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預計 15 年內是會逐漸分散在大中小城市,還是繼續向大城市集中?我們應留在大城市發展嗎?
我是80後,大學前生活在三線城市,現在北京工作,自己身邊的小夥伴也有20%左右來到北京。深感由於國內資源和機會的分布不均,近10年來北上廣聚集著越來越多的人,地產價值也在瘋狂增長中。所以想問問各位,在可預計的未來15年中,我國的人口還是像近10年來一樣繼續湧向北上廣,還是相對合理的分布在2,3線城市中呢。國外肯定也有這樣的遷移史,雖然在國外留過學,但是我也並不了解,感知的現實是至少歐洲各國人口相對於國內而言還是分布較為平均的,當然人家的人口也沒咱們這麼多。。。所以各位熟悉的也可以介紹下,也好為我們提供個參考的依據,謝謝。
--------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離不開城市,歡迎關注討論。
一,城市人口分布有何規律?
Zipf法則就是這麼一個規律,它橫跨眾多學科,而且還能夠很好地描述城市間的人口分布情況。在區域經濟學中,Zipf法則描述的是在一個國家,其人口數量排名第二的城市,是排名第一的城市人口的二分之一;排名第三的城市,是排名第一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用數學公式表示如下:
在一個國家內,表示城市的城鎮人口占該國家總城鎮人口的比例,那麼對於任意一個城市,其比例大於一個給定的概率為:
其中是一個常數。也就是說,如果規模在以上的城市有1個,那麼規模在以上的城市就應該有兩個,以此類推。再進一步地,可以理解為一個城市的人口排名和該城市的人口總數的成績應該等於一個固定值。於是,各個城市人口排名的對數就應當與人口規模的對數成嚴格的負相關關係,即:
將美國的城市人口排序和每城市人口畫成散點圖,可以發現,Zipf法則擬合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上圖來自文獻Zipf"s Law for Cities: An Explanation,橫坐標指每個城市的人口對數,縱坐標指的是人口的排序,在圖中共有135個散點,他們幾乎落在一條直線上,擬合優度達到0.986。
只有美國是這樣嗎?不。城市人口分布的Zipf法則在歷史上就已經出現,比如下圖顯示了十九世紀的中國和日本,來自Urbanization in History
事實上,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1970年代的44個國家做了類似的檢驗,結果顯示Zipf法則全部成立——用城市人口對數來擬合城市排名對數,絕大部分國家的擬合優度都大於0.98,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擬合優度低於0.95。
二,為什麼Zipf法則會自發產生?
如果所有國家的城市人口分布最後都符合Zipf法則,那麼我們要問的下一個問題是:到底是什麼導致了Zipf法則的自發產生?
Xavier在他的論文Zipf"s Law for Cities: An Explanation中給出了一種簡單而又美妙的答案:不需要任何條件,只要所有城市人口都以一個同分布的隨機速度增長,那麼最後的城市人口就會符合Zipf法則。這個簡單的條件也是Zipf分布橫跨語言、經濟、地理數界的原因之一。
如果答案果真如此,那麼所有國家都適用Zipf分布的事實便向我們揭示了另一個真相:在一個經濟體內,不管城市多大,他的隨機增長速度都來自同一個分布。也就是說,一個1000萬人的大城市,和一個50萬人的小城鎮,由於規模效應完全補償了邊際成本遞增,大城市的增長速度並不會比小城市慢。
反過來,我們同樣能說大城市的增長速度不會比小城市快。這也為一種常見的判斷「放開戶籍,全國人民都要來北上廣」給出了反詰:如果沒有人口流動的限制,大城市的增長速度只是回到和小城鎮一樣的水平而已。全國人民都要來北上廣?吃飽了。
三,Zipf法則能描述中國嗎?
我們將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拿來,計算每一個地級市市轄區的城鎮人口數量,並且排序,可得下圖:
如果用一條回歸線來擬合中國的300多個地級市的市轄區人口,我們不難發現在人口數量小於300萬的城市中,Zipf法則嚴格成立,但對於30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來說,人口比預測線要少很多。用這條線來擬合對數人口和對數排序,擬合優度也僅有0.94,低於之前列出的所有研究。
上圖來自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iti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Pareto law and primacy,它顯示了同樣有著嚴格人口遷徙限制的蘇聯的情況,竟然也與2010年的中國如此相似。
而且,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中國對Zipf法則的偏離更嚴重。蘇聯較大的幾個城市雖然在預測線下方,但在最大前兩個城市的散點又回到了預測線附近;而中國在300萬以上大城市的散點則是越偏越遠。
四,為什麼Zipf法則不能像擬合其他國家那樣擬合中國?
中國越大的城市會更多地偏離Zipf法則的預測,其根源就在於中國越大的城市增長得越慢。而回到Zipf法則的成立條件:世界各國之所以能用Zipf法則擬合,是因為其國內所有的城市人口都以一個同分布的隨機速度增長。中國大城市增長速度更慢的原因一般來說有以下幾條:
1,戶籍制度,以及捆綁在戶籍制度上的福利,阻礙了勞動力遷徙。
2,土地供給在全國層面下進行統籌,大城市反而無法得到足夠的建設用地。
3,其他各種阻礙人口增加的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比如最近的嚴格控制500萬以上人口特大城市的人口規模。
五,限制城市規模,我們為此付出了什麼?
一些答案提到了特大城市人口增加帶來的資源、環境、交通擁堵等代價。我在這裡則想談談,限制特大城市人口增長,我們會為此付出什麼代價?
1,更無效率的生產
Au和Henderson的研究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發現,中國的人均製造業增加值和城市規模間存在一條倒U型曲線,即每個城市按照其稟賦,存在一個「最優規模」。以每個城市的最優規模計算,中國有51%到62%的城市都規模過小,其結果是損失了平均產出的17%。有四分之一的城市損失了25%到70%的平均產出。
2,更多失業
陸銘等的研究城市規模與包容性就業發現,城市規模每擴大1%,個人的就業概率平均提高0.039—0.041個百分點。較高技能和較低技能組別的勞動力均從城市規模的擴大中得到了好處,其中較低技能組別勞動力的受益程度最高。限制低技能勞動力來到大城市,將他們留在農村或者小城鎮,會造成更多失業。
3,更多污染
由於大城市有條件設置更發達的公共交通,經濟學人的文章Green growth: Shoots, greens and leaves提到了這幅圖
即人口密度越高的城市,人均通勤造成的污染越低。這篇文章The Greenness of China: Househol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Urban Development也發現,城市人口密度與計程車碳排放、公共汽車碳排放都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係,平均每平方千米增加1000人會減少全年平均每戶家庭計程車碳排放0.424噸,減少公共汽車碳排放0.837噸。城市增大,看似該城市的總污染增加,但由於人均污染減少,對於全國來說總污染反而減少了。
限制大城市規模,還有數不勝數的代價。大城市的教育回報率比小城市更高,限制大城市的規模,等於限制了一部分的教育發揮其效用;大城市的服務業發展更快,從而能夠代替工業來進一步減少污染;大城市的人口集聚不僅減少了移民的收入不平等,還降低了全國的收入不平等……
六,未來會如何?
限制大城市人口增長的努力存在了幾十年,從最近的一些政策來看,可能還會繼續存在幾年。這種努力成功了嗎?也許算成功了,畢竟中國的大城市的增長速度顯著變慢了,他們成功地偏離了Zipf法則,且越大的城市偏離越遠;也許不算成功——許多人仍然在抱怨城市規模擴大給他們帶來的各種不便,他們認為流動人口讓大城市變成了大農村,或者抒發這樣那樣的情感「我的城市和小時候不一樣了」。
阻止大城市的人口增長,最好的手段就是阻止人口向大城市流動。什麼時候人口才會停止向大城市流動?當遷移到大城市的收益,和自身要為此付出的成本相同時,遷移便停止。而當前的許多政策,正在人為地為遷移增加政策成本。
如果人口流動在這種情況下均衡,由於在人口遷移與否的決策中存在著政策成本的鴻溝,其結果就是大城市居民的福利遠高於小城鎮。政策成本越高,均衡時的福利差距越大。
所以,我們的問題可以歸結到這一個選擇上:是繼續提高遷移成本,保護大城市居民的福利;還是在全國層面上通盤考慮,減少大城市在人口增長方面的限制,享受大城市在經濟發展、就業和減少人均污染上帶來的好處?
道理全部說完了,該做出選擇了。
五年前的2009年,一場世界金融風暴襲來,東莞的出口加工製造業深受重傷,隨後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產業轉移浪潮。與之相伴的,是農民工們回鄉就業的新聞,不斷出現在網路上。
那個傳說中的世界工廠,就此衰落了嗎?
數據告訴我們,在過去的五年,東莞流入人口200萬,比內陸任何一個城市增加的人口都要多,東莞的製鞋服裝廠搬走了,旁邊深圳不堪高地價壓力的高端製造業又搬過來了,比如華為和大疆創新的新生產基地,都聚集在東莞松山湖周邊,這裡離深圳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也不過大半個小時的車程,往來交流相當方便。而深圳白領到東莞置業,正在和二十年前的香港人到深圳買房一樣,成為新的流行趨勢。
以下是最近五年的一二線城市人口流入情況:
註:數據來自各地政府統計公報或人口普查數據。單位:萬人。
如果和中國人口密度圖結合,就是以下這個分布:
人口流入呈現三個規律——
第一,高度集中在三大都市圈。
人口流入超過100萬的13個城市,三大都市圈就佔了8個,長三角有滬蘇,珠三角有廣深莞佛,渤海灣有京津。
長三角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常州=流入863萬人。
珠三角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流入796萬人。
渤海灣北京+天津=流入684萬人。
流入速度非常兇猛,以這個速度,2020年左右,上海就將擁有3000萬人口,北京也將突破2500萬人口,天津將擁有1800萬人口,廣州和深圳將分別突破1500萬和1300萬人口。
長三角7大城市將合計擁有8000萬人口,珠三角4大城市將合計擁有4800萬人口,京津合計將擁有4300萬人口。
放在全世界來說,這三大都市圈所擁有的人口數量都將是進入前三名的。
第二,非都市圈人口,流入集中在五大樞紐城市。
流入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中,只有鄭州、成都、重慶、廈門、武漢五大城市不在三大都市圈。
其中的成都、重慶、武漢,這三大城市是近年來GDP快速增長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長江中上游的樞紐位置,既是國家規劃中成渝都市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又得益於近年來沿海產業轉移的東風,出現在榜單上一點都不意外。
意外的是鄭州和廈門。
鄭州的GDP不高,經濟水平並不矚目,但是其周邊巨大的農業人口數量,和作為省會城市、鐵路交通中心所擁有的得天獨厚優勢,使其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時間裡,這座城市吸引了185萬人口流入,以這個速度,五年之後就將追上武漢,成為中部第一大城市。
鄭州近幾年比較引人關注的,一個是吸引了富士康落戶,光這個工廠招聘的工人就超過了30萬,二是李博士發起的鄭東新區建設,大手筆的一揮,就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區,早年間曾經是著名的鬼城,不過現在的入住率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說。
另一個是廈門。在一片巨無霸城市中,廈門只能算是袖珍級的。不過近年來,福建經濟發展的不錯,得益於最高層的親切關懷,引入了一大堆石油化工廠,湄洲灣和古雷半島現在都已經是國內排名前列的石化煉油基地了。經濟吃了偉哥,自然能夠吸引大量人口流入,五年時間廈門人口增長了50%,速度也真可謂驚人。
與人口迅猛流入相伴的,就是近幾年來廈門房價的節節攀高了。數據顯示,廈門2011年房價只有1.3萬元,2015年中已經去到了2.7萬元的水平,足足翻了一倍。
第三,其他二三線城市,人口流入速度緩慢,甚至停滯。
35個主要城市合計流入3778萬人,其中前13個大城市就流入了2832萬人,後面的22個二線城市,則只流入了946萬人,相當於總數的25%。
事實上,這22個二線城市,基本上都是各省的省會,或者經濟中心,那麼可以想像,省會以下的三四線城鎮,人口的停滯或者流失將不可避免。
我們算一下,2009年中國人口133174萬人,2014年人口136782萬人,累計增長了3608萬人。以上35個一二線城市合計流入人口3778萬人,超過了中國的人口增長數。
換言之,在這五年間,三線及以下的城市已經進入人口萎縮階段。
並且進一步觀察二線城市中排名最後的,長春、哈爾濱都是屬於東北,這完全符合我們的常識。
資源價格暴跌,東北經濟塌陷,人口大規模流失,幾乎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嗯,怎麼辦呢?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是逃離吧,找一個更有生機活力的地方去安家。
那麼,是否是人口越多的大城市越適合安家呢?
