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唐之前的漢人和漢唐之後的漢人精神面貌區別會這麼大?

宋甚至不能統一全國,以開國之戰力去收復幽雲十六州,太宗甚至要乘驢車逃走,感覺漢唐以後的格局和秦漢唐彷彿是兩批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別? 補充:秦做到了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漢做到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唐朝文治武功強極一時,到宋朝以後,連皇帝都被俘,明朝也一樣,最後被20萬人口的建州女真取代,明朝總有幽雲十六州了吧,說到國家財富,明朝歲入不過幾百萬兩,算窮的了,宋朝又算極富的了,表現都很差,遠不如漢唐,到了清朝,幾乎是每戰必敗的境界了,頗感疑惑,這種轉變是怎麼開始的? 補充二:除軍事角度外,該怎麼看待「李約瑟難題」?


游牧民族科技成長了的結論是對的,但是游牧民族成長的科技不是軍事科技,或者說軍事科技只佔其中很小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游牧民族學會了帝國這一組織形式。

匈奴-突厥時代,雖然游牧帝國也被稱為帝國,但是,就其國家組織形式而言,只能被稱為部落,不能被稱為帝國,雖然這樣,為了行文方便,還是把它叫第一游牧帝國,而契丹人之後的游牧帝國,才是真正的帝國階段,我們叫它第二游牧帝國。

東亞毗鄰蒙古高原這亞歐大陸最大的游牧中心,周邊的軍事壓力不是不強,而恰恰是最強的,這個游牧中心的失敗者都能向西遷徙建立自己的帝國,比如大月氏人。所以,在這裡生存,漢人很早就學會使用帝國這一組織形式。面對漢帝國,匈奴人一點辦法沒有,漢高有白登之圍,可是匈奴人必須接受一個假公主來和親,然後眼看著漢人一點點長大,不然怎麼辦呢,匈奴人甚至連箭頭都是骨頭的,「漢兵一可當胡兵五」,你讓他們攻城?游牧民族在這個時期的第二個問題是,生產極不穩定。東突厥的例子就是明證,李靖僅三千鐵騎就擊破了突厥人,其原因就在於突厥人剛剛遭遇了雪災。游牧相較於農耕而言,更是靠天吃飯,一次雪災,一次乾旱,就足以令一個強大的部落消失。

而契丹人得到幽雲十六州以後。以上的兩個問題都不存在了,大量的漢人工匠保證了遼人的軍事裝備跟宋人是在一個水平上的,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具有了一定的軍事工程能力,不再望堅城而卻步。同樣,來自漢地的農耕保證了足夠的糧食供應,他們可以供養更多的軍隊,也可以支持更長時間的作戰,甚至數年的連續作戰,而在此之前,他們不過是在秋高馬肥的時候打打草谷。

遼人最早採取了「一國兩制」這種形式,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遼是第一個二元帝國,日後的女真和蒙古,包括滿人,其實都是沿著這種模式進行治理的。單純的游牧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游牧+農耕這種二元體制,這是中世紀最先進的戰爭機器,游牧板塊可以最大限度的強化戰爭機能,農耕板塊也可以放心的生產。

高粱河之戰,宋人驚訝地發現,遼人採取的戰術是先以少量兵力據守堅城,當宋人在堅城之下耗盡銳氣的時候,遼人精騎盡出,進行反擊。這是一種特別農耕的戰鬥模式,這在第一游牧帝國時期,常常是漢人消耗游牧民族的不二法門,宋人卻被以自己擅長的方式擊敗。以前對游牧民族的征伐,只需要顧忌游牧民族的內線作戰這一點就夠了,現在的游牧民族具備了堅城+騎兵+內線作戰三重優勢,堅固的城池意味著宋人必須準備大量的戰具,這需要耗時彌久,隨之帶來的是巨大的後勤壓力,加上敵人的內線作戰和騎兵優勢,宋人的後勤線隨時在打擊之下,真是漢唐從未面臨過的軍事困境,衛霍到此,也只能束手,這就是幽雲十六州帶來的改變。

首發微信平台:霍老爺的小木屋(ddz_233)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給你一個大盜賊的視界



謝邀。題主的預設前提其實是——「為什麼漢唐之前的漢人是好漢,漢唐之後的漢人是軟蛋?」

首先這個問題很精分,所謂「漢唐之前的漢人」顯然把五胡亂華的漢人給割裂出來了,而「漢唐之後的漢人」又顯然把北逐韃虜的漢人給割裂出來了。

任何民族都有強盛期和低谷期,東亞歷史上強盛一時的其他周邊民族,要麼退化成人畜無害的賣萌種族(吐蕃、蒙古、滿族),要麼只剩下掛羊頭賣狗肉的(匈奴、突厥、女真),甚至還有連渣都不剩的(高句麗、契丹)。相比起來,漢民族、或者廣義上的中原民族、中華民族,即使在全世界文明範圍內,都無疑是最有生命力的小強民族。

中原民族對其他周邊民族的優勢,主要有幾點——技術優勢、政治優勢、經濟優勢。當這幾點對於周邊民族的優勢逐漸縮小後,自然就難以恢復漢唐時期的格局了。

1、技術優勢
鐵器:早期的周邊民族(主要是游牧民族),在冶鐵以及兵器鍛造技術上落後於中原民族。正如西漢將領陳湯——就是放言「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那位——曾經議論到:「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而到了唐代以後,一方面周邊各民族的武器製造技術上了一個台階,西夏劍的品質甚至要高於宋朝;另一方面,隨著大量鐵器裝備的普及,戰術模式也得到了升級,重裝騎兵戰術成為了遼宋金元時期的流行戰術(遼有鐵林軍,西夏有鐵鷂子,金有鐵浮屠,一般人印象中以輕騎為主的蒙古,其實重騎兵也遠遠超過了當時歐洲的「重騎兵」)。

(圖為金軍騎兵)

(圖為金軍騎兵)

當然回答中也有@jo jo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只是角度比較……怎麼說呢?腦洞大開?

