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行為能不能遺傳?

很多人都說「行為不能透過基因來遺傳」,那麼,家貓的諸多怪異行徑,(不管是被養在地球哪個角落)表現出來幾乎都是樣樣模式?


-
我很好奇題主所說的家貓的「怪異行徑」具體是哪些行為?打呼嚕、使用貓砂盆、亂撒尿、抓傢具、捕殺小鳥、打哈欠,吃草還是嗑貓薄荷?幾乎所有的貓都會有一些怪癖,我自己也養貓,偶爾也會發現自家貓有一些異常的行為。也許這些行為對它們來說是某種正常的生理或心理訴求,而我們不了解罷了。我也會試著去理解它的一些行為,當它對著我使勁喵~,想和我交流時,要是我理解錯誤或者沒有及時滿足它的願望,便會讓它愈加煩躁。其實我們很少像關注狗的品種和行為之間的關係一樣,關心貓的品種和行為的差異。或許我們只是單純的讓它們賣萌來取悅我們,很少去真正關注他們這些行為的原因。

動物行為研究在20世紀50年代有兩個流派,流行於美國的行為主義和起源歐洲的動物行為學。行為主義者認為環境的差異可以解釋所有個體的行為差異,忽視基因對行為的影響。代表人物Skinner甚至認為所有行為都可以用刺激——反應原理和條件反射來解釋。而動物行為學家主要關心的是動物的本能或先天行為,認為動物所有的行為的秘密都藏在基因裡面,在進化過程中這些基因不斷被修飾來適應的特定的環境。顯然這兩個學派走了兩個極端,野生動物的行為同時來自本能和學習。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擁有的一類天生的行為,包括:交配行為、捕殺獵物、照顧幼崽、和築巢等,這些行為與生存和繁衍直接先關,具有很強的進化優勢,即便是被馴化後,這些行為或多或少也被保留下來了。而涉及到尋找食物、與人的交流、與同類的社交以及團隊狩獵行為等高級神經行為更多是需要經驗和後天學習,在馴化動物中有些行為被削弱,有些則會被加強。大腦越是發達的動物越少被本能行為所約束,而當學習和本能發生衝突時,本能往往會佔據上風。

作為寵物,家貓並不是被人馴化的,更像是自我馴化,或者是一種和人類的共生關係。它們不像狗或者牛羊一樣是被人類有目的的選擇馴養,這些動物很多行為會受到人工選擇的影響,我們已經很難通過現在的行為去推測它們祖先的行為。然而野貓還是自願地來到了人類的地盤上,到處閑逛,其中有些不怕人的野貓選擇自己心儀的僕人和房子,並逐漸安頓了下來。由於野貓和家貓的體型相似,不像其他大貓對人的威脅度,於是人類也容忍了它們的霸佔行為。要是在9500年前,人類將它們驅逐出了領地,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家貓了。

嚴格來說,家貓是一種半馴化的動物,因為有些貓群並沒有完全和野貓隔離,它們可以在人類和野貓地盤上隨意穿梭,人們也無法完全控制他們的飲食和繁殖。因此家貓很多行為都帶有它們野生親戚的影子,只有部分與馴化相關的行為會發生改變。

打呼嚕,也許貓最獨特和可愛的地方,幾乎所有的家貓都會打呼嚕,即便是呼吸的時候也會發出咕嚕聲。呼嚕聲是來自大腦的信號作用於喉頭的神經,引起喉頭肌肉有規律地抽搐,產生了頻率為25Hz的聲音。不管是幼苗還是成貓,不管體型差別有多大,貓都發出同樣頻率的咕嚕聲。這種呼嚕聲在其他動物中沒有,只有少數的貓科動物比如山貓、猞猁、和非洲野貓會打呼嚕,而且同樣是25Hz。而一些大貓比如獅子、老虎、美洲豹和豹子不會打呼嚕,只會吼叫。家貓的這種打呼嚕的行為應該是從他的祖先野貓繼承而來的。


通常我們認為呼嚕聲是貓滿足的表現,但是可能不止如此。有一種假說是,當野生貓科的動物全力追逐的獵物後,渾身傷痕纍纍,還伴隨著肌肉疼痛和肌腱過度拉伸,這個頻率的呼嚕聲對傷口癒合有作用,而且還能幫助維護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母貓分娩以後,也會對小貓發出呼嚕聲,它可能幫助母貓儘快從分娩的創傷中恢復,也會促進小貓的骨骼生長。甚至有人還專門研究用跟貓咕嚕聲類似的頻率在人類中進行物理治療。呼嚕聲對於野貓來說具有一定的進化的優勢,而在家貓中這個行為也被保留下來。

