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人在俗世所做的一起努力又有何意義呢?所有的成就隨著肉體的滅亡變得毫無意義。那人生的意義在於經歷和過程嗎?


《火影忍者》裡面有一個特別有個性的角色就是我們的蛇叔大蛇丸大人是也。大蛇丸曾對不知自己人生意義而疑惑不堪的君麻呂說過:「生命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活著的話就可能會遇見有意思的事,就像你遇見了那朵花,就像我遇見了你。」

覺得這句話確實有道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一無所有的來,去也一無所有的去,我們無法保留自己的財富,無法保留自己的權力,也不能帶走自己留下的任何成就。但我們仍然努力地活著,大概為的就是去找尋自己認為美好的事物。

我們的肉體就是我們靈魂短暫的載體,然而身體不能長存於世。把宇宙看作一個究極個體,身體存在的時間與這個究極個體根本不能對比,它的短促比一眨眼還要短。就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每一個人來到了這個世界,都是活著的,但很快又都會死去。人生本無意義,若真要去尋找所謂人生意義,大概就是遇見有意思的事,就像你遇見了那朵花,就像我遇見了你。


一個知道為什麼活的人懂得所有怎麼活的問題。——尼采

上一篇文章《是什麼成就了那些改變世界的人》,我藉助一個TED演講,與大家一起分享了「找尋生命的意義」是多麼重要。

「找到生命的意義後,所有的言行突然變得堅實而有力。」

這一篇文章聚焦在方法論,如何找尋生命的意義?

寫作的線索如下:

我為什麼開始找尋生命的意義?

如何找尋生命的意義?

找到生命的意義之後,新的旅程?

我為什麼開始找尋生命的意義?

過去5年,每年7-8月,我都好像著了魔一樣,集中思考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

這期間就會努力去看書、問人,會迎來一次價值觀和大腦系統的升級,伴隨而來的是,個人生活的言行都伴隨改變,迎來一次升級。

在心理學上,我這樣的情況,是典型的self-driven自我驅動型人格。

後來我反思,大概是每年7-8月,有較多的空閑時間,閑情便有逸志,便會開始思考生命中更重大的命題,於是會自然將去年一年的經歷沉澱加工,化作未來成長的養料。

兩年前的7-8月,我的思考集中在:生命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應當是成長和經歷、思考積累到了一定的階段,自然而然開始思考這一問題。

對比很多天才和心智成熟非常早的人,我的思考應當算是非常晚的,但人生是自己的,從開始正式思考「生命的意義」開始,便註定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

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

在介紹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和大家小心地確認一下。如果你真的認同找到生命的意義很重要,那麼歡迎你。最好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附上紙和筆。整個過程,你內心可能會波瀾起伏,因為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從你找到生命意義的那一刻,你看待整個世界的方式會發生變化,由外驅動變成更多地有內驅動,甚至生活中的眾多細節,具體到一言一行,甚至都可以同終極價值觀聯繫起來。

如果你真的想找到生命的意義、終極目標,希望下面的方法能給你一些參考。

通過看書、向人請教和實踐,我找到的方法有三個。

01 Steve Pavlina的方法

我要說的這個方法在我認識的許多人身上成功過,但它不是我想出來的。知名博客寫手Steve Pavlina在它的博客中對這個方法有很詳細的描述,但似乎也不是Steve Pavlina自己想出來的。網上也有不少中文翻譯版本,有可能你曾經看到過,但那些翻譯都有失偏頗,以至於讓讀者很難理解精髓。所以在這裡把原文重新編輯,結合以上的經驗分享,再用比較適合中國人的陳述方式分享給大家。如果你願意嘗試,願意按照要求去做,或許我們可以用接下來的不到500個字,幫助你在20分鐘到1個小時內找到你的人生目標。

我們開始吧。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個小時的完全空閑的時間。關掉手機,關掉電腦,關上房門,保證這一個小時沒有任何打擾。這一小時只屬於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這件事。你要記住,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你的生命可能在這一個小時候變得不同。如果一個小時的時間貨幣只能用來換一樣東西,那麼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標絕對是最值得的。

(2) 準備幾張大的白紙,和一支筆。

(3) 在第一張白紙上的最上方中央,寫下一句話:「你這輩子活著是為了什麼?」

(4) 是的,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回答這個問題。把你腦中閃過的第一個想法馬上寫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幾個字。比如說:「賺很多錢。」

(5) 不斷地重複第4步。直到你哭出來為止。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儘管這個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

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標,你就必須先剔除腦中所有那些「偽裝的答案」。你通常需要15-20分鐘的時間和過程去剔除那些覆蓋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觀念、主流思維影響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這些偽裝的答案都來自於你的大腦、你的思維、和你的回憶,但真正的答案出現時,你會感覺到它來自你的內心最深處。

對於從來沒有考慮過這類問題的人來說,可能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一個小時或者更多)才能把腦子裡面的那些雜物剔除掉。在你寫到50-100條的時候,你可能會想放棄,或者找個借口去做別的事。

因為你可能覺得這個方法沒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雜亂,你也完全沒有想哭的感覺。這很正常。不要放棄,堅持想和寫下去,這個抵觸的感覺會慢慢地過去的。記住,你堅持下去的決定會將這一個小時變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

當你寫到第100個或者第200個答案的時候,你可能突然會有一陣內心情感上的涌動,但還不至於讓你哭出來。這 說明那還不是最終的答案。但是把這些答案圈起來,在你接下來的寫的過程中你可以回顧這些答案,幫助你找到最終的答案,因為那可能會是幾個答案的排列組合。但無論如何,最終的答案一定會讓你流淚,讓你情感上崩潰。

此外,如果你一開始不相信人這輩子活著有什麼目的,你也可以寫下「1. 活著不為了什麼。」 沒關係,只要你願意堅持想和堅持寫下去,你也會找到讓你哭出來的答案。

作為你的參考,Steve Pavlina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花了25分鐘在第106步找到了他的最終答案。而那些讓他有一陣情感涌動的答案分別出現在在第17,39,53步。他將這些抽出這些答案重新排列,最後在第100步到第106步答案得到了升華。想要放棄的感覺出現在第55到60步(想站起來做點其他事情,感覺極度沒有耐心等等)。寫到第80步的時候,他休息了2分鐘,閉上眼,放鬆大腦,然後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這麼做很有效果,在那2分鐘的休息後,他的思路和答案變得更加清楚。

如果你一定要拿筆者來做參考,那麼答案是我當時比較無知,還不知道這個系統的方法,所以我用了四個月的摸索和迷茫,撞了很多牆,才找到了最終的答案。但經過筆者核實,這個方法科學有效,只因為它提煉出了關鍵的原理。

無論你願意用什麼方法,你最終的答案一定會是一句比較長的句子,或者幾句句子的組合這個答案在外人看來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說的那種「誰都知道,但是只有少數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但是這幾句空洞的句子會對你有非常豐富而且有意義的含義--因為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去整理你過去所有的經歷,去思考,去判斷,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澱,最終領悟出來的。如果你認真看完了從文章開始到這裡為止所有的分析,你就會理解為什麼這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以上文字是我的摘錄,非常感謝原文作者,也非常感謝這個方法的原創者,Steve Pavlina,他的博客「聰明人的個人發展」給了我很多啟發和思考)

02 我自己的經歷

開始找尋生命終極目標的那時候,我精神上非常地空虛,唯有閱讀和鍛煉、睡眠能讓我緩解這種來自心靈深處,空落落的感覺。

我們活著,終其一生,究竟是為了什麼?

一個夏日的清晨,我醒的很早。頭腦中的意識如同奔騰的江河一般,晃過許多的畫面。

"何不把我所有的思緒都寫下來?"當時我的腦袋突然閃過這樣的念頭。

於是,我寫了整整3天。除去正常的飲食、睡眠外,我只幹了一件事,寫下我所有的思緒。整整一個厚厚的本子,被我寫完了。

中間的過程,思緒像泉水不斷地湧出。中間很多的想法真的讓你自己驚訝萬分!天啦,我怎麼可能會這樣想!我那時做過這麼荒唐的事情!

........驚訝、平靜、呼吸急促、嘆息,各種情緒和反應交織著。

終於,3天後的一個中午,我寫下這樣一句話:

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為了和這個世界相處愉快。

寫完那一刻,欣喜萬分,可倏忽轉而悲喜交加。

是啊,找到這個答案的那一刻,經過長久的思考,終於有了結果,欣喜萬分。

可這個答案難免顯得悲觀,難道不是嗎?

我不甘心,也不願意得到如此悲觀的答案。忽然我動了筆,又寫下這樣一句話:

我希望有一天你終於離開人世的時候,你的墓志銘上寫下這樣一句話:「他曾經熱愛這個世界,並努力成為這個世界的知己,最後他成功了。」

後來我反覆修改,只留下了四個字——"追尋幸福 」。

那種感覺,是天地間我這一輩子,終於有所寄託的感覺。

如今我在理性狀態下,所有當下和未來的言行,都可以一路追尋到和我生命的這個終極意義息息相關,是一種」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感覺。

這種體驗,前所未有。至此我的生命有了中心,我的生活有了寄託,我所有的言行,都感覺格外地踏實與堅定。

相信我,你找到的人生答案,那句話,那幾個字,真的只有你一個人懂。

那句話,可能抽象,可能具體,但這句話的價值和意義,真的只有你自己懂得。

就像上一個方法所提到的一樣,「這個答案在外人看來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說的那種「誰都知道,但是只有少數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但是這幾句空洞的句子會對你有非常豐富而且有意義的含義--因為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去整理你過去所有的經歷,去思考,去判斷,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澱,最終領悟出來的。」

03 閱讀、請教、經歷和反思,靜待頓悟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古往今來,其實無數人思考過這個問題。有人沒想出來,悲慘告別人世;有人想出來了,失望至極,或許一輩子沒有任何意義,自毀滅亡;有人頓悟,從此涅槃,至此天地有大美,我雲遊其間.......

閱讀他人的思考,讀偉人的傳記,設身處地,經歷他們的人生,可以幫你找到答案的,你要堅信這一點。

耐心地等待,孤獨地經歷,去旅行,去探索,去用腳步丈量天地,旅途中,也有不少人從此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反思,靜坐,思考,相信也能幫你找到的。

.......

回想每一年7-8月,自己讀過的那些書,那些傳記,每一年經歷的那些事情,其實無形之中都成為我的踏腳石,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地基,終於幫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去年我在探尋「追尋幸福」的方法論,系統地去讀了王陽明,青年王陽明焚膏繼晷,挑燈夜讀,冥思苦想,郁不得志的那段經歷,竟讓我感動地流下眼淚。

是啊,因為我也經歷過。相似的經歷,讓我這個幾百年後的後生,仰慕這位先賢,在精神的世界裡,追尋他生命歷程的時候,感動地留下眼淚。

我想起王陽明在那個窮凶極惡的龍場,在人生極盡荒涼落寞之際,在那個僻壤洞穴的棺材中凝神靜思,突然悟道的那一刻,我也歡呼雀躍起來,我這個幾百年後的後生,感動地難以名狀。

閱讀、經歷和反思,靜待頓悟。

相信我,若你慎思,打定主意要探尋生命的終極意義,馬上開始行動吧。

找到生命的意義之後,新的旅程?

