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係一直惡化下去會怎樣?

不斷看到各種醫患關係的討論,很少看到一個職業的從業者和服務對象會有如此巨大的矛盾爭端。我們的醫患關係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最後的醫院到底會是怎樣?
會不會醫院只有極其有限的醫療資源而且不對大眾開放,民眾會不會碰到有病無處投醫的處境?換句話說,現在緊張的醫患關係的出路在哪,私人診所,網路在線就醫有沒有可能成為先有醫療模式的替補?


不吐不快。醫患關係一直惡化下去的受害者最終也始終會是患者。這是我的核心觀點

作為臨床一線的從業人員,無論是醫生、護士、挂號、藥房還是導醫人員。在日漸緊張的醫患關係環境中各有一萬種方式和方法可以規避風險,其中需要犧牲最大的就是患者就醫的機會和成本。
而患者作為剛性需要,尤其是大病和風險係數大的疾病患者,在整個醫療環境中只有選擇去哪就醫的自由,卻沒有選擇不就醫的自由。從這一角度來說,無論醫患關係的爭論有多少,患者還是相對的弱勢群體。

簡單的舉幾個例子,這些例子不宜多舉。

假如一位不幸的患者得了癌症,他要就醫,一般有條件的中國人都會選擇到最好的醫院來看看,至少是當地最好的三甲醫院。但是問題在於,大家都是這麼想的,所以三甲醫院根本不缺病人。你來找醫生看病,都是供小於求的情況,醫生在這裡是有選擇權的。任何疾病和任何患者的治療過程都存在風險,這個風險係數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不同。某種程度上說,主要和患者本身的特質有關,這個特質不是說體質,而是綜合評分。


我自學醫以來,碰到的前輩和老師在傳授我們醫學知識的過程中都不忘了傳授他們覺得更重要的一項技能:看人。

病人,首先是人。醫生要先看人,再看病。


要想當一個好醫生,首先要確保自己還能當一個醫生。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在接診患者的過程中必須在短短的幾分鐘和隻言片語之內,迅速的判斷一個病人的性格(是積極樂觀的還是消極悲觀的),文化修養(是有判斷是非能力的還是反智迷信的),訴求程度(是強烈關注自己,期望特別高的還是期望在合理範圍內的),經濟社會地位(一般公民還是權貴階層),傾向(是否是醫鬧的潛質)。等等等等。

然後給出一個綜合評分,決定這個病怎麼看,主要還是規避風險。這些因素基本不存在優劣之分,雖然大部分醫生會喜歡比較樂觀的病人,但是悲觀的病人心理預期比較低,也是他的優勢。雖然有錢有權可能不存在拖欠醫療費的問題,但是往往比較霸道,要求過高,也要敬而遠之。

所以醫學不是簡單的科學或是技術,更是一門社會學科。而醫生無論做到多大,還是一線人員,要和病人打交道,躲不到後面去。

說了這麼多,是想說,醫患間的不信任最終傷害的是患者更多。一個有經驗的醫生為了規避風險,保護自己,可以有很多方法。(急診沒得選,所以急診越來越沒人願意干,說白了還是因為風險太大)為了避免漏診,可以全面的檢查,因為漏診的風險是醫生和患者都承擔不起的,那麼這個成本只好由患者承擔。為了規避風險,冒險救命的手術,醫生可以選擇不做,這個成本要所有患者和全人類的醫學共同承擔。因為一旦醫生開始停止冒險,醫學也就停止了進步。


中國現代外科的奠基人裘法祖老爺爺說過:醫生是背著病人過河,風險是共同的。然而後面我還想補說明一點,雖然都有風險,病人落水是要沒命的,醫生雖然嗆幾口水,還能活著。這一點來說,病人是醫生偉大的戰友,他們用病痛和死亡造就了現代醫學,造福了後代。

可是有一天醫生髮現背病人過河,背不過去,自己也要沒命的時候。那可能就沒人願意背了,那病人真的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畢竟醫學到目前為止能解決的問題極為有限。

啰嗦了半天,想說,醫患關係今天的狀況,是雙方共同的責任,是老鼠屎壞了一鍋湯,有些醫生無論從專業和道德上都令人髮指,我也見過。如果全社會這樣負能量下去,會讓精英更加遠離醫療行業,讓真正有心幫助患者的醫生選擇自保。

醫患關係上,患者往往找錯了對手。就像計程車司機打砸專車是找錯了對手一樣。

背後的始作俑者正在偷笑,還會時不時的出來維護正義呢。

醫患是戰友,他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我就是想弘揚點正能量,怪我咯?


我來說兩個醫患關係的故事吧。是我前幾天在醫院裡跟C醫生聊天聽來的。

C醫生在本地某三甲醫院急診工作,擅長治療蛇咬傷,故事都是他的。


第一個故事。

某縣城一位42歲男子,被蛇咬傷。他先去找當地的赤腳醫生看病,前後花了1800元,近一個星期也沒治好,腿都腫的老高。沒辦法,到市裡來找到C醫生,C醫生給他上藥治療,讓他住在急診病房。

治了一天,此人看到腿有好轉,就覺得自己沒什麼事了,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是怕繼續花錢還是惦記那1800元,提出要出院。

C醫生說,你的腿還要治療一段時間才能出院,此人堅決不聽,強烈要求出院。

C醫生無奈,就擬了一份協議書,把出院後的後果與責任關係寫清楚,不但讓他簽字認可,還讓他老婆,兒子簽字同意。這才給他辦了出院。

一個星期後,一群人氣勢洶洶的衝到醫院急診,要找C醫生算賬。

一問得知,那位42歲男的回家後幾天,就死了,可能是蛇毒發作引發的急性呼吸衰竭。

C醫生趕緊拿出當初寫的協議書給前來興師問罪的人看,那幫人看到了,自知理虧,這才悻悻而歸。

C醫生反覆跟我說,還好當時讓他老婆兒子也簽字了,不然僅憑患者一個人的簽字,那幫人還是不會放過我的。


第二個故事。

也是一位蛇咬傷病人,送到了市內另外一家醫院,治了幾天,沒效果,病危。

這家醫院的醫生就趕緊給C醫生打電話求援,C醫生一想人命關天,立刻坐上急診車去救人。

到了這家醫院,C醫生認為情況緊急,連轉院手續都沒辦,就把人拉到自己的醫院來了。

當病人推下車,送入搶救室時,病人家屬拉著C醫生問了一句話:人還有救不?

後來,C醫生跟我說:當時我就蒙了,心想這是騎上老虎背了。

C醫生一頭冷汗,說:「儘力吧。」

病人家屬哦了一聲,就轉身打電話去喊人了。

……

最終,病人的病情被控制住了,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然後進入正常的治療流程。

C醫生出來時,看到候診大廳里圍著一群人。。。

他說,這是他活了這麼久,最後怕的一次。


第二天,兄弟醫院的領導也親自來看望病人,當然更重要的是向C醫生表示感謝。


——後話——

就第二個故事而言,C醫生為了救人,違反了轉院的程序,擅自決定搶救,

對於病人親屬而言,本應該感謝C醫生爭分奪秒,救死扶傷的熱忱,

他們卻對親人能否活下來不報以希望,反而搶在第一時間召集人手,準備大撈一筆。

這真是可悲!

