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领域有哪些事实,是人们不愿相信的?
潜意识主导了人们大多数的日常想法、信念和行为。换句话说,小到午餐去哪吃,大到在哪定居和谁结婚离婚,人们决策的依据其实多半只是“跟着感觉走”(这里的感觉包括但不限于情绪)。其实在做这些决策之前并没有一个有意识的、充分的、理性的理由。
如果在决策之后让人回忆你为什么这样做,人们往往可以“编造”出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但其实这些理由在决策前都是不存在的。比如实验时用几毫秒的时间快速闪过品牌A的商标N次,人们并没法意识到自己看到了这些图片,但神经系统中潜意识的部分已经记录下来。接下来把A品牌和一堆其他品牌混在一起,问被试的评价,人们普遍会喜欢A多过其他品牌。 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会说,A品牌更年轻,更高端,更新中产,反正每个人都能给出一堆理由。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是神经系统偏好更熟悉的物体而已。一个更常见的跟着感觉走的例子是,拿出手机想查个工作资料,结果十分钟过后发现自己在刷朋友圈,才意识到拿出手机本来打算干啥。而这个把你导向朋友圈的『感觉』,完全是潜意识的。
我的作业里引用过这句话:
"In many cases when people explain why they"ve made a decision, they are simply rationalizing, attributing what sound like reasonable bases for what is in fact a murky, unknowable process”
from Professor Robert Zajonc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拓展一下这个理论,我们可能会发现,人类在政治和哲学上不断追求的自由意志,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的功用。因为我们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都不是由有意识的、理性的自由意志主导的。
说一个很多人不愿意相信的事实: 人们经常认为自亲历过的东西是可以相信的,其实,有时候,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也会欺骗你。简而言之,记忆并不可靠。
美国心理学家Loftus说,人类的记忆并不仅仅是对所经历的事件的总结,更多的是对他们曾经思考过的,被告知过的以及他们所相信的时间的总和。很多时候,你的记忆都不是真正的事实,是错误的,夸大的,甚至虚假的。
(图片来自pinterest)
虚假记忆(False Memory),是指一种人们回忆起了以前没有发生过的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常见。每个人的大脑都会因为信息自动的组合产生不真实的回忆。比如说,在我的回忆中,童年有一台怎么都关不上的电视机,随着母亲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我在电视机前心急如焚。这段记忆是如此真实,似乎发生过许多遍,以至于我长大成人之后都无法忘怀。
那么,虚假记忆的成因是什么呢?
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态度和信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记忆形成。
康奈尔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被试分为两组,给他们讲了同一个关于一个男性不买单的故事。一半人听到的故事是:这个男人品行不端,总爱小偷小摸。另一半听到的故事是这个男人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而忘了付账。
一周之后,实验者研究了被试关于“男人的账单价格”的记忆,第一组被试对账单价格的记忆比实际价格高10%-25%,第二组被试对价格的回忆则略低于原价。实验结果清晰的显示了,我们内心对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会扭曲我们的记忆,其中负面的评价对记忆的影响更大。
第二个影响因素是干扰线索和信息。
人的记忆并不是固定的,一旦形成仍有可能被篡改。
早在1974年Loftus和Palmer就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使用不同的词语“撞毁”或“碰撞”来描述一部车祸短片,并让被试观看。
一周后,他们分别询问两组被试有没有在短片中看到碎玻璃。有32%听到“撞毁”的被试认为他们看到了碎玻璃;只有14%听到“碰撞”的人认为在短片中有碎玻璃,然而事实是,短片中并没有任何碎玻璃出现,人们根据后来的信息“脑补”了自己的记忆。在这个实验中,其他人提供的相关干扰信息影响了记忆。
此外,我们的记忆中也有可能存在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另一个试验中,研究人员在向被试展示一个图片时,请他们同时在脑内联想另一张图片。不久之后,研究人员询问这些人当时看到了什么,在很多被试的记忆中,他们当时真的看到了另外一张联想出的图片。虚假记忆的形成是非常常见的。
在fMRI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当大脑底部负责记忆概况的额顶区活动强过大脑底部负责细节记忆的内侧颞叶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产生虚假记忆。
他们说:“我们认为人的有些脑区能够在感知到事物之后,想象一个新的事物来覆盖原有的事物,因此,一个想象中的生动事件就能够在我们脑中留下和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同样的记忆痕迹。”
由此可见,你的大脑并不诚实,它会依靠原事件,生成一个并不存在、或与事实不同的的虚假记忆。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特殊记忆并不会永久不变,而是在反复回忆中留下一份大概的、不精确的印象。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影像学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的血液的改变,能够看到脑活动情况。)
记忆痕迹是我们脑内现实存在的化学和生物现象。我们的记忆会以蛋白质(白物质)的形式现实的储存在脑内,每次我们回忆起一段记忆,这一片记忆相关的蛋白质都会按照我们的思想意志修改重组一次。
每当你记忆一件事时,你都在重建它。确切地说,记忆本身就是一种创作的过程。每段记忆在被重复回忆起时,都会被微妙地改造。
某种程度上,你对一件事记忆得越多,这段记忆就会变得越不精确;它更多地变成了你自身的某种体现,而不再关于实际发生过的过往。因此,有一个荒诞的事实:最安全的记忆、从未被污染过的记忆,只存在于那些罹患了遗忘症的病人的头脑中。
以上。
原文发表于:记忆:你和时间的总和|Why there’ll be False Memories?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聪明、明事理、行为正直、有自尊的体面人,但是当我们面对那些可能暗含着自己的行为不合理、不道德或是愚蠢的信息时,这种和我们通常的(一般是积极的)自我概念相违背的行为所导致的不适感被称为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不舒服的,所以我们会去减轻它,就像你口渴或饿了就会去喝水或吃饭,但是降低认知失调会引起我们思考这个世界和行为表现一些奇特的变化。
举个例子:
①你是一个拥有适度快乐、满足和一定自尊的人。
②卫生局局长说吸烟有害健康,而你正好是一个重度烟瘾的人,那么你吸烟这个行为就是和你的自我形象相反的事情,因为你知道吸烟会导致痛苦和早夭,你经历了失调。
③为了降低这种失调,你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戒烟。那么你就是直接改变行为来达到和你的形象一致。
④但是如果你戒不了呢?你会改变自己的认知来合理化吸烟这个行为,你会想我爷爷今年99岁,从12岁就开始吸烟了,看他现在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你会想科学不一定都是对的呀,吸烟和癌症关系的数据是不确定的,你会想虽然吸烟有害,但是它可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人生苦短呀,早晚都得死,不如及时享受快乐云云。
当我们的行为及其自我形象不一致时,就会体验到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认知失调这种不适感,我们会直接改变行为来保持自我形象是积极的,或者改变自己的思维,但是我们的思维不一定是理性的,为了保持自尊,不断的说服自己是正确的,最后走向了非理性的行为。
当你了解这种失调后,你会在生活中看到很多这种行为,一个反对卖淫的政客,因和高价应召女郎在一起而被捕,他会说“这个女的不是真的妓女”;那些预测世界末日的人,被证明预测错了时,会说“我们的预测是对的,只是我们的数字来自不适合的《圣经》章节”。
当我们做出决策后,我们也会经历失调。我们会改变对我们所选事物和未选事物的感觉,来降低我们的认知失调,在我们的主观意识中将它们在认知上分开,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决策感觉好一些。
