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四线城市的同学说「我在这里跟你在一线城市挣得一样多」?

在一线城市教育部直属211学校上大学,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年薪15w。同学在三线城市三本学校勉强毕业,家里安排的四线城市的工作。
在同学聚会时被直接问到收入问题,同学听闻年薪15w之后说“我在这里挣的跟你一样多”,这种话题怎么样能进行下去,我该怎么反驳他比较好?虽然当时没说啥,认个怂就过了,现在想想感觉被碾压了很是郁闷。


看完你的原话,我们只知道你是一个“一线城市教育部直属211学校上大学”的人,你同学是“在三线城市三本学校”的人。除了这两个标签以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比如:

你同学是否聪明?胆子是否大?性格是否好?他是否有个比你有能力的爹妈?是否有个比你更贤惠的太太?他这几年是否遇到贵人提携?他从事的行业是否正在崛起?他在圈子里的口碑是否很佳?他这些年有没有赌对了什么东西,做对了什么事情?

这些真正核心的问题感觉你既没兴趣也不关心。你脑子里唯一缠绕不散的只有“211大学”和“三本学校”这几个虚无缥缈的名词,如果你真心觉得这才是决定因素,我只能说你活该没人家赚的多。

你可以看看我以前的回答,你这样的人我称之为读书万能论和一线城市优越症患者,唯学历论是读书万能论的一个变种。

对于一线城市优越症患者,我强烈建议坐飞机的时候一定选靠窗的座位。在飞过广袤的国土上那些四五六七八线城市的上空时,你应该往窗外看一看,那片密如海洋的点点灯火,每一盏就是一户你瞧不起的人家。按照不动产价值看,那下面就是一片财富的海洋。这其中完爆你的人多到不计其数,你幻想中的“碾压”,在这片光海面前只是一个笑话。再小的地方一样有无数的广厦高屋楼台会所,就你这点收入,把你扔到这片海里你就是最不起眼的一滴水珠,没人会多看你一眼。

至于读书万能论者,我发现当中很多人到现在都不明白:你的努力和奋斗,只和你自己有关。你流过的汗水是你自己为了收获果实而自愿花下去的成本,至于将来的收益是否能和成本相匹配,这个风险你自己担,没有任何人有义务给你任何承诺。你十年寒窗读成驼背,毕业后在北京挤着合租房吃方便面,都是你自找的,并不因为你辛苦付出就获得了一份通往成功的保证函。

生意人都知道收入和成本没有任何关系,收入只和市场需求有关。如果收入是可以由成本决定的,世上还会有“赔本”这两个字吗?

社会只在乎你现在这一秒能不能马上为他们解决眼前的问题。社会饿了,你在马路上摆开烧烤摊就是在解决问题,社会吃完了一抹嘴你自然会获得你值得的回报。至于你摆摊之前是不是“教育部直属211”大学毕的业,who cares?

你幻想中的锦衣归乡里被一句话就掐灭了。你脑海里想象了无数次的碾压和优越,被一个稀松平常的数字轻易的击溃。这一刻,半人高的考卷,一桶桶的方便面,还有那一个个立志咬牙的夜晚瞬间失去了意义,你心里难受,我们能理解。

跑个题,毕业以后,聚会一般有班级同学会和校友会这两种形式。

班级同学会这东西,残酷就在于,你们是同样年龄,同时出发,同等初始值,你没法拿出什么借口来逃避比较。但是!正所谓良药苦口,这份残酷能教你许多世间的真相。

校友会这东西,越是名校就越没意思。带着扩展人脉的目的去注定会失望,最成功的校友根本没兴趣参加,里面扎堆活跃的都是名校出来的平庸者,特征是年纪越大越屌丝。

如果一个人毕业n年了还总是把自己的学校挂在嘴边,说明他这n年里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母校的光环仍然是他最大的荣耀。有些人在自己18岁那年的夏天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从此用一生来缅怀这一刻。


我每次回家也要被亲戚朋友问到收入什么的,通常我会报得少一些,这样对方觉得开心了,而我也因自己小诡计得逞而感到开心,皆大欢喜啊。重要的是,对方不会向我提借钱的事情,就算提起我也早有铺垫。在普通的人际交往里,尤其是不要紧的人际交往里,哭穷是一个基本的技能。


“哥,我要是留在这儿,现在这点薪水也拿不到啊。”

既是调侃,以示不介意,同时也是事实——人家家里能安排到这样的工作,不是么?

