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過程中,有哪些好的習慣從一開始就值得堅持?

審計工作的過程是在不斷成長和學習的,覺得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小細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希望能夠在知乎的審計前輩那裡學到更多的東西,謝謝啦(? ??_??)?


謝邀~
做好Planning。
預計整體工作量,評價工作要點和需要的資料,確保自己/同事明白如何正確完成工作,評估並跟蹤完工進度,非常重要。

雷軍那句話是本年最深刻的教訓: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去彌補戰略上偷懶。

你覺得你抽樣很快么?如果一開始就弄錯了方向,或者沒有記錄應該記錄的信息,或者根本樣本量就算的不對,對不起,redo;
你覺得你函證這次發的很早咯?撤場了發現函證發的金額有誤,或者敲章沿用的是老章?對不起,redo;
你覺得你Comments寫的很完美,財務分析做的很細緻,對客戶的經營活動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結果PIC覺得內控才是本次審計的重點,對不起,redo;
你覺得你貼報告很快了?Ca數字又快又狠,結果Ca完數字發現本年報告格式改了,對不起,redo;
你覺得你的staff都很辛苦,每天跟你一起加班到3點,等他去別的項目了才發現你根本沒看懂他做的底稿,讓他從頭開始解釋一遍?還不如redo;
你和你的team時間很趕,經理說沒關係你先別管底稿和試算直接貼報告,到時候有調整直接改報告。結果你發現你漏了好幾筆分錄,每加一筆調整分錄就要動員整個team的人重新檢查一遍報告,最後經理說:你這什麼狗屁報告到處都是問題,你昨晚搞了一個通宵到底在搞什麼!redo!
你覺得你和你的團隊都很賣力,經理說要針對某些科目做special audit你就專門抽調了骨幹研究了三天,經理說要先貼個報告出來看看你就把手上的底稿扔一邊,也不管試算平不平和未出的調整全組開始ca報告,最後經理把你大罵一頓說這麼簡單的項目你怎麼搞這麼長時間還沒搞出來?這次你連redo的機會都沒有了。
……
……
……
所以你告訴我,你覺得你每天加班很忙,從早上9點到晚上3點,你告訴我,你完成了百分之幾的進度?還需要做哪些事?今天上午你在做什麼?下午你又完成了哪些任務?
現在我問你,按時完成任務有沒有問題?有沒有困難?要不要給你加個人?周末要不要加班?我不要你周五告訴我,你現在就告訴我!

有一次我和一個高中同學講解隨手記賬的技巧,他問我隨手記賬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我說記賬的三個終極目標是:知道我現在有多少錢,知道我未來一年要花多殺錢,知道我未來一年後還有多少錢,然後我才能知道我現在要勒緊褲腰帶,還是買下那個相機。
做planning也是如此:知道一共要做多少事情,知道每件事情大概要怎麼做,知道大概還需要多少時間。然後,每天修正。


謝邀~~~

@胖了又瘦了 胖男神說的都對!但我覺得他那是senior視角,我要講的是staff視角。

一、成為一個整理控

先來看看姐姐的桌面!


挺乾淨的有木有!!!平生最煩的就是把一堆文件堆在桌面的這種行為_(:з」∠)_

被我擋上的是一家客戶的名字。

我的個人習慣是把當周項目的文件夾放在桌面上,然後做完了就拖到項目的文件夾里。

show一下桌面上的文件夾~~快來誇我有條理!


被擋上的都是客戶名字,不能暴露!


每一家單獨的客戶文件夾,打開是這個樣子的!

除了文件、文件夾需要整理,郵件也要整理喲!


被擋上的,依舊是客戶名稱!

二、成為一個快捷鍵達人

我的word:


我的excel:

常用的快捷鍵還有:

Alt + Tab 快速切換窗口

Win + L 鎖定系統

Alt + = 求和

Ctrl + Page Up/ Down 切換不同sheet

Ctrl + [ 可以快速跳轉到那個單元格的公式中,提到的那些單元格。

三、成為一個有計劃的人


不許說我字丑!!!不許!!!


第一天下field,我基本上就會把這一周需要做的東西都列出來,管理自己的進度!

我基本上沒出現過,到了周五,自己的part來不及做這種事情╮(╯▽╰)╭


我自己習慣做底稿的時候,標sheet顏色。
綠色代表的就是,OK了,能看了;黃色是數字都能看了,breakdown和調整都OK了;紅色是一坨shi,breakdown還沒擺平;無色是還沒開始做的。

當然啦,並不是每個senior都會喜歡這種花花綠綠的顏色,所以還是要看個人習慣的啦。

==========第一次補充的分割線==========

有人回復說,這個不是審計特有的。

唔,你說的好有道理,所以我要來補充一個審計特有的!

