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成功後為什麼殺功臣?
高帝五年,漢初劉邦稱帝,有封王封侯者百餘人,這些漢初功臣中,大家熟知的有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曹參、陳平、灌嬰、周勃、樊噲等人。其中,韓信、彭越、英布被誅,恰巧三人都是異姓諸侯王。
而漢高祖劉邦誅殺的功臣,大多是異姓諸侯王(還有陳豨)。
王的地位高於侯。有一個問題,漢初功臣那麼多,有哪些人該被封王?難道是僅以軍功論?蕭何、張良不提,曹參攻下兩國、一百二十二縣,戰功僅次於韓信 ,分封時地位低於彭越、英布等人,這是為何?
原因在於蕭何、張良、曹參他們的嫡系身份,劉邦沒有封他們為王的必要。而分封其他諸侯王,卻是迫於無奈。彭越、英布、張耳、臧荼這些人原非劉邦陣營人物,有幾人本來就是原先項羽分封的十九國諸侯中的一員。劉邦與項羽爭霸最終得勝,實在仰仗於與他們的連橫合作。韓信雖可稱是劉邦嫡系,但在韓信攻略齊地後,成為僅次於項羽、劉邦的第三大勢力。在楚漢相持的形勢下,韓信的立場左右著戰爭的結局,齊、楚之立更是他以手中兵權要挾劉邦的結果(勝項羽後,劉邦馬上收回韓信的兵權)。
盜匪劫掠之後,參與者都要分一杯羹,這是常理。軍功階層或王或侯,也是歷朝歷代馬上得天下後的必然秩序。
這些異姓諸侯王都立於劉邦稱帝之前,分封只是對既成事實的承認。當時,劉邦僅是漢王,尚屬於項羽式的霸王,與其他諸王尚「亡上下之分」。異姓諸王有權置丞相以下所有官吏,自為法令而「不用漢法」、「自拊循其民「。即使後來劉邦稱帝,誅殺異姓諸侯王,卻又另立一批同姓諸侯王,與諸侯王」共天下「的局面也沒有多少改變。王畿與東方諸侯國的分立,這種郡國並行制,實在是西周封建的翻版。(漢初,漢室直接控制的地域也只有關中、漢中、巴蜀、河北、淮北、江漢等地,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景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後,形勢才開始扭轉。)
異姓王難以把控,林立於東方的局面對劉邦十分不利,甚至使他不敢都洛陽。定都長安,正如張良所說,是出於」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的目的,而後再找機會剪除異己。而另一方面,異姓王也未必能安分守己,滿足於分贓結果,而一人謀叛,則牽動全局,人人自危。事實上,諸王被誅,每人都有謀反的舉動。威脅到皇權,又哪有善終的道理,必定是場你死我活的較量。
皇帝雖愛猜忌,但異姓諸侯王之外,漢初功臣多以善終。
推薦閱讀:『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李開元著)『漢代政治與春秋學』(陳蘇鎮著)
嚴格來說異姓王根本不是劉邦的「臣」,在劉邦眼裡他們和項羽沒什麼區別,只是大家先聯合起來幹掉一家最大的,諸侯的實力和心態不會因為劉邦自己稱個帝就改變的,所以諸侯眼裡劉邦還是那家最大的,不知道又什麼時候聯合起來也把他幹掉了。
楚漢之爭是戰國的延續,平定異姓王的戰爭是楚漢之爭的延續,七王之亂是誅殺異姓王戰爭的延續。
劉邦生在戰國長在戰國,在當時的人看來,秦朝的大一統只是一個小插曲,諸國並立才是正常狀態。
如果站在劉邦同輩人的角度,就不難理解項羽大封諸侯,和劉邦殺了異姓王又封同姓的舉動。也不難理解諸侯稱「臣」時的心態。
商周數千年形成的秩序不會因為秦國十年的統一戰爭就突然消失,歷史的慣性是巨大的,影響後世又幾千年,統一的帝國秩序,是在漢初幾代皇帝手中緩慢建立起來的。
按照馬教的觀點,歷史是曲折前進、螺旋上升,如果把分封制到大一統看作這樣一個反覆過程:戰國並立——秦統一戰爭——秦末列國的復國和項羽大分封——劉邦剪除異姓王戰爭的統一——劉邦分封同姓——漢初削藩的統一叛亂戰爭——武帝時的大一統。
從這個角度來看,劉邦「殺功臣」的舉動,和後世的開國之君殺功臣,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別人是怕子孫被中央的權臣篡權,他這是在削藩。如果比較的話,應該和別的削藩運動相比較,比如康熙平三藩,吳三桂也是大清大大滴功臣啊。
判斷屬於哪種性質,只要看殺掉這個功臣,是需要一場波及全國的統一或者平叛戰爭呢,還是開會的時候派兩個武警就把人逮起來了。
皇權自古不下縣,直到上世紀本朝才用電報電話和基層黨組織,把中央的意志插進村級行政機構,而後來的村級民主自治可以看作這個過程的反覆。
真正徹底完成全國大一統的,其實是本朝的鐵路建設,高鐵網路的建成會徹底終結任何分裂的可能,並把中央的意志沿著鐵路向海外延伸。而馬督工在貴乎也提到過量子通訊技術對中央地方政治的影響。
瑪德我都扯了些什麼……
首先,你這個問題表述不夠準確。如樓上有人說的那樣,劉邦殺的幾乎都是如韓信之流的異姓王,並沒有鳥盡弓藏,大肆屠殺功臣,比起明太祖朱元璋,他算是很仁慈的了。跟隨劉邦起兵的嫡系—豐沛功臣集團,如蕭何、曹參、周勃、樊噲之流大都得以善終。
其次,樓主在看到劉邦殺韓信等人時,有沒有考慮過這些人自己有沒有過失呢?這些人有沒有像張良之流那樣做到謙退自抑呢?
