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選會計專業?真的有喜歡會計的人嗎?

本人學會計教育專業,深感其枯燥乏味。
當初是沖著師範專業報的,因為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但是感覺現在普通初高中老師已經趨於飽和,而順母親大人的意選了這個專業。我喜歡上教育學的課,並好研究各種教育心理學。但會計課似乎是主流、哎。

一直不喜歡錢不錢的專業,所以很好奇大家選會計專業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比如說學中文的會說從小喜歡看書,會有從小喜歡會計借啊貸啊的的人嗎?


-
@MrToyy 老師的答案,已經說的非常到位,財務的魅力在於你真正懂得他之後。我就講個故事,為題主解釋解釋這句話吧。

我本科就讀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專業是會計學,正經的財務科班出身。

最初選擇這個學校的會計專業,第一是因為北京奇葩的高考報名制度,五月份報志願,非平行志願,作為當時一個二進宮的復讀考生,想選一個比較穩妥的學校。第二就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離我家很近,走路不到三公里,這是其他學校無法比擬的優勢。至於對會計專業的認知,可以說是一點沒有的,完全是誤打誤撞的門外漢。要是生拉硬套,也就是我曾祖父曾在商號做過幾天帳房先生,除此之外,我與會計學毫無關係。

與你類似,我從小不愛和錢打交道,打心眼裡「視金錢如糞土」。我嚮往的大學生活,是「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象牙塔,可我去的外經貿大學有兩個昵稱,其一為「對外生意買賣大學」,其二為「太陽宮女子職業技術學院」,主流思潮無非是「出國、考研、找工作」三件事,跟我心中的大學氛圍大相徑庭。

我曾有一段因此非常痛苦,甚至想過退學重考算了,選擇一個文史哲的專業,過過每天讀書喝茶的日子。大二那年,我不堪重負,帶著對大學滿腔的失望之情,一個學期沒有選任何課程,周遊了半個中國,自己給自己的目標是「尋找人生的方向」。

其實這個痛苦的原因,無非是我覺得天天算賬記賬,為了一點錢的事情絞盡腦汁,甚至可能要為一些社會責任感不強的企業打工,無形中做一些「助紂為虐」的事情,實在是太不值當了。大學之道,不是在新民,在明明德嗎?我的「才智」,難道不應該放在更喜歡的領域嗎。現在想起當時的看法,真是感覺又可氣、又可笑。

索性天可憐見,這半年的日子,讓我接觸到了公益圈這個嶄新的世界。在和很多 NGO 密切接觸的時候,我發現這些做好事的人,日子過得都很窘迫。雖然專業知識不多,也能看出來和組織自身的財務管理混亂有關。沒有預算制度,甚至不知道手上有多少錢,毫無現金流的概念,以至於常常入不敷出,上頓不接下頓。諸多問題擺在眼前,我恍然大悟,人生在世,除了一顆想做善事的心,還需要有執行這件好事的能力。做什麼,都離不開錢,想要不為錢的事情著急,就得學會管錢。

過了一段時間,我接觸到一家深處財務泥潭的 NGO ,在建工程嚴重超支,未來不知何去何從。當時的我,用自己僅有的一點財務知識,為他們制定了一套方案,建立了自己的預算制度和會計信息系統。幫著準備做抵押貸款的材料,最後成功融到一筆不小的資金。從此這家 NGO 走上正軌,到今天還在欣欣向榮地發展。這是我第一次,因為自己的財務背景,感到成就感。

從那之後,我對自己專業和學校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直到今天。其實,財務管理、稅務籌劃以及自己的個人投資理財,都離不開會計的知識。財務專業是手段和工具,而非最終目的,只有他為你所鍾愛的事情創造價值的時候,你才會真正愛上這個行當。沒什麼東西能和錢脫開關係,有一點財務知識的儲備,是一生都會受益的財富。做事情除了仰望星空,還要有腳踏實地的本事。當時自己對會計產生的偏見,其實是很幼稚的看法。

學了會計,你可以從企業基層做起,看到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並用自己的能力讓企業變得更好一點。你可以從事 NGO 的工作,用自己的財務知識為社會創造價值。你可以做審計,身兼「正義」之使命(雖然說這個很虛,但他原本應該是這樣的),讓錯賬假賬無處藏身。你可以搞學術科研,研究怎樣把一些現在無法量化但又很重要的東西納入會計報表之中,研究怎樣的會計制度可以更精準地反應企業運營的情況。會計,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題主的夢想是做一位老師,鄙人以為這和會計專業並不矛盾,人的選擇很多,就算你真的與會計沒有半點緣分,到研究生、博士生時候改變專業,轉換跑道都來得及。但作為一個「過來人」,還是想多廢話兩句。

生活之中,無非「安身」、「立命」、「怡情」三件事,互不矛盾,相輔相成。以我個人而言,以「經、管、法」安身,為「文、史、哲」立命,靠「煙、酒、茶」怡情,日子過得悠哉游哉,從未感覺這三者有什麼矛盾的地方。人總不能一輩子活在理想之中,必須要有一個供你「安身」的專業,才能為自己贏得「立命」的餘地。如清大校長沈君山先生所言,有些東西像汽油,讓你跑得快,有些東西像機油,讓你跑得順,缺一不可。我想,在會計學之外,這個道理也是可以舉一反三的。

安身固然未必易,立命卻一定難,路還很長,最後用一首蘇東坡的詩為題主加加油。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希望題主某一天「及至到來無一事」,看到的還是那「廬山煙雨浙江潮」。願你不忘初心,奮勇向前。

感謝閱讀。


半年前寫的文章,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和讚賞!我決定用大半年的時間寫作一本書,將T字圖和財務報表觀的精髓進一步向讀者們進行展示。

劉澤宏的個人作品《你的第一本會計書》將連載於知乎專欄「劉校長的ACCA錯題本」和微信公眾號「ACCAspace劉校長」中,全書預計三十個章節,將覆蓋國內外會計本科教育涉及到的主要知識點,包括每周日晚更新一個章節,預計在2018年6月份前更新完成全書。

《你的第一本會計書》第一章 會計:人類最古老的語言


好問題。雞湯夠多了,來點乾貨讓你愛上會計,學會會計。

會計源於生活,一切源於生活的東西都很美。

我和我老婆在上海靜安開了家古箏培訓班,她做老師,我做校長。開班要什麼?錢啊!

我出五萬,我老婆出五萬,湊了個十萬。上海物價太貴,於是我們又找銀行借了十萬,總計二十萬。為了給我老婆直觀地展現資金來源狀況,我畫了這麼個圖給她看:

老婆看過就笑了,你好歹是個財務,整這麼個東西啥意思?

好好好,我不也是怕你看不懂嗎?於是我就改了一下:

(時間:20X4年1月1日)
老婆看了看,還不錯,但有些東西她不太理解。

我告訴她:「左邊的這個是資產,就是咱手頭控制的東西,20W現金就是咱的資產。右邊兩項代表了資產的來源,借來的叫負債,10W貸款就是負債。而我們股東自己投的錢叫所有者權益,五個字,挺傻逼的,沒辦法,都這麼叫的。所有者權益下面有實收資本科目,一人5W。這張表有個特點,就是左邊一定等於右邊之和,資產一定等於負債加所有者權益。可別小看這張表,從今天起,我就要把這張表打出來,貼牆上,每天給你變魔法!biubiubiu 」

老婆說:「咱就開個培訓班,你記個流水賬不就好了,整這麼張表貼牆上嚇唬誰呢?「

我說:「這你就說錯了,記流水賬的人沒有格局,做不成大生意。想要做成大生意,一定要有財務報表觀!這財務報表觀就是站在財務報表的層面看經濟活動,這樣才能縱覽全局,高瞻遠矚!」

老婆說:「好了好了,凈吹牛逼,你咋不上天呢?走,陪我買箏去。」

花三萬元買回了六架箏,我問老婆:「老婆,現在我們的錢變少了三萬,多了六架箏,你說在這張表上應該怎麼記?」

老婆說:「那還不簡單,庫存現金減少3W,資產這邊多出了六架古箏。」

「沒錯,就是這樣子!但專業點的說法是把古箏叫做固定資產。入賬呢,也不能按「六架」這個數量入,得按照貨幣計量,以歷史成本計入這張報表裡。所謂歷史成本,就是東西買進來的價格。

古箏買到了,下一步就得找地方開班了。找中介帶我看了幾套房子,挑了個中意的,一萬元一個月,押一付三,中介費五千元,沒問題,成交。付完款,我又問老婆:「老婆,你說這押一付三怎麼做賬啊?」

老婆說:「就記發生了四萬的費用咯。」

「那怎麼行,這四萬的現金是出去了,但對應的權益我們還沒有享受到啊。實際上啊,這四萬元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押金,一萬元,另一個是預付的租金,三萬元。押金以後是要收回來的,所以我們把它當做應收賬款處理,叫做其他應收款,這是我們的權利,是有價值的,也是資產。而那三萬元的預付的租金呢?它也代表了我們使用房屋的權利,也是有價值的,叫做預付賬款,也是資產。」

那麼現在,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誒?老婆,你有沒有想過,借貸記賬法和這張表有什麼關係呢?」

「我靠,你可別給我提借貸記賬法,我大學裡就是被這一借一貸地搞煩了才不學財務的,我也是佩服你,那麼多借貸關係你咋記下來?"

