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是從哪兒得到天竺國(古印度)能取到真經的確切消息?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動搖過去天竺取經的信念嗎?
歷史上真實的唐玄奘,不是小說《西遊記》哦。
長文,順便整理一下玄奘西行求法,蕩氣迴腸的一生。
————————————————————————————————————————————
參考資料來自: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
《大唐西域記》
《續高僧傳》
《中國佛教史》
《古今譯經圖紀》
紀錄片《玄奘之路》,金鐵木導演,非常棒的紀錄片。
附上紀錄片視頻地址:【更換高清源】玄奘之路(全6集)_科技人文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
玄奘年齡考據取自印順法師的《玄奘大師年代之論定》:
- 奘公生於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
- 奘公出家於隋大業八年,時年十一。(公元612年)
- 唐武德五年,奘公受具足戒,時年二十一。(公元622年)
- 貞觀元年八月西行,時年二十六。(公元627年)
- 貞觀二年,表謝高昌王。時年二十七歲,出家已十七年。(公元628年)
- 貞觀十八年,還抵于闐,表奏。時年四十三,西遊一十七年。(公元644年)
- 貞觀十九年春,還至長安,時年四十四。(公元645年)
- 顯慶二年,至洛陽,改葬父母,時年五十六。(公元657年)
- 顯慶二年秋,表請入少林寺譯經。(公元657年)
- 顯慶五年,初譯《般若經》於玉華宮,時年五十九。(公元660年)
- 麟德元年二月,卒,時年六十三。(公元664年)
背景:
- 家庭情況:玄奘俗家姓名為陳禕。《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陳氏家族曾經顯赫一時,玄奘的高祖和曾祖作過北魏的太守,是名副其實封疆大吏,祖父因為品學兼優而出任國子博士,同樣是朝廷的高級官員。父親陳慧,儘管只是隋帝國的一個普通縣令,但對儒家經典頗有研究,在這樣的名門世家,幼年的玄奘,接受了良好的的儒學熏陶。然而,童年的快樂轉瞬即逝。玄奘五歲的時候,母親去逝,十歲的時候,辭官隱居的父親又撒手人寰,顯貴一時的陳家遭遇巨大的變故。(此段來自《玄奘之路》,直接複製的台詞)
- 家道中落後,玄奘的二哥長捷先已出家,住在洛陽凈土寺。後來,領著年幼的玄奘,帶他到道場,教授他誦習佛經。(當時還並未剃度)
- 隋大業八年(公元612年),隋帝國選拔僧人,這是一次由皇帝親自發動的宗教活動,考試很嚴格,只有那些稟賦超凡的人才能被錄取。這次選拔要剃度十四名僧侶,當時學業優秀的有數百人,玄奘因為年齡太小沒有入選,站在公門邊上。但是,十一歲的玄奘以非一般的聰慧打動了主考官。
- 當時的主考官,時任大理寺卿的鄭善果見到玄奘立於門側,就問玄奘:「出家意何所為?」 玄奘對答:「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果深嘉其志,又賢其器貌,故特而取之。
- 鄭善果對旁邊的官員說:「誦業易成,風骨難得。今天剃度此子,必定會成為佛門的大器,不過恐怕我和諸公是看不到他振翅翱翔,開壇說法的那一天了。」
玄奘由此破格剃度出家。「遠紹如來,近光遺法」,這是玄奘的志向,而這八個字也貫穿了他的一生。
- 出家之後,玄奘和二哥同在一寺。當時寺里有景法師講授《涅槃經》,他俯案捧讀,廢寢忘食。又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愛好愈甚。聽過一遍便掌握要旨,再看一遍就完全理解。眾人驚異,讓他升座複述,玄奘語調抑揚,剖析流暢,與老師毫無出入。嘉名美譽,從此播揚,玄奘當時僅十三歲。
- 此後隋失其鹿,天下大亂。玄奘對他二哥說:「這裡雖是父母之鄉,但是喪亂至此,怎能坐以待斃?我聽說唐主已率領晉陽之眾,據有長安,天下歸依。願和兄長一起去投靠。」
- 公元618年,玄奘和兄長來到了長安。這一年李淵逼楊侑禪位,稱帝建立唐朝,改年號為武德,定都長安。 隋朝滅亡,大唐初建,戰爭還沒有結束,長安的寺院破敗不堪。由於戰亂,當時的高僧大德大都集聚川蜀一帶。玄奘不想在長安浪費光陰,打算和兄長南下往蜀中求學。二人過子午谷,來到漢川,遇到了空、景兩位法師,都是道場高僧,相見後悲喜交加。兩兄弟在這裡停留了一個多月,每天都向二位法師問學求教,然後前往成都。
- 成都集中了許多高僧,大開講席。玄奘又聽道基、寶暹法師講授《攝論》、《毗曇》,震法師講授的《迦延》。敬惜光陰,苦學不倦,二三年里,精通了各部經典。當時天下饑荒大亂,唯蜀中豐收寧靜,四方僧侶多聚集於此,講座下面的聽眾常有數百人。玄奘當時的才學智慧已遠遠超出他人,吳、蜀、荊楚都知道他的名聲。
- 高祖武德五年,二十一歲的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學習戒律,五篇七聚的宗旨,一遍之後全部領悟。蜀中所傳經論研究探討已畢,又想入京尋求更高深的學問。因受朝廷條令約束,又為二哥所勸,沒能如願。於是私下裡和商人結伴,乘船穿三峽,沿江而下,來到荊州天皇寺。
- 當地的僧侶士庶早聞玄奘的名聲,就請他開壇講法。當時漢陽王李瓌(gui)是李唐宗室,德高望重,坐鎮荊州,得知玄奘到來,十分欣喜,親自拜謁。開講之日,率領部下官員以及懂得佛理的僧俗前來觀看。時人提出種種疑問,玄奘無不應答如流。漢陽王極為稱賞,施捨大量財寶,不過玄奘沒有領受。
- 講論結束,再次向北遊學,訪求先輩高僧。至相州,拜見休法師,質難問疑。又到趙州,謁見深法師,從學《成實論》。又入長安,住大覺寺,跟岳法師學《俱舍論》。一遍之後就能窮其要旨,過目之後便牢記於心,僧侶中即使是飽學年高者都比不過他。
- 當時長安有法常、僧辯兩位高僧,深解大小二乘,精通佛教三學(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京師法門巨匠,為僧俗所歸依,道振中國,名播四海,求學者雲集門下。這二位博通眾經,專講《攝大乘論》。玄奘在吳、蜀已下過功夫,到長安後又追隨二位詢問採擇,對這二位的獨到之處全然領悟吸收。二位大德極為讚賞:「你可稱得上是佛門的千里駒,重振佛法就得靠你了,只恨吾輩老朽,恐怕見不到那一天了。」自此求學者對玄奘刮目相看,譽滿京師。
- 玄奘既已遍謁各位大師,廣泛吸收各家學說,經過仔細推求,發現各有所求,按之佛經,有合也有不合,無所適從。他尤其困擾於唐初流行的攝論師和地論師兩家關於阿賴耶識之說不能統一,亟想求得解決:
- 攝論師是研究弘揚真諦譯《攝大乘論》(無著撰)的佛教學者,攝論派認為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之識,一方為真如識;一方可為妄識。
- 地論師是研究弘揚《十地經論》(世親撰)的佛教學者,北魏時的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譯出此論,但兩人所習並不相同,從他們傳承的門下發生了異解,形成南北兩道。北道主張因為與攝論師的說法相近,但不如攝論學說盛行,所以被統一於攝論師。
- 這樣南北兩道的對峙又演變成地論師和攝論師之爭。地論派以阿賴耶識與真如同一意義,謂為清凈識。這兩家從南北朝始,至唐初,佛教界還為之爭論不休。
經文消息來源:當時有位叫波頗的印度僧人在長安講經說法,玄奘從他身上得知,印度有一個叫那爛陀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學府;那裡有一個叫戒賢的高僧,通曉一切佛法經論,他所授的《瑜伽師地論》(當時還叫《十七地論》)是總賅三乘學說的最高體系。
當時去印度有兩種選擇,一是海路,二是陸路;海路當時不發達,一般人只能走陸路,經西域和中亞,才能抵達印度。
西行:(內容基本來自《三藏法師傳》,取主要部分;一些細節則來自《大唐西域記》)
第一階段:
- 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向朝廷請求西行求法,但沒有得到批准。其他人退縮了,只有玄奘一個人準備獨自行動。他設想了各種艱苦環境,還訓練了一些野外生存的技能。在這段時間裡,玄奘也開始學習梵語。
- 貞觀元年八月份(公元627年),這一年玄奘二十六歲。玄奘從長安出發,跟一位在長安學習佛經、準備回鄉的秦州僧人孝達結伴而行。到了秦州後,遇到了蘭州人,又同行到達蘭州。又停一宿,碰到涼州送關馬返回的人,於是到達涼州。玄奘在這裡停留了一個多月。僧俗請玄奘開壇講《涅槃經》、《攝大乘論》及《般若經》。
- 在講經散會後,信徒們施捨大量金錢,玄奘接受了一半,用作西行之用;其他都捐給了當地寺廟。不過,玄奘在這裡遭到了第一個磨難。當時玄奘在講經期間流露出了西行的意圖,被姦細告發。初唐時期,大唐實行禁邊政策,嚴禁出國。涼州都督李大亮得知此事,逼令玄奘返回長安。
- 當地的佛教領袖慧威法師敬重玄奘的為人與西行的意志,便叫兩個弟子帶著玄奘逃出涼州,從此晝伏夜行,就這樣來到了瓜州。當時的瓜州刺史獨孤達聽說玄奘到來,非常歡喜,供奉殷勤。玄奘在此打聽到了西去的路程。瓜州是大唐的門戶,向北行五十多里有條葫蘆河,上窄下寬,河邊坐落的便是聲名顯赫的玉門關;關外有五烽,且有軍隊駐守,各烽相距百里之遠,其間絕無水草;五烽之外是莫賀延磧,就是俗稱的流沙河,這裡可謂是一個死亡絕地。過了莫賀延磧,便到了西域的第一個國家伊吾。玄奘得知路途如此,又無人帶他出關,無計可施,在這裡待了一個多月。
- 玄奘還沒有動身,涼州追訪的公文緊跟其後,上面寫道要緝拿玄奘。當時一個叫李昌的官吏,私下裡拿著公文找到了玄奘,並追問他是否是此人。不過,運氣再一次拯救了玄奘,李昌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撕毀了公文,並告訴玄奘務必要及早動身出關。
- 先前跟在他身邊的兩個小僧,一個已去了敦煌,另一個身體太弱,玄奘也讓他回去了。玄奘買了一匹馬,只是苦於無人引路,便到當地的一處寺廟,在彌勒像前禱告,祈求幫助。玄奘發現一個胡人跟在他身後。這個胡人叫石槃陀,他請求玄奘為他摩頂受戒,玄奘答應了他。這是玄奘收的第一個弟子。玄奘告訴石槃陀自己的西行之意,胡人很爽快地答應了,準備第二天偷渡出境。
- 第二天,玄奘賣掉一些衣服雜物,買好了馬匹,在落日時分郊外的一處草叢等待胡人的到來。一會兒,那個胡人和著一位乘著老瘦棗紅馬的老胡人來到這裡。老年胡人對玄奘講述了西途的險惡,說有流沙阻隔,還有鬼魅、熱風,還有可能會迷失道路,喪失性命,並勸他不要西行。玄奘說:「貧道為求大法,發趣西方,若不至婆羅門國,終不東歸,縱死中途,非過悔也。」(當時佛教僧人也是自稱貧道,之後,貧道逐漸成為道士稱呼的專利)
- 老年胡人讓玄奘和他換馬而乘,說這匹瘦削的老馬往返伊吾國已有十五次,熟悉路程,玄奘和他換了馬。玄奘和胡人連夜出發,三更時抵達葫蘆河邊,遠遠望著玉門關。從瓜州到伊吾,可靠的水源只有兩處,葫蘆河和烽火台(烽火台是取水必經之地)。石槃陀帶著玄奘繞開了玉門關,來到了葫蘆河上游,趕馬過河,來到了戈壁灘。
- 夜晚,二人準備休息,相距五十來步,各自鋪開褥墊,準備睡覺。可不一會兒,石槃陀拔刀而起,逐漸逼近玄奘,待離玄奘十來步時,又轉身回去了。玄奘弄不清他這是什麼意思,怕他有異心,就起來誦經,念觀音菩薩。石槃陀見此,默默躺下了。偷渡開始,這個胡人就動搖了。這一路險惡遙遠,又無水草,只有五烽下有水,若要取水,必須夜晚到烽下偷水。石槃陀想殺掉玄奘,石槃陀擔心玄奘一旦被抓獲會牽連他。待玄奘賭咒發誓絕不出賣後,石槃陀才離開。
- 至此,玄奘孑然一身孤獨地行走在沙漠之中,只能望著一堆堆白骨和馬糞逐步前行。在這五烽之間是一望無垠的荒漠,著急趕路的玄奘很快便陷入幻境,他看到大隊的士兵若隱若現,旌旗蔽空,瞬息萬變。
- 走過八十多里,才見到第一烽。玄奘隱藏在一個隱蔽的沙溝,等待夜晚降臨。三更時,玄奘偷偷走到烽火台的西邊,拿出皮囊準備盛水。突然,一箭飛來,幾乎射中膝蓋。玄奘被守軍發現,被抓了起來,帶到了烽火台。這裡的指揮官名叫王祥,他也是一個信佛的人。王祥勸玄奘去往敦煌,玄奘一意西行,拒絕了。於是,守軍們為玄奘準備了麨餅和飲水,
- 王祥告知玄奘直接前往第四座烽火台,那裡也是信佛之人,又是他的本家,姓王名伯隴。第二天,玄奘與烽火台的將士灑淚而別。到達第四座烽火台,守官告訴玄奘離此地西去百里有一野馬泉,並勸他不要前往第五峰,那裡的人粗魯,怕有惡念。在第四座烽火台補充飲水後,玄奘繞過第五烽,從此走進了八百里大漠。