在一个经典的实验中,杰克·布雷姆扮演成一个客户代表,正在进行服务测试。他邀请女士们对几种家用器具的吸引程度和喜爱程度进行评分。这些女士被告知说,作为参加这个调查的回报,她可以选择其中一件器具作为礼物,她们可以在自己评分相同的两件产品中进行选择。在做了决定后,要求这些女士重新评价这些产品。在得到了她们所选的器具后,女士们对自己所选产品的评分要高于第一次的评价。不仅如此,她们还大大降低了对那些她们本可能选择最后被她们放弃的产品的评分。
又一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名高考生,你现在正在考英语,你其它科目都很好,但是唯独英语偏科,如果你能够作弊让英语不要太低分的话,你就有机会考上更好的大学,如果不作弊,那么你会因为英语的分数而导致考不上更好的大学。正好,你有一位非常要好的哥们,他坐在你旁边,他也愿意给你提供答案。这时候,无论你是否作弊,对你的自尊的威胁已经引起了认知失调。如果你作弊,你的关于自己的信念或认知“我是一个体面的人、道德的人”与“我刚刚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会发生冲突。
经过一番挣扎,你决定还是作弊了,那么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你要找一种办法来减少行为的负面性来合理化它。这时候你会改变你对作弊的态度,你会想,作弊是一种无害的行为,它没有伤害任何人,而且每个人都这么做,所以它也没有那么坏。
经历着认知失调,在减少失调的过程,你不一定是理性的,你可能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我们保护自我概念的热情,常使我们犯下愚蠢的错误,并通过使自己无视从错误中学习的可能性来混合失败妥协。
承认自己的错误总是很难。
假设你是一个起诉人,为了把一个“坏人”绳之以法,你努力了很多年,你是一个好人,DNA检验表明你抓的这些人可能是无辜的,你将如何回应这种信息失调?你会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迎接这一证据吗?因为你喜欢公正。或者你会拒绝它吗?因为它表明你错了。不幸的是,在美国很多起诉人选择了后者:他们拒绝和阻止为那些已经被定罪的囚犯重审案件和获得DNA测试的努力。他们减少失调的推理是这样的:即使他们在这起案件中无罪,在其它案件中也有罪,总之,他们不是好人。
有没有办法在生活中避免自己犯错却在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有的,虽然自我合理化的进程是无意识的,但是一旦我们知道自己倾向于合理化行为,我们就开始控制我们的行为,结果,“在行动中发现自己”,如果我们可以批判性地和冷静地检察自己的行为,我们就有机会突破伴随着自我合理化和更多犯错行为的循环行动。
小时候越是哭闹的孩子,长大后越有可能成为内向稳重的人。
内向的人群并不是厌世,或许仅仅只是对周围的环境更加敏感而已。
哈佛大学有一位82岁的科学家:杰尔姆·卡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卡根的职业生涯致力于儿童的情感和认知发展。在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纵向研究中,他跟踪记录一些孩子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这段历程中生理和性格的变化。
在这类纵向研究中,有一项开始于1989年而且至今还在进行。卡根教授和他的团队以哈佛大学儿童研究实验室的名义招揽了500名4个月大的婴儿,他们认为在45分钟的评估中,就能预测这些孩子将来会成为内向者还是外向者。
卡根团队精心选择了一些新鲜事,让这些4个月大的婴儿去经历。他们让这些婴儿听录音和气球爆炸的声音,看彩色的手机在他们面前晃动,闻酒精棉签的味道。婴儿对这些刺激有着不同的反应。有20%的婴儿一边嚎啕大哭,一边用力蹬着双腿并挥舞着胳膊,卡根称这部分婴儿为“高度应激群体”。约有40%的婴儿依然保持安静,偶尔动动胳膊动动腿,完全没有过度的反应,这个组别的婴儿被卡根称为“低度应激群体”。而其余40%的婴儿的表现则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
而根据事后的追踪观察,卡根预测那些挥舞着胳膊的“高度应激群体”的婴儿,在未来最有可能成长为性格安静的少年。
当这些婴儿长到2岁、4岁、7岁和11岁的时候,其中的很多人会回到卡根的实验室来接受对于陌生人和新鲜事物刺激的反应的后续实验。两岁的时候,这些孩子会被安排遇到一个戴着防毒面具、身穿大白褂的女士、一位穿着小丑服装的男子和一个无线电控制的机器人。7岁那年,他们又被要求同一些从未谋面的孩子一起玩。而11岁时,一名陌生的成年人会对他们的个人生活进行采访。卡根的研究小组观察这些孩子们如何应对这些奇怪的情境,注意他们的肢体语言,记录他们自发大笑、讲话和微笑的频率。他们还就这些孩子在实验室外的日常表现,采访了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他们时喜欢有一两个亲密的伙伴还是喜欢热闹?他们认为自己是害羞还是大胆?
其中许多孩子果然如卡根入料,表现出了或内向或外向的性格特征。那些高度应激的婴儿,也就是那20%对手机铃声做出反感表现的婴儿,更有可能发展为严肃、谨慎性格的人。而那些低度反应的婴儿,既那些相对安静的孩子,则可能成为自信而悠闲的类型。换句话说,高度应急群体和低度应激群体所对应的性格类型便是内向型群体和外向型群体。正如卡根在1998年出版的作品《盖伦的预言》中所写:“75年前荣格对内向者和外向者进行了描述,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分类恰恰准确对应了高度应激和低度应激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违反直觉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分清两个概念:性情(temperament)和个性(personality)。性情通常是指与生俱来的,从生物学角度讲是基于行为和情绪的,而这些是可以从婴幼儿时期就能观察出来的;而个性的形成则是一个复杂的酝酿过程,是文化熏陶和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说性情是地基,个性就是建筑。
除了观察孩子们在陌生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卡根的研究小组还测量了他们的心率、血压、手指温度,以及一些其他的神经系统指标。卡根之所以测量这些数据,是因为他认为这些都由大脑内一个重要的器官所控制,这个器官就是杏仁核。杏仁核位于大脑边缘系统中较深的部位,这是一个古老的脑部网络系统,即使在那些较为原始的动物,如小白鼠体内也存在着。这个网络系统有时也会称为“情绪脑”,我们很多生物本能基本都是受其控制,如食欲、性欲、恐惧等。下图是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
卡根假设这些婴儿中,杏仁核天生就异常兴奋的婴儿在面对陌生对象时,会摆动身体并嚎啕大哭,这类人长大后,在遇到陌生人时更有可能会产生警惕情绪。而这个假设也恰好在卡根的实验中得以证实。换言之,那些婴儿像摇滚明星一样挥舞自己的手臂,并不能说那是外向性情所致,只是因为他们小小的身体在面对新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冲击时反应过激,他们就是“高度应急群体”。而那些安静的婴儿之所以表现出安静,也不是说他们将来会成为内向者——事实恰恰相反——只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面对新鲜事物时会不为所动。
对于某个孩子来说,其杏仁核越活跃,心率就有可能越高,瞳孔扩张得越大,声带收缩得越紧,唾液中皮质醇(一种压力荷尔蒙)的含量就会越高,也就是说,他在面临新事物或刺激时,所感受到的紧张感越多。
高度应激和低度应激可能并不是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唯一的生物学表征。很多内向者并不是所谓的高度应激群体,而一小部分高度应激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了外向者。尽管如此,卡根数十年的一系列研究发现标志着我们在解读性格类型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这其中包括了我们的某些价值判断。外向者有时被认为是“亲社会的”(pro-social)群体——这意味着他们关心他人;而内向者则往往被贬低为不合群。然而,在卡根的实验中,这些婴儿的反应跟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任何关系。那些让孩子们哭号的只是一些物品而已。他们四肢的舞动是对气球爆炸所作出的回应。那些高度应激的婴儿并没有厌世的情绪,他们只是对周围的环境更加敏感而已。
参考图书:
以上。
“一心二用”,终归是比不上“一心一意”的
你的注意力,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靠谱。
这一点,魔术师真的太有感触了:因为操控、影响人的注意力,才是他们真正的看家本领。
我说不靠谱你不相信?那我推荐你看看下面的这两个视频,分分钟颠覆你的认知:
RM-1.5B Video of Color Changing Card Trickyouku.com视频关于上面这个视频中所体现的这种现象,心理学家们已经做出了很多的研究和分析,提出过各种各样或繁或简的解释模型。不过,恐怕还是以魔术师对其的归纳,来得最容易让人理解,那就是:
人,无法同时全神贯注于两件事物上。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暴力。你的注意力,一次只能聚焦到一样事物上。由此引申出的是,只要出现第二样事物,只要你意识到它的存在,你的注意力就一定会被分一部分过去。这是你的本能决定的,你无法控制。
很多人说,魔术师的最大秘密,在于“手快”。
其实魔术师的手真的不快,但他们对于人的注意力的研究和运用,是外行人很难想象到的。具体的案例,大家可以看看下面Apollo Robbins在Ted上的演讲。Robbins是魔术师中的“异类”,他所擅长的表演类型,在业内被称为“偷窃魔术”。是一种把扒手技巧和魔术相结合的表演,非常有意思。他最有名的一桩事迹,是把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安全特工请上台,然后当着全场观众的面,把特工身上的物品一一盗取出来,而特工却一无所知。由此可见,人在注意力方面的一些“缺陷”,真不是靠后天练习可以避免的。它是你生物本能的一部分。
[中字]TEDGlobal 2013-Apollo Robbins:The art of misdirectionyouku.com视频有意思的是,其实这件事,是可以从生理学的角度,做出初步的解释的。当然,以下要描述的生理学原理,并不足以解释所有跟注意力“不靠谱”有关的现象,但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不靠谱的注意力”的生理学依据
西班牙魔术大师Arturo de Ascanio 在《The Magic of Ascanio》第一册中,第一次引入了 “管状效应(tube effect)” 这个概念。所谓 “管状效应”,指的就是那种“在观众的视野里发生,但观众却看不到”的现象。比如说,上面第二个视频里,Robbins衬衫颜色的变化,或者他举的那个看手机的例子。它们都在提醒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看到”不等于“注意到”。
(之所以把这个现象叫做 “管状效应”,就是在说,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观众就好像是在透过一根管子看东西。他只能看到管子另一头所展示出的一个很狭小的区域,而看不到整片更广阔的图景。)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而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便与人眼的构造有关。
视网膜是由一层层的视细胞组成的。所谓视细胞,其实就是光线的 “接收器”。而这种接收器如上图所示,分为两种:
视杆细胞:负责接收暗光条件下的黑白信号,数量约有1亿2千万个
视锥细胞:负责彩色信号以及正常光源下的细节分辨工作
而 “管状效应” 之所以存在,便与这两种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有关的。
在视网膜上,两种视细胞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负责接收暗光的杆细胞,分布在边缘位置。而负责细节辨认的锥细胞,则几乎只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集中点的直径只有大概 2 毫米。
每当我们想要准确地观察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调节自己的眼睛,使得该物体的图像,会正好落在锥细胞的集中点上,因为只有锥细胞,才能为我们提供最高的 “解析度”(锥细胞的集中点就是视网膜的焦点,又被称为中央凹)。
因此,当我们集中精神观察某物时,这样事物周围的东西,实际上是落在视网膜边缘的那些杆细胞上的。因此其图像也是不清晰的。而看不清的东西,大脑自然不会太过关注。
也就是说,我们的视野,其实是分为明暗两个区域的。所谓魔术师“转移”注意力的技巧,严格说来,其实并不是一种“转移”,而是一种“引导”。就是把观众的注意力,有目标地分散进这两个区域。使得与魔术秘密有关的部分,处于暗区。而无关的部分,处于明区。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总是感觉我看到的整幅图像都是清晰的呢?我并没有感觉自己的视野里,还分什么明暗区啊。
这主要是因为,当我们在观察周边环境的时候,我们注意力的焦点是会不断移动的。在每个细节上,眼睛只会停留很短的一段时间。它就好像是一架照相机一样,不断地调整焦点,不断地拍下许多照片。然后当这些照片被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了一幅看似比较清晰的画面。
(在观察脸部时,眼睛的运动与聚焦过程)
--------------------------分割线------------------------------------
很惊喜地发现,收藏数和赞数都已经到200上下了,感谢大家的喜爱和支持。
这里要先和底下的几位朋友道个歉,特别是 @小黄人favor ,当初写这个回答的时候,因为心里存了点标题党的心思,所以开头那句“真正的‘一心二用’,是不可能的。” 其实写得非常不严谨,应作修改。这里我也稍微详细点地说明一下:
这么说吧,魔术师在长期的表演中,总结出了以下两点与注意力集中有关的表演经验,它们虽然不一定是百分百正确的真理,但可以说绝对适用在绝大部分人身上的:
- 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你只关注于一件事物时为最强。这就好像注意力是一种可被分配的资源一样。它的总量是固定的。因此,当你关注的事物,或者说,你意识到的事物的数量超过一件时,则分配在其中任何一样事物上的注意力的数值,都不可能超过总量的数值。
- 回到你同学 @小黄人favor 的例子上,包括另一位朋友说的双手写字的例子。从魔术师的表演经验上来说,这两人此时在任何一件事(对话/做题,左手写字/右手写字)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一定是不如他们只做一件事时候的。
虽然上面这些话看上去像废话,不过,从答案的完整性上,我觉得还是需要加上的。
关于“不靠谱的注意力”的这个话题,其实还有许多有趣的内容可以写。等后面有时间,一定过来更新!
讲一下亲密关系方面的心理学事实:
1、爱情从来都是不公平的,有安全感的人会和同样安全的人互相吸引在一起,比较容易恩爱和谐白头偕老,是良性循环模式;而没有安全感的人会在茫茫人海中吸引到和自己一样不安全的人恋爱,然后开启相爱相杀的模式,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不改变的话下次继续恶性循环。
2、爱情没有文学、影视作品中描绘得那么崇高而美好,它不过是一些大脑分泌的一些化学激素的产物而已,从这个视角来看,绝大多数的“爱情”(或者爱情中的激情)会在18个月内消亡。
3、在爱情中,你比自己想象中要自私得多,根本没有为了深爱的对方而无私奉献的人(这样做不过是因为你需要用付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你的潜意识一直在帮你精确计算,如果感觉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潜意识就会想方设法地主动帮你破坏这份关系~(比如忍不住主动作死)
4、你的痴情会破坏你的幸福,你越是痴心绝对,觉得离不开对方,你和对方的关系就越是失衡,这意味着你们的关系破裂的风险越大。
5、爱和性的关系就像是手心手背,二者是一体两面,当你们的感情不和,性生活质量会下降;同样,你们的性生活不和谐,也会对感情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6、想要持续拥有感情中的幸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能比你在工作上获得成功还要难,所以需要你和伴侣都提升爱的能力,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感情去学习提升和经营。
7、在爱情中,你们的关系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所以接受彼此的变化,一起同步的变化,才是维持感情质量的有效方式。
以上,想到再补。
补充更新:
8、有的人是具有“第三者情结”的,所以TA的潜意识会不断地帮她陷入到三角关系中,哪怕已经上位成功后,TA还是会陷入另一段婚外情中,再把自己变成小三儿。TA的人格决定了自己这样的感情模式,即使自己并不想这样,也控制不了。
9、在亲密关系中,你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控制力比你认为得要低得多,尤其是一些不安全依恋风格的人,在感情中基本上处于被自己潜意识控制的状态。
10、你成年后的恋爱模式,基本上在你3岁前就已经大致成型。所以你在恋爱中能否幸福,取决于你是否拥有一个婴儿时把你照顾得很棒的好妈妈。这是宿命,婚恋关系就是翻版的母婴关系。成年后你也可以试着改变这个模式,它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
11、爱情到磨合期的时候,本质上是两个人之间人格的匹配。
12、从心理学视角看,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爱,这是作家和编剧给人们营造的一个集体的幻象,来满足自己的不合理的期待,给自己爱的能力不足而无法幸福一个最好的借口:ta不是我的真爱,所以不是我的错,是人不对。
13、出轨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倾向,人人都有出轨的基因。所以没必要看到明星出轨就去骂人家去死,说不定哪天就轮到你头上呢?