的確是新的旅程,嶄新的旅程。

歷經長久的冥思苦想和記錄,我永遠記得頓悟的那一刻,歡欣鼓舞與悲喜交加的感覺。我永遠記得頓悟後走路都變得格外踏實的感覺,我永遠記得當你把生命中所有的一言一行,都能落實到生命終極意義的堅實土壤後,那種整個質一般飛躍的感覺.......

而在此之後,「追尋幸福」成為我時至今日一直以來的信仰,之後我反覆探討、反覆思考和實踐,什麼是幸福?怎樣追尋幸福?

雖然中間的過程崎嶇而坎坷,可正因為生命有了中心,有了終極的目標,總不會偏得太遠。

這樣的信仰,也幫助我在每一個迷茫的時候,能更加堅定踏實地做出自己無悔的選擇。

相信我,找尋生命的信仰之後,你的一言一行都將變得更加堅定。

之後兩年,什麼是幸福、怎樣追尋幸福成為我長期探尋的主題,雖然過程坎坷依舊,可我依舊堅持樂觀向前。

找到終極信仰後的生命,就像揚帆遠航的船只有了羅盤,有了永久續航的動力,總不會偏離太遠。

那一刻,我重生了。

這篇文章或許有用的地方:

1、我願意非常誠懇地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探尋生命終極意義的經歷,中間提供了我所讀到的、我所看到的、我所親歷的3種方法,如果你真的非常想找到生命的中心,請拿起紙筆或背上行囊,即刻出發吧。因為你明白什麼最重要。就像開頭哲學家尼采那句話:

一個懂得為什麼活的人懂得所有怎麼的問題。

2、閱讀、經歷和反思,這種方法是一種自然而然找尋生命終極意義的方法。推薦閱讀《追尋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以及眾多你所感興趣的哲學書籍、人物傳記,紀錄片《人生7年》、《浮生一日》,集中思考這樣的問題:這個人一輩子的信仰是什麼?當下的我也會這樣堅定地持有這樣的信仰嗎?設身處地地把自己融入人物所處的情境中吧。另外,反思真的非常重要。反思是獨立思考的重要前提,是心智成長的重要習慣。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只有當一個人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是誰、對自己深深反思、感覺生活空虛等時候才會產生的疑問。

大多數人可能都曾被這個問題困擾過,也可能以後還會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但「人生意義」這個問題只會在人生中的某些時刻困擾我們,這本身其實已經說明了很大的問題。

甚至已經將「人生意義」這個概念的本質暴露的一覽無餘了。

「我不知道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句話換用更準確的方式可以表達為:

「我無法從當下的生活中感受到「意義感」與「滿足感」,

同時我對於未來缺乏一個「與我的本心沒有太遠背離」的「長遠規劃」或者「願景」,

所以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所以人生意義的本質,是指從當下生活中可以獲得「意義感」與「滿足感」,同時對於自己的未來能有一個「符合自己本心」的大致清晰的「長遠規劃」或「願景」。

當一個人被「人生意義」所困擾的時候,大致會有以下五種情況。

第一,他渾渾噩噩生活了很久,始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樣存在。

(既無法從當下的生活獲得滿足感和意義感,也沒有一個長遠規劃。)

第二,他好像一直看起來都很快樂,也很可能取得了不小的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他自己總是覺得不開心。

(能夠從當下生活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和意義感,但自身對於未來的規劃與自己的本心是背離的。)

第三,它對自己的生活已經有了長遠的、不錯的規劃,但卻始終都很焦慮和狂躁,他無法安心做事。

(無法從當下獲得滿足感和意義感)

第四,他可能一直都沒有什麼問題,他有一個長遠的規劃,也一直能夠從所做的事情中體會到滿足和快樂。

但是漸漸地,他喪失了對於生活的興趣和感受,整個人失去很多生機,會產生抑鬱的傾向或者出家的念頭。

(這種人一般是較有能力和成就,因為有能力體驗和感受很多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所以他的感受閾限不斷地提高,以至於現實生活中的東西幾乎都無法在給予他刺激。)

第五,每個人在一生中不間斷的都會有的空虛、迷茫,疲乏等時候都會有的意義感缺失的時刻。

(這種意義感的缺失是一種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會有的心理狀態。)

綜上而言,當人們糾結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時,莫不是因為「意義感」與「滿足感」、「符合自己本心」、長遠規劃」或「願景」這三者的缺失。

當這三者都具備的時候,我們根本就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而是會全身心的融入和享受自己的生活。

那麼說到這裡,「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還是沒有給出。

其實原因在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根本就不存在。

之答案之所以不存在,是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提問。

意義這個詞的含義本身就是模糊的、多義的,

人生這個詞又具備太大的概括性與延伸性,

這兩個本來就無法確定的詞又放在一起,就會令這個問題不具備一條清晰的邏輯。

因為這個問題本身的邏輯就是混亂的,

所以你會發現這個問題根本無法給出一個準確地答案,

並且,好像從很多個角度,很多種層面上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個問題多麼的博大精深,

不證明這個問題是多麼的具備哲思性,

這個問題只是赤裸裸的證明了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在這個世界上是多麼的缺乏。

只需要讀一讀《簡單的邏輯學》這本邏輯學入門讀物,

你就會發現很多人們之間的衝突是多麼可笑,

那些為了女權,政治理念,大V的人品等東西而撕的不亦樂乎的人們又是何其的愚蠢。

人們會思考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在於,

現在的他無法從生活中體會到意義感和滿足感,

而他認為,他之所以無法從當下的生活中體會到意義感的原因在於:

他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

這也是很多人理所當然的想法:只要找到我的「人生意義」我就能夠平靜下來,不再焦慮、迷茫和空虛,而是滿懷幸福的享受當下每一秒,就能夠有一個美滿的人生。

但問題是,人生意義不是一個你可以找到的東西。

它不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外物,也不是就隱藏在你的「本心」之中,人生意義的本質來自於你自己的「有意義的行動」。

很多人都知道「人生意義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這句話,但他們並不理解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這句話的本意是指:當你去做你自己喜歡的、你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時,你自然而然就會感覺到充足的意義感和滿足感;

但當你去用力「尋找」人生意義的時候,你反而會找不到,甚至會離你的人生意義越來越遠。因為你的「刻意」令你無法充分的享受和體會你所做的事情所帶給你的感受。

所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這就是答案了嗎?

這也不是。

因為對於一個陷入迷茫、空虛、消極之中的人而言,他根本就找不到他自己喜歡做的、有意義的事情。

究其根本原因,在於他的生活不夠「精彩」。

他自出生以來一直都待在自己的舒適區之內,

他並未嘗試著為一個目標拼盡全力的去奮鬥,

他因為擔心受傷而一味躲避失敗,

他並未體嘗失敗的痛苦、平靜、與反思,

他並未真正看到自己究竟擁有多麼大的潛能和力量,

他害怕丟臉、害怕孤獨、害怕失去,

所以他只挑那些最安全、最平庸的道路去走。

這樣的一個人,他從來都沒有機會了解自己,他從來都不曾體會真正的人生,又何談去體會到「人生的意義」呢?

你必須仔細聽好,這不是鼓勵你的雞湯,也不是在催促你要努力奮鬥,

而是你必須意識到這個事實——你原本可以去做很多事情,而不能再捂住耳朵閉上眼睛假裝自己一切都好,假裝自己就是這樣一個無能之輩。

你當然有權利選擇帶在自己的舒適圈內平靜的生活,

但你也必須意識到,這樣的生活中,

空虛,無聊,無意義感,消沉等這些負面的感受,來自社會意義上的對比和攻擊等等,

也都是你必須要承受的。

你沒有理由再哀嘆為什麼生活沒有意義感,

就像你不能自己選擇了坐在火坑上卻抱怨為什麼這兒不夠涼爽。

更何況,一個沒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可能根本就沒有資格說出自己就是很喜歡平淡的生活這種話。

你的選擇很多時候究竟是不是「你」的選擇,這一點往往可能是存疑的。

所以在此我很明確的建議你:

多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多去做一些曾經沒做過、不敢做、逃避去做的事情,

嘗試著建立更多的人際關係,

試著去全力完成一個過去被你屢次放棄的目標。

在任何時候,我都認為一篇文章中的具體建議不需要寫的太清楚,因為關鍵的地方只在於,你是否真的想明白了。

當你想明白了,自然而然的你的整個心態就改變了,這個時候,你自己就會將你要做的事情細化,並給自己制定計劃。

而如果你還沒有真的想通,那麼給再多的建議也根本沒有絲毫用處。

這個時候,你停下來試著問一下自己,試著感受一下你一直以來習慣的思維,你一直以來所抗拒面對的問題,你一直以來用來欺騙自己的那些認知。

你問問自己:我真的想明白了嗎?

以上。

建了一個 心理學書籍分享群 ,大家可以在群里相互分享一些心理學、自我提升相關的txt、pdf版的書籍,實現資源共享。

想加入這個群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在我的公眾號回復:加群 你將會收到群的加入方式。


意義這個東西,它不是一塊硬糖,你說你有,揣在兜里,能嘗到它能感受它的滋味兒。意義可能是一種導向,或者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在背後支持你的那種力量。或者有的時候也不是力量,而是說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有一種神聖感、崇高感、目標感,或者和一群人在為一個哪怕非常虛妄的事情努力的時候,你有的那種歸屬感。

所以意義對每個人來說是非常多元的,我覺得人作為這樣一種生物跟自然物,或者說跟其他的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很大程度的意義是必須要自我賦予的。所以尋找意義可以說是人的一種宿命,一種詛咒,也是人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是值得慶幸的。但哲學家並不許諾你,只要進行哲學思考一定找到意義,甚至有時候你會覺得很痛苦,覺得人生的虛無在哲學的思考中進一步被加深了。所以有時直面承認人生的這種荒謬,是接下來找到意義的必由之路。


我覺得一個事物的美好之處,不在於它令人驚艷的結果,而在於它精彩的演化過程。

正如解題一樣。結果正確固然令人欣喜,但如果書後答案寫著過程略,那你也會感覺坑爹。過程中的奇思妙想、絞盡腦汁也是解題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環。

你學習中,培養的是你解題思路、邏輯思維,這才是彌足珍貴的,光有正確答案對你的幫助甚微。

人生中,我們常常忽略過程,而只期待一個好的結果。

因此你努力學習結果成績差,比不上你同學作弊得高分。你努力奮鬥還比不上富二代的起點,所以你努力白費。

整個社會瀰漫著一種浮躁的氣息。我們期待結果,不看重過程,甚至想直接跳過過程。

而也正是這種浮躁的氛圍,讓很多人的人生充滿矛盾。

如果努力的結果比不上富二代的起點,那努力有什麼用?

如果認真學習比不上抄襲得來的成績,那學習何必那麼勤奮?

如果絢爛的愛情註定會變成乏味 的柴米油鹽,那麼為何要愛情呢?

