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年輕人該看的優秀書籍?

相關問題:有什麼優秀的電影年輕人是需要看的?


讓開讓開,這道題我一定要答,和樓上所有推薦看具體書目的都不一樣,這是一篇方法論的總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充分利用牛劍常春藤等名校資源,去獲得閱讀指導,也是對自己的閱讀的一個反思和未來閱讀的指導。即使沒有過人的天才,找到合適的方法,在正確的道路上也能走得更遠一些。

至於這些書的資源,大部分是英文,部分也有中文翻譯。書的資源還在搜集當中,整理好了會陸續在我的個人公眾號後台發布的,而按學科劃分的閱讀書單,也會在後續陸續更新。

Part 1

不知道讀什麼書?這裡有從劍橋,哈佛的官方推薦專業讀書目錄

三年前,我處於人生的一種低谷狀態的時候,第一次想要求助於心理學,自己瞎找的情況下購買了被媒體吵得很火的《遇見更好的自己》。看完之後,更鬱悶了,慢慢的槽點無從下口。這是一本完全是外行人寫的不倫不類的二手甚至三手信息,裡面充斥了大量的心靈雞湯,以及沒有完整的學科知識支撐的作者臆想。而這樣的書籍,在對心理學沒有基本的科學認識的時候,是很容易沒誤導的,讀了書浪費時間還好,如果讀歪了,走上所謂的心靈靈修的道路,那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現在看來,如果我對心理學有基本的興趣,並且認為自己有閱讀的必要,以幫助我實現更好的自我認識和成長,那麼我會去讀比如:

Damasio, A. (2010). Self comes to mind: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 (Vintage Books).

這本書是劍橋大學的心理和行為學專業推薦給本科入學新生的讀物。官網上也說了,對於新被錄取的學生,並不需要他們提前具備相關專業方面的各種知識來讀這些書。也就是說,這些書單,對於沒有閱讀基礎的你我來說,應該是不構成專業上的閱讀障礙的。而這本書京東上就有原版英語的出售。

從各大名校掛出來的給本科生的閱讀清單入手,用這種方法去獲得認知一個學科的基礎,構建知識體系,應該是最安全便捷的途徑了。與其被網路上各種賣成功學和暢銷雞湯的書單坑,不如直接去各大名校官網去搜好了。名校給本科生開的書單,既保證了科學性和嚴謹性,並且還不要求學科基礎。

下面列出幾個主要名校的reading list 的鏈接,今天只是把幾個重點的書單網址貼出來,大家可以自己去搜,不需要翻牆。書單的整理,我自己會慢慢整理,在公眾號上推送。

1. King』s college(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推薦閱讀書單:

http://www.kings.cam.ac.uk/study/undergraduate/offerholders/reading-lists/index.html

2. Downing college Combridge 的閱讀推薦

不僅有按學科的本科新生閱讀書,還有培養計劃呢,可以看看劍橋的本科培養大概是什麼樣子的,比如,我還在他們的哲學院系下找到了一份官方的寫作訓練資料,是為了培養本科生的學術寫作能力用的,真的很棒啊。

http://www.dow.cam.ac.uk/join-downing/information-new-students/undergraduates-reading-lists

3. Wolfson College(學科基本和國王學院重合)

https://www.wolfson.cam.ac.uk/applying/undergraduate/offerholders/reading

4. 牛津大學的各個學科reading list

http://www.oxbridgeapplications.com/resources_category/reading-lists/?gclid=CPbQupzFzNYCFdgnvQodlZcAIQ

(這張截圖放的是數學這門學科的reading list的推薦,點開進去要簡單註冊一下…)

5. 哈佛最新放出來的夏季假期閱讀清單,什麼學科的都有,真的是,很長…..

https://sites.fas.harvard.edu/~sica/reading.htm

還有一個JULY版本的閱讀推薦,發現這些學校的圖書館的官網還會定期發布閱讀推薦,也是一個尋找閱讀信息的好的地方啊。https://gsas.harvard.edu/news/colloquy/summer-2017/reading-list-july-2017

總結:

以reading list+university為關鍵字去google上搜索,便能輕易獲得這些書籍閱讀推薦的鏈接。如果再加上「library+大學名稱」 便可以獲得名校圖書館的書籍目錄和閱讀推薦更新。像我的學校郵箱就會定期收到學校圖書館發布的最新書籍目錄,是很好的閱讀資料。

Part 2.

中文閱讀,搜索學術大牛的非學術類書籍,繞過英語閱讀障礙

鑒於part 1裡面推薦的內容都是英文閱讀,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有一定障礙的,那麼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搜索經典教材的作者的相關非學術類著作,就可以獲得高質量的閱讀啦。

還是以上面Part 1提到的劍橋推薦的那本行為心理學的推薦閱讀教材為例子,去搜作者Antonio Damasio(安東尼奧?達馬西奧),會發現他是一位神經和行為學上的超級大牛,著名的「弔橋理論」就是他提出來的。搜他的英文名字在京東上會發現一系列他的著作,當然,即使是中文的書籍也有不少,比如《笛卡爾的錯誤》,《悲傷和感受著的腦》,優酷上還可以搜到他的演講視頻。

這樣的搜索並不會花去太多的時間,尤其是和浪費在讀爛書的時間相比,這點信息的搜索,可以幫你排除大量的嘈雜的信息雜音。

還有,對於在校學生來說,學校的資料庫是最好的一個資源了,通過搜索閱讀綜述類的學術文章,可以迅速知道這個領域的研究課題思路以及最新的發展方向。利用好這些資源,養成了高質量的閱讀習慣和品位,以後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書籍,自然就能從容分辨出了。

Part 3.

當牛津為了人類科普操碎了心,就有了這套此生不讀會後悔的書

這裡要給大家安利一套超級神奇的書,屬於你不讀此生會後悔,而我不安利會不心安系列那種 ——《牛津通識讀本系列》(Very Short Introduction series,後面簡稱VSI 系列)。

這一套書的每一本都對一個特定的主題內容進行簡潔而精鍊的介紹,幾乎所有讀本都是由該領域公認的大牛們來寫的,深入淺出,覆蓋全面,而且每一本真的真的非常非常short!就像上圖那樣!大概就是A5小冊子那樣的紙張100頁左右的吧,並且每本書後面都給了長長的深度閱讀的建議!

這就相當於,全世界每個領域的頂尖大牛,給你做了每個領域的大綱梳理,用他們研究探索了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澱,把最精華的內容的框架梳理出來,然後再寫成簡單的文字,給大家科普。

到2014年9月的時候,該系列已經出版書目達401本,並且給每一本書記都編號了,內容包括:歷史,神學,科學哲學,經濟學,後現代主義,情緒,莎士比亞,休謨,西班牙內戰,計算機科學等等。官方的宣言是:這套書籍基本涵蓋了從計算機科學到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的所有的主要學科,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圖書館。官網最新還持續有新書發布出來,比如最新的《天主教》:

這裡的每一本書都可以作為一個學科入門了解的綱領性閱讀資料,都是學科大牛的精心之作,比市面上任何的三四手閱讀資料都要好上許多。亞馬遜就有中文版的賣,當然有些系列還沒有翻譯出來,感興趣的可以找資源閱讀第一手英文的。不過官方網站要翻牆,尷尬...鏈接就不放了...

閱讀是一項很艱難的活動,尤其是閱讀專業書籍,更遑論用英語閱讀了。高質量的閱讀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磨練的,但是年輕的時候能夠培養出這些閱讀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甚至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受益終生的事情。至少,等老了的時候,不會被朋友圈的不轉不是中國人的劣質信息欺騙。

更重要的是,相比較於推薦某些具體的書籍,這個方法可以讓你一直和經典以及前沿的學科知識保持更新和同步,現在的書單商業軟文多如牛毛,很難分辨,不如跟著學校走,遠比雞湯書單文來得好。

該文章發表在個人微信公眾號ladyyangdabao(學姐大寶鑒)上,鏈接:

這應該是最值得讀的書的目錄整理文章,來自牛津劍橋和哈佛的書單


謝邀。

經常有知友私信讓我們推薦書目,借著這個題,我們讓編輯部的小夥伴們每人推薦了幾本自己珍愛的書,先整理出以下的一個小書單,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先是與心理學緊密相關的兩本:

1. 《逃避自由》

心理學家艾里希·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可能更廣為人知,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弗洛姆用嚴謹流暢的文字梳理了現代人的孤獨與自由的發展變化,分析了人們為什麼會逃避自身的自由,進而論證極權主義機制滋生的深層原因。主旨是深刻的,語言卻清晰流暢,值得一讀。

2.《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很多心理學知識讀來簡單明了,但背後的研究過程往往被人忽略了,而它們本身足夠重要和深刻。這本書就介紹了心理學上諸多著名的研究,讀起來能讓人較為迅速地了解心理學究竟在如何探索人類內心和行為,對這門學科建立起較為準確和清晰的認識。

接著,這兩本書分別是隨筆和書信,它們和心理學看似遙遠,但兩位文學大師在這些作品裡對世界與人生、愛與孤獨、疾病與痛苦進行了深刻的思辨和闡述,值得放在床頭時常翻閱。

3.《卡夫卡隨筆集》

卡夫卡在小說創作之外還寫下了大量的筆記,他在短小的篇幅中將思想的吉光片羽一一捕捉,金句迭出,犀利而深刻。

4.《給青年詩人的信》

不要被這本書的名字嚇走了,我們不是為了讓你學習寫詩,雖然它確實能夠為一個詩歌初學者指點迷津,但它對每一個青年都大有裨益。里爾克在中年時通過這些書信,和一位青年敞開心扉的交談,傾聽他對人生的困惑,並真誠地給出自己的認識,文筆流暢,可讀性強。

然後,再來推薦兩本有關旅行和地理的書。有時候,人困在平淡乏味的生活里,總將注意力放在自身上未必是一件好事。不如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地方,敞開身心,迎接更多的可能性。

5.《杜甫的五城》

作者賴瑞和是唐代歷史研究者,在八九十年代,她孤身一人深入中國內地,四處旅行,記錄沿途的所見所聞,有對歷史的緬懷,對大好河山的熱愛,又對當地人們生存境況的關切,讀來親近感人。

6.《看不見的島嶼》

你可能夢想自己哪天能到一座海島上生活,如果真的現實,你會選擇哪一座島嶼呢?這本書介紹了地球上五十多座孤島,以及每個島背後的曲折故事,讓人大開眼界。這本書製作也相當精美,讓人愛不釋手。

文藝作品,當然也是少不了的。無論什麼時代,文藝對人的心靈的滋潤作用都不會消失。

7.《都柏林人》

這本短篇小說集里的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界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但這些人物似乎仍然離我們很近。他們困在各自沉悶的生活里,渴望著變化,渴望著逃離,但當命運出現一絲光亮,他們又陷入了沉思與徘徊。讀完這些故事,不禁讓我們想到當下的自己。

8.《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

詩歌之美,不僅在於字裡行間的具體意義,也在於詞語和詞語相遇時在內心裡激發的一種奇妙的感受。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特朗斯特羅姆的這些詩作,讀來沉靜有力,他是一位組合詞語、排布句子的大師,不必深究詩歌在說什麼,而是放空自己,在閱讀中感受詞句本身的氣息。

9.《梵高手稿》

關於梵高的書有太多太多,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編者所選的書信都與書信中談及的畫作關聯起來了,對照著閱讀,如臨其境,更有代入感地理解梵高的所思所想。信中有生活瑣事,有談畫論藝,有感慨抒懷,梵高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

10.《雕刻時光》

塔可夫斯基是毫無爭議的電影大師,在這本書中他記錄了自己對於電影這門藝術的理解和思考,他將電影創作視為一種祈禱行為,需要電影創作者將全部身心投入其中,抱著信仰般的熱情和毅力。讀完之後,你會發現,電影絕不僅僅是工作之餘捧著爆米花的日常娛樂。

以上。有你珍愛的那一本嗎?歡迎來評論區交流~有空我們來更新更多。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收藏居然是點贊的3倍!我寫了4k多字的評論你們都不點贊,貓心碎成了9瓣……

喵~千呼萬喚,小貓終於決定寫一篇薦書的文章啦。這次推薦的書涉及管理學、心理學、經濟管理,大部分是我讀過兩遍以上的,有的甚至在家裡和辦公室各放了一本,方便隨時翻閱。

自我提升類的書籍讀起來稍微有些枯燥,對有些童鞋來說可能比較困難。不過沒關係啦~這些書裡面的重要內容,我都會在以後的文章中生動演繹,用盡量通俗易懂的說法讓大家看懂噠~

好啦~話不多說,讓今天的主角們閃亮登場吧~

1.《第五項修鍊》

這是一本管理學的經典著作,被《金融時報》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五部工商巨著之一。作者認為,「一個組織能夠有長期競爭力的關鍵是學習能力」,並且提出了打造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鍊」——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其中的「第五項修鍊」也就是「系統思考」是其他四項修鍊的基礎,系統思考的水平也決定了最終的學習效果。

可以說,這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系統思考」教會了我要看清事物的各種關聯結構,還要看清各種變化的過程,改變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曾經止步不前的「瓶頸問題」得到了突破,我不再通過拖延逃避學習與工作中的困難。

關於系統思考的詳細內容,可以查看公眾號【小貓倩倩】的第一篇文章打開我,這可能是一把改變你人生的鑰匙。後台回復【系統思考】,獲取《第五項修鍊》的讀書筆記~

2.《學會提問》

這本書被譽為批判性思維領域的聖經,它教給我們如何理性地、有邏輯地、批判地,提出、思考、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意思並不是「批評」、「找茬」、「唱反調」,而是讓我們用一種理性的、辯證的方法來看待問題。隨著互聯網閱讀的普及,我們每天都要閱讀大量的信息。一些爆款文章的作者深諳抓住讀者眼球的方法,提出各種偏激的、片面的、甚至是煽動性的觀點,再佐以一些看似「令人信服」的個例,讀者常常會被「牽著鼻子走」。

如何判斷這些信息的真偽呢?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習慣凡事追問、務求全面周到,判斷是有理有節的,態度是追求公正的。

3.《學習之道》

作者芭芭拉·奧克利根據腦科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闡述了學習的基本原理,並給出了高效學習的各種方法。這是一本實用性非常強的書,它提供了一些簡單有效的學習方法,內容通俗易懂。如果你不太理解書中理論部分的內容也沒關係(其實也沒多少理論內容),只要按照作者給出的步驟去做就可以了。

書中有許多實用的小tips,為了方便隨時翻閱,我在辦公室和家裡各放了一本。

4.《自控力》

《自控力》的封面上有一句非常誘人的話——只需10周,成功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不知道多少人是看到這句話把這本書買回來的——然後就把它束之高閣落灰了。如果你還沒有讀,可以先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控制生活的慾望有多強烈?是想繼續懶散地過完一生,還是想做一個智慧而上進的人?

