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上看,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貨幣, 這個世界幣的模型應該是怎麼樣的?

這是一個我從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想到現在的一個問題。 如果世界上現有的政治結構保持不變。 國家還是國家。 只從貨幣角度, 取消各個國家發行自己貨幣的權利。在某一個特定時間點,所有人使用的現有貨幣轉換為某一種通用單位, 就是世界幣。 如果要這麼做的話, 世界幣的中央銀行該如何設計, 世界幣是否要設定利率,世界幣的利率如何決定,各個國家發行國債的數量如何確定。 純從理論出發, 是否可以設計出一個比較科學的模型的。 研究經濟學的各位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我記得好像當時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和俄羅斯普京提起過這個世界幣的概念。有沒有人做這方面的研究呢?

===========updated 10/26/2014
謝謝秦越提出的鑄幣稅收益。

設想世界幣的本來用意就是現在美國獨佔了國際結算貨幣的鑄幣稅收益。 美元,歐元, 日元等佔據了國際儲備貨幣的鑄幣稅收益。

中國應該有非常高級的經濟學家,研究這個問題。 最近的新聞,中國本周五將正式啟動初始資金達5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而美國官員「以前所未有的決心遊說」反對該銀行,「極力勸說重要盟友拒絕該項目」。

為什麼, 中國已經佔美國國債的很大一部分。 這部分美元的貶值部分就是中國使用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美國向中國收取的鑄幣稅收益。 如果中國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減少美元儲備用來投資整個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美國直接的減少了這部分鑄幣稅收益。 這是在斷美國的財路啊。

但是即使是如此, 中國還是不可能沒有美元儲備。整個世界還是需要巨量的貨幣來用來國際間結算。 所以還是向美國支付了巨量的鑄幣稅收益。

五大常任理事國中, 中國和俄羅斯的貨幣是沒有其他國家用來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 這就是為什麼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提這個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討論這個問題。


試著答一點。

世界元或者說世界幣這個概念這種東西無非就是世界範圍內的貨幣一體化便是了。


個人認為是有很多好處的。

據說經濟學總是圍繞「成本」「利潤」「效率」「福利」這幾個關鍵詞來展開--如果:成本降低、利潤升高、效率提升,福利增加-- 那就是好的。

由此推論,貨幣一體化以後的世界、是一個更好的世界。下面小敘一下為什麼~

如果有這樣一種世界幣存在的話,他可以:

一: 提高效率

貨幣的統一間接構建了一個更大的市場。

貨幣以及價格是一種媒介,是一種基礎。是所謂的市場經濟當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東西。

我現在腦力想到的比喻,統一的貨幣就像是魔獸爭霸裡面不死族的那些黑黑的土地,如果黑色土地不斷延展,擴展到全球——那麼不死的資本金融帝國就可以籠罩整個世界,滲透每一寸土地。

更大的市場意味著更高的規模經濟、更激烈的競爭,更多數量買家和賣家,更高量級的交易,從而刺激更多的商品的產出…… 這也意味著更高的社會總收入,更加整合的社會大生產,更便宜的商品,更公平的貿易等等——當然這是在理想的狀態下。

理想中,這些因素都可以導致更高的效率而且增加交易的數量。也因此增加所有人的福利(人們可以以更低的價格享受更多的產品)


二,降低了成本。

所謂機會成本呢,就是為了得到一個東西你必須放棄的東西,而放棄的東西,就是成本。這個成本往往很痛,因為得不到的往往都是最好的(後面這半句是我自己加的)。

剛剛也提到規模經濟導致的價格下跌。這一點可以額外推廣為「減少交易成本的機會成本而節約的成本」。

就是說: 設想一個極端了例子,在貨幣不統一的菜市場、假若你上街買菜、結果因為每個菜販都使用不同的貨幣結算,導致數學不好的你放棄了購買意願,從而放棄了整個本可以發生的交易。這樣的機會成本的上升對社會來說是一種損失。