從客戶那兒拿到任何的明細賬,先和TB或是報表對一下數字,看看能不能tie上!!!

不要拿到明細就開始擺breakdown!!!

就醬!!!

暫時想到就這些吧,以後再補充。


謝@楊軟軟 邀 這題之前就看到了 我一開始是拒絕的 因為大家都說了很多了
但是 既然有軟妹邀 我就拾人牙慧 總結一些吧
首先對工作進行及時整理歸檔。每次下班後留五分鐘整理手頭的工作(別問我為啥用每次不用每天…你經過一次忙季就懂了),清理桌面和電腦桌面。儀式感可以分割工作與生活,讓你更好的休息。人是短視的生物,清爽的視覺效果可以給人工作很輕鬆的假象,舒緩工作壓力。如果公司有雲終端就及時上傳,如果沒有就自己買個硬碟。
其次對工作進行目標管理,每次上班前五分鐘規劃要完成的工作。如何規劃這個在CPA教材《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中有,即SMART原則。
具體(Specific)、可度量(Measurable)、可實現(Attainable)、相關性(Relevant)、有時限(Time-bound)。
落地以後就是你的計劃不能譬如一句今天整理底稿就帶過了。具體參見 @蔣老師的大量貼圖,字丑沒關係,清楚有條理就行。我就補充一句圖中看不到的,可實現性的確認是一個慢慢熟悉業務認識自我的過程,不妨小步快跑。當你能精準規劃好工作,把大目標拆分小目標,和同事配合默契之後,你會愛上工作甚至沉迷!
你在工作中的任何操作,都會立馬視覺化、數據化地在規劃中顯示出來。而即時反饋提供給你控制一切的感覺。好計劃總能讓你找到一個短時間的小目標,不斷去完成它,獲得完成時的成就感。一旦得到這個成就感,為了維持這種欣快的感覺,你又迫不及待地投入了下一個小目標。分解後的目標恰到好處的困難讓你證明你有能力破解它,完成後的成就和當上沙巴克城主一樣。新人的關鍵詞是「迷茫」,計劃就是為了解除「迷茫」。你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到後有什麼結果,全部都清楚地向你敞開。只需照著計劃,就能達到你所期望的目標。

最後是大局觀,審計叫重要性水平。做底稿之前看下報表(對,這活流程上不用你做)。如果在現場,茶餘飯後起來走走,對身體好。和客戶員工嘮嘮嗑,對精神好。最關鍵了解一些非財務信息比埋頭刷數字重要無數倍。譬如和門衛了解存貨流轉率這些。

照例曬桌面

安利兩款軟體

安利兩款軟體


control+s


其一,不要太依賴以前年度底稿。
很多小朋友上個項目就先關心有沒有以前的底稿可以follow,最好去年的notes寫得夠詳細、今年沒什麼變化可以照抄。我碰到過做到第三年還不能徒手開底稿的senior,無法想像。
當然final時能省一秒是一秒,有底稿可抄也是幸事。但interim時如果你有幸遇到不那麼忙的、能讓你在10點前收工的項目,請你花一點時間想想過去的底稿為什麼長成這個樣子,你做的那些testing有什麼意義,去年的底稿模板還適不適用於今年。
D記當年那套某交大才子開發的CF底稿,其實有很多小錯誤,有些人從A1就知道自己怎麼調整,有些人到了semi還只會朝格子里填數字然後被Q得慘不忍睹。

其二,格式,以及reference。
好的格式、清楚的reference讓reviewer舒服、心情舒暢、出Q時也不至於窮心窮惡,你自己過了兩個禮拜清Q時也能更容易找到問題所在。少用paste value,少用per s/l。
這種習慣不在做小朋友時養成,後面就很難改過來了。有些人做到manager還是報告、底稿里小錯不斷,格式來回改個四五趟,累人累己,何苦呢。

其三,多開口問你的senior,不要悶頭想。
Senior們喜歡能自己解決問題的小朋友,前提是你真的能解決,而不是自以為能解決。filed最後一天看底稿發現小朋友走了錯誤的路線是一件令人抓狂的事情。你的senior也許不能隨時了解你遇到了什麼難點,如果沒有充分的把握,請在問之前先自己想,想完了後跟senior確認一下,別急著動手干,don"t be shy。當然,這不是讓你什麼事都不動腦筋做伸手黨,這同樣可惡。

