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史上有哪些普通人不了解的奇聞逸事?

除了弗洛伊德、華生這類所有人耳熟能詳的


我也來講講一些我覺得比較有趣的和有用的。

1.弗洛伊德認為女性比男性少了一個陰莖進而產生對男性的「陰莖嫉妒」,其學生凱麗·霍尼如法炮製,提出男人比女人少了大乳房和無法生孩子,進而產生「子宮嫉妒」。

2.心理學家威廉·馬斯頓在1915年發明了測謊儀(當然,測謊儀有1/3的錯報和1/4的漏報)。哦對了,他還創造了超級英雄——神奇女俠。

3.很多人覺得考試時不應該修改選擇題的答案,要相信第一感覺。然而,實際證明學生在選擇題中,把錯誤的選項改對的概率大於把對的改錯的數量。

(Benjamin,1984.對改錯為20.2%,錯改錯為22.0%,錯改對為57.8%)

4.血清素水平和睾丸素水平較高的人,攻擊性也較高。他們更好賭博,更好冒風險,也更愛「裝逼」。

5.基因賦予我們傾向性,但不是命運。換句話說,你的基因決定你不是好孩子,那麼你可能永遠不會變乖,但是你可以學乖(環境+學習)。

6.紅色衣服會導致男性認為女性更性感(可能導致女性認為男性更有攻擊性魅力)。

7.落在視網膜上的像是二維的,但是我們能夠通過一些線索將其轉化回三維的事物。如果這些線索出現錯誤,我們也可能將二維的事物轉化成三維的。錯覺畫派藝術家就是這麼做的。

8.當缺乏氣味線索時,我們的味覺辨別能力會下降。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感冒時吃東西覺得很沒味道,因為鼻子塞了。

9.一些人坐車或者玩3D遊戲會頭暈,是因為前庭系統(控制平衡感)和視覺系統產生感覺衝突。嚼口香糖和看窗外的景色(起分神作用)可以減少這種衝突,減輕頭暈。

10.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太多模特和小鮮肉會降低自己對伴侶的吸引力評價。

11.在較為深度的睡眠(REM睡眠),人的肌肉會極度放鬆,以致麻痹不能控制,如果你不小心醒來,「鬼壓床」就容易發生了。

12.深度催眠有時可以促進人們某些事的回憶,但是他們回憶一點都不可靠,比清醒者有更多的錯誤。另外,大多數人是不能被催眠的。

13.長期的冥想訓練可以提高冥想者的疼痛忍受值。所以,想要讓自己心寬些,心態更好些,可以多冥想。

14.非頻繁使用麻醉藥等鎮靜劑會短期降低腦部機能,降低身體協調感,而長期影響不明顯。(小時候拔牙我媽媽還一直嚇唬我說打麻藥會變笨,要我忍著點,一想起來感覺牙齒還在隱隱作痛)。

15.打哈欠可能是二氧化碳增多而缺氧的補償(Provine,2005),也可能是想讓大腦冷卻一下(GallupGallup,2007),有助於大腦機能的恢復。

16.聰明人可能更敏感,因為他們更容易從環境中找到曾經導致自己「受傷」的相似線索,並且反應更大。

17.米勒通過實驗證明人的短期記憶內容量是7±2,但他的實驗方法沒有避免被試偷偷複述信息,所以導致偏大,後來的研究認為短期記憶內容量是4±1(Nelson Cowan,2010)。

18.人們常常會犯一種「合取謬誤」(conjunction fallacy)的錯誤,將兩個有特點而不確定的事物關聯起來。比如高分低能,為富不仁,實際上低分低能,為窮不仁的人也大把。

19.人類的行為在說法上千千萬萬,但做法上總是那麼單一。矯情的人為了金錢和美女而活,普通人為了工作和愛情而活,而我么,是為了理想和升華革命友誼而活著。

20.智商與情商的大腦負責區域在大腦中有很大的重疊(Aron Barbey,2013),所以上帝很公平吧,嘿嘿。

21.從智商的平均值上看,確實是一代總比一代高。智商存在代際增長,這種變化可能是教育和環境帶來的(弗林效應)。

22.通過節食減肥的人,體重很容易反彈(Mann,2007)通過多吃東西增肥,也很難成功。這可能是因為人體內存在一個脂肪設定值,當脂肪量過多或過少,我們就會做一個代償維持其不變。

23.產前發育期暴露在雄性激素異常高的環境中的女性會有更多的男性典型行為,且提高其成為同性戀的概率。(Breedlove,1994)。女性的性取向較之男性也有更大的可塑性。

24.睡眠不足,以及較為激動的情緒都會引起皮質醇水平提高,進而導致身體部位炎症,常見的就是長痘痘啦。所以說,多睡覺和保持愉悅對祛痘有多重要。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銷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我又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近視的人不戴眼睛 聽距離較遠的人講話(一米之外),會習慣性地把眼鏡帶上,否則就會聽不清在講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以下為原答案:
當你對一個人有好感的時候,(朋友、戀人、家人等)他的小動作(比如手托下巴 雙手交叉等)你就會不自覺地去模仿。大概在幾分鐘後便會出現這種情況,反之對於無感或者厭惡的對象,便不會有這種現象產生。

上課時老師告訴我們的,如果有錯誤積極更正。


「黑暗效應」

有一位男子鍾情於一位女子,但每次約會,他總覺得雙方談話不投機。有一天晚上,他約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線比較暗的酒吧,結果這次談話融洽投機。從此以後,這位男子將約會的地點都選擇在光線比較暗的酒吧。幾次約會之後,他倆終於決定結下百年之好。

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據對方和外界條件來決定自己應該掏出多少心裡話,特別是對還不十分了解但又願意繼續交往的人,既有一種戒備感,又會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盡量展示出來,把自己弱點和缺點盡量隱藏起來。因此,這時雙方就相對難以溝通。而黑暗登場,對方感官失效後,自己便沒了危險,不需要偽裝,表情不需要安排,自然而然的自我流露;而自己的感官失效後,人就會變得脆弱而敏感,傾向於在黑暗中抓住同伴的安全感,這種吸附性非常強。所以說,黑暗效應就產生了。


