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興就花錢,從心理學怎麼解釋?

我不高興了就花錢買衣服,買了一堆也不見得穿。看畢淑敏的書,說是安全感不夠,但是我還是想請各位心理學專家能給出更詳細的解釋。


2015.01.27更新:

金錢的符號意義被啟動能夠緩解心中不快的更深層機制是,金錢作為一種特別的社會資源,其關聯意義被啟動能夠讓人感覺自己獲得了社會資源,由此控制感獲得提升,短期達到「社會支持」的效果。

這種情況下,花錢去買些不必要的東西,也是一種獲取社會認可聯結的方式。

所以,關鍵其實不在花錢,而是獲得社會的認可與支持,歸屬需求仍是大多數人的基本需求。

具體可參見參考文獻的最後一篇。

======================================================================


題主這個行為還真有研究可以比較合理地解釋——金錢的符號意義被啟動能夠緩解心中不快


先解釋一下,金錢除了我們常理解的工具性意義——即等價交換物,之外,隨著現代社會發展離不開錢,還延伸出了符號性意義。我們常說的「見錢眼開」、「見利忘義」、「商人重利輕別離」都是金錢的符號意義在起作用。順便這些生活經驗也確實被實證研究所證實了,金錢概念刺激下人會更少義氣,更獨立,更注重一物換一物的市場公平而淡漠感情交往(想跟土豪做朋友的死心吧)


Vohs, K. D., Mead, N. L., Goode, M. R,2006)。

回到題主,花錢的重點不是在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為了花錢而花錢」,花錢這個行為的重點也就變成了一種刺激金錢符號意義的啟動方式。

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有親人朋友送來兩句關心是不是都會要好受些?這種關心可以叫做「社會支持」,而非常有意思的是,金錢概念與社會支持是既互斥又互補的一對關係。上面提到人容易見利忘義,與此同時金錢概念的啟動也有著與社會支持相似的緩解心中不快的作用。(Zhou, X., Gao, D. G,2008;Zhou, X., Vohs, K. D., Baumeister, R. F, 2009)。

研究者用了一系列的實驗,讓被試在接受了金錢概念啟動後(比如讓被試數幾沓百元大鈔,請自行腦補數錢的快感),再讓被試接受物理疼痛(熱水、冰水等刺激),社會性傷害(比如被同伴排擠出遊戲),最終與控制組被試進行比較。結果接受了金錢概念啟動的被試明顯要比控制組的被試更能承受疼痛,無論是物理性的傷害還是社會性心理性的。


綜上所述,題主花錢的行為是很正常的一種發泄不快的方式;另外也有一篇很有意思的研究指出,把閑錢花在別人身上(慈善、親社會行為)比把閑錢花在自己身上能獲得更多快樂。(Dunn, E. W., Aknin, L. B., Norton, M. I,2008)

所以,題主要花錢買開心的話,多做一些慈善捐助或許能讓自己得到更多快樂哦!


P.S:金錢雖然有一定緩解痛苦的代償作用,但相對社會支持來說效果是短暫的。要讓自己保持快樂,最好還是「苟富貴,莫相忘」。


參考文獻:

Dunn, E. W., Aknin, L. B., Norton, M. I. (2008).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 Science, 319(5870), 1687-1688.

Vohs, K. D., Mead, N. L., Goode, M. R. (2006).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money. science, 314(5802), 1154-1156.

Zhou, X., Vohs, K. D., Baumeister, R. F. (2009). The symbolic power of money reminders of money alter social distress and physical pain.Psychological Science, 20(6), 700-706.

Zhou, X., Gao, D. G. (2008). Social support and money as p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Psychological Inquiry, 19(3-4), 127-144.

Mead, N. L., Baumeister, R. F., Stillman, T. F., Rawn, C. D., Vohs, K. D. (2011). Social exclusion causes people to spend and consume strategically in the service of affili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5), 902-919.


在日報上看見。。。忍不住上來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

金錢符號意義啟動和購物行為完全是兩回事啊!!!作者引用的文章(Vohs, K. D., Mead, N. L., Goode, M. R,2006;Zhou, X., Gao, D. G,2008;Zhou, X., Vohs, K. D., Baumeister, R. F, 2009)根本不涉及購物行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文中的實驗均是用「請你畫一個人民幣一元硬幣」之類的刺激作為提示的。
如果按答主的理論解釋,人們不高興的時候,在家數錢就能得到足夠的金錢提示了,或者到銀行欣賞櫃員點鈔。。。沒必要出去花錢浪費啊。就算金錢提示可以帶來快感,但在題主描述的「我不高興了就花錢買衣服」的情境下,該因素對行為的影響也應該是極少的。

