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喜歡心理學、哲學的人往往在境界上顯得很深邃,在生活當中顯得很幼稚?

同樣的還有文學少女。昨天翻完好朋友的日記,平時覺得有點蠢生活困難的人,向我展示了她豐富的閱讀量與無比細膩的少女心。 這不僅僅是我看到的問題,我自身也有同樣的問題。 或者說,哲學、心理學並沒有預期的在生活中給予他們很大的幫助。甚至他們的為人處事於常人無異,只是談論到深刻問題時才會展路他們豐富的知識、獨到的見解。 想到的原因是實踐。就我自己來說,我經歷的事物與苦難在同齡人中算是比較多的了。但仍不能匹配得上書籍帶給我的知識應該有的效果。或許就跟博弈論一樣,形而上學的知識並不適用於現實,也有可能是我讀書太少,其實滿瓶不動半瓶搖。 請各位不吝斧正。 -補充: 很多人對「幼稚」這個詞存有疑惑。這裡的「幼稚」是「不會待人接物處事」 不僅是題干中的「文學少女」,我生活中其他這樣兒的人,他們都很好,人很可愛。這裡的幼稚沒有任何貶義,只是在描述這種情況。


看到很多朋友說的很複雜,我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吧,關於哲學家

世俗生活本身就像一個巨型模擬遊戲,裡面有及其複雜的設定,每個自我意識被載入於一個肉體阿凡達之上,然後進行各種任務

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自我意識,花了大量時間去思考,這個遊戲到底是怎麼設定的,這樣設定背後的原因,以及開始猜測這個遊戲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誰編寫的(神?)

非常簡單,琢磨這個遊戲本身是怎麼來的,並不會有助於你的遊戲水平提高,不會讓你賺得更多金幣,也不會讓你武力加倍。要提高遊戲水平,玩得溜,並不需要想這些,只需要努力勤奮地練習,不斷打怪和打別人就行了

那為什麼哲學還要存在呢?因為總有一部分人,不會完全被遊戲說吸引,你也可以說不被遊戲蒙蔽。這些自我意識已經意識到了這個遊戲本身可能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而一旦意識到這個,你就不會再聚精會神的玩遊戲,而會去想遊戲以外的事情,這會導致你和聚精會神的玩遊戲的人的遊戲水平有差距。但,那又怎麼樣呢?你捫心自問,為什麼非得學到一套人情世故,在這個遊戲里獲得好成績,去取得一種叫「成功」的東西呢?畢竟,每個阿凡達自出生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而靈魂亦不知何去何從,這個世俗世界,畢竟只是一場遊戲,我們可以選擇花多少精力來玩。而我們的靈魂,有能力,去想更多


哲學系學生怒答。

因為現在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嚴肅的世界」(serious world)里的。他們遵照社會的既有價值和固定準則生活的。他們內化社會的評價標準,把社會定義的價值當作自己的價值,把社會定義的成功當作自己應該追求的東西。他們上大學、找工作、結婚、買房、買車、買驢牌包CL鞋蒂凡尼珠寶,追求一種所謂的「幸福」的生活,一種所謂的「成功」, 卻不知道這些對「幸福」對「成功」的定義都是社會-或說是他人-賦予他們的;他們20歲時就計劃好了大學畢業前要做幾個實習,畢業後要進哪些公司,35歲之前要升到什麼職位,40歲時要拿什麼薪水……這些人以一個社會賦予的價值指導自己的生活,為了一個社會賦予他們的目的而奔忙, 卻從不停下來問問自己:這種價值是否是正確的呢?它是否對我是好的呢?我為什麼想要它們呢?我為什麼要追求這個目的,要關心這種「幸福」或「成功」? 當他們問哲學家:你為什麼這麼幼稚,不去追求一些實際的目標呢?哲學家會反問他:你為什麼那麼幼稚,讓自己停留在表象的世界裡,卻不去審查自己追求的東西到底有沒有價值呢?

你以「嚴肅的世界」中的標準衡量哲學家,發現她似乎並沒有在社會期許的方向走得太遠。她沒有什麼錢,沒有什麼名望,也沒有什麼權力,然後你說哲學對她無益,這是何等荒謬。哲學從來不是為了把人束縛在嚴肅的世界裡,而是恰恰是為了讓人脫離這個「嚴肅性」,讓她去審查自己的觀念和生活,不再由社會或是他人定義的價值束縛自己的生活和個人發展,讓她獲得真正的自由, 去過真正的好的、自由的、有意義的生活。

歸根到底就是蘇格拉底那句話: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補充——
評論里有知友說我答非所問,且容我辯駁下,我並不覺得自己離題了。

一般語境中所謂的「生活上幼稚」,歸根結底往往指的是不知道達到某個目的的手段,尤其是處理人際關係時的手段。比如說買菜不知道哪裡新鮮又省錢,遇到壞房東不知如何處理;再比如遇到在酒席上不會「來事兒」,到大學暑假裡不去找好實習,到畢業後不去做賺錢的工作,都會被稱為「幼稚」、「不成熟」。這裡「幼稚」似乎是指不明白某一些行為是實現某一目的(e.g. 買到好菜、減少損失、建立社交網、找好工作、獲得富足安穩的生活)的方便的、高回報的手段。

而我的意思是,這些目的本身是值得審查的。說哲學家幼稚,就好像是嘲笑一個人不知道怎麼從中關村去頤和園。但為什麼我們理所當然地把頤和園當目的地呢?為什麼不能是別的地方,比如北海?如果你只是聽別人的話要去頤和園,卻沒想過頤和園是不是你真正該去的地方,沒想過你內心裡到底想不想去頤和園,那麼在你想明白之前,知道去頤和園路怎麼走對你意義有多大呢? 當然,或許你想明白之後發現還是得去頤和園而不是北海,但要是自己不檢查下目的地對不對就上路,豈不是把一切都交給運氣?如果一個人反覆審查自己的目的與價值,另一個人卻未經反思、審查,就遵照社會、他人賦予的價值,把他們規定的「成功」當作自己的目的追求,或許比起前者不了解一些手段的「幼稚」,後者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的不審慎,才是真的「幼稚」吧。

——又補充——
澄清一下拒絕「嚴肅性」和「審查人生」的意思。

嚴肅的世界不是說現實的、「世俗的」生活,拒絕嚴肅的世界也不是直指「追求精神超脫,貶斥飲食男女的欲求、拒絕追求功名利祿「本身。

「嚴肅的世界」(serious world)是波伏娃「ethics of ambiguity」里的概念,指的是facticity,意思是把世界既有的價值和權威當作客觀正確的事實(fact)來接受。身處「嚴肅世界」不是指參與社會本身,而是指把社會既有的價值內化,不加疑問地聽從。脫離嚴肅世界指的認識到社會既有的價值和權威並不一定是正確的,不再遵從它們規定的標尺生活。拒絕嚴肅性是不讓社會的價值——本質上是別人的價值——決定自己的生活,從而實現真正的自由。

我寫答案時剛交了篇存在主義的論文,就順手用了這個概念。當時感覺自己解釋清楚了,但現在一看大概是沒有。結尾用蘇格拉底那句名言,也只是覺得這句話很好地總結了哲學教人去審查所有價值、觀點為什麼對人非常有用。 蘇格拉底本人認為對人生的「審查」只會得到一個唯一的正確的結果,即只有一種「好」的生活值得過。我個人傾向認同蘇格拉底,但在這個答案里我並不想做這種「強論斷」——即只有哲學的/道德的生活值得過——只想做一個弱論斷,即不審視自己究竟想過、應該過怎樣的生活,盲目遵循社會價值,並不是一種審慎的態度。

如果因為我表述不清造成誤解,非常抱歉。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矯正一下題主的錯誤,文學並不能使人成熟。套用叔本華的解釋就是:

小說里所表現的,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人生和世界的狀態。但年輕人卻輕信並易於接受小說中所說的人生觀,並成為他們思想中的一部分,他們所面臨的並不是純粹消極的無知,而是百分之百的謬誤。


這種謬誤會引起一系列的錯誤概念,這種錯誤概念對人生經歷卻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還會對經驗所傳授的東西進行曲解。如果年輕人在這以前沒有一盞明燈指明道路,那他現在就會被鬼火引入歧途,對少女同樣如此。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的頭腦中,都充斥了一些從小說中得來的糊塗概念,其結果導致永難實現的期望。

在此我補充一下叔本華的觀點:之所以這樣,「學習」並不是看文學書的目的,我們去看小說、看文學,是因為自身的經驗受到困囿,而文學,毫無疑問,可以讓我們超脫於現實,體驗更多的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學變相了延長了我們的生命。


文學不僅僅不會帶來學習,相反,文學常常會推向情感的兩極——至喜或者至悲,會讓人思維走向偏激是真的,能不能成長就全看造化了,誰能保證那些看《小時代》的文學少女們能成熟呢?