所以西方的高等級軍事科技進入的路線也就是西北向東南擴散。很遺憾,中原地區是最後一站,也就是最後傳播到的地方。中原地區雖然也有自身獨特而又豐富的科技,但是一個族群想出來出來的科技是無法和無數族群交流出來的科技相媲美的,軍事衝突烈度比較低的地區產生的軍事科技和理念也無法跟高烈度地區產生的軍事科技和理念相媲美的

這位的意思顯然是:落後的中原地區及周邊游牧民族在唐代以後才學習到了西方現進技術,然後落後的中原民族就被先進的游牧民族打爆啦~
開腦洞之前似乎忘了,具裝甲騎在中國出現在南北朝時期,並且在戰場上一度蔚為流行。那麼,為什麼中原民族500年前沒有被游牧民族的重騎兵打爆?500年後反而被打爆了?
是這500年中,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一起得了失憶症?
還是出於某些原因,隋唐時期放棄裝備重騎兵後,到了唐代以後又可以裝備了?
這一點靠腦洞是解決不了的,必須要從最後的經濟問題上去尋找答案。

弓弩:這可能是唐代以後,唯一還對周邊民族保持優勢的技術了。比較有代表的是宋代的神臂弓(一種弩),金兀朮對此的評價是——「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謂」。雖然這一技術最早是歸附宋朝的党項人所發明,但性能卻非常契合中原民族以步兵為主的組織體系,以及克制騎兵的戰術要求。而為了保持這一碩果僅存的優勢,宋代制訂了嚴格的技術保密措施,例如在戰況不利時銷毀神臂弓等。
然而另一個事實也證明了,沒有相匹配的組織體系,即使周邊民族擁有了弓弩,也發揮不了全部功效——作為神臂弓粉絲的兀朮,以靖康之變中繳獲的北宋神臂弓庫存,裝備了八萬軍隊北征還很弱小的蒙古,結果仍遭到大敗。


城牆:中原民族的農耕經濟決定了其基於依託城牆建立的防禦體系,而且這一點也在長期的戰爭中不斷得到強化。然而,在唐代以後,這一優勢從兩個方面被逐漸縮小。
一個是原游牧民族通過佔據原中原民族的的農耕經濟地區(幽燕、靈夏)而獲得了同樣的城防優勢。以題主所舉的宋太宗乘驢車逃跑事例來說,宋軍一開始野戰擊敗了幽州遼軍,但是攻城時卻為堅城所阻,預備隊投入攻城後,宋太宗本陣遭到遼軍援軍突襲而敗(宋太宗受傷不能騎馬的同時,遼軍主將也同樣受重傷而只能被抬回去)。這就是游牧民族依託城防擊敗中原民族的案例。
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發展,對城牆有更大威脅的回回炮(配重式投石車)、乃至火炮被製造出來,一旦強有力的游牧民族得到了這些武器,無疑對中原民族有了更巨大的威脅。

火器:熱兵器雖然為中原民族所發明,但正如上面所說,在熱兵器出現的早期,中原民族不但沒有得利,反而是產生了不利影響。早期熱兵器在野戰中作用不大,在城防作戰中作用很大,一旦被北方政權掌握,可大大彌補其攻城方面的短板。比如後金的一個巨大實力飛躍,就是從明軍手中得到火炮,此後再無攻克不了的堅城。


2、政治優勢
我們知道,穩定的中原封建政權,國祚大約在300年左右,以唐代以後歷史為例:
唐(290年)→五代十國(54年)→宋(320年)→元(98年)→明(277年)→清(277年)

那麼,草原民族的300年是什麼概念呢?草原民族常有「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現象,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政治體制上的不穩定,部落分裂、被壓迫民族的反抗、新興民族勢力的湧入,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極大地改變草原的勢力劃分——但是,這個規律在唐代之後被打破了。

拿隋唐時期300年的草原霸主的更迭舉例:突厥汗國→東、西突厥→薛延陀→回紇→後突厥→回紇→契丹興起
然而,此後300年草原霸主的更迭則是:契丹→女真→蒙古興起
再之後300年草原霸主的更迭是蒙古一家的戲:蒙古→元朝→北元(蒙古)→韃靼、瓦剌(蒙古)
近代以前300年草原霸主更迭則是兩家輪流坐莊:滿洲=蒙古聯盟→準噶爾(蒙古)→清朝

從趨勢上來看,相比隋唐時代草原霸主的更迭頻繁,從契丹興起開始逐漸趨於穩定,而正是這個時期,遼、金、元、清等較為穩定的封建化少數民族政權,走上了中國歷史的舞台。作為轉折點的契丹,自身的發展歷程經歷了由鬆散的部落聯盟完成封建化的過程——這一過程經常被稱之為「漢化」。之後的女真族、蒙古族、滿族,無不遵循了與契丹族類似的發展軌跡。
這類周邊民族在爆發性地發展壯大後,通過變更體制,從而能夠保持相對長期的穩定繁榮。這就使得中原民族在對付這樣的對手時,變得更棘手了。

3、經濟優勢
大家都知道,相比草原游牧民族,中原農耕民族的經濟模式更為穩定。
唐代李靖滅東突厥之戰,數年前還強盛一時的東突厥一方面受鐵勒起義的打擊,另一方面遭受到了嚴重雪災,而一蹶不振。這樣一場大災毀掉一個強盛政權的情況,相對來說,在農耕文明政權不經常會出現,然而在靠天吃飯的草原上,這卻是家常便飯。

穩定的經濟模式帶來的優勢不僅僅是抗風險性上,還有生產力的提高。
比如說上面說到,南北朝時期的具裝甲騎戰術到了隋唐時期式微,而自宋遼對峙開始又再度得到復興。究其原因,我認為正是生產力的變化。

眾所周知,游牧民族的優勢在於幾乎為零的騎兵訓練和組織成本,一個牧民就能成為合格的輕騎兵。牧民常備的馬刀、弓箭要不了幾斤好鐵,可一個人馬批甲的具裝甲騎相比之下卻需要巨大的投入。游牧輕騎兵解散了立馬就能作為普通的牧民投入生產,而一個重騎兵能生產什麼?更不用說,重騎兵需要的裝備、戰馬、備用馬、僕從、乃至補給,以及維持這樣一支相當數量脫產常備力量的巨額花費,如果不是穩定且強有力的政權,是無論如何負擔不起來的。

西晉晚期,大量游牧民族湧入中原地區,在西晉滅亡後建立了眾多的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顯然在這一期間,異族政權所依託的仍然是較發達的農耕經濟,因此得以大量的鐵器裝備騎兵,出現了具裝甲騎。隋唐之際,原先的胡人逐步與中原文明同化,中原政權通過統一得到穩固。而更野蠻的北方游牧民族卻沒有機會染指農耕經濟,因此雙方的衝突退化到了以輕騎為主的戰術形式。

而借唐代崩潰後的五代亂世,以契丹佔據幽燕、党項遍布靈夏為標誌,游牧民族再次與農耕經濟相結合,並且通過政治體制的穩固化,在保持原有騎兵成本優勢、組織優勢的同時,逐漸擁有了接近中原民族的經濟實力。正是依託這一優勢,耗費巨大的重騎兵才得以重新回到歷史舞台。
==================================================================
被說腦洞大開, @jo jo 顯然不服氣。於是又開了更多的腦洞給大家逗樂子

