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看到「伊朗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後有感而發,希望大家認真回答!(??ω??) 謝謝!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國土面積世界第二,一半領土在北緯60度以北。

一年只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

加拿大人不怕冷不穿秋褲。

這裡最早生活著不怕冷的印第安人因紐特人。

15世紀,第一批法國人來探險的時候跟印第安人打聽這是哪兒,印第安人驕傲的說,這是俺們村兒。

加拿大在印第安語里就是村莊的意思,加村由此得名。

當法國人剛到加拿大討生活的時候,國王的內心是崩潰的。

眼看著鄰居們都在南美挖金子,加拿大冰天雪地的啥都沒有。

就在這時,一陣皮草旋風吹來。

歐洲上流社會開始流行裘皮帽子,最上等的是離水即干海狸皮毛,為這歐洲海狸都要滅絕了。

為了這小小的海狸,法國人打開了加拿大殖民地圖。

看在錢的份上,法國人和土著關係搞得不錯,殖民當局還鼓勵通婚。

眼看著法國人變得又時髦又有錢,英國人非常眼紅,兩國為了裘皮貿易衝突不斷。

最終法國慫了,加拿大在176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

不過,英國人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終還是沒能把愛吃蝸牛青蛙的法國人改造成喝茶的英國佬。

至今加拿大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英裔45%,法國裔29%。

有個叫魁北克的大省(法裔80%以上)還天天鬧獨立。

蒙特利爾是全球第二大法語城市,被稱為北美洲巴黎。

三面都是大洋,南邊是不需要設防的美加國界。

加拿大基本不需要本土防禦,也沒有沉重的軍事負擔和國防開支。

這麼大個國家只有6萬正規軍,中國正規軍有200多萬。

可能是生活有點過於平靜,在歷史上,加拿大軍隊特別熱衷於幫別人打仗。

自從有了英國粑粑之後,兩次世界大戰都自負裝備為粑粑打仗。

一戰期間總人口只有800萬的加拿大派39萬遠征軍,犧牲6萬多人。

二戰守衛香港的就是加拿大人,盟軍反攻的時候,空軍四分之一的機組是加拿大人。

可是不要臉的大英帝國連軍事情報都不願意共享,純把加拿大當炮灰。

也是戰爭讓加拿大人找到了自我認同,一戰後,加拿大第一次作為獨立國家在《凡爾賽合約》簽字。

二戰之後,又非常識時務地認了一個美國新粑粑。

然後又幫著美國到處掐架,朝鮮戰爭還和中國遭遇過,哎,也是耿直boy。

就這樣,加拿大這個本土從未遭遇過外敵入侵的國家,刷存在一般參加了20世紀世界大部分戰爭。

二戰後,加拿大也抱著美國大腿飛黃騰達。

論自然稟賦,加拿大是頂級配置。

東西高中間低,中部是廣闊的大草原,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之一。

河湖遍地,淡水水域面積世界第一,擁有世界瀑布界扛把子——尼亞加拉大瀑布。

看過這個瀑布,其它的就小兒科了,還提供專業濕身服務。

礦藏豐富還有石油,礦業產值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

森林資源佔了世界十分之一,楓樹是國家象徵。

糖楓樹的樹榦里流出的汁液可以製成世界最好的楓糖。

如果說寒冷算是個硬傷的話,冰凍的葡萄還能釀出冰酒這種世界大部分地區可望而不可及的頂級佳釀。

地大物博,配置這麼牛,人口卻很少(3000多萬,只比北京上海多一點)。

加拿大人來自不同國家,現在20%的加拿大人是外國出生的。

如果英國人聊天從天氣開始,那加拿大人聊天就從「你老家哪兒的?」的開始。

人均資源豐富,人與人沒有明顯競爭關係,充滿了信賴友善。

哈哈,她倆都是加拿大人

加拿大人是出了名的溫和有禮,處處給人方便,美國人出國都假裝加拿大人博好感。

盧安達大屠殺,世界各大國袖手旁觀的時候,只有加拿大達萊爾將軍拒絕聯合國撤退命令,從殺紅眼的暴徒手中拯救了2萬多無辜平民。

正是一群這樣的加拿大人,才有了世界最溫和的國土。

沒有戰爭、動亂和革命,加拿大從統一到獨立都沒有經歷大規模流血衝突。

融合了世界上最多的民族和宗教,卻沒有尖銳矛盾,連魁北克鬧獨立都鬧得很有秩序。

加拿大人就是懷著這種堅忍互助的精神,一同抵抗風雪,一同托起繁榮。

一同把寒冷的土地,建成世界上最富饒最宜居的家園。

更多地理狗瞎扯淡和地理狗的聲音:

喜馬拉雅、公眾微信號:地理狗看世界

知乎專欄:地理狗看世界


大家說的都太全了,我來說個冷的,今天剛聽來的笑話,加拿大本地人給我講的

一個美國人,一個猶太人,一個加拿大人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了。過了一個多小時,美國人猛地活過來了,嚇壞了護士和醫生,問怎麼回事。

美國人說:聖彼得(天堂看門人)說我們太年輕了,命不該絕,如果給2000美金,立馬讓我們活過來。我當然給了!當時就掏出錢來。

醫生:那另外兩個人呢?

美國人:猶太人還在那裡為了750塊砍價呢,快回來了吧

醫生:那加拿大人呢?

美國人:他堅持認為政府應該給他付這筆錢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聽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感謝諸位贊,插入幾張自己拍的圖片】

加拿大和美國一個親媽的孿生兄弟。

美、加、澳、新,和一票其他英聯邦國家,政治體制(理論)都是一脈相承自英國,而其中美國和加拿大是連文化上都和英國特別親的兩個,按個頭排,大哥美國先和親媽打了一架,離家出走,結果取代英國成了新一代霸王,本來美國還想拉著二弟加拿大一起自立門戶,結果沒想到這個加拿大還特別孝順,反把美國暴打一頓,就是不肯獨立,英國這個當媽的直到1982年逼著加拿大把自己的憲法寫完了領回去,才算自立門戶成為一個法理上完全獨立的國家(加拿大的國旗楓葉旗都是到196x年才確定的)。

美加邊境上的國門,上書(背面):CHILDREN OF A COMMON MOTHER ,我們有著同一個母親。

所以加拿大這小夥子天生命好,親媽英國坐鎮歐洲,戴著大金鏈子的美國大哥就住隔壁把南美的軍閥毒販檔得嚴嚴實實,還有一個小叔子法國和魁北克特別親,5個聯合國常任大流氓里,3家是血親,中國和加拿大歷史上沒有什麼大的過節(高曉松一不小心創造了中加歷史上外交關係最緊張的一段),相敬如賓,更不說加拿大西海岸的BC省都快成了中國人在北美的飛地,所以和4個大國關係都很好。俄羅斯么,因為和大哥美國是死敵,在北極圈也幫著美國和俄羅斯打打嘴仗也沒真動過手。

今年加拿大Abbotsford的航展,其實都是靠美國大哥撐檯面

地理上,加拿大幅員遼闊,自然資源極其豐厚(雖然只佔全世界人口0.5%但淡水佔全世界20%,可開採淡水佔全球7%,石油儲量世界第三(僅次於沙特),森林覆蓋率 50%),除了和北邊俄羅斯隔了一大片冰雪死地,360度沒有任何敵人,本來就和美國胸毛貼肚皮,除了幫美國看著俄羅斯,承擔一些後勤巡邏工作,國防上除了幫大哥在北約充點會費,可以說毫無壓力,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加拿大就是這幾個城市組成的,房價暴漲的溫哥華、經濟政治中心多倫多(渥太華)、講法語的蒙特利爾、產石油的卡爾加里,看極光的黃刀鎮。其它地方基本就是真·大農村。

工業上曾經有過龐巴迪這樣的巨擎,但80年代美國覺得你加拿大搞毛軍工業,你要啥我沒有!於是CF-105計劃慘遭腰斬以後也逐漸頹了,國民經濟基本上就是靠賣石油賣木頭賣演唱會門票過日子。

所以加拿大是個雖然有著一幅超級強國的身板,卻只一心躲在美國後面抽大麻、搞全民醫保的小確幸。

高曉松說美國人從來不把加拿大當外人,這沒錯,不過在加拿大人看來,平時可嫌棄這個江湖大哥,處處都要彰顯自己和美國不是一個國家,比如用公制單位、動不動就說自己當年燒了你家白宮,美國也習慣了,呵呵不理就是,但美國真有麻煩要讓加拿大幫忙,加拿大可是從來沒掉過鏈子。

