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踏實地進入奢侈品店?

目前澳門大一新生,學校附近的購物場所很多。所以想進奢侈品店開開眼。但第一次進去後我深感內心煎熬,感覺有種複雜難受的情緒……
後來想通過提高穿衣品味來讓自己進去後不心焦,但又覺得那些高檔次的衣服不搭符合我的年齡(18)……


05年前在一家當地品牌店工作,那時候我特窮,衣服均價40,但是賣的衣服均價500以上...貴的幾千便宜的幾百。在當年,在我們小城市,屬於很貴的了。
我同事真的可以一眼看出別人衣服的牌子,這點我就不行了。
還好公司有制服,從衣服到鞋子,所以旁人看不出我窮。然後我無論在哪家店銷售額都是數一數二的,無他,因為我覺得進來的都是潛在客戶,堅決不怠慢。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確實有人真的沒錢,但是我都會讓她們摸一摸,試一試,因為我也窮啊。這種心態太能理解了。
確實有個客戶,一件衣服來試了好久,同事都說他是釘子戶絕對不會買的。後來在我手裡成交了,此後他還是常來店裡看他那件衣服,某天打折了他特別鬱悶。我還安慰他,現在衣服過季了,尺碼也缺,不同你新買的時候正當季,現在穿不了多久的...現在想想真是善解人意。
還有個客戶,很老的老頭子,滿臉老人斑,對於整個店的衣服,幾乎每一件都問。那天剛剛開張,本來是挺多生意的,我為了他講了半個小時。講的過程就有預感,這是個大客戶吧?結果他一件沒買就走了,同事還笑我。結果半個小時候他帶著三姑六婆來,買了幾十件,那天我忙到晚上十點多才吃飯。爽爆了。

其實到奢侈品店試衣服,如果不是惡意,我覺得店員不該給不好的臉色。因為一般來說,大概率是買得起才進來的,你根本無法分辨對方是不是有錢人。退一萬步,真的是窮人,你也是窮人啊,給別人一個試穿做夢的機會不是很好嗎?


我有一個經典的故事,講給過很多朋友聽。

我的客戶M,

買了某奢侈大牌的鑽戒,

1克拉DIF全美,花了40多萬。

之後別說踏實地踏入奢侈品店,

老遠從門口路過,

銷售都熱情的招呼她進來,給她開香檳。

我有一次和她一同去店,

我穿著一身套裝,

而她T恤拖鞋,

她依然有香檳喝。

後來她想上拍賣找我給戒指估價,

我估價十幾萬不能再多,

她非常震驚,問我,

中間那30萬去哪裡了?

我笑著說,被你喝了...

當然,這是開玩笑,

但也不全是。

我給出的估價是該參數鑽石真正的市場價格,

其餘大部分為品牌溢價,

也就是香檳和微笑背後的代價。

所以她氣呼呼地去店裡,又喝了好幾杯香檳。

寶寶,

踏實逛,看看不犯法。

如果銷售態度冷淡,

也並不是完全因為人品不好,

你沒花香檳錢,

她沒必要對你笑。

架上昂貴的包包、珠寶在閃著金光,

再有銷售勢利的凝視,

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

這時候如果換一個場景,

你逛超市看小蘿蔔,

即使旁邊是個脾氣不好的超市阿姨,

你只看不買,

還是覺得輕鬆愜意。

其實,

無論小蘿蔔還是奢侈品,

本質都是商品,

就是場景不一樣。

小蘿蔔打上品牌,配上香檳,

放在這種氛圍里,

你可能也會覺得閃著金光,

不由給自己心理暗示:

天啊,那可是卡地亞/愛馬仕 / 百達翡麗蘿蔔!

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蘿蔔!

我要穿與之相配的衣服才敢去看它!

但它其實就是只蘿貝~

ps:為什麼用小蘿蔔舉例,

是因為我現在好想喝牛腩蘿蔔湯..


熟讀馬列毛,心系無產階級,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審視奢侈品店。這樣你就能獲得站在宏大歷史視角睥睨奢侈品店的自信。

比如你一進店,看見店員不苟言笑地站著。你就想像他的生活有多麼貧苦,畢竟但凡有點能耐都不會來服裝店當導購。想像他住在四環外的出租屋裡,穿著褲衩背心仔細搓他那身西裝的樣子。他過著無產階級的生活,上班了還得西裝革履地侍奉有錢人。見到和他一樣的無產階級,卻有狗眼看人低的自傲。

然後你看到了店裡三萬rmb一個的手袋,和十萬rmb一枚的鑽戒。不要慌張,這些只不過是資本運營的結果。資本家用廣告和媒體的力量,宣傳他們一文不值的石頭和編織袋,而中產階級們則聽信了這種宣傳,真的把他們辛辛苦苦的積蓄換成了沒有用的石頭,供在家裡。