並不完全如此。
35個一二線城市中,流入緩慢的有人口千萬級的石家莊和哈爾濱,流入快速的也有中等規模的東莞、佛山、廈門。
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從都市圈的角度而言,確實是人口越多的大「城市」,越適合生活。
因為在這三大都市圈裡,城市與城市之間緊密聯繫在一起,互相疊加,專業化分工協作,經濟效率更高,工作機會也會相應的變得更多。
一個城市總是存在缺陷的,但是一個都市圈,綜合了以下所有這些功能,基本上就是無敵了。
金融:北京的銀行總部和新三板,上海的證交所,深圳的創業板和香港的金融中心。從經濟聯繫的角度而言,香港和澳門在珠三角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沒有人能夠忽略。每次證監會暫停A股的IPO,大堆的民營企業們就會蜂擁去香港上市,由此可見一斑。
科技:北京的中關村,上海的張江與杭州的阿里,深圳的南山,基本上聚集了中國的所有科技巨頭。
交通:北京、上海、廣州,是三大航空公司的總部,也是三大鐵路樞紐。
物流:天津、上海、寧波、深圳、香港、廣州,都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港口。
媒體:北京的央視和互聯網媒體,杭州、南京、上海的三大衛視,深圳QQ和廣州微信的朋友圈公眾號,已經牢牢控制了我們的眼睛。
文化:北京的先鋒話劇、音樂演出、電影,上海杭州橫店的古裝偶像劇,廣州深圳的動漫,香港的電影和流行樂。
教育:北京的清華北大,上海的復旦上交,杭州浙大南京南大,廣州中大華工,香港港大科大。香港的教育資源與深圳的科技創新活動聯繫越來越緊密,無人機行業龍頭大疆的創始人來自香港科大,就是一個例子。
政治:北京的中央政府,上海的總書記墊腳石,珠三角的五花八門特區地位。
專業服務:各種會計師事務所、律師所、管理諮詢公司、設計、策劃、廣告、媒體傳播公司都聚集在這裡。
另一方面,覆蓋越來越密集完善的軌道交通,也將會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舒適便利。
【京津都會圈】
根據政府的規劃,到2020年,北京地鐵將擁有30條線路,總長1050公里;天津將有14條線路,總長513公里。兩地軌道交通連接起來將有1563公里。
【滬寧杭都會圈】
2020年,上海將擁有21條線路,總里程800公里;杭州10條線路,375公里;南京9條線路,300公里;蘇州7條線路,282公里;無錫4條線路,105公里;常州4條線路,132公里;寧波5條線路,173公里。七大城市合計2167公里。
【廣深都會圈】
2020年,廣州將擁有15條線路,總里程558公里;深圳11條線路,434公里;東莞4條線路,218公里;佛山3條線路,155公里。4大城市合計1365公里。
【五大樞紐城市】
成都,2020年將擁有13條地鐵線路,總里程500公里;重慶,18條線路,820公里;武漢,17條線路,400公里;鄭州,5條線路,167公里;廈門,4條線路,137公里。5大城市合計2024公里。
根據公開資料,中國目前在修建地鐵的城市有39個,運營里程2764公里,至2020年規劃修建地鐵7300公里,合計將擁有10064公里的地鐵里程。而三大都市圈+五大樞紐城市合計擁有的地鐵里程數將達到7119公里,佔全國總里程數的70%。
地鐵只是一個側面,在將來,包括教育、文化演出、休閑娛樂、醫療……各種各樣的專業服務和資源都將向這三大都市圈+五大樞紐城市集中。工作在都會圈核心,安家在城市郊區房價較低而又有地鐵可以通達的地方,周末通過軌道交通出行娛樂,慢慢的將會成為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到2020年,生活在3大都市圈+五大樞紐城市的中國人將達到2.5億,到2050年,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口將達到5億,而那時候,人口經歷萎縮之後的中國,或許將只有10億人。
相對應的,生活在三線及以下中小城鎮和農村的人口,將會從目前的11億,緩慢下降到2050年的5億人左右。
生活在這些地方,你將不得不面對以下情景:
1,農村裡的老人去世以後,超過一半的農村將再無人煙,水土恢復,重新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地。
2,學校合併,你的孩子將要到更遠的地方上學。
3,人口減少,消費市場萎縮,開個小餐館、小商店的生意額都將日漸零丁。
4,房價也將不可避免的下跌,你的財富與大都市圈的同齡人差距越來越大。
5,小城鎮被撤併,當公務員的名額也要減少。
6,娛樂還是日復一日的打麻將,最終你還是將忍無可忍的選擇逃離。
逃離農村,逃離小城鎮,湧入大都會圈中安家樂戶,你並不孤獨。即使只是在大都會邊緣的小城鎮里,你也能獲得更優質的生活質量。
所謂逃離北上廣,只是一個傳說罷了。
----------------
摘錄新聞一則:
環球網1天前中俄邊界虎豹數量超載 林業局籌辦國家公園
中新社長春10月28日電 (記者李彥國) 記者28日從吉林省林業廳獲悉,針對中俄邊界地區野生東北虎、豹數量超出承載能力,向吉林內陸地區轉移的趨勢,該省相關部門正在開展為期半年的保護行動,為兩個極度瀕危物種提供安全的遷徙、生存與繁衍環境。
近年來,處於瀕危狀態的野生東北虎、豹在吉林省正逐步恢復。吉林省林業廳援引中俄兩國最新監測數據指,中俄邊界區域兩國虎、豹生存環境加起來不足0.4萬平方公里,但生存著35隻野生東北虎、70隻東北豹,已超出資源承載力3倍。
吉林省林業廳廳長蘭宏良表示,如不儘快為這兩個極度瀕危的物種提供足夠的擴散和繁衍空間,必將出現資源耗盡和種群崩潰的嚴重後果。
事實上,「愈發擁擠」的中俄邊界也迫使著野生東北虎、豹開闢新的家園,森林生態系統完備的中國吉林省成為它們的目的地。近年來,母虎帶幼虎、母豹帶幼豹的照片在吉林省多地多次被拍到。
「相關監測結果顯示,吉林省境內東北虎數量達到27隻、豹數量達到42隻,虎、豹種群得到快速恢復與增長,並有向內陸擴散的趨勢。」蘭宏良認為,這是虎、豹重返中國東北腹地、擺脫瀕危境地、實現種群恢復的重大機遇期。
然而,保護工作也面臨著嚴峻形勢。吉林省林業廳調查指,虎豹活躍頻繁的該省東部林區人為活動增加、監管難度增大,個別地方驚擾動物、獵捕動物、食用動物、買賣動物現象有所抬頭。
為此,吉林省相關部門發起專項整治行動。這個行動涵蓋暢通遷徙通道、獵具清查收繳、動物疫情防控等內容。「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可以有效保護好現有種群及其生物鏈,擴大東北虎、豹活動空間。」蘭宏良說。
目前,中國國家林業局正著手編製東北虎、豹保護工程規劃,並著手籌建虎、豹國家公園。吉林省也在與俄羅斯進行野生虎、豹的保護合作。(完)
會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因為城市間的分工將進一步分化
大城市將會享有更多發展機會,不過相對的,中小城市也會變得更宜居,各取所需
這涉及到「地方政府競爭」模型的崩解,與國家宏觀調控的再興
「兩會」結束,「十三五」出台,眾說紛紜。除了說出來的話,比如醫保、社保、環保、溫飽這些熱點話題,我們還要去看那些藏在種種舉動之下而沒有說出來的話。作為一個城市研究者,我從「兩會」前後的隻言片語和種種跡象里觀察到的,是一次央地關係方面的悄無聲息卻影響深遠的轉向——「地方政府競爭」模型的崩解,中央集權以及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強。在這個轉向下,各個城市或許都要重新思索自身的定位和發展路徑。
1.「地方政府競爭」模型是什麼?
2.競爭的可持續問題一:國際環境的變化
3.競爭的可持續問題二:負面效應的顯現
4.「十三五」宏觀調控的新目的和手段
5.城市展望:座次已定之後
1
「地方政府競爭」模型是什麼?
中國過去幾十年的連續高速增長是一個經濟奇蹟,一再超出了傳統理論的預期,經濟學家們不得不提出種種新理論試圖去解釋中國的經濟發展,其中,張五常在《中國的經濟制度》(2009)一書中提出的「地方政府競爭」模型,是我覺得最有說服力的解釋之一。
在很多人比如曾經的我眼中,「政府」是一個整體:要麼「政府」又做了多少大好事,要麼有問題怪「政府」。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的政府是一個龐大的代理人集群,內部又有複雜的關係:縱向有國-省-市-縣-鄉的劃分,橫向有各個部門的條條劃分,也有各個地區的塊塊劃分。
中國政府的縱向層級 來源:戴維·艾爾文,中英中小企業扶持政策體系項目
「地方政府競爭」模型,就是從政府內部關係衍生出的經濟增長模式,它依託幾個基本原理和假設:
原理一:上下級政府間的承包關係
如果你有一大塊土地,你自己種不過來,怎麼辦?很自然的選擇就是雇一批人來,各自承包一小塊替你種。當然,為了讓僱工們更有積極性,不妨制定一些考評標準:能者多勞,去管理更大片的地;不能者下,交不上租的就換人。
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讓中央政府從地方稅收中拿去了大頭,但是相應的,給了各地方一定的自主權去自謀生計。2004年,省級以下地方政府的財權只有餘下不到17%的水平,卻負擔80%的民生和絕大部分公共事務的支出。由於「支出責任」的過度分散化,逼得地方政府不得不把自己變成「企業」去賺錢(吳曉波)。
我們的上下級政府就是這樣的「承包」關係,或者叫做「授權性分權」。
相比之下,美國、德國等地方自治更明顯的國家,地方都是民選政府,可以說大家都是自耕農,上級政府僅僅相當於一個農民聯合會,無法對下級政府職能作出太多的干涉,各自行使各自的法定責權,這叫「制度性分權」。
原理二: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關係
相鄰的幾個縣之間是什麼關係?城市規劃課的標準答案大概是區域合作關係,然而實際答案只有——競爭關係。同一轄區內的幾個平級政府有太多要競爭的東西:升遷機會要爭,官員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出政績;計劃項目要爭,本市規劃的電廠、鋼廠、高鐵站,具體落誰家可是大不相同。最好例子當然是「大內鬥省」江蘇:省里的南北之間要競爭,蘇南幾個市之間要競爭,蘇州市下轄幾個縣之間也要競爭(經濟領域爭出的火星子還蔓延到了其他領域,不表)。
不在同一轄區之內呢?也在競爭。政策帽子要爭,你有歷史名城,我也要是,你有國家級新區,我也要有;區域定位要爭,你要做東北亞XX中心,不好意思我先佔了這個坑;外商投資要爭,幾乎每個地方都喊出了「築巢引鳳」的口號,爭當梧桐樹枝。比如一個外商要在遼寧與貴州之間考察內陸代工廠選址,那麼此刻哪怕我們地緣上八竿子打不著,此刻也要掰一掰手腕。
原理三:市縣級政府高度的經濟自主權
《中國的經濟制度》里說,「經濟權力愈大,地區競爭愈激烈。今天的中國,主要的經濟權力不在村,不在鎮,不在市,不在省,也不在北京,而是在縣的手上。理由是:決定使用土地的權力落在縣之手。」
基於這種自主性的認知,很多學者認為中國地方政府具有企業的性質,並且把過往用於企業的種種理論引介到城市發展中來,包括戰略定位、戰略規劃、競爭策略等等。城市經營」,也就是把城市當做一個企業,把政府特別是其主要領導當做企業經營者,在2000年代逐步成為一種廣泛的理念。作為這種理念的實踐者,也湧現出了一批「能人」、「明星官員」、「拆遷市長」。
規劃建設城市,能不能像玩遊戲一樣隨心所欲?