拿韓信來說,他強迫劉邦封其為假齊王,又在約定共討項羽時失期不至,直到劉邦正式宣布把齊地分封給他時(前面只是假齊王,也就是代理齊王)才領兵助戰,早就犯了劉邦的忌諱,更不要說他後來的確造反了。可以說在韓信逼迫劉邦封他為王時,劉邦殺心已起,他終究是難逃一死的。
所以,韓信之流的悲劇,一定程度上是他們咎由自取。當然,劉邦剷除異姓王,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以實現漢朝的長治久安,這也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
《資治通鑒·漢紀》、《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對韓信之死有精闢的論述。
一 司馬光:臣以為高祖用詐謀禽信於陳,言負則有之;雖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漢與楚相距滎陽,信滅齊,不還報而自王;其後漢追楚至固陵,與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當是之時,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顧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則信復何恃哉!夫乘時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報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於人,不亦難哉!
二 司馬遷: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再比如彭越,和韓信一樣,當初劉邦追擊項羽時,他也不出兵助戰,致使劉邦在固陵大敗,直到劉邦承諾事成之後封其為王才肯出兵,完全是一副投機者的討價還價的心態,早就犯了劉邦的忌諱,讓他非常的不爽。
後來,彭越被封為梁王,本有發兵追隨天子作戰的義務。但在劉邦征討陳豨時,他卻稱病不往,只派手下帶兵前往,犯了和英布當年一樣的錯誤,引起劉邦的猜忌是必然的。你想想,天子都御駕親征了,你一個梁王竟然敢隨便派幾個人敷衍,劉邦能不懷疑你有異心嗎?雖說劉邦召他出戰可能也有趁機削奪其兵權的圖謀,但他稱病不往,首先就理虧(想想完璧歸趙的故事)。如果他出戰後劉邦還對他動手,那是劉邦理虧,那麼日後只要他安分守己,做個衣食無憂的富家翁,最後得以善終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彭越的悲劇與韓信一樣,一定程度上是他咎由自取。
而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 ,不得善終完全是自作孽,不可活。如果他識時務(連劉邦的女婿趙王張敖都被削藩,更何況是他),就應該主動交出封地,做一個富家翁也就是了。
可是他存有僥倖心理,自以為是,認為劉邦病重,必不能往;韓信、彭越皆死,余皆不足慮,竟然起兵造反。典型的不自量力,別的不說,就算劉邦不親征,就是曹參、周勃、灌嬰等人,哪一個是他能搞定的?更不要說漢朝中央政府還有蕭何搞後勤,張良、陳平出謀劃策了。所以,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嚴格來講,劉邦殺得並不是臣。
這事還得從秦始皇說起,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政治制度是分封制。但是在春秋時期 ,楚王問鼎,諸侯王開始對分封制挑戰,隨著井田制逐漸瓦解再加上戰爭破壞,周王室衰微,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喪失。「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取代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秦始皇是一個有雄才偉略的帝王,統一六國後,渴望帝國的統一。為了將統治機構最高權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聽從李斯的建議「置諸侯不便」,實行郡縣制。
秦始皇並不是一個貪圖享樂的皇帝,也很少加害功臣,而現在我們很多人眼中感覺秦始皇是一個暴君是有很多主觀因素在裡邊的。後來種種事件,導致秦帝國滅亡,這個和本問題無關,略過不表。
劉邦其實算是一個秦始皇的崇拜者,「大丈夫當如此也!」。
楚漢爭霸時期劉邦為了分化項羽的陣營,擴大自己的力量,封英布,韓信等為異姓王。
劉邦建立漢王朝後,為了劉邦其實更想實行郡縣制,加強漢王朝統一,但是迫於異姓王的勢力等原因,不得不實行「郡國並行制」。
漢朝建立共封了七大異姓王。這些異姓王封地總面積超過了漢郡,雖名為漢臣,卻獨立傭兵,行政自主,漢朝並不能控制這些王國。簡單來講就是漢朝和這些王國就像周與春秋諸國一般,為了維護漢王朝的統一與集權,這些王國就不得不除。否則必有藩王作亂。
事實上,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就是類似的玩意,同姓王都會發動叛亂,更何況異姓王。
至於有人說,殺害「功臣」是因為害怕「功高震主」,我不是很同意,因為我認為這些像韓信、英布等,本身就是「主」。劉邦作為秦始皇的「繼承者」,剷除異姓王,完成大一統不僅僅是為了漢室,同時也是他的理想。
若是沒有劉邦的一系列鐵血手段,僅憑「黃老之治」,能有後來的「文景之治」?能有千古一帝?就算有這個時間大概也要推遲了吧。
所以呀,換成任何一個有雄才偉略的皇帝,大概都會這樣做吧。
這個問題探討的其實是帝王術;答案就是:窮鬼翻身比狼凶;
用心理學術語就是個體生命的最高原則是利己,窮鬼將利己發揮到極致
劉邦是流氓無產者,劉邦的資源(皇位與權位,大家可以理解為錢)是搶來的,自然也想黑掉合伙人的錢,這就可以解釋殺功臣的三個原因
第一 :權力的合法性:劉邦的錢是搶來的,所以,不合法的,自然擔心別人有樣學樣,學他搶錢,而且最終搶自己的錢;而這個學習自己的人最可能是功臣,於是一殺了之
第二:競爭優勢效應;流氓心態,劉邦想黑掉合伙人的錢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們與生俱來有一種競爭的天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強,每個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對手比自己強,因此,
- 在雙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時候,往往會優先選擇競爭,而不是選擇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
- 面對[利益]衝突的時候,往往會選擇競爭,拼個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
具體對於劉邦來說,體現流氓心態:黑吃黑,想黑掉合伙人(功臣)的錢,乾脆殺掉合伙人;黑了功臣一大筆錢,自然擔心功臣用武力來搶(儘管功臣未必有這個想法),所以,對功臣趕盡殺絕;這也是地主鄙視窮人所說的「窮鬼翻身比狼凶"的根源:缺乏共享精神
第三:暴發戶心態:即使劉邦的錢是合法得來的,面對一大筆錢,劉邦也擔心流氓地痞來搶,而功臣本身就是流氓地痞,自身有實力,所以,殺掉功臣是最安全的辦法
===================================================
答本題時,我起初是從消滅利益集團與食利階層,政權基礎與合法性幾個方面來分析的,後來發覺,這些只能分析朱元璋殺功臣,但是不能分析劉邦。原因很簡單,劉邦開創了三個第一
- 第一個平民皇帝
- 第一個統一中原並世襲數代的皇帝
- 第一個完成中央集權並世襲數代的皇帝
本來,秦始皇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原的帝王,千古一帝啊,但是,秦始皇革命尚未成功就死翹翹了,胡亥繼承秦始皇的意志,卻把國家弄沒了;是劉邦繼承了秦始皇的偉大意志,接過了秦始皇的火種並發揚光大;這就要問了,在劉邦、項羽與胡亥三人之間,為什麼選擇了劉邦?
