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看畫展?

或者攝影展,博物館等藝術展。總看到人們在一個作品前停留一兩分鐘甚至更短,似乎不是好方法。


其實我很反對看展之前做許多功課,這樣就和上課一樣沉悶,預習才敢上陣,看展的樂趣少了一大半。

但是我有一個辦法適合毫無常識和經驗的人,也適合有一定專業基礎和經驗的人,簡單來說就是畫展要分三遍看:

請暫時忽略畫作旁邊的小小的說明文字,因為有許多人是會下意識的不斷的去看個說明注釋,壞習慣!入到展廳後,先花最少的時間快速瀏覽一遍整個展廳,繪畫在哪裡,裝置在哪裡,攝影在哪裡,錄像在哪裡,整個展覽的主題和概要是什麼,不需要馬上理解和分析什麼東西,只是粗粗瀏覽,這一遍瀏覽,大致上你會迅速判斷幾個你覺得有意思的作品,請記下它們的位置。

然後從入口處再看起,這一遍可以看看展覽前言,可以看看你感興趣的點和策劃展覽的人的思路是否一致,還是完全不同,如果不同,策展人是怎麼想的,你又是怎麼想的,你和他在對作品的理解上有什麼偏差。然後掠過第一遍對你毫無觸動的作品,直接去看那幾個你喜歡和有記憶的作品,有需要的話,拍照,和作品多待一段時間,不要看任何文字信息!大概花個十來分鐘也差不多了。

第三遍如果你對某幾個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請再看畫作邊的文字說明,對於有專業基礎和經驗的人來說,作品創作的年份和使用的媒介材料這些信息,是比作品標題重要的多的多的信息。

不要高估自己的消化能力,一個中型展覽,看四十分鐘已經非常疲倦了,有些作品分樓層,就不要上上下下的跑了,還是這個方法,一層層來就是。

這樣大致一個展覽不會漏掉在直覺上對你有觸動的東西,那種事先做功課,事後買畫冊的看展法,事實上只是記住一些和藝術相關的知識,和直接面對藝術品給你的直覺體驗,這是完全兩個層級的體驗。

當然,如果你是旅遊到一個城市,時間有限,而看的又是一個比較費解的當代藝術的展,以上方法也適用,但更省事的方法是借一個語音導覽器。去年我在惠特尼美術館看昆斯,才發現這玩意兒的異常好用。如果是盧浮宮這種不來個十次八次不足以走完的大型博物館,你就當觀光客去看最有名的幾個好了,藏品太多,就算給你幾年,一幅幅看那也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妄想。有基礎的人,還是在家看書搞清楚藝術史脈絡,到時候直接去博物館按圖索驥最方便。

其實不要小看走馬觀花留下的「印象」,這印象就是藝術品給你最直觀的打擊,杜尚的自行車輪,梵高的星空,盧梭的野人,畫幅的大小,材質,燈光,遊人,氣氛,環境,這都很重要,不要想太多知識和前因後果,都已經來到藝術腳底了,還試圖用智力的槓桿去撬開直覺的大門,太笨。

另外一個答案也可以參考看看:

關於藝術史的學習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77735/answer/16148891


看展覽,其實就秉承一個標準:最大化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


其實看展覽前花多少時間準備,需不需要提前預習,也是由展覽本身決定,大多數展覽起碼略微知道一下是關於什麼的,藝術展覽的話,藝術家的大概資料。個人覺得,看展覽也有些忌諱「煞有其事」。我和周圍一些學藝術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習慣,不住在巴黎的會定期跑巴黎看展覽(當然,還為了吃),看個四五天再回去,到一個城市,首先去美術館逛逛。所以提前預習,無非是到一個陌生美術館之前查一下是否值得去一趟,多數情況下是查個地址就直接過去了……

看展過程里,還是需要遵循基本的展廳布置,每個作品都掃兩眼。我反倒覺得,就我個人而言,作品旁邊的小牌子花的時間比作品本身要多(當代藝術展通常是這個情況)——我明白自己看展覽所需要的東西。在一件展品我並沒有明白意圖的情況下,看小牌子是最好的選擇,甚至會拍照——因為我很難看完之後對一個陌生的外國名字有印象,為了節省時間通常只會粗粗瀏覽一下介紹(有時候「介紹」洋洋洒洒好幾大段法語或者英語,細讀起來跟做閱讀理解似的,碰到不認識的單詞下意識就要掏手機查),當然視情況也會仔細閱讀分章介紹,比如一些好的回顧展。看展覽畢竟覺得學習大過娛樂,最大化獲取知識是我的目標。因為如果不這麼做,我出門可能就忘了剛才感興趣藝術家的名字,即便記得一些作品的信息,也沒卵用,還得等日後不知道在哪裡看到相關照片或文章才驚覺我操我看過這個展。