- 莫賀延磧,古稱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玄奘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心中默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獨自前行。玄奘在蜀地時,曾見一病人,滿身爛瘡,衣衫襤褸,污穢難聞。玄奘憐憫他,將他帶到寺里,施與飲食和衣服。病者慚愧,便傳授玄奘《般若心經》,玄奘因而時常誦習。
- 在走出百里後,玄奘迷失了道路,也沒有找到野馬泉。玄奘取水準備喝的時候,由於皮囊沉重,失手掉在地上,那準備跋涉千里的救命水,一下子流光了。玄奘陷入了絕境。
- 前方迷途未知,加上沒有了飲水,如此前進是絕無生還的希望,玄奘打算向東返回第四烽。走了十多里後,玄奘忽然想起自己立過的誓言——「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至此,停下了東歸的腳步,旋轉韁繩,心中專念觀音菩薩,繼續朝西挺近。
- 這時四顧茫然,看不見人跡鳥獸。夜晚,妖魔鬼怪舉燈點火,繞人前後;白天,驚風擁著狂沙,散如雨落,對於這些玄奘並不畏懼,只是沒有水喝,乾渴地走不動,經過四天五夜,滴水不曾沾唇幾乎暈死在地。第五天夜半,忽有涼風吹來,如冷水沐浴,眼睛也睜得開了,馬兒也能前行,就這樣跌跌撞撞走了十里。
- 行走十里多路後,那匹老馬突然走上了岔路,拉都拉不回,就這樣又走了幾里路,忽然看到幾畝青草,玄奘下馬讓馬自行吃飽。玄奘走了十來步準備迴轉,眼前忽然現出一面池水,池水甘美清澈,玄奘撲了過去……這匹識途的老馬拯救了玄奘。玄奘在此停留了一日,恢復體力後,盛水取草繼續前行,經過兩天,終於走出了這八百里流沙,來到西域的第一個國家伊吾。
- 玄奘停留在一座寺廟,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在這西域他鄉的小國,見到的第一個人竟然是個漢人。這座寺廟有三個漢僧,一位老僧披著衣服,連帶子都來不及系好,赤著腳跑了出來迎接玄奘,並抱住玄奘痛哭,哀號哽咽不止,過了一會才說:「沒想到今天還能夠見到家鄉的人。」玄奘也對之飲泣。
第二階段:
- 一連幾天休息後,玄奘策劃繼續西行。從伊吾開始,絲綢之路開始分道,北道主要是草原,而中道和南道都要經過大沙漠,剛從沙漠中生還的玄奘準備沿北道西行。
- 當時的高昌國使者這幾天準備回國,正好遇到了玄奘,當時玄奘在涼州講經一月,聲名已傳到西域各國。使者回國後,將此事報告給了高昌國王麴文泰(麴念qu,第一聲),國王當天派出使者,命令伊吾國王將玄奘法師送來。玄奘本想取北道西行,奈何高昌王威震西域,不得不隨使者前往高昌國。(高昌國在中道)
- 自絲綢之路開通以來,漢帝國就在這裡設置郡縣,高昌逐漸成為中原王朝管轄西域的門戶。從漢朝滅亡後,由於政治動蕩和戰亂,中原的大批漢人由河西走廊遷往西域,高昌成了漢人最集中的地方。(高昌國位置就是現在的新疆吐魯番盆地)公元六世紀,一個來自中原的麴姓家族建立的高昌國。
- 在走了六天後,到達了高昌境內的白力城,玄奘準備停宿,但官吏們都說王城就在前面,於是換馬繼續前行。當天夜裡,高昌國整個王室都在守候,等待玄奘的到來。高昌王和王后甚至親自出宮迎接玄奘,待玄奘坐進一座寶閣內,並用禮拜的方式表達了對玄奘的熱情。麴文泰對玄奘這麼說道:「弟子自從聽到法師的大名,廢寢忘食,計算路程,知道法師今夜必到,和妻子都沒有睡覺,誦經敬待法師的到來。」
- 高昌王流露出了想讓玄奘留著高昌的想法。高昌王對玄奘的說辭也非常感人:「得知法師大名,身心歡喜,手舞足蹈,就請法師留在此地,受弟子供養法師的一生,並令舉國之人都做法師的弟子,望法師傳授,國內僧徒雖少,也有上千人。就請法師理解我的心意,不要以西行為念。」
- 這是一個對於漢文化非常嚮往的西域國王。十多年前,年輕的麴文泰曾與他的父親遊歷中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位之後,麴文泰開始在高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這個國家瀰漫著極為濃厚的漢文化氣氛,尤其是都城的營建,處處模仿長安。麴文泰知道玄奘正是那個所需之人。不過玄奘並沒有答應。
- 而在一番勸阻後,麴文泰的挽留成了威脅,《大唐三藏法師傳》記載了一段火藥味極濃的對話。「蔥嶺可以移動,弟子的心意絕不改變,如果法師若要西去,定將法師送回大唐,請認真考慮,怕是順從的好。」——「玄奘前來只為求得大法,如今遇到障礙,大王只能留下我的骸骨,卻留不住我的神識。」高昌王不聽從,只是增加供養,每天親自捧食盤呈進。玄奘發現脫離無法,選擇了絕食抵抗。
- 在此期間,驚慌失措的高昌王室相繼探望,玄奘一直閉目不語。麴文泰仍然不肯放棄,希望能夠感化這位大唐高僧。三天來,玄奘食水未進,第四天,高昌王發現玄奘的氣息漸絕,深感慚愧恐懼,就向玄奘稽首致歉:「任憑法師西行,但請早進齋食。」
- 玄奘的修養和捨身求法的決心深深打動了高昌王。一個國王,一個僧人,兩人在佛祖面前結拜為兄弟。麴文泰表示盡最大的努力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應,從印度求法歸來,在高昌講經三年。
- 玄奘在此又停留一個多月,麴文泰也為他準備行裝,在此期間玄奘開壇講經說法。高昌王為玄奘開設大帳,太妃以下以及國內著名僧人和大臣們按班次入座聽講。每次開講時,麴文泰親自手持香爐去迎接法師,讓玄奘踏上法座,每天都是如此。之後,又為玄奘剃度了四個可靠的弟子作為侍從;還製作了三十套衣服,為抵禦風沙和寒冷,還專門製作了特殊的手套和面罩;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枚,以及綾絹五百匹,麴文泰為玄奘提供了可往返二十年的路費。再撥馬三十匹,力役二十五名,並派遣特使護送玄奘前去西突厥葉護可汗駐地(當時的西域是突厥人的天下,要想去往印度,必須經過可汗的批准)。
- 並寫了二十四封國書,沿途給西域各國,並奉上大綾一匹,以求方便玄奘西行。而且又用極其謙卑的口吻,修書給葉護可汗:「玄奘法師是奴僕我的兄弟,希望可汗像關照我一樣關照法師,請您下令西邊的國家,賜給我兄弟馬匹,並且護送出境。」麴文泰用舉國之力,幫助玄奘西行。
- 玄奘出發的這一天,國王和諸位僧人、大臣、百姓等傾城出動送至城西。高昌王抱住玄奘慟哭,告別的哭聲響徹郊外。高昌王令妃子和百姓回城自己繼續送了幾十里後,二人灑淚而別,方才返回。
第三階段:
- 至此,玄奘擁有了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三十匹馬,二十五個隨從,四個徒弟以及一位名叫歡信的高昌官員。因為有麴文泰的保護,玄奘很快走出高昌國,再往西,經過兩個國家焉耆和龜茲,就是巍峨的蔥嶺。過了蔥嶺就走出了西域。(焉耆就是現在新疆庫爾勒市)
- 第二天出發,途經銀山,進了焉耆(yan qi)的國境。此處山勢險峻,都是銀礦,西域各國的銀錢都是出自這裡。這個國家沒有綱常法紀,時常有強盜出沒。到了山的西邊遇上一群盜賊,交出財物後,強盜們一鬨而散。玄奘一行人來到王城的河邊過夜。當時有同行的胡人商旅數十人,趕時間去做買賣,半夜裡偷偷動身。第二天,玄奘到達的時候,發現沿途儘是這些商人的屍體,財物被劫掠一空。
- 遙見都城,焉耆王和諸大臣前來相迎,請入城中供養。不過焉耆跟高昌有仇,不肯給馬匹,玄奘只停留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渡過一條大河後,繼續朝西挺進,此去百里,一馬平川,到達了龜茲國。臨近都城,國王與群臣前來迎接。龜茲國王設宴款待玄奘。玄奘在這裡待了好幾天。此時,玄奘離開長安已有半年。
- 《大唐西域記·卷第一·屈支國》里記載了龜茲一個很奇特的習俗——龜茲人以扁平為美,孩子生下來,都要用木板夾裹腦袋,皇室也不例外。
- 宴後,來到城西北的阿奢理兒寺,這裡是木叉毱多所住之處。毱多佛理嫻熟,見解高明,深受當地人的崇信,曾在印度遊學二十餘年,博涉眾經,以《聲明》學最出眾,國王以及僧俗對他極為尊重,號稱獨步。毱多見玄奘到來,只是以對待賓客之禮接待,並不以為玄奘通曉佛法。對玄奘說:「我這裡《雜心》、《俱舍》、《毗婆沙》等各種經典應有盡有,學好就夠了,何必西去跋涉受苦。」 「這裡有《瑜伽師地論》么?」玄奘問道。 「何必問那種邪書,真佛弟子是不學這種書的。」 「《毗婆沙》、《俱舍》我國已有,我恨它理疏言淺,並不究竟,因此要去學大乘《瑜伽師地論》。而且《瑜伽》是後身菩薩彌勒所說,你說此書是邪書,不怕墮入無間地獄么?」 「《毗婆沙》等經你還未通解,怎能說它講得不深?」 「您如今通解么?」 「那是自然。」 玄奘以《俱舍論》開頭部分質問,毱多一開口就講錯了,又進一步追問,毱多臉色大變,又舉一段;毱多依舊講不通,爭辯說《俱舍論》裡面沒有這段話。王叔智月也在一旁,他出家為僧,也能講解經論,馬上證明說《俱舍論》中確有此話。毱多極為羞愧:「我年老忘記了。」又問其他部分,毱多也作不出高明的解說。
- 當時凌山雪路未開,不能前進,在這裡停留了六十多天,除了眺望景色外,常常找毱多談論,毱多見了玄奘不再傲然踞坐,或是起立或是逃避,私下裡對人說:「這個僧人不易應對,到了印度,那裡的少年中未必能有這樣的人物。」
- 出發之時,龜茲王供給了力役和駝、馬,並與僧侶傾城相送。走了兩天,遇到突厥強盜二千多騎,後來因分贓不均,相互打鬥,最後居然一鬨而散。
- 從龜茲往西,就是蔥嶺,昆崙山和天山在那裡會合。玄奘一行前進了六百里,翻過一片沙磧,到達跋祿迦國(舊譯姑墨),停留一宿。再往西北行進三百里,又穿過一片沙磧,到達凌山,也就是蔥嶺的北端。凌山險峻陡峭,直插雲霄,自天地以來,冰雪聚集,春夏不消。抬頭仰望,與白雲相接,白茫茫一片,無邊無際。散落兩邊的冰塊,或高百尺,或廣數丈,且雪崩會隨時降臨。(玄奘當時登山的時期是冬天,那裡海拔有五六千米)
- 山路崎嶇,加上冰雪滑阻,狂風凜冽,即使套上層層鞋襪和厚厚的皮衣也不免冷得發抖;休息進食,又無一處乾燥之地可供落足,只能將鍋子吊起來燒水煮飯,在冰上鋪開被褥就寢。有人不慎跌落深谷,有的直接凍死在路上。七天之後,方才出山。一行人因為凍餓而死的十有三四,牛馬則更多。三十多人的隊伍,將近一半葬身凌山,其中包括玄奘的兩個弟子,永遠地留在了那裡……
- 公元628年的春天,玄奘翻過雪山,走出了西域,從此進入中亞。
- 出山後,至一清池(或名熱海、鹹海)。大清池方圓一千多里,東西寬廣,南北狹窄;四面環山,池水顏色帶有青黑,味道又苦又咸,水中龍魚混雜,產物雖多,卻無人敢捕撈。這個大清池就是今天吉爾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玄奘在這個世外桃源休整了一段時間。
- 在春夏之交的時候,玄奘走上了中亞的大草原。沿著清池向西北方向走了五百多里,到達素葉城(也就是碎葉城)。玄奘遇到了突厥葉護可汗。可汗當時正在遊獵,見到玄奘時,十分歡喜。可汗讓玄奘在王庭等他。三天後可汗才回來。
- 葉護可汗的大帳十分華麗,用金花裝飾,十分燦爛,各達官在可汗面前鋪的長席分兩列對坐。統葉護可汗在西疆建立了西突厥帝國,為了牽制共同的對手東突厥人,西突厥與大唐的的關係一直很友好。在這裡玄奘碰到了來自大唐的使者。高昌王早前已做好準備,高昌國的使者歡信上貢了大量的絲綢和乾果,在葉護可汗看完高昌王寫的國書後,對玄奘更是另眼相看。在可汗眼裡,印度酷熱難耐,那裡的人赤身裸體,沒有什麼好看的,並勸玄奘不要去了。玄奘婉轉地拒絕了可汗,最後得到了可汗的支持。可汗傳令軍中,找到一個通曉漢語和西域各國語言的年輕人,又寫了致各國君主的國書,令他護送玄奘到迦畢試國(古阿富汗境內,離印度很近)。又施予玄奘緋紅綾法衣一件,絹五十匹,與君臣送玄奘十多里。
- 玄奘走後的半個世紀後,大唐的邊境擴至此處(素葉城),並開始在這裡修築城池,設置官署。
- 從素葉走後,過了千泉,往西到達小孤城(怛邏斯),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小城市。這裡的三百多戶人家原來都是漢人,被突厥人劫掠至此;他們佔據了一座城池,團結在一起,一直生活在這裡。衣著雖與突厥人相同,但語言和行為依然遵行漢地傳統。
- 離開小孤城後,又西南二百里,到達白水城。又西南二百里,至恭御城。向南五十里,到笯赤建國。向西二百里,來到赭時國(石國)(位置是今天的烏茲別克的首都塔什干附近)。西千餘里,到窣堵利瑟那國。從西北進入大沙漠,看不清道路,只能望著地面上的白骨前行。走了五百多里後,抵達了颯秣建國(漢譯康國)。(也就是撒馬爾罕)