往大了講,世界就是一個大市場,裡面有中國菜販子,美國二手機販子,阿根廷牛肉店~這些損失每天都在發生。

在另一種情況中,假若你手持美元、但是美元最近波動很厲害,導致商販都不接受你的美元。這樣也會抑制一次本應該發生的交易。

因此,統一的貨幣可以降低成本

三,提高社會福利

比如更大的金融市場,可以使可選擇的投資組合變多。更多樣化的投資組合可以提高整體的金融穩定性,金融穩定性的提高可以提高社會福祉的整體提高。

四,提高利潤

首先,降低成本在短期內可以提高利潤。

並且,更大的市場可以帶來更大的產量,更大的產量意味著更多的利潤。

————————

另外,統一貨幣也可以促進貨物市場,勞動力市場的整合、然後後面的分析也類似。


最後,個人覺得現階段無法實現世界幣,因為缺乏一個給予這個貨幣足夠支撐的組織。也許一次全人類的危機導致聯合國許可權大大上升——這樣的情形可以保證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


至少有兩個問題:
1、誰印?
2、喪失了印鈔權的國家,會有更大的概率國家破產。參考希臘、義大利等等歐盟國家。

ps:國家不能拍拍腦袋就搞四萬億,絕對對普通民眾利大於弊。


反對最高票答案,金本位制度與世界幣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金本位制度下,依然是存在著各國不同的貨幣的,比如英國的英鎊、法國的法郎、德國的馬克。金本位制度不過是確定了各國貨幣的含金量,使各國貨幣的價值可以存在一個固定的比率,從而達到了穩定匯率的效果,因為匯率與含金量比例差距過大會有套利機會。
而金本位制度是完全不符合目前的國際金融格局的,因為金本位制度要求各國的黃金儲備一定要能夠保證貨幣的黃金兌換,但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假設一個極端例子,一國極度貿易逆差,本國的貨幣全都流通到了A國,儘管A國人民知道你國的貨幣是有含金量的,但是在A國還是花不了啊,於是乎,A國人民來到了你國的央行(貨幣鑄造局)門前擠兌黃金。
假設你的貨幣有100%的準備金,那好,全部的貨幣都兌現了,不過你國的央行(貨幣鑄造局)也可以關門歇業了,因為你的資產負債表上啥也沒有了。
如果不是足額的準備金,好啦,你現在有麻煩了,因為政府破產了,資不抵債。
這只是極端情況的例子,即使不是極端情況,現代如此大規模的資金流動,金本位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說,美帝是聰明的,放棄金本位真不是他傻啊。

再來說世界貨幣的問題。這是許多經濟學家探討過的問題,比如最著名的凱恩斯,凱大爺,他就在布雷頓森林的會議上提出了用世界幣(班柯)這種超主權貨幣作為儲備的凱恩斯計劃,但是美國並不同意,有錢的才是大爺啊。
但是最符合題主意圖的經濟學試驗還是歐洲貨幣同盟-歐元區。這種適度貨幣區的理論是建立在各個國家政治互信而且經濟發展差不多的情況之下的,稍有不平衡,就會出現極其嚴重的經濟危機。

我們假設題主的意思是會有一個超主權機構(類似歐洲央行)進行世界貨幣的發行與世界貨幣政策的調整,從目前的角度來看,那這個貨幣當局一定是由世界的最強貨幣國進行操縱的,其實換句話說也就是美國會有更強大的操縱世界經濟的能力。從而導致各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該貨幣進行抵制,所以會直接崩盤。


什麼?你說世界已經大同?國家已經不存在?不會存在政治反抗?
好吧,我知道了,你描述的一定是共產主義社會,馬爺爺說了,到時候就可以放棄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職能了。


食品以外的交易中介目前只能是黃金白銀


這個世界很複雜,並不是只有經濟活動,人類社會還有政治、軍事、文化、宗教……等一大堆活動,而且各不相同,並不是所有人類社會的問題都可以簡化為經濟問題。從純經濟的角度來看或許單一貨幣有很多好處,但從人類社會全體來看,單一貨幣是一場災難。

歐元必然會垮台,不信等著瞧。


你是說恢復金本位嗎?