根源是貧窮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但是我媽告訴我說,六七十年代,大家都窮,醫療條件還落後,現在很多能治療的疾病(如肺結核、糖尿病)都無法治療,很多人沒治好,也沒人去鬧。

我覺得,是人心變了。


——補更——

【話該怎麼說】

在評論中也有朋友對第二個故事有疑問。

按照C醫生的說法,他覺得家屬對他說:「醫生你一定要救救我的爸爸啊!」這才是人之常情。

一句「人還有救不?」這種yes or no的問題,已經預設了家人搶救失敗的結果,這才是他當時覺得騎虎難下的原因。事實證明果然如此,搶救結果還沒出來,家屬一大幫人已經到醫院就位了。

當然,這種事,也可能是兄弟醫院下病危時給家屬交代了預後,家屬才認為換醫院搶救生還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沒轉院,在兄弟醫院走了,按這家屬的「凝聚力」,肯定是要大幹一場的。

評論區有朋友調侃:「好好的人怎麼來了醫院就沒了?」

確實如此,家屬才不會管病人到醫院會有病情惡化的可能性,他們認為病人到了醫院,生命就必須得到保障,哪怕各種兇險絕症。

【事該怎麼做】

C所在的醫院急診前幾年也出過事,拉了個急診病人,還沒到醫院,人就走了。

下車後,急診醫生說病人已經走了,不用搶救了,家屬不幹,非要搶救。行,沒辦法,裝模作樣搶救吧。

結果肯定還是沒治,家屬又來鬧,理由當然是上車了就是你們醫院接了,人在車上走的,是因為你們救護車上的急救裝備不足,隨車醫生能力不行。

最終醫院還是賠錢了事。


很多醫學生,包括我,應該都做過搶救死人這種事吧。

在有效搶救時間內,醫生儘力了,宣布病人死亡,其實已經沒有搶救價值了(心臟停搏後,血液循環停止,已經對機體產生嚴重不可逆的損害,搶救的意義趨向於無。),絕大部分情況是為了照顧家屬的情緒,醫生還要做胸外心臟按壓。

我是在醫院進修時值晚班碰到的,病人走了,家屬哭成一團,主任就來安慰家屬,主治醫生帶著我這些學生一起來做胸外心臟按壓。

主任安慰了半個小時,家屬情緒穩定了,才叫我們這些學生停手。


【壞人只是極少數】

C醫生臨床工作這麼多年,在自己手上也就碰到這兩例故事,大部分患者都很客氣的,所以他的兩個故事只是個別現象。

我在臨床也呆過兩年,不說我沒有受過氣,至少我可以說碰到的好人絕對比壞人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大媽非常喜歡我,在病房裡逢人就誇我,甚至拉著我的手,要認我做乾兒子;還有個大爺因為我治好了他孫子,特意到醫院來感謝我,他們簡直太客氣了。

還有坐門診的時候,有病人家屬提著一籃子雞蛋來感謝,我一個城裡人還會缺雞蛋吃嗎?肯定不能收啊!我看家屬帶來也不容易,好說歹說,最後按市場價算成錢給他,算是我買下來的。

其實,在醫患之間,只要有一個互相尊重就可以了。

我對目前的情況還是很樂觀的,我一直認為,難說話的人只是極少數。


【醫患關係惡化問題】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被媒體渲染產生的。

早些年,醫患關係有反面案例時,被媒體擴大宣傳了。

產生矛盾的根源有很多種,除去C醫生故事中出現的患者家屬的問題,醫生問題(誤診、誤操作、失職等)其實也是極少數。

水平差,醫德差的醫生也有,但是是極少數,同行也不會待見他們,他們也必然隨著時間被淘汰掉。

例如那位跑來感謝我老爺子,因為他孫子之前在某醫生手裡治了很久沒治好(水平不行,用錯了葯),老爺子也沒去找他鬧,跑來感謝我,估計有種故意噁心他的意思吧。

回到醫患關係的問題上,我覺得問題根源更多的是醫院領導制度。

很多醫院的主要領導不是出身臨床,甚至是從其他政府部門空降過來的,沒有在醫療系統的工作經驗,也根本不懂得體諒醫生,腦子裡只知道效益、政績。

例如早些年,某些醫院為了效益,將某科室承包給莆田系,結果把自己整個醫院的名聲全搞臭了!等把莆田系趕走,名聲再想恢復到之前,又要很長一段時間了。

還有一些醫鬧事件發生,醫院領導為了自己的政績,寧可掏錢息事寧人,讓臨床醫生背鍋,這種事叫人如何不寒心!

(我印象中是有這樣的新聞,醫院領導讓臨床醫生背鍋,導致臨床醫生集體罷工抗議

我簡單用百度搜了一條事件新聞出來:雲南玉龍縣醫院醫護人員集體罷工。

這樣的事件應該還有很多。)


其次,關於公安、媒體,在這些年已經對醫鬧事件有所壓制,例如某些大醫院常駐警察值班崗,有醫鬧情況發生,警察會及時出警。

媒體也宣傳一些充滿正能量的臨床醫生,例如醫生給小患者放動畫片,喂東西吃這類充滿人情味的新聞。

所以說,目前這幾年,整個醫患關係問題,整體情況是趨向於好的。

最後要說的,我本人已經脫離臨床多年了,但是我大部分的同學還工作在本地醫療第一線。

對於90後的晚輩們說,你們所處的時代比我的好,希望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人心,改變這個社會!


謝邀。

現在是12月25號,聖誕節。
我在科室值24小時班。

兩個小時前,來了個帶著女兒的男人,說女兒身上長了個小包塊,要做切開排膿。
我說您來錯時間了。
現在門診已經下班了,做不了切排。

他面露不悅,怎麼做不了?
這麼大一個醫院,連個小包都切不了?

我說,晚上是可以做急診手術的。
但你這個屬於門診小手術,不夠進大手術室。門診的器械現在都在消毒,所以不能做。
明天白天再來門診做吧。


他脖子一歪,一副領導口氣:你聯繫聯繫,調一套器械來做不就完了,這麼簡單的事?
我心想你也太看得起我了,這麼大一醫院。
我又不是護理部主任,說調就調。

我說,這個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了。
你這個沒什麼壓痛,明天白天來切也可以的。
晚上我們是看急診的。


他音量明顯變高,說話開始帶渣。
我這怎麼不急?
我女兒白天要上課,沒時間來!
我女兒全班第一名,耽誤了學習你負得了責??


這種無理取鬧的我見過不少了。
我不多解釋,說,你跟我嚷嚷沒用啊,我確實沒這個能力。現在沒器械,真的做不了切排。


他徹底怒了:你叫什麼!工號多少?!我跟你們劉院長是哥們你知道嗎?


我忍著不悅,給他看了胸牌。
他果不其然的說,XX是吧。我要投訴你。

我的好脾氣也所剩無幾了,心想,要投訴趕緊去。
醫務處會理你才怪。
於是我說,你實在要投訴我也沒辦法。投訴去醫務處,在三樓。早上八點半開門。


他眯著眼睛咧起嘴,一臉凶樣地咆哮道,我跟你們劉院長關係熟得很,你知不知道?
我說,我知道啊。你剛剛說過了。
這時我突然靈光一閃,便繼續將計就計說,那正好。
你給劉院長打個電話,這個事情他能解決。
你把劉院長叫過來,或者讓他調器械來,我保證一下就給你女兒切了。


他愣了一秒,說,現在怎麼好給他打電話!這麼晚了!
我心裡想,院長肯定不知道你是哪根蔥。


我繼續說,我這裡有內線座機,可以直接撥劉院長短號。我幫你查下他短號多少。

他的囂張氣焰一下就塌下去了。
但他仍然端著一副很不耐煩的架子,說,不打不打!這點破事,我不想麻煩他!

他的女兒低著頭,一臉驚恐,不敢看自己暴怒的父親。


我說,不給劉院長打電話就真沒辦法了。
要不你們還是明天白天再來吧,我們門診周末不休息的。


他依舊怒髮衝冠,但顯然已心虛,我能感覺到。
他扶了扶眼鏡,掃了我兩眼。
然後話題一轉,質問道,你是什麼醫生,上班穿個拖鞋?懂不懂工作紀律?

我莫名其妙地低頭看了一眼腳上的Crocs,心想你瘋了吧,我穿什麼鞋都要管。

我說,我們做手術都穿這個,值班可以穿的。


語罷,他就像被一根魚刺卡出了喉嚨一樣,氣紅了臉,卻說不出話。
我絲毫不迴避他眼中的怒火,仍然這麼淡淡地看著他。


僵持了幾秒,他一手抓住女兒,轉身說,走!不做了!
我要投訴你們!
你算個什麼屁醫生!什麼狗屁服務態度!