店裡還有幾位顧客。有一個帶著年輕女孩子的土老闆,大大咧咧地讓女孩子試這試那。你看了他們一眼就明白了:沒有信念的無產階級者只得出賣自己的肉體來獲得生產資料,實際上只是富人的玩物而已。至於富人,是這暫時資本主義體制下的幸運兒而已,來日革了他的命,不多說。

一位年輕女白領試戴了好幾枚戒指,但卻沒有買,有些尷尬地迴避店員的眼神。但她看到你之後眼神里又恢復了上層階級對下層的優越感。小布爾喬亞就是這樣,身為勞動人民,卻幻想自己是上層階級的一份子,千方百計地要和他們在農村的根做分離,買這些無用的奢侈品來包裝自己「上等人」的假象。

最後省視一下這家店,這家看似富麗堂皇的內設,實則是用便宜建材和燈光組成的幻像。只要去看一眼店鋪老舊的後場和倉庫,你就會發現它們和美特斯邦威沒什麼區別。它們販賣的是資本主義病態消費觀。心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工人階級先鋒的光榮共青團員比他們不知道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你是掌握了歷史進程的無產階級接班人,看奢侈品店就像是看無知的小孩子過家家而已。來日革命,看群眾吊打黑心資本家和無產階級的叛徒吧。


在國內我是幾乎不逛奢侈品店的。基本像太古匯那種商場我都是直接跳過一樓。國內的奢侈品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一種門口寫著「你買不起」四個大字。外面裝修豪華,櫥窗閃閃發光,裡面冷冷清清,店員傲傲嬌嬌。唯一一次還是陪著媽媽去看的。

在國外就不一樣了。很多像ysl 紀梵希之類的可以直接放在商場里的一個小櫃檯,都沒有門店的那種,隨便試背,一個區域有很多同類型的品牌但只有一兩個導購,沒什麼壓力也沒什麼目光。就算是愛馬仕 gucci lv 香奈兒之類有門店的,看見中國人都會笑臉相迎說幾句中文。每個門店最少可以看見一到兩個中國導購,還可以加加微信。我買的也不多。大多都是幫朋友代購,經常是朋友看圖不確定款式,我可以一天去好幾次,每一次她們都非常耐心。知道我是幫朋友買還會主動讓我拍哪個哪個細節,自己還會試背讓我拍,態度非常好,好到讓我不好意思。
我有一次想送男朋友一個小禮物,因為沒多少錢只能買一個卡包,店員知道是給男朋友的驚喜後,沒有嫌棄我買的便宜,還建議幫我把我和男朋友名字首字母刻在包上,我去取的時候看她包的特別仔細。當時剛好快中國的春節,還送了我一盒他們家訂製的春節紅包。真的是一大盒。但是我看其他顧客只送一兩個 ( ????????? ) 總之非常貼心了。

自從經常去了之後,回國後我也會偶爾會去逛幾次,除了對於中國的定價怎麼貴那麼多的驚嘆之外,還感覺沒以前那種不敢進店的那種底氣不足了做賊心虛了。
我覺得能踏實點進入奢侈品店重點不是在於有沒有錢吧,應該是在於有沒有一個普通消費者的心態。不要把奢侈品看的太高,說到底還是普通用的東西,又不是仙家之物,凡人無法觸及。能讓人感到不能踏實的,大概是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和自己底氣不足。平常心就好啦。


我的老師曾經是設計師,設計總監。作為設計師經常會到一線商場品牌做調研。有一次進入CHANEL的店,CHANEL的店員就迎上來,老師說,他不買,只是來看看。但是CHANEL的店員是這樣說的,「無論你買不買CHANEL的衣服,走進CHANEL的店裡,您就是我們的客人」,之後店員就盡所能向老師介紹CHANEL的服裝,品牌,文化。甚至有過店員自己也很懂版型,與老師討論起來的事情。過程體驗是讓人難忘的。

因此老師經常鼓勵我們多去品牌商場,多看,多學。因為奢侈品服裝的版型,工藝都是一流的。作為一流的品牌,它們是不怕你對於品牌的了解,甚至願意向你介紹。奢侈品賣的是文化,而不單單是一件商品。

以前我對奢侈品服裝完全不了解,僅僅穿一些快時尚品牌或者淘寶貨。因老師的鼓勵我們也會去商場看衣服,其實也買不起奢侈品,穿著也是學生的樣子,店員一看我們就知道我們不會買,但是也沒什麼,甚至有店員會來問,你們是學服裝的嗎?哈哈,習慣之後覺得走進奢侈品店沒什麼,你可以大大方方的說你不買,就看看。注意不要弄亂店裡的衣服貨品,看完按原樣放回去就好了。
也有試穿過的體驗,和同學一起去Burberry店裡,看了一款酒紅色的西裝,同學讓我試穿看看,我開始還不好意思,店員知道了拿下西裝親自為我套上,不記得什麼感覺了,只記得穿上之後同學一直在說,好吸腰啊,版型太好了,面料也泛著光澤,摸起來滑滑,看著鏡子里的自己覺得特別精神。我覺得去體驗奢侈品也會成為潛在顧客,因為你了解了,當你有能力自己買的時候也會去買的。我就是這樣想的。