其四,鑒於office的尿性,我不喜歡自動保存,更習慣不停地ctrl+s。當然這是個人習慣,你可以選擇。

其五,永遠保證電池插在電腦上並能堅持至少15分鐘。買個電源放家裡,每天可以少背一樣東西。

其六,定期備份file和郵件。

其七,及時回復別人的郵件,回復時修改標題便於時候查找。Outlook中按項目做好郵件分類。


算是寫給自己看的,不定時更新,有不恰當的地方請前輩指正,也希望能給新人作參考。

1. 守時。出差時搭火車或飛機要提前預留好時間,跟同事、客戶約定好見面時間的話最好提前五到十五分鐘到達。遲到幾分鐘可能不影響你的工作效率,但很可能讓你的同事和客戶產生你做事不嚴謹的印象。另外一些大公司他們自己的財務和高管也很忙,不守時到達他們可能就出去了,確實會對工作進度有影響。

2. 工作要有計劃性。一定要養成列資料清單和工作任務清單的習慣!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記憶力很好,事項少的話就懶得用筆記了,但一旦忙起來,你就很有可能真的忘了!跟客戶要資料時先把清單寫一遍!雖然經理一定會提前把需要的資料清單發給他們,但你第一次去拿資料時往往是拿不齊的!細心核對一下,找出缺漏的資料,詢問原因,要求及時補齊。工作任務按照重要性和工作量分出優先順序,有些科目如果沒時間是可以瞎編的(好像暴露了什麼),但有些科目即使工作量再大都要認真做完,那些要放在最前面,如果不清楚哪些比較重要,問項目經理。

3. 不懂的一定要問。有些東西不懂確實可以通過上網查,看模版等方式自己摸索出來,但效率很低,這種時候一定要厚著臉皮去問同事和經理,即使他們很忙!你現在煩一下他們,及時高質量地完成了工作,他們至少不會對你反感,但如果你不問,又拖到最後要麻煩他們幫忙,拖累了項目進度,他們就會覺得你又無能又煩!

4. 要有一定的溝通技巧。溝通能力和個人性格以及後期鍛煉有關,想要短期內迅速拔高確實很難,但你至少要做到起碼的尊重和禮貌。和同事或客戶溝通時廢話不要說太多,儘可能地言簡意賅。尋求或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要表示感謝,麻煩到別人時要致歉。溝通時不卑不亢,不能太軟弱,要不有時有些對方不太想給你的資料你就要不到了;也不能太強勢,要不人家就可能要投訴甚至換所了?

5. 稍微注意一下儀容儀錶和行為的禮節。目前似乎只有四大那邊對著裝要求比較嚴,絕大多數內資所只要穿的不像是搬磚的就行?但是也別隨便穿!你即使只是新人,也代表著你們所的形象,一般來說你穿得西裝革履地去跟對方管理層聊天跟你穿著普通襯衫和卡其褲去,對方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另外,有些普通的辦公室禮節最好也注意一下,比如進門前先敲門,進出電梯讓領導和女士先行,大家一起吃飯時主動幫忙一下端茶倒水,坐轎車時一般讓領導坐后座等(這一點因人而異)。

6. 要儘快地對自己待的這個事務所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包括知道幾個主要的大合伙人的名字(自己待的這個所),知道自己所的地址,知道有幾個部,所的規模,主要的業務範圍和客戶。這些信息在你填函證時能用上(雖然一般有模版),跟客戶吹水時能用上,如果你的客戶發現你是個連自己工作單位都不了解的新人,可能會去投訴的 。(os:我給你們這麼多審計費你們就派幾個這樣的實習生!?)

7. 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學好Excel,不斷更新財經法規知識,推薦一個好像是中華會計網上的軟體,上面有包括最新法規在內的所有國內建國以來的財經法規(雖然很多所有自己買的庫,但有的要專用賬號,有的還限定了內網使用,這個則是免費噠,還能離線使用),另外多看看前輩們的底稿,稿讀百遍,其意自現。有些偏門的技能,比如畫地圖技巧呀,修電腦呀,破解wifi密碼呀,破解開機密碼呀,破解文件密碼呀(曾經好不容易跟財務要到一份pdf資料,但她說密碼忘了,然後我兩分鐘破解了?)這些技能學起來並不費時,雖然平時也用不著,但get一下的話,特定時刻可以讓你大放異彩。

8. 鍛煉身體。好的身體是高強度高效率工作的一切基礎,不廢話。

9. 無論幹啥,能要發票就要發票!能要發票就要發票!能要發票就要發票!

