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有很多人提倡和鼓勵移民?
不慚愧地說,我自己的背景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爸爸在九幾年趕上了第一代移民浪潮,來到了美國。隨後幾年,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在美國出生,成為土生土長的ABC。而我,在中國完成了基礎教育,在美國進行大學教育。
我見證了上一代移民的生活(我爸爸),見證了一代ABC的成長(我的弟弟妹妹),趕上了留學大潮而出國念書(08年),又比同齡留學生提前拿了一張綠卡(20歲)。
在國內親朋眼中,我是留學生,
在留學生眼中,我是移民,
在移民眼中,我是國內的。
I.上一代移民
我爸爸在美國呆了將近二十年。在當年,在以我爸為首的出國黨看來,移民的生活條件是絕對優於回國的:更好的社區,更好的收入,體面的工作,房子和車子。當時的中國人,還大多騎著永久擠著公交,住幾家一戶的筒子樓。美國的生活對於當時的中國人,有著致命的物質吸引力。在美的奮鬥目標,無非就是兩個字——「留下」。
在今天,這一代移民已經基本進入中產階級,一棟洋房一部車,兩個小孩一隻狗,富足但不暴富,穩定但不冒泡,也算實現了他們當年的目標。另一方面,他們在國內發展的親朋,因為趕上了90年代末的發展浪潮,生活水平也沒有輸於他們(雖然大部分的移民不承認這一點)。從收入和購買力上看,他們是差不多的。
從工作上來說,第一代移民對美國的事業沒有太多野心。普通的工作拿到的薪資,就能過上富足健康的生活,你不必在公司擠破頭,也不必踩著別人的臉,也可以住著別墅開寶馬,穿著名牌逛各國。所以,並不是太多的人會以在公司爬到高層為目標。工作性質以工程師為主。工作年限以供完孩子上大學和交完養老保險為基準。總結來說,工作壓力不大,薪資有餘但不土豪。
在家庭方面,對下一代的期待,無非是學好中文,上ivy,打個football進個聯賽。對上一代人的贍養,費用會擔當更多,但是諸多大小事宜是由國內的兄弟姐妹打點,煩心事並不多。家庭財產一般在養老保險,房產,少量基金債券里,很少有人會有大量現金存款,破產可能性很小。每年去國外旅個游是沒問題的。總結來說,生活壓力低,模式為easy。
而以我媽為首的中國中產階級,生活水平雖然與美國中產相差不遠,但是各方面的壓力卻要多得多得多。下要供孩子留學,買房,買車,上要供老人的醫療和養老,工作上要和官府和無賴周旋,回家後要和兄弟姐妹爭財產。防癌防吃防污染,防賊防盜防流氓。兒子/女兒在XX國留學又要繳學費了,想給爸媽轉一個好一點的醫院,隔壁家的老王昨天又買了一輛奧迪,今天單位小姑娘又拿了一個土豪金……………………賺的錢多,發愁的地方也多,消費能力不低,但是安全感也不高。
II. 留學生
我接觸到的留學生分為三類。一部分家境富裕,念書只是為了鍍金,一開始就打算回國接班。一部分家境貧寒,大多想要留在美國,走在我爸爸當年的路上。而最多的一部分留學生,家境中產或小康。他們父母奮鬥的目標,是美國的中產。他們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國,希望孩子能過上自己渴望的日子。而這些孩子們,沒有當年我爸出國時那種強烈的物質對比差,乍一看覺得自己家的生活水平不低於美國,對於自己父母一代的生活壓力也沒什麼切身的感受,再加上寂寞和簽證問題,這一批人群歸國的不佔少數。
雖然有的朋友歸國的說辭是」父母在,不遠遊「,但即使歸國,大多也不會甘心呆在父母身邊,來到北上廣打拚。其實,我的想法是,贍養父母,在如今不該成為回國的第一理由。洛杉磯飛上海只要十三小時,深圳去江蘇也十幾小時。視頻電話和微信的普及,讓每天聯繫到父母也變成了並不困難的事情。在北上廣生活和在美國生活,對父母而言,距離感是差不多的。
III. ABC
我的弟弟妹妹是土生土長的ABC。作為第一代移民的孩子,他們比國內長的我,少了一份功利心,多了一份自信。對於歸屬感,他們的態度類似於自小隨父母離開家鄉、在北上廣長大的孩子。對於老家(中國),雖然會同父母回去,但是沒有認同感。
雖然生活單純,但是這一幫孩子並不是毫無煩惱。比學習成績,比體育,比誰上的大學好,這些方面的壓力和國內的孩子差不多。有的父母甚至還是舊式思維,把他們沒有完成的夢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部分孩子承受的壓力不亞於應試教育下的學生。但是,普遍的情況是,這些孩子比中國的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實現自己的想法。他們在美國的發展路徑比上一代人更加多元化, 即使進入絕對上流社會的孩子也並不多。
美國是個階級已經固化的社會,維持在中產這種富足而閑適的狀態,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但是,進入中產之上,需要幾代人的資源。第一代ABC在這一方面相對薄弱。
中國處在階級形成的階段,如今,下一代的階級改變還存在可能性,但是,未來也許會越來越難。
V. 我
我對自己的定義是,一個從老家來到異地打拚的人。深感幸運的是,我拿到了這裡的戶口。但是,我沒有房子,沒有車子,父母在我畢業後就不會再養我,我得在這裡立足,一張戶口是遠遠不夠的。你要問我,我這樣的移民怎麼想,我只能說,和去北上廣打拚的畢業生一樣,我想要的還有很多。
說了這麼多人群的生活,只是想展現一些在美國發展的可能性,看看這是不是大家想要的東西。美國這麼大,這麼多行當,籠統的概括移民好不好,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就像你不會問一個北京人」你拿到北京戶口後的發展路徑是什麼「。這一張卡,一個戶口,拿到了只是和千萬當地人站在近一點的起跑線上,而已。
如果一定要說移民的好處,移民了之後會少了不少後顧之憂,會比同齡人更有底氣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夢想。我看到的美國,是一個比較公平的社會。雖然沒有短時間暴富的機會,但是努力的付出,大都都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最後,每到一個地方之前,要想好自己如何活下去,想要什麼生活,怎麼養活家人。不能把移民當成人生的終極目標呢。
---------------------------------------------------------------------------------------
補充:
距離發表答案已經一年有餘。這一年裡收穫了許多的贊和評論,每條評論都細細讀了,十分感謝大家的盛情。
寫下這篇答案的時候,我只是希望那些心裡懷揣著移民想法的人,能合理的衡量自己的預期值,結合實際做下理性的分析,把合理的籌碼,押注在移民之中。
我自己對於是否移民有一個簡單的衡量點:能否在移民國家靠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和家人過上預期的生活。在國內,鼓勵移民的人可能懷揣著不一樣的動機,他們可能會因為悲觀主義/樂觀主義而誇大了國與國的對比。不管旁人把移民國家吹噓的如何富足,教育如何優秀,你在移民國家賺取不到,就等同於沒有。
如果能把目前財產狀況,目前自己在移民國家收入,今後在移民國家的職業發展前景,作為最先的考量因素,會是一個較為理性的移民分析。這些考慮越具體越好。
關於父母的贍養也是出於一樣的考慮。不管與父母離得有多遠,我個人會把「能不能靠自己力量養活他們」作為思考的第一點。我認為,以愛的名義回到他們身邊,卻花著他們的養老金,不是孝順。所以不管與他們相隔多遠,實現個人的財務自由、維持父母的生活水平,是我放在首位的事情。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艘船,我們的社會就是一片海。移民,就是從一片海,駛向了另一片海。可能會經歷風浪和顛簸,可能會看到更壯麗的美景,但是不變的是船上裝載著的那些夢想,家人和感情。我們沒有逆天而行的能力,只是希望在汪洋大海里,守護好小船上的一點東西,帶著他們,順勢而為,揚帆而行。
希望大家都能,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不管在哪裡。謝邀邀邀邀邀。
這個問題這兩天淹沒了我的時間線。我想我生活過(不是去過)的國家也算不少,現在依然在外面各種漂泊,大約有資格談一下(如果你覺得我沒資格,可以來打我,打完我還會請你吃飯)。
實際上這麼些年來我已經對移民這個話題免疫了,有這麼幾點想說:- 移民的理由是什麼?是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於是他們想要更好的生活,這兩點缺一不可。早些年移民的話題遠沒有這麼熱門,如今人們過得好了,有了更高的追求。祝福他們。
- 我的經驗告訴我:No matter where I am, I"m fuck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So fuck politics! (是的我人品差)。
- 移民是私人的選擇,每個人對生活有不同的訴求,請尊重別人的選擇,沒有必要指手畫腳。
- 生活不是比較比較比較比較比較!不是數字數字數字數字數字!別人的選擇不一定適合你,如果你偏要認為哪種生活更好,去做就是了。
- 請至少在某一個國家長期生活過一段時間(上學不算),與當地社會各個部門各個環節打過交道以後再思考並討論移民的問題。畢竟無論是想像中還是道聽途說的綠洲,即便不是海市蜃樓,也可能水土不服。
- 希望你們能夠理解,每一個靠雙手在海外打拚的華人,他們都有自己的難處。他們只是選擇了另外一種奮鬥的方式。也許他們在不同的國度里獲得了一些機會,那也是他們靠著點滴積累所得。無論在哪裡,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簡單二字。
- 那些在移民之前已經完成財富積累的人,他們當然有權追求他們想要的生活,那是對他們(或者他們的父輩)所付出的艱辛的回報。如果你羨慕嫉妒,完全可以想辦法加入他們,而不是揣測他們的動機,甚至質疑他們的成就。