生活上,加拿大知道自己一努力,美國就發笑,所以加拿大人從來不會有中國人那樣一天到晚覺得自己四面環敵,緊張自己不是世界第一就會國破山河碎的焦慮,對於本國政治也不太關心,現任總理小土豆(Trudeau)老爹是政績斐然的前總理老Trudeau,小土豆當總理之前除了兼職滑雪教練和中學老師,沒任何正經的從政經歷,完全是因為長得帥,老爹政治資產雄厚,被政黨抬上去的偶像派總理。由於石油價格下跌,加拿大近幾年經濟比較疲軟,但還不至於影響國民生活水平。

溫哥華的雨後,攝自自家陽台

要說加拿大有啥愁事,就是人口不夠,有中國辣么大的地方,全國總人口和北京差不多,有些地方可能人都沒有熊多,又是個高福利國家,沒有年輕人交社保,全民醫保和退休金就要完蛋,每年必須要引進大量移民來補充稅基,事實上加拿大是個比自稱民族大熔爐的美國還多元化的國家。比如加拿大的現任國防部長是個帶著頭巾的印度裔,移民部長是個純正的穆斯林。史上還出過華裔女總督(雖然只是個吉祥物)。

。。。。。

和其它國家比起來,加拿大是個【特別特別x10086】中庸的國家,既沒有什麼心酸的血淚史(老子倒血霉的事情都是因為你魁北克!!),也沒有太多推動人類發展的功績,難得有機會打一次二戰,還被親媽親哥派去心甘情願做了次炮灰,算是最委屈的一次了,二戰歷史裡連個小插曲都算不上。。。作為吃瓜群眾里個頭最大的一個,我覺得這不是加拿大自己的細心經營,我認為這是最純粹的幸運, 不會中彩票,也不會挨槍子,唯一的使命就是好好活著,仔細想想這其實非常難得。

溫哥華的冬天,雖然號稱加拿大的春城,但畢竟是北方。


人:懶且善,顏控。

景:我認為除了紐西蘭別的國家不用和加拿大比景。

社會:寧靜祥和,人口太少,活力平平。

發展:沒啥大發展,一個人就想靜靜地活著,絕對能活到死。

食物:多倫多有全北美最好的各大菜系中餐館,溫哥華的老派廣東菜比香港還地道。

天氣:哈哈哈,下一題。

移民:難度開始高了。

外交:和中國沒啥可折騰的,和美國已經折騰過了,和歐洲聯繫不多。

文化:文化馬賽克,共存共榮,從二戰之後基本上沒有死去活來的事。

稅:其實還好。

醫療:for money sake,湊合吧。

我個人是很喜歡加拿大,主要還是因為我這個人胸無大志混吃等死對不起祖上的榮光。


已經更了最後一部分。看到不少小夥伴對用英語懟人特別感興趣,為了感謝大家的贊,我在最後加了一點教大家懟人的內容。但是,也希望大家記住有時候留下證據,然後報警才是最佳選擇。

--------------------------------------原文---------------------------------------------------

想要用幾百甚至幾千字完整準確的描述一個國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像加拿大這樣一個只有三千多萬居民的人口小國。我就說一說種族歧視、警察執法、教學質量這三個給我印象最深的方面。一家之言,姑妄聽之!


種族歧視:

據我所知,加拿大的種族矛盾遠沒有美國嚴重,各種族之間相處還算融洽。這也是加拿大人最自豪的地方之一。據說很多美國人出國旅遊的時候都喜歡自稱加拿大人,避免自己成為「襲擊目標」和「討厭對象」。但是(欲抑先揚的套路來了),要是以為加拿大已經實現了世界各族人民大團結,那未免太naive了。我就說幾件我親身經歷的小事供大家參考。

"A**hole Chinese!"

我剛來加拿大不到一周,還在倒時差的時候,有一次早上上街散步。一個「白人」胖子在晨跑,從我旁邊路過的時候,轉過頭沖我喊「A**hole Chinese!」 我TM當時就蒙了!不是我孤陋寡聞,沒聽過種族主義言論,但是你這TM也太直白了!我立即掏出手機打開攝像頭對著他開始錄像,追過去問他「Sir, what did you say?」 那個傻X竟然就又說了一遍,還要搶我手機!

我心裡就笑了,本巨俠平時鐵是白舉的么?初中的時候小流氓是白當的么?給了他一拳,然後他就倒了... 我TM又蒙了,你是來碰瓷的么?碰瓷的么?碰瓷的么?雖然我有信心打架絕對不會輸,但是也沒想到他這麼不禁打。果然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然後,我就報警了。警察就把我們都帶走了,問了問情況,做了一些paper work,還看了我錄的視頻。折騰了好幾個小時,然後就讓我走了,讓我等消息。送我出來的是個黑人警官,我問他我有麻煩么?他說還不能確定,而且作為警察他也不方便說。但是出了警局大門之後他告訴我,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肯定也不是最後一次,但是一個jerk代表不了一個國家。

回去之後我諮詢了律師,他說如果我說的情況屬實,那我不會有事,主要是因為兩點:我錄下了他的歧視言行;他試圖搶我手機,而且也被錄下來了。果然,過了一段時間,警察給我打電話了,那個人被認定為hate crime。警察還跟我說那個人那天早上還喝了酒!

早晨6點多喝酒之後晨跑。。。種族主義者的腦迴路果然清奇!

「She is Chinese!」

有一次上課,老師來晚了,好多學生都在閑聊。我後面有個女生向她朋友吐槽經濟學的老師,說她老師給分多麼嚴,上課多麼無聊。。。但是她說完之後,結尾說了句 「She is Chinese!」用非常鄙夷的語氣。然後整個教室就安靜了!估計是大家都聽到了。我本來不想懟她的,因為畢竟她是女的,總不能也給她一拳。然而竟然沒有一個中國學生站起來。留學生不站起來我能理解,因為用英語吵架能力太弱。但是有幾個二代移民,屁也不放一個,可能是沒聽見?還是覺得說的是中國人,不是他們?

我就站起來,轉過身說「Who said that?」 當然沒人承認了!

我接著說「You said it and everyone in this room heard you! You said it but do not have the guts to admit you said it. What a coward! I do not expect to change your stupid and disgusting mind because it would be like teaching a pig calculus or you addition! But keep your shit to yourself at your home! This is a public place! Also, according to a research done by Stanford researchers, racists are not alone! If a person is a racist, his or her friends and families are likely to be the same because how could any normal person be a friend with a racist?」 (這段英文寫在這裡是為了給想用英語懟歧視的朋友們做個參考。根據我的經驗,現場吵架肯定吵不過,必須提前做好功課!)

大意就是你不敢承認,你就是懦夫!你是弱智,改不了,想改比讓豬學微積分還難!而且不光你是種族主義者,你們全家都是!(斯坦福這段是我隨口胡謅的,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研究。)

雖然還是沒有人承認,也沒有人站出來附和我,我還是很開心,反正我的氣是出了。

「Is it made in China?」

我在學校二手書交易的組群賣書,因為賣的很便宜,然後就有個人留言問是不是中國造的?我估計他是想顯示幽默感,但這不是幽默,是嘴賤呀!我回復說便宜和貴的產品我們都做,之所以有些人以為我們只做便宜的,是因為他們買不起貴的。對不起,staff拼錯了,應該是 stuff。


說了這麼多,不是說所有加拿大人都是種族主義者,我相信大部分不是,但是剩下的那部分傻X也不容忽視,不能慣著他們,一定要懟回去!!!子早就曰過:以德報德,以懟抱怨。留下證據報警,只要有證據,警察肯定管!

警察執法:

前面一節已經介紹了一點警察執法的情況了,在這裡在補充一件小事。去年我搬到市中心的一個公寓。有一段時間樓上的住戶總是開party,很吵。有天晚上,我忍無可忍,就去告訴他們安靜一點。開門的人很禮貌的道了歉,然後繼續吵!繼續吵!繼續吵!

我就用手機錄了她們的吵鬧聲,然後報警。警察來了之後,問了我情況,然後就上樓了。果然,立刻聲音小了。但是,警察走了之後不到半小時,又開始吵!如此往複,我報了三次警,警察來了三次!最後一次,可能是警察警告他們要給ticket,終於徹底安靜了!從那之後,再也沒吵過!整個過程警察很負責,還對我說以後不要自己去找樓上,這樣可能會有危險,應該直接報警!