鍛煉意志力是一個漫長而艱難困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和最大的敵人——自己——作鬥爭。

前段時間有小朋友私信問我人生規劃,問我為什麼身處安逸的體制依然要努力。不是我不喜歡安逸的生活,只是有更美好的未來在前方等著我。

明確的目標是一切成功的關鍵,也許一路上都充滿了荊棘,但當你走到終點的時候,就會感激當時下定決心的自己。

自控力也是同樣。如果你沒有改變生活的慾望,10個凱莉·麥格尼格爾也救不了你。

5.《精力管理》

傳統的效能提升理論告訴我們要學會管理時間,而新型的理論則告訴我們,「精力管理」才是最重要的。人的「精力」包含四個部分:體能、情感、意志力與思維,所謂「精力管理」,就是要「全情投入」,一心一意地去做某件事。

因為涉及範圍比較廣,這本書沒有把四個方面的精力寫的非常深入,建議搭配其他書籍閱讀。比如情感精力方面參閱《情商》、《親密關係》等;意志精力方面參閱《自控力》等;思維精力方面搭配《學習之道》、《金字塔原理》等。

6.《情商》系列

很多人對情商有誤會。有的人覺得,情商高就是要虛假圓滑;還有的人覺得,情商高就是要討好所有人。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情商呢?薩洛維與約翰·梅耶給出了「情商」的定義,主要分為五個部分——了解自身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識別他人的情緒、處理人際關係。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一書中對於這五個部分做出了詳細的闡釋。

了解自身情緒,就是能夠識別自己的「感受」。在生氣的時候認識到「我生氣了」(事實上很多人的情緒都是在無意識中發生的)。管理情緒,就是控制負面情緒,擺脫抑鬱、焦慮、憤怒等困擾。自我激勵就是要「延遲滿足」與「抑制衝動」;識別他人的情緒就是「有同理心」、「會看眼色」,這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情商》系列總共有6本書,包括《情商》~《情商5》還有《情商實踐版》。第一本是解決各種情緒問題的理論基礎,第二本側重於社交情商,第三本是工作情商,第四本是領導情商,第五本則是講消費習慣、環保意識與生態理念。

《情商》系列是我修習情緒管理的啟蒙書。我曾經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人,會因為一點小事把男朋友批評的一無是處;遇到負面情緒時,又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在《情商》系列和其他積極心理學著作的幫助下,如今我已成為別人口中「心態很好的人」,人際關係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系列第一本)是少數我讀了3遍以上的書之一。

7.《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克里斯多福·孟寫的,還有一個版本是羅蘭·米勒寫的。後者主要通過實驗數據和實驗過程來進行論證,對學術研究不太感興趣的同學看起來可能有點痛苦,喵這裡就只推薦第一個版本。

這是一本很了不起的書,因為它能真正幫助你改善自己與伴侶或男(女)朋友之間的關係,並且從此免疫朋友圈情感毒雞湯。作者認為,在親密關係中,衝突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應當排斥衝突,而要在認識衝突、解決衝突的過程中讓親密關係達到更高的境界。

親密關係有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啟示。第一階段,每個人看到的都是另一半的優點,兩個人如膠似漆,但這種「完美」其實是不真實的,所以叫「月暈」;第二階段,開始看到對方的缺點,「完美」的形象破滅了,心生遺憾;第三階段,對方缺點越來越多,很多情侶走到這一步就分手了,但這同時也是自我反省、修鍊成熟人格的好時機;第四階段,接受自己與另一半的不足,共同成長。

書中給出了一些非常貼近生活的例子,接受我推薦而閱讀的好幾個小夥伴都感慨「這些例子簡直說的就是我」。作者是一位專業的親密關係諮詢專家,不但給出了「心法」,還給出了具體的措施。

《親密關係》是一本我讀了N遍的「枕邊書」,每兩三個月就要拿出來翻一遍。

8.《非暴力溝通》

讀完《親密關係》和《非暴力溝通》,你會發現和男/女朋友之間90%的問題都能得到理性的解決。

我們時常會在情緒失控時說一些傷害親人朋友的話,在平時與同事、同學的相處中,也可能因為一些誤會口不擇言激化矛盾。我從來都認為「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是在為情商低的人辯解(前面我們說了,情商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管理自己的情緒、識別他人的情緒),真正理性而智慧的人會時刻在意自己給別人帶來的感受。

如果說《情商》是「道」,那《非暴力溝通》就是「器」,它會教給我們怎樣基於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則進行溝通。

9.《理性情緒》

接下來要推薦的三本書——《理性情緒》、《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和《真實的幸福》陪我走過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光。

《理性情緒》的作者阿爾伯特·埃利斯被稱為「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和《真實的幸福》兩本書的作者馬丁·塞利格曼是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這三本書都是寫個普通人看,用來克服消極情緒、提升幸福感的經典心理學著作。它們基於一個共同理論:導致壞心情的並不是糟糕的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的思維定勢。消除憤怒、恐懼、焦慮、抑鬱的根本方法是要改變我們「往壞的方面想」的思維定勢。

《理性情緒》告訴我們,要「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無條件地接納他人,無條件地接納我們的現實生活」。

10.《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告訴我們,人之所以會被負面情緒困擾,是因為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我們身上有些行為特質是能改變的,有些是不能改變的,我們要通過改變能改變的來實現自我提升;要接納不能改變的,因為這些特質也是我們獨一無二的一部分。

11.《真實的幸福》

《真實的幸福》告訴我們,「真實的幸福在於能夠預約、滿意、專註地投入到當下的生活。幸福的真諦是在應用突出品格優勢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用心地讀完這三本書(事實上我讀了塞利格曼「幸福課」系列的5本和埃利斯「理性情緒」系列的6本),你會對生活更少抱怨、更多感恩。世界還是同一個世界,只願你能被溫柔地相待。

12.《富爸爸,窮爸爸》

這是我認知財富世界的啟蒙書。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它的「資產負債」理論——資產就是把錢放入口袋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拿出口袋的東西。這本書的「好」是有目共睹的,但作為理財教程的爭議很大,有人說「富爸爸」是因為本來就有錢才能投資賺更多錢,有的人說他的資產負債觀沒有考慮到負債的槓桿作用,還有人說它一點都不適合中國國情。

我很感激這本書,它點燃了我思想的火花。那句「大多數人在努力致富時,總是試圖在15cm厚的混凝土上建造帝國大廈」讓我下定決心開始系統學習理財知識。之後經過更多的學習與實踐,我擺脫了月光,跑贏了通貨膨脹,定投指數基金,看公司財報估值買入股票,用價值投資代替投機主義,在股市「七虧兩平一盈」中當了那個「一」。

當然,如果你打心底里對理財投資感興趣,只看這一本書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系統地學習,需要有圈子交流,在實踐中成長)。

13.《窮查理寶典》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是一位偉大的投資思想家。《窮查理寶典》收錄了查理·芒格的人生哲學,主要以公開演講和媒體訪談的形式呈現,所以看起來稍微有點亂。你需要有相當豐厚的積澱才能完全理解這本書的內容,否則只能形同走馬觀花地讀完。按照《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分類方法,這本書目前屬於「比我層次高很多的書」,我需要成長一段時間再重新拿起來讀。

說說我一點(膚淺的)收穫吧。查理·芒格提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叫做「跨學科攻擊」,就是說可以跨越不同領域、整合各個學科知識來解決問題。與「系統思維」強調整體性、發展性類似,而「跨學科攻擊」則告訴我們「不要囿於一個專業領域」。其中還提到了「市場先生」和「護城河」理論,由於這兩個理論我之前在《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和《聰明的投資者》中看過了,加上自己也對價值投資有一些理解,這部分看起來稍微順暢些。其他的雖然知道「句句箴言」,但是因為自己的閱歷沒有達到相應的層次,讀起來比較吃力。

真的是一本超級棒的書,每當自己讀更多的書、在新的領域學到更多知識,再回看《窮查理寶典》,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14.《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這是一本讚譽極高的書,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十本最有影響力的書」之一。人們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但解決之道一直都建立在永恆而不證自明的原則之上。這本書中列出的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綜合統效、不斷更新」並非作者首創,但他的詮釋會讓你重新審視這些濃縮的智慧,最重要的是,他會告訴你怎樣「付諸行動」。

史蒂芬·柯維首先寫的不是「獲得成功」而是「塑造性格」,不是建立強大的組織而是提高個人效能。這和我們前面在「系統思維」中提及的「一切解決問題的鑰匙都在自己手中」,《親密關係》中「改變親密關係要放下立場,而不是對對方有所求」,積極心理學三本中「決定情緒的不是外在事件,而是自身的思維定式」有著共同的出發點。

你讀的書越多,就越覺得世界上的「成功」都是必然的,都是有聯繫的;在每個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他們底層的能力是相同的。

讀書最重要的不是你記住了多少,能否經久不忘;也不是以「萬卷」度量,數量制勝。而是你能否把書中的知識內化、應用,能否用書中的方案解決自身問題,能否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寫了好多,累死喵喵了。別只顧著收藏,記得點個贊呀~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貓倩倩」(微信號:yqq-lc),後台回復「系統思考」,可以獲取《第五項修鍊》讀書筆記哦~


本人爬取了這個問題下的460個答案和豆瓣相關榜單,再根據本人的讀書經歷,並對答案進行數據分析,根據每本書的提及次數對書籍進行排序,同時刪除了一些經常被推薦的書籍,盤點出年輕人該看的25本優秀書籍。

以下是前25名榜單

註:文末有福利噢

下面是十佳優秀書籍介紹

01.

書名:《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埃斯特.迪弗洛

豆瓣評分:7.7

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葯?為什麼他們能創業卻難以守業?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

貧困所代表的意思是:生產力低下

人們無法生產足夠的價值讓自己擺脫貧困,作者總結出來的這些問題正是人們生產力低下和不能提高的原因之一。

發展經濟是提高生產力的根本方式,作者以及為消除貧困所作出努力的人們,如果無法推動政府發展經濟的話,其所採取的種種措施都是杯水車薪,即使改善了幾個、十幾個人的人生, 也只是投石入江,水花濺起即逝。

02.

書名:《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

豆瓣評分:8.6

一批彼此並不相識的年輕人——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走進了「斯坦福監獄」。他們並沒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監獄」——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項試驗。大學生們被隨機地分為「獄卒」和「犯人」,然後開始了為期兩周的試驗。然而,試驗僅僅進行了一周,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變成了殘暴的獄卒和崩潰的犯人,試驗不得不終止了。

善為何,善為惻隱,為同情而有感;惡為何,惡為冷酷,為無情而失感。 當你我在感嘆人性墮落之際,這本書將啟開我們對人性文明的新希望;認清黑暗,將更明白在何處點亮。我只求誠實地對待自己,反思自己的言行。如果我們都能對自己的保持這樣清醒的態度,那麼我們的行為將會是更負責,更長遠的。

03.

書名:《被淹沒的和被拯救的》

作者:[意]普里莫.萊維

豆瓣評分:9.1

萊維以生命完成了對納粹暴行的見證,他的簡明易懂的作品是對生活奇妙的讚頌,證明了人類的精神無法被戰勝,以及人類通過富有意義的作品、道德和藝術擊敗死亡的能力。

黑暗時代的一個共有特徵是:它們常常既激起爭論,又難以言說。不同的人往往對此持有難以妥協的不同觀點,而那種極端年代下人們的極端處境又是如此遠離日常生活,以至於它不但常常令缺乏切身體驗的後人難以置信,甚至即便是親身經歷的人,都無法找到合適的語言來描述那種煉獄般的感覺。

04.

書名:《棋王》

作者:阿城

豆瓣評分:8.7

普遍認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準低下的貧民階層看來,也許是物質上升了一級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為常常是歷史的縮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種被迫的情況下,煥發出一定的光彩。之後,普通人又復歸為普通人,並且常常被自己有過的行為所驚嚇,因此,從個人來說,常常是從零開始,復歸為零,而歷史由此便進一步。

我第一次看《棋王》就很震驚,喜歡的不得了,那時方讀高一,不知為何,只是覺得這小說寫的不做作,意義高深又用詞淺顯,甚至,我抄寫背誦了最後一段 。如今我明白它奇特的原因--

他沒有像大部分知青作家一樣呻吟和控訴,他找到了對付那些苦難生活的法則,同時也自然而然的擁有了回憶、審視、評判那段個人史和時代史的態度,那是非常非常大氣的態度。

05.

書名:《動物兇猛》

作者:王朔

豆瓣評分:8.2

在「我」的世界裡,高氏兄弟是山大王、汪若海是貳臣、於北蓓是狐狸精、米蘭是交際花;在「我」的心中,家長令人厭惡、學校無聊乏味,而用鑰匙入室窺私或順手拿走不超過十元錢以上的物品,是一種興趣愛好。也有發自內心的對異性的迷戀,但這種浪漫的感情最終還是被無法控制的獸慾所吞噬。

太真實了,就算通篇扯謊也是為了接近更真實,回憶和文字是帶有欺騙性的、偏執的。青春充滿了動物性,兇猛殘忍,每個人都曾熾熱地燃燒過,化為灰燼後再肥沃了自己。

06.

書名:《自控力》

作者:[美] 凱利·麥格尼格爾

豆瓣評分:8.2

麥格尼格爾吸收了心理學、神經學和經濟學等學科的最新洞見,為斯坦福大學繼續教育項目開設了一門叫做「意志力科學」的課程,參與過這門課程的人稱其能夠「改變一生」。這門課程就是《自控力》一書的基礎。本書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講述了什麼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發生作用,以及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

如果你厭煩了「拖延症」這種負面詞,不如看這本,對減脂期間的我來說,如有神助,當然我是每早看半小時,晚上運動完再看半小時。認識自我,才能引導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信誰看一次就會得到自控力,完全值得反覆觀看,時時疏通自己。而且書寫得很易懂,每個節點都有自我挖掘和疏通法。真的流淚推薦!

07.

書名:《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英] 毛姆

豆瓣評分:8.9

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著貧窮和飢餓煎熬,而且為了尋找表現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

你肯定有這樣一個朋友吧:在銀行工作,長得一般,業務湊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懇懇養家糊口,不愛說話,但如果開口說話,說的話也多半無趣無味——總之形象非常白開水,在任何一個社交場合都是角落裡不大起眼的人。你肯定有不止一個這樣的朋友,事實上你自己沒準就是這樣的人。

08.

書名:《十一種孤獨》

作者: [美]理查德.耶茨

豆瓣評分:8.1

曼哈頓辦公樓里被炒的白領、有著傑出想像力的計程車司機、屢屢遭挫卻一心想成為作家的年輕人、即將結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師、新轉學的小學生、肺結核病人、老病號的妻子、爵士鋼琴手、鬱郁不得志的軍官、退役軍人等。耶茨筆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寫的是普通人的孤獨、失落與絕望,他自己曾說:「如果我的作品有什麼主題的話,我想只有簡單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人逃脫得了,這就是他們的悲劇所在。

我們都是跌跌撞撞、笨拙地努力著,在用力過猛的時候遭遇種種無視的難堪。並終其一生,要對抗那種自己為之大量乃至傾其所有的付出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的巨大孤獨。承認和坦白並不可恥。

09.

書名:《面紗》

作者:[英] W.薩默塞特·毛姆

豆瓣評分:8.7

容貌嬌美而又愛慕虛榮的英國女子凱蒂,為了避免自己變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醫生瓦爾特·費恩的求婚。她離開了上世紀20年代倫敦浮華而空虛的社交圈,隨瓦爾特遠赴神秘的東方殖民地——香港。

對婚姻感到不滿和無趣,凱蒂開始悄悄與令她芳心搖動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偷情。面對不忠的妻子,瓦爾特決定舉家前往霍亂橫行的中國內地行醫。在遙遠美麗的異鄉,他們每天與死亡和絕望擦身而過,經歷了從未體驗過的情感波瀾……

那麼微妙而難以言說的感受,他似乎很輕鬆就精確地寫出來了。看毛姆的書很「止癢」,因為內心腫脹之處他一一幫你力道妥貼地撓到。但也易給人偷懶的依賴,因為已經有他幫你了嘛。

10.

書名:《學會提問》

作者:布朗

豆瓣評分:8.6

如果學校出於安全考慮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安全檢查,你會高興還是憤怒?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做了父母明令禁止的事,你會告訴父母還是隱瞞不說?
無數專家都說股市要跌、房價要漲,或者激烈地唱著反調,你相信誰?質疑誰?結論是唯一的嗎?
所有這些問題背後,你自己的觀點是什麼?你的理由是什麼?有確鑿的證據來證實嗎?

面對提問,你有能力組織更多確鑿的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嗎?還是只把聲高當有理?一遇到別人提出相反的觀點時,就認為別人是沒事找茬,有意和自己過不去,甚至為此惱火:他為什麼橫豎不肯接受我的觀點?

不草率、不盲從,對問題深思熟慮,不為感性和無事實根據的傳聞所左右,儘力理解那些價值觀和我們背道而馳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見對判斷的影響,這樣才有可能得出更為正確、理性的結論。

我們需要靠自己去問為什麼!擦亮雙眼看清世界!

在這裡,我貼一段毛姆的話

雖然閱讀這些書使我得益匪淺,如果不曾讀過這些書,我就不會成為今天的我;但我還是要請求你,假如讀了之後覺得它們不合口味,那就把它們擱到一邊吧,因為除非你能真正享受它們,否則讀來也無用。沒有人有義務一定閱讀詩歌、小說或其他可以歸入純文學類的作品。人一定是為了尋求樂趣而閱讀,然而誰又能保證使某個人快樂的事物也一定會使其他人快樂呢!

我並不認為有什麼書是該看的,我只是篩選出我認為好的書,並且分享給你們,好或不好由你們自己感受。

看到這兒,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多巴胺半島】,研究高效學習和自我管理,順帶寫點我的成長雞湯和所見所思,等你過來噢。


我又要來答備受吐槽的薦書類題目了。


最近的風向,大家都能感知一二。

每次我看微博、貼吧、網易跟帖等,當關鍵詞眼是時政、留學生遇害、同性戀、暴力、抵制日貨、日本人、美國、人權等等時,下面的回帖每每都會令我背脊發汗,我在想,這些戾氣橫行,善惡模糊的年輕人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模樣。

我在廣東讀書,沿海城市,接近港澳,風氣最為開放。我有許多朋友在985/211院校就讀,教育程度沒有問題,但每每談論起一些諸如領袖崇拜、人權不平等、貧困現狀、同性戀歧視、重男輕女等等這些話題時,他們的自然而然的根深蒂固的想法和對於很多信息的認知缺失也讓人詫異。

年輕人終會變老,終會成為這個龐大機器的執掌者,在掌握許多人的命運前,或許可以先看看這些書:


關於人性

1.

美德在通往完美的艱辛道路上總是遇到困難,而罪孽和惡習非常受好運垂青。

——若澤·薩拉馬戈《失明症漫記》

諾貝爾文學獎、葡萄牙作家薩拉馬戈的著作,現實隱喻性極強的一位作家,冷酷、絕望而出彩的想像力構築的一本巨著。

出生的那一刻我們彷彿為一生簽署了契約,有一天我們會問自己,是誰替我們簽署的。

(引用出自姊妹篇《復明症漫記》)

2.

Maybe there is a beast...... maybe it"s only us.