第三次更新:
14、其实吵架是促进你们深度沟通的机会,却被大多数人变成了发泄负面情绪的过程。吵架过程中,70%吵的是情绪,30%才是吵的事情本身。如果你想让你们越吵越亲密,那需要上的第一课就是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能够独自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并且最好能学着安抚对方的情绪。当你们的情绪是稳定平和的,这时候的“吵架”才是真正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解决分歧和矛盾。
15、总体来说,性格相似的人在一起比性格互补的人更加适合。感情到磨合期,基本上就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两个人共同点越多,那么潜在的矛盾就越少。两个人之间能力的互补比较适合,比如说一个理财小白和一个理财高手在一起,一个家务小白和家务高手在一起,这样会和谐得多。
16、在性知识方面,很多人需要在成年后专门地上课补习。男生被AV灌输了很多不靠谱的性知识(包括AV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大脑内高潮的神经回路,导致我们太熟悉av那种强烈刺激不合理的性生活方式才能高潮,对现实中的性生活会变得无感或钝感),女生普遍处于性压抑状态,有时候在性方面会把无知当成单纯(我们公司的女性情感社群中,性技巧学习的课程永远是最火爆的)。
17、大脑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性器官,所以对于女生来说,当你处于性压抑状态时,即便给予的生理刺激足够,你也无法获得高潮,因为你的大脑不允许自己高潮。
18、一个吻其实就能判断对方和自己是否适合,如果你在和对方第一次接吻后感觉非常糟糕,那么你们可能真的不太适合。
19、有的人对“爱情成瘾”,会谈很多次短期的恋爱。他其实是爱上爱情,而不是真实的对方。在这样的关系中,他对热恋那种感觉的需要才是核心,对方只是满足需要的一个角色而已。
20、有的人是“爱无能”患者,他在感情中是很难做到和伴侣真正的亲密、做出承诺、有时候会突然对很冷漠,这是他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你也改变不了他。
为什么说亲密关系是翻版的母婴关系,可以看下这个:
为什么恋人们会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惩罚对方? - 苏子悦的回答 - 知乎
推荐亲密关系相关的书籍:《亲密关系》(第五版)罗兰·米勒、《爱的艺术》弗洛姆 《爱的博弈》约翰·戈特曼、《亲爱的,我们别吵了》苏珊·约翰逊、《性与生活》拉瑟斯
第四次更新:
没想到之前随手写的一个答案会有这么多人点赞,评论里大家也有讨论这个回答的科学性,那我就简单说明一下并逐条解释一下理论依据:
我是心理学本科毕业,之后在壹心理工作两年做运营编辑,各种心理科普文章看过和编过的也有几百篇,之前是文科生,大学时统计,测量和实验学得也一般,主要感兴趣的是亲密关系领域的咨询方向,而且流派是最不科学的精神分析,所以的确原答案并不是“自然科学”的风格,没有写参考文献,没有数据,所以在同行看来不够科学,可以理解。不过心理学是边缘科学,除了自然科学的部分外,也有社会科学的部分,我个人觉得现在学院派都在学术期刊上“发神经”(神经认知领域的内容),是很高大上,但在应用领域目前的价值并没有特别大。好像现在学院派有一个趋势,把心理学拼命往自然科学的方面靠拢,显得真的很“科学”,而不太认可一些社会科学的部分。我对比一直都持保留意见。
第一点是依恋风格理论,这是目前关于亲密关系最主流的理论,其中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彼此吸引,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之间会更有吸引力,尤其是痴迷型和疏离型之间的致命吸引力,典型的虐恋相爱相杀(这个很难破解)
第二点是生理心理学+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素理论,爱情中的的激情(大脑分泌的各种爱情激素)是会随着时间地递增而减少的~(18个月当我胡扯好了)
第三点是社会交换理论,在关系中是没有无缘无故的付出的,其实都在期望回报。
第四点是富兰克林效应,一味地付出换不来对方的喜欢,引导对方付出或许更有用。
第五点是斯腾伯格爱情三元素理论,性是激情,感情是亲密元素,二者相辅相成,都很重要。
第六点《爱的艺术》,作者弗洛姆
第七点个人总结:彼此间的动态平衡是维系感情的核心秘诀。
第八~十一点都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的知识,第8点是精神分析中典型的“强迫性重复”,类似的一直爱上家暴男、一直爱上赌博男等~尤其是第10点解释一下:我们的人格基础在婴儿时和母亲的关系中形成,母婴关系会内化到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形成一套亲密关系的互动模式,就像程序脚本一样,是会自动化运行的。很多时候,恋爱中我们会心理退行到婴儿状态中,这时候你潜意识中的关系模式就会自动化运行(比如明知道作死不好,但就是忍不住) 当然这个亲密关系的互动模式也是可以改变调整的,但其实很难。方法有:1、找靠谱咨询师做长程咨询 2、找个安全型恋人长期恋爱,慢慢治愈你 3、自我人格的成长,觉察自己的模式,努力慢慢调整
第十二点,爱的艺术,爱情是能力问题,不是对象问题。
第十三点,进化心理学,并不是说出轨无罪,而是我们要认清出轨问题背后的复杂性,了解不出轨的难度再努力去做到。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出轨的人就该去死,我很反感这种粗暴的二元论。
第十四点,《爱的博弈》:在双方面对冲突时,情绪协调的能力最为重要。
第十五点,纽科姆的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实验,相似产生吸引;互补理论是荣格的“影子人格”匹配理论(当然这很不“科学”)
第十六点,TED演讲《为什么我停止观看A片》认真你就输啦 (?ω?)ノ- ( ゜- ゜)つロ
第十七点,生理心理学,高潮时大量多巴胺激活大脑中“奖赏回路”,才产生了高潮时的那种感觉。
第十八点,可以看下这条回答:接吻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 情感 - 知乎特定环境因素和角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研究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心理学家津巴多(1972)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心理系的地下室中,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另一半指派为“犯人”,实验者发给他们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剩下的另一半扮演“犯人”角色,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
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实验。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垮了下来,要么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积极的反抗。 由实验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假设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
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根据这个实验改编,当时看的时候给我的冲击很大(建议18岁以下不要观看了),人性的恶居然可以暴露得这么彻底。
一直觉得,不要考验人性,人性很复杂,也不是那么坚不可摧。昨天看了一个知乎上的问题“女生进夜场做兼职,能全身而退吗?”。觉得即使题主做到了她口中的“全身而退”,也很难价值观不受影响。试想一下,有另一个小世界,这个世界里钱色交易被视为是正常的,甚至更极端一点,这个世界里,没有法律的约束,产生纠纷可以暴力解决,遇到事情就打一架,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在这个世界里呆久了,许多事情被列为“正常”,那么再回到“大世界”中,还能完整地拥有进入“小世界”之前的价值观吗?远离诱惑,自己没有想象得那么坚定和强大。11.27 22:32 更新一波在最下。
新答案,帮助外貌协会的各位:)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吗? - 岛国物语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330721/answer/133527686
元答案:
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
我觉得你们至少要把巴纳姆效应放在前十吧。
巴纳姆效应真的是,我在各大心理学的课程里教授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起。
总之就是反对星座血型等解释人类性格的一种理论。
例如我说:巨蟹座的人,身边充满朋友却依旧时常孤独。
巨蟹座的各位一定觉得很对,是不是?可惜,我是临时瞎编的(你要是觉得不对我们再换一个:巨蟹座的人,会将喜欢和爱分清楚。反正都是我瞎编的,你猜。)。
是个人都会孤独。笑。
这个理论大致说的是:
将一段意义暧昧适用于大部分人身上的话,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类,然后按照分类冠名,被测试者会认为该描述十分符合自己。(例如我临时编的那句描述巨蟹座的话,这是我简单总结的巴纳姆效应,详情请翻书,我懒)
例如性格测试,你只要把自己对应的答案之外的答案看一遍,你就会发现其实其他答案也适应。
例如总结出你喜欢吃橘子,难道你就不喜欢吃橙子了吗?
233333
巨蟹座是家庭暖男,白羊座是泼辣少妇等等。嗯嗯,就像评论区说的:70亿人口12种性格运势。
最关键是什么?我将这个理论告诉了身边所有相信星座的人。
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这个事实的!!!
我知道,看到这个答案依旧会相信星座的人大有人在,你们开心就好。
-------分割--------
评论区有人要我挂400万粉丝的某星座大叔立FLAG,你们要的某星座大叔微博最新内容:我就问你们:你们真的可以信??????
完全可以把射手座换成:巨蟹座魔蝎座天蝎座啊,有必然联系吗?
不不不不,不光换星座,你换成:属羊的今年运势。属狗的今年运势也没问题啊!!!
至少神创论现代还有智能设计论来支持 神是存在的 (智能设计论有提出有假设有推测有生物学物理学观点支持,跟本题无关,不详表)
水星代表思维。。。嗯。。。谁能普及我一下其文献以及论文在哪里。
欢迎指教,立即修正。认真脸。
400多万粉(さ)丝(び),我的天呐。。。(有人私信问我括号里的さび是什么意思。さび在日语中是“寂”这个字的发音,我就是想说400多万粉丝也许都很寂寞吧。如果特别寂寞的话就用大寂。发音如下:大寂(さび)。)
GGWP。
----------分割线-------
啊喂,为什么评论区好多人会质疑我交不到女朋友啊?
我撩妹从来不靠星座啊。
难道不是靠外表吗(头像本人不谢)?
不对。。。我从来没撩过妹。
因为:港真,长这么大,我一直都是被撩。
---------分割---------
233333,为什么这次评论区又说我莫名的自信了?
我的自信不是源自我照镜子看到我自己。
而是源自被女生撩的次数。
和不只女生的人撩我的次数。
这个跟题目无关啊。
不要再揪着这个不放了啊喂。
----------我有重大发现---------
根据鄙人多年研究,通过坚持不身@寸的努力,我终于发现人类分为12种性格。
这十二种性格我决定其名为:十二官性格运势理论。
第一官:铲屎官。
性格特点:抖M,忍耐力强,性格柔和,热爱小动物,尤其是猫。
运势:每年春天,钱包会丢失大量金钱,请各位铲屎官再此期间保管好钱包。
与铲屎官交往方针:请将TA彻底当成奴仆,如果你把TA们当做主人一样供着,是不会对你有感情的,你需要虐待TA,辱骂TA,践踏TA们的尊严。
铲屎官的仇官:汪星官。
铲屎官的旺官:鬼畜官。
未完,更新,つづく。。。
我就问你准不准??????
