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的「存在感」是什麼?


我們可以反面來想:
存在感的背後是對虛無的恐懼和對弱小本我的自卑

存在感即獲得愛和認同

愛通過感性對抗虛無,認同通過群體概念消滅自卑和不安。


沒想到這裡竟然有個對路的問題,早知道就先發在知乎上了。

心理學脫胎於心靈哲學,心靈哲學開創者笛卡爾(Descartes)有一句名言:I think, therefore I am.與很多名言的下場一樣,大部分人們總是記住了這句話,卻不知道這句話是怎樣得出的。笛卡爾其實是想說,思考的主體是我,因為思考存在,所以我必須存在,如果我懷疑我的存在,懷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所以我也必須存在。


人們總是要做點什麼似乎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就是因為動作的主體是我,如果我發出的一個動作,一段聲音是存在的,那麼我就也是存在的。但這樣的理解在兩條路上走不通:

  1. 邏輯層面:我如何保證自己的聲音和動作是存在的?(在笛卡爾的哲學語境中,思想是靠自省獲得,不是外顯行為)

  2. 事實層面:如果人自發的動作就能獲得存在感的話,那麼人們為什麼要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人生感悟,而不是在廁所里?

另一位哲學家貝克萊(Berkeley)也有一句概括性的話語:存在即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貝克萊是想說,被另外一個心靈所看見才能證明某事存在。在客體心理學中,社會化的人在進行交往過程中,他人對我們行為的回應才證明了我們所發出的信號是存在的,信號存在,所以我們也存在。


很多小孩子在下雪的時候喜歡在雪地上踩出自己的足跡。「踩」這個動作是我們的信號,「痕迹」是外界對我們的回應,當小孩子看見自己的足跡時,確認了自己的動作,證明了自己的存在,也就獲得了存在感。


一對戀人在進行冷戰的時候,互相不理睬對方,雙方都會有消極的情緒體驗。因為對於對方假裝漠不關心,不予回應,對方無法確認自己信號的存在,也就無法確認自己的存在,從而巧妙地抹殺了對方的存在感。


當我們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狀態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發布信號這個動作有存在感,而是別人積極的回應,熱烈的評論使得我們體驗到自己的信號是真實的,我們才會獲得存在感。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互動的關係,必有一方是缺乏存在感的。就像某些公共賬號設置一些自動回復,也是出於人性化的對人們存在感的考量。


所以,存在感並不是自己的動作,言語的發出,而是外界的有效回應。外界的作用只是提供給我們回應,一條狗,一台機器,一片雪地就已足夠,並不一定必須是人。回應的質量有高有低,高質量的回應一般都是尊重、認同對方,低質量的回應一般會削弱對方的價值感。


嬰兒在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回應時,會採取大哭大鬧的方式來贏取關注。在很多的諮詢案例中,來訪者都會抱怨自己童年缺乏愛和關懷,現在都不知道如何愛別人。缺乏愛其實就是,在某些人的幼年時期,自己發出的信號沒有人去給予回應,或者回應質量不夠好,不夠及時。長期以往,需求只能被隱藏,卻無法消失,幼童對於外界的回應要求會越來越低,自己也越不越不傾向於向外界表達自己,因為缺乏對別人回應方式的學習,自己也不會有效回應別人,人際關係一般也會糟糕。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則認為,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存在感的缺失會導致無意義感,也會帶來價值感的缺失。就好像一塊獨立出來的拼圖,存在感的缺失會無法使我們建立起外界的聯繫,獨立出來的拼圖也無法知曉自己的價值是什麼。而在羅洛梅的存在心理療法中,就是要幫患者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其實我們在日常的聊天中,也能發現這個秘密。一個低質量的回應照樣會使得對方陷入消極的情緒體驗,比如「呵呵」。


