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隋朝為什麼會突然土崩瓦解,有什麼歷史必然性?

隋朝一個一掃亂世陰霾的大一統朝代,其開國皇帝也是一位歷史上評價非常高的賢德君主。為什麼就突然和秦一樣二世而亡呢?


隋和秦很相似,都是大一統朝代,都是表裡強橫暗涌不斷,都是兩代而亡,然而原因卻並不相同,隋亡的主要原因有幾點,下面詳說:


隋亡於門閥
門閥和皇權的鬥爭自東漢以來開始,到兩晉時期尤盛,包括隋唐時期依然是皇族的主要對手。總的來說,隋朝時期門閥勢力是可以影響到皇權的強大。楊堅廢九品,楊廣興科舉,也是和門閥正面對抗的標誌,科舉開闢了寒門的仕途通道,想法是對的,但時機不對,一來,那個時候書籍有限都是內部流轉,普通人根本沒有應試能力,所以即便科舉考試,絕大部分官源還是掌握在門閥手中;二來,新的政治人才還沒有成長,此時楊廣依然勢單力薄。所以從表面上看,科舉制度也拔擢了幾個寒門子弟,但他們其實不過是門閥制度的點綴罷了,權力依然壟斷在門閥手裡。

大隋初建時,雖然門閥勢大,但初建國家的風氣都比較清正,楊廣即位之初,就已經意識到了門閥對國家的危害。那時的楊廣大刀闊斧地革弊納新,但門閥大族們絕不甘心放棄既得的利益,他們把持住朝堂和地方,對於楊廣的種種安邦善政,要麼陽奉陰違,多方掣肘,要麼由重臣們聯手駁回,半強迫楊廣繼續施行對門閥們有利的亂政,很多政令推出後,最後只得尷尬地無疾而終。

時日一長,銳意改革的楊廣終於發現,原來自己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改不動,一切都無能為力。世家大族們聯起手來,連皇帝也沒有辦法與之硬抗。楊廣雖然貴為皇帝,但如果真地一意孤行,損害了整個貴族階層的利益,那他某天就會被一支突然而來的流矢射殺,或死於一杯毒酒,然後重臣們會擁立另一個宗室上位,並期待他給大夥帶來更多的實惠。


隋亡於內亂
這裡的內亂不是農民起義,由於我朝是農民起義起家,所以喜歡誇大農民起義的重要性,而且總是把複雜的朝代興替問題一概牽強地歸結於「民心所向」之類飄渺的原因,農民軍自身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數量再多也是烏合之眾。從古到今,農民階級僅憑自身起義成事者只有朱元璋一例,還是主要依託於民族矛盾的推動力量。

隋末的動亂中,門閥自然是起兵的中堅力量,這裡我們不說隴西門閥,更多說的是家賊,也就是隋朝的各路藩鎮,他們有組織,有良好的後勤,有極強的政治號召力,手下還有各式各樣的人才,是一股完整穩固的政治力量。藩鎮麾下的軍隊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有些還是戍邊的勁卒,戰鬥力甚至比朝廷的野戰軍還強。而且他們熟知朝廷的各種優勢和弱點,選在朝廷最虛弱之時發作,在大隋背上捅下狠狠的一刀。

在隋末的藩鎮中,以王世充、羅藝、李淵三家為最,最終李淵取隋而代。李氏門閥擁有龐大的人脈和半個河東道地盤,太原留守李淵手握關右十三郡的軍隊,是負責國家北部邊防的重臣,隋煬帝委派他在山西一帶防禦突厥。哪料到李淵居然勾結突厥,奉突厥可汗為君,納貢稱臣,進獻美女,然後與突厥合兵一處,聯手入侵,殺向自己的祖國內部。

而江都通守王世充統轄的三萬江淮勁卒原本是大隋最精銳的武裝力量之一,楊廣死後他也擁兵一方,與李唐爭奪天下。

這裡要重點說說羅藝,羅藝麾下的虎賁鐵騎是當時隋帝國野戰能力最強的部隊,雖然人數僅有五千,但戰鬥力極強。這五千具裝騎是由衛王楊爽親手練出來的精兵。隋唐時最重門第,羅藝出身寒微,楊廣破例一手把他從軍中提拔起來,一直將羅藝視為心腹,在楊爽死後又把這大隋最精銳的五千重甲騎兵交給他,封他為虎賁將軍,更在財力和許可權上給羅藝大開後門,造成了羅藝勢力的迅速壯大。楊廣將這五千虎賁作為自己的王牌部隊,用這支兵馬威懾東塞諸胡,從來不肯輕易調動,就連三次討伐高句麗的關鍵性戰役都沒有捨得讓其隨行。

隋末楊廣欲調羅藝鎮壓時,羅藝異心已起決意要逐鹿中原,所以擁兵割據一方,不聽號令,以提防高句麗趁虛而入為名,把柳城、燕、遼東這臨近三郡全部收歸囊中。

一套具裝甲騎需要配備兩到三匹戰馬,還需要有大量的馬夫、獸醫隨軍,所以羅藝的這五千具裝騎耗費極大。羅藝與朝廷反目後,沒有了朝廷援給,為了養活這支鐵騎,把幽州治下颳得民不聊生,賦稅是其它地方的雙倍,不斷有傾家蕩產的百姓逃到它處,在群雄割據的亂世中,治下的人口即意味著兵源和稅收,各路諸侯之間交手,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削減對方治下的人口數量。羅藝所在的幽州地區比較貧瘠,供養具裝騎難度很大,最終令羅藝陷入了經濟、民心、人口之間的惡性循環,這也是他擁有天下至銳的具裝騎卻無法攻取天下,最終只能投入李淵麾下的主要原因。不過羅藝歸唐之後押寶李建成,為了表忠,羅藝專門對李世民倨傲無禮,還多次與李世民發生衝突,二人矛盾很深。玄武門之變後羅藝便在貞觀初年打著為舊主復仇的旗號起兵造反。兵敗之後,羅藝投奔突厥避難,途中被從人斬殺,當然這是後話了。

另一個要說的是楊玄感,隋末造反爭天下的不計其數,但楊玄感此次的叛亂卻是僅次於後來李淵造反的致命一擊。

楊玄感當時位高權重,因為楊廣猜忌過楊素,隨即叛變,楊素的門生故舊遍布朝堂,楊玄感在帝國的政治高層擁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力。這樣一個根深勢大的重量級人物起兵反叛,為其它高門大閥取楊家而代之立下了榜樣。

最後說的是宇文家,正是他們的反叛給楊廣的生命划上了句號。《資治通鑒》中宇文智及話「主上雖無道,威令尚行,卿等亡去,正如竇賢取死耳」。可以看出,楊廣當時在全國仍然有很強的威望和號召力,大部分官員和軍隊仍然對其效忠,他仍有對大部分各地將領發號施令,並制裁逃亡將士的能力。

在隋末河南大亂後,楊廣久留揚州而不北歸長安,並非如那些醜化他的宣傳中所述,是自欺欺人地逃避,一心在揚州混吃等死,爽最後幾年。楊廣的想法非常清楚,他此時已經對剿平北方的叛匪失去了把握,北方的局勢太險惡了,突厥、高句麗、李淵、羅藝,還有不計其數的農民軍,個個都對洛陽形成威脅,與其在虎口戰戰兢兢,倒不如乾脆駐蹕到比較安全的江都,這樣萬一北方的局面完全失控,還能像憑藉長江天險在江南保聚半壁江山,穩紮穩打,割據江東一隅。可惜一場意料之外的兵變打破了楊廣的如意算盤,宇文化及揚州兵變,大隋沒有亡於外敵和農民軍,卻毀於蕭牆之禍。煌煌大隋,竟然兩世而終,著實令人嘆惋。

至於之後宇文化及擁立煬帝之侄楊浩即位,鎮守河南的越王楊侗便在王世充等擁立下於洛陽稱帝,招瓦崗叛軍首腦李密為太尉,討伐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敗於河南黎陽,於是毒殺楊浩,自立為帝,過了一把皇帝癮,不久後兵敗被殺。這也是後話了。

隋亡於宗教
這個禍根是楊堅埋下的,楊堅繼承了北周的統治後就改變了周武帝宇文邕毀滅佛法的政策,而以佛教作為鞏固期統治權的方針之一。

他首先下令修復毀廢的寺院,允許人們出家,又令每戶出錢營造經像,京師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諸大都邑由官家繕寫一切經,分別收藏在寺院及秘閣之內,從而天下風從,民間的佛經比儒家的六經多到很多倍(見《隋書.經籍志》)。可以說楊堅一生致力於佛教的傳播,僅僅是開皇十年時期,他所建立的寺院共有三千七百九十二所(《辯正論》卷三),在那時和尚算是一個超級吃香的職業了。

楊廣時期,維繫佛教寺院等支出已經接近於洛陽工程+運河工程的支出了,當然,這只是原因中的一個。

隋亡於人口
古代土地承載都有一個極限,我們可以看看一組令人深思的數據:

文景之治(人口1400萬)、光武中興(2100萬)、太康之治(1600萬)、貞觀之治(1300萬)
秦末大亂(4000萬)、綠林赤眉之亂(6000萬)、黃巾之亂(5600萬)、隋末大亂(4600萬)

以隋朝為例,人口的數量已經決定了大隋的滅亡不過是時間問題。大運河和三征高句麗勞民傷財不過是加速了它的滅亡而已。沒有犯這些錯誤,或許4600萬人口時百姓還能支撐,大隋還能再挺上幾十年,等人口增長到五千六百萬再亡國。王莽時代的大騷亂,被史書解讀為王莽暴政,卻無人提及:漢末百姓的人均耕地,已經不及漢初百姓的五分之一,沒有人可以在王莽的時代,做得比王莽更好。光武帝上台時,王莽無法逾越的那座人口高峰在漫長的戰爭中早已消失。光武帝統一全國時,他的人口背景,又重新回到了文景之治前的水平,於是換成任何智力正常的人做了君主,都可以做出光武中興的政績。

貞觀之治也是一樣的道理,唐帝國只剩下不足300萬戶口,總人口已不及隋煬帝年間的四分之一,因為人均土地的增加,讓原本失去土地的百姓重新得到了生活必須的生產資料,人均耕地大幅上升,對勞動力更是產生迫切需求。而且新朝初建,前朝的土地兼并被一掃而空,資源被相對平均分配,也是人均土地增長的重要原因。之後就是和平年底,人口大幅攀升,其實到了李淵統治末期,社會就已經安定了,而在貞觀八年的所謂盛世,也無非就是人口增長,百姓大多能吃上飽飯而已。


總結
煌煌大隋,竟然在正值鼎盛時突然崩塌,兩世而終,更在崩塌過程中造成戰亂不絕,百姓流離失所,人口折損千萬以上,這幕悲劇其實是各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當時的隋朝建立不過幾十年,之前歷經了南北朝時期的多年戰亂,各民族混雜,而且很多領土都是剛從平滅南陳、北齊所得,所以百姓的國家意識和愛國情節還並不濃重。加上楊堅是篡位得國,他和楊廣所施的一些政策又觸及了很多大貴族的利益,就更讓許多勢力心懷異志,只不過隱忍而不敢發而已,後來的宇文化及謀逆弒君便屬此例。當時表面看似強盛的大隋朝,私底下其實暗流涌動,根基談不上十分穩固。楊堅交到楊廣手中的,本就是一個隱患重重的帝國。

不過在楊堅和楊廣執政初期的種種善政之下,隋初一片欣欣向榮景象,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的凝聚力和百姓的認同感也大為增強。但開國之初的飛速發展很快就到達了瓶頸期,進步速度開始減慢,而人口的迅速增長又造成了人均耕地不足,而門閥大族們日甚一日地兼并土地,更讓很多人徹底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社會矛盾漸漸尖銳。而權貴門閥們也漸漸失去了剛建國時的樸素與自律,開始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政令,利用捐稅盤剝百姓,導致民間壓力日重,進一步加劇了底層人民的不滿情緒。

部分觀點參考:
《資治通鑒》
《五代史略》陶懋炳
《江南》酒徒
《一本書知曉隋朝》


得國太快,人口太多,隋煬帝和隋文帝的性格缺陷被這種波段優勢快速放大——


屢戰而民疲,屢勝而主驕,以驕主馭疲民,未有不亡者也——這句話適合夫差,齊閔王,苻堅,隋煬帝。


首先我認為不是:

  1. 「門閥」說。 這種觀點聽起來高大上,也就只是聽起來高大上吧。

在答案里,@楊小徹說:

大隋初建時,雖然門閥勢大,但初建國家的風氣都比較清正,楊廣即位之初,就已經意識到了門閥對國家的危害。那時的楊廣大刀闊斧地革弊納新,但門閥大族們絕不甘心放棄既得的利益,他們把持住朝堂和地方,對於楊廣的種種安邦善政,要麼陽奉陰違,多方掣肘,要麼由重臣們聯手駁回,半強迫楊廣繼續施行對門閥們有利的亂政,很多政令推出後,最後只得尷尬地無疾而終。

我想問,您從什麼地方看出來「楊廣即位之初,就已經意識到了門閥對國家的危害」了呢?具體哪些政策觸及門閥的利益?門閥為什麼以及怎麼反對了?他們採取什麼針對性措施反對了?空口無憑,恐怕是沒有說服力的吧。

  • 楊廣處理了某些出身於門閥的人,這沒有錯,但這並不能表明他是針對門閥的,只能表明他是針對某個人的,其目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試想一個中國的殺人犯殺了幾個中國人,他就是針對中國人這個團體嗎?明顯不是嘛。楊廣根本沒有什麼針對整個門閥階層的、令人瞠目結舌的政策。若說他是針對門閥這個團體的,他真的沒有那個自覺性!
  • 科舉制度萌芽於北朝,並非楊堅一拍腦門想出來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非突變。引入考試門閥勢力並不會馬上削弱(見唐朝),因為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壟斷了知識。再者,靠門蔭入仕仍然占統治地位。唐自武德起也採用了科舉制。武則天更是打擊門閥大用科舉之士,請問,他們為什麼沒有滅亡?尤其是武則天,她那樣才叫打擊門閥好吧!而且是硬抗啊,她並沒有死於@楊小徹所謂的什麼毒酒哦!
  • 門閥起兵的原因並不是楊廣的什麼政策觸犯他們的利益,而是因為政治投機:對權力的追逐是超越階級超越門閥的。一旦有機會獲取最高權力,一個人不論是什麼出身,都會鋌而走險。設想天下已經大亂了,你出身好有權有勢,你會不起兵在家坐以待斃?
  • 唐承隋制,重要的改變很少,也是把法律改鬆了點(開皇律-〉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是一個不斷放鬆的過程)。如果隋亡真的是因為楊廣對門閥不好,代表門閥利益的新朝為什麼沒有出現相關政策的反覆?