想到了心理諮詢與治療領域的兩對夫婦。

第一對是格式塔療法的創始人,Fritz Perls和Laura Posner Perls。

Fritz1893年出生於德國柏林的一個普通的猶太家庭,小時候喜歡惹事生非,七年級讀了兩次都沒過,還頂撞老師,最終被學校開除。但Fritz並不是一個「學渣」,他後來不僅讀了高中,還進入了醫學院,專業是精神病學。1916年Fritz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的殘酷讓他更多地關注和思考人的精神健康與心理功能。戰後,Firtz去了法蘭克福,成為了Kurt Goldstein的助理,主要關注在戰爭中受到腦損傷的退伍軍人,並對精神分析產生了興趣。這期間,他由於工作原因認識了Laura,Laura曾是Goldstein的PhD學生。1927年,Fritz離開德國,去奧地利維也納接受精神分析流派的培訓。1930年,他回到柏林,從事精神分析領域的工作,並且和Laura結婚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猶太人遭到迫害。Perls一家逃到了了荷蘭,後來又逃到了南非,Perls夫妻在南非也做了一些精神分析流派的培訓。1936年,Fritz和弗洛伊德有一次短暫會面,但以不歡而散告終。1942年,Fritz加入了南非軍隊,成為了一名軍醫,一直任職到1946年,這期間,他和Laura合作出了一本書,書名為Ego, Hunger, and Aggression。1946年,這一家人終於在美國紐約安定下來。Fritz開始做學問,閱讀別人的著作,整理自己的書稿,並在五十年代初期和同事們出了書,創立了格式塔流派。之後,Fritz開始在美國各地講學,做培訓。1960年,Fritz離開紐約曼哈頓,移居洛杉磯,他依然活躍於學術交流討論以及理論發展與培訓,他甚至還去了日本體驗禪修,而在此期間,Laura仍然留在紐約從事格式塔流派的相關工作。Fritz於1970年去世。

Laura1905年出生在德國,自幼學習鋼琴和舞蹈,16歲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後來接受了心理治療的培訓,音樂與藝術的元素也成為了她心理治療的一個特色。1930年和Fritz結婚,婚後很快就開始了逃亡。逃亡結束後,Laura一直留在紐約從事辦學工作,1990年去世。

Fritz是一個個性很強的人,作為心理治療師,他敏感而具有洞察力,作為一個理論流派的建立者,他也足夠有天賦。同時,他在培訓中也表現出了自己非常強勢,非常專斷,甚至有攻擊性的自戀的那一面。他的表現欲和控制欲很強,並且不斷地發展他的理論,不斷地自我展示。而Laura則顯得更加平和謙遜。很多受訓者沒有學到Fritz的洞察與敏銳,卻學到了Fritz的自大和強硬。Laura比Fritz更加關注格式塔治療中的支持和聯繫,在培訓中,她也鼓勵受訓者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並且相信,治療師的人格魅力是重要的,會融入到具體的技術中。

之所以會想到Perls夫婦,一是因為他們充滿波折的人生經歷,我真的很難去想像他們是怎樣在戰爭和逃亡中進行研究和創作的;二是因為格式塔療法非常吸引我,在我個人看來,這個療法真的有很多非常犀利甚至非常炫酷的技術,可又不會像認知行為療法一樣給我一種「接受應試教育」的無聊壓抑的感覺。了解到他們二人截然不同的個人風格,我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始終相信Laura所提出的「受訓者的人格特點值得被關注,心理治療師本人的人格特點會融入到具體的治療技術中」,我甚至還相信,心理治療師的個人特點其實也是這個治療師的理論的一部分。Fritz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獨特而鮮明的個人風格一定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格式塔療法的主要技術,很尖銳,也很吸引人。而Laura的謙遜和平和,使得這個理論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樣貌(很難想像如果Fritz一直發展下去,這個理論得有多少不一樣的版本互相打架),也使得這個理論沒有走向極端。

第二對則是Gottman夫婦,近些年,這兩位的理論和培訓在美國的婚姻家庭治療領域非常受歡迎。

他們二人的履歷見鏈接:John amp;amp;amp;amp; Julie Gottman Biography可能會需要外網。

John出生於1942年,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20歲就拿到了本科學位,專業數學物理,22歲碩士畢業於MIT,專業是Mathematics-Psychology,27歲拿到了臨床心理學的PhD學位。他從本科開始就積極承擔助教和助研的工作。之後很多年,他都在認真做研究

Julie在1971年拿到第一個本科學位,專業是藝術史,1974年拿到第二個本科學位,專業心理學。1976年counseling方向碩士畢業,1985年拿到了臨床心理學的PhD學位。本科畢業後,Julie一直在 從事心理諮詢與治療相關的實踐工作。

這是2015年底的一個訪談,還不算太久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j3lReSzJk

我大約兩個月前完成了Gottman的初級培訓,不過沒有見到他們本人,花了兩整天看培訓錄像然後小組討論。據John所說,他和Julie是因為工作原因認識的,那時候他已經做了很多年研究,和他合作的好基友叫Robert Levenson(現在似乎是UC Berkeley的心理學教授),他們倆非常關注婚姻的穩定和離婚的預測因素(似乎兩個人那時候都是單身狗),而Julie則做了很多的臨床實踐。Julie問他,你的研究可以怎樣切實地幫助人們維護婚姻關係呢?John回答,我沒想過,不關心這個。Julie試著說服他,你應該把研究成果投入到實踐中啊!後來John被說服了(據說他抗爭了很久hhh),再後來他們結婚了。

和Perls夫婦不同,Gottman夫婦通常都是一起工作的,視頻中的他們也會有很多親昵的互動和幽默的玩笑,會有肢體接觸,會互相讚美,也會拿他們自己的關係舉例子。看起來是一對非常可愛的夫妻。