然後一路罵罵咧咧地衝出了病區的大門。

陌生的人。
你的親生血肉被疾苦折磨,我本同情你,且並非不願幫助你。
但你實在太激動、頑固,不善良。

醫生並不是神,只是醫療制度的執行者和服從者。
你絲毫都不願去理解我,又奈何我本願理解你。

要是問我,現在的醫患關係到底有多糟,或者是又還能繼續惡化到何種地步,我不知道。
我不願它繼續惡化下去,我希望明天就能看到轉機的曙光。

有朋友對我說,一定會好的。已經在往好的方面發展了,你看醫鬧都入刑了。
我聽了很開心,但又很傷心。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堅持到醫患關係真正迎來光明的那一天。
那些本不該被醫鬧掠去的鮮活的生命,也已終究無法再回來。


絕大多數醫生都並非不願主動向患者伸出雙手。
只是有些時候,我們連為了試著讓自己被理解的一次去好好解釋的機會都得不到。


套用前文朋友圈文章里的那句話吧。
醫患關係,也從來就不是靠醫生護士努努力就能解決的問題。


個人猜測,比較可能的一個方向是公立醫療機構、私立醫療機構分開

公立機構保障基本健康保健,以社會保險的形式覆蓋醫療保障,大部分支出由社保給付。但由於盈利性不足,留不下大牌專家,成為全科醫師、住培等年輕醫生培養的基地。哦,看看現在各大學校醫院,這樣的公立醫院畫面太美,不敢看。

私立機構網羅了大牌專家,其醫療服務是盈利性的,較公立機構更加精細化、專業化,並且將提供更好更舒適的服務,但價格將遠比目前的公立醫院高,一些商業保險可能會投入這其中,覆蓋部分醫療支出。私立醫院的院長不再是國家幹部,處理糾紛等事件時少受到來自上級的壓力,基本可以自主處理,如確實屬於違法、侵權,通過訴訟的方式賠款,如果醫方無過錯,堅決不賠,有人鬧事,報警處理。而商業保險可能會審核私立機構醫療的合規性,對於過度治療的部分項目不予報銷,通過市場手段適當規範醫療行為。However,即使如此,這樣的私立機構醫療費用還是遠比目前的公立醫院高。

所以,看病難和看病貴,您到底喜歡哪一個?若您喜歡看病難,你可以選擇穿越回過去,若您喜歡看病貴,可以靜待歷史的車輪緩緩向前。


其實醫患關係再惡化也沒啥,只要醫護人員的勞動回報還是比農民和一定數量的農民工好,就會有人考醫學院,然後採用降分大法保證他們成為醫護人員。以後俺們國立大學法人米庫大學(副部級)後勤集團教育超市山水溝衛生學校分店的工作該不好做了,死大學生不那麼書卷氣,超市臨時工收銀員也有挨拳頭的風險了。

一、醫患關係惡化與醫療服務體系的層次化發展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進展情況的報告
——2015年12月22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李 斌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中略
(一)……我們將深入總結國內外醫改有益經驗和做法,堅持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理念,突出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推動建立成熟定型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國家的目標和承諾是向公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基本醫療、基本醫保、基本藥物,就是現在深化醫改工作經常強調的「三醫聯動」。什麼是基本醫療?我個人的理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當前我國還很窮的情況下,能夠保全多數、足夠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到退休並完成社會主義國家有計劃的勞動力再生產任務,保全生活自理能力到把雙職工父母生下的孫輩帶到可以在脖子上掛鑰匙、放學回家能自己熱飯,就兩腿一蹬為孫輩騰出獨立房間,這樣的醫療水平,就是基本醫療。這個醫療水平,差不多是本國30年前的水準或是現在朝鮮的水準。這裡提到的「多數」,不是「全部」,不一定包括你和你全家的每一個人,個體在宏大敘事面前就是個渣渣。

還是我個人的理解,基本醫療服務不需要醫生能力太強。醫生能力太強,就會對個人發展有野心。醫生對提升業務水平和改善生活質量的野心太大,會加大醫療、醫保、社保等各項開支,不利於人口結構的健康合理,同時造成醫療活動的趨利性。至於不同層次的醫療需求,政府不保底,按照此前的安排,是要交給社會多元辦醫主體舉辦的各類醫療機構的。山寨版NHS對基本醫療需求保底,各種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醫療機構滿足非基本醫療需求。

至於嘛叫非基本醫療需求?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兩個民營分院、北京市兒童醫院對面的新世紀兒童醫院、九州通在建國門租用全國婦聯的房子要跟北京協和醫院聯合辦醫但是沒辦成的那個醫院、北京市安貞醫院跟幫建行處理不良資產但是怎麼處理的是有密級的東方資產合辦的安貞國際醫院、陸道培院士成立的現在骨髓移植數量已經全國第一的道培醫院、上海市旨在剝離市屬醫院特需服務的上海國際醫療中心,這些都是滿足非基本醫療需求的醫院。北京同仁醫院使用亦庄開發區的錢舉辦的亦庄分院和開辦了現在已經自稱是民營醫院的南京同仁醫院,別的醫院也有一些不便舉證的例子。今後一些頂級公立醫療機構會側重教育職能,為支付得起培養成本的醫院輸送人才;作為勞務派遣公司,向新醫院輸出自身培育完善的醫生、護理骨幹、管理團隊;作為品牌管理公司輸出品牌。誰接收這些人才和品牌?滿足非基本醫療需求的醫院自然包括在內。

為什麼會有滿足非基本醫療需求的醫院?滿足基本醫療需求的公立醫院,經營指標考慮到很多非經營性的目標,要承擔許多社會責任。比如說:「沒錢但是有較高需求的病人看不起病怎麼辦?」「政府投入不足但是醫院還要開門怎麼辦?」「一群人在利益撕逼時用標榜『人民』的方式優雅的表述『沙包那麼大的拳頭你見過么』,標榜『人民政府』的當局總不能跟標榜『人民』的人搞得不體面怎麼辦?」所以,公立醫院未必能夠適合一些訴求是「上班就是為了賺工資」的醫務人員,未來這些醫院中的相當數量也不需要能力太強的醫生,這批醫務人員有可能會選擇跳槽到舉辦目的和經營考核標準就是經營性目的的滿足非基本需求的醫院。

在患者一方,基本醫療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它的價格會比較低。於是根據供求關係和公共產品的共性,對它的需求量會大於供應量。這就導致了醫療資源當前和空氣(含有一定PM2.5的那種)不一樣,醫療資源具備排他性和稀缺性,你佔用了我就沒有了。所以,為了獲得醫療資源,一些人要用時間排隊。另一些人的時間寶貴,於是選擇用錢排隊,支付小於時間成本的金錢去代替時間,去按照市場規律定價,所以供求關係實現平衡的滿足非基本醫療需求的醫院。同時這些用錢排隊的人也看不上基本醫療服務,比如說大明星韓雪嫌夜班的急診醫生缺少人文關懷精神等,這樣追求更高層次醫療服務的需求也為滿足非基本醫療需求的醫院提供了市場。

至於以後誰去滿足非基本醫療需求的醫療機構呢?對醫療服務有較高要求的社會成員比如大明星韓雪,有不時之需肯定會傾向選擇。其他基本醫療服務機構處理不了的病人,也會在經濟承受能力的界限內進行選擇。

醫患關係惡化,必然會造成醫護人員傾向於考核目標就是行醫、經營醫院,不考慮其他問題的非基本需求醫療機構。這些醫療機構因為考慮的問題少,所以對維護自身不多的舉辦目標的力度也會比較大,可以保證一個比較好的行醫、就醫環境。醫患關係的惡化,將促進醫療服務體系分為基本服務和非基本服務兩個部分。

二、醫患關係惡化與就醫成本

先轉載一篇我國台灣省的漫畫,台灣省的醫院如何判斷將病人轉到頂級醫院(醫學中心):