五個字:流氓無產者
【為什麼不選擇項羽?】因為出身於貴族;項羽實行分封制,其實是倒退與復辟,既然是倒退,為什麼項羽要實行分封制呢?項羽本身是貴族,項羽的八千子弟兵都是貴族子弟,你還指望他們反對分封制嗎?!
【為什麼歷史不選擇胡亥?】皇二代出身,只知道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不懂得變通,結果呢,將革命走到了極端,就如紅色高棉,胡亥"革命"太徹底,連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殺,結果自毀長城,挖了自己的牆角
【為什麼選擇劉邦?】 因為是流氓無產者,這有兩個含義
第一 是無產者;劉邦的父母連名字都沒有,劉邦的幾個兄弟也以劉大、劉二之類的排名為稱呼。劉邦自己就叫做劉老三(劉季),只不過當了皇帝之後,才改名為劉邦;要知道,是不是有地位的人,是否有名字就是一個標誌;劉邦的父親是個小生意人,也是個農民,相對於貴族來說,是個無產者; 因為是無產者 ,所以劉邦做事決不手軟(心狠手辣是無產者的特點)
第二 是流氓;劉邦和朱元璋雖然都出身平民,但都不務正業,都不是老實巴交的真正農民,都見了點「世面」,也都有點無賴與豪氣,非如此又怎能出來撈世界?事實上,李自成和張獻忠何嘗不是如此?
劉邦是流氓無產者,具有典型的小農思維與小市民思維。做事不擇手段,而且也有手段;這就可以解釋【陳勝吳廣失敗的原因】:陳勝吳廣只是無產者,但不是流氓,做事不擇手段,但沒有手段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秦始皇統一中國但只傳一代的原因】:手段不夠,取天下之後不懂得馬上轉型;正因為劉邦是個流氓無產者,做事靈活機動,所以,能做成秦始皇朝思暮想而不可得的事業(子子孫孫傳之萬世,劉邦儘管只傳了幾十代,但是畢竟強於秦始皇的兩代啊)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中華帝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周而復始地上演著這出鬧劇。整個歷史陷入一個怪圈,無論你如何掙扎,終究不能走出循環,由於每朝每代都發生了此類事情(區別在於烹狗方法),一個從創業到成功的公司還少不了股權爭奪股東傾軋,何況一個從無到有的國家。因此,這不應該是某個皇帝的個人素質問題,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與制度安排,是長久集權的必經之路
劉邦要坐穩皇位,必須解決兩類性質的六個問題
一 ,制度轉型與制度建設問題,共三個,從天子到皇帝,從霸王到皇帝,從打天下到坐天下;
前兩個轉型(從天子到皇帝,從霸王到皇帝)是劉邦特有的,第三個轉型(從打天下到坐天下)是所有的皇帝都要面對的;
秦隋兩朝的滅亡本質上是轉型失敗,建國之後,應該是休養生息,但是楊光與胡亥都進行大型的基礎建設,動用國家力量搞大型工程;雖然澤被後世,但是卻是用軍隊與整個社會對抗;(關於這個轉型,大家不妨借鑒一下《如果你選擇穿越回古代,秦二世或崇禎帝,你會選擇當誰?各自準備怎麼做去挽救危局? - 歷史》)
可能皇帝自己也不明白制度建設(制度本身應該順應社會,制度建設是社會力量推動的),他們的行為只不過是在追求皇權穩定的下的本能反應;
二,皇權與生俱來的原罪問題,也是三個:皇權不合法,繼承人問題,別人有樣學樣
很多人,尤其是歷史學家,過於將殺功臣集中在權謀層面,也就是原罪層面,其實這個眼光太局限,真正的重點應該是制度轉型
下面,我一個個分析
【第一,天子與皇帝,權威問題】皇帝之前,與皇帝近似的職位叫天子,所謂天子幾乎與神起名,是超越凡人的存在,古代也只有超越凡人的信仰與崇拜才能統治天下子民,才能天下太平。
自天子後的皇帝再也不是信仰的中心,他們是通過造反,起義,對抗,殺戮慢慢打下江山的凡人,而凡人個人是沒有公信力的,只有軍隊、輿論(槍杆子與筆杆子)才是守護江山的利器,而這些利器又掌握在與其以前爭奪天下的大臣手中,為了鞏固自己區區凡人卻獲得超神地位的事實,不得不採取兩個措施;
一,筆杆子操縱輿論,編造神話偽裝自己。這就是真理部發揮作用了
二,槍杆子武力威懾;
所以,必須殺掉可以控制槍杆子與筆杆子的重臣,這樣才可以使金字塔的中間層消失,將金字塔變成倒置的圖釘(只有最高層跟紅太陽一樣普照大地),然後神化、偽造超乎凡人的假象讓天下臣民萬眾歸一,崇拜自己與自己血脈有相連的人群;
也只有這樣才能平息戰爭,打破凡人對皇權的憧憬與通道,不然叛亂將永不停息,人民永無寧日。
【第二,霸王與皇帝,資源獨享問題】;秦失其鹿,天下英雄逐之;所以,搶的對象是英雄;主要指兩類人
一 對外的競爭對手;秦始皇與項羽;
