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類去南極旅遊?

越來越多人在南極旅遊,唯一一片凈土就這樣要被毀了么。


怒答!

題主是如何得出「越來越多人在南極旅遊,唯一一片凈土就這樣要被毀了么。」這個結論的?

題主知不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去南極?

接觸過多少去南極的人?

他們在南極都做了什麼?

做的哪些事情毀了唯一一片凈土?


一、到底有多少人去南極?

2013-2014年,37405人;

2012-2013年,34354人;

2011-2012年,26509人;

看到這裡可能大家說,你看,南極的人數連年激增對吧?情況很危急對吧?

不著急,往下看

2010-2011年,33824人;

2009-2010年,36875人;

2008-2009年,37858人;

其實,2013-2014年還沒有2008-2009年人多!


大家可能覺得,除了2011-2012年低於3W人以外,每年人數大概穩定在3.3萬-3.8W之間;

又錯了!

再看:2007-2008年,有46069人!光美帝就去了1.65W人!佔了36%!

2006-2007年,37552人;

(說明:IAATO的統計是2013-2014這樣的跨年統計方式—我們姑且理解為旅行年。因為南極每年只有11月-次年3月才能旅行。不影響作為一整年數據統計的邏輯完整性。)

也就是從過去8年的數據看,南極的到訪遊客量大概在3.5W人左右。

南極遊客的絕對數量還是很少的。畢竟,不是誰都有機會去南極,這裡的旅行費用確實比較高。

目前有授權的商業船只有48搜,除去小船,真正能做旅行的商業船隻大概24搜。就這麼多船,人數短期激增的可能性不大。當然不排除以後增加的可能。

至少過去8年的數據說明,不能得出:越來越多的人到南極旅行這個結論!


二、再看第二個疑問,把唯一一片凈土給毀了??

遊客去南極都做什麼?

1. 乘衝鋒艇看冰川:


2. 登山:


3. 看企鵝,拍海豹


4. 滑雪


5. 皮划艇觀鯨魚


6. 衝鋒艇巡遊


7. 露營(部分游輪提供此服務)

就這些!除南極點等行程外(人數極少,個人如何去南極旅遊? 有介紹南極旅行的方式),95%以上的行程都是常規南極半島巡遊,也就以上這些活動。

請問,上面的哪個活動可能毀了這個純凈的大陸?

我不否認部分遊客的環保意識不夠好,但,整體來看大多數遊客的環保意識還是很好的。

南極,又是個特殊的地方,IAATO對所有有權做南極旅行的公司有嚴格的要求。甚至可以說,南極旅行是世界上對環保要求最高的地方。沒有之一!如果有,請告知。

得益於該組織的有效工作,可以說南極的遊客表現出來的整體環保素質要遠高於其他旅行目的地。

這事就像我們在五星級酒店大堂亂丟煙頭的概率低於街邊大排檔是一個道理—這地方實在太乾淨了,這地方的遊客的整體表現太好了,即便是平時環保意識稍差的遊客都會不自覺的保護它。

摘錄幾條IAATO制定的南極探訪須知:

保護南極的野生動物

必須遵守國家主管機構的規定,禁止傷害或干擾南極地區的野生動植物。

禁止使用飛機、船或相關運輸工具,干擾在陸地上、空中或海中的各種生物。

不可餵食、觸摸鳥類和海豹或接近、攝影,而改變他們的生態行為,尤其是當他們正在孵蛋或換毛的時候。

不可損傷植物,例如:不步行、行駛或登陸在青苔覆蓋的土地或斜坡上。

不可使用槍械或炸藥、盡量保持最小聲音,避免驚嚇野生動物的生態作息。

不可攜帶任何動植物到南極地區,例如:貓、狗、花草等。

北極都有狗拉雪橇,但是南極絕對不能帶任何動植物過去!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哪個旅遊目的地有如此規範嚴格的規定。


並且,遊客連塊石頭都不能帶走!南極遊船上的工作人員真的會在登陸的時候監督的啊!真的是看到遊客想要彎腰撿石頭都會要干涉的啊。

遊客對南極原始風貌最大的影響,除了雪地上留下腳印,恐怕就是在海里撿塊幾萬年的浮冰用來配威士忌了-這是允許的。

作為世界上僅存的純凈之地,作為世界上能看到原始地球風貌的為數不多的目的地,人類以自己的剋制、理性、保護的旅行方式去見證世界的盡頭壯美,有何不可?

