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如何理解「日久生情」?
日久生情的心理學解釋?
沒人提到重複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么?
以下定義來自維基百科The mere-exposure effect is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by which people tend to develop a preference for things merely because they are familiar with them. Insocial psychology, this effec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familiarity principle. The effect has been demonstrated with many kinds of things, including words,Chinese characters, paintings, pictures of faces, geometric figures, and sounds.
多看效應又譯重複曝光效應(英文:Mere Exposure Effect)是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會單純因為自己熟悉某個事物而產生好感。社會心理學中,這一效果也被稱為「熟悉定律」(familiarity principle)。這一現象所囊括的事物十分廣泛,例如文字,畫作,人像照片,多邊形及聲音等。
In studies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the more often a person is seen by someone, the more pleasing and likeable that person appears to be.
在人際關係的研究中,一個人在自己的眼前出現的次數越多,自己越容易對其產生偏好和喜愛。
以下實驗描述來自社心科普文章——曝光效應(最簡暴露效應、多看效應)和扎榮茨與多看效應 Zajonc and mere exposure effect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扎榮茨(Robert Zajonc)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室實驗。他讓一群人觀看某校的畢業紀念冊,並且確定被試不認識畢業紀念冊里出現的任何一個人;看完畢業紀念冊之後再請他們看一些人的相片,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然後,再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在畢業紀念冊里出現次數愈高的人,被喜歡的程度也就愈高;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這個實驗充分驗證了,只要一個人不斷在自己的眼前出現,自己就愈有機會喜歡上這個人(Zajonc, R.B,1968,多看效應對態度的影響)。
另一個實驗:在一所大學的女生宿舍樓里,心理學家隨機找了幾個寢室,發給她們不同口味的飲料,然後要求這幾個寢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嘗飲料為理由,在這些寢室間互相走動,但見面時不得交談。一段時間後,心理學家評估她們之間的熟悉和喜歡的程度,結果發現:見面的次數越多,相互喜歡的程度越大;而見面的次數越少或根本沒有,相互喜歡的程度就較低。證明只要讓被試多次看到不熟悉的刺激,他們對該刺激的評價就要高於其他沒看過的類似刺激。
Zajonc在他的論文Mere Exposure: A Gateway to the Subliminal 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a benign experience of repetition can in and of itself enhance positive affect, and that such affect can become attached not only to stimuli that have been exposed but also to similar stimuli that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exposed, and to totally distinct stimuli as well.
曝光效應的缺陷:社心科普文章——曝光效應(最簡暴露效應、多看效應)
1.使用對象(包括人、事、物)在最初的態度是中性或者積極的才可以使用曝光效應(Brickman,1972,對音樂喜愛的實驗)。
2、過多的曝光會引起厭煩。
有研究表明,曝光的次數在10~20次之間一般能達到最大的喜歡程度,研究者同時發現在曝光次數過多時,喜歡程度會下降。在目前的研究中還有一個「曝光例外」, 曝光效應在兒童身上表現的很弱,圖片和繪畫的曝光效應也要弱於其他類型的刺激。
所以說日久生情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延伸閱讀:
Zajonc R B. Mere exposure: A gateway to the subliminal[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1, 10(6): 224-228.
http://www.communicationcache.com/uploads/1/0/8/8/10887248/mere_exposure_gate_way_to_the_subliminal.pdf
Zajonc R B.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8, 9(2p2): 1.
http://www.psc.isr.umich.edu/dis/infoserv/isrpub/pdf/Theattitudinaleffects_2360_.PDF
應邀!