人,生来并不平等,美国超越英国花了一百多年,你只用了二十几年就追平了起跑线超过你的同学,还有什么可不满的。


告诉他"哈哈,我哪有15w,逗你呢,都快吃不上饭了。借点白,兄弟?"


本来想说“你已经输得彻头彻尾了”这种大实话的,不过看到楼上的回答都太残忍了,我来安慰一下题主吧。

一线城市有一线城市的好处,能激发工薪阶层的上进心,起码题主是很有竞争意识的,这是好事,但是方向错了,你不应该比薪酬、大学背景。薪酬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导向。

如果是我,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人很牛逼,然后敬他一杯。他的身上肯定有我没有的一些品质或能力,应该多向他学习。而不是第一时间想如何反驳。


没有人觉得同学聚会被直接问收入有什么奇怪和不妥吗?没有人觉得人生的输赢不是二十几岁的收入吗?

我的家乡在一个依山傍水经济不错的四线县城,小时候跟着做为退休教师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五年级时在妈妈的坚持下,我被带到一线城市,在这个没有户口住着出租屋的城市开始了新的人生。

最开始的时候,我会兴匆匆地跟以前的朋友写信,写着这个高楼林立的城市,塑胶的跑道,可以冲水的厕所,用投影仪上课的初中,一切都跟我过往的生活是如此不同,但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家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时候的伙伴几乎都住着100多平的房子,出国的不在少数,专业不好自费第二个CS硕士的也有,光学费就60W,怕被查到贪腐对外宣称有奖学金。没考出省留在家乡的,开店的收入数倍于我,92后玩伴也在朋友圈晒出了新凯美瑞。问我有没有被碾压的感觉?有。但问我后悔吗?不。

因为更大的世界并不只是物质,还有心。

妈妈有时还会说起当年为何会坚持带我出来。儿时她已经是工行主任,留在家乡肯定不会有住十几平米出租屋的日子。但是在家乡,伴随着优渥环境的是种种怪现状。五年级时,我和一个农村同学去参加全国数学竞赛,但全校升旗,奖被颁给了那天没去参赛的教师子女。作文竞赛,我一样没获奖,但好朋友却知道我写的啥,因为她妈妈改卷,内定是她获奖,但觉得我的文章写的确实好,便给她复印了一张。外婆为此去找了我的班主任,于是学校给我发了一个全国读书月的奖杯作为安抚,私下说是看在退休老教师的面子上。

内地就是这样?内地就应该是这样?妈妈说她要在我对这一切习以为常前,带我离开。

为什么要对一个靠自己努力考上211,跟官富二代挣得一样多的人冷嘲热讽,说他“彻头彻尾的输了“?为什么会觉得官二代比聪二代挣得多理所当然,而211应该比三本挣得多就没有逻辑?为什么要恶意地揣测题主在一线城市就要合租吃泡面,为了考上211就要驼背还要吃泡面? = = 有不少出身二三本十分优秀的人,可以打唯学历论的耳光,但题中要靠父母安排工作还要主动说收入的显然不在此列。

题主问如何反驳?大可不必反驳,各有各的福气,各有各的人生,过好自己的生活。希望十年以后题主再看这个问题,能会心一笑。
*************************************************************************************
我并没有说四线挣十五万就是二代,请注意是家里给安排了十五万年薪的工作。在广袤中国的很多四线县城,从本科毕业十五万年薪推出官富二代真的一点都不奇怪,可能从小在大城市成长的人没法理解吧。作为出国党,周围同学来自县城的,真的大部分父母是官员,少部分是从商的。我希望以后的孩子对这种逻辑有跟你一样的困惑。


知乎就是有那么一票人喜欢揣测别人在秀优越感,然后更有优越感地讽刺题主凭什么有优越感么?