提供一種參考,樓主可以查閱
索羅斯在《金融鍊金術》一書中提到一種類似的東西,即石油為本位
他在1982時思考了這個問題,又在1987美國股市出現大跌時再次思考了類似的問題。

分割線下就是書中這部分的觀點,可以方便題主減少查閱時間。如果覺得太長不想看。可以直接從最下面開始看。
---------------------------------------------


  匯率
  匯率的錯亂是破壞世界經濟的一個主要根源。它威脅著已完成投資的價值實現,破壞了長期投資的安全性,並且根植於美國國內的保護主義情緒之中。市場機制無法做到令各國貨幣回歸有序的組合,相反,市場投機活動強化了貨幣的無序流動。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自由浮動的貨幣體系不斷地累積著自身的不穩定性。
  問題是從何處下手?有許多可能的方法:目標區,無論是公開的還是保密的,都是最溫和並且議論頻率最高的替代選擇;我們還可以回到固定匯率體系,可以是金本位的,也可以不是;或者,最大膽的提法,我們可以發行一種國際貨幣。
  不論最終做出那種選擇,許多問題都還有待於解決。首要的問題就是國際資本流動。跨越國境的國際資本轉移深受歡迎,應予鼓勵,但投機資本的運動具有累積不穩定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個令投機行為無利可圖的體系。在理想的情況下,匯率浮動應當限於利差所允許的範圍,但這樣一來又多少有點固定匯率體系的味道。
  目標區方案未必能夠打擊投機活動,相反,倒有可能為那些針對管制當局的投機活動大開方便之門,因為風險得到了控制。由於承諾了一系列的目標區,管理當局就被暴露在投機活動的攻擊之下,時間與方向的主動權都掌握在投機者手中。歷史經驗表明,在這種情況下,贏家多半是投機者,因此可以斷言,公開的目標區體系是所有可能方案中最糟糕的一個,它不僅容忍了體系內的投機活動,甚至還鼓勵針對體系本身的投機性攻擊。
  保密的目標區可能要走運一些,它為投機者和管理當局安排了一場錯綜複雜的貓捉老鼠的遊戲,在這個戲局中,如果管理當局協調一致並且有能力調動比投資者更多的資金,那麼形勢尚有可為,考慮到他們控制著最後的武器——印鈔機——所以應該說成功還是有希望的。只要中央銀行願意無限制地提供供給,任何強勢貨幣的升值都將難以為繼。奇怪的是,中央銀行似乎都缺乏嘗試一下的膽量。
  如果管理當局能夠成功地穩定匯率,「熱錢」就會最終冷卻下來,並轉化為長期投資——這是建設一個健康的國際經濟環境的前提條件然而僅僅穩定主要貨幣的相對價值還是不夠的,避免全球範圍內的過度通貨膨脹與緊縮的危害,還必須穩定貨幣總值。黃金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穩定力量,它可以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承擔起這一任務,儘管以今天的眼光看來,它有一項重大的缺陷:新的產出主要來自兩個極權國家——南非和蘇聯。無論如何,問題並不僅僅限於尋找一種合適的貨幣基礎,考慮到信貸的反身性,建立在這種基礎之上的信貸結構也要進行調整,有必要建立一個機構來協調世界範圍內的信貸增長,這個機構也就是國際性的中央銀行。關於這個題目,還應當從其他幾個主要問題領域的角度進行考慮,包括國際債務和商品價格,特別是石油。
國際性石油緩衝庫存計劃① 本文試圖扼要指出,在國際間合作的氣氛下可以取得怎樣的成就,當然,可能性不勝枚舉,我所考慮的只是其中具有可行性的,意在表明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並非不可想像,這將有助於激發實現目標的熱情。
  最佳的解決方式將要求主要的石油進口國與出口國達成一項協議。建立一個能夠將卡特爾的基本特性——價格固定與產量配額——與國際石油緩衝庫存結合起來的國際組織,以取代歐佩克。
  沒有必要甚至並不希望所有的消費國與生產國都加入進去。不錯,工業化國家同歐佩克組織中「溫和派」成員國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些國家,像伊朗、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不一定非要發展進來。
  方案將按以下模式運行:首先要確定生產與消費配額,配額總計可以超出目前的消費水平,超出的部分就轉化為緩衝庫存。由於儲存成本昂貴,緩衝庫存將主要停留在紙面上,而石油則儲存於地下。