愛情裡面分,激情(性慾,一見鍾情為重);承諾(婚姻,要求自己為愛付出),親密感(熟悉程度)
日久生情一般後兩者的比例比較重。
至於性慾么,有些時間荷爾蒙上上下下,特彆強烈的時候,結合親密感和互動等特別上腦的時候更傾向於容易生情。 (畢竟我們的文化對很多人來說,處於沒感情是畜生等概念)
愛情三角理論_百度百科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愛情三維量表
Robert J. Sternberg (羅伯特· J ·斯多伯格)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發表。
三要素
親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來自關係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來自關係中的動機性捲入;承諾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來自關係中的認識性(認知性)的決定與忠守(Sternberg)。
社會心理學家有個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所有的愛情體驗都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所構成的,激情指一種情緒上的著迷,個人外表的和內在的魅力是影響激情的重要因素。親密指的是兩個人心理上互相喜歡的感覺,包括對愛人的讚賞、照顧愛人的願望、自我的展露和內心的溝通。承諾主要指個人內心或口頭對愛的預期,是愛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親密是「溫暖」的,激情是「熱烈」的,而承諾是「冷靜」的。」
「親密
親密,是兩人之間感覺親近,溫馨的一種體驗。簡單說來,就是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溫暖的感覺體驗。
親密包含10個基本要素:
1.渴望促進被愛者的幸福。愛方主動照顧被愛方併入力促進他/她的幸福。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為代價去促進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對方在必要時同樣會這樣做。
2.跟被愛者在一起時感到幸福。愛方喜歡跟自己的情侶在一起。
3.當他們在一起做事情時,他們都感到十分愉快,並留下美好記憶,對這些美好時光的記憶能成為艱難時刻的慰藉和力量。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時光會涌流到互愛關係中並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對方。情人必須非常看重和尊重對方。儘管情人可能意識到對方的弱點,卻不能因此而減少自己對對方的整體尊重。 在艱難時刻能夠依靠對方。在患難時刻愛方仍感到對方跟自己站在一起。在危急時刻,愛方能夠呼喚對方並能指望對方跟自己同舟共濟。
親密(Intimacy)
5.跟被愛方互相理解。情侶應互相理解。他們知道各自的優缺點並對對方的感情和情緒心領神會,懂得以相應的方式互相作出反應。
6.與被愛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佔有物。愛方應樂意奉獻自己、自己的時間以及自己的東西給被愛方。雖然不必所有的東西都成為共有財產,但雙方在需要時應分享他們的財務,最重要的是分享他們的自我。
7.從被愛方接受感情上的支持。愛方能從被愛方得到鼓舞和支持,感到精神煥發,特別是在身處逆境時尤其應該這樣。當你感到似乎一切都在跟你作對,但你意識到只有一件事不會出問題——你的配偶始終跟你站在一起。這時你就知道你們的關係具有這一因素。
8.給被愛方以感情上的支持。在逆境下,愛方應與被愛方在精神上息息相通,並給予感情上的支持。
9.跟被愛方親切溝通。愛方能夠跟被愛方進行深層次和坦誠的溝通,分享內心深處的感情。當你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感到困窘為難時,你仍能推心置腹地跟被愛方交談,這時你所經歷的就是這種溝通。
10.珍重被愛方。愛方要充分感到對方在共同生活中的重要性。當你認識到你的配偶比你所有的物質財富都更為重要時,就知道你對被愛方具有這種珍重和珍愛。
激情
激情(passion)
激情是一種「強烈地渴望跟對方結合的狀態」。通俗地說,就是見了對方,會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和對方相處,有一種興奮的體驗。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導形式,其它自尊、照顧、歸屬、支配、服從也是喚醒激情體驗的源泉。
激情的發展大致經歷3個階段:①由於意識控制減弱,身體的變化和表情動作越來越失去控制,細微的動作由於高度緊張而發生紊亂。人的行為服從於所體驗著的情感。②人失去意志的監督,發生不可控制的動作和失去理智的行為,這些動作在事後回想起來會感到羞恥和後悔。③出現在激情爆發之後,此時會出現平靜和某種疲勞的現象,嚴重時會出現精力衰竭,對一切事物都抱著不關心的態度,有時還會精神萎靡,即所謂激情休克。