@張三瘋 的引用的理論我認為是更合理的解釋,這裡補充一些看法。

情緒低落(不高興)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認為,突破一定的自我約束(如節儉生活,攢錢買房)會讓自己更高興,自我控制和約束的能力會下降,更容易出現衝動行為,這包括衝動購物,也包括踢一腳路邊的垃圾桶之類,受社會規範或自身原因約束的行為。

有意思的是,當研究者提示被試「衝動消費並不會讓你更開心的時候」,人們就不會因為負面情緒的原因衝動消費更多了。所以這裡存在一個價值觀和可行性的問題。題主經濟實力尚可,且之前的生活經歷暗示自己「買東西可以讓我高興起來」,所以會通過購物緩解不快,7歲的小明沒有什麼購物經驗尚未形成「買東西可以讓我高興起來」的價值觀,所以會去踢一腳路邊的垃圾桶發泄,生活潦倒的中年大叔,存在「買東西可以讓我高興起來」的價值觀,但沒錢消費,估計就可能去搶銀行了。總的來說,他們都是在通過突破約束來獲得快感。

所以,這裡出現了一種可能讓消費者逃出「我不高興了就花錢買衣服,買了一堆也不見得穿」惡性循環的辦法。即想辦法提示自己,「衝動消費並不會讓我更開心」。

參考資料
Baumeister, Roy F. "Yielding to temptation: Self‐control failure, impulsive purchasing, and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8.4 (2002): 670-676.


果殼的一篇文章,題主你讀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逛街勿在下班後

By塔塔


經驗說:上了一天班已經這麼累,逛街肯定買不動東西了。

實驗說:下班後逛街可能買更多。


自制力和肌肉的力量一樣,使用時間長了都會累。緊張忙碌了一天,面對商場里的各種誘惑,怎麼抵擋得住?


「只逛不買,只逛不買……」儘管心裡不停地叨念,可是當你在商店觸摸那柔軟的物品、聞到誘人的香氣時,還是會心潮澎湃。難道你的意志力真的這麼差?


研究者們關注的是什麼讓我們的自我控制力敗下陣來。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沃斯(Vohs)博士認為,我們在各種情境下的自我控制,都是在調用自我調節資源。自我控制的對象囊括方方面面,例如想法、注意力、表情或行動。

這種調節資源是有限的,就像一方水池中的水。

當水池滿滿的時候,即使容易衝動購物的人也能理智地決策;

而當水量不多的時候,我們對衝動與慾望的控制力也會降低,更容易衝動性購買。

這意味著,如果前一件事耗費了大量的控制資源,那麼你對下一件事的控制會變得困難。


現在注意一下你的呼吸,當你不注意的時候,呼吸動作就這麼不費神地自動完成了。現在試著屏氣,當你刻意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是不是就很難再像剛才那樣專心干其他事情了呢?沃斯博士猜想,自制力有限也應該是這個道理。


為了證明這一點,沃斯請兩組被試觀看一位女士面試的無聲錄像,並要求他們在結束後對女士的人格進行評價,這僅僅是一個幌子。真正的考察在於錄像的底部間斷出現的一系列常見單詞,一組被試被要求不能把目光移到單詞上,如果他們發現自己在看單詞,必須馬上把注意力切換到錄像內容上。而另一組被試則無此提醒,他們可以隨意地將目光在單詞和錄像內容之間切換。錄像結束後,要求兩組被試對一些不常見的物品例如手錶、汽車等進行估價。

結果,那些在觀看錄像時不得不剋制自己視線範圍的觀眾,他們對物品給出的心理價位更高。這證實了沃斯博士的猜想。當控制資源減少時,人們對自己消費的控制能力減弱了。


進一步的研究則發現,各種需要自我調節的任務,例如不斷地壓抑念頭、強制展露出愉快的表情等方式,都會降低調控資源這個水池的水位,其結果不僅是購買意圖的增長,更帶來了實際購買花銷的增加。

此外,資源的消耗對具有衝動特質的個體影響更大。如果你平時衝進商場就會湧上莫名的興奮與激動,那麼小心翼翼地工作了一天之後,就盡量不要踏進商場的大門了。


自我調節資源不僅會影響購買意願和實際購買行為,甚至也擴展到進食、性生活等方面。另一項研究表明,在完成一件費力控制的任務後,被試會比控制組吃得更多。而這其中,節食者又比非節食者吃得更多——他們平時控制飲食頗為辛苦。


所以,在神經緊張一天之後瘋狂購物或饕餮大吃也許不是好的選擇。還是泡個熱水澡,美美地睡上一覺,等你的水池蓄滿水以後再出發吧!