我會想到Gottman夫婦,一是因為他們作為一對夫妻看起來很親密,很可愛,二是因為John從一個科研工作者到一個實踐者與培訓者的過渡。我本科在國內的培養項目完全是科研導向的,而我現在美國的碩士項目則完全是實踐導向的。舉例來說,本科系裡(現在是學院里)的很多大牛教授一個實驗室兩三年發表的科研論文可能數量上會超過我現在碩士項目一個老師一輩子發表的論文,本科前兩年的科研訓練已經超過整個碩士項目的科研訓練。讀本科的那些年,我對科研的態度從最初的好奇與崇拜也慢慢轉變為疲憊和畏懼,也意識到,當一個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堅持臨床實踐並且認認真真指導學生時,可能真的沒什麼時間去做科研。而在出國之後,我發現,整個心理諮詢領域越來越偏向於實證基礎(evidence-based),而實證依賴的是科研。碩士項目里實踐經驗及其豐富且一直不怎麼做科研的老師也在不斷關注認知神經科學對心理諮詢的啟示,鼓勵我們關注最前沿的研究進展。作為一個受訓者,我會常常思考科研和實踐可能怎樣相互促進,可能怎樣競爭一個人有限的時間,從業者該如何平衡……我想,Gottman夫婦為我提供了一個參考答案。

以上,兩個關於「心理諮詢與治療界夫妻檔」的故事,來自一個多次表示「不和同行談戀愛」的依然單身的學習者XD

另外,如果是對心理學家和心理學史感興趣,可以參考這本書,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 (豆瓣),我大概六年前讀過,文筆很好,雖然「科學性」比不過《心理學與生活》這樣的經典教科書,但是更加關注心理學家的個人背景,選取的實驗也極具爭議性,所以讀起來會覺得很有趣。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這就是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有同名電影,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簡單說,就是津巴多教授做的一個環境對人影響的實驗。實驗招募了十數名正常學生作為被試,一半扮演獄警,一半扮演犯人,津巴多教授扮演典獄長。
實驗時間是兩周。一開始,包括津巴多教授和他的助手都認為會是很無趣的兩周,但是不久他們就大吃一驚。從第三天開始,監獄裡就開始上演侮辱,體罰,逃獄等等真實監獄中會發生的事,甚至有一名被試在中途精神崩潰,不得不退出實驗。
然而情況並沒有好轉,因為津巴多教授也因為扮演典獄長而受環境影響。情況愈演愈烈,最終終於爆發了暴力衝突。實驗被迫中途結束。

這個實驗是心理學史上的污點,在斯坦福監獄實驗之後,一切心理學實驗都必須通過允許才能進行,並且嚴格按照心理學實驗準則進行。

雖然這個實驗失敗了,但是它展現出了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巴納姆效應,這個更常見了。

人會傾向於把一段描述模糊,指向不清晰的話語認為符合自己。
不信你就把十二星座的描述各拆幾句湊起來,隨便找個人問,一問一個準。


鳥籠效應


假如一個人買了一隻空鳥籠放在家裡,那麼一段時間後,他一般會為了用這隻籠子再買一隻鳥回來養而不會把籠子丟掉,也就是這個人反而被籠子給異化掉了,成為籠子的俘虜 。鳥籠效應是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又稱『鳥籠邏輯 』,是人類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 ,其發現者是近代傑出的心理學家詹姆斯。『鳥籠效應 』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自覺不自覺的繼續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引自百度百科
http://kb.kkyuyin.com/item/34e4a3d60f6f0d9a2c153963ebc85f5c.html?from=smscuc_param_str=dnntnwvepffrgibijbpr


————————————【實(血)際(的)應(教)用(訓)】分割線————————————————

以前看到過的一個心理學效應,覺得很有意思也很實用:商家有時就是抓住人們的這個心理引導消費的。

比如某連衣裙很好看又打折促銷原價150現價99,這時你一心動就立馬買下,結果發現這裙子穿上去好像沒腰線?

於是店家立馬向你推薦同款配套真皮緊緻高柔韌性加寬加厚blabla腰帶300一條……

嗯,腰帶買完了,一看自己只有跑鞋,和這種風格好像不太搭耶。

於是店家再次立馬向你推薦同款淑女氣質圓頭粗跟系帶bIabla小白鞋200一雙……

然後又覺得沒一點配飾太單調?

(省略1500字)


最後當你發現自己已經用了一兩千後,你會想起來最開始你只是因為圖划算一時興起買條裙子而已(●—●)

為我銀行卡上不足一百的餘額默哀……
(?? _ ??)


奇聞逸事門檻是不是有點高啊,感覺連普通八卦都達不到這要求,就講點歷史吧,不是歷史本身也很有趣嘛。

我覺得有點意思的是心理測試在一戰時在軍隊里選拔軍官時的使用。當時軍隊請來心理學家做智商和情商測試,幫忙挑出能勝任軍官職位的人。第一輪測試里測量的維度有語言能力,數學能力,聽從指揮能力,和知識儲備。測了一圈下來,發現文盲和英語差的外國人雖然測的分數很低,但是很多人也很有天賦。後來,針對這一群體,新一輪測試里減少語言成分,降低了對語言的要求,比如用手勢來問問題,問題里有圖片等等。這樣選拔機制稍微公平了點兒。

那時候用的測試是基於斯坦福-比內智力測試。上次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個非常古老的比內測試題,上面左右兩個女的的照片,問哪個好看。這測的是智商,還是視力,還是審美啊?

