能保證這個體系勉強不穿幫。跟Amazon GO比Low到不知道哪裡去了,當然Amazon GO都不對外開放,知道不成熟。淘寶呢,技術不行用人堆,還敢說無人超市。

請問能數出來裡面有多少導購和技術人員么。做啥動作都得按指導來哈,當然按指導來這套系統也時靈時不靈。

至於外行看個熱鬧就高潮了,也沒辦法。昨天去的人杭州的小夥子們好多是搞相關開發的,大家拿著RFID標籤在等待區附近交流這Low到不能的系統的話題,後來被店員驅散了。店員也是慌得不行。乾脆貼出來同行免進多好。

看看這隱藏的rfid標籤。識別率很差的,結算時還需要走過特定通道,這麼差的識別率真讓人吃驚。

補充幾句:

1.為啥RFID出來幾十年了,大型商超還是沒用上,原因很多,技術和成本都是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條路走不通已經是有定論的。Amazon GO不用RFID所以技術更複雜應用場景更苛刻,但我敬這公司是條漢子。用RFID加有限樣本的人臉識別系統炒作一番廣告效應更好但是前路是沒有的,這是幾十年前就有並且無法改進的東西,能改進的是只是用於支撐人臉識別的硬體設備性能和機器學習演算法。

2.超市的損耗率不低,防損是個大問題。別扯95%,在負利潤的連鎖零售行業誰敢說95%識別率就行了。連鎖零售行業到底是個現金流行業,賺點錢都得搞金融服務,平時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很細,有能有效替代人工並且經濟的方案早就鋪開了,哪裡需要外面來顛覆。

再補充一點點

3.同樣是連鎖零售業,商超(Super Market)和服裝店(apparel store)啥的完全不是一個事兒好吧。服裝店的單品價格和經營方式部分適合RFID,綜合商超就不盡然。美國示範類的不需要人工結算,不需要人工清點的服裝店多少年前就有了。商超不適用於RFID這個問題沃爾瑪通過燒錢已經驗證完了;服裝店的是否適用的RFID問題則完全是另一回事。我司是RFID協會成員企業跟蹤了幾十年這套技術,有什麼風吹草動行業內要敏感得多。


模式有問題。

其實完全沒有那麼複雜。

一般標準裝貨物,只要一個樣品甚至樣品模型就行,可以固定在展示位上,支付寶掃碼列入購物列表。
確定購買以後付款,生成提貨碼,自動撿貨系統從倉庫直接把貨物運到提貨處,甚至可以簡單包裝,掃碼提貨。

生鮮果蔬非標產品產品可以不賣,也可以就賣相對高端的包裝果蔬等產品。

就有一個人維護日常秩序就行了。

防盜啊理貨啊全都完美解決。


無人超市僅僅是把收銀員的工作替代了。
但是其實一個超市收銀員的工作連整個超市所有工作量的10%都不到。
我愛人是超市的管理人員,我按我的理解把超市的工作內容從簡到難列一下,大家姑且當個參考。