然後就是拍拍照,碰到名品,心儀已久的作品,做的好的作品,免不了俗多拍一些,仔細看看作品空間利用,展出方式,製作工藝。當代展覽里,影像作品多是個現狀,概念性的作品注重點還是在介紹上——他做了個啥,這種作品往往是「他做了個啥」比影片本身重要,粗粗一看即可。敘事性的作品有意思的我通常會都看完,哪怕花上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圖像類的(油畫和攝影)的主觀性就很大了,不感興趣的我甚至連藝術家都懶得去知道。

總之,要知道,很多東西可能只有在展覽里才能看到,如果關於這個展覽的一切都能在網路上找到,那麼展覽本身意義大減。即便如是,缺少了現場經驗,也缺少了很多可學習之處。畫冊我通常會買感興趣的和往期打折的(畢竟貴,50歐是常事),正經嚴肅又優秀的文本不易得。上面也有知友提到過,大博物館的大展覽,語音導航,地圖,或者提前做好的功課非常有用。盧浮宮這種地方到現在我都會迷路。

之於我,看展覽就是盡量多學習,發現新藝術家,找感興趣的作品,或者幫助梳理藝術史脈絡。當然,因為專業原因還是對新的東西和古舊的東西感興趣些,現代藝術實在有時候提不起興趣來,看展也是匆匆略過。

最重要的還是,不管學習與否,專業與否,看得開心最重要。


以前寫過一個對博物館展覽參觀的思考,看看對畫展是否適用:
首先我們假定一個環境:假設參觀者是一個對展覽發生了參觀興趣,只了解基本的常識,如何來參觀一個展覽效果最好?模型如下:

1.建構性參觀。一個展覽不僅僅是器物的排列組合,策展人會力圖表現出超越展品的觀點、見解和精神,並精心設計展覽的藝術形式,通過種種方式暗中指引參觀路線,並把展覽的節奏安排得起伏有序,初次參觀,可以「跟著策展人的節奏參觀」,建構起對展覽的整體性印象,並嘗試感受策展人的意圖,想表達的觀點、見解和精神。

2.
解構性參觀。當完成建構性參觀的時候,可能會發覺對展覽的某一部分特別有感覺,對某件展品特別喜愛,對某個場景的表現特別有感觸。這時候可以翻翻書、查查網路上的知識,在進行了一定的準備後,再度參觀展覽。這時可以無視展覽對觀眾的引導,直接撲向自己最喜愛的部分進行參觀,往往還會拍些有含義的照片在社交網路上和大家分享。在這個類型的參觀中,展覽被觀眾的興趣解構為片段,而參觀者會集中所有的注意力來參觀自己喜歡的片段,並可能會分享自己的感受。

3.
重構性參觀。當完成解構性參觀的時候,可能會發覺對某件展品的解讀自己並不同意,或者發現了策展人無意之中的表達,甚至是自己重新設計了展覽參觀的線路甚至能夠以展品為背景創造出新的展覽主題,甚至希望帶朋友來分享自己的成就,這時候往往會第三次踏入展廳。這個類型的參觀已經開始參與到展覽意義的構建當中,甚至策展人的意圖已經完全消失,主導展覽的是觀眾本身。

4.驗證性參觀。當完成了對展覽的重構甚至批判之後,或許對展覽想表達的觀點見解和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為了驗證和回味這種認知,可能會再度來參觀。

以上四個層次,翻譯成中國話叫「起承轉合」。當然,如何參觀博物館展覽,其實存乎一心,根據每個人情況的不同,參觀的情況也不一樣,愛好者甚至專家可能第一次參觀就是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也可能在一次參觀中同時實現以上四個層次。


作為藝術愛好者,感覺在一件作品前停留一兩分鐘算蠻長了吧……

我感覺在一件作品前停留超過30秒一般有8種情況:

1. 作品很大,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完;
2. 作品很小,需要靠很近很仔細才能欣賞到;
3. 想要搭訕,通過自己觀賞某件作品的行為吸引某人注意,去搭訕藝術家或者某個人;
4. 作品很好玩,想找個好的角度、人少的時機拍照或自拍,等了一會兒……

這些都是不太正經的原因,下面是4個稍微正經的原因:

5. 藝術是很感性的東西,碰到了喜歡的作品,會把它當做超出平面甚至立體的一件事物去欣賞,欣賞的同時有聯想、有幻想、有感觸,腦海中甚至會出現音樂、藝術家創作的場景,甚至把自己置身作品中的世界,總之感性的東西用語言很難形容,如果你是感性的人,碰到喜歡的作品就能體會了;
6. 學習的心態,看到喜歡的作品仔細觀察、慢慢品味,學習藝術家的創作方式、手法等等;
7. 崇拜的心態,就像小時候追星的時候對著明星照片幻想一樣,看到偶像的作品還不多駐足觀賞、意淫一會兒;
8. 購買的心態,理性思考作品值不值這個價,同樣金錢是否能買到更喜歡或者更有投資價值的作品,同時又要感性的去觀賞,是否真的有感觸,喜歡到無法自拔,喜歡到要佔為己有。