2.人口太多?

這一點能成為原因的根據在於某種謠傳,謠言說隋朝的人口4600萬,唐玄宗年間的人口也不過如此(5300萬),人口土地的比例達到上線,所以爆發了安史之亂,這個人口該亂了。

Sorry,這一點也不成立。中國古代在土豆紅薯引入之前的人口上線是8000萬。隋文帝實行大索貌閱,嚴格核對人口戶口,人口計數比較准,但唐代隱匿人口的現象十分嚴重,很多人不上戶口,於是統計的數量就少了。據不同的專家估計,安史之亂以前人口8000萬左右。(PS:玄宗天寶年間的人口仍然大幅上漲也有這個登記戶口這個原因,因為收不上稅了李隆基就派宇文融括戶嘛,古人的人口統計這種東西,呵呵。)

那麼原因是什麼呢?非常不幸,還是老一套。(我對必然性的猜測請見後面的第二點)

  1. 過度使用民力。這點不用多說了吧?眾人津津樂道:「隋朝糧食到貞觀年間都沒有吃完」,請問隋朝官府那麼多糧食哪兒來的?還不是從老百姓那兒收來的么。「大索貌閱」,「輸藉之法」使國家對人口和稅收勞役的掌控力非常強。隋煬帝雄才大略不假,但是,對民力的過度使用也是真啊,修洛陽,開運河,三征高句麗,呼呼呼一個接一個。老百姓才不管你是不是雄才大略嘞!非常不幸,楊廣同學作死了。全國盜賊蜂起,各色起義軍風起雲湧,在這個基礎上門閥才能施展啊。正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2. 到必然性了。以下都是我的猜測。自古以來知識分子就有關於政治路;線的討論,有倡導王道的,有倡導霸道的,前者是儒家,後者是法家。其中最有效果的是「儒表法里」,「王霸道雜之」,不管政府倡導的是哪一套,「儒表法里」實際上構成了傳統政治的內核。只行王道,政府的控制力弱,只用霸道,老百姓不滿意。北朝能夠統一南朝,是因為它相對來說是一個更像走霸道的政權:更高效務實的政府,看中軍功和官員實際主政的能力,更嚴苛,在北朝,官僚政治復興了。有學者認為,中古時期官僚政治的復興與胡族的統治特色有關。隋代北周,雖然改漢姓復漢禮,但統治的風格並沒有改變。文帝雖然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政治家,但是他性格高冷,為政嚴苛,尤其是在他統治的後期。楊廣同學的種種作為,也說明他是走霸道之路的。這樣的統治套路,在北朝或在一個小範圍內也許行得通,一旦運用在以漢民族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全國,可能就會有問題。霸道使用過度導致民心喪失,同時也導致儒家士子之心的喪失。隋朝的快速滅亡,體現了霸道政治在長期統治全國上的失敗。所謂胡無百年運,是指文化,也是指統治方式。只有運用了儒家的統治方式,統治才能持久,即便那種方式只是表面裝裝樣子。李唐雖然胡族血統更濃,但在吸取了隋亡教訓後採取王霸道相結合的統治方式。儒生對李世民大吹特吹,給隋煬帝亂潑髒水,其中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他符合了儒生們對王道政治的期許。隋朝的滅亡,體現了霸道政治向儒表法里政治的回歸,同時也體現了統一全國後民族進一步融合的時代特點。

其實,得國太易,未必是好事。蓋原有各階層、利益集團,未遭大破壞,梳理起來麻煩得很。楊堅以外戚而竊權,不服的人多得很,後來雖然滅陳,但在旁人眼裡,滅陳換了誰來也不會太難。和西晉相比,司馬氏的威望是三世經營而來,而伐蜀打破南北平衡,是在司馬氏手裡完成的,其意義過於後來滅吳。楊堅苦心經營,他的朝局穩定非常依賴於民生的穩定富足,上層政治平衡是很脆弱的,幾個兒子都封出去當總管,絕對不是一個長治久安的結構,但楊堅很無奈,蓋家族勢力太弱,象西晉那樣廣樹宗室都沒法做到,只能出此權宜之計。這些問題都需要他的繼任者去解決。但楊廣聰明自用,希望用宏大功業來樹立個人威望,而不是條分縷析的去解決問題,結果下層一亂,上層應機而動,輸的一塌糊塗。


歷史從來就沒有什麼必然性。所謂的必然性不過是先架構一套理論,然後用現象來證實這個理論,這都是十九世紀實證主義的提問方式和思考方式了。過去的不能重現,歷史亦沒有自覺。更多的不是後見之明,而是了解然後同情。如果滅亡是1%,而存在時99%的概率的話,對於歷史來說,這兩者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視頻封面失控的天朝[羅輯思維]No.50視頻


楊廣基建搞太多了……


隋朝突然土崩瓦解,如果非要找歷史必然性的話,那就是,只要皇帝夠殘暴、夠昏,無論前人留下的多麼豐厚的遺產、多麼強大的帝國,都能在幾年內敗壞了。

隋朝與隋煬帝楊廣。隋朝有北周留下的豐厚遺產(龐大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強大國家),本來即將迎來盛世了,但是卻被楊廣短短數年就作的敗壞成了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不僅敗壞了北周留下的豐厚遺產,還給後面的朝代造成了困難與負面影響。

隋煬帝接手北周、隋朝文帝數代人留下的豐厚遺產(龐大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強大國家),但是隋煬帝楊廣造成嚴重大亂,敗壞了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人口戶口銳減到200餘萬戶,疆域大量丟失,嚴重分裂,內外眾多強敵,嚴重分裂內戰削弱了華夏,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楊廣不收拾他造成的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反而到江都去醉生夢死……楊廣留下的是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華夏面臨突厥吐谷渾等N胡亂華的危險,楊廣是既罪在當時,又罪在千秋
還好李淵李世民苦戰數年,打敗眾多敵人,較快統一,阻止了突厥入主中原,之後又滅突厥汗國、打敗薛延陀汗國等等,改變了隋煬帝留下的極端惡劣的局勢,阻止了罪在千秋。
但是,這不是忽視隋煬帝留下的爛攤子、惡劣局勢的理由。
反對吹楊廣、給楊廣洗地的。實際楊廣沒有多少遠見、韜略。楊廣這種通過揮霍、敗壞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去滿足自己的幻想,造成爛攤子與惡劣局勢後不收拾、反而躲江都去醉生夢死,遠不是什麼戰略構想、偉大計劃,反而類似幼兒的胡作非為、闖禍了就不管了。

隋煬帝楊廣沒資格與秦始皇比。秦始皇統一,留下了強大的帝國。而楊廣既是暴君,又是昏君。北周、陳留下的豐厚遺產、人力,隋文帝留下的統一強大的帝國,全被隋煬帝敗壞了。

與秦末不同,隋末的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等農民起義軍多次擊敗隋軍主力。隋煬帝躲到江都醉生夢死,隋朝已經統治崩潰、無力回天了。李淵如果不起兵,那麼只能成了隋朝的陪葬。

門閥貴族不是隋朝土崩瓦解的原因。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看隋朝楊堅楊廣的詔書,仍然是讓五品以上官員推薦人,並不具備科舉的本質與主要特點。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投牒自進」和考試黜落法雖然在南北朝後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現卻在唐朝。隋代儘管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實行的仍然是察舉制,具體見研究過科舉制的歷史學家何忠禮的《科舉制起源辨析———兼論進士科首創於唐》、金錚 的《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 。
隋朝沒有在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根本不是與門閥正面對抗,更沒有開闢寒門的仕途通道。

相比而言,隋煬帝楊廣嚴重損害了絕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利益。隋煬帝楊廣對絕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利益的損害遠大於他對知識分子階層、士人階級士族階層、貴族階層的利益的損害。
隋朝的滅亡,不是因為隋煬帝得罪關隴貴族階層,不是因為遭到關隴貴族階層的反抗,而是因為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導致的大量百姓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關隴集團(關隴貴族集團)這個概念,只是歷史學界部分人(陳寅恪)提出的,而歷史學界仍然有很多人不認可這個概念。 即使歷史學家裡認可這個概念的那部分人里,還有認為關隴集團在隋煬帝初年就已經解體的,還有認為關隴集團在隋文帝時期就解體了、退出歷史舞台了的。例如歷史學家雷依群的《論關隴集團》指出,隋文帝時關隴集團已經退出歷史舞台。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將府兵以及地方豪強大族所控制的農民改為直接為朝廷所掌握。楊堅接手北周,經過改革,兵權被收歸於皇帝之手,關隴貴族集團已經難以對抗皇權了。在楊廣登基為帝時,關隴集團早已無力推翻隋朝。關隴貴族的成員反而要討好隋煬帝楊廣,一旦引起楊廣的不悅,就可能被殺或被貶。前期楊廣很容易殺了高熲、賀若弼、宇文弼;中後期楊廣殺了李敏全家,也沒費什麼事;甚至最後天下大亂時楊廣仍然能廢了蘇威,而蘇威卻仍然忠心於楊廣,勸楊廣深固根本。

最早爆發的是百姓農民起義,隋朝對其鎮壓、斬殺,卻沒能禁止,仍然有新的起義出現,「敕都尉、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隨獲斬決;然莫能禁止」。 而之後貴族楊玄感的起事卻迅速被楊廣平定了。 第三次高句麗,隋煬帝的征斂與統治更加殘暴,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在百姓農民起義已經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之後,李淵李世民才起兵。李淵起兵時幾乎只有太原一地,李淵李世民擊敗眾多強敵、打下的天下、統一併擴張出龐大疆域,唐朝的天下實際是李淵李世民打下的,而不是取自隋朝的。

某些人說隋煬帝打擊門閥貴族階層,這說法實在是錯的嚴重。

隋煬帝打高句麗損失的,是國家與百姓的兵與民夫。而不是關隴貴族的私兵。
早在開皇初年,隋文帝就已經把府兵收歸國家與皇帝了。而且隋煬帝征高句麗,不僅用了國家與百姓的府兵,還從百姓里徵募更多的軍隊與民夫。
隋煬帝打高句麗,絕不是為了消耗關隴集團的實力。隋煬帝打高句麗,消耗、損害最大的是國家與百姓。

隋煬帝重用宇文化及、周護、韋匡伯、侯莫陳毅、豆盧寔等等貴族。
隋煬帝自己就是關隴貴族門閥出身,家裡的親戚也是各種貴族,母家、姑父家、姨夫家、姐夫家、女婿家、兒媳家,全是貴族……

楊義臣、宇文述在征遼中慘敗,卻沒有被楊廣嚴懲,而只是被免除官職或爵位,而且不久就恢復了官職與爵位,楊義臣甚至進位左光祿大夫。楊廣如此庇護,何談得罪、打擊貴族階層?

