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

"Gone Girl" Goes to the Darkest Reaches of Irrelationship
在關於《Gone Girl》的討論中,很多分析都提到了「假性親密關係」這個詞,雙方雖然形式上親密著,但實際卻在迴避真正親密地在一起。

所謂的假性親密關係真的存在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機制?有無克服的辦法?
==============
本題已收錄圓桌「關於愛情」,歡迎前往關注!


原文發表於:在假性親密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 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真正的親密關係是你與另一個人之間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應的聯結。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情侶之間都真的有這樣的感受和聯結。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


在關係中逃避關係(hiding from relationship in relationship)就是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下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你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是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付出。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真正的親密關係代表著相互關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但這些是需要承擔情感投入的風險的,在乎一個人,我們就有可能因此受傷。假性親密關係就是為應對這樣的風險出現的:我們懷著對失控的恐懼,所以不敢投入,迴避了彼此情感的付出。


因此,它是一種防禦機制(defensive mechanism),是兩個人一起在防禦那種「需要雙方一起創造的真正親密狀態」。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真的在乎一個人」,或者「讓別人對我們來說變得重要」,因為真正的愛和關心一個人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讓我們有一種被傷害、被拒絕、被拋棄的脆弱感。這使我們恐懼和焦慮。


而這樣的一種防禦機制則可以幫助我們抵抗這樣的恐懼和焦慮。待在這樣一段關係里,對我們來說是「安全」的,因為這段關係從表面上看非常穩定,有著精心構建的規則,不會出現不可預測的危機。我們在這段關係中將會得到的情緒反應都是在自己控制中的、可以完全預測的。假性親密關係使我們從真正的親密關係帶來的複雜性中得以解脫。


有心理學家認為,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我們處於一種「情感禁閉」(Brainlock)的狀態,即雙方不自覺地達成了協議——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這種禁閉的狀態,看起來雙方是在一起,但卻拒絕進行深刻的情感聯結,在實質上卻是一種分離。


假性親密與依賴共生(Codependency)

在近年來對假性親密關係的研究中,這個概念經常被與「Codependency」一起討論,因為「Codependency」造成的病態相互依賴的關係,往往也是雙方的共謀,和假性親密關係一樣,Codependency 的雙方也往往都看似穩固,很難分開。(回復143給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提取「你有戀愛成癮症么?」)


Codependency這個詞,在中文中曾經被翻譯為拖累症,然而我們認為這種翻譯並不完全準確。我們更願意稱呼它為「依賴共生關係」。


Codependency最早出自和物質成癮相關的語境,是指一種伴侶之間的關係。例如,一對伴侶中一方酒精成癮,導致自身功能低下;而另一方則依賴於伴侶的這種功能低下,給出強制性的照顧(caretake),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Codependency的本質是一個人無法依賴自己內在的自我、或自身完全的意志來決定自己的行動。他們的行動和自我價值都依附於外界的東西,可能是人,可能是成癮物質等。在一段狹義的Codependency的關係中,兩個人都具有這樣的特點,需要一方有生理或精神上的成癮(嗜賭、性成癮、物質成癮等),造成這個人功能低下,極端對自己不負責任;而另一個人則高度依賴這個人的「社會生活功能低下」和「不負責任」,在過分地、強制地、照顧另一方中獲得自己的價值感。這是一種病態的共生關係。


在依賴共生關係中扮演「助人者」角色的一方,往往「依賴別人對自己的依賴」。他們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另一半身上,給予ta並不需要的過多的關懷,為此可以完全忽略自身的需要,同時又帶有強迫性的控制欲,痴迷於控制對方的一切。


一段Codependency的關係中,往往兩個人都既是受害者,又是同謀:一方依賴對方,另一方則依賴「對方對自己的依賴」。在這段「共生」的關係中,兩個人往往都會感到痛苦,也能夠感受到他們在做有害的事情,助人者能感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被忽視,還會給自己打上「弱者」、「受害者」的標籤。但實際上這種關係也是他們自己所尋求的。

Codependency關係中的人,其實也是秘密地達成了互惠的共謀,這一點,和假性親密關係是有類似之處的。


不過,假性親密關係的雙方並不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事實上,他們是同盟者。他們攜手建立起了降低焦慮的機制,避免和對方分享真實的感覺,儘管這種機制會使關係變得冷漠和令人窒息。


他們覺得,這種聯盟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而避免使自己面對那些真實的失落感。他們不會輕易對自己的伴侶放手,不肯結束親密關係,但這並不是因為情感上的親密或者深刻的承諾,而是因為這種關係幫助他們防禦了「真的在乎一個人」所可能導致的風險。


而從兩種關係的性質上看,Codependency是一種可以被識別和確認的、有害的個體病態心理(不管是成癮者,還是助人者,雙方都有病態心理),而假性親密關係則只是關係的一種,雖然也必然有它的負面作用,卻不一定是「病態」的。


什麼導致了假性親密關係?

可能的原因很多。


其中常見的一種是,我們都是從人生早期的關係中學習去「定義」什麼是愛。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種假性親密關係,他們從不自主、自發的互相表達愛意,這樣的孩子就更容易認為,親密關係、婚姻、愛就是這樣一種程序式的互動而已。在這種僵死的、程序化的、缺乏活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會缺乏「激情(passion)」,無論是和性有關的激情還是其他方面的。畢竟「激情」它顯而易見不是程序化的。而激情是好的親密關係中所必需的。


假性親密關係看起來有很多種形式:

有時候可能一方的行為取決於另一方的需要(索取方為主導);

有時候一方接受什麼取決於另一方給予什麼(付出方為主導);

有時候一方負責表演而另一方負責讚賞(看起來的完美情侶)。

但實際上,無論哪一種,關係中的雙方都是平等地被束縛著,他們自願被束縛去感受到「世界是安全的」,而狂野的激情在他們看來是最危險不過的事情——畢竟這是他們從小長大的過程中始終陌生,從未接觸過的。


假性親密關係的危害以及改變

儘管這種關係在表面上是「安全」的,且會使人長期深陷其中、不易分離,但假性親密關係如果不加修復,會帶來很多問題。就像心臟過於有節律地跳動,反而是嚴重心臟病甚至死亡的前兆一樣(健康心臟的跳動反而不是那麼規則),過於冷靜和規律的交往模式很有可能是一段不夠健康的關係。


一方面,假性親密關係中的人,可能從兒時起,就沒有過真正雙方彼此接納和理解的深度聯結,他們對自我的角色定位因而是非常片面和狹隘的,ta的思想和行為都有日常的規則可循。假性親密關係壓抑了人的情緒、也壓抑了人的自我認識,從而就剝奪了這個人真正去和別人聯結的可能。


此外,假性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即便努力去「照顧對方」,也常常會覺得失望。雙方都會覺得自己是唯一一直在付出的那個。這些人中的許多,從小就要去滿足父母明確提出的各種需求,因此他們逐漸失去了看到「別人或自己真正需要什麼」的能力。他們自以為是的付出是基於自身,而不是對方的。因此這種付出註定會讓他們感到更加被隔離、被剝削、被低谷,感到憤怒。當我們在無意識中被消磨得精疲力盡,總會有其中一方或者雙方覺得孤立無援,開始渴望真正的親密,最終想要離開這段關係。


在這時,我們中的一方可能就會突然有向外尋找新的對象的衝動。但即便發展了新的戀情,可能還是會對於接納一個新的人、作為「真實的自己」被看待和被愛而感到害怕和焦慮。


如果你習慣了假性親密關係,你最應該做的也許是檢視自己在每段關係中已經形成的角色及期望的固定模式。比如,你們總是無意識地、但卻是不可避免地,按照設計好的固定腳本來扮演角色。我們已經知道,這並非正常的狀態,而只是對焦慮的防禦機制。但是要知道,焦慮是不會因為防禦和逃避就自然消亡的。


