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道理都懂,然而執行力差」的現象如此普遍?
相關問題:怎樣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歡的工作/學習任務? - 時間管理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意志力是一種生理認知資源,和錢一樣,用完就沒了。
意志力——關於專註、自控與效率的心理學這本書里寫過,作者普林斯頓畢業的心理學家Baumeister親自領導的一個著名實驗。受試者被要求事先禁食,然後他們被隨機地分為三組。學生們以為實驗的目的是測試他們的智力,而實際上這些題其實都是無解的,實驗真正測量的是他們願意在題目上堅持多長時間才放棄。
控制組的學生直接做題,而兩個實驗組學生在做題之前則先被帶到另一個房間,面對剛烤好的巧克力餅乾以及一些蘿蔔。實驗人員告訴第一組學生可以隨便吃餅乾,但是要求第二組學生只能吃蘿蔔。在第二組學生抵制了餅乾的誘惑之後,兩組學生都被帶去做題。
結果餅乾組跟控制組一樣堅持了20分鐘,而蘿蔔組只堅持了8分鐘。合理的解釋是,蘿蔔組的意志力在抵制餅乾的時候被消耗掉了。
創造力思維,做規劃,專註做事都需要花費意志力資源,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意志力資源的消耗尤其快。而意志力一旦用光大腦就自動罷工,效率下降,開始拖延,工作質量不盡人意。意志力像肌肉一樣,通過努力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能像鍛煉肌肉一樣增強自己的意志力。但是意志力還是有個基本區間,而且一大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學霸之所以成績好,一定程度在於他們的意志力資源較多,能夠堅持較長時間的「枯燥」事物。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利用有限的意志力做盡量多的事情,大體有兩種思路:
積累盡量多的意志力資源:
堅持身體鍛煉,保持充足睡眠,堅持定時健康飲食。
意志力作為一種生理資源,是建立在身體這個機器良好運轉的前提下。,鍛煉一個小時能提高一些意志力上限,睡滿八小時和吃飽飯能給意志力充電。
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有一群正能量的朋友,有一個正面的偶像,相信自己通過努力能夠改變。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他人的期待能讓懦夫變成英雄,當然他得有顆英雄的心。
減少意志力資源的消耗:
培養習慣,同時將習慣嫁接在已有習慣之上,或者利用工具強制習慣
能夠減少大腦的決策,從而減少意志力消耗。比如每天下班都去健身,不給自己找例外。
喜歡至少不討厭你自己做的事情
做不喜歡的事情會大幅消耗意志力,要麼試著喜歡你在做的事情,要麼換喜歡的事情做,人生意志力就那麼多,不要浪費了。
改變之所以困難在於培養上面的習慣本身也需要意志力,維持上述習慣也需要一定意志力投入。對於很多人而言,就進入了一種「低意志力均衡陷阱」,他沒有意志力因為他沒有意志力培養出建立意志力的良好習慣。
實話說,這很困難,這也正是職業運動員或者高水平藝術家數十年如一日的投入讓人欽佩的原因。我最欽佩的球員之一國際米蘭的前隊長哈維爾薩內蒂從17歲開始職業生涯開始,直到41歲退役,每天都要跑三公里,即使新婚之日和聖誕節也不例外,難怪他以阿根廷人身份當國米隊長15年,37歲時奔跑像17歲的少年。
看過這個回答99%的人也許會點或者不點贊,同時繼續日常的生活,該幹嘛幹嘛。但也許有1%的人會真正有一些改變,這要是我寫回答的一點初衷。我想和1%的人說一句話:
如果成功如此容易,又有哪點值得珍視呢
想看更多請關注微信公共賬戶搬磚引玉(也可以關注知乎專欄):
http://weixin.qq.com/r/hUguNhzEdEELrVhV9x2X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以下是更新內容:
首先這個問題的前提「道理我都懂」就是值得懷疑的。意識到自己不懂,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稀有的能力。
