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四平青年》這部作品?


1. 用簡單劃一的「垃圾」、「低俗」來評判這部由業餘人員拍攝製作的非商業網路電影,是有失公允的;以所謂道德高度來批判和排斥這種民間自發創作,又與道德正確的廣電總菊何異?拍攝人員最後全部被所在單位辭退的結果,正正證明了那些有權力以干預三俗的名義清理影視作品的人,必然也有權力以干預三俗的名義清理一部分人。

2. 「粗話」「黑社會」「色情」的標籤只能定義電影的觀影級別,而非作品好壞的標準,否則像《古惑仔》、《盜亦有道》、《8英里》這些個髒話連篇的片子只能是壞作品了。

3. 在有限的成本和資源下,本片製作粗糙,但故事講訴完整,人物性格鮮明,劇情發展順暢,地道的土話和取巧的配樂成功營造出惡搞和無厘頭的風格。加上其「有一群影迷,迷得要死」(@yolfilm 語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87435/answer/15564931),個人認為此片可歸入cult片的範疇。

4. 感性地說,此片導演拍的不是作品,是寂寞啊。幾個二人轉劇場演員,不甘默默無聞,決計費時費力拍個片子,從一小旮旯地方整點聲響出來,這難道不是周星馳周星星童鞋「我是一個演員」的執著精神?


這部電影讓人忍不住想到科恩兄弟、昆汀、周星馳、羅伯特·羅德里格斯、姜文、賈樟柯、管虎。

粗口、暴力只和分級相關,與電影質量無關。粗口和暴力在這部電影里起到的是正面作用,它們所營造的真實感和演員們不夠嫻熟的演技結合在一起,讓場景和故事變得更加真實。

從劇本邏輯的清晰和情節可信度來看,這片的劇本已勝過《無人區》,跟絕大多數影院大屏幕上映的國產電影相比,這片子的劇本也立於不敗之地。如果你看過《大鬧天宮》、《冰封重生》、《白狐》之類的片子,想必會有感受。

黑色幽默。浩哥醫院看受傷小弟,一屁股坐在一小弟頭上,旁邊小弟說:他死了。拔下點滴後,這回死透了。當然還有那句台詞:浩哥豬都玩過。在電影里幽默並不容易,即便是東北人。郭德綱是段子大師,他參演的許多電影,那些電影里大部分試圖搞笑的嘗試都讓人起雞皮疙瘩。馮導是喜劇片的大拿,私人定製也沒達到他想要的好笑。四平青年很粗糲、笨拙,然而很好笑。

浪漫主義。開頭浩哥三人看見了路邊小妞,摔進玉米地里,起來後驚呆了,居然忘記了要去干架的正事兒。很多年之後,浩哥愛過許多鄉村婦女,也在玉米地里搞過無數破鞋,但在二龍湖美麗傳說里,他最難忘記的只有一個。

反傳統價值觀。這不就是CULT片么,不經意間,兄弟義氣拿來戲謔,黑幫的道義在這片中被殘酷解構。

攝影也不是一無是處,手持攝影、混亂構圖的確是由於設備和技術原因所致,但這樣的影像風格有種紀錄片的感覺,和故事的風格達成了某種程度的默契。當然,如此運鏡的大師很多,他們看似混亂其實精細無比,本片純屬原生態瞎拍,如果有位大師級的攝影當然好,但這樣的原生態效果應該比普通所謂專業攝影師拍的還要有趣一些。

演技方面,女演員都不行,男演員稍好。這點沒辦法的事,和導演能力也有關係,把這幾個貨交給王家衛,演技立刻爐火純青都不是事兒。

這劇本賣香港不行,他們最終還要拿大陸上映,改劇本改到死。賣美國也不樂觀,這樣的套路在人家那兒已經玩爛了。這個片子的生存機會只有網路一途,只有在審查嚴苛的中國,它才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它之所以有意思,不在於主創才華橫溢,而是大批才華秒殺他們的專業人士實在沒機會在影視工業中好好玩一把。