進奢侈品店是學生一項重要且有趣的修鍊,修鍊內容就是如何在不確定的條件下和職場人打交道。

這門課學校里沒有,但是一般來說用的著。

不確定的條件就是你這一次不會產生購買行為,且不預設自己多久以內有購買行為。

奢侈品店的服務員都是職場人,這個不用解釋。

大部分人,都有不自覺地討好本能,為了讓對方對我親切,或者逃避對方的冷淡,或者報復對方的漠視,都會做出非理性交易。如果是自己零花錢花的開心也算了,但是在職場上過多的非理性交易會給自己生活帶來兩個非常明顯的缺點:窮以及對事後自己無能的憤怒。

在職場里,大部分時候,我們自己也不是信息全掌控方。如何在自己信息未掌握完全的時候儘可能多地了解信息,不受對方情緒干擾,執行任務,找個奢侈品店進去逛逛,問幾個款式就可以了。有些店員會認真,有些店員會敷衍,有些會施加壓力,有些會愛理不理,這就是職場百態。要明白在店裡面接待態度正常的顧客是他們的工作,而了解職場人在工作不那麼有進展時候會展現的各種情況,也會幫助自己在進展不那麼順利的時候心平氣和,保持冷靜。

沒必要到想買了才進奢侈品店,一旦目的已經完全明確,那就看不見人間百態了。

當然,奢侈品店還是比較專業的地方,如果要更接地氣,想知道怎麼和不那麼正規的公司培訓出來的員工打交道,還有美髮店充卡拒絕和菜場問價看看策略。

當然時候提醒一下,我不建議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和戀人一起去啊。。。


奢侈品店,大約是最容易見到狗眼的地方。

狗眼看人低撒。

我天生長的窮……這個真沒招。

第一次去lv家,是打算給老婆買個包,店員妹子見到我,立刻就介紹了一款最便宜的,當時我很猶豫,特么給老婆買禮物,挑最便宜的,肯定不好啊。結果店員妹子很懂眼色,立刻把我歸入了買不起的行列,過了一會兒跟我說了一句:那邊還有一位先生想看看這個包。就把包拿走了……

特么就從我手裡拿走了……

我二話說沒,直奔旁邊的香奈兒,這家接待的是個小哥,這個小哥眼神就毒辣多了,三句話就確定:哥,您是給親嫂夫人買,不是給小嫂子……好嘞,我介紹你一款最大號的。

香奈兒家的大包比較少,但這個哥們介紹的還不錯,最新款,蠻大個,原包還帶個金屬吊墜,只有這個吊墜是商標,全包沒商標。剛才那個lv的包,配飾吊墜得單買,居然要三千多塊,一個普通的金屬破鏈子……

當時的感覺是:甚好,甚好,除了比剛才那款lv基本款貴了五六倍,沒啥大毛病。

我買了之後,店家包裝的特別豪華,我拎著就進去了剛才的lv店,特意湊到剛才那個妹子眼前,她又問了一句,先生要看包嗎?我回了一句:剛買完了,你看。給她晃了晃,那個超巨的大包裝,以及上面的logo,看她臉色很難看,我甚爽。

還有一次是進一家錶店,跟老婆兩人一起,其實就是隨便遛彎,也沒想買啥,接待的導購臉色陰沉,一問一答,也沒說特別不耐煩,但真挺冷淡的,非常不熱情。講真話,這種態度沒啥可挑,不能因為人家不笑,不熱情,就挑刺,對吧?

不爽的是在一分鐘後,我老婆要看一塊表,一抬手就露出來手腕上的表了,比他們家最貴的款還貴,這店員秒變臉,立刻就熱情的十餘倍……

那股熱情,從每一絲臉部肌肉傳遞出來,嘴裡就好像忽然塞了一大罐子蜂蜜,人也微微前傾,從筆直變成弓著……

ps:真不建議,沒事去逛奢侈品店,你們覺得他們態度還挺好的,那是沒有對比,覺察不出來,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像我這種長得窮的顧客感觸比大家都多一些。


第一次進,大概十八吧。
卡里大概有萬把塊,但是絕對不是自主支配的錢。身上背就五百塊的小CK,穿了一條幾百塊的裙子。鞋子就普通涼鞋。在香奈兒的店裡看了一款三萬多的包,人家並沒有因為我的打扮而輕視我,進去就是客戶,她們都當做一個潛在購買的顧客去服務。很仔細給我介紹了包包的設計皮革材料,還有在國外的代購價格的差別。也很仔細的告訴我搭配技巧。我當然買不起,我只是去感受一下而已。沒有什麼不對,也不用自卑吖。年輕也應該去感受一些東西,不是一定要消費,看自己的能力吧。
俗氣的說,希望我以後買得起吧。