二 對內的合伙人,小弟們的利益訴求是當一方諸侯,這與劉邦當皇帝的想法是對抗的,因為皇帝不允許有獨立王國出現
假設劉邦只消滅競爭對手,只能當霸王,跟項羽一樣,只有消滅了合伙人,才能當皇帝;
劉邦的指導思想就是當皇帝,這就決定了:在建國的指導思想上,劉邦必須剷除這兩類人;
劉邦創立漢朝的時候,存在中央集權與分封制兩條路線的鬥爭,而劉邦當時中央集權的制度尚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很多人還懷念周朝分封諸侯的時期,所以出現了郡國制---將郡縣制和分封制捏合的一種制度。而且只殺掉異姓王
天子與霸主之間的關係;從相互關係來說,相當於父子關係,天子相當於父親,霸主相當於兒子之中說話做事算數的老大
帝制之前是封建時期,「天子」並沒有絕對的權力,更多的是作為國家/部族聯盟的信仰象徵存在的,權力經常旁落到盟主霸主們手裡(就是說霸主其實也是諸侯之一,就如楚霸王項羽,但是是權力比較大、威望比較高的霸主)
天子有很小的直接屬地,各地諸侯名義上有供奉天子的職責,每年要進獻各地糧食土產之類,貢獻的數量並不多,天子「自留地」的物產就足夠溫飽的了,重點在於表示向天子表示效忠的「儀式」。如果天子威望不足,諸侯們或偷懶或裝蒜,天子也無可奈何。
諸侯們也算同一國家信仰歸屬,國民們心目中的諸侯「國」多是「地區名稱」或「貴族領地」的概念,只有「周」才是「國家信念」的寄託,所以名士們在各「國」行走並不算「叛變國家民族大義」,心理沒什麼負擔。但屬民們大多一輩子見不到周天子,諸侯卻是時刻在體現權威的,國家信仰相對地方意識紐帶淺得多,所以就形成「雙重效忠」得心理特徵,即「服從」天子/中央,而「聽命」主人。
春秋戰國時的中央權威是很弱的,象徵意義居多;諸侯們擁有各地的軍、政甚至教權,只不過不能和天子衝突罷了。
這種局面隨著周邊部族的競爭而逐漸被打破,就出現了盟主霸主們試圖整合軍力,一致對外,並結束內部紛亂的局面(霸業欲成,尊天子得名正,合諸侯得言順,攻不服克外敵奪威勢)。秦始皇之「偉大」在於他不僅勇於一口氣兼并掉所有諸侯國,更在於從國家意識、科技標準、國家工程、文化基礎等等根源抓起,試圖構建一個嶄新的穩固的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模式。
【第三 ,打天下到坐天下,轉型問題】;從打天下到坐天下其實是一次轉型,主要任務是清理功臣和建立文官體系,表現為三個變化與一個資源與利益重新分配的問題
三個變化
一 政治轉型:從地方割據政權到國家政權的轉型,從武將到文臣的轉型(打天下的是武將而坐天下的是文臣);
二 經濟轉型:
- 軍隊無法自產武器和糧食,所以,戰時,一切為軍隊服務,生產僅限於糧食和軍火兩樣,補給不足的時候,甚至直接掠奪社會資源;
- 而和平時期,無論是分配還是生產都為整個社會服務;
所以,經濟的轉型發生了質的變化,從資源的掠奪到稅收,從侵占到服務,牽涉到整體結構的轉變;
三 軍事轉型:從打江山到守江山,從擴張到放手,從野戰軍到國防軍,
解決這三個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問題,幹部轉型問題,主要有五個辦法
- 殺掉對轉型障礙最大的功臣(功臣大多是武將,比如韓信)
- 驅趕謀臣,比如張良,范蠡
- 武將轉為文臣,比如徐達,
- 留用部分低級武將,比如樊噲 周勃
- 直接留用功臣中的文人,比如蕭何 曹參 陳平
這個交替比較殘酷,甚至出現殘殺,但是必須要轉型;否則,可能連江山都丟掉,比如秦始皇
利益與資源的二次分配;
皇權不僅僅代表獨享資源,更是分配資源的一種方式~分配水平直接決定了朝代的壽命;
一般情況下,資源分配面臨三個矛盾
① 內部分配:
-----首先面臨公平問題,總有人認為分配不公,因此,總有人不滿,甚至造反
------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總有一部分人要被犧牲;王朝建立後,如果沒有可以顛覆其統治的外部勢力,就開始內部分配,由於資源的有限性,當賞無可賞的時候,就只能殺功臣了,② 新老交替;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權力的更替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年輕人會自然而然地去搶奪資源;
打個比方,處級幹部是30歲,廳級40,部級50歲,當廳級幹部50歲時,他需要一個部級幹部的身份,需要掌握部級幹部曾經掌握的資源!但是原來的部級幹部怎麼辦?升,還是怎麼辦?
你不可能跟現在一樣讓他們退休吧;假設不升的話,五十歲的廳級幹部能領導20歲的科員么?
資源一共就那麼多,從哪地方奪?