我覺得這是加拿大比國內強的地方,就算是小事,報警也有人管,而且有效果!國內的話,可能只能買震樓馬達了。

當然,加國警察也不是完美無缺。比如我朋友丟了電腦,報了警,然並卵,根本找不到小偷,即使有監控錄像!像國內那種動用大量警力幫外國友人找自行車的情況,在這裡想都不要想!(看了評論,在這裡加一點解釋。如果在國內遇到鄰居製造噪音,警察應該是會來的,至少是在大城市。但是警察來了只是調解,然而對不講道理的人調解是沒有用的,警察走了他們照樣吵。但是在加拿大對這種情況是有處罰措施的。我當時問了警察,如果你們走了他們繼續炒怎麼辦?警察說如果他們不聽勸告,我們會給ticket。這個ticket是罰單,還是要記入被投訴人的檔案的警告我不太清楚,但是很顯然加拿大的法律是有處罰規定的,而且很有效。)

教學質量:

先說一點背景信息。我所在的學院在招生的時候自稱在加拿大排名前5。我查了一下,確實在有的榜單里是前5,然而也有榜單不是前5的。所有大學都會選有利於自己的榜單,這點真是普天同理。我所在的專業是這個學院最好的專業,排名應該會更靠前一些。我問了一些當地的同學,都說這個學院確實好。但是我覺得這可能有倖存者偏差,來這上學的人當然說這好了。於是,我又問了從這個學院轉到同省藤校的同學和從藤校轉來的同學,而且這兩個人和我是同專業。他們沒說哪個更好,只是說我們的考試更難。

我之所以要啰嗦上面這一段,是因為脫離學校談教學質量意義不大。下面進入正題。

我覺得教學質量主要由三方面決定:學校硬體設施、課外實習機會、教師教學水平。前兩個方面我覺得我所在的學院做的很好:硬體設施很好,看得出來花了不少錢;課外實習機會也很多,只要GPA不太差,基本都能找到。學校還提供各種學習和就業指導,考慮的比較周到,只是有時候效率比較低。下面重點說說教師教學水平。

我覺得大學老師大體可以分成四個類型:教得好、給分松;教得好,給分低;教的差,給分松;教的差,給分低。我所在的學院的各類老師的比例如圖:(只是我個人的統計,可能不夠準確)


我對好老師的標準是有理、有用、有答、有趣,這四點能做到任意三點就是好老師,只能做到一點或者一點都做不到,那麼就是不合格的老師。

有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教學生要講出道理,告訴學生為什麼。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掌握知識和技能,建立知識框架。

有用:講的內容對考試和未來的工作有用,不能太脫離實際情況。

有答:一個學期就那麼十幾次到二十幾次課,老師講課的時候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學生必然會有各種問題。作為一位老師應該能幫助學生解答疑問。

有趣:學習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做到「有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如果單看我們學院老師的履歷,那大部分老師都非常優秀:名校碩博士,500強工作經驗,有些甚至現在就是500強的中層或者中小企業的高層和合伙人。但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老師教的不夠好。為什麼?


第一,教學內容和實際工作脫鉤。不少老師在講完一節課之後都會說,這只是書本上的內容,和實際工作有很大距離,但是為了幫你們應付考試我只能這麼講。

第二,工會的壓力。前一段時間有學生在學院的群組裡發起簽名活動,要求學校留住一名兼職老師。學院決定不和這名老師續約是因為受到來自全職教授委員會的壓力(大概是類似工會的一個組織,具體職能不太清楚)。我上過這名老師的課,確實是所有老師里講的比較好的,連續十多個學期班級平均分第一,所以,我也簽了名。請願的結果我不太清楚,但是估計是沒用。

第三,「我」不care。有些老師已經拿到了終身教職、有些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或者其他工作上,總之因為各種原因,他們根本不關心自己教的好不好,學生能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你們學生不就是想拿高分么?好,雖然我課講的稀爛,但是給分高,你們還抱怨啥?反倒是大部分學校雇的tutor很負責,講的也清楚,但是他們的時薪可能連教授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第四,鍛煉自學能力。好多老師會說在大學自學比老師教更重要,我是基本同意這種觀點的。但是,這不能當做教不好和不認真教的借口。


最後給點建議:

第一,如果不是純理工科,一定多參加課外活動。鍛煉英語,鍛煉接人待物,了解風土人情,好處多了去了。

第二,避開不靠譜的老師和同學。避開不靠譜的老師主要是兩個方法:用ratingmyprofessor這個網站查老師評價(這個不是廣告,所有本地學生和留學生都知道這個網站,而且這個網站和我沒有一毛錢關係);還有一個更有效的就是問以前上過這門課的同學,他們給的信息更準確。避開不靠譜的同學也很重要,因為有時候小組作業對總成績有很大影響。一般坐在教室前排的學生都比較靠譜。


全文完!謝謝閱讀!


-------------------------------------教大家懟人的分割線-------------------------------------


看到不少小夥伴對用英語懟人特別感興趣,為了感謝大家的贊,我返場一個小段。


亞裔在加拿大和美國特別容易被種族主義者說「go back to your country!」或者「this is not your
country!」(大概就是「*回你自己的國家!」)你隨便去油管上搜,有大把的錄像。雖然下面的留言都是譴責種族主義的,但是還是不如當場能自己懟回去。

傻叉們說這句話的時候不管你是留學生,還是移民,還是土生土長的本國人,所以,不管是什麼身份,都應該做一些準備。

推薦兩種懟回去的方式:


雲淡風輕式:聽到對方說這句話,你就回一句「Yeah, like you can afford a ticket to China!」(意思就是:你買得起去中國的機票么?)語氣一定要輕蔑,邊說邊走,不要停留,也不要多說其他的話,讓他們自己在風中表演,滿大街都是他們的觀眾。

還施彼身式:如果你想多說兩句,那麼可以這樣說「Actually, if one of us has to go, it should be you. Because number 1: First Nations(加拿大印第安人, 如果是美國可以用Native Americans) are genetically closer to Asians than to you. And First Nations are the original owners of this country. All other races are immigrants. Number 2: Our hands never shed innocent blood of slaves and First Nations, but some races』 hands did.」

大意就是如果非要有人滾回自己的國家,也應該是是你!第一:印第安人才是這個地方最開始的主人, 亞裔和印第安人是近親。第二:我們沒有某些種族奴役黑人,屠殺印第安人的黑歷史。

第二點理由慎用,因為這有可能擴大打擊面,把其他人也牽扯進來。如果你說了第二點理由之後,對方說他祖上沒奴役過黑人也沒害過印第安人。那麼恭喜你,他掉入圈套了。你只要輕輕的回一句「But apparently, you got the potential.」意思是你完全有干那種壞事的潛質。說完你就走,把舞台留給他們。


懟人的時候注意不要主動動手,更不能追打,那樣反而可能會違法。態度一定要淡定,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讓對方氣急敗壞,原形畢露,而不是自己生氣。在加拿大氣病了還得預約才能看醫生。


謝謝閱讀!


人友善,還愛管閑事,我爸媽迷路了,人家開車送回來的。車在雪地里走不動了,幾個人馬上過來推,有老人暈倒,馬上圍過來一群人,打電話叫救護車報警,查看情況等等。志願者很多,社區各種活動。規矩特別多,怎麼倒垃圾,怎麼停車,怎麼報稅,搞錯了就罰你錢。貧富差距小,洗碗掃地的打兩份工比白領收入高。辦事效率低但是很簡單,你按照人家定的規矩來就是了。經濟發展慢,生活節奏慢,一有假期全家到處玩,綠化和空氣質量估計全世界排前列。公共設施及其發達,社區各種體育設施全部免費,除了游泳池吧。對老人孩子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及其友好,各種公共設施都會考慮到他們。再來說說缺點,地廣人稀,容易讓人寂寞,除了多倫多和溫哥華其他地方真的不是太適合華人。多倫多冬天暴風雪多開車很嚇人,南方人不太適應。溫哥華冬天天天下雨,也讓人鬱悶。職業發展其實機會並不是太多,如果你很想出人投地的話,出門南下是美國,或者直接返回我天朝的懷抱。加拿大混個中產不算太難,飛黃騰達基本做夢。人工貴的要死,這裡人人都有刷牆修車剪草等各項技術。綜合來看我覺得這才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其實,加拿大也是一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
相信我。真的


是一個冷的程度比媽媽覺得你冷還要冷的國家


說個冷知識吧,去掉美國,加拿大最近的鄰國是法國和歐盟。

因為法國在魁北克附近留了一個「飛島」Saint-Pierre-et-Miquelon


溫哥華留學狗來一發。
加拿大人老實,禮貌,thank u, sorry掛嘴邊。
車讓人,司機普遍文明。
出門只帶點硬幣,主要靠銀行卡付款。
很多老年人愛買彩票,去賭場。
自動扶梯靠右站,左邊留給急著上的人。
幾乎全民白左。。。。
討厭美國人,幾乎我的每個老師都有日常黑美國這一習慣。
以有法語元素為榮(以此區別於美國),也和我們一樣不允許魁北克獨立。
能和動物相處的很好,溫哥華的鴿子海鷗大鵝松鼠鹿浣熊不怕人的,過馬路司機自覺停下等它們過。
愛報警,鄰居吵架,街上喝酒這種事都會報警。
管所有汽水叫pop。
每年國慶都有人自發舉著國旗遊行。
對一切危害兒童的行為零容忍(學校區域限速30,31都不行)
酷愛冰球。
日常娛樂就是酒吧夜店,去湖裡划船,騎車,滑雪。
人少,全國3500w人。去年阿爾伯塔省森林大火,首(cun)府(zi)共十萬人有序撤離。
年輕人普遍認可多元文化,很少有種族歧視。
在國際上沒什麼存在感,過好自己小日子就有滿滿的幸福。
蠻喜歡這個國家,但還是沒有根的感覺,希望畢業之後能回到中國。


HAPPY CANADA DAY!! Today is Canada"s 150th birthday! 150 years ago a bunch of guys sat around and signed a piece of paper to make Canada a country.