在漫畫中,台灣的醫院面對醫保和定價政策會讓醫院虧本的病人,果斷選擇」那就轉到更高級的醫院吧!「對於醫生來說,醫患關係不理想,為了自保,類似的價值判斷也是存在的。現實中如果有這樣的人:自我中心、自我意識肥大,執著的讓人以他為中心,重視他的見解。一些醫生會建議他或他的家人去更高水準的醫院,接受這個醫生認為他會更加滿意的治療,以避免醫生由於水平不足對他或他的家人造成傷害。

山水溝衛生學校各附設衛生院這裡每天都有全家急得火急火燎的人說,上一家醫院說他們的病人不來俺這就馬上會死,必須立即住院、必須立即手術、必須立即……其實很多情況下不是病難治,山水溝衛生學校旗下機構作為跟千億體量的民營企業達成勞務派遣合作意向的醫療機構,從來不怕病難治,是人難治。人難治,就被上一家醫院的醫生建議到俺村這邊了。雖然醫生是不能挑病人的,但是很多情況下,在評估是否收治一位病人的時候,他的德性比病情有更大的權重。當然,有的人不把話講的這麼刺激,描述的緩和一些,但是內容更含糊不清一些,利用不確定性因素,可以把病人建議到距離更遠、水平更高的醫院。俗話說的好,「進京看病,專治不服。」多排幾天春運買火車票那個量級的隊,人會變得離現實近一些。諾爾貝和平獎得主、人類學家古爾德曾說過:「社會物質財富的生產和集中,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它令一部分人產生了一種錯覺, 即:人的存在是平常的、天經地義的, 人活著就應該是幸福的、也自然會有幸福。」

然後帝都和其他中心城市的醫院也爆滿怎麼辦?這個提問下的很多答案都涉及現在被媒體熱炒的兒科危機。其實兒科危機早就存在,城鄉三級醫療服務體系的基層部分,兒科專業大批的功能性滅絕,大量得益於社會發展終於有了點錢的底層民眾只得帶著孩子進城看病,讓一家家城市大醫院的兒科爆滿。本村兒童醫院過去十年的門診量漲了5倍,從一個十多年前只有300張開放床位、日門診量500人次、淡季發不出工資的小醫院,到現在每天兩千以上的門診量,上千人在門診等4~6小時才能輸液的當紅大醫院。院方出於對美好前程的樂觀,拿著總工程款5%的政府撥款就敢蓋新住院樓,新住院樓蓋好後床位規模達到1200張。當這個現象被大城市裡唯一有點話語權的屁民階層——小市民、小資、精神小資發現,高喊「兒科醫療告急」的時候,其實整個體系已經進入失代償期了。帝都的醫院也爆滿,當然是要麼用時間排隊,要麼用錢排隊啦!上文不是講過么。

醫患關係惡化,將導致民眾就醫成本上升。從醫方出於自保的防禦性的檢查、治療項目,到勸至頂級醫院產生的成本。

剛才貼的台灣漫畫很有意思。台灣省不愧是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擁有妓女和其他社會醜惡現象的地方,大家一定要用力的批判。


一直惡化的話,醫生多數迫於壓力,會轉入教育系統,教病人自己看病,有先見之明的人,開始從頭學醫。因為醫院基本都沒有醫生了。不學習的人就一直在叫罵,抱怨,最後病死,然後,人們開始普及醫學,高中開設第4門主科,基礎醫學綜述。高考語數外醫加綜合,因為以後出去混,不能自救,生存不了。作為完整的中國人,一定要會點醫學。那個時候,中國沒有幾家醫院,都是藥店和醫學普及教育機構。


我就不明白,一個公民對另一個公民進行人身傷害,一旦是醫患關係就可以不追究施暴者的責任了?為什麼不能正常化追究刑責??????????????????????????????????????????????????????????????????????????????????


輿論會換成批判黑醫鬧,就是現在在做的。
……………………………………………………………………………………
就像台灣教改後培養出「天然獨」一樣,大陸的仇醫心理也不是天然產生的。記得九十年代醫改後取消公費醫療,然後報紙電視里鋪天蓋地的控訴醫生黑暗收紅包。然後某改委堅持降價十幾年,全國百姓都知道沒用了他們還在堅持,他們還有個好基友據說一年批了一萬多種新葯。還有各種採購招投標和藥商………醫生是最沒權力的,只憑自己技術吃飯,所以技術價格被人為限制,只因為肉食者無法從中獲利。說白了,這條利益鏈上每個環節都在吃肉吸血,然後丟兩根骨頭給醫生啃啃,最後一指:看,那傢伙臉上沾滿了油!於是這個嘴角還沾著油的壞傢伙被雪亮的眼睛們揪出來,於是全民狂歡,皆大歡喜。
………………………………………………………………………………
七夕補充:事實上某改委堅持降價十幾年之前,還做了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決策:限制加價率。但是成本,恩,我幾十個人怎麼忙得過來?你廠家自己報吧。
於是:醫院固定成本一個億(工資水電費機器損耗領導吃喝其他七七八八),以前我賣給你老百姓兩個億的葯就行了(成本一億利潤一億),現在,你!違!規!你這個王八蛋!
於是,老老實實加價15%,百姓總共掏了1/0.15=6.6666666666億。醫院你這個王八蛋,某改委是俺們親爸爸。
屁!
至於為啥不老老實實只賺那1500萬?哦,剩下8500萬政府補不起。要不,咱們破產關門?
那還有其他收費!舉個例子,挂號費,兩塊五,專家的才幾十塊。床位費最低15,在旅館不知能讓你睡過道不。空調費10塊,病人長期門窗大開開空調,對,開到16度。
所以才有「以葯補醫」。
那多出來的錢呢?我不知道,只是領導花了這麼多功夫不會只是為了給醫生增加收入吧。
肉食者………不鄙,他們只是……BEI BI


然而醫患關係這個命題就有問題。

作為一個群體的醫生和作為一個群體的患者,是相互需要的,就像男人和女人一樣。患者說醫生只認錢,跟男人說女人只認錢本質一樣;醫生說患者可惡,就跟女人說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一樣。

而真實的情況是,醫生患者男人女人中,都有很好的好人,很壞的敗類,而絕大多數僅僅是普通人而已。

不管如何批駁女人貪財,男人好色,最優秀的女人還是一堆備胎,最優秀的男人也一堆人搶著要。

醫患也是如此,不管醫患關係如何,最優秀的醫生依然搶手,見他們一面都難上加難,請他們會診開刀,出場費幾千到幾萬,還要托關係。畢竟這個年代土豪很多,而土豪比普通人更怕死。所以,真正的大牌醫生其實無論何種體制下,都能混的很好。

類似的,患者中有社會地位的人也一樣。社會地位包括權力財富和社會聲望三方面。以最近的李冰冰為例,一個扁桃體炎,三甲醫院都能搞定。而她搞了這麼大動靜,各個醫院各級領導都巴不得把她治好,以提高醫院聲望。她能接受到非常便捷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本質上還是因為她的社會聲望。即使醫患再惡化,看病再難,我相信冰冰們只要有起碼的禮貌,就不會太難,高水平的醫生排著隊為他們治病。有權有錢有聲望的人,看病從來不難也不貴。

真正苦的,就是普通大眾,基層醫院醫生和下級醫生。

因為互相不信任,沒有聲望地位的基層醫生工作越來越困難,最後可能難以為繼而改行。基層醫療基本報廢。
大醫院裡面的下級醫生也苦,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地位,離開大醫院又沒有前途,只好忍耐並任由醫院擺布。一直讀書輪轉,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錢。

同時,普通大眾因為不能在家門口得到正常質量的服務,只好去擠頂尖醫院,排隊看頂級專家,甚至不惜重金去請這些大牌們看病。

進一步的結果是,私立醫院興起,公立醫院中被壓制的中堅力量跳到私立醫院,看病難徹底轉變為看病貴。私立醫院的定價目標可能會定位於中等以上階層,中產階層一般還能承受。而對底層民眾,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兒科很可能就面臨這個局面,今後中等以上家庭的孩子可以吃海外奶粉,上補習班,看私立醫院,從嬰兒期就和底層家庭孩子拉開距離。

順便說一下,醫鬧本來就是底層的人一種反抗手段,最後還是報復到這些人之上。
作為從底層出生的人,也只能看著,毫無辦法。


什麼都不會發生。

規則制定者,小型近程熱武器,中型中程熱武器,大型遠程熱武器,裂變類武器,聚變類武器,都掌握在裁判,同時也是規則制定者的手中,所以醫患關係不會發生任何質變,只要確保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最底層,就什麼都不會發生,即使發生,你們也不不知道。因為裁判手裡還掐著喇叭。

好吧,現在你們都知道了,但你們又能怎樣呢,就算給你一把玄鐵劍,你能砍穿氧化鋁碳化硅的反應裝甲么?就算你一個人能夠有這樣的武力,你還能用自己的皮膚擋住12.7mm口徑的子彈,你又能如何呢?在一個沒人敢扶老人的大環境下,根本就不會有人相信你,響應你,你想要改變什麼呢?