人類作為地球生物的一份子,以如此方式遊覽南極,有何不可?

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欣賞造物主綺麗有何不可?

所有不論客觀事實,只以主觀惡意來揣測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最後說個真實發生的小故事:

這個南極遊客坐在地上休息的時候,有一隻企鵝過來,趴在她腿上睡著了!是的,睡!著!了!按照旅行指南規定,遊客不能主動接觸動物,甚至被要求距離企鵝要5米以外。但是,他們實在太!多!了!遊客又不能碰它,這個遊客就這麼坐著20多分鐘,等企鵝睡醒了,自己走了,遊客才站起來!這就是遊客在南極做的事情!

綜上,個人不認為人類到南極旅行會毀了這唯一的凈土!

有興趣,有財力支撐去南極旅行,去欣賞造物主留給人類的原始之地,未嘗不可!

好了,就醬紫!

利益相關說明:旅遊行業從業者。微信平台:xzy-trip 不影響個人結論。


聲明:未經允許,拒絕轉載!!!


拜託問問題的時候注意一下錯別字好嗎?強迫症患者冒死進諫



南極旅行是我多年的夢想。在前往南極前,已經遊歷50餘個國家、出版了一部名為《域外行吟》遊記的我總覺得自己的20多萬文字的遊記中沒有南極、沒有南美諸國是個缺陷,決心辭去——準確地說應該是「卸下」一家民營小公司「總經理」的職位,以實現自己登臨長城——「造訪南極長城站」的夢想。這一年,我67歲,這一年,我先後遊歷了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哥斯達尼加、古巴、南極,還有波蘭、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
僅就南極,我寫了四篇有關南極的文字,出版了一本題名為《目標南極》的書(所收集的文章不僅 僅限於南極,還有介紹印度、斯里蘭卡、肯亞、以色列等亞非國家的多篇)。我有意通過「知乎」這個平台轉發給各位對南極有興趣的朋友,希望大家喜歡。

〈體驗險惡,人在南極〉作者:范良君

南極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是世界上冰雪量最多的大陸,酷寒、烈風、乾燥少雨是南極的氣候特點。南極冷,最低氣溫曾達零下攝氏89度,南極乾燥,降水量出奇的低,大陸內部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白色荒漠」於是成了它的別稱。南極的風被人稱作「殺人風」, 風速可達每小時85公里,南極大陸海拔高的極點地區向地勢低緩的沿海地區運動形成的「下降風」, 其速度甚至可達到每小時300公里!凡此種種,最終讓南極洲成為地球上唯一一個至今沒有人類定居的洲、世界上最孤獨、最晚被人類發現的大陸!

(旅行團團員們結隊攀登南極雪山)


2014年11月第一天的凌晨,我們這批由北京時代國際環球旅遊公司組織的旅行團108人沒有理會這些有關南極的危言,開始了自己渴望已久的南極之旅。

首先給以我們考驗的是萬米高空中輾轉萬里的跋涉,從上海到迪拜,我們飛越過的是中西部亞洲、是印度洋,從迪拜到里約,然後轉機布宜諾斯艾利斯,我們跨越了非洲大陸、還有遼闊的大西洋,最後,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南下直奔南美洲的盡頭的烏斯懷亞,大半個阿根廷在我們的機翼下向後隱去。結束了我們長達30多個小時、2萬餘公里的空中之旅後,等待著我們的還有寬約900公里的德雷克海峽。豈知,有關德雷克海峽的介紹比南極大陸更讓人恐怖,因為太平洋與大西洋在這裡交匯,加之其緯度又高,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終年狂風怒號,有無以數計的船隻葬身在這裡,故有人用「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來稱呼它。