擅長用弓的族群絕對不會去用弩。弓的射速是弩的三到四倍,又可以拋射,射程也不落後。弓手和弩手對射優勢巨大,克雷西中弩手可是被弓手射得滿地亂爬。
弩最大的優勢就是上手快,田裡隨便拉一個農民隨便練幾天就可以上戰場。金人需要弩只不過佔領了中原後,手下農民出身沒摸過弓的偽軍多了而已。不照樣被用弓的蒙古人打得滿地亂爬。弩用得再好的宋也不被打得集體跳海

首先,東方的複合弓比西方長弓更有威力,這是常識。
有洋大人的實驗表明,同樣拉力和同樣箭重下,東方複合弓的威力比長弓高出4成以上。

拿宋金兩國的射力來說,有文獻記載「虜人所射弓不過五斗,本朝戰士所射弓多是一石或二石者」,也就是說,宋人士兵的射力在55.5公斤以上,而金軍一般在27.75公斤以下——時人普遍評價金人用弓偏輕,但也相當於120磅,一般的長弓手也就是這個水平,更不要說複合弓比長弓的優勢了。

另外,考慮到金人所用馬弓與步弓比吃虧,且拿南宋初年民兵馬弓步弓同時比較的結果來看:「弓箭手三百人,上等六十人,各一石一斗以上,或馬射九斗;中等六十人,各一石以上,或馬射八斗;下等一百八十人,各九斗以上,或馬射七斗以上」——也就是說,民兵的平均步弓拉力在一石(55.5公斤),騎弓拉力在八斗(44.5公斤)。

如果看了上面的數據還要繼續嘴硬的話,不得不說:這是病,得治。
===============================================================
另外再針對@李天陽的答案辟個謠

宋代政治設計的第一個特點是對武力的全方位防範。
……為了降低人們對武官職務的興趣,在宋代官僚制度設計中,文官陞官很容易,武官晉陞卻非常緩慢。宋代朝廷之上,武官見了文官,總是自覺低人一等

宋代制度「今文資三年一遷,武職五年一遷,謂之磨勘」,乍一看似乎是武官吃虧,但武官隨時可以依靠戰功特旨升遷,而不用和大多數文官一樣老老實實等磨勘。至於把軍人從行政體系出剝離出來,我是沒有看到什麼不好的地方。

除了給武將戴上枷鎖,趙匡胤破天荒地給武器也加上了鎖鏈。
宋代禁止武器的法令到後來發展到了及其可笑的程度,以至連民間祭祀、社戲時所用的儀仗刀槍也被禁止。《宋會要輯稿 刑法》載:天禧五年詔曰: 神社槍旗等嚴行鈴轄,如有違犯,內頭首取敕裁,及許陳告。 宣和六年,朝廷又一次強調,帶刃的傢伙,一概不許使用。朝廷建議說,在祭祀活動中需要儀仗的時候,可以用木頭做成兵器形狀,貼上錫紙冒充一下。被史書中的刀光劍影嚇破了膽的宋代皇帝對武器的提防,已經到了神經過敏的程度。

這段腦補簡直是蛇精病。
引蘇軾《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今河朔西路被邊州軍,自澶淵講和以來,百姓自相團結,為弓箭社。不論家業高下,戶出一人……帶弓而鋤,佩劍而樵,出入山坂,飲食長技與北虜同」

宋代的基本政治設計,大幅度地改變了中國人的性格
中國人歷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場為榮。宋代民間流行的俗語是: 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 。……宋代男人開始失去了尚武精神,他們沉醉在案頭書牘之中,在日復一日的淺吟低唱中把流光送走。他們的體質越來越差,性格也越來越細膩。重文輕武之習既成,於是武事廢墜,民氣柔靡 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溫溫如菩薩,敢敢如馴羊。

歷代百姓從來就沒有以當兵為榮的。
大唐貞觀年間,百姓就已經恥於當兵了,甚至不惜自殘身體躲避兵役,將殘疾的手足稱之為「福手、福足」——「府兵為人所賤,百姓恥之,至蒸熨手足以避其役」

理學的興起,也直接導致了中國以後八百年逐漸落後

刨掉後面的廢話,理學興起並被朝廷確立了官方思想,已經要到南宋末年了。那麼怎麼解釋在此之前的靖康之恥、衣冠南渡?朱夫子還有穿越時空,影響過去的能力?


為什麼冷戰中的美國人和冷戰後美國人差距那麼大?

為什麼昭和日本人和平成日本人差距那麼大?

為什麼維多利亞時期英國人和伊麗莎白二世時期英國人差距那麼大?

為什麼拿破崙時期法國人和第三共和國以後法國人差距那麼大?

這些問題和本問題差不多,都是脫離一切客觀條件單純在時間軸上縱向比較幾個孤立的指標。

毫無意義。

事實上,一個政治文化實體的活力和擴張的力度在歷史上的確會有階段性的漲落變化,但這是由一系列條件決定的。

「中國人」並沒有變,只是人能做到的事情變了。每個時代都不缺乏扛起責任的人,但他們面對的擔子是不一樣的。冠軍侯竇憲出塞五千里擊滅匈奴,為漢帝國的軍事勝利史寫下最華麗的篇章;襄敏公王韶拓邊兩千里平定河湟,卻只是將宋政權的戰略窘境略微緩解而已。

」謀事在人(主觀努力),成事在天(客觀約束)「——這是個非常精鍊的唯物主義歷史規律總結。

和我前頭列舉的四個例子的落差來看,漢唐精神在宋以後雖然也有所衰退,至少「速度「(=衰退幅度/時間跨度)沒那麼誇張。你就比方說日本吧。。。平成元年不過25年前呢。。。


一句話,在對外擴張與融合方面,唐代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若要達到比唐更成功的擴張與融合,需要華夏系統對周邊民族有更深刻的理解,需要華夏系統對周邊民族實行更直接的統治。
唐代任命周邊民族為都督府已經是一種直接統治,但那還不夠。中央政府必須擁有介入周邊部落制民族的部落事務的內部的能力。但這超過了中國當時的能力範圍。
歷史是不進則退。唐朝撞在了瓶頸上,結果就是中國徹底失去對周邊民族的控制。晚唐的武功要比宋明差的多。所以題主的觀點是不成立的。
宋代從頭到尾都在消化唐的失敗。到了明朝,中國才逐漸又碰到了唐的瓶頸。而突破了瓶頸的則是清。
清絕不是每戰必敗的。清代不僅在疆土上基本恢復了漢唐,重新控制西域,更重要的是,清的控制是超越漢唐的直接控制。清可以直接介入蒙藏民族的內部事務,這是漢唐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這和清本身的少數民族特質有關。
至於每戰必敗,那是西方人來了,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和漢唐沒有可比性。
題主你的問題在於對歷史一概而論,得出一個過分簡單化的理論概念,而對歷史的具體內容了解太少。