- 這裡的人不信佛法,崇信拜火教。這裡以前有兩座寺廟,不過從來不住僧人,外來僧人投住,寺里的胡人就用火來驅逐,不許居住。所有胡人國家都以颯秣建國為中心,效仿它的行為舉止和制度規範,鄰國都聽該國國王的命令。
- 國王接待玄奘時怠慢無禮,玄奘在這裡遭到了冷遇。對於一個高僧而言,弘揚佛法是他的使命;玄奘僅用了一夜時間,就改變了國王的信仰。玄奘的兩個徒弟去寺廟禮拜,差點被胡人燒死。國王聽說後大發雷霆,下令拘捕這些人,並驅逐出境。之後,國王開始接受齋戒,從此這個國家開始信奉佛教,不再攻擊僧人。
- 離開撒馬爾罕後,西三百餘里,到屈霜你迦國。又西二百餘里,到喝捍國(唐言東安國)。西五百里,到捕喝國(中安國)。又西百餘里,至伐地國(西安國)。西五百里,至貨利習彌伽國。
- 又西南三百餘里,玄奘來到一個叫羯霜那的小國(史國,漢人中許多史姓人的祖先來自這裡)。再行走三百多里,來到鐵門關,這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有專職人的護送,玄奘輕鬆地通過了這裡,來到了怛密國(現今鐵爾梅茲)。在補充完飲水和乾糧後,就迅速上路了。玄奘到達了活國,印度就在前方。
- 這裡的統治者是葉護可汗的長子呾度(da),而呾度的夫人就是高昌王的妹妹。只是玄奘還是晚到了一步,高昌王的妹妹不久前剛剛去世,只留下一個未成年的兒子。國王體弱多病,本想等身體好些後親自送玄奘到印度,就留玄奘在這裡住了些日子。呾度身體好轉後,娶了一位年輕的妻子。呾度的另一個成年兒子和她私通,唆使她用藥毒死了呾度,並篡奪了王位。成年兒子殺死了父親,仍然娶後母為妻。國王死去,國家動蕩不安,玄奘在此滯留了一個多月才離開。
- 在這期間,與一位曾遊學印度,在蔥嶺以西被推崇為法匠的沙門達摩僧伽交往。這位高僧起初對玄奘很傲慢,其門徒對他亦輕視。後來玄奘僅就小乘教義婆沙等問題,與他辯論,便使他折服。從此便與玄奘相見歡喜,門徒亦多生慚愧,處處譽贊玄奘不已。
- 喪期滿後,玄奘向新設官辭行。新設官告訴玄奘說:「弟子所管轄的地區中,有一縛喝國,北臨縛茤河,人多稱其為小王舍城,聖跡極多,師不妨前往觀禮一番,然後再南去印度。」就在玄奘準備啟程前往時,恰巧縛喝羅國有僧侶數十人,因聽到咀度去世,特前來致意。彼此相見都很高興,玄奘便趁機請教前往印度的路,他們立刻邀請玄奘同行,並建議他從縛喝羅國南行更便捷。玄奘採納了他們的意見,立刻向新設官辭行,隨著僧侶到縛喝國。
- 縛喝國城西南有一寺廟,裡面有一位小乘高僧叫般若羯羅(慧性),其人聰慧好學,玄奘與他一見如故,便相約而行。自縛喝國南行,到揭職國,向東南走,進入大雪山,行六百餘里,出睹貨邏國境內,進入梵衍那國。
- 經十五日離開,走了兩天遇到大雪,迷失了道路,幸好在一座沙嶺碰上了獵人,在獵人的指引下翻過黑山,來到了迦畢試國。(今天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附近)來到都城時,國王和諸僧都來迎接。這裡的佛寺百餘所,僧人們互相爭執,都想邀請玄奘去居住。
- 這個國家境內有一座很大的寺廟,名為沙落迦,相傳是漢天子的兒子在這裡做人質時所建造的。寺里的僧人說:「我寺本是漢天子兒所建,今法師從那裡來,應該先到我寺。」玄奘見其言辭懇切,且同行的慧性法師也願意,便在這裡停宿。
- 玄奘就在寺中坐夏。迦畢試國王崇信大乘,喜愛觀看講誦佛經,就請玄奘和慧性法師在一大乘寺中舉行法會。當時有大乘高僧叫秣奴若瞿沙(漢譯:如意聲)、說一切有部僧阿梨耶伐摩(聖胄)、化地部僧求那跋陀(德賢),都是領袖級人物。但是他們不能兼通諸部經典,大小乘各有側重,雖有所專精,畢竟只是偏長一門。只有玄奘對各派都十分熟悉,任由他們發問,依照各部之說作答,使他們心悅誠服。這是持續了五日才散會。國王很高興,以純棉五匹專門施予玄奘,其他人也多少得到賞賜。在沙落迦寺度過安居期後,慧性法師受到睹貨邏國王邀請無法推辭,只好返回,玄奘和他作別。
- 東行六百餘里,越過黑嶺,到達北印度境內,來動濫波國。玄奘邊走邊停,花費了半年時間,他一邊講經說法,一邊禮拜聖跡。在那揭羅曷國(喀布爾河南岸的賈拉拉巴德)的佛頂骨城,玄奘看見了佛陀的頂骨。
- 在賈拉拉巴德的大山深處,有一個石窟,是瞿波羅龍王住過的洞窟,當初如來降伏了這條龍,因而在窟中留下了佛影。由於道路偏僻,加上盜賊橫行,很少有人敢去那裡。不過玄奘仍然帶著兩個徒弟來了。立誓不見如來影像,絕不離開。一百多次禮拜,不見佛影;又一百多次,佛影一閃即滅;再二百多次,洞窟大明,撥雲見日,佛陀影像清晰顯現在壁上。
- 公元628年的秋天,在離開長安整整一年之後,玄奘來到了心目中的聖地。玄奘也由此進入古印度地界。此時他的身邊唯有兩個徒弟相伴,這裡已經不是突厥人的勢力範圍,護衛們也返回了大草原。
第四階段:
- 渡過印度河不久,玄奘來到了犍陀羅。犍陀羅一度是古印度的佛教中心。不過玄奘到達時,佛教在那裡已然凋零;這裡寺院很多,但多已荒蕪,佛塔倒塌,廟宇破爛不堪。這裡的人普遍信奉印度教。
- 大唐西域記里詳細地描述了這裡的諸多聖跡。都城東南八九里外有一棵菩提樹,過去四佛曾坐於樹下。菩提樹南邊有座佛塔,是迦膩色迦王所造,佛塔西南有一尊白石佛像,高一丈八尺,向北二立,經常見到有人在夜裡饒塔而行。
- 離開犍陀羅後,玄奘向東南而行,來到了迦濕彌羅。當時的印度分為七十多個國家。玄奘在此停留了兩年多時間,沿途參拜寺廟,並學習各種經書。在此,也曾遭受諸多高僧的詰問,玄奘都一一作答,毫無凝滯,無人不服。
- 迦濕彌羅都城西臨大河,有寺院百所,僧侶五千多人。有四座佛塔,巍峨壯麗,是無憂王所造,每座塔里都有如來舍利一升多。玄奘初入國境,到達石門,就是這個國家的西門,國王派遣國舅帶了車馬來迎接,住在一個叫護瑟迦羅的寺院。
- 過了幾天,逐漸走近王城,到達摩舍羅。國王率領群臣和都城僧侶前來迎接,隨從儀仗有一千多人,接見後,禮讚殷勤,親手供獻散發無數鮮花,請玄奘乘大象隨同前行,到都城後,宿於闍耶因陀羅寺。
- 第二天,請入宮中供養,並命大德高僧僧稱等數十人作陪。飯後,國王請玄奘開講,與眾僧辯論,觀看後國王很高興。又因為玄奘遠來求法,無書本可讀,就派書手二十人,為法師抄寫經論,另外派五人供玄奘使喚,所需財物,都有朝廷供給。
- 僧稱法師德高望重,生性愛賢重士,玄奘與他相見甚歡,每日傾心交談請教,晝夜不倦。僧稱年近七十,氣力已衰,但慶幸遇到玄奘這樣的天才,就儘力講解,中午以前講授《俱舍論》,午後講授《順正理論》,晚上講授《因明》、《聲明論》,境內學者也都來聽講。玄奘隨僧稱所講,完全領悟,深入專研,窮盡奧秘,僧稱非常高興,讚嘆不已,對眾人說:「這位大唐僧人智力宏博,這裡的僧人沒有能比得上他的,憑他的才智足以繼承無著、世親菩薩的事業。可惜生長在遙遠的大唐,不能從小親近聖賢的遺澤啊!」
- 此時大眾中有大乘學僧毗戍陀僧訶(凈師子)、辰那飯荼(最勝親),說一切有部求學僧蘇伽密多羅(如來友)、婆蘇密多羅(世友),大眾部求學僧蘇利耶提婆(日天)、辰那呾邏多(最勝救)等多人,都是來這裡留學已久,道業堅貞,多才善解的優秀僧徒,聽到僧稱長老對玄奘的這般稱揚,心中不服,紛紛向玄奘詰難。玄奘氣定神閑,舌戰群僧,酬對應答無一不恰到好處,使得諸僧全部心悅誠服。
- 迦濕彌羅國據傳說原是龍池,佛涅盤後五十年,有阿難弟子末田底迦阿羅漢,教化龍王舍池,才改建為五百所寺院,召請各方賢聖來住,受龍王的供養。其後至健陀羅國迦膩色迦王時(約在如來滅後第四百年),脅尊者召集諸聖賢眾四百九十九人,都是內通三藏,外達五明的人,連同脅尊者在內共五百名賢聖,在此結集三藏。玄奘在此停留二年,學諸經論,朝禮聖跡完畢時,才再向西南行去。(《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三·迦膩色迦王第四集結》)
- 當時印度的佛教中心並不在迦濕彌羅,而是在一個叫那爛陀的地方,那是玄奘最終的目的地。
- 公元629年的秋天,玄奘離開了迦濕彌羅繼續南下。玄奘在波羅奢大森林中碰到了五十多個強盜。玄奘和同伴所帶的衣服和財物被劫掠一空,強盜將他們趕到了一座枯池,準備將他們殺死。這個池中長滿了荊棘藤蘿,枝枝蔓蔓遍布四周。玄奘的徒弟躲在刺林中,發現池南岸有個出水洞口,偷偷告訴了玄奘。從洞口逃出後,遇到農民在耕地,他們集合了八十多人,帶著器械,急沖沖趕到枯池。那些強盜見此,一鬨而散,眾人得以脫險。
- 玄奘停留在了一個叫至那仆底的地方。「至那仆底」漢語就是中國之地的意思。(至那是古代其他國家對中國的古稱,一開始並不貶義)《大唐西域記》記載,一個中國的王子曾居住在此,這裡的人非常敬重東方的中國,不斷有人指著玄奘說:「這是我們先代君王的同國之人。」玄奘在這裡非常受歡迎,在此停留了半年,住在突舍薩那寺。從毗膩多缽臘婆大德(漢譯調伏光,是北印度王子),他著有《五蘊論釋》、《唯識三十論》等,玄奘在此住了十四個月,向他學習《對法論》、《顯宗論》、《理門論》等。
- 出至那仆底王城,往東南五百多里至答抹蘇伐那寺,佛滅度後三百年,有迦多衍那論師,在這裡完成《發智論》。再向東北到闍爛達羅國境的那伽羅馱那寺,停留了四個月,親近大德旃達羅伐摩法師,學習《眾事分毗婆沙論》。
- 公元631年的春天,離開長安將近四年,玄奘看到了恆河。水色清蒼,波浪翻滾,河水清澈甘美,細沙隨水漂流。玄奘在此停留了幾個月,聽三藏大德耶鞠多法師講完《毗婆沙論》後才離開,繼續渡河東行,至秣底補羅國。從大德蜜多斯那,學《怛埵三弟鑠論》、《隨發智論》等。
- 北行三百餘里,到婆羅吸摩補羅國(北印度)。之後來到劫比他國。(中印度)
- 又經羯若鞠闍國(即中印度之曲女城),至阿逾陀國,這裡有寺百餘所,僧徒數千人,大小乘兼學。在城內有舊伽藍(伽藍即寺院),是世親菩薩撰寫大小乘論並為眾講法處。玄奘禮聖跡後,順恆河與八十餘人,同船東下,欲向阿耶穆佉國去。
- 玄奘在這裡遭遇了西行以來最危險的一次劫難。玄奘剛從阿瑜陀國朝拜了聖跡,沿著恆河與八十多人同船東下。船行了一百多里,兩岸都是阿輸迦樹,枝繁葉茂。靠岸處各有十來船盜賊,搖槳殺了過來。玄奘一行人被迫靠岸。盜賊搜查財物。這一夥盜賊一向信奉一位叫突伽女神,每年秋天都要尋找一個俊美端莊的人,殺死後用血肉祭拜天神。玄奘儀錶堂堂,身軀偉岸,無疑是符合他們的要求的。
- 玄奘無可奈何,只是正念坐在祭壇上,念彌勒菩薩,不久入定,神升兜率陀天。就在這時候,天象忽然大變,霎時間黑風四起,折樹飛沙,河中波濤翻滾,船隻飄散沉沒。強盜們驚慌失措,以為得罪了天神,終於放了玄奘。
- 東行三百多里,渡恆河北至中印度境的阿耶穆佉國。更向東南行了七百餘里,再渡恆河及南閻牟那河,到缽羅耶伽國。城西有瞻部樹花林,據傳此地是佛陀昔日降伏外道處,阿育王曾造佛塔及伽藍在此。此伽藍處,傳是提婆菩薩作廣百論以挫小乘外道的地方。大城的東面,在兩河交流的地方,有一片大廣場,土地平正,方圓十四、五里,自古以來就是歷代君王豪族,仁慈布施的地方,沿傳迄今,都借這塊平原舉辦,因此號稱為大施場。 玄奘至此,恰巧遇上戒日王在此行大布施,將五年積財,作七十五日之散施,上從三寶,下至貧苦無依者,無不施與。
- 公元631年的夏天,三十歲的玄奘終於抵達了佛陀的故鄉迦毗羅衛,佛教的發祥地。當他到達這裡時,往日的榮光不再,一切都成過眼雲煙。在穿越一片森林後,玄奘來到了拘屍那迦。這裡是佛祖涅槃的地方。阿育王在這裡建造了一座佛塔,地基陷落,仍高二百餘尺。塔前建有石柱,記載了如來涅槃之事。(大唐西域記·卷六·拘屍那揭羅國)
- 八十歲那年,佛陀知道自己的生命將至,他沐浴之後,在兩棵娑羅樹中間安置了繩床,枕著右手側卧。佛告訴弟子他將涅槃,這是公元前545年的一個月圓之夜。
- 渡恆河北上十餘里,玄奘來到了鹿野苑。這裡是佛祖覺悟之後,初轉法輪的地方。「轉法輪」意思是講經說法。 精舍的東南,有一石塔,為阿育王所建,高百餘尺,塔前有石柱,高七十多尺,這就是為紀念佛陀昔日初轉法輪,度五比丘的地方。因其側有彌勒菩薩受記處,所以也有說此塔是為紀念彌勒菩薩受記而建的。
- 之後,玄奘路過吠舍里, 國周五千多里,土壤良好,生產多庵羅果,玄奘抵此時,都城已荒毀,只見故基,居人也少。 宮城的西北,在一寺旁有塔,是佛陀往昔說《維摩詰經》的地方。在此東北三、四里處更有一塔,即是維摩長者的故居。此宅至今尚多靈異的事迹。 此去不遠,更有一丈見方的石室,此即是維摩大士現身說法的地方。其旁尚有寶積、庵摩羅女故宅。
- 玄奘南渡恆河,來到摩揭陀國, 國境周圍五千餘里。這裡的風氣,崇尚學說,尊重賢士。 向西南行,經礫迦寺,再南行,至羅磔加寺。
- 南行百餘里,來到大菩提寺。釋迦國的王子就是在這裡成為佛祖的。
- 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佛住世時高數百尺,今約五丈余,昔佛坐其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名菩提樹。樹莖黃白,枝葉青潤,終年不凋,每到佛祖涅槃的日子,樹葉都會凋零,不久又恢復原狀。因此每至是日,諸國王與臣僚等,共集樹下,以乳灌洗,並燃燈散花,以表禮敬。