所以說不同心態決定如何看展。

講講我怎麼看展:

1. 首先我不怎麼看展,我比較喜歡歐美的當代藝術風格,但又沒有機會(money)出國看展,喜歡的作品都是在網上看看;
2. 國內藝術家喜歡的不多,但是也有一些,關注一些網站上的展訊,有時間就去觀摩一下偶像們的原作,例如毛焰、劉野、徐累;
3. 偶爾也去798逛逛,去之前稍微做一下功課,看看自己關注的五六個畫廊是否有值得去看的展覽;其他畫廊也逛,不過逛二三十間畫廊一般符合自己審美的也就兩三間,其他都是走馬觀花,每件作品前不會超過十秒;

4. 香港巴塞爾:連續三屆都去了,每年都會去看2天展覽,從開門看到關門幾乎走斷腿,畢竟不出國門看到那麼多喜歡藝術家作品的機會每年就這一次。
每一屆都有200多間畫廊展出好幾千件作品,所以也只能走馬觀花的觀賞,看到喜歡的作品拍照記名字詢問價格,第一天盡量把200多個展位都看一遍,第二天再去回顧自己喜歡的作品,臨走之前再去找最喜歡的個位數作品,在前面駐足觀賞很久,依依惜別。
回到家裡,還要搜藝術家介紹,了解創作背景與手法,再分享給朋友們。

作為一個買不起、不畫畫、又是第一次看到這些藝術家作品的普通觀眾,什麼心態讓我駐足觀賞?
我也許看不懂、參不透這些作品,但僅僅是流於表面的美感就足以打動我,讓我欣賞甚至產生敬畏之感;如果碰到一些直達我內心的作品,那就不能僅僅用愛來形容我的感受了。
3年過去,我從愛好者變成業餘藏家,看展時我又多了一種心態 —— 掐指細算,喜歡的作品明年是否能買起?希望可以吧……

我的網站:http://yishuzs.com/ - 雖然自己都不覺得,但百度說我是中國第一藝術自媒體哦
Art Basel專題,千里挑一的精選藝術家介紹:Art Basel 專題介紹 | 藝術壯士
Basel豆瓣小組,提前訂票能打5折哦!歡迎關註:2015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小組
藝術收藏新站,有點閑錢想買藝術品,我來教你怎麼買:http://yishuzs.cn/
想打賞我一下,北京朋友約起來吧:http://www.zaih.com/mentor/84750981/


對於非藝術專業的參觀者,常見的辦法是——

  1. 利用語音參觀指南播放器,在瀏覽每件展品時播放關於作品信息,從作品內容、材料、作者背景等信息作個粗淺了解,幫助自己欣賞該作品;
  2. 隨身帶個照相機,把展覽作品拍下來(前提是展方允許參觀者拍照,否則不可拍照;絕大多數藝術作品展不允許使用閃光燈,閃光燈的強光可能會產生對作品質地、保存的各種危害;從個人觀點看,閃光燈下的藝術品拍攝效果反而會因強光造成高度明暗反差或高亮現象,有礙拍攝效果,我自己看畫展在允許拍照時從不用閃光燈),留備返回後繼續欣賞;
  3. 觀展後可在諮詢處購買該展覽的相關畫冊,以便之後對這些作品及創作者信息等作深入了解。

對於藝術專業的參觀者,我們通常也會拍照作留底——

  1. 觀展前可以備課一下,對展覽的作品及作者、年代、背景等做初步了解,然後再參觀,返回後根據照片留底再考查相關信息,從專業角度分析作品的製作工藝,以便學習;
  2. 如之前所說的,不用閃光燈、整體拍攝或近距局部拍攝,追求拍攝效果的可以用專業相機,只求參考素材的用普通數碼相機即可(300萬以上像素,設定圖片質量為最高),看自己喜好;
  3. 觀展後購買印刷較精緻的畫冊作收藏或素材(反正我們本來就很喜歡各種藝術畫冊),留備之後學習使用。

很多人在某些作品前停留很短時間,大多是因為看不懂或不喜歡這種藝術風格,所以略過,但他們對自己喜歡的藝術風格還是會駐足欣賞一陣的。
這不怪他們。畢竟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對藝術專業技法、藝術歷史、作者和背景等有足夠豐富的認識,多數時候藝術還是只起一個賞心悅目的作用,碰到無法讓自己產生共鳴的藝術作品,人們難以欣賞,這也是常情