激情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積極的激情能激勵人們克服艱險,攻克難關;消極的激情常常對正常活動具有抑制的作用或引起衝動行為。具有正確的思想認識、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堅強意志的人能控制自己消極的激情。
承諾
承諾(commitment)
承諾由兩方面組成:短期的和長期的。
1.短期方面就是要做出愛不愛一個人的決定。
2.長期方面則是作出維護這一愛情關係的承諾,包括對愛情的忠誠,責任心。也就是結婚誓詞里說到的「我願意!」,是一種患難與共、至死不渝的承諾。
兩者不一定同時具備。比如決定愛一個人,但是不一定願意承擔責任,或者給出承諾;又或者決定一輩子只愛他/她,但不一定會說出口。」
「
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斯坦伯格根據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組成了七種不同類型的愛情:
喜歡式愛情(Liking)
只有親密,在一起感覺很舒服,但是覺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願意廝守終生。沒有激情和承諾,如友誼。顯然,友誼並不是愛情,喜歡並不等於愛情。不過友誼還是有可能發展成愛情的,儘管有人因為戀愛不成連友誼都丟了。
愛情三角理論
迷戀式愛情(Infatuated love)
只有激情體驗。認為對方有強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對對方了解不多,也沒有想過將來。只有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如初戀。第一次的戀愛總是充滿了激情,卻少了成熟與穩重,是一種受到本能牽引和導向的青澀愛情。
空洞式愛情(Empty love)
只有承諾。缺乏親密和激情,如純粹的為了結婚的愛情。此類「愛情」看上去豐滿,卻缺少必要的內容,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浪漫式愛情(Romantic love)
有親密關係和激情體驗,沒有承諾。這種「愛情」崇尚過程,不在乎結果。
伴侶式愛情伴侶的愛(Companionate love)
有親密關係和承諾,缺乏激情。跟空洞式「愛情」差不多,沒有激情的愛情還能叫愛情嗎?這裡指的是四平八穩的婚姻,只有權利、義務卻沒有感覺。
愚蠢式愛情(Fatuous love)
只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關係。沒有親密的激情頂多是生理上的衝動,而沒有親密的承諾不過是空頭支票。
完美愛情(Consummate love)
同時具備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諾和親密。只有在這一類型中我們才能看到愛情的廬山真面目。
斯坦伯格很聰明,在這些愛情前面都加了一個「式」字,因為在他看來,前面列舉的六種都只是類愛情或非愛情,在本質上並不是愛情,只有第七種才是愛情,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的類愛情和非愛情的情形實在太多,以致把具備三要素的愛情基本當作是一種超現實的理想狀態。
另外一種類型叫做無愛(Nonlove):三個因素都不具備。」
「Huston將戀愛分為四類:
1、 加速-停止型:起初進展極快,然後逐漸緩慢,無法走入婚姻。
2、 加速型:速度不若加速-停止型快,走得順暢,感情有增無減。
3、 中度型:速度較前兩型慢。
4、 延長型:步調慢,長路多年,也許有結果,也許說分手。」
「
愛情三角形理論雖然非常形象的揭示了複雜的愛情關係,但現實中的愛情往往牽涉到不止一個三角形,於是他又提出了多重三角形原理,包括現實中的三角形和理想中的三角形;自己的三角形和對方的三角形;自己知覺到的三角形與對方知覺到的三角形。
就中國文化背景下運用愛情三角理論也需要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暗含的維度的差異和同一要素的不同維度歸屬。當然,這並不妨礙借用愛情三角理論進行生活中的一般思考。
激情、親密和承諾共同構成了愛情,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稱其為愛情,正如三點確立一個平面,缺少任何一個點,這個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斯坦伯格之所以把具備三個基本要素的愛情稱為完美式愛情,是因為建立一段穩定、持續的愛情需要戀愛雙方耗盡畢生的精力去培育、呵護,那是一項貫穿人生的浩大工程。
愛情三角理論
然而,具備三個要素並不意味著愛情就成為現實,愛情需要更多的努力來調節這三者的關係。愛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難怪有人認為愛是一種能力,並非天生就有,需要不斷的鍛煉和實踐才能培養出來。愛是一種能力,被愛也是一種能力,而且還需要成為一種藝術。在這個連愛情都需要能力才能支撐的時代,藝術地談一場真正的戀愛談何容易!