嗯,第一次這麼多贊,本來就是個小透明。天天來知乎偷看作業的。也怪我自己寫的不好。難免會有誤會。評論里有姑娘說我對價格如此敏感,讓她想起某時代。覺得我也許是自卑的。我強調自己身上包的價值,無非是做一個對比。沒有炫耀的意思。而且我本來就是俗人吖哈哈哈哈哈哈。你要是不喜歡看價格就忽略一下吧,畢竟生活中處處都標上了價格。
(? ???ω??? ?)(? ???ω??? ?)(? ???ω??? ?)


坐標鄭州
在鄭州上大學有了一個丹尼斯大衛城


一,
聽說那有很多聖羅蘭香奈兒之類品牌的口紅,甚是喜歡,專櫃買太貴,可是如果不去試試顏色怕找代購買錯顏色白花了錢,我怕去了專櫃人家覺得我根本買不起不讓我試或者態度及其蔑視我會難過,想來想去我還是去看看,化妝品都是擺在櫃檯的外面,我去的時候有很多看上去和我差不多大的姑娘再試,但是看上去幾乎不會在專櫃買,應該和我目的相同,我很緊張,不過好奇心催使我還是走了上去,沒什麼體驗,沒有和櫃檯小姐說話,人家也不理,也沒想過問什麼

二,
慢慢的買的化妝品多了,買的化妝品貴了,去大衛城的次數也多了,免不了男朋友陪著我去,在大門進去往右拐的時候男朋友看到了萬寶龍的一款錢包,如下

開始念念不忘,非常想買,可惜兩個人都是苦逼學生自然是買不起專櫃,看到京東自營有,將近兩千塊,可是不在手上摸一摸還是不敢一下子投這麼多錢的,然後兩個人決定打扮的很好看然後進去摸一摸,然後我穿上最貴的一條歐時力一千塊的裙子,拿著唯一一個mk的包,帶著我的ck大金錶,施華洛世奇小天鵝,男朋友穿著一身阿迪耐克,在別人看來也許很搞笑,但是這已經是我和男朋友的最高身價了。然而走到門口男朋友還是慫了,他讓我進去,說假裝他是我的司機,我們在門口排練了一百種我是富家公主他是我的僕人我的司機我的管家,,,,,,最後我決定滿足一下他親自進去摸一摸。我懷著十分忐忑的心情進去,直走進入櫃檯,我本來想偷偷摸一下就走的,但是櫃檯姐姐竟然帶著手套拿著那個盤子過來給我講解,讓我仔細的看,一點也沒覺得我買不起就不理我,我很緊張的聽了摸了看了並對櫃檯姐姐表示感謝後出去了,男朋友聽到以後都後悔沒有進去了。
雖然我們現在買不起,但是不代表我們以後也買不起,大膽的進去看吧……不要怕

三,男朋友想買一個皮夾克說覺得很男人,在傑克瓊斯看中了一個兩千塊我不讓他買實在是捨不得,我就說拉著他逛逛,我們又走進去了大衛城到樓上看到有一個皮夾克,我們走進去服務員沒有理我們,那個皮夾克閃閃發光感覺穿上就能吊炸天,心想著能貴到哪去,然後我一翻標籤6000多趕緊拉著男朋友走,摸都不敢讓他摸,灰溜溜的走了哈哈哈

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我上面說的這些根本不算事奢侈品,但是我就是突然想到了窮逼學生的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

莫介意

閑的無聊打了這麼多字,各位湊活看吧,不介意的話留個贊再走咯


利益相關,奢侈品行業從業人員。

因為工作需要,我經常要去友商店裡(珠寶行業)做市調。所謂做市調,就是進去只看不買,還得負責探聽情報,挖掘人家的看家本事,怎麼踏實的進入奢侈品店,我還是比較有心得的。

這個問題在TL上出現很久了。看到了大部分答主的回答都真摯的表達自己踏實進入奢侈品店的經歷,感覺都很不錯。但某高票答案又出現「狗眼看人低」這種辱罵性字眼真的有點不開心。

所謂的「看人下菜碟」是每個銷售人員必備的技能。為什麼這麼說,對於臨櫃的客人,幾乎每個櫃姐都會問「您看點什麼?」啊,你說「我隨便看看」那這個時候櫃姐就要通過自己的銷售眼光來判斷了,他就開始打量你了!因為他不知道你想要什麼!他只能通過打量你來推測——