更新
10. 養成歸檔整理、備份的習慣。資料整理得井井有條,不僅自己查閱時方便,在分享時也方便。備份的話建議使用安全性較好的雲盤,使用U盤的話要設好密碼,同時防止U盤的遺失。整理、備份工作要每天按時進行,養成習慣後每天也就10分鐘的事。一般來說,要遵守規定保證資料的保密性,項目結束、交接出去或離職,都應該把涉及企業內部信息的資料刪除。

11.使用耐用性/續航能力高的辦公用品。比如說筆電,有時由於辦公場所的局限性充電時會很不方便,因此建議使用續航能力高的筆記本(基本就是thinkpad啦),手機建議備兩部(一部安卓一部ios)。


更新:

終於,從2015年11月30日開始,在CareerChoice職業發展諮詢公眾號獨家發布和連載的這篇長文——《進進出出四大人-心中一直熱愛,只是必須離開》,在歷經了5個月之後,要在今天發出後記,正式給這篇描述我們身邊的四大審計人Z君十多年無比真實的職業生涯的文章畫上句點。


Z君是我職業生涯道路上的第一位領路人,他有著TOP2名校生特有的恃才傲物和瀟洒從容,算得上是當年事務所里的一位「異類」。這麼多年了,我仍然記得他那一句——你看,四大就是喜歡要你們這些財經院校的,呵呵。


雖然他註定不會是人人都愛的popular guy,有時候講話還難免嚴苛到有那麼一兩分" 刻薄「,但我還是感謝自己遇到了這麼有趣有料敢想敢說的工作導師;感謝八年過去,當我厚著臉皮約稿時,Z君遠隔千里在微信那頭佯裝不屑的說——╮(╯▽╰)╭,我文筆是你要比好少少啦!


Z君在這七篇文章中的很多觀點,在知乎、公眾號後台評論和留言里引起了熱烈甚至激烈的討論和爭議。他可能並不信奉傳統國人的「中庸」之道,也因此文字不會四平八穩。我很難形容每次看到Z君新作時的那種激蕩+忐忑的心情,因為少有人如他般把「不足為外人道」之事這麼耿直這麼坦誠的寫出來。


不管你是否認可,我對這份「認真」,對Z君給我和我的讀者們的這種信任,有百分之一百二十分的敬重。


而我的夢想,就是在這個公眾號里,找到五十個甚至一百個這樣想要給同行人或者後來者一點真實的回顧或者忠告的職場行者,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用最珍惜的姿態。


後記題目是《香港和她的時代》,Z君作為廣東人,其實對於香港和香港籍的同事可能要比其他人來的多一點感觸。但是因為知乎上沒有相關的問題,我就不放在這邊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上我的公眾號(ID:CareerChoice),在公眾號菜單的」他山之玉「版塊的」四大進出心路歷程「系列閱讀全文。

謝謝大家,尤其感謝Z君。

這個問題,我用《進進出出四大人——心中一直熱愛,只是必須離開》的前任老闆約稿第三部分來解答吧:)之前的章節在這裡——
哪些原因讓人離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 LAN Green 的回答
當然更歡迎大家去公眾號看第一時間的發布和更新:)

說心裡話,看到「草船借箭」的梗很是感動。
如果讀者看到過「四大」到底為何吸引學生? - LAN Green 的回答 ,
就知道他老人家當年就是拿這個案例來教育我這種小白的:)
Z君說為了能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這個例子,他可是費了不少腦細胞呢!
以下為正文:

第三篇·審計之道

我入職A所深圳分所的時候已近年底,我的A2忙季馬上開始了。上面的篇幅曾經介紹過A1的工作特點——技術含量低、勞動強度大、而且要求快速完成,在這種環境下難以進行業務能力的積累,本人在A1生涯經歷過的衝突矛盾就很能說明問題。但是到了第二年的A2以至第三年的Senior
1,他們往往在審計團隊中擔任編製審計底稿以至審計報告的主力,屬於衝鋒陷陣不可或缺的角色,自然就有了一些自主安排的空間;加之經過A1一年的磨練,剛出校園的稚氣和慌亂已經逐漸褪去,無論從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更能適應審計工作的節奏。因此,站在個人角度的觀察,A2和Senior
1往往是「四大」職業生涯中審計業務能力提升最大的階段
。但在這個階段,不同個體之間的差距也會迅速拉開。雖然本人算不上一名成功的審計師,但對於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審計師,還是略有體會的。以下結合本人在A2和Senior
1的工作經歷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1. 基於實務問題的現場學習。

上一篇列舉了一個自身經歷的案例,內容是關於多條件求和函數的學習應用,不知道有沒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麼我不把好奇心暫時擱置,等到有空的時候才慢慢研究?這樣是否既能學到新知識,又能避免跟上級的衝突呢?其實,這個問題也曾困惑了我相當長一段時間,最後的答案是「不行」。