就像你翻朋友的日記一樣,內心細膩僅僅是內心細膩,細膩會讓人對待事物更加的細緻認真,但同時,也讓人變得脆弱而敏感,離成功還有很遠的距離。


最後,哲學並不是教人與人相處,而是追求的真理。相反,很多哲學家都是深居簡出,提倡少與人打交道。他們的成熟,並不是對別人的成熟,而是對事物理解的成熟。


然後來回答你的問題:讀書但是不成功有很多原因 ,比如不會讀以致用、比如行動難於理論,在這裡我只揀一個方面回答:我們所談的成功,通常講的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哲學家追求的成功,是自身的成功。


我們去參加同學聚會,幾個大老爺們坐在一起,基本上就是幾大問題:「結婚了沒有?生小孩了沒有?小孩讀什麼學校?買車了沒有?買房了沒?月薪多少?」

以上幾點均做到了,那麼你就是成功的,你沒做到,你就是不成功的。其中很大原因,還是單一的價值觀引起的:你有錢,你就成功,你沒錢,你就是個loser。


但事實上他們本身幸不幸福呢?就我看到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能大聲說:我很有錢,能說:我過得很充實,能說:我很滿足,但是很少人說:我很幸福。現代社會裡,大多數人都活得很焦慮是真的,哪怕是我們覺得很成功的馬東這種人,也在媒體上說自己很焦慮。


我們看到的朋友圈、跟人飯桌上吹的牛逼,這些只是他們想讓別人看到的一面,而我看到的真實生活,往往和他們描繪的差十萬八千里。


再來讓我們看看哲學家叔本華的一生:


1.終身不娶。


2.靠父親遺產度日。


3.深居簡出。


4.跟老媽不合(因為老媽生活放浪),直到晚年兩人才恢復通信,叔本華跟老媽臨別時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你只會因為我而留名後世。(不幸言中)


要以我們世俗價值觀來評價他,大概是:


「這麼大了還不結婚,不是生理有問題,就是心理有問題。」

「啃老還這麼屌,自己斷手斷腳嗎?」


「長期不和人交往,一定是心理孤僻。」


「工作不穩定也就罷了,居然還沒工作?!我的女兒堅決不嫁給他,不是公務員!」


「一個人跟自己的親媽都相處不來,對他人一定不好。」


但事實上呢,讓我們來看看叔本華的一生:


1. 25歲寫出處女作《論充足理由律的四種根源》,30歲即寫出哲學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2. 這一輩子基本上沒有工作過,就是讀書、做學術、世界各國遊歷。


3.晚年聲名大噪。


4. 最後沒有任何病痛,於72歲躺在沙發上安詳地去逝。


你這樣看叔本華的一生,你就會發現:雖然他過得跟正常人不一樣,但是毫無疑問,他的一生是成功的,比大部分人都要成功。

對於自己,他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一輩子基本上心無旁騖地在做自己喜愛的事業,沒有任何掛礙。對於別人,他貢獻了自己的思想,影響了眾多後人。


哪怕最後死也死得比很多人成功:古代的不必說,大部分人能完整地活到最後已經是不錯了。即便是搬到現在,能毫無病痛,躺在床上自然地死去,這樣的人也是極少的。


同樣的還有康德,你要說世俗上的成功,他是很失敗的:身高1米5,身體健康堪憂,終身不娶,46歲才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大學任職教授。窮困潦倒一輩子,金錢觀念被人引作笑話。


但另一方面,對於人類社會,他這一輩子寫了三本著作:《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奠定了近代哲學的基礎。

對於自己,每天都過著恬淡適宜的生活: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一輩子為了自己喜愛的事業而活著,這樣的人生能說不成功?


歸根結底,我們所謂的「世俗的成功」,大都是建立在別人認可的基礎上的,需要別人來認可自我。你去相親終於成功,父母覺得你很成功。你把小孩養得很好,小孩覺得你很成功。你賺了很多錢,周圍的人覺得你很成功。


別人的羨慕、別人的肯定,又會反哺過來,讓自己覺得很成功。而事實上,這種成功是有所犧牲的,他犧牲的是自我,換取來的是他人肯定,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你父母催婚,父母的要求是:家境殷實,工作穩定,對方最好是公務員。按照這種要求,你最後娶回來老婆,可以說是成功了:第一,你滿足了父母,這是孝順。第二,你因為催婚,比其他人結婚早,這是同齡人中的比較成功。而至於娶回來的這個人究竟和你適不適合,反而成了最末考慮的問題。


我們出去旅行,匆匆趕去一個又一個景點,將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為的是拍多點照片發到朋友圈:你看,我很幸福。而犧牲的是自己享受美景的時間,都把他用來趕景點拍照了。


哲學家們所謂的「成功」,大多是一種自我的幸福感的成功。而這種幸福感都來自於自我,和他人肯不肯定、喜不喜歡,沒有太大關係。那些肯定別人成功的人,很多連自己都活得不滿意,怎麼去肯定別人的成功呢?

叔本華在他的文中這樣描述道:

無可置疑,人生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就整個人生來說,就在於人的構成,人的內在素質。這是由人的一切情感、慾望以及各種思想所引起的內心滿足的直接源泉,而環境對人生的影響則是間接的。

反觀這些世俗的成功,留下來多少時間給了自己,這輩子究竟有多少時間為自己而活,這種活法算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這些恐怕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當他們一個人反思的時候,才能得出真正的答案了,箇中滋味,並不是能灌一口雞湯就能說得明白的。


你有沒有想過,「幼稚」可能是深思熟慮後,所選擇的最佳處世策略呢?

所謂待人接物的成熟,不過是很多事情學會走個形式,不熟的人之間賣個面子,飯局酒桌上相互吹捧幾番,這些事情,不需要幾個智商,也能做得到。

所謂現實主義的成熟,不過是學會凡事考慮經濟利益,凡事考慮眼前現在就能看得到的,實際而又狹隘的價值觀,做個「聰明人」,學會去做「聰明人」才做的出的選擇。

所以,成熟的人,大概會有很多朋友,很多人脈關係,來自各界的肯定和表揚,和一種自己在社會上混得不錯的「感覺」吧。

我從小在官場的酒桌上長大,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怎麼說到點子上,都是家學。怎麼敬酒,怎麼處理關係,怎麼看人,怎麼求人又怎麼委婉地拒絕別人所求,可以說是耳濡目染。社交場上,每個人都是「巴普洛夫的狗「,把高潮和G點全部都露出來給你看。所謂「八面玲瓏」,也不過是勤快伸出手,幫人多順順毛罷了,毛順的多了,閉著眼睛,都能聞出對方是什麼狗,要用什麼梳子來順,百發百中。

可是,我要這麼多朋友,人脈,有什麼用呢?