四平青年的成功,軍功章有廣菊的一大半。


只要299的DV拍出來的顆粒感很好的詮釋了主角的兇猛


多年以後,浩哥站在二龍湖苞米地面前,準會想起老三帶他去干架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身為半個東北人,深深覺得這部片子很好地闡述了東北人都是活二逼的本質。
看著看著,就覺得這筋頭八腦的二逼勁兒里流露出一股豬肉燉粉條般的溫情。
在東北長大的,誰沒見過這些,一點都不誇張。
手法稚嫩也好,內容低俗也好,作為一部小電影,該有的都有了。


四平青年沒文化,沒層次,但是有最簡單質樸的道德觀:恩怨分明,講義氣。

說四平青年低俗的,大概覺得小時代這種西裝革履搞破鞋做人流的片子才高雅。

仗義每多屠狗輩。


我一般不寫情感體驗類的影評,但是對這部片我實在忍不住表達一下自己(毫無意義和分析討論存在價值)的喜愛。
比我看過的絕大部分網路劇要拍的好。比一小部分國產電影電視劇要拍的好。

「東北新現實主義」。

從頭笑到尾,看了四遍以上。浩哥這個角色我太喜歡了。當時我安利給了身邊的所有朋友。

片中對多線敘事的嘗試很棒,不生硬。情節完整,人物形象刻畫和台詞功底紮實,反正我是佩服地五體投地。讓我寫真的寫的不如他們。


小姐從玉米地里出來,跟浩哥要錢:「就給50啊?往回不都給100嗎!今天這地方不一樣,屁股叮一下包啊」

「你不告訴我上小賣店買吃的嗎,這TMD比咱屯子大多了,都TM超市,也沒小賣店啊。」

「咋地我罵你兩句不樂意啊?」
「沒有啊,嘎哈捏,我不心思離你近嗎。」
「我去,你TM上供呢啊。」

「我瞅那女的吧,第一感覺,你大哥我就腦瓜子翁一下,心嘭一下,底下撲棱一下,摩托車 呼隆一下。」
「咋地了大哥?」
「干苞米地去了嘛。」


「大哥我服了,你們太TM生性了,我給錢。」
「我艹,我連豬都玩了,我差你奧」

(買車差2塊錢不夠,浩哥跟外面要飯的借)
「借我2塊錢。」
「嘎哈。」
「借我2塊錢。」
「都人給我錢了,沒人找我借錢呢。」
然後乞丐給他了。

四平青年是一部經典網路電影作品,它有著歷史上一切經典反叛作品所必經的命運:

不僅成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爭議,並且還被四平市政府勒令刪除影片,並讓所有參演人員失去了當地劇場的工作。

它真的稱得上是黑色幽默。


《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戰古惑仔》在愛奇藝上映的第一時間我就看了,之前看朋友圈有高中同學發過相關的消息,後來打開愛奇藝又看到它在首頁的滾動欄那一頁出現,也算是作為一個遠在南方的東北人對於家鄉的追憶,一口氣看完了整部劇。
首當其衝的感受,就是一句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啊
對於四平這個城市,我並不陌生。我家鄉在遼北,臨近吉林省,四平離我家很近,開車半天的路程。之前多年有關於這個成績的記憶,是那裡產的金士百啤酒,還有宏寶萊飲料、雪糕。
在高三的時候,2013年,班級里的男生都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一部劇,說如何如何的搞笑,這部劇正是《四平青年1》。後來同宿舍的女生有一次偷偷把pad帶到了寢室,全宿舍的人一邊小心翼翼地放著來查寢的宿管大媽,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這部劇,開頭的一幕就是長相酷似宋小寶(當時宋小寶因為那一句「海燕吶」剛剛火起來)的浩哥和一個女的在苞米地里野戰,因為浩哥只給了50塊吵了起來……「有點惡俗啊……」這是當年學文科滿腦子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我的第一想法,其實放在今天,我多多少少也覺得四平青年一系列有點嘩眾取寵的感覺啊。但它畢竟是我們在那段苦逼壓抑的高三歲月里少數可以聊以慰藉的東西,在它的身上也打上了我高三的印記啊。
後來隨著高考去到了南方,慢慢遠離自己的家鄉,對於《四平青年》的關注和接觸也一點點的遠了,只是偶爾通過微博啊朋友圈之類的,知道它又出了第幾第幾部啊云云。知道2016年底的《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戰古惑仔》,再次已濃墨重彩的一筆出現再我的視野里。
開頭1分鐘左右,四平苞米地里那段自上而下的風光長鏡頭,真的挺喜歡的,拍的也挺有水平