——威廉·戈爾丁《蠅王》

一群孩子流落到一個孤島上,善與惡的對抗,不僅存在在對立的群體里,還存在在每個人自我的腦海里。

一塊圓圓的太陽光斑映到他臉上,一團亮光也在水中出現了,傑克驚愕地看到,裡面不再是他本人,而是一個可怕的陌生人。
他把水一潑,跳將起來,興奮地狂笑著。
在池塘邊上,他那結實的身體頂著一個假面具,既使大家注目,又使大家畏懼。
他開始跳起舞來,他那笑聲變成了一種嗜血的狼嚎。
他向比爾蹦跳過去,一個獨立的形象出現了,那就是戴著假面具的他,傑克在面具後面躲著,擺脫了羞恥感和自卑感。

關於法、平等與自由

3.

可是,在這個國家裡,有一種方式能夠讓一切人生來平等——有一種社會機構可以讓乞丐平等於洛克菲勒,讓蠢人平等於愛因斯坦,讓無知的人平等於任何大學的校長。這種機構,先生們,就是法庭。

——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

一本很好的書,一本雋永的書。這本書,包括它改編成的電影,我都願意毫不保留地去推薦給他人。啟迪意義很大,可以塑造一個青少年未成形的人生觀。讚美哈珀?李,讚美阿蒂克斯,讚美格里高利.派克。

有一種東西不能遵循從眾原則,那就是人的良心。

4.

民主在自由之中尋求平等,而社會主義則在約束和奴役之中尋求平等。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很多東西可以被預言,聰明的人把他變成了文字,一字一句雖然是鉛印在白紙上,但彷彿像素級般複述著你正在經歷的荒誕與魔幻。

我猜開頭那句引用,會被建議修改。

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

我突然想起了最近被關閉的那些豆瓣「負能量」小組,生活在這麼幸福的地方,你憑什麼抑鬱?


一些人類往事

5.

我們的記憶並非鐫刻在石頭上,隨著時間流逝,它們不但會漸漸消失,還會經常改變,甚至會增長,與不相干的記憶糾纏成一團亂麻。

——普里莫·萊維《被淹沒和被拯救的》

知道普里莫·萊維是在讀菲利普.羅斯的《遺產》時,羅斯對他的描寫與讚賞勾起了我的興緻。

萊維作為納粹暴政奧斯維辛的倖存者,萊維冷靜剖析了暴政背後的人性缺失是如何誕生的,且是如何在其它日常社會活動里孕育並體現的。

具有良知而又有深刻智慧的人,之於人類社會來講是無比可貴的財富。他們剖析罪惡的文字,將化成與罪惡對抗的武器。

記得《遺產》里說道,萊維是跳樓身亡。

作家埃利·維瑟爾說:「早在四十年前的奧斯維辛時代,萊維已死。」

這四十年,也許就是為了控訴黑暗而生存著吧。

(納粹黨人)的確有人故意說謊,冷靜地編造事實,但多數人則拔錨、啟航,暫時或永久地,遠離真實的記憶,為自己編造一個方便的事實。對他們來說,過去是一種負擔,他們為犯下的罪惡(或遭受的痛苦)感到厭惡,願意用另一份記憶替換真實的過去。開始時,這種記憶更替可能完全是有意的,根據一個虛構的腳本,憑空捏造。儘管歪曲了事實,但真實的記憶比它更痛苦。他們向別人、也向自己不斷重複虛構的記憶,真與偽的邊界漸漸模糊。最終,他們完全相信了自己講述了無數次,並將繼續講述的故事,修飾和潤色其中的各處細節——那些不可信的細節,那些與歷史公認事件不相符或不一致的細節——最初的捏造轉變為篤信。

6.

獻給沒有生存下來的諸君,要敘述此事他們已無能為力。但願他們原諒我,沒有看到一切,沒有想起一切,沒有猜到一切。

——《古拉格群島》

諾貝爾文學家索爾仁尼琴最受世人熟知的一本百萬字巨著,詳盡寫了斯大林時期蘇聯勞動改造營的控訴,對極權主義下人權遭遇毀滅性迫害的揭露。

書很出名,就不多贅述。你蘇不僅有古拉格,還有精神病監獄。猜猜誰學了這些?

有限的人手中的無限的權力總是導致殘忍。

一些我們的往事

此部分不多加置評,說多錯多

7.

有個小夥子挺冤,他是個工人,為了要住房跟革委會主任吵起來,被弄進63號。他脾氣很暴,把他一頓死揍打到鋪底下,他還是不服,就用鐵絲捆在椅子上,拿鋼釺子絞緊,鐵絲一直煞到肉里。直到現在洗澡時還能看到他腿上給鐵絲勒過的很深的道兒。那些看守還用小木棍敲他的生殖器,打得嘩嘩流血,留下後遺症,沒有性,打壞了……工人都這麼打,更甭提那些知識分子了。"

——馮驥才《一百個人的十年》

歷史的過錯原本是一宗難得的財富,丟掉財富便會陷入新的盲目。

8.

在缺乏一種可行的替代制度的情況下,統治者就可以利用操縱民眾的恐懼,將之轉變味可怕的力量。生活於我們時代的那些異見人士和因社會背景或怪異信仰而易受指控的替罪羊,便會成為這種力量的攻擊目標。

——【美】孔飛力《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我這本書也寫今天的中國,中國人看懂了嗎?」

9.

太陽剛高過山頭,紅光打在她身上,雪地也變得暖暖的,她低著頭挺怕羞的,大襟小襖裹出來的腰一扭一扭的,把人的心都搖碎了,光芒萬丈啊,比太陽還暖人。

——鄒靜之《九棟》

10.

銬的是背銬。背銬你知道嗎?就是一隻手在前,從肩膀上拉過來往下拉,另一隻手從背後往上拉,用一副手銬在後背上把兩隻手銬起來。人們把這種銬人的方法叫蘇秦背劍,是最厲害最殘酷的一種銬人的方法。

——楊顯惠《夾邊溝記事》

這時候他心慌的更厲害了,因為他明白,這是死神在拉他的手了,要把他摁倒在那道淺淺的長滿了駱駝草的自然溝里,叫他再也站不起來,於是他靜靜地站著,一動不也不敢動。

扣兒娘把扣兒煮著吃了,「一推開門,扣兒娘正燒火哩……他剛進灶房就聞到一股怪味道,那味道是灶上的鍋里冒出來的……他突然看見扣兒的毛辮子搭在水缸蓋上……他立即嚇出了一身冷汗,腿都軟了。扣兒娘扭過臉問他:你站著咋哩?他看見扣兒娘被灶火照得紅赤赤的眼睛……」

關於不可描述

11.

誰控制了過去,誰就控制了未來;誰控制了現在,誰就控制了過去。

——《一九八四》

在一個欺騙的時代,說真話是一種革命行為。

12.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取代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人做了許多我們不應該做的事情,控制生育,操縱他人的命運,這些是上帝是天做的事情,人類做了就是罪,就是災難。

13.

自由和犯罪緊密不可分地相聯繫著就像飛船的飛行和它的速度。飛船速度等於零,那它就不能飛。人的自由等於零,那麼他就不會去犯罪。這是很明白的。要使人不去犯罪,惟一的辦法,就是把人從自由中解放出來。

——尤金·扎米亞金《我們》

人類歷史的發展,就像飛船的上升,是呈螺旋形的。然而圓周與圓周又各自有別:有的金光燦燦,有的卻鮮血淋淋。但是它們都是360度。從零度開始,往前:10度,20度,200度到360度,然後又回到零度。是的,我們又回到了零。但是這對我的數學頭腦來說,是很明了的:這個零完全是另一個新的零。我們從零開始向右出發,卻從零的左邊回來,因為原來的正零被我們的負零所取代。

這三本,真是常讀常新。


我在想,從網上很多帖子,和現實中的很多弔詭跡象看來,很多人由於認知的缺失,是在「一身正氣地作惡」。不論是打砸日貨、每逢留學生遇害就惡毒叫好、攻擊閱兵式不發「愛國」微博的明星、為倒行逆施的措施當衛道者、攻擊同性戀、重男輕女、欺凌弱勢群體等等。

打著傳統、愛國、女德、特色主義等等光明旗號,放肆作惡。

我想,看完這些書,也不一定都會成為好人聖人,這也不太實際。

但我覺得「不知惡而作惡」是愚蠢可憐且可恨的,所以我希望年輕人都能趁早讀,不一定全對,但至少能去思考。

而後是要作善作惡,便是自己的選擇了。


再說一次,以上的不一定對。


我以前曾經寫過一個書單,當時起了個名字,叫《沒讀過這十本書,不要說你曾見過世間險惡》

我以為,現在的年輕人在接觸這個世界之前,需要先領略一下這個世界的諸多險惡。這個世界遠比我們看到的更可怕。

裡面有些主題或許過於沉重,但是我依然希望每個人都能記住:「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

性別歧視

「過去50年來,在世界範圍內遭到殺害的女孩,比整個20世紀死於所有戰爭的男性還要多。僅僅因為她們的性別。」

在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鄧恩夫婦這對有豐富聯合報道經驗的記者伉儷的帶領下,我們在本書中去亞非拉國家做了一次長途冒險旅行。在那裡,我們看到性別歧視、性暴力、厭女價值觀、家庭暴力、處女情結等現象,讓女性猶如仍置身在18、19世紀的煉獄。我們也看到那裡的女性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爭,以及如何一點小小的幫助就能改變她們的命運。

在這本書里,性別歧視以一種血淋淋的狀態被展現於我們面前。在此之前,我曾以為所謂的性別歧視只不過是工作機會的不均衡,工作報酬的不平等,社會地位的差異,然而這本書告訴我,在許多地方,女人像野草、像貨物、像一塊破布一樣被人遺棄、侮辱。「每四分鐘,一名印度女孩死於性別歧視;每一分鐘,一名孕產婦死亡;每十秒鐘,世界某處有一名女孩被強制切除外陰,而且大多沒有打麻藥。」通過這些故事,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整個世界對此困境的態度,以及女性身上自我覺醒的力量。她們將絕望化為希望,勇敢爭取生命尊嚴。

飢餓

定西專區是甘肅省1958年到1960年饑荒的重災區,災難的三年過去,定西專區緊急成立了一個專署兒童福利院,接納了幾百孤兒。同期,定西專區的各縣、鎮、重災縣的各人民公社都成立了兒童福利院或是「幼兒園」。這些大大小小的兒童福利院收容了大約五千左右的孤兒。 楊顯惠在本書中以忠實史料事實和當事人陳述事實的基礎上,創作出一個個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獨特性的作品。完全是白描的手法,紀實性的語言,平實的語調,將一幕幕飢餓與死亡的慘烈情境撕裂在人們眼前。

從2004年初開始,《定西孤兒院紀事》系列相繼在《上海文藝》上發表。

一個讀者給編輯打電話反覆問:「小說里寫的吃人都是真的嗎?」於是這位編輯給楊顯惠打電話,說自己看到這些文字,也脊背發冷,他提出了同樣的問題:「這些故事是真的嗎?」

楊顯惠回答:「『吃人』的事絕對真實,這種可怕的事情是不能虛構的。」

作為對建國後那場災難的沉痛回憶,這本書更像是一塊墓碑,一道傷疤,沉默的提醒著我們這片土地上曾經承受過的一切。我們常說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但願我們永遠都不會再忘記那段往事,更永遠不會再經歷那樣的劫難。

彷徨

「蟻族」,是對「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的典型概括。該群體高知、弱小、聚居,是繼三大弱勢群體(農民、農民工、下崗職工)之後的第四大弱勢群體: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平均月收入低於兩千元,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他們平均年齡集中在22-29歲之間,九成屬於「80後」一代;他們主要聚居於城鄉結合部或近郊農村,形成獨特的「聚居村」。他們是有如螞蟻般的「弱小強者」,他們是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
全書二十萬字,幾十幅圖片,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和發人深省的圖片告訴讀者一個真實的「80後」,「天之驕子」的光環不再惠顧這一群體,他們比普通人有著更令人堪憂的現狀、年輕脆弱的心靈以及無法釋懷的青春夢想……他們代表著我們這個社會不能忽視也不應該忽視的最敏感的群體,他們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無奈和彷徨。

沒有人比這些寄居在城中村裡的大學生們更加彷徨了。他們背負著天之驕子的名頭,卻在現實面前一敗塗地。他們渴望一飛衝天,卻被困在逼仄的房間里倉惶度日,書中的這些大學生或許就是我們中一些人的真實寫照。

無助

失業必然導致貧窮,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嗎?在美國,數百萬的底層勞工終日工作,卻只能賺得每小時6—7美元的最低時薪,他們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夠走向成功?

為了尋找底層貧窮的真相,作者隱藏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潛入美國的底層社會,去體驗底薪階層是如何掙扎求生的。她為此制定了嚴苛的執行標準,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應調整,力求貼近低薪階層的生存實態。在化身底層勞工的這段期間,作者流轉於不同城市、不同行業,先後當過服務員、旅館服務員、清潔女工、看護之家助手以及沃爾瑪的售貨員,也遇到了許多擁有不同背景、個性迥異的上司與同事。作者將自己在基本生活線上掙扎的經歷描述得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現了底層勞工在薪資、住房、醫療、僱傭關係等各方面的生存實態。

芭芭拉·艾倫瑞克以親身的經歷與第一手的豐富素材,揭露了美國嚴重的階級分化,底層老百姓為了生計和一瓦棲身,遊走於商業資本和地產資本之間,為生存和尊嚴,每一天都進行著充滿苦與樂的抗爭。我強烈推薦結合《貧窮的本質》一起閱讀本書,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令窮人無法自拔的,正是社會與制度共同製造的漩渦。在這個最富有的1%人口持有財富超過剩下99%人口的世界上,窮人的生存空間正被壓縮的越來越小。

貧窮

15年以來,為了弄清為什麼會貧窮,貧窮又會導致哪些特定問題,從而不斷讓窮人陷入無法逃離「貧窮陷阱」的怪圈,《貧窮的本質》的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同時,《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也對關於貧窮的一些流行觀點進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窮人的依賴性越強,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們指出,多年來的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用大量實例,提出了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尋找那些經得起檢驗的扶貧方案,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導。

戰爭

作者比亞的故鄉是西非獅子山,在那兒估計至少有5萬人死在1991至2002年之間的內戰。在這場戰爭當中,12歲的比亞從一個迷戀街舞、愛搞惡作劇的普通小男孩變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為了躲避叛軍他只得流浪在非洲的沙漠和叢林中。幾個月之後,他被叛軍發現,被迫成為了一名年僅13歲的職業軍人。從此,天真無邪的兒童,一朝之間成為草菅人命的殺人機器。為了生存,他過著殺人不眨眼的血腥生活,前途與希望似乎已是不可能的奢求。比亞的幸運,在於他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救助下開始正常生活,並在美國完成學業。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提筆將當年經歷一一據實寫下,以過來人身分自訴遭遇、呈現了第一手訊息,成就了這本震撼人心的「童兵」自傳。

「你到底一共殺過多少人?」面對巴黎記者的提問,伊斯梅爾?比亞的回答冷靜得讓人恐懼:「真的不知道,從沒想過要去數。」在美國的六千多家星巴克,伊斯梅爾的回憶錄《長路漫漫》搭配著咖啡,每賣出一本,UNICEF(聯合兒童基金會)有兩美元的進賬。

這本書寫的十分粗糙——對於一個童兵來說,他已經足夠努力了,我們無法苛求更多。書中所描寫的場景令數十年未曾經歷戰爭的我們心驚膽戰,或許我們應該知道,今天的每一點微小幸福,都是來之不易的易碎品,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死亡

「捨生取義」,常常被用來讚美自殺的忠臣義士,但這決不意味著,只有「捨生」才能「取義」。畢竟,需要捨生的場合很少,但「義」卻是每個人在生活日用、揖讓進退之間都該看重的。作者通過對華北某縣自殺現象的田野研究,在現實語境中重新思考中國文化中「生命」和「正義」的問題,從家之禮、人之義、國之法幾個層次理解現代中國人的幸福與尊嚴。

一本令人毛骨悚然的好書。

學界曾經如此評價吳飛的這本書:「這本書將這個領域中所有有價值的工作基本都做完了」。的確,這本書中對中國農村自殺現象的剖析已經到達了極致,這本書不僅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僅從寫作與調查方法上而言,也具備極高的學術價值。

幸運的是,自作者成書至今,中國的自殺率已經大大下降了,甚至能夠躋身世界上自殺率最低的國家行列之中。除了這些年突飛猛進的城市化步伐之外,我想這本書也是功不可沒的吧。

孤獨

本書系NHK電視台資深採訪記者作品合集。
高齡、少子、失業、不婚、城市化,造就了這樣一批人,他們活著,沒有人和他們聯繫,他們沒有工作,沒有配偶,沒有兒女,也不回家鄉;他們死了,沒有人知道,即使被發現,也沒有人認領他們的屍體,甚至無法知道他們 姓甚名誰,他們的人生被總結為寥寥幾個字的遺骨認領布告,他們被稱為「無緣死者」,他們所在的社會也會漸漸從「有緣社會」變成「無緣社會」。
他們中間,有在公司20年沒有遲到請假,可是一夜之間變成街頭流浪漢的工薪階層,有一個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兒女遠離自己的空巢老人,有從來只在網路上交友的年輕人。日本NHK電視台特別節目錄製組將記者的真實採訪手記合成此書,將當今社會中那些不受關注的人們的臨終慘景呈現到大家面前,呼籲社會的警醒和反思。