這位顧客是一個人來的,女性,穿著也隨意,應該不是買鑽戒的。

身上的衣服是XX品牌,消費能力大概在幾千,一萬以下。

在吊墜櫃檯停留時間最長,可能是想買吊墜。

——然後拿出了店裡最暢銷的18K金吊墜給你看,說,「您看看這件怎麼樣?」

這就是銷售人員的全部心理進程。

結果某些顧客居然說「哼看我穿著隨意就給我拿這麼便宜的小東西」

我看很多評論中也是最不喜歡奢侈品店員對自己打量的,好像在覺得你買不起一樣。

其實他們是想根據對你本人的推斷,趕快給你推薦到你想買的物品,高效率的形成銷售。

用我們家店裡的貨品舉例,是從999——999,000價位都有的,我該給你推薦什麼價位的,拿低了你說他瞧不起你,拿高了怕把顧客嚇走(一聽說鐲子三十萬嚇的給摘飛了打碎了的新聞),只能通過打量你來初步猜測!

所以如果不想被打量,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

直接和店員說,你想要什麼。這樣我保證店員不會再打量你了。

就算你只是進店逛逛,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可以說「我也沒什麼特別想要的,有什麼暢銷品推薦嗎?」哪怕是你真的不買,店員忙活起來了,他自己都覺得這是件好事。

是,有的顧客太熱情了嫌太熱情,發表情包在心裡狂吼別搭理我我只想自己看看!有的顧客不熱情了嫌怠慢了他嫌看人下菜碟了,很多非資深銷售經驗的店員他們也拿捏不好,你到底是個什麼偏好的顧客。

我是經常去奢侈品店市調的,我就是個普通的上班族,穿著幾百塊的衣服,不化妝,不拿包,騎著共享自行車到商場門口,直接進什麼卡地亞,梵克雅寶,寶格麗。而且每次去都得帶著任務,挖掘人家的銷售經。所以必須得在店裡停留很長時間,跟銷售人員聊很久。我是個明擺著誰看都知道我絕對啥也買不起的一個顧客,但我從沒被怠慢過。

進店讓自己最踏實的方法,就是和你遇到的第一個銷售人員(通常是在門口幫你開門的那個)直接了當的說,你想要什麼。

當你能說出「你們這裡有矢車菊藍寶石嗎?要年輕風格一點的」這樣的話的時候,店員就馬上給你拉椅子給你倒咖啡了。

因為每個人都想高效率的工作,這種有效溝通每個店員都非常非常喜歡。他們也不喜歡猜來猜去猜不透,拿什麼給你看你也一臉不滿意的樣子,他們也很沮喪的。

我什麼都不買,但我還得讓店員費盡口舌給我介紹,就是靠著一直讓店員認為你可能要買了。手法無非就是,讓他們忙活起來,給你去拿貨,拿一托盤擺在眼前,你一個個的試戴,照鏡子。你越是讓他忙活,他越覺得你要買了,因為拿貨來挑是成交的第一步,而試戴/試穿是最接近成交的一步。店員們真的不怕麻煩,因為越麻煩,才證明這顧客是真心想買,他們高興著呢。

當然遇見我這樣的友商細作就比較不好了……好幾次我在人店裡看了有一小時了最後說不買出來的時候小姑娘還追著我說加個微信有新款到店通知我。

你想花錢,他們想掙錢,大家就敞開天窗說亮話,大家都別拿著捏著猜著,有效溝通!

這是踏實進入奢侈品店的最好的方式。

您進店就是上帝,扮豬吃老虎的戲碼您要是自己戲多想演也行,拜託您說您喜歡什麼,我給您拿,行嗎?

有些顧客在店員「請問您的預算是多少呢?」還故意藏著不說,好怕預算太少店員瞧不起你似的真的沒必要!

「我想看看XXXX,我的預算是XXX」

「我要參加一個稍微高端的酒會,有什麼推薦嗎?」

「我有一件藍色的禮服,一直找不到珠寶搭配,有合適的嗎?」

「我還沒確定想要什麼,你給我多介紹介紹」

如果你真的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是想逛逛,也可以說

「我還沒確定想要什麼,你給我多介紹介紹」

也可以趁機考考店員

「我也沒什麼特別想要的,你看看我這個形象,你覺得我該搭配什麼好?」

恩,去我們自己家店考察新人能力的時候我最愛用這句話……推薦對了的,告訴店長,表揚。推薦的不對的,告訴店長拎回去繼續教育。


進的時候我就不講了啊。

重點是出來的時候,我突然讀懂了李白的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先生,門在這面。

我:哦,玻璃擦的不錯的。

-----------我是分割線

贊我我就再去一次。

服務真是很到位了,很客氣。


怎麼樣都踏實啊。

不管你買不買得起,進店逛逛的話,都絕對不可能有銷售敢給你臉色看的。

一線品牌的管理和培訓都是蠻到位的,只要你別穿的像丐幫成員一樣進門,那麼銷售人員基本的職業素養還是都有的,至少都會保持著基本的禮貌和禮儀來接待你,你買不買她們都會這樣。

當然了,個別差異的話,也無非就是表現出的熱情度會有差別,但是基本禮貌禮儀都不會出問題。

所以即便你只逛不買,也不用擔心會有人敢給你白眼。

要知道,奢侈品的中國市場銷量其實近兩年都在下滑,各大品牌都在減少中國的門店。這種時候,寒冬市場,商家對於銷售的培訓和管理更加嚴格,哪敢怠慢上門的客戶?