題主的問題其實不屬於問題,包括沒人敢扶老人這個問題,都不是問題,因為當初的設計的,就是這樣的結果,一切都在裁判的控制之中。就像快餐店的鐵板凳一樣,設計的時候就是讓你們覺得不舒服的,如果你們覺得不舒服,那就對了,因為凳子就是讓你不舒服的,如果你們為此建議快餐店把鐵板凳換成沙發,你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明白人就會覺得你有病,這也是現階段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你們認為理所應當的事情,在現階段的制度下其實是不正常的。而你們認為各種不正常的問題,其實是事先就設計好的,根本不是問題,只是你們覺得不正常而已,他們都覺得很正常,絲毫不見怪,這也是很多高凈值人群在看懂一切後,全家移民的根本原因,當然還有很多看懂一切卻沒有資本移民的中產人群,只是他們不說罷了。

以上答案適合於任何社會底層之間的矛盾,包括誤人子弟,亂收紅包的教師和學生家長,只有行政執法權、處罰權,沒有暴力執法權的城管和小販,所有的房地產商、中介商和剛需購房者,在層層轉包,層層剝皮之後最後那個在馬路上為了多跑一車也為了省點柴油而亂闖紅燈的土方車司機和普通市民,體制內最基層的工作人員和無背景的普通大陸籍居民……全都適用於這個答案。


醫患關係為什麼惡化?
醫生的問題:
1.合法收入太少,所以亂開藥。省會城市三甲醫院,工作十年,工資1800,獎金200,你信么?國家定的我省最低工資標準是1500,(不是我,我比她高點)。麻煩你給她指一條能活下去的辦法。
想起一段子,有人問美國人:為什麼你們的醫生收入那麼高?回答:你願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一個生活窘迫的人么?
呵呵,中國人就願意:你醫生就跟一端盤子的一樣,服務行業,怎麼,還想掙的比爺多?做夢呢吧,給爺看不好,小心爺削你。
2.看病時間太短。一上午要看40個病人,你算算一個人幾分鐘?還不能出錯,出了錯會被刀砍,要不你來試試?
3.態度不好。忙的要死不掙錢,孩子上學要花錢,老人需要照顧請不起保姆,煩心事一大片,強行要求醫務工作者笑面如花,可能么?為什麼你不要求警察,為什麼你不要求公務員,為什麼你不要求城管笑面如花?你不敢,你就是一欺軟怕硬的主兒。
4.花錢太多。「一個感冒要300,住個院動不動就上萬,都是黑心醫生亂開檢查亂用藥,病治好了這啞巴虧我認了,病沒治好你看我怎麼弄死他」。大哥,檢查費和藥費是國家定的,報銷比例是醫保定的,我醫生自己病了住院也要花這麼多錢。你花不起錢可以去掙,可以要求醫保多報點,可以要求公僕給你保障,你不敢,你TM就敢罵醫生。
其實醫生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是投入不足的問題,可惜天朝的暴民根本不知道根源。

患者的問題:
1.不信任
2.不信任
3.不信任
你拿錄音筆就別怪我讓你簽同意書,你動不動就告我就別怪我給你多開檢查(舉證倒置),你動不動就砍我就別怪我不給你治病(稍有難度的手術一律不做)
來吧,互相傷害吧


每次看到類似的話題都會變得無比的心痛,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以及同道,也是為了千千萬萬痛苦中掙扎的底層患者們。

差不多9年前的那個冬天,我第一次披上白衣宣誓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沸騰的熱血似乎跨越時空仍能把今天的我點燃,那時的我們是那麼的年少、無知、輕狂、幼稚,自以為技術就是一切、努力便有所成、善良終有回報,可如今這一切都早已隨著那陣陣海風飄散凋零,有誰明白我們「被迫長大」的背後是怎樣的一個時代悲劇。

年底了,也抽空跟老師、同學們聊了聊近況,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什麼正能量。

我醫學上的啟蒙老師,一位改行的外科醫生,我雖然沒見過他做手術,但是我從他做動物實驗的操作手法上可以看出,他當年在手術台上是何等的乾淨利落,更何況他的老師還是院士,就是這樣一位本可以成為外科專家的人,最終也放棄了臨床,而他的同學,依然堅持在臨床的,估計不到一半。電話唏噓到最後,本該是鼓勵的雞湯時間,老師卻說「臨床上的活啊,湊合干,嘴甜點、病歷多寫寫別挨告就行了,鬧事你就跑,幹活千萬別拚命,不值!」,聽得我鼻子不由一酸。

而同學們呢?跪培的,繼續拿著3000-5000左右的收入苦苦掙扎,只能靠YY未來麻痹自己,絕大多數的人,尤其是男生,沒有結婚,沒有買房,偶有幾個開花結果的也基本是各種「二代」,工作中累死累活的比比皆是,委屈恐懼是家常便飯,甚至還有被圍攻逼跳樓後摔斷腿的!也就那些讀博的,還有些盼頭,可是呢,畢了業快30了,還要從頭跪陪。而那些沒有學醫的同學們,現在在幹什麼呢?翻開朋友圈,曬車的,曬房的,曬孩子的,討論裝修的,討論度假的,討論理財的,看的我只想把手機一摔,罵聲」艹「!

整個醫學院里,學醫的士氣也是日益消沉,在這裡,那種金融系對未來的渴望基本等同白痴,那種理工對學術的追求基本鳳毛麟角,這幾日考研,翻翻貼吧論壇,縈繞的竟是一股」無所謂「的漠然,正所謂:考上了固然不錯,可意味著繼續踏上苦逼的不歸路,考不然固然遺憾,可是趁早該還止損,卻沒準能走出新路,所以考好考壞、考上考不上,全都無所謂!學習好的想出國,膽子大的想改行,家裡有背景的琢磨搞行政或是進清閑部門,剩下的……走一步看一步,混唄。

而我呢,繼續過著白、夜、下、休,四天一組的生活,每天上午雷打不動要去查房,基本加班2-3小時,遇到手術就要上,甭管上夜還是下,吃飯、睡覺全不固定,還要吃著放射線,沒有雙休日,沒有長假,沒有年休假,我們單位算是手很」大方的「,每月收入也就7-8K,別感覺多,真心與付出不成正比,我寧可少拿1K,求求別讓我再加班了行不啊!才工作一年多,便覺得體力日漸下降,胃裡時不時有絲絲不適,皮膚粗糙的不行,回家就死狗一樣躺著,說難聽點兒連性慾都快沒了。

以上就是醫學界的日常,那些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鍵盤革命家們,有本事別BB,下來陪陪我們,估計你們挺不出一周就待崩潰!要知道,在道德上指責別人最是容易,發現問題的根源卻是很難,解決問題更是難上加難。

對於造成我國當前醫療現狀的原因,上面的答案相比十分詳盡,總結起來就是「投入不足」,要知道,我國在醫療方面的投入在世界上的排名遠遠低於國足在世界上的排名!而我國醫療在診療水平與速度方面,其實並不較西方發達國家遜色多少,而且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如果ZF能改善醫療環境,讓我們別再操心那些醫療以外的破事,我們的醫療水平還能更好!