我活在一個靠自己才能吃飯的社會中,我不依附於任何人,也不依附於任何體系。我的生活質量好壞,僅僅取決於自己的生產能力,自己的作品好壞。那麼,唯一理性的選擇是,把我極其有限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到發展自己的大腦和才華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做出更好的作品。

那麼,朋友和人脈,所體現的負面作用,就遠遠大於它們的正面作用了。以大多數人的知識水平,我跟他們吃飯或聊天,根本就學不到東西,也不會得到啟發,純粹是浪費我的時間和精力。我知道我要做什麼,也知道我要創造什麼,所以,我沒什麼時間需要打發,也沒有多少空虛寂寞冷需要排解。如果有,隨便那本書看,比跟人閑聊給我的滿足感,大得多。

所以,大多數研究心理學,研究哲學的人,本質上都選了一條」相對獨立「的人生道路吧。

馬克思爺爺說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相對獨立,以自己才能謀生的人,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生產者。對他來說,很多合作未必能帶來價值倍增的效應,反而是時間和精力的巨大浪費。薩特老師說了,他人即地獄。用在這一類同學身上,可能再合適不過了。

做一隻幼稚而孤獨的學霸貓,這是我的選擇。
無論」幼稚「還是」成熟「,本質上都是每個人基於自己的個性特點和社會環境,所作出的選擇。
它意味著你能承擔」幼稚「或」成熟「,所帶來的風險與損失,也努力追求它所帶來的收益與快樂。

如果我們承認,人和人與生俱來的不一樣。
也承認,在一個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可以以無數種方式去獲得成功。
甚至,連成功的定義,都可以由自己決定。
那麼,我們的生命應該會活得自由、珍重,而更有質感一點點吧。

—— 學霸貓
2016年9月26日,於廣州


有個哲學家叫胡塞爾,他區分了自然態度和哲學態度,這一區分可以追溯到δ?ξα[Doxa,意見]和?πιστ?μη[Episteme,知識]的古老爭執。意見因為系縛在各種搖擺不定的情況上,所以從根本上是缺乏確定性的。具體又表現為:意見的結論通常都斬釘截鐵,似乎充滿確定性,但大多卻是建立在不合法預設之上的τ? ?ν ?ρχ? α?τε?σθαι[乞題]推理。我可以舉個典型的例子:我媽每次打電話過來問我,總是問我「你是不是又在玩遊戲了?少玩點遊戲!到時候成績不好找不到工作怎麼辦?」。且不論我是不是真的在玩遊戲,也拋開對中年母親操勞的敬意,我們很容易看出來這個論斷中充滿了不言自明的預設:因為有好成績才能找到好工作,且你要找到好工作,所以你要獲得好成績。因為不玩遊戲才能有好成績,且你要獲得好成績,所以你不能玩遊戲。——她不會意識到「好成績」與「好工作」之間並非必然的蘊含關係,也不會考慮到「玩遊戲」和「好成績」之間並不互斥。
重要的是,就算我指出這一點,否定這一點;就算我媽聽了,她以後也會在類似的問題上犯同樣的錯誤。如果我們能在廣義上——一個更偏向於實際生活而非單純認識論的語境下——運用「自然態度」這個辭彙的話,我們可以說,我媽的這種態度就是自然態度。
自然態度里的人任憑自己的生存被捆綁在意見之網上。當我說「XX人都是小偷和騙子」的時候,我只是在提出一個難以驗證的意見。可能它對我來說是真的,但支撐其這個意見的東西,往往是同樣可疑的另一個東西(比如網上不知名發帖者的一個帖子)。一個意見的確定性回溯到另一個意見上,而另一個意見的確定性又得回溯到另一個意見上。人被束縛在這根無窮無盡的鏈條上,遵循著幾千年堆積出來的成見而活著。在學習哲學之前,我不會問為什麼我們得找個好工作,為什麼女孩子25歲之前一定得結婚。我不會質疑偉大者的任何一個決策,不會對新聞里的東西產生懷疑。或許我曾經提出過疑問。或許我確實懷疑過,但這種懷疑要麼遭到嘲笑,要麼立刻就被另一個意見塞住了。而這些意見通常以「大多數人覺得」的形式起著作用。
漸漸地,我習慣於沉浸在意見的濁流中,我開始為自己辯護,覺得這樣活著也挺好。我放棄求真的責任,把這個責任讓渡給一個外在的權威。我關注大V,讓他們代替我思考。我把自己融入到「大多數人」里,或者是標新立異的「少部分人」里(這二者沒本質區別)。漸漸地,我的腦袋裡失去了所有屬於自己的東西,我開始以與大多數人的符合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我開始把那些和大多數人所認為的一樣的東西看做是有價值的,開始把那些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東西看做是沒價值的。
我們知道斯賓諾莎的那句話:「正如光明之顯示其自身並顯示黑暗,所以真理既是真理自身的標準,又是錯誤的標準。」知識與意見之間的關係,其實正如光與暗之間的這種不對等的關係。意見儘管是不確定的,但它總是將自己偽裝成排除了所有可疑之處的知識——此時我們可以明白,意見的出現已經昭示了知識的存在,而哲學態度,正是意圖探求這種遠離一切「意見」的「知識」。
普通人任憑自己被世界上的東西所左右,並且滿足於順應它的某種快感;而因為大多數人只能做到這一步並且沉迷其中,所以這種順應自然而然成了一個標準,他們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一個陌生人是不是與自己貼近,屬於自己中的一員。——「成熟」二字,在此無非意味著這個意思。
如果我們把自然態度概括為一種不由自主的盲目的衝動,那麼哲學態度中的人已經學會了止住自己的衝動——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在「業風」中穩住了身形——不再任憑自己沉湎於「別人說」的海洋里。因為對意見的反對其實就是對其反面的肯定,所以擺脫意見不意味著成為一個全然與世間對著乾的叛逆少年。哲學態度中的人並不輕易把「別人說」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因為他明白「別人說」里可能摻雜著毒藥或大便。這意味著哲學態度中的人必須從混沌的生存中抽身而出,以一種反思的清澈目光檢視每一個「別人說」。——我們並不預先肯定它或否定它,既不覺得它丑也不覺得它美,我們只是把它一個個撿過來審查,像看一個剝光的雞蛋那樣去審查它的每個部分,直到其中不包含任何陰霾為止。
於此,自然態度中的意見才得以上升為嚴格的知識,才被允許參與哲學家的信念組成。
通常,我們在對自己的生活做一番這樣的檢視之後,我們會發現很多東西對自己來說是沒必要的。我沒必要因為所謂「日後有用」而刻意結交誰,我也沒必要在他人面前搔首弄姿。我沒必要為了自己的工資或成績而巴結老闆;當我看到路邊的乞丐或倒在路上的老人的時候,我也不會因為他們有可能是騙子而裝作視而不見。我想,「成熟」的人應該會告訴你,你必須偽裝自己,以使自己在看上去的時候比實際情況更強。「成熟」的人還會告訴你,所有乞丐都是好手好腳的騙子,所有倒下的老人都打算在你扶他起來之後敲得你傾家蕩產。但在我看來,以上的推論中充滿了臆斷的預設,那些「成熟的」勸誡從而也成為了幼稚的。人永遠是目的而非手段,而我只想把真實的自己展現給自己的朋友,同時也只結交願意以誠相待的人;我施捨乞丐、幫助老人並非因為自己能獲得什麼好處,而只是因為「乞丐」這一群體應該被施捨,「老人」這一群體應該被幫助。這並不是什麼「正能量」,也沒有什麼「優越感」。而是說,正如人應該吃飯以維持自己作為causa materialis[質料因]的肉身一樣,人也應該遵循真理生存,以成就自己的causa formalis[形式因],也就是那個——使人成為人而不是其他東西的——「理」。而正如我們會覺得一個人不吃飯是奇怪的一樣,哲學家也會覺得那些不遵循著真理而活著的人是奇怪的,至少是不成熟的——一個還未認識到人之為人的責任,並且不能身體力行地去執行它的人,又怎麼能被稱作是「成熟」的呢?
我想說的是,成熟應該和「真理」、「知識」綁在一起——這才是「成熟」二字的真正用法。但現在反過來了。


現實感

這是一部別人已經編好的關於生活的說明書。裡面有各種指南和標準答案。更是一套關於社會的操作系統。關於任何事,都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定義和評價體系。

所謂的成熟,就是這種現實感的飽滿度。它在何種程度上攫住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會表現出何種程度的成熟。活在別人的評價體系中,活在別人的思想中。這個別人,就是所有被現實感所攫住的所有人構成的社會性群體。

越成熟現實感就會越強烈

所有的知識,都是別人灌輸進來的。所有的想法,都是別人教導出來的。所有的是非立場,都是社會評價體系給出來的,自己只需要像拉拉隊一樣的為標準答案吶喊就行了。世界裡所有的部分都被別人解釋好了,自己照著抄下載了安裝在腦子裡就行。

這就是套用模板的人生。這是公用模板,社會這個操作系統裡面的默認設置的模板。看別人怎麼活,自己就怎麼活。人越來越成熟了,也越來越庸俗了。從來沒想過自己到底應該為何而活,只是覺得大家都這麼個活法,就跟著這麼活唄。

越思考就越會喪失現實感

重新思考了一遍發現,這個叫做「現實感」的操作系統,是有問題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因為它們所基於的對世界的解釋,大部分都是錯的。甚至是荒誕無稽的。基於一些荒唐的解釋而設計出來一套社會交往系統,這顯然不能忍受。