老傢伙手裡;
資源的更替在任何朝代中都會發生~只是建國初期的手段比較激烈而已;就是說,消滅功臣也是統治階層的權力流動的需要
新國家是還是處在一個規則秩序混亂的國家,老一代不退休,就會影響新生代;所以,不是所有的年輕一代都感謝老一輩的奮鬥~有的甚至會悔恨自己沒有早生二十年,根本是對資源的渴望~
③ 統治階層與草民:如果資源過度集中在統治階層手裡,那麼,朝代的壽命就不長;元朝把資源集中在自己的蒙古族~導致漢人上升渠道減少~所以,元朝才一百年
相對來說,清朝僅讓八旗當軍事來威脅敵人,底層人的機會就多一些,所以 滿清接近三百年
【第四 皇權來源不合法,洗白問題】;只要是皇權,要麼跟朱元璋一樣搶來的,要麼跟曹丕一樣『禪讓』的,沒有真正選舉出來的,所以,都是非法的;(不能因為你是皇帝,非法的就變得合法),所以,朱元璋面臨著皇權洗白的問題;
對於劉邦的權力洗白問題,真理部一直沒有找到好的洗腦手段,唯一的手段就是神話、吹噓自己,比如說72顆痔,自己是龍種;一直到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最高權力的合法性問題才初步解決。(徹底解決,幾乎不可能,因為 這個問題神仙也解決不了,所以,任何朝代最多三百年)
所以,西漢初年,即便有文景之治,也多次發生劉姓皇族造反的事情。「謀反」一詞在很長時間裡,是最嚴重的罪行,而且列為十惡不赦之首。「謀反」頻頻出現,本身就說明對皇權的覬覦始終存在,最高權力的合法性根本沒有解決,也不可能解決
【第五 有樣學樣,造反問題】;這牽涉到兩個方面
一,皇帝『候選人』門檻降低;從霸王到皇帝,改變『選舉』制度的始作俑者是劉邦;
以前的最高掌權者(霸王或者是天子),都是貴族出身,有一套相對穩定的『選舉』制度,如今,劉邦一個摸牛屁眼的農民當了皇帝,等於向所有人宣布:任何像劉邦一樣出生的平民,都有可能當皇帝。而這樣的平民在數量上,比貴族人數大得多,可能對最高權力產生幻想和舉動的人員基數也就大的多,皇位就更危險
這就如搞銷售,以前從事銷售有門檻(起初招聘銷售都是外企,所以,對銷售的要求很高,至少是本科文憑,懂外語啊),而現在幾乎沒有門檻(文盲都可以,當然底薪也低),只要你能將東西銷售出去就行,所以,搞銷售的人一下子多起來了,競爭也就更加激烈了
平民當皇帝沒有身份門檻。劉邦成功了,也為所有的平民樹立了一個可效法的『彼可取而代之』榜樣;這個問題不解決,秦二世而亡,劉家是否也會曇花一現?
二,皇權不合法帶來的後患;因為皇權不合法,劉邦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面臨什麼風險呢?
有樣學樣;劉邦他自己就是造反發家的,所以他也怕別人造反!這種有樣學樣的事情,歷史上是反覆出現的,
比如曹操,曹操說,孤為周文王,開啟了一個新的「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時代,曹操曹丕怎麼欺負漢獻帝一家子,曹家一家子後來就怎麼被司馬家欺負。司馬家提都不敢提忠義,「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意思是之所以我們能得天下、袁家曹家不行是因為孝悌。就算是這樣,像王敦、桓玄這樣的,還是動不動照鏡子問我長得像曹操么?!
唐朝因為玄武門一事,宗室內血雨腥風,每一位登基的皇帝都是權力之戰的倖存者。
宋太祖一根桿棒打下四百軍州,杯酒釋兵權了之後,整個宋朝都提防著武將奪權,還把刀兵都禁了,只允許帶桿棒(你看水滸傳里都是這貨),意思是你行你也上。宋太祖本身就被宋太宗有樣學樣了啊,斧聲燭影;有沒有感到「天道輪迴,報應不爽」、避諱什麼來什麼?
這樣的話,天下就永遠不得安寧。即使老天賞臉、豐衣足食,鬥爭也不會停歇;「有識之士」根本不買帳的,皇帝你做得,我為什麼做不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怎麼規避風險呢?
最好的辦法是『殺』功臣;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會『殺』功臣,區別在於怎麼殺;『殺』功臣是結構性問題,但是怎麼殺與個人素質有關;一般說來,有三種『殺』法:
① 贖買,就是用錢來買你的股份,最典型的是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② 控制性地使用,最典型的是李世民;殺功臣不能全殺,總得留點家底吧; 就像現在的企業,也不是只有董事長,還有各個董事,劉邦就沒有全部殺掉啊(只殺了三個異姓王),否則的話江山就姓呂了;朱元璋殺了所有的功臣,導致朱允文無力對抗朱棣,結果江山移位,好在還是在朱家
③ 一殺了事,最典型的是朱元璋的火燒慶功樓(火燒慶功樓歷史並無此事,這是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
具體採取什麼手段,取決於個人素質與基礎力量
【個人素質:跟著農民出身的老闆創業風險很大,甚至有殺身之禍】:
劉邦本身就是一個混混,個人品格、文化素質高不到哪裡去,處理事情,就是典型的老農心態與暴發戶心態,手段就比較直接
① 農民心態:一般農民的理想就是為子孫廣置產業,有錢就置田,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劉邦殺功臣了?
為子孫置產業,具體對於劉邦來說,就是將共享天下變成傳之萬世的家天下,而跟自己共享天下的就是功臣,所以,殺掉功臣是家天下的第一步,白馬之約是從制度方面限制外人分享的第二步,
反過來,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劉秀、楊堅、李淵、李世民、趙匡胤等為什麼優待功臣?
