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五歲的小孩會得精神分裂症?
可能來自於胎兒期出生期的損傷,大腦的功能很神奇,我們的神經不是木頭,而是從很早開始就有記錄功能,否則要胎教幹什麼呢?早期那些損傷會留下影響,導致後天出現精神或者心理障礙。
不要說精神分裂症不是心靈創傷導致的,在心理治療中,經常會發現很多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長期吃藥反覆住院的患者,經過心理治療,將某段刺激經歷中過於強烈的不安和痛苦宣洩釋放出來,所謂精神分裂就會得到真正的痊癒,當然也有一部分精神分裂患者非常淡漠,心理治療難以見效。
很多人的壓抑感,從很小很小就開始了,心理治療,回到最早的壓抑感,那裡有一個隱約模糊的印象,找到和進入源頭,有利於將不安和壓抑,從內心深處從記憶深處釋放出來。一旦釋放,焦慮和抑鬱就會緩解,很多精神癥狀甚至於完全解除,關於心理療法,推薦參考這本書《從心理問題到心理優勢: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家庭治療筆記》,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很多網路書店有,適合很多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參考,相信會很有啟發。
根據最近圈子裡轉的文章,看看嬰兒階段是否其父母有「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做法,以試圖培養嬰兒不哭的習慣。根據文章所述,這種反人性的育兒做法易導致嬰兒以後發生精神問題,直至精神分裂。
以下是這篇文章: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心理危害
我告訴你:是因為狗屁江湖醫生或昏庸醫生湖他媽扯蛋,五歲就精神分裂?精神病學誕生百年來全球至今為止僅僅發現了一位四歲疑似精神分裂症的小患者,五歲得精神分裂症的幾率比一天之內被雷電接連劈了五次的幾率還小,張口就來。
在25年間跟蹤3000個兒童的一項研究顯示,精神病態的跡象能在小至3歲的兒童中被發現。
譯言網 | 你能說一個九歲的小孩是精神病?
原文見:http://www.nytimes.com/2012/05/13/magazine/can-you-call-a-9-year-old-a-psychopath.html?_r=1 (貌似需要搭梯瀏覽)
我不是專業人士,只能通過我看到的資料,回答題主:五歲的小孩確實可能患有精神病。導致我怒答此題的原因,是因為看到自稱「精神科醫師,精神醫學網創始人」的王剛質疑小孩無法被確診出精神疾病,該答案竟然還有兩票贊同。
五歲小孩怎麼確診?精神檢查可信度有多少?
@王學廉 先生對兒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區別於成人的臨床表現的回答很全面,我補充幾點發展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看法和觀點。沒耐心看完原理的可以拉到最後看總結。
-------------------------------------------------------------------------------------------------------------------------------------------
這個問題里包含兩個關鍵點:五歲;神分裂症。
一.五歲的孩子
1. 在發展心理學知識里,心理發展的年齡階段有一個這樣的分類:以人格特徵為標準劃分。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修正並超越了經典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把人的一生分為既連續又各不相同的8個階段。
2. 艾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里,第三個階段就是幼兒期。說到這裡就要明白「幼兒期」的定義:幼兒期是指3歲至6、7歲的兒童時期,相當於幼兒教學階段。所以主的問題里5歲的孩子屬於「幼兒期」,要從幼兒期的心理學角度分析。
3. 在幼兒期這一階段,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也有譯為初創感),克服內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目標品質。
4. 在這一階段,「遊戲」是其主導活動,對孩子心理發展的內容和性質具有決定性作用。遊戲主導著他們的認知和社會性發展;幼兒的各種學習活動也是通過遊戲活動進行的;遊戲也是教育兒童的最佳途徑。所以題主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假定是題主依自身經歷提出的問題),也可以依靠孩子在遊戲階段及遊戲中的表現判斷孩子的社會性發展缺陷。(階段:①.非社會性遊戲 ②.平行遊戲 ③.社會性遊戲 包括協同遊戲和合作遊戲)
5.我不知道題主從哪兒判斷5歲的孩子有精神分裂症的癥狀,但如果我來看,會比較注重幼兒的個性和社會化發展,從中分析孩子的心理狀態。個性:個性的初步形成從幼兒期開始,兒童社會化的過程就是·兒童個性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過程。
- 個性的初步形成
1.顯示出較為明顯的氣質特點
2.表現出一定的興趣愛好及差異
3. 表現出一定的能力差異
4.最初的性格特點的表現
- 自我情緒體驗的發展
1.幼兒的自尊感隨年齡的增長而迅速發展,這個要強調一下。
2.幼兒期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預測以後的情緒發展和適應性
- 幼兒期兒童認同的發展
1.認同是兒童對成人個性品質的效仿,它與簡單的行為效仿不同,會帶個孩子歸屬感和成就感,獲得榜樣的力量或發展動力,還會影響孩子的性別意識和道德意識。
2.幼兒期兒童認同的對象
- 兒童發展的第一逆反期 (這也是我認為題主產生「孩子有精神分裂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1.第一逆反期的表現是幼兒要求活動行為自主和實現自我意識,反抗父母控制,這是發展中的正常現象。其年齡只要是3--4歲,因個體發展的需要會有所提前或延後。反抗的對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養育者。