- 屁股決定立場。移了的和想移的,拚命說移民好;跑不了的和不想跑的,拚命說移民不好,真是沒什麼意思。其實怎麼都好,只要你開心就好,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 我長期流放海外,但是並沒有移民,因為我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生活。希望你們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這個問題現有的答案讓我意識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對於不同的人而言,甚至同樣的人在不同的階段,在移民/出國的問題上,同樣是選擇選擇「安穩」還是選擇「挑戰」,可能意味著完全相反的選擇。其實大家至少有一個共識:
前提:這裡說的移民,是指移民到北美,西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發達地區。
舉幾個例子。
例子一:國內某三線城市藍翔畢業(好吧我惡俗一下)熟練電焊工,有十年工作經驗,在國內糊口不成問題,若到澳洲工作可以拿到和國內數字類似的工資,但從RMB變成了澳元。
例子二:國內某頂尖高校畢業,金融工程專業,父母在國內都有不錯人脈經營,若留在國內可能可以從父母的庇護之下有一個很好的起點;但也可以選擇出國留學就業,自己打拚出一番天地。
例子三:國內白手起家富豪,在實業上有所成就,和很多類似的企業家一樣,由於環境和時代的限制,在發家過程中難免接觸到了灰色區域,現在可以用自己一年的收入完成投資移民。
例子四:家在國內的留學生,從初中畢業開始就負笈海外,米帝頂尖大學畢業後在矽谷當工程師三五年,收入穩定不但衣食無憂,還能保證自己的吃喝玩樂,就是開始覺得工作有點無聊了,恰好發現國內企業在高薪招聘和自己領域相關的技術人員。在考慮回國還是留下。
對於例子一的人而言,留在國內屬於是一個在短期內預期相對穩定的選擇,而出國打拚在收入,社會保障,個人尊嚴等方面可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也存在不確定性。也就是說留在國內選擇的是穩定,出國選擇的是挑戰和機會。
對於例子二的人而言,無論是留在國內還是出去,都只是好和更好的區別。可能留在國內是個更穩定的預期,但相對於例子一里的人而言,例子二里的人面對的選擇則明顯沒有那麼一刀切的清楚,更多的可能是在對生活方式和長遠打算上的選擇。
對於例子三的人而言,留在國內可能能更利於企業的發展,但也可能某天風向一邊陷入無盡的麻煩。若拿到國外身份後在回國搭理實業,則進退有度。對其而言,移民則根本不是選擇挑戰和機會,而只是花錢買了一份保險罷了。
對於例子四的人而言,很明顯,如果留在矽谷的話收入預期基本可以鎖定,而且生活的安逸和穩定也能得到保證,反而是回國要面對重新適應環境,生活質量和預期會出現較大的不定數,還要承受各種在米國不存的奇奇怪怪的限制(雖然這些限制某一天可能會漸漸變少)。當然,由於所在的領域正好是國家大規模砸錢研發的領域,若是回國的話可能會最終在領域裡能有比留美達到更高的高度。對於這樣的人而言,選擇移民反倒是選擇了安逸,而回國則是像當年第一批翻越阿巴拉契山脈向大平原進發的殖民者們那樣,面對著不確定的未來,不確定的挑戰,不確定的預期,當然也有不確定的驚喜。
當然上面沒有一個例子完全是和答主當前情況相符的,不過如果真的要說個人的選擇的話:
與其說我是不想移民,還不如說我是不想在一個地方長期settle下來——趁著自己的血和中二還沒有冷下來之前——我還沒玩夠呢,為什麼要鎖定預期?
說白了,大家很多時候雖然說的都是人話還能吵成這樣,無非是沒有意識到其實誰都是在「雞同鴨講」罷了。。。
作為一個出生在新疆、目前戶口仍在新疆的漢族人,實在是被各種政策歧視逼瘋了。
其他省份的人一次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如港澳簽注),在這裡要跑4個不同的地方、一層層盤查後才能辦理,而且還不一定成功。
新疆人民就算在國內旅遊也常常遭遇突如其來的盤問啦、查身份證啦,這我就不吐槽了。
而工作方面,你付出的永遠會比少數民族多,得到的遠比他們少。
鑒於我現在的經歷和學歷,想要改變自己的戶口也很難了,而且永遠丟不掉我「65」開頭的身份證,所以還是好好準備出去讀書移民吧。
上大學的時候覺得回家工作也不錯,畢竟家在這裡,回來後很多次從各個政府部門、街道社區出來後,一邊哭一邊打車,悔不當初,我的故鄉還是永遠回望著比較好,現在已經下定決心不擇手段也要移民。
我今天忽然跟親愛的說我也想聊聊這個問題,雖然沒有關注,但總是有人在我的時間線上刷這問題,這兩年也確實越來越多朋友關注移民。他跟我說沒必要,因為移民這種關乎人生的事,每個人都會有截然不同的的體會。你如何讓別人理解你的選擇,你又如何能去建議別人的人生?
所以我只想寫點感悟,也許會有參考性,但我跟父母一樣從來不勸人移民,因為這雖然不是一條不歸路,卻是非常重大的人生抉擇。與其去想移還是不移,不如出去遊玩,或是遊學,體會下當地的生活,也許比聽別人描述的片面之詞來的更好。
十三年前跟家人移民,拿了楓葉卡,五年以後入籍。那之後在中國住了幾年。"
那是我第一次是比較北美和中國的生活,那個時候年紀還小,對於品牌,價格,和生活的柴米油鹽處於無知狀態,也感受不到污染。我看到的只是國內生活紛繁的一面。逛街,泡吧,唱卡拉OK,看電影,朋友聚餐。享受著便宜的計程車,書籍,盜版影片和軟體,還可以看國內的各種狗血劇和腦殘綜藝節目。
除了每年要為了繼續合法住在中國給政府繳納簽證費以外,我一直在廣東和上海過著比國外更快樂的生活,也形成了很多人一樣的心態,只要錢夠,在中國一樣過美好的生活。可以到進口超市購買德國的牛奶比利時的巧克力法國的芝士,可以抱著Mac坐在星巴克里對著路人一臉傲嬌的冷漠,雖然奢侈品比較貴,但發個微博就會有一群人來和土豪做朋友。
可是漸漸的,從什麼時候起呢?我卻越來越想念楓葉國。最初是從08年飲茶,到09年很多網站的封鎖,到最終google和gmail都無法順暢使用。沒錯,翻牆是可以解決問題,我們生活中也確實沒有那麼多敏感瓷擔心被查水表。但那是一種心靈的壓抑感,在每一次被和諧,被刪貼,在你每一次訪問某個鏈接面對著404,一點一滴中你感到自己是被束縛的,你不可以當一個大V,你不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意見乃至憤怒,因為你會成為名單上被注意的那一個。談起08年的那一次,原本只是我和豆瓣幾個網友想為汶川做點事,在之前我試圖聯繫過紅十字會,市共青團,遭遇到各種推搪,最後卻只能聯繫上某國企內部團委參與,結局卻是…
永遠不會忘記十幾歲的自己當著來找我們喝茶的警察大叔流下眼淚 「為什麼在中國想做點事那麼難」
世博會以後,魔都空氣每況愈下。以前住在廣東我很少感冒,到魔都後每年冬天都上呼吸道感染兩到三次,每次咳嗽大半個月,而我在2011年經常戲謔自己是pm2.5人肉探測器,只要覺得不適一定是空氣重度污染。當霧霾仍是一種數值和氣息,當人們只是抱怨空氣不好,當大家帶著啥事兒也不管的棉布口罩預防著幾十年以後會不會得肺癌,離開也像是一種矯情。但對於呼吸系統疾病,鼻敏感疾病的病人來說,離開代表著生活質量真的不一樣了。在寂寞和病痛之間,寂寞又算的了什麼?
2012年我回了楓葉國,像是傳說中的新移民,一切都從頭開始。熟悉環境,交朋友,求職和工作。
十三年後國外的家庭娛樂生活再不像以前那樣貧瘠,微信,skype,facetime,讓人感受不到強烈的距離感。優酷,迅雷,人人字幕組,unblock youku,apple tv還有家裡各種機頂盒直播著tvb,鳳凰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一邊看著直播的大爆炸,也沒錯過香港的my盛lady。科技讓你在室內體會不到你已經離開,因為即使在天朝,你此時不是也在刷知乎嗎。
秋天放假回國,在深圳的購物公園和好機友泡吧,洗手間排隊時看著周圍穿著時尚,打扮精緻的酒吧里出來的姑娘們卻在用著那樣的洗手間,擁擠,有氣味和不清潔,沒有座廁,沒有廁紙…我知道國內有很多裝修的很好的設施中都不太注意洗手間,但和國外的洗手間里的乾淨和設施相比,你會感到一個人在洗手間這樣私密的場所感到高貴比在商場酒吧重要的多。你覺得作為一個人類,你在排泄的時候被尊重了。
像是這樣的小細節還有很多,例如政府給提供的免費的進修機會,各類講座和社區活動。例如丟了錢包以後郵局根據證件上的地址跨省免費幫你寄回來。例如在騎車的海邊道路上為運動的人準備了飲水器和廁所。每次讓我驚喜的小細節漸漸發覺所謂的移民生活並不是平時說得那樣片面的只限於食品安全,空氣,為了大房子,為了孩子受教育。我們應該體會一下更文明的基礎建設和社會服務,乃至規則的建立和執行,一點一滴都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去設立的。我們確實應該讓中國變的更好,但在這之前我們應該參考別人都做了什麼。
移民,其實很像是一個產品經理在砍需求,它只能實現你某幾個需求,甚至實現的非常好。但是那些其它的需求譬如在國內一樣多的發展空間,各種圈子聚會,和親人的相處機會,廉價的人力服務…有的你也許未來才能實現它們,有的只能砍掉。一個會砍需求的人,他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獲得最多贊同回答的一定是個男人,而且在國內有一定的社會經濟地位,所以到了國外發現什麼特權都木有了,自己變成了普通人沒人care,很不爽,於是回來繼續過著踩在大多數人肩膀上的生活。那個回答里說收入10W以下的人很期望移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大多數人過得實在是太tm沒有尊嚴的生活了。
「如果你一生的志願就是能在國外呼吸到自由新鮮的空氣,有一份花完開支後一個月還能余幾百刀的收入,有一份貸款在小鎮上買一座木板HOUSE,在選舉時可以握到郡長們熱情洋溢的手,閑時可以到OUTlet搶搶貨,長周末帶著一家開車到一個湖邊支個帳篷,同時孩子還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那麼請沉浸在移民的熱情中吧。」 —— 這樣的生活別說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可能過上,再說如果50%的中國人能過上這樣生活,大家誰想移民??
