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理學或哲學後你變得更快樂了嗎?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高三學生 特別容易想多 不管幹什麼事後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都總是會想開去很多

因此總是心理堵得慌 做事情也不專心 想讀心理學或哲學讓自己快樂些

但是也一直想著會不會不適合自己 很枯燥之類的

想知道 能讓人變快樂嗎 或者你們的收穫是什麼


作為一個讀心理學的小編,先說收穫吧,

首先它讓我更接受自己了,接受自己不夠高,沒那麼好看,接受自己會在努力的同時還是會有點懶,接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人,和千千萬萬的人一樣,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

其次就是會更接受自己的情緒了,它讓我知道我不需要一直很快樂,不需要一天24小時散播「正能量」,知道我自己是可以憤怒的,是可以悲傷的,這對我來說比「更快樂」要重要得多。

還有就是更理解和接受別人了,其實當人慢慢接受自己之後,接受別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會理解有些人就是不愛吃香菜,有些人就是不能接受咸口的豆腐腦(我是一個北方的小編),有些人就是不管你的idol在你心裡有多完美,還是會很討厭ta。

會更尊重別人作為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偏好。不再強行用性向、民族、種族來區分你我,而是更尊重這個世界的Diversity.


至於我有沒有變得更快樂,我覺得倒是沒那麼重要了:)


好像並沒有。

我一個朋友說,有些人心理治療理論學得不多,但不妨礙ta們成為好的諮詢師。

因為ta是一個好的治療師,所以他說了錯話也沒關係,他稍微傷害到了來訪,也沒關係,因為來訪會允許ta,會可以討論,可以去談論,可能反而成了治療關係更進一步的契機——不得不說,跟有些人光是坐一塊兒就是一種治癒。

但另一個人學了很多理論,說的都是正確的話,可能還是不行。

我可以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說清楚:同樣的幾句台詞,一個路人跟一個戲劇演員去念,是完全不同的。戲劇演員的表演,是好像ta身上可以生髮出一個宇宙,然後生生把我罩住,讓我來體會這個宇宙里的情緒和變遷;而路人呢,只是乾巴巴地念著詞,觀眾連仔細聽的願望也欠奉,可能只是調笑路人的緊張,這是一個失敗的表演。

而讓人可氣的是,有些人可能是「天生的」戲劇演員,而我只是一個渴望舞台的路人。

當然心理治療並不是表演,所以某種意義上是更困難。

所以照我那個朋友的說法:起先沒有這些理論,是好的治療發生後,才有人期望用理論來描述這些好的治療。然而,如果我希望只學理論就學會好的治療,也許失望就不可避免。

我是想說,心理學可能有關於如何更快樂的研究,可能也行之有效,但恰巧很多人也知道不抽煙和不熬夜以及多運動會對健康助益良多,但真正實踐「開始」與「停止」的人恐怕還是少之又少。

人是如此的複雜和難以改變。


先上圖。


「心理學和哲學不一定能夠使你快樂。但是會讓你看清楚本質。」
心理學教會我的是讓我看清楚我自己。而哲學教會我的則是看清楚外界。
看清自己。自然不是簡單的知道你的喜好你的性格等一些簡單的東西。而是去刨析你自己。去分析你的喜好你的性格。以及其背後產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認為成人的行為模式在孩童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基本的雛形。若是在孩童時期沒有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那麼在長大成人以後就可能會以一種創傷的形式表現出來。或者是退行到一個心理固著點。舉個很常見的例子。如果你的父母或者家人在你小時候沒有能夠給你足夠陪伴。那麼你可能就會形成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依戀模式。這種缺乏安全感的依戀模式將會對你以後的人際交往以及親密關係造成影響。比如很難去相信他人、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自卑)、會產生莫名的孤獨感等。
「那麼看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是知道然後改變。知道的意義並不是自我設限。而是明白自我設限然後去打破它。」注意這一點非常重要。這也是一些人認為會接觸心理學只有痛苦的原因。
有的事情確實是很難改變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你可以什麼都不去改變。比如你因為看一些心理學的書知道了自己的自控力很差。並且自控力差是一個很難改變的問題。所以你決定放棄。「那麼你是否思考過。你認為某件事情不可改變的同時是不是就已經把你的能力局限了。」
而看清楚外界。則是哲學的範圍了。「一個無知的人。會認為什麼都是美好的。一個看到了一些黑暗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就是世界的真相。但是當你看到的足夠多了。便會擁有一種向死而生的勇氣。」
你不能因為看到了人性善良的那一面。而對所有人沒有防備。自然也不能因為看到了人性醜惡的那一面。就去逃離社會。你不能因為在螞蟻前顯得巨大。而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自然也不能因為在巨人前顯得渺小。而認為自己一文不值。你應該知道的是。人性有善惡兩面。你比螞蟻強大同時你比弱小。


心理學和哲學並非不能夠給你帶來快樂。也不是去接觸他們就只有痛苦。「而是他們會讓你看清楚本質給你痛苦。你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並且改變給你快樂。」


這是一個哲學人類學的問題。

先來談第一個問題,「讀哲學後你變得更快樂了嗎?」

這個問題要更加具體和分析地來看,可以區分出兩個不同的問題:

  1. 讀哲學、連帶著思考哲學本身,這回事帶來快樂了嗎?
  2. 將所知所學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實踐的結果帶來快樂了嗎?