在土地使用方面,市縣政府擁有高度的決定權,並且在這些年的發展中探索出了讓人嘆為觀止的利用方式:在土地一級市場賣地,直接收益;進行債務抵押、投融資;作為招商引資的手段,相對於國外政府調節稅賦以引資,我國政府調節地價、修改規劃遠比調節稅賦方便。比如現在的工業用地價格幾乎低到商住用地的十分之一,實際成了對工業企業的補貼。以及,地方政府可以站在企業的同一側,幫助修改規劃用地的性質、容積率和限高等等,以迎合想要獲得的項目。
除了土地使用,招商引資也是縣市級政府的任務,更一度成為了各地的工作重點:各級領導集體出行,聲勢浩大地到目的地城市推薦自己的資源和項目的「招商會」;長期在外地設置辦事處的「駐點招商」;乃至某些地區比較極端的,將指標攤派到所有政府部門「任務招商」。
以上三者,市縣級政府高度經濟自主權、上下級政府的承包關係與地方政府間的競爭關係,共同構成了「地方政府競爭」的理論模型。
「地方政府競爭模型」事實上就是以縣為單位的全國兩三千個「政府公司」在比拼經濟發展的經濟格局。各個市縣好比一個個商業機構,全國兩千多個這樣的商業機構激烈競爭,加之縣際競爭與官員權位緊密結合,對幹部形成了強有力的激勵,經濟當然會充滿勃勃生機(諶洪果,豆瓣書評)。
在計劃經濟時代,地方政府間的競爭是不突出的,大家都被安排好了,有什麼好爭的呢?圈養的狗是不需要爭的,因為它們並不自由,同時只要聽從各自主人的命令就有肉吃;放養的狼才會競爭,才會為了爭奪有限的獵物大打出手。
隨著在市場經濟中,不只是個人的能動性被釋放了出來,地方政府的能動性也被釋放了出來。一群狼悄然鬆開了嚼子,進入到世界競爭當中。
2
競爭模型的可持續問題一:國際環境的變化
「改革開放三十年」,發展最快的是1990年後的二十年,或者乾脆就是2000年後的十多年。為什麼這十年中國發展最快?
首先,這是多個機會窗口的重合的結果,為中國提供了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
世界經濟繁榮的十年(1997-2007) 兩次金融危機之間,美國大印鈔票,歐盟尚在蜜月期,石油國土豪歡慶油價高漲,巴西俄羅斯資源出口國家也沒被大宗商品貶值困擾,所有人貌似都很有錢。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十多年(2001-) 進出口額的飛漲。
美國對外戰略從東亞轉到中東的十年(2001-2012) 圍堵中國是美國的國家戰略,但是在9·11以後,美國被動深陷中東。
世界製造業轉移的幾十年(1990-2007) 上一波世界製造業轉移從歐美到亞洲四小龍,這一波產業轉移到了成本更低的中國。
住房改革啟動的十多年(1998-),土地招拍掛啟動的十多年(2002-),這兩個改革共同啟動了「土地財政」,從房屋和土地中釋放了幾十萬億的龐大的資產和信用。其實招拍掛不是早就有的,2002年以前政府賣地用的是不透明的「協議出讓」,2002年國務院和國土部一紙條文才要求經營性土地全部採用招拍掛。
中國人口紅利最大的十年(2005-2015) 勞動力人口眾多,使企業享受低廉人力和國家的低社保支出。
其次,在難得的發展機遇期,「地方政府競爭」剛好是適應這種大環境的,並助力了中國經濟騰飛。
地方競爭格局也是在這十幾年裡形成,當然不是巧合。全國兩三千個「政府公司」,就是兩三千雙利爪,放到水草豐美的草原上,不擇手段的去爭取發達世界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資源,使中國從其他發展中國家中脫穎而出。你別看國內的各個城市之間廝殺得你死我活,事實上卻悄悄把中國變成了全球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土地成本、行政成本低的盆地,吸引了無數資本彙集於此,而它的背面,是歐美下崗的產業工人、亞洲四小龍工廠失去的榮光。
1990-2014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與GDP圖,可以看到2000年後固定資產投資比GDP的顯著增加,固定投資的巨量增長有地方政府競爭的功勞,來源:自繪 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但是,2000年後十年幫助中國經濟騰飛的機會窗口正在悄悄關上,改革紅利也正消耗殆盡。
在外部,世界經濟繁榮盛景不再,2007金融危機後,美國自顧不暇卻又忙著給其他國家挖坑,歐盟陷入泥潭,資源出口國出口乏力;美國對外戰略中心轉回東亞,2012年前後把眼光回到了亞太「再平衡」,提出TPP;世界產業下一波向東南亞、印度、非洲的轉移悄然開啟,而且,發達國家也紛紛喊出了「再工業化」的口號。
在內部,加入世貿組織的外貿紅利逐漸耗盡;土地紅利所能釋放出的萬億資本和信用也逐漸耗盡;人口紅利方面,統計局數字顯示2012年起已經開始連續四年的勞動年齡人口負增長。生育潮+計劃生育提供的長達三十年的人口紅利期,在度過最高的十年後,將急劇結束。
最美好的時光過去了,外部的經濟形勢顯著惡化,從繁榮轉向蕭條(這裡「繁榮」和「蕭條」都是相對的,並不嚴格),而內部肌體的活力也不再如之前那般旺盛,就像一個人剛從青春期到步入社會,面臨著真正的轉型和考驗。
1950年以來全球及主要國家新增勞動力人口的情況圖。其中,黑線代表全球情況,橙色柱體為中國的情況,注意增量從2005年起顯著下跌,從2015年左右開始負增長,與其他經濟體相比斷裂極為顯著。數據來源:摩根士丹利報告,2015
一般規律:向地方政府分權與向中央政府集權,或者說「放養」和「圈養」,跟經濟形勢密切相關。正是在外部資源蓬勃擴大的豐裕時期,狼王才會一聲令下讓屬下們各自去覓食,這樣最高效;而在年景不好獵物少的蕭條時期,是必須抱團取暖、集團作戰才行的。
其實在任何國家都有這個趨勢,在經濟形勢良好的時候,各地方政府都說中央你不要管我讓我自己干,在美國,就是1900年前後的幾十年蓬勃發展,歐洲產業向美國轉移的時期,這時期美國各個城市間同樣爆發了激烈的競爭,芝加哥與紐約開展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摩天樓競賽」,甚至摩天大樓建築形式本身在這場競爭中正式登上城市舞台。而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各地都說中央你快來幫幫我扶我一把,這放在美國,就快速發展期結束、世界經濟遇冷後的凱恩斯主義與羅斯福新政。
這個一般規律,總結起來就是:
國際形勢:繁榮-&>蕭條
國內格局:地方政府競爭-&>中央宏觀調控
也就是說,「地方政府競爭」格局雖然良好地適應了上一個繁榮時期,卻很可能並不適應接下來的蕭條時期。
這不僅是理論上的,事實上也是如此。
3
競爭模型的可持續問題二:負面效應的顯現
首先必須明確一個概念,競爭到底好不好?
很多人認為市場經濟的優越性來自於競爭。其實,競爭格局本身是無所謂好壞的。競爭帶來的正面效應,優勝劣汰和激勵創新,才是市場經濟的優越性所在。其負面效應也有,也就是所謂的「市場失靈」,比如「公地悲劇」和「囚徒困境」。它就像一個有效的放大器,將正面效應和負面效應同時迅速複製放大。
競爭的好壞,在於對其正面和負面效應的評價:正面效應更多、創造了紅利的方為良性競爭,否則為惡性競爭。
2009,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排名,那是激烈競爭的縮影 來源:南方都市報
競爭正面效應的消退
企業間競爭比拼的是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創新,政府間競爭比拼的是政策和制度的創新。地方政府競爭的正面效應,主要體現在激勵制度創新,並且極大地加快了制度改革在國內地方政府間傳遞的速度。
沿海地區地方政府學習先進國家制度,再結合實際需求,探索出了土地招拍掛、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產業培養、公私合營等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創新,這些往往在幾年內就被內陸的政府學習了去。要知道,中國和歐洲幾乎一般大小,等於法國英國探索的新制度,幾年內烏克蘭羅馬尼亞就用上了,這是非常難以想像的。然而,到了現在,作為曾經制度落後的國家,能現學現用的制度和政策很多都學完了,剩下的是沿海地區從各方面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制度,內陸政府還真難說用就用。
地方政府競爭的另一正面效應,在於兩三千個地方政府「企業」放到國際資本市場上去積極的招商引資,在繁榮時期獲得了大量的資源。但是在蕭條時期,資本非常謹慎,加上中國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位置已漸漸變化,不再是低成本的盆地。招商引資雖然看似誰都能做,但是地方政府們慢慢發現,相對於靠人力,終究還是靠制度等軟實力。
這時候,出擊的僅有些強壯的狼(有競爭力的城市)能有肉吃,而越來越多的狼(普通城市)空手而歸,投入如此巨大的行政資源可能得不償失。而且,現在越來越多招商引資帶來的GDP,不過是從河北撕到北京,或者從北京撕到天津,其實只是更改利稅登記點,而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企業成長。
要是沒有創造紅利,競爭不過是遊戲
競爭負面效應的顯現
欠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沒有新的政策制度可學習,而自己又沒有主動創新的能力或許可權。再加上兩三千個地方政府只是仿擬的競爭,卻不可能真的「你死我活」地撤換做的不好的市縣政府,大多時候只是官員不好升遷罷了。其結果就是所謂的「惰政」,路徑依賴地沿用之前抄來的發展方式,甚至無法根據變化了的形勢進行有效的調整。地方政府競爭的負面效應越發明顯。
腐敗問題,背後是競爭格局下市縣政府高度經濟自主權的代價。近一兩年,眾多「能人」、「拆遷市長」查出腐敗問題的不少。縣委書記縣長畢竟不是董事長或總經理,他們競爭的是GDP、形象工程和政績,更直接點說是官位,而不是企業的利潤(邊緣謀生,微博網友)。在賦予他們靈活機變的自主權的同時,也帶來了權力監督不足的陰影。
霧霾問題,背後是競爭帶來的「公地悲劇」。北京與河北,江蘇與安徽,相互指摘爭執再久也不會有結果。因為同級別的個體無權阻止對方,而每個個體都傾向於過度使用。這甚至無關道德批判,而是固有的制度缺陷,與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公共環境容易衰敗是一個道理。
產業乏力問題,背後是競爭帶來的「市場失靈」。盲目的學習和跟風、缺乏區域間分工協調帶來了產業的同質。而且由於招商引資是政府行為,使供給過剩得不到及時的市場反饋而越發嚴重。過於重視能立竿見影的外資引進,輕視內資培養,使得外資企業行政成本低廉,而走不通關係的本地中小企業行政成本高昂。
土地超發問題,背後是競爭帶來的「市場失靈」。在我上一篇文章「北上深房價暴漲背後:收縮的土地供給與「人多地少」的迷思」中已有介紹。過去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國土部門,基本上是不怎麼配合的。每一個城市都在或明或暗的多釋放一些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最後可能就匯成了難以估量的系統性風險。
民生和公共服務問題,背後是競爭帶來的顧此失彼。洽談項目、開展銷會、跑部錢進……外國官員往往會驚異於中國地方官員的忙碌,以及如企業家一般的大量工作內容。然而,人或者機構的工作量總是有限的,難免在一些民生和公共服務問題上就放的少了。在貌似忙碌的「一事一議」、「事必躬親」背後,更是制度建設的缺失。
種種問題,當然並不是說是「地方政府競爭」模型直接導致的,但是過度競爭一定起到了加劇的作用。
這個時候,代表狼群整體利益的「狼王」必須開始發聲。不然群狼們在開始變得貧瘠的草原上找不到肉吃,只會徒勞的浪費能量,甚至在同類身上撕下肉來。
在今年的「兩會」和「十三五」中,中央政府也正是如此,發出了指示轉型的聲音。
4
新的調控目的和手段:區域協調、人地掛鉤、差別化考核
鋪墊了那麼多,終於說到今年所透出的一些信息了。「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因為涉及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同時放出的信息過於龐雜,讓我們僅摘取其中的幾點要點,或許反而能夠看出某個具體方向的明確指引。
區域協調
建立健全城市群發展協調機制,推動跨區域城市間產業分工、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協調聯動,實現城市群一體化高效發展。(第三十三章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
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資源開發補償等區際利益平衡機制。(第三十七章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人地掛鉤」
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建立財政性建設資金對城市基礎設施補貼數額與城市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第三十二章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
差別化考核
根據不同主體功能區定位要求,健全差別化的財政、產業、投資、人口流動、土地、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政策,實行分類考核的績效評價辦法。(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
區域協調,將使地方政府在競爭關係以外出現更多的合作、協調關係。對於霧霾治理、產業協調、資源和生態跨區補償的任務來說已經迫在眉睫。眼下雖然還不明確是中央政府直接協調,還是成立跨區域協調的專門機構,但是,應該要有比平級政府協調更有力的方式出現。
「人地掛鉤」是要根據全國人口流動來決定各地區的土地供給。人口流出的縮減土地供給,人口流入的增加土地供給。這是極為重要和根本的事情,做好了將徹底改變從前的土地財政模式,逐漸消除地方政府的賣地依賴。那些沒有活力、人口凈流出的三四線城市卻獲得大量土地資源指標,上海深圳這樣的經濟龍頭卻指標緊缺、供給不足,推動房價暴漲——這樣的倒掛現象將不再出現。一線城市的住房問題得到緩解,鬼城與空曠工業園區也將更少出現。如此規模的國土整體協調其他國家都未必有經驗(想想美俄鬆散的聯邦制,以及它們也沒有縱向的土地供給管理),還涉及到發改委、公安部、人社部、國土部等多部門的合作,是對我們國家宏觀調控和治理能力的很大挑戰,一旦做成了,我們的治理能力會上一個大台階。
差別化的政府績效考核辦法,則是對過度同質競爭格局的釜底抽薪般的一招。各個城市的經濟體量、發展階段、發展模式、區域定位和職能越發不同,賦予當地政府的任務自然應當不同,有怎麼能適用同樣的GDP挂帥的考核標準呢? 「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概念自2011年提出之後,在應用方面一直不甚明確,因為不像有衛星輔助的、定量的、用來管土地供給的國土規劃,以及技術性更強的、用來管市場管項目的城鎮規劃。現在卻總算明確了主體功能區的任務:就是(中央)政府用來管(地方)政府的。以主體功能區為依據劃定差別化政策的適用地區,也劃定不同的政績考核標準適用地區,可謂正得其所。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2012