隋煬帝的猜忌導致楊玄感造反,仍然是貴族內鬥,不是貴族階層反對隋煬帝。還有那麼多貴族站在隋煬帝這邊呢。楊廣整治某些貴族,仍然是很多朝代都有過的貴族間內鬥,遠遠沒有到得罪、打擊貴族階層的程度,更不是打擊關隴集團這個整體這個階層。
如果這算是打擊關隴集團,那麼按這荒謬邏輯康熙除鰲拜就成了康熙打擊整個旗人集團了。可見那打擊消耗關隴集團的說法多麼荒謬。
貴族之間內鬥,某些人就不要意淫那是楊廣為了寒門打擊貴族階層了。
隋朝被隋煬帝折騰的大亂了,關隴集團的重要人物蘇威仍然忠心耿耿地勸隋煬帝返回京師「深根固本,為社稷之計」,但是隋煬帝卻不聽。

何況,關隴集團 這個概念,只是學術界部分人提出的,學術界仍然有部分人不認可這個概念。即使學術界里認可這個概念的部分人里,也有認為 關隴集團 在隋煬帝初年就解體的,還有認為 關隴集團 在隋文帝時期就解體了、退出歷史舞台了(例如歷史學家雷依群)。

隋煬帝征高句麗,損失最重的平民百姓,最先被逼的起義的也是平民百姓。
所謂隋煬帝征高句麗不是為了打擊門閥階層。 隋煬帝這動搖國本徵高句麗,平民百姓受到最大的損害,然後,如果勝了,那麼貴族門閥通過戰功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敗了,則危及整個國家,隋煬帝雖然是暴君加昏君,但還不會腦殘到為了打擊門閥貴族階層而就去動搖國本徵高句麗。

------------------------------------------------------------------------------------------------------------------------

說李唐坐享其成,就搞笑了。 北周、陳留給隋朝豐厚的遺產,而隋朝留下的是破壞嚴重、人口戶口銳減四分之三、內外眾多強敵的爛攤子。
隋朝後期,吐谷渾、突厥倒是坐享其成了。 華夏被嚴重削弱,吐谷渾返回故地並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防禦不了,而突厥崛起「戎狄熾強,古未有也」,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隋朝留下的是要突厥吐谷渾等N胡亂華、亡天下的惡劣局勢,危害後世,不要因為後來李唐扭轉了這惡劣局勢就認為隋朝留下的爛攤子、惡劣局勢不曾存在過。

隋朝人口頂峰,既沒達到漢朝人口頂峰,也沒達到唐朝人口頂峰。所以,隋朝滅亡的原因絕不是人口過多。
隋煬帝楊廣,不顧百姓承受能力、動搖國本去征高句麗,逼的百姓大規模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征高句麗不一定是錯的,但是像隋煬帝那樣不顧百姓承受能力、動搖國本去征高句麗,就錯的嚴重了。結果,高句麗還在、還俘獲大量隋人不放還,隋朝卻大亂滅亡,並且大亂嚴重損害了華夏實力。

------------------------------------------------------------------------------------------------------------------------

隋朝崩潰於隋煬帝造成的嚴重大亂
讓隋朝統治崩潰的不是李淵這樣的隋朝大臣起義,而是隋煬帝不顧百姓死活逼出來的大規模農民起義。
從王薄開始,農民起義軍里比較大的如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李子通等等,擊敗、消滅多支隋軍主力。
李淵起義時,大規模農民起義已經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了。李淵如果再不起義,那麼只能給那個在江都醉生夢死的隋煬帝當陪葬品了。

打突厥,楊廣戰績如何呢?沒有俘獲而返回。

《隋書》記載的楊廣「後數載,突厥寇邊,復為行軍元帥,出靈武,無虜而還」,無虜而還,沒有俘獲而返回。
隋朝曾經分化、整垮突厥的,是隋文帝、長孫晟、楊素,《隋書》評價長孫晟:「晟體資英武,兼包奇略,因機制變,懷彼戎夷。傾巢盡落,屈膝稽顙,塞垣絕鳴鏑之旅,渭橋有單于之拜」,評價楊素:「摧驍騎於龍庭,匈奴遠遁」……而楊廣的「無虜而還」太可憐了點吧。

不過畢竟比後來楊廣被突厥圍在雁門以及楊廣造成隋末大亂突厥再次崛起強盛好。
隋煬帝把突厥養的又強大起來,隋煬帝征高句麗時,要突厥也出兵打高句麗,結果突厥不奉命。後來突厥一度把隋煬帝圍在雁門,隋煬帝脫險後至死沒報此仇。

《隋書》:「八月,始畢率其種落入寇,圍帝於雁門。」
「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遂大強盛,勢陵中夏。迎蕭皇后,置於定襄。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僭尊號,皆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使者往來,相望於道也。」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始畢可汗咄吉者,啟民可汗子也。隋大業中嗣位,值天下大亂,中國人奔之者眾。其族強盛,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屬焉。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上:「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隋煬帝楊廣留下了一個崛起並且極端強大的突厥。

--------------------------------------------------------------------------------------------------------------------------

滅陳,後有一代雄主楊堅指揮,中有三軍諮稟皆取斷於高熲,前有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名將真正在前線作戰,楊廣幾乎是個掛名的。

滅陳,三軍諮稟,皆取斷於高熲《隋書》:「以熲為元帥長史,三軍諮稟,皆取斷於熲。」楊素給隋文帝進取陳之計《隋書》:「上方圖江表,先是,素數進取陳之計。」 《隋書》記載,隋文帝下詔肯定韓擒虎、賀若弼平定南方的功績,「此二公者,深謀大略,東南逋寇,朕本委之,靜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數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業,天下盛事,何用過此!聞以欣然,實深慶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又下優詔於韓擒虎、賀若弼曰:「申國威於萬里,宣朝化於一隅,使東南之民俱出湯火,數百年寇旬日廓清,專是公之功也。高名塞於宇宙,盛業光於天壤,逖聽前古,罕聞其匹。班師凱入,誠知非遠,相思之甚,寸陰若歲。」《隋書》:「高祖爰應千齡,將一函夏。賀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長策,韓擒奮發,賈餘勇以爭先,勢甚疾雷,鋒逾駭電。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諸天道,或時有廢興,考之人謀,實二臣之力。」
滅陳並統一,真正的功績屬於楊堅、高熲、賀若弼、韓擒虎,甚至給隋朝留下豐厚實力的北周也有功勞。

而隋煬帝正是破壞了統一,留下嚴重分裂的局面。
看隋煬帝留下的是什麼,不是統一的「中國」,不是弱小的突厥。隋煬帝接手了外無強敵、內部人口眾多貯備雄厚的狀況良好的隋朝,留下的卻是破壞嚴重的爛攤子與惡劣局勢、極其強大「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突厥,突厥還曾一度把隋煬帝圍在雁門,隋煬帝至死沒報此仇,沒解決這些嚴重問題。

--------------------------------------------------------------------------------------------------------------------------

--------------------------------------------------------------------------------------------------------------------------

隋煬帝接手的是北周、陳、隋文帝幾代留下的豐厚遺產人力、強大的帝國。
而隋煬帝楊廣,造成嚴重大亂,敗壞了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與強大帝國,留下破壞嚴重、人口戶口銳減四分之三、疆域減小、嚴重分裂、內外眾多強敵的爛攤子,突厥崛起極端強大,把隋朝中原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甚至想效法北魏道武帝入主中原,隋煬帝造成的大亂,使華夏有亡國滅種的危險,隋煬帝留下這極端惡劣的局勢,嚴重危害華夏。 既罪在當代,又罪在千秋。
還好李淵李世民苦戰數年,打敗眾多敵人,較快統一,阻止了突厥入主中原,之後又滅突厥汗國、打敗薛延陀汗國等等,改變了隋煬帝留下的極端惡劣的局勢,阻止了罪在千秋。
但是,這不是忽視隋煬帝留下的爛攤子、惡劣局勢的理由。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指出,隋末華夏弱,而突厥極強,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華夏有不世出之人傑李世民,經過唐初李淵李世民數年的苦戰,不僅統一,還抵禦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圖,因而保衛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文明;還消滅了突厥支持的多個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擊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

北周、隋朝文帝幾代人留下了強大國力、豐厚人力物力,而接手這些豐厚遺產的楊廣修的東都洛陽卻「無外城,僅有短垣而已」,後來武則天時期才修了外城。

《資治通鑒》:「

長壽元年壬辰,公元六九二年

 初,隋煬帝作東都,無外城,僅有短垣而已,至是,鳳閣侍郎李昭德始築之。

--------------------------------------------------------------------------------------------------------------------------

大運河能造福後世,歸功於從春秋到清朝的眾多朝代與百姓的開運河、整修運河,不是單獨某個朝代某個人的功勞。

關於大運河,
首先,不要與元朝京杭大運河混淆。分清元朝京杭大運河與隋朝大運河,用到現代的是元朝京杭大運河,而不是隋朝大運河。
其次,在隋煬帝之前,從春秋到南北朝的很多王朝,已經開鑿修過了大運河的很多部分。楊廣修隋朝大運河用了從春秋到南北朝眾多王朝開鑿留下的大量運河河道,而元朝修京杭大運河的大部分河道不是隋朝大運河的河道。
最後,唐、後周、北宋經常開鑿疏浚整治才能令隋朝大運河可以繼續使用,,失去這些王朝的開鑿疏浚整治之後,隋朝大運河湮塞了。元朝開鑿京杭大運河,明清也經常疏浚整修大運河保證其使用。大運河能造福千年,那是從春秋到清朝幾千年來眾多王朝修運河的功勞。
那些拿詩詞里一些誇張的描寫去吹運河的,就算了吧,詩詞里的誇張的描寫不能完全當真。

隋朝大運河分四部分,均用了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運河:山陽瀆用了東漢邗溝(隋文帝用了吳國邗溝故道);江南運河用了吳國所開運河、秦丹徒運河等、漢朝以及六朝所開運河等;通濟渠用了陽渠故道、汴渠故道(此外還用了黃河天然河道);永濟渠用了屯氏古瀆、曹操等開的白溝等(此外還用了沁水清水等天然河道)。

隋煬帝楊廣靠著北周、陳、隋朝隋文帝留下的豐厚人力國力,靠著從春秋到南北朝眾多王朝開鑿留下的大量運河河道,修了大運河,結果還經常湮塞。唐、後周、宋要經常疏浚、整修大運河(疏浚,包括且不限於開挖、擴寬、挖深河道),才能令大運河可以繼續使用。如果沒有及時疏浚、整修大運河,大運河的河道甚至會湮塞的幾乎與岸平齊,「幾與岸平……亦有作屋其上」。
開鑿大運河、修大運河的大部分功勞不是隋煬帝楊廣的。

根據曾長期研究古代地理與河道、專門研究過這一問題的岑仲勉的成果,不應過度推崇、過分高估隋煬帝修運河。在隋煬帝之前,許多王朝已經修過大運河的很多部分,在隋煬帝之後,唐朝宋朝等須時常疏浚,才能利用。(疏浚,包括且不限於開挖、擴寬、挖深河道。)

看歷史學家岑仲勉《隋唐史》的說明:



至於隋煬帝楊廣修運河的目的,
看歷史學家王仲犖《隋唐五代史》的說明:

而且別輕視唐朝、後周、宋朝等朝代疏浚整修的作用,若是沒有這些整修,大運河很多部分會堙塞成平地。

大運河需要非常頻繁的疏浚整治,

《舊唐書》列傳第七十三記載說「河、汴有初,不修則毀淀,故每年正月發近縣丁男,塞長茭,決沮淤……」

當宋金對立時,運河在淮河以北的水道,完全堙塞,車馬道路,或給人蓋房居住,有些地方甚至幾乎與岸平齊。

  樓鑰在宋孝宗乾道年間(1165—1174)出使金國的時候,在路上曾親眼看見淮河以北運河水道荒廢的情形。他的《北行日錄》卷上云:
   三日甲申,……宿宿州。自離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堙塞,幾與岸平。車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

----------------------------------------------------------------------------------------------------------------------------

隋絕不是亡於人口

隋朝人口既沒有超過漢朝人口頂峰,也沒有超過唐朝的人口頂峰,所以用承載不了人口作為隋末大亂的原因,並不成立。何況隋開皇年間就達870萬戶,並沒有大亂,而隋煬帝時的頂峰人口是890萬戶、4600多萬人,仍然遠不如漢朝、漢朝人口頂峰的人數多,而且與開皇年間比,也並沒有大幅增長,但是卻大亂了,可見,大亂的原因並不是人口多。
實際上,是隋煬帝殘暴的征斂導致百姓大規模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人口少了,可不代表就會出現貞觀之治等治世。
晉八王之亂人口少吧,之後是五胡亂華。

隋朝人口戶口最多時是在大業五年左右,有890萬餘戶、4600多萬人。
《舊唐書》志18:「大凡隋簿,郡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
《新唐書》志27:「至隋滅陳,天下始合為一,乃改州為郡,依漢制置太守,以司隸、刺史相統治,為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
《通典》食貨典:「煬帝大業五年,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此隋之極盛也。」
《隋書》志24:「大凡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

唐朝人口最多時,是在天寶年間。
《舊唐書》記載唐朝天寶十三年961萬餘戶、5200多萬人,《資治通鑒》記載唐朝天寶十三年906萬餘戶、5200多萬人,
《舊唐書》本紀第九:「(天寶)十三載……戶九百六十一萬九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四百八十八……」
《資治通鑒》「天寶十三年甲午……戶九百六萬九千一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四百八十八。」

《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的戶數人口數時提到當時有嚴重的瞞報少報現象,認為當時至少有1300萬-1400萬戶。
《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所在隱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餘年中,雖時起兵戎,都不至減耗,而浮浪日眾,版圖不收。若比量漢時,實合有加數,約計天下人戶少猶可有千三四百萬矣。」
而《中國人口史》等相關書籍現代學者們考證出的唐朝天寶十三年的實際戶數與人口數,比《舊唐書》《資治通鑒》記載的唐朝天寶十三年的戶數與人口數,還要多很多。
凍國棟《中國人口史》說唐朝州縣編戶加上各州縣隱漏人戶,有1300萬到1400萬戶,約6500萬到7000萬口,如果再算上唐朝天寶十三年的特殊人戶、城市中的流動人口、唐朝版圖內的一些少數民族人戶,則有約1430萬到1540萬戶,約7475萬到8050萬口。(見凍國棟《中國人口史》)