這智力測試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測完以後,除了留下一串光溜溜冷冰冰的數字,測完後並不能給選拔的人太多信息。這一眾心理學家在一次激烈的爭吵之後分成了兩撥人,一波繼續支持智力測試,而另一撥則開始使用別的方法來評估一個人。比如分析具體工作要求,訪談長官和士兵,性格測試,多角度評估等等。(想不起來心理學家叫什麼名字了,誰能幫下忙)結果這種方法比純粹的智力測試要有效很多,有效選拔了很多優秀士兵,而這樣多維具體的評估制度在今天工業界沿用至今,成為工業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戰後斯坦福比內又用在大規模人群中測智力。那個時候從事心理測試開發的心理學家對智力抱著自然主義的態度,覺得智力是天生的,固定的,不可能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來改變的,非常相信智力測試的強大功能的。然而因為智力測試本身的內在缺陷,今天我們都知道智力測試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從設計到評分整個流程都有它自己的局限性。但是在那個時候,心理學家拿出自己設計的智力測試大規模在人群中使用,然後發現有些種族的智商比別的種族的智商要高,有的人比另一些人高。今天我們可能對智商測試不以為然,覺得高就高,你高你了不起啊,或者我才不相信這測試。但是那個時候智力測試的結果造成了種族優生論,就是是一種由政府挑選出公認最強健、聰明和有道德的人來培育下一代的制度,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8%AE%E6%97%8F%E5%84%AA%E7%94%9F。種族智力的差異所支持的種族優生論不但成為了那時候政府強制讓低智商人群節育放逐和隔離的理由,更成為了二戰時種族屠殺的證據。

今天比較教育領域很熱門的一個理論是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和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是建立在行為主義實驗上的理論,我覺得也可以追溯到剛剛說的一戰時的智力測試上去。和相信自己的智力生下來就已經定型的這種消極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不同,如今大家越來越支持成長型思維,認為人通過學習和努力過程可以不斷提升自己。而在神經心理學領域,神經可塑性研究發現人到了30歲大腦內還可以修複發生變化,而不斷學習可以激發大腦內神經元建立新的通路。

現在的斯坦福比內測試可以用來測低智商人群的智商範圍,一般智力測試還測不太出來這個群體的智商。


損失規避效應,也叫得失不對稱效應
光說損失規避你也許覺得不容易理解,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是比比皆是的。
有一次,正常的傻瓜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邊有一張100元錢,顯然是別人不小心丟失的。他撿起這張錢心裡挺高興的,就像是從天而降的一筆收入。但是等他回到家,看到活潑可愛的女兒奔出來迎接他,就很快把這撿到100元錢的事情忘到了腦後。
之後又有一天,在上班的路上,正常的傻瓜發現他放在外衣口袋裡本來打算加交通卡的100元錢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不翼而飛了,肯定是剛才在擁擠的車上被人順手牽羊了。雖然只是掉了100元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損失,但那種懊惱和憤怒卻一直縈繞著正常的傻瓜。那一天上班他都心情不太好,一直到回到家,還對自己的愛人憤憤不平地講起這件事。
看到這裡請你想一想,對你而言,撿到100元的高興和丟失100元的痛苦,哪種感情會更加強烈呢?通常,丟失100元的痛苦要大於得到100元的高興。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了一個普遍現象,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損失規避:相同的一樣東西,人們失去它所帶來的痛苦要大於得到它所帶來的快樂。因為我們更在乎「失」,我們也就有意無意地盡量避免「失」,這就是損失規避。
上面例子的原理來自於損失規避心理的最根本的一種表現——得失不對稱性,但損失規避心理還可以引出其他幾種有趣的現象,譬如,賦予效應、安於現狀和語義效應。
賦予效應、安於現狀和語義效應
賦予效應指正常的傻瓜對於同樣一個東西,往往在得到時覺得不怎麼值錢,而一旦擁有後再要放棄時就會感到這樣東西的重要性,索取的價格要高於不擁有時購買它願意支付的價格。
正因為賦予效應使得人們對自己擁有的東西加上了非常高的價值,導致人們不願意去做決策改變現狀,這種安於現狀也是損失規避的一種表現。
雖然在生活中,因為各種原因大家經常需要忍痛割愛,但對現狀偏愛的心理使得我們做出的選擇或者決定常常不是最優的。我們把已經擁有的東西看得更重,捨不得賣掉,捨不得換掉。
他我想不少婚姻的穩定 跟賦予效應也可能有一定的關係,雖然影響離婚的因素很多很多,但是兩個人結婚以後共同生活的時間越長,越不容易作出離婚的決定。大部分變化都會在帶來好的效應的同時帶來壞的效應,但由於安於現狀心理的影響,或者從根本來說,由於損失規避心理,人們往往會對壞的效應,也就是「失」更加敏感,而忽略了「得」,最終不會選擇離婚——當然,如果離婚後「得」遠遠大於「失」的情況除外。
損失規避不僅讓我們過於關注「失」而忽視了「得」,有時候用不同的敘述方式來描述同一個事物時,會使人作出截然不同的決策,我們把這種效應稱作語義效應。語義學的研究已經證明,人們在接收到消息時能夠瞬間把它們解碼,而不用專門再去識別這些信息在編碼的時候使用主動語態還是被動語態,裡面是否蘊含了其他更深的意思,等等。
以上我們講了由損失規避效應引發的三個正常人決策中有趣的現象:賦予效應、安於現狀和語義效應。你應該已經可以看出,損失規避效應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對損失規避的程度卻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我們可以用損失規避係數來描述人們對不同東西損失規避的程度。對於一般的消費品,損失規避係數大概是2,也就是說,人們需要得到兩倍於原先的價格才肯放棄已經擁有的商品。損失規避係數因不同的事物而不同,如果涉及到情感等方面的因素,損失規避係數就會大大上升,一旦涉及到健康和生命等問題,損失規避係數就成百上千地增長了。
由於人們傾向於對「失」表現出更大的敏感性,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要學會使用換位法,將自己帶入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形中考慮自己可能的決定,學會從「得」和「失」兩個角度來看問題,從而平衡損失規避心理造成的影響,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
(選摘自《別做正常的傻瓜》,略有刪減,奚愷元著。)


1、《夢的解析》的初版,弗洛伊德只賣出去700份。(《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認為平生最得意的作品,沒有之一。)

2、馬斯洛抓了3000個大學生做研究,結果顯示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完成了「自我實現」。(跟現在的大學生一樣嘛,都是「愁眉苦臉」的。)

3、二戰時,斯金納為了研究導彈偵測系統,而開始跟鴿子「工作」。(斯金納有一個很著名的與鴿子有關的心理學實驗)