從這三個構成要素來看,要找到並享受真正的戀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許多人以為他們正在談戀愛,但他們不知道那並不是愛情,充其量只是還沒成熟的類愛情或者非愛情。
由於那麼多大齡青年面臨找對象的困難,單身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很大程度上是對理想愛情近乎頑固的執著。他們是愛情最後的信徒和守候者,為真愛不惜配上自己的黃金年代。
或許,在某些人看來,這是執迷不悟,但對他們而言,愛情絕對是苛刻的,而不是湊合的,更不是隨便的。
愛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沒有能力的勇氣,有心無力。雖然如此,芸芸眾生並不是等具備了這三要素以後才開始談戀愛。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在這三個要素裡面,除了激情之外,親密和承諾的實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轉化為現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激情,要維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們常常忽視了這一點。
或許,我們與愛情還有一段永遠無法克服的距離,愛情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不斷迫近的目標和不斷改變的體驗。這可能有點殘酷,但如果事實如此,我們是否還有勇氣去愛和被愛?」
日久生情是結合很多本能渴望,人類之所以存活下來的傳宗接代、群體社會中活下來甚至活的更好的資源共享等等。
但是現代社會確實某些角度對於個體來說可能變得困難,這個可以參考: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 - 曹舟力的回答 這個很好理解吧。
日久生情是本能,但是後期如何很多變化與主體感和外界互動等相關聯。
還有這個 把四五歲的孩子教的很懂規矩是不可能的嗎? - 曹舟力的回答 為什麼說這個有影響
一般三歲左右不懂事的小娃娃們開始說(甚至他們確實經過慎重的他們能力範圍的思考)「我要嫁給爸爸,我要娶媽媽等」
「幼兒早期自我評價的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成人的影響;從對外部行為表現的評價向內在品質評價轉化,從簡單、籠統的評價發展到較為具體的評價,從主觀情緒性評價向初步客觀性評價發展;
幼兒的自我評價往往是不確切的。」 (戀愛中的人的感覺其實很主觀的,取決於所在意對方彼此的評價互動)
生理上的安全感,擁抱撫摸是可以得舒服的,還是肌膚接觸的時候是挨揍的時刻,或則成天缺乏擁抱
情感上的安全感,喜怒哀樂表達,還是委屈憤怒
自我同一感,我是誰,我是喜歡受歡迎的,我能知道和表達我的意思,我知道我之前喜歡(比如我兒子原來喜歡鋼鐵俠,現在不喜歡了-他自己知道,喜歡幻影忍者,並且對於不需要所謂罪惡感是理所當然的注意力變遷)
歸屬感,我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是你的 (比如你不是我孩子,或者那些沒有歸屬感的男女朋友們)
成就感,這段感情的滿意度,我可以讓爸媽周圍人開心的得意;還是在情感中委曲求全(生本能的強迫性重複)
性別認同,男女
「精神分析理論:性器期 3~6歲 自我衝突移至性器官,兒童會發現性刺激的快感(戀母/父情結)。超我得以形成。在這一時期建立起的本我、自我、超我之間的關係決定了個體基本的人格方向。」
愛情三元理論+熟悉度+認知協調+暈輪效應
已經有答主寫了愛情三元理論,不再贅述
1以下為熟悉度,又叫多看效應。
粘自百度:
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多看效應」。多看效應不僅僅是在心理學實驗中才出現,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能發現這種現象。
有些人善於製造雙方接觸的機會,從而提高彼此間的熟悉度,互相產生更強的吸引力。在我們新認識的人中,有時會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人難看,可是在多次見到此人之後,逐漸就不覺得他難看了,有時甚至會覺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
日久生情便是因為看的多了。
2認知協調:人的態度和行為會趨向一致。
和一個人關係好,你便會注意到這個人的優點或可愛的地方,這樣才能解釋你和她(他)關係好的原因。因為人趨向於態度行為一致。
3猜想:暈輪效應
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
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它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這種愛屋及烏的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暈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一心理效應為光環效應。和光環效應相反的是惡魔效應,即對人的某一品質,或對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壞的印象,會使人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評價偏低。
越喜歡一個人,你便會越喜歡一個人
4當你了解一個人,你對這個人的信息加工越系統、嚴密。其實很多人都有很多優點,真的了解一個人,喜歡這個人的可能性會增大。當然,前提是你處於一個優秀的環境中。
情指代的是什麼?愛情又是什麼?