更新一下,我措辞可能有问题,我其实是很清楚环境加遗传等于结果。不过因为同卵双胞胎的相关系数远高于普通对照组,所以一时习惯,写了“几乎一样”,在此道歉,不够严谨。应该写,性格相似度远超对照组。。。抱歉抱歉
不好意思,措辞误导了大家,我想表达的是基因的作用非常大,因为现在为了众生平等的基调,大肆宣扬每个人的智力都差不多,这确实没错,以至于使人无形中忽略了基因的作用,陷入传统行为主义,即后天塑造决定一切,有些内向的孩子真不是强掰就能掰成外向型的,同理,要因材施教,观察其气质。
我再次抱歉,不够严谨
1. 著名的明尼苏达双生子实验里:一个同卵双胞胎,出生便分开抚养互不联系,几十年以后,性格相似处却在各方面远超普通概率。
中国现在大肆宣扬众生平等,这本身并没有错,人各有长处与短处,但是很多人曲解了。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或者一些手段,来强行改造自己和孩子的发展方向,这其实是中国父母的现状,望子成“龙”,符合自己期望的就是“龙”。
我说的话其实很蠢而且简单,但大多人不愿意承认。好比一个从小学金融做生意的人,但是事业老是失败,原因有很多,粗心,心急,过于谨慎为,人不大气。这些气质已足以决定你生意成功率很低,但是他会把原因归结于不小心,于是继续做着成功率很低的生意。
在失败很多次,尝试很多次后,我们终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但是如果父母早点发现你的性格特点,也许就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扯的较远但合理,别忽视基因的力量。
2. 很多人觉得内向的人不善交际,其实内向与交际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我内向是因为我不喜欢热闹,但我完全可以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所以外向也不是你们想象中的褒义词。
以后形容自己多用开朗乐观,少用外向,明白人可能会觉得你这个人很愣头青。
3. 还有所谓的“旁观者效应”,当一个弱者需要帮助,此时只有你一个人在场,你会怎么做,多半是伸出援手,但是当你和一群人面对弱者,却几乎没有人会出手帮她,是不是很奇怪,这么多人里面都没有人伸出援手,觉得中国人素质奇低?因为你的责任心被无形中削弱了。
不过幸运的是,当你认识到你不应该是一个“旁观者”时,你就不怎么受到这种效应的影响了。所以英雄总是与众不同,因为他们的责任心时刻在提醒自己。
望各位共勉。
4. 别在让你家的老人“安享晚年”了,很多孝顺的儿女认为老人时到暮年,应该做一个撒手掌柜,由你把老人的生活起居照顾的无微不至,钱给足,水果三餐给足,出行接送给足,晒太阳给足,总之什么都给足。
很可悲,实验表明这种生活方式的老人恰恰活不长久。生而为人,最重要的是自由,也即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即这个道理。
假设你活在上述那种什么都给你安排好,几乎没有任何想做或能做的事,即使长的白白胖胖,和牲畜有什么区别?
长寿的老人有几个特点:有自己的人生信条,有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不过分依赖儿女(反之亦然),和年轻人一样有许多事情可做。
别让你的父母做无形的受害者,她觉得你很孝顺,但是她不高兴,也说不出哪里不高兴,只有被动的迎接一切。
不过我不是强调要疏离父母,而是给父母创造一个可以发挥作用的环境,也就是给父母找点事情做,例如管理花园,做做手工艺活,自由管理金钱等等,这个机会应当由你来创造,因为老人不可能意识到这些问题。
纯手打,此为我初学心理时惊讶之处聚光灯效应。
2000年某期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曾刊登过这么一个实验:汤姆·季洛维奇(Tom Gilovich)及其同事——该实验的作者——曾将学生分成数组,在同一个实验室里做着互不相干的任务。并从中随机抽取一组学生,让他们穿上特别令人尴尬的T恤(印着歌手巴瑞·曼尼洛Barry Manilow的囧像),任务结束,调查学生们注意巴瑞曼尼洛的情况。结论是,穿着尴尬T恤的学生认为50%的人注意到了他们的窘境,但实际是仅有25%的人注意到他们的尴尬T恤。而且,后续将此次实验的录像重播给未参加该次实验的同学,注意到这些尴尬T恤的人也只有25%。
不止如此,汤姆·季洛维奇做了进一步的实验。这一次随机抽中的同学不再是穿着令人尴尬的T恤,而是印有诸如鲍勃·马力,杰瑞·谢菲尔德或者马丁·路德·金头像的T恤。结论更让人吃惊,学生们仍然相信有50%比例的人注意到了他们的T恤,而事实是,这次只有10%!
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放大自己的问题,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人人都觉得自己会是受人瞩目的主角--这就是聚光灯效应。
你出门忘了洗头或者化妆,走到哪都觉得自己丑, 见到别人看自己一眼就觉得对方是在嘲笑自己。
你在公共场合不小心放了个屁,立刻就会涨红了脸,小心翼翼地低下了头,担心旁人会投来鄙夷的目光。
亦或者,你今天剪了个新发型穿了一双亮骚的新鞋子,兴冲冲地跑去问朋友:“你注意到我今天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吗?”,得到的反馈却是朋友的一脸懵逼。
已经有无数个实验证明:人们常常认为自己会被过多地注意到,或窘迫或得意,而事实并非如此。
换句话说,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别人实际给予的关注,要多得多。
想象一下以下的场景:
你在被聚光灯照射的舞台上演讲,感觉被台下的所有人盯着,激动而又紧张的情绪让你的肢体不停颤抖。这时候又担心众人注意到你发抖的怂样,自己便优先放大了自身的错误,于是发抖得更厉害了,开始腿软,甚至讲话的声音都变得结结巴巴,说不定把台词都给忘了,脑子只剩一片空白。至此,闭环形成:紧张感——聚光灯效应——犯错——更紧张。
事实上,即便我们在某次公众行为,例如演讲、唱歌、跳舞时出了大丑,也不必放在心上,不信可以问问以前的同学和朋友还记得多少你当年出丑的事。人们通常只会记住事情的一个轮廓,而这样的轮廓甚至需要根据现在的状况推测出来。要知道: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即便自己无法忘记某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囧事,也可以放宽心,毕竟别人是没有那个闲工夫去记忆的。
还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够将自己从聚光灯效应中解放出来,那就是给自己戴上“人格面具”。例如经过训练的演员们可以在剧中表现出所饰演人物的特殊性格和情绪:狡诈、睿智、大哭、大笑、狂躁、暴怒。而在剧中戴上人格面具的疯狂演员,生活中则可能非常内向。同理,舞台上激情四射的摇滚歌手,聚会时可能一言不发。一旦戴上了人格面具,便可以改变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就好像兰陵王,平时只是个温文尔雅的白面小生,戴上面具就能在战场上表现得英勇残暴。如果你也想拥有自己的“人格面具”,常用的训练方式就是对着镜子演讲,它的本质就是“表演”。
希望你以后在聚光灯下是个好演员,即使上台时狠狠地摔了一跤,也要表现得泰然自若。
结尾就放一张前阵子很火的图吧,虽然那个小男孩带错了鱼,但周围的小女孩明显都毫无嘲笑甚至注意的想法。
真的,你远比你想象中要卑微得多,人家都忙着看自己箱子里的鱼呢!哪顾得上你啊!
第二次更新.............
有挺多可能被忽视的。
1.
焦点效应与透明度错觉:我们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这可能造成对于他人行为的过分解读,而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自己缓解不利情绪,要清楚你所表现出来的尴尬或紧张别人很可能并未察觉。
2.
预测误差:我们常常低估我们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也常常高估情绪事件的持续性影响。
这意味着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想要准确预测行为最好参考过去在相似情境下的行为,不能仅凭臆想。我们有较完善的心理免疫机制,使得重大事件带给我们情绪的影响很可能比我们曾以为的要轻微得多。
3.
自我服务归因: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
就像当我们获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常会将原因归于我们超乎寻常的才智和品德;但当我们失败时,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失误是普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
这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抑郁,帮助缓解压力,并让我们认为自己比真实的更优秀,激发我们努力去自我实现。但过分地高看自己就显得狂妄和傲慢了,而与之所对应的谦卑,并不是看轻自己,而更像是不太在意自己,一方面让人们为自己的专长而欣喜,另一方面也真诚地认可他人的专长。
先写这么多,有人看继续写。
好的,继续写。
4.