首先是收銀,有現金支付有銀行卡支付有手機支付有超市卡支付,這些都可以用機器完成。

然後就是理貨,理貨員是有分區的,幾個人負責一個大區,然後再分小區,理貨員的工作比普通人想像的要複雜的多,我分幾個小條說一下。
1.貨架上的貨物被顧客弄亂需要整理,顧客收銀時不要的東西需要拿回來整理,貨架上的商品顧客總是拿前面的,拿完就空出來,理貨員需要再次把貨物碼好,也就是說收銀員那出一個商品,對應的這個商品位置就需要整理一下貨架。
2.新來的貨物需要收貨清點並上架,可以腦補一下每天收銀員那出多少貨就要補多少貨,供應商把貨拉到倉庫,理貨員收貨需要清點並分類擺好,需要上貨時再去倉庫搬,上架並不是簡單的擺上去,要把裡面的貨拿出來把新來的放裡面,因為要保證每次賣出去的都是離質保期最近的。這一系列的工作量就遠遠大於收銀員掃碼裝袋兒了。
3.過期的商品需要下架並分類整理返還供應商,牛奶酸奶麵包這種保質期特別短的商品,工作量是很大的,理貨員必須記好每一個商品的日期,如果被發現有過期的貨物沒撤下來是要扣錢的。
4.賣的不好的商品也需要下架,賣什麼不賣什麼這是管理銷售人員的事,但是上架下架還是理貨員干。
5.超市三天兩頭搞促銷,貨物的價簽是必須要換的,什麼貨物搞促銷打什麼折扣也是管理及銷售人員干,但是換價簽又是理貨員的工作了,當然活動結束還要馬上撤價簽。有時候促銷還需要調整貨架,把不促銷的商品撤下一部分換成促銷的商品。
6.碼垛,逛超市經常看見過道上擺著一大坨促銷商品,這一大坨一大坨的也是理貨員擺,而且要經常換。
7.銷售,理貨員是沒有銷售提成的,但是顧客買東西不懂的只能就近問理貨員,理貨員當然不能不理。
8.整理貨架,逛超市經常會發現布局變了,
因為根據季節和重要節日的變化熱門商品必須擺在前面,大批的商品要搬家,甚至連貨架都要拆了重新擺。這種大換血式的變動幾乎每一兩個月就來一次,當然也不可以不這麼干,但會嚴重影響銷售額。
9.人肉攝像頭,超市裡的攝像頭永遠會有四角,沒有理貨員盯著,專業的小偷有一百種方法躲避攝像頭,這項工作不浪費時間但必須有人干。
10.發傳單等臨時活動,前面說超市三天兩頭搞促銷,但是在一些大型節日及店慶之類的日子要搞大型的活動,早起去菜市場小區門口發傳單,搞活動時在門口搭檯子喊喇叭促銷,這些都是超市員工(主要還是理貨員)干,發傳單不可能找臨時工,因為理貨員更便宜還好管理。
11.盤點,大型超市裡貨物特別多,盤點是必不可少的,盤點就是把貨架和倉庫里所有的貨物全部清點一遍跟系統里核對。注意是全部商品,細到一盒餅乾哪種口味哪種規格都要把貨架和庫存的數量加起來與系統核對。一個大型超市品類就上十萬種了。這麼大的工作量必須人工數,為的是查漏補缺損壞和丟失的商品。

我再強調一下,貨物商品的擺放是非常有講究的,而且根據不同的時間要經常的調整,這甚至涉及到顧客的心理學,同樣地段的兩個超市如果銷售額差很多,那麼擺貨的差異絕對是一大因素,如何調整貨架也是有專門人負責研究然後理貨員負責實施。
以上是理貨員的工作,不但工作量遠遠大於收銀員,而且是機器無法替代的。
當然上面的大部分工作可以略去,全部簡化用機器代替,但是這樣絕對會影響到銷售額,甚至少掙的錢還不如僱傭員工合算。
收銀員和理貨員是老百姓逛超市能看見的工作人員,也是技術含量最低的工種,還有管理人員銷售人員採購人員,雖然人數少但這些人的水平直接關係到超市的營業額。

下面說一說採購人員和銷售人員,他們人數不多但是對超市最重要。他們的素質水平決定著這個超市的上限。
超市沒有專門的銷售人員,管理層主要職責就是搞銷售,他們負責的是研究什麼時候什麼位置擺什麼貨,這需要經常的大量的市場調查和分析,周邊新蓋了小區就要增加生活用品,新開了網吧飯店就要加大煙和飲料的供應,新開了煙酒店就要在自己的煙酒上想辦法競爭,同時採購人員的供貨一定要跟得上,如果採購處有一批高利潤的商品銷售要想辦法如何賣掉,而積壓的賣不出去的商品銷售也要想辦法清庫存。
收銀和理貨我能看得見,銷售這塊就比較專業了我接觸的不多,但是我愛人整天寫銷售分析整理數據什麼的,可見這裡面門道還是挺多的。

前面有答主說無人超市主要靠素質和自覺,他們不知道有一種職業叫無賴,一萬名顧客里有一個無賴的就能攪得整個超市雞犬不寧,更別提無人超市了。
比如有個顧客來了說買了你們的酸奶喝了鬧肚子了,要求你賠償,賠不滿意就滿超市撒潑打滾,門口堵著破口大罵哭爹喊娘,甚至還有脫了褲子在超市直接拉屎的,這麼鬧誰還來買東西,超市方為了不影響銷售通常會給點錢打發走。
還有人拿著過期商品躲過攝像頭掉包,然後說在你超市買到了過期商品,讓你賠錢,不賠錢告到工商局就不是罰幾千塊錢那麼簡單的事了。
還有在超市摔倒說拖地有水的,直接倒地上讓超市賠醫藥費,跟馬路上碰瓷一個意思。
上面這些情況,現在的各大超市都是不好解決的事,在無人超市還不鬧翻天,幾天就開不下去了。