謝邀。
日久生情中的情,我個人認為那時一種比較舒適的狀態。指兩個人在一起相處時間足夠久了,對待彼此都有一個很大的了解了。該有的摩擦、磨合全都有了,也都知道互相的秉性了,以及耐受點的值。
兩個人可以隨意的說話,不用對即將說出來的話,進行一番思考、小心翼翼的。這種情沒有了陌生人之間的過度客氣,也沒有了階級之間的小心翼翼。它是一種較為放鬆的、自由的,想說什麼,想做什麼都較自由的狀態。
人在這種狀態中會比較舒適,由於舒適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出情來。
而,有的人雖然也在一起相處的時間足夠長久,但為什麼產生不出情來呢?
那是因為要麼兩方都還在處於相對的進攻狀態。或本該是雙方都較為舒適的狀態,變成了一個人的,總有一方是較為弱勢的。那麼,這種怎麼能夠產生出情來呢?
相對於外貌、財富、家庭背景來說,當一個人的需求已經較能滿足的時候,不是對這方面有太大的、又急不可耐的需求時,我們有何必要讓自己的舒適狀態轉變成茫然呢?然後重新尋找、過度、適應以及不可知的後果呢?這種我稱之為沉沒成本。
時間是過了就不復返的,所以這同時也是一個博弈問題。這可能也是支撐日久生情的一個重要支點吧。
註:日久生情的時候,其對對方的新鮮感還沒有過去,仍對其保留有相當大的興趣。情慾的根本是貪慾。剛開始和一個人相處,本身沒什麼,但隨著相處,就會有交流,同時因為彼此陌生,在相處時都會有界限,有度。這是好感開始慢慢滋生。好感產生時,貪愛的就升起了,看似我們慢慢開始喜歡上這個人了,但其實我們喜歡的只是一個感受,相處時,從陌生到了解,到默契,到被理解,到相處同時彼此又有空間,都會讓人產生愉悅的感受。對這些感受的貪愛就是我們大腦所理解的好感,對這種好感的貪愛會慢慢積累,到達一定程度時,你會以為你愛上了對方。
同理,厭惡一個人也一樣,和一個你覺得討厭的人作同事,剛開始僅僅是一點,隨著相處,厭惡的感受越積越多,最後爆發時,就變成了一系列的不滿。
純愛是單向道的,只是付出。是無與倫比的喜悅、是無法描述的滿足感,是無緣的大喜,是無分別的慈愛。哈特菲爾德的研究表明:人們接觸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產生友誼或愛情。一名男子給女友寫了700封信,最後……最後……女友嫁給了郵遞員。
一定記得巴甫洛夫的狗吧?人對能直接滿足需要的事物和與之關係緊密的其他事物容易產生依賴,渴望得到和害怕失去,這是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你和一個人產生了連接並且日久,依賴就很可能發生,生情就是這麼來到。所謂一見鍾情,不過是見色起義。所謂日久生情,不過是權衡利弊。
當我跟女朋友四年以後,發現跟別的女孩要麼不易舉,要麼秒射,只有跟她能折騰半夜,我才肯定我身心都是她的了
張愛玲不是說了么,通往心裡的路是陰道。
要看日是動詞還是名詞
我看自己時間長達二十多年了,我也覺得自己很美。甚至堪比很多一流女明星。
「卧槽 你特么怎麼那麼丑」
「你特么怎麼那麼丑」
「你怎麼那麼丑」
「你丑」
「丑」
「………」
「還行吧」
「挺好的」
「我喜歡你」
「嫁給我吧」
剛看完《20世界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這本書。裡面有一個實驗是哈洛的愛的本質實驗,研究的是親子依戀關係。但是我覺得實驗結果也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
實驗是以獼猴為實驗對象,獼猴與人類基因有96%的相似度。