對非藝術專業的欣賞者,遵循一個原則就夠了,不必過於強求:

對什麼東西的欣賞都架不住喜不喜歡的考驗,喜歡的作品就多看幾眼,不喜歡的作品就可以略過;
實在覺得對作品有興趣但看不明白,採取前面提供的方法即可。


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沒有專業知識背景差很多,有沒有審美積累也差很多。
我們的小編是專業出身,經常被委派去看展覽,我一直能從他的稿子里看到的句子是「小編在此不應贅述,還需親臨。」這點我很鼓勵,我甚至很接受他在作品的簡介里就寫一個好字,餘味無窮,達者自知。(真不是裝…)
我們是做語音導覽內容的,時常會為展覽改編內容,做的工作是去余,很多策展人喜歡忽悠觀者,一寫東西就弔書袋,最不可取的就是幫助觀者主觀臆斷,「這件作品蘊含著藝術家對自然的無限遐想」,這種話我們編輯看到一律刪,每次去採訪藝術家,談及這個問題,他們基本都是一致的看法,不希望有任何的東西來干擾他的觀者。就像我們小編說的,好的藝術不用空泛的觀念來堆砌,即使是從來沒接觸過藝術的人看到,也會覺得這東西好!
就像其他答主所說,語音導覽很重要,是因為裡面有許多客觀背景知識,不用你去看展簽,不影響你觀賞畫作,比如年份,材質,又比如藝術家所處社會環境,還有創作歷程中的變故等等,都是幫助你了解全貌或者容易忽視的細節,而不會為你做分析,做判斷。
我覺得去看畫展,要放輕鬆自己,到了現場,使用一些導覽手冊之類的輔助工具,然後去尋找能打動你的作品即可,找到了就停下來,詳細了解下,一般來說,一手臂的觀畫距離為作者視角,基本能看到你想看的一切了。


其實最重要的是愉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了解的時候,看展看到的有因為不了解而獲得的樂趣。了解的知識多了,又會有因為知識而獲得的樂趣。展覽其實就是一個人造的景觀、場所。


之前網上看過一篇文章叫做《如何在畫展上假裝看懂了一切》,標題和內容都十分幽默,但其實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搬運至此以供大家參考(鏈接:如何在畫展上假裝看懂了一切)。

---------------------------------------------正文---------------------------------------------

為了劈情操、顯逼格,好像逛畫展成了文藝青年和中產階級一項重要的業餘活動。但對外行來說,那些語焉不詳的畫作,你真的看明白了嗎?能感受到多少?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個插畫師給出15個步驟,教你如何在畫展上假裝自己看懂了一切。


看到Maritsa Patrinos 的這套步驟,一開始我是拒絕的,但研究後我發現這套步驟背後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如果你決意進入賞畫界,就一起來吧。

1. 慢慢靠近畫作

為什麼要慢慢?因為賞畫要從遠而近,遠看構圖,近看細節,好的構圖能讓觀眾第一眼就產生強烈的心理衝擊。


2.直面它

3. 擺一個冥想的姿態

此時,你可以綜合考慮繪畫的各種因素,包括色彩處理與運用,筆觸等。


4.千萬不要自拍,那是外行才幹的事。

5. 不要說話,顯得更專心。

把賞畫看做你和畫家之間的一種交流,只存在你二人之間,安靜欣賞,杜絕其他。


6. 不斷變換視角,讓人覺得你一直在找合適角度欣賞。

7. 注意畫作更細節的部分,彷彿是在研究它。

在細節處,你可以感受畫作光影的變化,包括物體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敏感變化以及對這種變化的表現方法。


8. 眯起你的眼睛

9. 歪起你的腦袋

10. 靠後站,然後手像拿著筆刷一樣在空中揮舞,彷彿你要畫出這幅畫。

筆觸作為繪畫藝術中的基本元素,有其自身的藝術形式美,指畫家在繪畫過程中筆、顏料、畫布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後留在畫面上的痕迹。


11. 猛不防地長嘆一聲或咯咯竊笑,好像你已經和畫作產生某種神秘聯繫。

繪畫中輻射出的觀念,思想,情緒,是否和你產生了共鳴?