他們都是吃過見過的,對權力反到有一種平常心,願意與人共享太平。
② 爆發戶心態, 平民出身的開國皇帝,類似於現在的爆發戶,沒見過太多的世面,從不知道權力會給自己帶來如此大的幸福,更怕別人染指。同時,他們也更少運用權力的經驗,總是神經過敏,一語不合就要舉起屠刀!反觀劉秀,趙匡胤,李世民,遇到功高蓋主的情況,能很好的處理,君臣能各取所需,其樂融融
劉邦個人素質不高的第二個原因是:打天下的時候,不應該出現功高蓋主的情況,比如韓信一個人就打下了半壁江山,而高素質的領袖是會培養出很多的高級將領,不會讓一個人取得很大的功勞,比如清朝沒有功高震主的功臣,解放戰爭事情,即使是林彪也只打了兩個戰役,而非是三個,一旦出現功高蓋主的功臣,不殺也得殺
【基礎力量】
開國皇帝殺不殺開國元勛的問題,說到底就是兩股力量博弈的問題。當皇帝有絕對的優勢的時候,大臣就不會有太好的下場,因為大臣的存在就是為了制約皇權的。
一個開國皇帝是否殺功臣,取決於依靠什麼力量建立新的朝代,如果先是混在農民起義里,後來不斷吸收士族精英和寒門知識分子而慢慢起家的,士族都不會有好下場。
而本身就是地方豪強,依靠豪強勢力起家的,往往在建國後為了維護其統治,不會大規模的屠戮開國元勛。他們不是不想殺,而是不敢殺,也殺不動,一殺就全部反了。這就是劉秀 李世民還有趙匡胤不敢殺功臣的原因,實力不足
【第六,帝制的局限性,世襲問題】
① 能夠做重臣和功臣的,一個個能力卓絕,老皇帝都壓不住,而皇位總是要傳給子孫的,老皇帝都壓不住的人精,子孫怎麼有能力壓住呢?
評論裡面有個朋友說的不錯,韓信,英布確實有點作,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後來抹黑的
這就是帝制的局限性;為解決這個問題,老皇帝只好殺掉重臣和功臣,維護家族利益。
② 只有開放競爭的體系才最具有競爭力,然而即使最初是開放競爭的體系,其早期的成功者(尤其是功臣)在變得足夠龐大之後,也很難避免由於變成既得利益者(也是食利階層);從而使社會變得保守,主觀或客觀上妨礙新一輪創新者的誕生,他們甚至可以利用社會地位直接消滅新的競爭者。
更重要的是,在生產力低下的農業社會,是養活不了多少閑人的,唐朝連軍隊都養不起,所以,才實行了府兵制;殺功臣,客觀上達到了消滅食利階層的效果,為帝國卸掉了一個沉重的包袱,當然,這點,開國皇帝尤其是劉邦未必考慮到
附註:統治者的文化水平與統治手段之間的關係
【一 漢武帝採取獨尊儒術之後,最高權力的合法性問題才真正解決】古代社會,在儒家學說成為社會主流之前,平民百姓幾乎都缺乏文化知識,文化只屬於少數人。劉家拿到了天下,最初的幾代劉家後代,依然缺乏儒家文化教養。因此,西漢初年,即便有文景之治,也多次發生劉姓皇族造反。「謀反」一詞在很長時間裡,是最嚴重的罪行。其頻頻出現,說明對皇權的覬覦始終存在,最高權力的合法性始終沒有解決。直到漢武帝採取獨尊儒術之後,最高權力的合法性問題才初步解決。
這也是中國走不出封建專制怪圈的原因之一:儒家+佛教的毒藥,無法走出上升曲線。包括現在。
儒家讓所有的人都想當古代公務員,佛教讓所有吃不飽的人寄望來生,放棄抗爭。
儒家+佛教形成的社會毒藥,導致中國脫離了封建社會(分封制),進入極端中央集權社會,從而社會被全面控制,失去競爭的活力。
儒家+佛教成為了統治者最好的鞭子,最好的麻藥,最好的毒藥,泯滅了人性。所以,中華幾千人,英雄輩出,卻無人可以跳出這個圈。
【貴族有文化,懂道理,不會過度擔心合法性難題】中國古代社會每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並非都是平民。例如唐朝的李姓,宋朝的趙姓,當皇帝以前就是貴族。貴族當皇帝與平民當皇帝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他的文化素養和個人心理。
中國古代雖然沒有永久世襲的貴族,但是,貴族還是階段性存在的。貴族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也就容易懂得漢武帝之後形成的皇權合法性的道理,不太會像平民皇帝那樣因合法性問題而焦慮過度。因此,在唐朝和宋朝建立後,沒有發生大規模殺功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貴族的文化素養使得他懂得只要順應「天意」,合法性就會產生,不用害怕他人的挑戰。貴族皇帝的主要威脅來自皇族內部,所以才會有李世民殺害兄弟而繼位。
與殺功臣相關聯的另一個現象是酷刑。一般來說,貴族出生的皇帝,更加懂得文化教化的重要性,不殺或少殺功臣,也較少使用酷刑。唐朝時期武則天大量使用酷刑殺人,與她的平民出生以及以女性身份挑戰全社會有關。由於合法性的缺失,武則天不得不靠用酷刑大量殺人來維持自己的權力,這與平民皇帝殺功臣在性質上是一樣的。
另一個大殺功臣的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像劉邦一樣,是平民出生,沒有多少文化。朱元璋殺功臣的內心動機,與劉邦幾乎一模一樣。朱元璋殺功臣與他對待儒學的輕蔑態度也是一致的。如果他有點文化,如果他懂得儒家學說的意義,他可能就不會赤裸裸地大殺功臣。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一個沒文化的平民當了皇帝,他就容易大殺功臣。再延伸一點,如果一個有文化的人當了皇帝,但他對儒家思想持排斥態度,他往往也會大殺功臣。殺功臣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皇帝對於自己權力合法性的焦慮,這種焦慮在缺少文化素養的平民皇帝身上尤其明顯。
與殺功臣相一致的是,凡是殺功臣的皇帝,都喜歡使用酷刑。反過來說,凡是使用喜歡酷刑的掌權者,大都是缺乏文化教養的,尤其是缺乏儒家文化的教養。
殺功臣這個事情也不是每代帝王所必須的
我覺得這個事情可能還是和帝王本身的成長、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劉邦本身就是一個小混混,個人品格高不到哪裡去,如何處理功高蓋主的事情,手段就會比較直接
反觀劉秀,趙匡胤,遇到功高蓋主的情況,能很好的處理,君臣能各取所需,其樂融融
朱元璋殺功臣,我覺得完全是他個人小時候留下的心理陰影,想想一家老小死了連埋的地方都木有啊,那得多恨這些當官的啊,從小的對官的印象應該就是無官不貪、無官不爛,不能說是殺功臣,應該是說殺當官的階層
而五代十國的帝王,殺功臣的較多(除了柴榮。。。這是猛人),那個年代殺戮是主旋律,大家在這個環境下面成長,帝王多疑,對任何人都不放心
下面是各個帝王和功臣的關係,摘自:
http://www.fate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58
秦朝開國皇帝——嬴政,主要的功臣李斯、王翦父子、蒙恬蒙毅兄弟、李信等人!他們之間的具體關係我不太了解,但是有一點我能確定,在秦始皇在位之時以上這些人都活的好好的,而且大部分人都是位高權重!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主要功臣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樊噲、周勃、周昌、夏侯嬰等人。劉邦是中國統一王朝第一個開始屠殺功臣的皇帝, 韓信、彭越、英布等人被殺,蕭何、樊噲也差點掛掉!這給後世的帝王留下很不好的示範作用,但是也給開國功臣敲響了警鐘(共患難易,同富貴難!)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主要功臣「雲台二十八將」:鄧禹、吳漢、馮異等人!其實在處理君臣關係上做的最成功的不是宋太祖而應該,是光武帝,這和他的用人的 策略也存在很大的關係——不專用一人,避免功高震主的情況出現;打天下和治天下不用一幫人,為了避免功臣有想法就給他們高官厚祿,並和他們的後代聯姻!東 漢的功臣結局都還不錯,除了一個馬援,還是死後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且很快就得到平反,女兒還當上皇后!
