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孩子拿著課本來問你一些「真相」的時候,你會怎麼回答?

多年以後,你終於看懂了這個世界和課本上的不同,但是自己的孩子還會重蹈覆轍,當還是一個小朋友的他拿著課本來問你一些課本上的「真相」,你如何告訴他答案?


謝謝劉柯的邀請!這是個很好的問題,當我們終於「看清」了這個世界的所謂「真相」(可能那時還沒有為人父母),多少都思考過這個了解真相的過程能不能優化一些?將來我的孩子如何經歷這個過程會更好?

簡單回答一下,儘管我的孩子還遠沒到問這個問題的年齡,儘管我的孩子可能永遠不會這樣來問我。

我不會簡單粗暴的把我的真相告訴孩子。

1)我們所「看清」的「真相」是封閉的。每個人都有對所謂真相的不同解讀,把你所認為的真相告訴孩子,孩子並沒有獲得「真相」,反而獲得了束縛。

2)探索真相需要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我們從生活的體驗中不斷思考總結,這才悟出了真相,未經過生活體驗而被灌輸的東西,我們無法很好的用於生活,灌輸了也白費。

我的意思是,小時候被灌輸一些真相,日後在生活中重新審視這些真相,得到自己的真相,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那麼,作為家長,我又能幫孩子些什麼呢?

反思自己探索真相的過程,要說可以優化的是,如果我小時候看待事物不那麼絕對,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不那麼完美,面對現實的時候可能會少一些痛苦。

我現在想到唯一能做的是,給孩子提供更開放的思維方式。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好事壞事,這個世界不是只有光明美好,生活不是只會越變越好。

如何做呢?很簡單,現在給孩子看的那些國外經典的繪本就非常好,我自己小時候沒有這麼好的素材。還有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到真實的生活,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彼此分享正在經歷的生活,我小時候離生活很遙遠,不接地氣。

剩下的,就由孩子自己去體驗去探索了,去發現孩子自己的真相。


我會說: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相和謊言。永遠不要因為什麼人手持所謂的真相就去崇拜他,也永遠不要因為一個人欺騙了你就感到備受傷害。你爸當然也不是例外。這些話里的「永遠」也不是例外。
你要學會用靈活多變的眼光去理解和思考問題,並學會辨別人與人的不同立場。試著去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惡人的苦衷與弱者的局限。
不要害怕了解了這些就變得不單純,你不會變得複雜的。相信自己。你會是一個單純、善良而快樂的人。
你來到這個世界有你的目的,你應當為了你畢生的追求去做一切選擇。我會給出我的意見,然後堅決支持你的最終決定。


我們真的一定要幫孩子回答什麼是真相,什麼不是嗎?退一步說,這還是一個授人以魚還是漁的方法問題。

過去的真相,會不斷被重新發現(中外皆如此);今後的真相,是未來一代代自己去續寫的。比傳遞一種真相更重要的事情,是培養他對於發掘真相的興趣、挑戰他視角的寬度、教會他研究與探討真相的科學思維工具、引導他面對權威和絕大多數時堅持深究的勇氣... ... 也就是說圍繞著那些已有定論的真相之外,還有更多的真相的真相的真相...真相所賴以生存的土壤—— 人類思維的方法和道德文明,是比一個定論更重要的真相。我們不僅希望孩子可以了解現狀,不也更希望他們有能力去創造中國和他們自己的新的真相?我知道中國的教育機制,我並不是外國人。我知道當父母培養自己的孩子獨立思辨時,學校和考試會出些八股題,這並非是一兩天能改變的困難。這也並不是這道題所能解決的範疇。我只是希望提供一個視角,這個視角是退後一步,把糾結告不告訴他,這樣一個道德題,轉化為開放的推理題。

舉個例子,孩子可能會拿來某個歷史問題,問父母:「那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想,我會告訴他:「我知道一部分,不知道一部分;有些人這麼說,有些人那麼說,你為什麼會對這題感興趣?」 他大概會如是如是回答一番。根據他的回答,了解了他的興趣點,我會為他提供一些我知道的延展閱讀和資源,鼓勵他做讀書筆記,和我比較、討論;也會教給他一些常用的分析、思辨的方法。最後,看看他在更多的了解以後有些什麼看法,這樣的學習,問題越來越多,但他的思路會越來越寬闊。我希望他會逐步理解到,事情的多面性,正義和其他的價值觀的具體體現與困境,尊重他人觀點不急於下結論的益處等等。(如何應付考試是另外的話題了)。對於我來講,這些是最重要的能力和教養之一二,而把自己的某種定論告訴他倒是其次。