12. 看上一段時間,你終於可以走了,讚許地點了點頭。

當你開始意識到畫作豐富,光耀的效果,深度,並享受這些時,恭喜你,你入門了。


13. 慢慢地離開,因為你太過留戀。

14. 走之前回眸一瞥,目光要悠長,深邃。

15. 轉向下一畫作,重複以上步驟。


這個問題我真的想過,在此提供一個我自己的角度,可能很另類,不過我自己很喜歡。
-----------------------------------------------------------------------
其實我很反感不做功課的看展行為。說完這句話總覺得會有一片嘈雜的反對聲音,好吧,我只是希望我在說完下面這段話後,反對者能少點23333。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棋魂這動畫,作為一個一點不懂圍棋的人,每次看那些黑白棋子在棋盤上就像一件藝術品一樣。站在一張畫的角度,正方形的畫,黑白疏密分布在棋盤上,開局大多圍繞在四個邊角上,很多中盤就分勝負的棋局還有「留白」呢,就是還沒下到的地方,或者是「眼」,但勝負已分所以也就沒有下的意義了,我想這是大多數不會下圍棋的人也能明白的吧。
也就是說,對於看不懂圍棋的外人來說,看到的只能是黑白棋在棋盤上散布,形成各種有些讓你感覺漂亮,有些讓你感覺奇怪的樣子。那麼各位覺得下面這張圖怎麼樣?好看嗎?

有沒有覺得中間的那個「黑色圓127」在整個畫面中有一種畫龍點睛的感覺?在這黑白之間,「黑127」就在視覺中心、是不是有一種特別迷人的感覺?整張棋盤左疏右密,然而左邊的四顆白子又有種似連非連的感覺,不過四顆雖少卻有著撐起左邊的力量感。

看著這樣的一副「抽象畫」,我們似乎能夠開始聯想起來,黃色的棋盤就像一片沙漠,右邊是綠洲,左邊零星幾棵樹,一個旅行家從「黑61」走到「黑71」的途中,「黑127」就像沙漠里的水源一樣,真是讓人看到希望的「黑127」呀。(強大的腦洞)

我想如果你和我一樣不懂圍棋的話,可能看到的想到的或許就是以上的內容。不過當你了解這幅畫是「如何誕生的」、「黑127意味著什麼的」的時候,你所能得到的精神食糧,你所能看到的世界,將完全改變。你會看到人類智慧的結晶,你會看到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你會看到自己的潛能……

我想去看一個展
我想去看某人的某個主題展
我想去看某人創造時代作品的展
我想看某人蛻變創作手法的展
我想看某人為了某人而創作做的展
我想看某人一生創作的回顧展
我想看……

對,你想看的究竟是什麼?做不做功課完全取決於你想看什麼。而你不做功課留給你最後回憶到的可能只是你看了一個展……或許當時你有很多聯想,或許當時你有很多感官上的刺激,或許這就是你想要的,就像去國外旅遊一樣,看到了一些國外不同的建築,不同的自然風景,享受現時這就夠了。

然而你真的不覺得有一絲絲可惜嗎?本來可以從井裡爬出來來到一個更大的井的……


根據目的來,以前學美術的時候看畫展更多的是看繪畫技巧,往往看得局部,這種看畫展樂趣不大。後來不畫畫了看畫展就是感受。不需要應付考試,也不需要從某副畫上學到什麼,只是一種體驗和感受。審美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過於糾結美術史或者評論從而引導自己,眼睛就變盲目了。


看展覽這個事,對於普通沒接受過系統專業教育的朋友來說其實就是文化熏陶。

1.多看,不要有主觀的門檻。

2.多思考,哪些作品自己感興趣,就去做做查檔工作,什麼背景啊,藝術手法啊,表達觀念啊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從興趣出發得到很多知識。也就能跟同行和藝術家做一些交流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3.積累到一個階段,你自然知道如何欣賞藝術了。

就像和陌生人交朋友,隨著逐步地了解就自然而然的熟悉起來。

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方法。


突然很想認真答一答。
能有機會看一個展,這是你距離一幅作品最近的最好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我相信,關注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是有文化底蘊但是由於專業的不同略微缺乏藝術方面的知識的。那麼我來針對這些人提供一些看展的tips.

首先第一點,相信自己的審美水平。
看展其實就是通過藝術作品和作者找共鳴。不用追求什麼看懂沒看懂,認真看就好了呀,如果感覺到了震撼、或者感覺到了作者的苦心,或者快樂或者不快樂,哪怕什麼都沒有感覺到,只是覺得挺好看的,那就足夠了。
第二點,不要忽視細節。很多美術作品的美好,一點光影、一絲筆觸、一筆勾勒,都在細節里。如果能離作品近一點就近一點,如果能更近一點就更近一點!靜靜地站在作品前面看角落裡的一隻鳥,真的可能看好幾分鐘甚至更久。
第三點,如果你願意,可以在看展前或者看展後稍稍了解一下作者的身世背景、作品的創作年代等等。因為有的畫因為時代局限性或者技法局限性的緣故,並不如現當代的一些作品更有視覺刺激,但是了解了作品背後的故事,的確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四點,根據展館的要求,適度給作品拍照。實話說,拍回來的東西你日後也不一定會看,還不如把握看展時間多看原作呢。
第五點,看展之前可以了解一下這個展的主要內容是哪一方面的,大概是個什麼樣的展,策展方面是哪些人,這些信息可以讓你對展的內容和品質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如果是已故成名大家的展,請一定要珍惜和原作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如果是當代名家的展,不要想太多這破玩意看不懂還為什麼這麼貴,如果作品真的帶給你感覺請享受,如果沒有換下一個看沒有必要留在那裝逼;如果是青年畫家的展(就是還沒出名的屌絲畫家),通常他們的作品最需要你的讚賞和交流,如果有經濟實力的話,買一幅是最好的的誇讚,如果沒有的話,把你的感悟認真地與作者直接交流。他們一個個在藝術前進之路上都寂寞的發瘋,有一個願意交流的都會讓他們感激涕零。