4、如果你想在大學了解弗洛伊德或者精神分析,那你不該選擇心理學專業,因為現在的心理學專業幾乎不談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可能在文學、歷史、電影、以及其他的學科里,反而會有更多的篇幅。)

5、阿爾弗雷德·比奈,第一個智力測驗(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的發明者,其實他大學拿的是律師文憑。

6、安娜·弗洛伊德的個人分析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做的,嗯,父親分析女兒的俄狄浦斯情節。

7、罵精神分析罵地很兇的,認知療法的創始者亞倫·貝克,曾接受過正統的精神分析訓練。


不請自答。
苛勒推論出頓悟是因為一戰時被困在了島上。
1913年,德國格式塔心理學家沃爾夫岡-苛勒去加那利群島的類人猿基地當主任,原計劃只在島上呆幾個月,沒想到上島不久一戰就爆發了。回不去本土的苛勒像魯濱遜一樣被扔在島上,而島上的生活又比較無聊,所以他就開始專心研究大猩猩,看大猩猩怎麼拿到掛在屋頂上的香蕉,之後推論出了頓悟。苛勒在島上一直呆到1920年,並在那裡寫成了《猩猩的智力》一書,沒想到陰差陽錯就名垂心理學史啦~


姑且把題主的「奇聞逸事」理解為那些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吧(又有一說,「奇聞逸事」指的是那些未被正式記載的史事)。

我們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心理學領域的「奇聞逸事」——那些心理學家們發現的,被我們認為不可思議的生活現象背後的心理學解釋。

1. 閉店效應(Closing-time Effect):「酒吧打烊前的女孩最好看」

研究者發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會在酒吧臨近打烊時覺得異性更有吸引力,而這一現象與酒精濃度的變化無關,)。他們分析說,這可能和稀缺原則有關。當某件事物非常稀缺、難以獲得的時候,人們會覺得這件事物更有價值,更想要獲得它。而隨著酒吧快要打烊,機會變得越來越少,他人也會因此而顯得格外具有吸引力。

2. 多比效應(Dobby Effect)——我們會因為內疚而自我懲罰

內疚是一種以獲得他人的諒解為目的的情感,當這個目的無法實現的時候,人們有時就會代替(想像中的)受害者進行自裁。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在拒絕他人之後,心懷內疚的人願意把手在極冷的冰桶中放更長的時間,並且會在事後表示,自己的內疚感因疼痛而得到了緩解(Bastian,Jetten, Fasoli, 2011)。這種用自我懲罰的形式來減輕內疚的行為又稱作多比效應,來源於哈利波特中因內疚而不斷傷害自己的小精靈。

3. 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越愚蠢的人越不容易發現自己是愚蠢的

這個效應是由兩位研究者的名字命名的。達克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表現為「對自己無知這件事本身的無知」。他們因而沉浸於虛幻的優越感中,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都優秀。

康奈爾大學的Kruger和David Dunning曾經分別測試了人們的幽默感、邏輯推理能力和語法水平,發現:那些表現最差的人,評價自己能力的準確性也最差。就算給他們一個客觀的衡量標準,他們還是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在之後的研究中,就算研究者公布了答案,最差的參與者還是無法意識到,自己是團隊中最差的。

Kruger 和Dunning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能力高低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自我認知。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首先具備了某種能力,真正了解這項能力是什麼,才有辦法對自己是否掌握這種能力做出精確的評估。不具備該能力的人,因為不了解這個能力究竟是怎麼回事,也就更遑論認識到自己的欠缺。

4.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電梯的關門按鈕有時候真的不管用

你有沒有想過,電梯里的「關閉按鈕」是不是真的能加快關門速度?斑馬線上的行人按鈕到底有沒有減少紅燈時長?寫字樓里的空調調控器,有沒有真的在調整製冷溫度?

其實,這些按鈕在很多地方都沒有實質上的作用,那些不能真的幫助電梯門更快關閉的關門按鈕唯一的作用,是給我們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感。心理學家們認為「安慰劑效應」之所以能發揮作用可能是因為:當人們相信這個東西/這件事情在發揮作用的時候,大腦中就會自動分泌類鴉片活性肽和多巴胺等物質,使得我們感覺更好(Wager Atlas, 2015),換句話說,這些按鈕/控制器,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改變了客觀的溫度,而是改變了我們的主觀感受——你不那麼焦慮/煩躁了。

5. 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人們可以被集體植入虛假記憶

Fiona Broome發現,自己不是唯一一個認為曼德拉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死在監獄裡的人。2010年(這個時候曼德拉還活著),她甚至表示她還記得,自己在報紙上看到了關於曼德拉葬禮和之後所發生暴亂的報道。而所謂曼德拉效應,指的就是人們集體相信一個虛假的歷史事件真實存在的現象。其中的很多人甚至能夠清楚的描繪出當時事件發生時的情況,他們自己在做些什麼(McPherson, 2016)。

人們之所以會集體產生這樣的虛假記憶(對從未發生過的事情的記憶)與幾個因素有關。

首先,與大腦「存儲」和「提取」記憶的方式有關。記憶專家表示,這是一種記憶的混合現象。一段記憶的細節信息分散地儲存在大腦里,當我們回憶時,我們會用自認為合理的方式,重新組合細節信息,形成一段記憶敘事(narrative)。如果一些細節模糊了,大腦甚至會將其他記憶中的細節拿過來,填補這段記憶的空缺(Vance, 2016)。

其次,研究證明,虛假記憶可能會互相傳染。當兩個或以上的個體在一起工作、生活後,他們會彼此分享存儲的記憶,這個現象被稱為「交互記憶」(transactive memory)。簡單地說,我們會將一部分信息交給身邊人去記憶。而當我們不記得一些細節時,我們往往習慣於向身邊人(特別是親近的家人和朋友)詢問,並輕信他人的錯誤記憶,而不是花費時間和力氣去查找一些更可靠的信源(比如去翻書或者看錄像)(Robson, 2016)。

以上。有戳穿你的嗎?(思考.jpg)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References:

Bastian,B., Jetten, J., Fasoli, F. (2011). Cleansing the Soul by Hurting the Flesh The Guilt-Reducing Effect of Pa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3),334-335.