在意識到自己的假性親密關係狀態所帶來的危害後,你可能會擁有「冒險」的動力。當你嘗試著邁出第一步,比如試著對一份感情懷有並不總是擁有失敗結局的期待,你就有可能想要發展真正的愛情。漸漸地,你可以試著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感覺,讓對方了解真實的你。


這一定會讓你害怕,你體內的預警機制會跳出來,告訴你讓他人了解你是危險的,這會讓你驚慌和脆弱;然而,處理焦慮的方法不是逃避,只能是經歷它們。


而如果你遇到的對象是長期習慣假性親密模式的,你可能會感到無助,因為你會發現,這個人雖然口上說著愛你,並對你進行著例行的關心,但ta實際上對於了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毫無興趣,面前的這個人好像只是在進行著角色扮演。而你又會擔心,說出真實的感受會對這段關係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這時,你也許可以試著坦誠,只有你的坦誠,才可能影響你們互動的狀態,從而影響他。抓住令你失落的感覺,讓它引導你去尋找真正能帶給你內心的滿足感的東西。也許你們之間真正的聯結可以逐漸建立起來。

「勇敢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然向前。」

這句話可能就是那些假性親密關係者最好的解藥了。

以上。


----------------------------------------

「KY教主將於近期停止更新我們已經搬家到機構賬號KnowYourself - 知乎。歡迎關注新號KnowYourself - 知乎查看更多相關文章及回答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親密關係文章:

心理學領域逼格最高的公號,做有審美、有態度的先鋒學術ICON.

References:

Mark B.Borg , Grant H Brenner, Daniel Berry.(2015): Irrelationships: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 Central RecoveryPress.

Beattie,M. (1986). Codependent no more: How to stop controlling others and startcaring for yourself. Center City, MN: Hazelden.

Acevedo,B. P., Aron, A., Fisher, H. E., Brown, L. L. (2011). Neural correlates oflong-term intense romantic love. Social Cognitive Affective Neuroscience, 7,145-159.

Chen,S., Boucher, H. C., Andersen, S. M., Saribay, S. A. (2013). Transferenceand the relational self. In J. A. Simpson L. Campbell (Eds.) TheOxford handbook of close relationships (pp. 281-305). New York, NY: OxfordUniversity Press.

Fletcher,G. J. O., Simpson, J. A., Campbell, L., Overall, N. C. (2013). Thesc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Fletcher,G. J. O., Simpson, J. A., Campbell, L., Overall, N. C. (2015).Pair-bonding, romantic love, and evolution: The curious case of homosapien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20-36.


新發布了知乎「鹽」系列新書《假性親密關係》,想讀戳這裡:為什麼你渴望的是親密,行為上卻在疏遠 - 知乎周刊 - 知乎專欄

------------------------------------------------
所謂的irrelationship,我覺得就是炒作一個概念,本質上還是在說很多人在情感里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

產生機理
我的理解,兩個人在一起,最理想的狀態時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裡面描述的安全型依附關係,就是兩個人對彼此感到安心,信任,安全,不會有焦慮或者不信任的感覺,然後互動過程和情緒流動都很順暢。

但是顯然每個人個性里都會多多少少有焦慮性或者迴避型的特質,因為極少有父母能夠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兩個人在相處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需要處理焦慮、不信任、缺乏安全感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會在親密關係里焦慮,不信任,或者缺乏安全感?從依附理論的角度來說,是因為早期經驗中體驗過被扶養人拋棄或者可能拋棄的風險,所以我們在自己的親密關係里感到焦慮或者迴避,本質上是我們內心對被拋棄的恐懼和傷痛感。這些情緒是情緒聚焦療法(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里所謂的原生情緒(primary emotions)

由於生活經驗的影響,我們在面對恐懼或者傷心的情緒時,又產生出了很多次生情緒(secondary emotions),比如有些人用冷漠來掩飾傷心,有些人用憤怒來掩蓋恐懼。這些次生情緒,可以理解為是我們自發形成的自我防禦機制。很多人帶著這些次生情緒的防禦機制長大成人,並且走入親密關係。

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一段親密關係里,A會因為害怕被拋棄,而憤怒地指責對方:「你為什麼不在乎我?你這個不負責任的人渣!」B聽到之後,也感到同樣的憤怒,因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攻擊,於是回應:「你居然會這樣侮辱我,我無法容忍這種態度!」兩個人的爭吵和矛盾會因此進一步升級,但A的原生情緒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安撫。

這在EFT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的互動。事實上非常多的夫妻或者情侶,關係無法深入,都是因為雙方對自己和對對方的原生情緒/次生情緒,缺少認知,因此兩個人的情感互動中存在很多的惡性循環,也就阻礙了兩個人獲得更親密,更安全的關係。

形成過程
當兩人關係親近到可以一直相處,但是有因為這些惡性循環一直存在,無法被察覺和改變時,我認為irrelationship就產生了。兩個人看似親密,但其實關係里有很多的禁區,有很多不可以觸及,一觸即發的部分。兩個人小心地迴避著這些禁區,極力維持和諧美好的場面,但彼此都沒有獲得令自己滿意的親密情感。

這種關係在gone girl裡面體現得尤為明顯,兩個人沒有溝通,沒有坦誠的對話,遇到問題都是採取逃避的方式,也沒有尋求專業諮詢師的幫助,而是任由關係一步步惡化。

在我的情感和心理諮詢工作中,發現這種關係的確是比較常見的。一方面很多人對自己的情緒模式,對兩人相處的不良循環缺少覺察和意識,另一方面,在遇到矛盾問題時,兩個人缺少尋求幫助,尤其是專業幫助的意識。因此會反覆在一些細節的瑣碎的事情上面爭論對錯,但其實都忽略了情感流動受阻,誤解和誤導性的表達,才是帶來問題的真正原因。

而且很典型的一種狀況是,兩個人在一起的蜜月期臨近結束時,很多問題已經出現了,可是這時候兩人卻還渴望著繼續保持蜜月期的甜蜜,拒絕去面對問題,拒絕承認兩人要走的更親密,需要有更深一些的溝通和對相互的理解,而是在吃蜜月期的「老本」,吃到一定的時候,蜜月期的甜蜜經歷,再也無法說服兩人忍受當下的矛盾衝突時,就可能產生感情破裂或者出軌等現象。

如何避免
要避免這樣的狀況,我認為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兩人在一起要有預防意識,兩個人都是獨自生活幾十年的成年人,性格和情感上肯定有很多差異,在一起需要模糊,需要去探討「當你這樣表達的時候,你真正在表達的是什麼?」,以及「當你這樣的時候,你最希望我怎樣做?」這樣的問題。

如果你的關係已經深入,並且矛盾問題已經產生了,而且已經超越了你們以及你們的親友能夠處理的範圍的話,我強烈建議你去找一位做夫妻諮詢和治療的諮詢師,去做一些梳理的工作。很多人願意為自己的伴侶買幾百幾千塊的禮物,卻不願意花幾百塊錢去看看諮詢師,這絕對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誤區。

我經常接到的伴侶案例,都是兩人已經經過多輪相互傷害,彼此都累覺不愛時才來求助,其實病入膏肓連專業人士都幫不了你們了。

所以說irrelationship的產生,一半因為彼此情感和性格問題,另一半因為疏忽和不重視。要避免這種狀況,就應該像治療癌症那樣,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p.s.我一直沒想通為什麼gone girls裡面兩人不可以離婚,而是非得用這種方式來結束關係。哦對了,劇情需要。。。


(純屬個人觀點)

假性親密關係一詞似乎是因Gone Girl 而火起來的,影片的最後,Amy和Nick的關係在公眾眼裡看來是親密恩愛,而Amy知道自己並不愛Nick,只是她需要人來完成自己在公眾面前的表演,她內心的完美劇場缺少Nick這個演員而已,Nick也逃不過Amy的掌控,他內心對這段關係的恐懼卻不足以支撐逃脫之後身敗名裂的後果。這種假性親密關係是對外性的,外人誤以為的親密關係,內在卻是彼此清楚的。

