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刀劍鑄造技術失傳了嗎?為什麼當今日本武士刀馳名世界,中國就沒有類似的物件?


這是一句值得一次又一次重申的話:
消失的技藝,真正失傳的很少,大部分消失的原因,只是因為被淘汰了。

青銅時期,武器刃口不能做得過長,否則易斷。因此當時的青銅劍都做得較短,脊部也較厚。如果你真的對傳統技藝感興趣,可以去大型博物館看一下,一目了然。實在沒條件,可以在網上博物館看看圖片。

之後進入了鐵器時代,春秋戰國,直至漢朝,鐵匠們一直在打造聞名天下的環首刀。環首刀無論刀長、硬度還鋒利程度,都遠遠超過青銅刀。因此,青銅刀不是失傳了,而是被淘汰了。就是淘汰了,不管神話傳說和各種民族主義者怎麼吹,它事實上就是被鐵刀淘汰了。


之後,馬戰開始大規模出現。環首刀作為直刃刀,不適合馬戰,被彎刀淘汰了。注意,不是失傳,統治者和刀匠沒這麼蠢,放棄一項技藝的原因很簡單:有了適應戰場的東西來取代它。

之後,出現了重型鎧甲。將官作戰,騎著大馬,身披鎧甲,對方也是如此。要對付這樣的敵人,就需要有重型武器,比如長槍,比如大槊。
大槊長什麼樣?
(好好好你們贏了我把圖換成對的行了吧)

(槊頭)

(槊頭)

(槊與人的比例。矟即槊。)

(槊與人的比例。矟即槊。)


大槊怎麼用?
兩將交戰,騎馬對沖,大槊在手,猶如破甲之錐,直擊對方鎧甲,透甲而入。

這種時候,你用彎刀唐刀有什麼用?
重甲環境下,矛的作用都十分有限。槊的破甲靠的不是刃,而是槍頭重量以及馬匹前沖的力道。想像一支沉重的槊頭,隨著長桿指向前方,戰馬前沖,槊頭直取敵將胸口,那種破甲威力……
借用一下紀錄片里後人想像的畫面


這次誰也別想讓我換圖!中二一把有什麼錯!

這次誰也別想讓我換圖!中二一把有什麼錯!

不管彎刀也好,唐刀也好,它不適應戰場形勢變化,所以自然而然,被淘汰了。

這段時期,大槊還只是將官手中武器變化的一個縮影,其它武器還有:


這啥?
骨朵啊,這是錘系武器,專門砸重甲騎兵用的。

話說金兀朮披甲跨馬,手舉金雀斧,朝岳雲砸臉劈來。岳雲手持唐刀,一刀架住,當的一聲,唐刀盪開,刀口震裂。岳雲大驚之下,再抽一環首刀,朝金兀朮砍去,只聽一聲脆響,環首刀劈於鐵圖屠甲片之上,竟不得入。
岳雲,卒。
謝謝觀賞。


這仗還能打嗎?
顯然應該是:
話說金兀朮披甲跨馬,手舉金雀斧,朝岳雲砸臉劈來。岳雲手持大鎚,當首一攔,只聽兩金相擊,金兀朮的斧子竟被盪開了去。岳雲架開來斧,左手一錘反將砸去,咣的一聲砸於金兀朮胸口,登時將那鐵浮屠甲片砸得啷啷作響,金兀朮口吐鮮血,回馬拖斧,掩面而逃。
這樣才對好嗎!


要說將領之外的,兵士用的武器
也是從最開始的青銅劍開始。慢慢發展到刀,同時有了矛和戈。在戈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功能更全面的戟。另還有各式長刀,槍,弓以及弩。

武器的發展和使用,一定是和鎧甲、馬匹、戰術、戰略等客觀因素相結合的。比如說,馬匹多的時候,軍隊里推崇用弓,馬匹少的時候,軍隊里就會偏重用弩。鎧甲較輕且步戰的時候,軍隊里較多用矛和戈,鎧甲較重且多馬戰的時候,軍隊里多長刀大槊。 當重型鎧甲被大規模應用于軍隊的時候,普通刀劍根本沒有立足之地,宋軍有很長一段時間只能用長槍重鎚,以及威名遠揚的神臂弓來對付金軍拐子馬鐵浮屠。

再重複一遍:
消失的技藝,真正失傳的很少,大部分消失的原因,只是因為被淘汰了。

冷兵器發展到後期,中國人的鍛造技藝已經十分純熟,不可能有古人做得出的兵器後人做不出的情況。不做它,僅僅是因為不想做而已。要麼太貴不易推廣如陌刀,要麼太不適應戰場因此被淘汰比如環首刀。

以下才是冷兵器時代後期的主戰武器



你說日本?
日本的制刀技藝確實很好的被傳承下來,但與其說傳承,不如說沒有發展。
畢竟,他們的武士,不需要對抗這樣的鎧甲:


(唐 明光鎧)

(唐 明光鎧)

嘛,鑒於很多人提出來,還是把明光鎧真實的樣子放出來吧。



(金 鐵浮屠)

(金 鐵浮屠)
再好的武士刀,在這樣的鎧甲面前,也只有崩裂一途。

他們的戰爭,也沒有這樣多的戰馬

再精湛的武士刀製作技藝,在這樣的戰爭面前,也只有乖乖向弓弩和長槍讓步的份。

再精湛的武士刀製作技藝,在這樣的戰爭面前,也只有乖乖向弓弩和長槍讓步的份。
而事實上,必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
恰恰是這樣的戰爭,在中國催生出了神臂弓,這一遠遠比同時期世界上其它任何地區都要先進的遠程單兵武器。(英格蘭長弓要晚於神臂弓)
這正是環境催化技藝的明證。

(北宋 神臂弓 它事實上是一種踏張的弩)

(北宋 神臂弓 它事實上是一種踏張的弩)


而到了現代,我們已經不再依賴冷兵器來打仗了。刀劍等冷兵器,已經開始只有工具和收藏等用途。
那麼在國外,普通的直刀和折刀是合法的(跳刀等兇器除外),在這個環境下,因為人們有野外旅遊等需求,鍛刀工藝仍然有其用武之地,也就一直發展得很好。
國內呢,因為一些原因,似乎只有「收藏」一項合法用途了。因此在國內,也有一些專門做收藏品的刀匠,比如龍泉。另有很多做出口的刀商,比如陽江。
你找到一個龍泉的刀匠,告訴他錢不是問題,要他給你打把漢劍,他絕對可以為你打一把出來。你要用它來刮毛還是斬鐵,全部OK。

因此,仍然是那句話,適應環境和需求的,一直都在。不適應的,總歸被淘汰。環境是好是壞,這個是客觀的,不帶感情的,它只是默默的,不斷的淘汰掉一批又一批的技藝而已。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有供給,適應需求的技藝一定會流傳下來。
只要你有需求,付得起錢,唐刀不是問題,漢劍不是問題,環首刀,也不是問題。


先拋開中日刀劍鑄造這個純技術面的東西(因為這個我也不懂)
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擴大到很多中日之間的比較
而這些中日之間的差異,最大的根源,仍然是中日的社會結構完全不同

中國在秦末結束氏族社會(六國貴族也阻擋不了劉邦的勝利),
唐末結束士族社會(興盛千年的清河崔氏遭到滅族),
宋朝開始,全面進入了全民拼科舉、田舍郎-天子堂、身份轉換自由 的宗族社會

每一步的演進,都是這個國家在適應 大一統的中央集權
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世界古代歷史上,除了中國以外,從未持續的存在過
所以中國的優勢也罷,劣勢也罷,已經緊緊地跟依託於大一統的國家制度綁在了一起

日本曾經在8世紀試圖模仿過中國,但以失敗告終
氏族勢力綿延不絕,結果一直到19世紀都還是氏族社會,只有武士階層才能有氏
氏族社會的身份制十分僵硬,最終使得地方大名、武士 在經濟上愈發依賴大商人
最終商人勢力也在各個城市擁有了自己的政治話語權

是不是覺得日本的結構跟歐洲很有相似之處?
按照資本主義的觀點,也就是有一個所謂新興資產階級的興起
其實日本雖然江戶時代,表面上也是沉浸在鎖國、陶醉在自身文化里
但日本的社會結構,以及關西地區略低於中國江南的農業生產力,稠密的勞動力
實際上已經為明治維新的無縫接軌做好了準備
==&> 到1820年,中國江南的蘇州府、松江府、嘉興府,日本關西的攝津國(大阪),人口密度都突破了600人,成為東亞傳統稻米商業文化發展到極致的代表

中國因為大一統,的確沒辦法像日本那樣方便跟西方接軌,
因為身份轉換自由,沒辦法像日本那樣有武道世家
但這就是中國一路發展2000多年來的路徑,目前已經適應了工業化、城市化的石油時代
今後也仍將隨著這個慣性發展下去

以前考科舉考四書五經,現在考科學數學,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實際上,歐洲和日本在完成近代國家構建後
也已經大幅度的往中央制國家靠近
所以兩類國家以後會越來越接近,拼的自然就是體量和戰略了
荷蘭拼不過英格蘭,英國讓位美國,這幾百年已經把道理說清楚了


這個問題,需要寫論文了。有興趣的,可以找我的博客看,裡邊有幾節相關內容。

我摘兩節過來。又,百度百科裡關於所謂各種唐刀的詞條和解釋,基本都可以不看,真要看就當小說看,別當知識點看。

二,日本刀——低溫冶煉、鍛造和淬火技藝的顛峰之作

汗青

日本刀,和前面所說的其他三大名刃都有所不同,無論是從材料的獲取還是其鍛造及熱處理技術上看,它都是一種非常獨特且個性鮮明的兵器。

自漢代起,中國的各種技術和物品開始不斷流入日本,隨著越來越先進的鋼鐵冶煉技術及造刀術的傳入,刀劍製造技術在日本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後,最終在這個島國上穩定下來,並發展成獨特的日本刀製造體系。即使到現在,其與五、六百年前的日本刀體系也沒太大的變化。

說日本刀製造,就不能不說的是製造日本刀的原材料,尤其是其中被傳說得神乎其神的「玉鋼」(Tahamagane),是必須要講清楚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了解日本刀的獨特之處。

就目前掌握的資料看,學界——主要是日本學界的主流觀點,大多認為中國江南一帶先進的鍊鋼技術,約在公元6年左右開始流入日本。之後經過了一千餘年的本土發展,再伴隨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帶回的中國大陸隋唐刀熱處理法的傳來,最終形成了製造日本刀所特有的鍊鋼法和制刀技藝。

中國早期的鍊鋼術——炒鋼法,大致有三種形式,即單室式炒煉、雙室式炒煉、串聯式炒煉。而從冶煉爐的構造和工藝流程上看,日本在新新刀時期前廣泛採用的踏鞴(Tatara)鍊鋼法,冶煉爐的結構和原理實際上和中國炒鋼的單室炒煉法基本就是同一種技術。

但中國在西漢之後,開始使用經過初步冶煉得來的生鐵為原料,再以炒鋼法獲取鋼鐵原材料,不再使用直接自礦石中取得的塊煉鐵來鍛造刀劍產品。並且中國的單室式炒煉在燃料中逐漸開始使用高溫燃料——煤炭。而日本則因為地質和地理環境等問題,一直都以木炭為主要燃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都未使用其它更理想的高溫燃料,也未在這方面有大的發展,是以當時的爐火溫度最高只能達到攝氏1150度左右,遠不能達到攝氏1535度的純鐵熔點,雖說含有雜質的礦石熔點要比純鐵低不少,但在這麼低的溫度下,鐵礦石依然是很難完全融化的。也因此當時的日本人為了獲取理想的材料並煉去其中的雜質,在冶煉原材料上使用了表面積遠大於大塊礦石的砂鐵,以求能更好地融化礦石,但同時煉製的時間也變得相當長,常常需要三天三夜甚至七天的不間斷熔煉。