豆瓣上有個小組(抱歉組名我就不透露了),裡面擠滿了在大城市中孤獨無依的人們。他們之間互相約定,定期通打電了解近況,如果有人不幸離世,由小組成員協助收屍,火化遺體,打理後事。

現代科技的發達讓我們有機會擺脫過去繁瑣的人際交往圈子,然而同時孤獨也成了我們最好的朋友。這本無緣社會中所反應的現象在中國依然存在,我們正被高速發展的社會所分割,成為汪洋大海中的一個孤島。

衰老

她們是世上最無助的一群人,八十歲以上、身體極度衰老,許多人腦萎縮老年痴呆,甚至沒有記憶和理性,最重要的是,她們沒有未來,她們似乎就是等待死亡的人。但她們是有生命的,有生命,就該留下痕迹。一個人,在生命的盡頭還能表現出一些東西,就是精華。這些精華,她們自己無法留下,就替她們留下吧。
本書作者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關懷近百位八十歲以上的老奶奶,他發現:高齡奶奶的精神世界異常豐富;她們的煩惱與痛苦非常複雜;她們身上的人性溫情與生命力量讓人震撼。

書中作者對生命的尊重令我動容,謹摘錄文中一段文字如下:「面對他們時,同情的情緒總會不由自主地冒出來,但這一點真的是對他們的——不尊重,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這些方式被他們虛弱的外表以及智力退化的大腦所遮蔽。他們給人可憐巴巴的感覺,但他們並不可憐巴巴,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認真地生活,認真地煩惱,認真地高興以及恐懼,他們的眼睛告訴你,他們的內心在正常地活動,他們是一群在心靈意義上最正常的人,你可以淡視他們的身體以及腦力,但不能淡視他們的心。」

災難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慘烈的反應爐事故發生在切爾諾貝利。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劇之一。作者訪問了上百位受到切爾諾貝利核災影響的人民,有無辜的居民、消防員、以及那些被徵招去清理災難現場的人員。他們的故事透露出他們至今仍生活在恐懼、憤怒和不安當中。

本書將這些訪談以獨白的方式呈現,巨細靡遺的寫實描繪,使這場悲劇讀起來像世界末日的童話。人們坦白地述說著痛苦,細膩的獨白讓人身歷其境卻又難以承受。

「在全書的開篇和末尾,分別是兩名在切爾諾貝利事件中罹難的消防員和清理人的遺孀的講述。她們回憶起他們相愛的往事,回憶起他們離別時的那個難以忘卻的場景。然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陪伴她們的心愛之人慢慢走向死亡的痛苦過程。她們目睹了她們的丈夫從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了一個具有高度放射性的危險物體。每一次擁抱都會在自己身上留下無數的皮膚碎片,病床上的任何一個線頭都能在她們丈夫的身體上留下觸目驚心的傷口。每一次咳嗽,都會從嘴裡吐出細小的肺組織。鮮血從他們臉上的每一個部位里淌了出來,流到了枕頭上,最後滴落進了枕頭旁的臉盆里。甚至在他們死後,他們的骨灰都成了令旁人避之不及的噩夢。對她們來說,切爾諾貝利與核災難沒太大關係,它僅僅意味著愛與死亡——起初,愛超越了死亡;最終,又和死亡融為了一體。」——豆瓣網友


在下書房一角個人擁有上千本藏書是什麼體驗? - 知乎

以上。


知乎推薦排名前10,贊數大於2K,豆瓣評分大於8,參評人次大於2K的優秀書籍,按情商、個人管理、理財基礎、文學四個維度整理分類好的書籍清單,分享給大家。

由於每個人看法不一,推薦中帶有不少主觀喜好因素,有些高贊書在豆瓣裡面參評人數兩三百,或者低分,評論區也有不少吐槽,這類書籍只能說明對推薦者有用,我就過濾掉了。相信廣大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按上述維度刷選,至少可以挑出高贊裡面的客觀推薦,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只想說,選擇真的很艱難!


以下是書單:

需要原始數據統計表格的見文末~~~

如果以讀書的數量來獲取滿足和自豪感,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

以下附表單中提及書本豆瓣鏈接(推薦而不帶鏈接的都是耍流氓),這裡就不再具體介紹了

情商、交際溝通

1、溝通的藝術 8.6分

2、心理學與生活 8.7分

3、學會提問 8.4分

4、社會心理學 9分

5、裸猿(三部曲) 8.6分

6、親密關係(第5版) 9分

7、非暴力溝通 8.5分

8、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 9分

9、門薩的娼妓 8分

10、思考,快與慢 8.2分

11、自私的基因 8.6分

12、進化心理學 8.8分

13、社會性動物 9.1分

個人管理

1、自控力 8.3分

2、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8.2分

3、把時間當朋友 8.6分

理財基礎

1、富爸爸,窮爸爸 8.2分

2、窮查理寶典 9分

3、聰明的投資者 9分

4、小狗錢錢 9分

文學

1、活著 9.1分

2、面紗 8.7分

3、美的歷程 9.2分

4、美麗新世界 8.6分

5、棋王 8.7分

6、人生的枷鎖 9分

7、世界的凜冬 9分

8、人類簡史 9.1分

9、月亮和六便士 9.2分

10、愛的藝術 8.8分

11、動物兇猛 8.3分

12、通往奴隸之路 8.8分

13、朗讀者 8.3分

14、殺死一隻知更鳥 9.2分

15、夾邊溝記事 9.2分

另外,需要原始統計Excel表格的老鐵們~

可以搜索公眾號:懶蟲愛學習。回復:「清單」即可!按自己口味選吧~~

如下:

統計的原始表單,帶豆瓣鏈接

答主列的這個書單,只為開腦洞負責!

私以為,年輕人多開點腦洞總是好的,而且越早開越好哦~

書單分為三個系列:看見自己,看見世界,看見知識。

————————————————

看見自己

1.《男人這東西》——渡邊淳一

作為一個男人,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底褲都要被人扒了。

渡邊寫這本書,立場就是站在男人這一邊的,一些觀點可能會讓女性不舒服。不過這也說明了,作者真的很real~

評論區對這本書反響很強烈啊,大家都是有故事的人啊。

雖然書里可能更多反應日本男人的本性,不過男人不是都一個樣么~

書摘:

男人的處女情結與其說反映了男人在性愛方面的敏感和脆弱,不如說是哪些不成熟的男人從一己私慾出發所製造出來的畸念。

我是堅決不贊成分娩時讓丈夫在場這一做法的——拉馬茲分娩法。理由有千條萬條,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這種做法有可能徹底摧毀迄今為止丈夫對妻子抱有的性幻想。

因此當聽到男友提出「結婚吧!」之類的要求時,女子最好不要簡單的將它理解為男友對自己的愛意已經升華,而應該設想一下其他方面的因素,才不至於到時候大失所望。

2.《怪誕行為學》——丹·艾瑞里

這本書的譯名和《怪誕心理學》就像雙胞胎,不過本書作者是一個經濟學家,而另一位是心理學家。經濟學家的幺蛾子是比較多的~(滑稽)看看各種《XX經濟學》的書名就知道了,後面還會出現的哦。

這本書真的讓我醍醐灌頂,被說中了很多弱點,心情複雜。

書摘

為了眼前的滿足而放棄長遠的利益,這就是拖沓。

要讓人們渴望做一件事,只需要使這件事的機會難以獲得即可。

多數人只有到了具體情境里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個我是深有體會啊)

所有權不僅局限於物質,它對人對觀點也同樣適用,一旦擁有了一種觀念,我們可能會對它過於熱愛,對其珍視程度超過了其內在價值。司空見慣的是,我們對它難以割捨,一想到要失去它,我們就惶惶不可終日。(就如同每個人不願意承認被打了臉一樣吧)

3. 《烏合之眾》——古斯塔夫?勒龐

一本很老的書了,1895年出版,社會學領域必讀的書。一些立場和觀點可能有點時代局限,作者對於「群體「的看法是相當悲觀的,但是《烏合之眾》在一個世紀後依然閃耀,裡面的智慧可想而知。(特別是想到現在的「小鮮肉粉絲團」,對這本書簡直是膜拜)

群體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有共同目標的人群「。

書摘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充耳不聞…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群體只會做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數量即是正義

4.《人間失格》——太宰治

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些許的影子。可以這麼說,作者是在挖掘自己的靈魂,但也挖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

我在閱讀之前,也了解到了大家對於這本書的一些評論,所以閱讀的時候,盡量保持抽離的狀態,但還是沒能成功。看完這本書的時候,久久不能走出書中營造的陰暗世界,甚至不敢去細想書中和自己有共鳴的表達,但是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靈魂,因為它被人揪了出來,狠狠的抽打。

書摘

相互輕蔑,作賤,卻又彼此來往——這就是所謂「朋友」的真相。

我對受人尊敬這一狀態進行了如下定義:近於完美無缺地矇騙別人,爾後又被某個全智全能之人識破真相,最終原形畢露,被迫當眾出醜,以致於比死亡更難堪更困窘。即使依靠欺騙贏得了別人的尊敬,無疑也有某個人熟諳其中的真相。不久,那個人必定會告知其他的人。當人們發覺自己上當受騙後,那種憤怒和報復將是怎樣一種情形呢?即使稍加想像,也不由得毛髮豎立。

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很缺乏愛人但能力。

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了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念誦悼詞。

看見世界

1.《魔鬼經濟學》——史蒂芬.利維特

又是經濟學家的幺蛾子~(滑稽)這本書絕對的開腦洞必備。剝開現實世界的外衣,帶你看看真實的世界,用經濟學來解釋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本書也是一口氣讀完系列的常客,跟讀推理小說差不多。

書摘

經濟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動機的一門科學,動機是現代生活的基石。理解動機或者找出人們真正的動機,幾乎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僅就犯罪而言,並非人人生而平等,甚至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幾十年來的研究表明,出生於不幸家庭的兒童走上犯罪道路的概率要遠高於其他兒童。而在「羅訴韋德案」(允許墮胎)之後,很可能有數百萬女性選擇了墮胎,這些窮困潦倒、未婚先孕、承擔不起非法墮胎或沒有門路的未成年媽媽常常是不幸的代名詞。正是這些母親腹中的孩子,一旦降生,走上犯罪之路的概率會遠高於平均水平,但由於「羅訴韋德案」,這些孩子並未出世。(罪犯都去哪裡了)

2.《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

奇書。豆瓣9.2。事實證明,歷史學家的腦洞一點也不遜於經濟學家啊!

人類和其他動物得以區分的唯一一點是——我們會講故事,並對此深信不疑。我看這個觀點時腦子直接炸裂。這本書不是那種可以一口氣看完的,因為真的燒腦~作者拋出的每個結論都需要好好消化一番。

書摘

鳥類會飛就是因為它們有翅膀,可不是因為有什麼「飛的權利」。 歷史的鐵則就是:事後看來無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 就算是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可以在金錢制度上達成同樣的信仰。原因就在於宗教信仰的重點是自己相信,但金錢信仰的重點是"別人相信"。 人類語言真正最獨特的功能,在於能夠傳達關於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 我們對生活所賦予的任何意義,其實都只是錯覺。

3.《未來簡史》——尤瓦爾.赫拉利

還是同一個作者,熟悉的味道。

人類歷史的三大boss:饑荒,瘟疫,戰爭,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然而人類歷史是不可能出現空白的,那麼下一階段的三大boss:永生,獲得永遠的快樂,最後成為神;宗教和科學其實是兩個好基友;看這本書的時候,每到精彩處,我的身體甚至會有一絲顫抖。

書摘

饑荒、瘟疫和戰爭,永遠都是人的心頭大患。一代又一代,人類向所有神明、天使和聖人祈禱膜拜,也發明了無數的工具、制度和社會系統,但仍然不斷有數百萬人死於飢餓、流行病和暴力。許多思想家和先知於是認為,饑荒、瘟疫和戰爭一定是上帝整個宇宙計劃的一部分,抑或是出自人類天生的不完美,除非走到時間盡頭,否則永遠不可能擺脫。 宗教最在乎的其實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創造和維持社會結構。而科學最在乎的則是力量,科學的目的是通過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療疾病、征伐作戰、生產食物。就個人而言,科學家和神職人員可能很在意真理。但就整體而言,科學和宗教對真理的喜好遠不及秩序和力量。因此,兩者一拍即合。對於真理毫不妥協的追求,其實是一次靈性之旅,在宗教或科學機構之內卻很少見。

4.《哲學家都幹了些什麼》——林欣浩

了解一下人類歷史上那些天才們是如何自我折磨,在哲學的道路上走到黑的。超級有意思的哲學入門讀物。

對於「我是誰?」「我為什麼活著?」「我的人生意義何在?」這些問題有那麼一點好奇的話,這本書都是相當合適你的~

我們來看看蘇格拉底在被判死刑之後說了什麼—— 「 我之所以被定罪,是由於缺少一樣東西,但是缺少的不是言詞,而是厚顏無恥,甘願向你們說那些你們愛聽的話。」 所以,一個智者的策略是: 1.要麼,說那些同時代人愛聽的話。儘可能多地拿到你要從他們那裡拿到的東西。 2.要麼,說那些後人才聽得懂的話。孤憤地等待後人理解並小心地避開同時代的傻逼。 3.要麼,在同時代中,找到能聽得懂自己的人。彼此默契,笑樂玩耍。並小心地避開同時代的傻逼。 我選擇第三種。

看見知識

1.《量子物理史話》——曹天元

作為一個理工科生,面對這本書內心是很複雜的,畢竟大家都說這書文科生必看,可是我覺得我自己看了也很受啟發~作者用最簡單的語言講述了量子論波瀾壯闊的歷史。

不過波爾說了,「要是誰不對量子論感到困惑,那他就是不了解量子論。「

書摘

剃刀原理是說,當兩種說法都能解釋相同的事實時,應該相信假設少的那個。

量子就是能量的最小單位,就是能量里的一美分,一切能量的傳輸,都只能以這個量為單位來進行。

總而言之,對於特定的金屬,能不能打出電子,由光的頻率說了算。而打出多少電子,則由光的強度說了算。

2.《小說課》——畢飛宇

這屬於開視野的書。如果說我們讀過的那些名篇是一座座小島的話,那麼這本書能讓我們看見小島的秘密風景,那些我們一直被迷霧蒙蔽的地方。

再上一堂語文課吧~

書摘

回過頭來看,我在年輕時讀過的那些書到底能不能算作「讀過」,骨子裡是可疑的。每一部小說都是一座迷宮,迷宮裡必然有許多交叉的小徑,即使迷路,年輕人也會選擇最為香艷的那一條:哪裡有花蕊吐芳,哪裡有蝴蝶翻飛,年輕人就往哪裡跑,然後,自豪地告訴朋友們,——我從某某迷宮裡出來啦!

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的質量往往取決於這個民族和這個時代的審美願望、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如果因為貧窮我們在心理上就剔除了美,它的後果無非就是兩條:一、美的麻木;二、美的誤判。美的誤判相當可怕,具體的表現就是拿心機當智慧的美,拿野蠻當崇高的美,拿權術當謀略的美,拿背叛當靈動的美,拿貪婪當理想的美。

閱讀是必須的,但我不想讀太多的書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年頭的書太多。讀得快,忘得更快,這樣的遊戲還有什麼意思?我調整了一下我的心態,決定回頭,再一次做學生。——我的意思是,用「做學生」的心態去面對自己想讀的書。大概從前年開始,我每年只讀有限的幾本書,慢慢地讀,盡我的可能把它讀透。(正是寫到這一段話,讓我及時停止了這份書單,因為我覺得上面的每一本書都值得好好琢磨 )

我給出的書單就是這些啦,為了讓這些書看起很誘人, 可花了一番力氣?(′?ω?)? ,各位看官記得點贊再走哦~

收藏是點贊的三倍多?!心情複雜。不過這意味著我推薦的書確實勾起了大家閱讀的慾望,還是很開心的。(強顏歡笑臉)

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藍大頭讀書」

回復『筆記』即可看《烏合之眾》,《未來簡史》和《怪誕行為學》的讀書筆記。快來關注~

有朋友讓我推《三體》,這本書也算是我的摯愛了,專門做了一個故事精讀:

《三體》講了個什麼故事?

有哪些和《三體》同一水準的國外科幻小說?