那麼,可以很直接地回答:

對於1,讀思哲學後我很快樂。

對於2,哲學實踐後我很痛苦。

但凡是哲學,總要提供某一論斷的理由。我將儘可能簡單地陳述理由。

首先,快樂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純粹的閱讀和思考的樂趣;以及與人交流溝通、分享和共同學習帶來的樂趣。這些每個人都能體會得到。

接下來主要陳述另一面的理由。基本上,這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哲學只能解釋問題,哲學不能解決問題,哲學還製造著問題。

這句話雖然有三個分句,卻是一個統一的句子,互相單獨理解的話就不能夠深刻的掌握其含義。面對現實的客觀世界,相比較自然科學來說,哲學對世界的解釋往往不僅僅有一套,而是有很多套理論,而且這眾多的有著不同前提和基礎的理論的「合理性」往往都處於一個很相近的水平面上(我們考慮最優秀的思想)。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面對著同一個世界、同一些根本問題,卻有著眾多的哲學思想,它們在人類根本問題上的解釋能力上都達到人類認識的極限,但它們本身卻是互相矛盾的。這直接導致了,哲學不能解決問題——這句話也需要澄清。哲學的問題不同於科學和技術問題,它不局限於世界之內的具體事情,它要處理的是關於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事宜,或根本上,哲學就是哲學人類學。知道這一點,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哲學不能解決問題;這是因為,倘若一個人真正通曉了眾多的哲學思想,並且細緻入微地摸索過這些思想深層的前提和邏輯,並加之深入的思考,那麼它就不得不猛然意識到:沒有哪一個哲學思想可以「真正」解釋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事宜;即哲學不能解決問題。繼而,我們甚至可以說,哲學還製造著問題。這個的理由也很直白:一個未受過哲學訓練的人,它的三觀通常是繼承於家庭、同伴和社會規範,即是一種直接而未經過反思的習慣。在這種習慣中,此人自動地將其認作是「真實」的三觀並心悅誠服地接受起來,於是,在一種較劣的意義上,這種習慣性習得的三觀,反而解決了哲學不能解決的問題;相反,此人隨後的哲學意識,倒破壞了這種舒適的平衡,竟讓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凸顯了出來,那自然就可以說:哲學是在製造著問題。

上面說得略抽象,所以我舉一個實例來說明吧。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馬克思·舍勒在哲學人類學上是針鋒相對的。簡單來說,如果我們相信存在著一種先天的價值級次的話,那麼佛洛依德會把生命價值、本能的意志放在絕對價值的位置,而把求真理的價值或求神聖的價值放在較低的位置,因為後者只是前者的衍生產物、只是壓抑等心理過程的結果,而前者卻是普遍而又有力的;而舍勒則相反,他會把生命價值放在較低,而把求真理和神聖價值擺在高位。於是,當二人解釋一個人的快樂和痛苦,愛與恨,應該和不應該時,就有著截然不同的思想。舉個大家都能理解的例子。從佛洛依德那出發,根據眾所周知的「名言」:一切就都是性、愛不過是性的一種特殊衍生物。反之,從舍勒那裡出發,就會是:一切就都是愛,性不過是愛的一種特殊衍生物。

在問題來了之前,要說明一點:這兩種思想都是從形而上學的高度來談的,所以一切生理學上的知識,嚴格來說都不能反駁它們。它們兩者之間無法做出妥協,但誰也打倒不了誰。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即使一個人知曉這兩套理論,他也不能單憑哲學上的思量,來決定哪個才是符合ta的,甚至說,正因為他知曉了兩套理論,所以他才永遠不能「至真至誠」地信服一套而拒絕另一套。這種動搖,直接來源於哲學的本性:懷疑一切,對真的渴望,對盲信的拒斥。

這與宗教信仰剛好相反。

可正是這類似的動蕩,再配合著人類孱弱的本性,哲學便讓人覺得痛苦。它不能提供答案,它不能解決問題,它卻又製造著問題。

現在來談談第二個問題:「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不用說,肯定是領略了人類對世界和自身進行的最深刻的思考,領略了孱弱的人類面對這個世界時表現得最大的不屈服。


1.
以前的我一直認為男性應該保護女性,因為男性比女性強,女性就是弱小。
後來我讀了哈拉維的塞博客宣言(後人類主義,排除性別無差異),為我的傲慢感到慚愧。

2.
以前的我一直認為當官的沒有不貪的,因為無論誰佔在那個位置都會貪。
後來我讀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心理防禦機制-合理化),為我的弱小感到慚愧。

3.
以前的我一直認為大家都做的事我也去做,肯定錯不了。
後來我讀了阿倫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平庸之惡,放棄思考你便有罪),為我的無知感到慚愧。