於是,便開始自己對世界再解釋一遍。這一解釋不要緊,所有「別人的評價系統」全都崩潰了。而由無數個別人的評價系統所構成的「現實感」也隨之崩潰。因為思考,而重新解釋世界,因為重新解釋世界,導致喪失了現實感。

喪失現實感的人就會在「別人的評價體系」中獲得幼稚的評價。

別人都遵循的世故人情,他可能一點概念都沒有。並不是他不屑和叛逆,而是他可能完全喪失了這些概念。

喪失現實感的人,看上去溫和單純對人對社會都人畜無害的樣子,甚至顯得有些天真。這是喪失現實感的後遺症。在他不再受控於「現實感」這張網的時候,他便一同喪失了「現實感」所代表的一切是非利益交易和糾葛。

和這樣的人相處,會感到特別的輕鬆。又會覺得有些地方費勁,比如當你要用現實的那套去試圖重新攫住他的時候,他會置若罔聞。因為他已經卸載掉了那套系統,你再按照舊系統的操作規程來點擊他,他當然是毫無響應。

重新編織一張網

他們會遇到和自己對世界的解釋結論相似的人。隨著和自己相似的人締結的越來越多,新的操作系統就會被開發出來。他們從一個舊的現實感中逃逸出來。再尋求,製造新的現實感。

重新解釋世界,必然的就會導致重新繪製社會圖景,重新的建立社群組織,人越來越多,就會重新的開發新的操作系統。而舊的系統里的那一套,在新系統里,它們既說不上是成熟,也談不上是幼稚,它們只是腐朽了而已。

很多思想家,喜歡談歷史的終結。認為,某個操作系統可以千秋萬代的永遠不用迭代和升級。甚至連補丁都不用打,對世界的一套解釋,可以用幾億年。他們就是庸俗到腐朽的人。人雖然還活著,但是思想已經腐朽。

歷史不會終結,只要還有人再思考。那麼舊的操作系統一定會被迭代掉。生活也是如此,生活也遠遠不僅止於現實和世故,它更有意義和價值的地方,在於未來,在於思考,在於逃逸出庸俗,在於為自己而活,在於為找到同類,建立新的世界。

人活著,最沒意義的事情,就是抄作業,就是套模板。就如同沒活過一樣。這就是題主所說的這些人,他們的心態和對生活的態度。

思考,必然的會誘發顛覆和創造。對於被顛覆被卸載的那箇舊系統而言,這個新出現的破壞者,就代表著幼稚、不懂事、不成熟。


1、遇事先想清楚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看起來幼稚的人,事實上未必真的幼稚。有的時候,可能是你眼睛還不夠毒,不能理解他們的處事策略。就像前面某些答案里已經說過的,這樣的表現可能是主動選擇的結果。
退一步講,就算你身邊的這類朋友的確如你所說,那也只是小樣本個體,並不能得出「喜歡心理學、哲學的人往往在境界上顯得很深邃,在生活當中顯得很幼稚」這一全局性的結論。

2、懂得道理,和實踐道理,是兩碼事。
說話和做事,本來就是不一樣的。理論的世界是高度概括化的,是重邏輯而輕細節的;現實的世界是複雜的,是高不確定性的。知行合一本來就很難。
王陽明的《傳習錄》里有這麼一段話:

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譯文] (陸澄)問:「清靜的時候,便覺得心境泰然,但一遇到事情,感覺就不一樣了,怎麼辦呢?」王陽明說:「這是只知道靜養,不知道做克除私心雜念工夫的緣故。這樣來對待事情,心境便會反反覆復。人必須在事上去磨練,這樣才能清靜時也安定,變動時也安定。」

我想這裡的「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大概就是你所說的那種知行不合一的狀況了。而「人須在事上磨」的意義,其實遠遠大於文中所說的排除雜念,錘鍊心性。經事的意義,更重要的地方在於和現實對招,並在此過程中不斷證實或證偽某些道理,不斷學會以微觀的戰術去補充宏觀的戰略,從而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做事方法。

所以,即使他們的確見解深刻卻處事「幼稚」,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3、有些事從著手去做到產生效果,可能是一個十分長期的過程。
@采銅 曾經講過一個理論,他將做一件事情的考量分為兩個指標四個象限進行處理:第一個指標是做這件事將帶來的收益大小(認知、情感、物質、身體方面的收益皆可計入),即「收益」第二個指標是該收益隨著時間衰減的速度,稱為「收益半衰期」(如果一件事情半衰期長,即意味著它對我們的影響也會持續較久)。
以這個方法來評估一件事情,雖然不甚全面,但簡單粗暴,效率極高。

舉幾個例子:
玩一天dota,特別爽,殺人無數。(高收益值,低半衰期
跟貓撲網友因為反對日貨的事情吵了幾個小時。(低收益值,低半衰期
約炮。(高收益值,低半衰期
找到真愛。(高收益值,高半衰期

學習如心理學、哲學這樣的學科,總體上來說,就屬於低收益值,高半衰期事件。它對人的影響,是長期的,是漸進的,是潛移默化的。也許現在看來沒有什麼事實上的分別,但這絕不代表它在可見的未來中,不會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我自己也時常反省自己,小學初中時看似很普通的一些同學,現在都比我優秀得多。最後想想,其實無非就是兩樣:書讀得比我多,而且在社會上的歷練也比我多。

最後我還想跑個題。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樣的,我個人覺得,有些人的精神內耗是很低的。
什麼叫精神內耗呢?就是做完事情後,他們不糾結,能夠讓自己的小宇宙和現實世界和平相處。而像我這樣有些小聰明卻無大智慧的人,做完總還要耗費不少時間糾結其中。
我個人總認為,如果我不能理順自己的小宇宙,就算現在有些事情我確實處理得比他們出色,也不過是小聰明或者手熟罷了。長期下來,我肯定是要被這些精神內耗極低的朋友超過的。
而這些朋友,基本上也都是書讀得比我多,或者在社會上歷練得比我多的人。

以上的說法都基於我的個人經驗,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這是一種返璞歸真。

喜歡心理學和哲學,不是為了能夠在生活中去裝得深邃,讓別人去羨慕什麼的。這不是學習和喜歡心理學和哲學的目的。

相反,如果通過心理學和哲學的學習,了解到我們存在的意義,讓自己的內心成長和強大起來,明白了是自身的喜悅而不是外物才能讓我們開心快樂,那麼,我們就很容易回歸到一個最原始的狀態---輕鬆,快樂,自在的狀態。確實,這個狀態看起來可能會「幼稚」,但是,這只是外人的感覺而已。對於內心強大,自在富足的人來說,別人怎麼看自己,他們根本不會在乎。你說他們幼稚也好,說他們裝也好,他們根本不會放在心上,只會一笑而過。如果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是不可能快樂的。

老是戴著面具做人,好累的。戴久了,你就認同了戴著面具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你。返璞歸真,放下你的面具,幼稚一點,你才會多點快樂少點壓力。


謝 @漆小洛 邀。

最近有些忙,好長時間沒有寫回答了,對不住各位。得空趕緊回來找找手感。
高票回答說得蠻好,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回答一下吧。

  1. 學習心理學、哲學,對為人處世方面並不能提供幫助。
    許多人覺得學了心理學,跟人交流時會有一定的優勢,比如能夠看穿對方的想法、引導話題走向、引導對方的情感……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原因有二:
    1)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它研究的是人的認知和行為背後的原理,涉及應用的內容很少。如同學了操作系統原理並不能幫你解決WINDOWS的故障一樣,心理學很多時候研究的是「人面對某種情形時會怎樣」以及「為何這樣」,它並不能教會你辯術和看相。
    2)心理學研究的是統計規律,對於個體來說意義不大。當然,存在著心理諮詢師這種以解決個體問題為目標的職業,然而那是建立在對來訪者充分了解,以及來訪者完全配合的前提上。生活中,如果你遇見一名心理諮詢師,很有可能,他會比你顯得更不擅言談。
  2. 在生活中顯得「成熟」只有一個方法:體驗生活
    如同我在 哪些素質很重要,但卻是讀書學不來的? - Lachel 的回答 中所說:當我們說一個人「成熟」時,通常是指,他能夠正確地判斷局勢,作出合理的決策。但做到這一點,有一樣東西是讀書永遠無法給予你的,那就是心態。
    看到喜歡的女生,是不是會結巴?看到身份尊崇的人,是不是會下意識變得怯懦?在人多的場合,是不是會擔心出醜而不敢說話?
    人的心態是非常敏感而脆弱的。很多時候,我們知道該怎麼做,但就是無法做到,究其原因,就是我們的心態太不穩定,不足以支撐我們的行為。
    那麼,培養穩定、良好的心態有什麼方法呢?有且僅有一種:就是多去體驗生活。多跟人交流,多認識不同的人,多經歷不同的場合。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是把敏感的閾值提高的唯一方法。很多事情,經歷得多了,也就沒那麼可怕了。
  3. 但是,喜歡心理學、哲學的人,往往是偏內向的人,而體驗生活,需要外傾的性格
    這就是造成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
    因為心理學和哲學有一個共性,它們都是關於「人」本身的學科,跟現實是脫節的。一個願意去鑽研心理學和哲學的人,他多半是對人本身的存在、思維和行為感到好奇,對他來說,處理生活中的日常瑣事、為人處世,就相對顯得沒那麼重要。另一方面,心理學和哲學,都是需要大段的「整塊時間」去學習、分析、思考,而(幾乎)不需要動手的學科。會喜歡這種模式的人,多半是內向的人。
    相對來說,廣泛地體驗生活,意味著需要不時地轉換目標、場景,遷移精力,這更適合外向者而非內向者。很難想像,一個精力旺盛,喜歡接觸不同的對象、不同圈子的人,能沉得住氣去思考那些形而上的問題。

