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的人才男性居多,排除男女生理差異,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局面?
[絞盡腦汁往上爬]的狠勁,在平庸的男人身上都大量存在;但在普通優秀的女人身上,我都看不到這種狠勁。
很多男人的資質真的非常平庸,即智商、家境帶來的見識、意志力,都只是路人水準。然而即使是這樣的男人,還在想方設法在大學期間就琢磨怎麼申到牛逼公司的實習、怎麼去給比自己段位高得多的前輩發郵件發私信求認識、怎麼搞個所謂校園創業項目賺師弟們的錢。。。
各種被批判的[吃相難看]的男大學生,比如自稱有幾千個微信好友然後跟學校門口的小老闆談推廣分成,比如並無出色能力但是非要在知乎發布改編的段子、洗別人的稿、發紅包求人點贊以求混成大v後名利滾滾來......
在人人喊打背後,他們體現了一個特徵:即使是沒有任何出眾之處,他們也絞盡腦汁想要獲得成功。即使他們心知自己配不上成功,他們也想要成功。即使內心羞慚,他們也想要成功。
女大學生呢?女大學生也有難看的吃相,但是一般體現在[情感領域],而不是[社會活動]領域。女人的難看吃相主要體現在一年過幾十個節日來找理由問男朋友要禮物、找有錢老男人給自己安排實習、讓程序員給自己當備胎.....
但是這些都不是[社會活動],即沒臉沒皮地抄襲一個別人的創意然後自稱原創的、琢磨下一風口在哪裡以求能搭上時代順風車的、四處跑論壇會議加一群大咖微信然後轉頭自稱那些都是自己的人脈的......這些[絞盡腦汁通過社會活動往上爬]的事情,在男人身上非常常見,而在女人身上卻很少見到。
畢竟,拉下臉,是一項重大的心理付出。誰不想要體面呢?女人的不體面只在情感領域,而在社會活動上,如果沒有必要,她們才不樂意四處求爺爺告奶奶,豎起耳朵找項目找風口。
男人有強大的內驅動力,讓他們絞盡腦汁,用盡自己所有的力氣往上爬:智力、體力、意志力、臉面,他們全情投入。
女人的內驅動力,一般而言,少太多。
人的本性是:如果你給自己設置的目標是100,那麼你用儘力氣可能達到90;如果你給自己設置的是60,那麼你可能只能達到50。
一個女人從雙一流大學畢業,找一個體面工作,工作幾年年收入達到30萬,恰好也長得不錯,那麼周圍人都會說「你條件真的很好」,「女孩子這樣真的很優秀了。」「你可以考慮找個怎樣怎樣的老公了」
但是很少有人會對她說:「一年30萬?還不夠, 你為什麼不把目標設置為300萬?你為什麼不去想想你十年後要達到怎樣的位置和成就?」
很少有人會對一個女孩子說:你的未來可以是星辰大海。
於是很多女孩到達一個優美的湖泊,就已經以為自己達到了一個女人的所有美好成就。
忘記在湖泊後面,還有一座座壯麗的雪山、洶湧廣闊的深海、漫天的璀璨星辰。
前些日子,我們對一些職場女性進行了採訪。我們發現,固然有外部因素阻礙了女性取得成就,如差別待遇、制度問題等等,但女性的內在障礙同樣限制了女性(Sandberg, 2013)。
一位接受了我們訪談的女生告訴我們,其實不僅僅是男性在告訴女性「你不行」。在很多時候,正是女性自己告訴自己,她不能勝任這樣的工作:
「領導總是告訴我說,女孩子嘛,做的差不多就可以了,不必和男孩一樣拼。久而久之,我也總是覺得自己不行,在遇到新任務的時候總是先問男同事願不願意接手,而不願自己先承擔任務。有的時候就算我有了一些想法,也總是擔心自己還有哪裡沒考慮到,就不敢在會上說了……」
儘管女性認為自己無法勝任更為重要的工作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其中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女性獨特的低自尊感。
一項研究發現,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不論女性處於哪個年齡段,她們的自尊水平都要比同年齡段的男性要低(Bleidorn, 2016)。這也就意味著她們往往會認為自己不夠好,沒有能力、配不上自己的身邊人等等(J.V. Fennell, 1999)。
面對他人的誇獎,她們甚至還會指出自己的缺點,開始自我批評。這樣的低自尊感不但會影響到她們的人際交往,也會對她們的工作表現產生影響,導致她們無法成為頂尖的人才。
女性的低自尊對她們的工作表現有哪些影響?
a. 「只顧做事,卻不為自己爭取」 :皇冠綜合症(Tiara Syndrome)
談判女性公司(Negotiating Women Inc.)的創始人Carol Frohlinger與Deborah Kolb提出的,意思是女性會期望「自己如果工作能力很好,他人就會自動注意到,並為她們戴上皇冠」。有這種心態的女性覺得:「只要我做得好,就一定會被人看到,一定會因此升職;相反,如果我沒有被人賞識,一定是我能力不夠,配不上。」 這種心態被稱為「皇冠綜合症」,對女性的晉陞道路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在面對晉陞機會時,女性往往會遲疑,她們不敢主動提出去承擔新的任務與職場角色,她們過於擔心自己不具備擁有新職務需要的技能。惠普的一項報告顯示,女性只有在認為自己100%符合職務條件的時候才會提出申請,但男性只要覺得自己有60%的條件符合就會去爭取。對於晉陞,女性更加被動,好像在等待別人把她們提上位置。這也就使得她們失去了很多需要爭取才能得到晉陞的機會。
b. 「我不是真的好,我只是個騙子」:冒充者綜合症(Imposter Syndrome)
低自尊者群體中往往會出現「冒充者綜合症」這一現象。當他們被人稱讚時,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實際上沒那麼好,自己只是一群優秀的人中間的「冒牌貨」,並擔心總有天真實的、糟糕的自己會被別人察覺。研究者們發現,在男女群體中都會出現這種現象,但「冒充者綜合症」在女性群體里比男性更為普遍,並且相對於男性,女性會更經常也更強烈地感受到自我懷疑。
自我懷疑會對女性的工作表現有長期的不良影響(Beyer, 1998)。當她們在工作上遭遇失敗的時候,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才導致的失敗。這就使得她們往往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我是不是不適合干這個工作啊?」久而久之,她們就很有可能會不再要求晉陞,甚至因為對自己的不滿而離開工作崗位。
c. 「我不希望你不高興」:取悅者傾向
和男性不同,女性對他人的意見有「廣譜察覺」(broad spectrum notice)。除了他人表達出的意見外,女性也能察覺到對方潛在的情緒反應,來衡量自己受支持的程度。但對他人情緒的敏感,也意味著女性更容易遭受他人的負面情緒的攻擊。於是女性會用討好的方式,來避免感受到他人的負面情緒。她們會希望給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不希望自己讓別人不快。
在職場上,女性往往會掩蓋自己真實的想法,即使她們內心反對一個提議,也不會表達出來。同樣的,如果女性在職場上發現自己的意見不受其他人的支持,她也往往不會做那個反對者,即便是她知道自己的意見對公司的發展更為有利。長此以往,女性的工作表現往往會受到限制,也更難以獲得較好的成就。
d. 「不敢說不」:不夠自我堅定
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受到他人要求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女性的低自尊感所導致的不夠自我堅定有關。她們往往沒有樹立良好的個人邊界,不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拒絕他人的要求,導致她們的時間和精力過多的為他人所佔據,卻失去了許多本來應當用在自己的工作上的時間與精力。