手機作答,簡單的說一下。有一個觀點是關於那些賭博成癮者的或者overspending 購物狂心理特點。那就是他們有一個信念,深層的信念覺得自己不配擁有財富,金錢意義上的以及抽象意義上的。對自身的價值評價很低。花錢本身的行為可以提升大腦皮層刺激產生一定的快感,而這種快感很難持續的原因一部分來自於是為了消除其他情緒感受而產生的,不是自發的想要這些物質,而是追求花錢時的快感。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把購物狂並為成癮的原因之一,機制是一樣的,追求這個過程中帶來的快感,以試圖逃避其他負面情緒或念頭。


首先我不是心理學專家,屁顛屁顛的跑來回答會不會出糗。。還好,我要寫的答案不是我說的→_→

最近在看凱利·麥格尼格爾(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的《自控力》,正好其中有一章講到「情緒低落為何會使人屈服於誘惑」?冒昧的總結下,或許可以解決你的些許疑問。

當你情緒低落的時候,你會怎麼讓自己高興起來呢?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你就會選擇獎勵的承諾。美國心理學家協會的調查顯示,緩解壓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那些能激活大腦獎勵系統的方法——吃東西、喝酒、購物、看電視、上網和玩遊戲。多巴胺向我們承諾,我們會感覺良好的。因此,當我們想要更快樂的時候,釋放大量的多巴胺是再自然不過的做法了。這種反應稱為「緩解壓力的承諾」。

想得到快樂是一種健康的生存機制,它和遠離危險一樣都是人類的本能。我們要選擇一種健康的緩解壓力的方式,但獎勵的承諾並不總意味著我們會得到快樂。通常,我們緩解壓力的辦法反而會讓我們更有壓力,最常用的緩解壓力的方法恰恰是使用者覺得最沒有效果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不高興時買的一大堆衣服其實很少會穿。

情緒低落時,大腦更容易受到誘惑;當人們承受巨大的壓力時,會勾起慾望。因為這是大腦救援任務的一部分,壓力引發的應激反應會協調身體內部的一系列變化,讓你能在面臨危險的時候保護自己。但人腦不僅僅會保護人的生命,它也想維持人的心情。所以,當你感到壓力而不開心時,你的大腦會指引著你去做它認為能給你帶來快樂的事情,你大腦中的「獎勵系統」被激活,讓你去渴望得到那個「獎勵」,如買衣服、抽煙、酗酒、吃零食等。

獎勵的緩解壓力的承諾會導致各種各樣不合邏輯的行為。比如一項經濟學研究發現,那些對自己的經濟狀況表示擔憂的女性,會通過購物來排解內心的焦慮和壓抑。對於只想獲得快樂的大腦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解決方法,她們相信購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自己更快樂。

話說回來,不高興了買衣服、抽煙喝酒,這是我們看起來很正常的行為,工作生活中看到朋友不開心時甚至主動提出陪他們去逛街、喝酒。

即使我們知道:我們需要的是能讓我們真正快樂的東西,而不是虛假的獎勵承諾。那又怎樣呢?


今天不出診,算個命=_=

題主性別女,獨生女,年齡32?34,二線城市家庭,本科學歷,相貌中等,身材很好,收入較高,但事業平平。父母感情較好,父母之一在政府機關,級別不高,不是正職,家境從前拮据,近來小康,家教嚴厲,方式粗暴,不近人情。題主自己性格內向刻板,寡言少語不愛交際,婚戀不順頗為苦惱,總覺得自己抓不住男方……

先忽悠這些,要是蒙對六七分再補^_^


不高興通常是意志受到挫折,而花錢則是意志得到伸張。


心情不好一般是在遭受挫折之後,眾所周知的是挫折感會給人帶來不安與存在價值的削弱,當受害者愈加對挫折本身給予更多專註的時候,過載的負面情緒激發人的心理防禦機制,最常用的方法是壓抑與轉移注意力,長期的壓抑會引起負面情緒的反彈,人會變得喜怒無常並且缺乏自控力,最後變得抑鬱。而轉移壓力就是類似於題主的情況,它通過減少對挫折本身的關注而降低不安,但是這同樣會引起巨大壓力之下的暴飲暴食與過度購物。這些的起因都是源於不恰當的排解心理壓力。


題主的描述不夠詳細。不過大致來看,題主平日的生活應該是比較節制,考慮問題也比較長遠細緻。但當題主在生活中感到挫敗時(不高興),原本的生活信念就受到了動搖——既然這麼努力、細緻還過不好,那還不如及時行樂。