大概就是這樣。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表面上的幼稚很可能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舉幾個我自己的例子吧:

1. 一個很普通的的問題,我可能需要思考很久它的含義是什麼。比如如果有人問我:「等很久了吧?」我可能會去思考「等」是什麼意思或者"很久」指的是多久這種問題。詳見:
「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現,要不撒謊很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王昱洲的回答 - 知乎

2. 一些很平常的行為,我可能會去思考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比如我曾經想了很久究竟為什麼要去談戀愛,甚至還很確信自己會孤獨一生(事實證明我當時還是太年輕了)。詳見:太理性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王昱洲的回答 - 知乎

3. 一些生活瑣事同樣會引發我的思考。比如我會想「應不應該給身後的人拉門」,「應不應該主動和人聊天」這些問題。詳見:知乎專欄。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思考並不會對我的行為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我堅信我思考的結果是正確的並且是可實踐的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幼稚的行為。比如我很少在街上走路,通常都是用跑的,因為我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旅途上。詳見:有一個學哲學的男朋友/女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劉耳疋的回答 - 知乎。


與其說喜歡心理學、哲學的人境界上深邃,不如說他們接收的思想本身就很深邃,好比我從一個地方拿走一個蘋果,到另一個地方再拿出來,它還是、也只能是一個蘋果(當然也有可能是蘋果核啦~:-D)。所以,如果說它的確是「深邃」的,那是它的來源本身決定的。

另一個角度,別人之所以覺得心理學、哲學深邃,很可能無非是因為不了解而已。比如我說,嘿,來做一個「閃光融合臨界頻率」實驗吧!外行人或許會心想,哇,好高大上的樣子!實際上心理系的同學都知道,這無非就是一個「看亮斑到底閃不閃」的弱智(玩笑話)實驗而已。當他和業內人士,尤其是有一定基礎的同好或老師交流時,或許他又是學術上「幼稚」的一個了。

而生活方面,我不知道這個「幼稚」的結論能不能得到統計學支持,假定它能吧,如果讓我分析原因,我覺得很可能也僅是一種倖存者偏差而已。為什麼喜歡心理學哲學的人在生活中幼稚?不是因為他們學心理學、哲學,而是因為他們本身的性格特質就是不喜歡與人交際,他們就是喜歡獨自思考,而恰好心理學、哲學都是很需要思辨的學科,於是他們投身於心理學。也就是說,很可能那個「結論」反而是前者的原因——因為我在人際交往方面「幼稚」,所以我喜歡心理學、哲學。

以上。


我來提供一個個人視角,或者說一個功利化的視角吧,畢竟咱就是個功利的人啊。

個人視角,掛一漏萬,包涵包涵。


一、喜歡心理學和哲學,往往是因為其心理狀態和思維狀態有需求

排除掉少數天生感興趣和少數嘩眾取寵的人,大多數對哲學和心理學感興趣並進行了解、學習的人,都往往在心理狀態和思維狀態上,存在一些問題,ta們需要心理學和哲學,來幫助ta解決問題。

我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曾經兩次陷入心理危機,這些之前的回答中都有涉及,就不細說了。

學習哲學和思維科學也是沒有辦法啊,頭腦混亂,沒有方法意識,做事情只憑感覺和熱血,付出巨大卻沒有相應的回報,痛定思痛,發現是思維出了問題。

所以才學習思維科學和哲學的啊。

有問題,有需求,所以感興趣和學習。

說起來,2009年考研時讀到王若平的考試蟲系列(舉例而已,不是推薦書),第一次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人居然可以不看內容,直接從題干中分析並選擇答案,居然正確率還不低,當時震撼不已。

方法,思維,技巧!

再加上之前一段時間在感情上受挫,更是意識到方法才是效率之源,而只有正確的思維才能找到方法。

所以,學習心理學和哲學,是很現實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

這是個人特質問題,你不是這樣的人,就不會意識到這樣學習的必須性。

二、對於具有這種特質的人,解決心理狀態問題和思維方式問題是第一優先順位問題,生活問題排位靠後

第一優先順位,因為必須先處理。

我之前寫過一個回答,關於內心敏感脆弱的人如何學會並善於社會交往。
自己的形象在朋友圈已經固定,想要改變的時候從哪裡做起會比較自然?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我的看法是,在建立強大內心之前,學不會。(當然有沒有必要學會是另一個問題)

問題的核心並不是學習技巧,而是內心的強大與否。

因為你缺乏強大和穩定的內心能量,所以即使學會了很多技巧,也沒有精力去使用。

就像你的問題是沒有汽油,那隻要你的車還是燒油的,你再怎麼優化你車輛的發動機,也只是南轅北轍而已。——關鍵在於獲得充足而持續的油料供應,這才是核心。

所以這樣的人經常會沉浸于思考,沉浸於學習,他們好像不擅長於生活技巧和社會交往,因為他們顧不上。

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沉迷於研究自己的心理成長軌跡,因為我發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其實不過是我心理問題的反應而已。

這樣的選擇有它的無奈,也有主動選擇的考量,我有一個邏輯,在我還年輕的時候,集中精力解決更為根本的問題,可能是更有效率的。

一勞永逸,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好了,其他問題就不存在了。

這樣的想法當然是一廂情願,但是也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在更為根本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其他方面的小修小補,根本不解決問題。

第一優先順位先處理根本的問題,有些人是被動無奈,有些人是主動選擇,大多數人,兩者兼有。

三、只學習皮毛是無用的,反而會打破原本的心理、思維框架,所以,要深入學習、結合實際,建立新的更有效的框架

人都是從皮毛學到深入的,但是如果只學個皮毛,就不如不學。(要循序漸進,不可淺嘗輒止)

因為人的心理和思維都有某種固定的框架,人們都是依靠這種固定的框架來認知世界和做出反應的。

只學習皮毛,就相當於打破了原來的框架,卻無法建立新的框架。

只管殺、不管埋是不行的。

那樣,新框架的好處一點享受不到,原本框架的好處也丟了。

心理學學到深處,應該是對人性和人心的深刻把握,同時產生對於他人和自己的悲憫和寬容,當然這一點我還沒有達到,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需要經歷叛逆和反抗的階段。

哲學的意義,在於提供具有巨大時間跨度、巨大空間範圍和深刻意涵的思維模式和範疇。學習哲學的意義,在於大局觀和深刻性。

能夠做到對自己的深刻認知,能夠對人性和人心有深刻理解,能夠對世界和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大局觀和深刻思考角度——這些都是學習心理學和哲學的優勢。

問題是,你能不能持續學習、結合實際、不斷進步,最終建立自己的新框架。

耐心、持續、最終建立。

四、智者能與世宜,至人不與世礙——最終建立的新框架新體系,其實可以包容舊體系

真正學習心理學和哲學到了一定境界,反而不一定和常人有什麼分別。

他們深刻的地方,當然具有,但是,只會體現在需要體現的地方。

他們不會在不需要深刻的時候強行深刻,他們會很得體。

當然,我並不是說人都需要達到這一步,我只是說,這是一個方向,一種境界。

我們每個人能夠修鍊到哪一步,那要看人的努力,也要看造化,也看人的個人選擇。

我只是想說,你可以深刻,也可以淺薄。

當深刻時深刻,當淺薄時淺薄,是為深刻。

他們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深刻認識,也能夠體會所謂俗世生活的樂趣,俗世並非真的俗,大俗大雅,那是一派人間煙火,那是一幅生機勃勃,那是多麼讓人著迷的紅塵啊。

智者能與世宜,至人不與世礙

五、讓上天的給予變成禮物

最後寫點雞湯。

是雞湯,也非雞湯。

你是否不喜歡過你自己?