整部劇看下來,在某些方面的感覺,真的就是我開頭寫的那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不曾想,三年前的四平青年們今天居然把戲拍到了香港,還邀請到了李修賢這樣的老戲骨。

整部劇看下來,在某些方面的感覺,真的就是我開頭寫的那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不曾想,三年前的四平青年們今天居然把戲拍到了香港,還邀請到了李修賢這樣的老戲骨。
在營銷和製作上的進步,我想熟悉《四平青年》一系列的朋友,都是有目共睹的。專業的傳媒影視公司的加盟參與,由當年自製劇的感覺向著專業的院線電影邁進,感覺應該是有專業的影視投資人參與其中,搜索了一下百科,真的印證了我的想法


影片開頭出現的一些列影視公司,四平青年已經成立了專業的傳媒公司,猴賽雷啊

因為做廣告做公關時間久了,看到很多宣傳都會想到它背後的信息流、媒體入出,《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戰古惑仔》在愛奇藝上線的時候就能登上愛奇藝首頁滾動欄的位置,它背後的資金實力也是很強大啊

因為做廣告做公關時間久了,看到很多宣傳都會想到它背後的信息流、媒體入出,《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戰古惑仔》在愛奇藝上線的時候就能登上愛奇藝首頁滾動欄的位置,它背後的資金實力也是很強大啊
我不知道有多少離家在外的東北人和我一樣,對於《四平青年》《鄉村愛情》一類的,完全談不上喜歡兩個字,但有空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看看,聽一聽鄉音看一看和故鄉相似的風景,這裡面的情愫,和離家在外的你喜歡去東北飯店吃飯,喜歡找老鄉聚會,喜歡看家鄉的省級衛星電視台,多多少少都是一樣的,背後都是沉甸甸的兩個字「鄉愁」。
從生於斯養於斯的家鄉再到紙醉金迷的香港,一方是來路,一方是夢想、是眺望。《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戰古惑仔》裡面,有人看到了滿滿的笑點有人看到了嘩寵取眾品味低俗,我從中看到的,卻多了一份漂泊在外的人的迷惘:融不進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也許是我代入感太強,也許是我想太多)

這裡面我還有一點想說的。如果你在視頻網站上看四平青年一系列劇,打開彈幕,會看到許多有關於地域的罵戰,其實我想說,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路讓每個人看起來天下訊息在手,足不出戶就可以掌握諸多資訊,但其實,這背後的可悲之處就是,多少人對於地域的認知就源於那小小的幾寸屏幕?那裡面是一個已經被包裝過的世界,許多人也只是選擇去接受自己所原本相信的東西,從而去不斷強化他那就有所局限的認知(當然這和一些人刻意地選擇某一些點去強調突出也不無關係)。

這裡面我還有一點想說的。如果你在視頻網站上看四平青年一系列劇,打開彈幕,會看到許多有關於地域的罵戰,其實我想說,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路讓每個人看起來天下訊息在手,足不出戶就可以掌握諸多資訊,但其實,這背後的可悲之處就是,多少人對於地域的認知就源於那小小的幾寸屏幕?那裡面是一個已經被包裝過的世界,許多人也只是選擇去接受自己所原本相信的東西,從而去不斷強化他那就有所局限的認知(當然這和一些人刻意地選擇某一些點去強調突出也不無關係)。
到了東北你會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像網路上電視里的那些喜劇演員一樣,張嘴就是搞笑段子,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每個人身上也都承載著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東北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唱幾句二人轉,也不是每個人酒量都好一樣。
因為「四平青年」一系列劇大家知道了四平這個城市,固然是好事,就像是趙本山讓全中國人民知道了鐵嶺一樣,可又有幾個人知道,端木蕻良也是鐵嶺人?
但不管怎樣,四平青年這一系列火了,是好事情,讓我們看到在這個時代,小人物的夢想還是有實現的可能性的,而不再只是停留在做夢的階段。深深祝福浩哥以及他的夥伴們,也祝早日登上院線,一定會買票支持