還有一種親密關係是對內性的,即一段親密關係里的參與者自己都沒意識到假性親密的本質。假的東西自己認識不到自己假的本質是比較可怕的。

從熟悉到真正的親密關係,假性親密是一個跨越不過的階段。真正的親密意味著真正的互相敞開,對彼此有較高的責任承擔性,而這樣也帶來了傷害的可能性。假性親密構建出親密的表面,而彼此內心的敞開程度遠小於真正親密關係。表面的親密關係能滿足淺層的心理舒適,同時避免了潛在的未來傷害。每個人都是渴望著親密關係的,可又對真正親密關係所帶來的風險遲疑,這種心態我覺得可以簡單粗暴地用李榮浩的《不搭》歌詞來形容

伴隨我這樣好嗎雖然不搭
目前還談不上牽掛
也不要路人甲的對話
...
伴隨你這樣好嗎別說不搭
可以總是重複問話最近好嗎

歸根到底,假性親密關係的緣由是不夠愛。滿足於表面的親昵,拒絕進一步的認識對方以及認識自己。這是現代一種舒適的交往方式。現代的溝通方式也促成了假性親密,比如通過手機的交流,沒人知道隱藏在手機屏幕後的那張臉上真正的表情。而且人們也正嘗試在將自己的情緒簡化,簡化成一個個表情貼圖。而親密關係所需要的深入交流是不能被簡化的,這也是一個漫長而略帶痛苦的過程,了解另一個靈魂的路程總是艱難的,所以大多數人安於假性親密關係,安穩地呆在自己的shelter里。所謂的「你在幹嘛」的問句究竟是源自對另一個個體純粹的關心與思念還是夾雜著自己生活的寡淡無聊,想從別人生活里獲取些新意填補瑣碎時間的原因呢?

獲得真正親密關係只有一個方法,真正去愛。


應邀!

剛才看電影百貨戰警2 (豆瓣) 裡面講到句歌詞 I"ve been to paradise, but I"ve never been to me
我曾經到過天堂,但我從未找到過自我
出自:I"ve never been to me_百度百科
《I"ve Never Been To Me》中文常譯作《未曾有過自我》,是由素有「藍調女王」之稱的美國歌星夏琳·鄧肯演唱的歌曲。

還有之前我看時間線上出現 I love you, but I am not in love with you. or I love you, but I do not like you.

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來源於假性自我。

一個是persona 面具式人格,一個是真實的自我組成的那種主體性,真實我的個性。
面具式人格可以考慮哭鬧,其實哭鬧是正常的,首先要理解嬰幼兒最初的哭(不是成年人展示那種非理性的哭,而是一種表達的溝通信息) 我在專欄裡面,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講到很多次,哭的信息

如果最早期的信息被很好接受,孩子本能可以運用自身的方式和外界互動,這個時候真實的自我逐漸孕育出來而不需要帶上虛假的面具式人格(比如我很乖,比如我很強大…… 這些會在不同的情境和階段下會有不同的展現,但是是部份而不是全,需要主體性整合,而不是碎片式,或則感覺活著的不真實感等,或則說無聊……)

「Amazing Amy took care of her parents in every possible way: wealth and fame bought at the cost of their daughter"s development.」
假性自我:成為媽媽的好孩子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中國文化下生長出「假性自體」尤其「自然」。「特別乖」、「特別聽話」、「特別懂事」,背後往往隱藏著不能體察亦不能表達的「憤怒」,以及排山倒海地「抑鬱」。

敢於破壞規則的孩子常常更能夠體會自己的感受,體會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更容易真實地喜歡自己。」

「假性自體第一講

Jeffrey
Stern

李凌
翻譯及文字整理

譯者按:以下文字材料,整理自我參加的一個心理治療學習小組。小組兩周一次通過網路進行,我擔任翻譯工作。主講老師Jeffrey,是一位自體心理學取向的治療師,美國人。他本人自然有一串頭銜,這裡不詳加介紹。他講課的特點是平易通俗,不需要特別專業的知識也能聽懂,但這並不影響課程的專業性。本文取材於第十次課程所講的內容,在整理時幾乎沒有做任何結構或語言上的加工,課堂上原始的互動也最大限度地予以保留。

假性自體的概念並非科胡特的原創,最早由溫尼科特提出。科胡特和溫尼科特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假性自體聽上去像一個社會概念,彷彿存在於日常和外界的互動中,但其實並非如此。下面我來解釋。

我們都知道在社會環境中我們會按照特定的方式去行動,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遵守這些社交原則。比如對老闆、親屬,以及其他各種人,我們都會禮貌相待,對一些我們不喜歡的事情也會裝作喜歡。社交性的禮貌要求我們常常以一種與真實感受不同的方式去行動。

如果我們知道,某些情況下我們是出於社交需要才不能說真話,那這種情況不屬於溫尼科特所說的假性自體的行為。如果我們表現出友善、禮貌,而內心感受並非如此;如果我們說我們喜歡什麼東西,比方說你送別人一個禮物,收到禮物的人並不喜歡,但因為是個禮物,他還是說,太感謝了,你真體貼,我太喜歡了。但他心裡在想,我真希望你給我買別的東西。這就不是溫尼科特所說的假性自體,不是假性自體的行為。

那麼什麼是假性自體呢?假性自體的根源來自早期的鏡映失敗。溫尼科特對母親對嬰兒的回應很感興趣。當嬰兒說「我很餓」的時候,媽媽可能回答:好的,你餓了我就喂你吃東西;或者媽媽也可能回答:當我準備好喂你的時候你才能有東西吃。這裡嬰兒做出了一個誇大的表達:喂我,或者用溫尼科特的話說,做出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姿態(omnipotent
gesture),只為表達一個需要:喂我,現在就喂我。溫尼科特與科胡特都認為,母親或嬰兒的其他照顧者需要給予嬰兒恰到好處的回應(optimally
responsive)。嬰兒需要感到自己是強大的,需要感到母親會回應她的願望,需要感到母親想要、願意回應她,而且能輕易地滿足她。但如果媽媽不想回應孩子,如果媽媽不斷地要求孩子調整自己適應媽媽,問題就會出現。當嬰兒被拒絕的時候,她起初的反應是生氣,而最終會變得抑鬱。如果媽媽不接納嬰兒的要求,會出現兩個問題:嬰兒不僅會被挫敗,而且還不允許對此生氣,因為媽媽不希望孩子因為遭到拒絕而生氣。最後,嬰兒發現她提出要求就會被母親拒絕,而如果她為此抱怨母親,母親就會不理她,或變得冷漠,或因為嬰兒不高興而懲罰她。這時,嬰兒就會傾向於發展出一種假性自體。

嬰兒意識到,如果她想讓母親站在自己一邊,如果她想讓母親微笑而不是皺眉,溫暖而不是冷冰冰,嬰兒必須學會隨和,學會做媽媽想讓她做的事,於是她開始努力取悅母親,學會讓自己變得可愛。孩子嘗試了解母親的喜好,學著做母親喜歡的事,甚至在母親要求她做之前就把事情做好。但孩子取悅母親的同時,也付出了代價。孩子招人喜歡,做母親期許的事,而後母親就會對她和藹;這樣孩子知道了她只有做個乖孩子,在母親要求之前把母親想讓她做的做好,母親才會滿意。但孩子會為此付出代價。

成為一個媽媽的好孩子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代價即,孩子逐漸與她自我真實的感受和情緒失去了聯繫。只有在她表現好,媽媽對她滿意,對她微笑時,孩子才會高興。但孩子失去了對自己真實感情的認識、熱情、清晰感,和意義感。這個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成為非常好的學生,擅長運動,或其他任何受媽媽讚許的活動。但對媽媽想要她做的事,孩子內心深處感受不到任何愉悅或滿足。因為她並不是為自己做這些,而是因為她知道這些是媽媽認為重要的。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輕的成功者,出現無法解釋的自殺傾向。許多這樣的人都伴隨著假性自體長大,他們內心的抑鬱是隱藏的。他們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工作,成績出眾,非常成功,但內在感覺迷茫、空虛。只有在能夠喚起母親或其他人的正向回應時,他們才能感到高興。他們對自己的優秀或成功沒有任何愉悅感。他們行動的意義只在於操縱或控制母親。我們常常可以在很多特別優秀的孩子身上發現假性自體。

如果一個具有假性自體的人來做心理治療,會發生什麼?