- 佛祖涅槃以後,國王在菩提樹附近豎立了兩尊觀音菩薩像,據傳說,如果菩薩沒入土中,佛教就消亡了。玄奘來到時,菩薩像已有一半沒入土中。
- 玄奘禮拜了菩提樹和菩薩像後,悲哀懊惱,痛哭不已:「佛祖成道的時候,我不知道流落在哪裡,為何等到佛法凋零,我才趕到這裡。」當時正值眾僧解夏,遠近到來的人有數千,觀者無不嗚咽。(原句:「佛成道時,不知漂淪何趣,今於像季,方乃至斯,緬惟業障,一何深重。」)————生死大海,誰作舟楫?無明長夜,誰為燈炬?(這一句出自《大唐西域記·卷六》)
第五階段:
- 公元631年的秋天,經過四年的跋涉之後,玄奘終於抵達了最終目的地,那爛陀。那爛陀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四位高僧前來迎接,在用完齋飯後,又有二百多僧侶和一千多人舉著幢蓋、花、香引路,玄奘在這些人的圍繞中進入了那爛陀。到達後,全體僧人都集合起來,玄奘與他們見了面,並在上座專門為玄奘設置了床座。 大眾就座後,維那就擊犍椎,宣告玄奘住寺。 (維那是寺院中的綱領職事,掌理眾僧的進退威儀)
- 接著選出二十位善解經律,威儀整齊的中年僧徒陪同玄奘參見正法藏,也就是寺主戒賢法師。在那爛陀寺最為人尊敬的就是戒賢法師,大眾由於尊重,不敢直稱其名,而是尊稱為「正法藏」。玄奘的拜師儀式非常隆重。按照古印度的拜師儀式,玄奘膝肘著地爬行,頭頂著戒賢法師的腳施禮,遵行弟子禮節完畢,戒賢令人廣設床座,讓玄奘及眾僧就座。
- 隨即問玄奘從哪裡來的?玄奘合掌恭敬回答:「從大唐國來依止師父學瑜伽論。」沒想到戒賢法師聽了之後,熱淚盈眶,把弟子佛陀跋陀羅(覺賢)叫來,他是戒賢俗家的侄子,也已七十多歲,博通經論,擅於詞令,吩咐他說:「你可以當著大家,略說我三年前患病的經過。」覺賢聽了也忍不住熱淚盈眶。邊擦眼淚邊述說這段希有的因緣:
- 「正法藏原來患風濕病,每當發作時,手腳關節像火燒刀割一樣的痛苦,時好時發,拖了二十多年。三年前病情加重,痛苦到已經不能忍受。因此對人生感到厭倦,企圖絕食自殺。
- 沒想到當夜就在夢中見到三位天人,一個黃金色,一個琉璃色,一個白銀色,端正莊嚴,雍穆非凡。金色人說:『你想捨棄這個色身嗎?經上只有說身是苦本,卻沒有教人自絕。你在過去世中曾經當過國王,使人民遭受許多痛苦,所以才會招感這樣的苦報。現在你應該省察宿世的罪業,至心懺悔,甘心忍受,廣宣經論,罪業自然消滅。如果只是厭世自殺,苦報還是不會了結。』正法藏聽了,至誠禮拜。金色人指著琉璃色的人說:『你知道嗎?這位是觀世音菩薩。』又指著銀白色的人說:『這位是彌勒菩薩。』正法藏馬上頂禮彌勒菩薩說:『戒賢常想投生到菩薩旁邊,不知能不能達成這個願望?』彌勒菩薩回答:『假如你能弘揚佛法,就能在後世達到這個願望。』金色人又自我介紹:『我是文殊師利菩薩,因見你不是為利益眾生而捨身作無謂的犧牲,特地來勸你。現在應該聽我的話,弘揚正法,將瑜伽論等普及到沒有聽過的地方,你的病自然會慢慢的好起來。將來有一位大唐僧人,因愛樂大法,前來拜你為師,你可以安心在這裡等著教他。正法藏再次頂禮,感激允諾,說完抬頭,三個人已經不見了。醒來才知道是一場夢。從此以後,正法藏的病就慢慢好起來了,乃至痊癒。」
- 在座僧眾聽後,嘆為希有,玄奘更是悲喜交加,再度頂禮說:「果真如此,弟子當盡最大的努力學習,請慈悲攝受教誨。」
- 玄奘被安住在覺賢大師的房間第四重閣,先接受為期七天的供養,然後才被安置到護法菩薩北面的上房裡。玄奘在此受到了極為崇高的待遇:日得瞻步羅果一百二十枚,檳榔二十顆,豆蔻二十顆,龍腦香一兩,供大人米(粳米)一升;月給油三斗,酥乳隨要隨取。玄奘還有兩個僕人伺候日常起居,出行也可乘坐象輿,一萬多人的那爛陀,包括玄奘在內,只有十人可以享受這樣的待遇。
- 那爛陀的意思是「不知疲倦的施捨」, 是全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最高學府。相傳此伽藍之南,在庵摩羅園中有一龍池,龍名叫做那爛陀,因此以之為名。也有一說是如來往昔行菩薩道時,曾是大國王,在此建都,憐愍孤窮,常行惠舍,物念其恩,故號為施無厭。
- 寺址本是庵摩羅長者的花園,後由五百商人以十億金錢買下供佛。佛陀曾在此說法三月,五百商人聽後都證了聖果。佛陀涅盤後,國王鑠迦羅阿迭多因懷念佛陀,特別建造了這座寺院。後來其子佛陀鞠多王繼位,又在寺南另造一座寺院。孫怛他揭多王接掌後,又在寺東擴建。至曾孫婆羅阿迭多即位,更在他父王擴建的殿宇以東,大興土木,另築寺院。落成當天看到有聖僧遠從東方來應供,心生歡喜,便舍位出家。他的兒子伐闍羅王繼位後,於新建梵剎北邊再建寺院。後來中印度有一個國王又在寺邊加蓋一座寺院。
- 前後總共六個國王,各自營造六座寺院林立在一起,氣勢非凡。後來將六寺合而為一,並增建一座巍峨堂皇的山門,中分八院,庭院仍各自獨立。圍牆內寶台星列,瓊樓玉宇,極為壯麗。各院的僧房都是四重,雕樑畫棟,綠櫨朱柱,在印度寺院千萬,那爛陀壯麗宏偉堪稱第一。
- 這裡僧人主客有一萬多人,不僅學習大乘學說,還包括世俗經典《吠陀》,以及因明和聲明學,甚至醫學和術數(數學)也要研究。
- 在那爛陀,能夠解讀二十部經論者有一千多人,三十部者五百多人,五十部者包括玄奘在內有十人,唯有戒賢法師窮覽一切經卷, 年高德劭,是大眾的宗師。
- 寺內講學風氣很盛,每天都有一百多處講座,學僧都潛心聽講,愛惜光陰。寺內全是大德高僧,每個人都能嚴守佛門清規,建寺以來七百年間,還沒有一個人犯過戒。國王非常敬重那爛陀寺,每年封給寺院極為豐富的賞賜,使學人們可以專心學道。
- 玄奘在那爛陀寺安住下後,赴王舍城觀禮聖跡。
- 王舍城是佛教的發祥地,佛陀成道後住在這裡的時間最多,經上常見的耆闍崛山(靈鷲山),就在城的東北不遠。王舍城有新舊二城,舊城名矩奢羯補羅(義譯上茅),因其地盛產上好香茅得名。宮城北門外一塔,是提婆達多放醉象企圖殺害佛陀的地方。伏醉象塔北邊是舍利弗聞馬勝比丘說法證果處。證果塔不遠是室利鞠多外道以火坑、毒飯企圖加害佛陀的地方。
- 宮城東北行十四五里,到達鷲峰。 此山與群山環連,北嶺隆突而起,形如鷲鳥,故名鷲峰。佛陀在世多在此山說《法華經》,《大般若》等無量眾經。
- 山城北行一里,至迦蘭陀竹園。
- 從竹園向西南行五、六里,山側一片大竹林中,有一大石室,佛陀涅盤後,大迦葉尊者就是在此石窟中,與九百九十九位大阿羅漢,結集三藏經典。石室前的故基是阿育王為結集的大羅漢所建庭宇的遺址。
- 當結集時,有無量聖眾集於此,迦葉尊者宣告大眾說:「凡自知具三明六通,能總持如來一切法無錯者,可留在此;余請各隨所安。」結果共選出九百九十九人。此時,阿難尊者尚在有學地,於是迦葉對他說:「你漏盡通未得,不宜參加盛會。」阿難聽了無話可說,慚愧退出。經一夜勤苦修斷三界,得無學地(阿羅漢果)後,再去叩門。
- 迦葉問他漏已盡否?他說已盡。迦葉又對他說:「既已漏盡,又何勞開門,應隨意可入。」阿難乃運用神通從鎖孔中入窟,頂禮迦葉之足。迦葉執阿難手,對他說:「我是要你除斷諸漏,立證聖果,所以才驅逐你出窟的啊!幸勿見恨!」阿難說:「若是懷恨,又豈名漏盡呢?」於是禮謝而坐。
- 結集三藏是由多聞第一,總持諸法的阿難尊者升座為眾誦素呾纜藏(經藏),眾聖隨口記錄。又由優波離尊者誦毗奈耶藏(律藏),由迦葉尊者自誦阿毗達磨藏迦葉(論藏),三月安居,結集三藏,流傳後世。後世稱此為上座部結集。
- 又此向西行二十里,有阿育王所建一塔,為昔日大眾部共集之處。此為未斷漏盡,被大迦葉拒於大石窟外的一些弟子們所另行結集的地方。他們自行在此結集五藏,於經、律、論之外又增加了《雜集藏》和《禁咒藏》。因為他們的集結是凡聖同會,後人稱之為大眾部結集。
- 玄奘禮遍王舍城及那爛陀寺周圍的聖跡後,回到那爛陀寺,準備正式修學受業。
- 公元632年的春天,百歲高齡的戒賢法師為玄奘專門開講《瑜伽師地論》。戒賢法師師出名門,是瑜伽學派最權威的學者。這次講經不僅在那爛陀,而且成為全印度轟動一時的大事。
- 一部《瑜伽師地論》共講了十五個月才講完一遍,非常詳盡仔細。玄奘在那爛陀寺一住五年,共聽了《瑜伽師地論》三遍、《順正理論》一遍、《顯揚》、《對法論》各一遍,《因明》、《聲明》、《集量》等論各兩遍,《中論》、《百論》各三遍,其他如《俱舍論》、《婆娑》、《六足》、《阿毗曇》等諸論,因在參學途中已曾聽過,所以在此就只有找出疑難來解惑而已。
- 除此之外,玄奘除了聽論之外,還兼學印度梵書和婆羅門書。 對於佛教通用語梵文,更是字斟句酌。
- 由於其中對聲韻學以及字源字體的辨正,有著獨特的論述,這使得玄奘對梵文的造詣突飛猛進,和外人交談論典,沒有任何困難。如是專研,凡經五年。
- 五年後,那爛陀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玄奘決定繼續遊學。
- 玄奘往伊爛拏缽伐多國,沿路經迦布德迦伽藍。寺南二、三里處有孤山,峰巒高峻,林木青翠。其中的精舍,供奉觀世音菩薩聖像,靈應事迹很多,常有信徒到這裡絕食祈禱,或一七日,或二七日,只要心誠意專,據說便可以看到菩薩從檀像出來,慈音慰喻,滿其所願。
- 沿恆河南岸東行三百餘里,至中印度境之瞻波國。其寺十所,僧二百餘人,均習小乘教。傳說在劫初之時,人多穴居,後來有天女下降人間,於恆河中戲水,因水靈觸身,而生四子。現在的王城,就是其中一子的宮廷所在。國境南部有一個大森林區,連綿二百多里。
- 離瞻波國,在中、東印度境各國尋禮聖跡。所經國家有:羯末嗢祇羅國、奔那伐彈那國、羯羅拏蘇伐剌那國、三摩怛吒、室利差怛等六國、耽摩栗底國、烏荼國、恭御羯陵伽國等。 此處不一一表記,詳細之處見《大唐西域記》
- 遊學回到那爛陀寺,再次參謁禮拜戒賢法師。
- 後來,聽說附近幾十里外的低羅擇迦寺有一位般若跋陀羅大德,除了精通本宗薩婆多部的三藏外,對《聲明》、《因明》也都有很深的造詣,因此又前往就學,並停留了兩個月。 接著又到杖林山向一位居士勝軍求教,學《唯識抉擇論》、《意義理論》、《成無畏論》、《不住涅盤》、《十二因緣論》、《莊嚴經論》,並提出《瑜伽師地論》、《因明》方面的疑難。玄奘跟隨勝軍前後共有兩年。
- 公元639年,玄奘做了一個夢,這個夢直接改變了玄奘的行程。玄奘夢到那爛陀寺院房屋荒蕪污穢,還拴著水牛,廟裡沒有一個僧侶。寺外火光衝天,村莊瞬間成為灰燼,那爛陀一片荒蕪。文殊菩薩在夢中告訴他該回去了。這個地方十年之後將會陷入大動亂。及至永徽末年,戒日王駕崩,印度陷入混亂。大唐使者王玄策親見此事。
- 公元640年的春天,玄奘返回那爛陀。離開長安十四年,是時候回去了。不過玄奘的計劃被擱淺了。戒賢法師希望玄奘在那爛陀能開設講壇,與一位攻擊瑜伽派的高僧辯論。《大唐西域記》就曾記載,曾有位辯經的高僧只是因為說錯了一個字,就割掉了自己的舌頭,更有甚者,直接結束自己的生命。
- 當時有位高僧叫師子光,為四眾講解《中論》、《百論》,闡發要旨,攻擊《瑜伽師地論》理論。玄奘既精通《中論》、《百論》,又擅長《瑜伽師地論》,他幾次向師子光發問,師子光都答不上來,辯論的最後,講壇下的學者最後彙集到了玄奘門下。師子光深感羞愧,離開那爛陀去了菩提寺,另請了一位同學、東印度人名叫旃陀羅僧訶前來找玄奘辯論。不過此人到來後,忌憚玄奘的威名,緘口不語,不敢向玄奘詰問。至此,玄奘聲名鵲起,名聲在印度廣為流傳。
- 玄奘已有回國的想法, 開始準備回國的行裝經像。 寺里的大德知道了都來勸阻,說:「印度是佛陀降生之地,雖然佛已入滅,但聖跡還在,應留此參訪禮拜,才不白過這一生啊!怎麼想要回去呢?何況貴中國對三寶並不知道要恭敬,所以三世諸佛都不選擇在那裡降生,又有什麼值得懷念?」
- 玄奘說:「法王既立下教法,便應好好的弘揚,以報答佛陀的恩德,怎麼可以自悟自了,而不管沉迷的眾生呢?何況,中國素來是禮義之邦,一切皆有法度可遵,君聖臣忠,父慈子孝;對於佛法,更是崇奉大乘,多的是發心想親證佛果的人。雖然佛陀未降於彼,但化身無量,又豈能因佛不住彼而輕視哉?」
- 諸位大德再勸:「又好比諸天共同進食,雖一起,但因福德不同,吃起來感受也不同。今天我們雖然同住於南贍部洲,然而佛卻選擇降生於此,可見中國確是無福的邊地,你又何必回去?」
- 玄奘反問:「維摩詰大士說太陽照臨南贍部洲,是為了什麼?」
「為除黑暗。」
「我現在回國,也是這樣。」玄奘說道。
第六階段:曲女城之戰
- 此時,玄奘最渴望的是立刻返回大唐。不過一次又一次的辯經不期而至。(關於此段辯經,三藏法師傳有更多詳細的記載,此處不一一說明)令玄奘沒想到的是,印度最強大的兩個國王也卷了進來,這一連串的口舌之爭,即將引爆一場戰爭。
- 當時印度最有權勢的兩個國王戒日王和鳩摩羅王(東印度國王)。玄奘當時早已整好行裝,準備回國。不想鳩摩羅王要請玄奘去他那給他講經,戒賢法師擔心接受鳩摩羅王的邀請勢必會惹惱戒日王,便婉言拒絕了。鳩摩羅王大發雷霆,揚言要踏平那爛陀寺。面對鳩摩羅王的威脅,玄奘不得不推遲回國的計劃。玄奘與來使一同來到了鳩摩羅國。