"hahaha,too young!分錄才不是記來的呢,我腦子裡有清晰的財務報表觀,任何分錄我腦子轉一下一秒鐘就推出來了,根本不用記。"

「哇,老公,你好膩害噢,快告訴我怎麼做到的?」

「要想學會這個技能,你還是得記點東西的,就三條定理:
第一,資產增加記借,資產減少記貸。
第二,資產恆等於負債加所有者權益。
第三,每筆分錄有借有貸,借方合計數一定等於貸方合計數。

這個借和貸啊,可不是借錢的借,也不是貸款的貸,就是個相對的兩個符號 ,除了表示對方的反面,沒有任何別的意義,就像正和負,左和右一樣。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吧,昨天我和你花三萬元買了箏,按借貸記賬法怎麼記啊?」

「我想想,這相當於現金減少了3W,固定資產增加了3W,對吧,那就是:
借:固定資產 3W
貸:庫存現金 3W 」

「看一看,兩條定理是不是依然符合的?是的對吧。那今天發生的交易呢?也是一樣:
借:其他應收款 1W
預付賬款 3W
貸:庫存現金 4W 」
(之前筆誤寫成了應付,抱歉)
「原來如此,那現在一個資產減少,一個資產增加的分錄我就全會了,不管換成什麼我都知道怎麼做。但有的交易不是一個資產增加,一個資產減少的呀,比如我們付給了中介5000元的中介費,這個怎麼記呢?」

「這個不難,你想,我們付出了5000元中介費,沒有換回別的資產吧。那我們的資產總額減少了5000元,根據「資產恆等於負債加所有者權益」的定理,這意味著右邊必須也要減少5000元。那要麼就是負債減少,要麼就是所有者權益減少。

負債可能嗎?不可能,欠銀行的錢怎麼會少?那就只能是所有者權益也減少了5000元。每筆分錄有借有貸,借方合計數一定等於貸方合計數。既然資產減少記貸是死的,那所有者權益減少就只能記借了。沒錯,事實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科目的借貸方向和資產的借貸方向正好是相反的。

所以說,交中介費的分錄應該這麼做:
借:所有者權益 5K
貸:庫存現金 5K

特別的,所有者權益的減少,我們稱之為費用,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我們稱之為收入。這是兩個新的科目。既然收入的增加等於所有者權益的增加,費用的增加等於所有者權益的減少,那也就意味著收入的增加記的也是貸,費用的增加相反,記的是借。

所以,剛才那筆分錄應該改成:

借:管理費用 5K

貸:庫存現金 5K

報表變成了:

「看,左邊變成了19.5W,右邊也是19.5W。三大定理有違反的嗎?沒有吧。」

「果然很有意思,這麼看來比學校教的借貸記賬法直觀多了。怪不得你總說,借貸只是記賬的手段,不能作為思考的手段。看來是真的。」

「還沒完呢,我們好好乾,這張表會越來越有意思。」

搬好家安頓下來後,我就帶老婆著到長壽公園裡去彈琴,做推廣。

不久後,我們招到了一批學生。課時費是一個小時150元,十次一收,十位家長把15000元錢給到我們了,該怎麼記賬呢?

「收到課費啦,我這就去買買買!!」老婆拿到錢非常激動,拉著我就要去買東西。

「別急啊,你知道為什麼要學會計么?就是防止你這樣的頭腦發熱。你想想,現在收到了15000元,怎麼在這表上記?」

「那還不簡單,借:庫存現金15000元,貸:主營業務收入:15000元。」

「錯!權責發生制忘哪去了?沒有提供對應的勞務就不得提前確認收入。你還沒給學生上課呢,怎麼能說記就記?」

「那該怎麼記呢?」

「你看看,錢到手了對吧,控制住了對吧,那資產肯定增加15000元,沒問題,問題是收入不能增加,所有者權益不能增加,那右邊就只能增加負債咯。」

「負債?我們又沒欠誰錢,為什麼要確認負債?」

「欠的不是錢,是課,你還有十節課沒上呢,欠課也是負債。」

「對的哦,那應該是什麼科目?」

「遞延收入。遞延收入可不是收入,很多人以為這個東西是收入,記科目可不能望文生義啊!遞延收入是負債類的科目,要在未來提供勞務後逐漸轉為收入。

所以分錄是:

借:庫存現金 1.5W

貸:遞延收入 1.5W

報表變成了:

所以說,你花錢沒問題,但心裡得有數:這些錢其實都是客戶借給你的,是你的負債,只有你付出相應勞動後,才能算是你掙到的。你看,會計是多麼讓人明智的一門學科啊!

「好了好了,瞧你陶醉的,快陪我去逛街。」

逛了幾家店,老婆看中了件衣服,標價五千,跟我說,她要買這件。

我說可以啊,買之前你先回答我幾個會計的問題。

「醉了,買個衣服還要回答問題,行行行,你問吧~」

第一個問題:這衣服是你買的,還是咱古箏工作室買的?

「這不是廢話嗎?當然是我買的啦,工作室能穿衣服?」

「好,那你說這個賬該怎麼記?」

「借:衣服 0.5W
貸:庫存現金 0.5W 」

「錯了。你剛才不是說了,這衣服是買個你自己的嗎,衣服怎麼跑到工作室的賬上去了?做賬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搞清楚主體假設。你是你,我是我,工作室是工作室,在會計上這是三個獨立的主體,只有明確的主體,才能明確錢是從哪來的到哪去的。既然你說衣服是你的,花的錢是工作室的,那麼這個賬就不能這樣記"

「唉,找你這麼個學財務的男的也是心累,行吧,那你說應該怎麼記?」

「兩種處理辦法,第一,認為這個衣服是工作室的資產,還是由你穿,那就是工作室用自己的錢買了個東西。第二,認為工作室分了一次紅給你,然後你拿分紅的錢買了件衣服給自己。」

「還是前者吧,後者聽的好繞,你暫時別給我講分紅。」

「行,那這衣服叫什麼資產呢?包裝物?哈哈哈哈!」

「去去去,你才包裝物呢,我覺得這個衣服有投資的意義,因為可以長期使用,可以穿出去表演用,就勉強當做固定資產吧。」

借:固定資產 0.5W

貸:庫存現金 0.5W

(20X4年1月5日)

「老公,現在一周過去了,十個學生的課也上完了,可以確認收入了吧。"

「當然啦,來看看怎麼做分錄?」

「借,資產。。。誒?沒有什麼資產增加呀?」

「哈哈,這就是遞延收入存在的意義呀,別忘了,遞延收入是負債類科目,它逐步從「遞延」的變成「實現」,那麼就是負債類減少,負債類減少不就是借嗎?」

「噢,原來如此,這筆賬我會做,不就是:
借:遞延收入 0.15W
貸:主營業務收入 0.15W。」

「對啊,看來你搞懂借貸記賬法和資產負債表觀的關係了。一定要記住,用借貸記賬法記賬,用財務報表觀思考。來看看報表變成啥樣了?

20X4年1月7日

就這樣,經過一個月的辛苦招生,到,1月31日,工作室有了15個學生。報表變成了這個樣子:

「月底可是會計最忙的日子呀,老婆,你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

「因為有很多的調整要做啊!」

「我又沒在月底額外招生,幹嘛要做調整?」

「你看,這房子我們也住了一個月了吧,房租對應的權益我們是不是已經享受一個部分了?」

「對哦,我來想想,是不是應該確認為費用了呀?那就是:
借:銷售費用 1W
貸:預付賬款 1W 」

「啊,你太聰明惹,就是這樣子。

但這還沒完,還有個賬要調整,叫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你想啊,我們這個衣服、這個古箏,是不是都是越用越舊的啊,等報廢了,是不是就不值錢了。那要是一直這麼按歷史成本放賬上,是不是就不符合這個客觀事實了呢?我們做賬要符合實際,所以,這個固定資產,每個月,每年,都要記折舊。折舊是一種費用,它使得固定資產的賬麵價值變得越來越小。」

「那不簡單,借:XXX費用,貸:固定資產。」

「對啦,道理就是這樣子,只不過呢,固定資產的折舊不能直接扣在固定資產初始確認金額的頭上,否則這個初始確認金額就看不到了。對於很多人來講,這個數額還是很重要的。」

「那怎麼辦呢?」

「這就要向你介紹一個好東西了,備抵賬戶。簡單地講,備抵賬戶是主體賬戶的一面鏡子,它照出了主體賬戶因折舊減損掉的那一部分。」

(賬麵價值是一個會計術語,它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餘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