只是他們雖然使用的是與中國炒鋼單室炒煉法差不多的冶煉爐及製造流程,但因為原料不是生鐵,而是鐵礦石,之後也沒有再行炒煉,所以煉出來的產品還是塊煉鐵。

這種低溫冶煉法煉出來的成品,是一種不規則、通體多孔呈海綿狀的塊狀鋼鐵,一般稱其為「海綿鐵」,這和我國古代最早煉製出來的塊煉鐵,本質上是同一產品。

日本冶鍊師們在冶煉時,會先把砂鐵放入鍊鋼爐,然後加入特製的木炭,再開始進行冶煉。由於他們使用的是木炭,而不是煤炭和焦炭,所以溫度受到限制,其爐溫無法獲得大幅度提高,這對鋼材的純度及產生的成材形狀和性能,還有最終的用途,都產生了相當大也相當重要的影響。

日本這種踏鞴(Tatara)鍊鋼法,如果再細分的話,還可以分為兩個分支,一種叫鉧押法(Kura),另一種為銑押法(Zuku)。

鉧押法是以砂鐵為原料的一種鍊鋼法,也見於私人小型冶煉。如有些地區會採用一種名為「真砂」(Masa)的砂鐵為主要材料,這種產於日本本洲西部的「中國」地區的名為「真砂」的砂鐵,要比一般鐵礦石所含的錳、磷等雜質少,所以煉製出來的鋼材純度比較高。

按照日本的有關記載,使用這種冶煉法,大約每3400貫(1)砂鐵和3400貫木炭,可以煉出300貫鋼,400貫生鐵和250貫熟鐵,其中那300貫鋼,就是製造日本刀的主要材料之一「皮鐵」(Kawatetsu)的原材料。

(1)貫:日本江戶時代的重量單位。1貫=1000匁=10000分。匁舊作錢、泉,依其發音(もんめ)又作目,1匁等於今制 3.759克。

由此可見,日本刀用鋼的出產率和產量非常低,共需大約26.7噸的原材料,才能煉製出1噸成品鋼,因此即便不計算其中的人工,光是原料成本都是相當高的。事實上,這種冶煉法也確實是一種效率底下比較原始的冶煉法,單純從生產效率上看,相當不經濟,而且對木材的消耗也極其龐大。幸虧日本是個森林資源豐富的多山國家,不然的話,只怕幾百年的採伐全國就要被搞成沙漠了。

至於銑押法(Zuku),一般為大型商業冶煉採用,冶煉工場使用的是一種叫「赤目」(Akome)砂鐵原料,由於原材料和冶煉方法不同,所以銑押法得到的成品要少些,大約26.7噸的礦石和燃料,只能煉出 0.8 噸可以用於日本刀製造的成品,其產品相當於我們國古代的白口鐵,其它成品還有「左下鐵」、「庖丁鐵」等等。能直接用於製造日本刀的另一主要原材料「芯鐵」(Shintetsu) ,就大多來源於這種冶煉法。

這兩種冶煉法,事實上其操作原理和流程都比較接近,相對而言,銑押法要略微先進些,這兩種冶煉法的產品,日本稱鉧鐵(海綿鐵)和銑鐵(即我國古代的白口鐵)。

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鉧押法冶煉完之後,得到的鉧鐵並不是整塊可以使用的成品,這是一種大塊的品質不均勻的海綿狀鋼鐵製成品,冶鍊師需要用大鎚把這種鋼鐵塊敲碎,然後將碎塊仔細地分門別類,這個時候可以直接將部分材料拿去製造日本刀,也可以進一步加工冶煉,分別得到玉鋼、破面、鐵滓、左下鐵、庖丁鐵等各種成品料再予以分別使用。這其中,可以用來製造日本刀的原材料一般不超過三種。

事實上,日本的這種冶煉技術,從科技進步角度看,是相當落後的。

綜合日本本土學者的研究成果,比較一致的的觀點是,日本本土冶煉技術發展大約分四個階段,其冶煉方式、場所及刀匠使用材料之間的關係如下(其中說的高溫爐,是指與之前的溫度比,而並非冶金業所指的高溫煉爐):

一,原始低溫野爐(自然通風)時期。這一時期大量的是私人小規模冶煉,成品為鉧鐵,也就是海綿鐵,作成以後需要刀匠將鉧鐵拆分後使用,上古刀基本都是這一形式的產品。

二,初期低~中溫爐(吹子)時期。這一時期為私人及零散商用小規模冶煉,產品為鉧鐵和銑鐵,依然需要刀匠拆分後使用,這一時期為上古刀到古刀期。

三,中期高溫爐(踏鞴)時期。這一時期開始出現鉧押法大規模商業冶煉,同時產品也多樣化起來,其成品有出羽鋼、印可鋼、千種鋼等,刀匠們開始大規模使用半成品鋼,也就是玉鋼鍛造刀劍。這種造法成為普遍形式,是自慶長新刀起及之後。

四,後期高溫爐(天秤鞴、大胴)時期。這一時期刀匠們使用的主要材料,大多為大規模商業冶煉出來的各種成品鋼(造、粒、頃鋼)及玉鋼,新新刀時期刀產品基本都是在這一形式下製造的。

實際上,日本從十六世紀才開始研究用煤炭的量產冶煉高爐,到兩個世紀後的1873年,正式完成使用煤炭的高溫反射式精鍊爐的研發,因此新新刀時期有相當部分日本刀是採用冶金業概念上的高溫煉爐的產品製造的,而傳統冶煉法則日趨式微、幾近絕跡。也因此水心子正秀才會發起日本刀復古運動,最後成功地將傳統低溫冶煉和鍛造法保留至今,並將傳統日本刀要使用傳統冶煉和鍛造這一概念也基本固定了下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前兩個時期里,刀匠們使用的原材料中,有相當部分是外來鋼鐵產品,即日本所謂的「舶載鐵」,品種主要是中國的炒鋼、灌鋼產品,也有部分印度鋼和南蠻鐵(主要為歐洲產品,也有部分是中國產品,南蠻鐵這個概念其實是個很不精確的稱謂)等等。而後兩個時期的刀匠們雖然主要以本土產的鋼鐵原料為主,但上述的這些外來鋼鐵產品,自上古刀到新新刀時期,日本刀匠們是一直都有使用的,不過是數量多少而已。

海綿鐵這種比較原始的冶煉產品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也有一個特殊之處,那就是可以同時煉出鋼和生、熟鐵。

在中國,因為這種塊煉鐵產品所含的雜質較多同時又成分複雜,使用很不方便,所以最後被逐步淘汰。

而日本的刀匠們,因為燃料和一些其它原因的限制,在無奈之下只能最大程度地去利用這種特性,他們因此開始將不同成分的材料運用於刀具的不同部位上,同時不斷改進鍛造技術,從而找出了一種幾乎可說是使用這種成分複雜的原始塊煉鐵的最好方法,並一直流傳至今,最後甚至將其發展到了如果不是使用以這種方法獲取的原材料製造的刀,就不是傳統日本刀的地步。

不得不說,日本人性格中那種無論什麼都力圖極致和完美的精神,在這裡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用低溫鍛造技術製造的產品,最關鍵的是它在經過熱處理後,能夠擁有日本人努力追求的那種變化多端而又美麗的地鐵和刃文。可以這樣說,日本刀自原材料的獲取到其打造成形的過程,是一種把低溫冶煉和鍛造、熱處理技術都發揮到了極致的工藝。

然而這種製造方法的缺點也是明顯的,那就是成本相當高昂,並且由於材料性能和製造過程的特殊性導致很不容易控制成品形狀,這使得其對鍛造工藝的要求非常高,期間全靠個人經驗,因此非常不容易普及,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刀匠,其過程非常長也非常困難。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日本刀弧度的產生,就與一般刀具完全不同。

使用高溫爐鍛造,鋼材更易被打造成需要的各種形狀,這是它的優點之一。世界其他地區的兵器,尤其是刀劍,其弧度基本都是打造出來的,而日本刀則不然。

日本刀弧度的形成,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使用不同成分材料合成的刀身,其各部位張力不一樣、在淬火時收縮比也不一樣而自然形成的,並非全是直接打造出來的。所以日本刀會在淬火之後,採取回火工藝,這種回火對材料本身的硬度、強度和韌性改變不大,主要作用地是為了避免淬火形變及燒刃時因高溫產生的內應力,一般回火溫度在200度左右,如果溫度過高,會出現不可逆的第一類回火脆性導致品質大幅度下降而成為廢品。

回火的重要性,我有個具體事例可以很直觀地證明。

有次我造了一柄小直刀,做完敷土燒刃後,因為有其它事,就先放下了,再後來不知怎麼地大家都忘記了回火這事,直接進入研磨程序。

結果是我們的研磨師鄭曉重在研磨的過程中,刀刃區的內應力開始表現出來。一天半夜,鄭曉重給我來了個電話,說他在研磨刃尖部位時,發現了一個致命損傷——刃切。

就這麼這一點點疏忽,導致了這件作品徹底報廢。

另外,摺疊鍛打的時間長短和次數,會影響到含碳量,由於這一原因,傳統日本刀的「折返鍛煉」工藝有著相當嚴格的次數限制。

在古代,是沒有任何儀器可以得到「折返鍛煉」次數對含碳量影響這一數據的,因此這一過程的掌控只能依賴於經驗和技術,掌握最合適的「折返鍛煉」次數,是一名優秀刀匠所必須掌握的經驗和技能。

所以這種製造工藝,對製造者的經驗和技術要求變得非常高。尤其在鋼鐵摺疊次數有嚴格限制的情況下,製造者必須在一定時間和摺疊鍛打次數內,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刀身狀態,此刻刀匠眼中直接看見的並非是最終的成品形狀,真正的成品形狀必須在淬火之後才能看見,所以光是這一段工藝流程內對製造者的經驗和技術要求之高,就已相當苛刻,由此可見打造日本刀所需的技藝之高。

也因此在日本刀製造中,以獨特的踏鞴低溫鍊鋼法煉製的原材料獲得,是至關重要的。而要使用踏鞴低溫鍊鋼法得到這些特定的材料,又需要日本一些特定地區生產的、成分比較特殊的如「真砂」和「赤目」這樣的鐵砂。日本刀匠們正是在長期使用這些低溫鍊鋼產品的過程中,依據經驗掌握了最合適的使用方法,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鍛造體系,所以想要以日本傳統技術製造出真正傳統意義上的日本刀,特定的原材料和踏鞴鍊鋼法是很重要的兩個基礎條件。

這也是日本刀能獨步世界,與「烏茲」、「大馬士革」、「克力士」等制刀系並列,成為世界上一大獨立制刀體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於以上所述的這些原因,嚴格地來講,並非凡是出產於日本、形狀符合傳統武士刀標準的刀,就可以叫「日本刀」的。真正可以稱為「日本刀」的作品,有其特殊的要求和含義在內。

傳統意義上的日本刀,除了要符合形制和其他方面一些硬性標準外(如區別「太刀」和「刀」等這些種類的傳統定性標準),最基本的幾條就是——如果它使用的不是以傳統冶煉手法得到的日本刀原材料、不是採用傳統煉爐打造、不是採取傳統的熱處理淬火工藝,那麼不管其他標準符合與否,都不能算是真正傳統意義上的「日本刀」。

換句話說,如果你拿高溫冶煉得到的成品鋼材去打造一把刀,哪怕形制和工藝都沒問題,日本人也不會承認這是日本刀的。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曾使用現代工藝,使用高溫煉爐及現代鋼材大量生產軍刀,這種其使用現代高溫成品鋼原料以大工業流水工藝量產的刀,一般都按標記型號被直接稱為「XX式軍刀」,如九五式、三二乙等,日本人則稱呼其為「Gunto」,以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日本刀。值得注意的這其中一些型號的特注型,以及相當部分的九八式軍刀,是以傳統日本刀刀條加裝軍刀外裝的,有相當部分是古刀、新刀、新新刀,並非機制刀。