回應有技巧,使用需謹慎。但比這更重要的是,一個完善人格的養成,有一個關鍵就在於人早期生命的存在感的發現和滿足。

文章有刪改,沒想到知乎也有個問題正好對應。此篇今天首發於自己和朋友剛剛開放的微信公眾平台:假裝思考;微信號:pretendcogitate;均為原創,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fnVXT0DEsh3NrQQs9yBs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問題太大了,從笛卡爾、海德格爾、薩特等等所有的近代哲學家和藝術家都圍繞在這個問題旁 。我想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存在感是一種通過啟蒙(enlightenment)而自我認同的感覺。舉個簡單地例子,比如一個小學中學糊裡糊塗考上大學,不知道學習什麼專業,最後受家人鼓動選了門經濟學。大學自己開始接觸各種知識朋友並思考問題,這個時候它開始認清自己到底是誰要做什麼。那麼可能他會換到它喜歡的文學專業,抑或即使商科有龐大的學生群體他依然會選擇繼續學習商科。但是是他自己自主做出的選擇,那麼這個選擇就帶給他一種存在的感覺。
說存在感是與他人對比而產生的差異而產生,我覺得不嚴謹。或許應該這麼說:由於產生了存在感,才產生了與他人對比的差異,自我認同必然是朝向差異化的,因為人人潛意識裡就知道自己與別人是不一樣的,差異是存在感的副產品。


「存在感」的根源是感知「到」---「有」。
…………………………………………………………………………
人有六感,眼耳鼻舌身意,任意一感活動而感知到「存在」,即「有」,則產生「存在感」。


我認為你的所說的存在感,應該指的是「自我」的「存在感」。如果我的理解沒有錯的話,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自我(當然這在目前幾乎是弄不清楚的,我只能給你一些來自各個方面的看法)。
談論這個問題最經典、最有名的哲學家是笛卡爾。他說,我思故我在。這句話的意思是,思考是唯一確定的真實。換句話說,「我」的存在,在於「思考」。這個觀點出現在笛卡爾的《方法論》第四部分,他是這麼推理的(我給的是英文,後面括弧里的是大致的解釋):

第一,Accordingly, seeing that our senses
sometimes deceive us, I was willing to suppose that there existed nothing
really such as they presented to us。

我們的感覺有時是不真實的。

第二,and finally, when I considered that the
very same thoughts (presentations) which we experience when awake may also be
experienced when we are asleep, while there is at that time not one of them
true, I supposed that all the objects (presentations) that had ever entered
into my mind when awake, had in them no more truth than the illusions of my
dreams. ···it was absolutely necessary that I, who thus thought, should be
somewhat; and as I observed that this truth, I think, therefore I am (COGITO
ERGO SUM), was so certain and of such evidence that no ground of doubt, however
extravagant, could be alleged by the sceptics capable of shaking it···

(我們清醒的時候體驗到的經驗與睡夢中體驗到的經驗有時是一樣的,所以它們可能都不是真實的。當我懷疑一切是不真實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這個思考的我,必然是真實的。這是直觀的。所以思考是唯一確定的真實(我思故我在)

第三, I
thence concluded that I was a substance whose whole essence or nature consists
only in thinking, and which, that it may exist, has need of no place, nor is
dependent on any material thing;

(因此「思考」就是我的所有本質。我的存在不依賴物質。)

在這裡,笛卡爾認為,外物是不確定的,唯一確定的只有這個「思考的我」,因此我的存在也不依賴外物,只依賴我的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存在感」來自於「思考」,或者說「思維」。

當然這是笛卡爾的看法,還有其他哲學家也思考人的存在。有的認為外物是真實的,有的認為外物是不真實的,有的甚至認為「我」都是不真實的,所以「存在」就變得荒誕了。因此,什麼是存在感其實沒有定論。這一方面你可以繼續了解。

心理學脫胎於哲學,所以心理學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是複雜的。從心理學上來說,對自我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這一點看看對應的英文就知道了。自我對應兩個詞,分別是self和ego。我們談到自我的時候,更多是談論self,比如說物質自我(material self)、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社會自我(social self). 而ego所指的自我,其實是弗洛伊德的三我學說里的「自我」。粗略地來說,弗洛伊德的三我(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合起來才構成一個完整的人格,約等於self這較大的概念。

因此,心理學上談自我的時候,主要指self.下面的論述里,我所用的自我,也指的是self.