你是否痛恨自己的性格?它讓你痛苦、失敗、疲憊……

可是,你也明白,你不可能再活一次,這就是命運。

我們學習心理學也好,哲學也好,文學也好,思維科學也好,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

上天給予你的敏感、脆弱、深刻,就像未經打磨的劍胚,上面沒有把手,布滿了金屬小刺,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被劃傷、割傷。

所以,我們要耐心地為它裝上劍柄,耐心地把每一個小刺打磨,讓它鋒利卻有用,讓它不再傷害自己。

這個過程中,你看到身邊拿著木棍的他人,你好羨慕,他們沒有這麼麻煩,也不會傷到自己,也不用打磨小刺。

我打磨的好辛苦啊,打磨了那麼多年,何時是個頭啊。

可是,你還是只是慢慢打磨下去。

心理學和哲學,就是打磨的機器,與現實生活中的實踐一樣,都是最好的打磨機器。

你掌握不好的時候,還是會傷到自己,或者不會用,反而把小刺打磨得更尖利了……好慘。

可是,終有一天,你拔出了自己的利劍,你削鐵如泥,你勢如破竹,你已經看不上他人的木棍了。

寶劍鋒從磨礪出。

心理學學到深處,應該是對人性和人心的深刻把握,同時產生對於他人和自己的悲憫和寬容,當然這一點我還沒有達到,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需要經歷叛逆和反抗的階段。

哲學的意義,在於提供具有巨大時間跨度、巨大空間範圍和深刻意涵的思維模式和範疇。學習哲學的意義,在於大局觀和深刻性。

能夠做到對自己的深刻認知,能夠對人性和人心有深刻理解,能夠對世界和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大局觀和深刻思考角度——這些都是學習心理學和哲學的優勢。

讓上天給予你的東西變成禮物,變成優勢。

六、降級,然後積累條件,慢慢上升

不要高高地站在那裡,要彎下腰,貼近泥土。

學到了深刻的理論,思考兩個問題。

1、我能用在現實中嗎?
2、如果不能,我該將理論降級嗎?

降級。
變通。

有一篇寫互聯網從業人員的《降級論》,很有趣,也可以用在這裡。

很多高大上的理論都有適用的基礎條件,它們威力很大,但是你沒有條件適用。

將它們降級。

降到能用在你的實踐中,為止。

我一直在說,學習行業的聖經是必須的,但實際適用中,卻要看看《…………十八法》、《……速成》這些東西。

先活下去。

高大上的理論肯定是重要的,沒有它,你一輩子就在底層混,境界上不去,效率上不去。

但是你還什麼都沒有,境界就高的可怕,只怕連底層都沒得混。

淺薄——普通——深刻

深刻的知識和理論,要學會變通和降級。

該打游擊戰的時候,就得打游擊戰。

等到能打運動戰了,再打運動戰。

等到能打攻城戰了,也不含糊。

等到三大戰役前,戰爭理論也就成熟了。

一開始的時候就搞大決戰,那就是找死了。

降級和變通。
-------------------------------------------------------------------------

總結一下。

為什麼喜歡心理學、文學、哲學的少年們在日常生活中反而有些遲鈍和幼稚呢?

1、他們很特殊,需求不一樣

2、他們很特殊的需求導致他們必須先處理心理和思維的問題

3、他們先處理心理和思維的問題時,因為新的體系還未建立,舊的體系(往往是童年時被父母建立的)卻慢慢崩塌,這一階段,破而未立,兩頭不靠,是過渡期。

4、持續學習,結合實際,不斷改進,最終建立新的體系,這時候這些少年們,才會展現他的光彩。(時間很長,需要耐心和承受力,社會不見得給你這個時間和空間)

5、建立新體系的過程中,不要一上來就高大上理想主義,要站在堅實的地面上,把高大上的理論降級,更接地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更為實用和適用——積累基礎和條件。

6、先活下去,為自己的改變爭取時間和空間,這比什麼都重要。為了活下去,學會在堅持中妥協,在妥協中堅持。

7、不管上天給你的是什麼,用時間和耐心讓它變成你的優勢。

8、敏感和脆弱,也具有力量,就看你能不能挖掘和發揮了。

9、我是真能寫啊。

10、以上。


題主 @陳諾 看看我的回答吧,如果沒猜錯,現有的答案應該並不能清晰地解釋你的困擾。而我又曾經有很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狀態,對這個問題應該有點發言權。

先說說問題,這個問題本身問得就有點粗,把「喜歡哲學和心理」這一類人歸為一個集合,然後問這類人為什麼有某個特點叫幼稚,其實這種分類本身就有點臉譜化。
然而「幼稚」這個詞觸動了一大波喜歡哲學和心理的人的心理槽點,於是紛紛在下面為生活中的「哲學家們和心理學家們」辯護,旁徵博引一堆心理學和哲學知識(當然,不否認回答本身有點道理),其實回答偏了。

看看下圖就明白了:


題主想問的是:為啥交集C很小呀?——問的是「為什麼」,是實然問題
一大波文藝青年說:我就是集合A,憑啥要變成集合B呀?——答的是「憑什麼」,是應然問題
應然對實然,典型的雞同鴨講!

1. 我先來回答題主的實然問題吧,為什麼交集C很小。
先放結論:因為從A到C,太TM難了!難點在哪裡呢?
如果你對哲學和心理學的發展歷史略有了解,你很容易發現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性格總體上是偏於內向的,也就是不太愛和太多的人溝通。並且這種內向的維度也不太一樣。哲學家往往在理性層面上強於感性,甚至有點木,典型的如康德,一輩子沒碰過女人;而心理學家普遍敏感,感性層面強於理性,對玄而又玄的東西感興趣,如精神分析的大師榮格,一個遠在歐洲的人居然對中國道家的內丹術感興趣(知道這玩意的中國人都不多)。總之,這兩類人的共同特點是,不太願意同過多的人交流,差異點在於,哲學家傾向於把自己作為一個抽離出日常生活的角色,理性而長於思辨;心理學家則傾向於深刻地體驗生活,直覺而多於敏感。簡單說,兩類以不同方式獨處的人。

(1)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性格起源
那麼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為什麼總是偏內向而獨處呢?為什麼不能像人情練達的大牛那樣外向而熱情呢?
正如我們的:「內向者從自身身上獲取精力,外向者從與別人的互動中獲取精力」——更進一步,內向者不太習慣以外向的方式吸取精力
真正研究過哲學和心理學的人必然有體會,劇烈的腦力和心力的活動是非常消耗能量的。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會很清楚,個案在接受諮詢之後往往是非常飢餓的——原因在於心理問題的全面爆發消耗了大量的心力。好的心理諮詢師也往往每隔一段時間放個長假,給自己的精神充充電。我自己也曾經在失戀後讀了大量的心理哲學書籍,最明顯的結果是:飯量徒增一倍。真是太累了!
如果還不能理解,讀讀下面這段話應該就明白了:精神能量和性能量是同一來源,兩者的能量之和是固定的。此消彼長。呵呵。。。

這種情況下,你很難通過與外界的溝通來獲取精神上的能量,原因在於:
1)外向獲取精力的前提是「理解」。
面對心靈上的深層次困擾,我們很難找到有共鳴的人。能夠相互理解需要的不僅僅是意願,還有知識儲備,性格了解,天性稟賦,信任……這可不是像聊吃喝玩樂那樣的大眾話題老少咸宜男女通吃,只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外向溝通本身也需要成本
溝通的要求在於即時回應,形成相互溝通的正反饋。如果和一個激發不起共鳴的人聊天又沒法中斷溝通,那這時候的溝通就純粹是一種精神能量的消耗了。吃了幾次虧之後,多半就不願意和人多說太多話了。

我們這裡說的還僅僅是哲學和心理學的愛好者,如果是那些歷史上的大牛,那些代表人類的思考和心靈探索巔峰的大師,當他們常年處於這樣一種狀態時,你可以想像他們為什麼情願獨處了。為什麼不願意碰女人,為什麼古希臘同性戀之風盛行了……能量不夠啊親。

