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瀝青路面的馬路用小石子鋪設,路面特別光滑;有的用特別大的石子鋪設,路面非常粗糙?

我喜歡在馬路上滑旱冰,遇到大石子鋪設的路面,滑的特別吃力,顛的特別痛苦。

大石子鋪設的路面,感覺瀝青很少,造成石子都裸露在外面,微觀上疙疙瘩瘩的,輪滑那麼小的軲轆,感覺特別顛簸。
有的路面石子很細小,就像以前的水磨石地面用的那種多彩石子那麼大,並且瀝青用的多,很平滑。
同一條街,紅綠燈這邊路面就很粗糙,過了紅綠燈就很平滑細膩。(當然鋪路時期可能不同)讓人很費解。
我的猜想:大石子的路面是不是抗衝擊能力強,適合重型車輛?小石子的平滑路面一般是走非機動車輛的?


瀝青路面是瀝青混合料鋪在地面上碾壓而成的。所以路面的情況由瀝青混合料決定。
先看瀝青混合料的組成。瀝青混合料=礦料+瀝青。礦料形成骨架,瀝青填充空隙和起聯結作用。
你說的路面情況主要由礦料決定。礦料全稱礦質混合料。由粗集料,細集料,礦粉三大類組成。

每一類又有幾組不同的粒徑,不如粗集料中的碎石有19mm的,也有10和15mm的,不一而足。這樣就能形成不同空隙率,不同密實度的基本骨架了。

每一類又有幾組不同的粒徑,不如粗集料中的碎石有19mm的,也有10和15mm的,不一而足。這樣就能形成不同空隙率,不同密實度的基本骨架了。
根據你用的這些碎石最大公稱粒徑的大小不同和整體級配的不同,你把所用東西混合後你會做出下面這些不同的礦料來。

級配是集料各級粒徑顆粒的分配情況,可通過篩析試驗確定。

【1】按最大公稱粒徑的不同可分成5類。全部以連續密級配(就是各種大小的石頭沙子都有且比較均勻)做出來的AC混合料為例。

這些礦料,加上瀝青拌合好,鋪到基層上,碾壓好,所形成的路面就看起來不一樣啦。

這些礦料,加上瀝青拌合好,鋪到基層上,碾壓好,所形成的路面就看起來不一樣啦。
【2】按級配類型分3類。
有連續密級配,連續開級配(就是大小都有,但大的石頭多,小的石頭,沙子用的少),間斷級配(就是有一些大小的石頭一點都沒有),各自代表性路面為AC、OGFC、SMA路面。

AC— Asphalt concrete (普通)瀝青混凝土
OGFC—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 開級配排水式瀝青磨耗層
SMA—Stone Mastic Asphalt 瀝青瑪蹄脂碎石

比如第一種和第三種鋪出來的代表性裡面對比如下:


三種路面在空隙率、密實度、路表構造深度(影響路面抗滑性)、水穩性和高溫穩定性、造價,施工技術設備等方面差別比較大。各有優缺點,因地制宜的使用。

我的猜想:大石子的路面是不是抗衝擊能力強,適合重型車輛?小石子的平滑路面一般是走非機動車輛的?

你的猜想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全對:要承受重載肯定要有足夠的大石子相互嵌擠形成骨架,又有足夠的細集料和瀝青填好那些粗粒之間的間隙,這樣的骨架密實結構啦。但像第二種OGFC路面,大石頭子很多但不能承受重載,抗衝擊能力也差。因為它空隙率太大,不密實,不耐壓。但它排水透水性能好,下一般小雨根本看不出,車跑起來完全不打滑,很多機場高速喜歡用它。

一直想用最通俗的語言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希望你能很容易就懂了~
—— —— —— —— —— —— —— —— —— —— —— —— —— ——

感謝大家點贊,回饋補充一種路面類型。本科可能老師一帶而過沒有講過~

Superpave ——Superior Performing Asphalt Pavement——高性能瀝青路面

美國花了大心思研發的一種直接以路面使用性能為指標的混合料設計方法做出來的路面。而之前提到的路面大多以馬歇爾試驗的結果為指標。目前我國在跟進研究,暫不討論優劣。
只說骨料的級配設計上的差別:

一般級配設計會有一個上限和下限。我們必須使設計的級配曲線在他們之中。


superpave級配設計的限制是由一些單獨的控制點(不圍成區域)+禁區組成。在有控制點的尺寸必須滿足,不允許通過禁區,推薦設計曲線通過禁區下方。比如圖中的藍色設計曲線。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總說級配曲線成S型比較好的理論支持之一吧。


好不容易看見一個與專業有關的問題,

準備深入的回答一下,

結果, @李小亮回答的如此深入迅速。
學弟,你丫真快!