我們通常特別喜歡這類來訪者。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具有假性自體的病人?有人願意猜猜為什麼嗎?

(同學回答:因為他們希望將自己好的、成功的一面展示給治療師。例如,我現在就是一個具有假性自體的病人,因為我希望把我的回答展示給老師和同學。我想將我的正向回應展示給大家。)

這個回答很好。所以我也會喜歡這樣努力取悅我的病人。這些病人非常令人滿意,討人喜歡。他們發覺治療師喜歡什麼,然後就那樣去做。他們很會鏡映,善於反應,他們簡直好極了。但當我們治療這樣的病人,非常隨和,悅人的病人,一段時間之後,通常會有問題出現。如果我們用心治療他們就會發現,病人逐漸讓我們感到有些厭倦。病人可能非常讚賞治療師,比如:「Jeffrey,你的解釋太精彩了。我從來沒有那樣想過。」起初我可能會覺得,哇哦,這個病人太聰明了,他真的知道我有多棒,但願我所有的病人都像他一樣,我真的很喜歡給他治療。但隨後我會發現,雖然病人看似認為我所說的一切都改變了她的生活,認為我給她提供了諸多嶄新的美妙的洞察力,但我漸漸發現她完全沒有改變。儘管她表現出好像我說的一切都可以解決她所有的問題,但她的生活和幾個月之前一模一樣。

如果我讀過溫尼科特,我就會意識到,病人對我的讚賞、欽佩之中有一些假性的東西。病人可能會挑我喜歡的話說,但在她的表達和真實的感覺之間隔著一堵牆。最後,在移情中,我可能又會發現,病人並不是在把我理想化,而是在我身上重複她生命早期與危險母親的關係。病人實際上並不信任我。她其實在通過取悅我、配合我來控制我,讓我不至於攻擊她,或對她冷漠,或像她小時候父母曾經那樣對待她。當我意識到病人在努力取悅我、吸引我、讓我滿意的時候,這不是個好事。這重複了一種讓她感到痛苦的關係。對此的覺察是真正的治療開始的契機。

但對於這些病人來說,很難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深層隱藏著極大的痛苦,雖然他們既然來接受治療,一定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了自己不開心,但如果你問他們早年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他們很可能說,自己的父母都很好,他們沒有任何問題,一切正常。

有時,只有病人的現實功能受損,他們才能開始覺察自己的成長經歷可能存在問題。但他們通常會拒絕承認自己的養育過程有任何問題,相反,他們會責怪自己。他們會說,我的童年很幸福,是我自己太糟糕了,所以我現在才突然考不好,這麼抑鬱,想自殺。

例如:我們經常看到那些有才華的孩子會這樣,比如運動健將,或音樂神童。有些父母只有在孩子做了他們想讓孩子做的事情,他們才感到滿意,才愛孩子,比如打好網球,拉好小提琴,或在學校取得好成績。這樣,孩子得到了很多有條件的愛。我們還記得科胡特形容嬰兒需要母親眼中的光芒,嬰兒希望母親對他所做的一切,對他所是的一切都激動興奮。嬰兒需要無條件的,無條件的愛,「我希望媽媽認為我做的事情都是美妙的,不管我做什麼」。但對於一個「虎媽」而言,只有孩子做了母親認為重要的事,母親才會愛孩子。「即使你不喜歡,也必須彈鋼琴,因為如果你不彈,我就會生氣,不理你,懲罰你。如果你不按我想的那樣做,你就要倒霉了」。很自然地,孩子學會了如何取悅母親。於是孩子學著去做父母要求他做的所有事,比如拉小提琴,打網球,學業優秀等等。

但同時孩子也感到憤怒,因為只有在她按照母親的意願行事,母親才會愛她。孩子受到了傷害,變得抑鬱和憤怒,因為媽媽沒有愛她的全部,或者她自己最愛的部分卻不被母親所愛。於此同時,孩子也學會了壓制自己的痛苦,像我們之前談到的那樣。一段時間後,她甚至意識不到她的痛苦了。

這樣的孩子,常常在某一個時候,會突然放棄那些對媽媽很重要的事。他們拒絕繼續打網球,或跳芭蕾,或拉小提琴,他們說,我不幹了。另外一種情況,他們還會繼續做,或努力去做這些事,但他們突然開始做不好了。網球比賽開始輸球,小提琴競賽表現不佳,或者考試成績很差,儘管他們說自己已經盡全力了。他們在某個時刻發現,雖然不是有意識地發現,他們無法再繼續努力滿足那些僅僅用自戀的方式愛他們的人,不滿足於提高父母的自尊來獲得父母的愛。孩子發現他不是因為自己是自己而被愛。他們陷入抑鬱,並且在以前擅長的領域開始失敗。他們意識到自己僅僅是作為滿足父母或其他人自戀的自體客體而被愛的,這讓他們非常抑鬱。

我們已經說過,這時孩子不會認為是媽媽的問題,不會認為媽媽不夠好,她只是因為我網球打得好才喜歡我的。孩子會說,我是個壞孩子,我再也沒法贏網球比賽了,我小提琴再也拉不好了,媽媽對我很生氣,我給她丟臉了,我真不應該活著。這就是他們來做治療的原因:他們的生活出現問題,現實功能開始崩潰。而有時我們很難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很難理解病人之所以感到如此受傷、憤怒,是因為父母對他們的愛伴隨著苛刻的條件。病人也同樣很難發現自己的受傷和憤怒,但這些被分裂到意識以外的感受其實一直都存在。這是因為假性自體的特徵就是病人與自己真實的深層感受失去了聯繫。我們要幫助這些病人觸碰到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讓他們持續不斷地責備自己是失敗者,但這做起來很困難。

我有一個這樣的病人——實際上這樣的病人很多——這裡舉個例子。這個病人有嚴重的自殺傾向,他感到自己無法實現對別人的承諾。但他很難將自己的問題與其他人聯繫起來,他只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以上是有關假性自體的基本內容。假性自體的病人非常善於取悅他人,取悅他們需要取悅的人。作為治療師我們會喜歡這樣的病人。他們的老師也會喜歡他們,因為他們是好學生;他們的老闆也會喜歡他們,因為他們是好員工。但在他們隨和的外表下面,他們非常害怕別人,不信任任何人。他們的吸引力、那種討人喜歡的能力,是他們用以控制他人的方式,他們以此來免受他人的傷害。

學員提問:剛才說到這種人通過比較好的表現,有魅力來控制別人。我有個個案,擔心治療師會控制他,這種表現和J說的是不是一樣?

回答:可能是假性自體,因為假性自體的病人確實害怕被控制。但這種害怕不是意識層面的。你的病人也可能是偏執。假性自體的病人不偏執,他們不會有意識地害怕被控制。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過分隨和是為了控制,或為了防止被控制的時候,他們會非常驚訝。如果一個病人單純是害怕被控制,而且伴隨著孤獨、多疑等特點,那可能不是假性自體的情況。假性自體的病人外表看起來討人喜歡,而且除此以外好像不想做別的。

學員提問:我的一個來訪者非常討好治療師,比如經常給我買飲料,稱讚我,或覺得我特別好,看上去特別像理想化移情,讓我不忍心責怪她,不忍心對她嚴厲一點點。但她和老師講的情況不一樣,她能感覺到父母用她滿足自己的自戀,她能意識到自己的憤怒,並沒有分裂,她也感到自己的生命沒有價值和意義。我們在對她的行為做分析的時候,她也意識到,她對治療師和其他生活中的人非常好,是希望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她。這種情況和老師講的假性自體的區別在哪?是理想化移情嗎?