露天的大洗浴


敢說不好的,站出來!二龍湖浩哥連豬都整,別說你個老爺們兒老娘們兒!
哈哈,我看得很開心,笑點多多。結構上下了功夫,有《兩桿大煙槍》的味道;配樂也很神,恰如其分;台詞牛啊!那一連串「一」很不錯。還有老三上供那出,卧槽,星爺無厘頭的范兒。我看這部作品的感覺不知道和港人看粵語星爺影片的心態會不會有點像?就是最後老二的逆襲,我有點不解。難道又是被河蟹過的版本?
《四平青年》?《猜火車》,不是《英國青年》?《古惑仔》,不是《香港青年》?《不羈夜》,不是《美國青年》?呵呵,就這幾部片兒,也沒禍害賢君子們奔赴萬惡資本主義狹小地域的熱情?
片兒還提到了我大河南,說老四被整傳銷里了。有什麼啊?真有那事,還怕被說嗎?
我是在Youtube上看的。下面有條評論:看個搞笑片,還得爬個牆。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還罵得起來,too young, too simple.
有些東西沒那麼大力量,要真有,神父還會侵犯兒童嗎?人們怕得是支撐這些文化的強力。
你真想回到八個樣板戲的時代?前幾年,重慶不就那回事兒嗎?


就是一幫二人轉演員拍的一個扯犢子片,把舞台上的一些段子整合一下弄出的真人視頻秀。粗俗、低級但是比較接地氣。四平市文化管理部門太愚蠢了,封殺視頻、開除演員反倒是給它做了最大的廣告。


讓你們誇的我都不敢罵了。

你們以為這是戲謔,可那就是無聊。

居然還有人說「覺得不好你去看話劇,估計你也看不懂」 ,這種論調真是憑漲看話劇人的自信啊!似乎看話劇是什麼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呢!

我只能說,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本來也沒什麼,非要拿出來捧就沒意思了吧?