I hope it"s okay to say this here today :)

And of course, Happy Party"s Day!

----------------------------------------

栗子的知乎答案索引:栗子樹

栗子的微信公眾號:E-Speller 或者 英文小魔仙 (只有精彩的原創)

----------------------------------------


有社會主義特色的資本主義國家,全民偏左,社會開明,自然資源雄厚,貧富差距不大,英法雙語,崇尚多元文化價值觀,熱愛冰球,聯邦政治,經濟上受美國影響較深


幾天前就看見這個問題了,作為一個「中國通」我是不是應該給自己的國家強行廣告一記:)

看了前面的回答都很到位,基本上描繪了加拿大的風土人情。可是明天是國慶節哎!我也要搞個大新聞!下邊想到那說那,歡迎討論!

夏天加拿大的國家主題是BBQ!不下雨每個居民區都是bbq的味道,到了周末就飄到公園和水邊去了,我還不認識一個討厭bbq的加拿大人,連外國人來了加拿大也入鄉隨俗愛上了bbq,我們的中國鄰居有一手烤kebab的絕技,稍後我把照片貼上來。

國慶節自然少不了焰火!每年公園或湖邊都有焰火表演,不過近年來時間越來越短了。好像我們放的焰火都是由中國進口的?

加拿大的大城市就那麼幾個,人口非常密集,尤其是大溫哥華地區和安省的黃金馬蹄鐵地區,我們家就住在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附近的小城市。但是住在附近小程式的人也有很多在多倫多工作,我們經常是坐火車通勤。

在多倫多這種大都市可以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聽到世界各地的故事。在Oakville這種小城市可以見到從小就認識的小朋友,吃到家裡做的好吃的,和每個人親切的交談。

我不喜歡自由黨和他們的政府,原因有很多,但是他們能夠當選也是因為有和我不同的人抱有不同的觀念和價值,我們希望會盡力減少自由黨在安省和國家繼續當選的可能性,我可能不贊成投票給自由黨的選民的觀念,但是我對投票的人不會去評價。

加拿大有很好的社會福利,很好的全民醫療保障,很好的生活環境和基礎建設,這些都來自上帝的恩賜和每一個居民的貢獻,抱括納稅,社會責任,愛心。。。

還有加拿大的氣候可能不是前面幾位朋友描繪的那麼可怕:)。夏天不必說,冬天的樂趣也很多,我們的國家有最好的冰球運動員,比如NHL的Sidney Crosby,可能是現在知名度第二高的加拿大人:)。近年來冬天越來越暖和了,不知道會不會融化北極的冰河。

對了還有外國人現在對加拿大的第一印象:Tim Hortons。還有我們其實沒有那麼愛說"eh?"的:)

隨手寫來,有興趣慢慢聊:)

明天(7月1號)就是加拿大150周年國慶啦!O Canada!


---------------------國慶節後再更新--------------------------


長周末沒有去那裡玩雖然是國慶節長周末。

和喜歡住在多倫多市中心的年輕人不同的是許多中年加拿大人更喜歡料理自家的後院,漂亮的後院和草地是非常令人驕傲的事情。所以我們這個周末就歡快地在後院幹活了:)

(圖片不是我家的後院)


前陣子剛去蒙特利爾參加了一個國際會議,說一個小故事。

我們一行人去之前只帶了美元,打算到機場換匯。飛機晚點七個多小時,到的時候已經凌晨,無法換匯。當時擔心計程車只能現金支付加元,所以到一家還在營業的快餐店打聽一些情況,結果旁邊一個大叔直接給了我60加元,並且堅決不收我們的打算給的50美元。"It"s not like that I wanna make money from you. You don"t have to pay me." 原話不記得了,大概這個意思。後來在我們的堅持下還是收了40美元(換成加元是少於60的)。當時他的家人都在旁邊,我想他的孩子們都看在眼裡。


一個國家什麼樣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人口組成嘛。那就寫個西海岸大城市比較有代表性比較接地氣的案例吧,

醫療類職業學院,牙醫助理專業班,AKA Blue "藍隊",因為我們的制服/Zootopia"瘋狂動物城"班/Mamahen『s Class ,"母雞媽媽的班",因為印度老師綽號叫母雞媽媽。



學生NPC15人,按座位順序,組成如下,


第一列,

「淑女組」2人,議論化妝和衣著話題時會隨機觸發兩個人互掐脖子的事件。

艾琳,公民,AKA the lady/ lady「淑女」。菲律賓人,天主教,菲律賓語,宿霧語,察瓦卡諾語,教育背景不明。矮矮小小的,性格超級可愛從來不發脾氣,嫁了個巨大的加拿大白人丈夫,沒孩子。艾琳的姐姐也嫁了個白丈夫,生了兩個小娃娃,其樂融融的。診所課考試周姐姐帶著一大家子菲律賓親戚來免費治療,白老公負責推嬰兒車加給大伙兒看包,傻乎乎的整個兒一洋白勞。

梅斯蒂,永久居民,AKA beauty「美人兒」。衣索比亞美鋁,國際超模莉亞科貝德的300個同族表妹其中之一,阿姆哈拉語文學碩士,還精通提格雷語,施瓦西里語等一堆非洲語言,但是英語很慘。移民以前是中學老師,在北邊部落保留地生活過幾年,天知道從非洲直接就到了北極她是怎麼支持下來的。梅斯蒂人很甜,稍微比較沒主見,信奉猶太教,不吃豬肉不吃海鮮,每次吃飯都比較傷腦筋。


泰拉,公民, AKA Thai「泰」,是Thailand泰國的意思,揶揄她的國際主義思想。加拿大白人,泛基督教文化傾向但是不信教,會說波斯語,高中文憑。薩省農場妹子,典型的白左, "BC省大姐姐"公益組織資深義工,簡直就是座人性的燈塔。。。慢性子受氣包,糊塗腦袋。黑髮綠眼,人超甜超漂亮的,家裡好多表姐表妹都是模特。泰拉干過好多年獸醫助理,家裡有一隻叫「瑞米」的話嘮大綠鸚鵡。還有一個帥的掉渣的伊朗男朋友,不過入學第一個月就分了。


「中國武士組」2人,下雨天在走廊上隨機觸發兩個人用雨傘斗劍的事件。

克瑞斯,永久居民,AKA Boy,最好的漢語翻譯是「狗子」,嘲諷他跟大金毛一樣的性格。新教路德派,漢語,法語,農學學士。當年本專業唯一的男生,大紳士,中國東北人,喜歡吹噓他們老家就在西伯利亞邊上。喜歡學各國語言跟人套近乎,第一次見到「中士」的時候說了句俄語"同志您好!",後來才發現中士仇俄仇共。英語口語嘴炮流八段,英語閱讀苦手,最後結業考試讀題太慢導致不及格,跟梅斯蒂一起被留級兩個月。

漢娜,公民,AKA HannaBanana, 「漢娜香蕉人」。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心理學學士,新教路德派,漢語。中國人,跟克瑞斯是common-law partner, 同居關係。刻薄惡毒,攻擊性強,小心眼兒,喜歡吃醋,隱藏的雙性戀,喜歡在女更衣室里揩油。遊戲宅,喜歡加冰的大杯黑咖啡兌朗姆酒,公認的本屆雙花紅棍,一百年才出一個的惹不起的人物。


第二列,

""飛天小女警組""3人,專業學霸組,只要醒著這三個人就聚在一起說悄悄話。

塔尼亞(Tanya坦婭),公民,AKA Sergeant「中士」/brother「大哥」。德語學士及國際關係學碩士。反宗教人士,烏克蘭語/俄語,德語,烏克蘭人,前烏軍手術室護士長,7年前以給姐姐家做住家保姆的方式來到加拿大,最終堅持拿到了加拿大國籍。塔尼亞性格開朗,極其男性化,喜歡欺負人,是泰拉的天敵。第一次見面聊到中士嫁了個伊朗丈夫,泰拉有個伊朗男朋友,同名同姓,兩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同時掏出手機開始找照片給對方看,不過還好中士的老公是個謝頂大叔,泰拉的男票是個大帥哥,旁觀者皆長鬆一口氣。中士在班上最欣賞的是克瑞斯,但是由於克瑞斯總是賣弄他的前民兵連長/預備役中尉頭銜,所以也沒輕被中士收拾。