首先,用漢人這個概念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北方異族統治區也有很多漢人活躍存在。故而,其實問題針對的是法統上漢人統治的「中原王朝」而已。。

我個人的觀點是在「組織力」上,當然組織力的依託是組織形成和社會生態,宋以後游牧民族統治的帝國與中原王朝在組織力上的對比發生改變。

東亞是個較為封閉的文明區,而這個文明區好玩在於,主體國家往往形成二元結構,即秦漢時代定下基本盤的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區一直在部族戰爭中分分合合的游牧族群,而在封閉系統中,這種二元結構註定了雙方的衝突是整體性的,長期的,包括生產力和軍事的鬥爭,而雙方都必須保證自己取得對抗優勢才能保證長期存續,這種對抗的烈度並不比西亞-歐洲文明圈的對抗弱,甚至由於參與者數量少,二元結構的衝突尖銳,反而更為誇張,很多時候是一個「贏者通吃」的局面,北方游牧帝國如果發生被中原帝國打擊過大,發生大規模部族崩盤,就不得不西遷或被後來漁獵/游牧族兼并;而中原王朝如果出現類似情況,就是漢人法統的丟失。而這種對抗是整個東亞封閉文明圈的歷史主旋律,而好玩的就在於,中原王朝是一個農業文明,而體量龐大的農業文明的組織系統是由內向外的,中間部分的執行力到邊界就會出現衰減,而邊界正好在於法統上漢文明的邊緣,也就是北方游牧區,農業帝國可以短暫統治這裡,但是由於氣候,以及地理原因,農業生產無法在這裡大規模開展,文化上也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故而這就是我們的統治邊界。而早期,秦漢定基本盤時候,與北方部族的衝突(主要是匈奴),實質上呈現於這麼一種情況,北方游牧族生存模式和生產方式,決定了大部分游牧民族的子民都是天生戰士,組織形式也註定了他們可以快速形成相對堅固的戰鬥力,生產時代的人口分布零散,但由於馬匹馴服使得可以快速聚集,並形成早期冷兵器時代戰鬥力強大的騎射兵種。而這種狀況下,中原王朝很多時候都形成劣勢,但是為什麼中原王朝往往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在於農業文明強大的組織能力,一個作為大體量的農業文明,從皇權-貴族,士族-地紳階級-市民階級的精密古典統治機器,帝國式的經濟產出和自組織能力,使得中原王朝在長期衝突中相對於鬆散的游牧帝國組織力佔據優勢,一旦游牧民族的進攻鋒芒被擋住,中原王朝可以爆發最大組織能力的反攻。。

但是在唐宋變革時期,這個問題有了變化,首先是唐宋交接期中原王朝社會結構的變化。當然「唐宋變革論」的學派之爭很多,這裡姑且引用一派(日本學派)的觀點,僅作說明:

一、唐代門閥士族地主仍占統治地位,推行部曲佃客生產制,唐宋之際,衍變為官戶統治和客戶佃農生產制。
二、唐代是中世封建社會,佃戶被束縛在土地上,宋代開始「近世」,佃戶與地主是合作的經濟關係。
三、漢唐間是奴隸生產制,宋代開始確立中世莊園制。
四,底層宗族勢力讓位於公權力和自組織。

此時中原王朝內政上出現變遷,近世莊園經濟的展開,這使得兩宋在經濟生產上都處於相對優勢的地位,並且開始積累廣大的民富,但是呢由於皇權不限制土地兼并,使得民間莊園主自己得到了豐厚的生產利收,但是在國家層面在財政的組織力其實沒有太多提高。


但是游牧民族就取得了變革性的成果,當然這個嚴格而言從南北朝就開始了,但是兩宋時代的游牧帝國做得更為全面,體量也更為龐大。也就是游牧帝國的組織形式開始偏向中原王朝的模式,開始形成統一化,高度集中,生產階梯有序的王朝形式,從社會生態中權力結構和選拔體系等等全面進行了王朝化改革。以遼國為例,行政體系完全照搬中原王朝,道、府(州)、縣三級。共有5京、6府,156州、軍、城,309縣,五京制度如唐(
至德二年 )一般,不過主要是由於軍事擴張,為控制因戰爭獲的土地而設置的,或是因為爭奪一地而設置的前進基地。但是遼國的生產力依然是較為低下,故而南證幾乎是經濟因素決定的國策,延續至後來的北方王朝。但是組織力,無論是帝國的社會結構,還是兵源的動員能力,軍事的武力建成,以及後備經濟實力的體量,已經不是以往的游牧族群可以比的了。。當然,中原王朝在生產力上依然保持著優勢。

當時這種組織力對比以及不是秦漢基本盤時期的對比了,這種組織力對比發生了很顯著的變化,游牧民族開始組織王朝,並且形成大體量的帝國,這種組織力的變革,與中原王朝的對比,劣勢是大大縮小了。。故而情況就不太一樣了,中原王朝在軍事上就完全可能打不過了。。

個人意見供參考。。


請講一講沒有馬鐙的重騎兵是怎麼作戰? @jo jo


1:養馬之地的丟失,導致騎兵這一冷兵器時代的王牌軍中難以強大。
2:政治的變化,唐以前是皇帝與門閥大族共天下,而門閥大族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門客私兵,對抗外族有優勢。宋以後經過五代之亂與士大夫共天下,一起打擊門閥大族和武夫。
但是宋明的軍隊可是當時武力第一的軍隊,弱宋這種說法就是瞎扯,按戰勝率來算宋明軍隊遠超盛唐。可是沒有機動力量就難以擴大戰果,不得不防守。
至於明清之交,只能說上天對明朝太不公,滿人太過幸運,得國太易,充滿偶然性。而且明不是被滿人滅亡的,也不是敗在軍事上,李自成好幾次差點被剿滅,如果農民起義軍被殲滅,滿人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明朝是被農民造反、天災、文臣集團、崇禎的偏激性格共同葬送的 。八旗造反幾十年也只不過在關外和朝鮮晃悠。歷史就是這麼詭吊,誰能想到已經進入北京城的大順會被滿人摘了桃子?清初滿人一直不認為自己能做的了天下,要不然也不會有東北不準移民的政策 。
別扯什麼血統不純的鬼話,漢族的父系血統遍觀寰宇民族都是最純的。你以為姓氏和宗族是用來幹什麼的?