老師回答:可能是理想化移情。從科胡特的理論出發,問題的關鍵在於發現父母早期對她理想化的鏡映失敗。我認為我們不能批評我們的病人,或責備他們。我們的任務是幫助他們開始就他們的行為和想法進行思考。只有認識到了病人理想化的想法和願望,治療師才能與病人討論,病人把治療師想像成好人、聰明的人、偉大的人等等有多重要,藉此,治療師讓病人有可能談論他們對父母的失望,這些失望是怎麼來的,對病人有何影響。批評病人,或者告訴他們如何行動,是無法帶來改變的。只有讓他們重新體驗自己被分裂出去的情感,病人才會改變。

改變通常是緩慢的。病人不會因為我們給他們做解釋而改變。改變產生於病人逐漸慢慢地意識到他們真正的想法和感受,而這些東西以前對他們來講太危險了,以至於他們一生都要逃避,無法面對。因此當病人開始覺察自己的創傷和憤怒時,會遇到很多阻抗。一般來講改變會非常緩慢,並且只有真正喚醒了來訪者的感受時,改變才會發生。

學員提問: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但也要教會孩子必要的社會規則,後者應該是有條件的,如何處理兩者關係?

(我的貓突然開始狂叫,我告訴她安靜。

李:我告訴她安靜一點。

J:她沒有假性自體。她不高興的時候就會叫,向你抱怨。

李:我把她慣壞了。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人能管。

J:因為她沒有假性自體。

李:那她是只健康的貓嗎?

J:是只很健康的貓,很有活力。她很滿意,她得到了恰到好處的回應,因此她很獨立,開心,而且很不聽話。這些都是好事。

李:但是我快被她弄瘋了。

J:沒錯,做個好母親不容易。)

關於問題:很好的問題。弗洛伊德有本著作叫《文明及其缺憾》。教給孩子社會規則會讓孩子不高興的觀點可能是真的。但教授孩子規則不意味著缺少愛。事實上,孩子在社會上生存需要理解規則,如果我們不教他們這些,相反恰恰是缺乏愛的表現。溫尼科特所說的早期的回應,以及其後需要的持續不斷的回應,是針對孩子的獨特性、差異性而言的,雖然我們不得不教會每個孩子服從社會規則。無條件的愛意味著我們因為孩子是他自己而愛他,我們不會因為孩子做了對我們有意義的事情就愛他們,也不會因為孩子做了對自己有意義而對我們沒有意義的事就不愛他們。當然愛和贊成是有區別的。對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我們可能不贊成,但並不代表我們不愛這個孩子。

以上是溫尼科特的觀點。

舉個例子,比如你養了只貓,你必須清楚貓不是人,貓與世界相處的方式不同於人。你必須得接受這些。如果你能做到,就是如同溫尼科特所說的,按照貓的樣子喜歡貓。我們來想像李凌家的喵,再想像現在有一個壞李凌。喵來到李凌家,想做李凌的貓,但李凌只希望喵表現得像個小姑娘,而不是只貓。喵喜歡捉老鼠,上躥下跳,喝牛奶,做所有的貓喜歡做的事,但李凌不喜歡她這樣,李凌希望喵用筷子吃飯,不要吃貓糧而改吃米飯,而且只有李凌餓的時候才給喵吃飯。喵明白了,如果她表現得像個小貓,雖然自己喜歡這樣,但是李凌會生氣,不抱它,不喂她,不理她。於是喵學會了非常乖巧順從,按照李凌想要的樣子去做。但這樣做的時候,她必須完全忘記自己是只貓。然後喵成長為一個完美的小姑娘,她去上學,成績很好,還成為體操隊的領隊,李凌很為她感到驕傲。

但有一天,喵突然變得非常抑鬱。

於是她來做治療。我問喵:怎麼啦?喵說,我是個壞姑娘。我問:為什麼這麼說?喵說,我不知道,我再也考不出好成績啦,我也被體操隊開除啦,我讓李凌很失望。治療之初,喵非常可愛,我忘記了她很抑鬱,我也很享受和這位悅人的病人一起工作。但隨後我意識到喵沒有進步,我也對她總取悅我感到厭倦了。我們開始談論這種感受,然後我們意識到,為了成為李凌的小姑娘,喵的真性自體被犧牲掉了,喵其實是一隻貓。她完全壓制了自己想要做貓的渴望。她本來就是一隻貓,但李凌不喜歡她做貓,為此她非常難過,受傷,憤怒。希望這個小故事能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真性自體和假性自體。」

「Irrelationships are learned relational patterns that may haunt people whose childhood caregivers were unable to meet their emotional needs—and who may even have looked to the child to meet their own (e.g., Amy Elliot). Amy was her parents』 caregiver. In this role caretaking initially became confused with love, and was later perverted into something monstrous and all-consuming.」

主體被犧牲掉了,本身應該受到照顧的變成需要去照顧他人的,中間的委屈受傷痛苦憤怒等等交織,但是不只是負面的,而是負責混合的,也會有滿足後的成就喜悅得意和之後的難受憤怒等交替重疊,甚至惡性循環。

「early on, that Nick did not kill Amy Elliot Dunne. But what he did do was join her in repeating a brutal (irrelationship) routine where it was his job—his role—to act as if what she was offering him in the marriage (her heart, her soul, her eternal and undying love) was enough (it was not). It was Amy』s dream that Nick would play captive audience to her performance and that a fantastical marital bliss would endure the storms of every day life (financial problems, boredom, resentment, etc.).

There wasn"t much to it when she was a child. In fact, Amy"s parent"s were simply making up a wonderful fantasy girl (who brought them all the good things in life), while neglecting the real one. But, she did keep up with the fantasy version of herself. She went to the best schools (Harvard, Oxford), became a successful writer for a popular magazine, and married the handsome and charming Nick.

Nonetheless, in order to approximate happiness, Amy needed an audience who would at least act as if what she was offering was good enough. And that was exactly what Nick was increasingly unable to do (he"d been emotionally absent for at least two years, and had been having an affair with one of his young creative writing students for over a year).」


今天早上回答的另外一個帖子把四五歲的孩子教的很懂規矩是不可能的嗎? - 曹舟力的回答間簡略的這部份,換句話講的沒解離/軀體化,疾病話等等,么嚴重就是,人格面具帶著,覺得好像有不同的自己應對不同的情況。
而那個彬彬有禮,讓人羨慕的部份自身並不覺得羨慕、有禮、喜愛、得意等缺乏自身認可和賞識的情況。其實有部份人就處於這個維度:可以有好的學校,可以結婚,可以生孩子,但是另外有些部份確實hold不住了,熬不下去了。

無法堅持的明明很好的工作;外人看來好但是自己渴望逃離的婚姻;忍不住的外遇;忍不住的對孩子動手;物質濫用等等都於此相關。


我們可以偶爾扮演一些角色,獲得成就,獲得認可,但是始終要有一個地方看到真正的自己,即使不是給別人看,但是自己要看到,很多心理諮詢所做的核心工作就是看到自己,明白理解體恤安撫自己內心的這些感覺感受,把那些動力從破壞性轉向升華。理解 hostile revulsion並接轉化過來。


Do not just play out in destructive ways,而是從中看到受傷的自己,不是去至少另外的受害者來看到裡面發生了什麼,而是榮格說的受傷的治癒者。