如果說空中跋涉考驗的是我們遊客的耐心與體力,德雷克海峽強加給人們的則是痛苦的折磨。

首先是它所給以人們的孤獨與寂寥,50多個小時的航程里我們未能遇見一艘同行或對面駛來的船舶,沒有通訊信號,海面上望不見遠處的山崗或近處的島礁,茫茫難見邊際,從郵輪駛離烏斯懷亞那一刻,我們就開始了與世隔絕的日子。人在旅途應該說些吉利的話語,原諒我在這個時候卻想到了馬航370,時間過去了大半年,儘管地球人有登月球、探火星的能耐,可至今還沒有找尋到馬航370的蹤影。卧房裡,瞧著玻窗外翻滾著的、黑森森的海水的我如是想:假如現有人給我一身救生的裝備,在這茫茫大海中,我能夠生存多少個日月?有誰能在我尚有呼吸的時候找尋到我?由此可以想像找尋馬航370的艱難。船行德雷克,這佔地球總面積70%的遼闊海洋上的一小不點,我一時間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弱小與孤獨無助時的悲哀。


可怕的還有海峽里沒有一刻消停過的風與浪,海水像皮鞭一樣無情地抽打著船的身軀,時而可見海水從天而降一般潑向郵輪最高層觀景台的玻窗,發出沉悶的吼聲。8000多噸位的海鑽石號此刻就像一塊薄薄的浪板被海浪折騰得前仰後合,左擺右搖,讓不習慣甲板行走的我在甲板上寸步難移,但躺上卧室的床鋪,耳聽卧室門窗因擠壓發出的吱呀聲,更是讓人恐怖。沒有多一會,同房中,說頭暈者有之、嘔吐者有之,無法入睡的我走出卧室來到三層的樓梯口,扶著欄杆,我瞧見告示牌上正文的上頭引用了一位學者的語錄:如果這個世界還有奇蹟,那一定發生在水中······,此刻,我想說的是:如果說世界有可能發生危及人類的滅頂之災,那一定是因為大海、因為大洋······


郵輪終於闖過了德雷克海峽,進入南設得蘭群島海域,海風漸漸地小了,海浪也因疲憊停止了折騰。尤其是在一些海灣,平靜得像內陸湖泊,沒有風、沒有海水的涌動、也沒有聲音,一時反倒讓人覺得有些異常。在後來駛向南極大陸的航程里,風浪即使再大,也沒有再強過德雷克海峽,我們下海乘坐衝鋒舟有意加速迎著海浪賓士,海浪也僅顯擺它的將我們的衣褲澆濕的能耐,此時的弄潮兒不再是海上的狂風,而是遊客的我們!

(此時的弄潮兒不再是海上的狂風,而是遊客的我們)

(此時的弄潮兒不再是海上的狂風,而是遊客的我們)

但好景不長,郵輪繼續向南,浮冰漸漸多了起來!有些水道里放眼望去滿目都是浮冰,郵輪簡直就像在冰上滑行。我們在利馬水道無功而返就是因為浮冰的原因。可以想像,如果不是南極夏季的來臨,這裡是絕不會允許船舶航行的,在浮冰略少的海域,我們嘗試著走下郵輪駕駛衝鋒舟在海面行駛,即使是繞過浮冰,船底仍不時撞擊在半浮半沉在海水中的浮冰上,發出沉悶的撞擊聲,衝鋒舟駕駛員告訴人們,這冰是具有割破橡皮舟的威力的,好在我們的衝鋒舟裝備有六個氣囊。

(受阻利馬水道)

(受阻利馬水道)


南極大陸上的積雪與厚厚的冰層也與浮冰一樣暗藏殺機。旅行社在南極海域為我們組織過幾次登陸,高聳的石山是沒有我們攀爬的份兒的,等候我們都是較平緩的山地,那兒都是齊膝深的積雪。積雪並不可怕,我害怕自己一腳踏進冰的洞穴,為我們在郵輪上過課的英國地理學專家Wdfgan就有過這樣的經歷。其實,不用他說,我在南極海域乘坐衝鋒舟巡遊時,就親眼看到過海上漂浮的冰山一側的山體上面的大大小小的洞穴,有的洞穴高約兩三米,可供一人側身而入,幽幽的藍光從洞穴中散發出來,給人神秘莫測的感覺。南極大地99%的地表都是被積雪與冰層覆蓋的,書本上說南極大陸海拔平均高度超過2000米,其實南極地表真實的高度平均海拔僅為400多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而不是所說的最高的洲。這也就是說,南極大陸是被厚厚的冰蓋包裹、覆蓋著的,一旦南極的冰雪融化,整個地球海平面將升高五六十米!地球上無以數計的陸地會因此變成水鄉澤國!多麼偉大,又是多麼讓人恐怖的南極!在南極旅行的十多個日月,我們沒有遇見嚇人的殺人風與難耐的嚴寒,我們團隊中不少團友甚至還跳入大海,一試身手,但一直處於興奮狀態的我不會不明白:我們所選擇的是11月南極夏天的開始之時、最適宜旅遊的季節來到南極的,更何況,一些天來,我們僅僅是在南緯65度附近的南極海域上游弋,距離南緯90度、南極極點還有260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實際上觸摸到、見識到的僅僅是南極這「冰山」的一角,!南極的險惡,我們根本沒有能夠去深入感受,我們僅僅是在南極大地的外圍邊緣上體驗、體味一下南極而已,因為,我們不是探險家,我們是旅遊者,其中不乏年逾七十的長者。