(2)可以嘗試從集合A直接轉換到集合B嗎?
要知道,成為B也是需要成本的,就像研究心理和哲學問題需要看大量的書一樣,成為人情練達的大牛也需要觀察、訓練、試錯、反思、打磨等長周期的磨練。那些天性外向的人之所以可以通過訓練成為這樣的人,關鍵在於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入。簡單地講,一萬個小時原理。
如果一個內向的人不得不表現出外向的性格,那麼其中必然有一個隱含的轉換成本。這個鑽換成本有多高呢?觀察一下身邊那些認識好幾年的小夥伴,性格從外向轉成內向,或者反過來的有多少。這個比例應該是非常低的,思想容易改變是因為改變的成本低,性格的改變代表一個人的精神動力的模式轉換,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不是突遇生活大變,很少有聽說一個人的性格突然變了,長期的因為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有的,因為有較長的緩衝時間嘛。

那麼如果一個人本性內向(動力模式),同時身邊又缺乏知心的朋友(提供精神動力),又不得不表現出外向——陽光、熱情、燦爛的一面,那麼很有可能的一個結果就是抑鬱,甚至自殺。由於中國當下的社會環境更認同」會來事「」熱情好客「等外向的行為模式,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又不足,加上社會底層的陰暗面帶來的精神創傷,造成逐年上升的抑鬱症和自殺率也不足為奇了。每次看到這樣的數據我就覺得可惜,裡面有多少潛在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呀!

這裡針對那些有抑鬱症的朋友,好消息是,如果你通過自我調整順利度過了抑鬱症這一關,逐漸形成了新的行為模式(往往是介於外向與內向之間),你的心理敏銳度和穩定度會遠遠高於常人;如果勤奮一點,有學習的平台,成為C那樣的牛人的可能性要高很多。

(3)是否有集合C這樣的人存在。
有的。歷史上,王陽明;小說中,遙遠的救世主;生活中,個人也遇見過好幾個。
怎樣成為這樣的人呢?
首先,從概率上講,集合C這樣的人是無法批量的生產的,因此,我下面提供的路徑僅僅是個人的總結和看法:
1)大量的知識儲備:心理、哲學、經濟、物理、國學等
2)形成個人完整的價值體系和思維體系(需要好的老師和個人悟性)
3)有好的平台提供高水平的實踐機遇(一定要涉及智力上的實踐)
4)這種價值體系和思維體系能經得起實踐的考驗,最好有過慘痛的失敗(看好的實踐機會和個人韌性)
5)對自我的價值觀和思維體系不再執著,返璞歸真,往往涉及到對宗教的研究。

以上5條,沒有一條是容易的。
所以,對題主的實然問題:為什麼那些心理學和哲學有一定底蘊的人,為什麼日常很幼稚——答案也很清晰了——作為心理學和哲學愛好者群體,大多數情況下,僅僅是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儲備高於常人而已,好一點的形成了半體系化的價值觀和思維觀,很少有機會接受時間的打磨和考驗。考慮到他們在研究哲學和心理學過程中形成了內向的處世模式,外向表現小白一點也不奇怪了

2.,針對應然問題。
只說一句:不要妄談境界,不要自以為返璞歸真,說到底,99%的人只是愛好和性格而已。只是比普通人多讀了點書,沒什麼了不起的。

@陳諾已答完,題主滿意乎?


我們學了那麼多知識,看了那麼多書,懂得那麼多道理,卻還是過不了這一生。

有得必有失,當你下定決心與真理為伍就意味著你必須捨棄無憂無慮和簡單單純的快樂。你不再是一顆糖就能哄騙走的小孩子,而是個在處心積慮布置的誘餌前不動聲色的大人。
說到這裡真的有一絲悲哀,人活得越明白,懂得道理越多,幸福度其實是越低的。以前會怦然心動或者心頭一熱的事情,現在不一定會有那種感覺了。

成長的代價就是天真無邪和膠原蛋白的流失。在外波瀾不驚,回家後眉頭緊鎖。內心患得患失,人前卻要不動聲色。人們戴著用經驗教訓量身定做的人皮面具,遮蓋肌膚日漸鬆弛下垂的臉龐。直到看到鏡子里那張陌生臉龐,原來已逐漸忘記了自己原本的模樣。

我是很多人的戀愛軍師,耐心地傾聽解答,分析得一五一十頭頭是道,條理清晰理智得可怕。可當我真正一頭扎在愛情里了,我會迷失自我,找不著北。
並不是在一個領域懂得越多,
就能在自己的人生中越遊刃有餘。

【因為你我都是情緒化
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所謂真理只是一個衡量標準的標杆,
指引方向的指南針。
書中的道理也如此,
它無法面面俱到精確到小數點

書中的道理不一定是正確的。
也許「進化論」某天會被證實是謬論,
Who knows?

為什麼我們讀了那麼多書,
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人生在世,不可控因素太多。
道理就跟感情一樣不分對錯是非,
世事皆為選擇罷了。以下是我分析的「書看得很多卻沒咋漲姿勢」的原因。

【人性的七情六慾】
沒有人能像教科書一樣時刻規範標準,無法保持24小時的理性和清醒。我們有喜怒哀樂,有注意力不集中睏乏思維遲鈍的時候,也有微醺喝醉斷片發酒瘋的時候,失戀後的心酸苦楚,甚至暴怒時歇斯底里不堪的模樣。這都是我們真實而又無奈的一面,卻也是人和機器的區別。人不是無欲無求的機器,只能盡善盡美,無法保證萬無一失。
無數基督教徒,甚至天天教導別人的傳教者,撰寫歌頌聖經文章的牧師,也會犯原則性錯誤。這就是人性。

【空談不如實踐】
實踐的過程才是真正把知識轉化為自己技巧的過程。說起來頭頭是道,可紙上得來終覺淺。學化學先學理論再去實驗室上手操作,學開車開飛機也都是先閱讀規章制度熟知操作流程再親身駕駛體驗。即使我把飛行員手冊翻爛倒背如流,老闆你敢讓我給你開飛機嗎?跟考托福數理化刷題也是一個道理,上課聽得再多還得靠課下自己琢磨。

【沒有走心】
讀書有時候變成了一件程序化的任務,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了交差而讀書。況且人總是太高估自身記憶力,看過你保證過目不忘了?有些人左耳進右耳出完全把聽過的東西當耳旁風,閱讀一目十行看完一本書過幾天啥都想不起來了。讀書看報聽歌抱著「淺嘗即止」動機,感受完批註「已閱」。或者身邊的朋友都拜讀過,害怕自己孤陋寡聞被恥笑,於是讀書品味道理只是為了多一項談資,壓根沒走心。道理那麼多,真正能記住並且時刻提醒引導自己的道路的人寥寥無幾。

【個體差異 誤區 盲點,需對症下藥】
書上一些引發我們共鳴的道理讓我們記憶猶新,可是它一定對嗎?如果讀者和作者成長背景,文化底蘊,情感經歷,人設圈層毫無差池,那理論上可以將道理和方法完全複製粘貼使用。可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存在巨大的差異,書中道理只能指引大致的正確方向,其中包含無數個小填空,選擇題,都要靠被別人來完成。書上寫的是作者的覺悟,在自身已構建出的觀念基礎上,可作為參考和靈感啟發錦上添花的,但不變通的生搬硬套可能會起反作用的。

自我修養很關鍵如果當事人是個不成器的破罐子,其他人再怎麼灌水進去都永遠是無用功。

現在銷售市場上什麼最值錢?私人定製。時間和條件允許誰願意去賣爆款均碼,而不是獨一無二最符合自身氣質的東西?不管是婚紗,華服,紅酒,鑽石首飾還是婚宴活動,1對1VIP最為昂貴的。所以我說「合適」有多重要,最廣為人知連聲叫好的也許就是最俗氣的。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摒棄傳統千篇一律的模版,因地制宜貼身貼心的規劃打造,才能最大程度上實現最初的期望達到理想值。

所以同理,閱讀之後的消化過程適宜花有時間還是多走走看看親身驗證一下,將別人的覺悟轉化為自己的感同身受才不枉費花費時間看一本書。

【世事無絕對,要靠自己的造化。】
更多的生活智慧是因人而異,要靠自己去探索發現和總結。我們無法100%複製別人的人生和成功,不然太多人就臨摹著名人自傳中的生財發家之道功成名就了,可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有時候大多數人公認信奉的真理不一定正確,極有可能在未來被全權推翻。