4.
以前的我一直認為拳頭是老大,不服打一架。
後來我讀了尼採的道德譜系(仇恨,奴隸道德),為我的戾氣感到慚愧。

5.
以前的我一直認為同性戀是精神病,特別噁心。尤其是娘炮。
後來我讀了福柯的詞與物,為我的偏見感到慚愧


6.
以前的我一直認為為國家犧牲我就是烈士,我無比的偉大高尚,我就是衛兵。
後來我讀了邊沁的功利主義,為我的盲目感到慚愧。

7.
以前的我一直認為善意的謊言,飽含著愛的傷害都是對的。
後來我讀了康德的道德普遍性,為我的愚昧感到慚愧。

8.
以前的我認為我要賺更多的錢我就更快樂。
後來我讀了馬斯洛的金字塔。。。 。。。。

如果不是哲學,我現在是一個直男癌抵制女權,我會抵制有錢人,我會抵制日貨,我會動不動就打架,我會抵制LGBT,我會盲目愛國,我會去傷害各種各樣的人,最後傷害我自己。


哲學是所有學科的根本,它不是跟你講到大道理,而是告訴你:生而為人。


這是人類延續了數千年的智慧,何為學哲學無用?無用的只是你自己。


感謝哲學。感謝有你。

---------------補充-----------------


很多道理確實不學哲學也懂,但是懂的只是外表。

例如我不學數學也懂1+1=2 ,但是數學教的是為什麼1+1=2,沒有學數學之前懂得1+1=2僅僅是一個表面現象。

確實不學哲學也懂的男女平等,但是,為什麼男女平等?僅僅靠一句我們都有相同的人格就沒問題了嗎?

如果你要說服一個人1+1=2,你需要列出相關邏輯關係,而不是說:1+1就是等於2,你看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2個蘋果。不好意思,一個蘋果的種子可以種出許許多多的蘋果。


學習哲學並不一定能使人獲得快樂,相反,它會不斷解構你習以為常的日常世界,重塑自身價值觀念,這可能會與日常生活世界產生衝突。

哲學追求的是唯一而普遍的真理,關注的是無懼時空變幻的永恆秩序,眾人仰望的「理想國」;而人所生活之處卻是極為有限的歷史方格,是既定時空節點的特殊社會。

胡塞爾有言:傳統保守者和哲人(按照哲學理念生活的人)將會產生爭鬥,而且爭鬥一定是在政治領域之中。結果常是哲人必然會被政治家(傳統保守者)治下的社會所放逐或處死。但是在更長的時間跨度之後,哲人卻經常獲得勝利。 這是理念(哲學)與經驗權勢(政治)之間永生不休的衝突。

哲學高居眾生頭頂之上,卻經常被現實經驗和世俗權勢所打敗。這是人類理論和實踐的衝突,同時也是哲學和政治的衝突,典型例子如「蘇格拉底之死」。

而「快樂」一詞本身就具有一種享樂主義的價值論意味。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承認快樂是好的,然而快樂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這涉及到倫理學理論中的兩個核心概念——「善」與「正當」。

善和正當是倫理學理論的兩個核心概念,「正當」是關於行動評價的理論,而「善」則是關於價值的理論,一個完整的倫理理論必將包含此兩個構件;但是關於兩者誰更為基本,在不同的倫理理論里,兩者的優先性不一樣。有的認為善優先於正當。有的則堅持正當優先於善。善的觀念作為探究道德的一個維度,有著極大重要性。

善可分為內在善和工具善。有的事物因為其固有性質而被稱為善,則為內在善;有的事物則因為其與其他事物的關係而具有價值,為其他善而作出貢獻的,則為工具性的善。工具善依賴於內在善而存在,它的意義在於其能夠產生內在善。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只具有工具性的價值,諸如金錢。

從價值論的觀點來看,內在善是我們最終關注的目的。而對於哪些事物擁有內在善,卻是眾說紛紜;另一方面,有許多哲學家認為倫理學不需要依賴於任何一種實質上的價值論。

關於「快樂」和「享樂主義」的更多探討,可以親自閱讀倫理學理論書籍進行詳細研究……


雙十一表白失敗過後,這世界上又多了無數的哲學家!

青年問禪師:"怎麼才能結束單身?"

禪師指了指對面的一座山,

青年若有所思的說:"禪師指的是,對面山上有另一高人能夠解答我?"

禪師說:"我他媽當年就是找不到女朋友才來當禪師。你居然還來問我? 對面山上還有空位,你也趁早去當個禪師吧。"

這是一個很好的故事,這告訴我們:

就算沒有女朋友,也可以選擇成為一名哲學家。

事情有兩個方面,經歷也有兩個方面。

如果你成功了,那你就是吃著火鍋唱著歌。

如果你失敗了,那你就成為了一名哲學家。

你看,穩賺不賠的買賣。

哲學家是需要經歷的,當然,他們往往並不需要很多的經歷。

因為哲學家的消化能力,比較強。

一個蘋果吃下去,普通人可能能得到100單位的熱量,

聰明人可能能得到500單位的熱量,

但哲學家能得到5000單位,10000單位的熱量。

因為哲學家太擅長反芻了,

反芻就是消化,就是吸收,

就是對經歷的充分利用。

有些商界大佬,喜歡把這稱之為復盤,

有些文界大佬,喜歡把這稱之為「三省吾身」,

有些政界大佬,喜歡把這稱之為「常思己過」。

所指的,都是一個東西,

那就是——對經歷的充分的、多角度的、多層次的消化利用。

所以,哲學家往往不需要很多的經歷,就可以悟出很多的哲理。

哲理?可不要以為哲理沒用。

哲理要是沒用,那天下簡直沒有有用的東西了。

因為人一切想法、言論、行動的出發點,

一切想法、言論、行動的源泉,

都來自於人的思想,來自於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林林總總,千頭萬緒,

智慧高的人們把它們提煉出來,梳理出來,

凝練成一句話,一個道理,一個提綱挈領的抓手,

就成了哲理,成了金玉良言。

可以用來,奉行終生。

一個名將、一個鉅賈、一個高官,

可能他們終生所踐行的,不過就是一句話,

可能成就他們一生偉業的,也不過就是這一句話。

這就是哲理的重要作用。

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終身攜帶的腰牌上只刻了七個大字:

一生伏首拜陽明!

這就是思想的作用,是哲學的作用。

海軍大將缺女朋友嗎?

當然不缺。

所以,如果你找不到女朋友,

可以選擇,先成為一名哲學家。

————————————————————————

最棒的個人成長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我變得更快樂了,不是因為哲學帶給我快樂,而是因為學科的轉變讓我從使我不快樂的學科中解放了出來。

我並沒有因為讀了A就覺得A是對的,讀了B覺得B說得有道理,讀了C又發現自己太狹隘,讀了D因自己的愚昧而捶胸頓足。

哲學並沒有帶給我這些。問題是一直都存在,關於生而為人的個人哲學是一輩子都要思考的內容。我覺得學習哲學能帶給一個人的,反而是一種「不輕易覺得某理論就是人生的真諦」這樣的一種批判的習慣。


哲學是需要學習的,同時哲學也是每一個人的本能。只要你活著,在思考,在問問題,在尋求答案,這就已經是哲學了。然而,無數的答案是求而不得的,但這並不代表你會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相反的,你學會尊重知識、尊重未知、尊重環境、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自身,學會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沒有人能看到知識和文明的真諦,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帶著胸中對世界的敬畏過好自己螻蟻般的一生。


從不正常的不快樂到正常的不快樂


並沒有更快樂,特別是當Deadline臨近論文卻死也憋不出來時,當導師的打分遠遠低於自己的預期時,你是肯定不會覺得學哲學能讓自己變得更快樂的。

那麼學哲學,或者說成為一個哲學專業的學生能給你帶來的最大收穫是什麼呢?像我這樣已經研究生畢業,即將申請博士再續個五六年的「老司機」。仔細想想,能支持我一直走到現在的估計仍然是當初的那個對特定哲學問題自發產生的好奇心吧。我相信,幾乎每一個中學生在擁有了一定知識儲備後是必然會考慮一些特別「玄」的問題的,比如: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什麼樣的人生更加值得過,什麼是國家和民族而我為什麼會對它們有義務,為什麼老虎叫「老虎」,換個名字可不可以,我死了之後會是怎樣的等等之類的問題(嗯沒錯我就是拿高中時的我舉例),而這些問題就是哲學問題。所以題主現在的狀態很正常,是我個人覺得同齡人會有的狀態。

只不過到後來,許多人想不通就不想了(當然不想這些對生活一點阻礙也沒有),有的人就是過不了這個坎,感覺這些問題需要一個有理有據的回答,於是這些人很可能到大學裡去學哲學了。再然後就是這一小部分人中的一小部分覺得,不光只是淺嘗則止地了解現有的一些可選的答案,其實自己也該給這些問題一個自己覺得李菊福的解答,於是這一小撮人就成了哲學博士。

所以如果純粹從自我經驗的角度出發談學習哲學有什麼收穫的話,我的回答是:學習哲學讓我了解到了許多非常漂亮的關於我所關心的哲學問題的解答,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也可以擁有去漂亮地解答我所關心的哲學問題的能力。就如同碼農會為自己編出的一串無bug的代碼而喜悅,一個工程師會為自己所負責建造的大橋成功通車而感到喜悅一樣,我也會因為自己能夠寫出紮實,清晰,論證令人信服的論文從而給出哲學問題一個自己的見解而喜悅。

所以,我給題主的建議是,學哲學的過程是很不令人快樂的。而你現在這種容易想太多的狀況也沒什麼特殊的。關鍵就是,是否真的有那麼一個或者一些哲學問題確實令你無法釋懷,並且使你感覺未來投身至少四年時間於了解和回答這些問題是十分值得的?如果不是就千萬別學,如果是的話就可以嘗試。如果到了大學真的學習後還是覺得無法滿足你對這些問題的困惑,並且一定想要給出一個自己的解答的話。哲學博士歡迎你,並且如果成功的話,你是能從中得到喜悅的。

第一次寫「雞湯」,文筆不夠熟練,就寫這麼多吧。


並沒有更快樂。

學了哲學,也學過一些心理學,它們的作用大概是,讓我對自己看的更清楚了。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自己並沒有辦法改變什麼。