這種新造機制量產軍刀,在日本人看來其本身不具備藝術和文化價值,只有歷史文本價值,所以按照當代日本法律,這類刀概屬要銷毀的違禁物品,不屬文物範疇,一旦發現將直接切斷進行銷毀。而在日本刀業界和流通領域(譬如古董刀商店)及真正的日本刀收藏者中,這種量產軍刀俗稱之一就是「鐵棒」,於此可略見大家對其所持的態度。

不過收藏日本軍刀的絕大部分收藏者,都是因為看重其文物意義而進行收藏,如在中國民間及各種博物館內,就有不少此類藏品。位於我國首都北京的中國軍事博物館內,就有著相當數量在抗戰時期繳獲日本軍刀藏品,其中尤以許世友將軍的藏品為最,經常展出的就多達十數柄,其中不乏日本古代名刀,當然也有九五式、三二乙等「模造刀」。

這些從日本侵略軍手中繳獲來的軍刀,是中國人民堅苦卓絕的八年抗戰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見證和教育意義。


圖說明:筆者收藏的抗戰期間繳獲的日本軍刀。日軍95式軍刀的銅鐔初期型,刀、鞘編號一致,日本陸軍造兵廠東京工廠陸軍第一造兵廠製造的「東」字銘款,刀裝由株式會社壽屋商店製造。此款刀使用的鋼材是所謂的機制玉鋼,整體油淬,配備給日軍尉官使用。


第四章

一條桿棒打天下的宋朝和中國兵器神話之消亡

——禁私兵、尚武精神和兵器文化傳承

汗青

那麼,為什麼日本會在唐之前一直跟著中國走、到唐之後卻開始發展出自己的制刀體系和刀文化,而中國又為什麼在唐代後制刀技藝就開始急劇衰落,在短短一段時間內,僅到北宋中期就衰落至如此地步呢?

又為什麼,隔海相望的兩國制刀技藝的盛、衰焦點,會一齊落在唐代呢?

答案一,是和中國歷代皇朝對民間持有兵器的態度有關。

對中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元代統治者為了防止民間武裝反抗,對民間武器的管制,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變態地步,連菜刀都被管制了。當時規定以二十戶為一甲,共用一把菜刀,這一甲的領導,大概相當於我們現在街道里的居民小組長吧。那把寶貴的菜刀,平時便保管在這位居民小組長手裡。大家做菜要用菜刀了,就得去小組長家排隊。後來大約是小組長們嫌麻煩,因此很多時候是把菜刀用鏈子鎖在水井邊的箱子里,要用就拿鑰匙去開箱子取出來。

我估摸著那辰光的一道好風景,應該是在飯點之前的水井邊。

想想那時每個城市裡街頭巷尾的水井邊,一到黃昏時分,就會有十數乃至數十個姑娘、大嫂、老太太聚成一堆,一邊洗菜一邊排隊切菜,這情景必然十分賞心悅目。那水井邊,在當時也定是個成功率極高的婚介場地。

這事,是中國古代史、社會史、兵器史上的一大奇觀。

也許還是飲食史上的一件大事。

因為管制菜刀此舉,對中國冷兵器製造的傳承打擊固然巨大,對飲食文化傳承的影響只怕也不小。君不見取材於宋元評話雜劇的《水滸傳》中,那些梁山好漢們便個個都是大塊吃肉的漢子。於我想來,這等描寫固然有小說家們想表現好漢豪氣的成分在內,但恐怕當時村野小店裡的廚子,沒有自己的菜刀可以切肉,於是只能直接把大塊肉煮熟了端上來給客人吃,更是其中的關鍵。

這一想,水滸好漢們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所表現出來的豪氣,頓時失色不少。接著又想,大約當時人家中,溫婉女子啟櫻桃小口大塊吃肉也是常景,因此那些民間藝術家們此舉很可能是一不小心的寫實描寫而已。

一念至此,心目中一直以來因大塊吃肉而來的好漢們之豪氣形象,幾乎蕩然無存。

我還沒寫這一段時,曾以為寫出來會很好笑,但寫完後卻一點都笑不出來了。雖然我本來確實是想說笑一下的。
笑不出來,不單是因為前文之故,還因為在最後潤色這部書稿的過程中,偶然看見一條新聞,說近來我國的安保措施又有進步,推出了購買老鼠藥和菜刀需要實名登記的制度,其報道中洋洋自得和誇耀之情溢於言表,於是我便實在很難理解制定這一規定的官員和對此大表讚揚之意的記者了——他們怎麼居然就好意思把這事當政績來誇耀?

本來在中國史上,對菜刀實行管制的,就只有一個元朝,現在好,我想以後也許有一天歷史課本上會這樣說:在中國史上,對菜刀曾經實行過三次管制,一次是元朝,為了防止漢族人民對其統治不利;還有兩次,則分別是2008年和2010年。

如果可能,我一定會建議把提案實施這一制度的那些人士名字都寫上去,好讓他們就此一直光宗耀祖下去。

知道元朝禁菜刀、禁私兵的人很多,但不太為人知道的是,在這個問題上,其實宋代比元代好不了多少,最多不過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事實上,中國歷代皇朝對民間擁有武器這一問題,一直都是爭論不休的。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首先做的幾件事之一就是銷天下之兵作十二銅人。到漢代,廟堂上有過關於是否要禁私兵的爭論,類似爭論唐朝也有;到了宋、元兩代,統治者們終於開始將禁私兵這一討論付諸於實施,且其表現出來的態度,在很短時間內就達到了登峰造極近乎變態的地步。

漢、唐兩朝的一些皇帝,對民間私兵這一問題,其實是看得很透徹的,或者也可以說他們對自己的統治非常自信,因此對此並不是很在意,故沒有開展大規模禁私兵的運動。顧炎武的《日知錄之餘》中,就有漢、唐時期兩次關於禁私兵爭論的詳細記載。

其一發生於漢武帝時期。當時的丞相公孫弘上奏,要禁止民間擁有弩。他的理由是一旦十賊持弩則百吏不敢前,因此他認為只要禁了民間擁有弩,那麼賊人就只能拿其他短兵了,這樣一來官兵就可以大膽上前捉拿,賊人也就不敢作姦犯科了。

當時的光祿大夫吾邱壽王對此表示反對,他說臣聞古人作五兵,不是用來為害,而是用來禁暴討邪的。人們安居則以此制猛獸、備非常,有事則以設守衛、施行陣。秦兼天下以後,廢王道、立私議,滅詩書而首法令,去仁恩而任刑戮,於是雖然殺豪傑、銷甲兵,但天下百姓還是以農具為武器洶洶而起,最後以亂而亡。所以聖王才會重教化而省禁防,因為他們知道光有禁防是不足恃的。現在陛下英明、治國有道,天下安定,雖然也還有些盜賊,但這是地方官的過失,不是因為民間有弩的緣故。而且《禮》有大射之禮,我只知道聖王有合射以明教化,沒聽說過他們要禁弓弩的。因此要禁的是地方上巧取豪奪和盜賊一類的行為,而不是兵器。不然的話,如果是壞人,那麼壞人本來就不怕違法,所以壞人依然會去持有弩,而好人自衛要使用弩卻會違反法度,他們反因守法而失去了防衛的能力。因此禁弩不但無益於禁奸,還害得百姓沒有了自衛的能力,又廢了先王的大禮,讓人們以後再也無法學習聖賢們傳下來的大射之禮。

漢武帝於是用吾邱壽王的話去問公孫弘,公孫弘為之折服,漢武帝遂不納公孫弘禁民間藏弩的建議。

在這裡,漢武帝的態度其實著有很明顯的傾向性。書曰「上以難丞相弘」,這個「難」字,就表明了漢武帝一開始就不支持公孫弘建議的態度,是以他才會用吾邱壽王之語去「難」公孫弘。

漢弩,在當時是一種極為先進的的遠程攻擊武器,其射程和精度都遠遠大於弓,如果只論射程和殺傷力不考慮其他,這東西甚至不比近代初始火槍差,因此說它是當時的高精尖武器一點都不誇張。漢軍之所以能剋制匈奴,此物居功至偉。如漢名將李陵率丹陽兵而教以騎射,之後孤軍殺入匈奴,以五千漢軍步卒對十萬匈奴步騎混合軍團,激戰八天、殺傷匈奴過萬,全仗此物。最後在距離漢關百餘里處,李陵因箭支耗盡外加叛徒出賣,致使全軍被圍而遭覆滅。余讀書至此,每每憾之兼且恨之——如使李將軍多十萬箭,則不但匈奴無能為,且可立不世之功矣。

然如此凶物,漢武對民間私人可以擁有一事全不以為意,足見其人胸襟之大、自信之高,而在此之外,於我看來更有其高瞻遠矚的一面。且不去說上古六藝和《禮》《詩》這些典籍的禮義,從吾邱壽王之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時至漢代,習射依然是當時禮法的一項常規內容,而正是這種自小要接受的全民射禮訓練和百姓可以持有兵器的政策,使得漢人武勇之風不滅,中國的中原歷代皇朝多不敵北方游牧民族,惟漢、唐兩朝不但不懼,更能克之、征之,武力威振塞外,不可謂與此全無關係。

亭 林先生書中另一事,乃是唐時故事。說是當年唐中宗即位時,拜鄭惟忠為黃門侍郎,朝中有人請禁嶺南首領之家畜與兵器,鄭惟忠曰為政者不可輕易革除民間習俗,晉人《吳都賦》里就說南方是「家有鶴膝,戶有犀渠」,一貫如此,現在一朝禁之,豈無驚擾?中宗然之,於是此議不行。

所謂「鶴膝」,乃是指矛屬兵器,「犀渠」則是水牛之類的牲畜。

這兩位漢唐天子,一個認同禁私兵並不能減少犯罪,其胸襟和自信,絕非泛泛;一個以變易風俗是為擾民而不禁私兵,亦稱寬厚。

事實上我國兩千年前這位叫吾邱壽王的官吏的言論,極透徹地揭示了私人擁有武器這個問題的本質所在——那就是民間持有武器不是問題,根本問題是在於統治者的治理不善,以及違法犯罪行為本身。

禁私兵,並且把私兵概念擴大至民間日用品的這種行為,在我看來,是統治者非常不自信和積弱的一種極端表現,因為這種行為產生的唯一根源,就是懼怕老百姓有一天會拿起菜刀來,對他們的統治不利。

只是問題在於倘若你治理不善,即使你禁了菜刀,老百姓們也會舉著木棍站起來和你過不去。宋、元兩朝,甚至連祭祀用的帶刃儀仗和菜刀都禁了,可大規模的人民起義依然不斷就是明證。如果天下大治,統治者又何懼老百姓手中有些許低級自衛武器,譬如菜刀。再怎麼樣,老百姓的武力也不可能和全副武裝、擁有重武器的警察及軍隊比肩吧,區區幾把菜刀有什麼好怕的,無端示人以弱、示人以愚,曝一己之怯,令人見笑。

又況且罪犯之所以是罪犯,恰恰就是因為他們不怕法、敢違法。既然罪犯本就不怕法令,那麼請問,這個禁私兵的法令對他們有什麼用?罪犯們依然是想拿什麼就拿什麼,難道你禁菜刀,罪犯就不會拿菜刀去犯罪了?又如果他們拿水果刀、板磚、棍子呢?那是不是連板磚、木棍也要禁呢?作為統治者,不想著平天下不平之事造福人民,卻想憑一紙法令就讓罪犯們因此不拿武器去犯罪,全然不顧百姓生活是否因此受影響和不便利,這種想法和行為,實在太過愚蠢和幼稚,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實,現今歐洲瑞士政府執行至今的武器持有制度,也足可證明吾邱壽王觀點的前瞻性。