因此,有的女性會因為家人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感到愧疚。許多女性試圖「獲得一切」,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取得成就的同時,一定要兼顧好家庭,要為伴侶和孩子留下足夠多的時間。她們夾在「工作/生活」的衝突中,小心翼翼地維持平衡。
一旦工作和家庭沒有兩頭都兼顧好,女性就會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我工作得很好,但……」。她們當中的很多人會為了家庭而自覺放棄在工作上的更高追求。一位被訪談者告訴我們,她「自己漸漸地也有主觀上的進取心減退……與身邊的男同事相比,我上升的瓶頸並非能力的差距,而是投入的熱忱程度不同。」
另外一些女性則可能在工作當中過度付出。她們會無條件的接受其他人的要求,長時間的加班工作,甚至是為他人完成任務。這也就佔據了她們本可以用於自我提升的時間。
e. 低自尊對神態、肢體表現也有影響
你可能不相信的是,你的看法在你的神態與體態上也有反映。Lohmus等人(2009)發現,女性在穿著自己覺得最有魅力的衣服時,她們的神態也會更為自信和有魅力。他們同時也發現,她們的這種神態是其他人所能夠察覺的。同樣的,如果你對自己的評價很低,認為自己不夠好,你的神態也同樣會給別人帶來這樣的印象。
研究者們發現,比起高自尊的人來說,低自尊的職員普遍有著更小的聲音,動作也更加遲疑(NCU, 2014)。他們的舉動和神態往往會影響到其他人對他們工作能力的評價,認為他們不足以勝任某些工作,即便事實上並非如此。
這樣一來,具有較低自尊的女性與男性相比,就更難以得到他人中肯的評價,自然也就更難躋身公司的高層了。
說了這麼多有關女性低自尊對她們工作表現的影響,我們也希望這篇文章的女性讀者能夠意識到低自尊對工作所產生的影響,在工作當中努力為自己爭取,遇到新的機會時努力去嘗試。
女性有力量,也有權利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我們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希望,你也能成為我們的同路人之一
以上。
reference:
NCU (2014) How does self-image impact employee performance.
https://www.ncu.edu/blog/how-does-self-image-impact-employee-performance.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很多答案都提到,除了有客觀的就業環境等外部因素影響了女性的成就,女性自身的心理因素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女性的發展。
不過很多答案提的點都是在於「這個社會給女性灌輸的價值觀是女性不需要在職業發展上這麼努力也可以過得很好」,但我想說的是,在職業發展這個問題上,社會更多時候灌輸給女性的價值觀是「即便我付出的同樣的努力,在某些崗位上也還是會不如男性,我為什麼還要這麼努力去與男性競爭同一個晉陞機會呢?」
在職業生涯發展的心理學研究中,主流的取向一直是「自由主義」式的,也就是來諮詢職業生涯的人表現出什麼樣的個人特質和職業發展傾向,那麼職業生涯諮詢師便給其推薦相匹配適合的職業發展路徑(Parsons, 1909; Holland, 1997)。聽起來似乎很合理,然而這種諮詢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
對來訪者個人特質及其職業決策傾向的測量嚴重依賴於來訪者的自我報告,而自我報告有兩個難以避免的缺陷:一方面來訪者可能會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以社會期望或社會規範作為標準去回答自己的個人特質和職業發展傾向(比如有人會覺得因為我是女生,所以我應該更擅長語言表達,也更適合文科性質的職業),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感受有的是能夠意識到的、有的難以意識到的,後者便很難用自我報告法進行測量。
為此,職業發展領域的著名學者Levin Gati(2015)總結了職業生涯決策過程中的兩大自我阻礙:想像的阻礙(imagined barrier)和無意識的阻礙(unconscious barrier)。
作者將想像的阻礙定義為:"由於對自己能力的錯誤信念而阻礙了自己對某一原本可以勝任職位的考慮(false beliefs about an individual"s abilities that prevent him or her from considering occupations that might have led to better outcomes.)"
這種想像阻礙的例子有很多,這裡舉一個經典的刻板印象威脅,類似的自我否定不知讓多少男程序員失去了與女生一起耳鬢廝磨討論代碼的機會:
研究者在一個數學測驗之前,告訴參與者:在前人的研究中表明男女之間的數學能力是有差異的(另一組是無差異的),這場測驗是想驗證一下前人的研究。結果表明被告知男女成績有差異的那組,確實表現出了相應的差異、而沒有告知的那組,則沒有表現出顯著差異——更有意思的是,控制組是沒有告知任何信息而直接進行測驗的,得到的結果卻與告知了男女數學能力有差異的組相近。(Spencer, Steele, Quinn, 1999)這表明刻板印象早已深入人心,原不需研究者的刻意提示,然而如果是消除原有刻板印象的提示,效果卻能立竿見影。
想像的阻礙指的是對能力上的錯誤信念,無意識的阻礙則來源於偏好上的錯誤信念:明明我是個喜歡敲代碼的女生,但社會所給的性別角色讓我以為我喜歡的是文學寫作......嗯,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耳熟?畢竟每個男生在愛上另一個男生之前也都以為自己喜歡的是女生(誤..."false beliefs about an individual"s preferences that lead him or her to focus on less suitable occupations rather than those in line with what the individual would like to do"
針對這兩種常見的自我阻礙,Gati提出,職業生涯發展諮詢的過程中,應該在傳統的自由主義取向基礎上,也注重」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的人文取向,減少不公平的刻板印象,避免這些想像的甚至沒有意識到的社會阻礙成為個人求職中的荊棘。
這聽起來有點像政治口號,事實上作者自己也承認這就是一種政治意識形態的訴求(」We address social justice with a progressive socio-political ideology「),而重要的是,作者的這一訴求並非是空洞的口號,上述所列舉的兩個例子不過是作者文中大量實證支持的滄海一粟。這一訴求表面看起來是要照顧少數群體的社會正義,其實根本上而言,還是自由主義的:當一個人在規劃自己職業的時候,應當能夠自由不受限制地從個體上考慮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而不是自己的性別角色擅長什麼、喜歡什麼。
Reference
Holland, J. L. (1997).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Levin, N., Gati, I. (2015). Imagined and Unconscious Career Barriers. In Exploring New Horizons in Career Counselling (pp. 167-188). SensePublishers.