你总在强调自己在"一线"城市,而你同学毕业于"三线"城市,工作在"四线"城市,你在"211"上班,而你同学从"三本"毕业。

你这么喜欢贴这些毫无意义的标签,来显示你的优越感。

别人用年薪来反击你,实实在在,打得你哑口无言。

你不用反驳了。你在一个你挑起的比赛中输了。over


题主之所以郁闷,因为自己是通过努力考取了教育部直属211,毕业后凭自己的本事留在一线城市找了份年薪15w的工。
而同学是凭学习能力仅能去三本,毕业后却可以靠回家里的人事关系在小城市里得到一份同样薪酬的工资,然后再本着生活水准和花销的差距来侧着说题主你输给我了。我们在小城市吃好喝好过的好,你在大城市蜗居蚁族累成狗,结果收入一样我还能存着钱。

对于这些人,我曾经也像题主一样想过如何反驳,但是到后来我觉得没话可说。大意是:“不是一个眼界的人没法愉快地沟通”,而个人的选择,就是每个人的心气问题。

我理解题主自带的优越感:我一穷二白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扎根在大城市,那些起跑线比我高后来又自己走不远的人我还真是瞧不上。不是说在大城市就一定比小城市成功,但是我想说:

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方式,我知道你们在小城市过得很好、不缺钱,可我不羡慕。我想要的,是去一个更加开阔的舞台上见识我未曾经历的世界,过得好与不好我都接着。我知道我所看不上的小城市里有无数人收入背景会秒得我渣都不剩,but 你以为我care?我只是一味的按照我的轨迹在向前行走,从不会因为家庭背景的羁绊或前路的困难而放弃成为我想成为的人。我就是在一线城市拿着一般的工资,那又怎样?我不后悔而且就是不想回来。

那些喷题主的,明明就是反映了自己内心瞧不起在大城市奋斗而成绩平平的人。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这些有意无意的中伤和比较,才让许多像题主一样的年轻奋斗者恨死了小城市的市侩和狭隘。


有一些答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题主我挺你!

人家只是个大学刚毕业2年的孩子,撑死不过24/25岁吧,自食其力不拼爹年薪15w在同龄中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要强多了吧?况且人家人生才刚刚开始,或许看社会还有点幼稚,怎么就不允许人家有点小优越了,有谁不是年轻范2装逼过来的?一堆江湖油子喷题主的,说题主输的是什么心态?好比大学生拿自己教材嘲笑小学生幼稚真大丈夫?你跟题主换个身份能打包票不靠家底不拼爹一个人来一线城市毕业2年赚15w??再说四线城市有题主这年薪的更是少数,只不过题主运气不好碰到了一个拼爹的二代而已,既然是拼爹才达到别人独自努力的程度这才算是输的好不?我怎么看着一些答案有曾经被鄙视过现在来寻报复快感的感觉呢?

最后,题主遇到这种情况要装逼轻飘飘说一声“我说的是美元”就好了。
—————————————
再最后,有人说这也是读书与不读书之争,一线与三线之争,那也好办,多讲讲大学跟舍友开撸dota的鬼事,再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出发展望一下国家这方面的发展,最后再抱怨抱怨歌剧院的门票又涨价啦,动漫展人挤人都看不到啥东西。。。。保证你同学脸红的要吃掉你哈
——————难得这么啰嗦——————
题主的心理大家分析起来无非是觉得没工作几年能在一线立足收入还可以,以后买车买房过上一线主流生活也尚可期,想仗着通过学识换来的东西在当年不好学的同窗面前嘚瑟下结果被二代打脸。心态分析基本是正确的。
但好多知乎er对这问题的看法让我真大跌眼镜,什么叫“18岁那年达到人生巅峰,从此用一生来怀念”?你凭什么就断定别人就是在大学不学无术混吃混文凭出来的?你看有几个成天打网游混毕业出来不靠家不拼爹几乎刚转正就拿到这薪水?不要说211,985平民子弟不学无术出来也不好混好吧?况且心理上分析如果把4年当gap year来过毕业2年走狗屎运拿到15w年薪,也不至于如此大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我想只有为自己人生奋斗过的人才会有吧?
———————————————————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怪谁?往大说无非是阶级固化,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二代们只要不坑爹,不用怎么努力也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而没背景的同学即使很优秀很努力能望其项背就不错了,这才是嘈点好吗?况且二代在学识也只能限制他依附于他爹活在四线小城,而题主所处的环境肯定在视野,学识发展上肯定是远好于你同窗的,况且人生还有好几个十年,题主对未来肯定是有梦的,那么多人去吐槽一个靠自己努力追梦的人也是奇了葩了


看了一群人的回答有点不快, 所以虽然已经有那么多答案还是再说两句.