2.孩子的心理需求:實現自我意識,實現自我價值,希望父母和親近的他人螚接納自己「我長大了」並且「很能幹」的「現實」。3.孩子的行為表現:要參與成人的生活活動,自以為別人能幹的事自己也可以,並大膽付諸實際。被成人代替做了事情之後會退回原狀態,自己重做。常逆著父母的意願說「不」,並按自己的意願說「我自己做」。還喜歡聽表揚。
4.這是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要明白「第一逆反期」是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正常現象,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多通過遊戲活動進行教育。
二.精神分裂症
首先,我要明確一個概念:心理狀態分為1心理正常 2心理異常,這通過有沒有自知力和「三原則」判斷。
其次,心理正常又分為1.心理健康 2.心裡不健康,其中心理不健康才是心理學研究的範圍。
最後,心理異常包括精神障礙和神經症。精神分裂症就屬於常見的精神障礙。
(一)概念: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徵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中最常見的一組精神病,美國六個區的調查資料顯示其年發病率為0.43‰~0.69‰,15歲以上為0.30‰~1.20‰(Babigian,1975),我國部分地區為0.09‰根據國際精神分裂症試點調查資料,18個國家的20個中心,歷時20多年調查3000多人的調查報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發病率在0.2‰~0.6‰之間,平均 0.3‰
(二)具體:具有感知、思維、情緒、意識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精神活動的不協調和脫離現實為特徵。通常能維持清晰的意識和基本智力,但某些認知功能會出現障礙。多起病於青壯年,常緩慢起病,病程遷延,部分患者可發展為精神活動的衰退。發定期自知力基本喪失。
(三)老實說您覺得一個5歲的孩紙能病成這樣嗎?
三.總結:
- 我認為一個5歲的孩子更可能是到了第一叛逆期,產生了一些行為讓大人不能理解繼而誤解。
- 精神疾病真的不是誰都能輕輕鬆鬆地得的。
- 作為父母不是光會生孩子就可以。
- 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就在孩子面前肆意而為,忽略兒童的心理發展。養孩子是個很精細的活兒,希望大家都能了解一下兒童心理學,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 最後,我純手打啊,對心理學是真愛^O^/
PS:附送判斷心理正常異常的三原則
1.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原則(自我認知與自我實現)
2.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原則
3.人格的相對穩定性原則
參考書目:
- 林崇德主編《發展心理學》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 陳萍,遲立忠編著《發展心理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
- 方富熹,方格 《兒童發展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 張文新《兒童社會性發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
- 李燕主編《遊戲與兒童發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 郭念鋒《臨床心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5
-------------------------------------------------------------------------------------------------------
我發現我一寫長答格式就出問題==
對看了我修改格式前雲里霧裡答案的同學說聲抱歉
精神分裂症,形成方式有多種。
對於兒童來說,首先就是家庭情感上的缺失造成的。
情感的缺失,易導致兒童不知如何與同齡人相處。
比如我們常說的小大人,這類兒童的家庭要求嚴格,可以說是有些不近人情。若是兒童在接受了一定的知識後,能夠進行自我調整還是好的,例如我曾經的鄰居家就很嚴格,他們家就一個獨子,從小學四年級就以初中生的要求在活。那個男孩子雖說確實成了一個小大人,但在某些方面特別脆弱,易哭。
一旦兒童不能進行自我調整,且家長變本加厲,就像我曾經的一位學姐,最後被逼瘋了,還跳樓自殺了。
我自己家裡看起來要求也不嚴格,甚至要比其他家要松一些。可我的父母經常無意識的做出某些令我比較受傷的事情。
比如說,小學的時候被一個人留在家裡寫作業。那個時候怕黑,寫完作業,手心和背上全是汗。
後來我就比較怕孤單。
還有到了初三的時候,我母親來接我,我卻找不到她,真的非常著急啊。結果最後看到她還在和人笑嘻嘻的聊天,怕她聽不見,叫她的時候聲音比平時大了一些。然後被她指著鼻子痛罵,還要求我當場道歉,說我吼她了。她天天吼我,我還不能說她的不是,連古人都說要提醒父母的過失,到我這裡連說都不能說,說了就要被罵。那天我死不道歉,回家就被父母不分青紅皂白的給走了一頓。臉上倒沒什麼,只是身上還是有些地方青了,下午還要去上課。
那個時候經常胡思亂想,但還不至於想要自殺。
其次就是來自周圍除親人以外的人造成的心理上的傷害。
好吧,我周圍只有我自己經歷過這種事。
我初三的時候被全班孤立,被班主任指著鼻子罵不要臉。
其實我真的什麼都沒做,只是對於這個班級非常失望。初一的時候,我們班有個男同學,他精通電腦,但學習不好,然後班主任就「請」他轉學了,非常的不客氣。之前與他關係好的都立刻與他斷了聯繫,基本上就是直接無視了他。
那個時候,我學習還挺好的,只是我從沒有覺得進了實驗班如何如何的,進了實驗班就高人一等怎麼的。其實平行班的學生基本上不與實驗班的學生來往,他們覺得實驗班的學生「人心險惡」。
真的,勢力到讓人噁心。
後來我因為有些事情變得比較消極,成績就掉下來了,然後,班主任就當著辦公室其他老師的面,指著我的鼻子,罵我不要臉。
我就想問問,成績不好,怎麼就是不要臉了?