在「理解型」的任務上,學生們表現出高估自己的現象——學生們常常以為自己理解了他們閱讀的內容,但是在提取具體的信息的時候卻往往低於預期(Chi,2000)。一項對閱讀理解的研究表明,學生如果在閱讀理解的元認知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即他們對自己理解多少把握得越準確,他們在測試中就越能獲得更高的分數(相關度為+0.43)(Maki Berry,1994)。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這種現象——在試捲成績出來之前感覺自己都對,但是出來之後發現自己有那麼多錯誤——那麼你也許需要在元認知方面加強訓練,許多時候,那些能力不足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裡有不足。
為什麼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理解力呢?從邏輯上來說,要想明白自己不懂,需要很多條件:
首先,你要有「更新原有認知」的動機。注意,這裡是「原有」,許多人都有更新他們「未知」的衝動,但是在「已閱讀過的信息」、「已學習過的技能」上,許多人是不願意去看第二遍、去改進的。這種動機上的不足,繼而會養成習慣性厭倦——一看到看過的東西就煩、就跳過。越是沒有「更新原有認知」習慣的人,當然也越會覺得自己的初始理解準確性比較高,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有看到更好的認知方式的可能性。
其次,你得明白「更」正確的理解方式是怎樣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經歷一個「認知的上升期」,即發現自己原來的認知是存在改進的地方的——許多人有動機,但是發現不了自己認知上的盲點,因為他們的信息太窄、批判能力不夠。
除了動機、認知習慣和能力外,要想明白自己不懂,你還要學會去「評估自己的認知」,這才是最根本的東西。可以說,前面的這些元素都是「元認知」不足的副產物而已。
元認知是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認知, 元認知的實質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當我們評價自己的認知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具備了初始的能力,因為許多人在很多情境下並不會意識到要去評估自己的認識本身。但是要具備充分的「元認知」的習慣,需要我們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思維、即時監控自己的思維。
以下是一個案例,可以加深我們對這個「元認知」的認識。
著名的「刻意練習」理論強調在「學習區」進行學習,而不是在心理的「恐慌區」和「休閑區」,即採用合適的難度來控制焦慮感來達到更好的學習狀態。但是這種學習方法更根本的地方在哪?它要求學習者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更好的知覺,而這才是關鍵所在、本源所在——你需要注意到自己的情緒變化,評估情緒的層級,對情緒有更好的調節能力。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有著更好的了解,再加上這些額外的理論,使這些針對自己的監控數據變得有意義,他就能更好地調節自己的行為。
以下是一些問題,可以幫助你評估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充分地理解了這篇答案,但是下面的許多回答你都答不上來,那麼也許你的元認知還不是特別好(具體情況可能還會更差一點,因為在我已經提示了考驗元認知的前提下,大多數同學會略微低估自己的原有認識):
1、這個答案論證的觀點和我們從小到大說的「滿桶水不響,半桶水響叮噹」有相似和重合之處,我相信幾乎所有的中國小孩小時候都被教育過「虛心才能學得更好 」,但是為什麼最終你沒有把這些話奉行到最後呢?這個答案和傳統的教導,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2、什麼是元認知?你能舉個動用元認知的例子說明你對元認知的理解嗎?
3、我們為什麼會高估自己的認識能力呢?