阿克依寇(Akiko,和田晶子),永久居民,AKA Ninja「忍者』。資深牙科護士,日本人,傾向於神道教,日語,已婚有個3歲的兒子,內向,英語不好。在診所治療程序上非常熟練,以至於經常老師還沒準備好她就已經完成了,所以被稱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牙科忍者。只在她喜歡的時候和人親近,平時比較敷衍,感覺難以捉摸。

海珍妮,國際生,AKA Robot"機器人"/Re」嘿「(Regiane的首字母葡萄牙語發音),因為她其實是專科牙醫嘛,所以無論理論考試還是實際操作都比老師精準好幾個量級,唯一一次搞砸了是因為對著考官發花痴,被老師評價說這樣我們就放心了你不是個來自未來的機器殺手。已婚,巴西人,虔誠的羅馬天主教教徒,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古典拉丁語。海珍妮是公認的集美麗與可愛為一身,蠢萌學霸金髮白富美,甜甜小公主活雷鋒,只應該存在於童話里的人物。15年開學前一個月她和丈夫才登陸加拿大,丈夫被公司派到多倫多工作,海珍妮每周五都拖著行李箱來上課,下課以後直奔機場兩個人飛到各個度假勝地去鵲橋會。然後周一飛回來給大家發各種昂貴的手工巧克力。因為宗教信仰,所以她每個月都只有特定的幾天才能吃甜食(這個到底我也沒弄清楚),所以送她糖果她會耷拉著大眼睛非常小心地收藏起來。


麗婭,公民,加拿大白人,泛基督教文化,法語義大利語,UBC一般心理學肄業。沒有綽號因為比較不合群。麗婭從高中時候就在她爸爸的牙醫診所里幫忙,所以考試的時候她從來都是15分鐘就交卷。加上老師以前是麗婭爸爸的助理,所以她經常可以違規晚來早走,加上不愛說話所以和同學關係不很融洽。其實相處時間長了就能發現其實她不說話是因為體弱,晚來早走是因為多病經常要去醫院,早交卷是因為她前一年讀到都快期末了生病退學過。麗婭的爸爸再婚娶了一個黑人,所以麗婭有一個黑人弟弟,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個傻兮兮的小討厭鬼,但是其實麗婭很疼愛他。


第三列,」眾小妹組「6人,

一群90後高中生,畢業胡亂生活了幾年以後跑來學專業課。坐在靠窗的位置,不知道和班裡比較年長的大姐姐們說什麼好,於是就不說話了。


克莉絲汀張,AKA Chris克瑞斯,因為和班上唯一的男生分屬不同的年齡陣營嘛,所以小妹組搞出了自己的」克瑞斯「,每天叫叫聊以自慰。公民,澳門移民第二代,偏向佛教,會說一點閩南話。非常內向,跟同齡人在一起時會偽裝成認同北美中學裡主流的bitch潑婦文化,但是一個人的時候就很大家閨秀風範。比較怕臟,也不擅長找工作。

丹娜,AKA PrincessD 公主D。公民,越南移民二代,信仰不明,越南語。長得很小巧很精緻,大眼睛,外向,初見時候很招人喜歡的,但是當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會變得自私和刻薄。

珍妮,AKA Squirrel松鼠,因為她一受驚嚇就把兩隻手放在胸前,以及操作課上兩隻小手都伸進假人嘴裡掏來掏去的動作。公民,越南移民二代,信仰不明,會越南語,日語,還有一堆南亞和東南亞各地方言。酷愛日漫,紅白機時代的電子遊戲和黑白恐怖片,男友是在網上認識的美國白人大男孩。珍妮是我們班的小開心果,在溫哥華的」小西貢「區長大,爸爸開雜貨店,媽媽是美甲師,所以珍妮嘴碎話癆酷愛聊天,同時非常有藝術天賦,上課的時候會在本子上畫大師級的紋身設計圖。因為開學的時候還不到19歲嘛,所以有一段時間每次考完試學校都要通知珍妮的父母來學校簽收成績單。後來19歲生日可以合法飲酒了,中士喂她喝了伏特加,珍妮的評論是這輩子寧可天天被男人強姦也不要再碰酒精飲料了。

妮基,AKA Kiki」基基「/Hottentots Venus霍屯督的維納斯,嘲笑她的體型。公民,加拿大白人,泛基督教文化,本市其他兩家專業學院輟學生,自私做作,全班唯一一個一丁點外語都不會說的學生。身高172和漢娜並稱班裡的Twin Tower雙子塔,體重140,非常豐滿有料型的美女,臉很飽滿精緻。家裡很富裕,經常舉家去美國各地渡假。因為比珍妮年長几個月所以勉強逃脫了每周三次父母來學校簽成績的麻煩事。妮基有個比她小一歲的未婚夫,是學校橄欖球隊的四分衛,兩個人經常曬晚宴裝照片。在我們畢業之後聽說他們倆辦了正式的訂婚宴,但是有小道傳聞說妮基在facebook上曬的4克拉鑽戒是嫌未婚夫送的不夠大自己出錢另買的。

納西法,沒有綽號,因為她是全班最刻毒的學生,沒人想觸這個霉頭。公民,印度旁遮普人,印度教,移民二代,會說的印度方言數量僅次於珍妮。渾身婆子氣,即使她的朋友有時候都沒法忍受她。被同為印度人的老師評價說你簡直就像我姑姥姥再世,唯一比較收斂的時候是有克瑞斯在場的時候。是班上和妮基並列的最不受同學待見的人。不過納西法家有一條非常可愛的拳師犬,是ins上的知名網紅,賬戶是納西法在經營。

法納茲,AKA Nazi納茲/Farfar法法。阿富汗難民一代半,伊斯蘭教什葉派,高鼻深目大眼睛,有一種酷酷的美。自卑,自閉,刻毒,防禦性很強的性格,很少談論自己的事情。有一個大家庭,她爺爺都70多歲了還在繼續娶妻,我們開學之後一個周左右還給納茲新生了一個姑姑。

以上。

。。。。。。。。。。。。。。。。。。。。。。。。。。。。。。。。。。。。。。。。

累了累了,想寫老師們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人看,所以今天先到這吧。大家可以猜圖上的都是誰。


嘛,我就從生活中看到的幾個方面說說吧。


上幾張圖,一張一張說。

用這個先圖說兩個方向。

一,路政工人在坐車回家的路上看書。

這邊讀書的氣氛真的很濃厚,坐公交的時候碰上幾個車看書的很正常。

二,對殘疾人的支持,或者說社會的無障礙設施的普及。

就這個公交車來說,這個工人坐的是殘疾人優先的位置,如果有坐輪椅的,推嬰兒車的之類的上車,乘客會起身讓座,並且把座位翻起來。司機會幫忙把輪椅固定起來(圖中工人的右腳旁邊的白色的東西是用來固定的)。另外,公交車是可以調整高度的,前門還有一個展板,這樣輪椅上車基本沒有什麼障礙。

再說說其它的,

三,在路上聽到警報聲,車都會靠邊停住。

我在這邊還沒見過救護車消防車被堵的情況,基本都是快速通過。如果有那種路口等紅燈堵上了的情況,四個方向的車都會停下,堵在路口的車會闖紅燈通過路口再靠邊停下,來讓開道路,同時行人也是不會過路口的。有一次親眼目睹,內心覺得挺震撼的。

四,秋天真的很漂亮,圖老是掛,有空補。

五,冬天真的很冷,雪也大,沒特別的事都不會出門。

六,小動物特別多

這隻算是膽兒肥的,一般都是躲著人的。


唯一燒毀白宮的外國

1783年9月3日,美國獲得獨立,成為美洲首個獲得獨立的國家。美國剛脫離英國時,它的領土只限於大西洋沿岸的13個州,面積僅94萬平方千米。美國獨立後,絕不會滿足於當前的版圖,逐漸走上了領土擴張的道路。美國收購路易斯安那,收購佛羅里達,武力吞併德克薩斯、加州、亞利桑那,總體的擴張方向是向西、向南,為何沒有北進呢?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英美之間的主權之爭並未停止。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防禦鬆懈。美國欲向北擴張,並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將美國軍隊視為解放者。