區域協調、人地掛鉤、差別化考核,這三點只是瓦解地方政府過度競爭,走向宏觀調控的幾個主要方面,「十三五」中還有許多相關的內容,例如「解決中央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的財稅改革,等等。種種跡象,字裡行間都指向了:
在國內外形勢發生變化的時刻,我們需要,也正在走向一個更加重視宏觀調控和區域協調的發展格局。
5
城市展望:座次已定之後
《2010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指出 「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廣州、青島、天津、蘇州、高雄」
有人說,「這個報告吵得沸反盈天,上海哭了,北京怒了,廣州傻了,青島笑了,大連呆了,天津火了……」
而實際上,這不過是讓人眼花繚亂的眾多城市排名的其中一個,是那個激烈競爭時期的縮影。
中國一二三線城市排名頻出 有意思嗎? 來源:山東商報
而現在,我們要知道,國內城市間的競爭已經準備落幕了。
在改革開放初始時,每個城市都不清楚自己在全國到底是個什麼位置,就像眾多的個體戶還不知道自己未來可能會坐擁萬金。「不負春光 野蠻生長」說的正那是個野蠻而美好的時代,對城市和個人都一樣:大家都是從零開始,摩拳擦掌,想做就做,一切都是未知,一切充滿可能。
而現在,一個城市再說自己不清楚自己在全國體系中的大概位置,就像一個人再說不清楚自己收入處於哪個階層一樣,未免就有些睜著眼睛說瞎話了。在經濟環境不再繁榮的年代,競爭的負面效應頻出,不再有機會讓每個城市都去均等的享有最大的經濟發展自由。
1992-2010 中國夜景燈光地圖,燈光基本能代表發展程度,可以看出地區間的差距顯著拉大 來源:NASA-NOAA
全面競爭格局,將在宏觀調控下形成分門別類、局部競爭的格局。
繼續拿狼群來比喻,那就是有些狼會變回狗,負責看家;那些強壯的狼會吃飽喝足,去和草原上與其他的肉食動物爭鋒。「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十三五」 第三十三章)已經透露了這個訊息,那就是這些地區才是真正冠以「世界級」,從前城市規劃里各種定位於「城市XX中心」的那上百個城市可要重新掂量掂量自己了。
最近有篇挺火的文章名字叫「被割裂的北上廣深」,「割裂」一詞用的好,很好的表達了人們心中既有的觀念,覺得好像北上廣深原本和其他地方連成一塊似的。沒錯,最初深圳也不過是個小漁村,然而,現在已經不復從前大家都差不多,都有機會發展經濟的時代。
從今以後,北上廣深,或者說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就是要成為吸取全國精華的三個龐大的巨獸,它們還在競爭,但是是去和美國東海岸(紐約)、五大湖(芝加哥)、西海岸(洛杉磯)城鎮群,英倫城市群(倫敦),歐洲西北部城市群(巴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東京)這些世界上其他同樣龐大的城鎮群征戰。這群巨獸是一國政治、經濟、文化精華所聚,它們在爭奪全球的權力、資本、人才和創新,它們的勝負事關一國國運,乃至未來世界的走向。
(點開大圖)2012年世界夜景燈光地圖,幾大城市群清晰可見 來源:NASA-NOAA
對於其他城市而言,並不是說地方政府的競爭會完全消失,但是會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並且不都是比拼經濟發展,三四線城市間會互相競爭公共服務水平,產糧縣和產糧縣之間會競爭糧食生產。就像是對負責看家的一部分狼群成員來說,能夠看護好幼崽,保障後方的安定,在狼王眼中,對整體的作用可能還大於它們費老勁出去爭來的幾兩瘦肉。
而某些水源地、生態保護區、地震斷裂帶上的城鎮,那真真是它們不發展還比發展了對整體的貢獻大一些。上游建個小化工廠小水泥廠,造成的污染損失可能還大於創造的GDP,還是過剩產能。過去,它們是無奈被分稅制以及地區競爭格局綁架,不得不走招商引資、土地財政、工業化的路徑,否則連當地的現狀都難以維持下去。而以後,可能它們只要安靜呆著,就有足夠的錢可拿。生態保護補償的方式建立起來,會從全國層面去補償他們未發展的錯失,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也有中央政府更多補貼。
在分門別類,局部競爭的格局下,「城市競爭力排名」,「城市戰爭」之類的提法失去意義。
雖然在上一個時期還算吃香,但現在就說不定只是地產商們的把戲或者媒體們的狂歡了。把不同職能不同定位的城市放在一起比較,既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誰也不用「哭了」、「怒了」、「笑了」。因為本來就分工不同,一線城市負責掙錢養家,邊遠山區負責貌美如花。
在分門別類,局部競爭的格局下,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最重要的是先在全國體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出色的完成本職工作是第一步,然後試圖去與同樣位置的城市競爭和超越,要是一開始把自己的門類定錯了,既不能換來有效的發展,也不會得到上級的認可。
座次已定,搶凳子的遊戲已經結束了,現在是排排坐吃果果的時間
結語
本文的邏輯是:
① 「地方政府競爭」模型,是指兩三千個地方政府像企業一般比拼經濟發展的經濟格局。
② 由於國際的繁榮環境和國內的改革紅利,地方政府競爭助力了過去中國經濟高速發展。
③ 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了變化,競爭格局逐漸不適用。
④ 不適用性表現在競爭正面效應減少而負面效應加劇。
⑤ 「十三五」規劃提出區域協調、人地掛鉤、差別化考核等新的調控目的和手段,透露出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趨勢,競爭格局開始崩解。
⑥ 國內城市間的競爭將相對減弱,形成分工體系
⑧ 對城市而言必須對競爭保持清醒,找准自身定位可能更為重要
當然,國家經濟格局這樣的宏觀變化,也是以數以五年計的宏觀時間尺度去進行。而我在此,僅僅是以「十三五」規劃發布的當前,作為一個觀察宏觀變化的節點。
至於後來的轉變發展,讓我們隨著我們的國家一起期待。
---------------
同答案:
世界上正在發生著哪些國內少有人關注的重要變革? - 周看看的回答
城市周看 為思維尋找盲點,為城市尋求共識
微信訂閱:cityzhoukan
別管那些不著調的說法,在中國不要看怎麼說,要看怎麼做,看一下國 省 縣 鎮四級稅收入分配就可以了,在稅收上現在是國家拿大頭, 省級拿中頭。縣級拿零頭,支出上正好倒過來,縣級城市除少數背靠城市群和已發展出自己特色產業的少數城市外根本沒前途,在很多人口密集省份的縣級市,平時快見不到年輕人了,在中國最豐富的人都缺。沒人沒錢還談什麼發展。中國是一個大國,全世界的機會都給中國也填不飽肚子,註定有多數地方和人根本沒機會挑三揀四,中國是權力社會 錢跟權走,人跟錢走。現實是多數小城市連自身人口都養不活,更別提吸引外地人發展了,但是個人發展不等於城市機會多寡,你只能跟著你自己的機會走,有機會趕緊抓住,管什麼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有自己事業的人大城市的擁擠小城市的寂寞那都不是事,有好機會非洲我也不會猶豫,閑的蛋疼才在乎這些呢,沒事業沒選擇的人就別挑三揀四的了,把自己交給命運擺布,別想太多了,想多了人會瘋
先說結論: 未來城市戰爭對人口的爭奪會愈演愈烈。慢慢形成強者恆強的局面。北上廣深吸引力會繼續,尤其是對高端人才。但最大的贏家可能是三大城市群內的明星城市,以及5大區域中心城市。如果你不想在留在北上廣,這些城市可能是未來的首選。而家鄉的小城市可能是逃不回去的,像東北很多城市人口外流的情況會在全國蔓延。中國人口雖多,但十餘個城市群必將聚合80%以上的人口和產業。
此前,《第一財經周刊》發布「新一線城市」報告,除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又有成都、杭州、武漢、天津、南京、重慶、西安、長沙、青島、瀋陽、大連、廈門、蘇州、寧波、無錫,被重新評估為「新一線」城市。不管你承不承認「新一線」這個說法,這15個城市無疑都是二線城市裡的明星。
凱撒是這麼看的:搶人口,搶產業,搶商業,搶基礎設施,中國城市之間的戰爭正愈演愈烈,而一財的新一線榜單就是城市戰爭的階段性戰況報告!
人口爭奪戰
看城市:
人口戰爭戰況正發生變化,從2000年開始看,前十年的人口贏家是北上深,以及蘇州東莞等長三角珠三角經濟發達城市。蘇州在新世紀從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城市,迅猛增加為常住人口1300萬人的城市(蘇州代管的縣級市吸引了一半的人口),人口的迅猛增長導致了蘇州房價終於被點燃。
2010年,城市間戰況開始發生轉變:
本輪人口爭奪戰的大贏家:天津、重慶、鄭州、武漢、長沙
小輸家:蘇州、無錫、寧波等對外經濟發達城市,人口增速放緩
大輸家:瀋陽、大連人口持續流出 近5年人口增速最快省份的是廣東,尤其是深圳和廣州,深圳5年增長了102萬,廣州增長了80萬。
單個城市方面,最大贏家是天津,5年增長247萬人口。一大批重大投資項目帶來的產業擴大,經濟高速增長吸引來了大量人口。
長三角快速增長後開始放緩
近五年,江浙的人口增長率都是百分之一點幾,除了產業升級導致打工人群減少外,生育率較低也是原因之一。但這是按省份來算,如果細分到市一級,則分化明顯:長三角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常住=流入863萬人,伴隨著人口大量流入,房價也是節節暴漲。這一趨勢在2015年開始放緩。
5大區域中心城市的崛起
除了三大都市圈外,人口流入主要集中在鄭州、武漢、成都、重慶、廈門五大區域城市。中部地區,武漢和鄭州都在進行大規模城市建設,同時也吸納了中部地區的大量人口。中南地區的長沙人口增長也很快。
重慶比較奇葩,在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負增長6.67%,但2010年之後人口增加了7.7%。隨著承接沿海產業轉移,一系列電子巨頭落戶重慶,重慶人口開始迴流,經濟也隨之迅猛增長。 廈門受限於城市規模的狹小,人口基數本身比較小,但近年來人口增長迅猛,外來人口已經是戶籍人口的兩倍,成為名副其實的移民城市,房價也暴漲到了驚人的程度。
瀋陽大連等東北城市人口崩塌
瀋陽和大連五年流入人口在50萬左右,而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東北的人才外流,產業空心化問題已經比較嚴重,即使國家投資也無力回天。
上海人口出現負增長
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比2014年減少了10萬人,降幅為0.4%。雖然數字不大,但是對於多年來習慣了人口增長的上海還是足夠警醒。 此前,網上廣為流傳的《上海不是深圳的對手,浦東也干不過前海!》的文章,作者是深圳大學教授,廣東省政府參事魏達志,文章說「上海的央企、地方國企佔比過大,比不上深圳90%都是民企的創新動力。深圳10年時間就會趕超上海。」雖然10年的時期難以預測,但深圳近年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超過上海,上海也確實在經歷產業調整,結構轉型之痛。
如果華為和騰訊的員工都無法在一線城市買房,那麼吸引人才和轉型升級將變得更難,深圳已經感受到了房價對企業的壓力,一篇《別讓華為跑了》一時刷屏,給深圳敲了警鐘。上海2040城市規划出台,以地控人的思路,也預示著未來房價更會大漲,上海在樓市的後半程開始反超深圳,房價已經開始超出白領階層能負擔的範圍,未來很可能會變為國內國際資本的遊獵場,而不是創新人才安家立業之所。
看歷史
回顧中國的城市移民史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從上海,到深圳,到蘇州,到重慶,每一個城市外來人口大量湧入的時期,就是城市發展最快的時期,沒有例外。
「人口多,底子薄」,馬爾薩斯陷阱,環境容量論,城市病……可能中國大多數人都對這些辭彙不陌生,並且信以為真。 沒有什麼「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只有在農業社會才是負擔,因為即使成倍增加勞動力,也不能成倍增加農業收成。而工業社會以後,發展的邏輯變了,成倍投入人口就會帶來成倍的財富創造。當我們只能依靠農業創造財富時時,可以計劃生育,歐洲貴族也有近似的減少生育的制度。但是工業化以後這個道理就不成立了,更別提信息產業時代。
現代經濟的發展在於分工,而分工的前提是人口的聚集。只有千萬級別的人口聚集,才能大量產生高端產業。規模就是力量,只要中國經濟想要向世界產業鏈攀登,人口的聚集就是不可避免的。
當我們還在怕城市過大造成城市病的時候,當我們還在抱怨人多擁擠,車多擁堵的時候,中國的人口現實正在發生深刻的改變——中國人口紅利正在消失,人力資源正在萎縮。 那麼問題來了,未來總的人口少了,可是大城市又要為了產業聚集人口,怎麼辦?抽水啊。全國人口絕不是一起少,而是大城市對小城市進行人口抽水,一線城市和二線明星城市人口繼續增多,而其他城市人口流失。大城市之間也不會是平均的,必然爆發人口爭奪戰。
結論: 未來城市戰爭對人口的爭奪會愈演愈烈。慢慢形成強者恆強的居民。而家鄉的小城市可能是逃不回去的,像東北很多城市人口外流的情況會在全國蔓延。中國人口雖多,但十餘個城市群必將聚合80%以上的人口和產業。
作者:頭條號 / 相信凱撒
鏈接:搶人搶產業搶商業,城市戰爭已打響,新一線15城哪家強?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題主抱著一個不正確的觀念提出了這個問題,即中心城市人口繼續增加是「不合理」的,中小城市吸引人口是「合理的。實際上並非如此。
首先,歐洲單個國家內往往人口分布是集中的。比如英、法首都與第二大城市有著巨大的差距。而有多個中等城市的國家大多有深刻的歷史、地理原因,比如德國,統一較晚,原來人口流動受到封建小國邊界的限制,故沒有形成全國性大城市。
其次,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是合理的,是大勢所趨。大多數工業國家人口都聚集在少數幾個大城市。大城市效率更高,更容易接觸到先進的商業、文化、娛樂,物流成本更低。
第三,不僅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合理,大城市自身緊湊也有利於效率的提高。排名第一 @曾大雄在為什麼人口會流向大城市的問題上說得很好,但是對於擴大面積這一點不能同意。同樣的經濟水平下鬆散型城市城市病更多。典型如舊金山/紐約對比洛杉磯,後者著名的光化學污染事件,還有天天癱瘓的路網,都說明著類似現象。城市只有密度足夠大,才能有效利用大容量公共交通和其它公共設施,才能在一定空間內產生競爭力。多個小中心與一個大中心的創造力是不一樣的。
至於北京為什麼城市病嚴重,那是單純北京的問題。北京的格局、北京的路網、北京的快速路模式、北京的地鐵車型、北京的衛星城模式,滿滿的槽點。你看上、廣、深有那麼痛苦么?新一醬用官方數據說話——人口都在湧向這些城市,不是只有北上廣哦!