——————原有內容分割線(其實原來的也不錯)
我的結論是:儘管你看了那麼多教你提高執行力的書籍,但是仍然無法做到,那是因為你的大腦還沒有準備好。
—————
道理明白的那一瞬間,感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感覺自己以往都白活了,但「明白」這件事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短時記憶——就像電腦里不斷使用的內存,數據不斷地在裡面被運行和擦除——短時記憶需要變為長時記憶才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實質性的改變。
具體到生物學:短時記憶只會在突觸功能上發生改變,即「突觸聯繫的強化或弱化」,它也許持續幾個小時就結束了;而長時記憶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大腦結構性的改變,即大腦產生了新的蛋白質和突觸,會產生「解剖層面的改變」。
上述圖片中,左邊的短時記憶並沒有驚動到細胞核,一旦神經遞質消耗完畢所有一切將回歸原位;而長時記憶的構建需要細胞核的參與,產生新的物質來提供新的突觸的生長,從而在結構上根本保證我們能夠對某些行為的執行作出快速反應。
心理學家漸漸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心理過程實際上是生物學問題。
你的行為是大腦無數神經元的綜合計算的結果,你在某方面上的神經突觸越多,你作出這種行為的傾向權值就越高。執行力只有內化成更加優秀的大腦結構才能給與我們實質上的保證,任何短暫的道理的明白都不足以替代長時記憶產生的這一過程。
企圖用幾分鐘的道理明白來使你達到質的改變是不現實的,整個過程必須要有是實實在在的生理基礎。所以,我絕不相信有什麼能讓你馬上發生質變的理論,包括「意志力」這本書,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我認為相當精妙的理論,都不能給予你任何太多實質性的改變。
為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若干個小結論:
道理的深刻理解是有必要的。強烈的情緒能夠產生足夠多的物質對抗某種抑制長時記憶產生的蛋白,從而突破閾值使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換而言之,你對一個執行力理論的感悟越深,你對某件你做成的事情越感到驕傲,你得到的執行力方面的突觸就越多。具體到生物學,科學家們發現,在突觸中,如果一次性過量的cMAP湧入,就會激活長時記憶中的突觸的新生,換而言之,我們可以不需要重複的刺激,而是一次較為強烈的刺激也能激髮長時記憶。
重複對於長時記憶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重複,仍然是形成長時記憶的最普適的方法——為了突破長時記憶的閾限,反覆練習必不可少。不要驚訝於時間給你帶來的生理上的改變,哪怕是一個基本的動作,如早起、疊被子,都在你的身心上刻下長時的痕迹。前些天我拜訪了一位在部隊待過兩年的同學,他能每天不論室友多吵、寢室燈有多亮,一到11點準時睡覺,所有一切必須井然有序,和另外三個室友蓬亂的桌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給我的震撼很大,因為我此前從來沒有這樣鮮活地感受到:一個人,竟然能如此嚴格規律地行事。
(值得注意的是,重複也許會引領我們走向更穩固的美好,也會導致更加難以改變的困境,換句話說,重複,決不能以一種毫無反饋和改進的方式進行。一開始的錯誤很可能會一直困擾著你,同樣是重複,有人變成了「路徑依賴」,有人變成了「習得性無助」,讓人不禁感嘆命運的累加效應。)
另外,20歲也許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是控制力發育的關鍵時期。我們大腦的前額葉控制著我們的許多執行力方面的能力,而這方面的大腦成熟一般比較晚,一些研究發現,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自我控制方面存在缺陷是由於前額葉的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大腦的發育一般有黃金期,錯過了這些時期想要彌補就比較困難。如果我們能在這個時期有意地訓練自己的執行力,即增強大腦在這方面的突觸數量,將使我們收益一生。
——————
道理無法改變執行力弱這一事實,還因為有關執行的知識更多的是一種「內隱記憶」的方式存在,這從根本上切斷了從「道理」的理解來增強執行力的可能性。