可以看到累計折舊越大,固定資產賬麵價值越小。所以說,備抵賬戶和主體賬戶的借貸增減方向實際上是正好相反。

「感覺就像是掉在資產賬戶後面的一筆專屬負債咯。」

「對就是這樣。所以剛才那筆分錄改成:
借:XXX費用
貸:累計折舊
現在的問題是累計折舊的金額是多少,我們又應該把這些折舊確認為什麼類型的費用。累計折舊的金額取決於四個因素,一是初始確認金額,也就是歷史成本;二是預計凈殘值,就是這個固定資產報廢后能換回來的錢;三是使用壽命;四是折舊方式,折舊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計算的就是直線折舊法。老夫掐指一算,這些古箏都可以用5年時間,初始確認金額總計3W,預計凈殘值總計0.5W,用直線折舊法進行折舊。那麼每年折多少?」

「這個簡單,(3W-0.5W)/5 =0.5W 」

「那每個月呢?無非就是再除以12,約等於0.04W。」

再來看看你那件衣服,根據我對你的了解,你的衣服大多穿兩年就不怎麼穿了,所以折舊年限兩年,初始確認金額0.5W,預計凈殘值為0。所以每年折0.25W,一個月折0.02W。

這些折舊記入什麼費用呢?衣服是為宣傳用的,所以記銷售費用好了,琴是用來教學的,記製造費用好了。分錄就有了:

借:銷售費用 0.02W
製造費用 0.04W
貸:累計折舊 0.06W

加上前面的租金的費用化:

借:銷售費用 1W

貸:預付賬款 1W 」

報表就變成了:

「注意,累計折舊在資產里,吊在固定資產後面,是一個資產里的負數。加加看,三條定理還是符合的嗎?」

「Let me see see,左邊合計20.69,右邊負債加所有者權益加收入減費用也是20.69,真的依然是左邊等於右邊誒!」

「這個就是我們這個月的成果啦,你其實可以看到,相對於我們剛開始的總資產數額20W,現在增長了0.69W對吧。」

「對啊,這意味著我們賺到錢了對吧!」

「沒有呢,不要看總資產,凈資產更重要,凈資產等於資產減負債,從數額上就是所有者權益。剛開始的時候凈資產是10W,現在是多少?9.24W,這說明我們實際在賠錢中。你比較一下收入和費用也知道,收入是低於費用的。」

「是的,為什麼從不同視角看有不同的結論呢?」

「那是因為我們負債里多了遞延收入呀,相當於客戶借給我們些錢。這筆錢是在我們手裡,但還要以實際的勞動掙過來才真的算我們的。會計使人明智,就是這樣嘛。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真正賺到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等工作室做大了,我給你講資產減值、講公允價值重估、講合併報表,要知道所有複雜的會計問題用財務報表觀來思考都不是問題。」

「哈哈哈,這樣聽下去,我就能說自己是會計里古箏彈的最好的,古箏里會計學得最棒的。」

「哈哈,就是這樣!還有,我還差點忘了,我們不是借了十萬元的貸款嗎?這是不是意味著我要記利息?"

「對啊,雖然咱的利息是年底一次付的,但按照權責發生制來講,這個月的利息也應該產生了。我想想,還不用付,那意味著我們手頭資產沒有發生變化,費用使得所有者權益變少,那兩邊還要平衡就意味著負債得增加咯。」

「沒錯,太棒了,由於利率是一年6%,一個月是0.5%。所以對於這個月的貸款利息我們應當記:

借:財務費用(FInance cost) 0.05W

貸:貸款(Loan) 0.05W

報表就變成了:

好了,這就真的是我們一個月勞動的成果啦。

第二天(20X4年2月1日)

「啊!」

「怎麼回事?」

「有個小朋友把水潑到琴上了。」

「這可壞事了,琴是不能見水的,這樣會使琴變壞的。先別著急,把琴打掃乾淨再說。"

打掃趕緊以後。。。

「這琴已經見水了,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把琴處理掉,二是繼續用。琴處理掉賣不掉幾個錢,我也不願意把壞琴賣給別人,還是繼續用吧,不過繼續用也有個問題,其價值肯定是要減損了。

這六架琴目前記過折舊0.04W,所以賬麵價值是2.96W,每架約為0.493W。減損後是多少呢?老夫掐指一算,就當做是0.1W吧。"

"那這0.1W該怎麼處理呢?直接從琴的賬面上划走嗎?"

「當然不行啊,我拍腦袋是這個0.1W這數,換人家拍腦袋可能是另外個數。這都是估計,如果不在報表上加解釋,別人看的時候就會莫名其妙了,誒,這架箏怎麼平白無故從0.493W變成了0.393W了啊?所以你覺得怎麼處理比較合適?「

「我想想,誒,可以用備抵賬戶嘛,你之前不是說了折舊就這麼處理的嗎?既要體現原值,又要體現估計變動,用備抵賬戶再合適不過了。」

「對對對,so clever,這裡我們就再給固定資產建一個新的備抵賬戶,叫做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它也是固定資產的鏡子,固定資產增加記借,它增加就記貸。而減值也是一種費用,叫資產減值損失。所以我們就有了分錄,什麼?「

「我知道,應該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Impairment expenses)0.1W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Impairment provision)0.1W」

所以報表變成了:

對了,看來你理解了。減值準備賬戶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更有先見之明地察覺到一些潛在的損失。減值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資產的毀損、老舊、過時,再比如同類商品的市場價格大幅下跌,都可能導致減值的發生。遇到了減值,我就丟到減值準備這個備抵賬戶裡面去。不僅固定資產可以減值、存貨、應收賬款都可以發生減值。

進一步,我再問你個問題,記完減值後,如果我們把這個古箏給賣了,賣了0.3W,那分錄應該怎麼做?「

「誒,買賣東西的分錄該怎麼做你還真沒告訴過我,對啊,買賣東西的分錄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知道,買賣交易都無非是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個是商品出去,二是貨幣進來,對吧。所謂利潤,就是進來的貨幣量大於出去商品的價值的部分,所謂虧損,就是進來的貨幣量小於出去商品的價值的部分,對嗎?」

「額,你這麼說我有點暈+_+,不過我能理解,賣東西就是以物換錢。」

「對對對,一個意思,以物換錢就是交易,以物換錢就是物出去,錢進來,錢比物多,咱就賺了,錢比物少,咱就虧了。」

「懂了,那怎麼做賬呢?比如剛才你說的,假如把這個琴賣出去了0.45W,那應該怎麼做賬呢?」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Impairment provision) 0.1W
固定資產累計折舊(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0.0067W
營業外支出(Loss on disposal) 0.0933W
庫存現金(Cash) 0.30W
貸:固定資產(PPE) 0.5W"

"這麼長,這分錄怎麼記啊?"

「哈哈,不用記的,其實非常簡單。你來看,庫存現金好說,賣出去,錢進來,所以是增加,借方,沒問題吧。好,現在的問題是固定資產怎麼處理,原則是,備抵賬戶跟著被調整對象賬戶一起走。固定資產既然賣出去了,那毫無疑問這固定資產得從資產里被划走。

主體一走,備抵賬戶作為小尾巴也要一起走。固定資產減少記貸,那備抵賬戶作為它的反面,減少就記借。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減值準備和累計折舊出現在借方了。而又由於這筆買賣是個虧本的買賣,所以差額,也就是虧損的部分,被當做費用處理了,記在借方。這個分錄就是這麼來的。"

「還是好暈,這能用財務報表觀表示嗎?」

「當然可以啦」

你看看,左邊費用增加0.0933W相當於所有者權益減少0.0933W也就是左邊整體減少0.0933W。看看右邊,固定資產減少導致資產減少0.5W,現金導致資產增加0.3W,累計折舊減少0.0067W相當於資產增加0.0067,減值準備減少0.1W相當於資產增加0.1W,所以右邊整體也是減少了0.0933W。看到沒?只要是分錄能表示的,財務報表觀全都能表示。

「果然是的!借貸分錄和財務報表觀比較,我還是更喜歡財務報表觀,起碼直觀,能看懂,分錄這東西,沒怎麼訓練還是轉不過來。」

「沒關係。有事沒事啊,你就自己擺弄擺弄,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就想想該怎麼改這大表。做多了你就和我一樣熟了。」

「那是,真該叫你大表哥。」

「那你就是小表妹,哈哈!」

特別提醒:

我是位ACCA老師,給學生講的是國際準則IFRS,最初答案里的科目其實都是英文的,但有人看不懂,就費了點腦筋翻譯成了中文。所以答案里的科目並不是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的標準科目。像這個遞延收入,就是CAS里沒有的,我直譯的。