感覺李小亮的回谷,很專業但沒有撓到癢點,我來直接回答一下。
題主說的大石子很粗糙,小石子很光很平滑,這個事情應該是這樣的。
大石子路面是過去城市道路的瀝青材料,講究密實度,大小石子沙子配合而成,最上面不再鋪設磨耗層,時間一久,大石子間的小石子沙子瀝青被消耗掉一部分,由於大石子不易損耗,這樣大石子凸顯出來,所以輪滑在上面跑就很顛。
小石子路面一般是最近幾年鋪的,現在一般是李小亮回答中的SMA瀝青混凝土材料,特點是石子很小,大小比較統一,沙子比較少。這個東西近幾年才全面使用。
這個問題可能說明題主所在城市還沒有完成路面新材料的全覆蓋,城市建設還是有點落後了。
至於承重,在考慮經濟使用效果的情況下,一般底層用大石子配小石子,密實度高,瀝青少造價低,中層用中石子,密實度高,瀝青少造價較低,面層一般用SMA,骨料本身強度高耐磨,骨料直接搭接不易產生車轍,空隙多瀝青用量大,瀝青性能要求也高,成本高,但是具有耐磨,抗車轍,可重載,摩擦係數高,噪音低,路面平整,不易積水等優點,所以目前在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得到廣泛使用。


石料的選擇影響路面的表面特性,使用大石子必然能讓路面粗糙,抗滑性能提高,但是如何選擇石料尺寸,需要在路面抗滑、視覺性能、油耗、輪胎磨損、噪音這些要求之間必須進行綜合平衡。另外選擇的時候還需要考慮石料的磨光值及石料的磨耗值和壓碎值。
所以一個良好的級配,要求其空隙率較小,而總表面積也不大. 前者的目的是要使集料的本身緊密,後
者的目的是要使宏觀構造形成且瀝青用量最省。
使用不同的大石子和小石子的道路可能是由不同的施工單位選擇了不同的級配,只要是嚴格按照規範施工的,都是能夠滿足使用的道路


是的,根據路面功能不同,石子的大小也有所不同。


有信號燈,所以經常停車,路面需要承受更多更長時間荷載,所以選擇性增加粗骨料。
這個才是主要的原因。


一般城市瀝青道路面層是兩層結構或三層結構,上海地區大多數是兩層結構,粗粒式ac-30或ac-25粒徑8厘米,ac-13粒徑4厘米。
拋開施工質量問題,造成題主所描述的情況大體這麼兩種原因:
第一,如果是新路,可能是細粒瀝青沒鋪,我們為了驗收時的感官體驗良好,都是到最後才鋪設磨耗層。
第二,如果是低等級道路,以前會採用瀝青貫入碎石的施工方法,這種方法時間久了,很容易形成骨料和瀝青的離析,骨料外露。
望回答能給題主幫助。


大石子路面、小石子路面(問的好不專業…),都是路面集料,粗集料、細料,骨架、填充,強度什麼的要看級配,無側限抗壓強度實驗數據才是判斷的依據,粗料多了容易離析、細料多了強度不夠。


黑色耐臟


作用不一樣,粗糙的地段一搬都是人流比較密集的,防止車輛剎車不急,


瀝青路面為了保證車輪附著力以及雨雪天氣行車安全,必須有一定的抗滑能力,因此必須保證表面平整密實粗糙。

不知道Lz生活在哪裡,大部分城市發展已經淘汰過去使用的瀝青灌入式瀝青表面處置等老舊的施工工藝,都在使用高等級廠拌瀝青混合料比如改性瀝青路面、SMA,至少我這裡是。

有些地區還有表面更粗糙的OGFC瀝青混合料(如圖)

至於說「同一條街,紅綠燈這邊路面就很粗糙,過了紅綠燈就很平滑細膩」 更大的可能是機動車剎車起步瀝青老化造成


謝邀!現在才看到,不好意思。
道路結構一般分為土基、路基和路面,其中路面包括面層和基層,瀝青路面是屬於道路面層,也就是咱一般明眼能看到的部分。國內公路常用的瀝青路面類型是AC(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最大粒徑有4.75、9.5、13.2、16、19和26.5mm。根據道路等級、路面層位等確定路面材料類型後,就得進行級配設計。比如AC-5(最大粒徑為4.75mm),其包括4.75~2.36、2.36~1.18、1.18~0.6、0.6~0.3、0.3~0.15、0.15~0.075和&<0.075mm各檔料(石子)和瀝青(一般為3~5%)。
上面介紹了一些道路基本知識,回到你的問題。我覺得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不同道路等級不一樣,在進行瀝青路面設計時類型不不一樣,比如AC-5和AC-25,前者的最大粒徑為4.75mm(直徑不到5mm,很小吧),而後者的最大粒徑為26.5mm(直徑接近3公分,這樣的石子很大了吧);二是級配類型不一樣,有的級配偏粗,導致粗料(大石子)多,有的級配偏細,導致細料(小石子)多。另外,大石頭因為大而顯得粗糙,小石頭因為小顯得光滑,這是自己的感覺。


你們真是牛比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公路急轉彎處不修成向內的斜坡,以抵消部分離心力?

TAG:土木工程 | 公路 | 高速公路 | 路面 | 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