而現實呢,在國家層面上,我沒有看到有任何提高投入的打算,而我們身為經濟學專家的李中堂,恨不得早日引入社會資本,儘快把包袱甩開。為什麼?因為在經濟學家的眼裡,老弱病殘這些飯桶是產不出什麼效益的,榨乾凈後活的越長越拖」社會主義「的後退;而在趙家人的眼裡,有301續命足矣,底層醫療與我無關。因此我國醫保年年巨額結餘也就不難解釋了。

在說說醫改,具體我也懶得評論了,就給大家貼個衛計委主任的履歷表:
1974.07——1978.03,長春市教育學院教師;
1978.03——1982.01,在吉林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
1982.01——1984.11,長春市委宣傳部理論處幹事;
1984.11——1986.04,長春市委講師團副主任;
1986.04——1990.02,長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市社科聯副主席、市委講師團副主任;
1990.02——1991.12,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安徽省省長李斌
1991.12——1994.03,中共長春市二道河子區委書記(掛職);
1994.03——1998.10,吉林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
1998.10——2000.07,吉林省體改委主任、黨組書記;
2000.07——2000.12,吉林省政府體改辦主任、黨組書記;
2000.12——2001.09,吉林省省長助理、省政府黨組成員,省政府體改辦主任、黨組書記;
2001.09——2007.05,吉林省副省長;
2007.05——2007.07,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長;
2007.07——2008.03,國家人口計生委黨組書記、副主任;
2008.03——2011.12,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黨組書記;
2011.12——2012,02,安徽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2]
2012.02—— ,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全國唯一一位女性省長)[3]
2013.3.15——當選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我都呵呵了,別說一天醫沒學過,連衛生工作都沒主抓過,居然能當衛計委主任!我對貴支外行領導內行又有了更新的認識。

結局會是怎樣?一個體系的核心是人,而醫學的培養註定是漫長而殘酷,而靠當前這種壓榨自己來維持的體系,如今外面的架子未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終有一日會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而我們的,只不過是一面鏡子,患者們,請不要隨便指責我們冷漠,需知它只不過是你們對我們態度的反射,也不要為自己」佔了便宜「暗自竊喜,因為這一切最終還會加倍懲罰給你自己還有你的家人。

我們真的很想去救助更多的人,但是在這個體系里,抱歉,我們真的做不到,因為再跨一步,連我們自己都很可能迎來毀滅,而這對其他更多的患者,不公平!

在這個病態的體制里,無論醫生還是患者,全是輸家!更可怕的是,我們無力改變,只能等待那天崩地裂的一刻。

胡說八道一通,就到這裡吧
-----------------------------------------------------------------------------------------------
雖然牢騷滿腹,但我也從未後悔,因為醫學,讓我見識到了不一樣的世界,那種生死一線間的感悟,很多人一生也難以獲得

我唯一遺憾的是對我所愛的女孩,對未來的迷茫讓我不敢對她說出心底的話,多少次想隨她漂泊遠方,可體制所強加的道道門檻如同高山深谷,難以逾越。

我真的,對這個體制,已經恨之入骨,時日曷喪,與汝協亡
------------------------------------------------------------------------------------------------
說句大實話,兄弟我上知乎,動機根本不純,純就是為了找條後路!
所以,哪位大神有悶聲發大財的好門路,別忘指點兄弟一把!拜謝了!

早晚有一天,我會砸碎我身上的鎖鏈!


瀉藥@周克
惡化下去只會兩敗俱傷。
當醫生得不到最起碼的尊重和信任,
甚至面臨可能的輿論和身體暴力時,
他們只能選擇自保。

而自保可能意味著:
醫學院校生源變少變差
(很多人不願學醫,醫生不鼓勵子女學醫);
醫學生,特別臨床專業實習生能力素質降低
(臨床老師多有臨床任務,醫患矛盾惡劣條件下臨床工作已經耗費他們的大量精力,很難再擠出精力保持或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醫患關係緊張的情況下,患者不願意讓實習生操作,帶教老師也會因為怕擔風險,而大大減少實習生的操作機會,導致實習生很難得到充分的鍛煉,總體臨床能力不如以前);
某些吃力不討好的科室,如兒科,急診科,產科等醫患糾紛的高發地面臨缺人才的情況;
醫生盡量規避高風險的治療方式,
即使它可能是唯一可能起效的;
把任何醫療操作,特別可能引起糾紛的操作,
都放在病人本人或家屬簽字之後;
…… ……
等等等等。

實際上,
上述可能出現的問題,
有些已經成為了事實。

總之,
優秀的人中想在國內當醫生的少了,
醫學生在學校和醫院能學到的東西少了,
醫患矛盾多的科室人才少了、好醫生少了,
醫生敢治的病少了,
敢放開手用的治療手段少了。

也許有人說,
你們醫生天職就是治病救人!
這樣怕這怕那這不能那不行還算什麼醫生!

但,
抱歉,
醫生也是人,
有家有生活的普通人。
治病救人是職責要儘力而為,
而保命防砍是天性、
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責任,
是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以上。

20160109
另,
今天看到一篇說的蠻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E1OTEyNQ==mid=402730850idx=2sn=ce1d0180ac7256c7ed594406472795e1scene=2srcid=0109j9dg07v4Ew2qu2ynRhxJ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補充說明:
昨天發完答案後因為怒懟@厲子卿被禁言了。看大家評論又不能做出解釋,現禁言解除特補充以下:
1. 這是兒科ICU病房的談話室,不是手術室
2.關於醫護關係惡化,這樣的設置措施足見一斑,我並沒有把這一切歸罪於媒體,急於洗地的大可不必攻訐我,但是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我也無法原諒柴會群,山東電視台生活幫這樣樣的記者和媒體,醫患關係惡化,這些記者和媒體確實起到了很大的引導與推波助瀾的作用,影響席捲全國的「縫肛門」「丟腎門」
「八毛門」 「紗巾門」也的確給醫患關係蒙上了陰影,這是洗也洗不掉的。有時我們也會迷惑:媒體保持中立真的很難么?
3.現有的醫療zc,這一點,不敢多說。


下圖是我朋友在我微信朋友圈的回復,大家看看笑笑就行了,畢竟我是不相信的,但我朋友言之鑿鑿說她親歷

這是鄭大一附東院區病房醫生談話室(醫患談話室)

我們的醫患關係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
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思念
卻要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是對心愛的人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樹與樹的距離
而是
同根生長的樹枝
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醫與患的距離
而是
你在那邊我在這邊
中間去隔了一層防彈玻璃
而我身穿白大衣……

不知道那些無良媒體無良記者看到能否心安……
不知道我們的廟堂之上看到會不會臉慚……


中國式醫患關係,誰是最大的獲益者?

就是以中國四大虛假藥品代言人為代表的廣大醫托,葯托和騙子

這些人就是利用醫患關係惡化,老百姓不信任醫生來賺錢,還賺的不少

據說僅「神醫」劉洪斌代言的一個葯,三個月就能賣兩百萬

在騙子眼裡,這部分病人不願意相信或者對醫生抱著懷疑的態度,只要稍微挑撥就可以讓這些人一頭栽進陷阱里,只要栽進去了,這些人無論如何都會花光自己掙的錢,然後欠一屁股債死去。

這樣的情景讓我想起了小說《我是個算命先生》里算命先生祖爺總結的算命訣竅

第一句:入門觀來意,出言莫躊躇。
就是說有人來算命,或者去登門給對方算命,自己先不要說話,要聽對方講,對方講的越多,透露的信息就越多,你瞅准了時機,冷不丁地說一句,要擊中要害,千萬不能躊躇,不能模稜兩可,否則對方就會認為你沒水平!那麼如何抓要害呢,就看下面這幾句了。

第二句:天來問追欲追貴,追來問天為天憂。
"天"是指父親,"追"是指兒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要是父親來給兒子算命,基本都是要問兒子是否會有出息,是否會富貴。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哪怕他就是個壁虎或野雞。他既然問這些,言外之意就是現在兒子或女兒不上進,你按這個路子斷,肯定沒錯!後半句是說,凡是兒女來給父母算命,絕對是父親或母親身體不好了,要麼有病了,要麼要歸西了,除此之外,兒女沒有任何事情會想起父母!