哈洛先將出生後的小猴子,交給兩個「媽媽」來撫養:一個是能夠給它提供奶水的媽媽;另一個是全身包著舒適的絨毛能夠給它提供接觸感的媽媽。結果發現,小猴子更願意和那些能夠給它提供接觸感和依戀感的媽媽呆在一起,而不是那個只給他提供奶水卻沒有任何可以依戀的媽媽呆在一起。每天二十四個小時中有將近十八個小時,小恆河猴呆在能夠給他撫觸感的媽媽懷裡;而只有三個小時,趴在能夠給她奶水的媽媽懷裡吸奶;其他時間在兩邊跑來跑去。這說明,母愛除了要給孩子奶水這樣的生命支持和物質的幫助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孩子接觸感和依戀感這樣的心理支持。也就是說,母愛的本質,絕對不是簡單的滿足孩子的飢餓和乾渴的需求,它還應該包括對孩子的接觸和心理關懷。這些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
然而這種模式下長大的獼猴最終都出現孤僻、無法融入群體等問題。
所以在此基礎上哈洛改進了實驗,將布偶代母調整為可行動模式,能夠對小獼猴做出基本的動作,並且每天讓小獼猴與同伴一起遊戲一段時間。這種模式下成長的小獼猴會和正常獼猴一樣。
由此得出結論:接觸、動作、遊玩是能夠滿足基本心理需求的三個變數。
所以如果兩個人能夠多接觸、一起娛樂、一起遊戲就很容易滿足這三個變數的基本要求,也就滿足了基本心理需求,從而日久生情。
情緒是情感的基礎 每天在一起都有一個好的情緒 所以時間久了就產生了感情
我根本不能給出專業的答案 ,只有讓我無奈又捨棄不了的親身經歷
實在沒有其他可以下手的了
瞞天過海第一句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
雖然這是兵法,但是卻可以用來解釋日久生情。後半句常見則不疑,你仔細想想在生活中,我們對一個東西越熟悉,就越覺得美。比如你看鏡子里的自己,每天都看,越看越覺得自己帥。但是如果你去照一張照片。你會覺得沒有鏡子里的自己好看,因為那和你平時看到的自己不一樣,你對這個形象很陌生。但是如果你每天都看那張照片,等到後來你就會覺得,照片里的自己順眼多了。
在哲學上也是這樣,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不知道萬有引力,不知道我們世界的規律。這時候你很可能會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東西會掉到地上,而不是飛到天上。」如果是成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他們甚至會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傻。但是小孩子恰恰是哲學家需要的思維。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哲學家。
回到最初的問題,日久生情,你既然能跟別人在一起生活,或者學習這麼久。能日久生情,說明你最起碼本來就不討厭那個人。否則肯定越久越討厭,或者早就遠離他了。你們本來相互不是很了解,但是日子長了,隨著你們相互熟悉,看對方的行為方式和性格必定會覺得理所當然,看對方的臉必然越來越美。這時候難免在有一些共同愛好,思想上共鳴一下,不就日久生情了嗎?@肖淘氣請注意。
不是顏值相似,是特徵相似。
眉的距離,眼的大小顏色,臉的輪廓。總的來說就是在美的基礎相似度問題。
美的基礎上相似度越高,越容易生情。
所謂日久生情,就是適應了丑,發現了別的相似度。如果發現不了,也難以生情。
這和美貌不美貌本身沒有關係。美貌是每個人擇偶的標準。相似度是生情的唯一指標。
具體的看看人類行為學的書籍就知道。我以為這種人類學常識應該很普及呢。結果看到大家答案簡直胡扯蛋。
推薦閱讀:
※學心理學有什麼讓你後悔失望之處?
※學心理學時發生過什麼靈異事件嗎?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解釋親密關係中「吸引」的感覺?
※怎麼幫助一個人戒掉賭癮,精神疾病治療中的電擊治療法會有用嗎?
※為什麼我長得美,收入高,為人正派,卻不相信有人會真的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