超市本來服務員就沒有幾個,這個無人超市省下來的只是收銀員。擺放貨物、清潔等工作還是要人來做。
美國幾乎所有的大超市都有自助結賬的通道,多條通道只需要配一個服務人員來處理異常情況。相比之下這個「無人超市」也沒先進到哪去,只是將掃碼換成了rfid而已。


目前的無人超市,只是一個無收銀員的超市,是無人售貨機的改進版。這種模式的超市,最適合社區超小型便利店。

另外,超市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是理貨,顧客把貨架上的貨物搞亂了怎麼辦?某個品類貨架上空了怎麼辦?

另外,作為消費場所,顧客安全要保護吧?單人操作的ATM機有多少防護措施?那麼多人操作超市,有衝突怎麼辦?

目前看介紹,結算用的是RFID,目前成本比條碼還是高不少,且每個物品上要貼RFID,也增加成本。

顧客進超市,滿頭大汗,左右無人,用超市的毛巾擦把汗,能識別動作不?不能識別,那要安排多少人盯著超市的攝像頭?

無人超市和有人超市,參照ATM機和銀行櫃檯。


這個無人超市的概念出來很早了,甚至在很多專業展會上由不同的廠家展示過。其實就是RFID+人臉識別。
我以為馬爸爸用了其他不為人知黑科技,結果讓人大失所望。
先來說一下這個系統中比較靠譜的部分:人臉識別。人臉識別的準確率問題已經解決,有公司能做到99.5%的準確率。不過這個應用場景中有大量干擾,為了用戶體驗又不能限制用戶通過速度,所以準確率有所降低也是在情理中的事。
再說說RFID。這個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把潛能挖乾淨了。這個技術價值巨大,而且行業中所有人都奮力朝著這個行業的最終目標--萬物互聯奮勇前進。
然而由於通信原理上的先天不足,RFID面臨幾個巨大的瓶頸:
1.由於載體實際上還是無線電波,所以電磁波有的毛病它都有:對於金屬,水,地形,甚至人體的穿透力極差;當多個tag在一起的時候會產生強烈的干擾;傳播距離不足,與功率大小直接相關。
2.成本居高不下。現在一個零售用的tag製造成本差不多5毛錢,本來就是微利的零售行業實在用不起。一瓶3塊錢的可樂需要增加5毛的成本,零售商不是傻子。

所以雖然RFID在倉儲,物流與工業上都有廣泛的應用,並且效果不錯,但是做零售行業這一塊只限於高毛利,高單價,小體積的非金屬液體產品。服裝其實是個特別合適的行業。然鵝高毛利高單價的產品一般都不會用超市這種自取的銷售形式。

也許未來會有技術突破使得無人超市變成現實,但肯定不是現在這種搞法。


就目前來看意義不大。這種超市放歐洲倒是挺好的,因為歐洲晚上超市是關門的,特別是星期天有sunday trading act最多只能開六小時(目的是保障勞工權利),這個時候就算是國內不怎麼引人注意的自動售貨機也能給人一種沙漠里找到水的感覺。

目前國內大城市便利店基本上都是24小時運營(不限時且基本不限年齡售酒這點真是不錯),且人工成本低廉,無人超市競爭力不大。

不過以後可能會有意義。


呵呵,早晚被 大媽 弄死


與農村的無人攤位就區別在一個App。


這個問題可以這麼拆解:

怎麼評價無人超市,怎麼評價馬雲的無人超市。

1、怎麼評價無人超市

(1)資本是無比看好「無人超市」這個概念的。

我們(貨圈全微數實驗室)剛做過一個報告,自所盤點的31個新零售物種當中,有無人值守便利架共8家,占盤點比例的26%;新型便利店共7家,佔23%;這兩家其實可以看作「無人超市」的兩個變種。

選擇的31個品牌,有超過一半的品牌拿到過融資,沒有融資的其他品牌也都有深厚的「親爹」背景。總而言之,所有零售新物種都不差錢!

(2)無人超市對降低成本的作用

凡是報道無人超市,大家都會把「無人」作為賣點,說降低了人工工資。但711、物美之類的便利店,人工成本也就4-5%,而且鮮食等品類仍然需要人工介入。即使是可以售賣鮮食的無人超市,其實也就是把人移到了配送、管理環節,人工能降多少不好說。

(3)無人超市可以提高坪效嗎?