制定於十九世紀前葉、一直沿用至今的瑞士憲法第十八條規定,每個瑞士士兵,都可免費得到由國家提供的第一批武器、裝備及被服等物,而其中的武器可以一直由士兵保管。因此瑞士人在服完兵役後,可以把在部隊使用過的武器——包括衝鋒槍在內,帶回家保存。只要你出具一份不將這些武器用於違法行為的保證及一份無犯罪行為證明,在兵役完成前參加兩次射台和野戰射擊演練就可以了——這後一條尤其有意思,瑞士政府還要確保你會熟練使用這些將被你帶回家的武器。

據瑞士政府2003——2005年的統計,瑞士人服完兵役後有30-40%的人選擇將在部隊使用過的武器帶回家保存;而據我國新聞媒體的報道,在2002到2004這三年內,瑞士政府因此將11萬4千枝自動步槍和手槍發放給了私人擁有。

與此同時,瑞士政府從來都認為瑞士不存在因這一槍支保存制度帶來的後果及問題,就在不久前又再次發表了同樣內容的聲明。也就是說,瑞士政府認為其國家在與此有關聯的諸如社會治安等各方面,和不發放槍支及禁槍的國家沒有什麼不一樣的。

事實上,瑞士的社會治安確實相當好,它比世界上絕大部分禁止民間持有槍支的國家都安全得多,也比絕大部分禁止民間擁有刀劍、禁止擁有小匕首,甚至對菜刀進行管制的國家更安全。

國家鼓勵和支持民間擁有軍用武備,安居則制猛獸、備非常,有事則設守衛、施行陣,此乃我國上古聖賢藏兵於民之大義,復見於今日萬里之外的異國,叫人情何以堪。

我想,我在這裡可以說的,大約只能是這樣了:一條很有意思的法律,一個很有意思的政府,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及人民。

從宋朝開始,中原皇朝自秦漢、隋唐以來的雄風不再。

這種雄風不再,不單是指在兵器製造及兵器文化上表現出來衰落和消亡,也包括了國力和民風,以及意識形態上的巨大變異。

有宋一代因所謂「重文輕武」導致的積弱固然眾所周知,但宋朝皇帝們大禁私兵的態度,對整個宋朝的國、民積弱所起之力,也不可小覷。在我看來,禁私兵和國、民積弱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孰為根本,不是那麼好定論的。

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在開篇內,有一處寫大宋百姓們互相說笑,其中某甲道:「金兵有甚麼可怕,他們有一物,咱們自有一物抵擋。」某乙道:「金兵有金兀朮。」甲道:「咱們有韓少保。」乙道:「金兵有拐子馬。」甲道:「咱們有麻札刀。」乙道:「金兵有狼牙棒。」甲道:「咱們有天靈蓋。」

每讀書至此,則令人鬱郁不能自解。

這雖然是小說情節,卻十分符合宋朝重文輕武之積弱和當時的社會狀況。實際上,大宋朝的百姓們,也確實只能用天靈蓋去抵擋金兵的狼牙棒。

這甲乙二人,之前說的是官、兵層面,如金將金兀朮自有宋將韓世忠抵擋,金兵的拐子馬部隊則有宋軍的麻札刀與之抵敵,還勉強兩兩相當。但到了民間層面,因為在大宋天子的嚴令和各級政府機構的威壓之下,大宋百姓自開國起就失去了任何可以抵抗敵軍的自衛兵器,到這時真的只能用自己的天靈蓋去抵擋金兵的狼牙棒了。

宋代自立國後,就在一直大力奉行防民甚於防川的政策,大張旗鼓地禁民間持有兵器、禁民眾聚會等等,不但對民間私蓄兵器者處罰極嚴,甚至對造刀的工匠也要一併進行處罰。

那麼大宋政府要禁止持有的所謂的兵器,又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且來看一看史書是怎麼記載的吧。

大宋開寶三年(970),那位桿棒開國皇帝頒布了一條法令,曰京都士人及百姓均不得私蓄兵器。其後禁令波及全國連綿不絕,粗略簡之,就可見有淳化二年(991),天禧五年(1021,景祐二年(1035),慶曆八年(1048),嘉祐七年(1062),宣和六年、七年(1125)等再三再四頒布的各種禁私兵法度。

這一系列禁令,涉及面極廣,不但禁了上陣用的軍用武器,一度連老百姓日常開山種田的工具刀都給禁了。在《宋會要輯稿·兵》里,有仁宗年間的一份詔書,其曰:「仁宗天聖八年三月詔曰:川陝路不得造著袴刀。利州路轉運使陳貫言:著袴刀,於短槍竿、拄杖頭安者謂之拔刀,安短木柄者謂之畲刀,並皆著袴。畲刀是民間日用之器,川陝路險,全用此刀開山種田。今若一例禁斷,有妨農務,兼恐禁止不得,民犯者眾。請自令著袴刀為兵器者禁斷,為農器者放行。乃可其請。」

這裡還好,在利州路轉運使陳貫的建議下,朝廷只禁了長柄的「拔刀」。但在《宋會要輯稿·刑法》中,又有記載說徽宗宣和七年,朝廷再次下令禁斷民間使用及鍛造「博刀」等刀具(所謂「博刀」,其實與朴刀、畲刀、襏刀、刳刀、著袴刀等等乃是同一樣東西,是不同地方、不同時間的不同稱呼,參見本書附錄《宋刀一種小考——朴刀》)。

而《宋史》卷一百九十七的兵志則道:「景祐二年,罷秦州造輸京師弓弩三年。詔:『廣南民家毋得置博刀,犯者並鍛人並以私有禁兵律論。』先是,嶺南為盜者多持博刀,杖罪輕,不能禁,轉運使以為言,故著是令。」在這條禁令里尤其值得我們注意、且與本節主題有極大關係的一點是,官府不但禁了「博刀」這種百姓日常生活用具,甚至連其製造者都要得罪,這對兵器製造技術以及兵器文化的發展和傳承,無疑是極致命的。

兵器兵器,兵用之器也。按說朝廷既然禁的是兵器,當是禁民家私藏兵用之器,弩這種程度的高精尖武器自不用說,肯定算兵器,把長刀、大劍算上去也不為過,可如果連老百姓種田開山的隨身工具刀都算是兵器,那就很有點鬧笑話的意思了。

這種連民間生活用具刀都企圖禁絕的仇民、防民政策,不僅腰斬了中國之前積累了千餘年的兵器製造技藝傳承,也滅絕了中國兵器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可能,使得中國兵器從會當凌絕頂的世界頂峰水準瞬間跌落塵埃,從此被棄於世界名刃行列之外,最終淪為了既沒有文化內涵也沒有製造技藝傳承的鐵片子。

與此同時,宋自開國起還一直嚴厲管制各種民間集會,即使是民間祭祀和廟會。各地官吏們屢屢上奏朝廷提請警惕和禁止祭祀、廟會、社會的記載,於史不絕。由此宋朝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禁止在這些民俗和宗教儀式上使用儀仗兵器的禁令,如《宋會要輯稿·刑法》有天禧五年的詔曰:「神社槍旗等嚴行鈴轄,如有違犯,內頭首取敕裁,及許陳告。」

這裡要注意的不僅僅是此條禁令本身,還有其最後一句:「及許陳告。」

陳告,說白了就是告密。中國歷史上對這一行為的評價多是負面的,無論政府還民間,或者是各學家,都普遍持反對態度。因為這很容易形成誣告風氣。如武則天時期,就因為這事鬧了一次風波,最後雖然實施了這一許可,但對武周此舉的歷史評價,就一直是負面的。

趙宋為了對付私兵和民間集會,連這一招都使將了出來,足見其對此忌諱之深。

到宣和六年,大宋朝廷在這個基礎上又再次宣布,在祭祀、社會等民間群體活動中,只要是帶刃的傢伙就一概不許用,哪怕你是用於儀式的儀仗擺設,並對此給出了官方建議,說在祭祀這類需要儀仗的活動時,你可以用竹木做成兵器形狀,貼上蠟紙假假地算是個刃就拉倒了,不然的話……官府抓你沒商量。

禁私兵禁到這個地步,金兵來了大伙兒自然只能投降沒商量了。經過了趙官家那麼多年的整頓治理,大宋朝早就幫著金兵把民間反抗用的傢伙給徹徹底底掃乾淨了,金兵殺到,如果你不想投降的話,那就用你的天靈蓋去頂人家的狼牙棒吧。

也所以,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劇及小說里看見的,那種宋朝書生佩個寶劍到處溜達這場景,在宋朝是絕無可能存在的。因為只要不是官兵官吏,你扛個平頭西瓜刀出門都要挨抓,別說掛個寶劍滿大街街招搖了。宋元流行「桿棒」,小說和平話、雜劇里放眼看去滿篇都是棍棒,罕見刀劍,是有道理的。

不過我並不認為這是由於大家仰慕那位傳說中一條桿棒打天下的太祖而群起仿效之故,而是那位自己使一手好桿棒的太祖皇帝,不許百姓家擁有刀劍鬧的。

也因此宋朝的書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這位軍漢出身的皇帝一樣,出門扛條木頭棍子防身。佩寶劍在身,以文武雙全的風流倜儻形象去泡妞這種事,在大宋朝顯然連門都沒有,只有罪犯和強盜才敢這麼干。

所以我很懷疑北宋那會兒之所以還允許老百姓用小水果刀,並且居然還有「並刀」這種名品,只怕全賴如李師師一流的美女們之力。否則周邦彥們大約在勾欄瓦子中,只能看見無數漂亮姑娘正在用牙齒和手指努力對付橘子這類水果,「縴手破新橙」尚可為之,前面「並刀如水」那一句,肯定是要改一下的了。

私以為,或可使金庸小說常用到的一個詞——「並指如刀」,大家都去練點徒手功夫,以方便日常吃喝吧。(1)

(1)並刀,宋時并州所產之名刀,當是日用小刀。宋人張端義《貴耳集》卷上:道君幸李師師家,偶周邦彥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於床下。道君自攜新橙一顆云:「江南初進來。」遂與師師謔語,邦彥悉聞之,隱括成《少年游》云:「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縴手破新橙。」後雲「嚴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師師因歌此詞。

在禁止民間持有和製造兵器的同時,宋朝的官造兵器也被嚴格置於中央政府管制之下,其對各地官軍使用之兵器亦防禁極嚴。如《宋史》兵志說熙寧五年,「帝匣斬馬刀以示蔡挺,挺謂製作精而操擊便,乃命中人領工造數萬口賜邊臣」;元豐元年冬,「鄜延路經略使呂惠卿乞給新樣刀,軍器監欲下江、浙、福建路製造,帝不許,給以內南庫短刃刀五萬五千口」等等,可見當時各地部隊兵器的製造及供應,哪怕是邊軍所用,也被置於宋皇帝及其派出的太監直接管制之下。

另外,有宋一朝之義勇頗多,所謂義勇就是團練鄉兵,乃是仿唐府兵而來,尤其是克制金人騎兵的弓箭手,有相當部分是義勇,因此宋各路都有「弓箭社」這個組織,其實就是現在的預備役一類。然而到了宣和七年,《宋史》兵志內卻出現了這麼一條記載:「私有兵器,在律之禁甚嚴。三路保伍之法,雖於農隙以講武事,然猶事畢則兵器藏於官府。今弓箭社一切兵器,民皆自藏於家,不幾於借寇哉」,於是乎一切兵器要歸公,這路的弓箭統統被收繳上去,讓義勇們把弓箭帶回家的那位官吏,也因此被罷了官。

敢情在宋朝皇帝和官吏們眼中,大宋百姓,哪怕你是預備役士兵,只要有了兵器就等於是把兵器「借寇」了。這種視民為仇,把全部老百姓都當成潛在敵人和威脅來對待,畏民猶甚於畏敵的思想和態度,正是宋皇帝們禁私兵的根源所在。