戰國時代的中國和歐洲一樣,小國林立,各國為了生存而競爭,必然尚武開明,實事求是。之後大一統的政治演變,為了維護中央的權威,追求政治的穩定,逐漸削弱個體,限制人身和思想的自由。兩千年下來,漢人就成了明清那個慫樣。不說真話,不說人話,武將怕死,文官愛財,男的弱不禁風,女的裹小腳。因為環境選擇這樣的人,愛財的文官雖然貪污,但是對自己的財源卻盡心儘力,怕死的武將雖然打仗不行,卻聽話不會造反,順民除了吃飯睡覺,傳宗接代,與植物無異,卻也就造成了中國政治的穩定。如果沒有洋人打上門來,證明了中國這一套的sb,這些都還是文明成就。君不見今天還有人鼓吹清朝政治是封建社會的頂峰,什麼宦官,外戚,藩鎮,皇子,邊患,文人,遊俠,商賈,布衣,一一馴服,以至於手握重兵的大臣,也要聽任沒文化的孤兒寡婦擺布。


其實你自己說出來了,恰恰就在於失去了幽雲十六州使宋朝舉全國之力卻打不過的。

其實就在五代時期還是可以守住幽州,
比如晉大敗契丹軍。
雖然這是基於偷襲和遼軍相對後期的實力的還是表較弱的。

下面是大敗契丹軍的例子:《門頭溝文物志》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五代後梁貞明三年(917),契丹軍進攻幽州地區,車馬營帳遍布山野平原。契丹軍以精兵圍攻幽州孤城。時任盧龍節度使的守將周德威派人突圍,急報遠在黃河的晉王李存勗。當時李存勗部主力正與後梁大軍對峙,只能陸續抽調7萬人,交由李嗣源赴援。當時幽州平原地區己被契丹軍佔領,李嗣源等人決定會兵易州(今河北淶水、易縣),經唐末劉仁恭所修玉河大道北行。

晉軍渡拒馬河,越大房嶺,進入玉河縣境(今屬門頭溝區)。李嗣源與養子李從坷帶領3000騎兵走山澗河谷大路,大隊人馬分別從兩側山上小路跟進。晉軍越大寒嶺進人清水河澗谷,契丹軍在谷口阻擊。李嗣源父子奮力衝殺,沿澗子溝抵達王平口,又突破契丹守衛,順玉河大道下行到門頭溝大峪山口

此時桑乾河兩岸駐紮有1萬多契丹軍,堵住谷口使晉軍無法渡河。李嗣源率100餘騎兵沖向對方陣中,殺死酋長1人,又活捉其主帥,契丹軍大亂。晉兵乘機從大峪口衝出。晉軍步兵砍伐大樹枝杈,環插成寨,老弱兵在山谷中燃起大堆山草,又拖曳樹枝奔跑,煙塵滾滾,使對方不辨實力。李嗣源帶領主力衝殺渡河,契丹兵潰不成軍,丟棄牛馬、營帳、氈車無數,從古北口逃回。幽州解圍。
································································
根據上面的例子我們看到,之所以晉軍能打敗契丹,雖然主要是把契丹軍嚇走的,但是還是很牛逼的。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步兵的在平原上很難抵擋得住騎兵的強大衝擊,所以文中反覆提到了,走山路,山路騎兵進不去,所以能很有效的快速進軍,而到了谷口的時候,用騎兵衝擊騎兵,利用本身騎兵沖個口子出來。山口出來後還是害怕騎兵,於是砍伐大樹枝杈,環插成寨,阻止騎兵衝進大寨。

勝利的最重要的一點,晉軍是防守救援的。只要衝進城裡,騎兵基本就廢了。
但是宋軍是攻城的,他始終面臨騎兵衝擊,但是他打不過騎兵,所以他跪了。
————————————————————————————————————————
再看看漢唐,一個是高祖的白登被圍。舉全國之力打不過匈奴,最後許下和親才得以逃跑對不對?
看看唐朝初期,東突厥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頃其全部人馬入侵唐朝這件事,簡直就是秋風掃落葉對不對?
後來為什麼他們都稱霸了?因為他們都有騎兵了,都有足夠強大的騎兵了
而他們的騎兵是沖著大草原去的!!!!!!!!!!!
我們說了騎兵攻城是不行的,沒用,衝擊不了城池。可是漢唐不用衝擊城市啊!

但是尼瑪出身步兵的宋朝一沒有騎兵 二沒有地利,幽雲在契丹人手裡啊摔!

(╯" - ")╯︵ ┻━┻
┬─┬ ノ( " - "ノ) {擺好擺好)
(再他媽的掀一次} (╯°Д°)╯︵ ┻━┻

綜上,單從幽雲十六周不能收復來看,看不出整體不如漢唐。或者說只能看出沒戰力沒騎兵,而且攻城難度太大。罪魁禍首就是石敬瑭,從此中原步兵只能直接面對大騎兵軍團的直接衝擊,風水輪流轉,突厥和匈奴的遭遇重現而已。
————————————————————————————————————
再補充:早期的明軍很強的,朱棣追北元追到捕魚兒海是貝爾湖。就是說當時明朝的疆土已經擴張到了古蒙古以北,沒有必要再繼續擴張了。漢看似強大,實際上土地很小的,所謂匈奴不能南下牧馬,還有一個原因在於人家在現在蒙古附近牧馬也能過活,所以沒必要拚命。明朝把人家已經趕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深入大漠無水無糧,又不能南水北調,要之何用?明朝的戰鬥力真的在當時是全世界最一流的強國,平越南,打日本,鄭和下個西洋還把人家國王抓回來了。所謂不如強漢,只能說,以前的匈奴太弱了,而遼金清變強了,這一點一樓已經說的很好了。
就像你玩文明這款遊戲一樣,當外藩變強,你不在是玩酋長級的難度,而對手又擁有比你強大的軍事技術時,華夏就顯得弱了。