- 不巧的是,戒日王聽說玄奘在鳩摩羅處後,吃驚道:「我先前請了幾次都不來,如今怎麼到了那裡?」於是派使者對鳩摩羅王說:「趕緊將玄奘送來!」——鳩摩羅王不買賬,說:「我的頭可以拿去,法師絕不能送過去。」
- 戒日王遭到輕視,勃然大怒,又派使者,對鳩摩羅王說:「你說頭可以給我,就立刻交給使者帶來。」在古印度的歷史上,戒日王的聲望可以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媲美。他十七歲就登上了王位,六年的時間裡,率領一隻龐大的軍隊,東征西討,並統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加冕為皇帝。鳩摩羅王自覺失言,深為恐懼,又迫於戒日王的威名,屈服了。鳩摩羅王迅速傳令裝備象軍二萬,船三萬,和玄奘一起出發,準備去見戒日王。
- 迫不及待的戒日王連夜與玄奘相見,成千上萬的火炬照亮了恆河兩岸。鳩摩羅王下令舉起火炬,親自率群臣遠迎。戒日王出行時,常帶著數百面金鼓,走一步敲一下,叫做「節步鼓」,只有戒日王有這樣的排場。
- 戒日王進入行宮以後,向玄奘行頭面接足禮,瞻仰散花,頌偈讚歎後,才向玄奘問:「弟子先前邀請師父,為什麼您都不肯來?」玄奘告訴他:「玄奘遠道而來,主要是為了聽講瑜伽師地論,接到您的令旨時,正聽到中間還沒聽完,因此才沒有立刻去參見您。」
- 與玄奘見面後,戒日王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準備在都城曲女城,為玄奘召開一個全印度的辯論會。這場大會非同小可。
- 辯論會的論主是玄奘,而戒日王本人擔任此次辯論會的主持,全印度各個教派的智者和大德必須參加,觀看玄奘講經,針對他的觀點進行辯論。
- 公元641年的春天,辯論會正式開始。在印度史上,這或許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講經辯論會。除了戒日王和鳩摩羅王,還有十八位國王到場;僧人到會三千多人,印度教以及其他教派的大德兩千餘人,那爛陀也派來了一千多僧人。全印度的高僧大德幾乎都到了,這些人或博學多才,或能言善辯;行進的車輛和飄揚的經幡,都城方圓幾十里,一時人滿為患。
- 戒日王首先請十八國國王入座,再請各國高僧一千多人入座,次請婆羅門有名的行者五百多人入座,最後才是請各國大臣二百多人入座,其餘的道俗人等,則安置在院門外面。等內外都入座後,設席供養;另以各式各樣金器道具、三千件上等氈衣供養佛,然後依等次供養玄奘及諸大德等。
- 玄奘登上講壇,開始闡述《制惡見論》的要旨;另外叫人抄寫了一本論點,掛在會場門外,倘若其中有一個字沒有道理,且能被人駁倒,玄奘自願斬首相謝。到了晚上,竟沒有一個人敢挑戰。四十歲的玄奘在佛法領域的修為確實非常人所比。玄奘十歲開始學法,青年時期訪遍名師,西行以來,十五年間研讀各家經典,從未停歇。此時玄奘所學已然大成,實際上他知識的廣博已大大超過他的老師戒賢三藏。
- 五天過去了,辯論者仍然沒有出現。一些外教弟子只能用暴力手段發泄心中不滿,戒日王發覺後,發布命令,嚴懲不貸。就這樣過了十八天,各個宗派的高僧大德沒有一個人挑戰。大會最後一天,很多人當場皈依。玄奘贏得了兩個稱號——「大乘天」和「解脫天」,他被大乘和小乘信徒共同推舉為大師。一個異國僧人,在佛教的發源地被尊為一代佛學大師,受到了一個帝王史無前例的尊崇;此等成就,堪稱空前絕後。聲譽之隆,千古一人。
- 在這一年,戒日王決定向大唐派遣使節,大唐的使節也來到了印度。在中印兩國歷史上,這是第一次互派使節。整整半個世紀的時間,大唐和印度幾乎每年都有往來。
- 現在是時候回國了。
第七階段:
- 由於玄奘在赴會之前已經向戒賢論師及那爛陀寺的大德們辭行,故行裝等物均隨身攜帶,準備從這裡直接回國。但因戒日王欲在缽羅耶伽國兩河間立大會場,每五年一次,作無遮大施,請五印度沙門,婆羅門及貧窮孤獨者受施,每期七十五天,過去已施五次,今欲作第六次會,請玄奘暫留隨喜參觀。玄奘欣然接受。參觀完無遮大施會後,就向戒日王辭行,戒日王說:「弟子正想助您弘揚教法,怎麼就要回國呢?」因此又留了十多天。
- 鳩摩羅王一聽說他要回國,也連忙挽留勸請:「法師如願長住我國,弟子必當盡心供養,為您造一百座寺院,幫助您弘揚佛法。」他們的誠懇慰留,玄奘又滯留了半個多月。但他心裡很是著急,就找機會委婉的對他們說:「中國離這裡很遠,且有山川險阻,聞法較晚。雖知梗概,但因經論不齊,義難周全,所以我冒險來此取經求法。所幸現在已經如願以償,恐怕來日不多,不能完成譯經的心愿,故日夜不敢稍忘回國的事,以寬慰國內賢哲們的殷殷盼望。經上說:『障人法者,當代代無眼。』如果強留玄奘,將使我國很多修行人失掉聽法的利益,這無眼的苦報,你們不怕嗎?」
- 戒日王聽完,就打消留他的念頭說:「弟子仰慕法師的德養,所以希望能常常瞻仰侍奉,但是既然會損害到很多人的法益,也不敢堅持,但不知道法師想要從哪條路回國?如果由水路走南海,弟子當派使臣護送。」玄奘對戒日王的盛情表示感激,但他之前因與高昌王約定,回國途中,要再前往拜訪,所以仍然選擇由北方的陸路回去。
- 五個月後,眾人過印度河。經書、佛像等與同行者用船渡河,玄奘則乘坐大象涉水而過。只是船隻行駛到河流中央,忽然風波亂起,船隻幾乎覆沒,看守經書的人落入河中,眾人一起解救才得以脫身;五十本經書和一些奇花異果的種子則掉進了水中。
- 公元642年,玄奘第二次穿行大雪山。643年越過蔥嶺。公元627年的時候,玄奘西行時,走的是絲綢之路的中道,現在玄奘返回大唐,選的是南道。由於有印度國王的支持,玄奘本可以選擇沿海路返回大唐,海路可避免舟車勞頓,也可節省許多時間,但玄奘依然選擇了陸路。十七年前,他和高昌王有一個不見不散的約定。玄奘要履行自己的諾言,去高昌國講經三年。
- 在佉法國,玄奘聽到了一個震驚的消息。一個高昌商人告訴玄奘,高昌王麴文泰早已去世,高昌國如今是大唐的西州。公元640年,高昌和大唐的關係突然陷入僵局,麴文泰與西方的突厥人聯盟企圖控制絲綢之路。然而,崛起的大唐今非昔比,大唐騎兵如暴風般越過沙漠,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擊退了突厥人。史書記載,王宮中的麴文泰驚懼而死,高昌國不戰而降……。
- 玄奘聽聞此事,佇立良久。之後,玄奘改變了前行的路線,由中道改為南道直接前往大唐。(原來的高昌國在中道)
- 玄奘抵達了西域著名的佛國於闐。在踏上大唐之前,玄奘必須取得唐太宗的諒解(玄奘當年是偷渡出國)。玄奘寫了一封信,向朝廷陳述當年去印度求法的原因,其中言辭懇切,且又將取經的功勞歸於太宗本人。十多年的經歷告訴玄奘,沒有朝廷的支持,一切寸步難行。在過了半年後,太宗派的使臣才來到于闐。太宗不但沒有責怪玄奘,而且還安排好了歸國的行程。玄奘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 公元644年的夏天,玄奘準備離開于闐;就在這一年,大唐的軍隊攻佔了焉耆國。過了樓蘭,玄奘一行來到了大唐地界。
- 公元645年初(貞觀十九年,正月七日),玄奘終於回到了都城長安。房玄齡派右武侯大將軍侯莫陳實、雍州司馬李叔慎、長安縣令李乾佑前去迎接。
- 長安日臻繁華,玄奘也已屆中年。玄奘歸國的消息轟動了整個長安城,聞訊而來的百姓仍然堵塞了道路。從朱雀大街出發,至弘福寺,幾十里之間,到處都是百姓、士人、官員,都站在道路兩旁瞻仰。官府怕人群互相踐踏,就叫他們就地燒香散花,不要移動。十幾里路香煙繚繞,誦聲相織,彷彿彌勒菩薩下世。
- 在印度遊學期間,他收集了大量的經典和佛教聖物,六百五十七部佛經先被安置在弘福寺;在朱雀大街的南頭,幾百件帳、輿等排列整齊,用來安放一百五十粒如來肉舍利,以及七尊極為珍貴的佛像。
- 玄奘帶回了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十五部,正量部經、律、論十五部,化地部經、律、論二十二部,飲光部經、律、論十七部,法密部經、律、論四十二部,說一切有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因明部三十六部,聲明論十三部,一共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
- 正月二十二日,玄奘前去洛陽宮拜謁太宗皇帝。
第八階段:
- 二月一日,唐太宗在儀鸞殿予以隆重的禮儀召見玄奘。他們之間的談話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太宗得知玄奘對於西域各國風土人情非常了解,希望玄奘把各國疆土城邑以及耳聞目睹的十九年經歷寫下來,傳以後世。十九年時間的磨礪,玄奘不僅擁有獨一無二的學識和修養,而且通曉人情世故。太宗皇帝發現玄奘有擔任公卿的才能,就勸他還俗,協助太宗處理國事。玄奘婉言相拒,坦言弘揚佛法是他一生的使命,太宗這才停止勸說。
- 大唐經唐太宗的勵精圖治,正逐漸壯大,此時的太宗皇帝全是開疆拓土的念頭,對於佛法,太宗並沒有表現出感興趣的樣子,但也沒有反對,不過玄奘最終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支持。太宗答應玄奘,由朝廷出力支持玄奘的譯經活動。
- 玄奘原本想去嵩山少林寺,那裡遠離塵俗,環境清幽,是適合翻譯經書的好地方。唐太宗說在長安即可,並安排了專門的寺院供玄奘翻譯經書,其餘的需求也可與房玄齡商量。
- 三月一日,玄奘從洛陽返回長安,住進弘福寺,著手進行翻譯工作。十九年前,由於佛法混亂,玄奘捨命西行。十九年的努力其實也是為了這一天。他希望將自己帶回的梵文經典翻譯成漢文,這是解決佛法混亂的最好方法。
- 譯經是一場極其繁重艱苦的任務,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瑜伽師地論》是玄奘最為看重的一部經典。梵文有四萬頌,漢譯佛經一般把一頌翻譯成四句,僅這一部經典就有十六萬句,至少一百多萬漢字。玄奘總共帶回了六百五十七部,翻譯的艱巨,實在是難以想像。
- 玄奘白天翻譯經書,夜晚為太宗皇帝寫書;玄奘口述,他最得意的弟子辯機筆錄。
- 六月二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高僧濟濟一堂,著手開始翻譯工作。這些人有的是梵語高手,有的是漢文專家;有人潤色,有人專職記錄,有人正「義」,有人正「字」,還有些朝廷的要員逐字監閱。整個翻譯工作有十道程序,分工極其嚴謹。玄奘將意譯和直譯融會貫通,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翻譯風格。
- 作為總負責人,玄奘不僅是第一個宣讀梵文原本的人,而且負責講解經文的含義。如遇到翻譯上的問題,他還得做出最後的評判。在中國佛教史上,對梵漢兩語都能駕輕就熟的,玄奘肯定是第一人;不僅如此,玄奘幾乎通曉所有的佛教典籍。正因為這樣,玄奘承擔的任務也最為繁重。
- 玄奘首先譯《菩薩藏經》、《 佛地經》、《六門陀羅尼經》、《顯揚聖教論》等四部。貞觀二十年春正月,又譯出《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至二月又開始譯《瑜伽師地論》。
- 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七月,玄奘完成了唐太宗交給他的任務,他詳細記錄了十九年的行程,其中包括一百一十個親身經歷的國家,二十八個沒有經歷到達、但有傳聞的國家,這就是十二卷本《大唐西域記》。
-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駕臨玉華宮。七月一日,傳召玄奘來玉華宮,途中幾次派使者,叫玄奘慢慢地走,以免勞累損傷身體。玄奘此時已完成《瑜伽師地論》的翻譯,太宗對此很感興趣,叫人去取書來,親自細讀。玄奘請求太宗為新譯經論作序,這一次太宗皇帝答應了,而且很快就動筆寫成,叫做《大唐三藏聖教序》。
- 這年的七月解夏以後,太宗又特別供養玄奘摩雲袈裟一件,剃刀一把。其中這件摩雲袈裟價值萬金,製作精妙,根本找不到針線的出入口。本來皇宮內庫,前代留下的納衣袈裟不少,但太宗卻認為沒有一件好的,所以又親命後宮綉制,費時達數年之久。
-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夏四月,太宗駕幸翠微宮,太子李治與玄奘都隨同前去。太宗除了處理政務,就與玄奘談論佛法,多次感嘆與玄奘相見恨晚。五月二十六日,太宗感到有點頭痛,就留玄奘住在宮中。二十七日,太宗在含風殿駕崩。當時秘而不宣,回長安後才正式發喪,靈柩停在太極殿,當天皇太子李治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永徽……