新一醬花了一些時間搜集了一些資料,選取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數據,以及統計公報能查詢到的最新年份——2015年的人口數據,覆蓋了99座城市。
(ps本來我們整理了2009年到2015年之間所有地級城市的統計公報,並提取出了這7年間各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數量。然而數據太令人失望了——的確,每座城市都有人口數據,但它們多數只是戶籍人口、常住人口或者總人口中的任意一種。統計在一起,只有27座城市擁有7年內完整的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數據,這還不到330多個地級城市的10%。新一醬原本想分析人口結構逐年變化的願望落空了。)
中國主要的城市群有21個,其中國家級城市群有11個,除了我們熟悉的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還有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哈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
我們把這99個城市劃歸到它們所在的城市群中來分析,最終結果以城市群中有數據的城市的平均值來體現。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統計口徑中並沒有外來人口的統計,我們簡單地拿常住人口減去戶籍人口,以計算出的非戶籍人口數量來表示外來人口。
可以看出,儘管2015年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外來人口的數量較2010年平均增長了3.6萬人和3萬人,但外來人口的佔比分別下降了0.4%和1.2%。而外來人口數量增加最多的是京津冀城市群,平均增加了85.2萬人。
從城市來看,六年間瀘州、武漢、天津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都大大增加了。
注意,我們看的是增幅,不是基數哦~
瀘州就是那個瀘州老窖的四川瀘州,作為長江上游的港口城市,它的外來人口佔比變化在有數據的99座城市中最為明顯。
瀘州2010年外來人口佔比的數值還是負數,也就是說瀘州的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少83萬人。到了2015年,外來人口佔比上升至18%,瀘州的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多了77萬人。
北京、上海的外來人口數量並沒有大家預想中增長得多。與2010年相比,2015年京滬兩城的外來人口數量各增長了119萬人和98萬人。而在車程距北京僅125公里的天津,外來人口增加的數量是北京的近2倍。
西雙版納和三亞的外來人口增長離不開旅遊城市的屬性。有關買房、租房去三亞過冬的候鳥老人的報道,每到冬天就會出現。根據當地政府的統計,每年約有40-50萬退休老人來到三亞,而當地2015年的戶籍人口也就57.25萬人。顯然大批量旅遊、度假性質的外來人口的進入,也會相應吸引更多的服務業從業者。
外來人口數量的增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吸引力,用更直觀的話來解釋就是工作機會和生活質量的平衡度。深圳2015年有783萬的外來人口,總量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外來人口佔比也僅次於東莞位列第二,高達69%,不過,深圳的外來人口佔比和2010年相比下降了7%——這與深圳相對寬鬆的落戶政策也有一定的相關度。
如果我們單看外來人口數量增長與減少的圖表,同屬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重慶和成都,六年間外來人口的變化相差很大。不管是2010年還是2015年,重慶的常住人口都比戶籍人口少,流出現象嚴重,但卻在逐年迴流。成都的常住人口一直比戶籍人口多,但六年間外來人口卻在不斷減少。
知乎上有太多關於回去還是留下的回答,新一醬陳述了一下我們看到的數據。To be or not to be還是要自己決定。新一醬總是覺得,所有的決定都是對的!與其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不如踏出那一步,不要再回頭。
以上。
我明白中國很多年輕人都想去大城市工作。 大城市生活最豐富,什麼都有。大城市教育,醫療等資源最佳。在大城市工作多有面子,薪水也高。這些我都知道。
中國要繼續城市化這我不反對,這是每個國家發展過程必然的結果。但是,城市化千萬不要全部聚焦在最大幾個城市。這樣將導致嚴重的失衡。
我很贊同中央的長期規劃的目標:把城市人口分散在大中小城市。不過要強調,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要自由,自然,不強迫。
戶口制度遲早得改革,或者徹底撤銷。城市教育,醫療,社保等福利限於擁有城市戶口人口是不可持續的。你在哪個城市工作交稅就應該在哪個城市享有福利。如果這樣對城市政府負擔太大,那福利應該全國化,不按城市分配的。
我要發布預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大城市。大城市節奏快,競爭激烈,生活費昂貴。如果你沒有很好的學歷,沒有很好的人際關係,而不願意吃苦,還是別去打城市。在大城市流動人口的日子過得很辛苦。要嗎在擁擠的貧民窟租房被當地人小看欺負,要麼在偏僻冷清的工業園區每天做千篇一律的枯燥工作。這是你想過的日子嗎?
中國需要優化她的中小城市,提升中小城市的吸引力,激勵國民合理分布在國土的各個角落。
我想起來美國。美國和中國一樣有幾個特大都市區—紐約,洛杉磯,華盛頓,灣區—是全國薪水最高,對時尚年輕人最有吸引力。這些城市各有各的特長(紐約-金融,洛杉磯-影視界,華盛頓-政府,灣區-科技)。但是美國也有很多中小城市很不多。雖然薪水沒紐約,灣區高,但由於是生活費也相對低也沒必要灣區那麼高的薪水。
Madison, Wisconsin
Austin, Texas
Denver, Colorado
Seattle, Washington
Atlanta, Georgia
Houston, Texas
Miami, Florida
Rochester, New York
Minneapolis, Minnesota
Salt Lake City, Utah
Portland, Oregon
Tucson, Arizona
San Diego, Californa
Santa Fe, New Mexico
Charlotte, North Carolina
Kansas City, Missouri
Columbus, Ohio
Ann Arbor, Michigan
在這種中小城市,你可以過很美好的日子。再說,高新的行業有在逐漸分散到這種中小城市。一個軟體工程師不用非要在灣區。哪裡能連上互聯網就哪裡生活!
我想看見中國未來幾年有往這個方向發展。其實,已經存在如此的趨勢。武漢,長沙,成都,重慶,西安都在往這發展。我想看更多三線(所有省會),四線(所有地級市)也往這發展。
讓中國每個城市變得更美麗,安全,綠色,具有經濟發展空間。這個需要好的長期規劃,好的政策,好的經濟激勵,好的城市社會和資源分配。
但是要提醒大家,不管規劃政策有多麼的好,最終確定城市的質量還是市民的素質。現在很多人指出中國大城市有兩種人:當地人,和外來(流動)人。前者在此城市有歸屬感,為城市驕傲,後者只是暫時溜達掙錢,沒的歸屬感,因此不愛這個城市(隨便扔垃圾等素質低的行為)。
問題部分是從農村剛來的人,還不懂城市的規則。這個問題目前相對突出,但是隨著時間會消失。更關鍵的是,城市(不管大中小)要讓所有居民感覺到歸屬感和自尊,要讓每個居民覺得自己是利害關係人, make every person a stakeholder in the city"s success.當然是儘可能的留在大城市。無論如何。
限制大城市人口,恐怕是我國幾千年來農業國家的慣性思維,從根本的角度說,就是執政者對管理城市依然是外行,並且外行到離譜的程度,尤其是北京,上海好得多。
在政策決定者的思維模式來看,事情的邏輯是:大城市問題很多--大城市什麼多?人多---限制人口--大城市問題得到解決。
大城市的問題和大城市的人口眾多,只是一個伴生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我們的政策依然會限制人口數目,但是這隻會更進一步增加大城市居住權利的含金量,更加刺激人口非常規地進入城市,而導致各種新問題,比如流民問題。
以北京為例,在不給於很多外來移民人口合法權益的情況下,相當多的外來人口沒有將北京看做自己的家園,而只是作為一個賺錢,尤其是賺快錢的地方。對於這個樣的根本不屬於自己的地方,為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為什麼要安居樂業?為什麼要不丟垃圾?都不可能。
實際上,城市的管理和調整,是必須建立在居民有合法居住權利與「我與城市一體」的心理基礎的。離開這兩條,任何城市管理都不行。
目前能做到的城市管理,就只有現在粗暴做法:平時放任不管,逢年過節重大社會活動全城清場乾淨利落脆眼不見心不煩。
很多生活在我們文化傳統的人,一聽超級大城市,就會聯想到雜亂與混亂,而 懷念田園牧歌的鄉村生活。
其實這只不過表明我們還不善於管理城市而已。
一、大者恆大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大城市本身並不代表錯誤和罪惡
大者恆大的馬太效應是客觀世界中一個非常普遍的規律,例如,鷹一窩可以生數個小鷹,那麼其中強壯的搶食能力強,強壯的小鷹得到食物更多,那麼它將更加強壯,更加強壯的小鳥搶食能力進一步增強,由此,一個正反饋形成。到最後,強壯的小鷹展翅高飛,而其它弱小的小鷹將會餓死和淘汰。這看上去是一個悲哀的故事,但是我們分析一下,強壯的小鷹是否是罪惡的?弱小的小鷹是否是應該得到照顧呢?真實答案是:一群不夠強壯的小鷹可能都無法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而馬太效應則保證一隻或幾隻強壯的小鷹能在自然的考驗下生存延續下去。
我舉這個例子也許不是很恰當,這個故事太殘酷了。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套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發展的上,情景是這樣的:大城市就是已經強壯的小鷹,而中小城市就是弱小的小鷹,大城市本身由於人口眾多,經濟和社會自然更加發達,所以吸引力強,而中小城市人口少,經濟和社會發展落後,所以吸引力低,不斷的被大城市搶走它的食物:人口和其它資源。這反過來導致中小城市進一步萎縮,吸引力進一步下降的負反饋。
最後的結局是大城市展翅高飛,中小城市被淘汰。
這個故事的結局比小鷹成長的故事容易接受多了,因為這個故事中,最後人們都快樂幸福的居住在大城市,中小城市衰退和被淘汰並非是一件真正值得悲哀的事情。
我們來看看真實世界高度發展的大城市的真實情況:
————
日本東京都市圈(面積1.34萬平方公里),人口3700萬,佔全國人口的28%
俄國首都莫斯科,1200萬,佔全國人口的8%
法國首都巴黎都會區(面積1.7萬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佔全國人口18%
英國首都倫敦都市區(面積8400平方公里),人口1400萬,佔全國人口22%
美國紐約都市圈(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佔全國人口6%,廣義紐約都市圈人口6500萬,佔美國人口的20%
德國魯爾城市群(面積1萬平方公里),人口1100萬,佔全國人口13%
我們看到,幾個充分發展的國際發達城市中,馬太效應非常明顯,像日本有超過四分之一都人口都住在東京都市圈,美國紐約也佔了至少6%的全國人口比例。
我們再看看北上廣:
北京(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佔全國的1.5%
上海(面積6340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佔全國人口的1.7%
廣州(面積7400平方公里)人口1300萬,佔全國人口的1%,廣佛兩城總計人口210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5%。
從城市人口聚居比例來看,中國的特大城市與國外差距相當明顯,這表示中國的城市發展水平還不高,與充分發展的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差距。
二、 大有大的好處,大城市勞動生產率平均比小城市高30%
I、有研究表明,大城市的勞動生產率平均比小城市高30%,這意味著什麼?同樣的勞動力數量,如果合理居住在大城市,其產值將增加30%,這是非常驚人的效益。我們拿快遞業舉例,如果大部分人口都聚居在少數幾個大城市,那麼將顯著的降低物流成本,電信、工商業、文體等產業同樣如此。
II、大城市增加了民眾生活的品質,因為許多城市設施沒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是無法實現的,比如說國際機場、大型體育館和體驗設施、劇院、大型購物商城等等。
III、大城市增加了就業機會。大城市人口眾多,所以消費需求更大,需要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在大城市,人們可以更容易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工作。
IV、大城市更利於企業發展。大城市更容易找到企業發展需要的工人和僱員,科技企業扎堆北京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於此。大城市消費需求龐大,更利於企業行銷和推廣產品。
V、大城市生活更豐富多彩。大城市人口足夠多,文娛需求龐大,所以有更多的文化娛樂場所和設施,我們在大城市能有機會認識更多的人,生活比小城市會更豐富多彩。
三、中國北上廣大城市病嚴重,罪魁禍首是城市規模太大了嗎?