  款項不必直接支付給產油國,而是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設部門的封閉賬戶中。基金對由於銷售問題未能達到生產配額的產油國實行優惠,未完成消費配額的國家將按配額要求實行支付(差額),其未消費已付款的緩衝庫存則由庫存管理當局記在相應國家的名下。緩衝庫存管理當局的義務就是將石油儲存於地下,直至需求回升。顯然,緩衝庫存管理當局必須有能力保證地下石油儲藏的安全。
  消費國應該對進口石油徵稅。參加了這一方案的產油國可以享受部分減免的優惠,非成員產油國則足額徵稅以示懲戒。減免稅額同樣也要存入國際貨幣基金專設機構的封閉賬戶中,封閉賬戶只支付極低的利息率,例如1 %。
  負債纍纍的產油國,像墨西哥、委內瑞拉、奈及利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等,可以使用封閉賬戶來償還外債;盈餘國家,像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則可以建立貸方餘額。
  欠發達國家應該免於加入緩衝庫存的義務。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獲得比工業化國家價格更低廉的石油,它們的缺席不至於威脅整個方案的可行性。
  為了說明的方便,假設基準價格維持在34 美元,賦稅相當高,例如可以高達17 美元,其中的一半,8.50 美元返還產油國。固定配額將定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從而緩衝庫存得以按每天3 百萬桶的速度累積。如果工業化國家進口石油的需求量是每天1 千5 百萬桶,80 %來自成員石油生產國。這樣,工業化國家每年就可以獲得558 億美元稅收,其中有280 億美元支付給緩衝庫存,餘下的就可以用於減少預算赤字。從而各工業化國家就有能力為膨脹的世界銀行提供必要的股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設業務部門每年可以收入650 億美元,全部用於產油國的信貸賬戶。其中372 億美元來自稅款返還,28 億美元來自緩衝庫存。同1980 年和1981 年的信貸高潮相比,國際貸款凈增額度為600 億美元。
  石油的市場價格動向如何?因為封閉賬戶只支付1 %的利率,於是就會出現追求實際銷售而不是緩衝庫存的傾向,緩衝庫存的支付價格因此成為價格的上限,自由市場價格將停留在基準水平以下的某處,低於減免稅後的部分,即低於25.50 美元。對於工業化國家的消費者和生產者來說,價格當然還要包括賦稅,一旦價格超過基準水平,即表明需求強勁,應該提高生產配額。
  配額與價格的修正涉及許多棘手的問題,大多數的市場管制之所以漏洞百出,就是因為缺乏適當的修正機制。甚至國際貨幣體系也不例外,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就是因為黃金價格毫無彈性餘地。一個方案,如果依賴價格作為調節機制的成分越多,則持續生存的機會也就大。認清這一點,緩衝庫存的用途也就可以確定:為價格機制提供完成使命所必要的時間,這意味著庫存穩定建立之後,一旦庫存額開始減少,就應該採取上升的修正,先是提高產量,繼而提高價格。同時,當緩衝庫存開始增加之後,就應該開始削減生產配額直至初期所確定的最低限度。
  生產配額的分配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最初的配額可以用有關國家最低限度的財政需要為基礎。隨著全球產量的提高,增加份額的分配應當主要考慮被約束的生產能力、儲量,以及儲量的增加或減少。比如說,沙烏地阿拉伯的配額增長就應該比阿爾及利亞或委內瑞拉快一些。即使做出某些規定,在這個問題的判斷上仍然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
  最後,當生產能力已經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之後,個別生產者將不願再增加生產配額,可以利用這種心理作為提高價格的觸發機制。當然,下一步又要牽涉到判斷的問題。消費配額的分配相對來說可能要簡單得多,實際消費可以作為估測的基礎。
  為行使自主性的權力,就必須成立一個權威的機構,而有關機構組成與表決權的分配又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除了進行一場艱苦的討價還價的談判之外,別無它途,結果取決於談判各方的實力和談判技巧。