Parsons, F. (1909). Choosing a vocation. Boston, MA: Houghton-Mifflin
Spencer, S. J., Steele, C. M., Quinn, D. M. (1999). Stereotype threat and women"s math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5(1), 4-28.
女性比男性,最主要是差在:有後路。
女生不舒服,有男生呵護。
男生不舒服,再不舒服也得自己扛著。
女生失業了,回家帶孩子。
男生失業了,不敢告訴家裡默默去找新的。因為全家都依靠他。
女生能養活自己:獨立自主白富美新女性。
男生能養活自己:賺這點破錢,就只夠養活自己,你這個窮逼!
從大環境上看,女生的後路是男生,而男生,沒有後路。這就是男生被迫拼搏,最終在很多領域都超越女生的重要原因。
而,女生能不能獲得成就?當然能。自己心理上不給自己後路,或者客觀條件沒有後路的,很多女性都能獲得一定成就,極端情況下不會比男生差。一,男人在心理層面上沒有退路。
這個地球上絕大多數國家,男女結婚之後,經濟支柱幾乎都是男人,歐美由於跟亞洲文化不同,歐美女人在性格上確實比亞洲女人要獨立,但是婚後大部分的家庭模式依然是妻子在家帶孩子做主婦,男人出去掙錢養一家,所以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男人很早就明白一個道理:
除非你能拼爹,否則你只能拼自己,你沒有任何依靠,只能向前沖(雖然這種向前沖大多數都是被逼無奈)。
但女人不一樣,大多數女人從小就被父母教導以後要找一個好男人,很多女人很努力,很拼,但是內心中並沒有什麼星辰大海,成就一番事業之類的野心,努力提升自己依舊是為了未來找一個優質的男人,這種意識是從小就潛移默化被大面積灌輸的。
但是,如果一個男人長相,身材俱佳,即使在這個群體中,想靠刷臉掛一個富家女的,也比自己努力奮鬥的少的多,並且其難度沒準並不比自己奮鬥小多少,男人一般都會算這個種努力和回報之間的性價比的這個賬的。
這種競爭的壓力和拼搏的動力,女人完全不能跟男人比,因為女人有退路(雖說依靠這種退路付出的依然是巨大的,但是年輕的女生因為經歷少,一般認識不到付出這種代價有多大),即使是一個很拼的女人,當有一天她感覺累了,她可以選擇去依賴一個男人(會產生這種想法和行動,但是否能成就理想的結果,這個很難說),而男人是連這種想依賴別人的想法都沒有。
二,女人的生理構造,與男人相比,在職場上處於劣勢
如果一個女人在職場或商場上非常成功的話,她付出的努力遠超同級別的男人。
女人生孩子的時候,在歐美職場中基本就判了死刑,因為跟國內不同,歐美基本老人不會幫著帶孩子,雇保姆一般的中產負擔不起,所以一般都是女人在家帶孩子到上幼兒園的年紀才能重返職場,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職場還有你的位置么?
國內好在老人大部分會幫著照看孩子,但是相比與歐美,職場競爭也更激烈,大部分私企都是要加班的,懷胎這段期間很有可能你的位子就被人頂了,而且女人每個月還有那麼不爽的幾天,這些生理上的差異,男人沒有。
所以現實中的女強人,要麼是離婚,要麼是終身不婚的居多
三,消費文化的洗腦和全球普遍的男權社會對女人外形的重視,使女人在外形上用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在一個方面用掉了時間,就必然在另一個方面減少時間的投入。
女人在外形的維護上顯然用掉的時間比男人多的多,我朋友圈比較愛美的男人也只是在髮型和穿搭上投入的時間比一般男人多而已,而女人在化妝,護膚,減肥,塑身,穿搭上哪一個耗掉的時間和精力,金錢都比男人多的多。
大多數女人都有一個只要外形靚麗,可以得到一切的假象,從而主動放棄提升自身價值,自身努力這個選項,因為維護外形這一項就耗掉了她們所有的時間。
一般的男人是無法理解女人的那麼多個瓶瓶罐罐是幹什麼用的,世界男人中,對外形最講究的日本男人,無非也就是修眉+護膚,跟女人的化妝比簡直小菜一碟。
而且各大美妝大廠也在各種媒體上投入巨量資金宣傳女人化妝的必要性(因為女人是化妝品的唯一客戶,美妝大廠必須死守住這唯一的客戶群)。
從我個人的觀感來說,中國女人對化妝的概念也在這幾年發生很大的改變,10幾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班裡女同學頂多也就是擦個護膚霜而已,現在女大學生很多已經開始學化妝了。
而且化妝這個舉動只是打開潘多拉魔盒的蓋子而已,會後續帶來一系列自然而然的連鎖行為:
我都化妝了,是不是該買好看的名牌衣服搭配呀?
我都化妝+穿好看的衣服了,是不是該買名牌的包搭配呀?
我都化妝+好看的衣服+好看的包,是不是該把身材練的好一點,去健身,減肥,塑身呀?
我都化妝+好看的衣服+好看的包+好身材,有時間是不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呀?
如果你的生活被這些行為支配,你應該沒時間干別的了吧?總不能壓縮睡眠時間吧?