我在發達國家學習過3年(木有儘力留下是人生近10年最遺憾的事),男人如果想有當大爺的感覺就不要移民了,女性如果自己本身比較獨立,又比較嚮往自由的環境,還是西方發達國家比較好。
****
答主說的那些問題,就醫不便,可能遇到的歧視,無法通過開後門辦事,職場發展瓶頸——其實還有更多補充:很多商店(不是超市)下午5點多就關門,吃喝玩樂的場所和設施別說和北上廣這些地方相比,就連二線城市都比不上,難得上個中餐館又貴又難吃,各種人工服務貴的要死??還可以舉很多例子。如果夢想去國外就能奢華生活,那真是沒有的,只是生活,正常的生活——我有個朋友本來已經在澳洲入籍,回國工作幾年又回了澳洲,還有在美國、英國的好朋友,他們偶有回國的嘗試,但是低工資、很不樂觀的職業發展、高房價、極差的生活環境,糟糕的教育等情況,還是選擇留在了那裡。如果說融入移民國家的主流有難度,我現在的問題是在國內融入所謂的主流好像也沒那麼容易。
我同意答主的意見,是否能適應國外的生活,最好親自體驗一段時間。
普通人一個,在美國打過三個月的工,說幾件事
第一:我再Nevada的一個小鎮賭場打工,7.5刀每小時,每周四十小時以上1.5倍工資,全美最低工資,除此之外每天能有20刀的消費,就這樣三個月我攢了7000刀,自己cover了去英國玩一個月的費用,買了一個國內8000的單反。
第二:我的小上司好賭負債,找我們幾個窮逼學生借錢後被舉報,賭場老闆夫人親自從拉斯維加斯來跟我了解情況並跟我們道歉,替還不起錢的小上司把錢還給我們。
第三:只要在超市買完大包小包的時候肯定會有開著皮卡的老墨問用不用載我回去。
第四:舍友在班上不舒服,讓經理看見,一通問詢之後拉著上車直接送去診所,再三囑咐注意身體。
這是在美國很窮 很偏 的一個鎮子上我的經歷。
對比一下,我在天津的德克士打過工,還是幾件事
第一:每天的工作時間至少超過排班表3個小時
第二:發的工資和我的工作時間有嚴重不符
第三:有一次騎著電動去總部取宣傳單,回來時遇上大雨,宣傳單裹著塑料包裹,我沒有雨衣,回到店裡經理說你怎麼這麼半天才回來,你看看這單子,而我只能落湯雞一樣聽著。
這都是我在大學期間的經歷,我的觀點就是在國內作為普通人你不會得到尊重,不會有享受優質生活的機會,你能做的就是為了生存拚命,在美國,只要你認真做好你的工作你就會衣食無憂,你的生活水平和國內比就是一天一地。
現在我已經拿到美國研究生的offer,希望我能留在那邊。
歡迎來噴
好吧,再說幾句,沒回答過幾個問題,這次這麼多人回復討論很激動~~
首先我不是妹子~~ 我是一個188cm 100kg的男同胞~~
我參加的是大學生赴美交流的一個項目,是拿的j1簽證辦社保卡參加的正式實習,非黑工。
我在的賭場是酒店加賭場的性質,叫montego bay hotlel casino,有興趣可以google一下。
我的工資是7.5沒錯的,但是我每天的工資是7.5×8+(我打掃的房間數-14)×不同的加班費,一般的話超過兩間一間5刀,第3第4間7刀,第5第6間9刀,周六日的工資是7.5×8×1.5再加上不同房間所對應的錢,所以我一周的收入大概在700到800之間,而且為了去英國看女友從6月15號到9月15號我只休息了7天左右吧,如果再有疑問的我發支票照片啊~~~不要逼我~~~,因為是小鎮,每個月所支付的水電房租差不多只有200刀,每天中午員工餐5刀(我要告訴你們吃的是和客人一樣的價值20刀的自助你們是不是還是不信~~),自己每周去超市大概買50刀左右的吃的,健身每個月20刀,上班有free shuttle,每周和室友在外面吃一頓,一個月加一起所有的開支在500左右,住灣區的la的大蘋果的請閉嘴~~,除了工資我每天有將近20左右的小費,所以我的工資基本就沒有花~~~
以上是關於工資的回答
有些人說不應該因為幾天的見聞就去感覺一個國家,這點說的很對,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目標不一樣,當然感觸就不一樣。當時和我同行的有7個中國學生,其中的5個幹了兩周就直接走掉,也沒有和酒店的經歷辭職,這讓我感覺很丟人,起碼的契約精神應該要有一點吧?畢竟和人家簽了3個月的工作合同。也許他們覺得來到這個鎮上和他們當初設想來這裡差了很多,沒有高樓大廈,沒有那種世界第一大國的繁華,只是在一個位於沙漠的小鎮,來去都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你走之前起碼要和僱傭你的僱主說明白吧?再說一件事,頭兩個星期我們7個中國學生住在一個小house,3間屋子,我不是一個很勤快的人,但是我會每天把自己造成的垃圾處理乾淨,第一周我會把廚房的大垃圾袋扔掉,因為其他人從來都不管,第二周的時候我賭氣就沒有管(可以批評我),直到住在一樓的實在受不了垃圾袋的味道就把垃圾袋放在了房子門口(我們離垃圾箱50米)直到鄰居給門上貼了一個條,寫的很諷刺,這種感覺大家試著想一下,我的感覺是噁心著別人了,很尷尬,可同行的人的反應是我靠,死老外竟然罵我~~
其他的事情我就不說了~自此之後我搬到了旁邊幾個老外家裡,兩個蒙古人,一個土耳其人,剩下的日子我們住在一起更像一個family,大家都會一起加班,一起採購,然後回來一起做飯再一起打掃,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很難忘這段日子。(有興趣我可以發圖)
我試問一下,那幾個中國學生回來會怎麼說?這個項目太坑了,完全就是騙錢,把我們拉到一個鎮子當苦工,當地人歧視我們,巴拉巴拉,請問我可以這麼想么?
我必須要說,在那邊的日子很苦但也很甜,走的時候我的經理,領班都邀請我們幾個去他們家給我們送行,和那幾個外國室友至今仍會彼此問候。
有人說美國生活不容易,沒錯,很辛苦,當地墨西哥阿姨自己打這兩份工養著四個孩子這種情況很普遍,但是我們聽過他們抱怨什麼,因為他們也可也過得很好啊,都有自己的車自己的房子,孩子的教育醫療都不用操心,只要每天多干一點,多攢一點錢就可以做點想做的事,旅旅遊,據聚餐。
而且我還要聲明,我沒有外面的月亮就比家鄉圓這種想法,我愛天津,愛的很直接,我喜歡叫上三兩朋友擼擼串,打打球,和女朋友逛逛街,陪父母聊聊天,我在這裡有不錯的工作,但是我只是忘不掉那邊的這種生活。有人會說國內國外差距有那麼大嗎,你要是有錢人真的沒那麼大,但是成為有錢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多少人付出努力但是仍然流於平庸,我只能保證自己去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去爭取機會去抓住機會,但我不能保證成為一個有錢人,所以我覺得哪怕去了美國,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的生活會比在國內更優越,很簡單。
我就是想到哪寫到哪水平沒這麼高,和我同行的幾個中國學生其實也就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有錢的都參加遊學的,誰會想著來干這種,對吧,但是就是作為普通人的孩子都吃不了一絲苦。對比一下,兩個蒙古室友都是學醫的,父母都是醫生,土耳其室友的父親是銀行的經理,在當地也都是上層家庭的孩子,他們的想法就是自己來這邊攢錢然後旅行,他們都做到了,為什麼咱們這邊的學生都沒辦法堅持? 這就當時我的一個問題吧,大家有興趣就討論一下,都是發展中國家的學生,為什麼會有這種差距。
對了, 我想問一下 司昊,兩個問題:
第一:你現在是什麼背景?
第二:如果你是一個牛人,一般人現在沒有達到你的高度該怎麼辦?
評論里好多人在說哪個國家好 其實這個確實很難定義
就像吃飯選飯館一樣,眾口難調,很難說那個好吃那個不好吃,好吃的飯館也有不好吃的菜,反之亦然。除非真有人把多少個飯館的所有菜都吃遍了,而且還是在味覺符合大眾口味的情況下才能說嗯,這個確實好吃。 作為普通食客的我們就儘可能挑我們認為性價比比較高的去吃好了,等經濟條件允許了,就哪個都去試一試,也許才會發現最適合自己的。
當國民無法用手投票的時候,他們只好用腳。
最近看到趙本山的新聞,越發感慨。。更新一發。。
知乎 -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如何看待趙本山妻子與兒女移民新加坡的事件?