「 An irrelationship is a pseudo-partnership. It may look intimate, but it"s actually carefully constructed—usually without the participants" awareness—precisely to avoid the openness, spontaneity, and reciprocity that characterize true intimacy, while enforcing the relational rules and roles of early childhood. And this repeats in our adult relationships—it may be why we end up in one bad relationship after another. And every time, it feels just like going home. Maybe that is why, in the final moments, as Nick is telling his sister about Amy』s pregnancy, and she is crying in anguish over her brother"s horrific fate, he seems to change. He looks relieved; at least, resigned. It seems that Nick is realizing (a la Poe』s, "The Purloined Letter") that the letter always reaches its destination, and that this is a fate that was not imposed by but co-created with his partner. We call that irrelationship.」
孕育下一代,在養育的過程中學習理解覺察,然後一代代新的希望就會延續下去。 那些強迫性重複,那些痛苦來源於我們的忠誠,和我們都帶有著愛和希望渴望更好生活,只不過是方式是否恰當,好壞程度罷了。

感覺這種東西騙不過自己,可以用酗酒,抽煙,兩性關係,等等替代,但是sooner or later 遲早要面對,或者在三分之一人生的睡眠/夢裡不得不面對。 (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失眠,吃不好,性生活不行……)

這也是為什麼心理諮詢,特別是精神分析/心理動力等深度心理學得以認可和發展的基礎(參考:溫尼科特抱持的四個階段)。我們或多或少隱約會知道有些在那,而那些或多或少以不同的方式在影響著。有些時候可能一下子領悟看到;有的時候確實需要或許更漫長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一位同行朋友說的,心理諮詢,心理成長雖然痛苦,但是值得。因為這才有機會避免從假性親密的破壞性中走出來,遇見真實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死前才不至於後悔或者覺得錯失多少。而在死前這些具體看還是漫長的時間裡面,不如同我們的祖先父輩, 我們生活在一個老鼠會動你芝士了年代了,那些屈服和順從已經完全很困難了。要有自己的方式和策略,要有自己愛好,即使缺乏愛好,要有自己的樂子,要懂得奉獻,適度的奉獻,做做好事,感謝真實的關係,逐漸有一天,真實的自我,真實的關係,好的感受可以超越那些過去一直以來斷斷續續不真實和虛假感,活出屬於自我的滿意人生,而周圍人也沒什麼不滿意,這些本身不衝突。

PS: 假性親密關係在家庭中的破壞性,用剛才看到的電影可以相對直觀地展現出來: 甜蜜地獄之家_百度百科
甜蜜地獄之家 (豆瓣) (我怎麼覺得這幾年就表面和諧收入高的夫妻,外遇,之後合謀殺人的這類故事有幾部,還有篇是請到家裡在游泳池旁邊動手的)
有時候,女人太聰明能幹,或許就是原罪。 (甜蜜地獄之家 影評)
剛好也有人這麼評價了:「 Full.M 5 2015-04-17 22:02:44
  強迫症,嚴重潔癖,強烈的控制欲和自我保護的本能使得女主見不得一切脫離自己掌控的事件發生,即便雙手沾滿鮮血,也要堅決遏制,其實這只是個寧可背負一身罪惡也要守護家庭的堅強女子,走了點極端又如何,誰讓自家男人太窩囊。讓我忍不住想起《消失的愛人》里的艾米,一樣讓人憐惜。有時候,女人太聰明能幹,或許就是原罪。兩個女主,喬丹娜·布魯斯特熱辣靚麗,凱瑟琳·海格爾精緻性感,看點十足。」

一般來講假性自我都會有很多癥狀,只不過當事人本人並沒有意識到這類問題(類似精神病性障礙的自知力,但是這裡有區別,這裡更多是意識沒有連接起來,或則意識到是屬於嚴重的大問題)


兩個人在一起沒有戀愛的感覺,想掙脫又怕一個人寂寞


看到這個詞立馬想到的是並不喜歡的大學室友。看不慣生活習慣看不慣生活方式不能真正好好相處,但怎麼說同住一屋檐下住四年又不能徹底撕破臉皮。表面上一起吃飯一起上課,但在心裡已經手撕不下幾百回了(? ? ?)

現在每每和室友有爭執都會想到這個答案,然後看看評論里的話,嗯,我不孤獨


和「貌合神離」有區別么?


一個人曖昧,一個人配合。


這就是偽物吧。


我所理解的戀愛中的假性親密就是:
所有能夠體現出關心、體貼、呵護對方的種種行為語言並不是因為我愛你而發自內心的想要這麼做,而是因為你是我男朋友/女朋友所以我應該這麼做。