所以我有時候真的很討厭一些品牌商有意的花費巨量資金利用各種媒體向大眾灌輸這種消費之上,娛樂至死的行為,讓人們不踏實+浮躁,而認同這種想法但又暫時沒有能力做到的人們又會感到焦慮。
曾經有一個知乎網友給我發私信,說她目前是一所2本的大一女生,平時課少,所以很無聊,不知道該幹什麼,因為她外形不錯,愛打扮,但是買化妝品和衣服都需要錢,她就想出去找兼職賺錢。
我當時回復的就是:如果你家經濟比較困難,出去兼職是為了賺學費和生活費,那我支持;如果你出去兼職的目的是滿足你愛美的虛榮心,那我覺得你是在賤賣自己寶貴的時間,如果你認為大學四年這時間很寬裕,可以肆無忌憚的浪費,那等你畢業後職場之路大概率會走的異常艱難,因為你不掌握稀缺技能,自然無法找到好工作,而你未來的另一半大概率是跟你段位差不多的男人,大學應該是很緊湊的,大學這四年可以說是人一生中最後一段可以在不考慮生存壓力的前提下利用大塊時間提升自己的時候,等你畢業工作後,哪還有這麼多工作外的時間提升自己,課少可以自學,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該學什麼,就去學英文,如果你用這四年掌握了對於中國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比較稀缺的英文交流能力,畢業後職場就會順利很多,可選的路也會多很多。
我個人覺得年輕女生其實沒必要化妝這麼早,因為青春的活力就是最好的妝容了,T恤+牛仔褲就已經很美了,女人25歲走入社會後再化妝足矣,因為年輕的時候需要學的東西太多,太早的關注化妝,就會耗掉本不充裕的提升自己的時間。
雖然一直在混男人圈,而且混得還不錯。但是我承認我作為女性有幾點不(遺)足(憾):
1. 不夠叛逆
2. 不夠冷血
3. 不夠專註
4. 不夠有魄力
其實這幾點有一定的相關性(竊以為都與荷爾蒙有關),但也有一定不同。總體說來,女性天性的隨和溫柔是開天闢地的阻力。
接下來是自我批評時間——
1. 不夠叛逆
敢於打破規則並重新制定規則,才會成為真正的領袖(含知識層面)。
看到有人說,女生高考成績也不錯啊。但女生大多數都是小學成績好,中學略下滑,大學還湊合,之後能有幾個知名學者專家?
為什麼?
應試多麼容易,死記硬背多麼容易,大多女生的記憶力可是頂呱呱呢!再加上聽話乖巧,老師讓背的重點讓看的書都會乖乖去背去看。
可是,有多少女生敢在課堂上站出來指著老師說「你講的是錯的!」?
挑戰權威,贏則英雄,敗則SB。但男生不怕,他們敢(願意)挑戰。
沒有挑戰權威,就沒有創新。
雖然很多SB倒下了,但總有英雄走出來。
很遺憾,在這種戰火硝煙中,女生大多是旁觀者的角色。成王敗寇,彷彿只是雄性的遊戲。
沒錯,我從小就藐視權威,因為我打小的生活圈裡都是學術界權威。我敢上課不聽講,我敢嘲笑老師觀點,但讓我咄咄逼人滴把老師逼得啞口無言……
更別提像有些男生那樣沒日沒夜的研究老師學科內容,只為了讓老師顏面掃地了……
2. 不夠冷血
無毒不丈夫,在某些場合真的是非常必要的。
別說什麼最毒婦人心,後宮宮斗那些勾心鬥角真是貽笑大方。
我覺得善良是種非常美好的品質,同情心是種非常重要的美德,母愛泛濫是人類延續的必要。但是,這些都會成為競爭的阻礙。
我知道我是做不到在緊要關頭給對手致命一擊的。當所有的人都誇我很nice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已經輸了。
所以這些年我只能站在多贏的平衡點上,乞求自己不要輸得……
3. 不夠專註
我在跳舞的時候,我老公在背單詞。
我在化妝的時候,我老公在背單詞。
我在吃零食的時候,我老公在背單詞。
我在挑衣服的時候,我老公在背單詞。
我在生娃的時候,我老公在背單詞。
我在給娃換尿不濕的時候,我老公在背單詞。
現在我在刷知乎了……
憑什麼我老公記憶力爛到那個水平,會的語言還比我多?!!
4. 不夠有魄力
溫水煮青蛙,青蛙是我的野心。
創業?捨得下穩定的薪水和自在的工作嘛?!
我告訴你,不具備以上幾個條件,你開公司也是賠錢啊!
你敢壞了規矩嘛?
你敢「合理避稅」嘛?
你敢壓榨員工嘛?
你敢惡性競爭嘛?
你敢沒日沒夜工作,扔下娃不管嘛?!
怕了吧?!
所以,我還縮在這裡陪大家插科打諢……
有多少女人能在安逸中還胸懷抱負,白手起家,做到極致?
謝邀。
家庭環境的教育,還有女性在社會層面的影響下對自己塑造的三觀。
就例如我以前玩的LOL這個遊戲來說吧,我認識的相當一部分女生,把自己打不好的理由歸結為是女生,所以打不好是正常的。
你不會玩,是你的技術差,你的意識差,執行力也差,自我歧視成性別問題我也是很醉。
還有各大營銷號的洗腦,一方面又希望獨立而自由,一方面又因為彩禮嫁妝喋喋不休,爭執不斷。
加上家庭教育,主流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值普遍沒有男性高,也有很多家裡生了女兒的家庭對其教育不重視,以嫁個有錢人為第一目標,很多早年成績優秀的女生因此失學,泯然眾人矣。以及社會上很多對女性的實力天然會產生懷疑,導致女性專業錄取、工作錄取會比男性難度要更大。(聽說在外語系or男護士之類的會更明顯。)
不過這點在我家倒是行不通,我老媽老爸都是博士,老媽從老爸談戀愛開始就一直都在工作,學習新技能,生了我以後也沒有改變。我跟老媽聊天的時候,我問了她一個問題。
「為什麼你一直想什麼事都做到最好?」
「你爸和我文化水平、經濟實力、教育理念都相當,我們屬於相輔相成地關係,我不依附於你爸,我們擁有平等的發言權。我以前看見那些丈夫出軌,拋妻棄子鬧的非常難堪的時候就在想,如果你爸對我不好,我就什麼都不要,抱著你就走,我的能力依然能讓你過上現在的生活。而且退一萬步說,如果你爸做生意出現問題了,甚至破產了,我能支持你爸東山再起。你做什麼事,第一目標是做完,第二目標是做到最好。如果我不這樣,我怎麼告訴你,你也可以這樣。」跑題了,我不聽。
進化的原因
男的不拼就絕後
中國人基因調查顯示,超六成漢人是5個超級祖先後代 。父系遺傳的Y染色體南北方高度同源;母系的線粒體染色體來源雜亂。這從生物學上證明了當年我們的祖先是搶了其他部落的女人,把人家男人滅絕了。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南美才是幾百年前的事情,而現在南美人多數是歐洲的Y單倍體,是歐洲男人的後裔。當年的原住民瑪雅男人呢?說明這個事情是普世的,男人不拼,不脫穎而出就絕種。而女人,主動或者被動地配合征服者也是一個生物學上成功的策略。
而現代中國,不要忘了男比女多千萬,農村光棍不要太多。新一輪的淘汰又開始了。如何看待「中國農村剩男調查:30歲未婚光棍一生多成定局」?