1. 15w 是不多.
2. 题主没有主动提到收入, 而是被直接问到.
3. 秀优越感的是题主的同学, 不是题主.
4. 秀优越感的还有下面不知道多少答案的答主.

我也是一直在修心的人, 但最难平复的心情之一就是被别人看低, 诸位平心而问, 自己在相同的情况下, 又会有怎样的心情? 不过也不必计较, 没必要拉到一个层次比较, 低调务实.

--
随意看了看最近 10 个赞同我的和赞同最高票答案的, 赞同我的 10 个中有 8 个是女生, 赞同最高票答案的 10 个中有 8 个是男生. 挺有意思的现象.


谢邀。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话都需要反驳,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同学聚会,话最多嗓门儿最大的那位最自卑,同学一场,人艰不拆。

一线城市教育部直属211学校念大学,本科毕业两年年薪15W。我觉得这样的基础属性,挺自信的应该。

四线城市像农村、小镇,这样的地方人们都是夸富贵尊功名。我成长一路体会最深,最开始夸谁家的儿子挖煤,特赚钱,厉害啊;过两年变成谁家的儿子打钻,特别赚钱,厉害啊;后来是谁谁谁的姑娘开淘宝店,特别赚钱,厉害啊。最近开始夸微商了,其实都是眼界局限,是值得怜悯的缺点。受教育程度低,又受过穷,自然对物质看重了些。

有些人对人生的追求,就是赚钱,赚钱、发财、买豪车、买豪宅、送孩子出国念书,这些实现个人价值。人跟人必然是要对比,有竞争的。你的车不如我的,我的房子风水比你好,他的孩子成绩更好,攀比是人性弱点,几乎很难克制,常态。

我以前也仰视知乎大V,自己都不敢回答问题,觉得b格好高。直到慢慢的发现很多人都很普通,成天惦记谁赞多谁赞少,按赞数排名的数据筛选文章往往都是高赞的,这种完全没意义的八卦才是大家最喜欢的,大家都一样普通。有人还吹嘘自己是几个话题的优秀问答者,前一刻还在讲“赞数高的答案不一定就价值”,要独立思考,后一刻就对官方认可的筛选特别骄傲。很像是四线小城的高中同学,吹嘘他刚买了豪车、豪宅,最优质的地盘呢。

但这都不是缺点,不值得批评,只是普通,我们大家都犯,写个答案涨赞快我也开心,没人点赞我也遗憾。

攀比,不止是一场嘴仗,不把自己推送到顶尖才能活得轻松。闷声发大财才是最愉快的,被同学碾压其实是好事,不会找你借钱,不会请你帮忙,却似乎有义务要关键时刻扶持你一把,谁让牛皮吹出来了呢。

生活是脚踏在地上的,人要拉屎,拉屎总比吹牛逼脏吧,你拦得住屁股吗,拦不住屁股就拦不住嘴,几乎是本能(要重视心理,跟生理一样)。只能控制程度,少吹一点,不把牛皮吹破。