宋家皇帝此等陰暗心思和小家氣度,比之漢唐,相去實不可以道里計。宋自開國起就呈現出一派全面挨打的積弱氣象,以至於把兩個皇帝搞進了五國城去坐井觀天、後宮娘娘們弄進了金人的洗衣局,最後更偏安一隅做了多年兒皇帝,良有以也。

宋朝之後,漢唐雄風和尚武精神固然不復見,而我國傳承了一千多年的兵器血脈,也同時宣告徹底終結。

在我看來,這種終結,不單是製造技術和器物形制上的終結和衰退,也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終結和閹割。這是中國兵器文化和製造技術消亡的第二個大原因。

對宋朝重文輕武觀念和制度之由來,學者們討論很多,講得也都很透徹了。比較通行的說法,是認為在經歷了唐末割據和五代十國的長期混戰之後,文化及傳統湮滅頗多,各種人才尤其是知識分子缺口比較大,因此宋在平天下後相當重視科技文化的重建和繼承,是以形成了這一局面。

不過我以為除此之外,還有著另一與此深度一樣,角度不同的原因。

趙宋官家出身行伍,又仗著武力黃袍加身,從主家孩子手裡篡奪的天下,其心中對帶兵武人和百姓以武犯禁的恐懼心之重,非比一般皇帝。這一點,只看趙大官人一得天下就即刻上演了一場杯酒釋兵權的好戲文,便可窺知一二。而之後趙宋一力推行重文輕武之觀念與制度,又嚴禁天下百姓擁有私兵,乃至於禁斷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刀具,則均是此種恐懼的具體表現。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兩者一向是中國統治者的大忌。趙宋官家禁絕民間私兵,等於斬斷了俠以武犯禁的支撐點,而後再將文人們歸於固定的程序和法度之下,使文儒不能亂法只能去風月,於是兩個心腹大患去矣。

在這種治國理念和法度下,之後發展起來的程朱理學,實是帝王家管控天下百姓和文人們的最理想工具。於是到了明朝,僅僅只朱棣一代,便將大明天下搞得家孔孟而戶程朱,以至於文人們整天淪於道德清談,到最後把朱明朝廷變成了一個問錢糧不知、問甲兵不知的道德腐儒們的樂園。

是以自宋興起的宋元兩朝大規模、長時間的禁私兵運動,再加上程朱理學,從社會現實和意識形態兩方面聯手,一起閹割了中國傳統尚武精神。

統治者們終於如願以償,他們用道德和風月,把原本豪壯的中原裝點成了一個外強中乾的花花世界。

其實這種衰落的演變軌跡,在文學上也表現得非常明顯。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對此就講得很直接。他說詩自唐中葉以後,除一二大家外,殆為羔雁之具;詞自南宋之後,除稼軒一人外,亦為羔雁之具,此為中國文學升潛之關鍵。羔雁之具,是上古應酬禮品,先生此話,等於直指此後的詩詞都是裝點用的樣子貨,徒有其表而已。說白了,就是在氣勢和意境上都落了下乘的匠作。

這個評語,精準之極。只是又何以會如此呢?余以為,此與中國自宋開始的意識形態大演變有直接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各家諸侯及學派同時興起,百家爭鳴;漢承秦之天下後,拓疆定邊,雄武不已;至唐國力發展至鼎盛,文治武功赫赫,是以這一時間段內的學術和文學都處於一個不斷上升和發展的階段。故唐代詩詞,外則氣象壯麗華瑰、空靈飄忽,內則意味深長、氣度恢弘,格調和意境之高,後世不復見。至宋,除東坡、稼軒寥寥數人外,多隻談風月,極盡纏綿悱惻之能事,已然喪卻了唐時氣象,以至詞道大盛。至於明清……明清有詩人和詞人么?我能想起來的、大約勉強能和唐宋中游詩人比肩的,是那位大大有名的奸臣才子:阮大鋮。也許還有另外一位奸臣才子嚴嵩,也可提一提。

人道唐宋之後無詩詞,卻不說唐宋之後無才子。只因才子們的靈氣,被自宋開始的那套專門用來囚禁人們靈魂的所謂道統給扼殺了,造就出了一批又一批刻板的腐儒和道德學問家,如王國維所言,再無李太白「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獨有千古之氣象。於是,唐宋以後,無詩。

同理,這種文化、思想、精神上的演變反映在兵器上,就是唐宋之後,無兵。

先秦銅兵,是金屬兵器的初始階段,在發展到頂峰後,鋼鐵兵器開始出現。經過兩漢和南北朝時期的不斷發展,中國鐵兵從冶煉、鑄造、鍛造及熱處理技術,到隋唐時期又達到了頂峰。而恰恰唐朝兵備又採取的是精兵制度,其政府常備軍的人數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少的一朝,而其經濟又是中國歷史上罕見地強盛,在這種雙重基礎上,導致隋唐兵器的精良程度和技術,都成了中國歷史之最。

在我看來,先秦至隋唐在意識形態上,其追求還是比較純粹不功利的,更多的是自由的態度。如之前所說,在這個大時段內的文人政客們,比之後代,多少都有著比較重的理想主義傾向,無論是學術態度還是價值觀,莫不如此。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漢唐兩朝皇帝和政府官吏對待私兵的態度,崇尚人性和思想自由的三國魏晉玄學風潮,在宋代程朱理學出現之前,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傾向相對是自由的,純粹的,更偏向理想主義色彩。如最早出現的「君不敬,則臣不忠」「父不慈,則子不孝」這種相互關係,到宋之後就成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樣絕對的單向關係。而王國維所論的詩詞與文學的演變,也是這種文化和意識形態演變的例證之一。

宋代程朱理學興起以後,中國傳統文化乃至學術和價值觀,幾乎都被納入了一個所謂的統一「規範」,無論是從最基本的人之本性還是高度提煉的意識形態層面看,「百家爭鳴」是肯定不存在了。有的只是符合統治者政治需要的一家獨尊的那套章程。這種狀態,不但在文學領域出現了唐宋之後無詩人之現象,在學術及意識形態上,也出現了萬馬齊喑的局面,一直到明中期的陽明心學出現,才略微有所改觀,但陽明心學也只是對程朱理學的改良,並沒有實現本質上的突破。事實上哪怕到了清代樸學興起,也沒有出現太大變革。中國文化和意識形態及學術的真正變革和突破,是在清末民初,在那一短短的一個時期內,再次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並且實實在在地出現了很多革命性的變革。只可惜,對中國的現在來說,為時已晚。

也因此,從宋到清在這個大時段內,中國兵器的表現,和文學、哲學等各種意識形態層面上的表現毫不奇怪地如出一轍,十分統一。因為兵器及兵器文化,就是國家、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等等的具體表現,這一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瘋死沃 的高票答案很好。但還是略微有點小欠缺。首先,刀劍失去主戰兵器地位的確是唐刀消失的重要原因。但是,刀劍作為軍人的個人自衛武器還是有一定市場的。事實也證明各種刀並沒有退出戰場。其次日本也是廣泛使用重甲的,主戰兵器同樣也早就進化為各種長槍。為何類似唐刀的東西會一直存在到現代?
@汗青 的答案講到了社會因素,也就是禁私兵。這就更深一層。但這種社會變革是基於國家軍事組織形式的巨變產生的,這一點很少有人留意到。我就展開論述一下這種社會變革。

武裝力量的面貌,必然由其組織形式所決定。與唐刀、明光鎧相對應的,是隋唐的府兵。這其實以一種藏兵於民的制度。府兵的骨幹,是中小地主和自耕農。理論上,國家頒給他們「永業田」。他們則自備兵器,承擔國防義務。
自備兵器、自備兵器。重說三。上戰場是危險的事,人人都有強烈的精良武裝自己的動機。而且,這些兵器和鎧甲,作為重要資產的一部分,是可以代代相傳的。另外,這種制度為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提供了一條軍功進身的上升渠道。鼓勵了尚武的風氣。這就是唐代李白、岑參這樣的文藝青年,喜歡喊打喊殺而不是三秋桂子、十里飄香的原因。

光是把刀甲擦得光彩照人,就足以極大激發一個中二青年的熱血豪情。所以說這種制度不但產生了唐刀和明光鎧,更奠定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基調。
所以在初唐,唐刀和明光鎧這種極盡工藝之巧的武裝有著廣大的市場需求。

但是這種制度的缺陷也是很明顯的——養兵不多!李世民征伐高句麗的時候府兵已經開始不夠用了。加上徵募,好不容易湊了10萬的規模。(民夫不計)唐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看出這支軍隊的精銳。對於最後的損失,史家多有懷疑。因為死2000,傷1萬,戰馬損失8成左右這種數字在後世看來似乎算不了什麼?高句麗的傷亡遠多於此,怎麼就連太宗都承認這是敗仗了?
其實當你了解唐朝的兵制你就很能理解了。容我略不恰當的拿現代社會類比一下。
如果今天按照唐代的軍制打戰,場面是這樣的。
國家發布動員令——弟兄們,國家發給你們幾套房吃房租,養車。現在到你們報效的時候了。知乎眾人歡欣鼓舞,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不枉我天天去健身房,還請教練學散打。
他們紛紛把股票平倉,放下手上的實驗。把祖傳的M1911別在腰間,扛上訂製的爆改HK416。開上自家的SUV,上涿州報道去了。更富的人還專門有一輛裝甲皮卡,上面架著加特林、6聯裝40火等等武器。
到了涿州,國家一盤點……人有點少……這還是擴招以後啊……沒辦法。中專生和個體戶也徵召一點吧。
最後的戰爭結果,雖然大家英勇,殺了4、5萬敵人。但是死了2000多211、985的社會精英,還有1萬多人傷殘……SUV八成都打壞了……你叫國家怎麼能不痛心?你讓社會怎麼不哭泣?
………………
高宗時期,利用唐軍比較精銳的優勢,長期小股部隊去刷高句麗的人頭,磨死他才是正確的選擇。
………………
到了府兵制消亡。當兵打仗成了職業,武器由國家統一採購的時候,武器再也不追求極度精良。而是追求大規模採購的性價比了。而日本因為武士制度沒有解體,私人的武器需求一直存在,所以類似的精品武器一直存在到現代。

我好像又扯遠了。算是福利吧。


1.精良的刀劍從來就不是實用的戰場武器。在冷兵器時代的大多數時候,好的兵器都比人命值錢,而刀劍越鋒利往往耐久越差,因此部隊不會大規模裝備優質刀劍的。日本刀在日本的冷兵器時期,基本只有武士裝備,相比實戰更多是作為武士精神的象徵意義存在的。
2.為什麼中國的將領不追求某種精品武器呢?因為中國實際上從沒有形成武士階層,即使早在戰國時期,國家的集權程度相對於冷兵器時代的其他文明也是很高的。對於高度集權的穩定大國,組織調度的任務要比作戰重要,文治高於武治。這樣的國家即使發動戰爭,戰爭的規模也使得將領根本沒必要上戰場親自和敵人廝殺,更多的是動員部隊和布置戰術。和其他文明相比,中國的傳統文化基本都是崇文高於尚武的,這並不羞恥,因為通常越是原始野蠻的民族越尚武,崇文的程度往往就意味著文明程度。多扯一句,不尚武不代表國家戰鬥力弱,不要因為中原被游牧民族征服了幾次就認為中原就是弱受。游牧民族沒有什麼固定資產,中原沒有侵略游牧民族的動機,而反過來富裕的中原農耕民族在游牧民族眼裡始終是塊大魚。中原的目的是抵禦外部侵略,不斷發展,大多數時候中原做到了。好吧扯回來,相對於日本長期混戰中產生的武士階層,中國沒有形成一個具有足夠影響力的武士階層。同時,中國的將領不太追求個人勇武也沒有必要。因此,無論從象徵角度還是從實用角度,中國都不大可能產生像武士刀這樣不計成本的高端武器。
3.日本人的儀式情結。什麼東西到了日本人手裡都儀式化,越是重視的東西越是要費勁。喝茶費勁,射箭費勁,日本刀的工藝更是費勁中的費勁。日本刀真的那麼厲害?也許,但論費勁程度,日本武士刀能算冷兵器之最了。現代誰還折騰冷兵器啊,但日本人就較這個真。而一旦一件事物背後有足夠多的人為之傾注心血,不管這件事物本身如何,恐怕旁人都不能小覷了。
4.中國的社會發展程度。中國目前的社會發展程度還沒有到普遍意識到要尊崇傳統文化的地步,也沒有那樣的文化實力。反觀日本,動漫、電影、遊戲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都十分可觀,其中日本傳統文化的分量相當重。在這方面,中國差得遠,而且必須追趕。