如果活著的結果是死亡,那麼活著的意義豈不成了虛無?

社會被浮躁的氣息帶偏,因此我們的思維傾向於以結果論意義,而不是以過程來論。

這本身就是對過程的一種異化。一件事物過程的意義,自然來自於過程本身。過程的意義怎麼會來自結果呢?有誰會認為蘋果的意義來自於香蕉?

所以如果你想從結果中得到過程的意義,那麼你註定只能得到虛無。因為過程和結果並不是強相關的。不是說你活著多麼努力,多麼精彩,你就能不用面對死亡這個結果了。

也並不是你戀愛時多麼轟轟烈烈,你愛情的結果就不會是柴米油鹽。

為何我們不能把過程的意義交由過程本身呢?

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本身,而不必從死亡中尋找。

戀愛的意義就是戀愛時本身的體驗,而不必去想著結果。

跑步的意義就是跑步時的一刻暢快淋漓,而不是你幻想中未來的一身腱子肉。

當你把過程的意義交還給過程本身時,那麼那件事物本身就變得精彩了起來。

從北京出發到華盛頓,終點都一樣,但你選擇不同的方式去,你就會有不同的體驗,路上也會有不同的風景。旅行的意義怎麼會在你回來時的忙碌呢?旅行的意義當然是你旅途時的片刻歡愉啊。

如果小說只給你一個結局:從此小王子和小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麼讀這小說又有何趣味呢?

每個人人生結局都已註定,但選擇怎樣過程去奔赴這個結局,這就是人生精彩的部分了。


大家都知道,驢子很倔,有些時候說不走它就不走了,趕驢人怎麼抽都沒用。遇到這種情況,有經驗的趕驢人都會從懷裡拿出一顆胡蘿蔔,垂吊在驢子面前。驢子饞,追著要吃,而儘管胡蘿蔔近在咫尺,它卻怎麼都吃不到。最後,驢瘋跑著趕回了家,跑得都累趴了快死了,胡蘿蔔仍靜靜地搖曳在它面前。

人生的意義,就是那顆吃不到的胡蘿蔔。

我們總告誡自己要精彩地活著,要看到詩和遠方,要在有限的人生里活出無窮的快樂,然而悲哀的是,我們低下頭看到的自己,一無所有,兩手空空。
於是我們自我勉勵:我要努力,等考上了好大學我就解放了,等找到好工作我就人生贏家了,等有了對象我就會無比幸福,等攢夠了錢我就去週遊世界。
這些讓我們邁向幸福的胡蘿蔔,逼著我們不斷前行,令我們奮鬥,令我們奮勇向前,令我們在長期的執念和偶爾的彷徨中度過一個又一個十年。
儘管我們也不明白,為什麼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就能幸福。為什麼錢多就幸福,為什麼活著就是慢性自殺,就是不斷承受,不停妥協,我們卻依然要活著。
儘管我們很多時候自以為達到條件拿到了幸福的鑰匙,打開大門卻發現裡面空空如也。

但是,不要沮喪,不要心急。
胡蘿蔔仍在我們面前緩緩搖曳。
我們的慾望仍在蠢蠢欲動。
我們的人生,還有意義。


人生的目的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人的存在來源,對「人從哪裡來」的回答,決定了人生意義。


如果人是進化而來的,那麼我們可以為自己的人生隨意設定人生的意義,因為人的出現本來就是宇宙無意義碰撞中偶爾出現的一個結果而已,並沒有特別意義。如果一定要說人生需有意義,那麼可以隨意設定任何我們碰巧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作為我們人生的意義,包括高貴、低賤、智慧、笨拙、快樂或絕望。也可以包括你所說的任何種意義,推動社會進步、本身的享樂、延續物種……


如果人是上帝所創造的,那麼人生的意義就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而是由上帝所賦予的意義。上帝創造了我們的生命,也創造了宇宙萬物,他是一切的創造者和掌管者,又是萬有的依託和承載,因為「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使徒行轉》17:28)生命的指向和歸宿,當然也在上帝那裡。人活著就是要榮耀上帝,活出上帝的形象和樣式(道德屬性)、完成上帝託付人的責任(工作屬性)、滿足上帝造人時的期待(關係屬性),才會經歷人生的意義和豐盛!

https://www.ai-wen.net/?q-1064.html


人的意義在哪裡?人在俗世所做的一起努力又有何意義呢?所有的成就隨著肉體的滅亡變得毫無意義。那人生的意義在於經歷和過程嗎?
當一個人問出,人的意義在哪裡的時候,他心中已經把人和動物的定義區分開來,道教也認為人是萬物靈長。
我們做的有什麼意義,道教是很現實的宗教,道教的回答是,你活著,就承受了天地父母國家的恩德,你活著,就會讓人開心和不開心。一個人覺得做的事情沒意義的時候,他可能在懷疑其他人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於是你問出了第三個問題,死後什麼都沒了,這些都是假的,好似莊周夢蝶,呂祖黃粱一夢。
但你又覺得可以在夢境之中找到意義,於是就覺得,我們生活的目的是為了做夢嗎?
道教認為,我們生活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好這個夢,道教認同來生,但是只重今生,道教不覺得我們遇到沒一個人是虛假的,所以說,我們要持慈心和身邊的人交往。
人生的意義是自己決定的,我們做的一切都會影響其他人,做父母的絕對不會覺得孩子做的事情沒意義,而你對關心你的人來說也是如此,如果你有關係的人,你會覺得和他一起沒意義嗎?
道德經說死而不亡者壽,你死了,你孩子在,他會提起你,而有些人死了,他還活在很多人心中,就像烈士保家衛國,他做的一切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的幸福不是沒意義的,而他還在我們心中。
人生的意義只能自己去找,活著是自己在活著,只有自己往前走,才能找到自己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在於「接受人生是無意義的」這一事實。

很多人覺得自己吃飽喝足了,沒有物質需求了,就開始思考自己活在世界上肯定是帶有什麼任務或者說意義的,肯定是某個神派下來幹個什麼事情的。真夠閑的無聊。

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真要找點意義,那就是幫助更多的人吃飽喝足,所謂的自我實現,利他主義、慈善事業乃至共產主義思想,本質不都是如此嘛


看了看其他回答,總結一下,大概有活著是為了遇見美,活著是為了幸福,活著為了快樂,活著是為了與這個世界愉快的相處,大概這幾類。
這些回答裡面充斥著二元論,因果論,甚至還有超人理論,然而得出的答案卻是大同小異。
人活著是為什麼?
首先你得搞清楚什麼是人。大部分人對自身的定義都是有問題的。人是進化而來,人在三萬年前還在樹上摘果子,那個摘果子的物種下了地,於是有了人。所以我們只是動物的一種,人類社會充斥著人就是動物的神這種感覺,殊不知異常可笑。人類至今 所有 的活動依然帶著生物性的最高目標,繁衍遺傳。人類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它,人目前依舊只是另類點的動物,一般的讀物這裡會說人是高級點的動物,其實不是,進化是沒有方向的,誰也不知道會不會一顆小行星撞向地球人類滅絕了老鼠稱霸地球。人只能說是另類的生物,另類在哪兒呢,人類能夠自覺知,它能感覺到自我的存在,從而起到類似cpu的作用,負責整體調控。目前神經科學已經有部分成果表明潛意識對意識的影響巨大,可能我們的想法都是潛意識裡誕生的,我們意識只不過有一票否決權而已。
所以你了解了人之後現在問你人為什麼活著你知道了嗎?繁衍遺傳。這是貫穿整個生物史永遠不變的宿命,目前的人類尚無擺脫的可能。
這個時候我們回看一下前面的高票答案,謝謝答案都在訴說什麼?快樂,幸福,美。這些是什麼?這是基因操縱我們的法寶,慾望。而所有慾望總結起來的體驗就是愉悅感,也就是所說的快樂。
你看,我們永遠逃脫不了生物的宿命,我們所有人現在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為了慾望,而慾望是基因操控我們繁衍的手段。有時候慾望與繁衍相違背了怎麼辦呢?沒事,這種基因就會被淘汰掉。
這就是我們宿命的意義。它不是你空想能想出來的,需要不斷的學習之後再來思考。
為了不讓太多人絕望,這裡說一種可能性,當人類能夠永生(不管是肉體永生,還是直接把大腦上傳電腦上,亦或是其他)那個時候人類將直面這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了繁衍的必要了,人類為什麼而活。推測一下可能性,如果依舊有全部或者部分肉體的話那人類應該依舊會沉迷於慾望,那個時候應該是用各種科技直接作用於大腦直接滿足慾望。如果沒有肉體了的話,可能人類發現終極的虛無,然後選擇集體自盡。而大自然依舊悄無聲息的進化著。
(現在學界對進化這個詞評價不太好,建議用演化,因為進化是無方向性的。這裡為了大家理解依舊用的進化)


探問人生的意義就是在毒化人生。如果覺得迷茫、痛苦,就去讀尼采,就不會再想著問這些問題了。


就在小朋友的眼睛裡


人生是荒謬的,本質無意義,承受虛無是我們的宿命。對於我來說,欣賞和創造美來反抗這種荒謬,就是我存在的意義。


最近讀《金剛經》、《六祖壇經》越來越覺得人生就是一場遊戲。

也好比人生就是一場演出,所有的相,名利,美色,物質,香檳美酒,大房子等等。
就好比是舞台上的道具,最終,表演結束都會脫下。

也好比是一個遊樂場,你去玩了這幾個項目,玩的又餓又累,可能別人排隊排了幾十年才玩了另一個項目。也有可能有人玩了一半不想玩了直接退場了,當好最幸運的人是短時間就玩了很多項目也沒怎麼排隊。

最後大家集合說原來我們人生的體驗如此的不同。

記住,所有的道具都會脫下,你不要執著於道具,因為,那不過是幫助你體會這個演出的工具罷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沉迷於道具的人,無疑,忘記了人生的本真。
而本真就是在於,如何更好的體驗「生活」,「存在」,或者「活著」這件事情。
因為,演出會謝幕,就像人生會謝幕一樣。

如何玩的開心,玩的快樂,甚至能夠把事業,人際,勞動都能當做遊戲的體驗,大概是人生最高境界了。

就像金庸筆下武功最高的人物,不是那些鑽研刻苦用功的人,而是周伯通,一個最會玩的人。
孔子在學習上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當然這是最高的境界,一般人,能活著就不錯了。

最後發現一名被忽略的大哲學家,引用一下他的話收個尾。回頭我會看看他的書,感覺挺有意思的人。

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遊戲,也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弗里德里希·席勒


修改一下,覺得自己說的有些歧義。雖然怎麼改都不滿意
--------------
存在先於本質。你先是存在了,然後才可以透過具體行動創造自己的本質——如果你願意將自己作為人的本質稱之為〝意義〞,那麼人的意義就來自於創造本質,也就是努力用理性實踐自己。不過這只是很勉強扯過來的說法,人本身就是沒意義的——如果你是不是要勵志的答案,那麼這個就夠了。
至於死後……你的存在沒了,自然也不必談論本質和意義,沒有談論的必要(當然如果你認為肉體的死亡不是真的的消逝並相信靈魂之類的東西又是另外一說了)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人為什麼活著,整天忙忙碌碌的,吃盡百般苦,可還是要殘喘下來。
  • 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想過這個問題,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這是好大的一個題目,幾乎和「我是誰?」這個問題同樣空洞,似乎沒有意義。
  • 但其實不然,經歷過一些事情以後,你才會真正明白人到底為什麼活著。因為如果你想不明白這些問題,你憑什麼來克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而仍舊能保持自己一種平和的心態。
  • 或許人活一世,最終就是為了搞清楚自己是什麼,到底該怎麼活,為什麼活。
  • 有的人是想明白的,然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有些人卻不是想明白的,而是活到最後,臨死的時候才突然明白了。
  • 當然每個人明白過來的東西都不一樣。

下面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且聽我慢慢說來,對與不對,各位自己品味。


那麼,人到底是什麼?