“我在这里挣得跟你一样多”,换做我是你,我肯定回答“哪里哪里,你赚的比我多”。到底谁多谁少,有什么意义。吹得厉害,聚会完结账的时候别肝儿疼。

我们跟朋友讨论一个话题很有意思:喜欢自行车,不想买汽车,如何做到在一群都有汽车的朋友面前骑自行车不自卑。

其实答案很简单,账户上有随时可以买车的钱,买得起,不想买,就不自卑。

大部分人都脱离不了主体的“我”,根本上他们除了对他们自己以外,不会对别人的事情感到兴趣。由此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别人所说的话马上就联想到自己,别人无意间说的一句话,只要稍微涉及他们的个人自身,就能吸引住他们的全部注意和占据他们的全副精神;他们也有再没有剩余精力去理解谈话的客体方面的内容。同样,推理、辩论一旦与他们的虚荣心相抵触,那就再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因此,这些人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轻易就会觉得受到别人的侮辱和伤害。与这些客观讨论事情的时候,我们必须保持尽可能的小心谨慎,千万要避免在谈话里面涉及任何可能与我们面前哪位尊贵和敏感的人有关的事情,或者提及或许对他有所不利的内容,因为把这些话,也只有把这些话放在心里。虽然他们对别人谈话中的真知灼见、妙语警句和优美细腻之处无一所觉和一无所知,但对于一切会伤及他们脆弱虚荣心的话语——虽然那只是相当间接地、甚至两者几乎拉不上关联——和一切能够显示他们所珍视的自我的不良一面的谈论,他们却极度敏感。他们敏感和容易受伤的样子,活生生就像我们一不小心轻踩了脚爪的小狗;这样,我们也就不得不忍受它的一番吠叫了。又或者,他们好比一个全身满是伤口和肿块的病人,我们只能小心翼翼、避免触碰他们。

某些人甚至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有人在谈话中表现出理解力和思想,或者没有完全藏起这些东西,那他们就会觉得受到了侮辱。不过,他们会在当时掩饰起自己的感情。事后,那个缺少生活经验的人就只能徒劳无功的苦思冥想自己到底是在哪里得罪了这些人。不过基于同样的原因,要奉承和赢取这些人的欢心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的判断力都糟糕透顶,那不过是偏袒他们的政党或者阶层的某个言论、表白而已,根本谈不上客观公正。这些都归之于这一事实:意欲在这些人身上远远地压倒了认识力,他们微弱的智力完全服务于意欲,甚至片刻也摆脱不了意欲的控制。

占星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证明,说明人的这种可鄙的一切围绕着自己的自我。一切从自我出发的特性。因为这种一切从自我出发,人们把每样事物都跟自己扯上关系,从每种思想见解都径直联想到自己。占星术就是把天体的运行与人的悲惨自我拉上关系,并且把天空星体与尘世间的俗事、丑行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况其实古而有之。

最后三段叔本华说的,只是共勉,我常看,自我监督下。

公众号:sparetime2017


我家是个小县城,一般人工资2000多吧,我本科毕业有七年了,现在深圳,算待遇还不错的行业,但是留在老家赚钱碾压我的同学都很多。相信你再过些年,也会有更多。

更残酷的是,他们中很多人并不需要靠家里,靠的是自己的勤劳和本领。

请不要不平衡,恕我直言,我们这种方面读书还不错,选择在大城市打工的,求的是一个相对安稳舒适的生活,是也辛苦,但远远比不上一些真正在拼搏的,考试不曾及格过的同学。

成绩和学历的战斗早就过去了,你为自己赢得了一条平坦的路,但没找到这条路的有些人却直接咬牙爬上了山。我们看到他在山顶摇着大旗,不一定看到他一路上山指甲都渗血。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过好自己的生活,没有必要反驳,有兴趣可以问问他什么行业怎么做到的,没坏处。


实际上他已经很克制了,因为同样的收入金额,他的消费能力与生活水平,比你高了不知多少去。


跟学生时代的“大哥”式人物吃饭。认识十几年,义字当头称兄道弟什么都敢讲,诸如近年他坐拥两个老婆,名车名宅多少,以及如何在守法的前提下轻易捞偏财等…好吧,当年的学渣如果胆还大,出来一般混得最好。但聊完我确实觉得萧索又沮丧…如朋友说的,「这个世界的无意,常伤害到正面又努力的人。」
反驳有必要吗?不是深交的话,听过炫耀也就过了(而且15万也实在没啥好炫耀的啊哈哈哈哈),彼此礼貌道别,你自己你15万的生活,他继续他15万的日子,彼此平衡不相干。不要在15万年薪这种水平上做无谓的攀比。再者,出来工作几年后还靠数着以前那些学历来对比,最蠢了。


家乡的叔叔婶婶一般问我,工资有两千不,我一般回答,差不多这个数,饿不死,哈哈。所以,不要报实际数目,人一旦真正开始比较,就开始纠结了,开始纠结了,就会有人不开心。工资神马的自己有数就好,越是要问的不是真心关心你,就是爱管闲事,关心你的只会问你累不累。


无非可能存在的情况(背景)有:

关于题主——

关于题主同学——

背景交代完毕,水下撕逼模式开启:

情形1-1:
题主:【得意状】呦~!这不是小四嘛?!好久不见噜~最近在哪“高就”啊?
同学:【惊喜科】老匿泥壕哇!真想你!我学习差,高考也不行,最后家里托人才找的工作…
题主:【害羞脸】诶咳咳~没什么哒~很为你高兴啊!有工作就好!你看我虽然成绩可能就好一点点,读了个211,但是还是个渣~自己找了个工作,可没多少钱,虽然领年薪,可也就十五万~啊啊啊不不不,是15w诶真是惭愧惭愧啊~祝大家来年事业更进一步!
同学:【出神科】哦哦,也祝福你啊!不过还真没想到呢,“我在这里挣的跟你一样多”

题主心想:尼玛你别的条件不比我好就算了,你学习比我差居然也有十五万?!哦15w!达不溜这个字母你知道是啥意思么哼!!我要去知乎提问!哼哼你个渣渣你没听说过知乎吧?!呵呵,知乎会有人为我站队哒~知乎会为学问和知识正名哒!

于是答主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了这里……喷题主!

情形1-2:
题主:【淡定状】哦老四啊?!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啊?
同学:【惊恐科】老匿你好!勉强混了个文凭,最后家里托人才找到的工作,跟你没法比啊T_T
题主:【诧异脸】很好了啊!有工作就好!我也跟个渣似的,才读了个211罢了,工作倒还行。
同学:【高潮状】好厉害!真替你高兴啊!年假挺长的吧?都去哪里玩了啊?
题主:【害羞脸】玩什么啊!就十五万年薪能干毛啊诶真是哒~
同学:【幸福脸】诶老匿你也是!十五万不够花?!“我在这里挣的跟你一样多”啊,我们家倒还好,可能小地方消费水平低吧!祝你来年加薪!

题主心想:你15w?!肯定歪门邪道呵呵呵呵!你也就四线城市了,要不然你个败家子三线以上城市你能苟活到现在?!什么你居然还有女朋友??!!我都没有!!!…………好吧呵呵四线姑娘LZ还不想操呢,操起来我都嫌low逼呵呵呵呵我单身我骄傲!不行!我要去知乎提问!哼哼你个渣渣你没听说过知乎吧?!呵呵,知乎会有人为我站队哒~知乎会为学问和知识正名哒!

于是答主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了这里……喷题主!

情形2-1:
(席间两人才面对面碰上,开始相互寒暄)
题主:【陌生脸】老四啊?好就不见咯,最近怎么样啊?
同学:【惭愧科】诶我你还不了解嘛?混了个文凭,出来找不到工作,托家里人呢,你怎么样啊?肯定很不错吧!是不是拿年薪?多少钱啊??
题主:【尴尬脸】还好吧15w勉强够花,诶房子买不起囧ing…
同学:【惊奇科】哦哦……“我在这里挣的跟你一样多”啊,真是没想到……

可是题主不服啊!
题主心想:你就一傻X!!!!!!!!你TMD还主动问我!!!!!!!!你装什么装!!!!!!!!不行!我要去知乎提问!哼哼你个渣渣你没听说过知乎吧?!呵呵,知乎会有人为我站队的!知乎会为学问和知识正名的!哼哼哼哼!我们走着瞧!

于是答主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了这里……喷题主!

情形2-2:
题主:【陌生脸】老四啊?好就不见咯,最近怎么样啊?
同学:【惭愧科】诶混了个文凭,工作全得托家里人呢!随便混混吧,真是惭愧啊!你怎么样啊?肯定很不错吧!是不是拿年薪?多少钱啊??
题主:【尴尬脸】还好吧15w勉强够花,诶房子买不起囧ing…
同学:【惊奇科】哦哦不会吧?!!“我在这里挣的跟你一样多”啊,真是没想到,不过小破城市,还好还好……

可是题主不干了啊!
题主心想:#¥%@¥%*¥#¥#%*%*%¥)#*%*(%¥¥%(%¥!!!!!!!!!!不行!我要去知乎提问!哼哼你个渣渣你没听说过知乎吧?!呵呵,知乎会有人为我站队的!知乎会为学问和知识正名的!哼哼哼哼!我们走着瞧!