我看到兩個廣為流傳的熱門語錄,「但願未來你結婚不是因為合適而是因為愛情」,和「你已經過了需要愛情的年紀,要的只是一個不會走的人」,幾乎對立的態度和立場,沒有誰對誰錯孰是孰非。一個微博上非常著名的愛情專家陸琪就多次發表自相矛盾的打臉言論。那麼究竟是要 還是 不要,應當隨機應變自我取捨,而不是生搬硬套東施效顰。

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根據自身其他因素特點,靈活運用加以調整改進,參考借鑒和不是偷盜抄襲。我要做生活中的藍圖設計師,而不是工地里搬磚添瓦的搬運工。這個就是死讀書的獃子和活學活用的智者的根本區別。

人生本就迷茫,願你我不灰心喪氣,
寧願五味雜陳充滿bittersweet,
也不要碌碌無為空洞虛無。
用一生去學習,一生去體會領悟。


「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世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周國平
因為學了心理學和哲學以後,你才會開始不去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不以別人的,社會的眼光來評判自身的價值。正因為如此,你也可以放心的去做自己,該笑的時候就開心的笑,喜怒哀樂行於色,這可能是題主所說的幼稚吧……
另外,學了心理學以後,你會不屑於偽裝自己,不屑於耍各種小手段,當然我不排除某些專門學習心理學去操控別人的人。
我認為心理學是讓自己過的更好的一門學科,很多問題我們都以為是社會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其實很多問題出在自己心裡,心理學就是讓你在自我覺察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本質,然後去解決他。


哲學文學,本來就不是教人為人處世的。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學問反倒會讓人愛上獨處。

你的困惑在於,他們既然那麼厲害,為什麼沒能得到世俗上的優秀和成功,得到你的認可尊重和羨慕呢?

答案之一是,他們和你已不在一個體系中了,他們追求的和你不一樣。也無意得到你的認可和尊重。


所謂的待人接物處事是功利主義在社會契約論長期的社會環境動態博弈形成的階段性納什均衡解,並不一定是帕累托最優。

並且或許只是局部解,稍微提高一個社會層次就完全沒用了。
所以為什麼要遵循呢?

當然更多的應該是很快就摸清這裡邊的套路了,然後開始裝傻,因為-------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長遠來看,實際上現在的社會規則本身就很幼稚,女性、性少數還遠沒有拿到平等的權益,宗教的問題仍然在影響世俗社會,無產階級仍然沒有砸爛枷鎖。。。

你覺得別人幼稚,可能只是人家比較適合生活在共產主義社會呢?


因為知識不等於智慧,知識通過閱讀學習專業理論等途徑即可獲得,而智慧需要不斷的歷練與歲月的沉澱方能產生。

相比於追求實用的理工科專業,人文社科對人的觀念迭代和人文素養培養具有天然的優勢,然而心理學或哲學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是一種知識,如果只是把它們當作簡單的專業理論知識來學習,而非利用所學過的心理學知識和哲學知識加總到自我世界觀的培養迭代、自我認知能力和個人素養的提升當中,仍然如常人一般僅局限於用日常語境來看待日常生活問題,而非利用相關學科的理論邏輯和分析範式去深入分析,那麼他們就會顯得和常人沒什麼兩樣,只是在討論相關的專業問題時顯得很深邃而已,這是心理學或哲學的理論知識的深邃,而非他們自身思想觀念的深邃。比如某個人學了女權主義相關思想之後是僅僅把它當作一種思想知識來接受,還是利用其來分析日常生活的種種問題,把相關的女權觀念加總到自我觀念迭代過程當中。選擇前者,那他的生活和之前沒什麼兩樣;選擇後者則可能會使其因此成為一名女權主義者,女權思想觀念會成為其之後日常生活的行動指南。

如同最高贊的@雲豆卷所說的,常人往往是不加思索地把外在價值觀念內化當作自身行為準則,這些觀念可能來自宗教思想,社會習俗,傳統文化,普世價值觀或某個思想家的思想等各方面的觀念來源或者是它們雜糅綜合之後的產物,來自外在社會的系列規訓使得人類內化了種種外在社會觀念並以此形成自我認知,他們遵循既有的價值標準和固定的社會準則,自覺維護種種道德觀念和傳統秩序,而不會懷疑其是否具有合理性或邏輯自恰。他們往往滿足於世界的表象,內化外在社會的評價標準,把社會定義的價值當作自身追求的價值,無力自主思考,自身嚴重缺乏主體性。而外在社會的規訓無處不在。

比如知乎上的眾人大多就是來尋求價值觀念認同和更新自我認知的,他們通過價值前設或種種外在觀念的影響形成初步的價值判斷標準,在以互聯網為主的公共場域里因話題爭論而引發激烈的觀念衝突,相互爭奪話語權與群體認同。人們依賴於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的方式形成觀念共同體,人們在共同體中根據共有的價值觀念形成自我認同和群體身份歸屬,衝突的方式往往是以共同體的形式進行。在吵鬧的模因戰爭中,不同的價值共同體爭相消弭對方話語的合法性並取得話語主導權,爭鬥的雙方往往最終會形成不穩定的價值觀「共識」,並加總到各方共同體的價值標準迭代和個體的自我認知當中。知乎等互聯網社區中,模因戰爭隨處可見,這是大多數人更新自我觀念認知和形成身份認同的重要方式。隨著現實人情社會的不斷鬆綁與互聯網等公共場域的不斷擴大,虛擬社群對個體越來越重要。

這個世界的複雜性遠超眾人的想像,除了少數不斷質疑和自省的人,大多數人不過是延續著傳統,通過某種價值前提和標籤歸納的簡化機制在內心規範著這個世界,並根據自己的話語體系和由價值前提形成的評判標準對他人進行價值判斷。大多數人通過「貼標籤」的簡化方式來認知世界,他們屬於種種思想價值觀念的接受者和傳遞者。只有那些天資卓越的觀念發明者——思想家們,才是人類歷史觀念長河的引領潮流者,其他人不過是他們的模仿者和朝拜者罷了。如同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所言:the ideas of economists and political philosophers, both when they are right and when they are wrong, are more powerful than is commonly understood. Indeed the world is ruled by little else. Practical men, who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quite exempt from any intellectual influences, are usually the slaves of some defunct economist. Madmen in authority, who hear voices in the air, are distilling their frenzy from some academic scribbler of a few years back. 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的思想,無論是對還是錯,實際上都遠比一般人想像的更為有力。這個世界的確是由少數精英所統治的。那些相信自己在智力上不受影響的實幹家往往是那些已經過世的經濟學家的奴隸。那些當權狂人信奉的其實也不過是若干年前某些末流文人狂妄思想的零碎而已。


因為懶。

我大概就是很符合題主的描述,業餘愛好 看西哲,基本啃原著,有時候也喜歡聽講解,同時很喜歡研究宗教,佛教基督教的書都看了不少。

柏拉圖有句話不是說么,哲學就是讓人練習死亡。我覺得自己看這些哲學宗教的東西,就是 :站在死亡上反觀人生。然後思考,自己的生命該怎樣讀過才划算。

比如你的生命還剩下3分鐘,你回去糾結「今天張三欠我一百塊錢,李四到老闆那裡告我黑狀」這種事情么?

反正如果是我,我剩三分鐘就好好去告訴那些我愛的人,我真的很愛他們。

生命有限啊,三分鐘和一輩子,也差不多,不過都是宇宙無限的時空中的一瞬罷了。所以我用短暫的一生也做同樣的事情——用語言和行動,告訴自己愛的人,我真的很愛他們。

懶得為小事情計較。 別人傷害我就傷害吧,懶得還手。生命有限,時間寶貴。追求生命的意義還來不及,哪裡來的時間顧得上一堆雞毛蒜皮的事情。和別人真心接觸還來不及,哪裡來的精力顧得上人與人的爾虞我詐?

所以大家覺得我很幼稚單純吧。


推薦閱讀:

讀心理學或哲學後你變得更快樂了嗎?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無法給子女提供合格生活條件的貧困父母,生孩子的行為是否不道德?
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的優秀電影作品有哪些?
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層境界?
怎么评价《经与史》?

TAG:生活 | 心理學 | 哲學 | 情感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