大家也看到了,其中第一個問題,最近為什麼突然湧現很多趙本山的負面新聞?不知為何,顯示成了那樣,也不知道你們能不能點進去。。
我想說的,其實這就是大多數人想移民的原因。。
在中國,活得累,且沒有安全感。。
在過去差不過二十多年,趙本山在中國文藝界都擔當著別人無法替代的角色,是一個從鄉村草根奮鬥到娛樂界大佬的極致典型。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可動搖的人物,在政治面前也仍然是個無足輕重的肖小人物。
業界大佬如趙本山,也不過如是。。。看見山雨欲來風滿樓,也不得不趕緊安排妻兒移民。。何況是中小企業主?何況是平頭老百姓?
國內固然機會多市場大,但卻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冒著極大的風險。。
做的小,加班應酬上供一個都不能少。。。賺著白菜錢,操著白粉心。。
做大了,則必然面臨站隊的問題。。一個不小心,參見趙本山。。。
戲謔的說一句。。。我只想安安靜靜的做一個美男子啊!!!
但中國,卻真心不是一個能讓人安安靜靜過一輩子的國家。。。
不移民,又待如何呢?
————————————————分割線————————————————————————
哎。。。。前幾名的答案,看得感慨良多。。。
為什麼移民?移民有好多壞處。。。
移民的壞處?這個問題里,我曾經這樣說。
國內
好處:文化共通,事業起點較高,父母好照顧,朋友圈人脈圈已經形成。
壞處:自然環境差,食品安全差,做事業付出代價高,醫療保障低,教育制度差。國外
好處:自然環境好,食品安全高,潛規則少,醫療保障高,教育體制好。
壞處:文化隔閡,從頭開始,父母太遠,人脈朋友從頭開始。。其實可以看到,國內的好處即是國外的壞處,國內的壞處即是國內的好處。
而這,就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
其實前幾名講的,無非就是這些。。
@莫名 說的,是國內的不公平待遇,做事代價高。@Xu Bin說的,是國內事業起點高,經濟發展好,有錢途。
三樓的匿名,講的是海外的天花板,還引用了我的答案,再次感謝。可惜被強迫修改了。。。
@OnlySwan大V的最後一段,我特別喜歡。
移民,其實很像是一個產品經理在砍需求,它只能實現你某幾個需求,甚至實現的非常好。但是那些其它的需求譬如在國內一樣多的發展空間,各種圈子聚會,和親人的相處機會,廉價的人力服務…有的你也許未來才能實現它們,有的只能砍掉。一個會砍需求的人,他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然後, @劉易傑今天寫了答案,很贊,說出了我大部分的觀點。。。鑒於他已經很激動了,我把我下面之前比較激動的措辭就去掉了。。
——————————————————正題來了—————————————————————
作為一個業內人士,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要解答客戶「為什麼我要移民」這個問題。。
我的回答從來很簡單,「除了飲食口味、暴富機會和親友圈,其他幾乎所有層面均碾壓國內。我為什麼不移民?」
問題問,移民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大富豪移民的理由是什麼,高端精英移民的理由是什麼。 明確了這個,那麼@Xu Bin的答案就特別扯。大量羅列富豪階層、精英階層留在中國的好處,並不能代表老百姓來判定移民是短視的。。。
在看看 @宋黎的答案,鐮刀割麥子的比喻這是我家移民的直接理由。中產在國內並不是利益固有階層,而是被收割階層,養肥即殺。而中產在梭形的澳洲社會是中堅力量。
剛剛還看到了一個神答案,@King Wang,你也是蠻拼的,犬儒到了極致的答案啊。。。還臉皮極厚的公開說自己是小號。。。還更加臉皮厚的發私信給我,讓我去看。。。真有志氣!
中國的現狀也許還仍然適合發展,但的確不適合人類居住。
衣:澳洲衣服雖然土,但就購買力來說,真心便宜。奢侈品?你看看那些門口排隊的人。。。
食:澳洲飯菜的確很不可口,但食品安全,真心沒話說。澳洲吃東西,是以本土食品為傲的。。
住:國內北上廣買一百平左右的毛坯房,澳洲可以在不錯的地方買別墅。。還是精裝修的。。。
行:澳洲高速不收費,從來不堵車。。不服來戰。。。
衣食住行都不行了,你光跟我說中國以後各種好發展,有個屁用?
首先我不一定能看見,其次我看見了也不一定能享受得著。。
就算@Xu Bin你說得全對,我都不想在國內呆。。。
前段時間回國出差,看往了下親戚朋友。。。發現現在的中國,已經幾近瘋狂。。。孩子從出生就要比較,誰家先會爬,誰家先會坐,誰家先會說話。。。電視機里各種小孩子開始參加選秀,說著大人的話,圓著父母的夢。。。
為了成為人上人,中國人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年齡層是活得不累的。。。這樣的重壓之下,整個民族性都正在變的扭曲。。。
為什麼國人總是追求財富、追求地位,而別人卻可以注重享受家庭生活,享受天倫之樂?
你我都明白這原因,但你我卻都無法改變。。
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看了父母辛勞一生,我不想像父母一樣累,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活得那麼累。。
在澳洲,我對我以後孩子的要求,只有兩條:不違法,並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剩下的,他怎麼高興怎麼活。。
這在中國,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沒有人敢拍著胸脯說一定可以做到的。。
也許中國以後會很好,我也希望中國以後會更好。。但目前,我完全看不到那個苗頭,完全不認為在我這輩子里能夠親眼看見。。
那麼我為什麼不移民?為什麼不先為自己的子女確保一個安全安穩的環境呢?有朝一日,我的子孫真的想回歸祖國,而他們也的確有這個能力的話,那就再移民回去嘛!
選擇權不易得,能夠做出選擇的那部分人已經做出了選擇。。。還不能做選擇的人們,並不該抱著阿Q心理自我暗示,而是要更加努力。。
就像 @劉易傑的答案下面的一個評論說的,一會兒肯定會有英語極好,能力超強,家裡巨有錢,但就願意在中國呆著的人過來打你臉的!
沒錯啊!來打臉嘛!你真的能達到那個水平,我為你高興還來不及,怕你打我臉?
對中國也一樣,我巴不得有朝一日中國發展成世界第一強國,現在這個答案下面一堆人過來打我臉,說:看,傻逼了吧你!
來嘛!求打臉!我也是中國人,我為那樣的被打臉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但是!一天沒到那個程度,咱就別把頭埋在沙子里,一個勁兒的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告訴自己祖國多好!7月18日補充
有些評論弄不懂什麼叫應然和實然,我開宗明義已經說了,這是我聽到的一些人的想法、說法,既然這個問題問「移民的理由是什麼」,那這些人移民的理由應該是很切題的一個回答。至於這些想法是否足夠聰明,是不是片面,是不是太偏激……都不是我想表達的觀點,且由於極易招戰不想過多評論。
至於有個評論說我家很有錢,千萬資產,我怎麼沒移民…我只能呵呵且刪掉了。
請看中國對外移民人數居全球第四 每年逾千萬新華社的消息
中國移民數逐年增高了是客觀事實,你非要認為沒人移民我也不知道說啥好。當然有千萬人移民,還有億萬人沒有移民,你認識的和我認識的不是一撥人,就這麼簡單。
我支持的移民態度評論里有寫:如果移民可以明確提高收入或者生活水平(技術移民)似乎是件合理的事兒;如果移民只是換個身份,其實你早就是全球人了,那移民似乎沒什麼大不了;如果是因為職業發展,美帝日本更適合你,中國這塊確實不行那你去了也無可厚非(科研人員,職業經理人等),當然除了這三種我其實也不太想得到還有什麼移民理由,畢竟移民不是單方面的事兒,你願意移也要對方願意收,且由於中國移民的大幅增長,對移民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都不是勉強沒幸福的事兒了,而是勉強沒人要啊。
-------------------------------------------------------------
只說我聽到的情況,不評論該舉動是否明智。我認識的民企老總(主要集中在江浙),身價幾千萬過億到幾十億的,基本都考慮過或者已經移民,主要幾個目的:
一,為了孩子,更主要為了孩子的教育,小孩子其實適應性很強,小學的年紀帶出國幾次,發現小孩子還蠻喜歡國外的也就沒負擔了。小孩子拿個國外身份,讀書,英語問題解決,算是家長儘力了。大到高中的孩子一般還是讀完高中再出國讀書的多。很多單純不希望孩子被洗腦,希望孩子有更獨立的思維。
二,為了安全。大凡做到一定規模的企業,都深知在中國做生意的不易和危險,後台倒了牽連到的,惹到某個利益方被搞倒的,天災人禍倒了的,還有些更老一些的普遍對我黨是不信任的,因為他們經歷過不少各種荒唐殘酷的運動。外國身份很多時候是有用的,起碼在遇到事情時候待遇和國人有差。客觀事實。
三,主要是個身份改變,其他變化不大。大到這個程度的老闆們,很多都頻繁出國(為了生意),其實很熟悉國外的環境。所謂移民不代表不回大陸了,事實上生意照做,只是家換了個地方,以前國內海外73跑,可能就46了。海外找個華人社區跟國內真心差距不大。
見到不少答案里強烈的愛國氣氛和濃郁的你出去就後悔了,就回不來了之類的,真心是多想了。聽來的,比較可怕,先匿名再說。
家裡體制內沒人,但是有些小錢。一直認為世界上沒有錢擺不平的事兒,所以我很浪。直到我爹跟我說了個真事兒。有些商業用地,本來持有的好好的,後來突然新蓋了機場/地鐵站/火車站,價值上去了。按理這人要歡欣鼓舞啊,但是反而更多人提心弔膽了。因為zf如果和某個房地產商有合作,看上了這塊地,會強行說你這個地哪裡哪裡有問題,不合規定,直接就給收上來了。只給少的不能再少的錢。這時候體制里沒人或者沒有官足夠大的那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使出渾身解數都沒辦法證明這地是合規範的(而且也確實是),因為所有人都想著讓你不合規範,那你就是不和規範。聽到這裡我都是一身的冷汗,感覺就像如果有人希望把你關在精神病院里永遠不放出來,就買通所有人丟咬定你是精神病不把你放出來,那你就是一個精神病。
當然,新官上任之後情況已經好很多了。但是你能理解以前為什麼很多人要走了吧?有錢人提心弔膽,沒錢的人饑寒交迫,體制內的人腦滿腸肥。雖然留下來可以改變他,但我更希望拿到了外國身份之後回來,在不會威脅到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為祖國做一點點貢獻。經@rschen (為毛無法 @你? )提醒發現題目改動造成了很大的問題,特此呼籲不要亂改題目造成歧義
寫在前面
你可以不喜歡這個國家,喜歡移民,但是請尊重留下的
你可以很熱愛這個國家,喜歡留下,但是請尊重出去的
大家都只是為了過日子罷了,雞頭鳳尾,個人追求不同,勿強求。
--------------------------------------------
原來我只是想在 @劉易傑 的回答下表示下對他的反對和對同樣高票的 @Xu Bin的不支持。沒想到反而來了200多贊。那麼我也就回答下問題好了,
先吐槽
先說Xu Bin先生的回答,總結起來一句話,中國未來很nb你們移民移錯了。根據這個結論我們反推就是你們現在移民是因為中國不夠nb。可是這真的是事實么?如劉易傑先生所說,移民成本很高的,走的都是中國的富裕階層,對他們來說中國nb與否不重要,他們的生活品質已經很高了。不管是教育,還是社會地位,或者空氣質量都不是最大的問題。真正的原因是???