簡單的總結一下就是:
如果願意了解背景,請了解
如果願意深情凝視作品,請凝視
如果願意懂一些美術知識,看西畫找微博"顧爺";看國畫去微博找"龍哥話畫"
如果有能力掏錢,請掏錢

——————————感覺我像是個做推銷的——————

先說這些。


我一般站著看


不是專業愛好者和不做功課就來看展覽的都是渴望被藝術的腳丫熏一下的俗人,看不懂非常正常,你指望他們耐心的品也不可能,因為真的不懂啊。人家只是來一下表示自己的逼格提升了幾個百分點啊


容我把看展分為兩種

第一種

快快樂樂,帶著你的眼睛和心去看展就好了。管別人會不會說,」這人真業餘,一幅畫看不到1分鐘。」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藝術人人也要追求一個「看懂」了。電影也好,小說也好,畫展也罷,不問看不看得懂,更重要的問題難道不是喜不喜歡嗎?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但是,對一個無暇涉及太多藝術知識的上班族,在周末,看一場畫展。也許他在一副作品前只停留1分鐘,也許他他說不出一副作品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但他看到了令人驚嘆的美,感受到了心的愉悅,一副本身不就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比如,去看黃永玉

我不懂筆法啊,我不懂構圖啊,我聽不懂什麼色彩理論,我也不知道畫作的創作背景。我也就盯著這幅畫看了30秒,但我同樣可以看得好開心,同樣可以為這個自在的老頑童會心一笑

~~~~~~

至於二階,大概這個才是樓主想問的。那就是,提前看資料啊!!!!!

首先,是主辦方會給出的資料。一個畫展,總會有一個線索將所有的作品串聯起來。比如,齊白石的畫展,那很明顯,齊老的生平就是這次畫展的線索。

這是他30歲做的《龍山七子圖》

39歲所作的《蘆雁圖》

53歲,《芙蓉雙鳥》

60歲,《南瓜》

72歲,《小雞雞籠》

87歲

為了展現畫風的變遷,每個年齡段僅僅選出一張也許略有偏頗。(比如老年也有一些工筆畫的花鳥圖)但基本上,哪怕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外行,也可以從這之中看出繪畫主題和風格的變遷。

你可以看到齊老對」平正見奇」的藝術觀的始終恪守,筆法技巧日趨流暢洒脫、以及他老來的童真,此時他作品少畫山水靜物而多花日常瑣事,像是雛雞麻雀老鼠之類。我經常被他老年的作品萌出一臉鼻血的說。。。。


再比如基本每個美術館都會應景舉辦的「國慶美術展」,以中國美術館今年的「丹青中國夢」為例簡單貼幾張圖。「中國」或者「中國人」就是所有作品的線索,不同的作者,會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選材,不同的手法去表現它。

有人會塑造某個群體,比如鋼鐵工人

(《鋼水,汗水》廣廷勃)

但同樣是工人,畫風也可以全然不同

《潮》詹建俊(中國版的超人即使感,有沒有)

有人會選擇用畫筆定格重要的歷史時刻

《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陳堅

但有的畫家細細描摹,有的卻只用墨筆勾勒《五四運動》劉國輝、袁進華、盛天曄

鑒賞這個東西,總是因為比較而變得有意義以及有趣味的。

而且你看,例子里的比較,真的不需要多少專業知識,哪怕是一個完全的門外漢也可以感知它們的差異。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在畫展的入口拿一本宣傳冊,找到這次畫展的主線,然後可以開始你的鑒賞之旅了。


其次,就是作者的資料。上上之選,當然是去圖書館找本人物傳記。但若無這等充裕時間,去度娘一下也是不錯的。我一直的觀點就是,藝術嗎,不要把自己弄的那麼高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就好了。


一個人的生平經歷,生活態度總會影響他的藝術觀,進而體現在他的作品裡。

比如,上文提到的黃永玉先生,如果有時間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他的《比我老的的老頭》、《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老婆,不要哭》。如果沒有,點進百度百科,你也可以大概感受到這時一個多麼放蕩不羈的漢子。再聯繫到他

「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