阿拉伯伊斯蘭社會的極端大家都所耳聞,那天我還看到一張新的新聞照,某個伊斯蘭集會,牌子上寫著大概是「冒犯伊斯蘭教的人去死(或者受懲罰)」之類。我在國外讀書時,有過兩個德裔土耳其男同學,伊斯蘭教。他們曾經斬釘截鐵地告訴我說,阿拉伯男人對女人最好,最尊重了。但是,兩個男生一方面在德國有女友,一方面在讀書的地方亂來一氣。我問他:這是尊重你的女朋友嗎?他說:「我不告訴她就是對她最大的尊重」。我又問:「你對自己的女同學騙來騙去,有什麼感覺嗎?」他說:「這不是騙,這些女生自己貼過來的,我難道要拒絕?」 我知道,有人會說,好多國家的男人都這樣不止伊斯蘭教的。但就此事給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如此篤信自己「對女人尊敬」,那麼自信地宣傳自己「尊重女人」的教徒,卻可以在兩個道德指標上雙重標準:1、不欺騙。只要我不說就是不欺騙;2、尊重女人,我在行動上尊重不尊重沒關係,只要我能拍著胸脯講得出口,那就算我尊重了。這個例子大概有點偏題,但我想借用它說明:真相在越篤定的時候,越值得懷疑,所以的極端都一定離真相很遠。但我舉伊斯蘭教的例子,並無說服力,甚至有點偏見 - 我又知道伊斯蘭教多少呢?這個例子還可以引出下面的這個鏈接,《紐約時報》錄像採訪25名阿拉伯年輕人,每段不超過1分鐘,他們各自闡述觀點和政論。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兩段是正好相反的2個觀點,一個女人說:「我真的夢想是一個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政教分離」;一個男孩說:「伊斯蘭教我們去愛、去珍惜、去尊重,伊斯蘭教應該管理」。這篇沒有註解、沒有結論的採訪卻給了我一點點對於阿拉伯希望的透視,因為這裡我的真相與你的真相是共存的。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1/03/20/world/middleeast/middle-east-voices.html#1

在中國這個階段,孩子的教育是個頭痛的問題。但正是為了真的對得起孩子,我們才更應該堅持培養他們自己去探究。


如果直接告訴孩子課本是謊言,或者不用把課本當回事,會令孩子困惑,降低學習積極性。甚至可能讓他產生「說謊是可以接受的」錯誤印象,或者養成應付的壞習慣。

所以我想我會耐心給他解釋:
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說法,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有很多種說法的,所以學習者應該有一個開放的心態,直到最終有了自己的判斷。


大家的爹都不是鄭淵潔,大家都是接受這種教育過來的,那些教科書都讀過——照理說,在知乎上的還都是些念書念的好的呢,謊言記得滾瓜爛熟。長到今天不是挺好的嗎?
個個渴望真理,知道真相應該到那裡去找。
成長本來就是一個分辨是非的過程,用不著處處去保護孩子;也不應該整天覺得這個世界污穢無比,孩子隨時處在危險里。孩子沒那麼脆弱,一碰什麼就成什麼了,大膽讓他們多接觸、多思考就是了。也別處處給他指明這是對的那是錯的,那也是在興文字獄,不知不覺又霸權了。
就我認識的老老少少看,中國人的獨立思考意識是在增長的,90後、00後(包括我女兒)都很不錯。等到TA長大了,再做那些意見性的交流,如果發現有些認識是不好的,再去闡述你的看法。
所以,倒是作父母的自己留心別把時代留下的毛病暴露出來。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鄭淵潔的做法是,不讓他兒子接受中國的「法定」教育,他自己給兒子編寫教材。不過這個方法絕大部分人不可能採用,因為做不到。

那麼,就面臨兩種選擇,要麼讓孩子完全接受教材的灌輸,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的人,等他長大後有了辨識能力,再自己去慢慢辨識,但很可能他再也學不會辨識;要麼告訴孩子教材僅僅為了考試,不要相信。後一種選擇又會導致兩個問題,首先是孩子會成為一個不單純的人,早早地形成複雜人格;其次,老師不會喜歡出格的孩子,社會也不接納他們。

在我們這個社會,起作用的基本上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條文和規則,而是潛規則。潛規則對破壞潛規則的人,具有很強的排斥、抑制和孤立作用。袁騰飛老師的歷史課,深受學生們歡迎,但體制不歡迎他。

所以,這實在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


以一首紀伯倫的詩,供大家品鑒。好像有些離題,但是在育兒問題上,他是這麼想的。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的箭靶,
他用儘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事實上,孩子不會這樣問真相的。
我的孩子,目前6歲多,通常是這樣問的:爸爸,今天老師(或同學)講XXXXX的故事了,XXXXXXXXXXXXX,為什麼呢?
涉及到真相的,倒也不多,我記得很清楚第一次關於是邱*雲的,我告訴了我所知道的真相,但落腳點是告訴孩子:別人講的,包括書上講的,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多想想。


面對這類問題,沒必要過於緊張,有幾個因素需要加以考慮:
1、7、8歲的小朋友,其實一樣有自己的辨識能力,這是父母很容易忽視的一點
2、等小朋友再大一點,他們不大可能對父母講的內容全盤接受
3、課本對中國小朋友的影響力在不斷降低,有興趣,才有影響力,中國的小朋友很少有對課本感興趣的