考CPA和上崗證的同學千萬別以這個做參考記分錄,會錯的!該背的東西還是老老實實看書吧,這個文章就當圖個樂。


我是真的很不喜歡會計專業。


當初選專業,
我爸說會計好就業,你到哪都餓不死多好,
我媽說你看那企業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的好多都學財務,

給我說的樂顛顛的,
兩眼一抹黑,飄飄然地就學了會計。


我腦海里充滿了對會計的憧憬,
滿腦子都是我穿著高跟鞋,一身精緻的職業裝,
嘎達嘎噠地在寫字樓里走來走去,
在霸道總裁身邊穿梭,
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朱唇輕啟,幾百萬幾千萬揮金如土,
我樂不可支地以為自己馬上要發達了。

就像這樣:

結果,我畢業之後,進的第一個公司,是賣豬飼料的,也有自己的豬場。

沒有高跟鞋,沒有職業裝,
我穿著一雙破膠鞋,
每天在腥騷的魚粉和苞米之間穿梭,
滿臉油汗混著粉塵,
早晨打扮得像奧黛麗赫本,
中午也一樣造得像頭驢。

沒有指點江山揮金如土,
反覆核對各種藥品,添加劑,
單價有沒有差幾分,
司機進貨我都要跟著過秤,
看玉米有沒有缺斤少兩。

聽著小豬斷奶哼哼唧唧嗷嗷待哺,
還有母豬子宮垂脫嗚嗷嗚嗷地慘叫,

日常在粉塵飛揚的庫房裡,
盤點豬飼料有沒有少,
分析哪種飼料深得廣大肉食豬的喜愛,行情看漲看跌……


這tm和我想的不一樣啊,老娘要換工作!

然後我換了公司,依然是製造業。
上班穿工服,吃住都在廠房,
對面又是一片苞米地,
出入都要經過一條塵土飛揚的羊腸小路,
我不養豬了,
我變成了一頭被圈養的豬。

除了外出辦事,其餘時間都在一間儲物間改造的小辦公室里,

沒有窗戶,空間狹小,
狗進來尾巴都要豎著搖。

長日坐著擺弄電腦,
練就了我上肢發達,
下肢粗壯的曼妙身材。


從原料產成品的成本收入到稅務供應商客戶往來,
各種測算,全都是我自己一個人來,

領導說要什麼數,我這邊手起刀落,但是總不盡如人意。

領導總是何不食肉糜的,總覺得要什麼數我就能跟百度似的馬上查出來。

常常我還沒測算完某個成本,他就已經不耐煩發飆。

幾百項預算,他隨口一問哪一項還剩多少,今年已支出多少,答不出又免不得他大動肝火。

我們公司供應商巨多,我又糊塗,經常有欠半年不打款的,
打電話過來催賬罵山門簡直是常事,

我已經成功解鎖成就:

厚臉皮滾刀肉攪屎棍。


我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熱愛不起來,勉強做到能夠對工作負責。

從裡到外,所有財務相關,都是我自己。

有一段時間,和客戶還有政府吃飯吃得頻繁,

我的豬隊友領導,在對方看著我說,「她還小吧,別喝酒了」的時候,

大包大攬地跟對方說,沒事的不小了她正經能喝點酒呢!

那倆月硬給我喝出了懷胎五月的肚子。


不如意,不順心,疲憊,這樣一直包圍著我。

「小姑娘幹個財務多好啊,人家不少都後悔沒學的呢,要不考個公務員,你這專業也好考,穩穩噹噹的,再找個好對象,多好。」

這話我聽了無數次,然而還是沒服過。


回想起每次結賬差個一分兩分,都給我憋的面紅耳赤,

報稅系統出錯,勾稽關係不平,急得我在稅務大廳上下翻飛,鞋底噴火,

和採購、銷售、儲運,據理力爭寸步不讓,刀光劍影,

被迫幫領導轉嫁風險,粉飾太平的時候,

我都有種想殺人的衝動。

我本性懦弱,遇事忍讓,
但做財務,我才意識到,
不能表現出一點的力不從心或是咬不準數據,

你進我退,弱肉強食,

讓我也漸漸學會遊走邊緣。

我記得我在政府的哥哥跟我說過,

「財務都是人精幹的,你這樣的,要麼把自己折進去,要麼很快出局。你要考公務員,可千萬別當財務。」

我深以為然。


我散漫慣了,隨心所欲慣了,
習慣性扯淡,一張嘴沒正形,
神經大條,又喜歡對某件事格外專註。

比如寫作,我能不眠不休地去捕捉和記錄生活里的一件小事。


但我感覺當財務,

是需要絕對服從,絕對謹慎,思慮周全,並事無巨細地去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這點簡直扼殺了我的創造力。

正在準備轉行中,這個工作除了讓我在人際關係上長了點心眼,
不那麼傻淘傻淘的,傻玩傻玩的,

沒有讓我有更多收穫。

希望我的血淚史,可以給那些本來就猶豫的學弟學妹一點參考。

不喜歡,別干,別聽別人說好就是好。


我24歲當了一個工廠的總會計,
我家鄰居都要把我吹上天了,
不知道的以為我牛逼成啥樣。


摸摸我兜里那倆錢,
想想我一月加班30多小時,
說夢話都是跟稅務機關解釋為什麼我們的資產負債率那麼高,


真是冷暖自知。

攤手.jpg


選會計這個專業,考CPA,入財務這個行當。這一路走下來,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我是真的喜歡財務,熱愛這個行業,因此堅定不移地在這個行業中走下去。
不過你說有人從小就喜歡財務嗎?我覺得幾乎沒有吧。財務的魅力在於你真正懂得它之後。
會計是揭開表象描述本質的一種商業語言。通過它,你可以學習任何一種商業的經營過程,了解其紛繁外表下的實物流、現金流,甚至你可以掌握如何去經營這種商業。
如果對會計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做分錄這個層面,當然會覺得枯燥無味。當你對它的認識進入到深層次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喜歡上它了。


題目問的是喜歡會計,先不談會計,談談喜歡。

很多小孩兒喜歡吃甜食,因為這種食品能給他們甜的感覺,同樣的食品如果吃到嘴裡是苦的,他就不愛吃了。

小孩兒為什麼開始喜歡學習,因為他發現,當他學會一個加法或學會一個單詞後能得到家長、老師的誇獎,如果他得到的是批評而不是誇獎,他肯定再也不學習了。

很多大一的新生來大學之後喜歡學吉他,但是往往練幾天就放棄了,因為練習的過程很枯燥,吉他也被放在角落裡吃灰。他們中很多人並不是喜歡吉他本身,而是覺得學會吉他後能夠吸引異性,他們想擁有的是這種吸引力。

所以,一種行為或一個物品能夠得到你的喜歡,必然是滿足了你某方面的需求。

問為什麼會喜歡會計,其實等同於問會計滿足了什麼需求。

於我而言,學會會計之後有了信心,我這輩子不至於露宿街頭飢腸轆轆了。不談什麼發家致富財務自由,我至少能靠這項技能來養家糊口

但是,如果僅能滿足這個需求的話,這和搬磚有什麼區別?會搬磚不也能養家糊口嗎?還比很多剛入行的會計賺得多。

學會會計,還代表著我增加了一項社交價值和能力,我可以和會計同行交流一項分錄應該怎麼做,可以和會計系教授探討會計準則中某一項內容的原因及改進空間,可以和金融行業的人就某上市公司的財報展開討論。如果我只會搬磚,那我將幾乎沒有機會和上述這些人平等的溝通。

除此之外,如果我的會計知識掌握得足夠紮實,實務經驗足夠豐富,有可能會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同行遇到問題會來請教我,其他行業的朋友需要做財務相關的決策的時候也會詢問我的意見,我會覺得受到了別人的尊重

最後,如果我在財務這一行積累了足夠的經驗,輔之以管理、溝通能力,以及相關資源的積累,再加上一點運氣,我有可能成為一家公司的財務總監,這會讓我覺得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而我上述提到的這些,養家糊口、社交能力、受到尊重、實現人生價值,其實正對應馬斯諾人類需求層次中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價值實現需求。

所以喜歡會計的人並不是生來就喜歡會計,而是發現學會會計後能滿足自身一系列根本需求,並且掌握的知識、技能越多就越能滿足需求,正反饋的存在刺激自己更加努力地學習,這個過程也就是「喜歡」生根發芽的過程。

———————看到最後的都是真愛———————

聞窗外事,讀財務書。

對財務感興趣可以關注我財務坤哥 - 知乎

微信公眾號:坤哥聊財會

有問題歡迎公眾號後台或私信交流。


謝邀。寫兩則真人真事,分享一下身邊男神女神的會計之路。請君一贊~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頭腦里噌噌蹦出好多案例,可能是因為自己本來是就學這個專業的,以至於接觸的很多人都在這個領域,也有可能是因為Survival Bias讓我對這些例子記得如此清晰。無論如何,我接觸的很多業內專業人士都非常熱愛這門看似枯燥的學科。我想,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熱愛,正因為我們都是會計的受益者,才會真誠地感謝並熱愛這一門管理類科學。在這裡舉兩個對我真正堅持學習這門學科影響較大的鮮活真人例子:

1、叔叔A,某央企高管,財務管理博士,註冊會計師。他就是學會計出身,大學本科畢業的時候甚至是從最普通的出納做起的,後來不斷考證、脫產考CPA又脫產讀博,經過幾番跳槽之後終於很快地「折騰到了現在的位置,和集團高管層的其他人相比,他已經算很年輕的了。他曾經告訴我,他之所以晉陞這麼快,就是因為自己是學財務的,「雖然良好的市場和優秀的銷售能給一家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但是想更有效更科學地管理一家企業,還是應當學習財務。作為一個高管,最起碼要能讀懂財務報表,能從中發現公司的問題並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才有資格談戰略談理想......」也許正是有這樣的覺悟,他對財務可謂非常專研,準確地說是非常熱愛了,到現在四十多歲了還不斷地學習和研究,孜孜不倦。所以,有時我甚至覺得他很像武俠小說里那些渴望登峰造極的大師,從不停歇地尋找獨門秘籍精進武藝,最終練就一身無人能及的本領,終於讓自己在「武林」中立於不敗之地。

2、姐姐B,英國倫敦政經會計金融碩士,考下了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人很漂亮能力非常強,留學時認識了現在的老公,一個頭腦及其聰明且行動力非常強的哥哥。剛認識的時候,她老公還在倫敦UBS投行做trader。姐姐B畢業之後,倆人都覺得中國市場潛力較大,於是老公辭去工作,一起回北京開始創業。在國內大部分創業公司活不過三年的情況下,他們的公司卻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期間也不斷融資拓展,規模也越做越大了。不僅如此,姐姐的投資眼光也很好,投資的房產和股票都讓他們賺了不少,不僅把事業打理得有聲有色,把生活也經營得很幸福,兩人現在常常出國旅遊在朋友圈秀恩愛。姐姐曾笑稱學會計其實就是學管理,想當一個合格的「管家婆」,把公司的資產、家裡的資產打理好,確實應當好好學習會計,哈哈。

會計學透徹了,人生也就活明白了。之前我們會計學老師曾給我們在課上放過一張課件——人生資產負債表(網上找到一個相同的文章,鏈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23/09/7788452_196857095.shtml


其實大到企業、小到個體都是需要科學地規劃和管理的,哪怕是財務報表中最基礎的資產負債表,我們都能從中看到很多人生的哲理,詳情可以戳我的另一個回答:《戲說資產負債表》(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45090/answer/145363612


說實話,我現在也是越來越熱愛這一門專業,在不斷精進和學習會計的過程中從中發現很多樂趣,感覺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越來越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把每一天活成自己希望的樣子。還是那句話:受益於會計,才如此熱愛會計。在知乎上寫寫說說,我也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財務、了解會計,更科學地投資、更幸福地生活。


閱讀更多有趣的文章,請加我關注,我也會不懈努力分享越來越多的乾貨,做一個良心寫手,哈哈~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為我點贊吧~ (^ _^)


講個實際點的理由,大部分的文科生,商科生是缺少一技之長的。學校教的是學術,是理論,和社會,企業是脫節的。(比如學歷史的,文學的,哲學的,經濟學的,哪個企業用的到?)把他們放到市場上,能做什麼?銷售?運營?客服?HR?培訓?(這些學校都不會培訓你的)……算來算去,似乎只有財務和法律需求量大,專業性強,有錢途。但是現在非法本考不了司法考試了,於是只剩下財務一條路看起來前景尚可,有野心的可以考cpa逆襲,沒有野心的話,混混也能過日子,不至於像銷售那樣不穩定。進可攻退可守,穩中求進,不斷提升,複利效果明顯。所以雖然罵會計,人很多,但是會計依舊是最熱門的專業之一。(說AI淘汰云云的,大多聽風就是雨,這種人既不是學AI的,也不是搞財務的,我懶得理,沒有對話基礎)


只說實際工作的經歷。

理論的東西,
我肯定講的沒其他幾個老師的回答好。


我是來補刀的。

很多時候,

說老實話的人總是會惹人討厭的……

但我還是要說實話。

如果你看完覺得有共鳴,

請不要吝嗇留下你的評論,

也請說出你的故事。

…………………

是呀,財務會計有什麼有趣的?

理論枯燥,工作乏味單調。

學的時候所有科目都要會,

日常操作就那麼幾個-十幾個科目借來貸去的。

大部分時候,

財務的地位是處於公司各部門的底層。

我在這個回答中已經吐槽很多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95282/answer/146691172

在大企業中,財務可能還有點地位。

中小企業的財務基本就是和Helpdesk難兄難弟,

不但什麼都要做,還都處於部門間鄙視鏈的底層 。

採購部:
(隱去侮辱性語言)
你們就是一個service部門,讓你付款就付款,得罪了客戶你負責?別和我扯什麼公司規定付款政策!

(鬧大了往往也就特批付款了)


銷售部:
(隱去侮辱性語言)

你們又不創造價值,就是一個做賬的!
我們每天在外面跑,累得半死,公司業務訂單都是我們給拉來的,沒我們,你們所有人都要餓死!
發票丟了你們就不給報銷!
怎麼,老子請客戶吃飯,客戶說要找小姐,我能不幫著找?小姐能給發票?

(所以你自己到底找了沒有?)

市場部

幾乎每次進入市場部,

市場部的閑聊都是某名牌包最近好便宜。

空氣中都是高端香水的味道。

大家穿的也大多是名牌,

相較之下,自慚形穢……

法務部

又來蓋章了啦?

就你們蓋章多。

來,登記一下。

(一群財務排隊蓋章)


人事部:
(隱去蔑視性語言,你懂的)
這是實習生工資,
對的三個月一起的。我很忙的沒空每個月做。
不就一起算多收了點稅么,實習生那點工資沒多少的,她們自己都沒叫,你瞎BB什麼,是不是看上哪個實習生妹子啦!

我看你也是工作太閑了是吧?


(還是補充一下相關稅務知識吧。

實習生的實習工資屬於與任職、受雇無關的收入,按照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屬於勞務報酬所得。

大概計算公式就是4000以下扣除800乘以20%,4000以上乘0.8乘20%。

一個實習生一天假設100元,

一個月來20天,也就是 月入2000來計算。

一個月一發工資,扣的稅是

(2000 - 800)*20%=240元

三個月合併一起發工資,扣的稅是

6000 * 0.8 * 20% = 960元

相當於每個月多交了80元的稅。)

(這點錢可能實習生還不知道被多扣了,其實這本可以避免繳納的,因為HR的一句我很忙,拖了兩個月才計算。於是就不得不多交240塊的稅,相當於兩天半白乾了。)


行政部:

根據5S政策,腳底下不能放會計憑證。

那我們放走廊。

根據5S政策,走廊也不能放會計憑證。

那我們藏會議室。

其他部門:會議室不是你們的倉庫!

那我們頻繁送倉庫。

老闆:這個月的費用怎麼那麼高!

我查一下。幹嘛每個禮拜都叫倉庫來運憑證?


老闆:
東西放這吧,有空我會簽的。
那麼重要的東西你怎麼不提醒我要儘快簽?
怎麼那麼多單子要支付!你是不是故意的!

最近公司費用控制的比較緊,我這裡有玉米棒,你可以墊墊肚子。(加班就別叫外賣了)。

最近公司費用控制的比較緊,別加班到11點了。(你住那麼遠就盡量坐坐地鐵吧,別打車了。

我們當年也是這樣過來的,年輕的時間誰沒吃過苦,只要你能為公司付出,將來都是有回報的。(畫餅技能滿點


供應商1:
(隱去侮辱性+極具威脅性語言)

我們也知道,你們不是不付錢,你們那麼大個企業,也不缺錢,就是喜歡拖!
什麼付款政策!你們說幾天就幾天啊!
我手下那麼多業務員,因為你們的賬沒能在12月底前收回,年終獎都泡湯了!
黑道白道我都有人,老子逼急了也豁出去了!

(我表示瑟瑟發抖……)

供應商2:
(各種套近乎)
幫幫忙,幫阿姨一個忙,早點把款付了吧,好不好?
阿姨幫你介紹女朋友!
阿姨都這樣求你了,你都不答應啊,什麼付款政策!
你們簡直是美帝國主義公司!

供應商3:
(哭訴)
我這個廠子就好容易做了你們一單生意……555
幾百萬啊……555
你們竟然拖那麼久還不付款……555
我哪知道合同有這條,交貨後竟然還有90天付款期。
現在一群債主每天坐我辦公室裡面……555
你幫幫忙行不行!
(究竟是誰把我電話直接給供應商的!我都要哭了。)

實習生1:
什麼嘛,不就是簽字沒全么,
我的老闆是VP,你的老闆也就是個Manager抬頭。
有什麼了不起!