(隨團的外籍探險隊員們)

(隨團的外籍探險隊員們)
體驗,也能夠了解南極,正是因為有了這體驗,有了他人所沒有經歷過的體驗:我的飛越三大洋、跨越三大洲,我的勇闖德雷克、我的在一年中最適宜旅遊的季節的登陸南極、巡遊南極海域,我才能比較沒有來過南極的人們更真切地了解到南極大陸的遙遠、孤寂,它環境的險惡:它的零下89度的嚴寒、它的殺人風絕非嚇人的猜想、而是千真萬確的存在。正是有了我親身來到南極、踏上了南極大陸,我對曾經的南極探險者們,對當初發現德雷克海峽的德雷克先生、對第一位到達南極極點的挪威人阿蒙森,對隨後到達極點、歸途中因飢餓與嚴寒而獻出寶貴生命的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們方能表示出極大的熱情與欽敬,感覺到自己與他們是那麼近、那麼親切,進而再三反覆、不停歇地去收集、了解他們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被冰雪常年覆蓋的山體)

(被冰雪常年覆蓋的山體)
以下是關於愛爾蘭人Ernest Shackleton的故事,是南極探險英雄們無數可歌可泣故事中的一個,我以為這故事很能真實地表現南極環境的險惡,能極其生動地展示探險勇士的無比智慧與大無畏精神,他們在生死攸關的艱險環境里團結互助、相濡以沫的崇高品德。我很希望自己的親屬與友人們也能了解它。那是1914年的某一天,Shackleton率領的由醫生、船員、科學家、氣象學家28人組成南極探險隊開始了尋找南磁極點的探險,他們搭乘的堅忍號探險船從阿根廷南端的一個捕鯨站出發,兩個月後被冰雪圍困在南緯74度的南極海域,海上的浮冰將他們擠推到靠北的海域,離他們計劃中的目的地越來越遠,又過了幾個月,堅忍號被浮冰擠壓而破裂,探險隊員們只得棄船上岸在大象島的冰雪上紮營,獵食海豹與企鵝為生。坐以待斃很快將成為Shackleton們面對的可悲現實,但身系探險隊員安危的 Shackleton 決心冒險到800公里遠的捕鯨站去求救,一艘無遮蓬的木造救生艇載著他與兩名探險隊員在海上顛簸了17天後,他們終於登上了捕鯨站所在的島嶼,不料卻走錯了方位。此刻,饑寒交迫下的 Shackleton仍然沒有放棄,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翻過冰天雪地的高山,不眠不休地又步行了36個小時,最終才找到捕鯨站,從而拯救了所有27名探險隊員!此時,Shackleton一行分別在南極海域奮戰了整整22個月!Shackleton一行在南極的壯舉被後人稱讚是「創造了二十世紀最激動人心的生還奇蹟」,他與同伴在南喬治亞島的徒步行走被譽為「世界上最經典的徒步線路」。70年後有科學探險家使用先進的裝備以求「複製」Shackleton們在南喬治亞島的徒步,也未獲成功······

(南極冰山:幽幽的藍光從洞穴中散發出來,給人神秘莫測的感覺)

(南極冰山:幽幽的藍光從洞穴中散發出來,給人神秘莫測的感覺)

體驗南極,你會覺得自己一生中所遇見到的任何兇險擺在南極面前都是小巫見大巫!