三國的開國皇帝:曹丕、劉備、孫權,這三個人中孫權晚年對功臣比較差,氣死了陸遜,但是也沒有直接屠殺功臣的記錄!劉備儘管有人說他比較虛偽,但是對功臣卻還是很不錯的!曹氏父子雖然個性多疑,但是也沒有殺幾個功臣(殺的多少孔融、邊讓之流,好像還逼死了荀彧)。
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功臣杜預、賈逵、何曾等人!這些人在司馬炎在世的時候都高官厚祿、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不過這些人大多死在了後來的「八王之亂」之中,這顯然和司馬炎沒有多大關係了!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功臣王導王敦兄弟、溫喬等人,司馬睿倒是有點想殺王敦(主要是王敦做的太過分了),不過無奈實力不濟,差點被人家給殺了,後來鬱悶致死!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功臣高穎、楊素、賀若弼、史萬歲、韓擒虎、長孫晟等人!這些功臣在開皇年間都是出將入相、風光無限的,倒是被隋煬帝殺了不少!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裴寂、劉文靜、蕭瑀,以及李世民兄弟。李淵倒是確實殺過功臣,在劉文靜和裴寂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偏聽偏信(或出於其他目的)殺了劉文 靜,後來又把打下唐朝南方半壁江山的侄子李孝恭下了獄,不過天下剛平定不久就被迫退位,沒有機會能證明他是否會大殺功臣了!
唐代第二代皇帝李世民——功臣凌煙閣二十四臣:魏徵、房玄齡、李靖等人,貞觀初年李世民對功臣尤其是秦王府的舊臣還是相當優待的,不過到晚年開始猜忌和殺 害功臣來,因李承乾謀反案處死了平定高昌的侯君集以及杜如晦的兒子駙馬杜荷,如果說侯君集杜荷還是因為參與皇室紛爭而被殺,那李世民的另一位功臣張亮的死 就是徹頭徹尾的冤殺,僅僅因為收養了500個義子,就被認為是反形已具,對他的「鏡子」魏徵推碑悔婚,死前還無故將李績貶官(還對李治說如果李績稍有不滿 立即殺掉),儘管如此貞觀朝的大部分功臣還是得以善終的!
後梁開國皇帝朱溫——功臣敬翔、李振、葛從周、朱珍、劉知俊、楊師厚等人!朱溫也是一個猜忌殺害功臣較多的一個開國皇帝,朱珍、氏叔琮等人為其所殺,劉知 俊等人被逼降與李茂貞,不過這和五代的大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當時的帝王、藩鎮都異常的殘暴下屬稍有過錯就要打要殺的!此外朱溫大腦還是比較清醒的,被殺的 也只是少數!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功臣李嗣源、周德威、郭崇韜等人,李存勖絕對是因為濫殺功臣而導致丟掉江山範例( 原因還有很多)當然丟掉江山,殺害大將郭崇韜、逼反李嗣源!
後周皇帝柴榮——趙匡胤、張永德、李重進、李谷等人,周世宗柴榮也許是不殺功臣而丟掉江山例子,後人一再用他的例子來證明屠殺功臣是多麼必要啊!不過即使除掉趙匡胤,年僅7歲的柴宗訓也做不穩江山!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張令鐸、趙彥徽等人,別的就不要說了,一個「杯酒釋兵權」就夠了!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岳飛、韓世忠、張俊、劉琦等人,別的不多少說了,以「莫須有」殺掉岳飛就夠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徐達、李善長、劉基、藍玉等人,朱元璋殺功臣殺的是最多的,也是最徹底的,以至於後來朱棣起兵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合適的統兵大將,而 且還給後人留下「火燒慶功樓」和「炮打功臣樓」 的傳說,而且朱元璋殺人大多沒有什麼正當理由,完全是隨心所欲,以至於洪武末年大臣們上朝都要與家人訣別!說開國皇帝殺功臣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朱元璋的影 響!
元清兩朝都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得到天下以後還面臨如何統治數以億計漢族人的重任,內部相對比較團結,大規模屠殺功臣都沒有出現!
特權階級人數越多,王朝壽命越短
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對皇帝來說算是小弟
小弟尊敬大哥是當然的
但是你覺得二叔三叔四叔……二十叔會尊敬你的兒子么
為了免除後患
當然是寧錯殺一百不放過一個了
哪怕是趙匡胤也無非是手段高明些 和平演變罷了
像是劉邦、朱元璋這個檔次的直接卡擦掉
免得你不服我兒子
功高震主可能是一個原因。但西漢初年推翻了秦朝的中央集權恢復了分封制吧。韓信是齊王、英布是淮南王、彭越是梁王,都已經是地方的割據勢力了。參考周朝的下場,還是繼續中央極權更好了。
算起來劉邦只是殺了三個功臣:韓信、彭越、英布。
韓信、英布確實都有謀反行為,死的不冤。
只有彭越比較冤。
看到這戰績,朱元璋估計都笑了吧!