實習生2:
天天下樓抽煙打發 時間,或者打遊戲看片打發時間。
半年後離職,發現三個億發票丟失

(沒及時處理,都被他隨便找個地方一扔)……
(也不知道你們那些帶實習生的員工和老闆在想什麼)

實習生3:
郵件:大家好,我是xx部門新來的實習生,大家可以叫我Kevin,我畢業於XX大學,一直希望能進貴公司工作,現在我還什麼都不懂,如果有犯錯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我會努力學的……

第二天:
我:你們那個新來的Kevin在嘛?
回:昨天下午就嚇回去了,隨便找了一個理由離職了。


實習生4:
幹了一周,提出不想幹了。
理由:我是想來學習東西,每天理憑證學不到東西。
我:嗯,我明白,你想學什麼東西呢。
回:嗯……我也不知道,大數據分析什麼的吧……
我:……那個我也沒做過……

…………………

財務部自己:

經歷上述洗禮,

財務部妹子們領著微薄的收入,

但還是給自己灌著雞湯,每天堅持把工作做好。

年底了,公司進行了員工滿意度調查。

大部分部門投票和留言表示:

財務部美女雖多,

但大多工作時沒有笑臉,

對人態度冷淡。

財務部妹子:…………

(我們有一句XXX不知當講不當講)

財務部對自己工作總結:

基本不滿意,工作毫無成就感。

領導:我不懂這到底是為什麼!

來來來,今天開會你們到說說看你們對哪些不滿意?

財務眾妹子:工資……

領導:這個我們不談……

財務眾妹子:那座位太擁擠……


領導:這個我們也不談……

財務眾妹子:…………

其他部門領導:
小夥子,你明明挺能幹的,為什麼要做財務呢?

我:呵呵,財務蠻好的,穩定,女孩子多。
我的心聲:(那你特么倒是招我去你們部門啊)

小夥子,我看你編程也挺厲害的,為什麼不去當程序員呢?程序員收入可不低。

是呀,為什麼我還能堅持在會計工作崗位?

大概因為:

程序員下班是這樣的:


財務部下班是這樣的 :

這些都是開玩笑的啦,那是市場部,

財務部下班的時候,

怎麼可能天還亮著……

只能安慰自己,

也許多年後我也可以出本書什麼的………

話說給懂的人聽叫做傾訴,
說給不懂的人聽就是矯情。
如果你覺得我矯情了,
那真對不住浪費您的寶貴時間了。

(您就當來看個腿,開心一下好了,
可千萬別留下粗口穢語啥的,謝謝)

(以上皆為本人個人經歷,
非行業所有公司現狀。
請勿作參考,
如有因專業更改,行業轉換等帶來的損失,
本人概不負責。)


從本科上來一直學會計,剛考過CPA,現在在一個投資公司實習,感覺自己是真的喜歡分析財務報表這個工作。以前高中時那麼憤青當然抵觸這種專業咯,大學是傳統老牌財經院校,大一大二就接觸各種會計,初感相當無聊。別無選擇只能硬啃,現在回顧我可以毫無保留地說,這七年會計學下來,中級財務會計整個體系的知識內容仔仔細細看過不下二十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你說她抽象也好,無聊也罷,那種平衡的精髓被捕捉到以後是非常叫人有愉悅感的。另外一點就是註冊會計師職業本身的那種獨立超然又富有專業性的特質是我很嚮往的。尤其是當你從幾個數據中就能窺探企業全貌並且實際運用到你的決策中,最終影響整個資本市場的時候,自我價值就實現啦。
也許世上沒有一見鍾情的職業,你喜歡的可能是向這個職業所要求的素養不斷努力的自己,她塑造了一個更好的你。


下面是我的財務生涯時間線:
1、90年代中期,我考上大學,學的是會計專業,和很多人一樣,我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那時候我們還在教室里練珠算,好吵),我不想和老會計們一樣整天坐在辦公室里打算盤,小心翼翼對賬,算賬,生怕算錯了自己要賠錢。我更不想一畢業找份工作就能想像自己退休時樣子。
2、90年代末,我畢業找了第一份工作,開始有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做憑證,在憑證上籤上自己的名字(聽說要保存十年);第一次結賬,第一試算平衡,第一次對賬,很興奮。第一次盤點我和同事們盤到晚上12點,有次對賬,與總賬差了一分錢,真是一分錢,我找了三天!剛畢業很辛苦,但從中我學到了什麼叫財務工作的責任感!
3、2000年初,會計電算化開始普及,我向公司提建議(其實是自己想學了),被老會計們抵制,無奈退出。
4、考上註冊會計師,步入審計這一行,長年出差加班,落下一般毛病,有次要出差,快上車了,突然腰疼,我一個人躺在馬路上半個小時,動都不能動,後來在家躺了半個月。
5、考慮到家庭因素,回歸財務工作,也不比以前輕鬆多少,每年都會生兩次病,必然是在年報期,累的!這邊打吊水,打完就去加班。

你問我會喜歡會計工作么?我會回答:以前是為了謀生,現在是真愛呀!我相信大多數愛上自己工作的人都會這樣想吧!因為這裡有汗水,也有成果呀!
1、會計的主要工作是把企業經營成果的集中體現出來,用會計的語言,這時我們就是翻譯,翻譯水平好不好直接影響企業的形象和下一步的發展。所以會計不僅僅是算賬那麼簡單。
2、會計記的每一筆賬都是有價值的,費用報銷事關企業制度的執行,應收賬款、存貨和固定資產事關企業的利益不受損害,收入成本結算就更不用說了,大夥一年的績效就指望這個了。
3、從會計到財務是從核算到管理的過程,公司每一個部門想要管理好都離不開財務部門的密切配合,人力資源的員工績效考核,投資部門的事前分析調查,證券部門的信息披露,業務部門的合同審核、業績考核等等。
4、幾年前我在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現在每年光在費用上就為公司節省了幾百萬元(其實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條件所限,很有些遺憾)。
5、財務監督說起來很空,其實很重要,下屬的幾十家公司,業態不同,你要了解所有的業務特性,有針對性的監管,時間長了,通過報表分析,再看看賬,就能發現很多問題(事關公司機密,案例就不多說了)
6、內控做好了,管理工作就會輕鬆很多,事後發現問題,不如事前解決問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對財務人員水平要求很高。

最後隨便在網上找一份上市公司年報,截兩個圖給大夥看看,這都是現在財務人員要做的事,看過後你會還會說財務就簡單的借和貸么?


從開始學會計到做會計已經有了十幾年的時間,隨便聊兩句,就當是對這些年的總結。

為什麼學會計?

母親是個從業三十多年的會計,其實上學的時候始終覺得這個專業只要知道加減就能做的很好(沒錯,不需要乘除),那個時候最大的志向就是做個化學或者生物學家,然後去日本投毒... ... (腦殘愛國主義教育的惡果)。高三的時候跟一個自己當時比較鄙視的同學聊天,他說他想考X南財經,然後從事「經濟」工作,當時其實心裡覺得很不忿--你要是能考上X南財經,我肯定得把你滅了啊。於是高考完填志願就準備選擇X南財經,拿了學校的名錄才發現,茫茫大地,朗朗乾坤,偉大的祖國居然有個西南財經和還有個中南財經,我當時真的是想不起來他想考哪個財經了,於是就填了個中南財經,既然老娘是做會計的,就選了個會計專業。結果那年我剛好夠分數線,機緣巧合般的學了會計。幾年後有次跟他聊天,這貨居然說他當時想報西南財經是因為成都妹子多... ...

可是,搖滾男兒已然踏上了會計的不歸路。

真的喜歡會計嗎?

會計其實是個很尷尬的職業,這在國內顯得尤其突出,總結一下:

1. 大企業的會計

使用SAP或者Oracle的企業,你在企業的價值就是個Poster(錄入員),錄入各種單據,導出各種報表,把不同的數據分配到不同的成本中心裡去。這類工作是最枯燥,最無聊的。可能你Post正high的時候,從地球不知哪個端點發個郵件告訴你,小夥子,你去年某日的數據Post錯了1分錢,需要調整。然後你用了一個下午加上一整個白天的時間把這1分錢的問題解決了,發現手邊需要Post的單子已經堆成了山,得,這個周末又得加班了... ...