第三句:八問七,喜者欲憑七貴,怨者實為七愁。
"八"是指妻子,"七"是指丈夫,意思是說,只要妻子來問丈夫的前途和運勢,那麼,如果這個女的是高興著來的,就說明她老公最近可能要有官運或者財運,總之要有好事,但好事還沒來到,或者剛剛有苗頭,她前來問卜一下,那麼你就可以直接斷她老公有福有祿,她肯定笑得像個傻狍子,賞錢也會給很多!相反,如果這個女的是一臉憂鬱地來的,那麼肯定是她老公最近走霉運了,或者要丟官,或者要破財,或者要把她甩了,你往凶的方向斷,肯定八九不離十!然後狠狠敲打她,告訴她如果不解災,就會倒霉十年,此時,她會乖乖地把兜里的銀元掏出來,你騙了她,她還給你磕頭!

第四句:七問八,非八有事,必然子息艱難。
只要是老公來給老婆算命的,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懷疑老婆不忠,給他戴綠帽了;要麼是老婆不下蛋,生不了孩子!除此之外,老公永遠不會給老婆算命!

第五句:士子問前途,生孫為近古。
"生孫",是指商賈,有錢人;"近古",近,是指活著,古,是指死了。士子就是讀書人,士子來了肯定是問前途如何,能不能高中,能不能做官。大款來了呢,肯定是問自己能活多大歲數,或者問人生路上有沒有大災大坎,因為他有的是錢,什麼都不缺,就怕活不長。這個心理抓住了,一切都好說了!

第六句:疊疊問此事,定然此事缺;頻頻問原因,其中定有因。
凡是反反覆復總是問某件事的,那麼這件事肯定是很不好,很不如意;凡是江湖傳說總揪住一個問題問起來沒完的,那麼這個問題就是她要詢問的事情的起因,不是你算得准,是她透露的太多了!

第七句:僧道從清高,不忘利慾。
真正的出家人是不會去算命的。那些道貌岸然的僧道如果前來問事,就是凡心不死的表現,不是問利,就是問欲。你以利慾許之,他必然大喜!

第八句:廟廊達士,志在山林。
"廟廊達士"是指做官人,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其實野心更大,利益心更強。仍以利慾許之,亦大喜!

第九句:一哥要狠刀,二哥要拋刀,三棗要跳蚤。
"一哥"是指最容易上鉤的傻狍子,對你深信不疑,此時刀一定要狠,狠到什麼限度,祖爺說了:"別傾家蕩產就行!"二哥"是指對你有懷疑了,或者認為你算得不準,那麼此時千萬不能戀戰,不能有貪心,一分錢不收!"三棗",是指故意找茬的人,如果一看就是上門找茬的,馬上溜之大吉。剩下的事祖爺來擺平!

這些醫托葯托們就像小說中的祖爺一樣,總結好經驗,做好局,瞄準目標,就等著大家上套呢。

所以,醫患關係一直惡化下去會怎樣?

答案是:發財的是騙子們,死的是醫生和病人


醫患關係這樣緊張下去,大概就是醫生越來越謹慎,像我這樣想幫患者的忙都不太可能了,最終麻煩的還是患者自己。
昨天聖誕節剛發生的事兒。


再惡化下去我們還可以換工作,你們呢?只能再投胎了。


作為一個醫生的妻子,我一直想以普通大眾的一員,但同時又是一個非常近的旁觀者的身份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對醫生這個職業以及醫患關係的看法。由於先生是澳洲的醫生,有一些事實可能與國內的國情不符,但大致的觀點還是一樣的。

一直沒有動筆呢主要是因為常年呆在國外,寫作水平大幅下降,不太有信心把零散的思緒清楚地集合在一篇文章里了(當然還有因為我懶)。但今年五月份,澳洲最大的華人區Box Hill醫院的一名心臟外科醫生在勸阻病人吸煙後遭到病人攻擊。四個禮拜以後,這位在澳洲競爭激烈的醫療系統中通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優秀的外科醫生Dr Patrick Pritzwald-Stegmann,一對雙胞胎的父親,在另外一家醫院不治去世。其實這樣的新聞並不少聽說,尤其是在國內,但是由於出事的醫院是我先生曾經就職的醫院並且就在家附近,我突然覺得雖然這不是典型的醫鬧事件,可是類似的事情離我那麼近。如果我先生還在那裡就職,如果是他去勸阻那個病人(以他的個性他一定會這麼做),我簡直不敢再想。

詳細的新聞在這裡:

Box Hill heart surgeon Patrick Pritzwald-Stegmann dies four weeks after alleged one-punch assault

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非常的大。也是前不久,在Brisbane的另外一位腸胃外科醫生Dr Andrew Bryant,四個孩子的父親,因為長久以來的精神問題,在自己的辦公室自殺。兩件事情雖然不是一個性質,但是很好地詮釋了醫生面臨的兩大危險:來自外部的和來自內部的。作為半個知情者,我主要想把醫生面臨的這種內部危險呈現給大家看。可能不完全對題,但希望看到他們職業道路和心理世界的各位,可以對他們多一些些理解。這樣的話,我也算是為抑制醫患關係惡化盡了一點綿薄之力。

首先我想簡單說一下澳洲醫生的職業道路。我沒有參與過我先生的學生時代,所以醫學生時期他都幹了些啥我也不太清楚。不過醫學院選拔條件之高,醫學學習之路之漫長,我想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依我自己的經歷,高中時期我拿政府獎學金在新加坡求學。與我一起的很多非常優秀,胸懷天下的有志同學,都在學醫的入口就被擋了回去。因為在新加坡這樣的精英主義國家,醫學法學這樣的學科,是只留給本國的精英學子的。除非你真的優秀得讓他們忽略你是哪國人,但那也只是可憐巴巴的一兩個機會。同樣的,畢業以後,因為身份的原因,我先生當時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如果沒有那份工作,他只能回國,並且需要再考國內的行醫執照才能在國內工作,相當於這七八年的學生生涯統統白費。那段日子他整夜整夜地睡不著,壓力大到幾乎要去看心理醫生。當然這只是少數的外國醫學生面臨的問題,但在開始工作以後,所有的年輕醫生們又回到一條起跑線上,都開始面臨近乎嚴苛的專科選拔培訓制度。專科培訓選拔一年只有一次,位置少之又少,像心臟外科這樣高大上的專業名額更是鳳毛麟角。要讓自己能被選拔上,筆試、面試、在指定科室的輪轉、論文以及工作期間和自己的主任醫師建立的良好關係,一樣都不能少,更別提那一場又一場考試高昂的報名費和平時的課程費了。這樣少的機會和這樣的嚴格的條件就意味著:一時表現失誤?不好意思,明年再來。改變心意想換方向了?對不起,從頭來過。許多年輕醫生就這樣在一年又一年時間和金錢的雙重花費中,永遠呆在非專科醫生的位置,消磨盡自己最初的抱負和衝勁。可能有人會問,就算不能做主任醫師又如何呢?國外的主治醫生待遇一樣很好啊。錯!的確,熬成主任醫師功成名就之後,收入確實可觀。但在澳洲這樣的國家,年輕醫生的時薪真的不比清潔工人高多少。年輕醫生工資單上的數字可能挺好看的,但那都是超長的加班換來的。更糟糕的是,有的醫院也許不付加班費。