1812年,美國卸任總統托瑪斯·傑斐遜說:「今年將加拿大地區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向哈利法克斯進攻,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美國必須控制整個北美洲大陸的信念後來被稱為美國的「昭昭天命」。但是英國也有戰略優勢。在聖勞倫斯河邊界地區,北岸的加拿大一側人口密度和基礎設施水平比南岸的美國高出兩倍。
1811年,美國眾議院的鷹派議員鼓動戰爭。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向國會發表演講後,國會投票宣戰。有趣的是,英國為了避免對美戰爭而解除貿易禁運的消息在開戰以後才姍姍來遲。
雖然戰前雙方之間已經有長期的外交紛爭,一旦戰事爆發,均未充分備戰。英國被拿破崙戰爭拖住,不得不將大部分精銳海陸武裝力量部署在歐洲。英國在北美的最高軍事長官得到的指示是,剋制進犯行動,以避免從歐洲和英國其他殖民地調兵增援。1812年,英國在加拿大的正規軍只有5,004人,輔以加拿大民兵。戰爭期間,英國對拿破崙的戰爭結束後才將大批戰艦調往美國海域。
美國方面也未做好戰爭準備。1812年,陸軍正規部隊只有不到12,000兵員。


開戰後,雖然美國國會批准擴軍至35,000人,但是士兵多為志願兵而且民眾不熱衷行伍,極度缺乏受過正規訓練的軍官,部隊戰鬥力不足。


英國擁有當時世界最強的海軍力量。1812年,英國皇家海軍在美洲水域部署了97艘戰艦。其中有11艘戰列艦和34艘護衛艦。相形見絀,成立後不到二十年的美國海軍僅有22艘戰艦,大部分為護衛艦,而且比皇家海軍的同類戰艦笨重。英國人的策略是保護來往於加拿大的商船,同時封鎖美國港口,限制其貿易活動。鑒於總體數量處於劣勢,美國海軍的策略是打完就撤,繳獲戰利品,只有在數量占相對優勢的前提下才與皇家海軍交戰。


英國報紙譏諷年輕的美國海軍只是街頭流氓組成的烏合之眾。
然而在戰爭初期,美國海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俘獲大量英國船隻,甚至包括三艘皇家海軍戰艦。美國海軍的戰果令皇家海軍對其刮目相看。


於是英國派遣大量艦艇,對美國港口進行更為嚴厲的封鎖,使英國可以從容地將大量陸軍部隊運送到美國海岸,一個重要戰果是英國陸軍於1814年8月24日攻佔了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並且焚燒了總統官邸,史稱「華盛頓大火「。

進犯加拿大

西部戰場集中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間的尼亞加拉河一線,以及聖勞倫斯河和尚普蘭湖地區,是1812年美軍進攻的重點。如果美軍直撲聖勞倫斯河防線,佔領蒙特利爾和魁北克城,那麼英軍的補給線就被切斷,加拿大西部地區無法堅守。美軍把軍事行動集中在西線,可謂失策。
在休倫湖聖約瑟島的英國駐軍比附近的美軍更早得到戰爭爆發的消息,並且採取了先發制人的行動。


1812年7月17日,聖約瑟島英軍對鄰近的美國麥基諾島的要塞發動突襲,迫使美國守軍不戰而降。
7月12日,美國陸軍中將威廉·胡爾率領民兵為主的部隊,從底特律向加拿大阿默斯特堡堡壘進軍,在卡納德河畔與加拿大英軍發生若干小規模衝突後,胡爾認為攻取堡壘需要的裝備不足而決定撤軍,8月3日胡爾獲知麥基諾島淪陷的消息,進一步放棄已控制的加拿大領土。8月13日進入阿默斯特堡堡壘的英國陸軍少將艾薩克·布洛克爵士掌握胡爾軍隊的若干情報後,決定攻擊底特律。

8月16日,英軍借著炮擊與心理戰讓在底特律的胡爾將軍投降,此次戰役被稱為底特律圍城戰。此後布洛克迅速揮師伊利湖東岸,擊退了美軍的進犯,但在10月13日的昆士頓高地戰鬥中陣亡。
美國人在1812年最後一次對加拿大的進攻發生在尚普蘭湖地區。由於參戰的美國民兵拒絕離開美國本土作戰,進攻遭到失敗。相形之下,加拿大民兵表現相當優秀。


英裔加拿大居民多數是美國獨立戰爭後流亡加拿大的保皇黨,傳統上忠於英國王室;法裔加拿大居民是天主教徒,對美國的反天主教情緒一向厭惡;二者共同反對美國佔領加拿大的企圖。

伊利湖戰鬥
胡爾將軍投降後,威廉·亨利·哈利森將軍負責指揮西北地區美軍,並試圖奪回底特律。英國守軍指揮官是亨利·普羅克特上校。1813年1月22日,哈利森的部隊在法蘭西鎮戰鬥中受挫,普羅克特將戰俘移交給印地安部落的盟友,其中60名戰俘遭到殺害。美軍收復底特律的行動宣告失敗。
俄亥俄戰役
1813年5月,普羅克特率軍包圍俄亥俄州梅格斯要塞。美國援軍被印地安部落擊敗,但是要塞並未失陷。印地安人隨後撤退,普羅克特也被迫回撤加拿大。同年7月,普羅克特再次包圍梅格斯要塞,仍然遭受了失敗。為了鼓舞印地安盟友的士氣,普羅克特襲擊了史蒂文森要塞,然而進攻部隊遭到巨大殺傷,被迫撤退。俄亥俄戰役就此結束。


1813年9月10日,奧利佛·佩里上尉率美軍發動伊利湖戰役並取得決定性勝利,美軍完全控制了該湖。經曆數次失敗的美軍因此士氣大振,英軍被迫撤出底特律。10月5日,哈利森在托馬斯戰鬥中獲勝,擊斃印地安酋長,這一勝利徹底終結了英國與印地安部落的聯盟。美國人重新控制底特律直到戰爭結束。
尼亞加拉前線
因為陸地交通不便,大湖和聖勞倫斯河走廊地區的控制權變得至關重要。雙方在1812-1813年都在忙於造軍艦。
1813年4月27日,美軍進攻上加拿大首府約克(今多倫多),放火燒毀了議會和眾多民房,導致很多平民在寒冬中露宿街頭。在指揮官的縱容下,美軍士兵還搶劫了大量平民和公共的財物。然而金斯敦的戰略位置更加重要,它控制著聖勞倫斯河以及英軍的補給。英軍牢牢地控制住了金斯敦。
1813年5月27日,美軍兩棲部隊從安大略湖攻擊尼亞加拉河北部的喬治要塞,用很小的代價將其佔領。6月5日英軍反攻,收復失地。
在安大略湖,雙方海軍有三次交手,均未取得決定性戰果。1814年,英國建成裝備有102門炮的戰艦聖勞倫斯號,憑藉裝備上的壓倒優勢,完全取得了安大略湖的控制權。
聖勞倫斯河及下加拿大地區
美國人幾乎沒有對聖勞倫斯河上的英軍補給運輸交通進行阻撓,所以英國人可以源源不斷地將援兵和物資運送到上加拿大地區。


1813年早期,雙方在安大略的Prescott和紐約州的Ogdensburg之間互有幾次攻防。
1813年末期,美軍策划了幾次進攻蒙特利爾的行動。因為指揮官之間不睦,缺乏互相支援,進攻在邊界即受阻,計劃最終破局。
尼亞加拉戰役,尚普蘭湖戰役
奇帕瓦戰役中的溫斯菲爾德將軍
1814年,傑克·布朗和斯科特·溫斯菲爾德將軍大幅提高了美軍的紀律和戰鬥力。他們重新發動了對尼亞加拉半島的進攻,並迅速奪取了伊利湖要塞。7月5日,斯科特·溫斯菲爾德將軍在奇帕瓦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美軍的進一步軍事行動受挫。英軍反擊,並保衛了伊利湖要塞。由於補給困難,美軍被迫撤離尼亞加拉半島。
隨著拿破崙皇帝被廢黜,英國把部署在歐洲的兵力轉移到美洲戰場,並向美國大舉進攻。但是英國已經改變了策略,試圖與美國謀和。英國人的進攻遭受挫折,特別是1814年9月11日在尚普蘭湖戰役遭到慘重打擊,令美國人完全控制了尚普蘭湖地區。
西部
1814年,美國人從底特律派遣六艘戰艦,試圖奪取麥基諾要塞。由正規軍人和義勇軍混編的部隊於7月4日登陸。他們沒有達到奇襲的效果,在前進途中被印地安人伏擊,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8月13日,美國人在諾特瓦索加灣發現敵人新建的基地,他們立即摧毀了那裡的一切建築物和正在建造的船隻。留下兩艘戰艦繼續封鎖密其里麥克依諾後,返回底特律。9月4日,英國人駕小獨木舟悄悄靠近這兩艘艦艇,並將其俘獲。這一勝利使英軍的諾特瓦索加灣補給線得到恢復。
由於得到當地印地安部落的有力支持,英國人在西部牢牢地控制住防線,直到戰爭結束。
美國海岸
戰爭初期,英國海軍很難封鎖整個美國海岸,況且他們還忙於追捕美國的私掠船。英國政府同時也需要從美國為在西班牙的駐軍採購食品,因此保持了與新英格蘭地區的貿易。1812年12月26日,英國宣布對德拉瓦河及奇薩比克灣進行封鎖。