人類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面對複雜的環境培養出動態的反應能力,在生物學上稱之為「應激性」。就如我們熟知的壁虎,它具有斷尾求生的本能,這種本能必然是在長期的進化中遇到各種天敵和危險時應激而成,而不可能在它閑來無事的時候苦練得來。這也可以用來解釋上述疑問——當時我急於在外勤現場研究求證多條件求和函數的應用,而不是等項目完成之後再慢慢學習,就是源於這種生物的應激性;而我還要冒著跟Senior發生衝突的風險把已經完成的審計底稿更換為新掌握的函數,就是為了自我獎賞和強化這種應激性。

應當說,這種基於實務問題的現場學習方式,相比於公司定期組織的枯燥乏味的技術培訓,對於一個審計員的成長要高效得多、也重要得多。順帶提一句,本人在A所經歷多年的審計生涯,A所也從未開設對於提升審計效率非常重要的Excel應用課程。就本人的經歷而言,雖然從來沒有上過Excel的培訓班、甚至沒有看過Excel的培訓書籍,但對於Excel的應用可謂一個小小的專家了,其原因就在於兩三年間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實務問題而不斷得到進步;這些進步逐漸累積,又能強化自身的「專家」地位,從而讓同事們比較信任地把工作中遇到的Excel難題交給本人解決,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不過應該強調一點,審計項目的時間安排永遠都是緊張的,當你需要學習一種新知識去更加有效地解決實務問題的時候,必須做出一定的預判,就是效率的提升是否足以抵銷學習的成本。如果在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成本過於高昂,那麼適度放棄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我所反對的,只是那種一開始就放棄任何現場學習的機會,堅持用一種原始笨拙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做法。

2. 基於一手材料的深度消化。

這裡所指的「一手材料」,一方面是客戶資料,包括原始合同、交易憑證等;另一方面是準則原文,包括各種制度下的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大多數人在學習準則的時候往往感覺比較抽象,不容易掌握,但當一個具體的案例擺在面前時,作為一名審計師應當能夠根據客觀的交易事實作出準確的職業判斷。這也屬於第一點所述的「現場學習」方法。

以收入會計準則為例,收入確認的五個條件必須同時得到滿足,一般人都說不全是哪五個條件,這並不要緊。但對於具體的電子器件半成品、未完工的房產、或是管道中的油氣,這些商品應當在哪個時點確認收入、以及如何確認,必須對照五個條件逐一做出職業判斷。有些已經工作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審計員,經常會跟客戶說「準則的規定就是這樣的」「我們技術部的意見就是這樣的」,我在內心深處對這類同事的審計生涯基本持否定態度。

必須承認,準則體系可謂浩如煙海,沒有多少人有能力完全摸透,尤其是對於入行沒多久的小小審計員。但當一個如此鮮活的真實案例擺在面前,一個審計員都沒有興趣和能力去直接給出準則上的權威解讀,而只會作為「二傳手」模稜兩可地轉述他人的專業意見,他的職業發展空間就相當有限了。


對於A所的技術部,後面還會花費篇幅詳細介紹我和他們之間過招的故事,這裡只想說一下我與他們的溝通方式。一般而言,在「四大」內部都會設置技術部,以用於解決複雜的準則技術問題,技術部的同事一般都是經理以上級別,確實是準則體系的箇中高手。當問題出現時,我通常會把交易背景跟他們詳細介紹一下,然後徵詢一下他們相關交易應當適用於哪條準則以及他們自身的初步判斷,接下來自己會親自翻閱相關準則並作出解釋,必要時再跟他們確認一下,最後就用自己的解釋跟客戶溝通。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對於樹立自身的專業形象非常有效,因為我跟客戶的解釋中從來不帶「技術部意見」的字眼,全都是直接引用準則原文和相似案例做出的推論,一般客戶聽起來會比較容易信服;由於自己深度消化了相關的準則內容,對於客戶真實交易中的種種變化也非常容易直接做出準確判斷,而不需要一再引用「技術部的意見」。

3.
基於有限信息的邏輯推斷。

行業內經常有這樣一個說法:時間是審計師最大的敵人。對於一個具體的審計項目,一般都有著嚴格的時間預算,如何在緊張的時間內完成必要的審計流程,並通過有限的信息做出準確的職業判斷,往往就成為一個審計項目成敗的關鍵。