- 早在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長安營造的慈恩寺已落成,太宗下令剃度僧人,並敕令玄奘為主持。將經書、佛像迎入慈恩寺的那天,太宗敕令趙國公長孫無忌、英國公李勣和中書令褚遂良手執香爐引入寺內。這一年,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事情。玄奘最器重的徒弟,筆錄《大唐西域記》的辯機竟然和高陽公主私通,最終不諳世事的辯機被腰斬。(具體可見《新唐書》,貌似很精彩)這件事對玄奘打擊很大。
- 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後,玄奘除了應付皇家事務,其餘的時間都投入到了譯經之中。玄奘每天自定功課,用筆在經本上作好標記,如果白天有事沒能完成,就連夜趕譯,譯到標記之處,方才停筆。收起經本後,又向佛像禮拜繞行,到三更才睡一會。五更時分又起身,誦讀梵本經文,用硃筆點定,準備天明後翻譯。每天飯後和黃昏時講解新經論,並回答各州前來聽講的僧人們提出的問題。同時因為主持寺務,寺里的事情都要向他請示。到了夜裡,本寺弟子一百多人都來請教,擠滿了廊廡,玄奘都一一回答指點,沒有遺漏。
- 儘管諸事繁忙,玄奘仍應付自如,絕無遲滯。有時還和高僧們談論西方聖賢立義,諸部異說,以及少年時在國內周遊學習的經歷,高談闊論,從不感到疲倦,精力過人如此……
-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上書唐高宗,請求建造一座石塔。世事無常,玄奘擔心將來經本會散佚,所以建造石塔,用來收藏從西域帶來的經本、佛像。玄奘本想建造一座石塔,但由於工程太大,找不到足夠的石材,最終用泥磚修築而成,這就是大雁塔。建塔的時候,玄奘親自背著竹筐搬運磚石,前後花費兩年,終於建成。
- 三藏法師傳記載,佛塔模仿西域格局,不遵照國內舊式。塔有五層,加上相輪、霜盤總高一百八十尺。每層中心都藏有舍利。佛塔正面,豎立了兩座石碑,刻著太宗與高宗皇帝撰寫的《三藏聖教序》和《述三藏聖教序》,碑文書法是當朝宰相褚遂良的手筆。(公元845年,大雁塔建成之後不到兩百年,大唐發生了滅佛事件,四千六百多座佛寺被毀,二十六萬多僧尼被迫還俗;在那次空前絕後的佛教大劫難中,長安僅僅剩下兩座佛寺,其中就有大慈恩寺)
- 大雁塔落成的第二年,一個印度僧人來到長安,給玄奘帶來了印度的消息。玄奘得知戒賢法師病逝,感慨萬分。
- 顯慶元年(公元656年)。這年夏天,玄奘因暑熱乘涼,舊疾複發。由於早年西行跋涉冰山雪嶺,得了一種冷病,每當發作時就感到心口堵塞,多年來依靠藥物支持,此次病發,幾乎喪命。高宗皇帝一連派遣好幾名御醫前來看望,宮中每天幾次派人探望病情,遞報消息,就連睡覺休息,都由宮裡委派的內行照料。
第九階段:(圓寂)
-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玄奘隨高宗來到東都洛陽,這裡也是玄奘的故鄉。
- 自童年離開洛陽後,這是玄奘第一次回到家鄉。半個世紀的時間,一切都變了。四十八年後,故鄉的親人幾乎喪失殆盡;玄奘能夠找到的,只有一個年老的姐姐。玄奘向姐姐問清楚了父母的墳址所在,親自前去祭拜。由於日久年荒,玄奘想為父母重新挑塊好地,準備棺槨改葬。在寫給高宗的奏表中,玄奘這樣寫道:「父母的墳隴沒人照顧,已經荒廢得快要看不見了。回憶往事,心中難以安寧,希望聖上給我幾天時間,和姐姐一起收攏父母的遺骸。」在朝廷的資助下,玄奘重新遷葬了父母,這是玄奘在世俗最後的心愿。當時洛陽僧俗前來送葬的有一萬多人。
- 九月二十日,玄奘請求住進僻靜的少林寺譯經。由於在宮中譯經,與皇室的來往消耗了玄奘大量的時間,他很難專心致志地翻譯佛經。不過高宗看了表文後,沒有允許。玄奘早在太宗時就備受尊崇,高宗即位後則愈加敬重,去慰問的宦官、朝臣們絡繹不絕,施予財物無數。在高宗眼裡,玄奘德高望重,是他身邊不可或缺的導師,同時出於政治考量,他不想玄奘離得太遠。
-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正月一日,在玉華寺,玄奘決定翻譯規模最大的一部佛經《大般若經》。《大般若經》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經典,經書梵文原本有二十萬頌,文字繁多,翻譯成漢文至少是數百萬以上,門徒多次請求翻譯時加以刪節。玄奘準備接受大家的意見,像當年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那樣,刪除繁重,取意譯。這念頭方起,當夜就夢見極可怕的事情,玄奘醒來後,向僧眾說明還是得全譯。
- 玄奘在翻譯這部經書時,常常憂慮死期將至,總是一刻不停地工作。他對僧眾說:這部經部頭甚大,我常怕翻譯不完,希望各位加倍努力,不要怕辛勞。」
- 到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十月二十三日,方才擱筆。一共六百卷,稱為《大般若經》。
- 玄奘譯成《大般若經》後,感到體力衰竭,知道死期將至,對門人說:「我來玉華寺,本為了《般若》,如今已經譯成,我的生命已盡,我死後,料理我的後事務必儉省,可以用粗席裹身發送,選擇山澗僻靜之處埋葬即可。」弟子們聽了十分哀切,擦著淚水說:「師父精力尚可,容貌也與往日無異,怎麼忽然說出這樣的話來?」玄奘說:「我自己的事自己知道,你們怎能明白。」
-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正月一日,玄奘應弟子們的請求,又開始翻譯新的佛經《大寶積經》。年老的玄奘勉強翻譯了幾行之後,慢慢地放下了經卷——他已經沒有力氣提筆了。他對眾人說道:「「玄奘今年已六十三歲,一定要死在這寺里了。這部經卷與《大般若經》相仿,我的體力和精力已經用完,再也無法翻譯,死期已至,不遠了。」
- 玄奘平靜地告訴弟子們,歸期將至。玄奘就此停止了他十九年之久的佛教翻譯事業。十九年時間,玄奘一共翻譯佛經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翻譯的經書,數量之巨大,質量之嚴謹,全面超越了前人,後來者更是難以企及。在中國的翻譯史上,他的地位空前絕後,在世界範圍內,也找不出第二人。
- 公元664年正月初八,有一弟子夢見一座高大壯麗的佛塔忽然崩倒,醒來後,告訴了玄奘。「浮屠崩塌,這是我滅謝的徵兆。」玄奘說道。
- 正月初九傍晚,玄奘在屋子後面,跨越一條細小的水溝時不慎跌倒,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禪房。
- 十六日,玄奘從夢中醒來,說:「我眼前有大蓮花,大盂盤,鮮凈可愛。」
- 十七日,玄奘做了一個美麗的夢,成百上千的人,魁梧高大,穿著錦繡的衣服,手捧鮮花,攜帶著華蓋珍寶,在音樂的伴奏下,徘徊在肅成院,久久不願離去。
- 醒後,讓嘉尚法師記下自己翻譯的經論,共七十四部,總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所造俱胝畫像、彌勒像各一千幅、供養窮人和僧人萬餘多人……
- 二十三日設齋供眾,將生前所有,布施一空,一切圓滿後向大眾辭別:「我這毒身深可厭患,應該做的事也已經做了,既不能久住塵世,希望用所修的福慧回施眾生,普願有情眾生同生兜率陀天彌勒內院,親侍慈尊,等佛下生時,隨他下生,廣作佛事,以成就無上菩提。」
- 因默正念,時復口中誦:「色蘊不可得,受想行識亦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意界亦不可得;眼識界不可得,乃至意識界不可得,無明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乃至菩提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 「南無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與含識速奉慈顏,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眾,願捨命己,必生其中。」 當夜,住持慧德法師,夢見千尊金像自東方降臨,進入譯經院內,花香滿室。
- 二月四日,見雪白之大蓮花如車輪般大,光潔可愛。 侍疾的明藏禪師親眼看到兩個身高一丈多的人共捧一朵白蓮花,如小車輪般大,三重花瓣,葉子長一尺多,光凈可愛,至玄奘身旁說:「法師您從無始以來所有煩惱和有情的各種惡業,都藉這小小的病苦全部消除,應該高興。」玄奘四周看了一下,合掌良久,之後右脅而卧,不再說話,也不再動作。
- 五日夜半,弟子大乘光等人問玄奘:「和尚決定得生彌勒內院不?」玄奘回答:「得生。」言畢,氣息漸微,安然逝世。
- 公元664年3月8日(二月五日)夜晚,玄奘圓寂。
- 高宗聽聞此事哀慟傷感,罷朝數日,一連數次感嘆:「朕失國寶矣!」
- 玄奘的遺體被送抵長安,暫時安置在慈恩寺的翻經堂,他所翻譯的經書也全都交給慈恩寺保管。遺體停留期間,玄奘的弟子數百人痛哭不已,京城的僧侶和百姓也前來弔唁,每天都達到上千人。
- 公元664年四月十四日,玄奘下葬。從皇室到百姓,從佛門到俗世,長安附近五百里的送葬者,有一百多萬人。根據玄奘的遺願,玄奘的遺體被安葬在長安東邊的白鹿原。當天僧俗三萬多人留宿墓地。十五日清晨,下葬已畢,這些人才慢慢散去。
- 據說唐高宗從皇宮高處,因望見玄奘的墳墓而經常傷心。五年之後,高宗皇帝下詔將玄奘遺體遷葬於長安南邊的樊川,並建寺造塔,即興教寺。(樊川在陝西省的長安縣,玄奘的舍利塔就屹立在這裡,舍利塔兩側,埋葬著他的兩大弟子窺基和圓測。)
————————————————————————————————————————————
晚年的玄奘其實並不太平,牽涉上一系列的政治風波,以及佛門新舊勢力的爭鬥,此處附上劉淑芬教授的論文,有興趣的可做進一步了解:玄奘的最後十年(655
PS:加點東西。網上流傳,所謂的玄奘晚年打壓別的譯經僧人,大概就是出自這裡———「關於百家講壇錢文忠教授在玄奘西遊記(三十五)晚年風波中提到的被玄奘法師打壓的印度僧人福生。」——感到莫名的不爽,我得找點東西反駁一下。
- 據《續高僧傳》卷四〈那提傳〉、《開元釋教錄》等諸錄載,那提(漢譯福生)曾受玄奘排斥,故譯經宏願未遂云云,就此熊十力、張建木均曾撰文質疑。熊氏在〈唐世佛學舊派反對玄奘之暗潮〉一文中謂︰『蓋當時舊派反對奘師新譯,借那提之事,以造作謠言,誣陷奘師,群情如風波,轉相傳播,而奘師遂受千古不白之冤。』並列舉數疑點,以駁斥諸錄所記。張氏亦條舉數疑點以駁斥之,且謂〈那提傳〉是一篇有問題的傳記。
◎附︰張建木〈讀『續高僧傳·那提傳』質疑〉(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 道宣《續高僧傳》第四卷中的〈那提傳〉,我認為是一篇有問題的傳記。傳中提到那提是一位親傳龍樹大師衣缽的了不起的大法師,唐·永徽年間來到中國長安,隨身帶著很多梵本經論,想在中國翻譯弘通,但受到玄奘法師的阻力,志願未遂。若果真有這件事,當然是玄奘法師的盛德之累。可是如果把這篇傳記仔細讀一下,就不難發現不少可疑之點。現在把我認為有疑問的傳文徵引如下,並分別加以論列︰
- 『那提三藏,唐曰福生,具依梵言,則雲布如烏代邪。以言煩多故,此但訛略而雲那提也。』按布如烏代邪原文當是Punaudaya。《南條目錄》根據別本作布如烏伐耶,因此還原為Punpa^ya(Puna+tupa^ya)。按upa^ya,此雲方便(漚和),意譯不當作『生』。而且『伐』字古代是個有舌音收尾的入聲字,通常用以作為bat、bad、bar或vat、vad、var的音譯字,不當以之作pa^的對音。
- 這一層且不多談,問題是布如烏代邪如何竟『訛略』為那提?根據何種音理來說明這種『訛略』?道宣也參加過譯場,縱然一時鬧不清,也可以問問別人,胡裡胡塗地就說布如烏代邪訛略為那提;未免令人不解。因此,首先這個人的名字就有問題。
- 『以永徽六年(655)創達京師,有敕令於慈恩安置,所司供給。時玄奘法師當途翻譯,聲華騰蔚,(中略)既不蒙引,返充給使。』那提既蒙敕令住在慈恩寺,何以必須玄奘牽引?如永徽三年阿地瞿多來長安,也是奉敕安置於慈恩寺,然而他在翻譯《陀羅尼集經》時就得到當時權貴英國公、鄂國公的支持(參看《開元釋教錄》卷八)。那提若是如傳中所述那樣有學問,何以當時顯貴竟沒有任何人作他的護法!