所以,為什麼統計學意義上男人貌似更精英。因為我們都是精英男人的後代,不拼就絕種了,這是進化壓力,是寫在DNA里的生物本能。
為了配合這個生物本能,男性的性激素——睾酮——不但會讓男人具有男性的第二性徵,而且也進化成為了一種興奮劑,會讓人有更強的力量耐力,但是也更衝動、好勝和暴力。代價就是男人會比女人更快地燃燒壽命,也有更高的幾率犯罪、死於意外和夭折。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一切都不是白來的,眾生皆苦。
現在女性有很大一部分被看臉的世界矇騙了。
化化妝發個自拍,一群人評論好看,就以為自己是女神了。誰誰也瞧不上,傲的不行。腹無點墨,說話連點邏輯都沒有。
現在的男生也為女生們設計了一個怪圈,撩妹前一定先要誇,哇你好漂亮,你好可愛,我好喜歡你噢。時間長了就給女生造成了一種我不需要努力,不需要讀書,我很搶手的假象。
這種誘惑帶給女生是致命的墮落,經常也有男生誇我,後來我發現他們會對每個漂亮妹子說同樣的話,並不是因為我優秀,反而會對我造成膨脹感,自以為的優秀。
所以現在有男生誇我的時候,我都會在內心默默的告訴自己:他騙人的,我要清醒,我要冷靜,我要矜持!
女生千萬不要活在男生為你設立的假象中,漂亮可以讓你吸引一部分的男生,但是時間久了,智商情商才是一個女生在社會中的立足之本。
沒有人會因為你漂亮就負責你一輩子的生活,容顏易老,可永遠有年輕的漂亮姑娘,今天你靠長相吸引的男生,明天就會被比你更漂亮的女生吸引走。
這是為所有姑娘們打的一劑預防針,我們不僅可以在長相上吸引他們,也可以在智商上碾壓他們。
放下美圖秀秀,拿起專業書,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從我做起。不談理由,只談事實。
女性成為頂尖人才的內在驅動力遠遠比不過男性。
100萬人里,50萬男,50萬女。
也許40萬男性有強烈的事業衝動。
然而或許只有4萬女性有這樣的衝動。
假設都按照萬分之一的成功率。
那就最後成功的頂尖人士里,男女比例,大約是10比1.
這其實歸根到底,在於外界評判男女是否成功,或者說「人生贏家」的標準存在巨大差異。
女性也大可不必為了追求成為頂尖人才,盲目打亂自己的規劃。
--------更新一波----------
評論里有點問題,我補充一下。
成年人,我說的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究竟是是非重要,還是利益重要?
嗯?
我沒有辦法左右所有人的想法,甚至我沒有辦法讓我這區區幾千個粉絲的觀點一致,但我儘可能講道理——試問,
這個社會真的針對女性歧視到影響生活的程度了嗎?
並非我可以討好男性,但我真的覺得,如果排除一切外在的不可預測因素(天災人禍,政局動蕩,社會大變遷),拿出兩個情況基本一致的樣本,一男一女,家境,智商,顏值,性格相差不大的前提下——
女性的人生之路,簡直比男性好走太多了。
如果現今以中國的女權狀況(橫向對比世界,綜合水平),仍在振臂高呼女權至上反對歧視,彷彿身遭壓迫不得伸張的話,恕我愚鈍,不過兩種可能——
1、此乃一代巾幗聖傑,她的性別或生理局限已成為她最大的上升瓶頸;
2、個人能力基本無法匹配上升訴求,臆想是性別歧視造成她無法突破。
信我,2居多。
除了個別天才,一般行業內的頂尖人才和精英在50歲左右才能達到他們事業的巔峰,為人所熟知,也只有到了那個年齡,才敢大致判斷一下,這個人最終到底幹得怎麼樣。
我們現在看到的行業領袖,大多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社會氛圍下度過職業生涯關鍵時期,成長起來的。
進入21世紀以後(加上解放以來一直的努力),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對女性的歧視進一步消除,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這是好事兒。但是你不能前一天消除了一種歧視,睡一覺起來,發現沒有憑空多出來一半女性行業領袖,就說消除了歧視女性也還是爛泥扶不上牆。
我倒想問問,80後優秀人才里女性比例有沒有高於70後,90後有沒有高於80後,00後有沒有高於90後?這個比例是不斷上升的,還是不斷下降的?這個比例最終會收斂到哪裡?