我曾經參與一家外資製藥企業的審計,在做費用的憑證抽查時,發現了一筆很奇怪的憑證——費用類別是「福利費」,金額有四五十萬,但裡面的發票卻五花八門,包括超市購物、家用電器、汽車油費等等。當我去詢問公司的財務經理,她解釋說這是公司為了獎勵員工而特批的一筆費用。回到賓館跟帶隊的Senior一商量,他就明白無誤地判斷這是一筆商業賄款!這種判斷能力應當如何培養呢?我很喜歡拿來類比的一個例子,就是《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是虛構的,但如何證明呢?我們嘗試將兩者放在一起做出對比(詳見【表3】),可以發現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話題。

【表3】審計推斷與歷史研究的對比

環境分析


審計推斷
製藥行業屬於批文主導的行業,為了得到批文而進行商業賄賂屬於行業的潛規則。
歷史研究
「草船借箭」的故事源於《三國演義》這部虛構的歷史小說,而《三國志》等正史並沒有相關記載。

業務邏輯


這家外企素來管理規範,而且公司的財務經理入職多年,熟知各項費用的報銷流程,這筆明顯異常的「福利費」的真實性存有很大的疑問。
曹操在歷史上屬於非常傑出的軍事將領,在大霧中遭遇敵人的佯攻,為何識別不出來?即使識別不出,但諸葛亮帶兵僅僅幾百人,對於這種進攻規模為何會投入「1萬餘名」弓弩手進行反擊?曹軍為何要對江面上虛張聲勢的吶喊盲目放箭,而不是空出岸邊的地方,等敵人登陸後再有的放矢呢?種種情節讓人疑竇叢生,故事邏輯難以經受推敲。

技術細節

根據憑證原件:

?
如果福利費的說法成立,為何沒有按照公司的人事制度編製詳細的發放清單?同時,這筆福利費為何直接轉賬至一名員工的個人賬戶,而並非對應一批員工的收款?

?
憑證後附發票的時間、類型、抬頭五花八門,完全為了湊足報銷金額,行事嚴謹的外企為何允許其通過?

根據小說原文的情節:

?
諸葛亮借箭超過10萬支,而曹軍損失的箭僅有15至16萬支。換言之,在大霧的江中曹軍弓弩手對草船的命中率竟然可以達到70%,明顯違背軍事常識。

?
諸葛亮將20隻「輕快船」用長索相連一帶擺開,假設每隻船長20米,20隻船長約400米,但曹軍竟然同時出動了1萬餘名弓弩手向江中放箭。按照每名弓弩手相隔1米測算,400米長度可容納一排400名弓弩手,由此推斷,曹軍應在岸邊同時布置了將近30排弓弩手同時放箭,這又是一處明顯不符合邏輯的情節。


從【表3】的對比中,可以發現歷史研究與審計推斷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 通過有限的信息儘可能地做出有效的判斷;

  • 針對過去發生的事實構建合理的假說,而非還原真相;

  • 兩者的意見都是說服性的,而並非如物理實驗那樣屬於結論性的。

這也是我個人一個很大的體會,培養基於有限信息的邏輯推斷能力對於成為一名成功的審計師是非常重要的。而這種邏輯推斷能力,男生相比女生一般佔有優勢,在此也再次呼應一下上篇提出的在「四大」內部,為何出現女生比例隨著級別升高而逐漸降低的現象。

經過A2和Senior
1兩年的磨練,我的業務能力和溝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我在深圳分所得到了遠遠超過廣州分所的認可,A2當年的考核成績是「優秀」,Senior
1的考核成績基本確定也是「優秀」,算是一洗A1時代的恥辱。但就在即將晉陞Senior
2的前兩個月,我卻向A所深圳分所的老闆毅然遞交了辭職信,我從A所正式離職!對於我個人的職業生涯而言,這已經是我的第二次告別了。(未完待續)

永遠也不會撤下的廣告時間:
公眾號CareerChoice職業發展諮詢(微信號:careerchoice),專註金融/財務/法律/MKT/人士領域的職業發展討論。
歡迎關注,目前階段只發個人原創與私人約稿:)


謝邀
我覺得吧,一是千萬不要有拖延症!千萬不要有拖延症!千萬不要有拖延症!重要事情說三遍。今天能做完的事情一定不要拖到第二天,就算事情再小,到時候因為拖延引起的連鎖反應會讓人後悔莫及。。。。
二是能保持一個持續不間斷學習的態度,新稅務法規,新會計處理方法等等,保持知識的更新是最及時的。
三是要厚臉皮和不輕易相信。。比如在做實質性分析程序時,發現數據有異常,不能自己給自己找理由說服自己,也不要輕易相信被審計單位財務人員的看似能說得過去的解釋,要多琢磨琢磨,厚著臉皮追問到底。千萬不要怕麻煩別人哈哈。不要等到審核老師問到自己啞口無言的時候就呵呵了,
四是學好EXCEL用來撈數據做數據分析,學好VISIO用來畫內控流程圖等,學好PPT←_←


我來說一個播種於A1收穫於SM3的好習慣 ?_?