- 而且,今本那提所譯《師子莊嚴王請問經》的卷首,有一篇題為道宣所撰的序文里說︰『皇上重法,降禮真人,厚供駢羅,祈誠甘露。』同樣,在那提所譯《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的道宣序文說︰『來儀帝里,頻謁天庭,降厚禮於慈恩,將歸飛于海表。』當時皇帝既是對他那樣『降禮』,給了他那麼多的『厚供』,並且向他祈求『甘露』,他也『頻謁天庭』,那末,玄奘這一關,何必一定要過?還落得『返充給使』?可疑,可疑!
- 還有一點應該提到,題為道宣所撰的這兩篇經序,只說那提在龍朔三年(663)來長安,而《續高僧傳》說是永徽六年來長安,顯慶元年(656)奉命赴南海採藥,龍朔三年返回長安。若果然是永徽年間帶著梵本來到長安,同一著者所撰的經序,何以竟隻字不提?這也是可疑之點。
- 『龍朔三年還返舊寺,所齎諸經,並為奘將北出。』『北出』不知何所指(玉華宮在陜北,最可能是指玉華宮)。玄奘自己將來的梵本經論都沒翻完,何必攜出另外的經?而且由顯慶元年到龍朔三年,即〈那提傳〉中所稱那提離開長安的幾年間,玄奘到過洛陽,住過西明寺、玉華宮。到洛陽去,不可能隨身攜帶那麼多的梵本。到玉華宮的目的,主要是為譯《大般若經》,其次所譯的幾部卷頭不大的毗曇、唯識諸論,玄奘自己應有梵本,沒有必要把其他眾多梵本帶去。若是曾經把慈恩寺的大部分梵本都搬到玉華宮或新建成的西明寺,那麼,這是一件大事,史傳上應當有記載,如把經像從弘福寺移到慈恩寺,《慈恩傳》就有明文,可是在有關的史傳中找不到從慈恩寺移出梵本的敘述。相反,在《慈恩傳》卷十敘述玄奘身後時說︰『自余未翻者,總付慈恩寺守掌,勿令損失。』冥詳的〈玄奘行狀〉也說『自余未翻本,付慈恩寺好掌,勿令損失』。既然未翻經論交慈恩寺保管,大部分梵本一定始終放在慈恩寺。
- 而且,當佛陀波利譯完《尊勝陀羅尼經》之後,原本被留在宮內,波利請發還,即蒙允許(《開元錄》卷九)。如果真是屬於那提的梵本被玄奘帶走,他請求皇帝催玄奘發還,想來也不是作不到的。
- 還有,那提如果真像傳中所述那麼有學問的話,照一般情況應該能夠背誦一些重要經論,似乎不至於沒有梵本就束手無策。
- 『惟譯八曼荼羅、禮佛法、阿吒那智等三經。』據《開元錄》說,《師子莊嚴王請問經》,一名《八曼荼羅經》。奇怪的是,道宣所撰的《大唐內典錄》中沒有著錄這三部經。《內典錄》有的本子卷首題『麟德元年(664)撰』,有的版本後序作『龍朔四年(即麟德元年)出』,時間在那提譯經之後,如果道宣那麼欽佩那提,何以不著錄那提所譯的經?若說《內典錄》主要部分脫稿較早,道宣既然為那提作傳叫屈,寥寥的兩三部經名也似乎應該補入。最早著錄那提所譯經目的是《武周錄》,這部目錄常常註明出處,那提所譯的經並沒說明出於何錄。《開元錄》卷九︰『惟譯八曼荼羅等經三部,(中略)豐德寺沙門道宣綴文並制序。』這話可能也有問題,若是道宣真的作過那提的助手,何以在《續高僧傳》〈那提傳〉中不提?道宣曾助譯《大菩薩藏經》,見於《續高僧傳》〈玄奘傳〉。此處似乎也應當同樣加以敘述。
- 『那提三藏乃龍樹之門人也。』龍樹的生卒年月不可確知,關於龍樹的年齡有一些神話式的傳說,如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第十五章。按常識來推,龍樹不會到唐朝有弟子。《慈恩傳》卷二也提到玄奘在磔迦國曾遇到一位龍樹的弟子長年婆羅門,他當時已經活了七百歲。當然可能有這類的傳說。但以道宣這樣飽學的出家人,關於此事只敘述這麼一句,似乎也過於簡單輕率。
- 『大師隱後,斯人第一。』大師當指龍樹。這話更離奇!如果那提的造詣竟然超過了提婆、無著諸師,在印度本國也應該有所表現,何以默然無聞?縱然有人說過這類的話,道宣能這樣輕信嗎?
在這篇五百三十餘字的小傳中,居然發現這麼多的疑竇。現在這裡姑且不下結論,僅提出一些問題供佛教學者考慮。即︰
(1)《續高僧傳》自序稱『正傳三百四十人(一作三百三十一人),附見一百六十人。』而今本正傳凡四八五人,附見二一九人(據陳援庵先生《中國佛教史籍概論》所統計)。其所增多的部分,是否都出於道宣的手筆?(陳先生以為仍是道宣所作,但未提供充分證據。)由此就可以考慮〈那提傳〉是否真是道宣所作。
(2)大藏中所收那提所譯經的序文是否是道宣所作?抑或出於他人的依託?
(3)玄奘阻礙那提的譯經有無其事?
(4)那提在佛教史中的地位如何?是否就可以信賴今本《續高僧傳》〈那提傳〉中的敘述?
在這些問題未得到澄清以前,〈那提傳〉中的敘述最好不要當作信史來徵引。
參考數據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一;《續古今譯經圖紀》;W. Pachow《Chinese Buddhism|Aspects of Inter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
【原來你是這樣的玄奘】
在中國,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男生組合,比小虎隊、F4、五月天、TFBOYS出道更早。
其中有一位成員,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嚴格意義上來說連父母都沒有,最高全日制教育不過是肄業於靈台方寸山某著名技校,也僅僅是取得同等學力。
雖然出身寒微,但並不影響他成為無數中二少年心中的男神。
隨便有人對他說一句:你咋不上天呢,他就敢打上凌霄寶殿,和天界最高行政長官去掰扯掰扯,比宋仲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我有一個夢,我想我飛起時,那天也讓開路,我入海時,水也分成兩邊,眾神諸仙,見我也稱兄弟,無憂無慮,天下再無可拘我之物,再無可管我之人,再無我到不了之處,再無我做不成之事,再無我戰不勝之物。 」—今何在《悟空傳》
霸道!
孫悟空確實霸道,但霸道也要按照基本法,觸犯法律的後果是會有一位長者出來開啟碎碎念:前方高能,哄嘛彌嘛嘧哄。
孫悟空的獲得性血管緊張偏頭痛就會立即發作。
我們今天就把主角光環交給這位執法的長者,西遊組合的領袖擔當Teamleader:玄奘法師。
玄奘有另外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號:唐僧。說到唐僧,有人想到是這樣的:
這樣的:
肯定會有人想到這樣的:
但印象最深的估計是這樣的:
古典名著《西遊記》的廣泛傳播,讓唐僧承包了懦弱無能、不辨正邪這兩個關鍵詞。
如果唐僧地下有知,他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
我們錯怪他太久,是時候還原一個真實的玄奘法師了。
【出身】
在小說《西遊記》里,我們的主角玄奘身世充滿傳奇:「父是海州陳狀元,外公總管當朝長。」
父親能被皇上欽點為狀元,除了高考成績全國第一外,在政治思想上一定要符合封建主義核心價值觀;
外公的朝長職位在古代有另外的稱呼:內閣首輔、丞相、閣揆,現在相當於國務院總理。
雖然這樣,也沒能避免他「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臨惡黨」。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確實姓陳,叫陳禕,是不折不扣的幹部子弟。高祖、曾祖、祖父都身份顯赫,到他父親陳慧這一輩雖然衰落,也還是謀了個縣團級的職位。
最大磨難是十歲左右父母因病醫治無效去世,遠沒有小說那樣離奇。
【出家】
十三歲時,陳禕同學追隨二哥長捷法師在洛陽凈土寺以旁聽生的身份學習佛法。靠著「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的遠大志向,加上高得也是沒SEI的顏值,最終通過考試變成正式學僧玄奘。
考試委員會給出的評語是「誦業易成,風骨難得。若度此子,必為釋門偉器!」
放在今天,這就是佛界年度最具成長潛力新人。
通過考試後的玄奘,並沒有像今天的學生一樣考上大學就開始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他:「備通經典,而愛古尚賢。非雅正之集不觀,非聖哲之風不習……」
妥妥的學霸級別。
學霸玄奘當時學習的佛教典籍中有一本《大般涅磐經》,這本書當時在佛學界的流行程度,可以和現在互聯網界的《從0到1》比肩。另一本《攝大乘論》,是把大乘佛教所有經義彙集起來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佛典, 是當時佛學界最權威的資料庫。
自此玄奘同學潛心向學,後輾轉許多地方,24歲那年,玄奘在長安遇到了一個很會念經的外來和尚波羅頻迦羅蜜多羅,自此觸發了玄奘法師的西行取經計劃。
【出城】
電視劇《西遊記》里有這樣的畫面:
當天晚上7點的《新聞聯播》以頭條的形式做了報道:
各位大唐的子民晚上好,今天是貞觀十三年X月X日,今天上午早些時候,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偉大光榮正確的太宗皇帝在首都郊外慈恩寺送別了西行取經的玄奘法師一行,太宗皇帝在現場發表了重要講話。
皇帝表示:高僧大德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有力證明了我們大唐在文化領域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太宗皇帝親自為玄奘法師授予通關文牒,並贈送了紫金缽盂和一匹白馬。
而真實的歷史是:玄奘根本沒能得到西行取經的批准。我們今天嫌對中國免簽的國家少,而當時的唐朝根本不許國民出境,他剛走進出入境管理局說要申請「過所」,工作人員客氣地對他說了三個字:
然而官員的阻止對玄奘來說根本沒有什麼那啥用,他繼續為西行做準備,練習外語、購置行囊,終於在他28歲那年Cosplay成難民混出長安城。
「與尋找食物的難民的不同,玄奘離開長安不是逃荒,而是為了實現根植於心中多年的一個夢想,他的目的地在遙遠的西方,兵荒馬亂,盜匪橫行,西去之路危險重重。玄奘明白,他很可能再也無法返回大唐。」
—紀錄片《玄奘之路》
【出境】
玄奘出走的方向,成了兩部電影的名字,一個是港片《一路向西》,一個是希區柯克的電影《西北偏北》。
一路的方向 照耀我心上 遼遠的邊疆 隨我去遠方
YO YO Come on Baby Go!
於是他Go到了涼州,涼州地方官李大亮接到密報:」有僧從長安來,欲向西國,不知何意。」李大亮惜字如金只說了兩個字:遣返。
我們都聽說過現在阻攔上訪那些政府公務員的手段,可是當時的官員在服務意識和執政手法的先進性上都不夠。遣返只是口頭上的,並沒有把玄奘押解回長安。
於是玄奘這個耿直BOY不但沒回長安反而偷摸地繼續西北偏北到了瓜州。
在瓜州,玄奘要通關升級,需要連刷葫蘆河、玉門關、五烽幾個副本,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更大的麻煩來了。
涼州地方官祭出大招,發布了通緝令:「有僧人玄奘,欲入西藩,所在州縣宜嚴候捉。」
戰五渣玄奘又受到了1000點傷害。
幸運的是執行此次打擊任務的人叫李昌,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認為玄奘要做的事情功德殊勝,於是他要驗證玄奘是否真的發願去天竺取經。
他拿著通緝令找到玄奘,兩眼直鉤地盯著他一言不發。
玄奘故作鎮定:「瞅我干哈?」
李昌:「我為啥瞅你你心裡沒數嗎?」
玄奘就是玄奘:「啊,你說辦暫住證是吧!」
李昌只好主動提起取經的事情,他說了這樣的話:」師實能爾者,為師毀卻文書!」
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你問我資瓷不資瓷,我縮資瓷!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不敢使那張圖片)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不敢使那張圖片)玄奘立下宏誓大願:「貧道為求大法,發趣西方,若不至婆羅門國,終不東歸,縱死中途,非所悔也。」
彼時玄奘KPI只有一個:成功偷渡出境。
【出生入死】
小說《西遊記》中,唐僧遇到威脅他生命的是各種妖魔鬼怪,包括各路神仙家的寵物都能出來想把他當刺身吃掉,可見當時領導幹部對家庭也是疏於管教的。
而在真實的玄奘西行過程中,是嚴酷的氣候和惡劣的地理環境時時要置玄奘於死地。
玄奘首先要進入的地段,就是今天甘肅瓜州的茫茫戈壁灘,是800里莫賀延磧的一部分。(磧:[qì] 沙漠。不生草木的沙石地。)
關於這個地方,1930年新疆出土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有這樣記錄:
「莫賀延磧,長八百餘里。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是時,四顧茫然,人鳥俱絕。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
用一句話說就是:條件差到喪心病狂,根本不適合生命存在,惡劣如斯,也是夠了。
玄奘剛走了100里的左右的時候,可能由於意識錯亂,失手打翻了隨身攜帶的水袋,
「千里之資,一朝斯罄」。
玄奘猶豫再三,決定暫時放棄這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回去取水。
在他差不多折返10幾里的時候,玄奘再度發誓:
「今何故來,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
。
得到確切消息有三個途徑:
1.歷史。唐三藏並不是第一個取經的人,晉朝人法顯有過取經的經歷。
2.唐朝僧人口中。唐三藏取經之前和當時的好多高僧有過交流學習,從他們口中能得知一些消息。
3.外國僧人。唐朝的長安是世界級別的大都市,文化繁榮,有好多外國人來到長安,就包括好多印度僧人(據說還有非洲人),從他們口中得知印度確有真經。
唐三藏有沒有放棄過?