自我妨碍:我们会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
这个行为看上去是自己拆自己的台,但其实自我妨碍并不是为了破坏自我而是保护自我。
因为害怕失败,我们可能在任务刚开始时不好好干,以此不让自己产生过高的期望;因为害怕失败,我们在关系到自己形象的困难任务中不尽全力。尽全力失败了比因耽搁而失败更令人泄气,如果在重重阻碍下我们竟然成功了,那对自己的信任会更加坚固;而如果失败了也不会因此怀疑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自己的自尊也不会受到损害。
5.
错觉思维:我们常常在随机事件中找规律,当我们期待发现某种重要联系时,我们很容易将随机事件联系起来,以此来支持自己的信念。
假如我们相信事件相互关联,我们更可能会更注意某些支持性的证据。就像答主高中时每当体育课因为下雨取消就会记忆深刻,那时候我甚至总结出了体育课那天多半会下雨的经验,现在想想体育课和下雨之间当然没什么联系。
而这种将随机事件建立联系的行为往往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控制错觉,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我们的影响。这种控制感会让人很爽,但它也能让你沉迷在小概率事件的谜之自信中,比如赌博。
6.
重构记忆:我们可以轻易地无意识地修正自己的记忆,以使它更适合我们当前的认识。
记忆很多时候不是连续的,为了去填补空白所形成的记忆,很多受到当前感受的影响,已经失去了真实性。
积极记忆的建构会美化我们的回忆,就像旅行只有在回味时才是迷人的,过去的幸福时光显得无比纯粹。而消极记忆的构建会导致恶性的循环,对于婚姻已经变质的人来说,他们记忆中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很糟糕,即使事实其实并非如此。
7.
安全型自尊:是指不因为外在(例如成绩、长相、金钱和其他的赞美),而是因为自己的内在特质(如个人美德)而感觉良好。
实验表明,安全型自尊的人更容易处于健康的状态,而与安全型自尊的人相比,将自尊主要依赖在外部的人的自我价值感更脆弱,他们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愤怒、人际关系问题、酗酒以及饮食障碍。
把自我感觉良好做作为自己的目标,便不能敞开心扉接受批评,试图通过漂亮、富有或受人欢迎来寻求自尊的人,更可能对真正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视而不见。所以自我关注少一点,生活愉悦多一些。
答主认为,很多内隐的思维习惯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说,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就是有利的,能在进化中被筛选出来就说明它有它存在的生物意义。很多时候用自我意识去干涉这些习惯并不一定有利,但能了解这些习惯确实能帮助我们提升生活体验。
会更新以上理论摘自《社会心理学》,想系统了解还请移步至原著。
遗传真的很重要。
受 @曾旻 回答的启发,想到这一点,在他提到的马太效应中,更多的还是通过社会地位、财富的传承实现的强者恒强。然而现实中,基因的遗传还会和这种社会的选择效应相叠加。
这两个效应如何叠加呢?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个自我控制能力很差的人小A,本来人生已经非常艰难,因为自控力差的人通常更难取得一个很好的学习成绩或者职业成就。
但是更加糟糕的是,自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遗传的,所以他的父母有更大的概率自我控制也比较差,他的父母更有可能学习比较差,社会经济地位更低,很难给他提供好的教育环境。
更更糟糕的是,如果他的父母自控也比较差,容易出现行为习惯问题,抽烟喝酒打孩子,那就会给他造成一个更恶劣的成长经验,使他也更有可能出现行为和心理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我爸妈自控力差,我不但家境穷,而且经常挨打,还遗传了他们自控力差的基因,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再怎么努力都是很难翻身的事情。
自控力只是举的一个例子,换个其他的因素,只要会影响到适应性,结果是一样的。比如,我爸妈笨,我不但笨,还有很大可能没钱,因为一个笨爸妈很难挣来钱不是么?
我是研究职业生涯发展的,那么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遗传因素有哪些呢?
1、智力。这个不用说了,智力是一个人成年之后的社会经济地位最大的预测因素。一般估计智力的遗传率是在80%上下,这是相当高的一个数字。
2、努力。很多人说天赋不够拼努力,其实努力也是一种天赋。前面提到的自我控制,遗传率估计在60%上下,并没有比智力的遗传率小多少。
3、人格。人格因素普遍的遗传率是在40%上下。我们一般认为人格应该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但实际上,在职业生涯领域,大五人格中的情绪稳定性和尽责性都是预测工作表现,收入,甚至婚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除去大五人格之外,核心自我评价、主动性人格等职业生涯发展中关注比较多的人格特点也都是可遗传的。
4、兴趣和价值观的遗传率也在30%-60%之间,当然兴趣和价值观对生涯发展的影响比较复杂,要结合具体的职业环境讨论。兴趣里面其实也有一些特定领域天赋的成分,比如一个人在大学时选择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类专业的遗传率就达到了60%以上。
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都是可以套到前面那个公式里的,也就是说父母一代的智力、人格、兴趣,不但会通过遗传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子女未来可能的发展水平,还会影响到父母的发展水平、生涯成就,进而影响到他们为子女提供的成长环境。
这些成长环境包括:
1、教养环境:受教育水平低的父母,通常会有更差的教养方式,比如打骂孩子。
2、家庭环境:一些人格因素(比如情绪稳定性差)会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进而影响到幼年的子女。
3、社会环境: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不高,会通过很多路径影响到子女的发展,比如上不起好学校,孩子会遇到很多不良同伴,比如住在一个环境很差的社区,比如有一些狐朋狗友。
有些事情真不敢放到宏观的视角下去想,遗传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基因哪怕只是减少了1%的适应性,只需要经过几百个世代,就可以使一个群体从繁盛到濒临灭绝。
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师早年做智力研究,后来转变方向了。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说不敢做了,因为这个问题你一直探讨下去,最终的问题可能就是,有些人注定是要被自然选择淘汰的。
我记得复旦大学做过一个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大概有40%的中国男性在4000-5000年前,都可以追溯到3个父系始祖,那个时候的中国大地上不可能只有个位数的男性,只不过绝大多数男性的后代都没能繁衍下来而已。
—————————————————11.28————————————————
昨天晚上睡前随手写写,有些表达有不太严谨的地方。
1、遗传不是决定的,没有哪一个心理或者行为特点的遗传率可以达到100%;
2、我想要表达的最核心问题是,某些情况下,环境也是可遗传的(比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3、数字来自下面的参考文献,可以查阅;
4、最后人类学例子那个就是个花边,这个问题很复杂,也不是我本专业,不建议就此做过多推导;
5、遗传这么重要,我后天还有救么?有。我们研究的就是遗传发生作用的机制,了解清楚这个机制,就有机会改变它,比如基因通过自我控制影响到学习成绩,基因我是没办法改的,但是自我控制还是可以进行干预的,所以还可以抢救一下。
参考资料:
Bridgett, D. J., Burt, N. M., Edwards, E. S., Deater-Deckard, K. (2015).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self-regula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and integr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1(3), 602.
Arvey, R. D., Li, W. D., Wang, N.
(2016). Genetic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 167-190.
Deary, I. J., Johnson, W., Houlihan, L. M. (2009). Genetic
foundations of human intelligence. Human genetics, 126(1),
215-232.
Nielsen, F. (2006). Achievement and ascription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schooling. Social
Forces, 85(1), 193-216.