我和我先生住的地方已經離他工作的醫院挺近的了,但是上全天班的時候,他還是每天5:30起床。這是因為他必須要比主任醫師早到,和夜班的同事做好交接。晚上雖然規定是9:00下班,但他幾乎沒有11:00以前到家過。沒辦法呀,快下班的時候突然一個病人進來了突然一個病人倒下了,醫者仁心,難道能說「我下班了」了嗎?回家以後,簡單吃個晚飯,基本上他就趴床上動不了了。我怎麼拉怎麼拽他都沒力氣爬起來洗個臉。有好幾次凌晨兩點多了他都還沒有到家,我拚命發簡訊打電話也沒有回應,只好一直在手機上查看他的位置,生怕他是不是在醫院暈倒了或者是回來路上精神渙散被撞了。這樣的工作強度,導致他幾乎沒有什麼業餘生活。朋友們也依舊還是醫學院時期的那一批,因為沒有時間交新朋友呀。而他們聚會的時候,也總是三句五句不離各自的醫院,我們這些家屬不用想都知道他們下一句要說些什麼。

寫了那麼多(語氣好像越來越激動了),並不是想要說「醫生都好慘啊你們就別找他們茬了」。畢竟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醫生,我只是覺得如果把他們的生活呈現出來,或許大家會對他們多一點點理解。作為患者的時候,我也遇到過口氣不善的醫生。當下確實挺不痛快的,但轉念一想,或許他們也剛剛上完長長的夜班,心裡就會釋然很多。他們也是人,也會累啊。

除此之外,前陣子看了一兩集外科風雲,裡頭有個無理取鬧的病人特別讓我印象深刻。電視劇固然誇張了不少,但生活中一點小感冒就要去掛專科,或者拿著百度百科去質疑醫生的病人確實不少。對於前者,真的,吃藥七天好不吃藥一周好,就別去浪費已經夠緊張的醫療資源了;對於後者,你辛辛苦苦摸爬滾打得出來的知識經驗,被人因為來路不明的小道消息不信任了,你心裡能舒服嗎?

這個世界上有好醫生,自然也有壞醫生。我不否認,有這麼一些醫生並不具備一個醫者的職業道德。他們或許是因為生活的壓力失了初心,或許是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就不是抱著治病救人的心來的。但我見過看個偶像劇手術場景都能掉眼淚的醫生,也見過因為病人的小紙條開心的合不攏嘴的醫生。不要讓他們覺得收穫的不值得他們那樣辛苦的付出,不要讓他們因為害怕不敢拿起他們的聽診器手術刀。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傷了病了的我們,難道要去找跳大神的嗎?


不會觸底反彈,只會看病更難。
首先不會觸底反彈。媒體口徑,公立醫院運營制度,對民營醫院的管理,立法內容和執法力度,這些都是被政府牢牢控制。政府對內行為宗旨是維穩,而階級屬性決定了醫生鬥爭性最軟弱,不構成對穩定的威脅,所以貴國不會切實改革目前這種欺壓醫務工作者加發動群眾都群眾的制度。
其次不會沒人當醫生,最多就是醫生質量會下降。醫生社會地位確實不算低,也不乏高收入的醫院,從醫目前還算是屌絲逆襲的一條穩妥路線,尤其是對於赤貧階級。
再次看病會變得很難,百姓生活會更苦。一方面醫生的醫療決策會越來越傾向於自保,另一方面,醫生質量下降是要體現在血和命上的,遇到過幾次"還好是x醫生在,要是別人的話這個病人很可能活不了了"的情形之後我對此深有體會。


2017年9月13日,和上文提到的醫學院的這位女生分手。她的新男友比我高比我帥比我大方,是個優秀的男生。

祝她幸福。

======================================

2016年五月中旬更新:

我找到女朋友了,是醫學院的學生。
我母親也是醫生。

我為她們而驕傲。

然而,

又有醫生被殺了,遇害的醫生是已經60歲了。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醫生,警察,軍人,開始被千夫所指。

警察和軍人有槍,而且退伍兵`軍嫂,以及很多人會為他們說話,他們有力量。

然而醫生,他們什麼也沒有。軍人尚有解放軍報為喉舌,而醫生呢,連發聲的處所都沒有。

只能拜託諸位,對治療結果不滿意,可以去法院告,一般都能撈到80萬。

懇請各位不要使用暴力,畢竟,殺死一個醫生並不能使死人復生,或者改善你的身體狀況。

=========================================

眼瞅著年末了。說一點大實話吧。

這個答案呢就是個調侃。

我想說的是,在今天的醫患關係下,醫生所受的委屈,會一步一步,變本加厲地,壓在未來的患者身上。當今的醫鬧,無非是透支了未來所有人對醫療行業的信心和耐心。

當然,實話實說,中國人命真的不值錢,所以沒有平民醫生,也許也可以吧。要是有大的公共衛生事件,讓軍隊來處理,也是完全可以應付的。

=======================================

在當今的醫患矛盾下,想要報考醫學院的學生,剛剛到進入醫學院學習的,以及現在七年制,八年制,博士在讀的諸位醫學生。你們都是勇士,也是優秀的人才,並且,你們肩負著中國醫學的未來。也面對著無限苦逼的生活。

不管你此時此刻是在小鎮,還是在北上廣,不管你此時是主刀醫生,還是這個拉個勾,你都是一個偉大的醫生。

然而,大量民眾還沒有適應商品化的狂潮,然後默默地把健康當作商品,把醫院當做出售健康的地方。每一個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不能的。

醫患關係惡化,是非常令人寒心的,其背後的推手,莫過於想要轉化矛盾的衛生部。

從這個角度來說,衛生部倒是做到了「為人民服務」,在醫患矛盾愈發嚴重的今天,凡事涉及醫療的刑事案件(以及治安事件),衛生部作出的第一反應是批評醫院。而媒體都會小心翼翼地選擇袒護鬧事兒的患者。這當然是出於維穩的需要。

說實話,醫改是半成功的,它最大程度的使得醫療資源是「可獲得的」,但是需要付出錢的代價。

過去呢,計劃經濟時代,看個病只能去小診所,小診所只能提供有限的幾種檢查和有限的幾種藥品(療效呵呵,醫生的診療水平呵呵)現在,只要肯花錢,北京的醫療資源隨便用。

再加上,睡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多數三甲醫院的診療設備,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美國),醫護人員業務水平已經超過了國際先進水平(美國)(本人見識淺,就去過美國醫院),而且價格,遠遠低於國際水平(美國,四張X光片無醫保情況下$1200,約合¥7200)

可是人民還是不滿意啊!!!!

因為事情發生了變化。

因為大家聽說,您看看,加拿大看病一分錢不花……您看看人家歐洲的全民醫保……

大多數國人,有效地過濾了發達國家的優秀醫療體系引發的問題和其本身的運作基礎,只看到了三個字「不要錢」

「不要錢」在中國人心中分量是很重的。「花錢了,老子就是大爺」這句話,可是深深地刻在中國人的心裡的。

中國的醫生是中國最謙卑的一群人了,筆者經常乘坐國航的航班,國航空姐有雲「哎呀,我每天飛來飛去,因為時差,生物鐘都亂了,所以脾氣特別不好。」中國的醫生和護士呢,持續性地上夜班,持續性地備班,有多少外科大夫,半夜被叫醒趕到醫院去做緊急手術?有多少醫生大年三十堅守在工作崗位?有多少護士被呼來喝去?

維持醫院全年無休24小時正常運轉背後的辛酸是普通患者看不到的,大家看到的,是一個黑暗骯髒,只圖錢財的醫院。

這些都仰仗衛生部,媒體的努力。

要先改變這一切,著實太難,

所以就有了下面這個圈。

==============================

醫患關係再惡化下去的後果就是。
年輕人不願意報考醫學院。
醫學院的門檻越來越低。
醫學院或將學渣和混混的唯一選擇(好考)
醫生的業務水平急劇下降的同時,體力,攻擊力極具提高。

醫鬧被醫生反殺。
醫鬧現象減少,醫鬧逐漸開始尋求法律途徑。
大量民眾意識到只有法律程序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醫患直接衝突減少。

醫患矛盾減輕。

……

如此循環往複。


推薦閱讀:

闌尾炎手術誤切子宮有多大可能?
看病過程中有哪些奇葩經歷?
寫病歷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TAG:醫療 | 醫生 | 社會問題 | 醫患關係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