假設說消除性別歧視是一個試驗,針對於我們國家這麼廣闊的面積、如此龐大的人口、如此悠久的男尊女卑的歷史,我們到今天也還只是處在初試階段(一二線城市,最近幾十年而已),初試階段的成果在現有範圍內是顯著的,但因為是初試,所以還沒有產生大範圍的效果,試驗才剛剛開始,就有這麼多人急著為它的失敗尋找解釋,這是要有多不耐煩。
我覺得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這三段話可以在一定層面上去解釋這個問題:
一、
「我不需要愛情。我沒有時間搞戀愛。這是人性的弱點。我是個男人,有時候我需要一個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慾得到了滿足,我就準備做別的事了。我無法克服自己的慾望,我恨它,它囚禁著我的精神。我希望將來能有一天,我會不再受慾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礙地全心投到我的工作上去。因為女人除了談情說愛不會幹別的,所以她們把愛情看得非常重要,簡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們還想說服我們,叫我們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愛情。實際上愛情是生活中無足輕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慾。這是正常的,健康的。愛情是一種疾病。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對她們提出什麼事業的助手、生活的伴侶這些要求非常討厭。」
二、
「要是一個女人愛上了你,除非連你的靈魂也叫她佔有了,她是不會感到滿足的。因為女人是軟弱的,所以她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統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就不甘心。女人的心胸狹窄,對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東西非常反感。她們滿腦子想的都是物質的東西,所以對於精神和理想非常妒忌。男人的靈魂在宇宙最遙遠的地方遨遊,女人卻想把它禁錮在家庭收支的賬簿里……她以無限的耐心準備把我網羅住,捆住我的手腳,要把我拉到她那個水平上;她對我這個人一點也不關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於她」。
三、
「一般說來,愛情在男人身上只不過是一個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許多事務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小說卻把愛情誇大了,給予了它一個違反生活真實性的重要的地位。儘管也有很少數男人把愛情當作世界上的頭等大事,但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是對愛情感到無限興趣的女人,對這類男子也不太看得起。女人會被這樣的男人吸引,會被他們奉承得心花怒放,但是心裡卻免不了有一種不安的感覺——這些人是一種可憐的生物。男人們即使在戀愛的短暫期間,也不停地干一些別的事分散自己的心思:賴以維持生計的事物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他們沉湎於體育活動;他們還可能對藝術感到興趣。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吧自己的不同活動分別安排在不同的間隔里,在進行一種活動時,可以暫時把另一種完全排除。他們有本領專心致志地進行當時正在從事的活動;如果一種活動受到另一種侵犯,他們會非常惱火。作為墜入情網的人來說,男人同女人的區別是:女人能夠整天整夜地談戀愛,而男人卻只能有是有晌兒地幹這種事。」
我知道,在現在互聯網「女權主義」毒雞湯泛濫的今天,這幾段話肯定是要受到強烈抨擊的,但毛姆對人性的洞察之深,卻是讓人不寒而慄的。我相信讀過該書的人,都會和我一樣被這幾段話深深地震撼到。(不管男女)
男女始終是有別的,這些客觀事實上的東西,無論我們怎麼給自己灌毒雞湯也改變不了。面對毛姆對男女的這般深刻而殘忍的解讀,我相信我們除了一陣啞口無言,根本就無從辯解。那些喜歡給缺乏獨立思考的女性灌毒藥的營銷號,我敢說他們初讀時也和我們並無二樣,他們只不過是後期為了迎合營銷的需求,而強行做出與自己真實感覺不符的價值輸出。
「女人能夠整天整夜地談戀愛,而男人卻只能有是有晌兒地幹這種事。」女性自古以來對情感的沉溺和依附,我們不得不承它是制約了我們在事業的攀升的一大因素之一。導演李安版的《色戒》里,熱血愛國女文青王佳芝,便是「淪陷」在易先生對她體貼入微的愛,而最終拋棄了最初的任務和理想。
像一些知友說道的那樣:「或者真正心中有理想有事業,應該都不能被情愛所困擾」。但是我只能說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是無法做到《月亮和六便士》的男主思特里克蘭德的那樣拋下一切,追求心中的夢想的,因為我們多數人的生命都不只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是朋友的,是父母的,也是妻兒的。
但作為女性,我覺得我們承認這一點並不可恥。我們同樣有傑出的女性代表不是嗎? 居里夫人,花米蘭,李清照,再誇張一點的,武則天。
我想倘若女性也能掙脫情感的束縛,把全部的精神力投放在事業理想上,自然和男性是沒有多大差距的。但生理結構也好,歷史淵源也罷,這已成的事實的格局,我們很難改變。縱使在當下女性的地位,經濟貢獻越來越多的今天,我想在頂尖人才的領域內,男多女少的局面依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有所改變,除非有了什麼大的事件和變革。
但各自安好,不卑不亢應該才是每一個女性,每一個人應該持有的人生態度吧~
1、男女體力有顯著差距,不要以為腦力勞動不需要體力支撐。
2、男女生理差異必定會導致部分心理和行為差異。舉一個例子,睾酮,詳見下。
3、有科學研究表明,男性高智商更高人數更多,低智商也更多。而女性智商區域相對中間。只盯著最頂尖看的話,自然智商更高更多的那部分男性有優勢。然而同樣比女性多的低智商男性在你們眼裡估計不算人。
4、不要一提到男女差異就叫囂歧視。可憐的性別自尊心在科學和客觀事實面前一文不值。要學會實事求是,不要搞那套政治正確,並沒有什麼卵用。
5、某些女權癌是不是又要叫囂歧視,「嫉妒」男人因為睾酮原因更有「競爭力了」?然而你們只盯著那些連10%都不到的成功例子。更加敢於冒險和競爭,意味著承擔更大風險啊,那些成為炮灰被犧牲的男性,都忘了?光知道吃肉,不知道挨打?
6、以上結論僅針對題目「頂尖的人才」,女權癌非要拿自己或身邊例子反駁也不先看看自己是個什麼層次?
BBC的紀錄片《兩性奧秘》(BBC Secrets of the Sexes)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男女在競賽中表現情況的測試。
他們首先提出了:睾酮(testosterone)對於競爭力有著重要作用,而男女體內都有這種物質。
然後讓男人一隊女人一隊進行一場卡丁車比賽,在比賽過程中監控激素水平,從而了解他們睾酮的反應情況。
情況是:男人跟女人在比賽時(或者說對於競爭),所做出的的生理反應非常不同。男性會產生大幅度波動(圖1),女性的波動幾乎是零(圖2)。
圖1 比賽中所有男性平均的睾酮水平變化
圖2 比賽中所有女性平均的睾酮水平變化
隨著睾酮的提升,男人會嘗試冒險,而冒險就會觸發交戰情緒,從而對比賽有利。在這次卡丁車比賽中也確實是男人全數領先。
其中有一個人特別值得一提,一位叫Lloyd的男人。
圖3 Lloyd與男性平均的對比
從圖3中可以看到他在比賽中睾酮水平提升非常顯著,從而推斷他是一個非常愛競爭的人,而且情緒高昂,對待比賽十分認真。
那麼事實上呢?Lloyd是一名工程師,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比任何人都熱愛工程。若要在車床和兒子之中選擇一個放棄的話,我會選車床,但我可不會輕易放棄車床。
(在和他兒子下棋的時候)我可不會像她媽媽一樣,悄悄地讓他勝出,我認為這是不誠實的行為。
(他下棋贏了兒子,兒子哭了)老實說,看到他在哭,我可沒什麼自責感。對我而言,他只是讓我知道:若我輸了,我會有何種感覺。所以往後我還會這麼做的~
(他兒子六歲~)我澄清我絕對不是怪物~(他笑著說)
一開始Lloyd排在了第一位,後來被Jamie超越,於是當他嘗試重新拿回第一位時,我們就看到了圖3中那段陡增的曲線,也就是說睾酮水平極速上升。但是情況卻不是太好,當Lloyd睾酮水平越高,所犯的錯誤也越多,從而導致名次不斷下跌。
相比我們再看超越Lloyd並且最終獲得第一Jamie睾酮水平的變化曲線(圖4)。
圖4 Lloyd與Jamie的對比
不過於高的睾酮水平能讓Jamie保持一定的好勝心理,但也有冷靜分析局勢的能力。在回過頭來看妹子們的數據~
根據圖2所示,她們的睾酮水平幾乎沒有上升,不過眾所周知女生也完全是會有好勝心理的,但她們缺少睾酮帶來的優勢。
繼續拿Lloyd說吧,在Jamie超越他的時候,他不會退避防止撞上,而是試圖反超越。到了妹子們這邊,當看到有人超過自己,有人也想反超,但是有些危險,於是猶豫了……
隨著睾酮水平增加,競爭天性就會增加,就會敢於冒險突破(所以過高會有副作用)。據統計,成年男性分泌睾酮的分量是成年女性的分泌量的20倍。
這是優質女性標準
這是優質男性標準
那麼,頂尖人才的標準又是什麼?