為什麼執行力的培養無法被間接學習替代?因為我們的行為是由「雙重態度系統」決定的,不僅包括受意識控制的態度,還包括無意識的計算(Wilson,2000)。無意識的神經結構與重複行為密切相關,並且累不開時間的累積。
內隱記憶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無意識加工」,而無意識加工只會顯示我們應該做什麼卻從不告訴我們為什麼,並且我們的意識很難控制無意識的計算過程。「在意識的底下是我們無法覺知的計算,它時不時把結果顯示在屏幕上,卻從沒有過程。」內隱記憶區別於外顯記憶,無法被意識提取,但是它卻一直以一種「無法用意識控制卻又十分完善的方式知道我們的行為」。如果你不相信無意識的力量,想想你無法戒掉的一些癮,你也許就不會這麼快地下結論了。
因此,執行力必須像一種「動作記憶」那樣成為我們的本能。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李笑來在《把時間當做朋友》描寫自己的一段經歷感受:
「期間也有不願意去的時候,但是我知道那隻不過是我的大腦的想法,而不應該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識到這個,就不存在什麼掙扎,直接從家裡出發,往健身房去就是了」。
但是雖然我也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我還是做不到?實際的執行感受和「知道這個方法」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我的感受是,儘管我明白我應該這麼做,但是出於某種不知名的力量,把我拉向了某種選擇——你雖然知道你的大腦往往傾向於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但你就是左右不了你的行為,這一躍才是最為艱難的。
因為我的大腦缺乏某種我不知道的記憶,而這種記憶對於執行來說至關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成功的經歷」對於執行力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僅在於信心層面,而在於深層次的大腦的結構——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完善和固化你的大腦神經網路結構,你會更加地熟悉這種執行下去的徹底的感覺。
為什麼許多人都通曉執行力的精髓,而你聽了他們的話,卻仍然止步不前呢?正是因為執行力是一種內隱的記憶,它綜合了許多當事人自己的經歷,併產生了與之對應的大腦結構改變,使相應的迴路越來越通暢。
劉未鵬在他的《暗時間》里講到,許多時候我們只需要熟悉這種「硬著頭皮」做事的感覺,令他感到意外的事,執行力就是如此之簡單的事情。但是為什麼你仍然做不到呢?因為這種感覺,它並不是你的,你的頭腦中並沒有與之對應的生物結構,它就像一顆基因優秀的種子,還沒有在你的頭腦中生根發芽,又哪來的改變呢?道理也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相應的成長還需要後續的澆灌和時間。
在意識如何影響無意識層面,人們還所知甚少,人們也不是很清楚「自我暗示」和「自我應驗」是如何影響無意識的加工的,似乎信仰具有某種超越意識的作用。我們看到,天才的最終形式無一例外都是「信仰」,無論是宗教的還是價值觀的,信仰具有比一般道理更持久的動力。
總的來說,內隱記憶和你「知道這個道理」非常不一樣,內隱記憶的積累依賴於大量的實踐帶來的大腦結構的變化。所以我對執行力方面的「間接學習」報以懷疑——人不可能單純通過書面的道理而帶來任何實質上的執行力改變,就像你不可能通過別人的成功而讓自己變得自信,執行力必須是你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記憶。
———————
最後,要說這篇文章能給你什麼直接的改變:它只是讓你對自己保有更多的耐心和謹慎,當你急不可耐地想要有執行力的提升,卻一次次地被挫敗籠罩時,它會告訴你:
多給你的大腦點時間,它在努力地改變著呢,執行力需要的只是一點一滴的任何形式的成功而已。
————
後記:
這個問題自打我開始回答知乎問題的時候就開始關注,但是我一直遲遲沒有動筆,因為我覺得它太頑固、太抽象、方法論太多。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地擴充方法,不斷地尋找,用自己最坦誠的方式去實驗(那意味著:當我失敗時,我必須接受這種失敗,接受那個意志力薄弱的自己)。