大家都憧憬說,無人超市的面積小,可售賣品類多,所以可以提高效率,直接提高每平米的銷售額(坪效)。但是,在這點上,有一個東西可以類比,友寶的無人售貨機。

根據友寶的財報,每個售貨機佔地1.5平米,每天銷售額大約100元,毛利35%,現在處於虧損狀態。

無人超市呢?多數無人超市12-15㎡,按照友寶的效率,每天要銷售1000元以上才可以提高,但根據現在的媒體報道,能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多。而且因為佔地面積的增大,選址、入駐的流程等等都存在問題。

你搞個15㎡的盒子往哪裡擺?佔用公共面積?佔用小區綠地?擺在現有商場裡面?、

2、怎麼評價馬雲的無人超市。

其實我還是懷疑無人超市的普適性問題。即使排除上面各位所說的技術問題,rfid毫無成本,識別率100%,那麼就完美了?

我們做的31個品牌盤點中,19個品牌目前只在一個城市發展,佔總量的61%。這一方面說明其運營時間短,發展程度較低;更一方面也印證了這些零售物種在重資產模式下,門店擴張的難度。

最近聽說便利蜂因為選址困難而放慢了擴張腳步,我覺得可信度很高。

也許淘咖啡在杭州運行情況良好,但走向更大地域,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上文圖引用自:31個新零售物種盤點:北京成新零售之都


看到很多人說只是沒有收銀員,不可怕,目前這東西只是個原型機,面相未來看,我覺的各位的腦洞還是開的小了點。

理貨問題,其實和倉儲一個道理。什麼搬貨架、轉移上架貨品,這些事兒,長遠的說都可以靠機器完成的。現在的倉儲機器人不是正當紅嘛?搬個貨架很輕鬆。設計一種可分拆貨架,就像機房裡的機櫃一樣,用機器人上架下架也完全可以做到。

配貨問題,說到底一個是技術問題,一個是商務問題。

技術問題靠菜鳥,我們可以大致想像一下配貨鏈條,對於大商場,從倉庫出發,使用機器人自動配好貨架上的貨物,採用標準集裝箱裝車,該冷凍的用冷鏈,自動擬訂路線自動駕駛(買百度的技術總可以吧),到了商場卸貨機器人自動卸貨,直接將貨架推送至指定區域。這一切都可以在夜晚進行。對於小超市,可以更粗暴,一輛大貨車拉著「雜貨店芯」到地方,直接把老店芯抽出來,新店芯放進去。

商務問題軟體就可以搞定。什麼渠道商,地推,都先靠邊站,一套供貨商管理平台加大數據決策支持平台,可以讓供貨商提前一天點按鈕決定第二天上架什麼、價格多少,如果自己家的倉儲也由菜鳥承辦,甚至連出貨都能自動進行。至於誰家的貨擺的顯眼嘛……競價排名啊,百度的老發明。

至於什麼小偷無賴,以及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前者靠芝麻信用,700分以下不讓進,後者更好辦——它就是服務不到位,但是便宜,你去買嘛?

這麼一想,還覺得不可怕嘛?


當趨勢來的時候,不要批判趨勢,不要和趨勢作對。
如果無人超市真的很省成本,馬雲不做,李雲也做,中國不做,美國也做。
清朝當年自以為是,不順應世界潮流,結果被各國摁在地上踩了一百年。
如今,也有這樣的人,扛著道德的大旗,自甘落後,不為弱點找突破,只為自己的弱點找借口。不能打敗缺點,而批判社會不能容納自己的缺點。賺不了錢,而詛咒所有人跟自己一樣貧窮。
我個人期待這樣的時代變革。
每一次變革,都是一次新的財富分配,財富將會找到更合適它的主人。
我擁抱變化,順應趨勢。資本市場沒有一絲溫情。看對,則入場;走眼,則出局。


我作為一個自動化生產線的從業人員,真心認為這個嘗試很不錯。
首先說失業問題。很多人都說,工廠需要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這些人都沒有注意到,工廠招工越來越難了。很多時候,不是說工廠想上自動化生產線,是因為實在實在是招不到人,被逼的沒辦法。所以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現象啊~在工廠流水線上干過活的人都知道,生產線實在太熬人了,如果不是因為以前沒別的選擇,估計沒幾個人會在生產線幹活吧,現在有別的選擇了,不正是科技,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么?
同樣,無人超市,肯定也會創造很多高薪的技術崗位,如果將來能和無人倉儲,無人駕駛技術聯合起來,那從生產到上架的過程,都完全不需要人工參與,只需要大批大批的維護人員,解放出來的生產力也可以投入到其他社會服務中去。