談到大城市的優勢,有人會反駁,中國的北上廣已經人滿為患,污染嚴重,城市擁擠不堪,你還鼓吹髮展大城市,你是不是有病?
我來解釋這個問題:
I、中國大城市確實人滿為患、污染嚴重、擁擠不堪,城市超負荷運行,那麼罪魁禍首是城市人口太多,規模太大了嗎?
我們先對比下國外的大城市:
我們拿日本首都東京和中國首都北京來對比,
日本東京都市圈人口3700萬,北京2000萬,東京人口比北京多85%;
日本東京都市圈面積面積1.34萬平方公里,北京面積1.6萬平方公里,東京面積只有北京的83%;
東京人口密度2761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1250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只相當於東京的45%。
但是日本東京的污染和城市擁擠問題相對北京而言要好很多。為什麼北京人口密度小,反而城市更加擁擠,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我們再來看一個數字,北京雖然有1.6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土地,但是北京市區建成區面積只有1400平方公里左右。東京核心區面積2188平方公里,居住了1300萬人,密度5900平方公里人,而北京則是1400公里的城區居住了2000萬人,密度1.42萬人平方公里,其居住密度是東京的2.4倍!
這能不擁擠嗎?能不污染嚴重嗎?能不塞車嗎?地鐵能不擠破頭嗎?(何況北京的城市軌道交通規模遠小於東京)
如果拿北京和台南第一大城市高雄比,北京建成市區面積是高雄的3倍,但是人口卻是高雄的7倍,城建差距可想而知。而且台灣總體的人口密度是大陸的4~5倍之間。
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大城市擁擠的根本原因不是城市規模和人口太多,而是城市建設嚴重滯後於人口的城市化進程發展。
上圖:北京建成區。加上通州、房山這些地方。滿打滿算也就是1800~1900平方公里之間。
上圖: 東京。建成區在3800平方公里以上,是北京的2倍。
你能想像在這個區域里種成千上萬畝棉花和玉米高粱是多麼荒唐的事情嗎?而這種事情正發生在北京,而且受到法律和行政的雙重保護。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受到國民大腦中意識的保護——『耕地保護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是對的』。
相比之下,北京的城區面積只有東京的1/2左右。與東京在衛星地圖上一比無疑相形見拙。就這樣,北京市政當局還千方百計把人趕出北京。人都趕走了,如何發展?保持現在這種大農村的模樣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了?難道不是打造成東京那種超級繁華城市才是真正的發展、真正的未來嗎?
上圖: 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區面積1800平方公里左右。旁邊綠油油的都是稻田啊!
日本土地少不具代表性?我們看看土地遼闊的美國。紐約都會區彼此相連的無縫城區面積超過3200平方公里。
加州洛杉磯就更不用提了。洛杉磯城市城區面積高達4500平方公里以上。
四、是什麼原因妨礙了大城市的正常擴展,造成城市擁擠不堪?
我們知道,在我國目前的體制下,城市建設主導權是自上而下有政府來實施的,無論是城市設施建設和規劃,以及土地的供應和土地規劃也都是政府來決定的,而且在土地供應上,還必須經過中央批准,地方城市的政府對土地也沒有完全的所有權。當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從農村和中小城市移居到大城市居住的時候,這層層的、自上而下的官僚機制效率跟不上快速變化的城市發展狀況也是可以想像的。
所以,城市建設速度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上而下的土地審批機制,很難滿足地方城市的實際需求。
其次,城市建設緩慢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內心對城市規模的恐懼和錯誤認識。
五、我們為何對大城市規模的如此恐懼?
這說起來甚至有些荒唐,我們為何要對城市人口和規模如此恐懼?我們為何要限制大城市、特大城市、超級城市的發展?總結起來,無非是下面幾個論調:
1、城市人口爆炸論。到處都很擁擠了,再允許全國各地的人來到這裡,我們這裡房價要上天、公交、學校要擠爆了。
2、環境崩潰論。大城市人口太多,「超過了環境承載的極限」;
3、均衡發展論,中小城市持續衰落,所以要把資源向中小城市傾斜,保持「均衡發展」。
4、耕地保護論。城市發展佔用了「大量的耕地」,必須加以阻止,否則我們就鬧饑荒。
我們來逐條分析造成大城市恐懼症的這幾個流行論調。
I、城市人口爆炸論。
近10年來,大城市房價飛漲、公交擁擠、堵車、小孩入學難、就醫難、城市污染嚴重這些問題嚴重困擾著我們,我們輕而易舉的將這些問題歸罪與人口太多,城市規模太大,因為我們從小就接受了這樣的教育:人口是負擔,是消耗資源的消費者。我們又親身經歷了種種令我們生活品質嚴重受到影響的大城市病,對城市人口已經達到上限這種論調我們堅信不疑。
但是事實如此嗎?
我們仍然以北京舉例,我們假設如果北京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面積只有1400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那麼你確實有理由對城市擁擠感到憂慮,但是實際上北京只是一個城市,市區轄區面積達1.6萬平方公里,而且只要我們願意,把北京轄區擴展到16萬平方公里都沒有問題,一條法律和決議就可以了,即使如此這也不及中國國土的一個零頭。我們1400平方公里市區里住了2000萬人,這太擁擠了,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把市區擴大?為什麼不把市區周圍的農田和空地買來下用來擴大市區,我們可以把市區面積擴大3倍,這樣我們的居住密度就跟東京差不多了,如果我們把市區面積擴大4倍,那麼我們的居住密度就跟美國低密度城市洛杉磯差不多了,那麼北京人民大部分都可以住別墅了。即使把北京市區面積擴大4倍到5600平方公里,也不及北京現在轄區面積的零頭。是什麼理由阻止了城市的大面積擴展?你猜對了,是「耕地保護」,也就是所謂18億畝耕地紅線。
針對這個理由,在這裡我提出兩個問題:
1、為什麼要堅持18億畝耕地紅線,耕地不夠用了嗎?
耕地紅線是一個偽命題,但是在中國卻很有市場,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歷史上一直是一個農業國,饑荒的噩夢離開我們並沒有多久,歸根結締我們還是小農思想。我們忽略了經過50~70年代的人類大發展,糧食問題已經不再是人類的主要問題—在發達國家,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已經僅有5%左右,也就是說只要5%的人從事農業勞動,在現代科技條件下,就能滿足全國國民的糧食需求。我們看一下糧食畝產量和人口數量直接的關係:
1900年小麥畝產50公斤,人口16.5億,2010年小麥畝產已突破500公斤,人口70億。百年中小麥畝產增加了10倍,而人口僅增加了4.2倍。雖然現在70億人,但對耕地需求反而比百年前更少。
這說明一個規律:人口增長帶來的生產力增強,生產力增長帶來了糧食產品的提高,遠遠比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人類永遠不會因為人口過多而造成糧食短期,因為更多人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大。
2、哪裡種地不可以?大城市郊區的耕地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嗎?
可以看到,一邊是大城市市民在擁擠的城市裡艱難的生活著,一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城市郊區土地種植玉米和小米,另一邊是大量的中小城市衰退,農村、鄉村大量的土地由於城市化和計生導致的人口驟減,土地無人耕種在拋荒野草從生,這難道不是人為原因造成的荒唐困境嗎?
中國每年消失6萬個自然村,這些人很多是移居到城市裡居住了,這本是一件好事:在農村散落居住不僅生活水平差,而且資源利用率低,土地利用率也低。但是人已經移居到城市裡了,為何不允許城市、特別是大城市自由擴展到附近的農村?!我們為何要制定政策把我們自己城市關在籠子里?
ii、子女入學難和就醫難問題
許多人把子女入學難和就醫難歸咎於城市人口太多,搶了孩子的學位和醫院的床位,那麼,難道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不應該同步的擴大學校和醫院的規模嗎?對於教育和醫療來說,它是服務於城市的附屬服務機構,如果用腳和鞋子的比喻來說,腳是人口,教育和醫療等服務是鞋子,只有鞋子來適應腳的道理,絕對沒有讓腳來適應鞋子的道理,把教育與醫療的投入不足造成的困難歸咎於是城市人口太多是削足適履的荒唐道理。(北京前幾年因為生源減少甚至一度關閉了500多所小學)
退一步說,我們誠然可以把新市民都趕跑,但是我們的教育和醫療狀況並不會因此而得到改善,因為我們趕走了人口也就是人力資源、勞動力,勞動力減少直接導致城市能獲得的產品和服務的減少,從而使得城市生活水平的下降。
iii、城市環境崩潰論。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某某城市已經達到了環境承載的極限,不能再允許更多的人進入了,聽上去似乎冠冕堂皇,但是我們分析下這樣的論調裡面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
1. 如果城市市區的面積是定死的,假設北京只有1400公裡面積,無法做任何擴展,那麼隨著人口密度的增長,居住密度超過1萬人平方公里之後,在現在中國的科技條件和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下,堵車、汽車尾氣污染、高房價等大城市病將會顯得較為嚴重。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中國是一個國土遼闊的大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宜居土地500萬平方公里,高居世界第二。如果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現代城市寬鬆居住密度,13億人全部居住在城市,那麼城市佔用土地的面積為28萬平方公里左右,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3%,宜居面積的5% 。
而北京上海實際的居住密度達到了1.4~2萬人/平方公里,如果全國13億人按照北京上海居住密度居住,僅僅需要9.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能住完,僅僅比重慶市大一點的面積,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宜居面積的2%,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這麼擁擠的居住。
北京如果把其中1萬平方公里轄區全部建設成市區,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寬鬆居住密度可以住5000萬人。
2.所謂資源不足論。除了空氣、水、土地,其它任何資源都是可以人來創造的,土地的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了,我們絕對不缺,空氣是無限循環的,水也是無限循環的。水危機是近年來炒作最嚴重的話題,但是實際上水資源也是無限循環的,只是我們污染了太多的水資源,以至於能利用的水資源減少了,即使如此,水仍然不是一個問題。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已經降低到6~7元左右,加上運輸及污水處理成本,送到城市手中,售價也不會超過超20元人民幣,按照城市人均年用水50噸計算,每人的水費支出為1000元,所以水資源問題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
其他還有什麼資源問題?難道地殼承受不了太多人的重量會崩潰嗎?