中國制刀巔峰的唐朝刀劍,其製作工藝並沒有失傳,今天的人可以按照古法還原到95%。

以下是我個人整理的20把(組)現存唐代刀劍

目錄:

1 黃楊木把鞘刀子

2 金銀鈿荘唐大刀

3 金銀荘橫刀

4 花鳥蒔繪大刀
5 金銀荘大刀(存疑)
6 斑犀把綠牙撥鏤鞘金銀荘刀子
7 犀角把白銀葛形鞘珠玉庄刀子

8 斑犀把彩繪鞘金銀荘刀子

斑犀把紅牙撥鏤鞘刀子

斑犀把綠牙撥鏤鞘金銀荘刀子

黃牙彩繪把紫牙撥鏤鞘金銀荘刀子

9 武王大刀

10 漆塗鞘御杖刀

11 七星劍(隋刀)

12 水龍劍

13 呉竹鞘御杖刀

14 金銅鈿荘大刀

15 金銅荘橫刀(存疑)

16 唐古楽 破陣楽太刀 其一

17 唐古楽 破陣楽太刀 其二

18 度羅楽 婆理太刀

19 斑犀把漆鞘黃金葛形珠玉荘刀子

20 黑漆裝唐直刀、金銅黑漆塗平文拵

1 黃楊木把鞘刀子 以及 雜色絛綬帶

其一:

  • 全長25.2cm,
  • 把長11.0cm,
  • 鞘長19.0cm,
  • 身長11.4cm,
  • 莖長5.9cm。 

其二:

  • 全長25.2cm,
  • 把長11.0cm,
  • 鞘長19.0cm,
  • 身長11.2cm,
  • 莖長5.8cm。

把與鞘為黃楊木様散孔材,把口為銀制鎏金,金具為銀,刀身鑢座錯金。鞘尾為黃金所制,但那是後來補上的。

2 金銀鈿荘唐大刀

  • 全長99.9公分
  • 把長18.5公分
  • 鞘長81.5公分
  • 身長78.2公分
  • 莖長13.6公分

3 金銀荘橫刀

4 花鳥蒔繪大刀

圖片為日本明治時代複製品

5 金銀荘大刀

明治時期 仿 金銀鈿荘唐大刀
刀身鐵制;把為木製鮫皮卷;鞘為木製黒漆塗,再用白色密陀繪上紋飾;金具為銀制鍍金以及鐵制金象嵌。

6 斑犀把綠牙撥鏤鞘金銀荘刀子

  • 刃長7.5cm,
  • 鞘長13.2cm,
  • 把長7.9cm。


把為斑犀所制,鞘為牙所制並染淺縹,鞘上有花草、鳥、雲、蝶之撥鏤。黃金所制的把口和鞘尾為後來修復時補上的。

7 犀角把白銀葛形鞘珠玉庄刀子

其一:

  • 全長18.8cm,
  • 把長9.1cm,
  • 鞘長13.8cm,
  • 身長8.4cm,
  • 莖長4.6cm。 

其二:

  • 全長18.8cm,
  • 把長9.1cm,
  • 鞘長13.8cm,
  • 身長8.4cm,
  • 莖長4.6cm。


把為犀角,鞘為木製蘇芳塗,把口為銀制鎏金,金具為銀,並鑲嵌綠琉璃和珍珠,刀紐新補,附黃楊木牌,其上書「(木商)夫人」,(木商)為「橘」之古字。


8 斑犀把彩繪鞘金銀荘刀子(左一)
斑犀把紅牙撥鏤鞘刀子(左二)
斑犀把綠牙撥鏤鞘金銀荘刀子(左三)
黃牙彩繪把紫牙撥鏤鞘金銀荘刀子(左四)

斑犀把彩繪鞘金銀荘刀子(左一),刃長7.7cm,鞘長13cm,把長8.5cm。
把為斑犀所制,鞘為木心,外以淡綠色為地,再用朱、黃、褐、綠等諸彩顏料繪花草紋,金具為銀制鎏金。鞘尾和把口金具為後來補上的。

斑犀把紅牙撥鏤鞘刀子(左二),刃長5.2cm,鞘長9cm,把長5.5cm。
把為斑犀所制,鞘為牙所制,並染紅再施撥鏤。

斑犀把綠牙撥鏤鞘金銀荘刀子(左三)

黃牙彩繪把紫牙撥鏤鞘金銀荘刀子(左四),刃長9.1cm,鞘長15.3cm,把長10cm。
把為牙制,染黃後以朱、綠、白色顏料在其上描繪蝶、鳥、花之圖案。鞘亦為牙制,染紫後施以蝶、鳥、草、花、樹木之撥鏤。金具除把頭外皆為銀制鎏金,把頭為黃金所制,但那是後來補上的。

9 武王大刀

唐古楽 武王大刀

  • 全長84.5公分
  • 把長17.4公分
  • 鞘長67.1公分
  • 身長64.0公分
  • 莖長12.5公分

材質:刀把為黑柿木所制;鞘為椋木製,再以革包,再施以黑漆,再塗油;金具為銅製;刀鐔為鐵制。

介紹:該大刀為唐楽·武王之舞所用之「楽用大刀」。把為黑柿木製,鞘整體施以黑漆塗。金具周圍有用白色顏料描畫的唐草文。刀身上刻(線刻)有大佛開眼大會所用的字樣。

另附明治八年日本仿造品

黒漆大刀

  • 全長88.0公分
  • 把長18.1公分
  • 鞘長69.3公分
  • 身長60.8公分
  • 莖長13.5公分

材質:刀身鐵制,把為椋制素木,鞘為木製黒漆塗,金具為鐵制黒漆塗。

10 漆塗鞘御杖刀

  • 全長128.3公分
  • 把長14.0 公分
  • 鞘長127.0公分
  • 身長56.2 公分
  • 莖長12.6 公分

11 七星劍

(此刀為聖德太子的佩刀,是隋刀,我先前弄錯了)

12 水龍劍

這兩把刀現存於日本,日本學者認為是7或8世紀中國制的寶刀。第一把名為七星劍(實際是刀),刀面上有雲文,也據說有七星文。第二把名為水龍劍(實際是刀)。此兩刀為切刃造,用燒土淬制的直刃文。唐朝的刃文古名為霜雪,漢朝時名為白堅,三國名為白虹。

13 呉竹鞘御杖刀(下)

呉竹鞘御杖刀

  • 全長158.7公分
  • 把長11.8 公分
  • 鞘長147.3公分
  • 身長64.3 公分
  • 莖長10.15公分

14 金銅鈿荘大刀(下)

  • 全長74.5公分
  • 把長14.9 公分
  • 鞘長59.0公分
  • 身長53.9公分
  • 莖長13.4公分

15 金銅荘橫刀(上)(存疑)

  • 全長60.0公分
  • 把長12.3公分
  • 鞘長47.2公分
  • 身長43.7公分
  • 莖長10.2公分

16 唐古楽 破陣楽太刀 其一

  • 全長87.5公分
  • 把長17.8公分
  • 鞘長69.7公分
  • 身長66.0公分
  • 莖長13.0公分

唐古楽の破陣楽に用いられた楽用大刀。鞘には透彫金具を模して白色の顔料で唐草文様を描き、油を塗る。大仏開眼會の際に使用したとわかる刻銘がある。


17 唐古楽 破陣楽太刀 其二

  • 全長87.0公分
  • 把長18.0公分
  • 鞘長69.0公分
  • 身長65.0公分
  • 莖長13.4公分
  • 唐古楽の破陣楽に用いられた楽用大刀。鞘には透彫金具を模して白色の顔料で唐草文様を描き、油を塗るが、経年により現在は黃色味や赤味を感じさせる。大仏開眼會の際に使用されたとわかる刻銘がる。

    18 度羅楽 婆理太刀

  • 全長73.7公分
  • 把長15.4公分
  • 鞘長58.3公分
  • 身長54.1公分
  • 度羅楽の婆理に用いられた楽用大刀。把と刀身を椋の一材から作り、把の約や鐔〈つば〉も彫り出す。鞘には透彫金具を模して白の顔料で唐草文様を描き、油を塗る。

    19 斑犀把漆鞘黃金葛形珠玉荘刀子

    (正面)

    (反面)

  • 全長38.5公分
  • 把長15.9公分
  • 鞘長27.2公分
  • 身長15.8公分
  • 莖長5.1公分
  • 大型の刀子。把が屈曲せず、刀身は筍のような形狀を呈するなど、あらゆる點において一般的な刀子と異なる。國家珍寶帳にいう唐刀子の系統に屬する可能性が考えられる。

    20 黑漆裝唐直刀、金銅黑漆塗平文拵

    日本鹿島神宮藏品,唐刀櫃

    附錄:東大寺獻物帳(記載了部分收藏於正倉院的唐刀)

    未完待續

    我的原文地址:知乎最全唐刀實錄 - 獨孤雨松的文章 - 知乎專欄


    玩過一段時間的古兵器,門外漢瞎答下:
    一來,就我接觸的古兵來看的話,中國的傳統兵器在材質上並無特別之處,多數都是碳鋼打造,工藝上也是以鍛打為主,也有部分使用類似夾鋼的工藝,這些工藝現在復刻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二來,中國的兵器講究的是使用性,所以在對待兵器上真的沒武士那般的認真,我過手的古兵里,多數的實用器都留下了很深的實用痕迹,很多的刀劍已經被磨損的無法直視。
    三來,和現在的社會環境有關係,中國現在生產傳統刀劍的工廠還是有很多的,很多的手工藝人還在製作傳統刀劍,只是這類刀劍現在在國內屬於管制刀具,所以不能宣傳而不被大眾知曉而已,有興趣的朋友其實可以百度刀奴、周劍龍或者刀友之類的看看。而日本的刀劍因為被認為是工藝品,多有宣傳,所以造成這種認知落差而已。
    四來,劍道這幾年的盛行也功不可沒,而傳統的武術已經被黑的不行了,現在除了公園裡的大爺,傳統的劍幾個還能做個起手?