給大家說個笑話:公司發的電腦

你以為你能拿到的電腦是這樣的


剛領到電腦時你以為你的電腦是這樣的

可你實際拿到的電腦是這樣的

每到關鍵時候這台電腦的使用體驗是這樣的

審計師不是程序員,很多時候自帶電腦工作並不是比較實際或方便的選擇。一方面我們需要去容忍公司電腦相對較慢的運行速度,但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對數據安全方面作出更多的規劃與準備——原因不盡然是每家公司information security培訓中所提到的那些大道理,更多的是在筆記本硬碟損壞時能把對自身數據的損失降到最低,以此體現在對自身工作績效的損失降到最低。

給大家的建議是:

1. 買一塊正規廠商的移動硬碟。現在U盤容量越來越大,大容量U盤一般也能應付三年之內的使用需求。

2. 確定一個固定文件夾用於存放與工作相關的所有文件。

2.5. 強烈建議大家學習如何使用outlook進行郵件歸檔,並把歸檔文件也存放在這個備份文件夾中。

3. 請對硬碟進行加密。Windows自帶了BitLocker,是可以一用的加密工具。

4. 配置好備份軟體,將2中提到的固定文件夾在你的硬碟網盤/U盤中建立備份。win8自帶了備份功能,非win8的系統可以隨便選擇一款備份軟體。我選擇的是微軟自己出品的SyncToy,輕巧安全,配置過程談不上用戶友好,但也簡單易懂。其他可選的軟體可以參考:產品對比:六款Windows平台免費備份工具比較

5. 假如做不到每天工作結束之前進行備份的話,一周兩次是一個比較可以接受的備份時間。每次進行的都是增量備份,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

6. #政治正確# 請嚴格按照公司的合規要求以及與審計客戶的相關協議,刪除你筆記本中和備份盤中所有需要在項目結束後刪除的資料。

這個習慣對於職業初期來說,其實收益非常有限——由於職業初期大多數時候工作上還處於被supervise和team work的狀態,因此相關文件經常會在郵箱中來往,你的上級一般也會own你工作成果的master version,即使硬碟突然損壞,也能在自己郵箱中和同team同事處找到相對較新的備份。但是隨著職級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內容不再會有整個團隊範圍內的分享,更新版本會留存在你本身的硬碟中。更重要的是,在firm當中你也開始擁有一塊屬於你自己的business,此時筆記本硬碟損壞很可能對你和你整個團隊的業務連續性帶來相當不利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特別提醒auditor們注意這一點的原因:firm中的SM大約可以等同於跨國企業中的director,而跨國企業中非銷售崗位的director雖然也有很大的職權和管理範圍,卻很難說在公司有屬於自己的一塊business。雙方對一些業務數據的依賴程度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別)而且據我自己觀察,SM們真的都或多或少在職業生涯中經歷過硬碟數據丟失的困擾……

另外不推薦包括DropBox,OneDrive等網盤。請仔細閱讀公司的信息安全守則,在這類網盤上進行備份在任何一家正規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是不合規的做法。有句話大家可以自己體會一下:合規是一桿秤,也是一把刀


記住你是做審計的 不是做會計的
記住有個東西叫重要性水平
記住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龐大工作量的背後 一定一定會有簡單的方法
------------------------------------------------------------------------------------------------
受 @蔣老師 啟發 我也來晒晒桌面管理


以及
工作底稿的管理

手裡有很好用的addin 可以自行生成index

手裡有很好用的addin 可以自行生成index
需要的請留郵箱
放進excel自動啟動目錄即可
不提供進一步諮詢 可以問百度


想了解別的可以告訴我


?(? ???ω??? ?)?剛工作沒多久的小助理一枚來強答。
一、做好文件歸檔,至少讓你自己一目了然。
①我是特別特別討厭桌面亂糟糟的。不管是電腦桌面還是辦公桌面。
我的桌面上除了回收站,什麼都沒有。