北周「留給」隋朝約690萬戶以及約690萬戶以外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隋朝吞併陳的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陳的隱漏瞞報戶口,使開皇年間就達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隋朝鼎盛時期達890萬戶,但是,隋煬帝造成隋末嚴重的大亂,隋朝留下200餘萬戶(《通典》記載杜正倫奏「……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極其嚴重、疆域丟失、嚴重分裂的爛攤子與惡劣局勢。
說明: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通典》所說後周靜帝末授隋禪有戶359.964萬戶,實際沒有算上北周吞併北齊的大量戶口,而加上北周吞併北齊的戶口,則有約690萬戶,而且,這個690萬戶還仍然未算上北周「留給」隋朝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 隋朝吞併陳的大量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隱漏瞞報戶口,使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這絕大部分是北周、陳「留下」的戶口。 隋煬帝大業五年達到890萬戶,之後隋煬帝造成大亂,破壞嚴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戶口只有200餘萬戶(《通典》記載杜正倫奏「……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
李淵起兵時,幾乎只有太原一地。但是,之後李淵李世民以及唐朝擊敗眾多強敵,自己擴張佔據了中原、南方等地,還自己擴張佔據了更大的外圍疆域。

實際上,北周留給隋朝的疆域與人口,遠多於隋朝留下的疆域與人口。而唐朝打敗眾多內外敵人,經過擴張,疆域面積超過隋朝,後來經過發展,唐朝的人口、經濟等方面也超過了隋朝。

---------------------------------------------------------------------------------------------------------------------------

如果把隋煬帝的「擴張」當歷史功績,那麼問題就更大了。 看隋煬帝的擴張成果是否留給了下一任君主。

實際上,隋煬帝造成隋末大亂,開拓的疆土丟了,甚至他繼承的疆土也丟了一些,還造成中原王朝嚴重分裂、嚴重被削弱。

隋煬帝擊敗吐谷渾,設郡,耗費巨大,當時隋朝已經有大批百姓窮困。而且,隋煬帝設的那幾個郡,除了極短暫的控制最東邊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幾個郡沒有被隋朝控制。隋煬帝派伏順去管理餘眾,才到西平,就不能前進到達,不得不返回了,而附近設的幾個郡竟然沒反應。不久,吐谷渾返回故地,並且進攻隋朝河右,隋朝郡縣沒法防禦。

《資治通鑒》大業五年:自西京諸縣及西北諸郡,皆轉輸塞外,每歲鉅億萬計;經途險遠及遇寇鈔,人畜死亡不達者,郡縣皆征破其家。由是百姓失業,西方先困矣。

《隋書 列傳第四十八》:帝立順為主,送出玉門,令統餘眾,以其大寶王尼洛周為輔。至西平,其部下殺洛周,順不果入而還。大業末,天下大亂,伏允復其故地,屢寇河右,郡縣不能御焉。

隋煬帝導致隋末大亂,而契丹、突厥、吐谷渾、高昌再次與中原為敵。
漢朝就控制過甘肅、青海、新疆,漢朝曾在青海設置郡縣。
隋煬帝開拓這些地區,並非前無古人,隋對西域的控制也只是控制西域東部的一小部分。而且隋煬帝僅僅控幉制這些地區幾年,就丟失了。
唐朝對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的控制範圍與控制時間,都遠遠超過隋煬帝、隋朝。
隋煬帝控制西域的範圍小,而且控制時間極短,很快就丟失了西域。
隋煬帝開拓的疆土沒能留給下一任君主。
隋煬帝留下的突厥極其強大,曾把隋煬帝圍在雁門,後來隋煬帝脫險後至死也沒能報此仇。隋煬帝搞的天幉下幉大幉亂,外族不再服幉從。隋煬帝留下的突厥,是極其強大的突厥,「戎狄熾強,古未有也」,將東北、河西、隴右、甚至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還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唐朝打敗突厥、生擒頡利可汗,然後打服薛延陀,北疆才比較安定,隋煬帝對此無功,反而有過。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結果,高句麗還在,還俘獲了大量隋人,隋朝卻大亂滅亡,留下個破壞嚴重的爛攤子。
《隋書》:「大業七年,帝將討元之罪,車駕渡遼水,上營於遼東城,分道出師,各頓兵於其城下。高麗率兵出拒,戰多不利,於是皆嬰城固櫼守。帝令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者,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城將陷,賊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賊守御亦備,隨出拒戰。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於是班師。是行也,唯於遼水西拔賊武厲邏,置遼東郡及通定鎮而還。九年,帝復親征之,乃敕諸軍以便宜從事。諸將分道攻城,賊勢日蹙。會楊玄感作亂,反書至,帝大懼,即日六軍並還。兵部侍郎斛斯政亡入高麗,高麗具知事實,悉銳來追,殿軍多敗。十年,又發天下兵,會盜賊蜂起,人多流櫼亡,所在阻絕,軍多失期。至遼水,高麗亦困弊,遣使乞降,囚送斛斯政以贖罪。帝許之,頓於懷遠鎮,受其降款。仍以俘囚軍實歸。至京師,以高麗使者親告於太廟,因拘留之。仍征元入朝,元竟不至。帝敕諸軍嚴裝,更圖後舉,會天下大亂,遂不克複行。」

隋煬帝數次征高句麗:
第一次征高句麗時,隋煬帝下達了錯誤命令,導致諸將奉旨不敢赴機,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隋朝大軍損失慘重。 來護兒之敗,隋軍精甲四萬損失慘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宇文述九軍之敗,30萬5千隋軍,只有2700人逃回,物資儲備兵器軍械巨以萬計,也丟失殆盡。這還沒算損失的民夫,以及之前數次大戰損失的隋軍。隋煬帝一征高句麗,隋軍慘敗而回,還因為過度殘暴的征斂導致王薄、豆子頏、竇建德等百姓農民起義蜂起,不可勝數,攻陷城邑……

《隋書》:「大業七年,帝將討元之罪,車駕渡遼水,上營於遼東城,分道出師,各頓兵於其城下。高麗率兵出拒,戰多不利,於是皆嬰城固櫼守。帝令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者,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城將陷,賊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賊守御亦備,隨出拒戰。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於是班師。」
《資治通鑒》大業八年:伏兵發,護兒大敗,僅而獲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
《資治通鑒》大業八年:九軍渡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巨萬計,失亡盪盡。

隋煬帝二征高句麗時,後方楊玄感起事。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隋軍留下的軍資、器械、攻具積如丘山,營壘、帳幕、案堵不動,皆棄之而去。隋軍眾心洶懼,混亂的失去了部署劃分,諸道分散。高句麗守軍疑其有詐,不敢出擊,第二天才外出,向四面遠方偵查,仍然懷疑隋軍假冒撤軍。兩天後,高句麗出動數千士兵追擊,因為隋軍太多,所以不敢太靠近,經常距離八九十里,快到遼水的時候,知道御營都渡過了,才攻打後軍。隋朝後軍仍然有數萬人,高句麗跟隨抄擊,最後的羸弱數千人被高句麗殺掠。
隋煬帝迅速平定了楊玄感之亂。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時,隋朝國內已經大亂,高句麗王表面上遣使請降,囚禁並送回之前投奔高句麗斛斯政,但是高句麗仍然不放還俘獲的大量隋人。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隋煬帝下令征高句麗王入朝,高句麗王卻沒有來。隋煬帝下令將帥嚴裝,準備再次征討高句麗,但最後沒有成行。

隋煬帝對高句麗的數次戰爭,使隋朝大量軍隊與百姓喪生,損失了巨額物資,還擾亂了正常生產秩序、破壞了隋朝的經濟。過度殘暴征斂逼的百姓農業沒有活路,不得不紛紛起義。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等等大量百姓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隋煬帝楊廣徵高句麗,結果,隋朝大亂滅亡,分裂內戰嚴重削弱華夏,高句麗還在,還俘獲大量隋人不放還。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楊廣徵高句麗,結果,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征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

隋煬帝征高句麗,既用北方士兵,也用南方士兵。
《資治通鑒》記載:

「先是,詔總征天下之兵,無問遠近,俱會於涿。」
「五月,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高陽,供載衣甲幔幕,令兵士自挽之,發河南、北民夫以供軍須。秋,七月,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載兵甲及攻取之具,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四方兵皆集涿郡」
「詔征天下兵集涿郡。」

隋煬帝征高句麗所用的各地士兵、民夫死亡率很高,物資也大量損失。即使南方士兵的損失、死亡率也很高,一征高句麗南方士兵「死亡太半,骸骨不歸」(太半,是三分之二,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凡數三分有二為太半,一為少半。「)。

《隋書 列傳第三十五》:
會帝復征遼東,徵兵吳會,士卒皆相謂曰 :「去年吾輩父兄從帝征者,當全盛之時,猶死亡太半,骸骨不歸;今天下已罷敝,是行也,吾屬其無遺類矣 。」於是多有亡散,郡縣捕之急。

--------------------------------------------------------------------------------------------------------------------------
--------------------------------------------------------------------------------------------------------------------------

有人提到唐太宗征高句麗。但是,唐太宗征高句麗的結果遠好於隋煬帝征高句麗。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取得的戰果遠大於損失,因為「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而班師,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才說沒有成功,但也不是失敗。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百姓踴躍參軍,

《資治通鑒》:上曰:「……朕今征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
《資治通鑒》:有不預征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勛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

《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凡征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退兵原因,

《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之後,唐太宗派出李勣、牛進達、李海岸等攻打高句麗,都取勝了。

《資治通鑒》:
貞觀二十一年

李世勣軍既渡遼,歷南蘇等數城,高麗多背城拒戰,世勣擊破其兵,焚其羅郭而還。

秋,七月,牛進達、李海岸入高麗境,凡百餘戰,無不捷。攻石城,拔之。進至積利城下,高麗兵萬餘人出戰,海岸擊破之,斬首二千級。

貞觀二十二年

甲子,烏胡鎮將古神感將兵浮海擊高麗,遇高麗步騎五千,戰於易山,破之。其夜,高麗萬餘人襲神感船,神感設伏,又破之而還。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副之,率營州都督兵,繇新城道以進。次南蘇、木底,虜兵戰不勝,焚其郛。七月,進達等取石城,進攻積利城,斬級數千,乃皆還。藏遣子莫離支高任武來朝,因謝罪。
二十二年,詔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將軍裴行方副之,自海道入。部將古神感與虜戰曷山,虜潰;虜乘暝襲我舟,伏兵破之。萬徹度鴨淥,次泊灼城,拒四十里而舍。虜懼,皆棄邑居去。大酋所夫孫拒戰,萬徹擊斬之,遂圍城,破其援兵三萬,乃還。

再之後,唐高宗時期,唐朝攻滅了高句麗、百濟。

--------------------------------------------------------------------------------------------------------------------------
--------------------------------------------------------------------------------------------------------------------------

拿隋朝鼎盛時期的人口跟貞觀年間的人口比,不合適。 看看隋朝接手的北周、陳是多麼富足,人口多麼龐大。而隋朝大亂留下的爛攤子人口戶口凋敝銳減到什麼程度。

北周「留給」隋朝約690萬戶以及約690萬戶以外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根據歷史學家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隋朝吞併陳的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陳的隱漏瞞報戶口,使開皇年間就達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隋朝鼎盛時期達890萬戶,但是,隋煬帝造成隋末嚴重的大亂,隋朝留下200餘萬戶(《通典》記載杜正倫奏「……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空前嚴重、疆域丟失、嚴重分裂的爛攤子。

隋朝人口高速增長,並不是隋朝實際人口高速增長,而是隋朝極力清查北周、陳留下的隱漏戶口,把本來就存在但是沒統計上來的人口戶口清查出來,導致人口戶口高速增長。隋朝頂峰這890萬戶4600萬人,絕大多數是靠清查北周、陳留下的眾多人口戶口增長到這麼多。

而隋末大亂,只留下200餘萬戶, 而唐初李淵武德年間那麼短短几年再怎麼增長也是難以填滿隋煬帝造成的嚴重大亂導致的人口戶口驟減的缺口的。唐太宗貞觀年間人口戶口增長,唐朝貞觀十三年已增長到3041871戶(凍國棟 《中國人口史》第二卷統計的《舊唐書》諸州戶口數 )。這已經是比較快的增長了。

而且「貞觀之治」什麼時候成了號稱中國第一盛世了?「貞觀之治」是治世,不是盛世。

隋朝接手北周、陳的豐厚遺產得來的盛世,跟唐朝收拾隋朝留下的爛攤子比? 怎麼不與唐朝盛世時比呢?
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唐朝自己擴張出較大的疆域,自己發展出盛世。唐太宗時期佔據漠南、漠北、西域,唐朝疆域已經遠超過隋朝頂峰。
唐玄宗時期,唐朝進入盛世。 而且唐朝在人口、經濟等方面也超過隋朝的頂峰。

某些人提到隋朝耕地開墾量。但是,畢生從事隋唐史研究的歷史學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那墾田數不是真實的。
那是應授田數,不是隋朝實際的耕地數。
看看隋朝耕地數的兩個奇葩的數據:「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換算成畝,約為「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億畝,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億畝」(若考慮到度量衡的換算,那麼這開皇九年為15億畝、大業中期為43.5億畝,考慮到大業三年曾改度量衡,則大業中期為16億畝,據汪篯《隋唐史論稿》),1957年中國才有16.8萬畝耕地,這還是幾千年發展的結果。
而那幾個隋朝耕地數,要麼遠超1957年的中國,要麼與1957年的中國差不多。但是,1957年的中國,有18%或以上的耕地在遼寧、吉林、黑龍江、雲南、貴州,而隋朝在這些地區幾乎沒有耕地;有約20%的耕地在江南和嶺南,但是隋朝在這些地方只有70萬戶,還有大片地區沒有深入開發;所以隋朝的耕地數是絕不可能超過、也絕不可能接近1957年中國的耕地數,隋朝這耕地數是假的、是被嚴重誇大的。(汪篯《隋唐史論稿》)