要了解自我的存在感,首先看從哪種角度對自我進行劃分。

如果我們從時間上對自我進行劃分,那麼自我就包括過去的我、現在的我、將來的我。因此,我們的存在感自然就來自於對這三個時間階段的生活、行為、心理狀態的認識。比如,我過去個子不高,現在個子變高,這種連續的對身高的「認知」,就構成了你物質存在的感受。

如果我們按上文提到的角度劃分,即把自我分成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社會自我,那麼我們的存在感又來自於各個不同的方面。比如,社會自我的存在感就來自於你和他人的關係,來自於你怎麼被人看待。精神自我的存在感,則來自於你感受到的自己的能力、態度、情緒等等。


總之,存在感的尋求,首先要有一個自我。就像先有人,才有影子。而對於「存在」的感受,則取決於你怎麼看待自我。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心理學導論》,黃希庭,2007年第二版

《方法論》,笛卡爾,A Discourse of a Method for the Well Guiding of Reason by René Descartes


看到這個問題我挺興奮的,因為對於這個主題我有自己的曾另自己興奮的思考。
並不算出於專業的心理學角度,而僅僅是自我的YY感悟而已,請輕拍...
-------------
我認為存在感是那些能夠證明自己正在活在當下的世界上的心理感受,深藏於潛意識中,令人不由自主地去追尋生命正存在著(活著)的證明。
存在感來源於對死亡的終極恐懼,而死亡是每個生命無時無刻不有意、無意麵對著的終極命題。

大家知道,生命體有求生的本能,而這種本能在危險的時刻暴露無遺,比如馬路上突然遇到一輛飛馳而來的汽車,伴隨著你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心跳加速等等,你(本能地)迅速躲閃,逃過一劫,而後拍拍胸脯長噓一口氣:哇,幸好我躲開了,不然我這條小命……

但是,人不會時時刻刻出於這種「危險」之中,這時候求生本能似乎就隱匿了,但它仍然以潛意識影響行為的方式,令我們關注自己生命正活著的證據。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能夠有意、無意地讓潛意識那個懼怕死亡的自己感受到自己正活著。

如果你仔細地觀察生活,將發現人們無處不在地在無意識地追求存在感。

有以下幾種方式:
1. 保證生命活著。
例如最基本的,吃飯、喝水、睡眠等,馬斯洛需求層次說的最底層,生理需求,難道不是我們最最直接追求存在感的證據,不進食喝水睡眠你還能存在嗎?

2.留下生命活動的印記。
上面同學提到的小孩在雪地里踩腳印,是個很好例證。
不過,最最常見的一種追求存在感的方式無疑是拍照片了,各種自拍照。
我們到處留下照片、影像,把照片曬到網上、掛到牆上、設為桌面,不正是在追求自己活著的證據——若有一天我們灰飛煙滅去了另一個世界,你的親朋好友還能通過照片思念你,懷念那個鮮活的生命ta曾經存在過這世界。
我們每個人

3.自我身份認同。
一個姓名、一個工號、一個昵稱、一個角色名稱(母親/女兒/爺爺等)、一個頭銜(XX協會會長)、一個職業稱號(教師/醫生)……
沒有這些,你是誰?生命將很容易產生虛無感~~~ 虛無感與存在感是一對對立的名詞。

4.與他人/物互動,產生聯結。
「聯結」是我自己很喜歡的另一個課題,我覺得「聯結」是人類的根本需求之一。
聯結可以對人、也可以對物。
對人:我們有親朋好友同事同學鄰居上下樓,以及擦肩而過的路人甲、關注者、粉絲、仰慕對象等等各種關係的存在(也可以是對寵物),我們還會不斷去維繫其中的關係,不斷與人發生各種互動來產生聯結,創造or加強存在感。
對人的聯結上,很重要的需求是得到他人的關注、認可,至少有互動(就算有人找你吵架,也比完全沒人理你強;據說幼兒園裡最不開心的小孩不是受到批評最多的孩子,而是那些不會被老師關注、點過到名的孩紙~)。
微博、微信、知乎的存在是最好的佐證:誰不希望有更多的粉絲、更多的點贊、更多的贊同票?……