  無疑,很大一部分權力將從產油國手中轉移到工業化國家那裡。這種安排只有在歐佩克瀕臨解體時才可能發生,我堅決認為,歐佩克的破產將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必須採取措施予以補救。在主張實施我的綜合方案的理由中,最動聽的一條是它不會妨礙工業化國家從中獲得最大限度的好處,在這一點上,它同其他可能的方案並無歧異,能夠搶到多少,還要看他們的技巧、勇氣和內聚力。至少,採取這一方案要比重新拼湊修補歐佩克好得多。這一方案的最終價值還要取決於如何使用那筆積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業務部門中的基金。所涉及的款項數額巨大,比國際債務危機登峰造極時的數額還要大;即使緩衝庫存不再增長,它們仍將維持巨大的數額。基金的規模應當足以從財政上支持全球性的主權國家債務計劃。
  可以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設部門的封閉基金借給世界銀行用於向重債務國提供信貸,也可以將其用於折扣買進他們的未清償債務,從這些借款中獲得的現金收入可用於解凍這個封閉賬戶。
  該方案的參加者將各自承擔那些義務呢?在很大程度上,這將取決於談判所達成的條款,儘管如此,主要框架還是清晰的。
  工業化國家必須放棄短期內低價石油的利益,以換取諸如長期價格穩定、緩衝庫存累積、國際債務問題的某種形式的解決以及政府收入的重大增長等。如果本國就有能源和石油工業,那它們還可以從保護性政策中獲得額外的收益。
  產油國將因此而獲得一個容量遠遠超出目前水平的市場,價格可能會低一些,但想必會比歐佩克一旦垮台後的情況要好得多。有兩個強大的誘因可以吸引它們:石油稅的減免和出售緩衝庫存。儘管這兩者的收入都將歸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設部門的封閉賬戶,但負債的石油生產國可以以償還債務的名義動用這個賬戶,那些順差盈餘國家只不過多等一段時間,屆時它們也能解凍自己的基金。
  不產油的欠發達國家可以趁此機會大大減輕壓力,它們購入石油的價格比工業化國家要低一些。此外,不論產油國還是消費國都可以從全球性債務重新安排方案中獲得好處。本文並不討論將如何實施這一綜合方案的問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許一次嚴重的危機才能夠將有關各方召集到一起。
  當然,上述方案還應該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地進行調整,基準價格和稅收指標實際上必須降低許多,這反映了自那時以來歐佩克壟斷利潤所遭受的侵害。
  我不打算再花費精力去修改這個計劃,因為只要偏見仍然盛行,它就始終是不現實的。任何有關緩衝庫存的方案都將被視為可笑的奇談怪論,以往這類方案都未被採納,並進一步成為駁回的理由。但是人們的偏見不是不可以扭轉的,市場機制是不是就會更好一些呢?我們不妨考察一下石油生產的歷史,只有在市場超量供應以及卡特爾式協定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價格的穩定。歷史上曾經有過三次短暫的黃金時期:第一次是由標準石油公司建立的壟斷體制,第二次是由得克薩斯鐵路委員會支配的生產配額,第三次就是歐佩克,每一個階段在其發展中都充滿了紛擾和喧囂,如果必須提出某種穩定方案的話,為什麼一定要由生產商出面呢?為什麼消費國就不可以在其中助上一臂之力呢?畢竟事關他們自己的根本利益。什麼時候人們參透了這個道理,才會把這份計劃從抽屜中取出來。
  ① 寫於1982 年
  世界貨幣
  在人們接受了石油緩衝庫存方案的構思之後,創立一種穩定的世界貨幣相對來說就容易多了。記賬單位以石油為基礎,緩衝庫存方案可以將石油價格穩住。如果需求超出了供給,那麼它同其他商品與服務的比價將逐步上升。換句話說,各國貨幣相對於世界貨幣逐漸貶值。
  新創立的國際貸款機構以石油作為記賬單位,由於這種貸款可以抵禦通貨膨脹,因此它的利率可以比較低,比如說,3 %。利息收入(3 %)與利息支出之間的差額可以用來解凍該封閉賬戶。到封閉賬戶解凍的時候,貸款機構已經建成了自己的資本儲備。
  可以將通常隸屬於中央銀行的權力職能賦予這個貸款機構,它可以通過發售自己的短期或長期債務來管理世界範圍內的通貨供應,並且在規定各國貨幣同記賬單位之間的比價時發揮有力的作用。它還可以施行各種各樣目前歸屬中央銀行的管理職能,由此它的記賬單位就構成為一種世界貨幣。
  商業貸款也可以用世界貨幣進行計算,最後,以石油為本位的貨幣在各種國際金融交易中取代了美元和其他各國貨幣,轉變必須謹慎地安排,制度框架的確立也要步步為營。在這裡,我還不可能設計出一個綜合的方案,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無一具備。很顯然,這樣的一種石油本位貨幣將消除國際資本轉移所帶來的投機性的影響。