再說劉易傑先生的回答,總結起來就是你們同意xubin就是因為不能移民的酸葡萄心理。什麼時候吐槽也能有2000票了?如果你的酸葡萄論是正確的,這解釋不了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留學人員回國啊,這些人都是酸葡萄么?這可是你口中的比較富裕的階層啊。而其他移民的人群真的就是為了教育和醫療?別逗了你都說了這是些什麼人,掌握著怎樣的社會資源,你覺得教育和醫療這種「小事」人家會在乎? 真正的原因是???
個人看法: 國內移民的真正原因是對未來財產的安全的擔憂。相當部分的擔憂來自於資產積累中的原罪。說白了就是斯諾登他能不去俄羅斯么?他敢不去么?他在美國還能混下去么?除了原罪外,對於未來政局的變革和可能的損失表示擔憂,也是主因。 至於說人家為了地溝油和醫療移民的,別開玩笑了,你在國外看過病么?動過手術么? 我會和你說我在皇家xx醫院急診室坐了4個小時就為了縫個傷口么。
這二位的回答在各自的象限內都是對的,但是世間種種,怎麼會只有一面?一個象限?只找出1個面,然後就說是這樣的,盲人摸象啊
再回答
我認為的移民的原因:
1 未來的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2 比國內更「優良」的社會服務水平和安靜的生活
3 還有很大一部分的,盲從的羊群
最後有人問我你為啥回來了? @呂晨
每年看到報紙上有餐館被燒,我就想過頭條是亞裔被17個人圍毆,我就覺得不成
老闆的ABC侄子,工作上被壓制,我就覺得不能留
在急診室等了4個小時才能有人處理,我就無比懷念國內
朋友洗個澡就被破窗,然後洗劫一空,我覺得警察叔叔好啊
回來快10年了,回頭想想,我還是覺得回來好。
朋友發鏈接來邀我回答這個問題,上述回答看了一下,都不是特別滿意,讓我來回答一下吧:)
想看我為啥移民的歡迎點擊 你為什麼選擇移民?
有網友讀後跟我說「國外不一定是天堂」,我想了一下:當然不是天堂。這個世界上只有相對的天堂,沒有絕對的。
以一個關於移民已經完成時的海紙的角度,回答一下「為什麼現在國內有那麼多人提倡和鼓勵移民?」。
這個問題太大了,且問得不是很確切。至少我沒發現有人明目張胆宣傳說提倡移民吧。移民難道不僅僅就是個人選擇嗎?在這個年代,誰還能沒有倆移民的朋友啊。
我來說說我為什麼有時會和人談起移民並鼓勵一些朋友移民吧。
我並不是面對所有人都會鼓勵他們移民的,因為在體系里已經如魚得水的人是不必移民的。
即使這樣的人移民了,也未必就能適應這個不一樣的社會,可能沒過兩天覺得還是國內好,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我覺得移民還是需要門檻兒和運氣的。門檻兒就是,得多少有點真才實學,至於這個「才」和「學」的定義是不是學歷,我不做評論。真正有才華的人,是一定會被看到的。
每當我看到那些空有一身好技能好本事,努力看了N多書,卻因拼不過爹而無法施展的朋友們,我都會由衷地說一句:」出國吧「。這邊看重skill,不拼爹不拼媽不拼阿諛奉承,有一技之長就能收入可觀,而不是販賣廉價勞動力。
突然收到這麼多贊和評論答主有點手足無措... 首先謝謝大家,沒法一一回復真是抱歉,然後小更新一發說兩句:
謝謝大家誇獎我【中文好】,要是我說你們誇我我不開心那絕對是騙你們的。但是答主清楚自己的中文算不上是好,只是【過得去】而已。說自己小學六年級水平應該夠了吧? 其實說六年級答主都有點心虛,因為小學六年級好像要學古文的。 答主感覺好像因為我還會用兩個成語就讓大家覺得我中文【好】了,不過我們這邊第二代的中文普遍並不是很差,應該說,沒大家想像的那麼差。父母都是中國人的話還是比較注重中文的,我們年輕人就是【懶得說】而已。畢竟中文表達經常詞不達意也是挺苦惱的。但大家倒是因為語言優勢在進了大公司/銀行之後會外派到中國,或者負責一些亞太方面的事物,一回生二回熟所以最後中文並不會差到那裡去... ...
答主寫這篇答案的初衷是在中國社交網站上看見太多一面倒對國外名不屬實的宣傳,以及回國的時候也見過父母方面一味以為國外就是天堂我父母就是泡在蜜糖罐里的熟人。答主只是想表達一下海外華人生活沒很多人鼓吹的那麼好,大家也是各有苦衷的。答主母親一直很熱衷於上什麼萬維這類海外華人網站,這類網站倒是反映出了海外華人的生活也是有苦有甜的。但國內部分宣傳都是一味鼓吹國外如何好制度如何完善,閉口不提任何弊端,答主認為追求美好和進步本身沒錯,但這種宣傳就是帶有明顯誤導傾向,對人不僅是無益甚至是有害的。(當然也有鼓吹中國如何好的文章,有意思的是這種文章下面倒是有不少反對意見)答主也說不出大道理只能拿自家和周圍的親身經歷來舉例。希望家境相似並有移民意願的能冷靜斟酌。答主在這邊真的遇見過拼上一切甚至他父母都賣了房子把他供出國,真出來卻發現國外生活不盡人意的前輩,還有家裡花大力氣送進寄宿學校卻因為寂寞抑鬱鬧著要休學的同齡人,我哥哥也遇見過偷渡來打黑工的合租者。當然這裡也有很多答主家裡這樣沒什麼大波大難但是也遇見過不少小麻煩的普通中產家庭。出國與否的舍取都在個人,我作為一個外人並沒有勸阻別人的意思和能力,畢竟人想要追求幸福這是無可厚非的天性,但答主只是希望大家能理智取捨保持著平常心來看待【出國】這件事兒。
最後再次謝謝諸位的錯愛和寬容,如果能有人願意指出不足甚至有提高中文能力的方法答主會無比感激的
————————————————————————————————————————
這是我在知乎的第一個回答,啊仔細一想有點緊張。雖然很跑題,我只是想用一個海鱉二代的角度來說下我眼中的移民生活。
簡單介紹一下,我父母是很早那批出國留學的學者。目前一家人定居在歐洲瑞士,總之過著普通的Bourgeoisie生活,父母拿的是長久居留許可,保留著中國護照,而我和哥哥早已入籍。家中的長輩也同樣都是知識分子,不過他們早就退休了。我父母出國之前分別都是大學講師,出國首先是媽媽出國讀第二個博士學位,隨後父親利用三個月的探親時間也在某研究組找到了工作。父親出國一年後,把我哥哥也接了出去。我是出國之後生活穩定下來生的二胎。
我知道我父母一開始他們並沒有留下來定居的這種想法。用我媽媽的話說,他們出國的時候根本沒想這麼多,都是被逼著向前走的。邁出了第一步,有的時候就要跟上第二步,第三步。為了夫妻關係,為了家庭團圓,為了孩子... 然後一個不小心,啊,發現自己在國外呆了大半個輩子,自己馬上就要退休了。
打我記事兒起我父母就在為回國做積極準備,不僅自己積極準備也積極讓我們做著準備,這也是我現在能用中文在知乎回答的原因。我家周末晚餐桌上時常的話題是他們老同學老同事哪個已經坐上了副教授教授啊系主任啊院長啊院士啊,哪個單飛做什麼做什麼。然後由他們倆善意的對嘲挖苦結束。其實父母都拿到過來自國內的offer,大概是我高中時期國家有一個召回海外人才的項目,對方大學開的條件很誘人,各種title組建自己實驗室每人還有不小的一筆安居費。我父母徹夜難眠掙扎了思考了一個月,最終還是繼續留在大學醫院的實驗室做個小頭兒。而跟他同時出來的一對兒夫婦響應國家號召回國過的風生水起,瀟洒的扔下兒子留在這裡讀大學並且拜託我父母多讓兒子周末過來蹭口熱飯。
當初我父母留下的理由不能更簡單:雖然我哥已經服完兵役去外地上了大學,但是我還沒有。他們不認為我哥能當起我的監護人也不願意把我送到寄宿學校,帶我回國的話,首先我會拚死抵抗不說,就憑我的水平參加高考,大學的邊都別想摸上。而如果留下在這兒,我下半生應該能繼續做一頭被圈養的很好的豬。
是的,對我父母來說定居在國外的最大理由,就是孩子。
我覺得我哥倆應該是個挺不錯的代表:早期出國的和國外出生的。
基本上諸多家長都面臨著【我該怎麼讓孩子學中文】【我孩子一點都不喜歡學中文】【我孩子這樣回國怎麼辦】等等問題,我父母的解決方式一直簡單粗暴:在家裡就算哥倆也不許說德語更不許說瑞士德語,平時課下去中文學校學倆點兒中文,暑假把我哥倆扔回國參加期末考試。我哥的基礎比我好,也比我更懂中國一些,所以就算不喜歡,也不是很抗拒。而我就完全不一樣了,回國參加期末考試簡直是對我智商的嘲笑。母上大人還對我撂下考不及格就不帶我回來的狠話。總之這種噩夢一直持續到了小學四年,直到他們確保我哥倆有稍微差不多的中文基礎為止。
—— 不過話說回來,我中文能到今天的這個程度,我個人覺得比起中文學校的老師,還是要感謝漢化組和萬能的互聯網更多一點。
—— 至於學習方面,我父母早就放棄了按照國內標準來要求我了。我母親作為高智商的物理化學雙博士曾給我開過兩次物理小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但他們在選擇留下的同時,被迫面對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社會融入。(integration)
移民一代多數是寂寞的。就算有一些其他的朋友,但他們更加傾向於中國人來往,保留中國人的習慣和思維方式。就算中國人之間的來往他們也是很挑剔的,一開始父母只和學者留學生來往,慢慢的才通過教會打開了社交圈,試著認識一些不一樣的中國人,比如中醫,餐廳老闆,嫁給歪果仁的主婦。