對物的聯結:也許是一件你兒時喜愛的至今不願丟棄的玩具,也許是一種興趣愛好、一項事業,比如喜愛書法、慢跑、乒乓等等,發展興趣愛好,或者在某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能力界限而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名與利雙收~~ 也許是一種你深刻認同的思想(宗教信仰等)等,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出家人可以斷絕塵世關係而一心修佛、隱居者可以隱於深山度過一生(他們不是沒有聯結,是未與他人聯結,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與自己聯結、與自然聯結)。

5.生理上的感受:
皮膚饑渴,這個概念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想想當你被可信賴的人撫摸/拍拍腦袋/摸摸肩膀的時候(也是產生人與人聯結的重要方式之一)。。。。
運動,也會加強人的存在感,尤其是當運動到一定程度,身體微熱時,我們更能感受到身體在發熱、自己的每一次呼氣吸氣、肥肉/肌肉的顫動、酸痛感等等…… 運動能讓大腦分泌更多多巴胺而使人快樂,而我覺得還有個原因是,它還讓我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存在感。
瑜伽、冥想,近幾年十分流行,這是一種讓人關注自己身體、呼吸感受的靜心活動運動,我想正是當我們通過一次次地加強自己的存在感(潛意識中減弱了對死亡的恐懼感),心理才慢慢趨向平和寧靜吧。。。
性高潮,人類的巔峰體驗。。。。。。

總結:
人無時無刻不在以各種各樣地方式本能地追求存在感。
但追求存在感不是生命的任務、意義,也許是進化所帶來的(哎,我又搬出萬能的進化論了...)


暫時寫到這裡,唉,這兩天身體不佳,感覺語言組織能力很有限。。


你發現了自己你不想停


最關鍵的是【時間】,還有次要的空間。
人類的存在感,無論being或existance,都是與時間、時態、時空相關聯的。
你有什麼樣的時間感,就決定了你的存在性。
常人(幼兒與成人,老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歷經生死的人,存在感都不一樣。
時間的展開,構成一個人的成長;依此,這個具有特定存在感的人與他人,世界發生關係。
由此

存在,大寫的Being。

空間同樣由there be 表徵。
但扭曲的空間感並不破壞內在邏輯的序列。

如同精神分裂症,
體驗到空間的錯亂感遠遠基於空間的扭曲。


#存在感在生活中的表現

生活中的存在感就是被注意到,被重視。

當社交軟體、網路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我們一直沒有發現原來人對存在感的要求是這麼強烈。因為我們會發現微博很多熱點的話題,一搜裡面都是一大堆自己的照片,完全想不出聯繫的;在朋友圈即使是發一條雞湯式的句子,也要配上美美的自拍,然後再加上一句「圖文無關」,一定要刷刷自己的存在感。

刷存在感這件事情我們一直都在做,從縱向來講,從嬰兒時期,我們餓了,或是不舒服的時候就會通過哭鬧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發展言語,只有這樣父母才會注意到我們的需求,我們才能更好的生存。到了上學的階段,我們獲取存在感的途徑就更多了,獲取的對象也不僅僅局限於我們的父母,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通過這個獲得老師的關注和同學的羨慕。學習不好的同學也可以另闢蹊徑,通過課堂的小動作或是不停的製造一些小矛盾來引起老師或是同學的關注與側目。有時候他們並不是說享受製造麻煩,而是享受被重視的感覺。