最近「四平青年」第二部開播了,還是一如既往的得到了眾多如我等屌絲觀眾的追捧。
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四平青年,相比於二龍湖的浩哥,我是土生土長在四平街(gai)里的。
下面我想從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一下這部「作品」。
我對這部作品傾向於否定,否定的程度也很強烈,但這並不妨礙我也會一遍一遍的看,這中有矛盾 但卻也有其必然性。
為什麼會出現對這部片子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
首先我想請問的問題是,如果你是一個四平的青年人,你是否願意自己被描述為片中的樣子。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但這部片子吸引我的地方卻恰恰是,其在誇張的敘事和描寫過程中,隱約的透著幾分殘酷的「真實」。
而真實的四平青年又是如何的呢?
四平是一座歷史不長的城市,解放戰爭時期有過四站四平震驚中外的國共大會戰,毛主席曾批示林彪「化四平街為馬德里」,個人認為,四平的非和平解放直接促成了長春的和平解放。
四平歷來是軍事重鎮,東北交通要道,咽喉樞紐。
但改革開放後,四平並沒有抓住歷史機遇,小時候記得四平的口號是做吉林省第三大城市;而現在莫說是第三大,不是經濟總量的末尾,也已經是燒高香的事。
四平的地方經濟,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口號下,推出紅嘴集團經濟模式。可隨著時間遷移,由紅鋼牽扯出的一系列問題,讓紅嘴集團積重難返,同時也給四平地方經濟帶來極為嚴重的影響。
說了這麼多關於四平的人文,大家可能覺得,這與四平青年這部片子有什麼關係?
我覺得的四平青年這部片子從表面所反應的是一小部分青年的生活狀態,無論是暴力、色情,亦或是愚昧、粗俗,都是一些真實的存在,代表了一部分,四平青年的現狀。
我總結其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四平沒有良好的經濟基礎,沒有足夠的教育投入,沒有城市的文化內核。
前面對於四平的經濟已經說過自己的淺顯認識了,再來看看我眼中的四平教育。
從小學一步步走到更高等的教育學府,我發現自己身邊的四平小夥伴越來越少,教育資源有限。少數的優秀小學能保證教育質量,稍差一些的就會出現學生的輟學,這種輟學現象以初高中為最甚。 不讀書去當兵 轉業自謀生路的,不讀書打工掙錢養家的,不讀書自己是個富二代的,身邊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
我不是說不讀書人的素質就提不上去,但起碼從整體上來看,讀書的多少與素質的高低是呈正相關的。
如果如我前述的教育狀態繼續下去,我真的看不到四平未來的希望。
四平同時缺少自己的高品質文化。張委員長是說過的,他是了解東北的,也是東北土生土長的。二人轉,就是東北四平、鐵嶺一帶的民間文化,但二人轉在引領老百姓向更現代的文化內涵邁進的路上似乎曾經走過不少彎路,把四平的民間文化一定程度上引向了低俗,如今的四平台播放的一些類似節目仍然是我所難以接受的。當然我也不否定也有像,省台某二人轉大賽類節目,在為二人轉像良好的方向發展所做的努力。
我真心的希望四平有關宣傳、文化部門能繼續努力。為四平老百姓多營造一些良性的文化氛圍,把四平的文化引上路,這絕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是需要腳踏實地去踐行的事。
最後,我想像著美好的四平願景:望「四平青年」有一天真的可以像「北京青年」中的主人公一樣,讓人充滿勵志的激情。


對一個能讓人30%的時間都在笑的片子你還想苛求什麼?
對一群業餘的非科班出身的,預算有限的,業餘時間不去坑蒙拐騙吃喝嫖賭而是製作點精神文明產物的青年你還想苛求什麼?
能不能不要總是站在精英立場上打量一些底層勞動人民所樂見的東西。


製作粗俗,情節幼稚,從頭到尾幾乎都是粗口。之所以受一些人的追捧只是因為被文化部門整肅後的逆反心理作用。刨開這些因素後此劇本身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垃圾。


劇本垃圾,沒顯出主題。當然也可以認為就是惡搞。

演員極其業餘做作,這其實沒啥。

攝影不專業,但是連個愛好者都稱不上,一點機位不講,那鏡頭看得我都難受。

地域性太強,看不進去小黃飛的肯定也看不進去這個。

我的感覺是跟當年阿b哥火鍋涮襪子鞋墊什麼的那種視頻差不多。但這個。。。。咱這到處充斥著地域歧視,這玩意對於沒接觸北方的人其實影響不大好肯定的。就比如名字,四平青年,我擦,你這明明是四平傻屌么。


我本名張雯靖……就因為這個破玩意……我們班全體男生都叫我「老三」……〒_〒……


本來不想寫的 因為「你評論了就是被我影響了.」 但是看見有好幾個罵影片垃圾的我就挺不住了 垃圾在哪方面?麻煩老兄說一下 是劇情垃圾?是人物塑造垃圾?是配樂垃圾?還是因為粗話垃圾?藝術就是殘缺性和不完美的表現 你否認階級嗎?每個人在社會中的社會分工 實踐活動 教育程度和自身經歷都不同 所以對好與壞 善於惡 美與丑的評價標準都不一樣 你站在你的立場全方位用「垃圾」倆字否定人家的勞動成果和藝術創作 這樣好嗎?喜劇源於什麼?不就源於自身行為和裝束與期望現實不符嗎 更悲慘的說是喜劇源於絕望 你看看片中的人物紋身加髒話外帶嫖娼技能 往深了說是法制失職和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因為有四平的朋友說很多輟學的打打成了小流氓)你不關心社會問題就算了 還說人家垃圾 南北文化有差異 你可以不喜歡也可以否定 但別歧視勞動辱罵人格!要明白批評和打倒的區別!