我也許不是那些能夠用實際的成就來當做資本來回答你們的答案的那種人,但真正做到的人,卻不一定能知道他們為什麼能做到。我擅長的,只是把一些基本的事實呈現給大家,因為我明白,人生的絕大多數決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作出的,我相信每一個基本但充滿了解讀可能性的事實給人帶來的巨大作用。
—————
註:圖片來自於《追尋記憶的痕迹》P184,一本很好的關於記憶的科普書籍,該作者在2000年因研究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的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獎,強烈推薦。
你我的經驗都是,如果一件事情你想干,通常都不會幹的太差,而且怎麼干都不累執行力超強。這裡面有3條非常重要的要素:第一,你必須有信心,也就是你覺得卧槽這事兒肯定行。第二,有清晰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有明確的結果,可量化的KPI和截止時間。第三,有反饋,費半天勁沒反饋換誰執行力也持久不了。這3個要素是兄弟,缺了誰也不行,他們在一起組成了一個閉環。
如圖:
上圖提到的這3個因素,環環相扣。首先你要無比相信一件事情,內心深處你想的就是:不可能不行。光有信心不行,你還得把信心翻譯成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你不能說是類似於「從今天開始我要好好學習了」這樣的屁話,目標需要足夠具體,說「在互聯網營銷行業,2016年7月31日之前,達到月薪2w」這才是一個清晰的目標。有了目標你去動手,你必須建立一個反饋機制,沒反饋還一直干那不是傻帽么,換誰也不能持續的執行,反過來你有反饋,積極的反饋讓你增加信心,消極的反饋讓你驗證一件事情是行不通的,執行不順暢讓你知道換方式,而不是持續打擊信心。
所以執行力差只是你看到的表象。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聊聊信心、目標、反饋這3個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了,執行力差的問題也就隨之而去了。
第一個問題:信心
沒錯,我是一個信心爆棚的人。信心和慾望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由於我自己執行力超強,所以我也想研究我自己,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和書籍,有一本心理學的書,叫《改變,從心開始》給出了一個科學的答案,這本書提到:思想,信念和認知,都會影響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每個思想都會轉譯成生化語言,由神經縮氨酸來進行傳遞。
有一個故事,說有個富商,去醫院做檢查,檢查做錯了,說富商有癌症,1個月之內就掛了,富商知道後天天抑鬱,無比的抑鬱,結果大家想到了,改變真的從心開始了,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反覆告訴自己,得癌症了要掛了,結果1個月之後富商真的掛了,這個故事裡應證了生化語言的存在,也應證了觀想的力量。
那怎麼建立信心呢?我建立信心的過程歸納一句話就是:目標小,馬上做,快速得到結果。
我承認我是一個衝動性格的人,我想到什麼馬上就做,比如我在09年的時候突然想起來畫油畫,所以我馬上去買了畫架、顏料、松節油(當時我不知道什麼是松節油,還是賣畫品的人告訴我的),這是我在09年,從0基礎到1個月畫的畫
你看到了,我就是想這麼做,我也沒想當畫家,一個月的水平能讓我滿意,我做事情的信心+1。我們看這個建立信心的成本有多大?無非是買一套畫畫用品,然後管他三七二十一,畫成什麼樣是什麼樣。
很多人說自己執行力差,我們要看一下語境,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大多數人都會定一個看似很難達成的願望作為目標,比如:我想成為千萬富翁,我想買個帶游泳池的別墅,我想30天把英語說得跟美國人一樣好,諸如此類。這些「很難達成的願望」背後的意思是:這些願望這麼難,我達不到也是理所應當的。
你現在按照我說的方式,做一件很小的事情,給自己信心。說到這裡,這種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也像極了精益創業這本書裡面提到的,小成本去驗證用戶需求。別想那麼複雜,馬上把可以做的事情小成本做出來,見到成果,給自己信心。
第二個問題:目標
目標三個元素:結果+量化KPI+截止時間線