雖然歐洲社會和美國社會相比更加保守封閉,更不容易融入,但是在我眼裡他們很多人都沒有積極的去嘗試過。在我認識的第一代人中,有些已經出國十五年有餘,別說瑞士德語了,連正經的德語依然不會說,平時也是只用英語溝通。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僑居在海外的華人,甚至最後信教也是參加華人的教會。比起瑞士的政局,他們更加傾向於關心討論中國政策,哪怕這對他們海外華人沒有任何直接影響。但正如右派常常批判穆斯林移民一樣,我也認為享受著國外的福利然後骨子做個頑固的本國人這不應該是移民的目的。不要說對兩國的文化,這對自己生活都沒有任何的幫助。在教會時候聽見某位主婦做飯都是和外國老公分開做的,因為中餐油煙味兒實在太大了,而她又不喜歡吃西餐,所以她就趁著老公不在家的時候炒菜,然後大開窗戶去油煙味。到時候用微波爐熱一熱吃。這事兒讓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我不否認第一代的吃苦耐勞,包括拼勁兒狠勁兒都是我們這些二代海鱉不能比擬的——他們比其他人付出了數倍的努力。但因為無法融入這個社會,所以沒法走到和能力相稱的高度,在職業生涯上遇見了瓶頸。拒絕融入的後果經常就是在不景氣的時代成為第一輪被淘汰的對象。很多一代學者在上次經濟危機中就成了保護主義的第一批犧牲者:大批不會說德語的高齡外國知識分子被解僱。理由呢: 啊,經濟不景氣,拿不到經費啦,不好意思。
沒錯,瑞士是相當保守的國家,保護主義也做的光明正大不要臉:每年限制非歐盟的外來人口,哦根據最近公投看來連歐盟都要限制了,工作?優先瑞士人,想要雇歪果仁?好的,老闆請你像移民局提交【沒有瑞士籍申請者能勝任這份工作】的證明然後我們考慮下發不發許可。 而歐盟諸國近年來整體政治傾向都在偏右移動,對外來人口似乎會限制的更嚴。
然後第二個問題隨之而來:兩代人之間的溝通。
我小時候遇見過最大的問題就是自我定位:我到底是個瑞士人還是個中國人。我哥覺得我想的太多了,我們本質上是披著中國人外觀的瑞士人。最簡單的就體現在我們無法認同父母的價值觀,假設這是年齡上的代溝。但我們明顯和表兄弟姐妹們完全不一樣,中國傳統教育模式對我們完全不適用。所幸作為老二,我父母已經在我哥身上學到了不少打交道的方式,所以我的青春期大概是比他更加幸福一點的。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之間是沒有衝突的。
打個比方吧,我曾經有個英語老師,這個老頭是感情化的人。喜歡和不喜歡一個人直接體現在成績上。這就直接導致了有絕對對錯的硬向考試比如語法比如單詞他只能給我打高分,但是類似於essay或者presentation這種稍微主觀一點的他只肯給我及格以上的分數。同時我的朋友和班裡的其他人也遇見了同樣的問題。然後我們去找家長,班裡很多家長出面和這個老師談話。
我和我父母說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表示的是,不,一定是你上課不好好聽講,老師才不喜歡你,不然就是你的essay真的沒寫好,presentation真的沒做好。我當時覺得很氣憤:德語就不要說了,我法語沒英語好,寫作文做報告也從來沒低過5分好嗎,為什麼英語反差就這麼大?只給我比及格高一點點的分數?他們依舊要求我首先反省自己,在我認識到錯誤之前拒絕為我出頭。
是的,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委屈,從父母身邊找不到支持。而朋友的媽媽拍案而起直接找校長反應去這件事更加加強了我的委屈。之後我跟父母大鬧一通,內容無非是:你們為什麼總是逼我,你們為什麼從來都不會支持我一回。之後跟華人圈裡的發小們打電話訴苦的時候,大家紛紛表示,啊,太理解了,都是這樣的爹媽,因為他們是中國人嘛。什麼事兒都要比,比學習要和中國學生比,比運動要和瑞士學生比,彈鋼琴都要和人家朗朗比...談個戀愛還要把你對象拿出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一比...反正比來比去只許他們比,不許我們比,我們比爹媽那就是大逆不道了。
同時我父母也覺得很苦惱,我母親就經常抱怨,到十八歲為止我一個人鬧的幺蛾子就比她活到二十八還要多。我和我哥至今覺得比起那些查經班和教友們的祈禱,我哥倆才是讓我們母親踏上虔誠教徒之路的真正功臣。
這只是一個小事,一代和二代的觀念衝突還體現在更多的方面。圈子裡中國父母聚在一起除了【別人家的孩子】也有【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是怎麼樣?【我家孩子玩到半夜三點才回家】【孩子逃課非要去玩樂隊】【我家孩子去對象家過夜就算了,現在得寸進尺的對象都時不時來過個夜】【孩子畢業了非要休學一年再去念大學】【孩子剛18居然想搬出去和朋友一起住,胡鬧呢】這類的抱怨簡直是媽媽們永遠的話題。
而在二代的眼裡,他們做的這些事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同齡人都在這麼做,為什麼我不可以?你們為什麼要玩兒雙標準?就你們管的這麼多煩不煩?
雖然出發的本質,是因為【愛】,但表達的方式和它們的背後含義是不同的。也有一些家庭為了這些觀念衝突鬧得子女和父母常年積怨。
很多人覺得,自己是個好父母,他們會好好的和孩子溝通的。我想說的是,當你面對著寂寞,不適應,面對著各種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壓力,你還能夠每天都認真聽你的小孩兒呱呱呱的說個不停嘛?其實很多事情也是長大了才發現,原來父母放在國內也算得上家境良好的高級知識分子,可出國之後一切重頭開始打拚。他們同學都笑著說我父母是抓住機會的幸福人士,但是我母親在瑞士找不到Post doc位置,一個人跑去德國海德堡幹了四年才又有機會回到瑞士這期間的痛苦和壓力又有幾個人知道呢?我父親一個大男子主義的中國男人四年以來帶著倆青春期的小崽子所承受的壓力,我也是近年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根據媽媽回憶,那時候經常是我哥和我父親吵,吵完了我父親怒氣沖沖打電話給我媽媽,她再打電話給我們。然後兩邊安撫完了掛了電話自己一個人在公寓裡面哭。基本上很多海外華人網站上都有這種講述【苦】一面的帖子。但是人性使然,倒是大家回國的時候,都盡量表示自己活得很好,很光鮮。
國內有一種很普遍的想法是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國外的制度更加公平更加先進更加美好。挺有趣的是好多留學生出國了一段時間,都多了一項自干五的屬性。在楓葉國留學的表哥笑著表示,出國旅遊的話,肯定國外都比中國好。住時間長了就知道了。我想這種情感,如果不是由於ressentiment,那麼另外一種原因就是【中國其實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差】
【別人家的草坪比較綠】好像就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一樣。我始終覺得一個人覺得對面政策比較好,那是因為他還沒親身體會到他的不方便之處。我的父母在海外一代中算的是活得比較幸福的人吧。我曾經問過他們如果選擇了回國,現在會不會更加幸福一些。我父親給出的答案是,無論他們選了那條路都要為付出很多努力,他們出國雖然避開了一些東西,也失去了很多東西。並不是【出國/回國就會好過】,而只是要面對和在國內時不同的問題而已。
最後的最後,答主想說點讓人噁心的大實話:海外華人們在他們安穩和幸福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不比任何國內人所付出的努力和委屈要少。起碼在這裡,沒有天上掉下來的幸福,當然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幸福。
這個答案在早上只有10多贊,回來發現破100了。
沒有出息的說,這是我第一個破100的回答。
想了想,我得加上一條:本人已經移澳(大利亞)。
可能會有懷疑我這個答案的公正性。我在這先不寫那麼多,其實就是因為出來過,接觸了很多留學、務工、工作的人,在和他們聊天中發現,幾乎每個人出國的理由都有所不同。即使都是留學,也有不少並非為了趕留學潮才來的人。
如果有機會我會說一點這些可愛的人。
————————修改於11月5日下午——————————
高票答案竟然是這樣的狹隘。即使說了那麼多道理,依然還是一個偏激的答案。
我不應該詫異的。知乎也算是國內社交網路江湖的後起之秀了,老在河邊走就會濕鞋。
期待每個知乎高票答案都是中立、客觀、理性,真的不現實么?