#從自身得到存在感

從認知上講,存在感就是被知覺

那存在感究竟是什麼?存在感應該是不等同於存在的,存在只是客觀上的呈現,並不一定被感知,就像記憶具有選擇性,人的知覺本來就有選擇性,會從眾多刺激中選擇少數刺激加以優先知覺,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刺激,也不是所有存在的東西都會被我們所接收並處理。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比較多人的集體聚會中,常常會忽略某些人的存在,也經常被某些人忽略,好像都不曾出現過。存在感還需要被感知。

#生理上的存在

我們能獲得存在感最基礎的就是生理上的感覺,我們知道自己餓了,困了,這些都可以喚起我們的自我感知,讓我們意識到自己還活著,還存在於這個世界。還有一種對於自我身份、自我角色的認同,人必需首先要清楚地從物質自我,精神自我和社會自我三個方面入手,對自己的身體,外貌,在團體中的地位,以及對心理特徵如能力和智慧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就是從我們自身獲得的存在感。


#思維上的存在

但是,個人的存在感不僅局限與生理上的存在,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的一個公式:人的存在=頭腦+心理+人格+身體,著名哲學家笛卡爾的名言也說過「我思故我在」,因為我們現在在考慮這這個問題,那生理上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了。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更多的時候是與外界聯結在一起的,個人的存在感更多的時候是來自精神上的,來自於周圍一切對你的影響和感知以及反饋,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也更多的是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存在感。


#從別人的反饋中得到存在感

我們看見過有的女生跟男生吵架,就是因為兩個人在一起很久了但是自己還是從來都沒有在對方的朋友圈中出現過,不認識對方的朋友,還是感覺自己並沒有進入過對方的圈子中。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確確實實的,她意識到自己是存在的,這段感情也是存在的,就是因為自己並沒有在對方的交際圈中存在,有時候就會認定她在他心中的存在感是薄弱的。我們暫且不討論這是否是每個人對於感情的處理方式不同,就存在感而言,我們很多時候就是要通過別人的這種反饋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因為這世上能夠思想覺悟高到不需要別人的反饋就自己也能自娛自樂的人並不多見。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從別人的反饋,特別是從自己親近的人,自己在乎的人身上得到存在感的。


#從社會得到存在感

除卻熟悉的人,有時候我們也希望陌生人能注意到自己,自己寫一篇文章被評論,錄一個視頻有很多不認識的人點贊,微博被很多不認識的人關注,都會有一種喜悅的心情。因為各種傳播方式的改變,我們似乎不僅滿足於被熟悉的人注目,不熟悉的人的關注似乎也更能引起我們的成就感。這就是我們需要從社會獲取的一種存在感了。


總結來說,我們現在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獲得自己的存在感,可以從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認知,他人的反饋和社會的關注,但是歸根到底,無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外界賦予的還是自己產生的,這些所有的關注最終要刺激的依然應該是自己對自我存在的肯定,所有的關注都應該是要達成自我的肯定,這樣的存在感才是最強的,不會輕易的因為外界的變化而崩塌。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人類的任何感覺,都源於神經系統對其他細胞的調控。就像微生物或者低等動物一樣,神經系統對軀體的調控有兩個目的,1 讓各個器官協調運作。 2 讓個體能儘可能的存活並且繁衍後代。
隨著動物神經系統的發展,也就是腦子的出現與壯大,這種調控更加豐富,動物開始使用技能或者有戰術的捕獵方法等,以及動物在擇偶時候的一些儀式性的行為,都是從上面兩個目的演變而來。而到了智力高度發達的人類,腦子除了處理這些問題的部分外,更多的部分開始發展出更多的用處,比如工具的使用,語言能力的發展等等。其實這些也都是為了個體的生存而發展的。

我們的精神並不是事先就存在來掌控我們的軀體的,而是作為軀體行為的指導以及對外界的處理和反映的一個器官。我們的精神世界,只是這個器的一種功能而已。


現在的存在感,沒有以上所說的那麼深奧。大部分是由於自我存在得不到重視,得不到很好的肯定和表揚,使得自己覺得沒有存在感,而有存在感的人則是受到社會重視,且受到人民尊敬,受到廣泛關注,即為「存在」