唯一一次有放棄的念頭是途徑沙漠時候一不小心把水壺丟了,沙漠中丟了水壺有多嚴重的事故,你想想的都知道,然後唐三藏掉頭返回了一段路程,最後憑藉自己毅力又重新前行,最終走出沙漠。接下來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到達了印度,來到了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大學。
真實的唐三藏取經完全就是一部勵志片,絕對讓你熱血沸騰。
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在《三藏法師傳》中有這麼一段故事:
玄奘法師在穿過大唐國境時為了避開第五烽,直接選擇了從第四烽進入八百里莫賀延磧大沙漠,而要穿過這個渺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必須先找到野馬泉備足飲水,但是玄奘法師在進入沙漠一百多里後卻迷失了方向了,找不到野馬泉的所在。
而此時,內心焦急的玄奘法師在喝水時,卻又失手把隨身攜帶的水囊掉到了沙漠上。「千里行資,一朝斯罄!」 一下子陷入了絕境之中。
此刻,玄奘法師面臨兩種選擇:
要麼向東回去,也許還能得以生還。
要麼繼續向西進入八百里大沙漠,那麼幾乎是選擇了死亡。
而玄奘法師在這個時候也沒有辦法,又迷路,又沒有水,想先回第四烽。只能先違背了自己「絕不東移一步,以負先心」的誓言。回第四烽取水。
向東只走了十餘里,玄奘法師停了下來。 想起了當初立下的宏願。自念:「我先發願,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今何故來?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於是調轉馬頭,在八百里莫賀延磧中繼續向西而行。
玄奘法師在大沙漠中四五天滴水未沾,最後瀕死時,那匹識途的老馬才找到水源。
---------------------------------------------------------------------------------------------------------------------------------
原文如下:
時行百餘里,失道,覓野馬泉不得。下水欲飲,袋重,失手覆之,千里行資一朝斯罄。又失路,盤迴不知所趣,乃欲東歸還第四烽。行十餘里,自念:「我先發願,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今何故來?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於是旋轡,專念觀音,西北而進。是時四顧茫然,人鳥俱絕。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雖遇如是,心無所懼,但苦水盡,渴不能前。是時四夜五日無一渧沾喉,口腹干燋,幾將殞絕,不復能進,遂卧沙中默念觀音,雖困不舍。
真是懶得答啊。
唐僧從哪得到的消息?
你每次看西遊記都從三打白骨精開始看么?
觀音菩薩顯靈那段難道是三國演義么?
———————————————————
題主要問玄奘法師,麻煩你把西遊記的標籤撕了,添加必要的問題描述:
真實的玄奘法師為什麼要去西天求取真經?
因為玄奘是天才型的僧人,把唐朝已經有的經文翻譯版本研究得差不多了,結果發現因為譯者的理論水平和教派傾向不同造成了五花八門的各種佛經,這些歧義流傳進中土就成了相互關聯又針鋒相對的論戰。這樣發展下去,末法時代指日可待呀可惡。天才選手玄奘不想讓這些謗佛言論牽著鼻子走,想自己去研究最原初的經文,那就得看原版教材啊!
原版佛經哪家強,那爛陀寺美名揚啊!
那可是佛經傳說中的聖地。佛教本來就是外來宗教,發源地在哪,佛經里寫的明明白白啊。你不看聖經當然不明白耶路撒冷的神聖,不看佛經哪裡曉得舍衛國在哪邊喲。。。
玄奘作為虔誠的佛教徒,大乘佛法的一生追求者,為了出國留學自學梵文,自學野外生存,不畏天山高險,不戀公主胡姬,偷渡處境又學成回國。這份意志力豈是不明白宗教信仰正確打開方式的凡人能瞻仰的呢?
背景:武德九年(626年),此時適逢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波頗其人: 波頗,即波羅頗迦羅密多羅,意為明知識,中印度人,出身剎帝利種姓。10歲出家,誦一洛叉大乘經約10萬偈,受具足戒後,改而學律藏,後又修習禪定12年,復南遊摩伽陀國那爛陀寺,從戒賢論師學17地論,因17地論兼明小教,波頗也因此兼誦一洛叉偈小乘諸論。波頗識度通敏,又很有風度,所以很受尊重。其弟子般若因陀羅跋摩等,相繼領徒歸國匡化,也都很有成就,很受各國王臣的歡迎。貞觀三年(629年)三月,唐太宗決定恢復譯場, 波頗當年主持譯事,阻力很大,還有人攻擊波頗「僥倖時譽,敢馳於後,故聚名達,廢講經論。」幸有沙門靈佳挺身申辯,譯事才得以繼續進行。波頗、靈佳還想擴大譯經隊伍,將波頗帶來的梵本佛經盡數翻譯,終於未能如願。至貞觀七年四月波頗圓寂,僅譯完3部38卷。 波頗譯經成績雖然不大,但他是唐代主持譯場譯經的第一人,開創之功,自不可沒。 波頗的東來弘法與譯經,對玄奘的西行取經與更大規模的譯經也有一定影響。
原因:玄奘曾「遍謁名賢,備餐其說」,對於佛教各派的「各擅其宗」,常感到「莫知適從」。而適逢波頗來到長安,向他介紹了印度那爛陀寺戒賢論師所著的《瑜伽師地論》,認為此論可以概括佛家學說。
結果:激起了玄奘「誓游西方,以問所惑」的決心。原因就是,佛經來自天竺,這個驚天大秘密,不光玄奘知道,長安市場上賣燒餅的胡人都知道…雖然那時候玄奘沒有谷歌地圖,沒有網際網路,但是絲綢之路通了幾百年了好么…請不要以為印度次大陸是玄奘的地理大發現呀…在玄奘去天竺之前,法顯已經早在五世紀初就去踩了一遍點,回來寫了本《佛國記》…而連法顯也談不上是開路先鋒…玄奘在西域的大沙漠里咋辨別方向呢?順著之前掛在絲綢之路上的商人和求法僧人的骸骨走就可以了…可以說,西行求法的中土僧人前仆後繼,而玄奘,我的偶像,擁有了那些犧牲掉的僧人們沒有的運氣,天才,外交手腕,堅韌不拔的精神…不說了說多了又想哐哐給玄奘磕頭…
玄奘真實的故事個人認為跟西遊記一樣傳奇,有種他就是為佛學而生的感覺。
至於怎麼知道,當年的長安不亞於今日的紐約北京上海,到處可以見到外國人的影子,古代版的大都會。所以從印度僧人那裡得知印度的佛學博大精深也是可能的。
而且玄奘一定要去印度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要學習梵文,因為當時的佛家經典大多還沒翻譯成中文,像非常有名的《心經》就是玄奘翻譯的。後來他回國之後終其一生都在翻譯佛經。
第一的高票答案實在太「蔚為壯觀」了,我光就這個問題來回答一下。
其實我不太理解,唐玄奘是從哪兒得到天竺國(古印度)能取到真經的確切消息這個問題是怎麼成立的?
天竺(古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中國的最初佛教典籍都是從印度直接或間接傳過來,並直接或間接的從梵語翻譯成漢文的。從理論上講,佛教的「三藏」典籍,分為經律論三部分,經是佛所宣說的佛教教義,這應當是不可變更修改的;律是佛為僧人定下的行為規範,這也是比較基本的,只能有細節改變的;論是佛及其弟子對佛說經義的詮釋和發揮,只有這個部分才可以自由演繹,並且由不同的演繹方向形成了不同的部派。所以作為佛教發源地的天竺,自然是有著最原始的梵文經律和卷帙浩繁的經論,這點不用質疑,唐玄奘去天竺求取真經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只可惜古印度的佛教在十三世紀初葉由於伊斯蘭軍的侵入和對佛教毀滅性的打擊,就已經消亡了。而玄奘西行是在公元六世紀,正是古印度佛教欣欣向榮的時期。
and,西遊里的西行了十幾年是不準確的,唐玄奘的取經歷程是:貞觀三年(629)從長安出發,途徑十六國,歷時四年,抵達中印度的那爛陀寺,此後十餘年走遍印度,求學問道搜集經論典籍,於貞觀十九年(645)返回長安,攜各類大小乘經論典籍657部,然後在長安開啟了長達19年的譯經生涯。
參考書籍:《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 李富華 何梅 著
其實想想,歷史的玄奘比小說里的唐僧難多了
小說里的唐僧明裡孫悟空保著,暗地裡六丁六甲伽藍土地各路神仙,遠處還有各方神佛作後台,不作死就根本死不了(比如畫個圈讓你別出來你就老老實實呆著別出來啊)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雖然沒有妖魔鬼怪,但是沙漠雪山劫匪兵變隨便一個就要了小命,而且不能存檔,沒人知道
另外既然西域和尚來中原的一大堆,大概當初去取經的也不止他一個,但是只有他意志力強運氣好,剩下的不是果斷放棄了就是死在某個不知道的角落了
老版西遊記,取經回長安的時候有一首插曲,其實很好聽,水平不在片尾曲之下
一年年含辛茹苦經冬夏
幾萬里風霜雨雪處處家
取來了真經
回返我華夏
鬢添白髮 減損韶華
戰勝了八十一難心不老
贏得了世代傳頌是酬答
休誇說妖魔鬼怪全打怕
莫提起險山惡水都平踏
又一條征程
正擺在腳下
自度度人 自覺覺他
要把這真理妙諦播天下
要讓我九州處處披錦霞
功業總無涯
想改題目,但是不知怎麼改?
歷史上本不存在古印度這個國家,天竺實際上是現代尼泊爾及巴基斯坦、阿富汗的一部分區域,跟印度無關,佛教傳於尼泊爾而非印度,
當然這是題外話。
自東漢開始就不斷有佛教經典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上,先秦諸學,兩漢經學,隋唐佛學,宋之理學,清之金石學分別代表同時段文化,隋唐佛學的發展就是基於魏晉南北朝大量的佛教經典傳入中國,在不斷吸納和消化的過程中開始向中國本土漢傳佛教演變而產生的佛教輝煌時代。玄奘所在的洛陽城是隋代首都,大德高僧雲集,名寺古剎遍地,當初北魏洛陽城一個道路兩側都能分別誕生攝論宗與地論宗,可想而知佛法之盛與底蘊。
從別人口裡 或許在半道上動搖過 但他可能已迷路
當時印度流行的是唯識宗 玄奘也學唯識一系 但是中國的唯識學一直不如中觀一系(既缺少人才也缺少足夠感冒的受眾)
所以玄奘覺得中國當時佛教不行而萌發去印度取經是特指唯識宗而言的
實際上漢傳佛教主流一直並不是唯識
玄奘是一個絕學的見證者傳播者
玄奘法師的八識,規律。是不朽的貢獻。
圓明初發/三界輪時/遠行地後/遍照無漏。
指我們所看見的日出,是指地球自轉了一日,智日輪出,普照世間。唯識!
〈金剛經〉善現,於一日以初中後三時分成三界,自體等身布施恆沙河。
世尊,今三時中普發一趣,為大乘者說,於一切法隨轉輪自在故。
看過12集的《玄奘之路》紀錄片,裡面有一集提到當時26歲的玄奘雖然已經走訪了當時的唐朝中原地區大部分的佛廟,精修佛法,但對當時的佛法門派之多,教義不同而對佛法真諦感到迷惘疑惑。
一次他在一個來到中國講經的印度僧人那裡得知,印度有一個叫那爛陀的佛學大院,裡面有近百歲高僧戒賢法師通曉一切經論,他的疑惑可以在那裡找到答案,求學心切的玄奘便前往西行。佛教在漢朝時傳入中國,中國人也認為其來源於西方世界,而當時的印度正是位於中國西方,通往西方世界的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這也是玄奘西行選擇的路線。
根據《三藏法師傳》記載,玄奘是一個意志堅定、很少流露自己感情的人,從他經歷了禁門追捕、從沙漠和雪山中九死一生,躲避強盜野獸的種種非常人能忍受的經歷中可以看出,他去西方取經的意志堅定。而且不得不說,不少人在他之前也有過西行經歷,但更多人的人卻死在中途,他的成功除了堅強意志,更多的還有機智謀略以及運氣。他明白要安然無恙經過一個陌生地方,就要和當地最高負責人做交涉,何況他還是個偷渡僧人。他先是和當時控制西域大部分地區的西突厥帝國可汗交涉取得了信任,大大保障了他的西域之行。同時他也明白,在絲綢之路上,官宦、商人和僧侶的關係密切,他們能為他提供物質資助,而他則為他們提供心靈慰藉。而在反回之時,他在與唐太宗上書懺悔了自己偷渡的錯誤,又把帶回來的經典的功勞歸功於皇帝,這讓皇帝非常欣喜。同時正值大唐鼎盛時期,為回國之旅減少了後顧之憂。
但在無論如何,如果一個人在將近19年的旅途中沒有堅強信念和精神信仰是沒有辦法支持下去的,他的信仰就是佛祖,他的使命就是西方取經、弘揚佛法。有人說一個人一輩子的精力只放在一件事情上,把這件事情做到精緻,多過萬件事做得平庸。我想玄奘的精神至今也值得我們學習吧。
在真實歷史中,玄奘形象和《西遊記》中大相徑庭,有興趣可以看看紀錄片《玄奘之路》,讀讀《大唐西域記》。
心存敬佩
玄奘發現一個胡人跟在他身後。這個胡人叫石槃陀,他請求玄奘為他摩頂受戒,玄奘答應了他。這是玄奘收的第一個弟子。玄奘告訴石槃陀自己的西行之意,胡人很爽快地答應了,準備第二天偷渡出境。
====================================
錢文忠是搞文字學的,對佛教沒什麼研究。
玄奘作為高僧,一般來講肯定給許多人授過戒(授過戒的,可以算作是弟子),不可能到邊關才收到一個弟子。
既然是說成「西行路上的第一個弟了 」,恐怕也難成立,因為玄奘在路上講過法,借講法的機會給一些聽法者授戒,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波頗,即波羅頗迦羅密多羅,也就是濟度羅漢,波羅密宗者。
玄奘法師在長安遇到了他,得知了當時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
推薦閱讀:
※劉邦成功後為什麼殺功臣?
※隋朝哪些歷史被嚴重低估或者忽略了?
※三國里董卓為什麼那麼厲害?
※中國的歷史上所謂的門閥,士族到底在當時是怎麼的一個盛況?是怎樣興起?又是怎樣衰落的?
※《曹劌論戰》中魯公怎麼會讓一個鄉間村夫曹劌來打這麼關鍵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