敢對你翻白眼的話,你一個電話就能讓她倒霉的。都是絕對保持禮貌的。

當然,真遇到個別奇葩就是給你臉色的話,不用客氣,投訴就是了。不用向店長投訴,那個效果不好,看一眼她的胸牌,然後打電話投訴就好。

但是這種事情都很少會發生的。

上面一些答案最多說個別態度不夠熱情,但是基本的禮貌都不會缺的。

啊對了,基本上所有的奢侈品牌的店裡,都謝絕客人拿著食物的。也就是說你手裡如果拿著什麼奶茶啊咖啡啊冰激凌啊什麼的,人家是不會讓你進去逛的,會有銷售過來幫你把食物拿走,先保存到後面櫃檯。

原因很簡單,怕食物或者飲料翻灑會弄髒店裡的貨。


一想起第二天要去GUCCI購買一個長款錢夾,我緊張得覺都睡不著,我該如何進去感覺姿勢老練?瀟洒自如?店員如何不看穿我是一個土逼?

我在電腦上查閱了2個小時GUCCI的品牌資料和17SS系列。了解了大概產品型號價格產地皮料....

第二天穿上了我最為體面的ZARA休閑褲和POLO衫,NIKE增高運動跑鞋,頭髮打滿了髮蠟還噴了定型。敷了面膜確保我的老臉不露餡。

OK,來次夠!

進入店裡,我感覺一股磅礴的氣勢噴發而來,耀眼的燈光閃瞎了我的24k鈦合金狗眼,氣質美女店員迷人的微笑讓我一瞬間有跪下舔腳的衝動,不行,我要戰勝自己,我不是一個人!

終於完成了購物環節,我的後背已經被汗水浸濕了。
慢慢的坐著公交車回到了家,脫下了我的名牌ZARA商務男裝,穿上了我在永輝超市購買的18元的大褲衩,感覺愜意多了!


你今年18,十年後28,二十年後38,是奢侈品消費主力。
你現在就是他們的潛在顧客。
承認自己現在買不起沒什麼丟臉的,你的內心煎熬是因為你怕別人認為你窮,而且你自己也認為你自己窮,心虛而已。
看開點,珠寶專櫃你沒事兒就去轉吧,鑽石比那些破包值錢多了。


國內奢侈品店一定會有神秘訪客,不知道國外有沒有哦。我猜是有的。
如果有,那很好辦,題主把自己想像成來暗中考察奢侈品店員的服務水平的神秘訪客就好了。

每個奢侈品店鋪請神秘訪客是要給人家錢的,而你不收錢,你白白為別人工作心理還不能坦然?

最後教你一招,在聽店員介紹產品的時候,裝作不經意間看一眼他的工牌,保證即使你不買,即使你要求多多,也不敢有人給你臉色看的。

放心大膽的進去吧,你就是免費去工作的!


進入一處遠超出自己當前消費水平的場所,要做到「踏實」的根本是心中有底氣——這份底氣大部分來源於眼界、知識、以及自我認知的綜合作用。

會感到「心焦」,大概率是眼界不夠,受到新事物(尤其是超過自己消費能力的事物)衝擊時帶來的無所適從感。這個非常正常。坦率來講,想想你第一次吃西餐、第一次進入歌劇院、第一次住進豪華酒店、甚至第一次從小城鎮來到世界大都市,多少也會感到拘束,因此處處謹慎留意吧;後來次數多了,是否也就習以為常了呢?同樣的道理:從未接觸過奢飾品的年輕學生,頭一回進入琳琅滿目的奢侈品店,看到價目表上驚人的若干個0,把你拿去賣了都買不起,頓時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了。

其實你應該給自己多一點時間來逐漸習慣,而不是跳過適應的過程,逼迫自己直接達到一個本不屬於自己的層次。

從你的反應來看,對奢侈品應該不太了解。我的一個建議是去圖書館借一兩本介紹奢侈品入門的書,從你看到過的熟悉品牌入手,了解一下常見品牌的創始背景、每一任設計師的風格與主打作品。有了相應的知識儲備,下次再去奢侈品店,就能爭對每個品牌有目的性地欣賞。舉個栗子:你進了愛馬仕門店,和服務員寒暄後,盯著一隻印花絲巾左瞅瞅、右看看。這時候你就可以考考自己了——品牌歷史?工藝特點?設計師?主題風格?有什麼問題就大膽地問,人不多的時候服務員會很熱心地向你解答,把答案記在腦子裡,回家後翻書或上網再對照。這樣不怕記不住。