  • 其實大家都知道,人不過是生物界進化的一個品種,因為人比別的物種提前進入了智能領域,所以人最終統治了目前我們知道的這個世界。
  • 多年前我們的課本上曾經說,人是自然界唯一具有智能的生物,人是超越自然界的,人和其他的動物的根本分別是人懂得製造和利用工具。可是今天我們都知道,這些是不全面的。
  • 在自然界擁有智能的動物非常多,也不是只有人類才懂得製造和利用工具。那麼人為什麼最終會成為世界的主人呢?
  • 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人類在自己發展的過程中,消滅了無數的其他物種,最終才保證了自己的主人的地位。
  • 這是血淋淋的事實,不是故事。在這種競爭中沒有任何美化,就是殘酷的肉體競爭,其他物種不是沒有智慧,只是最終在智慧上不如現在的人類,被人類無情的消滅了
  • 這也不能怪人類,因為這本身就是生物生存你死我活的競爭。
  • 考古發現,類人猿的化石種類曾經非常多,最終只有現代人類的這一隻生存了下來。其他的都被埋封在了自然的泥土裡。
  • 因為他們沒有生存下來,連歷史這個詞都用不著說。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種事情,就像他們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站在這個角度看問題好像是理所當然的,沒有問題,物竟天擇,我不消滅他,就會被他消滅,這是生物法則。沒有任何道理可講。但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或許有另外的感覺。

  • 有一部電影叫做生化危機。因為一種病毒的感染,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變成了一種殭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保持現狀。保持現狀的人想消滅殭屍。
  • 因為殭屍會攻擊人類,並且被攻擊的人類也會變成殭屍。我們看電影的理所當然的是向著人類的,為電影的主人公擔心。
  • 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如果把被病毒感染的殭屍看成一種新的物種(事實上微生物是促進物種進化的主要動力之一)。那麼現在不過是兩種物種的生存競爭,又有什麼是正義的,什麼是邪惡的呢?
  • 我們之所以看見殭屍覺得噁心,是因為我們自己是人類之一。

說了這麼多是想說什麼呢?是想說明,我們人類自己並沒有完全脫離自然界,事實上我們仍舊是自然的產物。我們仍舊必須遵循自然的法則。過去是,以後仍舊會是,人類把自己抬高到了超越自然的地位,那隻不過是人類自己的幻想而已。我們在和生物界打交道的時候遵循的是生物法則,這場戰役我們已經毫無疑問的贏了,但我們自己之間遵循的何嘗不是生物法則,又有幾個人能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呢?

我們有必要細細闡述這個問題。

  • 生物的進化遵循的規則不是個體的生存,而是物種的生存。
  • 一個單一的個體很容易被消滅,就是不被別的個體消滅,也會被時間消滅,總有衰老死亡的時候。但一個物種一旦掌握了先進的武器,就很容易佔領物種競爭的前沿。
  • 例如人類就是因為比別的物種提前掌握了智能,才最終有現在的江湖地位。而作為物種競爭的核心要素不是一個物種個體是如何強大,而是一個物種之間個體的相互交流和配合。
  • 也就是說,懂得配合的物種有天然的優勢。例如作為個體的老虎無疑比狼強大的多,但作為物種狼比老虎更有競爭力。因為狼懂得群體作戰,有社會組織。
  • 而社會組織是智能產生的必須條件。就自然界來看,群居物種總是更有生命力一些。

說到這裡就有一個更有意思的話題,那就是物種的社會性,或者叫做種群是如何組織的,這是一個更有意義的話題,因為毫無疑問,人類的種群組織是所有物種中最複雜的,研究這個問題有利於揭示問題的根源,能說明白我們現在在社會中的位置到底是什麼?

  • 我們知道,物種之間從來不是平等的關係,物種的唯一的法則是生存,而不是平等。
  • 為了生存而鬥爭,例如人和狗的關係,狗順從了人,從而成為這個星球上最成功的物種之一,所以,為了生存,物種是不在乎什麼平等的。
  • 這句話也許沒有意義,因為物種太多了,從高等到初級,不可能平等。佔有優勢的物種也不可能平等對待被統治的物種的,例如人吃豬肉的時候是不會有任何不安心理的,豬也沒有能力反抗什麼。
  • 如果物種之間的不平等是天然形成的話,那麼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之間是否應該是一種平等關係呢?似乎看不到不平等的理由。

但事實上呢?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之間依舊不可能有平等關係,我們從來找不到哪一種物種的組織里任何兩個個體之間是絕對的平等的關係,為什麼呢?

  • 因為組織的目的是為了增強物種本身的競爭力,增強物種在這個自然界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所以組織的目的並不是平等,這不是誰規定的,而是自然法則。
  • 大部分的物種有一種最簡單有效地組織法則就是最強大的個體擁有絕對權力。例如猴群和獅群,最強大的公猴和雄獅擁有該群體的最高權力,甚至包括唯一的交配權,其他雄性連擁有自己後代的權力都沒有。
  •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局面呢?因為一隻老虎帶領的一群羊會比一隻羊帶領的一群老虎更有競爭力。讓最強大的個體擁有權力會讓組織擁有最大的效能。

問題回到人本身來,人作為自然界的物種之一,是不是也遵循自然法則呢?答案是毫無疑問的,人就是這樣的。

  • 在面對其他物種時,人類理所應當的不採取平等對待的態度。
  • 上面說過,物種的進化的規則是保證本物種的生存。所以為了保證本物種的利益,人干任何事情都是合理的。在這種態度下,人消滅了很多物種,其中包含很多其他智能生物,例如很多已經絕跡的類人猿。
  • 不要說本身就不屬於同一物種的生物,就算是本身是同一物種的,人只要找到不屬於同一物種的理由和理論,哪怕這種理論多麼的荒謬,人也會投入到消滅對方的行為中去。
  • 例如希特勒的猶太人學說,又例如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消失的對黑色人種的欺凌。但其實猶太人不過是民族問題,不存在物種的不同,而黑色人種僅僅是膚色不同。
  • 那麼,如果是同種族的人,會平等對待嗎?當然不會,人類的社會結構的本質就不是為了平等而來的,而是為了種族的優先發展。
  • 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從來就沒有平等的這種事情,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簡史詳細的描述了這種變化。因為平等並不是有效率的組織方式。而人類為了自己種族的延續,必須首先重視的是效率。如果沒有效率,人類就會被其他物種消滅。

那麼到了現在,你也許會說,人類在地球上已經不可能有被其他物種消滅的可能性了,是不是人類可以有可能採取一種平等的社會組織方式呢?

  • 答案依據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內部自己會分裂,形成不同的競爭團體,這種團體可以是民族,國家等多種形式。只要有競爭存在,就不可能不考慮效率,就不會平等。這是自然界物種競爭的鐵律。
  • 也許你要說人類都已經成為自然的主宰了,還要那麼強烈的競爭幹什麼呢?幹嗎不讓大家都舒服一點呢?可事實上是做不到的,自然的物種競爭的規律就是不讓任何物種舒服,因為只有壓力才能促使你進化,才能有更高等的生物出現,才會發展,才是宇宙發展的規律,才是生生不息的自然之力。
  • 也許你要說,不平等就不平等唄,反正大家都這樣,我有什麼不可接受的。不錯,絕大部分的人會接受,這樣才能形成穩定的社會關係,自覺的進入自己的合適的定位中。
  • 但有少部分人會不知滿足,會不服氣,他們會抗爭,會鬥爭,他們或者會成功,或者會失敗,但不管成功也罷,失敗也罷,他會都會促使社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社會結構。

人生而不平等。這種不平等有時候是那麼的明顯,不光是物質上的,是待遇上的,有時候同樣是心靈上的。

  • 我們不能相信一個妓女在為客人服務的時候在心靈上她和嫖客是平等的。這種情況比比皆是,但仍舊絕大部分的人接受了現實。
  • 我們對動物界的不平等有深刻的印象,例如猴群只有猴王擁有交配權。
  • 而我們一般認為人類是文明社會,是不存在這種野蠻的規則的。
  • 事實上是這樣的嗎?我們當然也能在我們的社會裡尋找到類似的規則,不要以為我們有文明的幌子,我們就沒有野蠻的生物法則,而我們的社會的根基,其實依舊是建立在野蠻的生物法則之上的。
  • 我們的社會上的人,慢慢的適應了自己的角色,慢慢的不覺得自己多麼的不平等,達到了一種心理的平衡,或者乾脆漠視自己的弱勢,就像魯迅筆下的啊Q一樣。慢慢進入到自己的社會角色中。
  • 我們在生物界碰到的所有不平等的待遇,都能在人類自己身上或多或少的找到.
  • 例如性權力,社會上有地位的人總是擁有更多的性選擇。
  • 例如強權,社會上弱勢的人為了生活的搖尾乞憐一點不比一條狗強。他們早就在生理和心理上適應了,並覺得這就是他們的命。
  • 尤其是在官僚體制下,官場上的人事關係最能讓人體察到這種物種組織的不平等性。各色人等為了自己的那一點點私利表現的那種種醜惡,早讓我們忘記了我們自己是文明社會。

上面說了,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是物種種群關係中最複雜的一種,就人類自己來說,這種社會關係也是在不斷的運動和發展變化的,那麼怎麼理解人類社會的文明和物種的生物法則的之間的關係呢?