還有一些行為比如打哈欠,吃草也是從祖先的野貓中繼承下來的,同樣具有一定的進化優勢。不管是大貓還是野貓都是在夜間追逐和捕獵,僅管家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馴化,但它們依然保持著一些祖先的作息時間,平均每天睡15個小時以上。跟人類一樣,貓咪也分深睡眠和淺睡眠(打盹)。當貓咪打盹的時候,它保持警惕,隨時醒來,立即做出反應。貓咪深睡眠後,很快又會轉回打盹。打盹-深睡眠的交替一直持續到貓咪醒來。這種頻繁地從睡眠模式切換到清醒模式,大腦需要立刻被激活。打哈欠的行為可以快速冷卻血管,激活沉睡的大腦,迅速投入戰鬥。

不僅僅是家貓,大部分貓科動物都有吃草的行為。作為肉食動物,它們並不需要直接從草中獲得纖維素。貓吃草的行為通常被我們理解為貓生病的前兆或者是為了催吐毛球,但是我嘗試給我家貓喂貓草後,並沒有表現出嘔吐的跡象。實際上貓吃草可能與疾病或飲食都不相關,而是一種本能,同樣繼承自野生貓科的動物的祖先。在自然界中,貓科的動物會的腸道會暴露在各種腸道寄生蟲下,有些草是天然的驅蟲劑,吃草可能有助於清除腸道寄生蟲。尤其是幼貓比成年貓更愛吃草,是由於幼貓的腸道更加脆弱,更容易被寄生蟲侵染,需要更加頻繁地驅蟲。相信大部分養貓的人早已對自己的愛貓做體內驅蟲了,不再需要依靠吃草來驅蟲,但是吃草的本能卻仍然保留在它們的DNA中。

如果你是在室內養貓,也許就要留意了。如果沒有準備貓草的話,貓可能會吃掉你窗台上的觀賞植物。但是有些觀賞植物對貓是有毒的,雖然不一定致命,但是可能會導致嘔吐或腹瀉。常見的一些對貓有毒植物包括:杜鵑、百合、常春藤、秋水仙、菊花、鬱金香、水仙鱗莖等。

然而有一個幾乎沒有進化上的優勢,但是在家貓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行為——嗑貓薄荷。 只要是養過貓的人都會知道貓對貓薄荷有多痴迷和瘋狂,就跟人吸了大麻一樣。


事實上除了貓之外,獅子、豹、美洲豹、山貓等其他貓科動物也會對貓薄荷痴迷,不管是新鮮的葉子還是研磨成粉末的干葉子,都會讓它們欲罷不能。研究發現這種「貓薄荷的反應」其實是一種嗅覺反應,來自貓薄荷中的一種荊芥內酯,可能這種物質能激活貓大腦的不同區域,讓貓表現出行為也具有隨機性。當它們聞到或者咀嚼含有貓薄荷的玩具老鼠後,有的表現為用下巴、臉頰或者身體去蹭氣味的來源,就像母貓發情求偶的行為;有的表現異常亢奮,像捕獵老鼠的行為;有的又像回到幼年時候小貓玩耍的行為。通常貓薄荷的效應只能維持5-15分鐘,然後就進入一個不應期,再次喚起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然而這個行為只不過是一個巧合而已,貓薄荷原產於歐亞大陸,而有貓薄荷反應的貓科動物主要來自北美、中美和南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如果沒有人的干預,幾乎不可能相遇。試想如果在自然界中,貓活動的區域和貓薄荷生長區域重疊的話,天天嗑貓薄荷醉生夢死,哪還有力氣去追捕獵物、保衛領地、照顧幼崽。比如和貓薄荷同處歐亞大陸的老虎就對貓薄荷不敏感,也許對貓薄荷敏感的老虎都被淘汰了吧。

家貓馴化過程中個體的遺傳差異也會影響一些行為。這也是為什麼不同品種的貓性格和行為迥異的一個原因。如果將某些行為在馴化的品種進行比較,就會發現不同品種的貓行為的差異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得多。

比如說使用貓砂盆。其實家貓是有潔癖的,對它們來說,最理想的廁所是隔壁家的貓砂盆。這個行為其實也是從野生祖先繼承而來的。他們會讓自己的廁所儘可能遠離水源、食物和住所,挖一個洞,用泥土掩埋糞便或尿液,能夠最大程度降低糞便中的寄生蟲卵感染的幾率。對鏟屎官來說,想必提起貓學慣用貓砂盆的過程也是一把辛酸淚。尤其是當自家貓始終學不會用貓砂盆的時候,你是否會拿它跟隔壁家的貓比較,也許最後你會歸咎於是它太笨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貓都能熟練使用貓砂盆。如果按學習使用難易程度從0-10來劃分,相對而言波斯貓大概是所以品種中最不善於用貓砂盆的了,而大部分品種的可以超過6,而短毛家貓達到了10,應該算是天生就自帶貓砂盆的使用手冊了。