下面是我推薦的書單,主要可以劃分為6個維度,這6個維度參考了《全新思維》這本書中提出的在未來對於年輕人發展最重要的6種能力,叫做三感三力。三感是指設計感、娛樂感、意義感。三力是指故事力、交響力和共情力

因為作者認為:隨著人工智慧的強勢崛起,世界已經從過去的高理性時代,進入一個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時代,為了更好的迎接這種趨勢,未來人才最需要培養這6大能力

這些書我都已經整理好,有需要的可以到我的公眾號【老同學小宇】回復【年輕人】即可獲得。

下面是對這些書的介紹:

--------------簡短的分割線--------------

1 設計感

設計其實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要求你有很高的審美標準,人的這種能力是機器取代不了的,建議你在博覽群書的同時,更要多看,多參觀創意博物館,多看設計雜誌,多觀察生活。

01 《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

推薦語:簡歷、論文、PPT、博客、活動海報。。。。雖然你我都不是設計師,但是每天都在接觸著「設計」的活。本書將設計的秘訣歸納為對比、重複、對齊和親密性四條基本原則,並用通俗易懂、幽默生動的文筆傳達給讀者,同時配以大量實例和練習,幫助你較快學會如何高質量地完成身邊各種「設計活」,提高自己的「設計感」。

02 《設計心理學》

推薦語:本書將讀者轉變為優秀的觀察者,分辨出那些給現代生活尤其是現代科技帶來很多問題的不合理的、糟糕的設計,同時引導讀者觀察那些優秀的設計,以及那些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和順暢的有思想的設計師是如何工作的,幫助讀者培養出一種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

2 娛樂感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讓你覺得好玩的能力」。在這個方面,某些遊戲設計者可謂是超能力者,而遊戲設計中透露出的設計思維,也正是這種能力的源泉。

01 《遊戲改變世界》

推薦語:本書揭示了遊戲產生巨大吸引力背後的驅動力量,而將這些驅動力遷移在其他應用場景中會產生巨大的能量。遊戲可以彌補現實世界的不足和缺陷,如果我們肯真心嘗試駕馭遊戲的力量,那麼,重塑人類積極的未來,讓「現實變得更美好」,就不再只是一句空話,而是真的有可能發生。

02 《娛樂至死》

推薦語:通過電視和網路媒介,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人了心甘情願成為人類的附庸,最終成為娛樂至死的物種。一本從不同角度詮釋娛樂的書,更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

3 意義感

意義感其實就是對應的馬斯洛需求定理的最高層,自我實現,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做的事嫁接到一個偉大的目標上。意義感無處不在,小到領導者賦予你寫一篇報告的意義,大到宗教對於人類的意義,這讓我不禁想起《未來簡史》中「虛構現實」的概念,牆裂推薦這本開腦洞的書。

01《未來簡史》

推薦語:這本書以宏大視角審視人類未來的終極命運,震撼人心,同時又趣味盎然,相信它一定會顛覆你的思考方式,給你帶來一次全新的認知升級。比如本書認為推動社會變革的不是我們對真實現實的認識,而是我們頭腦中的虛構的現實,比如上帝、國家、金錢、公司、價值觀等等,這其實就是某程度上大家追求的意義感,它是能讓人群實現大規模靈活合作的基礎。

4 故事力

所有著名的暢銷書作家、好的導演……都是講故事的高手,故事就是把信息置於一個場景當中,讓信息具有一種情感衝擊力,這一點在商業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01 小說課

推薦語:羅振宇盛讚本書作者許榮哲是 「zui適合中國人的故事入門教練」。這本書要教給你的,不是怎麼寫小說,而是怎麼講故事。從招式解密到內功心法,引用古今中外65部經典作品,解讀其中的關鍵點,以最淺顯的方式帶你深入故事的世界。

02 像TED一樣演講

推薦語:這是一本「死理性派」的演講書,在分析完500個TED演講之後,作者總結出優秀演講背後的9個規律,以大量的真實演講佐證,以詳實的心理學理論支撐。希望讓自己的觀點得到更有力的傳播,或者沒有時間看完所有TED演講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5 交響力

交響力其實就是指整合的能力、跨界的能力;行業不斷跨界,領域不斷變化,最強不是總在從頭學習,而是持續整合的人。下面我要推薦的兩本書中的主人公都是目前公認的跨界高手: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埃隆·馬斯克和一生都在追求普世智慧的查理·芒格

01 矽谷鋼鐵俠

推薦語:作者首次深入特斯拉、Space X等公司,親密接觸了馬斯克的夥伴、員工、家人、朋友超過300人,真實地講述了馬斯克在創立、運營他那些足夠改變世界的公司(包括PayPal,特斯拉,Space X和太陽城)時發生的驚人故事。同時也揭示了企業家和創業者如何專註於創業本身,同時管理多領域公司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經驗,以及如何在與許多競爭對手交手時不斷推進企業創新的步伐。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這樣一個極具創造力的傳奇人物身上學到些東西。

02 窮查理寶典

推薦語:從豆瓣高達9分的成績就可以看出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之高,這是迄今為止全面介紹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的投資、學習與人生心得的唯一一本書,這本書不但可以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生活、如何投資,更重要的是教你學會用一生的時間去追求那些普世的智慧只有這樣你才能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依然能夠不斷增值。

6 共情力

簡單來說,就是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和別人產生共鳴,我們人的情感是機器永遠沒有辦法替代的。

01 烏合之眾

推薦語:這本書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是了解群體心理學的必讀書目。作者論述了在傳統社會因素毀滅、工業時代巨變的基礎上,「群體的時代」已經到來。書中極為精緻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發揮了巨大影響。相信你讀完後會對自己和他人在集體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02 非暴力溝通

推薦語:在生活中,我們一直執著於扮演「暴力熊」,某個人在某個行為上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取向時,馬上就會被「上綱上線」的定義為某個錯誤,我們忘記了溝通是基於愛與信任,每個行為和語言的背後,都有其更深層次的含義和動機。本書正是要教會我們用被愛點亮的理性細心並客觀地觀察身邊的人,以濾除了所有傲慢與偏見,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簡短的分割線--------

最後,我想說的是,沒有什麼書是該看或者必看的,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和認知水平不同,同樣一本書每個人能讀出的感悟也不同,就算是公認的一本好書,也會有人讀了毫無收穫;但不可否認的是那些公認的好書能給你帶來較大收穫的概率是遠高於其他書籍的。

因此,我們能做的一是掌握適合自己的科學的閱讀方式(核心就是帶著問題讀書,多思考),做到會讀書;二是在此基礎上多讀書。

關於其他書籍的推薦可以參考我的另外一篇回答:大學看哪些書比較適合?

---------簡短的分割線--------

最後的最後,如果有需要上面這些書籍的,可以關注我的微信號【老同學小宇】,回復【年輕人】,即可全部打包帶走。當然,公眾號還有其他乾貨,如果有看對眼的,請隨意就好。

我的其他良心乾貨:

有哪軟體堪稱神器,卻不為大眾所知?

有什麼辦法能較快地集中注意力進入狀態?

若本文對你有幫助,順手點個贊就行。


陸續看到有知友點贊,於是又更了一些書,答主推薦的書都是自己看過的,覺得挺好的書。文章比較長,如果喜歡,可以點個贊!(推薦的書偏史哲,文少一些,基本是非虛構類的書,畢竟小說之類受眾太不一樣,於是就沒有推薦了!)

以下原答案。

—————————分割線———————————

作為一個年輕人,開始從浩如煙海的書海中選書確實是艱難的開始,不過,讀過一些「臭雞蛋」的書後你才會長記性,只有經歷這一步。前後這一比較,你才會懂得什麼書是不用拿回家來擠占你書架位置的。

首先推薦兩個系列的書,很適合入門看。

一、以伽莫夫的《從一到無窮大》《物理世界奇遇記》為代表的20世紀科普經典特藏系列的圖書。

二、以《語言學的邀請》《社會學的邀請》等大學的邀請系列圖書。

了解點治學

1.《十九札:一個北大教授給學生的信》

朱青生先生關於治學問道、治學態度、做學問等疑惑一一作答,娓娓道來。特別適合初入大學的年輕的你們。


青年病,其實都有,索性看看朱老的這兩本。

2.《談修養》《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強烈推薦,讀朱光潛的書你會感到雖然大師跟你講道理,但是他的文字一點也不顯得是在說教。而是讓你心靈裝得飽飽的感覺。

隨便放幾句:

總之,愁生於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於靜止,求泄的方法在動。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一種社會所最可怕的不是民眾膚淺頑劣,因為民眾通常都是膚淺頑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沒有在膚淺卑劣的環境中而能不膚淺不卑劣的人。

了解點本國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3.費孝通《鄉土中國》

費老的這本小冊子很短,如果是一個農村學生讀,絕對會有很多的共鳴,至少我是。裡面提到的差序格局、禮治秩序、血緣與地緣等等都是自己身處其中所切身感受的。如果你想了解農村可以作為入門,費老的深入簡出絕對首選

3.何的這本書無需多言。這本書1998年出版,如今都快20年了。不過如今很多問題依然還在不斷的反覆出現。

附加:最近看的這本書,何著的《人口:中國的懸劍》,覺得很不錯,就推薦給大家。

這是八十年代走向未來叢書的其中一本,還有就是強烈推薦這套書,這套書很小,篇幅都不大,有些可能觀念和認識如今看來平平,有的觀念甚至已經很落伍了,但在八十年代的思想啟蒙階段,這些書在當時算非常的解渴了。

看看顧問和編委就知道這套書的份量了。不過其中的大多數都沒有好的結果。不信你查一查這些人的履歷就知道了。

4.《八次危機-中國的真實經驗》

在網上看過好多溫鐵軍教授的演講視頻,非常喜歡,作為「三農」問題的專家,溫鐵軍從經濟的視角分析了建國以來的八次危機。觀點有其新的角度。

ps:網上有溫鐵軍的講座視頻,中國真實經驗系列,最新已經講到第十次危機,B站上有相關視頻。

了解點政治(政治離我們生活並不遙遠,我們每天生活看似跟政治無關,但其實生活和政治息息相關)

5.《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錢老這本書無需多言,其實以前的政治制度並不都是專制黑暗,各個朝代都有其創新的制度。

6.《中國政治兩千年》

這本張純明的書,同樣是非常簡短的小冊子,兩本書對著看會大有裨益。

讀完上面兩本,可以繼續深入讀王亞南的《中國官僚制度研究》

7.《政治科學》

這本政治學經典教科書,讀起來一點也不晦澀。

非常喜歡前言的一句話:

很多人認為政治是令人反感的,他們或許是對的。政治可能天生就是不道德的,或者至少是非道德的。濫用權力、以權謀私和絕對腐敗成了政治的顯著特徵。但你不需要對你研究的對象產生好感。生物學家可能在顯微鏡下看到一個致病的細菌,他們不會「喜歡上」這個細菌,他們的興趣在於它是如何生長的、它是怎樣造成傷害的以及如何根除它。他們]既不會對這個細菌發火,也不會用鎚子把載玻片砸個粉碎。生物學家首先要明白自然的力量,然後才能與之共事來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政治學家也是這樣對待政治的。

政治科學不是政治。它不需要把人培養成職業的政治家。政治家和政治學家這兩種職業之間的關係與細菌和細菌學家之間的關係大致相當。

ps:不看這本,也可以看作者另外一本書《政治學與生活》(要看最新修訂版)。如果喜歡,你會繼續讀作者《國家的常識》那本書的。

了解點心理學

8.《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讓明白心理學的廣泛研究範圍,也許其中一個方面就激發了你對心理學的研究熱情。

一個學科的學習,我總喜歡去從學科的歷史了解,但是《心理學史》的書又巨厚,很難啃,索性可以看看這本小書。

是不是很小。篇幅不大,易上手。


9.《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這本書告訴你心理學是科學,不是其他什麼通靈術之類的偽科學。你再也不會回答別人問你會不會讀心術的問題了。


10.《社會性動物》

人類從本質上來說是離不開社會公共生活的,因為那樣要麼是獸類,要麼是上帝。這本社會心理學入門讀物比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和作者阿倫特另一本《社會心理學》的篇幅都要小很多。但入門足矣。


了解點兩性溝通

11.《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包括友誼、愛情、親情等,裡面有人際交往、溝通、依賴、權力衝突等。為何有的人遊刃有餘,有的人不知所措。讀這種書,越早越好。

12.《愛的五種語言》

了解了親密關係,那麼追到女神了,然後如何去維持呢?顯然單方維持很難為繼,那麼跟你女神一起來看這本書吧!

裡面提到愛的五種語言就是:肯定的言詞(Words of affirmation)、精心的時刻(Quality time)、接受禮物(Receiving gifts)、服務的行動(Acts of service)、身體的接觸(Physical touch)。

找到對方愛的語言,就找到相戀相愛的方式。


13.《非暴力溝通》

配合上面那本,在你追到女神,然後和女神在一起,總有些矛盾,那麼試著非暴力的溝通,也許困擾會少很多。

好啦,三部曲結束


該看點別人的情書了

14.《朱生豪情書全集》

隨便放幾句:

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寫不出。

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網,看水,看船,看雲,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覺。

看看人家是怎麼寫情書,說情話的。單身狗的你我,學著點。


15.《愛你就像愛生命》

你好哇,李銀河!


一句話就能想到一本書,就能想到一個人。

了解點電影

15.《認識電影》

這本書能讓諸如你我這類普通觀影者,能讓我們更深刻理解電影,也能更好的看電影,而不是被導演牽著鼻子走。

了解點哲學

16.《哲學的故事》

這本書並不是系統完整的哲學史,而是選出幾個代表性的哲學家(略去了前蘇格拉底諸多學派的哲學家)以故事的形式帶你進入哲學的思辨。哲學是晦澀難懂,但講故事大家都喜歡。

17.《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

這本也一樣,從前面的不嚴肅的故事,到後面嚴謹的哲學理念。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種由故事入理念的書同樣也會易。

附加:推薦最近看的書,也很適合哲學入門,
書就是所羅門的《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

書要讀,也學學寫作

18.《時評寫作十講》

對於不太會講故事的我,至多就只能寫一寫時評,社會現象及反思之類的文字,這本受益匪淺。手把手教你寫非虛構的時評文章。
19.《故事》

這本編劇界的聖經,在這就無需多言了。書很厚,乾貨也多。突然想到這本書完全可以放在認識電影的下面。
20.《文心》

這本由葉聖陶和夏丏尊合寫的一本關於讀寫問題的書,雖然當時是針對中學生語文教學寫的,但是在如今看來,大學生及碩博生來說都值得一看。這本書和前面兩本哲學入門書一樣,用營造出來的故事來達到情景教學的目的。

除了這些,還有葉聖陶、夏丏尊的跟著大師學語文系列書籍(中華書局)和王鼎鈞的作文四書也值得一看。

不歸類型的書

接觸金觀濤最早的書,這本書講的是八十年代熱門的「三論」其中的——控制論,為我打開對這門與計算機成長起來的邊緣學科的興趣大門。

ps:歷史以及人文社科圈裡,我最喜歡的兩對夫婦的書,一對是金觀濤和劉青峰,一對就是秦暉和金雁夫婦。他們的書,強烈推薦!

還有什麼歷史、散文隨筆之類的大家喜歡再更。

還不點個贊,嘻嘻嘻


謝邀!《史記》《資治通鑒》不可不讀,《浮生六記》和《三毛全集》讓你深情無限,劉墉的成長系列,很適合年青人。《世說新語》《人間詞話》也不錯,王陽明《傳習錄》文言基礎不太好的話,要買帶譯註的,《曾文正公全集》也可以讀一讀,主要看奏疏和家書、家訓。《古文觀止》和《論語》不容錯過,另有蕭統的《文選》也值得一觀。劉醒龍的《鳳凰琴》《天行者》這個比較冷門。暫時想起這些,都是答主讀過的並且個人覺得很好的,才推薦,大家喜歡我再加一些吧。


碰巧現在是放暑假的時間,作為一個即擁有自由閱讀時間,又積極向上的年輕人。於是自己動手收集了一份適合大學生暑假閱讀書單,現在把它分享出來,一起閱讀進步。

註:結尾有福利

1.《自控力》

本書彙集了大量旨在有效提升自控力的實驗與案例,從心理、情緒、習慣、效率、平衡、合作、社交、心智、感知、思維、行為等各個方面,全面掌控自己的感知、思維、行為和心智。
自控力卻可以通過鍛煉而得到增強。雖然過度使用這種意志力,大腦也會產生疲勞,但只要遵循科學系統的訓練機制,就像我們的肌肉一樣,自控能力就會逐漸得以完善和增強。

開篇必須得是《自控力》這本書,進入暑假,很多人沒有了學習任務和平時課程的壓迫,就開始了每天修仙的生活,坐等飼養員投食。暑假列再完美的計劃,缺乏自控力也難以執行。

暑假都是每天中午才起床,想早點睡,卻不知不覺中熬夜玩手機到深夜...