  • 我們不能說人類的文明是沒有意義的,人類雖然不能脫離自然界的生物法則,但畢竟在這種基礎上建立了完善的人類文明,這種文明已經讓人類社會和純粹的自然種群表現出完全的不同特點來。
  • 人類進入智能社會以後,表現出了和自然種群完全不同的一些特點,這些特點需要新的規律來平衡和發展,這些規律的綜合就是人類文明的成果。
  • 所以說人類之特殊就在於人類不光遵循自然的物種之間的生物法則,還要遵循智能物種之間的文明法則的約束,而這兩者之間是一種矛盾,懂得這種矛盾和學會解決這些矛盾,才能在人類社會上佔有比較有利的地位。

再次重複說明一下這個觀點,人類並沒有從根本上脫離生物界,依據遵循著自然界的生物法則,但人類由於已經進入了智能時代,產生了很多自己獨有的社會規律和文明成果。那麼作為人類種族一個個體的我們如果想要在人類社會上佔有比較有利的地位,就必須同時明白和理解這兩種關係,缺一不可。

  • 因為人類進入了文明社會,所以單純依靠野蠻的生物法則是沒有辦法在人類社會混的好的,
  • 但如果盲目的相信人類社會的文明成果,相信只要按照規則老老實實的去做,就會有地位,有身份,那更是不現實的。
  • 必須既懂得生物法則,也懂得文明法則,才可能在人類社會混的好,而我們的教育卻只教文明法則,從來不提生物法則,這是我們很多人根本不懂得生物法則的原因。
  • 可以這樣理解文明,文明是人類為了協調互相利益而博弈形成的各種條例,博弈是建立的生物法則之上的,但形成的條例則是文明的成果。
  • 這就是人類並沒有脫離生物界的生物法則,但又具有了自己的獨立特點的原因所在。

好了,現在我們回頭再來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人作為一個物種,我們每一個人作為一個物種的一個個個體,和其他的物種的一個個個體沒有什麼不同。
  • 自然界每一個物種的個體生存意義就是努力讓自己生存的更好,然後努力讓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最後的結果是讓自己的物種更加繁盛。
  • 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意義也就是這樣,我們每一個人生存的第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你生存的更好說明你身上有適合這個自然界的基因,然後你就有更高的可能讓你的基因遺傳下去。
  •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要做什麼呢?第一,讓自己活的更好,在社會上佔有更好的地位,第二,要做一點對自己的種族有利的事情,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容易消失,而人作為一個物種會生生不息,讓自己的物種更有生命力是人的天然使命。
  •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每個人要力所能及的做一點對人類,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活著就是為了更好的活著,就是這麼簡單。

  • 就像一顆小草要頂翻壓在自己身上的石頭一樣,這是生命的本來動力,人不過是生命的一種。
  • 人活著就是為了更好的活著,這是生命的本來動力,也是宇宙的自然法則,就像萬有引力定律一樣,就像江水滾滾東流一樣,就像月光照亮大地一樣,是自然界的本質規律。
  • 也不過是一種現象,至於這背後又是為了什麼,就不是我所能懂的了。

「我」是誰

  • 我是一個人,我也是一個自然界的一個生命,我來到世界上,就是為了自己更好的活著。
  • 人生而不平等,這是自然法則,所以我不可能違背這一點,我只能接受這一點。
  • 但我有權利利用自然法則和人類獨有的文明法則來獲得更好的地位和財富。
  • 我們每一個人有一個天然的使命就是讓我們人這個種族更加強盛。所以,不要忘了在有能力的時候做一點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的事情。
  • 做人,就是這麼簡單,僅此而已。

最後用易經里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易經乾卦九五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君子應當自強不息,至於為什麼應當這樣,這不需要解釋,因為自強不息是生命的法則,人作為生命的一種,不可能拒絕這種法則。
  • 現在你明白做人為什麼要努力了嗎??

社會達爾文主義是錯的嗎?為什麼? - 人類與生存的回答

《解析心靈》電子書 - 人類與生存的文章 - 知乎專欄


看到這問題瞬間想到昨天看的《建軍大業》。

  小的時候,當看到偉人們早年艱辛創業,我會感到油然而生的嚮往,我對當下學校生活得瑣碎無聊感到憤怒,對當前的事情表示懷疑:它們的一切終極意義都是虛構的,我羨慕他們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最後成為一個有功於國家,也實現了自己理想的人,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人生啊。

  而現在我感到,人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偉人的意義,不等於我的意義。人的選擇,體現了人的自由與高貴,這句話聽起來十分雞湯,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尤其難以理解。與其說人們認為偉人們是道德的,不如說人們不過是希望通過偉人的方式來達到對自我的終極關懷。

一、

  中國文化喜歡剝奪人對自身意義的探索,道德完人是儒家理想的人生意義,當然這是普通人永遠不能達到的,那麼至少應該做一個以追求道德為己任的人,如此才稱得上是會做人。而道德體現在哪裡呢?即仁,儒家為「仁」做出規定: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並最終表現為符合一套世俗規範,在孔子時代即為「禮」,在當前則體現為現代性的社會制度,然而這樣一種具體化的規定,不過是將道德置於功利算計之中,且暗示一個人將社會,外界對自己的看法看得比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更重要,換言之,如果能取得別人的認可,能成為他人眼中的有德之人/成功者,那麼自己本身道德與否並無那麼重要。沒有超越性的評價標準,這也是當下社會達爾文主義,唯結果論者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儒家觀點在歷史上或許起到了某種督促社會進步的功能,但長遠來看,它以賦予外界評價以至高無上的評價權,通過控制住社會承認的資源來綁架個人(人是社會性動物),並讓人心被規定為一種可用外在手段加以教育的東西,使一切人都逃不出道德綁架的天羅地網,因此必然帶有維持體制萬古長存的功能。然而選擇多數人的看法作為人生的意義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么?

  用存在主義的視角來看,人所追求的一切本質都是終極關懷,即面對死亡,自由,孤獨和無意義的恐懼與抗爭它們的衝突。所謂終極關懷,即是人們面對既定事實時最關心的事情,是那些無可否認,伴隨終生的痛苦。

  人們害怕死亡,因為死亡是無可逃避卻又無法確定的;

  害怕自由,因為自由意味著每個人為自己富有全部責任;

  害怕孤獨,因為人擁有自我意識,擁有不同的感受,不論兩人多麼親密無間,都永遠無法做到真正的融合;

  害怕無意義感,因為無意義令人覺得空虛。

二、

  以此看來,中國人特有的「好面子」傳統其實是對孤獨/死亡的恐懼。

  黑格爾認為傳統中國社會沒有獨立的權利,利益要維護的等級或階級,或者說,中國社會不承認有這種意義的階級或等級,這裡要注意,黑格爾的階級是指在家族之外具有客觀的倫理意義的社會階層分化。因為極權專制籠罩在每個人頭頂,而中國人極度推崇家族倫理,同時人又不可能不和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打交道,這使得中國人喜歡將外在的社會關係轉化為家族關係來加以理解,如在古代中國,皇帝雖然是君主,卻如父親一般行事,如同傳統家庭具有父權的家長,又如江湖朋友,喜歡通過稱兄道弟,轉化為血緣關係一樣。

  因此,在家族關係之外,由於個人在社會上得不到任何客觀,積極的規定,因此只能通過算計對抗,或者炫富好面子,來獲得尊嚴。因為中國人時刻處於恐懼之中,只要做出了相關的行為,每個人的尊嚴是可能被某種道德學說通過上綱上線,來扼殺得乾乾淨淨,不存在無條件的,任何人都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例如,孩子在高中勤奮好學,到了大學墮落打遊戲,家長便說這孩子恬不知恥,而非這孩子的這件事恬不知恥,這兩者有天大的差別,前者是對人不對事的,是對孩子做了「本質上就不知恥」的判斷,它否認了人生來具有的,對一切有理性者無差別的道德能力的存在

  一個不再為人的人,從社會關係上看,是一個死人,個體淪入徹底的孤獨和恐懼之中。而處於深切恐懼的人,是永遠不可能和他人真正建立關係的,我們無法把他人感覺為像自己一樣,同樣孤獨,同樣害怕的人,相反,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就像是對待工具一樣,他人不再是他人,而是為了實現否認孤獨功能的工具,可對否認孤獨的覺察會讓我們太過於靠近被壓抑的恐懼,我們需要更深層次的隱藏,於是出現了功能之上的功能,即用保護,崇高的,尊敬等東西來幫助我們繼續對抗。

  說到最後,那麼,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或許可以用弗洛姆的觀點來結束:用創造性的 愛 來實現終極關懷

PS:歡迎大家參加我的知乎Live,我會在Live中與大家探討生命的意義,以及怎樣認識一個「我」,怎樣給「我的人生」一個定義。

讀研適合你嗎?


剛進入知乎,還來不及寫些東西。以下內容是我的一篇讀書筆記,也許適合作為這個問題的一個回答。當作增加本人的話題經驗。

  • 關於人生的意義概言

對大多數人而言,老後的收穫,總有那麼一大堆人生經驗。對大多數人而言,一大堆人生經驗其實就是一大堆垃圾。這令人恐怖,卻是現實。

人生是一個長旅。活到一定的年頭,免不了要想人生問題。是先弄清楚再活,還是活過就知道答案了?對大多數人而言,恐怕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結果終於揭曉了:人生旅程結束,一生卻是渾渾噩噩度過,即使有所感悟,得到了結論,已無法重頭再來。

我們可以在想像中度過無數的生活,但只有當前的一生是留給我們的,我們只能存在於當前的世界,並在其中度過一生。我們所期盼的理想境地與生活,並不存在於其他世界,只在這個世界之中,我們並無其他去處。

生活的問題,最根本的是如何度過一生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問題,只在於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實質在於人的選擇。人以他的選擇構成了他的人生,他的人性。

追問人生的意義,實質在於人是否認同了他所成為的那個人,是否認同他所度過的生活。如果所希望人生,以及支撐其後的原則和理念能夠達到,那麼,世間萬象、塵世追求與俗務成敗,都可接受,也易於看透。偉人和凡人都是一種選擇,關鍵在於你是否滿意你的選擇,是否滿意你做到與否。

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從他的內容來認定。他的內容決定了他的定義。不管是他自身的評判,還是外部世界(他人)的評判。有人苦苦思索,冥想入寂,覺得外部世界沒有內容,做人無悲無喜,有人豪情萬丈,在世上殫精竭慮,不停翻滾折騰,生活的內容不一樣,可以產生比較,但其意義並沒有比較的必要。意義呈現給自己,價值呈現給他人。精彩與不精彩的一生,因為選擇上的不同,構成了意義在表達上的不同。注重人生的意義,不如注重人生的表達。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我們的行為,它決定我們是什麼。

人生的意義在生活的內容背後,我們無法選擇生活的背景,但可以在生活中選擇自己的行為。我們先不必追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只要知道它在哪裡,蓋棺定論時再總結也不遲。

當然,以上的文字太過於簡略了些,適合只需要答案的人——也許對他們這些話還是太多,只需要一個判定、一句斷語。實際上,真正的追問者,對於意義的思考,還需要更多的分析。

  • 對意義的追問,構成人生內容的一部分


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我曾經在筆記上抄錄諸如這樣的句子:「人啊,認識你自己——阿波羅神廟的神諭」,「人是什麼——永恆的斯芬克斯之謎」;也用高更的畫名發同樣的愁:「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

面臨這些問題的,不僅是活著的我們,也是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1000多億人中很多人面臨過的問題。這就是諸如:「生命有意義嗎?」、「生活有意義嗎?」、「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人生值得過嗎?」等等問題,可以統一稱為「人生的意義」問題。

心理學家發現,追問人生的意義,大多是一個人在情緒低落或命運命運多舛時產生。很多哲人看來,這至少是因為對自己生活產生了迷惘、不滿或不認同。

弗洛伊德曾說:「當一個人追問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時,他就得病了」。似乎如此:一個健康的人,不會為了人生的意義而憂心忡忡。尼采說:「人是有病的動物」,不管他的真實意思如何,這句話倒符合事實:大多數的人的生存狀況是嚴酷的,可以稱為一種病態。追問意義,是這種病症的反映。