一回生,二回熟。久而久之,當知識的積累到達一定數量,同時眼界也有了相應提升時,你必將坦然自若地出入這些場所。有一點我特別希望你能記住,那就是:面對奢侈品,你可以感到自卑,但並不是因為自己買不起,而是因為缺乏相關的知識——「我的自卑只與知識有關」

今天心情好,再聊點題外話吧:提高眼界除了奢侈品店,我更建議多逛逛博物館。能閃瞎你的除了櫃檯里一排Blingbling,還有某位夫人捐贈的十幾克拉大鑽戒、印度王公私藏的紅綠寶石首飾、某皇后生前最喜愛的一定皇冠、宮廷貴婦曾佩戴過的梨形鑽石耳環......這套鑽飾是Harry Winston的,那套銀器是Tiffany的,傳世之寶大約並不遜於專櫃的商品。講解和書更是資源,浪費就可惜了。

學生黨大部分都並不寬裕。想要提高品味,一件昂貴的衣服並不能幫你一蹴而就。在保證學習和健康的前提下,若還有結餘,我建議先升級內衣和洗護用品,然後提高居家生活的品質。化纖換純棉,300 TC換600,普通棉換Pima Cotton,其餘以此類推。穿衣可以通過模仿來提升,最簡便的辦法是學習同齡人中穿著得體、有品味的那一類。


看到這個事情,猛然想到我當時在一次培訓班種的經歷。

那天周五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要求女生去商場帶30W以上的首飾拍照,男生穿10W以上的西服拍照。那時我才20...

作為一個窮學生,誰敢去戴那些首飾?於是我們同寢室的一起約定,明天就去僑福芳草地、三里屯這些地方試下,現在還記得當時在那些名貴首飾店門口的局促與不安。

當時我們就裝做特別輕鬆而且自我安慰我能買得起的樣子。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好搞笑,也許當時導購也感覺我很搞笑吧?

但是人家並沒有去嘲笑我們這幫子的無知小青年。

樓主,既然你想去,那就大膽去嘗試吧,如果想愛,那就大膽去愛吧。生活是自己的,別給自己太多的枷鎖與負擔。


問題乍一看有些無厘頭讓人嗤之以鼻,其實是超級棒和有意思的問題!多年前我自己讀大學的時候手有餘錢買了不少手袋和衣服,但仍然對國內店鋪的購物體驗發怵所以感受頗深。


這個問題可能涉及的因素和考量的指標是人的立場,心態,眼光,見識,財力等等很多,但實則綜合起來確是人的一種自我修鍊和認知。

直接開門見山我提供一些角度希望題主有所思考和借鑒:

1.看清奢侈品的本質,不要過度神化/抬高奢侈品的固有價值和地位。 過高的溢價,一些高明的營銷手段,品牌故事的刻畫都會讓人不由自主覺得奢侈品是一種珍貴的 普通人無法負擔的商品,這無形中抬高了奢侈品的地位和輿論。事實上,要明確地是,奢侈品本質還是一種消費品。20塊的地攤布制錢包是消費品,2000塊的某牌牛皮錢包也是消費品。沒有高低貴賤,都是為了方便讓你裝隨身卡片和錢財使用,都會自然損耗。區別在於2K的那支材質更優秀,質量可能更好點,外觀更好看,更討人喜歡,僅此而已。(題外話:同時,也請不要因為擁有某個品牌的產品之後,就覺得自己獲得了超過消費品之外的心理功能)。擺正奢侈品在人心目中的本質和地位會讓你踏實。


2. 提升品牌認知。 逛街時常有的一個尷尬在於,發現吊牌價高得驚人後卻發現自己對其一無所知(比如有人第一個疑問可能會是值不值?)。所以喜歡逛奢侈品店的同學,嘗試對大部分常見大牌的和逐漸流行化的小眾品牌有所了解幫助到你建立你的踏實感。基礎點的,比如某些品牌某個系列某個產品線的價格區間,深一點的比如了解,某些品牌的強勢領域或者發家領域,X品牌是做包起家的,Y品牌是鞋履起家的,Z品牌最火的都是它的禮服等等。當對品牌的認知度提高以後,你進入一個陌生的名品店鋪,不至於常常暈頭轉向,六神無主,不知道該逛什麼區域,看哪些產品,只能對著價格暗自咋舌,以至於可能對服務生的服務有些抵觸。對品牌的認知興許可以減少這種窘迫感。 另一方面,去過歐洲的同學應該知道牛津附近的比斯特還有弗洛倫薩附近的打折村。這倆是在國內相當有知名度的,大部分常見的奢侈品品牌都能見到,且很多就跟白菜價一樣,在那裡都沒有那麼約束就跟逛普通百貨一樣,所以你要認知到的是,很多品牌,沒有你看到的那麼高大上和昂貴,也可以象百貨商場一樣很隨意,請不要帶著任何心理負擔和抱負去閑逛。平常心對待才是踏實的根本。(題外舉例,常常有女生第一次買入RV,MB等類似幾家牌子的鞋履時候擔心磨腳擠腳還有磨損保養問題,又擔心Sales不耐煩不敢問太多,建議在YouTube上多看一些中國姑娘的UP主對一些鞋的分析和使用體驗,增加這些品牌的認知對你的購買體驗有很大幫助)