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好,但是自己還是無意識的會那樣做。

明明知道不好,明明看清楚了,但是無力改變。有些本能,有些被社會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些原生家庭帶來的烙印,有些由自己性格決定的缺陷,自己明明看的清楚,明明知道不好,但是無力改變。因為那些缺陷,那些不好的東西,已經基本內化成本能了。

這完全不是快樂,甚至可以說有點痛苦。痛苦在於「明明知道應該怎麼做」和「自己實際的所作所為就是沒有達到那個標準」之間的矛盾,說的更難懂一點,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描述性和規範性,實然和應然之間,有一條堪比天塹的鴻溝。

當學了哲學和心理學以後,你知道理想中的自己應該怎麼做,(或者根本不知道理想中的自己應該怎麼做),但就是很難去做到。

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不是完人,我們總有缺陷。

認識不到缺陷,很快樂。認識到了缺陷並且能改掉,很好。但是絕大部分情況是,認識到了缺陷,但由於已經根深蒂固了,就是改不了。

更嚴重的情況是,認識到了缺陷,但是發現沒有什麼改進的辦法,因為在哲學上基本沒有任何東西能說「我是最好的,別的都是辣雞,應該按照我這樣做」。這時,你會發現,你的缺陷都被揭露出來了,但是沒有人告訴你應該往什麼方向改變。

懂得越多,越難快樂。

奉勸題主,不要因為想讓自己更快樂而特地去讀什麼哲學和心理學,你不會變更快樂的。這世界上沒有一種通用的學問能讓人變得更快樂,喜歡什麼就去幹什麼,才能快樂。

抱著「想得到快樂」的特定目的去做的事情,一般都得不到快樂。

這大概是我為數不多的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回答吧...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描述,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想要提醒你:不要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事就能快樂,所以決定就做了。

痛苦是一個糟糕的東西,但其實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相反它還非常短命。人是種最會迴避痛苦的生物,為了減少痛苦甚至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如果你是因為當前的痛苦無法忍受而去選擇做一件事讓自己高興,相信我,在你還沒有高興起來前只要痛苦程度稍有緩和你就馬上會失去動力。原地徘徊的結果是你會悔恨、猶豫、彷徨,從而又陷入更大的痛苦中。

講明白了這個道理後你還覺得你讀哲學或者心理學會快樂嗎?

當然,我並不是說你不能讀這些書或者選擇這個專業。但前提是你必須區分快樂和舒適的區別。

人生的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痛苦的,即使是一個健康的人,也絕對不可能一點病痛都沒有。在這種時候人通常的做法是找到安慰,讓自己忘記痛苦。這種忘記痛苦的感覺就是舒適感。年幼的時候,每當我們因雷聲而恐懼,只要鑽到媽媽懷裡,這個恐懼就消失了。而很多學生在學習的壓力大到承受不了時,會沉迷進遊戲里尋找安慰。你發現了嗎?雷聲依然在,學習依然也糟糕,但只要你找到安慰就並不會痛苦了。問題是,壓力源如果不解決,你依然會反覆感受到痛苦,這種時候就有可能對安撫痛苦的東西沉迷、上癮。一旦上癮了,這個安撫劑就成了你唯一的追求,讓你忘記自己的人生本來的樣子。

如果你真的是想讓自己快樂,唯一的辦法只有去挑戰痛苦。快樂只有成就感能夠轉化,舒適感里是找不到快樂的。就像你因學習的壓力而痛苦時,唯一快樂起來的辦法只有提高學習成績,而不是急著去找能夠讓自己減壓的東西。就像你覺得學心理和哲學可能使你快樂一樣,那些知識擺在那裡依然需要你去理解去記憶,如果你本身就不想學習,當新的壓力再次出現在你面前時你覺得你會怎麼做?可能知乎上又會多出一個問題:「我一點都不喜歡現在的專業,換哪個好?」

先不要急著去焦慮自己今後的路要怎麼走,靜下心來想想面前的坎該如何過。那些讓自己心裡堵得慌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比如你覺得好面子,覺得自己經常做了傻事遭人嘲笑,那你反而應該故意在想像中把自己置於那個場景下,然後問問自己,被人笑真的有那麼糟糕嗎?如果你覺得學習學不進去,同樣也需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有問題,底子是不是牢,這些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話還有老師和同學可以請教,實在不行報補習班嘛。

當你覺得自己能夠應付眼前的困難時,你會發現無論今後你要做什麼,至少你心裡是不會慌的,因為你知道快樂到底應該如何去獲得。


沒有。

最大的收穫是體悟到有錢才能快樂。


讓我們從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兩個視角入手來看這個問題。

鄧曉芒指出,中西文化對待人性與人生有著根本的不同出發點。中國人認為人心是一面鏡子,鏡子本身是乾淨的,髒的是鏡子反映出來的社會。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而西方人認為,世界是一面鏡子,它反映著人心,世界髒了,是因為人的心很臟。尼采講到,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所以中國人時時勤拂拭,要人回歸本心。而西方人則進入世界,從而認識人的本心。

我想提煉一下,把東方這種返璞歸真的人性論總結為逍遙,把西方這種逐漸深入的人性論總結為自由,所以,自由與逍遙,to be or not to be?