——————————修改於11月5日早晨————————
說移民的人都是短視,就好像說「出國旅遊的都是土豪」、「隨地吐痰的只有中國人」一樣,是一種簡單粗暴的世界觀。
出國定居難道就是目光短淺?那麼一個上海人跑去其他城市工作居住,是否就可以說他是傻叉?
又或者一個北京人偏要跑去深圳,是不是也是傻叉?
這何止是目光短淺,簡直就是倒行逆施啊!
題目只是問為何要移民,不是在問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盲目的移民。
樓上某答案離題太多,簡直就是好不容易逮著機會好好抒發以下心中的不快。
為何要移民?因為我願意啊!我想移民難道不行么?我知道中國都好,但我就是想出去,為什麼我就作錯了?一定要走你們心中的路才叫目光長遠?
不知道你在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時是怎麼回答你爸媽的?
我就感覺有的人在有的問題上,喜歡化身為對方的父母。嘴裡說著「我們覺得我們的方法更實際更正確,你醒儀醒,考慮的長遠一點,你這個工作怎麼養得起老婆孩子?讀商科有什麼不好,偏要去學漫畫?你能當飯吃啊?」
——————————
原本還有一些話,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了?以下補充。
——————————
似乎除了吃飯問題,他們好像不關心其他的。
但是他們也有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物。當這些事被別人諷刺的時候,他們會反駁;而當他們諷刺別人的時候,卻忘記自己捍衛自己的時候說過的話,提過的道理。
他們的理由是「這不一樣」。
對啊,這句話真是萬能的。我們的確無法避免用雙重標準看待問題,不過重要的是我們知道自己在用雙重標準並且承認。
有的人好像不願意捅破?
當你看到這個矛盾並且試圖用來攻擊的時候,他們會說「我是你xxx,你怎麼這麼和我說話?」「我x過的x比你x過的x還多」,最多的是「你懂什麼?」
這個時候,除了保持沉默,就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做自己喜歡的事就那麼讓人討厭?規避未來風險。
越高的回報,風險越大,中國現在就是這樣。你敢拍拍胸脯說自己一定沒事?到了規則相對完備的發達國家,國內呼風喚雨的這批人,也就是主流社會之外的二等公民。但人家屬於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撈夠了資本,及時收手,去過逍遙平靜日子,不再刀口舔血地生活,樂意。別跟我說因為國內過得太差所以要移民,除非偷渡客,貧賤是不能移的,只能下輩子美利堅。
不過對中國未來影響不會很大。
我們常常聽到說機遇很重要。這背後隱藏了一個事實:有能力勝任某個位置的人數,遠多過這個位置的數量。
說白了,就算所謂精英百分之五十都移民,新生的精英會填充大多數空白。無非是利益格局重新洗牌。他們又不是愛因斯坦。
像我這種無關緊要的人,去了哪裡都無非是求碗熱翔喝。最近北京不是在開什麼APEC會議嘛,我就回答的應景一點。
1.為了給洋大人一個藍天白雲,單雙號限行,不僅是北京,還包括天津!單雙號限行造成地鐵大量擁堵,於是嘛,地鐵限流就是了,反正屁民的生活無所謂。
2.為了給洋大人一個藍天白雲,北京的一些污染型企業要關停。不僅是北京,連周邊的天津,河北都不能避免。關關關!
3.為了給洋大人一個藍天白雲,額,要死人的你還是撐住晚死幾天吧,因為八寶山不讓燒紙!說是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好吧,好歹也算個法律條規,咱總不能違法是不? 那請問2014.11.05晚上,政府你為什麼在放煙花???這法律條規專治屁民的?
4.還是為了給洋大人一個藍天白雲,會議地點方圓5公里不得生火做飯!
5.企事業單位放假,所以,想結婚的,你就多忍幾天啊,民政局可不上班。
6.部分醫院停止挂號,我想在北京的應該都知道北京的醫療資源到底有多緊張,難道有病的也要多撐幾天?
7.學校放假,額,您讓那些父母都在私企的,家裡又有小孩的,怎麼辦?
8.早晚高峰外地車不能進京,即使是快遞物流車,運送農副產品的車。
9.小區送奶的不送的了,送快遞的也延遲了,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還要限制包裹重量???
……
今天晚上又看到濱州和淄博也實行機動車管制,單雙號限行了,額,這地方好像離北京快有1000里了吧。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洋大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才是國家形象;屁民心目中的,就真的算個屁么?
----------------------------------------------------------分割線-------------------------------------------------------------
吐槽歸吐槽,北京的天這幾天有多藍北京人都知道。真希望APEC開完了,能開BPEC,CPEC,DPEC……一直開到ZPEC,最好是聯合國總部也搬過來。這樣北京人才能跟洋大人一起,共享同一片藍天呢!
解釋一個名詞哈:
艾派克布魯現象:此現象一般指短暫易逝,不真實的美好的事物。典故來源,2014年11月,中國北京舉辦了一屆APEC會議,天空在會議期間出奇的藍,而此
種藍是由於政府犧牲企業利益,人民的方便換取的,此結果主導的一般是有權利的政府部門,類似事件皆可統稱艾派克布魯效應。
APEC的英國記者艾里珊發回國稿件寫道:中國這個國家看起來不錯,但從他們首都北京馬路上的汽車數量來看,應該是落後國家的水平,可能連坦尚尼亞都不如,有些寬闊的馬路上甚至一輛車都沒有。而在北京周邊的很多地方,工廠不知何故都停工了,顯出一副凋敝的景象。
你丫有種13號別走!哈哈哈哈
沒有想到此答案造成如此影響,答主實感不安。對於本答案的過於偏激,傷害了國內外同胞的感情以及造成觀感上的不適答主深感不安,並且感到深深的歉意。任何國家都有適合自己的制度,旁人不該存在偏見的主觀臆斷。在這裡一併向國內外同胞和對於我的答案感到不適人們道歉。儘是偏激之言,實則現在國內已經各方面都相當不錯了。大家應該滿懷希望。再次誠摯的向各位道歉!
作為在美帝的人,我想說,移民裡面,大部分都是想過安穩日子,或者想給下一代更好的機會更好的生活的人,他們不在乎career ceiling, but a better life for family is the top priority,而回國人員裡面,大部分都是希望奮鬥,拼搏,在中國尋找更好機會,闖出一片天的人. That"s the land of opportunities and hopes. 沒有對與錯,只有選擇不同。
-----
另外附上一篇很inspiring的文章
1968畢業生致2013畢業生:下定決心,去改變這個世界的未來
文|Robert Reich,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國家政策學院教授
譯|羅蕾
諸君即將畢業,你們中的許多人立志為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而奮鬥。有些人加入公共服務事業,有的人成為非營利組織的一員,有些人則在自己所處的社區做志願服務。
你們中也有許多人,對於政治抱著悲觀憤世的想法,認為這個體制的腐敗已經無藥可救。你們甚至懷疑,真正的社會進步到底有沒有可能發生?