實際上,早在《通典》里就提出隋朝這墾田數不是真實的,「恐本史之非實」。
而畢生從事隋唐史研究的歷史學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這墾田數不是真實的。

看看其他朝代耕地最多時的數據,
西漢平帝元始2年,耕地面積約8.27億畝,
東漢安帝延光4年,耕地面積約6.94億畝,
明神宗萬曆30年,耕地面積約11.62億畝,
清光緒13年,耕地9.12億畝,
(參考《明神宗實錄》、《光緒會典》、《我國歷代耕地面積的變化》等,)

看人口頂峰,以上幾個朝代的人口都遠超過隋朝的人口,看疆域,西漢、東漢、明朝疆域並不比隋朝小,歷代耕地主要集中的地區,也大多在這些朝代的疆域範圍內,而清朝疆域則遠超隋朝。
但是,隋朝耕地數居然遠超這些朝代。超過漢朝還有可能,但是,竟然遠超明朝、清朝。要知道,明朝、清朝的技術遠超隋朝,而且明朝、清朝的南方的開發程度也遠超隋朝。
可見,隋朝墾田數是假的,是被嚴重誇大的。

根據歷史學家王仲犖的《隋唐五代史》,唐朝農業有很大發展,水利事業、農業生產工具也有很大發展,耕地面積增多,畝產量增加;手工業、商業也有很大發展。

--------------------------------------------------------------------------------------------------------------------------
--------------------------------------------------------------------------------------------------------------------------

那於說什麼唐朝吃了隋朝存糧幾十年的,完全就是謠言了。 北周、隋朝那大批糧食、財物,早就被隋煬帝大量消耗,在隋煬帝後期就已經沒剩下多少了,隋煬帝後期隋朝自己都「百姓疲勞,府藏空竭」「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了。
《隋書》列傳第三十記載,隋朝大業十二年,趙才入諫曰:「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
《舊唐書·食貨志》:及大業中年,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

戰亂、火災等等,能輕易毀掉巨額的糧食與財物。
隋朝的糧倉,儲存的再多,經歷隋煬帝消耗、以及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破壞與消耗,留給唐朝與李世民的能有多少呢?
馬周的一段話造成了誤解。有人提到「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有人藉此說「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 實際這是錯誤的。
其實,早在李淵進西京(長安)想用西京府庫的東西賞賜功臣時,西京府庫的東西就不夠用了,李淵另用其他辦法獲得物資。
《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四卷:
「淵傾府庫以賜勛人,國用不足,右光祿大夫劉世龍獻策,以為『今義師數萬,並在京師,樵蘇貴而布帛賤;請伐六街及苑中樹為樵,以易布帛,可得數十萬匹。』淵從之。」
何況,根據《隋書》列傳第三十也記載,大業十二年時隋朝已經「百姓疲勞,府藏空竭」。根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的戴胄的上言,大業中年隋朝就已經「國用不足」、大業末年隋朝已經「無以支給」。

實際上,早在李淵進西京(長安)用西京府庫的東西賞賜功臣時,西京府庫的東西就不夠用了,李淵另用其他辦法獲得了物資。而馬周所說的西京府庫存的東西「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原因是李淵、李世民往西京府庫里存東西,才能使其「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並非是靠隋朝儲備。
而洛口倉、東都等地的物資,反而被唐朝的對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這對唐朝來說並不是好事。

含嘉倉大規模儲存糧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體見余扶危、賀官保的《隋唐東都含嘉倉》。
而考古發掘出的含嘉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這些穀子是宋朝存進去的,並非隋朝存進去的。
含嘉倉大規模儲存糧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說隋朝的富裕與強盛,但是,用含嘉倉存糧去說「由此可見隋朝的富裕與強盛」,就錯的嚴重了。何況,隋朝的富裕強盛,早就被隋煬帝楊廣造成大亂敗壞了,沒留給唐朝。

有個荒謬謠言說隋朝存糧吃到了貞觀年間、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接下來反駁這個謠言。
隋文帝時號稱存的可以吃五六十年的糧食,那麼多糧食是屬於大規模儲存糧食,其正常儲存年限只有2到4年,(即使現代遠比古代先進的科技條件下,大規模儲存糧食的正常存儲年限才2到4年,見《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隋朝儲存糧食的正常存儲年限是短於現代的),粟存的大規模儲存時間稍長,有達到9年的,接下來說明,即使放寬條件認為隋朝大規模存糧能存5年或9年,也對唐朝沒有多大幫助,更不會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隋朝時期存下的糧食主要是隋文帝存入的,而從隋煬帝開始消耗巨大的征討、工程時,就難以大規模存入糧食了,而是要大量消耗之前隋文帝存的糧食。(而隋煬帝征討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隨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很快丟失了。)
所以,等到隋煬帝末期,隋朝的大量存糧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被隋煬帝的征討消耗了,這也與《隋書》列傳第三十記載的隋朝」府藏空竭「相符。而剩下的糧食,部分被戰火毀掉,部分也很快被各起義軍、割據勢力消耗,即使還有剩餘,也很快就變質了。 各起義軍、割據勢力要靠亂世里百姓新收穫的糧食生存。李淵起兵後,一邊作戰擴張,另一面在關中等地這些擴張佔據的疆域上恢復農業生產、經濟生產,主要是靠自己治下的百姓生產的糧食。等到李世民的貞觀時期,吃的糧食基本是李淵武德時期生產的、以及李世民貞觀時期生產的。

某些人提出用「替換」「輪換」的方法使唐朝貞觀十幾年的時候仍然吃隋朝存糧、貞觀之治靠隋朝存糧。但是,必須滿足兩個必要條件,才有可能使這種方法成立。第一個條件:隋文帝時期存入的大量糧食,經過隋煬帝時期的消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消耗與破壞,還能剩下相當多的糧食。第二個條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間生產儲存的糧食能夠替換大量隋朝生產儲存的糧食。 這兩個條件都成立時,才有可能使「替換」「輪換」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個條件成立,就等於說,用不到隋朝鼎盛時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亂的環境下 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 與 隋朝強盛時多年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 差不多,這顯然是不成立的。(何況,退一步說,如果這是成立的,那麼就等於說人口凋敝天下大亂時都能生產儲存與隋朝強盛時多年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差不多的糧食,那麼隋朝存糧就更沒有意義了。)
或許有人認為,既然大亂時期這些生產的糧食無法大量「替換」「輪換」隋朝存糧,那麼只「替換」「輪換」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這樣的話,能夠「替換」「輪換」的只是大亂時期生產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則變質,結果能「替換」「輪換」的數量只保持在大亂時期生產的那一小部分上,實際到了貞觀初期,吃的糧食就已經是唐朝武德年間生產的,而貞觀十幾年的時候,吃的糧食已經是貞觀初期生產的糧食了。 如果這也算吃隋朝存糧的話,那麼按這說法這樣輪換下去,往後,能輪換到宋、元、明、清,直到現在,往前,能輪換到北周、西魏……晉、魏蜀吳、東漢、西漢…… 按這說法,宋、元、明、清直到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晉、魏蜀吳、東漢、西漢…… 中任何一個王朝的存糧了,可見這說法是很荒謬的。所以用這種「替換」「輪換」的方法說吃隋朝存糧是很荒謬的。

而且第一個條件是否成立都有問題,隋文帝存糧的大量糧食,經過隋煬帝的各種征討的消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破壞與消耗,其中有隋末農民起義軍(如李密翟讓瓦崗軍等)、軍閥(如劉武周、梁師都、薛舉等)開倉賑濟百姓等等(這種情況的賑濟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導致百姓拿的糧食超過其力所能運回去的量 ,不得不將大部分糧食拋棄在路邊的荒郊野地)。經過這樣的消耗與破壞,隋文帝那龐大的存糧也沒有多少能留給唐朝了。
所以第一個條件也很難成立。而第二個條件根本不成立,所以用這種「替換」「輪換」的方法仍然不能使隋朝存糧吃到貞觀年間,更無法使隋朝存糧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所以 隋朝存糧吃到了貞觀年間、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這說法是荒謬的謠言。

而且,實際正如前面列舉的史料所說的,大業中年隋朝就已經「國用不足」、大業末年隋朝已經「無以支給」,大業十二年時隋朝已經「百姓疲勞,府藏空竭」。

--------------------------------------------------------------------------------------------------------------------------

魏晉時期,已經有了五省六部,到了周隋時期,因為其中兩省太無用,而演變成為三省六部。 在唐朝,已經開始想兩省轉變。 到了宋朝,三省已經名存實亡,雖然名為三省,但是實質是一省,而且主要只能已經被轉移到其他機構。六部繼續沿用,但是六部不是隋朝開始的。
何況,三省六部制不是隋煬帝開創的。

唐朝在制度上有重大開創。李世民實際完成了三省六部制,即三省平行。李世民還有五花判事,死刑復奏等等制度設計。門下省對皇權的制約也是從李世民時期才真正開始。

關於科舉制,前面已經說了,隋煬帝所謂的「科舉」,沒有做到原則上允許投碟自進,而是仍然需要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的推薦,隋煬帝的詔書里也說要「五品以上」官員推薦。所以沒有打擊貴族、門閥、士族的作用,更不會讓貴族、門閥、士族站在隋煬帝的對立面上。

所以,所謂的「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的確立讓天下士族站在了隋煬帝的對立面上」,純粹是胡扯,是與事實矛盾的意淫。

士族陽奉陰違、甚至暗中阻撓? 呵呵了,那麼多士族討好隋煬帝,忠心與隋煬帝,到了某些隋煬吹的嘴裡,反而成了陽奉陰違、暗中阻撓了。人用刀殺了另一個人,然後說不是自己殺的,是刀殺的?呵呵。
貴族、門閥、士族裡有很多人是忠心於隋煬帝的,甚至到了最後隋煬帝搞的天下大亂的時候,貴族集團的重要人物蘇威仍然忠心耿耿地勸隋煬帝返回京師「深根固本,為社稷之計」,但是隋煬帝卻不聽。
而李淵這貴族,是在隋朝已經被大規模農民百姓起義搞的統治崩潰、名存實亡的情況下,在再不起兵就只能給隋朝陪葬的情況下,才起兵。 實際是隋煬帝楊廣造成大亂,造成了繼續忠心與楊廣就只有死路一條的局面,別人才起兵。
隋煬帝楊廣過度殘暴的征斂、統治,導致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等等大量百姓農民起義,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唐朝的天下實際不是取自隋朝。 李淵起兵時幾乎只有太原一地,之後李淵李世民等人攻滅眾多割據勢力、內外強敵,自己擴張打下了天下。

隋煬帝楊廣既是暴君,又是昏君。隋煬帝楊廣,拒聽忠言殺賢臣高熲、賀若弼等人,不顧百姓死活而過度殘暴征斂,嚴重的分不清主次,為了征高句麗,連廣大百姓的死活、國家的存亡都不顧,隋煬帝楊廣造成大亂之後,不收拾爛攤子與惡劣局勢,反而到江都去醉生夢死,各種表現充分說明隋煬帝楊廣既是暴君,又是昏君。
隋煬帝看到了什麼?前面的眾多內容早就說明過了,隋煬帝根本沒看到隋煬吹所謂的「看到這些」。實際上,隋煬帝志大才疏,靠著揮霍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為所欲為,還誤以為是他自己的個人才能多麼強,然而事實卻狠打了他與隋煬吹們的臉,短短數年就造成極其嚴重的大亂,不僅亡國,還把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強大帝國敗壞成了爛攤子與惡劣局勢。

--------------------------------------------------------------------------------------------------------------------------
--------------------------------------------------------------------------------------------------------------------------

至於拿唐太宗開先例改歷史給隋煬帝洗地,則錯的嚴重。 漢武帝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苻堅曾改史。 唐太宗並沒有開先例瞎改歷史。 現在史學家仍然有人認為唐太宗是否改史仍需研究,不一定改史;而認為唐太宗改史的,也是認為改的是太原起兵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之間功勞分配問題以及玄武門之變,而不是擴大化的隨便說改其他的事。
至於隋煬帝,《隋書》里可是說了隋煬帝不少好話。 而隋煬帝造成的嚴重破壞,還用黑? 莫非把那些被隋煬帝逼的活不下去而大規模起義的百姓當不存在?