如果新來的小貓還沒學會使用貓砂盆,偶爾在其他地方留下了「事故」,這意味著它可能會將這個地方當做臨時的廁所。一方面可以換換其他種類的貓砂或盆子類型,可能對它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不要指望清理乾淨事故地點就可以了,仍然會有殘留的尿液和糞便氣味,最好是用塑料薄膜蓋住事故地點,杜絕後患。

如果新來的小貓還沒學會使用貓砂盆,偶爾在其他地方留下了「事故」,這意味著它可能會將這個地方當做臨時的廁所。一方面可以換換其他種類的貓砂或盆子類型,可能對它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不要指望清理乾淨事故地點就可以了,仍然會有殘留的尿液和糞便氣味,最好是用塑料薄膜蓋住事故地點,杜絕後患。

除了亂撒尿的問題,最讓人無奈的問題就是抓各種傢具,尤其是皮質沙發。在野外,野貓會用抓樹來標記自己的領地範圍,而且會不斷地抓同一個地方來加強這種優勢。被馴化後,這種通過抓痕來標記領地的本能行為仍然保留下來了,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反覆不斷地抓沙發同一個地方,直至撕成碎片。

最活躍同時也是最具野性的孟加拉貓,就成了最佳的沙發撕裂者,其次是暹羅貓和阿比西尼亞貓,波斯貓和無毛貓對沙發的威脅性最小。

最活躍同時也是最具野性的孟加拉貓,就成了最佳的沙發撕裂者,其次是暹羅貓和阿比西尼亞貓,波斯貓和無毛貓對沙發的威脅性最小。

2014年關於貓的馴化的研究發表在PNAS上。其中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結果,野貓從野性變得溫順的過程中,有13個基因,包括對恐懼反應和學習新行為的能力相關的基因被選擇下來了,也許正是些基因讓貓不那麼害怕新的環境和人類,慢慢適應了與人類相處,並且對人類的餵食行為做出有效地反饋效應。


謝邀!

動物行為當然是可以遺傳的,否則就沒有〖行為遺傳學〗這門學科了
要研究包括人類在內的各類動物的行為遺傳方面的課題,
得先建立近交系
人們最熟悉的是犬類,比如不同品種,牧羊犬、槍獵犬、群獵犬、更犬的行為及心理稟賦各不相同,甚至同品種不同品系間,也有顯著區別,如德牧的展示系與工作系的區別。
再有就是鼠類,大鼠,小鼠的行為遺傳研究,很多很多,

再有人類的——
最典型的是當年南美種植園主,用培育賽馬的方式,培育黑鬼里的近交系進行的育種學研究,
因為現在不能隨便再拿人類這種動物隨意配對做實驗,
對於人類的行為遺傳學的研究,突破的地方不太多,
有雙生子在分離家庭的研究,還有精神分裂症家系的研究等等,

有更多興趣,可以訪問我的達爾文禽獸精神病院的主頁!


行為是可以遺傳的。具體實現的方式有很多,在這裡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遺傳學有個很火的領域叫「表觀遺傳學」,就是在不改變基因序列的情況下影響基因的表達,主要為了比較和揭露先天/後天對行為的影響。舉個大鼠的栗子,通過對剛出生的大鼠進行母嬰分離,可以導致幼鼠成年後基因甲基化水平改變,進一步使大鼠的行為發生改變,而這一行為改變是可以代際傳遞的(Roth Sweatt, 2011)。DNA甲基化可以理解為基因表達的調控開關,甲基化水平高,基因表達的就少。同樣對應的是DNA組蛋白的乙醯化,乙醯化水平高,基因表達水平也高。甲基化和乙醯化構成了表觀遺傳學的基本形式,是受到後天環境影響的,並且一旦產生變化,可以實現遺傳。總結:環境變化→行為改變(內在神經基礎是表觀遺傳學改變,可遺傳)→行為得到遺傳。
參考文獻:
Roth, T. L., Sweatt, J. D. (2011). Epigenetic marking of the BDNF gene by early-life adverse experiences. Hormones and behavior, 59(3), 315-320.


行為不能直接遺傳,它的一致性應當是由於形體的遺傳而間接延續的。


據我觀察,吃飯bia唧嘴的人,大部分都有bia唧嘴的長輩


行為可以通過基因遺傳的!
比如杜鵑鳥的巢寄生現象。杜鵑鳥把卵產在其他鳥的巢中,一般杜鵑鳥的卵先孵化,孵化的小杜鵑鳥會把其養父母的鳥蛋拱出巢破壞,以便養父母的鳥能夠專一餵養杜鵑鳥。很滑稽的是,杜鵑鳥比養父母鳥大很多,養父母鳥也渾然不知,這裡有點拗口。
杜鵑鳥就是鳥類世界的隔壁老王!
等小杜鵑鳥長大後,在沒有親身父母的教育下,她們也會重複這種行為。