那麼,《自控力》這本書對你來說再適合不過了。

書中提供了大量的可以操作的實際行動指南,只需要在日常生活間就可以得到訓練。

2.《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里」聚焦於探討與自己有關的溝通因素,簡要介紹人際關係的本質,強調自我在溝通中的角色,並分析知覺與情緒在溝通中的重要性;
「看出人外」聚焦於探討與溝通對象有關的因素,分析語言和非口語的特性,強調傾聽的重要性;
「看人之間」聚焦於討論關係動力,強調關係的重要性與關係中的親密和距離,如何增進溝通氣氛及人際衝突的形態與因應之道。

儘管離初版已經30多年的時間了,但書中的內容依然歷久彌新。

這是一本被很多國家拿過來直接作為大學教材的書,在年輕人進入社會之前應該也必須得學會溝通的技巧,掌握溝通的藝術。書中幫助我們首先找到自我,發現自我價值,最終建立自我意識,完善自我。溝通不僅僅是溝通,還應該是滿足對自我的認同以及社會需求。

書中理論面覆蓋全面,場景考慮俱無遺漏。

3.《親密關係》

本書能增進你對親密關係的理解,在汲取心理學、社會學、溝通研究和家庭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為你介紹社會科學家經過細緻研究所探索到的人際關係知識。
它將使我們對愛情、婚姻、承諾、友誼、激情、理解、溝通、親密、依戀、擇偶、嫉妒等各個方面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什麼是愛情?它由什麼構成?能持續多久?兩性在發生一夜情及選擇終身伴侶上有什麼差異?愛情和性慾是由不同的腦區控制嗎?親密關係滿足的秘訣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讓婚姻持續一生?

這些問題都能夠在本書中找打答案,裡面有許許多多的語句都能夠讓人醍醐灌頂。

不過,要看完此書並對書中內容真正的掌握和了解並不是十分容易。可以根據書中的案例和可操作的建議在生活中進行實踐,不做「純學術」的讀書。

4.《把時間當做朋友》

病了要投醫,病急了就很可能亂投醫。可是書店裡各種各樣的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多半於事無補——至少這是我自己的經驗。
一方面是束手無策,另一方面是時間無情地流逝,惡性循環早已經形成: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可用的時間越來越少;而因此時間越來越珍貴,時間越來越緊迫;時間越珍貴就越緊迫,時間越緊迫就越珍貴……壓力越來越大,生活成了一團亂麻。

李笑來對自己成長以來的一個思考與總結,運用心智獲得解放。

大多數人不是雄鷹,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蝸牛的精神。按照李笑來老師的說法來看人有懶惰和遺忘的本能,唯有用我們的心智,才能讓我們控制大腦,而不是讓大腦控制我們。

不過,還是要給你提個醒,你不會喜歡這本書的。因為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會感覺到放鬆和自在,書中很多地方不斷地督促你去思考和總結,並做一些記錄,它會讓你不得不去動腦子,不斷的思考。這會有些困難,改變總是困難的。

但還是希望你能夠讀完此書之後有些改變。

5.《巨人的隕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中,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威爾士的礦工少年、剛失戀的美國法律系大學生、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蘭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國特工…
從充滿灰塵和危險的煤礦到閃閃發光的皇室宮殿,從代表著權力的走廊到愛恨糾纏的卧室,五個家族迥然不同又糾葛不斷的命運逐漸揭曉,波瀾壯闊地展現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了解,但從未如此真切感受過的20世紀。

前面書單中介紹了不少的需要思考並燒腦的書,這回換一本讓人慾罷不能的小說,放鬆放鬆。宏大的背景、結構和故事巧妙交織,構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史詩。一旦沉浸其中,就不捨得放下書本,恨不得一口氣讀完此書。

這本書敢叫囂到每3秒賣出一本,全球讀者平均3個通宵讀完,也可以說明它確實有著非凡支出。但是在假期里有著大把的自由時間,我建議還是不要通宵的好,早起早睡更划算。

前面這5本書籍對於暑假來說已經足夠充實了,畢竟暑假時間也不可能全部花在讀書上嘛。(什麼?!你說你會用整個暑假來讀書。你過來,我絕對不揍你。)

這裡,在補充一些備選項作為大家的選看書籍。

6.《當我在跑步的時候我談些什麼》作者:村上春樹

身體和靈魂都要在路上。這本書表面上看是在談自己的跑步和寫作,但其實也是在談人生。村上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堅持和自律。正如他在這本書里講述的,在日復一日的跑步過程中,他的身體變得強壯起來,讓他有足夠的體力支撐寫作。在跑步中他也不斷地和自己對話,擁有強大的內心抵抗孤獨。

7.《烏合之眾》作者:勒龐

這是勒龐的一部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著作,作者以十分簡約的方式,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尤其對個人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了精闢分析。經典之為經典,就在於其永遠不會過時。為什麼博學鴻儒在群體中卻只會鸚鵡學舌?為什麼謙謙君子在群體的支持下會變得粗野不堪、肆無忌憚?為什麼打動群體的觀念總是經不起嚴密的推理?

8.《萬曆十五年》作者:黃仁宇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了,同時也帶火這本書,推向了一個小高潮。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是極好的入門作品。說「入門」,不是說這本書的內容很淺顯,其實這本書講的東西大有深意卻很易讀,非常有趣味性。你會發現原來歷史可以這麼寫,歷史原來可以如此讀。

9.《娛樂至死》作者:尼爾.波茲曼

這本書可以和《烏合之眾》聯繫起來,作為同一個主題來閱讀。我們生活的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隨著電視、網路的普及,一切似乎都成了娛樂的附庸。於是尼爾.波茲曼說:「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有的時候看見「娛樂至死」這4個字,心裡就會悚然一驚,也會我們真的會毀滅與我們所喜愛的事物。

最後再推薦兩本書籍

10.《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

是第一部由歷史學家運用全球觀點囊括全球文明而編寫的世界歷史。

11.《銀河帝國》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屬於科幻類,號稱史上最好看系列小說。至於是不是真的,看過後就知道。

——————————————————————————————

以上這些書籍我已經全部整理打包好了,可以微信搜索公眾號[二哈讀書]。

回復關鍵詞:暑假書單。就可以獲得以上10本書籍的全部資源。

回答一次問題,整理、收集需要花費3個多小時,點個贊吧!


北京大學圖書館,曾經匯總過一些北大教授所談及的,對自己最有影響的幾本書。

不妨挑著看看,這些大家學者們所推薦的書~

ps:我對書目做了篩選,剔除了一些專業性過強的。可以看出,學者們所推薦的書,基本上都具有如下特點:塑造了其人格、價值觀。屬於「道」,而不是「術」。

先說北大中文系的幾位教授,所推薦的書吧。

安平秋 北京大學中文系 教授

《史記》;《管子》;《論語》;《牛虻》;《古文觀止》

陳平原 北京大學中文系 教授

張岱:《陶庵夢憶》;《儒林外史》;章學誠:《文史通義》;章太炎:《國故論衡》;魯迅:《野草》

蔣紹愚 北京大學中文系 教授

《論語》;《老子》;《楚辭》;沈德潛選註:《唐詩別裁》;王力:《漢語史稿》

溫儒敏 北京大學中文系 教授

《論語》;《共產黨宣言》;《魯迅全集》;《紅樓夢》;《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袁行霈 北京大學中文系 教授

《陶淵明集》;《老子》;《論語》;《東坡樂府》;《狄德羅哲學選集》

葛曉音 北京大學中文 教授

《文史通義》;宗白華:《藝境》;林庚:《空間的馳想》

再來看看,歷史系的幾位學者推薦的書目:

高毅 北京大學歷史系 教授

韋爾斯:《世界史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張芝聯:《從高盧到戴高樂》;《西方哲學史》;《笑傲江湖》

何芳川 北京大學歷史系 教授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拿破崙傳》;《大衛·科波菲爾》;《尼赫魯自傳》;《資治通鑒》

羅志田 北京大學歷史系 教授

《論語》;《莊子》

錢乘旦 北京大學歷史系

《簡愛》;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

接下來是哲學系的幾位教授推薦的書目:

胡軍 北京大學哲學系 教授

趙定憲 趙騰 譯:《四書通譯》;《莊子》;《理想國》;《純粹理性批判》;《哲學問題》

張祥龍 北京大學哲學系 教授

《莊子》;《論語》;斯賓諾莎:《倫理學》;《戰爭與和平》;《存在與時間》

趙敦華 北京大 學哲學系 教授

《物種起源》;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孟子》;《理想國》;《哲學的改造》

呼~其實有100多位教授的推薦書目,其他諸如化學、物理、數學等學院的學者的書目,我沒有整理出來~因為有太多的專業性書籍(哦因為我太懶了)。

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是那些理工科教授,推薦的書目,也大多是文史哲這些「無用之書」

也許我們該把所有的時間管理和高效學習書籍放一放,去讀一讀經典。

或許我們所有的浮躁和焦慮,在於缺乏「道」,而非「術」。

來自一位胖友:我覺得閱讀應「循序漸進」,可從個人喜好出發一點點深入,盲目追求「經典名篇」不可取。例如大一時候趁活動買了本《人間詞話》,買來後看的著實很頭痛,於是乾脆丟到一邊。又兩年心性有所提升後,再來看《人間詞話》方發覺略懂一點。

ps:作為一個現役年輕人,我可不推薦書啊,哈哈哈。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全集在這裡,強烈建議收藏,並且挑著看:北大教授推薦--對我最有影響的幾本書 | 北京大學圖書館

————

感謝閱讀,有用的話,還請點個贊(不點也行,逃)。

開了個微信公眾號:高冷冷。內容包括:學霸養成、讀書、思維心理等乾貨。後台回復「讀書」,教你1小時讀60~100頁書的方法;回復「筆記」,教你:從化學本科,跨專業考研到北大中文,我如何做讀書筆記。


讓我來!!這個問題我一定要回答!!!長圖預警!!!!建議在wifi模式下觀看!!!!

---------------------------------只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

作為一個看書狂魔,豆瓣知乎書單搜刮機,長年蝸居圖書館的人,怎麼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

看完了所有的816個回答,發現大都是工具類的書籍,很少人推薦經典文學類書籍,甚至有人覺得經常被推薦的經典書籍沒必要再推薦? 這是什麼邏輯?不能理解~~~

為什麼要推薦經典類的書籍?

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才是經典。它們跨越了幾百上千年還能保留下來,肯定有它的價值所在。前人濃縮了一生的心血才鑄造出來的著作,你想幾個小時就把它消化了?不如咱去吃個金拱門?經典是需要你反覆咀嚼,帶著謙卑和好學的心和前人進行靈魂的交流,它不會給你帶來即可的利益,也不會成為你裝逼的資本,但它會在潛移默化中給你帶來的是靈魂的升華,為你的未來指明方向。

我花了近8個小時,將知乎、簡書、豆瓣上的超過8分,有6000+高贊,,參評人次超過5000+的經典文學、認知類的書籍,結合我自身的經驗,重重篩選過後,最終分成女生必看的十本經典書籍男生必看的十本經典書籍。

書籍不分男女,只是有些偏向而已。所以大家不用糾結為什麼看的是男生書多或者女生書多。不管什麼書,看了會讓你比看之前的你有一絲絲的進步,就是好書!!!

覺得查找麻煩想要完整書單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檸小檬先生,回復「書單」即可領取,帶豆瓣鏈接的喲~~~

-----------------------------------------分割線----------------------------------------------

女生必看十本書籍

1. 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

我希望終有一天這將變得可能:女人用一種強者而非弱者的態度去體驗愛情。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享譽世界的法國著名作家,當代最負盛名的女權主義者。

《第二性》是她獲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被譽為女人的「聖經」。成為西方婦女的必讀之書。

2. 紅樓夢 曹雪芹

真正的《紅樓》,隱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它就是我們的淚水人生;就是那「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荒謬;就是那「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無奈;就是那「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的輪迴和緣起緣滅……從生到死,從空到空,每個人走過的,都將是「淚水」的一生,「情」的一生!最終也都將化為「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無常。

3. 簡·愛 夏洛蒂·勃朗特

儘管成書於十九世紀,但《簡愛》對於當下的中國,是那麼的具有參考和警醒的意義! 只有經濟的獨立和平等(這裡的平等不是相等,不是搞平均,而是指雙方對於家庭的一切都負有共同的責任,不因性別而偏袒某一方),才能換來人格的平等,只有人格的平等,才可能有真誠的愛情。這一切,被歷史多次反覆地證明,成為顛簸不破的真理。 每一個女性都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塑造自己強大內心,以期待真正發自內心的覺醒,使她自信而獨立地面對生活,只有這樣,女性才能獲得最終的圓滿與解放。而在這個塑造自我的過程中,《簡愛》會是一本非常好的心靈指引。這就是我認為《簡愛》堪稱女孩必讀書的原因。

4. 飄 瑪格麗特·米切爾

有一天我夢醒了,窗外是氤氳不化的霧氣,我走到窗邊,原來是夜裡下了雪,空氣一片蒼茫,我又想起思嘉,在那場大霧中迷路,恐慌,奔跑,喘息,尋找,家。而瑞德已決意放棄一切。包括她。但我也不是十五歲的我了。那時我見她玫瑰紅睡袍,一杯白蘭地,手法嫻熟,一飲而盡。我怎麼學得會像她喝酒這般痛飲人生。可我知道什麼是痛。

5. 蘇菲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

人的嗜好各有不同。有些人搜集古錢或外國郵票刺繡,有些人則利用大部分的空間時間從事某種運動另外許多人以閱讀為樂,但閱讀的品位人各不同。有些人只看報紙或漫畫,有些人喜歡看小說,有些人則偏好某些特別題材的書籍,如天文學、自然生物或科技新知等。假如我自己對馬或寶石有興趣,我不能期望別人都和我一樣。假如我看電視體育節目看鍀津津有味,就必須忍受有些人認為體育節目很無聊的事實。

——第二章 魔術師的禮帽

6. 追憶似水年華 馬塞爾·普魯斯特

整部書是一個無比寬廣的花園,而其中的每一節文字都是一個精妙的角落,隨意翻到哪一頁,都能找到你所讚嘆不已的精妙文字。這就是本書的奇妙所在,浩瀚之中不失之於細節,天馬行空而自有節奏。 這樣的書,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讀,每一次讀起,都會有新的收穫,體會到新的精妙之處,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7. 第九個寡婦 嚴歌苓

王葡萄,這個女人,在中國做女人最難的那些年裡,把一個寡婦活得比任何人要像個人。不是說她是生活物質上有多滋潤,而是她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了選擇。她不看輕自己,也不看輕任何一條生命。她看重的會豁去命的去爭去強,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她愛的人,也是全身心的對人好,不摻一點的假。她善良,聰明,重情義。放在古代都能是個俠女。在那段如此痛苦的時代里,她作為真正無依無靠的沒讀過書的小童養媳,比任何一個人都看得開,看得透。什麼都會沒,人來了會走,只有活著最重要。所以,孫懷清困在地窖那麼多年,她都不希望他走。因為,她知道,這樣一個動蕩的年代,活著比天大。

8. 看見 柴靜

「寬厚不是容忍,寬厚是把你放在我的心裡,放在這兒,我也像你這樣活一遍,我就知道了什麼是因果」。
「如果不去試圖去抵達獨立這兩個字當中的內涵,就不足以匹配你這十年當中,生活從你身上流過和發生的事情」。
「我可能做不到更好了,但還是要像朱光潛說的那句話,『此時、此地、此身』,就是此時我能做的事,絕不推諉到下一時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絕不想著換另外一個境地我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我絕不妄想於他人來替代」。

看見,就是從蒙昧中睜開眼。

9. 新名字的故事 埃萊娜·費蘭特

這個世界上的每樣東西都生死未定,都充滿了風險,那些不接受風險的人,那些不了解命運的人,在角落裡日漸衰落。我忽然明白為什麼我沒能擁有尼諾,而莉拉能夠擁有他。我不能追隨那些真實的感情,我無法使自己打破陳規舊矩,我沒有莉拉那麼強烈的情感,她可以不顧一切去享受那一天一夜。我總是落在後面,總是在等待,而她總是去主動獲取她想要的東西,讓她激情的東西,她總是竭盡所能,根本就不害怕別人的鄙視、譏笑和唾罵,也不害怕挨打。

10. 恐懼 斯蒂芬·茨威格

這本小說集《恐懼》收錄三部小說——《恐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和《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都是描寫有關女性內心的隱秘故事,屬於心理小說。作為以描摹世相人心見長的作家,茨威格的小說往往結構精巧,心理描寫精準獨到,故事情節引人入勝,結局又出人意料。這次中文譯本的翻譯非常出色,語言細緻優美,典雅流暢,讀起來讓人酣暢淋漓,不忍釋卷。

-----------------------------------------分割線-----------------------------------------------

男生必看十本經典書籍

1. 平凡的世界 路遙

書中最讓我我動容的,莫過於少平無論處於多麼悲慘的境地,都不忘讀書。

「他從被子旁把黃提包打開,將新買來的衣服放進去。這時候,他才發現了提包里那本《牛虻》——半個月來他已經忘記了從賈老師那裡借來的這本書;甚至也忘了他自己是個識字人呢!好,雨天不出工,他現在正好能看這本書了。
他內心立刻感到一種顫慄般得激動!
他很快倒在自己的一堆爛被子里,匆忙地打開了那本書,竟忍不住念出了聲:『亞瑟坐在比薩神學院的圖書館裡,正在翻查一大堆講道的文稿……』」
這是一幅多麼美麗、多麼令人動容的畫面啊!骯髒、凌亂的窯洞和朗朗而讀的孫少平。這一刻,再美麗的風景畫在這一幕面前,或許都該羞愧了。

2. 圍城 錢鍾書

不知道從何時起,「圍城」已經變成了許多人抱怨當下情境的口頭禪。「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這個社會好像已經習慣了這樣,或者說人類貪婪的劣根性本就決定了他們無論在什麼位置上都是不會滿足的。就如同婚姻,當未婚者喊著「不能死無葬身之地」時,總有過來人語重心長的勸「墳墓還是別那麼早入為好」。

「圍城」是對人生情境的一種概括,是人類理想主義和幻想破滅的一個死循環,就像莫比烏斯圈一樣,任何情境都有兩個面,但是這兩個又是緊緊相連的,在兩個面的無限循環里,如果我們無法學會珍惜當下,只能永遠的陷在這種消極的循環里。

3. 教父 馬里奧·普佐

他懂得:社會上常常會有突如其來的侮辱,那是必須忍受的。在這個世界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他時刻留意的話,總會有機會向那些最不可一世的人報仇雪恨。 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心平氣和了。正是因為這個道理,老頭子才從來不喪失那種他所有的朋友都嘆服的謙虛謹慎的作風。

4. 孫子兵法 孫武

當我在從事技術行業的時候,我看孫子兵法,它是一本指導戰爭的理論書;

當我從事銷售的時候,我看孫子兵法,它是一本傳授銷售思想的書;

當我了解項目管理以後,我看孫子兵法,它是一本提供項目管理指導的書;

當我經歷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情以後,我看孫子兵法,它是一本教你怎麼做好各個角色的書;

現在,我告訴你,孫子兵法是一本哲學書.