 我是一年前認識小飛的,那時他剛剛考上研究生,
  有一個從大學伊始就開始交往的女友,
  彼此相伴走過了四年時光,這是頗令人羨慕的。
  後來一次聚會中碰到小飛,問起他的感情狀況,
  我意外地發現小飛對於這段在我們看來讓人艷羨的感情甚至沒什麼正面的評價,
  他說的最多的是抱怨彼此缺乏溝通,雙方都不能理解對方,經常爭吵等等。
  他說原本對這段感情的期待是研究生畢業後能結婚,但現在情況不太樂觀。
  我好奇原因,他說大學四年一直在一起,現在是異地,這可能是一切產生的根源。
  「假性親密關係」
  我讀書時見過很多校園情侶,但即便是大家眼中的模範情侶,修成正果的也是少之又少。往往畢業季就是分手季,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比如畢業後不再生活在一個城市,工作的出路不同,彼此家庭間的罅隙等等。這些問題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但對一些相處兩三年的情侶而言,這些問題絕不是畢業的當口才出現的問題,只是這些問題在畢業前還沒有得到解決,所以不得不分手。
  這些問題真的沒有出路嗎?家庭的罅隙能否在相處的幾年中,通過和父母的溝通嘗試彌合;畢業後工作的出路,能不能在找工作前彼此協商,並且尋求雙方都可以接受結果;其他性格上的問題,是不是應該在相處的幾年中主動溝通,磨合調整。在一段感情結束之後,總會感覺有些遺憾,回頭問自己如果重來一次會不會好。但是,情侶們為什麼在那些更容易解決問題的時刻不願意坦誠相待,總要留到最後的時刻才去面對呢?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對於小飛來說,通過後面與他的深入了解,我想是因為他成長在一個傳統保守的家庭中,家人很少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更沒有表達愛意的機會。小飛從小就把「穩定」視作對感情的第一追求,對愛的定義偏向沉默、程式化的相處。這並不是說對穩定的追求是錯的,東方人對愛和情緒的表達本來就偏向含蓄。但穩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對年輕人來說,感情本來就是一種不太穩定的情緒。例如,一件事有益於兩人的關係,但是有可能會暫時破壞穩定的現狀,那麼要不要去做這件事?
  如果是小飛,他會選擇不做,為了不破壞穩定的感情現狀,他有時會選擇擱置爭議,有時會放棄溝通,避免衝突。久而久之,這種對對方的「尊重」形成了一種逃避交流的方式。女朋友問「畢業後我們怎麼辦,我有點擔心」,小飛只會說「親愛的別想太多,我們會好好的」,之後兩個人緊緊擁抱在一起,雖然沒有衝突,但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這種表面的和平看起來美好,卻在背後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為了追求穩定而壓抑自己的情緒,為了一時的和平而放棄對矛盾的溝通,這種過於程式化、穩定的交往模式很有可能是一種不太健康的關係。他們認為自己的理解與忍讓是出於保護對方的感受,不過現實很殘酷,他可能只是想保有對穩定的追求而已。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假性親密關係」,大致說的就是這種迴避溝通的親密關係,即便在一起很多年,這兩個人之間的情感聯結還不怎麼深刻。可能對彼此的生活習慣已經熟悉得不行,但更深一層的思想、理想、情緒上沒有交融,而且雙方並沒有溝通的意願,只是形成一種對維持「在一起」關係的默契。
  冷處理非冷暴力
  2014年有一部電影很紅,名字叫Gone Girl(《消失的愛人》),裡面呈現的內容是這種「假性親密關係」中的冷暴力的極致形態,兩個人在表面維持美好的婚姻關係,但事實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背後是個可怕的騙局。生活中的情況大多沒有影片中那麼暴力奇幻,但有些時候人也會下意識地做出一些對伴侶的傷害,自己卻渾然不知。如果對方又不善表達,這個問題可能就會成為一粒種子,隨著時間越來越大。
  隨著後來和小飛的接觸,我逐漸發現他和女友之間的問題並沒那麼簡單,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有些令人感到不適的地方。諸如經常出現的「奪命連環call」:「你在幹嗎?」「你在哪裡?」的反覆追問,在一次次地追問中情緒越來越壞。或者在其他朋友面前表現出對愛人的不尊重,在朋友面前讓愛人尷尬、丟臉。還有提出對愛人家人的質疑,比如「我不喜歡你媽媽」之類的語言表達。小飛面對這些情況時,總是希望通過隱忍解決,壓抑自己的情緒。
  這時需要分清楚一個概念,就是「冷處理」和「冷暴力」的差別。在戀人雙方情緒激動的時候,冷處理不失為一種處理方式,給彼此一個冷靜的空間,等情緒穩定後再談。但冷處理不代表冷下來後不處理,而是冷靜下來後再處理。有時一個問題很複雜,需要多次溝通才能徹底解決,這時爭吵、冷靜、溝通的循環會重複多次,但只要還有溝通、理解、達成共識的後續步驟,就是健康的冷處理方式。
  冷暴力則不同,小飛經歷的事情已經屬於冷暴力的範疇。冷暴力是一種對感情、對戀人的消極態度,是一種對待伴侶的暴力行為。只是這種暴力是精神上的,而不是肉體上的施暴。這種精神上的暴力行為,在不健康的親密關係中幾乎會百分百地存在,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承受過這種暴力。
  你或他在爭吵中會不會大喊大叫,罵人,對對方進行人身攻擊?會不會說「我不能沒有你,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這樣的話?有沒有限制對方和朋友的交往?會不會經常對對方的表現、語言表達出貶低的負面態度?有沒有不斷查崗,了解對方一舉一動的做法?你有沒有對愛人感到害怕,或者會因為害怕讓愛人生氣而迴避一些事情?
  冷暴力的形式多種多樣,以上類似的行為越多,你就越可能遭遇了冷暴力行為。大家往往會忽略心理上的冒犯,這些精神上的冷暴力行為會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慢慢發酵,如果失控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一般終日以淚洗面鬱鬱不樂,但又不願意離開對方的人,多數是這種親密關係暴力的受害者。
  親密關係中的冷暴力並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中斷感情當然是最快捷的逃脫方式,能夠做出這個決定並不是軟弱的逃避,而願意做出決斷的人才是勇敢的。但如果情況還不太嚴重,還有一些溝通的方式改善關係。
 首先要認清自己的需求,之後才考慮對方。如果因為對方的需求而一味壓抑自己,必然陷入惡性循環。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想清楚自己的價值觀、期望和底線是必須的,之後才是去和另一半溝通。做事情的初衷是自己的意願,而不是為了迎合對方,更不是因為受到對方的威脅。
  還要為對方的行為做出限制,拒絕無底線的傷害。作為愛人,有必要聽取對方的關心,並且從善意的角度去考量,但如果無意義的人身攻擊頻繁出現,有必要在討論中明確告知對方,這種事情不該頻繁出現,即便是一時衝動的氣話。
  再就是從伴侶的角度出發,尋找自己能做的事情。試著去詢問愛人的期待,以及他產生這種行為的根源,是什麼事讓他這麼不爽,他想讓你怎麼做?確認對方的需求後,結合自己的原則,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有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沒有必要委屈自己,一段健康的關係是允許溝通協調的。溝通後的妥協不是壞事,還會增進感情。
  給你自由
  無法溝通的結果是失戀,每個人一生大約都會經歷失戀,既然談了戀愛,就有可能面對失戀。失戀並不可怕,但每個人從失戀中得到的並不一樣。有些人從中成長,越來越成熟,對愛情依舊充滿憧憬。有些人在痛苦之後只留下傷痕,對未來的感情產生莫名的恐懼和抗拒。
  事情沒有十全十美,尤其對於戀愛這種兩個人的事情。就算你自己盡了力,但若對方對你不理不睬,無論什麼原因,這段感情都可能無以為系。這種時候,「給你自由」未必就是壞選擇,有時分開也是一種負責。分手固然痛苦,但如果傷痛無法避免,不如試著從中得到點東西。
  最近小飛的狀況很差,聽他說是「果不其然分手了」。鬱鬱寡歡的他每天把自己關在家裡,默默流淚,不去上課也不寫作業,渾身散發出一種生無可戀的氣場。這表明他還處於分手後的止血階段,這可能是分手後最痛苦的階段,也是人最不願意麵對的階段。對於一段漫長戀情的結束,對於心理的衝擊暫且不談,對生活習慣的衝擊就讓人難以接受。
  這一階段重要的是儘快恢復自己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分手後情緒會突然莫名低落,朋友聚會歡聲笑語時,你可能會突然覺得想哭,這都是情緒失控的表現。試著做點開心的事,走出去換換腦子,就算不覺得開心,也讓自己的內心先平靜下來。
  「可我想起她的時候,還是會很難過。」小飛說。
  難過是正常的反應,關鍵是自己有沒有恢復面對難過的自信,儘管難過,但我不會再掉到失戀時那種不快樂的深淵中去,到了這一步,基本就可以說告別了止血階段,可以進入成長階段。
  情緒恢復後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段戀情中的幾個要點,維持我們感情的基礎是什麼?導致分手最大的矛盾是什麼?這個矛盾可以解決嗎?我可以做什麼?這不是勸你去找回前男友、前女友,而避免在未來的戀情中重蹈覆轍,當然如果複合,那也是未來戀情的一種形式。
  小飛要做的是認清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固定模式,是不是在每段戀情中自己對穩定、理解、保重的認知出了問題,這種無止境的包容並不是真正的包容。他需要學會和伴侶表達自己情緒、意見的方式,明確自我認知之後,也要讓對方了解真正的自己。
  我接觸到的一些案例,大都是雙方經歷了長久的相互傷害後,才發現存在已久的溝通問題,但這種時候往往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早發現、早解決是不變的黃金法則,這對生理和心理問題都適用。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一段關係也都是不完美的,唯有我們理解完美的概念之後,在一段感情中不斷督促自己與對方向標準慢慢靠近,才是健康感情的發展模式,這也是解決「假性緊密關係」的最佳答案。
  (作者現於台灣輔仁大學研究認知心理學在相關問題中的應用)


假性親密關係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的是一個陌生的辭彙,那麼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呢?「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一書的作者們解釋到,假性親密關係是一個由兩個或者多個人,共同建立和維繫的一個心理防禦系統,以此來避免與人親近產生的焦慮,特別是讓別人了解和知道我們真正想法的那種焦慮。

假性親密關係發生在意識之外,在有效地幫助他們避免焦慮,親密,和情感投入的同時,也阻礙了他們之間令人滿足的關係的發展。

假性親密關係的雙方通常扮演著要麼表演者,要麼觀眾的角色。表演的一方總試圖去照顧觀看的一方,而觀看的一方總是躊躇不前,讓表演的一方拯救或者幫助他。通過這樣做,觀看的一方也通過給予表演的一方避免焦慮的機會——讓他總是做那些無用的事情,來照顧表演的一方。雖然這樣能避免焦慮,但是也導致了雙方之間疏遠和迴避的周期循環。

假性親密關係不止出現在戀人之間,同時也可能出現在同事,朋友或者家人之間。

簡而言之,假性親密關係雙方都認為去愛,去付出會讓人變得脆弱,去變得親密會把自己暴露在人群中,從而害怕因此受到傷害,而為了避免這種傷害,雙方建立了這種主動心理防禦系統。

假性親密關係產生的原因?