1.本質而言都只是一種貨幣的外在體現。

個人覺得從宏觀的角度看,n種貨幣之間由不同匯率來聯通,本質上各國用的就已經是同一種「貨幣」,並不需要大家都印發同一套貨幣這麼明顯的象徵才可以說「等價」,只要貨幣之間流通,不管貨幣之間的匯率差距有多大,本質而言都只是一種貨幣的外在體現。

2.只要我們承認,去他媽的黃金,任何實物都可以成為「黃金」,承認意味著什麼——就是credit

像很多人說的使用同一套幣信用將會極其脆弱,用不同的幣可以抵消一些影響。只要貨幣之間流通,它們就上了同一條船。內戰時期根本就沒有與外界共同發展的需求,內部自給自足,根本不必理會什麼美元歐元,全都是浮雲。嚴重反對那些對黃金情有獨鐘的態度,設想遍地黃金的光景,黃金只能是無人問津的東西。要說credit,任何東西都有可能成為credit,只要它夠穩定夠稀缺大家credit它。

3.不同貨幣之間的關係——就是太陽系裡面的各個星球之間的那種關係,匯率充當了物質轉換的媒介。(金融危機等價於星球爆炸,實際上人類的情緒也是如此,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能量——二戰的外國銀行一時間卻趁機大量買空馬克,事後的德幣拉來一車只夠買個麵包)

我自己做一套貨幣只是不想在你的盤子裡面任人宰割,匯率只是在貨幣上另起爐灶的政府在開放經濟的環境中作為各種貨幣之間的防火牆(緩衝、調控)。確切地說,無論是任何事物,一旦被所謂的「credit」關聯起來,都意味著被關聯者們已經進入了同一個遊戲,下面就由遊戲裡面強者們制/修訂定規則唄。——USA,我美元想印多少印多少(不服你來咬我啊),當然這是在可控範圍內的,我只是說明一下情況。


世界貨幣是個老問題,確實在金本位時期,金幣金塊是實際上的世界貨幣,各國貨幣(符號)與黃金掛鉤,按含金量比例計算匯率,對國際經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但是因為兩次大戰和黃金產量的問題,金本位已經不再現實了。
另外其實各國並不是真心希望世界貨幣的出現。泛亞貨幣討論了幾十年最後不了了之。因為一國採用世界貨幣,就相當於讓渡了鑄幣稅收益,對內經濟調節的貨幣工具,以及抗風險能力。即便是小國家,最受歡迎的做法也是本國貨幣與美元等強勢貨幣掛鉤,而不是直接採用美元。
歐元區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基於歐盟各國有同樣的經濟利益。即便如此歐元區內部還時不時傳出異議。
如果世界經濟高度一體化,世界貨幣最可能以當今歐元為藍本發展而來,基本上是德國央行的模式。貨幣政策會趨於保守。利率的計算參考歐元。