在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被各種起義搞的統治崩潰、名存實亡了。唐朝的江山是李淵李世民擊敗眾多強敵、擴張打下來的,而不是取自隋朝。李淵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 唐朝、李淵、李世民的正統地位、合法性,來自唐朝、李淵、李世民擊敗眾多強敵、統一、平定隋末亂世,所以唐朝、李淵、李世民都沒必要歪曲、抹黑楊廣。

何況,楊廣本來就有很多過度殘暴、昏庸的行為,而楊廣那些所謂的功績很多是被過度誇大的,很還有很多是其他朝代、其他人的功績被挪用給了楊廣,這不僅是唐代史料證明的,也是五代、宋代等等歷代史料證明的,古代史料、現代歷史大家的考證都證明了的。

如果唐朝官方寫的《隋書》黑了楊廣的話,那麼民間野史里的楊廣應該比《隋書》里的楊廣好。但是實際卻正相反。 民間野史里的楊廣,比唐朝官方寫的《隋書》里的楊廣,更垃圾。

何況,《隋書》作為信史中的地位和準確度是歷史學界公認認可的。

而且後世《資治通鑒》與後世其他史書里記載的楊廣、以及現代歷史大家考證的楊廣,並不比《隋書》里的楊廣好。

相比而言,隋煬帝楊廣沒損害知識分子階層、士人階級士族階層、貴族階層的利益,但是隋煬帝楊廣嚴重損害了絕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利益。

某些人拿著「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種話去隨意否定史料證據,然後給楊廣洗地、過度吹捧楊廣,真是荒謬。這些人是失敗者意淫歷史啊,想讓歷史被失敗者的意淫代替么。

--------------------------------------------------------------------------------------------------------------------------

(楊廣造成嚴重大亂、人口銳減到200餘萬戶、疆域大量丟失,內部嚴重分裂內戰,外部外敵崛起入侵,隋煬帝楊廣給後世以及華夏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破壞。
前面講大運河、科舉制度的段落已經說明過了,大運河的功勞大部分不是楊廣的,而南水北調就更沒有楊廣的貢獻了,南水北調用到的元朝京杭大運河的部分河道與吳國所開運河的部分河道,都不是楊廣開的; 而楊廣那所謂的「科舉」,看楊廣的詔書,仍然是讓五品以上官員推薦人,並不具備科舉的本質與最主要特點。所以高考也沒有楊廣的功勞。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投牒自進」和考試黜落法雖然在南北朝後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現卻在唐朝。)
如今江浙的發達,是明朝、清朝以及現代發展的功勞,往早了說也是南北朝、唐朝、宋朝發展的功勞,而隋煬帝楊廣才短短几年時間,就造成極其嚴重的天下大亂,嚴重損害華夏。江浙、華夏反而要先克服楊廣造成的大亂破壞的拖累,然後才能發展。
人們記住的隋煬帝楊廣的事很多。楊廣確實做出了過度的殘暴征斂與統治、過度濫殺無辜,有太多殘暴、昏君的行為,遠大於其功績,就別怪歷史與人們記住。 如今歷史書上怎麼沒有提到隋這個朝代?如今歷史書上當然提到了隋朝。而「煬」這個字給楊廣,是非常合適的,與楊廣的行為很符合。

楊廣的目光並不長遠,連國家與百姓的承受能力都看不出,再看看他在一征高句麗時那糟糕的指揮,楊廣的目光真不長遠。 有了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非常豐厚的遺產人力物力,楊廣還那麼狂妄,當然敢做大部分帝王不敢做的事,歷史上的暴君+昏君往往敢做大部分帝王不敢做的事。 不想想他擁有前人留下的那麼豐厚的遺產、怎麼那麼快就折騰的亡了國?
靠著揮霍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楊廣在做了些事,但是沒促大發展呢,楊廣就造成大亂,反而造成大破壞了。
實際那些所謂楊廣的功績,大部分是其他朝代、其他人的功績被挪用給了楊廣。而且,即使退一步,把那些功績都算在楊廣哪裡,楊廣的過也遠大於攻,造成的破壞遠大於功績。比楊廣殘暴的帝王還真不多,而且沒幾個能比楊廣造成更大的破壞。
楊廣靠著瘋狂揮霍北周與隋朝文帝幾代人留下的豐厚遺產做事,還誤以為是自己能力,結果短短數年就造成極其嚴重的大亂破壞,敗壞了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楊廣這志大才疏與狂妄還能被稱為魄力、膽識?古往今來,沒幾個人能比楊廣更志大才疏與狂妄。 )

--------------------------------------------------------------------------------------------------------------------------
--------------------------------------------------------------------------------------------------------------------------

最可笑的是,某些人為了給楊廣洗地,而編造「李淵認突厥人為父」的謊言,編造隋朝的對外政策是強硬為主(不服打到你服)安撫為輔、唐朝的對外政策都是軟綿綿的 的謊言。

然而,實際情況是,李淵沒有認突厥人為父,反倒是隋朝楊政道認突厥人為父,隋朝蕭後與楊政道投靠突厥,被突厥立為隋王,這個隋政權完全成了突厥的傀儡。

楊廣被突厥圍在雁門哭,脫險後,突厥屢次入侵,楊廣卻無力擊敗突厥,反而到江都去沉溺於酒色、醉生夢死,隋朝最後也沒解決突厥入侵,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反而被突厥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還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而唐朝擊敗突厥、薛延陀、西突厥等等,唐朝的對外政策比隋朝強硬的多。完整的看唐朝與其數個主要對手的交戰與關係,即使唐朝有對外失敗,也沒敗的像隋朝那麼慘,沒想隋朝那樣連中原的部分地區都被外敵納入勢力範圍。之後,唐朝還多次取得足夠大足夠多的對外勝利,報仇雪恥,而隋朝最後對吐谷渾、突厥,隋朝失敗受辱後都沒能報仇雪恥。唐朝的對外政策比隋朝強硬的多。

--------------------------------------------------------------------------------------------------------------------------

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統治崩潰、名存實亡。隋煬帝楊廣造成隋末大亂,華夏被嚴重分裂內戰削弱,外敵崛起入侵,形勢非常惡劣。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上:「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鎻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只有太原,因為隋煬帝留下的惡劣形勢,為了防止突厥與劉武周攻打,李淵才暫時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

617年,李淵太原起兵,此時還沒建立唐朝(起兵約1年後才建立唐朝),李淵遣劉文靜至突厥,見始畢可汗,與之約:「民眾土地入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還提出「願勿侵暴百姓」。(記載於《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四)。在之後的實際執行中,李淵給了突厥財物,但是並沒有把財物都給突厥,而是李淵把征戰得到的大量女人放回家去讓她們與親屬團聚。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四:「丙子,淵引軍西行,所過離宮園苑皆罷之,出宮女還其親屬。
……
淵命各依壘壁,毋得入村落侵暴。

唐太宗李世民沒有稱臣於突厥。值得討論的是李淵是否稱臣於突厥。歷史學界有認為李淵沒稱臣於突厥的,例如李樹桐《唐書考辨》、牛致功《唐高祖傳》;也有認為李淵稱臣於突厥的,但說的是因為隋末的惡劣形勢而偽稱臣於突厥,而且很快就擊敗突厥,沒什麼可指責的,例如陳寅恪,說李淵偽稱臣於突厥,但是很快就擊敗突厥,沒什麼可指責的。

歷史學家李樹桐在《唐書考辨》中綜合分析了古代史料,證明李淵、李世民、唐朝都沒有稱臣於突厥,證明了是許敬宗偽造了李淵稱臣突厥的說法,又被部分書收錄了。李淵稱臣突厥的說法是來源於許敬宗的偽造。歷史學家牛致功《唐高祖傳》也說沒有稱臣於突厥。

另外,
用「啟」是表示尊重,不是稱臣,例如《答司馬諫議書》:「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
「引升御坐」不是稱臣,例如,《新唐書》列傳第二十記載,李淵曾將自己的大臣竇抗「引升御坐」,但並不稱臣於竇抗;
唐朝為自己部分大臣去世用的禮節比對突厥可汗去世時的禮節還要隆重。
突厥始畢可汗死時,唐朝「上舉哀於長樂門,廢朝三日,詔百官就館吊其使者」不是稱臣。例如,唐朝曾為自己的部分大臣去世而用這樣的禮節,甚至用更隆重的禮節,但不是稱臣於這些人。例如,根據《舊唐書》記載,房玄齡去世,「廢朝三日……」,李勣去世,「帝為之舉哀,輟朝七日……及葬日,帝幸未央古城,登樓臨送,望柳車慟哭,並為設祭。皇太子亦從駕臨送,哀慟悲感左右。詔百官送至故城西北,所築墳一準衛、霍故事,象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以旌破突厥、薛延陀之功。光宅元年,詔勣配享高宗廟庭」,尉遲敬德去世,「高宗為之舉哀,廢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魏徵去世,「太宗親臨慟哭,廢朝五日……太宗登苑西樓,望喪而哭,詔百官送出郊外……」,戴至德去世,「輟朝三日,使百官以次赴宅哭之……」,劉仁軌去世,「則天廢朝三日,令在京百官以次赴吊……」;

《資治通鑒》記載:武德八年……先是,上與突厥書用敵國禮,秋,七月,甲辰,上謂侍臣曰:「突厥貪婪無厭,朕將征之,自今勿復為書,皆用詔敕。」

由此記載可知,武德八年之前,李淵與突厥用的是「敵國禮」,這是基本平等的,沒有稱臣;而從武德八年開始,李淵用詔敕,把突厥當臣,把突厥放在了比自己低的位置,這就更不是稱臣於突厥了。之後李世民登基,更沒有稱臣於突厥。

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統鎻治崩潰、名存實亡。 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只有太原,因為隋煬帝留下的惡劣形勢,為了防止突厥與劉鎻武周攻打,李淵才暫時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唐朝一面打敗眾多敵人,擴張,進行統一戰爭,另一面抵禦突厥,還消滅突厥支持的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還分化突厥。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指出:隋末華夏弱,而突厥極強,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華夏有不世出之人傑李鎻世鎻民,李淵李鎻世鎻民數年苦戰,不僅統一,還抵禦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圖,因而保衛了華夏民鎻族幾千年的文明;還消滅了突厥支持的多個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擊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唐朝的力量上升,唐朝還削弱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之後渭水之盟,是因為唐朝內訌(玄武門之變等)導致的偶然情況,建成餘黨羅藝放突厥南下,突厥趁機入寇。

《舊唐書》 卷一百九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 對渭水之盟的記載:
太宗與侍中高鎻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范馳六騎幸渭水之上,與頡利隔津而語,責以負約。其酋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眾軍繼至,頡利見軍容大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懼。太宗獨與頡利臨水交言,麾諸軍卻而陣焉。蕭瑀以輕敵固諫於馬前,上曰:「吾已籌之,非卿所知也。突厥所以掃其境內,直入渭濱,應是聞我國家初有內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朕若閉門,虜必大掠,強弱之勢,在今一舉。朕故獨出,以示輕之;又耀軍容,使知必戰。事出不意,乖其本圖,虜入既深,理當自懼。與戰則必克,與和則必固,制鎻服匈奴,自茲始矣!」是日,頡利請和,詔許焉。車駕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刑白馬與頡利同盟於便橋之上,頡利引兵而退。蕭瑀進曰 :「初,頡利之未和也,謀臣猛將多請戰,而陛下不納,臣以為疑。既而虜自退,其策安在?」上曰 :「我觀突厥之兵,雖眾而不整,君臣之計,唯財利是視。可汗獨在水西,酋帥皆來謁我,我因而襲鎻擊其眾,勢同拉朽。然我已令無忌、李靖設伏於幽州以待之,虜若奔還,伏兵邀其前,大軍躡其後,覆之如反掌矣!我所以不戰者,即位日淺,為國之道,安靜為務,一與虜戰,必有死傷;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我今卷甲韜戈,陷以玉帛,頑虜驕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漸,其在茲乎!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也!」九月,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資治通鑒》也有於此基本相符的記載。)

《資治通鑒》對渭水之盟的記載:
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鎻六年)……
上自出玄武門,與高鎻士廉、房玄齡等立騎徑詣渭水上,與頡利隔水而語,責以負約。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頡利見執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輕出,軍容甚盛,有懼色。上麾諸軍使卻而布陳,獨留與頡利語。蕭瑀以上輕敵,叩馬固諫,上曰:「吾籌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傾國而來,直抵郊甸者,以我國內有難,朕新即位,謂我不能抗禦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閉門拒守,虜必放兵大掠,不可複製。故朕輕騎獨出,示若輕之;又震曜軍容,使之必戰;出虜不意,使之失圖。虜入我地既深,必有懼心,故與戰則克,與和則固矣。制鎻服突厥,在此一舉,卿第觀之!」是日,頡利來請和,詔許之。上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斬白馬,與頡利盟於便橋之上。突厥引兵退。
蕭瑀請於上曰:「突厥未和之時,諸將爭戰,陛下不許,臣等亦以為疑,既而虜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觀突厥之眾雖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賄是求,當其請和之時,可汗獨在水西,達官皆來謁我,我若醉而縛之,因襲鎻擊其眾,勢如拉朽。又命長孫無忌、李靖伏兵於幽州以待之,虜若奔歸,仗兵邀其前,大軍躡其後,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戰者,吾即位日淺,國家未安,百姓未富,且當靜以撫之。一與虜戰,所損甚多;虜結怨既深,懼而修備,則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韜戈,啖以金鎻帛,彼既得所欲,理當自退,志意驕惰,不復設備,然後養威伺釁,一舉可滅也。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九月,突厥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有人說唐太宗把府庫里的財物都給了突厥可汗才讓突厥退兵,實際這是錯誤的說法,是把小說《隋唐嘉話》的記載篡改歪曲後得出的。「傾府庫」的原始記載出自小說《隋唐嘉話》,而《隋唐嘉話》記載的是「靖請傾府庫賂以求和,潛軍邀其歸路。帝從其言,胡兵遂退。於是據險邀之,虜棄老弱而遁,獲馬數萬匹,玉帛無遺焉。」根據《隋唐嘉話》的記載,李鎻世鎻民和李靖先用財物哄突厥退兵,並派唐軍在突厥的歸路上阻擊,結果突厥逃跑,唐軍繳獲數萬匹馬,還把之前給突厥的財物都奪回了(「玉帛無遺焉」)。如果採信「傾府庫」的說法,那麼也要採信唐軍在突厥歸路上立即打的突厥逃跑,唐軍奪回了給突厥的財物,還繳獲了數萬匹馬。而如果不採信後者,那麼也沒有理由採信「傾府庫」的說法,否則只能理解成惡意歪曲記載的無腦黑了。而且《隋唐嘉話》這段記載與《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的記載矛盾,所以空府庫、「傾府庫」的說法並不可信。