于是答主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了这里……喷题主!

完.

=
=
=

以上情况下题主同学的身份并不比题主高,但是结果都还是这样,试想题主如果是身本身就处于劣势,还不早就爬十六楼做自由落体啦?!

在我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的时候,女神教育过我:“你见到明显不如你的学生的时候,你能不能别谈学习?你是装B呢么?!你小心我下去揍你啊!”
在我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之后,女神告诉过我:“你现在必须得谦虚,见到所有人都要尽可能从他们身上找到长处,更要多虚心求教。你看看你现在这个破成绩,已经证明了你本来也就是个渣渣,你以后千万别能了,要不然到社会上早把你打死了!”

更何况题主现在都已经是有工作的人了呢?
更何况谁告诉过你这个社会是相当看重成绩的呢?
有可能到了最后,这个社会只看钱和权呢?
比如你看看这个社会啥时候听过知乎的了?

那你还来问?
新年快乐:)


我挺感触的!
我其实觉得得票第一的那个答案有些太刻薄!诚然,读书万能论和一线城市万能论在这个时代是不成立的。但是,但是这些奇奇怪怪的理论是一个人天生就具有的吗?一个孩子刚出生哪里分得清什么好坏是非呢?这些奇奇怪怪的理论不是家长和老师二十多年如一日洗脑而来的吗?

那么退回到家长和老师那一代,他们的这种想法又是从何而来?不是自身经历体现的吗?1979年恢复高考以后,多少人凭借读书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命运,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或他们看到读书和一线城市的巨大收益总结那么一掉经验传给孩子实在是人之常情!至于今天,开洗脚店的挣得比造火箭的还多真的仅仅是所谓的“社会需要”那么简单吗?其实比起开洗脚店,社会真的好需要有人能设计出一流的发动机,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汽车,能做出比windows更优越的操作系统,能做出精密加工机床。

一方面是如饥似渴地渴望高科技人才,一方面却又大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样的状态真的正常吗?

我不是读书万能论主义者,但是读书能读好的人做任何事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些人克服了自己的懒惰,勤勤恳恳地遵从着学校的规则,假如这样的人都无法获得相应的体面的生活,那么要么是社会有问题,要么是教育有问题!

至于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才疏学浅不敢妄言。总之一个社会如果大部分读书人都混不过摆地摊的,那么这个社会基本上也就要完蛋了!

至于答主的问题,我觉得你真的不要跟个别人较劲!中彩票还能致富呢,当乞丐还能做皇帝呢不能用个别人的案例来自寻烦恼。否则你这辈子还不要烦死?

至于反驳什么的,真的大可不必!嘴上的长短一点用都没有,再过十年二十年大家走着瞧呗!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人才的价值,四线城市的工作如果还能一直那么有竞争力大家就不会忍着几百万的房价去一线城市了!答主要对自己以及自己多年的努力有信心!短期看很多随机噪声会让人看不清是非,长远看懒惰斗不过勤勉;奢侈斗不过节俭;自大斗不过谦虚。若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就会被眼前的迷雾所障。

当然,211也好,一线城市也好,有一点排名第一的答案说的是对的,这些东西确实不是万能的!人的好坏还是要接着奋斗!

最后再说几句,努力学习不应该是为了比别人混得好,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明理!孔夫子学问那么大照样也很落魄,但是他的人生的境界哪里是王孙公子们可比的呢?就算好好学习,考取名校混不过煤老板,但他们不还是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好好学习考取名校吗?


我也偶尔会遇到这样的亲戚,不过令人惋惜的是,都进去了……


「我读书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让自己像你一样思考,和说话。」

要是还有质疑什么的就告诉他,
「认为领略更大的世界仅仅是为了挣更多的钱,是井底之蛙的一贯误解。」

在不明白只要微笑就好了。


推薦閱讀:

你干過最牛的一件事是什麼?
大家是怎麼看待裝假牙的?
你因為睡覺太死錯過什麼重要的事情?
有哪些看似精妙實則很蠢的設計?
簽收快遞時說「謝謝」結果被同學說成「裝」應該怎麼辦?

TAG:生活 | 中产阶级 | 人际交往 | 社会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