3. 轄區面積小,人口密度真的不低了,這種狀況並不常見,比如說深圳,深圳面積只有2000平方公里,而常駐人口達到了1200萬,加上有大量的工廠,所以深圳人口密度高居中國第一,為6000人平方公里,為北京上海的4倍以上,即使如此,深圳的大城市病並不比北京上海更糟糕,因為深圳的土地利用和開發程度較高,真正的市區面積甚至超過了北京。
綜上所述,如果限定城市的面積,不允許城市擴展,那麼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大城市病將變得嚴重,現有科技和城市管理水平下,市民的生活品質確實可能下降,但是如果允許城市按需自由的擴展和建設,那麼將不會存在什麼問題,城市規模將得到發展,城市生活水平將會提高。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允許大城市不受耕地保護、土地審批的制約,給城市擴展自由的空間。
六、除去我們的心魔:我們為何以不和邏輯和常理方式敵視城市發展。
我們可以看出,城市發展原本應該是我們樂於見到的景象,但是我們的心魔引發的政策限制了城市跟隨人口擴張同步擴張,由此引發的城市擁擠問題和大城市病,進一步堅定了城市人口太多規模過大是災難的想法,由此我們在限制大城市發展的錯誤上有去無回,越陷越深。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這樣不合常理的思考問題?
究其根源,我們從小從教科書上就接受了計劃生育的宣傳的影響,這些思想反覆灌輸到我們的腦海中,深入了我們的內心,以至於我們無需思考就能得出下面的結論:
「人多底子薄」 — 意思是,人多是一個問題。
「人均資源少」 — 意思是,資源是天上掉下的餡餅,而不是人的勞動成果。
「少生快富」 — 人少會更富裕 —實際上這完全違反最基本的經濟學常識。
「人口是負擔」 —好像人就是只會吃,而不會生產勞動的廢物,即使會勞動,也無法補償他所消耗的資源 —這實在匪夷所思,難道現在高度發展的人類社會是天上掉下來的?
以上這些思想,都是教科書上反覆強調的,我們對上述理論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完全失去了再反思的能力,如果誰提出與此相反的意見,我們肯定會先反駁,而不是反思,因為人類從來都是習慣主導理性的動物。
近些年來,歐洲極左環保思想的興起以及被左翼控制的美國好萊塢,也不斷的通過各種媒體向我們傳輸類似的思想,就如同《黑客帝國》里的台詞:人類是病毒,他們在不斷的蠶食地球母體,直到毀滅。
這些極左思想產生的根源在於傳統宗教信仰在西方和東亞地區的衰落,西方和東亞都失去了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自己無知的理解,自我膨脹的結果—他們開始以上帝的角度來判斷這個世界,他們自認為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可以來決定地球的未來。對於這個問題,我簡單講到這裡,如果深入討論下去,那將是另外一個龐大的話題。
中國城市若想自然而然的發展下去,我們首先要除去自己的心魔,除去城市規模增加是災難的錯誤想法,這很困難,但是我們必須反思,否則我們就是自我設限的跳蚤,我們自己會傷害我們自己,我們如果內心是侏儒,那麼我們不可能變成巨人。
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未來的城市將是也必將是這樣:
限制人口增加,也就等於了限制城市發展,未來的城市只會是這樣:
//----------------------------------------------------------------------------------------------------------
後記:
1. 有人批評說這個回答有點答非所問的嫌疑。我這裡解釋一下,我之所以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常識。但是在中國卻有那麼多人迷失在這個問題上,所以問題不一定是好問題,但是問題的背後卻反映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中國太多人對大城市存在著不正常的誤解,從普通市民到決策者都被一些流行在中國的觀點所絆倒了,反大城市的風力很足,從民間的逃離北上廣,到官方的限制5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發展。以至於我們彼此之間互相傷害。所以我在這裡把中國大城市問題的本質、問題和起因的思考一併寫成這篇文章作為答案放在這裡,我很高興有人支持我的觀點,我對此非常感謝。
2 .我注意到有人批評我文章缺乏「辯證觀點」,我是這樣理解的,事物固然具有兩面性,但是我們認清兩面性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明了的認識到黑白對錯,而不是說什麼事情都有對有錯,那就沒法說清,就是搗糨糊了。在此我重申:大城市是順其自然的發展結果,大城市無罪。
3. 在大城市問題上我們都是我們錯誤觀念的受害者,城市管理者制定各種政策限制人的流入,結果就是城市發展停滯到衰退,東莞就是最好的例子。保守的城市發展規劃讓我們空有世界最廣袤的國土,卻不得不擠用畢生的積蓄買個鴿子籠生活在裡面,忍受著過度擁擠的居住環境帶來的困擾,並且認為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有戶籍的市民用厭惡的心態對待新加入城市的兄弟姐妹,認為他們的到來讓城市更糟糕了。沒有戶籍的市民有些最終不得不離開繁華的都市,他們受到了傷害;留下來的,也不得不忍受各種不公平的待遇,他們失去了應該有的幸福。在這個問題上,只要我們還沒有從我們的誤區中醒來,那麼我們都是受害者,沒有誰會是贏家。
4.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思維定勢是極難改變的,我的這一篇小小的文章本來么有報太多希望,但是有人說顛覆他之前的觀念,讓他看清楚了一些問題,這讓我很欣慰,我覺得哪怕只是積極影響了一個人,這篇文章也是值得的了。我知道這篇文章改變不了任何東西,但是我們的思想能改變這個世界,只要有足夠的人從錯誤的城市觀念中走出來,那麼我們就有可能停止支持和實行那些彼此傷害的政策,和睦幸福的居住在我們喜歡的地方,彼此相愛。我祈禱這一天快點到來。
5. 結合chenqin君的回答,我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就很清楚了。
關於中國人口『問題』的來龍去脈,我寫了另外一個答案,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政府為什麼要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 臧大為的回答
=========
請關注我的公眾號aomitansuo (奧秘探索) :
http://weixin.qq.com/r/YXUmPgTErVnSrUBd9yB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會第一時間分享新的文章和轉發一些值得一讀的東西。
========
硬廣區:
安踏特步361看不上,耐克阿迪新百倫又買不起,導致現在沒有鞋穿怎麼辦? - 臧大為的回答 - 知乎
長期的均衡當然是絕妙的,前提是我們別在短期內死掉。
上面的經濟學模型很有意思,我給了個贊。但是經濟學嘛,就是這麼回事: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做起來就不是這樣了。上面的各個大答主都犯了一個經濟學中常有的幼稚錯誤:均衡不是在幾個算數題中自動發生的,而是在人類大量的努力下逐漸達成的。
一句話:高樓好蓋,地鐵難修。
京滬之所以嚴格控制人口,與其說是戰略問題,不如說是戰術問題。拿西方國家比較健康的城市模式來比中國其實是有失偏頗的,因為沒有哪個國家的城市擴張趕得上中國的幾個大城市這樣快——不是說他的這個說法不對,而是說長期中成立的東西不見得短期中成立。與其說是統治者怕城市過大,不如說是統治者怕城市增長得過快。上海還好一些,體現在北京則尤其明顯。
好的城市規劃如同空氣,平時你覺察不到,只有它不好的時候你才能感覺到。北京的問題就在於——它已經這樣了,你罵也沒有用,沒法核平北京重新建一個。城市的建設不是說人口增長了自然就能跟得上的,配套設施不是自然就有的。得建。在短期內,北京的環境容納量沒法增長,所以就只能控制人口不往裡進。別忘了,在短短十年前,北京的地鐵線路還只有三條。這個擴張速度我們只能理解為是在補欠賬。
就這個速度,到2015年底,北京地鐵才能達到紐約地鐵2007年的水平。
現在做的,包括修地鐵、優化城市規劃、遷通州、京津冀一體化,南水北調,本質上都是在增加北京的環境容納量——或者說補環境容納量。在環境容納量內,控制人口合理增長,這是短期中我們必須做的戰術問題。不能好高騖遠,希望瞬間達到均衡。
長期的均衡當然是絕妙的,前提是我們別在短期內死掉。
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對於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是長期的,但是特大城市的人口會繼續合理增長。同時,隨著容納量和人口之間的缺口被逐漸填上,城市環境會變好。我對中國大城市的未來是有信心的。
人口的下降倒不是問題,我們剝奪的是鄉村的過剩人口。
反正是沉底的答案,先給結論吧,如果是一般人,沒啥特別好的資源,沒啥特彆強的優勢,沒啥特別大的野心,不一定非得是留在北上廣,但是不建議離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如果不是,自己根據情況選。
原因,城市群做大好處多於壞處的原因在排名五六左右的臧大為的回答中已經提到過了,但是,注意,是城市群,不是一個巨型城市大怪物,臧的回答混了這兩點。他在展示的東京其實是東京、川崎、橫濱,甚至包括千葉,以及更多的三線城鎮。所以,城市群是存在成功樣板的,而且規模優勢明顯。
即便如此,東京在日本的分量絕不可能出現在中國,(國情論來了),如果一個城市GDP佔全國百分之十,那麼,它對於全國經濟財政等方面的影響不可忽略,當地長官就行了王侯啥的了,上海市長成了吳侯,廣東書記成了鎮南王,這還了得……
所以,大怪物城市在中國不太可能出現,但是,城市群是必須的,也是符合經濟規律的,城市群的意義在於在經濟的區域分工,不同環節不會一鍋粥擠在一起最後無法聚集形成集群和特色,但是也不會分隔太遠,導致交流成本高。
當然,具體你去哪裡跟城市發展關係真的不大,在知乎上侃侃而談的答主們,侃完了還得地鐵里擠成豬,還不一定有條件在高架上堵成狗(想想牌照和車位吧)。你的生活好壞與否,跟城市大小沒什麼必然關係,於你自己的能力有很必然的聯繫。在北京地下室,在上海筒子樓里追夢,年輕折騰兩年是成長的資本,說不定能成功呢……,過了30接著折騰那是傻13。並且,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必須選兩個極端的選擇,不在上海北京也不是必須回山溝溝,退半步就是海闊天空,蘇州不比上海差多少,珠海也不比廣州差很多,但生活壓力差別就大了。說到教育,我不相信住在北上廣破舊的二手房裡整天跟孩子絮叨為了學區房付出了多少努力的家長能培養出樂觀開朗自信的後代,教育資源再好,沒健康的心態一切白搭。
個人覺得題主的答案就在問題裡面,不平均的資源分配帶來不平均的人口分布。
拋磚引玉,嘗試從幾個角度說一下吧。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大城市較中小城市有更多吸引人的地方:
1.醫療
有更多的三甲醫院集中在大城市,有更多的先進醫療設備在大城市,有更多的專家醫生在大城市
。所以你如果不相信小鎮醫生對你身體的把控能力的,你還真的往大城市跑跑。
這倒不是玩笑話,身邊就有個朋友在當地醫院被判了絕症,想好遺言鬱鬱寡歡的跑到帝都就診。大
夫對他說,你這病,吃兩副葯就好了。結果過了兩個月,還真就好了。
2.教育
不單單是小學、初高中教育水平上的差別。某些大城市教育層面的吸引力更多來自於偏低的高考分
數和更多的保送資格。有多少人不是因為自己,而是為了子女留下來的呢?不在少數吧。
3.工作機會
更多的機關企業,更多的工作崗位,意味著能讓你找到中小城市沒有的崗位和更適合你的位置。
4.收入
個人為例,從一個二線省會城市到北京,收入翻了一番。
5.人生理想
理想可以讓人啃著速食麵住地下室也要留在這裡,因為別的地方給不了。
6.交通
無論是市內還是出市,無論是公交地鐵、火車飛機,出行都要方便許多。
7.文明程度
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車不讓人人不讓車這種現象會更少,生活更簡單也更舒心。
8.虛榮心
你說在北上廣工作,家人朋友陌生人甚至路邊的狗都會覺得你特牛逼。
所以為了這份面子,很多人還是要削尖腦袋往裡面擠,或是死挨著也不願意離開。
劣勢呢,
房價應該是阻礙大城市人口擴張的最最重大的一個因素,大到幾乎為一個唯一因素。以至於其他的
如工作壓力大、日常生活成本、買車搖號、歸屬感啊,都顯得太弱。
如果未來十五年,在某些資源的分配上,中小城市能獲得更多,縮小與大城市的差距,人口的分布也會再平均一些。
好吧,我也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闡述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近幾年或者幾年內,國家要進行農村的生產方式改革,至少在大平原地區,農村剩餘勞動力將極大幅度剩餘,這些人口為了生計或者為了其他因素將會湧入城市。
其二,這些年的計劃生育似乎略有成果,導致大量農村小學幼兒園關閉,再加上對現在人越來越願意對教育支出,導致許多農村人口湧入小型城市,小型城市湧入大型城市。。。
其三,成本和廉價勞動力,大城市由於城市建設,教育建設等等的不發達,導致生活成本提高,廉價勞動力開始消失,這就意味著,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向更加偏遠的地域遷移,同時,高速公路,鹿港以及現在運輸業的發展也導致產品運輸成本降低,這也能從側面驗證城市發展。
其四,大型和超大型城市需要極其巨大的資源,但同時能輻射出極大的能量,帶動其他城市發展,由於中國的巨大地域和環境優勢,人口優勢,這點必須與歐美分開。導致在未來超大型城市的帶動效果將大於其吸附效果,這就說明未來的將以超大型城市為中心,牽引大量的衛星城市。
其五,死城與空城的出現在未來不可避免,但是小型城市大多發展不錯。資源性城市由於資源枯竭導致的死城空城現象也將會層疊而出。
最後總結一下,
由於城市建設,教育,交通,公共設施等嚴重落後,
一線城市在未來不短的時間內都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同時生活成本的提高也意味著在短期內一線城市的實際規模不會又太大的提升(除非政策的徹底變更和政府的砥礪支持),
大量的小型城市消亡,
同時由於教育信息,農業現代化等因素,地縣級的城市將在短期內將大力發展,中型城市因為滿足了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傢伙來說就是更好的選擇在短期內也會快速發展,
少數城市因為資源枯竭和其他因素在短期內因元氣重傷而消亡或者衰退。
人口集中。。。。農村會少但仍然是大多數,中小型城市大多會大發展,人口同樣,在能滿足城市需求的情況下,大城市短期內人口不會大幅度增長,甚至開始出現流失。
少數城市因各種因素,元氣大傷,短期內人口增長較慢。
最後說明一下,中國不同於日本,在於國土
不同於大領土國家,中國在於人口。
不同於大人口國家,中國在於政策和教育。
一句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我做不到,靠大家了!