多年後,你看懂了這個世界,所以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轍,中國父母有這樣的想法真的很善意,聽上去也挺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它忽視了孩子自己的選擇,與課本上的強制灌輸其實沒太大分別,我們不應該用我們既有的人生經驗,刻意去否定或規避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發生的體驗。

給予適度的愛和關懷,鼓勵他們去接觸、感受這個世界,始終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剩下的,讓孩子們自己跌跌撞撞的去折騰吧。當孩子拿著課本上的問題問你時,你全部給出自己認為最正確的回答,這是圈養,待孩子有所體驗與感受後,給出含有啟發性的回答,這是放養。


有些東西會改變,比如說數字。但有些不會,比如滿篇的所謂仁義道德。


什麼是「真相」?課本是為了考試用的,不是為了視野用的。用不了多久,孩子就忘了。越解釋越糊塗。


作為父母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真相」也未必就是真相,和孩子交流自己的看法,讓孩子自己判斷書本和他的父母誰說的對,等孩子再長大一些,培養他找正確的人和到正確的地方去獲得真相的能力。


生長在鵝國的孩紙,總要經歷一個價值觀崩塌的過程,所以鵝國的孩紙大多比別國同齡的孩紙聰明。因為他們不得不面對那個教育與現實的價值觀嚴重錯亂的現實,他們不得不過早地去思考這些哲學問題。

我覺得,對於小孩紙,還是要教育Ta們善良、勇敢、正直、勤奮等人類的傳統美德,當他們發展到面對現實的時候,就讓他們去崩塌吧,在這個崩塌的痛苦過程中,他們將走向成熟,去以自己的方式切入社會。這就叫進化。一種優良的物種,在進化的過程中,不見得一定會越來越美麗,越來越茁壯,為了適應惡劣的環境,它也可能越來越趨向陰暗,越來越與腐物為鄰。然而,這是Ta的自我進化,是Ta的自主選擇。

在此之前,做為Ta的長輩,我們有一次選擇的機會,那就是從小給Ta一顆什麼樣的心。是一顆執著、勇敢的心,還是一顆隨機拐彎兒的心。這是支撐Ta做人生選擇的基礎。

選擇執著勇敢,人生未必就成功快樂,選擇牆頭草,人生也未見得左右逢源。

忽然發現自己跑題了,並沒有回答「如何回答」的問題,我的想法如下: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想Ta不會問我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從Ta降生,就不培養Ta相信什麼絕對真相的習慣和思維模式。所有問題的解,僅在某些條件下是正解,不存在任何條件下都是正解的答案。我會教給Ta辨析問題的方法。一種能力的養成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它需要正確的方法與時間的積累。

當這樣的基礎打好的時候,即使某一天,Ta跑來問我,課本與「真相」的時候,我會告訴Ta,爸爸也不知道什麼是真相,而且真相真的很重要嗎?那是一個你無法確知的黑箱,重要的是,在那樣一些真實的條件、或假設的條件下,你的選擇是什麼?請你開動腦筋,然後來告訴爸爸。


我不會直接給他真相,但我會教導他看海賊王,給他講解那空白的100年的故事,給他將一些野史和正史,給他講日心說和地心說,牛頓力學和相對論。告訴他盡信書不如無書,永遠要保持自己的判斷力,讓他自己去發現屬於他自己的真相。


告訴孩子,要有獨立思考,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自己尋找真相。當然家長也要適當引導。


看到有這麼多的答案了,還是忍不住寫兩句:
1.孩子是不會來拿著課本問真相的,他身邊的小朋友和老師的言行舉止就是真相,他會潛移默化的學習而不自知
2.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這些變化,並加以引導,但父母的身體力行比說教溝通更對孩子有用
3.最後如果希望孩子能做一個「輕鬆」的人,還是早早離開天朝吧,因為這裡永遠不會有答案的


課本有什麼錯呢?只是看問題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


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只有一種,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告訴他,課本上說的不一定是對的,老師也不一定是對的。還有這樣那樣的說法,媽媽是這樣認為的,是根據證據之後推理得出的結論。但是媽媽也不一定是對的,因為證據也可能是假的。所以究竟哪種是真的要靠他自己發現分析了。如果考試,暫時就寫書上給的標準答案。
我看重發展孩子的求知慾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能力應該從小就鍛煉,人都有惰性,深刻思考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我會教TA如何上網查谷歌或者查維基百科!


推薦閱讀:

父母離異是種怎樣的體驗?
《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中,你最欣賞誰的教育方法?最不欣賞誰的教育方法?
是否子女很容易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为什么?怎么办?
父母有哪些令人難以接受且常見的邏輯或思維模式?
給孩子「自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那麼好?

TAG:歷史 | 育兒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