好像是個很久以前的問題了,但覺得很有意思,強答一下。


先甩篇文章:


這個研究試圖建立一個情緒、自我和消費決定三者關係的模型:「Misery-is-not- miserly」(不幸不吝嗇)。研究人員給參與人播放兩種短片,一個是能引起悲傷的(The Champ結尾,此電影基本就是一個死爸爸的故事,被稱作「史上最慘電影」,結尾部分被無數心理學實驗用來強行誘導悲傷,屢試不爽,可謂哭點終結者界的冠軍),一個是中性的(國家地理的某個片段)。


接下來,研究人員讓參與人寫觀後感,並查看他們的文章里多少次提到「我」。這裡的用意是,抑鬱和悲傷情緒會使人更加自我聚焦(self-focus),所以更悲傷的人提到「我」的次數會更多。接下來研究人員用一個實驗經濟學裡的價格引出模型來分析參與人會花多少錢買一個很酷炫的水壺。結果比起中性組,悲傷電影組的人會花將近4倍的價錢買下水壺。


研究人員附上了這個模型的示意圖:

(悲傷事件+自我聚焦 -&> 自我貶低 -&> 提升自我的慾望 -&> 高估可以擁有的物品價值,其實還有個隱含的結尾:這樣一來,擁有這件物品的自己,也彷彿價值被提升了。


OK,很直觀,很有力,道理我都懂,可是說好的「消費者都是理性的」呢?


作為經濟學渣中渣的我都知道,宏觀經濟學總關注消費-信心。消費信心高,人們就會買買買。消費信心的小船翻了,經濟也只能是一片苦海。消費信心是對經濟形勢的信心,對個人收入的信心,對生活水平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樣的信心難道不是幸福的指標之一嗎

(Economic Grow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Reassessing the Easterlin Paradox)


綜合起來看,得出了一件怪事:人們不幸福的時候會買買買,幸福了也會買買買,就是這麼專一


如果花錢就能解決「不高興」這個問題,我覺得相當贊啊!

要是怎麼辦都不高興,那才真心塞。


畢淑敏說得不一定準確,不過在也不算錯。沒有安全感也有可能變成購物狂,而且實際中例子不少。

不高興就購物,俗話來說,叫做慾望的轉移,在精神分析里叫做固著。

精神分析認為,所有慾望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叫做力比多(可以粗淺的理解為生命力,或者精力)。人活著,體內就會有力比多。如同泉眼一般,不停的湧出來。

我們慾望的滿足,消耗掉一部分力比多。而力比多是一個不斷產生的東西。所以,我們需要不停的通過慾望滿足,去消耗掉這些力比多。

如果產生的力比多長期得不到消耗,人就會得神經症。

各種慾望對力比多的消耗程度不同,一般來說,低級慾望消耗的力比多比較少,高級慾望消耗的力比多比較多。同一個慾望,完全滿足比部分滿足消耗的力比多要多。

人類的第一個共同慾望是食慾,食慾的滿足,消耗掉力比多,人變得快樂。睡著食慾滿足次數的增多,所以每次吃飽的樂趣相對下降,於是正常人開始找尋其他慾望。

人類第二個共同的慾望就是性慾。性慾的滿足,同樣消耗力比多,同時比食慾消耗得更多。性慾的滿足比食慾的滿足更快樂。同樣是性慾的滿足,親吻就比牽手消耗得力比多更多,滿足程度更高。

從食慾到性慾 叫做慾望的升華。但是慾望的升華並不一定是成功,也不可能是每一次都成功的。

慾望升華失敗以後,力比多會尋找之前的發泄、消耗、滿足的方式。這叫固著。所以,人失戀後,有部分人會暴飲暴食。

慾望的滿足,消耗掉力比多,帶來快樂。慾望不被滿足,不快樂,不高興。力比多選擇其他的慾望滿足途徑。

所以,一部分人在不高興後,會選擇去花錢買東西。通過購物的慾望去消耗掉力比多,消除不快樂。

我為什麼說畢淑敏說得不準確,也不算錯呢?因為人都有保護自己的慾望。人類的第一慾望,食慾原本就是保障個體生存的必要手段。食慾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個體自我保護的慾望。人類的很多慾望都和自我保護有關。弗洛伊德把這些稱作「生本能」。所以安全感的說法大部分時候可以成立。

但是不是所有慾望 都屬於生本能。所以,安全感的說法不準確。


很簡單。莫文蔚的《婦女新知》裡面有講:

唯有那個時候
我覺得無需靠人
唯有那個時候我可以全權負責任
唯有那個時候我真正憑良心


我比較推崇這樣一種說法(這個說法是我自己編的):a大腦是很單純的,它只有兩種情緒,享樂和受苦。(大腦是有分工的,有的管吃喝,有的管夢想。暫且稱為a大腦 = - =)

下面簡單解釋一下這種說法:


a大腦是貪圖享樂的,特別是受到「苦難」的時候。

舉個例子:減肥的人會控制飲食,但很多人堅持一段時間不瘦反而胖了。因為她們在控制一段時間飲食之後,總覺得自己已經堅持那麼久了,該小小獎勵一下自己,吃塊蛋糕什麼的,然後導致減肥失敗。這種想法就是a大腦提出的。控制飲食在a大腦看來就是苦難,所以a大腦會拚命影響你的思想,告訴你去吃巧克力、吃蛋糕,告訴你已經受了那麼多的苦了,就享樂一下下,沒關係的。意志力薄弱的人就被a大腦說服。


a大腦並不會分辨什麼是對你有利的,什麼是對你有害的。它只是告訴你怎麼樣可以快樂。當你照著它的想法享樂之後,它得到了滿足,就不在控制你的思想。之後你的失落、自責,是其它大腦提出的,跟a大腦沒有關係了。


大家以後如果有做減肥、學習這種需要自控的事情,可以感受下a大腦。那個告訴你,


」就吃一點點「

」再玩十分鐘「

」都已經堅持那麼久了,稍微放鬆一下怎麼了「

」那麼多人都減肥失敗了,我哪有那麼厲害,一下就成功了「

就是a大腦在告訴它想快樂,它想讓你做這些事情讓它快樂。

你可以和a大腦對話,

」如果現在放棄了,那麼前面的努力全都付諸流水了「

」再堅持一下,再過幾天就帶你去吃牛排「

」看完這頁書,就帶你去玩一會遊戲「


哈哈,是不是覺得a大腦像個孩子,挺有意思的。


至於是你說服了a大腦,還是a大腦說服了你,這個過程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自控力

注①:編確實都是我編的,但是是參照《自控力》這本書編的。書裡面寫的比較詳細,題主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注②:a大腦應該有個專業術語,多巴胺?我不太了解,沒敢說,怕誤導大家。


我自己也有這個習慣,不高興就想著去花錢買東西。從我自己的角度去想,我覺得這是一種補償心理。 一般我不高興了就是我覺得委屈了,委屈了就得哄我自己開心,所以我就去買自己一直想買但是覺得沒什麼必要又比較貴的東西,我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補償和安慰。


補償型代替。


想做出改變,離開不良狀態,開心起來

記得功夫熊貓里烏龜給熊貓說you eat when you upset.
不高興後花錢、找朋友傾訴、大吃一頓、歇斯底里、夜以繼日學習以抵消痛苦都是想做出改變,來爽一點。必須要做點什麼,包括從生理層面上、社會層面上、心裡層面上做出改變。不想再呆在這種不爽的狀態下了。這種行動更多情況下是基於經驗和本能的潛意識行動。
變態一點的還會找小刀割自己,或者去強姦小妹妹什麼的。。。這個不談

那為什麼不高興的時候為什麼要改變,究竟什麼是不高興呢?
我自己感覺,不高興就是自己受到了受傷害以後,產生擔心害怕或者是其他心理上的不良狀態。誰願意在不好的狀態中一直待下去?肯定想做點什麼以求改變,花錢買東西,找安慰找幫助,或者向祖先一樣多吃點心裡更踏實,引起別人關注,瘋狂學習都是有意無意想改變狀態。這種想遠離不良狀態,想做出改變的行動,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刷存在感,雖然不太嚴謹啦。
你想想,自己不開心的時候,是不是就想刷一下,做點什麼來開心一點。這時候理性第二,畢竟遠離不良情緒是本能。開心的時候怡然自樂,就理性下來了。


要是誰能做到不高興就拚命賺錢,馬雲都得叫他爸爸了……


我也是不高興就花錢,但是花完錢就更不高興。


這個充分說明不開心的時候內心空虛,所以需要通過花錢這一手段帶來的滿足感去彌補內心的空虛;還有的人會通過吃東西來彌補,都是一樣的,通過滿足感來填補空白,實則都是假象,是逃避,去面對是最好的選擇,找到不開心的根源問題,去解決比什麼都好。


推薦閱讀:

有哪些心理學效應可以運用在生活中?
心理學最後會變成生理學嗎?
為什麼作弊會讓人比公平競爭下心裡更爽?
人是否必須愛國?
人類為什麼需要儀式?

TAG:心理學 | 日常心理分析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