②然後是按項目不同分了不同的文件夾。

②然後是按項目不同分了不同的文件夾。

③再根據具體子公司分類。

③再根據具體子公司分類。

這些歸類也許會讓你覺得繁瑣,但是一旦老師需要你提供任何資料,都可以立刻找出並提交上去。這是我個人喜好,但是於人於己都很方便。BTW桌面上堆了一大堆文件的,我實難苟同。
二、問客戶索要資料的時候,提供詳細的表格。
通常我都會根據以往的經驗預估所需資料,提交一份表格給客戶。然後很關鍵的一點,你需要和客戶溝通,明確你所要的資料是什麼,紙質版還是電子版,客戶是否可以提供,多久可以提供。(不過我還在小助理階段,經驗有限,工作難度不大,僅供參考)然後就一邊愉悅的刷底稿,一邊等待客戶準備好的資料啦~(≧▽≦)/~


三、隨時記錄好你的工作進度。
哪些資料已經取得,哪些資料不符要求需要重做或進一步補充,一目了然,也方便向經理彙報工作進度。

o(* ̄▽ ̄*)ゞ 以上就是工作幾個月的心得體會!
同事說這是強迫症,anyway看個人愛好吧,本少年生活向來是這樣噠,而且一直和財務溝通很順利,關係也很好吶。
希望能有一點參考價值。想到再補充啦!


在所有文件或郵件發出去之前,

再檢查一遍。


設定自動保存。
每次改完一部分底稿,ctrl+s。
至少每周備份一次底稿。
每個忙季後,把沒有用的資料備份到移動硬碟。

還有就是,審計是有限保證,別太吹毛求疵,看著重要性水平恰當地放飛機也是職業勝任能力的組成部分。


1、備份底稿,備份電子資料。
我的習慣是移動硬碟一份,360雲盤一份,onedrive一份。
2、做好計劃和進度表,這個樓上幾位老師已經很多了,分享一個軟體吧【為知筆記】做計劃,進度和待辦事項非常好用。
3、干之前先想,我是來幹嘛的,是審計還是審閱,年審還是申報還是股改,不同的目的會衍生出不同的風險控制程度,這個很重要。不然本來你是來審閱的上來就開始干審計流程,累死也活該。
4、先了解業務,上來就玩數字核心的問題根本解決不了。
以上……


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請在「快」和「好」,即「rough到不能看的底稿」和「質量高但是慢到影響項目進度」之間找到平衡點。
簡單說,就是抓大放小,勿de勿作。


做好計劃,及時溝通,備份底稿


不管對於內審、外審、財審還是流程運營審計,都適用的習慣:
1、背景調查,大到行業、中到公司、小到具體的業務、或者人;
2、準備方案,相信背景調查完事後,對於項目的主要風險、難點有一個大致的認識了,這時候就要理清思路,準備方案;
3、一定做好分析性複核,不要盲目的抽查,所有的樣本挑選要有嚴格的、值得推敲的篩選方法;考慮為什麼選取這些樣本,這些樣本能在多大程度上說明問題;
4、執行程序過程中做好記錄,用最清晰最直接的方式記錄下審計過程,對於法務審計特別有幫助,經常會發現在記錄的過程中好像沒什麼,完事前後對照一看,發現問題了;
5、關注資金流,任何時候都要關注資金流,結合信息流(會計記錄或業務記錄)、實物流,缺陷無所遁形。
6、定期反省總結工作,項目完成後對項目進行復盤,改善。
7、把自己的經驗固化下來形成工具、知識,反覆使用並改進。
8、溝通很重要,多方印證,不具備好的溝通能力的審計不是一個好審計。
大致這些了。


第一次被艾特,受寵若驚。
以下是我認可的可以算是好習慣的習慣:
底稿要乾淨,少highlight,少大框套小框,字體一致;
所有的數字都要建link以方便trace back(這個因人而異,我們有個經理就偏向於貼死數,不然一旦數據源被破壞了那滿屏REF……);
隨時ctrl+s,離開電腦前一定要ctrl+s,說不定回來電腦就壞了;
記住報告是老闆的,底稿也是老闆的,只有CPA證是自己的;
節食。


要做記錄,當調整特別多的時候一些事情會忘掉,做了什麼沒做什麼心裡門清的狀態才是高效率的狀態。
調整心態,有時候會覺得枯燥啦,但是,做的每一項工作都算數。


同意晴明的回答。其實也不限於審計,Planning非常重要。於此同時在一個項目中,對於一個incharg,milestone也很重要,屬於planning的一部分。每一個milestone相當於告訴team,當前進度如何,有一定激勵效果;其次還可以對自己做階段性思考。

還有一個小習慣可以從開始就養成、將自己的Paper 等東西按時間、按項目在本地進行歸類。方便以後查找。


推薦閱讀:

TAG:高效工作 | 審計 | 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