那個時候真的有些不正常了。
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對長輩有敵對情緒,興趣減少,神情冷漠,有些輕微的精神分裂初期表現。
有個與我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交集的女生在我背後說我不好,我在班上的朋友立刻就疏遠了我。
男生說壞話還好,女生說壞話,是能毀了一個人的。
好在我在其他班的朋友倒是不信這些。她們有的時候碰到這種情況,要麼疏遠這些人,要麼厲聲指責她們。
這個時候,我自己呢,也發現自己的不正常,趕緊做了自我調整。
只是讓人傷心的是,我家長一點都沒有察覺到我的艱難,非要我自己把傷口當著他們面扯開才看得到。
那個時候經常斷片,失眠,眼花,輕微厭食,有的時候還想著要不一了百了算了。
真的特別難熬。
別說我們這些學生了,五歲的孩子,嘲笑、責打、訓斥都可能到心理上受到衝擊,導致精神分裂,自閉症,抑鬱症等。
小孩子精神異常的例子我就親見三個,一個是我妹妹,七歲時上小學一年級,老師講飯前要洗手,手上會有病菌,於是她每次飯前就慢慢洗手,洗一次要半小時,無論別人是批評她還是勸慰她,都無濟於事,照樣我行我素,直到今天,刷牙一次要半小時,要花掉半條牙膏,但不洗澡,不洗頭。現在想想小時她就有些問題,但那時(八十年代)沒引起家人的重視。第二個是鄰居家的女孩,父母帶到打工學校上學遭同學欺凌,才八九歲再也不敢出門,家裡來陌生人就鑽到床底下;還有一個就是一上小學一年級男生,一次上課前,同桌不小心碰掉了他的書,他竟然跳到老師講台上,歇斯底里的大聲嚎叫,並且瘋狂撕扯自己的頭髮,嚇得全班學生鴉雀無聲,直到老師來了,左哄右勸才停止,滿臉通紅,大汗淋漓,眼球凸出。都是可憐的孩子!
遺傳加刺激。遺傳是肯定有的,每個人基因里都有一些不好的基因。
刺激的話,不好說,也許他碰到車禍現場這種超出小孩接受能力之內的刺激了?
不管咋說,祝早日控制病情,成為一個正常快樂的小孩。
可能大腦受過器質性傷害,也可能先天遺傳,現代科學表明,大腦深層白質連接過少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主要看他家族病史了,看看父母的兄弟姐妹有沒有得這個病的,再就是可能受到重大打擊和刺激,另外大腦神經過度疲勞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誘因。
精神分裂症目前原因不明,有可能是細胞變異,也可能是遺傳。
精神分裂症極容易複發,基本上終生需要服藥。我弟弟從19歲高考得病到現在已經十年過去了,先後住院四次,期間有一次恢復特別好,比現在都要好,但是後來他中斷吃藥,我們也沒有當回事,後來就犯病了。所以這種病需要長期吃藥,不能中斷吃藥。
精神分裂症目前尚無病理!所以問為啥這麼小的孩子會得沒人知道!只能告知你外界刺激可能導致精神分裂症!或者是遺傳!
從心理學看,每個嬰兒都是精神病。
人人都有精神分裂
推薦閱讀:
※精神分裂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在精神病院上班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精神分裂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