漢唐面對的是一片空曠的肥沃的土地。
宋朝在兩湖開發之後就沒有什麼宜居的地盤了。
擴張的成本與收益不同,時代精神也不同。
漢朝的農民的生活水平遠高於明清。而過了宋朝,人口破億,擴張被地理邊界阻擋,在技術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收集的負熵變成常數,人口增長到環境可承載的上限,種內鬥爭加劇。諸如殘忍狡詐之類的特性就出來了。這就是淑娟阿姨所說的費拉民族的特點。
當然,地球也不過是一個放大版的古典中國而已。新世紀的人類,對比著上世紀60年代的人類,簡直就是廢物嘛,繼續狂歡吧。


唐朝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分界點,之前是貴族、門閥、世家等大貴族體制,隋唐開科舉,之後科舉制打破了豪門的政治壟斷,形成了一種中國特色的士紳體制~~~可以說漢唐和漢唐之後的中國,確實是兩種體制。。。
此外就是馬政,漢隋唐三朝時期,中原王朝的馬政制度以及落實情況都很不錯,可是宋朝人玩脫了,明朝也只是前期落實了下去~
馬政一直就是苦政,自宋開始難以落實,應該也是與科舉之後的士紳興起有關……


真的很喜歡這個問題,跟我曾經的工作有些八杆子能打到的聯繫,上面霍老爺和JOJO兄已經有了很好的答案,我的想法跟他們稍有出入。


實際上我們每一個對中國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發出類似的疑問,講中華、或者說狹義上的漢人政權的衰退,總是感到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其中的原因絕對是多方面的,但就我受到的教育和看到的資料來看,文化(內因)與科技(外因)起的作用都是絕對性的。

先說外因。


從軍事技術角度講,戰略由戰術實現,戰術由主戰兵器決定,如大炮機槍催生散兵線,坦克與攻擊機催生德軍閃電戰與蘇軍大縱深理論,核武引出核平衡、代理人局部戰爭。從這點出發,我認為,中原帝國的衰退(其實說的是漢民族),是從漢末開始的;其中的原因,是馬鞍和雙邊馬蹬出現極大的釋放了騎兵戰力,使其真正成為戰場的主宰。在武器的發展上,騎兵的意義絕對是劃時代的。馬鞍、高橋馬鞍,單邊馬蹬、雙邊馬蹬,皮履、馬蹄鐵,遊騎兵,重騎兵,蒙古的弓騎兵,滿洲的龍騎兵,除了現代騎兵集群衝鋒外,這些騎兵科技在接下來的千餘時間裡不斷地在中華大地上被點亮。騎兵對步兵有先天的剋制,就在於其有戰場和交戰時間的選擇權利,在於其有短期補給的優勢,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除了以騎制騎,它唯一的剋制方式就是大規模的遠程火力投送(弓、弩陣,機槍,榴炮),而這在工業化之前幾乎無解。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次純步兵部隊能殲滅騎兵部隊,有的只是擊退,所謂「勝是小勝、敗是大敗」。


騎兵發展的關鍵節點就在漢朝。有人說過,國皆因弱亡,獨漢以強亡。兩漢期間,中央政權對外進行不斷擴張,就北方而言,大部分的部族都有被漢征服的歷史,那些護X校尉、護X中郎將就是明證,而軍事的征服同時也是技術的擴散。漢武帝時期,所謂「一漢當五胡」,在於秦漢時期的弩具有強大的戰力,李陵五千人,能在十餘萬匈奴騎兵的包圍下且戰且退,也說明當時騎兵的衝擊力並不強。而從漢末之後,這種以步抗騎的戰例就再也沒有了。即便明朝秦良玉四川白桿兵出擊遼東,雖然排方陣使後金的龍騎兵束手無策,但仍被後來調來的大炮轟開陣形,再以騎兵衝鋒殲滅,這也說明純步兵對抗騎兵根本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力,就是不用大炮也得被拖死。


而從地理上看,中國的產馬地主要是北方(大青山以北至河套)和西北(河西走廊,今山丹馬場所在),在少數民族已掌握騎兵技術的條件下,中原政權如果不能控制兩北,基本就是被游牧民族壓著打。在蒙古時代,馬蹄鐵的應用更擴大了這一優勢。


趙武靈王胡服,騎兵開始大規模進入戰爭。到了漢末,長年內戰加傷寒病流行,人口損失巨大,魏國人口僅430萬(?資料出處忘了),蜀亡時97萬,吳230萬,加上晉的「八王之亂」,出現了「關中百萬,夷狄居半」的現象,表明少數民族在北方已經獲得了一定的人口優勢。而五胡的領導人,大多數都是漢化的胡人、貴族質子(劉淵、石虎),本就有一定的文明加權,戰術上並不是弱者,就在這一時期,形成了騎兵對步兵的壓制。


其後只是發展。南北朝時間,北魏出現了大規模的重騎兵(具裝),南朝在北朝騎兵的壓力下,爭不到中原霸權,只能在如關中那樣的邊角上作些小動作;隋唐雖漢化,但實際是鮮卑人的延續,安史之後,西北歸吐蕃,北方歸契丹,中央政權少了軍事力量的支持,再也無力壓制地方藩鎮;自唐以下,能控制產馬地的漢族中央政權僅有一個明朝,而明朝在前期確實也幹得不錯,永樂大帝「五犁虜庭」,萬曆「三大征」,但隨著中央政權對遼鎮的壓制,地方上的馬戶叛亂,明也站到了挨打的位置。

明的滅亡,我覺得是歷史上最不可解的,不僅在於遼鎮的瓦解和西北產馬區小冰河時期的大旱,天災人禍制度人性,它負面全部湊齊,好處沒一點沾邊,說老天讓它滅亡一點不冤。


而當機槍、火炮大規模應用戰場之後,民國北洋徐樹錚一個混成旅加幾個守備營就能平定蒙古。


以上是軍事技術。


至於內因,文化內核上的原因也有很多,如理學興起等,但有一點,所有文化特徵都是對當時社會環境的適應,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就如漢武帝搞專制,就出現「天人感應」那一套;南宋被打得滿頭包,就返過身逼著女人裹小腳。積極向上的民族性格變得中庸保守,實際也是超穩定的地主經濟的自我調整,春秋戰國的雄風再也沒有了。