高端點的會計會做財務管理類的工作,這類工作需要一定的經驗或者運氣。提出各種假設,建立各種Excel表(我們叫Excel表,投行的人叫模型,模型聽起來似乎高端些)去滿足自己Leader的需要。其實一筆錢投出去之後,有些時候真的是憑運氣,跟你當年做的表差十萬八千里。

2. 小企業的會計

技能需要面面俱到,當得了出納,錄得了憑證,出得了報表,打得過流氓。由於很多小企業是民營企業,這類企業「逃稅」是必修課,做會計的要想盡一切辦法幫老闆「省」錢。這種情況現在逐漸會有所改善,因為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老闆想讓自己的企業做大而不僅僅只關注眼前的利益,甚至會有去海外上市的願望,這樣會計會放更多的精力在合規和內控方面,通過資本市場的認可體現自己的價值。

還有比較特殊的一類,就是外部的財務顧問(都是些站著說話不腰疼貨,比如我)。現在主要的工作是幫國內的客戶做境外的公司架構,合理的利用地方的稅務優惠做境內的轉移定價安排,健全內控加強財務管理,幫助股東能在想脫手的時候以合理的價格脫手等等。這個時候就需要對很多行業信息,監管條文,地方優惠等等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可以算作是會計,也可以不算會計。

零零散散寫了這麼多,總結一句:會計是即能很踏實,又能玩出花兒的職業;即需要謹慎思維,又需要想像力的職業;即能花錢,也能賺錢的職業。 為何不愛呢?

補充一個笑話:你是干會計的嗎? 不,我是干會計工作的。


我從小就喜歡文科,文藝的東西,大學報志願義無反顧地報了英語專業,因為真的喜歡。

大二時候有機會轉專業,全家都讓我選會計或者金融。一年的英語專業的學習讓我開始覺得英語專業似乎真的不太好就業,而且我的學校不是很好的學校,學了一年英語覺得就是在虛度,英語一樣忘的還不如初中水平,自己也覺得沒意思,而且我始終覺得英語這種東西就是靠自己,即使不讀英語專業了我要是真心喜歡我還是可以自己學,會計是本校最好的專業,我就抱著試試的心態遞交了申請。

大二開學順利轉到會計。好處是從班風學風來講,我經歷的這兩個班裡,會計班真的比英語班好太多,大多數人每天都在忙著參加各種活動、比賽,而且成績也都很好,我一直相信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你清楚地看到別人都在跑的時候你也不好意思慢慢走,你也會焦慮。從這方面來講轉到會計對我是有積極影響的。

一開始我過的蠻痛苦的,因為我是典型的文藝小青年文科生,物理化學一竅不通,數學也一直很頭疼,自己覺得完全不喜歡。看生活大爆炸的時候聽到他們講物理術語我基本都是自動屏蔽。而且英語專業跟會計專業幾乎沒有相同課程,所有我都得從大一的開始補修,高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還有各種會計的課程。然後大二的課程基本都是類似於「中級財務會計」,我連基礎會計都還沒上過就要開始聽各種財管啦、成本管理會計啦,但這個時候我連什麼是借貸平衡都不知道。整個大二我每天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全部滿課,中午下午各有一個小時吃飯時間,連周六都是滿課,還要擠出課餘時間去參加一些比賽。以前我在英語專業基本什麼都不參加,綜合考評就是憑成績評得第一,可是轉到會計專業發現大家都有各種比賽的獎狀。

就是累成狗,學的還是我特別不喜歡的東西,還要承受各種落後於人的壓力。以前就是小文藝小清新,每天上完課回來睡睡覺玩玩電腦,剩下的時間就開始各種胡思亂想,焦慮,在對虛度光陰的惶恐中繼續虛度光陰。轉專業以後我還同時失了戀,但是真的是每天忙完就只想趕緊睡覺,什麼都不想想,這時候看見朋友們繼續在惶恐和焦慮的時候突然發現我連惶恐和焦慮的時間都沒有,拿來傷心難過的時間也沒有。如果有一天閑暇時間我就拿來跟小團體出去玩一整天,學也學到累成狗,玩也玩到累成狗。每一件事情我都做的儘可能淋漓盡致。

現在大三,過了一半學期,我覺得這一年以來我整個人都變了很多。首先我至少沒有每天虛度光陰,我會努力找各種事情來充實自己我才不會落後於人,我突然發現時間太可貴,我要麼拿來好好看書要麼好好享受,至少不會拿來做出神發獃自怨自艾。其次我漸漸終於開始學的懂會計以後發現很多好處,會計真的是一門很實用的學科。一是會計本身的知識,你能很清楚的了解一個企業的運作,還有財富的流轉,二是會計專業學的相關經濟和管理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讓我終於能看懂聽懂周圍人在談論的國家或者企業的政策。讓我發現我是活在現實中的,而會計里的很多知識能讓你知道國家和社會或者企業為什麼要這樣做。漸漸的我也就開始喜歡會計,想學的更多更好更了解這個世界以便離本質更近。

我最近越來越發現讓我要對我學的東西提起興趣來,最好的辦法是它能成為我看世界和生活要用的工具,當你學了這個東西你發現你多了一雙看世界的眼睛。比如我最近比以前更加喜歡英語,是因為我發現學好了一門語言是幫你打開一扇門,你能看到更多更好的資料和訊息,以幫助你更好的學習到你想學的東西。你可以看很多優秀的外文書籍,而且很多世界上最尖端的資料都是英文的。再比如,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的是The 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我讀的是國際會計,我們上個學期學的英文原版公司理財里就講過這個理論,期末還考了簡答題,我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第一次發現我學的東西是有用的,能讓我看懂以前看不懂的東西。而且我還特別喜歡宏觀經濟學,也是讓我這隻文藝狗發現當你能看懂現實中的一些政策啦現象啦,感覺有多麼奇妙。

體會到這一點以後,我就不再局限在以前狹小的思維里。我最近開始對物理化學也感興趣,後悔我高中完全丟掉了這些理科學科,我開始反對分科,因為最可怕的是文科生就會有「這是理科知識我不知道是正常的」這種思想,這會嚴重把自己局限在一個範圍里,而且還局限的理直氣壯。昨天我去看雷神2,我看到物理學家們研究天體,研究世界的構成,覺得怎麼可以這麼聰明。今早在另一個知乎的問題里看到一個得了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關於正電子在時間裡逆行的理論更是震撼,悔自己沒有早點對物理感興趣,以前自動屏蔽了所有理科相關知識的我是多麼愚蠢啊。我想要是我小時候父母或者老師不是跟我說學好理科能找到好工作,而是放這種電影給我看,跟我說學會了以後我可以自己去研究,去看世界,自己去發現世界的奧秘,我會特別好奇而且特別享受的想學好科學。

另一方面,李笑來老師在他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里》有說過一個我特別贊同的觀點,「往往不是有興趣了才學得好,而是學好了才有興趣」。大多數人說我不喜歡一門學科,是真的不喜歡還是因為學不好?幾乎沒有見過一個人把一個學科學的比大多數人都要好結果還說特別討厭這門學科。學會計我是越學越覺得奇妙,越學越覺得收穫頗多。

說了這麼多好像有點偏題。

總結來說,就是學了會計以後我最大的收穫是沒有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小世界裡,而是能夠睜開眼睛看世界,而且越學越有收穫,你能看懂這世界的很多經濟現象,而且你能把樣的思維模式套用在不只是經濟相關的東西上,激發了我還想學習更多科學來看這個神奇的世界。
嗯,所以我現在真的喜歡會計,而且不是因為所謂的會好找工作,而是因為真的學到很多東西,很有用的知識。

第一次回答這麼多,有感而發。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你去讀所有的基礎會計教材,前言裡邊都會有這句話。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會計人員都變得越重要,請注意。
最近我們正在招聘,人事部門對於財務的招聘只有三個問題,答對兩個就可以入職,題目如下:
一,會計六要素是什麼
二,會計基本假設是什麼
三,小明借我500元,約定下周一還款。期間,我讓小明幫我交了100元話費。周一,小明還了400。請寫出會計分錄。
可笑的是,幾乎所有的面試者都沒有答對2題以上!985也好,211也好,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上來,好意思嗎?

去年的時候,我們的標準是10道題,基本參考會計證考試題,結果是10人9不過。有個應聘者說我們故意刁難,你們出的題你們會不會?呵呵,十分鐘教她學會做人。

素養,一個會計人應有的素養,就是不斷學習不斷鞏固,學以致用。沒有了這些,就不再是個完美的會計人生。

——————

前兩年表弟要考大學,問我學什麼專業好,我說,會計!
舅舅不同意啊,說一個男孩子學什麼會計,那都是女孩子學的。男孩子要學工商管理,學金融。
我反問道,你還想早點抱孫子不了?
舅媽一聽就開竅了,嗯,學財務,就學財務!即便將來找不到工作,也能早點找個媳婦兒!!

開個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男同胞,我都說成這樣了,你要是還不喜歡會計,那我只能說,出門右轉,情感欄目各種花式虐狗自己去感受,恕不遠送。

學校裡邊的男女比例1:4以上咱先不說好不好。會計女個個自帶持家理財技能咱也不說好不好。

咱就題論題。答了這個題以後,截止目前一共43個贊,但是凈增加的關注人數竟然有30個,女ID21個,佔比70%;收到相關女私信8個,有3個要其他聯繫方式的。
我說的是因為這個題增加的,認定標準有兩個:1、贊、謝、評過這個答案;2、答了這個題以後增加,近期答、贊過會計類話題的。
很科學吧!