    。。。。。。。。。。。。。答題。。。。。。。。。。。。。。。。。
    就單特質古兵來說的話,我個人不認為是失傳了的,畢竟除了馬口這樣的工藝之外,多數的傳統刀劍的工藝和生產一個農具沒有太多的區別,只要還有傳統鐵匠,你能給圖紙,他就能給你打出一把刀劍出來。差別只是在研磨和裝具上。

    至於類似的物件,其實有很多,只是你不在玩友圈,你不知道而已。拿個最知名的:寶騰寶刀,這個總知道吧?中國還是有很多人收藏和把玩古兵的,這幾年價格炒的不錯,有興趣的話,可以搜索下:皇浦江。


    對於刀劍的具體製造工藝我不是行家,但我對漢青答案後半部分不敢苟同:
    我的看法是:日本刀的名聲就是吹出來的,它的意義僅限於代表日本的傳統文化
    不然為啥沒有歐洲人問:為什麼歐洲古代刀劍鑄造技術失傳了嗎?為什麼歐洲的刀劍就沒什麼類似日本刀非常著名的呢?
    -------------------------------
    武士刀的性能真的有質的差距么?
    首先要理解冷兵器乃是消耗品,別看刀劍是有鋼鐵製造,再好的刀劍,在實戰中用於披砍格擋後,都會出現損耗,可能卷刃出現小崩口甚至政治斷裂。又不是絕地武士的激光刀,哪有用不壞的?只是早期的鐵制兵器,由於製造工藝的差距,可能性能差別非常大:有的硬度夠但韌度不足,一敲就開裂甚至斷掉,有的韌性不錯但硬度不夠,太軟容易變形。於是少數工匠造出的硬度韌度性能都達標的武器,便在各種神話和傳說里流傳,成為「削鐵如泥」「吹毛斷髮」的神兵。實際上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世界各地冷兵器的性能並沒有質的差距。
    事實上對於大部分政權來說,如何在有限的生產力下生產便宜量足的武器,裝備足夠多的部隊,以最短的時間訓練出來,才是根本問題。日本刀吹的再牛,也不能改變日本戰國時最普及的武器是長槍弓箭鐵炮(火繩槍)。日本戰國最常見的戰術,是由足輕組成嚴密的槍陣,壓向敵人;偶爾武士單挑近戰時,使用長槍比使用武士刀(不靠慮野太刀)會有更長的攻擊距離,也更有優勢。武士刀(打刀)在當時真正意義,是用作備用武器及狹窄空間搏鬥(就像現代士兵身上配的手槍),以及割取敵人首級(脅差)。野太刀則多數用作少數武士炫耀力量的特製兵器,或是儀式用,並不普及。日本戰國時的名刀,不是跟神話流傳有關,就是各種著名劍術家手中武器,他們的藝術價值和炫耀價值遠大於使用價值。這一趨勢在戰國終結後更加普及,因為長時間的和平不需要實戰兵器,藝術價值高武器可以作為炫耀用品存在。類似的是歐洲的博物館裡大多有當時君主收藏的盔甲和武器,上面花紋精美鍍金鑲銀,只是歐洲人從來沒吹捧說「我家燧發槍打造了多少多少年,精度能射中一公里外的靶子」之類的話,還拍電影電視劇動畫加強這種錯誤印象。
    ------------------------------------------
    為什麼中國沒有類似的著名刀劍?
    認真看了上一段回答的同學們應該都猜得差不多了,原因很簡單:蘇聯會拿狙殺了兩百多人的莫辛納干步槍出來做傳家之寶嗎?美國會拿射中本拉登的槍出來供著當神槍嗎?早在春秋戰國戰國時期(公元前兩三百年),中國的戰爭就已經擺脫那種數十到數百軍事貴族決鬥式遊戲,一場戰爭人數就已經成千上萬,士兵也大多以非貴族自耕農為主。君主需要的可不是一兩個所向披靡的神勇戰士,而是一支武器訓練統一,紀律嚴明的龐大軍隊,他們需要的武器可是以萬為單位計算。對於統治者而言,大規模生產的常用物件有啥好尊崇的?作為對比,日本直到蒙古人入侵日本時(十三世紀),還流行「一騎打」那種貴族單挑式的戰爭,在戰爭中對戰並殺死著名武士還要求有足夠的家格。沒有一個強大的軍事貴族階層,這種對武器的特殊審美很難普及到整個中國社會。即使在民間演義故事中偶爾出現「青龍偃月刀」之類的著名武器,但也只是作為談資罷了。
    統治中國這個龐大帝國的官僚想要限制武器流通並沒有錯,這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不是人民和政府的矛盾,預防犯罪也不是主要原因,而無論東西方都有地方和中央的矛盾。在沒有民族主義思潮的年代,即使讓民間武器任意流通,也只會增強地方政權利用軍事與中央叫板的權利,嚴重的就會出現唐朝藩鎮割據的現象。當時一般老百姓要是有了武器,可不會來一場法國大革命開創新時代,而是會依附於當地豪強大戶,或是當地文官武將,為了搏一把榮華富貴跟著造反廝殺,造成內耗。在人口不停增加,土地面積固定的情況下,大量失地農民,社會閑散人員是很有可能這樣做的。日本戰國是什麼?就是舊幕府無力掌控地方貴族逐漸膨脹的軍事實力,使舊的政治秩序崩潰。中世紀就是激烈的蠻族入侵,使得羅馬帝國和後來統一的法蘭克帝國,不得不放權讓地方組織防禦,因此王權一落千丈。這並不值得稱讚。
    ----------------------------------------------
    PS:對漢青和其他一些答案中關於「尚武精神」的批判
    把缺乏「尚武精神」的儒生和儒家文化作為華夏文明逐漸落後於世界的元兇,這種說法簡直就跟ISIS認為中東的混亂跟背棄信仰有關是一個路數。
    光說戰爭,在很多戰爭中,士氣和士兵的勇猛程度決定了一場戰役的勝負。然而隨著戰爭技術藝術的發展,有針對的技戰術,統一的裝備訓練,嚴明的紀律,有規劃的後勤補給等等因素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例如古羅馬人,論勇氣遠比不上周圍任何蠻族,但利用良好的訓練與戰術卻能把蠻族一一征服。
    一個統治階級在政治上的進取與尚武精神也沒多大關係,更多的是跟當時的政治局勢,以及一些客觀條件(比如技術發展)有關。即使是在開明的王朝,哪怕是穿越者來管理,發達的商業也只是統一王朝的威脅;沒有發達的商業,也沒有民族主義的中國,即使在擁有先進航海技術,往外如何擴張對本土意義都不大;沒有迅速的對外擴張,無論近代的中國統一王朝達到怎樣的高度,相對於西方文明來講發展都是極為緩慢,甚至是停滯的;在整個民族近代落後挨打時,民族自尊心受損,總會有人跳出來說一切都是這些王朝的統治者/官員的錯,以此來平衡自己的心理證明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真是呵呵了
    -----------------------------------------------
    後記:這是最滿意的一篇回答,很高興能有人在讀了這篇文章後感覺有所收穫。我覺得一篇好的知乎回答應該是這樣的:簡單有趣接地氣,然而又能將一些比較複雜的觀點表達出來,最好能給讀者帶來新的角度看待和思考一些問題。希望我有一天我的文筆能像馬親王那樣好,把古人的生活更加有趣地寫出來。ramen。


    那些所謂的日本刀大部分都是中國仿製的


    這個問題本身有三個問題。
    1.中國古代刀劍製造技術失傳了沒?
    2.為什麼日本武士刀馳名世界?
    3.中國有沒有類似的東西?
    感覺高票前五回答四個都離題了呀。
    分開來回答。
    1.中國古代刀劍製造技術失傳了沒?
    自行搜索手工菜刀鍛造工藝吧,古代刀劍鍛造工藝十有八九都是保留在現代的手工菜刀,柴刀,剪刀里的。
    2.為什麼日本武士刀能馳名世界?
    很簡單,因為人家上個世紀國力強,從而帶動了其文化軟實力的加強。
    跟武士刀本身的工藝和水平根本沒關係,倒是和其特殊的造型有關係。
    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70到90年代,日本經濟繁榮昌盛,一副「拳打美國爹,腳踢歐洲國」的景象,甚至傳出了要「買下美國」的狂言。


    洛克菲勒大廈,日本繁榮時代的見證者
    而那個時代日本軟實力也高速發展


    一代遊戲界霸主任天堂。


    馬里奧,其影響程度甚至一度暴打美國本土的米老鼠。
    而這一期間便出現了無數日本風格/扛著日本傳統武器/帶有日本武者身份/主角待過日本的文娛作品出現了。


    卡普空的《出擊飛龍》1989年


    著名動作類遊戲《忍者龍劍傳》1988年


    著名漫畫《忍者神龜》


    《死侍》1991年


    《金剛狼》1974年(沒錯這男的就是狼叔)


    卡普空《鬼泣》系列的閻魔刀,2001年(有點末班車的感覺)
    而這個時候日本成功向海外輸出了這麼幾個文化符號。
    武士刀,忍者,武士道(題目原因我就不提巨型蘿蔔了)。
    對於外國人來說這幾個真是太COOOOOOOOOL了。
    比如忍者神龜的創作契機就是因為原作者畫著玩結果發現這真酷於是就做了這個漫畫系列。
    如果真論鍛造工藝,日本武士刀連漢朝刀劍都不一定比得過,因為大家都以為是日本武士刀標配的包鋼工藝實際上是到了江戶時代才出現的,在此之前的日本武士刀鍛造水平和漢朝百鍊鋼基本沒啥區別。
    但問題是老百姓誰看你這個,酷就行。
    所以日本武士刀馳名世界了。
    (PS:老外超喜歡把那種直刃的忍者刀當成武士刀)
    3.中國有沒有類似的東西。
    樓主應該是說「中國現在有沒有類似武士刀那樣的馳名世界的刀具吧。」
    沒有。
    把這個概念寬泛到武器的話


    無數遊戲里中國的標誌性兵種以及武器(其實我只想到了帝國時代和文明)
    實際上在文化輸出上我們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載體了。
    ————————離題分割線——————————



    沒錯,航天,隨著國力的發展,航天已經開始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輸出的又一個新載體和新符號了。
    你可能會說航天是外國人發明的,不能是中國文化輸出的新符號。
    巨型機甲也不是日本首創的呀


    《世界大戰》的火星機甲,這都是百年前的作品了。
    但也不妨礙一提到巨型機器人人們想到的就是日本。
    當然其中也有1969年日本首次創造出人形機器人這一點不可分割。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你只問到了一個點,而沒有看到那整整的缺失的一個面。

    日本的武士刀是其一,但你有沒有發現韓國人為何擅長弓術,奧運屢屢奪金?我國神馬李廣,黃忠一抓一大把,這精湛的弓箭技術去哪了?我國揚名全球的所謂功夫,為何沒有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為什麼和我們普通中國人距離遙遠的和外國人一樣?推此及彼,除去這些運動方面的東西,其他各種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又有幾樣上得了檯面?看看日本韓國的和服和韓服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話說你的衣櫃里有漢服嗎?

    過去有段時間我很喜歡讀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關於裡面對日本人生活的點滴描述讓我耿耿於懷。日本人在中學時期的校園裡就與弓術,劍術這些東西非常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學校有相關社團每天訓練,社會上有大小相關賽事的支持和吸引,還有成套的培訓和教練。反觀我們國家,相同的甚至比他們屌得多的文化背景下,我們現在有什麼?離這些東西的遙遠程度,就在於只在書里,電視里看到,完全兩個世界的距離。

    至於你說的武士刀,有了對相關文化的重視,配套的東西發展起來絲毫不奇怪,有市場就有發展。

    關於為何是現在這麼一個情況,那就是個巨大的歷史問題了,裡面還有政治問題,說起來就太複雜了。簡單的就題論題,不是中國古代刀劍鑄造技術不屌,不是造不出發展不出比日本刀炫酷的多的屠龍刀倚天劍。文化傳承的缺失而已。


    題主既然問了古代的刀劍鑄造技術失傳與否,咱就簡單寫幾條失傳的東西

    複雜的我也寫不出來啊

    1.所謂春秋戰國塊煉滲碳鋼技術,大致似乎是先冶煉出海綿狀鐵,然後用木炭做滲碳劑進行

    滲碳成鋼,然後鍛造成剣。

    刀劍圈很多認為這種所謂春秋戰國製造鋼鐵刀劍原料的辦法屬於瞎扯。

    對應實物有春秋時期楊家山出土鐵劍等。

    2.漢代刀劍百鍊、百湅或者叫百辟工藝,還有三十湅、五十湅。

    沒人說得清一「湅」需要怎樣的處理過程,達到一百湅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大致是指鋼鐵

    原料的精鍊處理吧。

    孫機先生就認為百湅應該是虛數並非一百道處理工藝,刀劍圈的意見就相反認為明明是

    指確定的數目.

    百湅:對應實物有古墳時代稲荷山金錯銘鉄剣,銘文含有「令作此百練利刀」

    中平大刀銘文含有「百鍊清鋼」.