5. 三國演義 羅貫中

溫酒斬華、對峙官渡、五關六將、大戰長坂、赤壁相持、單刀赴會、連營七百、七縱蠻王、火燒上方、姜鄧斗陣等等轟轟烈烈的大場面儘是動人心,

群英會上,素袍錦衣相應,周郎揚劍作歌,這般的酣暢快意。 仲謀遺書孟德,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又是怎樣的知己相惜。 百騎劫營的甘寧,在投效東吳前招合亡命縱橫江湖,草莽中人卻竟有個極風雅的名號,因他腰懸銅鈴,帆西川錦,人稱「錦帆賊」;這甘興霸是死在先主伐吳時番王沙摩柯箭下,倚坐樹下,群鴉數百圍繞其屍。全文故事情節緊湊,人物形象刻畫入木三分,看完簡直酣暢淋漓,不禁佩服又不禁惋惜。

6. 肖申克的救贖 斯蒂芬·金

曾獲奧斯卡獎七項提名、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救贖》。電影自然不用提,常年佔據各大電影網站十大榜單,小說卻很少人有看過,小說中人物心理描寫細膩,一些情節也和電影有不同,人物形象更加豐富,會讓你不由自主地一遍又一遍的翻看。

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7. 達芬奇密碼 丹·布朗

交叉線索推動的情節實在扣人心弦,而宗教和聖杯的話題更是神秘而危險,符號學象徵意義和解密環節也十分有趣,更絕的是整個故事在作者筆下亦真亦假,關於基督教的史料和歐洲的古迹源來是極好的大腦享受。

8. 活著 余華

余華的筆法是殘忍而善良的。福貴的命運彷彿神話悲劇一般不可違抗,在旁觀者我的視角里不斷苦熬著,而作為"你一生的故事"中自身的敘述者,他有只是那個災難時代的普通人一般生活著。末了哼著"少年去遊盪,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消失在視野中時候,作者又給予讀者一絲安慰:活著的意志,是他唯一沒被奪走之物。人生對他而言,「窄若手掌又寬若大地」。

9. 追風箏的人 卡勒德·胡賽尼

這是兩個小男孩之間的故事,小說描寫了一種最為誠摯的情感,而且它讓你相信有些東西依然存在。在這個沒有人相信承諾的年代,讓人再次看到承諾背後那些美麗複雜的情感。這是一本好看的書,它讓你重新思考友誼和承諾的定義。

為你,千千萬萬遍。

10. 基督山伯爵 大仲馬

「有一顆願意等待的心,說明你對未來抱有希望;有一顆充滿希望的心,那麼等待,又算什麼?」人類的所有智慧就包含在這五個字裡面『等待和希望!』」人生總是先有苦,後有甜的。只要不斷超越自己,挑戰自己,夢想就一定能成真。樂觀是一首激昂優美的進行曲,時時鼓舞著你對事業的進取精神。

-----------------------------------------分割線-----------------------------------------------

前前後後整理花了我近8個小時,想要完整的書單(帶鏈接)可以關注公眾號【檸小檬先生】,回復「書單」就可以領取啦~~

公眾號會分享更多的個人成長、職場乾貨、書籍電影分享等,讓我們一起玩耍,共同進步吧~


之前的我,看書是不可能看書的,這輩子都不會看書的!就是玩!就是浪!好了,不講故事了。

說正題!為了讓你們沉浸在書的海洋里無法自拔,我都推薦比較輕快易懂的、有趣的、不被經常推薦的10本(排名不分先後),涉獵偵探、漫畫、心理、社科、愛情等多類,總有一款你喜歡!

註:乾貨那麼多,來點「濕」的, 文末有,保證和別人的不一樣!

下面是十佳優秀書籍介紹:

一、書名:《活著為了講述 》

作者: [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

一生中總會遇到一本書,奠定你人生的基調。《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唯一自傳。這一次,他親自講述自己的故事。

平實而優美,總有一句話、一段經歷打動你,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 給所有在夢想的路上走得磕磕絆絆的人。到了年邁時候,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像作者一樣問心無愧,「我年輕過,落魄過,幸福過,我對生活一往情深。」

二、書名:《無人生還 》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十個相互陌生、身份各異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邊一座孤島上的豪宅。客人到齊後,主人卻沒有出現。當晚,一個神秘的聲音發出指控,分別說出每個人心中罪惡的秘密。接著,一位客人離奇死亡。接著,客人一個接一個死去……殺人遊戲結束後,竟無一人生還!

看了故事簡介,就覺得很吸引人!很喜歡的一部偵探小說,作者是無可爭議的偵探小說女王,偵探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三、書名:《我可以咬一口嗎 》

作者: [美] 莉茲·克里莫

這是一本清新暖萌的漫畫集,書中集結了所有你能想到的各種萌物,獅子、斑馬、兔子、烏龜,甚至還有傘蜥、獾、土撥鼠、狐獴……在詼諧的對話中,它們展現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幽默感和令人艷羨的生活情趣。

連書名都這麼可愛!願你可以會心一笑,不管生活對你做了什麼,你都可以元氣滿滿地繼續生活

四、書名:《釣魚的男孩 》

作者: [奈及利亞] 奇戈希·奧比奧瑪

媲美《追風箏的人》,一個令人傷痛卻終獲救贖的故事。入圍布克獎短名單,《紐約時報》編輯選書;被美國國家公共電台、加拿大廣播公司、《紐約時報》《觀察家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英國GQ雜誌等17家媒體評選為「年度最佳圖書」。

這個令人傷痛然而終獲救贖的故事有一種清晰可見的優美,它散發出生命的活力,負載著死亡的重量,不論是文字風格還是故事的原始力量,都讓人目眩神迷。

五、書名:《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作者: [日] 津端英子 / [日] 津端修一

這是一本記述 津端夫婦田園生活的隨筆。為了一圓妻子英子多年的田園夢,津端修一老先生在退休後帶著英子遠離都市的喧囂,歸隱鄉間,用幾十年時間悉心打理著自家的木屋和菜園,調配泥土,種植蔬菜,研究食譜,腌制食物……任窗外風景隨四季更迭,有彼此陪伴的每一天都是好天氣。

他們在身體力行中向人們展示了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道出了幾十年幸福婚姻的秘訣。恬靜淡雅,愛情最好的模樣不過如此。

五、書名:《智識分子》

作者: 萬維鋼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現代世界的書,作者在這本書中講了一些現代人應該有,而且只有現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識」——智慧和見識。想要理解這個現代世界,乃至做正確的決策,就得有這種智識。

本書的作者大家應該不陌生,他是一名物理學家和科學作者。他在書中提到常識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經常會想當然的判斷,而本書就是告訴我們一些靠譜的社會科學的研究結果,讓我們擁有智識,做出正確的決策和判斷。

六、書名:《優秀的綿羊》

作者: [美] 威廉·德雷謝維奇

在本書當中,作者德雷謝維奇曆數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常春藤學校學生的「數宗罪」:過於自信卻輸不起;朋友圈同質化,固步自封;思維僵硬,與社會脫節,缺乏「常識性聰明」等。

作者原為耶魯大學教授,但卻在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後,決定辭去自己的終身教職,離開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感覺當前的美國精英教育已經陷入了誤區,這套系統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是「優秀的綿羊」,大都聰明,有天分,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極度缺乏目標感。願這本書給你帶來些許思考。

七、書名:《成功心理學》

作者: [美] 丹尼斯?韋特利

擁有一份大有前途的工作,可又懷揣其他的夢想,這時的你究竟該如何選擇?當事業遇到瓶頸、希望尋求突破,可又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改變心存疑慮時,在這樣布滿自我危機的十字路口,你又該何去何從?什麼才是正確的選擇?哪一條才是真正通往成功的道路?

本書以重新定義成功為基礎,以心理學為展開思考的工具,不提供可複製的成功模板,只為鼓勵你探索成功的多樣性,告訴你這樣一個簡單的理念,即每個人都可以切實地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而只要找到自己,並在此基礎上良好地管理自己,這就是成功。

八、書名:《氯的滋味》

作者: [法] 巴斯蒂安·維韋斯

這是一個關於相遇的故事,是那種給生命打上烙印、一生都無法抹去的相遇。
一個靦腆的男孩,為了治療受傷的脊椎而去學習游泳。在綠色的泳池裡,他遇到一個美麗的身影。幾次的不期而遇後,兩人漸漸走近。女孩是個游泳高手,她引導男孩逐漸掌握游泳的技巧。而男孩也越來越期盼與女孩每周一次的相見……這段淺嘗輒止的水中情緣,如同泳池裡氯的滋味般持久不散。

神秘而浪漫,淡淡的法式情緣:一段淺嘗輒止的水中情緣,如同泳池裡氯的滋味般持久不散。以漫畫的形式,描繪一個如文學般細膩的故事,抒發淡淡的、意猶未盡的詩意。沒有多少語言,僅憑一個個動作、表情、姿態在畫面上的流淌,動人的情感便展現在讀者眼前。

九、書名:《成為喬布斯》

作者: [美] 布倫特·施蘭德 / [美] 里克·特策利

本書描繪了一位多姿多彩的人物將與生俱來的激情與成熟的管理方式相結合,打造出史上最有價值、最受消費者追捧的公司,推翻了關於史蒂夫·喬布斯的傳說和陳詞濫調,比如他是天才和混蛋的結合體,暴躁易怒、自私自利,怠慢朋友與家人。徹底改變我們看待喬布斯的方式。

還原了真實的史蒂夫·喬布斯,並回答了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如此輕狂傲慢、以至於被趕出蘋果的年輕人能成為史上最高效、最具有遠見的商業領袖,從而改變幾十億人的生活?

十、書名:《波麗娜》

作者: [法] 巴斯蒂安·維韋斯

這本漫畫繪本講述了一個關於跳舞的故事,一個名叫波麗娜的小女孩,在追求舞蹈夢想的 道路上歷經挫折和迷茫。追求藝術極致、 絕不放棄的她,最終功成名就,實現了自我。而她最想做的事情,是與她嚴苛的啟蒙老師,再譜一段動人的舞蹈。

其實,舞蹈與人生一樣,經常都要面對選擇,一旦選擇了就要自己承擔,結果好壞常常也不是一時之間可以論斷的。給你關於跳舞、關於成長、關於抉擇的心靈觸動。

點個讚唄,我好愉快地分享「濕」貨!

精心為你準備了關於書籍、思維、寫作、軟體等不同「濕」貨,總有一款是你需要的:

1、對於找工作的你,準備了面試技巧+簡歷模板等;

2、對於迷茫的你,準備了思維及職業規劃課程;

3、對於在職的你,準備了全套辦公軟體;

4、對於喜歡寫作的你,準備了學習、提升寫作的方法;

5、對於對新媒體感興趣的你,準備了專業課程。

.......

還有沒講到的,趕快關注微信公眾號「小象侃侃」免費查看和獲取吧!

轉載請加個人微信公眾號xx1310090847,與我聯繫!


魯迅的所有作品。

「其實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的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的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
——《墳·未有天才之前》

「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山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墳·未有天才之前》

「待到偉大的人物成為化石,人們都稱他偉人時,他已經變了傀儡了」
——《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

「中國人向來有點自大。只可惜沒有個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愛國的自大」
——《熱風·隨感錄三十八》

「中國的人們,遇見帶有會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來就用兩樣法:將他壓下去,或者將他捧起來」
——《華蓋集·這個與那個》

「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經濟權,我以為所有的好名目,就都是空話。……必須地位同等之後,才會有真正的女人和男人,才會消失了嘆息和苦痛」
——《南腔北調集·關於婦女解放》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一級一級的制馭著,不能動彈,也不想動彈了」
——《墳·燈下漫筆》

「忽講買賣,忽講友情,只要有利於己的,什麼方法都肯用,這正是流氓行為的模範標本」
——《致徐懋庸》

「有誰從小康之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吶喊·自序》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
——《墳·娜拉走後怎樣》

「讀書人常常看輕別人,以為較新,較難的字句,自己能懂,大眾卻不能懂,所以為大眾計,是必須徹底掃蕩的:說話作文,越俗,就越好」
——《且介亭雜文二集·門外文談》

「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華蓋集·戰士和蒼蠅》

「對於為了遠大的目的,並非是因個人之利而攻擊我者,無論用怎樣的方法,我全都沒齒無怨言」
——《三閑集·魯迅譯著書目》

「鬥爭呢,我倒以為是對的。人被壓迫了,為什麼不鬥爭?」
——《三閑集·文藝與革命》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華蓋集續編·空談》

「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不如尋朋友,聯合起來,同向著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森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
——《華蓋集·導師》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不必問現在要什麼,只要問自己能做什麼」
——《致蕭軍》

「魔鬼手上,終有漏光的處所,掩不住光明」
——《熱風·隨感錄四十》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且介亭雜文末編》

「生了孩子,還要想怎樣教育,才能使這生下來的孩子,將來成一個完全的人」
——《熱風·隨感錄二十五》

「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且介亭雜文末編·死》

「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熱風·隨感錄而十五》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
——《華蓋集·雜感》

「卑怯的人,即使有萬丈的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燒掉什麼呢」
——《墳·雜憶》

「革命當然有破壞,然而更需要建設,破壞是痛快的,但建設卻是麻煩的事」
——《二心集·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

「倘若一定要問我青年應當有怎樣的目標,那麼,我只可以說出我為別人設計的話,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我之所謂生存,並不是苟活;所謂溫飽,並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是放縱」
——《華蓋集·北京通信》

「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後」
——《且介亭雜文·中國語文的新生》

「文化的改革如長江大河的流行,無法遏止,假使能夠遏止,那就成為死水,縱不幹涸,也必腐敗的」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


我發現很多人其實是不明白怎麼讀書的

要吧這裡聽他人推薦一本,那裡看到書單,感覺不錯於是興沖沖一收

——他人推薦的書單是建立在他的知識框架下,就一定適合於你么?

或者頭疼醫頭,腿疼醫腿,如同無頭蒼蠅

最後看了很多書,學會了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書之一事,本身其實是件極其私人的事情。

因為每個人的書單,都是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讀書本身應該是有層次,框架結構的。

經常有朋友或者團隊的小朋友請我推薦書單,比如「我想提升自己的產品/運營/項目能力,有沒有相關方面的書可以推薦呢?」

請思考一個問題,通過閱讀產品經理的書,能直接提升產品能力么?