Grant, Adam (2014). The dark sid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 Atlantic.

Johnco, Carly, Wheeler, Ladd Taylor, Alan (2010).They do get prettier at closing time: A repeated measures study of the closing-time effect and alcohol. Social Influence, 4, 261-271.

Kruger, Justin, Dunning, David (1999).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77 (6): 1121–1134.

McPherson, Douglas (2016). Are you living in an alternate reality? Welcome to the wacky world of the "Mandela Effect.』 Telegraph.

Robson,D. (2016). Four ways that other people can warp your memory. BBC.

Vance,E. (2016). Remembering childhood trauma that never happened. Science of Us.

Wager, Tor D., Atlas, Lauren Y. (2015). The neuroscience of placebo effects: connecting context, learning and health.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6, 403–418.


一.瓦拉赫效應

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字上發揮出來。」此後,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調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難以令人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多數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試學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著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之才」一下子變成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 的高才生」。

學生的智能發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自己最佳點,使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這一現象人們稱之為「瓦拉赫效應」。

知易行難,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說過,「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這個覺醒期的早晚則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成就。」而大多數人在大學之前都是遵照單一標準基礎課程成績進行成就衡定的,等到了大學及以後,已經可以相對自由了,但是他們似乎已經失去了尋找自己擅長之處的能力,遑論「覺醒」,當代大學生群體的迷茫大抵也來源於此吧,惜矣。


二.系列位置效應(Serial Positioning Effect)

是指記憶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處的位置對記憶效果發生的影響,包括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在系列學習(Serial Learning)中,在一系列處於不同位置的記憶材料回憶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應就是這種接近開頭和末尾的記憶材料的記憶效果好於中間部分的記憶效果的趨勢。其開頭和結尾記憶效果較好,分別叫首位效應(primacy effect)和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

系列回憶法(或稱為順序回憶法,Serial Recall Method)是研究系列位置效應常用的方法,該方法主要是要測量被試者達到某種記憶標準所需要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次數。系列回憶法的基本程序比較簡單:實驗者根據材料特點先確定「熟練的標準」,要求被試者背誦實驗材料,直到符合標準為止。為了達到所定標準,被試需要一定的時間或者經過多次「嘗試」,實驗者再根據時間和次數確定被試者的回憶水平。


1885年,Ebbinghaus用這種方法研究了「音節表的長度對學習難度的影響」,此後,艾賓浩斯又研究了無意義材料的回憶問題,他選用英國詩人拜倫(ByronG.G.)的詩《唐璜》中的6節作為實驗材料,進行了7次實驗。結果發現,對於長度約為80個字音的詩,被試只需誦讀8次就可以正確背誦;而對於同樣數量的無意義音節,則需要80次誦讀才能達到標準。也就是說,需要用10倍的努力才能背出一首與詩歌長度相同的無意義音節。而從信息加工理論來看,系列位置效應與注意和信息加工的策略有關。信息加工理論認為,末尾刺激的詞(近因效應)記憶最好;最先呈現的刺激(首因效應)回憶效果次之。在一個長的刺激程序中,刺激的中間部分回憶相對難一些。通常,系列的開始部分,或最初學的項目較容易記憶,末尾部分或最後(時間最近)學習的材料也容易記憶,而中間部分很容易受到先學的材料和後學的材料的影響,所以是最難記憶的。


太長不看的就簡單舉個栗子吧,就是一個人花1個小時背課文,開始10min和最後10min 效果要好於中間。即,短時間內遵循近因效應,較長時間跨度遵循首因。

常應用在法庭訴訟方面,如果我方拿出的底牌一開始就甩出來,那麼一定要延長決策時間,拖得越久效果越好。

如果我方是在最後亮出了底牌,一定要越早結案越好。

待續……(二更)


三.同體效應(自己人效應)
是指對方把你與他歸於同一類型的人。就是說要使對方接受你的觀點、態度,你就不惜同對方保持同體觀的關係,即要把對方與自己視為一體。「自己人效應」是指對「自己人」所說的話更信賴、更容易接受。

我們在團體建設的時候,需要假象敵,假象敵的存在更容易讓內部人員感受到我們是自己人,更能夠發揮合作精神。

每當我朋友抱怨學校的時候,我會毫無原則的罵他的學校,直到讓他也感受到屈辱,意識到他和學校是共同體。 這就是所謂「母校就是自己罵一百遍也不許別人罵一遍。」

四.鏡中我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這種聯繫包括三個方面:
1、我們設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
2、在做出行為後,我們設想或理解他人對自己行為做出的評價
3、我們根據對他人的評價的想像來評價自己的行為,並據此做出下一步反應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別人對我的看法,其實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五.被觀察身份(讚美效應)

當人們處於被觀察中,或者被讚美中的時候,人們更趨向於保持自己的美好形象。

如果你有一個朋友很喜歡你,經常誇獎你,你會本能的去按照他誇獎你的方式進行自我約束。

在一些較容易出現糾紛的地方放上鏡子,能有效幫助人們平靜。

六.人際期望遞增效應

一部電影里,如果一個人一直做好事,最後做了一件壞事,人們對他的評價更趨向於與負面。如果一個人一直玩世不恭,市場做壞事,當他做了一件好事,我們會對他的評價趨向於正面。

七.拆屋效應

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八.鳥籠效應

你想讓你的朋友養鳥,不妨送他一個鳥籠。

如果你想讓你的男友注意整潔,不妨給他買一個精緻的袖扣。

九.莫扎特效應

1993年,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讓大學生在聽完莫扎特的《雙鋼琴奏鳴曲》後馬上進行空間推理的測驗,結果發現大學生們的空間推理能力發生了明顯的提高。他們將這種現象稱作"莫扎特效應"。

音樂的欣賞能夠提高空間想像能力與空間感知能力,

一般的催眠配樂都會加入大自然的聲音,抑鬱的人群多聽輕音樂有助於擺脫思維上的死胡同。

這點本人深有體會,最好是輕音樂,沒有歌詞的那種。

十.黑暗效應

有點光,但是看不清的場景,更容易讓人們親近。

所以,約女孩出來喝咖啡,別再浪漫的窗邊了。

以上。


還是想說一個加德納的。

老闆們,點個贊再走!