四平青年影響了誰的形象

劣幣驅良幣也好,逆淘汰也罷,反正11月24日的中國青年網報道說,因為一部叫《四平青年》的片子走紅,主創人員卻丟了飯碗。
  《四平青年》這部長1小時13分的網路電影之所以走紅,是因為其除了有不少雷人雷語,劇情還超級搞笑。網友「六六吖」評論說「每次看不到5分鐘,就笑到肚子疼。」
  而主創人員因此丟了飯碗,是因為他們尊敬的主管部門——四平文廣新聞出版局認為,這部影片「對四平的城市形象產生了負面影響」,要求辭退劇中所有演職人員,同時在網上刪除視頻。並得逞。
  四平的城市形象究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說一部觀眾喜聞樂見的片子能對「城市形象產生負面影響」,我們實在不敢苟同。倘若真是這樣,廣電總局或南京市,前幾年就該封殺《南京!南京!》,並讓陸川導演捲鋪蓋走人!倘若真是這樣,央視也應該堅決拒絕四平人民、東北人民乃至全國不少人民喜聞樂見的趙本山同志及其表演。因為趙本山同志的某些形象和表演也會對東北形象、中國農民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由此看來,四平文廣新聞出版局對所謂的「四平城市形象」是太敏感、太在意也太不自信了。倘若我們的政府主管部門都是這樣一種思維定式,估計張藝謀早就因為《紅高粱》而死定了。
  《四平青年》的遭遇表明,我們的一些主管部門是這樣一個矛盾體:他們一方面喊著文化繁榮、文化復興、文化產業化和市場化,一方面又缺乏大氣和包容,眼睛裡容不得一點沙子、意識中納不下一絲異端;他們一方面感嘆中國電影或文藝、文化無人,連個大的國際獎項都夠不上,太讓他們沒面子和成績感、成就感,一方面卻在干著扼殺想像力、創造力的勾當。
  從四平文廣新聞出版局打著維護四平形象的旗號,拒絕《四平青年》,要求辭退劇中所有演職人員,同時在網上刪除視頻,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其實是《四平青年》這部片子,損害了主管部門的面子、利益和形象。

  《四平青年》劇中所有演職人員都是人民劇場外聘的一些跑場二人轉演員及職工,不是人民劇場有事業編製的正式職工。賣座、給力、觀眾叫好的《四平青年》居然是這樣一群臨時工和「游擊隊」在「閑暇之餘」拍攝的,你讓那些編製內的正規軍,情何以堪?!
  中國的文化、文藝界歷來講究「主角」和「配角」,歷來講究「正式」和「非正式」,歷來對「行內」和「行外」、體制內和體制外分得很清。在「我不行,你也別能」;在「我不做為,你也要閑著」的「幹事創業」氛圍里,拒絕和封殺《四平青年》,讓「游擊隊」滾蛋,幾乎就是佔位食祿者們維護自身面子、尊嚴以及形象和利益的一種本能反應!
  倘若《四平青年》劇中的所有演職人員不要那麼高調,而是寧願犧牲自己,把這部片子的名分、榮譽、冠名等等滿臉堆笑地恭送給那些編製內的正規軍,或許就是另外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而從「反證」的角度出發,有關部門不待見《四平青年》,並扣帽子、打棍子,堅決予以封殺,也恰恰說明了《四平青年》這部片子的價值。如此一來,《四平青年》的不幸遭遇,其實是讓美麗的四平市和藏龍卧虎的四平人生生失掉了一次走向全國的機會。
  而從這個意義上說,其實是有關部門對《四平青年》的態度和做法,「對四平的城市形象產生了負面影響」!
  曾經是內戰慘烈戰場的四平,你叫我們該如何說,愛你!


剛剛看完第四部,被這群人的執著打動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一見某人,便誤終身」的故事?
如何評價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
《教父》中 Michael 憑什麼可以一舉把五大家族族長全部刺殺?
如何評價電影《美姐》?
如何評價吳宇森的《太平輪》?

TAG:電影 | 視頻 | 文化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