另外,從生存困境走出來的人,比起尚在為生存而拼搏的人們,更容易陷入這種追問意義的困境。《我們的迷惘》作者說:「追問產生於對意義匱乏的察覺,根源在於活力的喪失。」這似乎說:不追問反而是好事。在生活中,保持活潑的姿態可以說是一種優選方案。不是嗎?當你看到一個人遇事寬宏大量,做事積極認真,每天開開心心,你是否也會心懷讚許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去思考這類問題,生活似乎充滿意義:我們每天要上班,做家務,應對鄰里親戚的雜事,飯局應酬,父母子女...一大堆的事務要忙碌。只要心情愉悅,生活好像不存在任何問題。然而,一旦我們遇到生活或事業、情感的困境,進行一下抽象思考,就會發覺:這些日常的目標和期待,並不能承擔起生活的意義。

類似人生意義這樣的問題如果不追問,我們會覺得活的渾渾噩噩,但要追問,又難以得到答案、或者得不到想聽的答案。中國傳統文化對人生意義類問題作專門思考的比較少,它更偏向於直接提出如何生活的方案。中國人解決人生意義問題的智慧,也許走在了正確的方向:我們只要關注如何做好就可以了。實際上,它可能少了一個環節——人本來就需要對生活意義做一個審視。這個審視不同於「我日三省吾身」(它著眼點在「做」,而非對抽象意義的追尋)。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從這點來看,追問意義可以看成我們審視生活的日常行為,不值得奇怪。我們追尋「意義」,首先是這樣的行為對我們有意義;追問人生意義的行為,也參與構成了人生的內容。如果追問意義是人類通有的病態,那麼我們不如把它視為常態。

在英語中,單詞「LIFE」兼有「人生」、「生活」、「生命」的含義,這幾個含義是混雜在一起,又是統一在一起的。如果我們說「他放棄了生命」,可以認為這句話包含了這樣的內容:他放棄了生活、他放棄了人生。對於人的LIFE,以及它的意義,還有人的肉體、感覺、情感、情緒、思想靈魂,包括人的意義追問等等,就如它從自然中產生,實際上是包括在人的存在這個統一體之中。

  • 對生命的意義,或許應該保持沉默

個體生命的問題在於,他不是由自身的創建的;同時,他的產生,伴隨了被限定的定義,有它的界限、屬性。比如人這樣的個體生命——人的肉體消亡意味生命的終結、人憑藉感官感受世界、肉體機能故障會造成感官障礙、感官的感受相應會引發情緒情感體驗的變化、人註定要死亡、人無法逃脫的各種生物性,以及越來越多被揭示出來的由基因控制的本能,等等。

人作為生物意義上的個體,追問於生命的意義,這樣難免會面對造就宇宙萬物的「造化」,或者是在有神論者眼裡的「神」、「上帝」。人無法知道這一切的由來,比如:宇宙是如何來的,將來會如何,這個造物有何目的,這些我們都不能確切知道。世界各地的很多文化,也反映了人與「造化」的關係,很多哲學都試圖從根源解釋,但顯然,這得不到確切的結論。

也許我們可以猜測:個體生命的意義,在於種群的延續;人類這個特殊有智能的生物,它的意義是為了讓宇宙收穫智能,符合宇宙從混沌到有序,從迷濛到開化的進化環節上的需要。
宇宙運行著10^80粒子,個體的人渺如塵埃,無法探知宇宙的目的,所以米蘭.昆德拉說「人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是否可以換一下角度:如果一個螞蟻在追問它生命的意義,我們處在類似上帝的位置,是否也會發笑?

維特根斯坦說:「生命的意義,亦即世界的意義,我們都可以稱之為上帝。」這句話或許沒有回答問題,但至少他承認還無力說明問題。《我們的迷惘》作者說:「我們就是在生命之中;我們直接體驗生命;這就是能夠向我們提供有關生命之目的的知識。但如果這些目的必須基於支撐整個宇宙的更大目的,那麼我們對這個目的之意義,不管說什麼,問什麼,實際上都是沒有意義的」。

生命的意義並非在人的掌握之中,我們對這個問題不必多談。就如維特根斯坦所說:「凡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凡不能說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或者,按照老子的說法,「天地有大德曰生」,是否可以把人的生命意義看作報恩呢?現在大家都在說「要用感恩的心生活」,是否也與此契合了?

  • 他人的存在使得人生意義產生

我們看到野獸的生存,它絕大部分行為是食物而奔波,為繁衍而交配。早期人類也有這樣的時間段,所有的行為只是為了生存和種群繁衍。這個時候一個人對於意義的念頭也許還沒有萌芽,但不能說這個問題不存在。個體生命的意義不需要思考來得到,他的行為已經告訴我們,就在於生存和種群繁衍。這個問題實際與人無關,和人有關的只是人生意義問題。

如果人像野獸般孤獨生存,他關於意義的追尋也將毫無意義——既沒有他人知道,也可以看作沒有發生過。

追尋生活的意義,其實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人之所以成為人,是他具有了社會屬性,簡單地說,是他人使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意義問題,也是他人使我們的存在感受到追問意義的壓抑,這也許是薩特「他人即地獄」的另一種解讀。

我們能看到他人的精彩活法,也為自己的欲求不滿所困擾;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失敗的生活讀本,也會思索很多名人的成功案例。我們考量他人,也考量自己。

人是生活在人群之中的。我們生活的問題很多是有關他人的,比如我們該持有何種品質、道德、善行,該如何與人交往,等等。大家流行說「人生是一場修行」,所謂「塵世修行」的內容,看似要求自己如何做,其實都與他人有關。


(這段講的太簡短了,展開講,一下子講不完。)

  • 意義就躲在內容背後

生活的意義是針對個人的,答案對每個人都不一樣。先不討論如何生活,我們可以首先找到生活的意義在哪裡。

有則報道說鐵凝當上中國作協主席後在某大學演講,學生提問人生有意義嗎?她回答「毫無意義」。其實,不僅鐵凝,包括很多著名的作家、哲學家,都曾給出這樣的答案。不過,我認為他們至少是不負責任的:對自己不能明確的問題,承認不知道可能更恰當。我想,當鐵凝得到「人生無意義」的結論時,是否會思考下一個問題——莎士比亞在《哈姆萊特》中,用王子哈姆萊特的獨白講出:「生或者死,這是一個問題」。當然,不是說一個人認為人生無意義,就一定要去死,只能說,關於意義的思考,其實和人的情緒情感體驗相關——也許鐵凝當天心情不好。

持「人生無意義」觀點的人很多,我不相信這一定是在理性分析思考後的答案。即使答案來自思考,也不能代替別人做出結論,他只能說「我的人生無意義」。而且,我相信他的答案過幾天還會變——也許哪天情緒大好,興奮地喊:「啊,我的人生真是太有意義了!」

這裡引用《我們的迷惘》作者的話:「一個人一旦使自己相信沒有什麼是要緊的時候,他就喪失了通常能夠將他自己引向美好生活的本能,也喪失將他和其他造物聯繫起來的別的本能」相信人生無意義,既從邏輯上不正確,也對我們的生活不利。

我們可以暫且不追究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是否有意義,如果我們不能肯定,至少可以認為它存在某個我們還沒有發現的地方。

那麼,人生意義在哪裡?問題其實很簡單,簡單地做一個類比,如一本書,它存在的意義,可以類比為生命的意義價值,書的內容是生活,書中內容所體現的文化思想,它被評判的價值、意義,可比做生活的意義。

意義就躲在內容背後。

  • 意義需要創造

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意義都在於價值的創造。

生命的意義是人作為生物個體,面對造物,它的意義由造物主導的價值評判,或者由個人與造物綜合評判。說過了,這個,我們就應當保持沉默。

生活的意義是人作為社會個體,面對人群和社會,它的意義由社會和人群主導的價值評判,或者來自個人與群體綜合評判。這也是說,對於意義,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人群,它都有不同和變化。

意義有兩層意思:一是認識上的;另一層是價值上的。在價值上,生活的意義可以換成這樣的提問「生活值得過嗎?」

首先,並不存在生活值不值得過的問題,因為在問題之前,生活尚未定義。我們必須過了再評判。

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洛姆認為「生活的意義在於選擇」。薩特也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人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欲想,因為人有自身的局限,比如他會衰老,他不能肉體飛升,等等;也因為他被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生存環境所局限,比如社會不公正個人難以主宰,作為人只能生活在地球上,等等。關於人的自由選擇的問題,有很多書籍的探討,這裡不多說,不過它也事關人生意義。

人還是可以有多種可能的選擇,如果不偏執,這些選擇也夠用,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相對有限的人生,我們可以認為它是豐富多姿的。

不管何種選擇,當人選擇時,都是第一次。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有限的選擇,本來就是人的局限,是與生俱來的。人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只能基於此。尼采主張愛命運,也許,這就是一個必須的選擇。

人通過選擇,獲得生命的獨特價值。選擇產生的可能性與價值,組建了人的存在,創造了他超越虛無的意義。選擇與踐行,就是對意義的創造。

我們必然在有限的時間中過完一生,該如何過,怎麼過,都是與意義相關的問題。如果意義在哪裡已經明確了的話,那麼剩下的事,應該要看他如何用他生活的事實,來揭示他了解的意義

意義如何實現,往往基於一個人對諸如:死亡、幸福、美感、快樂等等諸多觀念的理解。就這點上來說,尋找到意義,是需要思維能力的。而創造不同的人生,也體現了人的各種素養和能力的不同。不管是誰,完成人生的過程,都是一場塵世修行的過程,不同的修持得到不同的結果。

什麼是值得過的生活,什麼是不值得過的生活?文學樣本和生活樣本中,都有這樣的故事:一個人在人生中途對自己的生活失望,或者對所了解的他人的生活失望。事實上,很多人因此放棄了生活。能以此判定生活沒有意義或價值嗎?實際上,一個人自行結束生活——自殺,原因不是生活沒有意義或價值,而是意義或價值的匱乏,或是這個人缺乏或者喪失了創造意義或價值的熱情、力量和勇氣。

正因為意義,人可以面對死亡和超越死亡。我們的生命有意義,很大方面體現在對困境和死亡的抗爭上。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應熟知死亡這一事實,也應把死亡作為生命的安排坦然接受;對待生活的困境,也需要熟知生活的重要事實——把創造的生活價值和意義當作必須。在自然的死亡到來前,生活還沒有結束,恰當的觀點是:生活還可以繼續,我們更應該具備創造的熱情、勇氣和力量。


(本次發貼補充:生活在於創造,其實,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是,需要創造生活的熱情、勇氣和力量。熱情、勇氣和力量,它們既有可能不足,也有可能喪失殆盡。而生活的強者,他不是因為具備多少熱情、勇氣和力量,而是他在生活的磨練中,具備了創造和保持它們的能力——要好好生活,難道不需要能力嗎?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這個。)