然後劉邦卻成為了殺功臣帝王的代表人物。
可是,與之患難與共的張良、陳平、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灌嬰這些人被殺了嗎?
果然,文人可畏。
這個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
1. 封建是有近千年傳統的,秦只有15年的時間讓大家體驗中央集權,又天下大亂了。 劉邦的小弟們的利益訴求也都是封建當一方諸侯,而劉邦的中央政府希望走秦這種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路線。
2. 當時生產力低下,管理成本太高,中央的觸角很難延伸到地方諸侯國,信息不暢,管理失控。
因為缺乏敬畏。劉邦狗腿子出身,一起打天下的人,對其缺乏敬畏。你就想一下,如果你和同學合資開公司成功了,你是股東,他是大股東。你對他自然沒什麼敬畏,何況街頭混混,然而沒敬畏自然開始裝x,尤其是武人。本來就不懂規矩,劉邦看著也不爽,直接剁吧剁吧。貴族出身的君王,哪有殺功臣的。(趙大)下屬一開始就是下屬,有利於確立君王權威。劉秀當了皇帝,嚴子陵也不去當官。究其根本,當初是同學一場,看不起他。三請四請也不去,也是根本不怕皇帝。對劉邦而言,殺的不是功臣,而是仍居功自傲,把他當狗腿的人
劉邦殺功臣應該是迫不得已。人家都說李世民是個好皇帝不殺功臣。人家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那幫大臣都進入老齡化,皇帝本人正是年富力強。反觀劉邦做皇帝的時候已經50來歲,那個時候人的壽命都不長,而異性王比自己年輕的多,也都不是什麼善類,特別是韓信正值壯年。作為一個理性的人該怎麼做很明顯
害怕功高震主,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我覺得劉邦的手段是高明的,雖說有點血腥。但是他是從國家發展出發。如果不搞掉那些人,我覺得王朝短命的可能性及大。
名滿天下者無福,功高震主者危矣。就像趙匡胤說的一樣:『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帝王最了解這群跟隨他攻城掠地、血戰沙場、運籌帷幄的人了,他們的能耐和影響力無時不刻的在提醒他,他的權力和地位都是相對的!所以為了絕對權力,這些帝王必須遵循政治的腹黑本性。
因為劉邦他自己就是造反發家的,所以他也怕造反啊!殺功臣(
尤其是那些功高震主的人 )就是為他的子孫後代統治清除造反隱患,因為成功者的後人大都是溫室里的花朵,沒有經歷過戰場風雲,真的造起反來無論是經驗還是威望肯定鬥不過跟劉邦一起征戰沙場的兄弟們。(這方面熟諳此道的非朱重八莫屬啊!)
正所謂:卧榻之側,豈容旁姓安睡。
漢代開國時 由於楚漢期間劉邦與各王的利益糾葛還有諸王仍尚存的軍事實力 劉邦在政治制度上無法選擇郡縣製成為天下獨主 也不可能選擇更為削減中央權力的分封制 代而推行的郡國制就是處於分封制和郡縣制之間的政治妥協產物。
如果推行郡縣制 中央擁有對地方官員的任免和調任權 地方仍屬於中央 其實質是一種官員代理 但郡國制是土地分封 封地屬於諸王 諸王擁有軍事 經濟 人口資源 就有能力謀反 這和分封制的弊端是完全一樣的 郡國制不同於分封制的只是中央有部分直轄屬地。
所以劉邦稱帝之後幾年裡以謀反罪名先斬梁王彭越 再誘殺淮陰侯韓信 以各種借口把除長沙王王芮父子之外的異姓王全部殺了個乾淨 再用把封地給同性王的方式進行權力回收 最後和淮南王英布在戰爭中同歸於盡。
八個異性王佔領著梁 楚 趙 燕 韓 淮南 長沙 大漢的半壁江山假以人手 不得不殺。
劉邦也意識到了分權癥結在政治制度上 但他當時正在平亂 也沒有時間削藩或者條件更改制度 倉促之間搞了個白馬盟約 後來削藩的主張被晁錯提出來了 可惜他為此慘遭腰斬。
因為郡國制 漢初四代皇帝除惠帝劉盈外一生都在平亂 漢代的對內戰爭不是異姓王造反 就是同姓王叛亂 或許這是天勢 秦因此而滅 漢也大抵如此。從某個視角來看:我覺得是由於他內心焦慮所產生的不安全感。
劉邦的內心是渴望成為信陵君那樣的人,為此他不計較出身,招賢納士,所以才擊敗項羽,奪取天下。但是,農民出身註定了他會把天下當做自己家業,而他經歷過的背叛也使他對人性有極大的恐懼,雍齒、曹無傷、魏豹分別代表著嫡系、臣子和諸侯三種類型。也就是說,當奪取天下後,這個內心傷痕纍纍的農民信陵君,已經失去了對外部世界的信任,可同時他也站在了權力的頂峰。 應該說,高祖是個意志力強韌的男人,他以極大的耐心逐個剷除了異姓王,又以白馬之盟的方式跟群臣達成最終的分贓協議。
推薦閱讀:
※隋朝哪些歷史被嚴重低估或者忽略了?
※三國里董卓為什麼那麼厲害?
※中國的歷史上所謂的門閥,士族到底在當時是怎麼的一個盛況?是怎樣興起?又是怎樣衰落的?
※《曹劌論戰》中魯公怎麼會讓一個鄉間村夫曹劌來打這麼關鍵的戰役?
※平王東遷,宗周老百姓留給了秦國,後來秦國人被視為夷狄,曾經是文明中心宗周的遺民百姓怎麼看待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