鄧曉芒當然是推崇自由的。他認為,人性不是一個靜態的鏡子,而是一個動態的可以無限深入的內在世界,在每一個階段的背後,都還有一個黑洞。

「中國讀者千萬不要以為浮士德是自己肩負著時代重大使命,他肩負著是他個人的責任罷了。這種責任不是外來的,而是發自他內心的生命衝動,要經歷一切,感受一切,擴大自身使得有限成為無限。他要自己去體驗全人類的精神。。。他自己小我沒有白活過,而是充實了,豐富了,要每天開拓生活和自由。」(鄧曉芒《中西方文學形象中的人格結構》)

我在這裡暫不評論鄧曉芒推崇的自由,先引用一段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來和西方文學巨匠歌德過過招,看看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

「開闢鴻鶯,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曹雪芹)

有趣的是,紅樓一夢裡面也有一個鏡子,裡面照著甄(真)寶玉玉賈(假)寶玉,不管假作真時真亦假,最後「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紅樓夢》開篇點題到:

「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二仙師對石頭語」

這個世界,對於中國人來說,終歸一場大夢,夢醒了,鏡子無物可照,人性也就清明了。所以中國的逍遙,假定人一出生就是最高點,老子就推崇嬰兒般的無欲無求,而整個人生就是一個逐漸墮落的過程,放棄對外物的執著,回歸本心,才是人生精要。在西方人的腦中,「自由就是為自由而戰,孤獨和焦慮並不是自由的代價,而正是自由本身。赫拉克利特說,人怎麼躲過那永不止息的東西呢?人就是那用不止息的東西。」(鄧曉芒)

面對人生這場大夢,中西方人發展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西方的柏拉圖和東方的莊子都對如何面對人生這場遊戲開出了濟世良方。《理想國》中的洞穴比喻,要人擺脫枷鎖而轉向光明。柏拉圖的世界觀我認為是樂觀的世界觀,因為他認為這個遊戲有解,對於靈魂,在《斐德若篇》里號召人們要駕馭慾望,對於愛與美,《會飲篇》提出了升華愛欲到愛的理念。可以看出,西方人準備認認真真完好這場遊戲,就像在Mincraft的世界裡,孤獨的小人永遠走不到世界的盡頭,但是他也可以建立各種瑰麗的文明。中國人大概看出點了什麼,心一橫就把遊戲卸載了。

「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其大夢也。」(《莊子·齊物論》)

莊子這種盜夢空間般夢裡夢的論述其實和西方式的靈魂拷問人性挖掘人生觀在某一點上不謀而合,即人性,或者人生,是一個探索不完的嵌套式的故事,每一個劇情裡面都有隱藏劇情,而每一隱藏劇情里還有另外一層隱藏劇情無窮匱也。我認為,在中國人的心中,這一層又一層的世界,終究將迷惑人的本性。

我再對比兩個我很欣賞的中西大家,陶淵明與尼采。

陶淵明再一次表現出了中國文化特有的歸去文化(卸載遊戲),而尼采正在被西方的理性主義折磨的痛不欲生。所以面對人生這場大夢,如何解脫,中國人再次選擇了逍遙,尼採選擇了顛覆與重建。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尼採在《悲劇的誕生》裡面發現了古希臘人的一個大秘密,即他們開發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這兩種方法來獲得的塵世的幸福。而以蘇格拉底為代表的一波邏輯思維特別發達的人,則把人們引入歧途。

從柏拉圖到尼采,兩千年過去了,斗轉星移,西方經歷了各種帝國的崛起與衰落,在文化上經歷了光榮的希臘,偉大的羅馬,昏沉的中世界,文藝復興的曙光,和啟蒙運動的理性,Minecraft這個小人也在遊戲里玩了兩千年,他們終究還是沒有白玩,在對人生的探索上越走越遠,也越走越懵,發現這個遊戲的套路太深了,深到了已經解構了自己,我是誰,那個問出我是誰的誰,是誰?

希臘人運用他們的理智來探究自然的奧秘,他們相信自然是可以被窮盡的,只需要利用理性編織一張無所不包的理性大網來把握整個世界,這個世界,當然也包括人自身,和用來認識這個世界的認識,即人的理性與意識。從笛卡爾的二元論開始,西方哲學正式進入了認識論時代,德國古典哲學則是認識論的巔峰。

再次整理一下西方人的思路,他們從古希臘開始就試圖建立一種理性的世界觀,用來闡釋這個世界,或者把世界通過邏輯還原到語言里,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就是西方人試圖認識世界到認識自己的發展。

我記得在Minecraft這個無限的沙盤世界裡,小人已經可以利用紅石來製作集成電路,有人認為理論上它也可以製造出計算機來。所以,我的問題是,如果這個小人可以製作出計算機,那麼理論上它也可以用這個計算機製造出另外一個Minecraft,把自己的世界映射到製造的計算機遊戲中,再賦予新的小人自由意志,依此類推。這個思路其實就是莊子的 「且有大覺而後知其大夢也。」