  • 什麼樣的生活是有價值的

文學作品和凡俗人世,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活樣本,有的多姿多彩、有的可歌可泣、有的可嘆可悲,其中更多的是晦暗凄慘。這些樣本無不反映出:獲得美好的人生固然不易,但要把它毀掉卻很簡單。

人類社會的發展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想,也反映了我們對生活價值的判斷。

對大多數人來說,物資條件充裕、沒有精神負擔、感官與情感需要得到滿足,這樣就是完滿的生活。現代心理學發展後,認為人生的完滿更在於這些方面:創造力本身的培養,審美的沉浸,精神與人文理想的追求,個人能量的充分發揮,才能的充分實現,追求真理,各種方式的愛的體驗。這樣更有利於獲得有意義的人生。

普通人一般難以了解這些過於概念化的東西。簡單點說,對多數人來說,他們的人間天堂、他們的全部嚮往,就是這樣的:不為生計發愁、最好年少多金、有一副好身體。這樣他會過的有滋有味。現實中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美好的生活,似乎退休後才有可能。多數人為生計奔忙,即使稍微好過點的退休生活,並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

人是有局限的,不僅局限於他所處的社會,生存的環境,也受他自身局限:或許他能力不高、缺乏思考、素養匱乏。一個人自身不理想,也更難以達到他的理想生活狀況。

不同的個人,儘管生活的內容不同,但都有得到幸福的可能。欲求的界限,本來由人自己掌控。不管是誰,只要他的欲求不超出被先天定義的界限,他應該都能得到幸福。中國文化長久以來有這樣的教誨:清心寡欲,平和順命,這樣會有好的人生。國外也多有這樣的思想者,如托爾斯泰認為:不管生命最終呈現哪種姿態,忍受生活的態度是人生的基礎。我們總覺得自己日子難過,看待別人時,如果他過的是可以忍受的生活,我們可以認為他基本上是幸福了。

當然,也有部分人,他們擁有常人所認為美好的一切,仍然在不停追問意義。那是因為這世界就是這樣——歡樂易逝,盛宴難再,滿足之情往往蛻變為對生命的厭倦和耐心的消磨。人生雖短,這時太長,永恆的幸福渺不可尋。

人先天就被授予感受幸福的能力,而幸福感,只要人活著,就會伴隨其間。可以說,幸福可以使生活值得過,但並不創造更多的價值和意義。意義和幸福並不同一。凡人生活的價值或意義,實際上很難找到和實現。

到底是什麼東西使生命變得有意味,或者使生命成為值得?這裡存在價值評判的問題。比如,我們普遍認為,從人生的意義來看,英雄的人生優於常人。前面說過,獨立個體的人生基於他所處的人類社會,因此,也許答案在於,有意義的人生需要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一個人將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作為生活目標,將生命放在某個目標上作為終極追求,可以說他是個有理想追求的人。理想本身指的是對社會和他人有益的目標,或者也可以是對自己有利但對他人無害的目標。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擁有理想,也可以踐行理想,讓人生更有意味,而不僅僅是成為幸福的人。理想會引導一個人,會激發我們的生命之愛,獲得英勇、真理、美、創造、公正、誠實等等一生要素。真正的理想,和榮譽、名望、家聲、功效、財富、舒適、愉悅、地位、顯赫的成就,並不直接掛鉤,但它也許會帶來一切。理想主義的光輝下,意義的實現還有可能。

國外曾經泛起非理性思潮,一些文學作品中,人生失敗或被毀掉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承認非理性的狀態是人類生存的真實情況,但不是全部。人們曾經把它當成了全部,摒棄理想和意義,當然,這樣人生會離意義越來越遠。追問人生意義的人,大多是文學愛好者,而這類文學作品,對意義的追問格外強烈。讀了這樣的文學作品,有些人用它來加速毀滅,有些人卻用它來警醒。這不由讓人覺得,人生的走向取決於個人的掌控能力。

  • 結語

其實,要把人生意義問題說清楚,涉及到的問題和知識是方方面面的。每本哲學人文類書籍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這一問題。世界上的問題與知識是立體網路狀糾葛在一起的,想在一本薄薄的書中講清楚也不簡單。當然,如果只需要答案,這本書可以很薄,甚至一頁紙幾句話就足夠;如果需要把各種觀念細分和理清,再厚也不一定能說完。

《我們的迷惘》這本書是我看到的相似作品中可能最好的一本,有詳盡的分析,也有明確的觀念,更重要的是,它讓我也寫了這麼多,也可以作為我個人多年思考的總結吧,算作「為了忘卻的思考」,以後大概不會單純地分析這個問題了。

作者有句話:「人生意義問題,已經為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們所摒棄和忽略」,作者可能是說,人生的意義問題和渺小的人一樣,是所有問題中簡單的一道,大家早已說出了答案,而智者,早已不再為此煩憂了。


今早看了微博上的一段話,想來回答這個問題!
圖附在最後!
有些人會說靠雞湯過不了這一生。可是,我真的不覺得這是雞湯。
微博上常有人問,女人為什麼要努力balabala。
但是我覺得不管男人女人,努力都是為了生活,生活,而不是生存。
說老實話,純功名利祿都是生存(把功名利祿當愛好的人除外,那也是追求)。而內心的自由,如同鷹一樣的自由才是努力的目的。你羨慕鷹的自由,不知道鷹是在努力尋找食物,就算餓著,它內心的自由是無法比擬的。所以,最慘的就是動物園的鷹了!這是我的一位同道說的。我覺得很對。
人生,你可以說歲月靜好,20歲就歲月靜好的人,你永遠無法見識到更深的世界,更美的遠方,更自由的狀態!
人生的意義,在於,尋找到自己的真愛,無論事業與愛情!自由的選擇留下和離開!無論任何時候,都能有內心的尊嚴!
有幸,我覺得,我找到了!讓所有的付出都不會後悔。


人類的意義,人生的意義,一切生命的意義,都在於努力實現各自的願望或夢想,或者僅僅只是生存的慾望也行。
不要把生命看得很渺小。生命(能覺)=宇宙(所覺),好比鏡=像。

生命(=宇宙)沒有最終目的地
但是人都有各自的心愿
即便是出世的和尚或道士也有其大願

所以你的問題其實不在於不明白人生的意義
而在於你以為你的心愿或夢想是實現不了的
人雖未死,心已經死了

其實未必
不要迷信任何理論
(不要迷信任何權威,無論是zz的科學的還是宗教的)
人的理性必然要簡化現實,(不然的話,是無法思考的)
然而現實是真的可以簡化的嗎?

思維離不開概念名詞,也被概念名詞所框定禁錮

  理性必然要簡化現實,不然地話,是無法思考的
  給萬物起個名字,就是在簡化現實
  然而現實是真的可以被簡化的嗎?
  樹葉A=樹葉B嗎?1=1?
  如果1不等於1,那麼我們給他們起同一個名字是對的嗎?
  我們建立在1=1的基礎上的邏輯思維真的可靠嗎?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所謂非常非恆,就是指在時間上1不等於1,處於變動中

  再則,把現實概念化,會割裂萬事萬物之間的因緣之網
  把多因生多果簡化為單因生單果
  當我們沾沾自喜於自己的邏輯的勝利時
  完全意識不到,那是被我們忽略不計的其他因素暫時放任的勝利
  我們如果沒有清醒的頭腦,以為自己真掌握了什麼永恆的普遍的真理
  恐怕到摔跟頭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某,非某,所以某
  某之所以是某,是建立在一切非某之上,以一切非某為因緣的

  理性,非理性,所以理性
  思維,非思維,所以思維
  只要我們有清醒的頭腦,理性思維也沒什麼錯。

  記住:摸著石頭過河,如履薄冰,
  別人的話聽不得(教條主義要不得),
  過去的經驗也是靠不住的(經驗主義也一樣)。

易經不是科學,但可能比科學更接近真理。
  現在連我還是蒙童的兒子都會說:"這不科學"
  言下之意,不科學就意味著不可能或不正確
  好似,科學是等同與真理的。
  其實不然

  只有可證否的才是科學
  所謂可證否,就是可以被檢驗,可以被推翻
  在筆者看來,所有科學理論都註定要被推翻
  因為它們是建立在1=1這個邏輯基礎之上的

  人的理性必然要簡化現實,(不然的話,是無法思考的)
  然而現實是真的可以簡化的嗎?
  比如1=1,看起來很對,是基本的
  但是我們能找到兩片相同的樹葉嗎?
  1個蘋果+1個蘋果真的等於兩個蘋果嗎?

  所謂相信科學,這個口號是說不通的
  科學的精神就是懷疑
  沒有懷疑,就沒有科學
  「相信科學」的潛台詞是相信專家,相信權威,相信標準答案,……
  這恰恰是反科學的

  如果一定要讓筆者選擇的話,
  筆者更願意相信1=0的邏輯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陽生,陽極陰生,
  物極必反,過猶不及,苦盡甘來,樂極生悲……

  實際,筆者任何理論都不會選擇相信
  迷信經典和迷信權威一樣,會扼殺可能性,扼殺夢想
  使人失去生活的目標,(常問: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
  人雖未死,心先死了,直如行屍走肉一般

所以
一切皆有可能
無論你的理想看起來多麼不切實際,
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只要你有所行動

信願行是連在一起的
只有中大獎之願,而不去買,是不可能中的。

鏡=能=我 =自=性空=個體=生命 =心
像=所=非我=他=緣起=集體=時空宇宙=物
鏡像不二,離鏡無像,離像無鏡
生命=宇宙

緣起是空間上的因果,因果是時間上的緣起,因果與緣起是一回事
時間和空間也是一回事,空間上的距離就意味著時間上的久遠或短暫
(想一想什麼叫「光年」,我們看到的星星是過去的,看到的人不也一樣是過去的?
只不過是剛過去而已)
時間是從我們產生空間感時開始的,
也就是從我們把平面看成立體時開始的
要想開悟,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你什麼時候學會把立體的看成平面的,大約就離悟道不遠了。
(眼前三維外物=圓滿平直的心鏡)

道即非道,非道即道。某即非某,非某即某。
我(能覺)即非我(所覺),非我(所悟)即我(能悟)。
自(生命/心)他(宇宙/物)不二。

緣起(宇宙/物)性空(生命/心)
第一因(第一緣)就是欲觀之心(對象化思維),
道德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欲以觀其妙
欲者,願也
當上帝以為自己的靈在水面之上,把平面看成外物(立體)時,他已經開始迷失了
但是不如此,如何造物,如何如願呢?