文化上了解不多,不獻醜了。


我覺得有三點很關鍵:
一、農耕。漢族以北征南,農耕在社會中的比重越來越重要。農耕的定居生活對社會的影響是深刻並且深遠的,包括不限於蛋白質攝入不足、耐力的重要性超過了爆發力、定居後無法直接成為戰鬥力(游牧民族有馬匹等上馬就是戰士)、減少了內鬥(好處是沒內耗缺點是面對外族入侵就是肉雞了),馬匹的失去。一個很簡單的諺語是窮山惡水出刁民,就是因為艱苦的環境更容易淘汰老弱病殘,唯有強壯者才可以生存,這就是自然的選擇。是故極北苦寒之地,多為蠻族。而優渥的生活就慢慢的腐蝕了民族的精神,入關的八旗和清末的綠營幾乎讓人不認為是一個民族的了。
二、朝廷壓制民間尚武精神。唐朝滅亡於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其源頭就是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全民尚武,關鍵時刻百萬大軍直接上洛無可抵擋。故有宋以來,朝廷吸取前代教訓將兵分離,以文馭武,以文治教化統治了原本社會中的尚武之風,使民不知兵以便統治,拆除鄔堡解除民間武裝,只有邊關戰鬥力不減,然則九邊一旦失守敵寇入得內地就是糜爛一道…
三、兵制的變化。這點說起來很麻煩,古代由兵農合一制、全民皆兵制、徵兵制、軍戶制、團結兵制、民兵制、募兵制、衛所制的沿革,很難講得清。秦國以耕戰而壓服六國混元宇內,及至衛所兵屯田制兵員幾乎淪為將官的佃戶,實在是讓人嘆息一聲自斷臂膀。並且唐朝以及之前門閥世家,有其私兵鄉勇,但是隨著中央集權的進展最後都被統納,這樣雖然確實增加了整體戰鬥力,但是一旦正規軍失敗則幾乎難以挽回,缺乏完備的後備軍制度。


藍玉打到捕魚兒海,成祖六掃漠北這些歷史都被你吃了?


「為什麼漢唐之前的漢人和漢唐之後的漢人表現差別會這麼大?」
知乎名言:一切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的問題都是耍流氓。
——————————————————————————————————————
上面都在一本道,這問題我來答。
表現確實有差別,但絕對沒有題主以為的那麼大。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中國的歷史不是早期一群傲慢的西方史學家宣稱的:歷史停滯論。
黃宗羲說:「夫古今之變,至秦而一盡,至元而又一盡,經此二盡之後,古聖王之所惻隱愛人而經營者蕩然無具。」王夫之說:「二漢、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則舉黃帝、堯、舜以來道法相傳之天下而亡之也。」

春秋戰國,秦制確立,這是一大變。由周制到秦制,由封建到帝國。

唐宋之際,這中間有一個承前啟後的變革。至於宋亡之後,則又是一劇變。

日本與歐美的漢學家普遍認為,唐代是中世紀的黃昏,而宋朝則是「現代的拂曉時辰」。
貴族的消亡,推演著一個平民化社會的來臨。宋代之前,政治幾乎為貴族壟斷,唐代雖有科舉制,但借科舉晉身的平民官僚,寥寥可數。宋代情勢一變,取士不問世家,「升入政治上層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無古代封建貴族及門第傳統的遺存」(錢穆語)。
整個社會的結構性轉換,以及商品經濟的深入展開,也讓宋朝的社會風氣出現巨大嬗變——人們不憚於言利,「凡人情莫不欲富,至於農人、商賈、百工之家,莫不晝夜營度,以求其利」。追逐財富成為理所當然之事。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大行其道,這種功利化世態乃是資本主義時代開始來臨的一般社會景象,不管是兩宋、晚明,還是近代的西歐城市,莫不如此。

現在排名第一的答案從游牧民族的作戰馬匹的變化來解釋,那麼這裡就有一個矛盾了,唐宋相隔並不長,那麼外部游牧民族究竟經歷了什麼變化,而且還是和唐宋同步的變化,致使中國一邁入宋代,他們就強大了?偶然事件不要太多。所以這問題只能從內部來解釋。

風氣變了。
華夏文明造極於趙宋。到了這個時候,中國更多的偏向於經濟、文化乃至於民用科技,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但還沒達到需要利用武力開拓市場的程度就發生了「文明的中斷」,這種中斷直到晚明都沒能達到先前的高度,哪怕世界學術界認為晚明時期中國的文明仍然領先於同時代其他文明。
另外,明朝初期其實也是在開歷史倒車,但陰差陽錯的,到了晚明倒也很亮眼。至於題主說的明亡,那是亡於民變,沒有李自成,20萬建州女真能不被收拾?這在明史學界基本是共識了。
至於排名第一的答案搬出個什麼軍事科技樹。什麼狩獵漁牧,不知滿清的軍事科技哪來的........

所以總的來說,軍事上,在結果上確實沒有漢唐那麼亮眼。但明朝建立後,蒙古政權可是沒亡的,它還一直在長城以外杵著呢。之後,現在那個高票答案所說的變強了的游牧軍隊被明朝瓦解滅亡了,並且給明朝打工。所以軍事成果確實有差距,但差距並沒有題主想像的那麼大。
至於存在的那點差距呢,用來搞經濟、搞文化、搞思想建設了,當然,還有民用科技,另外,明朝有發展軍事科技。
——————————————題外話分割線——————————————————————
要說漢人表現的大變化,還是清朝前後。
滿清之前,君臣文化,滿清之後,主奴文化。
我們都知道魯迅一直在批判奴才文化,不知為什麼,宣傳機器好像特意把他對滿清的批判給淡化了..........


實際上是國家激勵制度和統治風格的變遷所致,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某種程度上說的就是這個問題(這裡先不說宋朝)。

讀《坐天下》:其實中國人原本不是這樣的

最近在看張宏傑先生的書,頗有些感觸。

看張先生的書猶如看一本報告文學,有時會冷不丁地跳出一個冷幽默,大大提升閱讀快感。但缺點也有,最大的問題是分析模式太簡單。

有些人總覺得漢唐時代的中國人與明清現代的中國人不一樣,這其實就是國民性問題。

國民性是怎麼形成的?是最高領導人「教化」出來的。尤其是那些敢於且擅長做思想工作的領導人,或暴力逼迫,或文藝熏陶,或禮儀誘導,多管齊下,久而久之,國民心理狀態便會隨之發生巨變。

中國人這數百年來的思維習慣、行動模式,也就是題主和許多人所說的國民性,與兩個人關係巨大。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一個是乾隆帝弘曆。這兩個人在位時間加起來近百年,在整合大一統帝國過程中,將權力的觸角伸到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將「教化」事業做到了人類歷史的極致。

這兩人的教化事業頗有一些共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毫無原則地鼓吹君權至上。在《春秋公羊傳》中,天子為一種爵位;在《孟子》中,君權也不是不分好歹就要全力擁護的。但這兩位從歷史的思想庫中專門抽出若干鼓吹君權至上的信條,然後強制性地將毒灌輸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頭腦中。

將儒家思想庸俗化,摧殘士人人格尊嚴,嚴防有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的大臣。這在張的書中有觸目驚心地描寫。

用恐怖政策對付文人的異見。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很正常吧,偶爾有不滿的情緒很正常吧,但這兩位不但絕對不允許,只要稍有思想苗頭可能就要你的命。

用戲劇、評書等形式將忠孝節義思想刻入到普通民眾思想深處。這在張的書中有專門的描寫。

隱居不仕就是對朝廷不滿,輕則訓斥,重則殺頭。

總之,就是要你安安分分地做一個工具,做一個只會順從的奴才,而且是一個有一定道德水準的奴才,以吏為師,老老實實,絕對不允許獨立思考和政府不一致。

極端自私、極端勤勞、極端從眾,缺乏社會公義感,對官吏害怕、恭順,同時又有一定的道德水準,這就是朱元璋和乾隆帝馴化出來的標準中國人!