3. 縱向比較其他領域,削弱價格對你的影響。這世間,價格昂貴的商品比比皆是,請不要獨獨把目光放在手袋,鞋履,服飾的奢侈品店。 想想很多店內氛圍近人的傢具店,也不乏各種成千,過萬的沙發,櫥櫃。相比奢侈品店,逛傢具店的時候沒有那種局促感反而很踏實對嘛。再比如3C產品,現在的iPhone,三星的S系列,和某國產的高端系列價格也一直在一個高位,並不比一個普通的奢侈品非皮質的手袋,或者一雙鞋便宜。它們的使用壽命也並不比一個奢侈品包袋高到哪去。一台iMac的價位也遠高於一支Neverfull。相比奢侈品店,逛蘋果體驗店的時候也沒有那種局促感反而很踏實對嘛。同理人流絡繹不絕的4S店也可以如此思考。所以,當逛奢侈品店時候,不要被商品的價格和高大上的室內陳設所嚇倒,你應該想的是,有太多價格也如此昂貴的商品的店鋪你也逛過且氣氛踏實,你沒有任何理由不踏實。

4. 以禮待人。永遠不要吝嗇說謝謝,你好,再見,以及眼神對視到了表示微笑這種小習慣。 很多店門口都是有西裝筆挺的保安以維持秩序和控制客流的,大部分時候,他們會對進店的客人禮貌微笑,或者說你好。從進門開始,你的回禮是一種自信和禮貌的表現。同理,對待任何Sales也是如此,你能做到這些以禮待人我相信大多數訓練有素的Sales絕不會對你有刻薄的行為。以禮待人,人才會以禮待你。而且,你要記得的是,不管是在奢侈品店抑或是其他,你和服務員都一樣是人,沒有高低之分的,不會因為你家財萬貫所以高他/他一等就可以頤指氣使,也不要因為你囊中羞澀所以就覺得會在他/她面前毫無底氣。互相禮貌和尊重才是踏實的基礎。

以上,有想到的還會補充,希望對讀到的人有所幫助。


很多年前
我的一個好朋友跟我說
不知道為什麼
她不敢逛奢品店
買東西像求人
我那時也沒逛過
被她說的好奇
後來在義大利第一次逛LV
體驗到她說的感覺
確實不是很爽
於是買了一個本來沒想買的包
然而並沒有讓店員有一絲一毫的高興
總結一下
還是自己的心態
討好型人格作怪
為什麼一定要別人高看自己?
我就是這個消費水平
這就是我的現實
於是決定
以後不能把這些看成白菜就不買

後來過了一些年
帶著心愛的翡翠
再去看幾千幾萬的包
就算我依然很少買
但是不會有那種高攀的感覺了
我知道我買的珠寶
收藏的畫
每一件都是奢侈品
只不過
取捨不同而已

後來,朋友們經常請我陪同逛珠寶城
理由是
我不在旁邊
她們不敢讓店員隨便取貨
她們不知道
如何在挑了半天沒有談攏的情況下
大大方方道謝離開
好像看了人家的珠寶
試戴了以後
就要對人家負責一樣

其實跟奢品店購物心態是一樣的
跟人生的很多經驗也是一樣的
經過見過擁有過
就很容易取捨

祝我們都能過從心所欲的生活


為啥邀請我?我也不踏實。。。

我的攻略是:

男生別和女伴一起進入應該就踏實多了。

女生和男伴一起進入也會踏實很多。

對了,怎麼才能避免店員非要塞名片加微信然後天天求我幫忙完成任務?

我覺得沒錢才踏實啊,反正也不會買,根本不怕進去會出血。


推薦閱讀:

為什麼品牌女裝的秋冬款式總會有短袖或無袖連衣裙?有哪些實用的日常搭配方法?
大家都怎麼看待男生短褲短袖拖鞋?
一個男生如何打扮自己?
胸部比較豐滿的女孩穿什麼衣服好?
秋季女生有哪幾件是必備單品?

TAG:奢侈品 | 購物 | 澳門 | 服飾搭配 | 格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