(先出殼的杜鵑雛鳥在巢窩裡翻滾,會將其他鳥蛋或雛鳥推出巢外)

(先出殼的杜鵑雛鳥在巢窩裡翻滾,會將其他鳥蛋或雛鳥推出巢外)以假亂真的鳥巢寄生

杜鵑的「巢寄生」 東方大葦鶯在餵養寄養的杜鵑鳥,這麼大的差別也看不出不是親身的,確實有點笨鳥的感覺。
不同品系的杜鵑所找的寄主鳥類也不同,此種現象稱為寄主的特異性.分析不同品系杜鵑的DNA,發現它們的核DNA並無有意義的差異,而線粒體DNA則在各個品系間有顯著的不同,推測寄主特異性的遺傳信息由雌鳥傳給子代。


我外公和我舅舅笑起來嘴咧的方向都是一樣的。


行為,大多來自模仿!
提醒大家
千萬不要學結巴!
千萬不要學結巴!!
千萬不要學結巴!!!


從現代遺傳學的角度來說,行為是可以遺傳給後代的。高中有一個遺傳理論叫「用進廢退」,曾被達爾文的進化論給「否定」過。但是經過研究,兩者是可以共存的。簡單地說,父輩的行為可以激活器體內某些未被表達的基因。這些基因有可能遺傳給後代來進行表達,後代便可以遺傳這些行為。而且,我們知道人類體內有很多基因是不表達的,但是經過現代遺傳學的研究,證明這些基因會被環境和行為激活和表達,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即使父輩被激活的基因沒有直接遺傳給後代,但是父輩的行為所創造的環境也有可能激活後代體內的基因。所以行為是可以通過基因遺傳給後代的。


如果可以遺傳。殺人犯的子女應該被管制。


你問得這個應該算出廠設定一致性。這個當然是寫死的,基因決定的,只要基因能被表達出來就每一個個體都一致的。不然動物沒毛片怎麼知道如何交配的。既然你有如此思考那再加深一點:

問:動物怎麼知道自己要長成什麼樣子?
答:不用知道,基因決定。

問:動物怎麼知道自己要吃些什麼?
答:越低級的動物,其基因設定就越死,行為越趨於單一,雜食性高於單純肉食或素食,素食又高於單一植物食物來源,譬如熊貓只吃竹子我摔。越高級的雜食性,進行教學的可能性越大,可以通過學習掌握食物來源。


我走路姿勢就像我爸,我吃飯也像我爸,我想事情也像我爸。但我並不想這樣,因為我爸頑固不化,不善交際,落得一身差評。可是我和他一樣。


原來說的是貓,這算不算是陷阱?…你要當我是只喵,我也沒啥好說的,其實我只是貓科。


科學家們發現,父母子女之間、孿生兄弟姐妹之間,不僅在外貌形態、生理心理上維妙維肖,在動作姿態、壽命長短、對相同刺激作出同樣或類似反應等行為方面,也十分相似。當然人的行為極其複雜,既有本能行為,又有後天習得的行為。但對許多優秀家系和雙生兒的研究,已說明人的行為是有遺傳基礎的。


舉個人類的例子吧,比如自慰這個行為就不是與生俱來的的。但是我們知道很多人都有自慰行為並且養成了習慣,那麼這種行為為什麼沒有遺傳給他們的後代呢?
等等……我好像明白了什麼……


我想是會的。這種遺傳大概是本能吧我想?
比如偶蹄類動物出生半小時就要站起來是遺傳的本能吧?
只是從平常看的那種記錄片猜的,不是專業。大家不要噴我*^_^*


我記得大一時候textbook上說過,部分特定的行為能遺傳,但不一定會表現;behavior 是通過learning 得來的,後天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如有錯請指正.謝謝啦~


某些行為是可以被遺傳的,比如肚子餓了會找東西吃,腸子脹了想拉粑粑。

另外的就是不能被遺傳而是後天學會的了,比如餓了會去冰箱上面找吃的,腸子脹了喜歡拉在主人的枕頭上。這一部分是習得性行為,並且它們的根源還是上一種遺傳性行為。


有些對生物有利的行為通過很長時間的演化下來會遺傳。
不過你們更喜歡稱這些作原始衝動,獸慾,天性什麼的.....
老鼠天生會打洞啊,嬰兒喝奶啊,沒看過AV的處男處女ML啊,鳥兒築巢啊,什麼的。
沒個幾萬年就別想把行為寫進基因里了。


似乎能遺傳,比如有些寵物狗喜歡跟著主人跑,它的後代也是。


一針「洗腦」?用表觀遺傳給螞蟻換工種


推薦閱讀:

為什麼緝毒犬能很快聞出可疑藏毒處?
雞是怎麼選擇受精的雞蛋進行孵化的?

TAG: | 動物行為 | 遺傳 | 行為遺傳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