體驗南極,你會深深感覺到大自然的偉大,它的威嚴、它的讓人畏懼,同時也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十分弱小的人類的無比堅強、他們的無窮智慧和崇高犧牲精神,他們對自己所熱愛事業的永不捨棄、對自己戰友、同胞的不言拋棄!從心底覺得: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人類一旦為了一個共同的宏偉目標團結在一起,是可以創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事業的!

南極之旅,我的體驗之旅,為人一生能有這樣的體驗,幸甚!足矣!


————上文選之范良君〈目標南極〉(灕江出版社2016年5月第一版)


近年來,大量遊客擁入南極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南極環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和考驗。美國「旅遊組織」執行總監斯蒂夫指出,遊客違反規則是常有的事,「每個季節,我們都能聽到可怕的故事。比如,不遵守規則亂走、抽煙以及離動物太近。」
  還有人擔心南極遊客帶來的外來物種在當地繁殖,將破壞南極的生態系統。英國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一種來自喬治亞南部地區的昆蟲——搖蚊在南極西格尼島上大量繁殖。它能分解垃圾,可釋放出大量營養物質滲入土壤,改變當地物種的生活環境。此外,觀光郵輪發生漏油事件也是一大隱憂。很多游郵輪載著成百上千的遊客在南極海域航行,一旦漏油事故發生,污染在所難免。


春節那幾天CCTV上有過類似報道,當時作為旅遊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就寫了篇文章,現在複製粘貼到這裡,歡迎拍磚。

《南極旅遊團》
2014-2-3 22:31
剛看到報道說南極旅遊團引發爭議,理由有三:影響科考工作,破壞生態環境,安全存在隱患。

逐條分析:報道里提到此時正值科考團隊忙碌之時,兩班倒抓緊卸貨,卻還得派人接待旅遊團,影響工作進度。我的理解,科學考察是為了全體人類的利益。既如此,何不新增一崗位,專門負責處理旅遊事務(找我呀找我呀!)。一方面,南極科考不比航天工程,從載一人到多人到空間站到月球車,進步著實可見,相比之下民眾幾乎感覺不到南極科考的發展。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去南極,以此為機會展示科考成果,讓民眾看到這麼多年來經費花到了哪裡。更重要的一方面,人類對天空,深海,高峰,極地,與生俱來心存嚮往。正如建設海洋強國離不開民眾的關注與參與,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去往南極,或者起碼讓更多的人看到更多關於南極的方方面面,激起一代人獻身南極科考事業,這是最大的意義。比如,幾年前QQ郵箱有個活動是給南極科考站寫信,有機會得到科考隊員的回信和來自南極的禮物。文科生如我,都忍不住參與,腦海中幻想著這封信飄過萬里重洋到達祖國在極地的科考站。當然無果而終,但你看我還一直記得這件事,而且那個活動肯定有幸運兒,也一定有人因此對南極多關注了那麼一點點,誰能說這裡面就沒有中國未來的斯科特和阿蒙森呢。

當然我對此次春節的南極旅遊團也心有怨恨,我恨為什麼我不是其中一員。即使將來南極旅遊大舉開放,價格仍是一道門檻,必將過濾掉很大一部分人。很多人認為,能去南極旅遊的都是有錢人,而這些人一定素質不如自己,亂丟垃圾破壞生態,既然自己沒條件去,丫們更不能去。韓寒有篇博客里寫到,大致是網上群情激憤,一提到開車的「有錢人」都恨不能趕盡殺絕,沒有想到將來自己也會有車。再比如,西藏旅遊已然不是大驚小怪,就算再俗,看一下雪域高原,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什麼不好?對於生態環境,非常清楚的記得專門研究滑雪旅遊的老師課上給我們講亞布力滑雪場,保護還是開發?開發就要修路就要砍樹,不開發,周圍的人生活就沒法提高,旅遊資源就無法利用。保護保護保護,影響不到我們的生活,舉起道德大旗太是容易。環保問題太複雜,我也說不清楚。可是要想保護海岸線,不能只靠閉關鎖國。

最後是安全問題,我都懶得說,誰都知道南極不是悠閑的海南。反過來說也正因為不輕鬆有挑戰,人們才有了動力。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別怕風雨兼程(。。。)