渭水之盟的情況是,唐朝發生內訌玄武門之變、內部不穩時突厥趁機入寇,唐朝援軍很快趕到,「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頡利見縣執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輕出,軍容甚盛,有懼色」(記載於《資治通鑒》),突厥頡利可汗已經畏懼,此時開戰,唐軍能擊敗突厥軍,但是還滅不了突厥汗國,李鎻世鎻民為了取得更大的勝利,才選擇議和麻痹突厥頡利可汗,
「我所以不戰者,即位日淺,為國之道,安靜為務,一與虜戰,必有死傷;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我今卷甲韜戈,陷以玉帛,頑虜驕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漸,其在茲乎!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也」。
然後雙方達成渭水之盟,唐朝給了突厥可汗財物(「陷以玉帛」),而突厥可汗給了唐朝馬三千匹、羊萬口。

《舊唐書 卷一百九十四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九月,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渭水之盟這事,放在其他朝代相當一部分皇帝那裡根本不算恥辱。但是,因為李鎻世鎻民在對外事務方面標準過高,所以李鎻世鎻民才說那是「渭水之恥」。所以不能因為李鎻世鎻民自己說「渭水之恥」就認為渭水之盟是失敗、恥辱。看李鎻世鎻民在對外事務方面的標準,李鎻世鎻民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凡征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班師原因「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李鎻世鎻民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如果是其他朝代征高句麗取得這種結果,會認為這是勝利,但是李鎻世鎻民仍然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認為是沒有成功、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後悔。李鎻世鎻民所認為的勝利是,李靖攻滅突厥汗國,李勣數千唐軍以少勝多大破薛延陀、俘獲5萬多人,唐朝打敗西域諸國、佔據西域,唐朝攻滅薛延陀汗國……這些非常大的勝利才被李鎻世鎻民認為是勝利,不是恥辱,可見李鎻世鎻民在對外事物方面的標準之高。

另外,看歷史大家王永興的《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230頁231頁對渭水之盟的分析:李鎻世鎻民之行為與軍事部署是示之以強、示之以無所畏懼;剛健自強之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勵唐之軍民之人心;另一方面可以使突厥可汗及其兵眾將士畏懼。有此二者,則如唐太宗之言「與戰則克,與和則固」也。

渭水之盟並未阻止唐朝實力的上升。渭水之盟之後,唐朝整頓內部,軍事實力迅速上升,唐初攻滅突厥汗國已成為必然,而突厥是否遭受內亂薛延陀之亂、自鎻然鎻災鎻害,都不會改變這個結果,最多只是影響突厥汗國被唐朝攻滅的時間早幾年或晚幾年而已。

之前武德年間唐朝與突厥多次大戰,已經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實力與威望。唐朝還分化突厥(即使突厥碑文所說的突厥瓦解的原因里也包括唐朝用陰謀),最終突厥內訌,唐朝攻滅突厥汗國。

何況突厥遭受內亂薛延陀之亂,本身就有之前唐朝削弱了突厥汗國的力量、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威望的因素,以及唐朝支持薛延陀反突厥的因素。突厥遭受大雪自鎻然鎻災鎻害,但是中原的唐朝也在遭受自鎻然鎻災鎻害。而且古代時期草原上經常出現大雪等自鎻然鎻災鎻害,出現這些自鎻然鎻災鎻害本來會導致游牧民鎻族大肆南下劫掠以彌補其受到的損失,但是唐朝實力不斷上升,導致這時的突厥難以通鎻過南下劫掠獲得補充。

唐朝打擊了突厥的威望,隨後薛延陀等鐵勒諸部叛亂,突厥在與薛延陀等鐵勒諸部的交戰中失敗。而薛延陀的領鎻袖夷男不敢當可汗,直到得到了唐朝的冊封,夷男才敢當可汗,也表現了唐朝在周邊已經比較有影響、威望。

《資治通鑒》:貞觀二年……突厥北邊諸姓多叛頡利可汗歸薛延陀,共推其俟斤夷男為可汗,夷男不敢當。上方圖頡利,遣游擊將軍喬師望間道齎冊書拜夷男為真珠毘伽可汗,賜以鼓纛。夷男大喜,遣使入貢,建牙於大漠之郁督軍山下,東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磧,北至俱倫水;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仆骨諸部落皆屬焉。

突厥頡利可汗仍然有一定的實力,如果此時不攻滅突厥汗國,那麼突厥有可能在短短几年後再次崛起(類似隋文帝末期dong突厥可汗勢力很弱很馴服,但是數年之後突厥可汗就圍隋煬帝於雁門,還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
隨後,唐朝攻滅突厥汗國,生擒頡利可汗,並俘獲、收降大批突厥部眾。

即使突厥碑文也記載,突厥「貴鎻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鎻白女子,降作奴婢。突厥之匍,棄其突厥名稱,承用唐官之唐名,遂服鎻從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為之東征向日出之方,西征遠至鐵門。彼等之克國除暴,皆為唐皇出力也」。

歷鎻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評價唐太宗李鎻世鎻民:最重、最知軍事,不世出之人傑,是推進歷鎻史發展、改變亞洲形勢的主要人物。

至於有人認為的背信棄義,實際上,是突厥背信棄義。唐朝武德年間數次與突厥議和,但是議和之後,突厥數次背信棄義的毀盟開戰。到了武德七年,唐朝再次擊退了突厥,唐朝與東突厥再次議和了,但是之後不久突厥就再次毀約與唐朝開戰。渭水之盟議和結盟之後,貞觀二年,突厥卻寇邊,可見,是突厥背信棄義、破壞了和約盟約(「數與我盟而背之」),那麼隨後的唐朝攻打突厥、攻滅突厥汗國是理所當然的,不是背信棄義。

唐太宗鎻派李靖李勣攻滅dong突厥汗國,控鎻制漠南;又派李靖李道宗等攻滅吐谷渾汗國。薛延陀崛起成為一個新興的強大勢力。唐太宗又派李勣打敗、攻滅薛延陀汗國,將漠北納入統鎻治。唐太宗還派兵打敗西域諸國,並將西域納入統鎻治。
唐高宗時,唐軍攻滅西突厥汗國,唐朝擴張到中亞。

-------------------------------------------------------------------------------------------------------------------------------
貞觀年間,唐軍戰鬥力非常強大,薛延陀崛起強盛,大軍南下,李勣數千唐軍以少勝多,大破薛延陀大軍,殺獲超過5萬人。(此戰唐軍雖然動用數萬唐軍,但是實際與薛延陀交戰的只有數千唐軍。數千唐軍已經做到了大破強盛時期的薛延陀大軍,俘獲超過5萬人。)

《舊唐書》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命勣為朔州行軍總管,率輕騎三千追及延陀於青山,擊大破之,斬其名王一人,俘獲首領,虜五萬餘計。

《資治通鑒》貞觀十五年:李世勣敗薛延陀於諾真水。初,薛延陀擊西突厥沙缽羅及阿史那社爾,皆以步戰取勝;及將入寇,乃大教步戰,使五人為伍,一人執馬,四人前戰,戰勝則授以馬追奔。於是大度設將三萬騎逼長城,欲擊突厥,而思摩已走,知不可得,遣人登城罵之。會李世勣引唐兵至,塵埃漲天,大度設懼,將其眾自赤柯濼北走。世勣選麾下及突厥精騎六千自直道邀之,逾白道川,追及於青山。大度設走累日,至諾真水,勒兵還戰,陳亘十里。突厥先與之戰,不勝,還走。大度設乘勝追之,遇唐兵。薛延陀萬矢俱發,唐馬多死。世勣命士卒皆下馬,執長槊直前沖之。薛延陀眾潰,副總管薛萬徹以數千騎收其執馬者。薛延陀失馬,不知所為,唐兵縱擊,斬首三千餘級,捕虜五萬餘人。

(此戰是唐軍擊敗薛延陀,但沒有攻滅薛延陀汗國。後來唐太宗再次出兵攻滅薛延陀汗國。)

貞觀年間,唐朝攻滅薛延陀,設置六府七州,控制包括回紇在內的漠北諸部,漠北諸部「歲貢貂皮以充租賦」(《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唐朝將漠北納入統治。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鐵勒諸姓、回紇胡祿俟利發等,總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並為州郡。收其瀚海,盡入提封……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鐵勒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並為州郡。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敕勒諸部俟斤遣使相繼詣靈州者數千人,咸云:「願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
(鐵勒即敕勒,回紇是其一部分。)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使窮髮之地盡為編戶」。

而且,唐朝不僅攻滅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將漠南、漠北納入統治,還擊敗西域諸國,將西域納入統治。

-------------------------------------------------------------------------------------------------------------------------------

(楊廣造成嚴重大亂、人口銳減到200餘萬戶、疆域大量丟失,內部嚴重分裂內戰,外部外敵崛起入侵,隋煬帝楊廣給後世以及華夏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破壞。
前面講大運河、科舉制度的段落已經說明過了,大運河的功勞大部分不是楊廣的,而南水北調就更沒有楊廣的貢獻了,南水北調用到的元朝京杭大運河的部分河道與吳國所開運河的部分河道,都不是楊廣開的; 而楊廣那所謂的「科舉」,看楊廣的詔書,仍然是讓五品以上官員推薦人,並不具備科舉的本質與最主要特點。所以高考也沒有楊廣的功勞。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投牒自進」和考試黜落法雖然在南北朝後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現卻在唐朝。)
如今江浙的發達,是明朝、清朝以及現代發展的功勞,往早了說也是南北朝、唐朝、宋朝發展的功勞,而隋煬帝楊廣才短短几年時間,就造成極其嚴重的天下大亂,嚴重損害華夏。江浙、華夏反而要先克服楊廣造成的大亂破壞的拖累,然後才能發展。
人們記住的隋煬帝楊廣的事很多。楊廣確實做出了過度的殘暴征斂與統治、過度濫殺無辜,有太多殘暴、昏君的行為,遠大於其功績,就別怪歷史與人們記住。 如今歷史書上怎麼沒有提到隋這個朝代?如今歷史書上當然提到了隋朝。而「煬」這個字給楊廣,是非常合適的,與楊廣的行為很符合。

楊廣的目光並不長遠,連國家與百姓的承受能力都看不出,再看看他在一征高句麗時那糟糕的指揮,楊廣的目光真不長遠。 有了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非常豐厚的遺產人力物力,楊廣還那麼狂妄,當然敢做大部分帝王不敢做的事,歷史上的暴君+昏君往往敢做大部分帝王不敢做的事。 不想想他擁有前人留下的那麼豐厚的遺產、怎麼那麼快就折騰的亡了國?
靠著揮霍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楊廣在做了些事,但是沒促大發展呢,楊廣就造成大亂,反而造成大破壞了。
實際那些所謂楊廣的功績,大部分是其他朝代、其他人的功績被挪用給了楊廣。而且,即使退一步,把那些功績都算在楊廣哪裡,楊廣的過也遠大於攻,造成的破壞遠大於功績。比楊廣殘暴的帝王還真不多,而且沒幾個能比楊廣造成更大的破壞。
楊廣靠著瘋狂揮霍北周與隋朝文帝幾代人留下的豐厚遺產做事,還誤以為是自己能力,結果短短數年就造成極其嚴重的大亂破壞,敗壞了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楊廣這志大才疏與狂妄還能被稱為魄力、膽識?古往今來,沒幾個人能比楊廣更志大才疏與狂妄。 )

--------------------------------------------------------------------------------------------------------------------------

隋煬帝逼的百姓沒活路紛紛起義。隋煬帝造成天下大亂人口戶口銳減四分之三以上。請問,隋煬粉們哪個願意自己全家全族死四分之三以上去滿足隋煬帝的為所欲為?