1813年11月,封鎖範圍擴大到羅得島以南海岸。1814年5月31日,封鎖全部美國海岸。同時,英國軍官與美國商人之間保持不少非法交易。美國政府開始向非法交易者發放許可證,這樣有益於國家的商業活動。英國海軍的壓倒優勢使他們能夠佔領奇薩比克灣,摧毀美國的港口設施。
美國海岸戰場上被遺忘的戰鬥是攻佔緬因州,這是英國人取得的重要戰果。在緬因取得的勝利意味著英國人在新不倫瑞克省取得巨大的領土利益。這場戰爭沒有解決緬因與新不倫瑞克的邊界爭端,緬因在1820年加入美國聯邦後,新的爭端再次被挑起。直到1842年,雙方才徹底解決領土分歧。
1814年英軍佔領緬因東部。英國國王向被佔領土派遣了大量地方官員。根特條約後,英國歸還了這部分領土。


英國人在1815年4月才完全撤出,但是英國官員搜括了大量稅金。這筆錢用來在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建立達爾豪西大學。
奇薩比克戰役,星條旗歌
英國人在此次戰爭中最出名的行動是縱火焚燒華盛頓特區(包括白宮)。


這一軍事行動發生於1814年8月19至29日。8月24日,缺乏戰鬥經驗的美國民兵在首都保衛戰中被英軍徹底擊敗,使通向首都的門戶洞開。詹姆斯·麥迪遜總統被迫逃亡到弗吉尼亞,美國人士氣大挫。英國人認為自己的縱火行動是對美國人焚燒約克(今多倫多)的報復。
摧毀了華盛頓的公共建筑後,英軍繼續進攻,下一個目標是奪取巴爾的摩。


9月13日,英軍向巴爾的摩港口的麥克亨利要塞進攻,受到了堅決的抵抗。美國律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對此次戰役有感而發,寫下了後來成為美國國歌的著名詩篇星條旗歌。


美國南部
1814年3月,安德魯·傑克遜將軍率領田納西州民兵,切諾基戰士和正規軍進攻了南部的克里克部落。雖然克里克人曾經與英國結盟,但是戰鬥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控制克里克人在阿拉巴馬州的土地。1,000名克里克人中有800人在3月26日的戰鬥中陣亡,余部逃到阿拉巴馬的蒙哥馬利後投降。
根特條約和新奧爾良戰鬥
1814年11月,安得魯·傑克遜將軍轉移到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1814年12月至1815年1月,他率領部隊保衛了這座城市,並擊斃了英軍指揮官愛德華·白金漢少將。美軍於新奧爾良戰鬥中取得的重大勝利,令傑克遜成為聞名全國的英雄,且在日後將他推上總統寶座。

1814年12月24日,兩國外交官員在比利時城市根特簽署和約,正式停戰。但是因為當年交通不便,和約的消息沒有及時到達新奧爾良。1815年2月17日,麥迪遜總統簽署了《根特條約》,使之於次日生效。
根據和約條款,雙方歸還了佔據的對方島嶼,美國人獲得聖勞倫斯河的捕魚權,所有的債務和財產糾紛都得到處理。次年,約翰·昆西·亞當斯指控英國違反和約,沒有歸還戰爭中俘虜的美國奴隸,但是英國人不承認奴隸為財產。
根特條約使邊界恢復到戰前狀態,雙方均未做領土讓步。


此後整個十九世紀中,英美兩國基本上能夠和平共處,1818年條約略微調整了東部邊界。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皇家海軍就已經停止強征美國海員服役。
這場戰爭是第一次、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次,使美國首都曾經被外國軍隊佔領。


加拿大人真挺善良的。在多倫多的時候我就想,如果在中國有大批外國人搶中國人飯碗、搶獎學金、在學校里和大街上說我們聽不懂的語言、還在各大城市設立X國城,中國人不得煩死他們。在天朝歧視外地人的都一抓一大把,我很佩服加拿大人的包容心。

還有加拿大地理條件其實很好,除了冷以外沒別的缺點。外無敵國外患,內部除了魁北克沒什麼別的事,也沒什麼自然災害,沒污染。中國就屬於註定安逸不下來的國家,有時候挺羨慕他們的。

人是很有禮貌,然而呆的時間長點就會發現素質無國界......剛看到有人亂穿馬路亂扔口香糖時我還很驚訝,現在已經習慣了。


住過一段時間,感覺如下:

1、華人真多。去的地方國內身邊沒一個聽說過的,結果去到發現滿街都是華人。不過印度人、中東人、拉美人也好多,說明大家來自五湖四海。

2、環境真好。隨便一條路邊都可以坐一下午曬太陽喝咖啡的感覺。離住處不遠的地方就是海,看日落很美。

3、人真少。果然號稱加村。於是車也少,路雖然不寬但也好走。吃飯逛街什麼的感覺好冷清。在加村懷念國內下樓就能逛,在國內又懷念加村的美好環境。

4、電話費超貴。動不動幾十刀一個月,流量才幾百兆,還要加稅,再也不黑中國移動了。

5、租房省心。一般都是房租包含了水電網費之類的,房東也不會找事,至少我租過兩期都沒事。

6、公交系統巨爛。很多車站就一個破牌子,上面寫個路線號碼,但是連路線站點都沒有,甚至連本站名都不寫,你也不知道是哪個方向。車上不報站,也沒有路線站點,全憑自己看,快到了拉一下繩(一個看起來感覺很土的裝置)提示司機停車。對於不熟悉路的人來說簡直要命,怪不得個個都要自己開車。後來去多倫多玩,也就略好一些。不過公交車本身在某些方面很先進,前面可以掛自行車,還能讓輪椅無障礙上落。上車還可以拿一張換乘票,規定時間內免費轉車。

7、飲食波動巨大。以中餐為例,普通的本地化快餐難吃得還不如自己煮的,但在多倫多唐人街吃的茶樓比現在廣州大多數都要好味。說到吃,一開始好久我都沒有給小費的習慣,還老在快餐店裡吃。後來感覺愧對服務員,於是某一次去給了巨多小費,之後又保持正常小費數額……

8、遊戲業大國。EA Motive,EA Bioware Edmonton、Montreal,Ubisoft Toronto、Montreal、Quebec……


7月1日剛好是加拿大150周年的生日,普天同慶,又是長周末,懶在家無所事事,所以得空回答一記,也當時給加拿大的一件生日禮物吧。

我本人是13年來加拿大讀書、工作直到現在,也算是有房有車一族了(其實都不貴,很容易獲得),移民材料也已經遞交,正在等待審核,工作還算穩定,生活也是逍遙自在,所以從內心裡是對加拿大很感恩的 。

加拿大是個怎樣的國家?這個話題很大,遠遠不是我一個來加不足4年的人能夠三言兩語說得清道得明的,再加上我一個只喜歡混華人舒適圈的人(除了工作同事,幾乎不交老外朋友),對加拿大的了解多有不足之處,下面就從幾個方面說說,結合切身的所見所聞談談加拿大,如有不準確的地方,還望輕噴。


下面我將從以下八個方面談談加拿大。

地理和氣候

環境和旅遊

移民政策

購房政策

稅務

法律法規

交通

工作


地理和氣候

加拿大地處北美大陸北部,面積全球第二,人口3500多萬,東到大西洋,東南臨五大湖區,中部是三大草原省份,西部是落基山脈地帶和太平洋。

地理位置造就了各個地區不同的氣候,五大湖區的氣候夏天涼爽,冬天嚴寒,冬天零下20多度吧,夏天就非常涼爽和漂亮了。中部草原省份,由於北部沒有高山阻擋,冬天來自北冰洋的寒流長驅直入,顯得非常寒冷,最低可以到零下30°,湖泊眾多,野生動物如松鼠,大鵝、鹿、熊等很多,夏天也很漂亮。西部溫哥華,由於有落基山脈的阻擋寒流,使得氣候就算在冬天,溫度也在零度以上,夏天在20多度,非常舒適,再加上靠海,風景如畫,這也是溫哥華多次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但就是房價太貴了,生活成本太高。

由於大部分地區冬天嚴寒的氣候條件,所以這邊的大型商場都建在室內,學校的建築也多有連體式的,再加上房間和汽車內都有暖氣,所以冬天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受。說實話比我當年在上海的冬天要舒服。