老闆們,點個贊再走!

希望一起床會有28個贊,嘻嘻。先謝謝你們~

真的有28個了......吃驚了,蟹蟹你們蟹蟹你們。


最近在看書,把書上看的這些搬來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各抒己見,互相學習。
說一個關於本能的吧。
印刻。這個是習性學家康拉德?洛倫茨做的一個實驗,他用孵化器孵了一堆鵝蛋,小鵝孵化出來之後,第一眼見到的活動對象是洛倫茨,以後就總跟在他的身後。受到驚嚇時,就向洛倫茨跑過去。而對自己的母親不理不睬。這種「依戀"現象人們稱之為 印刻 。印刻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以後人們在許多動物中都發現了印刻現象。
還有一個動機的。是葉克斯-多德森法則:在難度較小的任務中,較高動機水平有利於任務的完成;在難度較大的任務中,較低水平有利於任務的完成。但不論任務的難易程度,動機最高或最低時,工作效率會最低。 蔡加尼克效應:不做帶來的遺憾比做了帶來的後悔更加深刻
第一次正兒八經在知乎答題,感謝大家厚愛。
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其實我不太知道哪些算不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因為自己太過關注這方面的信息,感覺哪個都算不上真的冷門。不過題主提到了弗洛伊德和華生,那我姑且把他們兩個除去,剩下的我覺得好玩的心理學現象/理論慢慢更新在這裡好了,希望有人能喜歡,輕鬆漲姿勢。

A.太過完美的人並不會討人喜歡
出醜效應又叫仰巴腳效應,犯錯誤效應(PRATFALLEFFECT):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會受人傾慕,而全然無缺點的人,也未必討人喜歡。最討人喜歡的人物是精明而帶有小缺點的人,此種現象亦稱為仰巴腳效應。

B.星座的心理分析都好准啊
巴納姆效應指的是人在看到籠統的,一般性人格描述的時候都會很容易相信它。即使這個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這個心理學現象是1984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驗證的。

C.坐姿出賣了你的心理狀態
坐姿大致分為「張」、「並」兩種。當人與人之間吵架,或對對方講述的事情毫無興趣時,通常會呈現雙臂抱胸或交叉雙腿的姿勢,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表現。是「我不會對你敞開心扉」的心理的典型姿態。

D.She just not that into u.
男女關係中女性的手提包,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她的「心」,女性第一次見某人的時候,必然將手提包放在離對方比較遠的地方。但,相處久了,關係近了,會逐漸放在兩人之間的位置。戀人關係確立後,女性甚至默許男方觸碰、打開自己的包。所以約會了幾次的男僧們,可以看看她對於包包的擺放位置哦。

E.你在撒謊
人撒謊時會有許多徵兆,除了流汗之外,最常見最易察覺的,第一種,就是「嘴」。說謊時,除非是專業的欺詐者,否則都會心存內疚。因此會親不自禁想「捂著嘴」。其表現結果就是不自覺地「將手放在嘴邊」。將手放在鼻子、下巴等位置,甚至觸摸嘴唇。這就是人在說謊時,潛意識裡想堵住自己嘴的一種表現方式。

F.你不太想聽我說話了
和上面的情況類似。當人厭煩對方的言語時,「想堵住耳朵」的心理潛意識作祟,會讓手不自覺在耳朵周圍。撓耳朵、估計耳垂、撩頭髮等,都是不想聽的表現。

G.你是真笑還是假笑
人類的笑容是最有意思的現象之一,人類的笑可不只是開心這一種含義這麼簡單,以後有機會我會寫文章詳細說說。
當一個人露出笑容時,判斷Ta是否真心,看Ta的眼睛,眼睛笑了,眼神有變化,才是真心。如果眼神沒有波動,嘴上卻笑了,那就是一種單純的社交性假笑。

H.羅夏墨跡測試
瑞士心理學家羅夏,在1921年創立的一個測試方法。通過讓被測試者觀察抽象性沒有具體指代的左右對稱的圖片,說出第一印象聯想到的事物,測試其潛意識的心理測試法。這個還蠻好玩,你們可以搜來自己看看。

I.鳥籠效應(雖然有人答過了,但我這個答案想儘可能寫全一點,所以也放進來好了。)
如果一個人買了一隻鳥,過了沒多久鳥死了,只剩下一個空鳥籠,那麼Ta往往會去再買一隻鳥來填充這個鳥籠。
其實人的住宅也是一樣的,面積過大的住宅往往會讓人買很多無用的東西來填充。

今天先說這麼多,以後慢慢更。近期的我一邊學習心理學一邊複習英語中,有什麼好玩的都會放進來的。26個英文字母用完的話,就用希臘字母唄。


「柯立芝效應」

一天,美國第三十任總統柯立芝和妻子參觀一個養雞場。夫人碰巧看見公雞追逐母雞,好奇地問:「怎樣用這麼少數量的公雞生產出那麼多能孵育的雞蛋?」

農場主解釋道:「公雞每天要執行職責幾十次。」「請告訴總統先生。」夫人回答道。

總統聽到後,問農場主:「每次公雞都是為同一隻母雞服務嗎?」「不!」農場主回答,「不同的母雞。」「請轉告總統夫人。」總統回答。

是的,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柯立芝效應」的由來。它描述的現象幾乎在測試的每一種哺乳類物種都有所表現,如果引入可受孕的新夥伴,雄性和雌性動物都會表現出持續、高亢的性行為……

男性在一次高潮後會進入一個絕對不應期,持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但是,若有新鮮的性對象接觸,又能迅速性喚醒。


話說冷戰時期的美國中情局曾為如何證明某位操著一口極地道美國英文的(疑似)蘇聯間諜真的是間諜傷透了腦筋。最後,簡單易行的經典心理學實驗範式 stroop effect 解決了這個問題,CIA 讓其讀出一堆字的顏色(有英文,有俄語,而且詞義和顏色一致、不一致的都有)。聰明如你,應該知道蘇聯間諜對俄語詞義和顏色不一致的時候認知速度會降低吧,那麼這樣就證明他懂得俄語,哎呀中計了!我讓你裝,裝不懂俄語,這下……露餡了吧。

所以,如果有天你因為做高能壞事被美國中情局抓住了,還以一口疑似母語的流利英語死不承認你會中文,你知道這事兒人家會如何分分鐘破解了咩?