腦洞大一點的話,類似石油、碳排放、比特幣等都可能為世界貨幣背書。


非金融科班出生,在這裡簡述下自己的看法,若有問題請指教
首先就要反對像歐元區看齊的回答,但不是全盤否定,畢竟歐元區是為一個現在存在的多國貨幣共同體區域。我這裡主要想提出我對歐元區(題主提出的世界貨幣)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1.現在的歐債危機大家有目共睹,相比於2008年的次貸危機歐債危機似乎是個更難解決的問題。主要在於次貸危機主要發生在美國,發生在一個國家內,擁有一個政府,一個央行,一個財政部門(政府),換句話說是這是一個體系在運作解決次貸危機,利益核心相同——美聯儲實行QE,財政部提供財政政策支持或者進行擔保,一個提供實際的金融手段解決方案,一個提供進行財政政策為金融手段保駕護航。解決實際問題就只是時間的問題。
反觀歐債危機一個歐央行下面有N個國家央行,N個國家央行後面有N個財政部(政府),每個政府有不同的利益需求,無法提供一致的政策去解決問題(一旦出現解決方案那麼肯定對一些國家產生弊端,而這些弊端必定是損害歐元區的領頭羊德國利益而受益人必定是希臘這些陷入危機的小羊,而這些政策領頭羊不同意能實施?),導致歐債危機的難以解決。
因此若世界貨幣像歐元區看齊必然要看這次危機如何度過,而這次危機要想度過就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央行(已有)和統一的財政部門或者類似的具有權威性的主權擔保機構(暫缺)。
索羅斯提出過一個解決方案 「帕多阿-斯基奧帕歐洲紓困計劃」 索羅斯的金融邏輯 歐元區超級泡沫的根源 若這樣的有金融手段使用者有相關擔保方。一次性解決違約問題。我認為這是歐債危機的解決需要向美國學習的地方。

回到題主的問題世界貨幣的模型首要條件是:有一個統一的央行以及最具權威的擔保方(歐洲金融穩定基金形式但是資金量要夠,可以是世界統一的財政部。後者相對更難實現)

------------------------------------------------暫時想到這麼多,以後想到了在補充,有錯誤希望指出。謝謝

補充,突然看到自己的這個回答。感覺兩年前的回答有點偏題,其實現在認為我們能參考的也只有歐元區,其實歐債危機里的歐豬五國之所以成為歐豬五國是和歐元區有很大關係,保持了同一匯率後對於原本匯率就不堅挺的弱國的對外貿易就是一個致命打擊,平均匯率拉高本國匯率導致出口受限,嚴重影響國家的對外貿易,而以德國為例這種本來很強勢的貨幣被平均匯率後,可理解為匯率低估,同弱國相反其極大的促進了對外貿易,因此在歐債危機上看似是德國在「扶貧」其實在同一匯率影響下,德國賺得不比支出的少。

終上所述統一貨幣至少現在來看影響的東西並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或許在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情況下,統一貨幣就是耍流氓。


多次思考過這個問題,答案是然並卵。美帝是現行美元本位的最大既得利益者,讓它妥協近乎無解,如果它妥協讓它主導那還不如不幹。就算不考慮美帝,各主權國出於各自利益肯定會提出對自己有利條件,對很多國來說這種條件根本是對立不可調和的。貨幣作為經濟的體現但遠遠超出經濟本身。歐元作為統一貨幣已經出現很多問題了,以後崩潰可能性不小。感覺統一貨幣前提必須集權獨裁,不可能民主,經過幾代人適應了不平等才能成,否則各成員國各自扯皮,一萬年也統一不起來的。