一、不愿意相信爱情的本质是荷尔蒙水平波动,所以每一次结婚都海誓山盟,有的结婚18次,次次都相约白头偕老。
二、不愿意相信群众是易被煽动的,所以每次上街散步都说是自愿,绝不承认从众。
三、不愿意相信左右脑协同工作,所以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右脑思维。
四、不愿意相信成就动机能让学业成就更高,所以每次看到努力学习的孩子就使劲摇头,说死读书没天赋,将来要做书呆子。
五、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冷漠,所以每次都拍胸脯说,看到老人摔倒,一定要扶,而且不会拍照留证据。
六、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脆弱,所以经历每次打击都故作镇定,直到被彻底打垮。越南战争中被俘美军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恰恰是圣诞节后一周内,因为他们天真地认为自己圣诞节前就能回国。
七、不愿意相信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统称精神疾患,是病,所以总是以一己之力,妄图帮助同学,亲人,却不求救专业人士。
八、不愿意相信自己无法客观评价自己,这个有点意思,美国常春藤高校有7-9成的大学教授认为自己的研究能力高于同系教授。相应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应该加工资吧,哈哈。
九、不愿意相信自闭症患儿有普遍的智能障碍,所以不断推出一些白痴天才(心理学术语,非贬义),声称他们是折翼的天使,从不正视他们的不幸。
十、不愿意相信男女性的智力差别微乎其微,所以不遗余力地宣传男性的逻辑思维强,适合学理科,女性心思细腻,适合学文科。
十一、不愿意相信某些变态杀人狂实际上智力正常,精神稳定,所以努力挖掘罪犯的童年经历,家庭变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十二、不愿意相信电休克疗法是有效疗法,因为杨永信,你懂的。可你知道吗,有种电休克疗法是无痛的哦!再多说一句,杨叫兽治疗的“网瘾”很难说是精神疾患,且采用的技术严重落后,当前是可以做到麻醉电休克的,无抽搐,无疼痛。
十三、不愿意相信海洛因等毒品所致心理毒瘾远大于身体依赖性,知乎上曾有女孩问有没有可能完全戒除毒瘾,原因是她想吸了再戒,给吸毒男友当榜样。
十四、不愿意相信长期过度的糖分摄入会导致孩子智力下降,所以永远不放弃用糖果、巧克力哄孩子开心,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十五、不愿意相信糟糕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孩子不快乐的主要根源,所以为图方便,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带。Naive,你倒是清净了,可苦的不止是你爸妈哦。
十六、不愿相信自己容易被操控,尤其是被商家进行价格操控的事实,所以经常买打折商品,买贵了就说物有所值,质量差就说性价比高。
十七、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大脑仍具可塑性,还能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以甫一退休就进入沙发土豆的生活,绝不让自己接受任何新挑战,最近体会很深刻,家里老人真心难劝。
以上,想到再补充
一、很多内在发生的东西,都是不受个人控制的。
经常有人会"劝"处在抑郁中的人"别想那么多";经常会有人(尤其是爸妈),气急败坏地,甚至用很难听很难听的话骂自己正处在巨大痛苦之中的孩子"哪来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甚至上升到道德层面,"你就是不孝"、"白养你了"。
但是这些只会动嘴皮子的人,他们蠢笨的大脑所不能够理解的是,许多许多念头和情绪,是抑郁或者焦虑的人自己,所无法控制的。追根溯源,正是因为,在这些让人心疼的人还小的时候,当他们产生痛苦情绪的时候,没有人安慰他们,他们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处理,尤其是一旦爸妈用"供你吃供你喝你还想咋地""你有啥可难受的"之类的无法反驳的话来扭曲他们的真实感受,他们就更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连抑郁的资格都没有了。但是情绪作为一种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的。不被爸妈看见的情绪,只能被孩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生生压抑到最深的潜意识中去,但是这依然不会消失,而是深埋在潜意识深处,一旦机缘出现,情绪和念头从潜意识中浮现出来,就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痛苦。
而同样是这些受苦的人,以前他们采取的应对办法,总是看成功学励志学心灵鸡汤,用那些粗砺的道理说服自己,情绪和念头上来一次,他们就压抑一次,以前每一次的威力比较小,可是这一次,能量太大了,道理变弱了,他们无法说服自己了。
于是他们的生活中,便只剩下了经历痛苦这一项内容,每时每刻,都被念头和情绪缠绕着,被内在各种可怕的感受占据着,内在的东西,是无法躲避的,他们被痛苦逼到了角落里。而且这个过程往往很漫长,不仅是客观来看漫长,而且受苦的煎熬程度之深重,更使得这段时间,显得好长好长。而且更让痛苦者感到绝望的是什么呢,这种痛苦不但是自己无法控制的,更是无法预见的,自己不知道,这种痛苦会不会再来,即便是自己这一次熬过去了,那以后呢?别人也没法给自己保证。光是"这种痛苦我以后还会承受"的念头,就足够杀死一个人,有的人"幸运",没有采取行动,而是生熬过去了,可是有的人,便真的将离世的念头付诸了行动。
没人不想往好了奔。有过自杀念头的人应该都有体会,自杀不是奔着死亡过程的痛苦去的,而是"只要让我现在经历的痛苦停止就行,只要让我现在的痛苦停止就好,只要让我以后都不再痛了就好。"自残亦然。精神上的痛苦再也承受不住,我受不住了,我受不住了啊,转化为肉体可见的痛苦,至少说明,我还能做点什么吧,对着痛苦,我总能做点什么吧,我总还是能对它做一点什么的吧,是吧。
我真的没有办法了,我没办法了,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没有办法了。不是我"作",而是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对我的痛苦什么都做不了。
二、所谓"性格",不过就是我们童年在和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应对模式和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有样学样",它不是你的"错",更不需要被"纠正"。
其实我很多时候看所谓"毒鸡汤","你没有成功就是因为你太low你不努力"之类的吧啦吧啦,我觉得作者其实很可怜,因为他们不过是用自己父母对待自己那一套,继续压榨自己内在那个从来没得到过聆听和尊重的小孩儿罢了。还是上面第一条,没有一个人,比我更希望我自己好,你让我向我内在的一部分开战,那不是鼓励我自体分裂么?如《奇异博士》中古一法师所言,"你不是消灭负面情绪,而是学习与他们相处。"我想进一步说明,你不是打败你过去的"惰性",而是去理解它们形成的原因。克里希那穆提说过,"真正的摒弃只有发生在真正的了解之后",只有当你理解了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之后,你才能真正地放开它,是的,不是你有意为之的所谓"放下",而是紧绷的心脏和身体变得舒展松弛。
我想出了这么一句话(因为这句话真的是我想出来的,不是在哪里抄过来的,如果有朋友在别的地方看到过,麻烦告诉我,我好知道谁像我一样有才,谢谢( ̄y▽ ̄)~*)"You need to fight for yourself, not against yourself."
三、真正能够"拯救"别人的力量,只有爱,理解和接纳,而不是指责和嫌弃。
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有一句台词瞬间戳中我的心窝。一个男孩好多年来一直被他的养母打,巨大的痛苦让他承受不来,以人类心中的痛苦和愤怒为食的黑暗的力量因此有机会寄生在他身上。他化身为他身体里的这股力量,大肆破坏一切建筑物,杀死侮辱他的人。在最后的决战环节,曾经把他从他养母的皮带下救出来过的女主,望着他,望着这股力量,轻轻地、却又坚定地对他说,"I know that you"ve suffered.(我知道你受了太多苦)"男孩当即从那团黑雾中化出了人形,痛苦地抽泣。
I know you"re suffering, I know.
It"s not your fault. It"s not your fault.
网上有个这样的图,来看看图中有几个球?五个还是六个。
……………………………………………………………………………………………………………………………………………………………………………………………………………………………………………………………………………………………………………………………………………………………………………………………………………………………
那么留意到这个男人有多少个手指了么?
我相信一定有人没看到他的手指异常。
其实这个图进到你眼睛里的时候,按说大家会注意到异常的手指。因为异常比正常更吸引人的注意力。可是当别人问你几个球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去把几个球设为注意信息。于是原本你会注意到的异常你根本看不到。到了实际里面,有多少你应该注意到的异常,但是你的大脑先给了你一个印象你就注意不到呢?其实非常非常多。这也就是固有印象不容易改变,因为你根本没按照你看的去判断,你按照你大脑提醒你去看的看了,然后又按照它提醒你看到的东西自认为是做了判断。其实这个判断真的你做的还是你大脑本身做好的呢?
人们相信眼见为实。然而事实是,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真的看到的,而是你的大脑想要看到的。
非注意盲视(Inattentional Blindness)。我第一次看到Daniel J Simons做的那个经典实验的时候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我特么是不是瞎了!
注意看,到底传球了多少次!结尾会有惊喜的。
非注意盲视的实验Daniel J. Simons
我当初看到的这个实验的第一个想法是,这样的视觉盲点,也许有人在我眼前杀了人,我看到了杀人凶手甚至看到了刀,我都没有用,认不出来,因为我的视觉一定会被在血泊里的人吸引过去。于是我理解了为什么很多恐怖袭击者或者杀人者会在人群中返回案发现场。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还是不存在的看不见的,哪怕他们有异常。
所有人都承认身高,发色,体型,眼睛的颜色具有遗传性,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等许多疾病的发病倾向也具有很明显的遗传成分。但几乎没有人想到人的心理品质中基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思考过自己的个性特征,即你的“人格特质”吗?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是什么因素使你变成了现在的你?