我黨建黨目標不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嘛,生產力比建國的時候解放,發展了那麼多,大家生活不是越過越好了么~反而是在不淘汰落後生產力的時候,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然後說這個新技術的應用場景,在我看來,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啊——很多答案中提到了超市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擔心無人超市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給我的感覺就好像,大家在討論無人駕駛面臨哪些困難的時候,討論方向是「駕駛員一緊張就如何如何」、「駕駛員一疲勞就如何如何」、「如果要達到某些效果,對駕駛員要求太高了」這種問題,但這種問題根本就沒有討論的基礎嘛:駕駛員都沒有了哎!
第一批無人超市,本身就不可能指望它賺錢,這就是大型遊戲正式發布前的一次公測罷了,看一看有哪些問題是一開始沒有想到的,有哪些是解決的不夠完善的,有哪些服務還可以進一步升級的,暴露出的問題越多,下一個無人超市才可能更完善。
無人超市如果運用得好,完全可以實現很大的理想,沒有必要局限到小超市的範圍,如上文所說,如果能和自動生產線,無人駕駛,無人倉儲,全自動無人機,大數據分析結合起來,由大數據直接生成發布訂單量,統計對產品的改善需求,那真的可以實現直連工廠與消費者的夢想。然後有多重定製化的無人超市模板,從小區的微型超市,到特大型的購物廣場,都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那帶來的就是天翻地覆的改革,而不是「就省了兩個收銀員」,配合無人機送貨及超市的倉儲能力,可以說又是一個淘寶級別的新興事物啊。技術的發展總是可以給人極大的暢想空間。

當然了,作為一個新事物,他的弊端也很明顯——人工費還沒貴到那個地步,相關自動化設備生產規模也還沒有形成,暫時還沒有好的辦法去解決前售貨員,導購員,收銀員的就業問題。前半部分就是一個新產業的發展,配套的問題,有時間,有利潤,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後半部分是社會責任的問題,可能困難一點,但是和快遞,外賣行業類似,這些人力沒有解放出來之前,我們普通大眾真看不到該怎麼去解決。不過想像一下還是可以的,比如,特大規模的集成廚房,裡面的很多崗位用機器很難代替,但是人的話稍加培訓就能上崗啊(比如洗菜。。。現在再高級的機器人它也做不到啊)~雖然現在還沒有這種產業,但是也可以想像嘛~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相信可以預見的未來,這些問題都會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還是那句話,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我們才能過上好生活。

~~~~~~~~分割線~~~~~~
又,接著上文想像一下,大規模集成化廚房,大規模的農田及自動化設備,配合無人超市的技術,這是一個連接農田與餐桌的神奇技術啊~


腦補了以下幾個坑爹的場景:
一個混子拿著調包且穿過的衣服來退貨;
一個不講理的躺在門口鬧著說超市多收錢了;
有貪小便宜的故意夾帶,毀壞晶元;
有人被競爭對手派來故意找茬食品過期;

覺得頭都大了……


沒能力全方位評價,只能吐個槽。

火車剛發明的時候,跑得比馬車慢,笨重,冒著可怕的黑煙,馬車夫駕車跟著一起跑,嘲笑它沒馬車快。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火車不但革了馬和馬車夫的命,整個物流體系都被它革了命。正如有人提到的email,它難道只是讓郵遞員無事可做?它把整個信息體系都重新寫了一道。

同樣,無人超市要做的事情不只是單單用機器取代收銀員,整個零售系統從商品需求確定開始到售後服務都要被逼著升級。

這還只是剛開始呢。高效低耗低錯一定會打敗現在的方式,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想一想,這一切都來源於十萬年前一隻直立猿人抬頭凝視星空……


到時候淘寶上會出現大量的「遮蔽RFID信號布制的背包」。

拭目以待


養老和護理一類的行業必須迅速成熟和規範化,來吸納未來被人工智慧擠掉工作的人們


推薦閱讀:

美國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如果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沒有被抑制,能否出現類似文藝復興時期的早期資本主義萌芽?
歷史上有沒有超越時代的人?
2014 年互聯網界發生的大事件都有哪些?
為什麼近 20 年科技發展的特別快,完全是爆炸式的飛躍?

TAG:人工智慧 | 馬雲(人物) | 經濟 | 科技 | 無人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