「我們哪有什麼機會跟科赫兄弟(譯註:美國石油產業大亨)和其他億萬富翁抗衡啊?」你們這樣問我:「我們怎麼可能跟孟山都公司、波音公司、摩根大通公司和美國銀行抗衡?他們可以收買選票。正是他們控制著美國啊。」
我不禁要提醒你們:悲觀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假若你認定自己沒有機會,那就肯定沒有機會。
「但是你畢業的年代不一樣啊,」你們說,「60年代可是社會大發展的好時代。」
看來你們並不了解歷史。
當我在1968年畢業時,正值越南戰爭時期。那時候已經有五十多萬士兵在越南駐紮。那時我還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選去參軍。一個曾在畢業典禮上做代表發言的同學告訴我,他要離開美國去加拿大,還希望我們跟他一塊兒去。
那之前的兩個月,馬丁?路德?金被暗殺。美國城市陷入火海。肯尼迪總統剛剛倒在槍口之下。
喬治?華萊士(譯註:60年代的南方的政治家,堅持種族隔離政策,對抗聯邦政府的民權運動)正要拿下他的第一千萬張選票和五個南方州的支持。理查德?尼克松也在他即將成為總統的道路上。
美國陷在偏執的泥沼中徘徊不前。
我依然記得,我的一位同學就因為跟黑人女孩約會,被人在電影院里吐唾沫。而此前一年,最高法院就已經推翻了禁止種族間通婚的法令。
我畢業的班上總共有800名學生,其中只有6名黑人和4名拉丁裔青年。
我依然記得,我的一位同學的女朋友幾乎死在街邊小診所的墮胎手術中,那個時候你幾乎不可能找到安全的墮胎渠道。
我依然記得,一位聰明的法學院女生在畢業時淚流滿面,就因為她是個女人,沒有哪個法律公司願意僱傭她。
我依然記得,一位同學曾痛苦地告訴我,他是一個同性戀,他害怕被人發現後會毀了自己的職業前程。
那個時候,環境保護運動還沒有萌芽。因為工業廢水和污水,美國有三分之二的水路是不安全的,人們不敢飲用或者釣魚。
我依然記得,河水污染得甚至可以著火。當年庫亞哈嘎河起火時,《時代》雜誌描述說:這條河「與其說是在流淌,不如說是緩緩滲透」,人掉進裡面「不是淹死而是腐爛」。
那個時候,全民醫療保障簡直是白日做夢。
一切看起來都沒有希望。我原本以為,美國的未來會像地獄一樣。
然而,變革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這個國家變了,儘管變革得來不易,儘管每一次的進步,都會遭遇堅實的阻礙。但是我們的腳步也因此更加堅定,因為我們已經下定了決心,去改變這個國家的未來。
在我畢業的時候,我不敢相信在有生之年能看見女人贏得如此之多的自由,包括合法墮胎的權利;也不敢想像女人能成為一家大型企業的CEO,成為國務卿,甚至總統候選人;在大學裡,女生的數量竟會超過男生。
我不敢想像,未來會有11個州承認同性戀婚姻,美國的大多數人會支持同性戀者結婚的權利。
也不敢想像,這個國家會有一個數量龐大而且在不斷增長的黑人中產階級群體。
不敢想像,一個跨種族婚姻家庭的孩子,一個黑人,會成為美國的總統。
不敢想像,大學的招生比例中,拉丁裔學生的數量會超過白人學生。
不敢想像,未來超過80%的美國人會擁有醫療保險,而且其中大多數人是通過政府獲得的。
不敢想像,庫亞哈嘎河——那條經常著火的河,現在能為44種不同種類的魚兒提供生存環境,超過一半的河流、70%的海灣及河口會成為游泳和釣魚的安全場所。
乾淨的空氣使得20萬嬰兒免於早夭,70萬人免於慢性支氣管炎的折磨。遭受鉛污染的孩子的比例從88%降到4%。
那時我不敢想像,我們的國家能發生這麼多積極的變化。
然而變化確實發生了,而且進步才剛剛開始。逐漸擴大的不平等,萎縮的中產階級,還有全球變暖,以及金錢對民主的腐蝕——這些都是現在的我們需要面對並處理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上取得進步——也防止我們的國家發生倒退——仍然需要當年變革者們的毅力、智慧和耐心。
堅韌和務實的作風,正是美國精神的精華。我們相信社會進步,因為一出生我們就身處其中,它是孕育我們國家的搖籃。
也就是說——我能理解你們的悲觀失望。雖然看起來,要實現社會進步似乎是毫無希望的。
但是相信我,事實並非如此。
只要你願意參與改變,社會進步終會實現。
原文載於
The triumph of progressivism: Graduation 2013 and 1968 ? The Berkeley Blog
超高能預警!負能量預警!我要開始噴了,以下內容會嚴重挫傷某些人脆弱的心靈和民族虛榮心,強烈建議直接反對+沒有幫助儘快摺疊。
之前也有個挺熱的問題為什麼年輕人願意背井離鄉遠離親友去發達國家工作,我就想吐槽一番,後來看那個問題的幾個高票答案和我的觀點也相距不遠,而且文筆優雅語言溫和正能量滿滿心想就不要給廣大人民群眾填堵了,我就忍了。結果這個問題最高票Xu Bin那個答案居然幾千贊,我就實在是忍不住跳出來打臉了。
要麼說,看中國人討論那啥,就跟看一群太監爭論性生活傷身一樣。賊滑稽純逗逼。
我就想問問給Xu Bin答案點贊的那些人,不論移民好不好,你們移的了嗎?
先看看投資移民們,英國200萬鎊,澳洲500萬澳刀,新加坡250萬新刀,歐洲小國給你地圖你都指不出在哪兒的那些,起碼也得50萬歐起,最便宜的馬來西亞也得60萬馬幣,砸鍋賣鐵賣兒賣女賣腎賣身幾個移的起?
拿錢說事兒算我不厚道,說技術移民或者出國工作,一份五百強的job opening 拍你臉上,讓你直接去面試,有幾個敢說我能力夠去了就能面上?隨便打開各國的招聘網站,你能找到幾分你能做的工作,job description你看得明白么?
好,再說留學,雅思你考幾分?有幾個人敢說只要我申我就能拿到海外大學的offer?我都不用讓你拿獎學金,入學考試能過的有幾個?
乖,柔柔臉,別在這兒逗樂了,還移民的短視,移民的要是短視你們就是瞎。Xu Bin那答案點贊的那群,我告訴你們為啥那答案那麼高票,因為你們移!不!了!純粹是一群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逗逼,終於逮著一個人幫你們分析為啥這葡萄是酸的,長篇大論這葡萄含糖量低。安慰了一群loser的自尊心,於是乎紛紛鼓掌,心說我不是不移民,我是不屑移民……
其實移不了民不丟人,自己移不了還開始鄙視移的了的,覺得眾人獨醉我獨醒,這就丟人了。
趕緊從自己強國屁民夢裡面醒過來,聽我好好跟你說那些短視的人。前兩年《建國大業》上映,有份演員表名單主題是一群外國人主演的中國建國,回去好好翻翻,看看那些名字,然後一個個年初重複一下上面那句話:XXX移民美利堅是他短視,XXX移民加拿大是他短視,XXX移民紐西蘭是他短視,看看念到底幾個你堅持不下去了?翻開自己護照——如果你有——看看上面幾個戳,如上說的這些移民了的,一年掙的比你一輩子都多,你能叫上名字的國家人家差不多都去過,人家比較了澳大利亞還是紐西蘭,比較了美國還是加拿大,比較了倫敦還是新加坡,然後人家做出決定了移民,結果你還覺得人家比你短視?哪兒來的自信阿?
除了演藝圈,商界政界我就不用(敢)提了,我所接觸的這些移民的人的圈子,基本都是身家千萬以上的。中國最富有的1%的個人和家庭,掌控了這個國家超過三分之一的財富,前10%的富人擁有全國超過50%的財富,現在全球買房和瘋狂移民的,都是這批人。我就想問問給Xu Bin點贊的那幾個,有誰敢說自己是這其中之一。你們所說的那些中國成長多高速,潛力大,機會多,拋出一堆宏觀數據來,我想問問這和你有多大關係,你就一分母請別替分子驕傲行么?中國人均GDP也就6000多美元,剛到馬來西亞的一半,你趕腳挺自豪吧,你算算排除最富的1%,人均到你頭上是多少,排除最富有的10%,再人均到你頭上就直接退回第三世界了吧。
說什麼中國迅速崛起,增長多塊,機會多大,問題能解決,然後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眼光要放長遠些。我就不明白了,難道你以為只有你家電視才播新聞聯播?你說的這些玩兒李連杰鞏俐李彥宏都看不到?國內移出來的那些千萬富翁都看不到?就被你一個人高瞻遠矚的給預見了,然後做出了移民的人都短視的結論?
中國究竟有多少高資產人群移民,或者準備移民,有許多調查,具體數據可能不大一樣但基本上已經移民和準備移民的比例都是超過50%的,這些人才是中國最頂尖和最精英的一批,雖然移民的理由各不相同,無論是為了子女教育財產安全空氣質量什麼的都好,但是結論驚人的一致就足以說明問題了。中國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還是以後,再多的機會,再大的潛力,再好的成長,對於這些前1%的富豪來說,他們的機會和收益遠大於普通人,你感覺中國崛起你能分杯羹,其實是人家吃肉的時候你才能喝上湯,吃肉的都移民了你喝湯的還信心滿滿,覺得人家短視自己才有遠見,要臉么?
每次有謠言暴出來哪個大佬移民了換國籍了網上討論多熱烈,其實不用驚訝,高資產的成功人士早都移了,自己沒移家屬也移了,肉體沒移財產也移了,有些人沒移,恰恰是因為名氣太大了——比如馬雲,姚明這種。但話說回來,這些人自己沒移民,你知道人家老婆拿的哪國護照?孩子哪國國籍?有沒有外國綠卡?就算都沒有,有沒有海外帳戶?多少資產在國外?人家今天沒移,明天想移就能移,你呢?
前段時間暴出來馬雲移民,網上炸鍋了,結果馬雲出來闢謠,說自己一直做杭州佬,這才平復了一下脆弱的民族虛榮心,某些人這才安了神兒,今年雙11接著瘋狂。其實想想,要是馬雲移民了,你是不是覺得挺正常挺合理的?還是你會覺得哎呀媽呀馬雲他咋這麼傻呀移民了就是馬失前蹄啊錯過了中國將來的大好機會啊馬雲你咋這麼短視啊?馬雲,姚明這些人沒移民,你覺得心安理得,這心裡無非就是泰坦尼克號上三等艙的乘客看到頭等艙的土豪還沒上救生艇,然後催眠自己說你看他還沒走這船沉不了。
別說移民了,去首都北京都得拿暫住證的主兒,趕緊回去做中國夢吧。
======補充:大家不用再關注我的專欄了=====推薦閱讀:
※為什麼北歐國家中沒有留學熱門國家?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到發達國家工作或移民,即使過得平淡,遠離親友,仍然義無反顧?
※美軍緊缺人才徵兵計劃適合留學生嗎?
※持中國「綠卡」的外國人與沒持有的會享有哪些不同的權利義務,為什麼持中國「綠卡」會成為一個雞肋的身份?
※你如何看待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