我在想,什麼人或組織來給這個貨幣做擔保,什麼人或組織夠格擔保……誰來發行……開個腦洞,假如馬乾爸一統江湖,然後宣布,所有存入支付寶的錢都可以按照匯率轉換成阿里幣,同時,在支付寶的收益上再加1%,這算不算統一貨幣?…………咦,我說的好像是天貓寶……


那誰印他們誰爆炸啊


你看金本位,比特幣等,還不是一個個被既得利益者打倒


全球統一貨幣的問題,你可以把中國各省想像成各國,然後中國就是整個地球,這樣人民幣就是全球唯一貨幣。

然後你該注意到,統一貨幣的一個前提是中央有權力,地方沒有權力,集權得不夠,就會成為歐盟那樣的

最後,之所以沒有出現全球統一貨幣,原因很簡單吧,因為各國不肯出讓權力啊


衡量一切的尺度和標準將是時間,如果時間可以流通。商品的價值也不正是凝結在商品上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金本位已經過時了,世界幣的發行當然要參照世界經濟總量和經濟發展速度~然而,一旦世界經濟發生危機,發行世界幣是否會陷入流動性陷阱最終而崩潰?
至於利率,從純貨幣角度來講,既然發行了世界幣,那麼貨幣的供給和需求都已經相當平衡了(如果不平衡,只有政治手段解決了,和世界幣本意相悖),利率還會有大的波動嗎?應該利率會很穩定,實際利率趨近於零。
現在的貨幣價值(價格)實際上對外相互掛鉤,對內與政治經濟宏觀需要掛鉤,實行世界幣,與什麼掛鉤呢?開始說是與全球經濟掛鉤,那具體是以什麼指標為準呢?金融系統沒有市場,就會脆弱的不像話。
如果有了世界幣,還需要世界幣嘛?世界幣命運要麼在運行中崩潰,要麼已經沒有必要存在而消失,所以,現在現實中要建立的世界性超主權貨幣並不是最終意義上的世界幣,最終意義上的貨幣馬克思老人家早就說了,就是貨幣消亡,世界共產!
一點想法。


個人認為,天然礦物能源開採個八九不離十之後,便於交易、使用率高的能源可以擔此重任。(不就是充電技術和存儲技術大舉進化之後電力么)
而且單位都是現成的,以後大家聊天就是這樣的:
A:老張!好久不見,老張你可不知道,兄弟剛貸電在六環外買了套三居室,整整10m度,現在出去吃個飯都得算計按揭,天天和老婆吵,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B:可不是,誰家沒本難念的經啊,我老婆去年買了件貂,整整40k度,今年嫌顏色過氣了,非要再買一件60k度的,你說說,這不是要我老命嘛
A:哎,都不容易,我到站了,有事打電話啊(說著掏出地鐵一卡通,系統音傳來:您的餘額已不足,請及時充電)


每年發行多少貨幣由哪個國家說了算?


財政不能一體化,利率不能一體化,貨幣同盟天然就是短板,比如歐元的希臘和德國,就是這種問題的體現。
北歐三國原來的克朗曾經一體化,然後,就是現在這個樣子,未來歐元分裂的情況是必然的,因為歐洲央行的能力有限,沒有財政同盟、利率同盟,貨幣同盟就是笑話


推薦閱讀:

為什麼過去十年間,油條的價格上漲了 5 倍,而巨無霸的價格只上漲了約 60%?
「剩餘價值論是錯誤的」這件事,在國外已經變成常識了嗎?
澳大利亞既有煤炭又有鐵礦,為什麼不發展鋼鐵業而是直接出口這些礦產?
「資本管制」只可能出現在金融危機中嗎?還有哪些情況下,一國會進行資本管制?
為什麼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雪碧要花這麼多錢請這麼多明星做廣告?

TAG:銀行 | 經濟學 | 聯合國 |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 歐洲聯盟(E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