但曾經的中國人並不是這樣的,我們看看光武帝、漢明帝時代的標準中國人是怎樣的。

光武帝、漢明帝的教化事業,與朱元璋和乾隆帝明顯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尊師重道,將儒家學問當作道而非器對待。皇帝帶頭尊崇儒學,禮敬師長。而且這兩人將儒學當作一門天人之際的學問,而不是一種鉗制青年學生思想的工具,結果就是一些儒生甚至修出了某些神通。

對士人頗為尊重,尤重視士人的名節。結果是直臣、能臣很多,大臣和普通讀書人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名節,社會風氣良好。

對隱居不仕者在精神上給予表彰。朝廷會定期不定期地去招隱居者出來做官,造成的社會影響是巨大的,不但激勵了民風,對大眾追名逐利之心也是一種軟約束。

獎勵孝悌,表彰復仇。獎勵孝悌是一直都有的,但鼓勵、表彰復仇,現代人想都不敢想。

允許自由講學

重視軍功。軍功才能封侯。

孝悌、勤勞,重視名節,急公好義,尚武好戰,敢於獨立思考,這是光武帝和漢明帝時代的中國人。

對光武帝和漢明帝的教化,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有過一段精彩的評論,千載以下,讀之仍然發人深省。

「教化,國家之急務也,而俗吏慢之;風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識長慮,然後知其為益之大而收功之遠也。光武遭漢中衰,群雄麋沸,奮起布衣,紹恢前緒,征伐四方,日不暇給,乃能敦尚經術,賓延儒雅,開廣學校,修明禮樂。武功既成,文德 亦洽。繼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臨雍拜老,橫經問道。自公卿、大夫至於郡縣之吏,咸選用經明行修之人,虎賁衛士皆習《孝經》,匈奴子弟亦游大學,是以教立於上,俗成於下。其忠厚清修之士,豈唯取重於縉紳,亦見慕於眾庶。愚鄙污穢之人,豈唯不容於朝廷,亦見棄於鄉里。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及孝和以降,貴戚擅權,嬖倖用事,賞罰無章,賄賂公行,賢愚混淆,是非顛倒,可謂亂矣。然猶綿綿不至於亡者,上則有公卿、大夫袁安、楊震、 李固、杜喬、陳蕃、李膺之徒面引廷爭,用公義以扶其危,下則有布衣之士符融、郭泰、范澇、許邵之流,立私論以救其敗。是以政治雖濁而風俗不衰,至有觸冒斧 鉞,僵仆於前,而忠義奮發,繼起於後,隨踵就戮,視死如歸。夫豈特數子之賢哉,亦光武、明、章之遺化也!當是之時,苟有明君作而振之,則漢氏之祚猶未可量也。」


為什麼幾萬年前的人類和現在的人類差距那麼大?
為什麼那時候的人拿著火把就敢去獵羊,現在人類拿把刀連雞都殺不了?


因為唐末之後,武的道統失傳了,只有文的道統,仔細想想唐末之前還是有軍人出身的武將最後做到相當於宰相的位置,如衛青,郭子儀等,出將入相不是傳說,但是五代十國時軍閥割據混亂,以下克上被發揮到極致,有點兵馬就篡位弒君,所有階層的人都被這些武夫(這些不能算是武人)搞怕了,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也是在這個大前提下發生的,我想當時有點良知的將領們也厭煩這種情況了,所以面對文官集團的這種逼迫也選擇了退讓,從此之後文貴武賤再也沒有改變過,但是他們沒有預料到之後讓文官主導軍隊後產生的後果,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對君王對王朝內部是安穩了,對整個國防卻沒有任何益處。對外戰爭一直處於被動防守,徹底失去了進取精神。武人在整個國內階層中失去了決策地位,只能靠文官來指導戰爭。於是有宋之後形成格局,再被元,清2代草原民族調教了一番,整個民族的精神本質能一樣嗎?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因為自己還有別的事,而且我水平也不及排名前兩位答主,,手機寫起來也麻煩,不過好在我這有幾張截圖,回復一下某位同學的質疑充充數還是可以的。 首先關於@李天陽的回答,@紅茶魔術貓 貓叔在他的回答里早就打過臉了。我這只是補充一點,所謂的「尚武精神」缺失,所謂的中國人失去血性這種狗屁不通的言論,完全是某些人自行腦補的,不多說,直接上論著截圖

至於所謂的重文輕武,當兵的地位低下之類的言論,呵呵,我就納悶了,宋朝軍隊好歹是募兵吧,至少沒有說在法律地位上比編戶低的問題吧,禁軍那就更不用說了,比起老百姓來,恐怕只高不低,那麼我們看看別的朝代啥情況呢?還是上圖吧

嗯?魏晉時期的士兵居然在法律上被置於同百工奴婢的低賤地位上,怎麼沒人說三國時期的人沒尚武精神,重文輕武,瞧不起當兵的呢?中國絕大多數朝代,當大頭兵的,地位就沒高過,我大唐多牛逼啊,武功赫赫是吧?可知「天下惡官職,不過當府兵」的民謠?「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可知為了不當兵,自殘手腳的事?大唐百姓的尚武精神哪裡去了? 哦,對了還得召喚一下那位同學,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召喚的,頭一次用@高梓耀


不能把北方、西域的漢人不算漢人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漢魏洛陽城成為了「絲綢之路」中國境內唯一的都城遺址?
隋唐為什麼要進行郡改州或者州改郡並另設類似於西漢州刺史的監察區劃「道」?
怎樣評價漢武帝劉徹?
項羽不殺劉邦的原因是什麼?

TAG:歷史 | 軍事 | 唐朝(李唐) | 中國古代歷史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