一般而言,你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将此归结为环境因素。几乎没有人会对“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报以“我生来就是这样,这都是我的基因使然”的回答。
我们从小学习“孟母三迁”,从小背诵“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我们深信环境的力量,现有的鸡汤和成功学也最擅长人定胜天的噱头。然而托马斯·鲍查德打破了这种“唯环境理论”,他在1979年于明尼苏达大学开始研究基因在个人心理品质中起的作用,结果表明:
到现在为止,在调查过的每一种行为特征,从反应到宗教信仰,个体差异中的重要部分都与遗传有关。
具体如下:
1.智力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基因相同比例较高的人,智商大多接近。在受教育程度均等的情况下,差异百分之七十归结于先天基因不同,百分之三十归于环境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IQ这样的特质不能后天提高,并且这样的理论,百分之七十这样的夸张数据一直在被不断质疑,我们现阶段也许无法得到绝对的百分比结果,但绝不能忽视基因的作用)
2.并非环境影响着人的特性,而是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比如感情丰富性是遗传,这样的孩子会对父母的爱做出更主动地回应,再强化父母行为。
(Bouchard,1999)在明尼苏达双胞胎研究档案所有关于先天-后天的研究里总结道:人格中百分之四十的变异和智力中百分之五十的变异都是以遗传为基础,基因驱使你对环境做出选择,或驱使你回避某种特定的环境和行为。
比如反社会人格障碍,那些疯狂连环杀人魔,大家熟悉的十二宫杀手,可能因为先天中枢五羟色胺功能不足,而攻击行为与中枢五羟色胺功能呈负相关。他们天生就更具有破坏性。
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这样冲动的情感混乱者,NIgg研究显示BPD一级亲属发病率为11.5%,生理上可能因为脑结构功能不良。MRI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海马体和杏仁核容积减低。
比如有人成了一名作家,他更愿意说是因为小学时语文老师对他深深的启发和鼓励,但通常不会说,我成为一名作家,是因为我基因里天生就具有妙笔生花的倾向。
比如你从小数学不好,你更容易放大数学老师对你严厉的惩罚,告诉自己我学不好可能是因为讨厌他。
很多人不愿接受基因在人格塑造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宁愿相信是生活让我们做出的种种选择。因为前者带着宿命论的味道,不能完全体现人的自由意志。
评论里反对的浪潮非常生动的说明了“心理学领域有哪些事实,是人们不愿相信的?"
质疑的请严谨发问,并同样贴出文献出处,本文实验结果来源于明尼苏达双胞胎实验,摘录于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个实验也肯定了环境的力量,只是没基因力气大而已。(评论里骂脏话的我删了,无原因攻击的我删了,谈伦理道德的我也删了)
下面是reference,都有英文原文标题,所发表的刊物名称,问题的提出,理论的假设,实验结果分析,图表,甚至实验的近期应用都一并附录。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补一个大家应该喜欢的吧:
估计有很多人不甘心现有的研究结果,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趋力,又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意识看作是副现象,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代表人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大家应该很熟悉了)
微信公众号:mengshengxinyi
1、如果你想知道别人的一些事情,问他们一个问题,当他们完成回答时,保持沉默和眼神接触。他们会告诉你一些更多的东西,几乎一切!
2、当你试图说服别人,确保他们是坐着,而你是在站着,这会使他们更快地相信你。
3、信心的关键是走进一个房间,并假设每个人都喜欢你。
4、通过提到别人的名字来增进距离。人们喜欢说话时别人提到他们的名字,它会立即建立一种信任和友谊的感觉。比如:“很高兴见到你李雷。所以,李雷你怎么认识韩梅梅?“并继续在整个谈话中重复名字。
5、如果有人被你吸引,他们在与你谈话时,眼睛会比平常更闪烁。
6、假微笑和真实微笑的区别。通过看他们的眼睛,你可以判断那些是真微笑,哪些是假微笑。当微笑是真的时,眼角附近出现皱纹。
7、说话时注意他人的脚。要知道某人是否对谈话感兴趣,看他们的脚,如果他们的脚指向你,他们是对你感兴趣的。如果他们指向侧面或任何其他方向,他们则不感兴趣。嘴上说不要,但身体却很老实。
8、快速识别他人之间的关系。当在聚会或会议上,说一个笑话,观察在你周围笑的人,互相接近的人会互相看着,这有助于辨别友谊和其他关系。
9、生活中让人做你想要他们做的事,为他们提供选择而不是命令。例如,不要说你的牛奶给一个孩子,而要问他喜欢用什么杯子喝牛奶。这给人一种控制感,因此产生更好结果的机会更大。
10、快速让对方冷静。如果一个人和你争论时,开始发脾气,开始喊叫,自然的本能倾向是喊回来。别!保持冷静,沉着地回答,这会让他们更快的安静下来。尝试一下,很有用!
11、利用身体语言建立信任。一个人和你说话时,你巧妙地模仿他的肢体语言,就能快速有效地和他们建立信任。通过模仿他们说话的方式和行为,他们会更容易接纳你,因为对他们来说,你似乎很有兼容性。
12、为了在他人的脑海中种植一个想法的种子,应该要求他们不要想到某个特定的事情。让我们假设:我要求你不要考虑关注牛顿师兄,你在想什么?
干货延伸:
为什么「道理都懂,然而执行力差」的现象如此普遍? - 牛顿师兄的回答 - 知乎
优秀的人因为什么原因而优秀? - 牛顿师兄的回答 - 知乎
25 岁做什么,可以在 5 年后受益匪浅?
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什么都知道但现实中却一事无成? - 牛顿师兄的回答 - 知乎
更多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牛顿师兄】
扫一扫,学习更多新姿势
1.人类的记忆是当下生成物,并不是对早年真实的反应
2.我们把言语看做一个强权时,当你不能表达,你就不存在
3.言语本身不是为了交谈事实,是为了交谈主张
4.我们去理解别人词汇的时候是通过我们自我的感受去理解的
5.当《白雪公主》成为大家都要讲的童话时,『后妈』这个词从此成了贬义词
6.早年痛苦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他认为这是痛苦才发生的
7.『你幸福吗?』、『追求幸福』在言语分析里所隐含的意思就是『现在幸福是很少的』
8.我们把心理健康描述的越来越好,那不健康的人群就越来越多
9.结巴存在的意义就是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最准的意义
10.所有的狗叫我们都感觉到有浓重的『汪汪』的声音,这到底是我们心中想的还是狗是真这么叫的?
以上的表达来自于我听李子勋讲的咨询言语技术的课程。挺有意思。
1. 无论是狭义的弗洛伊德学说还是广义的心理动力学都是心理学分支中很小的一部分——而这恰恰是很多讲述心灵鸡汤的微信公众号最喜欢高举的旗帜;
2. 和叼烟斗的怪脾气大叔一样,有本书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被无限放大,《乌合之众》;
当然,最令人无奈的是,
事实是:很多答案以及很多人眼中的心理学其实都不是心理学,最多是个人感受;而他们不愿意相信;你和他讲科学心理学的时候,他嗤之以鼻:“这就是我认为的心理学——你学个心理学有什么了不起……”
————————书单的分割——————
吐血推荐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说到社会心理学,我倒是推荐大家去看看马修的公开课。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开课:社会心理学_全17集_网易公开课
他在第一集中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书单:
艾伦·兰格的《专念》 Mindfulness
丹·魏格纳的《白熊》 White Bears
马尔柯姆的《引爆点》 the Tipping Point
道格拉斯的《艰难对话》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丹·基尔伯特的《哈佛幸福课》Stumbling on Happieness
你能感觉到快乐,也不过是自己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除了那些负面的欲望之外,道德、公正、善良、受尊重,也是你的欲望之一。
社会需要道德保障,所以人们道貌岸然,拘谨体面,是多个维度的考虑,而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顺应自己内心的某种需要而已。
随便举个例子,比如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人们肯定是会把自己最好最得体的样子拿出来,说话之前都要三思。
正如此,某些可爱又迷人的角色,之所以深受人喜爱,只是因为他替你做了你不敢做的事。
因为这些人,偶尔游离在规章之外,显露真性情,引得众人都叫好。所谓人不分好坏,只分迷人和乏味,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这些想法,是不被社会所承认的,也是万万不敢拿到台面上说的。
因为会冒一种风险,叫做政治不正确。这个人怎么敢如此任性,这个人怎么敢说实话,成何体统,诸如此类。
举个例子,我就认识一位老人,他虽有头有脸算一号人物,但在公共场合,面对恶意,却敢怒敢言,形象活泼生动,这种不成体统的行为,深受大家喜爱。
只不过约定成俗的,大家都把这种喜爱,藏在心里。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