那麼,頂尖人才的標準又是什麼?所以,這,其實是歧視男性。
我覺得是腦細胞都糟蹋在欺負男人上了。
熬毒雞湯寫段子的本領好好用一下說不定也是個諾貝爾文學獎也未可知啊!
。
。
。
好吧。 以上只是抖機靈而已。 真正的區別,是在 focus 不同和冒險程度的不同。
其實我看了一些服裝美容女大V的上萬字的文章,裡面有七八十種從視覺效果上看起來腿更長的搭配方法,還有那些如何平胸擠出D杯乳溝的教練視頻,如何把醜人拍美,其實還是蠻用心的。 這功夫干點正事兒還是有可能出點成果的。
另外,在公司加班的時候感覺很明顯,10點來鐘下班的時候,電梯里上上下下的90%是男人,難得有幾次下班需要早走的時候就發現,6:01點整就在等電梯的人群中95%是女性。
從開車的時候也可以看出,車流中來回穿梭超別人的,基本上沒有中年大媽。
我坦白地講我與我的朋友們的情況。
我認識一個優秀的女生和一個文藝的男生,倆人工作後結婚了,現在二胎都生完了。如果去看男生的朋友圈,會發現和結婚前差不多,仍然發很多自己喜歡的名畫啦、電影啦、體育新聞啦……女生的朋友圈裡從頭到尾都是孩子哭了孩子畫畫了孩子長能耐了孩子穿新衣服了孩子病了打針了……
我周圍的駐外男士都很苦悶,因為現在駐外已經不算什麼稀奇事,不再解決「級別」了。所以他們大多在為回國後的將來尋找新的上升通道。
我和我周圍的駐外女士也都很苦悶,因為駐外工作時間沒有周末沒有節日甚至沒有一個明確的下班,只有堆在眼前讓你去解決的任務。我們也在謀求業績和上升,但大部分人的內心真正願望都在尋求怎麼能從現在以及未來的工作中划出一個合理的界限,更多地為自己搶回一點可以與工作無關的時間,好去逛逛街收拾下自己的頭髮關節臉皮,去買好看的好用的布置房間、去折騰個有難度的菜、去送父母公婆做理療、去領孩子上公園學琴買玩具??
上述男士都是不壞的丈夫和父親,上述女士都是不壞的員工。大家都在努力工作,認真生活,追求進步,目前階段的業務水平也還沒有什麼根本差異。但是內心深處自然而然感興趣的事宜,真的不一樣。
田園女權主義那套我十八歲前就吃完了,平權主義我也吃得比大多數人早。
我有的是事業追求,但是對巢穴和幼崽過度關注的雌性設定真是一雙堅不可摧還讓人樂此不疲的腳鐐。
如果除去一切社會因素,上面現在完全客觀地評估我的成績,告訴我:「別人80分,你85分,你來領導他們,當負責人。」我的內心會在吶喊「我才不要和你們進一步糾纏,老娘要回家玩自己的!」
除非別人80分,我99分,實在當仁不讓,看不下去其他人弄的這些玩意兒??
有一個地方住著很多猩猩,每一隻母猩猩都想和性狀最好的公猩猩生孩子,每一隻公猩猩也都想和性狀最好的母猩猩生孩子。
一隻母猩猩找到性狀最好的公猩猩說:「我們啪啪啪吧」公猩猩覺得多肏一個不虧,於是開心地答應了
一隻公猩猩找到性狀最好的母猩猩,發現她身邊圍滿了公猩猩,然而這隻母猩猩只有一個子宮一年只能生一個,於是她在這些公猩猩中選擇了性狀最好那個的啪啪啪了。
歸根結底,性狀優秀的公猩猩繁殖成本低,母猩猩想獲得他的基因很容易,競爭壓力小;性狀優秀的母猩猩繁殖成本高,十月懷胎,憑什麼給屌絲肏?