現在人都認為會集中化,拚命往大城市跑炒高房價。
其實中國在計劃經濟時代就經歷過嚴重的逆城市化,俗稱上山下鄉
中國未來城市化能走多遠還是問號,
城市化是資源堆起來的,每天消耗大量能源、礦產和糧食,而這些實實在在的資源是城市要靠二產三產去換的。既不會都集中去大城市,也不會都分散去小城市,而是會朝城市群流動。
住燕郊或環京其他地區的北漂感覺是生活在大都市,但是明明就是住在了小城市燕郊(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的一個鎮),就算睡城也罷,總會和他有交集,所以這是個城市群的時代。嗯,對這類問題不很有發言權,只是希望可以拓寬下題主思路。
題主關注這個問題的話,可以參考一些有關中國人口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報告。先幫你找了如下三篇:
2. worldbank.org:China Urbanization Review: Balancing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Spatial Inclusion 2009
3. mckinsey.com:Preparing for China"s urban billion 2009
不請自答,說兩句。
先說答案:是。
我80後,也經常有題主這樣的想法,我是生活在倒數二線的小縣城..再向下就是鄉鎮嘞。
天朝是個中央集權的社會,也是極權(權力有集中的傾向)社會。權力越集中資源就越集中,以前看到過報告說北京市擁有的一種醫療設備(彩超機還是神馬的)比英國全國的都多。當然,北京的人口多,全國各地的有錢人、有權人都要去北京看病,so。。。我這也不例外。
其實在哪裡生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的好,題主對於不確定的未來有著不安,在我這小縣城一樣有「x半城」(縣城一半以上的房產是他開發的)這種巨富。也一樣有食不果腹的乞丐。權勢子女多出國,農村後輩多勞工...
有power,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醫療、服務...就醬!
轉一篇帖子--逃離你終將衰落的家鄉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如期而至。許多學長學姐在畢業找工作的這段日子裡都會問我一個問題:我是應該留在上海呢,還是回家鄉呢?
但往往還沒等我開始回答,他們自己就先開始分析了:上海的工作機會多,但是壓力大;家鄉工作可能比較無聊,但是可能比較輕鬆,離父母近,也方便。但男朋友/女朋友怎麼辦,要換一個么。諸如此類。BlaBla。聽完一個小時的絮叨之後,他們終於會問:那麼,你怎麼看呢?
為了回饋他們的絮叨,我也決定開啟絮叨模式,於是我說:要回答你這個問題,我需要講一個比較長的故事,你有耐心聽嗎?
即使五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2010年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形勢也都好得有點不太像話了。
為什麼這麼說?看圖便知:
通過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可以看到:2010年,雖然我國各省級單元(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年齡人口(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勞動力)的總量各異,但其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都處於60%~80%的區間(除貴州以外)。像北京上海天津這種直轄市,其比例甚至達到70%~80%的區間。
換句話說,全國勞動力充沛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橫向對比一下,即使是全球一線城市,倫敦紐約東京,他們的人口年齡結構預期也不過就是在這個區間而已。如下圖所示:
但即使在這麼一片形勢大好的情況下,我們還總是偶爾能聽到一些人口或經濟學家在時不時發出憂患的感嘆聲。他們在擔心什麼呢?
他們擔心一個數,叫做總和生育率,而六普統計指出,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18,這是一個遠低於代際更替的值(大約要在2.1以上才能實現代際更替)。
低了怕什麼,開放二胎好了,甚至未來開放生育限制,難道還怕人不夠么?中國人不是很能生嗎?
呵呵。事實遠非如此。在提高生育率這個問題上,許多學者均做出了不同結(li)果(chang)的判斷。比如計生委信誓旦旦地說只要放開二胎,我國生育率就會蹭蹭蹭地提高1.5倍,但有些專家認為你放開八胎也沒用生育率最多也不過能提高1.06倍而已,眾說紛紜爭執不下。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引用梁建章的研究看看。梁建章曾經對中國知網1990至2010年共211篇中國生育意願(理想孩子數)的文章進行了整理,得出下表。
可以看到,從90年代到00年代,中國整體生育意願是降低的,而城市居民的生育意願更遠遠低於農村居民和外出務工人員。假如未來中國的生育率能夠達到1.4至1.8的水平,倒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然而,生育意願並不能代表實際生育率,二者之間往往有著巨大的差異。在日本和韓國的調查中,生育意願都超過2,但實際生育率卻都不到1.4。根據上述數據,梁建章認為,在沒有任何限制下,中國的自然生育率也不會超過1.7。
好吧,我們就假設計生委忽然duang地一聲被解散,中國再無生育限制,那麼在最好的情況下,全國的總和生育率能夠提高到1.7(即2010年水平的1.44倍)。那麼會看到怎樣的結果呢?我們將1.7這個值放入到人口推算模型中(具體可參看《人口控制,開給上海的一劑毒藥》一文),得出以下結果:
如圖所示,即使生育率上調至1.7,但自2010年起,勞動年齡人口水平仍在一路下跌:
至2030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1億人;
至2040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1.5億人;
至2050年,建國100周年之際,全國勞動年齡人口也「僅僅」將下降2.5億而已。差不多扣掉兩個日本。
2.5億勞動年齡人口,很多嗎?
我堂堂天朝13億人口,區區2.5億的減少而已,算什麼,正好幫助天朝解決了人口過剩問題嘛。連計生委也漲紅了臉,掐指一算,問道:19%縮減而已,人口的事,算是危機么?
這個計算沒錯,2.5億勞動力的凈減少,對於13.3億人口而言,貌似只是19%的縮減。但它背後還隱藏著年齡更迭的槓桿作用:
看上去只有19%的縮減,但實際上卻使全國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縮水了27%,直接下降到51%的危險地帶;同時相應地,老齡率也將從13.7%暴漲到31.3%。
這是毋庸置疑的人口危機。
幸運的是,中國是一個大國,因此人口的危機也並非均等地分布在所有的城市和地區當中。總有一些城市和地區能夠逃出生天。
但不幸的是,這2.5億勞動力缺口的黑鍋,總是需要有人來背的。那麼,到底是誰來背呢?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全國尺度的人口流動圖。
從2005年到2010年各省流動人口規模上來看,在各自省內流動的人口比例佔了全國人口流動總量的大頭。大部分省級單元的省級流動比例均低於10%。也就是說,全國的人口流動性基本上被封閉在省一級的單元當中。而能夠產生較大規模(大於10%)跨省人口流動,大概只有這六個地區: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福建。
那麼,這些地區在跨省的人口流動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請看下圖:
我們把省內流動數據剝離出去,只保留省級之間的人口遷移,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福建,這六個省級單位的跨省人口流動,全部都是凈流入。
是的,它們不生產人口,它們只是人口的抽水機。
而它們抽取的水源,則來自上圖中排名靠後的那些省份: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等。總體而言,抽水的省份遠遠少於被抽的,這是一個清晰的遵循冪率規律的世界。
我們可以在空間上清楚地看到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請看下圖:
從上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半個中國的人口,以省為單位來觀察的話,全都在凈流出,而少數凈流入的地區,則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和北京天津兩地。
因此,到底是由誰來背未來的2.5億勞動力缺口的黑鍋呢?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這有可能是上圖中偏黃色的任何一個地區。
2050年,2.5億勞動力的凈減少,下跌至51%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以及高達31%的老齡化率。 35年後留給中國的並不是一個美好的未來。毫無疑問,「衰落」與「收縮」,將取代「發展」與「建設」,成為未來的我們和我們下一代更為熟悉的辭彙。
客觀地說,在中國無法做到像美國一樣以優質和穩定的移民來確保自身整體人口結構合理性的情況下,有些地區就必然會衰落,或者是鄉村,或者是城市。就像今天的日本一樣。全日本人口都在減少,無數村莊城鎮衰亡凋敗,但只有東京和大阪都市圈依然挺立。
在人口負增長的時代,大都市將毫不留情地吸干周邊地區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夠生存。殘酷嗎?不,因為這是年輕勞動力自己用腳投出的結果。
未來的中國也一樣。
最後,為了更清晰地看到未來,我們可以簡單設計這樣一組計算:
假如,北京、上海、廣州三個一線城市的勞動力總量(比例就不提了,結果不敢拿出來給大家看)在2050年時仍然能夠維持2010年的水平。
那麼,這三個城市需要從哪些省份抽取多少勞動力資源才夠呢?
完成這個計算一共需要四步:
第一步,先取出這三個城市凈流入人口的來源進行分析,請看下圖:
第二步,綜合這三個城市的外來人口來源地的比例分布,計算後選擇了前十名的省份,確定為「北上廣」的勞動力補給省,請看下圖:
第三步,計算「北上廣」至2050年的勞動年齡人口缺口。我們假設這三個一線城市從2010年至2050年都不再有移民進入,那麼其勞動力的缺口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將這三個城市的2050年勞動力缺口值按照比例分配到」供給省「,並且推算「供給省」在2050年的人口自然變化值,將這兩個值疊加起來,即可看到在「北上廣」抽滿之後這些「供給省」所剩下的「血量」。請看下圖:
當然,這只是這些省份被北上廣抽血後的情景。其實這些省份本身也有不少抽血大省,比如江蘇。它雖然被上海抽掉不少,但是它還能從臨近的安徽河南等地補回來一些。總體而言,假如考慮全國情況,這張圖裡有些省份的血量會變得更低。
寫在最後的話:
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在猶豫。究竟是要回歸生活愜意的小城鎮家鄉,還是奔赴大城市或者「北上廣」辛苦打拚開拓人生。包括我的同學朋友,也會問我這樣的問題。
這是每個人自己需要去做的選擇,我們無法干預。
但我想對他們說的是:
你還能在這些選擇中猶豫,說明你無比幸福,因為你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會再有任何選擇的機會。假如你最終選擇留在了一個生活安逸風景如畫的小城鎮上,你也許會幸福地過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很可能他們有且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
逃離他們終將衰落的家鄉。
就是這樣。
原文地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AyNzQ0MA==mid=400166637idx=1sn=17aa8a147ab77ec0c8244203bf425e08scene=2srcid=1024WtqjvNB5SkIzDEmoHPi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大城市繼續擴大。高中地理教材有寫:原來曾經採用過發展中小城市群的方法,但已經證明失敗,因為個個城市都需要建造類似的工業商業住宅區,重複建設浪費大效率低,大城市雖然有城市病,但總體效益還是高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蔬菜水果之類的農產品在產地都很便宜,到了城市卻貴很多?
※中國常駐人口 1000 萬以上的超大城市,如果停電一周會出現怎樣的災難?
※上海有什麼好?
※為什麼不能從海水中提取淡水解決大城市(如北京)的水資源稀缺問題呢?而一定要南水北調,是因為成本太高嗎?
※城市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建人行天橋?什麼情況下建地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