「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

「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

「「文革」中,許多畫作被當成「反面教材」在美術館展出。貓頭鷹更是遭江青點名」

「2011年,評為首批中國國家畫院院士」

這樣,當看到他的畫作時,你也就會會心一笑,恍然看到了這個彪悍的湘西漢子

再比如,賈平凹的畫,任性,質樸,又有力,使人不禁想這樣的畫,插在他的書里,真真是絕配。一顆陝北糙漢子的心,在這樣的畫里,是不難窺探一二的。


另外,別的答案里也有提過,拍照的事。本意真真是極好的,只是懶惰如我,從畫展回來,大抵就不再管那些照片了╮(╯▽╰)╭但我每次還是樂此不疲地拍,一來呢,當時確實覺得很美,有強烈的想把他們拍下來的慾望。二來么,拍一拍,格逼顯得比較高。。。。


去過世界上不少展覽館,比如盧浮宮,大都會等等非常著名的。雖說繪畫方面有一些基礎和見解,但仍未達到可以對技巧品頭論足的程度。但有許多次,能站在一幅畫前,看很久很久。我想很多畫前面會放一個舒適的長沙發就是這個用途。個人認為,藝術就是一種表達情感或者思想的一種方式,你要是非要看懂這作者想表達什麼,那裡有如學生時代做語文閱讀理解一樣了,對於門外漢來說,這麼做無非費時費力又沒什麼趣味。既然是一種表達的工具,那對於觀眾來說,其實也可以通過看,來融入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產生共鳴。我常常在看畫的時候,想起自己經歷過的類似的場景,比如夕陽西下時河邊帆船上的閃著金色光芒的餘暉,泛著漣漪的河水,面對這樣的一幅畫,看著看著彷彿自己就融入了那個作者描繪的時刻,臉上能感受到夕陽的溫存,耳邊能聽見平靜的水聲,你感受到了和作者想表現的一樣的感受,這就是共鳴,是藝術的作用,讓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紐約的時候去大都會去了五六次,每次都是只著重看畫,不看其他的。而在過去這一年也修了兩個學期的畫畫課。
我比較推薦的是多去幾次,在不同的時間和階段去,就會有不同的收穫。

自己每次看畫的時候,主要思考的問題就是,畫家在這幅畫中,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就像是去尋找一個方程的解,只不過這個方程可能有很多不同種類,奇思妙想的解。
比如都是畫人物,畢加索,馬提思,高更,Degas,梵高,Seurat 的表現手法就完全不一樣。我會想說,咦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材料這樣的形狀這樣的風格來表現人。

最開始我真的就是走馬觀花,每幅畫基本「硬看」個小10秒鐘,遇到稍微覺得有感覺的畫就停下來多看看,留意一下畫家名字,風格,對博物館畫的分布也有一些了解。並沒有太追求看完一天要有什麼醍醐灌頂的收穫,就是培養個感覺。而這個階段教授推薦的方法就是,大量的看畫。

接下來幾次,教授給我寫了幾個畫家的名字,讓我著重去看這些人的畫。這個階段我們正在學用Pastel畫畫,而Degas就是用Pastel比較厲害的畫家了,還有他畫中的構圖也很耐人尋味。
所以當我看到Degas的畫時,就問兩個問題,1.他是怎麼用Pastel的?顏色,線條,層次等。2.他是怎麼構圖的?帶著這兩個問題看畫,我就知道自己要focus在哪一部分了。那當這兩個問題我自己有答案的時候,如果沒有辦法從這幅畫中得到更多信息,我就看下一幅了。

自己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問過教授說,當我看一幅畫的時候,我要看什麼?
教授說,你首先要有一個自己的框架。這個框架是一層一層的,是在你畫畫過程中積累的,比如你學了畫畫,就會知道一幅畫的元素有構圖,線條,顏色等等。那當你看畫的時候,就是按照你自己的框架走,框架中有什麼,你就看什麼。比如初期學畫畫的時候,能把東西畫的像就已經很不錯了,並不會在追求顏色方面,所以這個時候看畫的時候你就可以關注在形狀,而不是顏色。因為說白了,你沒學過顏色,沒自己畫過顏色的話,即使看再多顏色,也就是看個感覺,也看不懂其中的門道。
然後隨著你自己的進步,每個階段你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我怎麼都是掌握不好皮膚的顏色,這時候你就可以停下筆,去看看這些大師是怎麼處理皮膚上的光影與顏色變化的。有時候就真的能學到很多。

再之後,可能每幅畫都看過好幾遍了,雖然沒辦法精確的記住每一幅畫都是誰畫的,但是看多了之後,你就會發現這些大師們的風格還都挺明顯的,有時候看到某一風格的畫,猜也能猜對是誰的。