錯誤的目標舉例:「我以後想特有錢」
請你特有錢是有多少錢?請問以後是有多以後?請問為了特有錢你需要做什麼?完全沒頭腦的一個目標,這不能叫目標,只能叫願望。這樣的目標通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你肯定有體感。
正確的目標舉例:「一周內,給我的網站引流500次網站點擊,平均停留市場超過5分鐘」。我們看到這個目標是一個互聯網營銷工作者給自己定的目標,結果是給網站引流,但是引流不能是垃圾流量,隨意對有效做了一個定義,平均停留超過5分鐘,KPI是500次點擊,這是一個清晰的數字,時間線是1周。
目標清晰的結果是,你可以很清晰自己應該做什麼,這樣你每一天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完成你的目標去行動的,不會出現不知道做什麼的情況。如果你問,把目標定成「2年內,互聯網營銷職業達到年薪25萬」這個目標怎麼有反饋呢,這時候你就需要分解目標,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小目標一樣需要有明確的結果,量化的KPI和截止時間線。再繼續把小目標分解,直到分解出你今天應該做什麼。這個分解目標的思維方式,我已經做過回答,傳送門:哪些思維方式是你刻意訓練過的? - 張君的回答 ,好了,現在你可以根據我說的方式,去制定一個自己的小目標。再次強調一下要素:結果+量化KPI+截止時間線
第三個問題:反饋
反饋的定義是:可以評估做一件事情的結果。你玩俄羅斯方塊,滿格了消除一行,這是反饋,你玩遊戲,打一個怪300經驗值,達到6k經驗你就升級,這也是反饋。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我們用互聯網營銷工作舉例。你寫了一篇文章,發布出去,你不知道這篇文章給你的網站帶來了多少次訪問,你不知道你的目標用戶到底喜不喜歡你寫的文章,這就是沒有反饋,沒有反饋就沒有調整,沒有反饋你就沒有成就感,沒有反饋你就只能做繼續寫下一篇文章的重複動作。在重複動作裡面,你是沒法找到自己文章的問題的,你的進步也就停止了。
反饋的意義是評估你手頭做的事情,是好還是壞。跑步一周,你瘦了3斤,你的標準是,只要比以前體重輕,就是好的反饋。你花了1000塊錢宣傳費用,帶回來500塊錢收益,說明宣傳費用花的不值,要調整。只要掙回來的錢,低於成本,那就是不好的反饋。所以你需要反饋來評估你的工作是否有價值,下一步的行動要以反饋為依據,你的信心也不是憑空而來的,是因為你有反饋結果。
信心、目標、反饋的閉環運轉起來之後,你就會進入一個馬太效應的循環(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為了目標而行動,你做的事情都有反饋,有反饋你就會調整,你就越來越有信心,有信心你就會有更多新的行動,你的日子過得不再單調,你活得很明確,不是你每天在追趕著時間,被動的去完成事情,而是你主動的去管理自己的人生。
人生中會有很多次這樣的感受:熟悉的即將流逝,面臨的一片迷茫,該抉擇的無口可出,該顧忌的捉襟見肘,想得到的力不從心,可觸摸的又不知何去何從,不能懶惰想懶惰的,卻必須奮鬥不想奮鬥的。如果你持續「道理都懂,然執行力差」,那這樣的感受會始終伴隨著你。你的出路有限的非常,要不動手去改變,或者每天過著同樣的日子。PS:環境不會決定你未來的人生,它們顯露的是你到目前為止所選擇的種種自我形象。
最後大大方方的打一個廣告,不要再說這是軟性廣告了,這明顯就是個硬廣。如果你想進入互聯網行業,互聯網營銷這個職位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因為營銷工作是一個: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很難被取代。90%以上的中國公司,都在錯誤的把營銷工作的關注點,放在微博轉發數和微信閱讀數字上面,而任何一個企業,要的都是有效流量,有效流量帶給企業的,是轉化。我們網站的傳送門:http://nuanshi100.com
——————————————
關於作者
張君,創業,在線教育,公眾號搜索[張君學習筆記]
暖石網,幫助轉行者、高校畢業生,順利進入互聯網市場、運營崗位
http://nuanshi100.com
推薦閱讀:
※你們遇到過最尷尬的事情是什麼?
※情商低的人如何提高情商?
※能寫出非常優秀的段子的賴寶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學過心理學的同學,會更善於理解他人嗎?
※自控力極差的人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