再把小人製造計算機和西方哲學類比,我認為德國古典哲學已經進入到了整個遊戲架構的層面,即討論人生這面鏡子的內部構造問題。比如費希特在《知識學的基本原理》談到,無論人怎麼試圖去對象化自我,仍然存在一個純粹的先驗自我超越超越對象化自我並且是它自身。康德在討論自身意識之循環問題的再現時提到,「先驗演繹問題終歸到純粹無內容的形式是否可能的問題,即一個無客體的先驗主體及其活動是否可能的問題。」(倪梁康《康德哲學中「自身意識」的雙重性質》)

對於鏡子構造這個問題,傲嬌的中國人的答案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國也有一個遊戲bug,就是玄奘的西天取經,跨越千山萬水,東亞區玩家跑到了南亞區,給中國人背回來了《瑜伽師地論》,介紹了佛家唯識學這種意識暴力破解的方法,讓中國精英階層除了歸去來兮還多了一條出路。唐太宗閱後對臣評價,「朕觀佛經,譬猶瞻天望海,莫測高深。法師能於異域,得是深法,朕比以軍國務殷,不及委尋佛教。而今觀之,宗源杳曠,靡知涯際。其儒道九流比之,猶汀瀅之池方溟渤耳。而世雲三教齊致,此妄談也。」 可惜不喜歡思辨的中國人並沒有重視,在玄奘圓寂後他所創立的法相宗也衰落了。

尼采面對西方人過去所採取的成就,試圖顛覆。其實我認為在西方哲學裡一直有兩股暗潮,一股室以蘇格拉底為代表用理性窮盡自然,另外一股以叔本華為代表的世界的本源是非理性的意欲,簡單地講,就是世界到底是不是可知的。康德認為這個世界是有限的可知,即受到先驗條件和知性的限制和超驗的物自體,叔本華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意欲,是超驗不可知的,這個世界是意欲的逐層次客體化。尼采之後還有一代一代的人試圖把世界還原到語言與邏輯里去,比如維特根斯坦:

「曾經有個年輕人,他想把世界簡化到純粹的邏輯里。因為他非常聰明,也確實做到了。他在完成時,回首看著、欣賞著。一個非常美麗,摒除了不完美和不確定的新世界,象閃耀的冰面無邊無際的延伸到天邊。那個聰明的年輕人環視他所創造的世界,決定探索它。可是當他向前邁出第一步,立即摔倒了。你看,他忘了摩擦力。冰面平坦光滑,潔凈無瑕,但是人無法在上面行走。聰明的年輕人坐在那裡不禁流下心碎的眼淚。 」(德里克·賈曼《維特根斯坦紀錄片》)

再回到中西方人格結構中鏡子這個絕佳的比喻中,到此為止,西方人已經把鏡子里里外外研究了個究竟,發現被理性解刨後的世界一片荒蕪,西方人自己開始造起了理性的反。東方人從老莊開始就拋棄了思辨,一條道走到底,但是逍遙遊也只是一個傳說。

人為什麼活著呢?也許哲學永遠都不會提供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哲學之目的,如蘇格拉底鞭策雅典的青年人,去審視你的生活,認識你自己。而生活的意義這個問題,可能已經陷入了二律背反的坑。我覺得人為什麼活著,最終還是要愛來回答。就像尼采所說: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讀馬克思,成為一個歷史唯物主義者,成為一個更快樂的人。
以上就是我的經歷。
但是,哲學流派千千萬萬,學不同的哲學,對人的影響大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論。


稍更一句:評論的絕大多數人都有誤解。我從不勸任何人不去「學」什麼,我也沒有黑心理學。相反,我非常熱愛心理學,覺得它是那麼美好的東西。正因此,它註定為少數人所有。我勸退的是,如果窮,不要去選擇「心理學專業」作為你的專業。選擇什麼專業,對於窮人家來說,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錢。題主是一名高三學生,他問的也是,他可不可以靠著,「讀心理學專業」,來讓自己變得快樂。我是基於這個條件,來回答這個問題。大家不要誤解。


哲學不知道怎麼樣。我說說心理學。

作為一名專業的心理學勸退師,這次我不會直接勸退你。因為你問的是「快樂」,不是「前景」「錢途」。

所以,我的答案是:讀心理學會不會變得更快樂,取決於你現在的家庭條件。

上面所有答案都有一個缺陷,他們忽視了你的經濟基礎,單純談學心理學會不會帶給你快樂。

可是影響快樂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我們精神層面的收穫是可以帶來快樂不假,可是物質層面的失去會損失的快樂,他們都沒有提。在這裡,我要提一提這個事。

美國的政治心理學學者,羅伯特·萊恩,在他的著作中描述了一個現象,他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美國近幾十年,經濟發展水平在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可是人們的幸福感在降低、抑鬱症的發病率在升高。

這種現象就讓羅伯特·萊恩開始懷疑,我們一味追求GDP是對的嗎?是不是有更重要的東西在影響人們的幸福感。所以他開始訴諸人們內心,比如他認識到,相比於GDP,人和人之間真誠的關係,是更有助於幸福感提高的。

不過,這還不是我想說的。

這是羅伯特·萊恩在美國發現的現象。他用很小的篇幅,看了看世界,發現在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幸福感和GDP的關係是非常高相關的,也就是貧窮地區隨物質生活提高,幸福感就提高了。