天地(或聖人)不仁,沒有自己的私願,而要滿足一切眾生之願
(包括孽待狂與受孽狂之願)
由於所有看似單獨孤立的個體都通過因緣連在一起
所以不能一一如願,只能一起如願
所謂心想事成的秘密,所謂吸引力法則,不是馬上靈驗的
(恐懼也是一種願,怕什麼來什麼,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我相信大家的心愿,夢想……都能實現
貪心永遠填不滿,生命(=宇宙)只有固定的前進方向,沒有最終目的地

其實,我們時刻都在「再組合」中,緣起緣滅,緣滅緣起,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關於「我是誰」,筆者曾經給人解說過三個比喻

  其一,「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肉身好比工具或坐騎,身體與法性自性相比,就如橋面與水面相比
  (注意:此偈雖有助破對身的執著,但沒悟透水橋不二,人牛不二。
  寫此詩的所謂大士,日後帶弟子一起焚身祀佛,顯然是出偏了)

  其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水面,鏡面,也許是古人能找到最好的比喻
  現代,則有顯示屏,更好一些,因為不像鏡面,沒有另一個我在這屏幕前
  請試試看,把眼前的三維立體的世界看成一個平面,非台無樹,沒有厚度,鏡前無我,鏡內無物。
  「本來無一物」偏空,不如「佛性常清凈」
  嚴格講來,此偈也沒悟透,須知覺塵不二,塵埃也是清凈的,煩惱就是菩提
  所以慧能還需要五祖再跟他講解《金剛經》方才真正覺悟

  其三,「千江有水千江月」,其實只有一月
  此月,可以是因果緣起,也可以是老天爺、上帝、真主的安排,也可以是客觀存在
  你信什麼,它就是什麼
  這個比喻雖有助於破對個體的執著,但是沒一滴滴水,哪來的大海呢?
  真正的救度就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互幫互助中
  如果有誰覺悟後行為一點也沒改變,仍舊自私自利,甚至選擇做惡,那就是沒真正悟透
  須知所有的角色都是一個演員演的,
  不存在「同時」「同地」,地界和時區都是人為劃定的,
  實際,一點點空間距離,都意味著已經過去,只不過是剛過去而已
  (釋迦夜睹明星得悟,星星何其遠,為何出現在你面前?)
  在你對面的都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你
  害人就是害己,助人就是助己
  老天真是太公平了

  生命即覺,覺即生命。(沒有知覺的生命還能叫生命嗎?)
  我(能覺)即非我(所覺),非我(宇宙)即我(生命)。
  自他不二,覺塵不二,離覺無塵,離塵無覺
  好比鏡像不二,離鏡無像,離像無鏡
  什麼時候學會把立體的看成平面的,大約就離悟道不遠了。
  (眼前三維外物=圓滿平直的心鏡)

  鏡=能=我=自=性空=個體=生命=心(靈)
  像=所=非我=他=緣起=集體=時空宇宙=(事)物
  鏡=像,能=所,我=非我,個體=集體,生命=宇宙,心(靈)=(事)物
  (把它們連起來的是什麼?你我當下之覺也)

  緣起是空間上的因果,因果是時間上的緣起,因果與緣起是一回事
  時間和空間也是一回事,空間上的距離就意味著時間上的久遠或短暫
  (想一想什麼叫「光年」,我們看到的星星是過去的,看到的人不也一樣是過去的?
  只不過是剛過去而已)
  時間是從我們產生空間感時開始的,
  也就是從我們把平面看成立體時開始的
  要想開悟,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因果=時間=事件,緣起=空間=物體
  時間=空間,因果=緣起,事件=物體
  (把它們連起來的是什麼?你我當下之覺也)

  我是誰?覺也!(肉身不過覺鏡之像中一小部分而已)
  當下之覺,緣起緣滅,緣滅緣起,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無壽命可計。每一個當下都是新鮮的。
  比如筆者年過四十,開始老了,但我從來也沒老過,我覺得這老也是新鮮的。

  有位朋友說「無壽者相」應是「無受者相」,以訛傳訛了千百年。
  這也說得通。
  無身相,自無受者相。
  無壽者相,是因為時間上的緣起性空(時間上的無我)
  無受者相(無身相),是因為空間上的緣起性空(空間上的無我)
  只因我無壽命可計,反成無量壽
  只因我無身量之大小可計,山河大地,蒼穹星河,皆成吾身
  道德經: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其實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生死中,
  這一個當下的我已經不是上一個當下的我了,好比現在的我是過去的我的子孫
  之所以我們以為還是那個我,其實是「遺傳」帶給我們的錯覺,
  好比視覺暫留,這一秒留下了上一秒的部分,似乎從上一秒中獨立出部分來,但這一部分能帶到下一秒去嗎?
  請注意,遺傳與變異是同時進行的。
  比如人們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卻不知,每一代雞的基因都有極細微的不同,嚴格地講都不能統稱為雞,頂多只能叫雞某代

  問:緣起性「空」?
  答:每個看似單獨孤立的事物都由無數因緣而來。這裡面沒有一個因或緣是此事物之「唯我獨尊」之性,故曰「空」。

  緣起性空是佛學的基本原理
  所謂三法印(用來判斷是真佛說還是魔說)其實都在說緣起性空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圓滿寂滅=緣起性空
  諸行=諸法=圓滿=緣起,都是指無數無量無邊因緣的整體集體全體而言
  無常=無我=寂滅=性空,都是指某個個體的事物而言

  個體只能是無常,無樂(有煩惱是真苦),無我,無凈(有漏,漏即煩惱,漏即私心)
  常樂我凈只能是指集體而言

  私心即是魔

  無論是從三法印,還是從四法印(加一個「有漏皆苦」)來看
  許許多多披著法衣在大談特談個人的解脫,個體如何得到常樂我凈,都是魔。

  人(乃至所謂智慧生命)大約都有兩執:我執,法執。
  (再次借用佛家概念,不喜勿看,免得添堵)

  我執:被壽者相,相續相所惑。執著於獨立的身或靈,不悟緣起性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法常轉,常轉法)
  妄想、追求個體的單獨的解脫

  法執:被「同時」「同地」所惑,執著於同一片天空,同一個真理,唯一神……
  不悟現在是過去的集合(時間上的緣起性空),見面如同聯網,分處不同的時空宇宙世界
  妄圖統一思想,追求一同天下,(所謂紫薇聖人的預言,就是此類)
  不知和而不同才是最理想的

  我們要警惕我們對單因得單果的偏好
  之所以有這個偏好,是因為可以簡化現實
  如果不簡化現實,我們是無法思考的,
  然而現實是可以被簡化的嗎?

  樓主也依賴理性的思考,也要簡化現實,比如我傾向於用因緣巧合解釋一切
  (碰巧也要至少二者相碰,也是一種因緣
  上帝或老天爺或造化的安排,未嘗不是一種碰巧
  西方有幅名畫,描寫的就是造物主與被造者兩者手指的相碰)

  因果與緣起是一回事
  緣起是空間上的因果,因果是時間上的緣起
  (時間與空間也是一回事,空間上的遠近同樣意味著時間上的遠近)

  強調因果忽略緣起的朋友,往往說的是單因得單果,而不是眾因和合而生,眾因和合而滅
  我在上文打過一個疊麻將牌的比喻,來說明即不能說有輪迴,也不能說沒有輪迴
  其實我們的一生似乎有壽命可計,很有可能,也不過就是(因緣巧合,造化自然之下)麻將牌疊得比較整齊而給我們的錯覺
  那個有一根繩串起每一個當下的覺這些明珠的念頭,就是引誘我們自私自利的毒蛇
  不要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迷惑了,沒有大地,種什麼都白搭

記得早年,筆者對一位朋友說:關於未來,無非兩種可能。
一者你會死,二者你不會死。
如果是前者,死都死了,一了百了,還擔心什麼呢?
如果是後者,你都不會死了,自古艱難唯一死,除死無大事,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死並不可怕。試問,你可以看著自己死嗎?如果可以,這還叫死嗎?不是另一種活嗎?真正的死亡是無法經歷的。可以經歷的都不是死亡,而是生活。
有人說,死後會墮入黑暗。你還能看到黑暗,那你就還沒死。活在黑暗中
有人說,死後什麼也沒有,你還能感到什麼也沒有,那你還是沒有死,活在什麼也沒有里。
如果連什麼都沒有也沒有,那麼我們在怕什麼呢?

對於死亡,黑暗,未來/空曠的恐懼,都來自對於未知的恐懼
按說這種恐懼是非理性的。
因為不知就不知好了,應該好奇才對,為什麼要害怕呢
也許是因為原始人類的環境太惡劣了
那些膽大的,莽撞的,不懂得如履薄冰,摸著石頭過河的早死了
沒來得及把基因傳下來

其實完全可以換個角度看,不知道才有趣。劇透了就沒意思了。
不要迷信權威,專家,標準答案,經典,乃至任何理論,
死亡有無數的可能性,未必一定斷滅

死後可能什麼也沒有,連什麼都沒有也沒有,就叫斷滅。也可能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比如原來是缸中之腦,或者某高級生命玩的大型遊戲NPC。或者我們就是這種高級生命。之所以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為了玩得更投入,更有意思。當然也可能上天堂或輪迴。可能性太多了。

人的理性必然要簡化現實,(不然的話,是無法思考的)
  然而現實是真的可以簡化的嗎?
  比如1=1,看起來很對,是基本的
  但是我們能找到兩片相同的樹葉嗎?
  1個蘋果+1個蘋果真的等於兩個蘋果嗎?

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不要輕易否定自己心愿,夢想,理想,志願……
以至於失去生活的目標,(常問: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
人雖未死,心先死了,直如行屍走肉一般

除了對於未來(未知)的恐懼,怕死還夾雜著對於失去肉身這個外緣的恐懼
這是因為我們迷失自性,難免攀緣妄想
打個比方,當初上帝要造亞當,可能就是因為上帝害怕了
他以為自己的靈行在水上,而在鏡面里(水能反射=鏡)找不到自己,害怕了,
於是就拚命抓住鏡中像這個「外」緣,慢慢形成了身體和安置它的宇宙

明心見性(開悟)不是難事,請看下文。

  道即非道,非道即道。某即非某,非某即某。
  我(能覺)即非我(所覺),非我(所悟)即我(能悟)。
  自(生命/心)他(宇宙/物)不二。
  你什麼時候學會把立體的看成平面的,大約就離悟道不遠了。
  (眼前三維外物=圓滿平直的心鏡)

  覺塵不二,離覺無塵,離塵無覺
  好比鏡像不二,離鏡無像,離像無鏡
  鏡=能=我=自=性空=個體=生命=心
  像=所=非我=他=緣起=集體=時空宇宙=物

  緣起是空間上的因果,因果是時間上的緣起,因果與緣起是一回事
  時間和空間也是一回事,空間上的距離就意味著時間上的久遠或短暫
  (想一想什麼叫「光年」,我們看到的星星是過去的,看到的人不也一樣是過去的?
  只不過是剛過去而已)
  時間是從我們產生空間感時開始的,
  也就是從我們把平面看成立體時開始的
  要想開悟,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開悟的根本在於轉變對象化思維
  對面的是誰?就是我們自己
  好比照鏡子,看到的都是自己
  又與照鏡子不同,並沒有另一個自己在鏡前


推薦閱讀:

電影對一個人正確認識世界有什麼幫助嗎?
什麼是「富人思維」?
如何評價手游《荒野行動》於 2017 年 11 月 13 日更新中的「遊戲世界觀迭代」?

TAG:哲學 | 人生 | 世界觀 | 思想 | 人生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