很多人希望書讀了後能夠馬上就用上,讀書也多在「術」層面

類似《每個人都是產品經理》《從沒有開始做運營》《30天入門C++》《致勝!銷售逼單11條》

這其實是很浮躁急功近利的閱讀法

凡物之驟為之而追成焉者, 其器小也, 物之一覽而易盡者,其中無有也

大凡降低操作門檻的成功學雞湯學類型的書目,都應該退避三舍。

我認為,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應該分為三層:道、法、術;

具體來說

第三層,實際應用層,包括生活工作中的具體知識,技能;比如會計

第二層:系統體系層,是方法論,是不同的學科系統,如社會,經濟,金融

第一層,也是最底層,即思維邏輯,這是你解釋世界的思維方式,是方法論的方法論。比如數學

真正有效的閱讀,應該是在建立起自己的知識框架後,自下而上,通過大量的連續的閱讀,並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不斷建立與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和知識體系。

我知道,和我明白,畢竟是完全不一樣的範疇

下面是我的私人書單推薦

一. 道可道,非常道

1. 文學不做功利之論

自己喜歡,能看得下去,由著自己雜學旁收就行

紅樓夢也好,晉江起點修仙種馬也好

每個文學作品,都是一個個人生的浮光掠影

人生沒有錯對,只有無常

《微物之神》是個人十分喜歡的一本書,相對冷門,這裡特別推薦下

透過女性敏銳的心靈和孩童清澈的眼光,觀察南印度一個小村莊的宗教、社會和歷史,處處流露著深沉、古老的悲傷。然而,悲傷中卻不見一滴眼淚,因為喀拉拉的女人和孩子早已流幹了眼淚……生命中只剩下些許的蒼涼,無可奈何的嘲謔。她們嘲謔沉溺在種姓階級制度中妄自尊大的男人,也嘲謔她們自己,因為除了自我嘲謔,她們實在不能再做什麼

印度小說,以小窺大,小人物的命運與大時代的背景的交錯,個人在大歷史進程車輪下的無關緊要,有最繁盛馥郁的文筆,也有最深沉古老的悲傷,沒有撕心裂肺的控訴,不煽情而見人心。敘事鋪陳娓娓道來,暗潮湧動最終彙集成海平面下的驚濤駭浪

那種規定誰該被愛,如何被愛,以及得到多少愛的律法

我們是戰爭的俘虜,我的夢想被篡改過了。我們不屬於任何地方,在洶湧的大海里航行,找不到停泊之處。或許我們永遠不會被允許靠岸。我們的悲傷將永遠不夠悲傷,我們的喜悅將永遠不夠喜悅,我們的夢想將永遠不夠遠大,我們的生命將永遠沒有足夠的重要性。

一種原始但完全非個人性的情感驅使著他們 一種從剛生成的 未被承認的恐懼生出的蔑視感趨驅使著他們——文明對於自然的恐懼 男人對於女人的恐懼 權力對於沒有權力的恐懼。 人類的一種下意識衝動:想要毀滅自己既無法征服也無法神話的事物。

2.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讀史使人明智,從宏觀的歷史的演變過程去看待社會,可以對世界有一個縱向的認知。

其中近現代史系列建議可以看,且多看,綜合起來地看

這一方面是對於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的前期鋪墊與發展的了解,能夠思考當下一些問題存在的原因和始末,自己思考對錯

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資料,不同角色對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同描述比對查閱

不要非此即彼,聽風就是雨。作者是人,也會有私貨。

有些同學少年時期接受了黨的密集宣傳式教育,產生逆反心理,翻牆看到不一樣的結論,聽風就是雨,擺出牆內一切都是騙人的洗腦的,翻牆的才是真相的姿態,那我認為這個閱讀並沒有給他帶來獨立思考的思辨能力。牆內牆外,都有不同的屁股,有真知灼見,也有惡意引導。兼聽是為了則明,而不是非此即彼。

特別推薦《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港版國史,共十卷,現在出版了七卷。有生之年系列。

水表已拆沒有快遞沒叫外賣

這是一套很詳盡的史書,每書內容就有平常閱讀書籍的10倍以上(對比與其他書的文件大小)

作者們本身都是是基於治史的角度在編撰;

史料的摘錄力求詳盡真實,多方取材,盡量中立避免個人色彩夾帶

不妄斷,各角度史料,多結論辯證分析。是研究近現代史不可忽略的書。

3.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在馬克思主義問世前,法國工人模糊地感覺到自己是受到壓迫的

然而他們始終不知道究竟為何自己是被壓迫,又是被怎麼壓迫的

馬克思的理論問世後,工人們終於掌握了思想武器和方法論

直到現在,法國工人仍然是最愛罷工的一個群體。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不論功過是非,太祖對中國社會尤其中國農民的全面性理解應該是最深的

毛澤東選集,封建時名為「屠龍術」,統治階級無論如何也不願民智有此開啟的

他們慣用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部分人挺可惜的,從小學到大學,知之為不知。

4.數學和計算是兩回事

《邏輯論》《高等數學》《概率論》,相對簡單入門,有高中數學水平就可以看得懂

概率論偏實驗學,可以研究下 有2張卡片,一張一面藍一面紅,另一張兩面都是紅,抽到一張卡片其中一面是紅色,那麼另一面是藍色的概率是多少?

實在不行就看《簡單的邏輯學》

大學系主任挺恨鐵不成鋼的,覺得一大幫人一心奔著應用學科,而看不起數學,然而其實學習數學不是為了讓你們學會計算,不是為了讓你們找到對口的工作,對大部分人來說,走上社會後只需要加減乘除就夠了,微積分都不需要用到。但數學是美的,學數學對大部分人的意義是,讓你們掌握數學的思維,清晰的邏輯,嚴謹的思考能力。

5. 科學和科技是兩回事

想更淺顯易懂的,可以看央視記錄片,《走進霍金的宇宙世界》

共有四節,其中時間旅行是邏輯大量堆疊,也是最有趣的一節。

二.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1. 經:《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略枯燥,大學時候的教材,想簡單易懂入門的,可以看《牛奶可樂經濟學》

2. 社:《激蕩三十年》《大敗局》《沸騰十五年》《第二性》《1984》《動物莊園》《沉默的大多數》

3. 心理:《烏合之眾》《怪誕心理學》

4. 商業:《長尾理論》《定位》《免費》《世界是平的》《未來是濕的》

三. 十八般武藝

1. 時間管理:《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自控力》

2. 溝通:《影響力》《溝通的藝術》

3. 管理:《管理學原理》

4. 專業技能:《用戶體驗要素》《結網》

總結一下

對於思維層推薦的書會更詳細說明

在系統學科與應用術層,書單其實大同小異

但是不同的思維層,決定了你能將這些知識發揮出多大的效用

上述的書單,不一定適用每個人

而固守已有的知識架構,重複過往的閱讀是最可怕的事情

冬十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有何價值?

冬十一:有何建議給即將步入職場的應屆畢業生?


這一年我花了5000+,用來買書買課,整整腦子,希望能篩選些有用的書,分享給你: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就是認知,所以我著重推薦以下邏輯思維類書籍,希望能幫助你獲得底層認知能力,看清世界,掌控自己!(文末有福利!)

如果時間有限,又不想自我放棄的人,強烈推薦以下6本:

《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請停止無效努力》

《思考,快與慢》

《學會提問》

《非暴力溝通》

《把時間當作朋友》

這幾本都屬於純乾貨類書籍,易懂,操作性強,推薦閱讀

如果有耐心的話,我們慢慢看,共20本:

1.《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蔡叔的文章又長又燒腦,卻沒有一句廢話,這本書從自我開始由小及大講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能夠讓你重新認識自己、時間、金錢、關係等等,掃清自己的認知盲區,非常值得一讀!

2.《請停止無效努力》

現在市場上已有的成長類書籍,寫「道」的很多,告訴你年輕人就是要拼搏,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寫「器」的也不少,講時間管理、思維導圖,但寫「術」的太少了。你每天早起打卡是為了什麼?你的努力是否僅僅流於形式,感動了自己?努力的正確姿勢到底是什麼?圈圈這本書能夠解決你大部分的職場困惑,實現進階!請不要被封面嚇住!這真的不是一本雞湯書!

3.《推理的迷宮》

《推理的迷宮》為世界知名暢銷書作家威廉·龐德斯通生動剖析人類邏輯思維的經典作品,作者搜集了大量哲學悖論和邏輯謎題,通過這些細緻分析,我們能認識到知識的脆弱性和自我認知的局限,略燒腦。

4.《自由的倫理》

這本書試圖從全人類的利益出發,探討一些超越國界、現有道德、甚至現有倫理的東西,目的是尋求一種適合全人類、最本源的自然法則,其中很多觀點科可能會挑戰我們的固有認知,但仍然是一本拓展思維,提高判斷力的好書。

5.《稀缺》

這本書試圖從「稀缺」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階層晉陞總是那麼困難,為什麼不擅表達的人總是難以學會表達等等,看完此書,你一定會對窮人為什麼難以擺脫貧窮多一層思考。

6. 《超越智商》

生活中理性的重要性總是被人們忽視,而智商的重要性卻被無限放大,但「聰明人」往往辦傻事,高智商未必總能做出正確的決策,而看上去不那麼聰明的人卻有著不俗的個人成就,這其中就是理性的力量在發揮作用,整本書就在幫助我們獲得理性,成為一個真正的聰明人。

7.《思考,快與慢》

我們的大腦有兩種做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經驗,能夠迅速作出判斷,但是容易上當、常常出錯,有意識的「系統2」能夠調動注意力來引導我們思考和分析,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常常走捷徑。整本書就是在告訴我們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可以與上一本書一起讀。

8.《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們常常說別人不了解自己,但其實我們都不夠了解自己,甚至我們都沒有嘗試過,這本書就是在教你用實用的心理學方法開發潛能,從而在不同的社會角色中找到平衡,可以與《請停止無效努力》搭配閱讀。

9.《學會提問》

這本書很多人推薦,門檻較低,但仍然是一本不錯的推理類書籍,其實這本書並沒有教你該怎麼提問,它講的是面對紛繁複雜的各種「事實」和「陳述」,我們該怎麼辨別。

10.《進化心理學》

中毒較深的一本書,看這本書的原因是關注了Ayawawa , 雖然對她的觀點不能完全認同,但對她依託的進化心理學超感興趣,這本書從人性、基因的角度探討兩性關係,看完真的豁然開朗,看似神聖的愛情不過是刻在基因里的選擇,根本不是玄學,中毒太深,導致看什麼都覺得是人性決定。可以與《自私的基因》搭配閱讀。

11.《非暴力溝通》

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任意打斷和拒不回應等等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傷害,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痛苦,而我們傷害最深的還是最親近的人,作者試圖讓我們挖掘語言背後的情感和期望,能夠多一些思考,而不是條件反射似的反應,推薦與《談話的力量》搭配閱讀。

12.《內向者溝通聖經》

作為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從小到大真的被各種貼標籤,也試圖改變自己的性格,但都無疾而終,性格是天生的,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利用性格優勢,實現職場逆襲,這本是就是在教我們方法,我還在實踐中,推薦與《請停止無效努力》搭配閱讀。

13.《談判力》

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在談判,然而談出好結果的卻不多,以往的談判方式要麼溫和要麼強硬,結果都不盡如人意,本書作者提出了「原則性談判方式」,強調把人和事分開,重利益而不站立場,做出最理性雙贏的判斷。

14.《關鍵對話》

我們在溝通中採取的方式要麼溫和要麼強硬,結果往往不是委屈了自己,就是給對方心裡留下了不友善的陰影,這本書詳細剖析了人們在溝通中的誤區和盲點,並提供了很多操作性極強 的 談話、傾聽技巧,推薦與上一本一起讀。

15.《把時間當作朋友》

雖然現在有很多人抨擊李笑來老師,但笑來老師卻是我成長路上的貴人,看完這本書,我才開始真正學會思考,控制自己的大腦,而不是任由原始基因控制自己。這本書從心智成長的角度來談自我積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打開心智,如何運用心智來和時間做朋友,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16.《意志力》

決定一個人能否獲得世俗成功的後天因素中,意志力絕對排在第一位,但超凡的意志力似乎只有天賦極高的人才能擁有,而本書的作者認為,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經常鍛煉就會增強,過度使用就會疲勞,書中還介紹了一系列增強意志力的方法,比如監視自己。

17.《隱性動機》

人們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著不一般的隱性動機,作者是實驗達人,他們的每一個觀點、每一項結論都有著嚴格的實驗數據做支撐,這是一本輕鬆又嚴謹的書籍,裡面也會涉及經濟學和心理學的知識。

18.《一課經濟學》

其實經濟學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它並不能直接幫助你賺錢,但可以充實你的思維,學會正確客觀地看待事物。這是一本經濟學的入門書籍,它淺顯、易懂,但又將經濟學的底層思維植入了進去。

19.《卧底經濟學1》

本書的作者就像一個潛伏在角落裡的卧底,他用自己專業的經濟學知識告訴你,如何像一個經濟學家一樣看清世界,他不會向你解答有關匯率或者股票等等複雜的專業問題,但是會幫你解開日常生活中你的迷惑。

20.《經濟學通識》

作者薛兆豐老師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他的經濟學思想博採眾長,主張自由市場,閱讀本書可能會讓許多人帶來心理的不適感,因為他們衝擊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對一些社會現象的本能預判,但如果因為理念不同就演變成對作者的人身攻擊,無疑對我們自身的成長沒有任何意義。

強調幾個小問題:

1.這些書有用嗎?

書有沒有用要看你自己的具體需求是什麼,推薦書單本身就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一本書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只要是適合你的,能夠解決你的疑惑的,就是好書,不過還是建議多讀一些社科類、非虛構類書籍,能夠更理性地認識自己和現實。

2.要不要讀一些名著類書籍?

如果有時間,可以讀一讀,但如果你有迫切的需要,請按需讀書、功利化閱讀,這沒什麼可羞恥的,不是所有的書都能對你有幫助,至於那些某某某推薦30歲前必讀的20本名著之類的書單,看看目錄就行了。

—————————分割線1————————————————

你可能還想看

所謂的穩定正在一步步將你拖垮……

以上書籍應該大部分可以在圖書館借到,但如果你懶......來公眾號,我已經替你整理好了。

關注公眾號【Emma說成長】:

回復【3】,獲取21本邏輯類書籍筆記(有圖為證-部分)

目前公眾號每周更新1-2次,分享個人成長及職場發展類知識,只寫對你有用的東西~

如果你有任何書籍推薦,也歡迎告訴我啊,我們一起進步~

———————分割線2————————————————

最後更新:

1.我沒有說自己的書單就是必讀書單,並非權威,並不全面,適合自己,滿足你需求的,就是好書;

2.推薦的只是社科類圖書,並不針對具體專業、具體領域;

3.如果你有任何書籍推薦,歡迎告訴我,但如果因為我的書單沒有列入你讀過的書,就開始攻擊質疑,我真懷疑你的邏輯是跟薛之謙學的;

4.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沒用,大可以不看,不用去評論區刷存在感;

5.任何針對書籍作者或者我個人的惡意評論,一律刪除,不解釋;

6.不分享電子書,想看請自己買;

7.不推薦網路課程,畢竟課比書貴,我不能保證你 看了一定有收穫,值不值得請自行斟酌。

最後,點個讚唄~


光列書單不治本,找到讀書的意義和方向更重要:

【1】
人和人的差異,本質上是接收信息的差異,排除言傳身教,自身經歷,讀書近乎是我們後天彌補信息不對稱的唯一途徑。

你接收什麼樣的信息,你就逐漸成為什麼樣的人。

很多人不讀書,僅僅是排斥字面意義上的「讀書」。很多人書讀狹隘,僅僅是因為他受同一種信息浸淫太久。很多人熱愛讀書,僅僅是因為作為既得利者,提前嘗到讀書了解了別人所不知的甜頭。

所以讀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到讀書的好處,把書當做世界地圖,拼湊一塊又一塊碎片。

【2】
假定世界上的所有知識構成一個圓,解鎖的範圍越多,就越了解這個世界,那麼就有了幾種尋找書單的方向:

第一,圓中心的部分是公共常識。

日常生活中,人和人談吐間的差距,就取決於「常識」範圍的大小。

從圓心開始擴大你的「常識」半徑,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比如語言交流,是所有人都會的公共部分,大多人先天的默認半徑,僅僅停留在把想法說出來,寫出來的地步,而有的人就從這一點展開,學習發音技巧,練習書法,學習修辭措辭,練習排版行文,久而久之,同樣是人人都會的領域,差別判若雲泥。

我推薦的公眾領域方向有:
?整體通識(百科全書、通用技術)
?語言類(母語、第一第二外語)
?歷史政治(基礎常識即可)
?文學類(古今中外部分文學名著即可)
…………

找到常識方向再找書單並不難,只需涉獵不用較真,保證每一塊公眾領域都有基本的認知,然後強化使用頻率最高的部分。

比如語言類方向,學會修辭技巧還不夠,可以深入探索語言與神經的內在聯繫:
《語言的魔力》(羅伯特?迪爾茨 )就是個不錯的開始。

比如歷史類,從暢銷的《明朝那些事兒》開始,先瀏覽一個朝代的通史,再從《萬曆十五年》聚焦一個片段,對歷史的常識的空缺就會逐漸填補。

以此類推,把圓中心部分的常識領域不斷擴大。

尋找常識方向的最好辦法,就是參照大學所有專業的分類。

大學所有專業本科的教材,就構成了一個最完美的中心圓。

(下午再更,先列個提綱)
第二,探索圓周圍的灰色領域。
第三,尋找並深化個性領域。
第四,彌補個性對立的空缺領域。
第五,以好奇心為原點,積累大量碎片領域。
第六,形成思維體系,把圓擴到最大。

【3】
參考書單
搜集小眾信息的方法
etc…


高等數學(一)上
高等數學(一)下
線性代數(一)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一)
大學英語(一)
大學英語(二)
大學英語(三)
大學英語(四)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
思想品德
健康心理學
法律基礎
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一)
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二)

我年輕的時候讀過(並沒有),都是些優秀的書。

推薦給題主,也推薦給大家。

嗯!我真棒!

(??`ω′?)


推薦閱讀:

你見過的最強考試題是什麼樣的?
有什麼可以保持每天好心情的方法?
很好很好2費?
有哪些令人清醒的句子?
怎麼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TAG:書籍推薦 | 閱讀 | 學習 | 教育 | 調查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