這個部分羅伯特·萊恩所用的篇幅很小,但是這個現象是顯著的。例如:Kahneman Deaton(2010)的研究就發現:在同一國家內,富人的生活滿意度明顯高於窮人,國家間GDP越高,人均生活滿意度越高。而Layard (2005)研究表明,對極端貧困者來說,人們的幸福感會隨收入增加而提高。最終會達到一個饜足點(satiation point),在饜足點以上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明顯減弱。

簡而言之:存在一個「拐點」,在「拐點」之前金錢就是帶來幸福的鑰匙,當金錢不斷增多達到「拐點」之後,你就可以視金錢如糞土、追求你的精神生活啦。

這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中國古代的、充滿智慧的先賢們,早已看破:

這不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嘛。

馬東在《十三邀》這個節目中說了一段話,我個人覺得非常精彩,道出了很多殘酷而本質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大約只有5%的人,有願望,積累知識,了解過去,那95%的人就是在生活。只是現在有了一個技術通道,讓他們可以發聲,你能夠看到他們了。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古代能夠讀書的都是家境小康,甚至世代為貴族的人。在那時,琴棋書畫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接觸,可以欣賞的藝術。那是那時最高級的上層建築。

到如今,教育普及化了,我們每個人都識字了,甚至從小學個鋼琴、書法、美術都不是稀奇的事情。可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依然有些東西,不是他們可以企及的上層建築。

藝術、文學、哲學。還有「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心理學。

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學個鋼琴、舞蹈,可是真正大學選專業的時候,除非走投無路(成績差),家長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選擇藝術。為什麼——就是因為,這不是我們窮人家孩子可以企及的上層建築。

我記得《奇葩說》第一季,高曉松怒批清華學霸梁植。當時梁植就是問了一句:您覺得我可以找什麼樣的工作。高曉松就用他的詩和遠方怒批一通。知乎上似乎也討論很火熱,大家批判高曉松不知人民生活不易。

這場景就讓我想到,這彷彿就是皇帝在微服私訪,看到田間農民在勞作,問農民平時休息閑暇時幹什麼呀?農民一臉黑人問號:閑暇是什麼意思?皇帝回以黑人問號:難道你們就不想聽聽音樂,享受生活嗎?

心理學也是如此。它沒什麼「錢途」,需要很大的理想和信念支持。

所以我認為,學心理學能不能讓你快樂,取決於你家庭給你打造的經濟基礎。

作為一個心理學專業的畢業生,我非常贊同,心理學知識給我帶來巨大的個人成長。可是——

你問的是,要不要選擇心理學,作為你的大學專業。大學專業的選擇,可是作為你改變經濟基礎,為數不多的絕佳機會了。如果你不做出更物質的選擇,你以後也絕沒有機會實現你的精神夢想。

所以,如果你的經濟基礎很不錯,藝術、文學、哲學都是你可以企及的上層建築,那麼心理學專業你可以選,它會帶給你快樂。你可參見這個問題下其他高贊回答。

如果你的經濟基礎一般,那麼它不是你可以企及的。先過好你的生活,學會承認這個殘酷的現實——你是那95%只是在生活的人。努力改變這個現狀,當你40歲50歲時,發現自己成為了那5%的人,再看那時的自己是想深入探究心理學、哲學、文學還是藝術。

如果你依然執迷不悔,我邀你一起聽聽音樂吧:

活著 - 朴樹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理想 - 趙雷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理想三旬 - 陳鴻宇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這個年紀 - 齊一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三十歲以後 (Live Acoustic) - live - 自然卷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最後,我特別喜歡韓寒早期一部小說《光榮日》裡面的一句話:

一切都是為生活所迫,而生活卻從來沒被抓住過。

以上。

來自一個企及不到上層建築,卻尬爬的心理學勸退者。


心理學和哲學可以幫助你在一個更好的緯度上審視現實中發生的事情,從而變得坦然和樂於接受現實。舉個例子,我們中學老師說過一句話,現在你覺得很難的事情,想一下自己十年之後會怎麼看待它。這樣一想,就不覺得這件事情多麼困難了。心理學和哲學作用就是拉高你看待問題的維度


唔,哲學,很開心。。
因為理解萬物的過程很美好。。

收穫的話,機械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哲學系學生,今年在國外留學
我只想說當初我也是和你一樣的想法去選擇的哲學專業,但是越學越覺得迷惘,本是為了尋找快樂去的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痛苦。
直到後來我接觸了一些唯意志論的理論後才恍然大悟。所謂真正的快樂是和痛苦對立的,一個人越是痛苦,當他戰勝了這些以後才能得到更大的快樂。


現在不拚命學習以後一定不會快樂

好好想一想

別過了這段每一秒都極其珍貴的時間再後悔


推薦閱讀:

無法給子女提供合格生活條件的貧困父母,生孩子的行為是否不道德?
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的優秀電影作品有哪些?
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層境界?
怎么评价《经与史》?
宗教還會延續嗎?

TAG:政治 | 心理學 | 哲學 | 心理 | 道德哲學(倫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