環境和旅遊

加拿大的綠化面積非常高,無論是居民區還是城市內,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園。河流湖泊的污染很少,絕對見不到因工業污染而變色的河流。

至於旅遊,本人首推班服及周邊的國家公園,其次為尼亞加拉大瀑布。(以下景色照片都為本人親自拍攝)

班服國家公園--露易斯湖↓


尼亞加拉大瀑布↓


大瀑布周邊↓


溫莎河邊↓


溫莎河邊,與底特律隔河相望↓


渥太華↓


曼省公園一角,天空藍的不真實↓


曼省人造沙灘↓


溫尼伯南區居民區↓


移民政策

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主要分為聯邦移民與省提名移民兩種。

加拿大每年接收的移民在30萬人左右,難民人數在25000人左右。加拿大一直標榜自己是多元化的國家,所以一直大力吸收世界各地的移民,也包括難民。很多人詬病加拿大政府的難民政策,我覺得可能還是加拿大的歷史沒有經歷多那麼多災難,舒適日子過慣了,所以聖母心的人比較多,其次是迎合國際上的政治正確,也為了在國際上博得一個好名聲。

具體的移民信息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

移民加拿大有哪些攻略? - 知乎

購房

考慮到加拿大本國人的消費和不儲蓄習慣,在加拿大買房首付可以低至5%,前提是提供相應的收入證明。持有畢業工簽的留學生,如果能夠提供收入證明,那麼首付可以低至10%(只是如果首付低於20%,需要一次性交一個強制的貸款保險,根據購房金額幾千到上萬加幣都有), 如果讀書期間,沒有收入證明,首付達到35%也是可以貸款買房。前段時間,聽聞溫哥華和多倫多要對外國買家徵收額外的購房稅,但是不知道有沒有具體實施。


在加拿大買房容易,但是持有成本比較高,每年的房產稅大約是房屋價值的1.0%~1.3%之間,根據城市,地段,學區的不同而稍微有一些差別。譬如如圖所示;:曼省溫尼伯南區315000加幣的house,每年的房產稅在3400加幣左右。


如果是購買40萬加幣的房產(除了多倫多,溫哥華外,40萬加幣能買到一個非常不錯的house了),首付是20%的話,那麼除了首付的8萬加幣外,還需要一次性支付5700左右的土地轉讓費,1000加幣左右的律師費,400加幣的過戶費等等。好在就是這邊的房子,買完搬進去就能住,不用額外再花錢大規模裝修。前面提到了房屋的持有成本高,下面再給大家算一筆賬,還是以40萬的房子為例,房屋貸款、保險、水電暖空調網路等等,一個月的房屋支出超過2200加幣,所以說加拿大人的財務觀念就是努力保住工作-每2周領工資支票-付賬單。再加上汽車、旅行方面的支出,加拿大人享受了較高生活標準的同時,也存不下什麼錢來。所以也有很多華人選擇把自己的house分出一兩個房間來,出租給留學生,每個月也有1000加幣左右的進帳,可以減少部分的開支。





稅務

加拿大號稱萬稅之國,除了前面提到的1.0-1.3%之間的房產稅外,個人需要交收入稅,購物需要交13%左右省稅和聯邦稅(AB省只有5%聯邦稅),資本所得的稅率更是高達50%,所以想著靠多幾套買房,然後坐等增值再賣了拿錢的想法不太現實,股票的增值所得部分一樣,或許是加拿大政府希望大家都老老實實工作賺錢,打擊投機,當然這樣也在一定條件下抑制了房屋價格的過快增漲,減少了大家的購房壓力。

所謂稅最基本的功能是取之與民用之於民,這點上政府做的還比較好,治安警察、消防火警、免費高速、公路的維修、免費醫療、免費義務教育、夏天公共區域除草、冬天公路鏟雪、每周來收垃圾等等,樣樣都要花錢,而且人工成本擺著那裡。要是收不上來稅,城市靠什麼去維持這些。所以稅率雖然高,名目多,但是花在了該花地方,給了大家一個好的居住環境。

人人都知道,中產階級的稅務負擔最重,仔細想想其中的原因,首先,加拿大稅率對所有人一視同仁,譬如一個拿最低工資11.25加幣每小時的服務員,每年的總收入是11.25加幣*40小時*52周=23400加幣,扣掉20.05%的稅率(安省為例15%的聯邦收入稅+5.05%的省收入稅),實際到手只有18708.3加幣,但是政府也規定了每年有1萬多加幣的免稅額,也就是說第二年報稅之後,稅務局會把這1萬多收入之前交的20.05%的稅退回來,也就是說可以退回2000多加幣。如果學生之前讀書過,那麼繳納的學費,按照學費的金額轉換成一定的credit,留學生每人有幾萬的credit,也就是說以後工作的收入,減去這幾萬的credit,才是你繳稅的部分。舉個簡單的例子,譬如我有5萬的credit,畢業後工作1年 收入有8萬加幣的話,8-5=3,也就是說只要這3萬是需要繳稅的。如果credit第一年用不完,可以留到第二年繼續抵扣用。中產階級如果收入超過22萬,譬如最後一個收入階段的稅率,超出22萬的部分的稅率超過46%(安省為例)。這就是為什麼說看上去中產階級的賦稅重,如果是工資收入,那就是實打實的一分不少的交給政府了。如果是小業主,僱主,則可以通過生意的支出、成本里抵扣很多稅款,只需要在凈利潤裡面算稅。如此說來中產階級負稅最重壓力最大,也就不一定正確了,就算交了很多稅,拿到手的收入依然要比低收入人多得多。

聯邦收入稅率↓

各省收入稅率↓


法律

作為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加拿大的法律非常完善,大到稅務、犯罪、交通、移民方面的法律,小到打獵、釣魚方面的法規,都有一套非常嚴謹和詳細的規定。大的方面就不贅述了,就拿釣魚來說吧,什麼時候可以釣、能釣幾條 ,用什麼樣的鉤子,不能超過多長的魚等等都有詳細的規定。(話說曼省這裡釣魚的鉤子還不能有倒鉤,我表示很費解)

交通

加拿大的交通以自駕為主,首先地大物博,去哪都需要車,其次是免費高速公路,汽車汽油便宜。隨便列舉多倫多地區BBA的二手車價格吧。這邊二手車交易市場比較成熟,二手車網站(http://www.kijiji.ca)上看好車輛,再和賣家約定時間地點就可以試車了,滿意的話就可以買下來,花幾十加幣就可以上戶,很方便。上戶的時候,賣家需要提供汽車的安全測試(Safety Test)和排氣測試(Emission Test),確保車輛的安全性能和環保性能都過關了才能賣給買家。


公共交通就不發達了,但留學生上學,購物啥的還是可以保證的,基本的公共交通到達學校商場沒有問題,但是旅遊啥的沒有車非常不方便。

在加拿大開車,大家還是非常守規矩,不管城市還是鄉村,真的很少聽到有鳴喇叭的。馬路並道的時候,或者是公路比較擁擠,行車緩慢的時候,你讓了側邊馬路的人先走,那人一定會給你揮手表示感謝。同樣的情況下,別人也會讓你先走。如果是交通信號燈不工作了,那大家肯定是按照停牌(Stop Sign)的規定,4個方向的車,誰先到誰先走規律有序開車。要是碰到後面有警車或者救護車鳴笛,大家一律靠右邊停車,讓警車或者救護車先行。


工作

說實話加拿大的工作機會還是比較少的。究其原因:第一,加拿大人口基數就這麼多,相應的工作崗位也就多不到哪裡去。第二,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大部分加拿大人的思維是努力保住工作-付賬單,導致加拿大人的離職率非常低,不離職,職位就沒有空缺出來,公司當然不需要再招新人了。尤其是很多小公司,一個蘿蔔一個坑。第三,公司的僱人成本也比較高,除了正常的工資福利外,政府規定了差不多平均每個月有那麼一天的帶薪holiday(長周末)。工作滿1年,有2周的帶薪vacation假。

基於這些,加拿大人好像都比較安分於自己的一份工作,一干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那些嚷嚷著要創業的不多,估計是想著目前這份工作供車供房也夠了,也有足夠的假期,也就不想折騰了。

加拿大人的自信心很強,不論他們是工地上的建築工人、各種技師,還是辦公室白領,一個個感覺都是自信心爆棚的感覺,也不認為工作有貴賤之分。找工作也非常看重工作經驗而不是一味的看學歷。如果是技術類的工作,申請人要是有Red Seal這類行業資質的證書,那就不用擔心會失業了。


在加拿大生活了幾年,很喜歡加拿大,但也更熱愛自己的祖國中國。


推薦閱讀:

憲法有可能不合法嗎?
為什麼在宋以後就很難再現南北朝劃江而治的局面?

TAG:歷史 | 經濟 | 國家 | 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