這種存在,簡單的說,就是種感覺。

從某種意義上講,存在感也代表著個體(人類)對自身存在的一種判定行為,存在感是根據個人的世界觀並與他人對比所產生的差異而在個體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自身肯定(否定)的精神行為。

參考自百度百科。。。


存在感,是個人在一個團體中發揮著作用,具有了價值。這個團體,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學校,或者是工作單位。

相反,如果一個人在團體中被忽略,那麼他就沒有存在感。有存在感,說明在這個集體中有價值,而與之相對的,是沒有價值,那是一種與否定相關的、不好的體驗。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把人比喻為整個拼圖遊戲里的一格小拼圖。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與他人發生聯繫,那便是人存在的意義。


膚淺地說:存在感是你覺得有沒有願意搭理你。同時這也是普遍意義上的存在感。而《心經》里說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所表達的是:色是我們(包括自我軀體在內)的一切物質;而空指的是思想。而我們的軀體承載思想;外界在影響思想,而思想又控制著軀體,同時思想主觀地定義著外界。於是存在就變成了一種與外界互動的產物。要經歷《心經》說的:識想行受,這四個過程。當然、客觀來說,存在即合理、而「感」這個字是很主觀的,因此當自我認為自己的存在不合理時,就沒有存在感了。


存在感的父話題是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就是「你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價值所在」。如果你感受到了自己對於他人或社會的價值所在,你就有了存在感,反之,沒有或缺乏存在感。
存在感是人格精神層面的存在體驗,你也可以通過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更好的理解存在感。


沒有深入思考過,但是卻有點小想法,不成理論,沒有仔細思辨。望海涵。

如果按照本能理論,人類最基本的本能分別是生存本能和繁衍本能。那相對應的,人會不會也有兩基本的體驗:存在感和不朽感。存在感通過與人聯繫發生,通過強烈的自我意識驗證,而不朽感靠的是對未來的信念,是跨越時間的聯繫。
——————————
追加:最近接觸自我決定論
心理學的自我決定論認為,人有三種基本需求:自主的需求,歸屬的需求和能力的需求。自主就是@孫宇光 所說的那個:「我想要什麼」,但此外,我想「歸屬感」、「成就感」,也都是一種存在感——我因為我個人超越了環境,有了自主的意識和追求而存在;我因個人和身邊的人發生情感的生命的聯結而存在;我因個人受到了抽象社會評價的接納和認可而存在。


存在感就是對外界對自己的評價的一種估算。


心理活動的基礎離不開生物的本質,我認為拋開人類是動物甚至是生物談論心理都不過是一葉障目,或是捨本逐末。動物為什麼會有心理活動?基於最簡單的反射。然後疊加,越是高等的動物或越是群居性即社會化程度高的動物心理活動越複雜。因為面對的刺激較多,反射疊加的越多,基於蝴蝶效應,就會有複雜的心理活動。「存在感」或是「我識」就是這東西的副產物,很殘酷,但很符合邏輯。


沒學過心理學,但是覺得自己是一個一直尋找存在感的人。

我想存在感就是時刻感受自己與這個世界,與人們之間密切的聯繫吧。


兩部分吧,不牽涉群體的存在感應該是自我認知、自我體驗這樣的範疇,群體內的存在感應該是指認同感,人的特性之一就是群體欲嘛。


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北大哲學教授何懷宏,年輕時寫過一本隨想錄《若有所思》。
請注意這:若有所思
我好象在思考,我彷彿存在……

存在主義與存在感相糾纏,剪不斷,理還亂


存在感。存在,不想被忽視,恐懼被忽視。
動物界被群體排擠忽視是一件恐怖的事情,通常意味著死亡。


推薦閱讀:

你們是怎麼忍受孤獨的?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理解「日久生情」?
學心理學有什麼讓你後悔失望之處?
學心理學時發生過什麼靈異事件嗎?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解釋親密關係中「吸引」的感覺?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進化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