接下來的階段,我們教授推薦是去博物館臨摹。不知道其他博物館什麼情況,在大都會還是偶爾能看到有人拿個小本子,在一幅畫或者一個雕塑前臨摹。自己沒有太做過這樣的事情,所以還沒有感受到這樣做能有什麼樣大的收穫。

關於看畫之前要不要做Research,有興趣就做嘍,因為這樣你看畫的時候就會多一些問題,多一些期許,多一些框架,那你得到的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很多有宗教和神話故事色彩的西方油畫,你如果不知道聖經中這個故事講的啥的話,其實硬看你也看不太懂他為什麼要這麼畫的。

另外畫旁邊的簡介有時候也會給你提供不一樣的欣賞角度。有一次看一幅現代藝術的畫,就是很大一張紙上畫的亂七八糟的線條,顏色,字母什麼的。我看了幾分鐘想了好幾個角度,覺得這個畫家可能想要表達一種無序,或者一種心情。但再去看簡介時,簡介里寫的,這幅畫畫家什麼也沒有表達。畫家想傳遞的思想就是「不要過度揣測一幅畫」,就像是中學語文閱讀中,看到作家寫到下雨,就非要問作家此時的心情是什麼一樣,但真實情況就是人家寫文章的時候就是在下雨而已。


第一,現場能夠帶來更強的藝術感受力

我嘗試著培養一種主動的對藝術的感受力,而不是對作品本身的敏感。我嘗試著像科學家那樣歸納藝術品,也想像文學家那樣去感受他們,也試圖像藝術家那樣抽象地幻想。

我一直覺得,看展覽、看歌劇、看舞台劇,是一種沉浸式的過程。我現在覺得,感受藝術,比理解藝術更加重要。


第二,展覽的整體環境能夠讓人沉浸下來

看多了,有時會覺得美不美不重要,有趣的、令人感受到某種力量、某些情緒的藝術,比美,對於個人更重要。在展覽中,也有著「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這個事實。


第三,好的藝術展是溫和的現實避難所

藝術展覽、博物館、美術館裡常常會看到一些溫暖、柔和的場景,發生一些有趣的故事。藝術展覽、博物館是溫和的現實避難所。

具體內容和圖片請點擊我的個人公眾號鏈接:

三月來香港不看展 不要說自己是文青

寫在Art Central Art Basel周末之前 | 用什麼樣的姿態去看展?

2016我在香港的業餘活動(上) 文學藝術篇/職業發展篇

2016我在香港的業餘活動(下) 節日篇/周末走走篇


個人公眾號ID: yuhe621

微信名:Yuhe雨荷

擅長自我發現,life project management的手賬三年級生

書籍雜食動物,喜歡classic art performances

seeding rookie with growth mindset


http://weixin.qq.com/r/mDq-p2nEGzRkrS3E92_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按照美術史老師的說法就是西畫要從遠處看,有一種衝擊力;中國畫要近處看,有一種代入的趣味。
我也看過不少畫展,從國博的魯本斯展到學校的教師作品展。雖然還是個學生,但大概多少有一點點的經驗……
一開始我只是注意筆觸,一個是因為那時候學畫為了藝考,再一個一些西畫只有看原作才能看得到筆觸,而拍成照片後就很難看到了。剛開始逛畫展,就有點像進了大觀園,平時比較難接觸到大師的作品,一接觸到後就迫不及待的先注意照片上看不到的東西。
後來懂了點構成就開始注意畫面的構圖,懂了些色彩關係的時候就注意到用色,然後就注意到有的畫明明用的是互補色卻特別和諧。
然而感覺這還是一些皮毛。而很多畫還是感覺看不懂。而深其原因,就覺得是自己的審美水平沒有到達一定的度。
然後感覺自己看畫的方式就又變化了。
平時多去看和接觸一些作品。然後用一種奇怪的,憑自己喜好的方式看一些畫。
我記得一次看一個女畫家的展,一進去就看見一組油畫,畫得是馬頭,眼睛濕漉漉的,感覺在訴說委屈。我當時就怔住了,看了好久。
最近看動畫學院老師的畫展,有一個老師用插畫的記錄自己兒子的成長,明明就是兒童故事插畫的感覺,但卻讓人看了想哭。
寫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
畫展里的畫,能展出來的,大概都有些吸引人的地方,就進去隨便逛逛,看到喜歡的、能看懂的就多看兩眼,就夠了吧。

一點點淺略的想法。


一邊嚼著這個一邊看


推薦閱讀:

現代人能不能做一名鐵匠?
極簡主義和禪有什麼關係?
研究蒙娜麗莎的原型有什麼意義?
未來世界裡電影會不會被遊戲取代?
從書法上說,印刷體(宋體)是好字嗎?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