看君主接手的是什麼,留下的是什麼。
如果一個君主接手的是大亂的爛攤子,那他留下一個爛攤子,別人也難以苛責他。但是楊廣接手的是前人留下的外無強敵、內部人口眾多貯備雄厚的狀況良好的隋朝,卻被隋煬帝折騰的民不聊生,天下大亂「臣觀自古以來,未有如隋室喪亂之甚」,「古來雖復時遭喪亂,未有如隋日者」,被隋文帝分化整垮的突厥在隋煬帝時期再次崛起,並且極其強大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還曾一度把隋煬帝圍在雁門,隋煬帝至死沒報此仇。
隋煬帝接手北周、隋朝文帝數代人留下的豐厚遺產,但是隋煬帝楊廣造成嚴重大亂,敗壞了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人口戶口銳減到200餘萬戶,疆域大量丟失、嚴重分裂,內外眾多強敵,嚴重分裂內戰削弱了華夏,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楊廣留下的是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華夏面臨突厥吐谷渾等N胡亂華的危險,楊廣是既罪在當時,又罪在千秋。
多虧李淵李世民等人擊敗眾多強敵,改變了惡劣局勢,阻止了罪在千秋。

--------------------------------------------------------------------------------------------------------------------------

--------------------------------------------------------------------------------------------------------------------------

隋煬帝楊廣,不恤百姓已經說了,嫉妒文才殺薛道衡,拒聽忠言殺高熲、賀若弼,掩耳盜鈴殺宮女,連幫他繼位立下大功的張衡勸他幾句不要濫用民力也殺!再加猜忌逼反楊玄感,如此君王,誅殺賢臣,言者有罪,如再不稱昏君,真不知昏君其為何物了。

至於楊廣那些「功業」,其實是個皇帝、只要有前人留下的那麼豐厚的遺產、只要自己不是個傻子就都能做到。楊廣運氣好,碰北周、陳、隋文帝留下那麼豐厚的遺產,他又是個最愛出風頭的,當然是當仁不讓地要去做啦。既然是皇帝要做,又不管百姓死活,那當然也就能做成啦。直到最後輕狂到眼高手低地來一句「高句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從此一頭栽在高句麗手下。

隋煬帝時期,各種頻繁的徭役,青壯年勞動者離開了生產崗位,這是對生產力最嚴重的破壞。「耕稼失時,田疇多荒」,生產力遭到破壞。《隋書·食貨志》說:「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疆場之所傾敗,勞敝之所殂殞,雖復太半不歸,而每年興發,比屋良家之子,多赴於邊陲,分離哭泣之聲,連響於州縣。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飢餒,婦工紡績,不足以贍資裝..宮觀鞠為茂草,鄉亭絕其煙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不僅如此,更加「重以官吏貪殘,因緣侵漁」,以致「百姓困窮,財力具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群盜」。這就是說,在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平民百姓為了不被凍餓而死,只有相聚起義了。

隋煬帝一征高句麗,出現了王薄起義、瓦崗起義、孫安祖竇建德起義、張金稱起義、高士達起義、劉霸道起義等農民起義,
後來又有劉元進、杜伏威、輔公祏等人的農民起義,而隋煬帝不收拾他留下的爛攤子,卻跑到江都醉生夢死,
最終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北周已有統一之勢,隋文帝接手北周的豐厚遺產,滅陳統一,雖有叛亂,但是之後隋朝通過恩威並施,已經將中原、南方各地平定。 幾代人留下的豐厚遺產,到了隋煬帝楊廣這裡本來可以登上新的高峰,結果被隋煬帝敗壞成了爛的不能再爛的爛攤子。

參考資料
《隋書》
《舊唐書》
《資治通鑒》
《北行日錄》樓鑰
《隋唐史》岑仲勉
《隋唐五代史》王仲犖


降服突厥,侵略林邑,馴服契丹,收復琉球,收復伊吾,攻吐谷渾,征高句麗。這是短短三十幾年隋朝發動的戰爭,除此之外,還有遷都,修建大運河,一大批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只能說,隋朝的兩代帝王精力旺盛,也是氣魄蓋世。但是也正是因為他們太過窮兵黷武,才導致隋朝的滅亡,白白讓唐朝承了隋朝的建設。


隋朝滅亡和楊廣干係太大了,楊廣真的很有才,眼光獨到,大運河更是功在千秋的偉業,可惜急功近利了,常年的戰爭、徭役,使本來在拓拔魏時剛剛有點復甦的農業基礎又摧殘了一遍,中國是個小自耕農組成的傳統道德社會,你敢得罪他們,不等於找死嗎。老百姓不管皇帝有啥子理想抱負的哦,碗里連飯渣都不剩了,不跟你作死跟誰去鬧。這時候又恰好出現了一個16歲就慫恿自己老子當皇帝的李世民,一時俞亮,天下二主,前面那個主又喜好作大死,額,沒得選了,只能唐代隋。話說正史對隋煬帝楊廣評價真心不公允呀,楊廣還是很有遠大抱負和執行力的人,真的是帝王中的佼佼者,要是他像乾隆一樣有個好爹,或許隋朝能成為跨世紀的朝代,可惜他爹沒給他留下一個花幾十年也用不盡的國庫讓他作呀。至於說乾隆,真心是個敗家子!


基礎設施投資過熱,經濟硬著陸。


謝邀,第一次被邀請好雞凍。隋煬帝不是昏君,他太有想法了,太銳意進取了,但操之過急,以至於造成了類似「大躍進」的形勢。仔細想來,營建東都、開大運河、鑿太行山馳道、修長城、三征高麗,哪一個沒有必要?

營建東都是為了鎮壓山東的叛亂,煬帝詔書中說「關河懸遠,兵不赴急」,如果中部沒有洛陽作為重鎮,遠在西北長安的中央政府對山東鞭長莫及。而開太行山馳道也是為了中央政府能夠更牢固地掌控山東。
開大運河不必說,關中之地的糧食已經不夠供應長安這個巨型城市的用度,只能利用漕運,把南方的糧食運到長安和幽州邊防。
修長城是為了防禦突厥,這個很明顯。
而三征高麗,確實也是為人所詬病,多少有點漢武帝式的開邊意圖,但高麗「無人臣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高麗與突厥相勾結。高句麗一介小國,竟然對隋朝無禮,還勾結突厥,如果不殺雞儆猴,那麼隋朝東北邊疆一系列的少數民族和小國都會像高麗一樣為所欲為。尤其是隋朝北部的心腹大患突厥,隋煬帝好不容易拉攏了啟民可汗,哪能讓高麗在其中煽風點火?


這幾件事都有做的必要。但是隋煬帝沒有考慮到天下剛從戰亂中統一,人口經濟還未完全恢復,各個地域對統一王朝的認同也還未完全建立,山東叛亂就是司馬消難,王謙等原北齊北周的遺老發動的。漢代自高祖開始,歷文景共三代休養生息,到了武帝才敢有大動作。而隋滅陳一統天下到煬帝即位不過15年,煬帝就開始大興土木,開邊征伐,這幾件事在很短的時間內相繼進行,對國計民生的損害是非常大的。如此一來,自然民怨沸騰,豪傑四起。

煬帝是漢文是文帝的命,偏要學武帝hhhhhh


看了上面有位兄弟說得國太易也未必是好事,感覺十分正確。


彭老總曾提出打爛了在建設,當然說的是朝鮮和東北,但道理顛撲不破。得國太易,原有既得利益集團沒有遭到毀滅,除宗室外大體保持完整,沒有扶植新興後起的政治和經濟空間了,那麼原有階層得利不是因為你,對你的忠誠就是個大問題。


由此想到香港問題,如果當年不是和平過渡,而是一輪火箭炮打過去,現在他們對中央的態度還有可能這麼高冷么?


隋朝是典型的藏富於國 經濟方面的原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經常翻炒,翻多了就容易炒成渣渣


最近讀《隋書》,感覺隋朝就是亡在了一群高度功利化和目的導向的精英團隊手裡,用時下流行的話,就是隋朝亡在了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手裡。隋朝的文臣武將可以說是群星璀璨,穿越到隨便哪個時代基本都可以反轉劇本再造華夏,但是如果細細看王朝主心骨們的履歷,感覺他們無非以下幾種人:要麼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牛,要麼就是創造條件當天下第二第三第四第N牛們的大哥或大濕兄,要麼就是把意識里的假想牛們全搞掉,要麼就是無事生非好讓自己有機會牛起來。說白了大家就是目標明確理想遠大執行力強,或者為名,或者為祿,或者為生,但就是沒人真心為國家。結果就是:戰術角度來說,精英團隊集體開掛,規劃沒有不實現的,目標沒有不達成的,開疆拓土國泰民安君臣同樂天下大治,每個精英充分實現個人價值走上人生巔峰。但是從戰略角度講,這個高度功利化導向是徹頭徹尾的災難。精英們抱著建功立業史書著名的態度在「你國」的平台上使了勁的折騰,文治武功百花齊放,等到天下太平了精英也不安生,長孫晟裴矩這些靖邊之才還要跑出來煽風點火。精英群體鍥而不捨刷存在感往死里折騰,大隋帝國路線就完全跑偏了。直到王朝的小船說翻就翻,精英們也發現自己沒得活。


秦朝跟隋朝何其相似,都是終結了分裂幾百年的局面。建立了曠古少有的千秋盛世。都是觸犯了很大舊勢力的利益最後被團滅了。都是大概30年二世而亡。

秦朝:
秦王掃六合,攻滅七國,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統一度量衡。終結了奴隸制社會,建立了統一中央集權的強大王朝。極大的拓展了疆域,攻滅了嶺南、越地。等等。居功甚偉。結果,國內各種以前的各王國、舊勢力反對太大,加上秦朝後面的一些自己沒做好的。被推翻了。但是統一的中央王朝深入人心。 隨後的漢朝撿了一個大便宜。


隋朝:
出身於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楊家,當上了皇帝,結束了西晉末年到隋朝初年幾百年的大動亂,(昏庸無道的司馬家族真是禍國殃民),這個大動亂甚至比春秋戰國動亂還要大,那個時候大家是一個國家的,這幾百年,胡漢混戰,各種血腥。多少英雄想統一天下,結束分裂,結果桓溫沒做到、庾亮沒做到、祖狄沒做到、王猛跟苻堅沒做到、慕容垂、石勒沒做到、高歡、宇文泰、劉裕沒做到,他們楊家這次終於做到了,向南攻滅陳,向北打敗突厥、契丹,東向收復琉球,西邊打敗吐谷渾等等,東北邊,與高句麗勢力交戰。維持了龐大的隋帝國疆域。隋朝應該是自夏朝以來到隋朝之間,中國疆域最大的王朝了。人口 890萬戶(盛唐一朝都沒達到隋全盛的人口與財力)。隋朝末年,各種大糧倉,比如洛陽的洛口倉等等糧食貯存據說足夠大帝國吃50年。唐初根本不是有的朝代初年那麼民不聊生、破敗不堪好么。也就千秋盛世的隋朝才有財力物力修建了造福萬代的 京杭大運河。其他朝代有那麼大手筆的巨型工程么? 感覺唐朝真的事實上撿了一個大便宜。


不過秦跟隋的迅速敗亡不無道理。終結維持了幾百年的分裂局面必然有很大的各種以前的強大舊勢力,而這些勢力、龐大門閥家族是不太會在一次動亂中被消亡的。所以後面會在秦朝末年、隋末又會爆發大戰,各種門閥、舊勢力洗牌,然後經過兩代的重新洗牌,門閥、舊勢力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就會重新歸於安定。不過我覺得像秦、隋的歷史功績真的很大很大。沒有這兩個王朝,分裂局面久了,中國現在還是不是一個統一大國都難得說。


大多數帝國,都有二代之亂,絕非偶然。


個人認為隋朝滅亡是亡在他的戶籍簿上了。
從漢末開始形成的世家大族經過南北朝的分化,當初處於優勢地位的家族隨著南遷及南朝的覆滅最終衰落,而最初處於劣勢的家族留在北方並立即與北朝合作最終成為門閥勢力,形成所謂的「五姓七望」。而這些世家大族的壯大無疑對朝廷是一種極大的威脅,特別是北周的政治鬥爭幾乎都是名門望族的角逐。隋文帝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他開始清查人口。這樣做無異於和這些依靠私人莊園以佃農和土地為經濟基礎的地主家族宣戰。很明顯達到這樣的人口數量是不難的,只是有大量人口被世家大族所蔭蔽,壯大了他們自己的利益,損害了朝廷國家的利益。然而隋文帝隋煬帝對這項政令的執行太過嚴格,導致大家族的利益收到嚴重損害,本來由貴族支撐帝國自然而然土崩瓦解。
之後唐代採取了一種相對平和的態度來與世家大族相互妥協,造就了唐初貞觀盛世;之後高宗、武則天開始對世家大族進行打擊,門閥的勢力受到較大打擊,為之後的開元盛世做了鋪墊;安史之亂之後的中唐到晚唐時期,世家大族在山東河北的勢力逐漸抬頭,終於爆發了從憲宗到宣宗的牛李黨爭,隨著牛黨最終的勝利,名門望族的勢力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一蹶不振;門閥的頹勢並沒有持續太久時間,隨著黃巢之亂、軍閥大規模戰爭和朱溫對唐臣的大清洗帶來的唐朝的滅亡,世家大族最終消亡於歷史的長河中。


歷史上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可追溯的內在原因和外在條件限制,隋朝的誕生真是應了那句大亂之後有大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而且經歷南北朝近200年的動亂歷史,隋朝的誕生可謂承天象而隨民意。但是順利的誕生,未必就會順利的延續,就像是順利的懷孕,也可能最後難產。
所以隋朝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源於自身的過於開放性,無論是在隋朝之前,還是在隋朝之後,沒有哪個國家,封疆大吏擁有如此的權利:軍權,區域自治權等等,關鍵的問題是據不完全統計,隋朝75%的軍權不在皇帝自己手中,而是分發各個地方政府手裡。
不得不說這樣開放的權利制度體系,導致的就是人人都想當皇帝,隋朝不亡不行啊。


推薦閱讀:

求教「狐媚而圖聖寶,胠篋而取神器」釋義?
為什麼地理位置不好的鄴城在魏晉南北朝如此重要,壓過洛陽成為北方中心,為什麼被隋文帝摧毀後再也無法復興?
楊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北周為什麼會禪讓皇位給楊堅?
南北朝和隋唐的統治者都是鮮卑人嗎?

TAG:歷史 | 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