該不該的問題解決了,更重要的是怎樣做。我的答案「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相結合。商業方面的就交給市場去做吧,這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辦法。我相信即使不能做到白菜價,市場的力量也可以提供更有競爭力,更符合實際的旅遊產品。那麼政府做什麼?防止出現鳳凰古城,麗江這樣的悲劇,精華毀於一旦。目前的條件,到達南極遠不像去麗江這樣容易,因此政府可以實現更有力的調控。具體細節自有人研究。

最後我說點題外話。太空旅遊,發展了這麼多年,眼看就要商業飛行,但是,「據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報道,即將進行商業飛行的英國維珍銀河公司的『太空船二號』將禁止中國富豪登機進行太空飛行。」我可不是替這些中國富豪瞎操心,富豪一定有富豪的辦法,反而是將來的普通人。如果因為火車一開始只是有錢人的工具就不該大舉發展的話,那麼很多人春節就沒法回家過年了。咦,說到火車的發展,這也是市場的力量。

個人看法,歡迎來辯。可以肯定的是,關於此次爭議的新聞報道,會引起更多人對南極旅遊的好奇,這是必須的,妥妥的。


南極
南極的常規線路是從阿根廷最南端的烏斯懷亞港坐船出發。也有從澳洲走的,時間長一點,費用貴一點。可以提前購買南極船票,自己辦簽證過去,如果圖省事的話,也可以報國內的南極團,價格要貴上那麼一丟丟。

南極旅遊時間從每年的11月-次年3月,這是南極的夏季,只有在這段時候,旅遊探險船才能進入南極半島。通常11月-12月是木有那麼火熱的時候,有很多便宜的南極船票。去年我就看到包國內往返阿根廷機票+簽證+船票5萬左右的,已經是非常便宜了。

窮游網上有無數篇去南極的遊記和攻略,你可以去感受一下:拉丁美洲/南極旅遊攻略[遊記攻略 全攻略]

也推薦一本書《到南極》,目前看到寫南極最好的書。


負責任的南極旅行在我看在是應該被支持的。

註:由於現在南極自由行的難度極大,所以以下的討論的是以旅遊社為單位組織的南極旅行。

首先什麼是負責任的南極旅行呢?

遵守IAATO和AECO的極地訪問者規範,保護極地當地生態;通過中國碳市場中和極地旅行所產生的碳排放;鼓勵和支持遊客在旅程結束後開展更加積極的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

其次為什麼支持負責任的南極旅行呢?

一、非開採性活動

南極旅行屬於非開採性的活動,不會從本地帶走任何生物或者非生物的物質(小微生物除外),對比與開採性活動,例如礦業和漁業,對極地的環境和生態的影響較小,不會給當地環境帶去較大的風險。

二、環境教育

南極同時是非常好的環境教育場所。在那裡可以近距離接觸大量野生動物,彼此互不傷害、互不害怕。這樣的經歷更容易幫助人建立起與自然的情感連結。

並且極地郵輪上的相關培訓與教育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跟「肉可食,骨可入葯」這樣功利性的介紹差異很大,與海洋公園中動物表演所傳達的信息也截然不同。

三、社會影響

因為南極旅行價格高昂,門檻較高,所以有能力參加的多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成功人士。如果能以南極的美景為支點,以遊客的影響力為槓桿,就有可能在民間推進更多積極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甚至進一步推動政府的政策制定。

四、碳中和

中國的碳市場正在日趨成熟。中國國家碳排放限額交易計劃可能在2017年晚些時候出台,目前在企業開戶和自願減排量交易制度上的進展已經讓旅行碳中和成為一種可以推廣的做法。


題主只是沒錢去南極罷了


好奇心重 去探險 一個帶兩個 兩個帶四個 大家都會覺得:欸 我也要去一趟 好像很有意義的樣子 於是就變成了旅遊 越來越多的追求「意義」的人跑去玩幾天拍些照屁顛屁顛回來 完成了自己所謂的南極之旅 都是為了自己心裡的慾望在 披著文藝小清新有意義人生哲理洗滌靈魂的皮


推薦閱讀:

TAG:旅行 | 南極 | 環境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