    東漢永壽二年二月濯龍造廿灌百辟錯金環首刀,銘文含有「濯龍持作百辟」.

    五十湅:東漢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鋼劍.

    三十湅:東漢永初六年環首刀,銘文包含「卅湅」.

    3.青銅兵器的鑄造工藝,以及防鏽處理工藝。當然這個更像是因鋼鐵兵器的普及而淘汰。

    細說還有青銅兵器表面斑紋狀或雲霧狀花紋的實現工藝,以及青銅兵器嵌綠松石的工藝。

    不過無論如何,青銅兵器的美,過了那個時代,就難以再復原了。

    對應實物:戰國雙色剣,秦陵銅鈹等等太多太多。

    4.戰漢刀劍的熱處理工藝,是水淬?是覆土燒刃?

    總之鍛造完是一定有熱處理的,具體的就沒搞清。

    實物燕下都鋼劍的熱處理,滿城劉勝墓鐵刀劍的熱處理。

    5.唐刀鍛造方法。這本來就是個含糊的概念,內容更含糊,什麼制鋼工藝?鍛造方法?什麼

    熱處理?研磨手段?造込如何?

    對應實物:........

    6.宋代有名的夏人劍製作方法。

    對應實物:西夏王陵出土鐵劍。

    7.鑌鐵製法,大致是說坩堝鋼工藝吧。對應實物不少。

    8.旋焊鍛造法,馬齒嵌鋼鍛造法。對應實物很多。

    以上憑記憶一揮而就,有錯漏之處務請指正我會改,這些問題在我腦子裡就一團漿糊,只有恭請我敬佩的 @汗青先生這樣的古兵界大佬。

    大概列出這幾個,中國文明一直在決盪衝突變化中,難以抓住一個主題一以概之,失傳的東西太多。

    ------------------------------------------------------

    反觀日本的制鋼鍛刀工藝,也曾在二戰後經歷了危機,可說是斷裂吧。

    不能不佩服日本古刀劍存世多,精品多。日本人的能幹,總算是補救及時,續得上。肯重視古代刀劍工藝,肯花錢研究。

    從礦石礦砂直到入鞘成刀,對自己國家的刀劍發展歷史研究得比較清晰明確,對刀劍鑒賞也有很成熟的系統與標準。滿含嫉妒恨寫下此段話.

    最後貼上一劍一刀,各位對照看一下,陪我一起唏噓片刻。

    西漢玉具劍,狀態極好,全裝完整,勁健又優雅。身世不明,製法不明,作者不明

    平安時代三日月宗近。狀態上佳,太刀優雅身姿的典範。身世清楚,流傳有序。


    這類問題,受迫於管制原因,向來難以在公共場合討論,這也是諸位連菜刀都很少用的普通人難以了解這個圈子的原因,不得不說這非常阻礙我國相關工藝的發展。

    我國的冶煉鍛造技術在古代的厲害大家從各類史書及古籍中都有了解,但受迫於工業革命的洗禮,我國的古法制刀也的確沒落了,不過沿海一帶還是有很多繼承了前輩衣缽的工匠。在他們的努力下,雖然沒有使用古法制刀,但我國現在的刀具的製作水平並不比國外低多少,也許在細節上差一些,但產品實用性和耐久性上與國外水平相當。而新的技術設備也更能適應現代快速發展的節奏。比較著名的陽江十八子和張小泉,算是廣東和浙江兩個制刀地區的代表。生活刀具沒有被禁,也算是讓他們能支撐下去的一部分原因。

    那裡的很多作坊,除了高端板材需要進口之外,各個零配件,刃才,柄材都可以進行深加工。幾乎所有類型的刀具都可以無差別仿製(星戰的激光刀除外)。當然也不單只會仿製。近幾年也出現了很多原創工作室,他們的作品在外國買家中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今年圈內十一月的北京刀展算是國內比較大的刀具展覽,也獲得了不少國外人士的關注,國內外的很多大師都有參加,不得不說,我國的市場也是非常誘人。


    日本的作品的確還處於領先行列,而且服務意識也是一流,有個細節,菊男的刀在展出與介紹時,助理美女全程跪式服務,並且一口一個多多指教。可見其態度。受迫於你懂得原因,刀展只展出了一天便關閉了,不過還是取得了相對不錯的效果,從圖片中你能看到現場十分火爆,圈內大師也在其中進行了充分交流。

    近日關注了凱文和RIKE兩個工作室,作品都很不錯,坊間粉絲眾多,我個人比較喜歡折刀,在此放出他們的3個作品。其中1507評價很高,國外銷售商給出了高於刀匠定價10%的定價策略。
    RIKE1507,刃材M390/S35VN。
    柄材鈦合金,滾珠軸承,雙模快開,全長23cm,重120g,最厚5mm


    RIKE1504A,刃材M390/154。
    柄材鈦合金,滾珠軸承,雙模快開,全長22cm,重130g,最厚5mm 。

    Micro Tech-矩陣 凱文版刃材S35VN。
    柄材鈦合金,全長22.5cm,重141g

    0

    0

    最後,鄙人不是賣刀的,請不要私信相關信息。


    確實很大程度上失傳了。

    明朝的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曾說:「倭國刀背闊不及二分許,架於手指之上不復欹倒,不知用何錘法,中國未得其傳。 」 戚繼光也認為唐宋時期的刀劍製造技術到了明朝已經失傳,以至於只能引進日本刀生產技術。


    外行人的我,覺得日本武士刀的流行是因為日本文化的輸出成功,日本文化的流行


    唐刀黨還有30秒到達戰場

    補充:在中國你聽說過Historical Martial Art么?(實戰武術)


    邪妖。
    這東西,得有人用心玩。還有,要「馳名」離不開營銷。
    日本刀源於唐刀,唐刀至宋,漸漸消亡,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唐朝中期開始,草原人的文明突飛猛進,騎兵侵掠無休,而宋朝又是政府養雇傭兵(相對於貴族兵),這就對武器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便宜,二是對騎兵殺傷力大,在此背景下,唐刀被淘汰,長矛斧鉞弓弩走上歷史前臺,軍隊愈加專業化(即平民更遠離殺戮)。日本所面臨的遊牧民的壓力與中國始終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據我所知,明朝時中國海賊與東洋倭寇,持「日本刀」登陸劫掠,如入無人之境。這說明當時的大陸人,已經不慣玩刀槍。但是,基於同一份材料,可以相信當時的沿海盜賊,其技術水準與倭人相當,正如高行健的水準亦能與歐美文人相當,只是能不能得到承認、能不能被「中央政府」接納為中國人的問題罷了。如果汪直鄭芝龍等是中國人,那麼中國即使在海盜這一門技術上,也是傲視群雄的,只是與當時的政府不對付罷了。
    以上可知,明朝人大體已經不怎麼玩刀劍了。
    到了清朝,滿人以弓馬得天下,比較講究玩弓箭,那是真玩,當成藝術品玩;還有玩馬玩鷹。一直到今天,北京還有零星玩老弓的。競爭之下,玩刀劍的就非常少了。民國締造之後,因為滿人作為韃虜被驅逐,他們的弓馬文化,自然不會受到重視和維護。
    日本刀,之所以能被發揚光大,離不開武士階層,離不開俠士階層(這需要一個動盪的社會,需要社會文化的容忍與支撐),離不開浪人階層(需要一個不能完全實現溫飽的社會)。日本薩木來把刀看得比性命還重,上油除鏽,朝夕拂拭,拿活人試刀。西洋的情形類似,中國早在秦漢就結束了動盪的封邦建國社會,而西洋的封建社會直到德、意統一才勉強結束,日本更是遲至大政奉還。所以光比較殺器的藝術,中國是被遠遠甩在後邊的。不光刀劍不行,就是作為火藥的祖宗,我們也沒用來殺人。話說,用火藥來放煙花爲什麽就落後?爲什麽殺人就先進?唉,火藥在戰爭過程中得到發展,炸山炸樓水平也高了,而我不反文明,所以覺得說不清。。。
    但中國人並沒閑著,在不夠動盪的歲月裡,我們研究瓷器,研究繡花鞋,研究鷹、狗。這些東西有用嗎?呵呵,是強者,就可以說有用,蘇格蘭裙子也可以風靡一時;是弱者,連自己的子孫都會來笑話;而且,是弱者,你也沒時間營銷,沒精力營銷,更沒有市場。如果日本現在跟越南一個發展程度,人們還會關心日本平安時代的風雅、戰國時代的英雄嗎?
    日本人還在擺弄冷兵器的時候,西洋人已經拋開刀劍二百餘年。而明治時代以來,日本刀也已走上不可避免的沒落,並不存在「大行於世」的情況。如今若還有人玩刀,一方面我很敬佩,真心的,另一方面我會說一聲「二逼」;如果一個中國人去玩日本刀,我還會感到悲哀【註:不是因為反日,我很喜歡日本,但是抱著一個歷史的死物去裝逼難道不可悲嗎?你爲什麽不去玩石器?

    最後回答一下問題:
    唐刀現在還是有的,唐刀的技術也是有的(可能烏茲鋼等少量技術失傳了)。但是玩家太少,形不成氣候,比日本刀遠不如。玩家少則說道少,也就是所謂的「可玩性」低。
    甚至,如果不嫌惡的話,老弓、矛、弩的技術也還是存在的,但是跟日本刀、唐刀比起來,逼格立馬降三級,你玩不?北京老衚衕里好多老人日夜擔心技術失傳呢,呵呵。
    還有,「高投入低產出」是「玩家」的最大興致。玩家從來不講性價比,越難得、越昂貴,就越舒心。即使技術進步後,能以較低成本,產出同等水平甚至更高水準產品,玩家也一定不認的。舉個例子,古人造劍,有生人殉的傳說,你要是現在造個劍,沒死個把人,即使比幹將莫邪劍更利,「玩家」也一定會說後者更高端。同理,今天日本造的刀劍和中國造的,即使一樣利,後者的逼格也一定不如前者。從這個角度來講,唐刀什麽的都TM消亡了,營銷已經完敗……


    1宋重文輕武 2精鍛刀成本太高 3騎兵更適合用彎刀,大砍刀4火器的發明


    不單刀劍,日本所有的文化精華都傳承得特別好。日本好像是唯一一個在千年歷史上沒有斷代的文明。中國經歷了五胡亂華,蒙古,清入關,和近代的革命。一次比一次的破壞大和深。
    有人說:所謂的斷傳承,實際上是被更先進的方法取代,使得過去的工藝沒必要了。這個是誤解,技術的進步改良和被迫的失傳是兩碼事。
    工業化革命之前,失去傳承導致技術倒退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的瓷器的仿汝窯難題。
    南宋之後,歷朝歷代官方和民間都有投入很大想要仿汝窯,一直到現代,但是都難言成功。清朝雍乾年間有足量仿汝窯成品出現,稱為清仿汝窯,在懂行的人眼裡依然是一眼可分辨的事情(不過清朝仿汝窯依然是很受收藏歡迎的)。包括到現代科學技術加成的情況下,仿汝窯都很不容易,一件現代仿得很好的,價格也是很貴的。


    u我有個瞎說的意見
    中國青銅器時代刀劍技藝很高超,但失傳了。那是有原因的,鐵器都有了誰還用銅?
    唐朝制刀技藝也很高超,唐朝尚武,但後來不一樣,後來政府管制兵器,民間也不玩刀了。
    反觀日本,那時候正亂著哪,大名林立,戰國時期還打來打去的,於是造就了日本刀的輝煌。什麼時候武器發展最快?打仗的時候唄。中國沒有這樣的東西應該值得慶幸,和平是最好的。
    這個沒什麼好比的。。日本刀雖利,你見過現在幾個現在拿它來砍人的?說「我先人如何如何」,都是意淫罷了。
    非要說跟它類似的玩意,中國有城管。
    夠了。


    推薦閱讀:

    TAG:日本 | 文化 | 武器 | 刀具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