因此,大自然里,雄性的競爭意識進化得比雌性快得多,性價值進化也快得多。威風凜凜的都是公獅子,開屏絢麗的都是公孔雀,鳴叫響徹樹林的都是雄蟬,頭戴大紅冠的都是公雞。
這種進化規律在現代社會還會產生以下極端政治不正確女權聽了要罵人的影響:
1.女性個體可以成為民族的脊樑,但女性群體在統計上並不能。大家可以查一查中國改革開放後歷年「涉外婚姻中男外女與外男中女的比值」與「中國與美國人均gdp比值」,你會發現呈強正相關關係。女性在民族弱勢時整體上傾向於融入強勢民族,男性整體上更傾向於自己奮鬥成為強勢民族。
2.在擇偶過程中,女性比男性更不願意將就,因為男性比女性有更強的「擔心自己基因傳不下去」的恐慌。在約炮市場上從來都是10%的男人配對90%的女人,在婚戀市場上由於一夫一妻制等社會原因這種現象相對約炮市場較不明顯。
(其實三年前的知乎我根本不需要用「整體上」「大多數」「統計上」「平均上」這些修飾詞大家也都能懂我意思,但近幾年知乎田園女權入侵平均智商急轉直下啊…算了下文我懶得用這麼嚴謹的措辭了,智商不夠的別看吧)
上文所說的規律都是進化來的,刻在各位的基因里,不分國家種族文化,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接下來說一說那些社會帶來的規律,這些規律有的只適用於中國,有的只適用於美國,有的只適用於男權社會,有的只適用於發達國家,有的只適用於一夫一妻制社會。
人類自從發明了農業,一個人的生產力能養活超過一個人以後,就出現了私有制。從那時起,決定人生存繁殖能力與生活水平的因素中,基因退居第二位,物質成為主要矛盾。而在農業時代,物質生產的主要來源,是人類的體力勞動,因此在生產分工時男主外女主內的效率比男主內女主外的效率高得多(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直男癌的思維還停留在農業時代?),男人才是主要的直接物質生產力,因此女性在擇偶時,更看重男人物質價值而非性價值。
而在農業時代,物質生產的主要來源,是人類的體力勞動,因此在生產分工時男主外女主內的效率比男主內女主外的效率高得多(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直男癌的思維還停留在農業時代?),男人才是主要的直接物質生產力,因此女性在擇偶時,更看重男人物質價值而非性價值。
這會帶來如下影響:
1.農業社會裡男性的性價值進化特別慢,因為對男性來說物質價值才是主要競爭力。事實上不一定非得農業社會,只要是「男性物質價值中位數遠大於女性」的地區,都會出現男性性價值低的社會現象。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中國男人大屌基因頻率比黑人白人低了吧?因為「粗如手腕不如年入百萬,20cm長不如北京一套房」,大屌基因在婚戀市場的競爭優勢太小了,根本不足以被篩選出來。屌大在約炮市場倒是挺有競爭力的,但約炮並不能讓你基因傳下去啊…
2.農業社會女性性價值進化特別快。雖然性價值高的公猩猩的精子不是稀缺資源,但物質價值高的男人的錢卻是。女性面臨私有制產生前從未有過的男性資源競爭,使女性的性價值迅速進化。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雌性性價值與雄性的差距非常小,在中國這種農業社會漫長的地區甚至出現女性性價值超過男性的現象。還記得那篇《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嗎?目前如果只看性價值不看物質價值的話,是真的配不上的。
Q:既然中國女人性價值快速進化了幾千年,為什麼中國女人胸不如黑人白人大?
A:多讀古籍便能知道,中國農業時代大多數時期主流審美根本不控胸,而是控小蠻腰,大胸基因在性競爭中優勢太小,因此基因頻率不高,大胸審美是近代才從海外傳進來的
工業時代來了,機器取代了人類的體力勞動,人類付出的是智慧,而女人的智商和男人基本相同(哈佛前校長研究得出男人智商比女人略高一點,因激怒美國女權主義者被迫辭職,我認為女人智商本來是比男人高的,之所以現在低了就是因為把這些女權主義者算進去了),所以女性的物質生產能力直追男性。
這對社會產生了如下影響:
1.在不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前提下,女權運動的興起一定發生在工業化之後。正是工業化使女性物質價值中位數邁上一個台階,產生了對權利的訴求。
2.男性的性價值進化加速。因為女人有錢了,飽暖思淫慾。其實農業化前和工業化後的兩性擇偶都是「以男性的性價值換女性的性價值」,只有農業時代是「以男性物質價值換女性性價值」。中國處於農業時代與工業時代的過渡期,農業人口逐年減小。在一線城市男主內女主外的家庭不要太多。現在你明白鳳凰男與孔雀女矛盾的根本原因了吧。
信息時代來了,工業化成熟的西方產生了女權運動,思潮傳入工業化尚不成熟的中國產生了中華田園女權主義。
經典男權主義的受益者:所有富裕男性和性價值高的貧窮女性
經典男權主義的受害者:性價值低的富裕女性和所有貧窮男性
真女(平)權主義的受益者:所有富裕女性和性價值高的貧窮男性
真女(平)權主義的受害者:性價值低的富裕男性和所有貧窮女性
田園女權主義的受益者:所有富裕男性和性價值低的富裕女性
田園女權主義的受害者:所有貧窮男性和性價值高的貧窮女性
上面是結論,解釋懶得寫了。
應該支持哪種主義,取決於你是哪種人。如果你是個人帥屌大的窮逼學生狗,你應該支持真平權主義,去撩那些一個月賺你一年生活費的已婚少婦。如果你是一個大腹便便的土豪,你應該支持經典男權主義或田園女權主義,去吸引那些漂亮的窮姑娘(根據我的經驗,那些明明長得不錯卻總說缺男友朋友圈一片歲月靜好的妹子反而是最拜金的,你不用擔心她罵你物化女性,因為田園女權主義者眼裡錢沒給夠才是物化,錢給夠了就不是物化了)。如果你是一個相貌一般但事業有成的女學霸,你應該支持真平權主義,用你世俗價值之外的魅力去吸引真正有內涵的高富帥。如果你是一個美若天仙的窮妹子,你應該支持經典男權主義去追一個只懂欣賞女人性魅力的有錢老實人比如王寶強和那個世紀佳緣自殺的叫什麼的來著我忘了。
我一直覺得兩種人不太明智:
1.貧窮的直男癌
2.貧窮的田園女權女
因為他們堅持著一個對自己不利的主義。
累了,有時間再更
……………………………………………………………
有同學問理論出處。理論出處是「進化心理學」,進化心理學是一種假說,本文是答主自己寫的,只是把這種假說應用到了分析交配市場上而已。
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男性在進化比女性更具有冒險傾向。
同樣的人群基數,冒險的比例越高,從冒險中成功的數量自然也越高,當然,冒險而「死」的數量其實也越高。這種行為傾向帶來的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男性有更多的「成功者」,而那些因為冒險而失敗了的人千千萬萬,是大眾所看不到的。
男性在進化上,需要盡其所能「捕獲」願意與之交配的女性,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因此,獲得交配機會在某種程度上比男性自己本身的生命更重要。基於這一繁衍需求,只有更加激進、冒險的男性在自然選擇中才有更大幾率傳遞基因。而女性作為本身有生育能力的群體,在進化上更重視的是保全自己和後代的安全,提高存活率。這種在進化上保全自己的需要使得女性更多選擇保守策略。也正是因為這樣。在現代生活中,策略保守的女性會容易錯過一些只有冒險才能把握的機會,但是好處在於,女性「誤傷」自己的可能性也會比較小。
所以,我們不光要看見那些顯而易見的現象,還需要看到隱藏在背後的現象,才能對整體做出公正的評估。自我歧視也是個重要因素,例如:
- 我是女生所以邏輯不好
- 我是女生所以容易感情脆弱啊
- 你們怎麼能欺負女人
- 女生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 ......
經常聽到有女生說:
把女人當男人用,把男人當牛用。
男人可以當牛用,
可以是女人只能當成男人。
那女人預期的自己該怎麼用?
種瓜得瓜而已。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