以上。

多說一句現代心理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目前我們一般採用Eprime編程,像這個實驗範式,主要就是看詞義和顏色,當然後來又延伸出了很多變式,採用反應時間為因變數,時間以毫秒計,最後以p值是否顯著來判斷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所以用來判斷是否間諜,是否懂俄語是完全可行的。作為論文狗 ,看到p值顯著眼睛會放光的,作為嚴謹的科學,心理學普及任重而道遠,並不是幾個行為,眼神,TVB讀心術就是心理學了。歡迎轉載。

還是想說一下心理學本身,心理學總是被廣大人民群眾誤解,市面上偽心理學盛行,讀心術,微表情之流佔據圖書排行榜,還在知乎看到華生是僅次於佛洛依德的心理學家等言論,單論心理學家斯金納絕對前三的存在,皮亞傑,桑代克,班杜拉等一大堆心理學大師。這一點心理學科研工作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學院老師研究的認知心理學,注意,記憶,很抽象的概念。在普及心理學方面確實做得不好,以至於提到心理學就是你看我心裡想的什麼?我是不是抑鬱了?你學心理學的還不會給我治療嗎?

另外像我現在準備的關於道德判斷方向的論文,又歸於社會心理學範疇,還和經典的列車難題相關聯,沒有單一的心理學,心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現在我們採用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來進行研究,希望真正的心理學知識可以早日普及,也不枉歷代心理學大師們的努力。另放一張做實驗時的照片,是不是也會想心理學還能這麼玩?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一起交流學習,也在為論文發愁中。謝謝您嘞!


首先想介紹的是 斯·我的玩具都是我自己造·金納 的故事~

在2002年美國心理學會(APA)發布的一百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名單中,斯金納排名第一。

斯金納最為眾人熟知的,是「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和「斯金納箱」。然而斯同學動手能力極強,不僅擅長玩老鼠,還擅長玩任何東西。他造過簡易滑翔機,蒸汽炮……

最讓人驚訝的是,他在二戰期間還訓練過鴿子,以此提供簡單而高效的制導系統對付德國

這個系統把導彈的前錐體分為三個隔間,

每一個隔間里放一隻鴿子,一隻鴿子,一隻鴿子。

每一隻鴿子的前面都有一個鏡頭,

訓練有素的鴿子會去啄屏幕上的目標來控制火箭的飛行去攻擊敵軍。

???

這在當時還是保密級別很高的軍事研究,被稱作「project pigeon」。

斯金納對自己的鴿子非常有信心,不過當局還是覺得不太放心最後放棄了這項計劃。

我覺得當局還是有理智的……

接下來分享一下 皮 · 我的孩子都是我的被試 · 亞傑 的故事~

在2002年美國心理學會(APA)發布的一百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名單中,皮亞傑排名第二。

讓·皮亞傑是發展心理學領域奠基石一樣的存在。我們所熟知的兒童認知發展四階段論(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就是他提出來的。

簡單點說,他的很多理論和觀點都是教師資格證必考內容。

重點來了!皮亞傑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這是多麼便利的嬰幼兒被試資源啊。於是,他花費大量時間觀察和研究自己孩子動作、語言等方面的發展,也因此為自己後續理論的提出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比如說:

他通過自己的孩子發現6-10個月的嬰兒還不能理解「客體永久性」這一概念。

也就是說,當有玩具出現在小孩面前時,他會去抓取;如果用一塊布或者一張紙把玩具擋起來,他們就不再感興趣。因為他們會認為玩具消失了,而不是被擋住了。

再介紹兩個實驗:

三山實驗:兒童觀看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山丘照片,指出自己看到的哪一張照片與娃娃看到的山丘角度一樣。

守恆實驗:把低而寬的杯子里的水,倒入高而窄的杯子里後,請小朋友比較哪個杯子里的水多。

自此以後,每一位學習過發展心理學的同學們都忍不住拿自己認識的小朋友們練練手……

歡迎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人在說謊的時候,眼睛更容易看右上方,整理思路和畫面時,更容易看左上方。(注意!是一般情況,不排除有很會偽裝的或者想法爛熟於心的)

在開會的時候,想要意見被積極採納。那麼請選擇坐在中間的位置,這時領導的內心會更加偏向於你,意見也更容易被採納。

人的面部表情很容易偽裝,然而肢體是騙不了人的。相親對象如果上身轉向你,對方的腳尖和膝蓋會朝向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在談話時,對方如果深呼吸,那麼他(她)在嘗試克制對你的態度,是時候轉移話題啦。

另:我同學媽媽上學的時候,每次照集體照,都會很心機地站班主任頭上那個位置,結果多年後,她媽媽都有了她,班主任還記得她媽媽。(攤手狀)


發現幾張手機存貨



模仿和你談話對象的小動作(例如對面用勺子攪咖啡你同時跟著攪),能增加雙方的親密感覺,厲害的人能察覺到對方的呼吸,雙方呼吸節奏越接近親密感越強。

說多個例子,以前和一個同事關係一般,沒什麼話說,不過他不爽的時候總會爆出一句「西八」大概是模仿韓語罵人。我覺得挺有意思,以後有意無意也蹦出一句「西八」,發現他找我聊天的次數多了,關係變得比以前好多了


推薦閱讀:

如何走出失戀陰影?
總是走不出抑鬱怎麼辦?
兒童時代的校園暴力本質上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能否通過干預避免?
從心理諮詢的角度來說,哭泣這種行為應該被鼓勵嗎?
如何選擇合適的心理醫生、抑鬱症醫師?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