心理學家們認為,假性親密關係產生源於幼年時期的傷心經歷,即其看護者無法滿足其基本的安全需求。例如,父母總是跟孩子說,「不要要求任何東西」,或者潛意識灌輸孩子,想要獲得支持與關心,會遭到反對,辱罵或者是排斥。而這樣孩子會認為表達完自己的需求,會被拋棄。而因為害怕被拋棄,就會拒絕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久而久之,從兒童時期開始,這種導致假性親密關係的自我保護機制,在其心理功能中變得根深蒂固起來,而大腦會開發出新的方式來適應這種機制,最終完全改變其大腦網路。這些內在固定的變化,讓我們在不建立假性親密關係的情況下,無法與人建立聯繫。偏離刻板的人際關係模式,會引發讓人無法承受的焦慮,這趨勢雙方只能通過假性親密關係來保護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在這樣的關係中,雙方陷入到一種「感情僵局」中,特別是處於愛情關係中,雙方都無法擺脫這種困境,最初是因為這樣不變的行為模式讓他們感到安全,而最終雙方一直呆在這種僵局中,是因為這變成他們能承受的所有了。雙方共同達成的協議,為雙方表達真實的自己設立了一個,無法逾越的屏障。

如何改善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的本質是「看顧」。親密關係和假性親密關係,表面上看起來很相似,它們都是為另一方提供一定程度上的關心,安全感和尊重,但是本質上是為了不同的目的。真正的親密關係是為了讓人更加親近和親密,而假性親密關係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控制,減少傷害。「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一書的作者們對如何擺脫假性親密關係,提出了「DREAM」療法。

1. 發現(Discovery)

去發現和了解自己的依戀風格(Attachment style),即我們在親密關係建立中所持的態度類型,依戀(attachment)是個體與主要撫養者發展出的一種特殊的、積極的情感紐帶,也是指個體尋求並企圖與另一個體在身體和情感上保持親密聯繫的傾向。了解依戀風格可以幫助你了解,感情上的缺陷,以及你需要改變什麼來改善與別人的親密關係。

這通常意味著你一直捍衛的焦慮,已經衝破你意識的枷鎖,讓你無法再忽視它。

2. 修復(Repair)【互動式的】

接受不安全的依戀風格,是由於將自己和他人隔絕產生的。這讓我們能夠去與他人一 起合作,共同修復關係中的問題,讓我們認識到修復親密關係,需要另一個人參與進來。


3. 許可(Empowerment)

這來源於自己對這段關係中,做出的貢獻,哪些實現了,哪些沒實現的真實評估。從而讓我們決定是否將這些性格和策略放在一邊。

4. 替換(Alternative)

即學習新的思維方式,以及與人交往的方式。

這主要是關於對推動我們行為的理由的無條件接受,以及接受真實的自己和另一半,然後許諾去發展一段更加誠實,開放和安全的關係。

5. 相互關係(Mutuality)

就是通過學著去無條件的接受和付出,與另一半分享建立真正親密關係的過程。


關於這個話題大家有什麼需要分享的嗎?

評論區已經擺好小板凳等著你咯!

文/小刃刃

微信公眾號【 yingrendao 】,每日推送自信、人際交往、情感、學習成長等主題文章。

PS:沒時間解釋啦,趕緊上車。

【電子書福利】如何更系統的學習提升自信、人際交往、戀愛、學習成長方法,關注本公眾號:迎刃(ID: yingrendao )後台回復關鍵詞:dzs 或『電子書』,即可下載5本電子書到手機瀏覽(5種格式)。晚了,可能鏈接就失效啦。


我在學生時代曾認識一對情侶,男方多次劈腿,女方洞若觀火。我與女方聊天,女孩數次表示要報復男方,咬牙切齒。同時女孩也多次表示有更好的男友人選,精神出軌,還讓我參謀。然而,兩者對外仍然宣稱情侶關係,所謂貌合神離、同床異夢。
畢業以後,我與二人聯繫漸少。然而令我驚訝的是,兩人仍然保持著情侶關係,整日在空間朋友圈裡秀恩愛,彷彿熱戀如初。我雖然跟二者關係都還不錯,但是這件事,我一直抱有一些主觀看法。想到以前關於情感的交流,看看現在,實在讓我有些哭笑不得。
也許這就叫假吧?不是愛,而是兩者「有需要」。
愛是這樣的:我們冒著被冷落被傷害的風險,向一個人投入「愛」,然後等待回復。每一次的投入、等待、回復,都將讓彼此更親近,更了解。最終我們確信要與對方共同生活,是已經足夠了解了,也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回憶與默契。
假是這樣的:我們很快地跳過了彼此小心試探了解的那一步,迅速地建立了關係。在關係中,我們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秀好恩愛,彼此關心。結果就是,我們沒有為愛冒著被冷落被傷害的風險,依然享受到了情侶關係帶給我們的一切——很多人,就把這個叫做「愛」了。
因此,假性關係里,彼此因為「有需要」而在一起,演好角色,乃至忘我,稱作「親情」。
有什麼需要?女孩需要被關懷,男孩需要在關懷中確立男性價值,雙方都需要秀恩愛。
不客氣的說,我們身邊大部分的情侶,都是如此。
愛情需要了解,需要交流,需要兩顆心融為一體。而絕不是膚淺的彼此關懷,秀恩愛,享受情侶關係本身。一對愛人,沒有戀愛關係,一樣能夠成為極好的知己朋友;一對假性情侶,沒有了戀愛關係,就什麼都沒有了。
最後,拽個文,是我以前寫來調侃那一對恩愛情侶——
多情的心腸好,痴情的最無聊,鶯燕青春本來少,可憐欲壑難消。這一邊花容月貌,那一邊雨打芭蕉,誰知曾經幾紛擾,如今纏綿了。哈哈哈哈,都說人間恩愛好,我寫恩愛共濁醪,就把荒唐看飽。


君為袖手旁觀客,我亦逢場作戲人


對每個人而言真正能稱得上"親密關係"的,首先算父母,其次是戀人,最後是朋友。這三個位置不能混亂,也不能把該放第一的,放最後,不然會出大問題的。個人感覺。因為父母,戀人,朋友是完全不同的。我以前不論逮到誰,沾到誰都像在找媽媽一樣找母愛,這個多麼普通平常的問題,我用了10多年才明白啊。所謂真正的親密關係,最終還是要落實在父母和戀人身上,其實到最後,無論什麼關係,都要抽離出來,獨立的變成一顆樹,而不是寄生任何人任何角色身上。
形成真正的回應,講究到一個"緣"字,因為人與人之間真心不是那種我認識你10年,你就會了解我。更不是我告訴你我怎樣想是什麼心情你就能"回應"我。不是每個人都能和每個人形成"回應",靠經歷性格知識累積等等,因為絕大數人與人之間,都有點"雞同鴨講",不能夠明白對方非語言交流。
我想,形成"回應",靠緣分,靠各種,靠相似經歷更重要些。就像你是一個離婚家庭里走出來的孩子,去和一個同齡家庭幸福美滿的孩子說"我好孤單我介寞哇~"人家聽得懂嗎?人家就覺得你在無病呻吟。


點贊之交


認同比較高的那些回答的都好專業,看都沒看完。首先,我覺得是存在的。例子,有時候你跟一個人在一起,戀人也好朋友也好,你們一起吃喝玩樂,天天膩在一起,但是你們不會彼此分享秘密。再小的秘密也不會。我是這麼理解的。完畢。


開始是感覺合適,各種配合演戲做樣子,心裡卻一點一點排斥,做足了情侶該做的事,然而卻一點沒有動心。
時間久了不見不想,聊天少了不會去在意。有自己的圈子各種瘋各種high,落寞了才發現還有這麼一個人存在,就拿起手機回了一句「喔」,然而他的信息只是一句毫無感情的「下班了」。


看過最高票回答以後 第一感想是大學宿舍關係


? 貌合神離 ?


推薦閱讀:

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戀人身上的缺點會變得越來越難以忍受?
心理學有哪些關於愛情的有趣的實驗研究?
為什麼人有講故事和聽故事的需求?
有什麼經濟學技巧可以用於日常購物?
心理學上的「存在感」是什麼?

TAG:心理學 | 家庭 | 親密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