就在這碼字的幾分鐘,又加了1男2女。PS:因為後邊又碼了一段,期間又增加2男4女。

還要我怎麼說。

———————————————————
各位女同胞,你們憑什麼不喜歡會計呢?
你們到隨便一棟寫字樓里挨個公司看看,哪個公司會計人員的辦公環境比同級別員工差?
我猜正值中午,苦逼銷售正頂著紅彤彤的太陽擠公交,苦逼老闆正綳著160的高血壓陪人吃飯喝酒,苦逼行政正在爭論誰先吃飯誰先值班,苦逼程序猿正為了一個死活調不好的bug餓著肚子敲鍵盤,苦逼生產已經累得筋疲力盡,苦逼採購正在跟供貨商艱苦談判的電話粥里。
只有會計,優雅從容的用完午餐,翹著蘭花指捏著水果一邊啃,一邊逛淘寶、刷知乎!

隨便到哪個公司打聽一下,除了老闆,公司裡邊哪個員工包括部門經理這個級別,敢隨隨便便去得罪財務的?

公司裡邊的行政文職類崗位聘用的女員工,除了財務,任職要求都要加上一條:形象好、氣質佳。卧槽,生完孩子、人老珠黃之後,馬上就會被形象更好、氣質更佳的小姑娘替代了!唯獨財務,不看臉!顏值可以10倍放大,從不因此減分!

想不想找個好老公?想,那就去做財務,天然具備發現、接觸優質老公的便利條件啊!

還要我怎麼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接一次地氣。

上學的時候做班長,學校讓申請貧困補助,全班至少70%以上的申請率。裝窮的不能說沒有,但是如果加上那些不裝窮、沒申請的真窮,水分我覺得一點都不大。

十年以後,同學中儘管沒有大富大貴的,但是沒事看看朋友圈、QQ,貌似還掙扎在當地底層的已經基本消滅了。

————————————————————
是不是哪個行業都有周期?
是不是哪個公司都可能倒閉?

但是,哪個行業哪個公司離得開財務?

還有幾個職業像會計一樣永無衰落周期、持續處於需求旺盛狀態?
你把職業當做一項投資的話,會計就是一個永不見頂的大牛市!

——————————————————————

說說我自己。
我當初是迫不得已學了會計。
偏科太嚴重,沒有機會讀普通高中,於是讀了職業中專。
職專三年級,新政策來了——對口高考。意思就是可以參加一個專門的高考,考取省內大專院校的本專業,享受統招待遇。本以為這輩子就是進廠做個電焊工的料,沒想到給了這麼個機會。
惡補一年,進了當年最好的專科,接著學會計。又三年。
接著專升本讀了海大,好歹也算211。
我在別的回答里說我讀了八年財務,就是這麼來的。
我這麼low,還在知乎上混,也算臉皮夠厚。
————
工作以後,會計讓我見識了他的魅力。無論哪個行業,只要善用會計學,很快就能入手。因此可以接連跳槽20多次、20多個行當。(不是去做財務,是各種管理、行政人事、銷售、市場)

2010年我再次回歸金融(出校門呆過銀行、證券)。擔保、小貸、基金、信託、租賃、互聯網金融,等等,逐個過了一遍。時下熱議的ppp,三年前我們就有詳盡的實施方案遞交給某地方政府領導。在金融業,具備會計學知識,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會計專業的課程很雜,會計、金融、文秘、法律這些課程全都有,這在金融業很受用。一邊用、一邊學,這幾年我又重學了一遍財務,越學越有癮。
我目前計劃考個註冊會計師,同時還可以考註冊評估師和註冊稅務師,因為課程交叉重複。
再然後的計劃是學英語,考國際公認註冊會計師。
我已經深深的迷上了會計,不能自拔。
————
我的簽名是真的,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立多年,戶口已遷回鄉下,種地養豬還散養了一批土雞。
————
會計教給我們的不只是做賬,思維邏輯才是核心,他能交給我們一項技能叫做永不失業、隨便跳槽。
財務是企業的核心,無論哪個企業只要財務出了問題,整個企業都會出問題。
今天大家都強烈的意識到,利潤是可以被操縱的,現金流才是真實的,現金流的管理嚴重依賴於財務部門。
無論是債務投資還是股權投資,財務知識都能給我們提供很好的參考意見。
——
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財務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掌握和可以運用的財務知識越多,在市場競爭中越有利。
這就是我對會計的理解。

————5.17補充————

評論區一直有人反駁:財務怎麼可能是企業的核心?

當然是!

我參與和主持過的企業債務清算重組有十幾家了,如果給他們復個盤,全都是因為會計
工作沒做好,財務工作沒做好。

教科書我不知道現在改了沒有,我那時候學的還是"企業價值最大化",實際上目前已經是現金流最大化的時代。

如果一個會計人員,對自己的能力培養只限於記賬報稅,那我無話可說。

可能是因為我的表達能力有限,沒有寫好。看明白的就明白了,不明白的繼續噴我好了。


其實就目前看來,我挺喜歡會計的,本人專業財務管理。首先個人看來會計是比較繁瑣的,但這是正常的,會計相當於進行數據分析中對原始數據的整理,而會計就是對會計主體的數據的整理。其次會計數據整理出來後,就要進行分析,讓人了解公司的整體狀況,好進行決策和解決問題,而這正是我喜歡的。所以我覺得你不應該僅僅局限於會計分錄上,而是要在更寬的視野看待會計,只有當你了解時,你才會明白你是否適合它。


MrToyy已經答的非常好了,不過對於我而言,選會計專業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如果當初努力一點的話,我現在應該在某個中學裡當歷史老師才對。只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可以把自己的興趣變成工作的機會的。

會計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從小手緊的人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追根到底,當時專業選擇的原因只不過高中那陣很迷梁鳳儀的財經小說,而且覺得當時鳳凰衛視的晚間財經報道的那個傢伙非常神氣而已……念大學的時候才發現,對於「經濟」這樣一個巨大的知識寶庫而言,會計是一條非常具象化的通向這座寶庫的捷徑。我不必去費勁理解宏觀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那些佶屈聱牙的拗口辭彙,只需要通過簡單的借貸分錄就可以體會個體、企業甚至國家的經濟運行情況。見微知著,何樂而不為呢?不過當時確實沒想到這會是後來的職業,如果真的是想做會計師的話,我當初應該選擇的是CPA專業而不是會計專業。

正如MrToyy所言,這是一門當你真正懂得它就會喜愛它的學問。


我選會計專業是因為當時高考結束都學傻了,一沒眼界、二沒參考、三沒榜樣、四沒指點,班主任說會計越老越吃香,男生干會計有優勢,踏實穩定,家裡人也有親戚在吉林某地稅局做公務員,據說挺好,於是家裡人就讓我學了會計。

其實按我自己選,我可能會學漢語言,學心理學,甚至學歷史、學哲學這種形而上的學科。未必是我喜歡這些學科,而是文科類的專業本就不多,選擇十分有限。我對文字很敏感,對文字背後的蒼涼和絢麗的感知也很細膩,但我對數字很遲鈍,對數據分析也缺乏耐心,不過我還是選擇了會計專業,因為我覺得世間的事情大抵是「牆裡開花牆外香」,「不務正業」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自己的愛好,要是真把愛好當專業當工作,也許我就不喜歡漢語言了。

另外我覺得性格和工作的契合也是很重要的,浮躁輕狂的人做不了會計。像我大學的兩位室友,都是面頰有肉,下巴豐厚,性格不急不躁,四平八穩,安於平淡,做事細膩的性格,而我則是思如泉湧,意如飄風,喜歡在集體中表現,喜歡領導團隊為一個目標齊頭並進,受挫失意了又愛矯情,顧影自憐、不甘寂寞,總要醞釀搞個大新聞。所以我註定做不了一個好會計。於是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做會計。


大學四年下來我就記得一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在下面就藏在某個角落讀雜書,大學裡每天圖書館最多一次可以借八本書,於是我每天背著鼓鼓囊囊的書包去上課,看上去比學霸還學霸,其實大家看不出我都已經對會計「罷學」了。每天手不釋卷,一節課下來我比認真聽講還累,大學四年讀了大約一千二百多本書,什麼思維導圖兵法素書,什麼社科經管白話小說,什麼心理宗教勵志成功學,什麼歷史創業營銷戰略,洋洋洒洒,稀里糊塗,把大學四年蹉跎。

轉眼六年過去了,書也讀過,路也走過,錯也犯過,心也疼過,淚也流過,酒也醉過,就只有,夢沒有醒過。家總要成、錢總要掙,奔走紅塵,莫忘曾經是書生。

以上。


我說個功利一點的回答吧。

我本科學的是金融。大學時學校里最死掐的兩個系就是金融系和會計系,儘管會計系美女多,我們系很多人都會跑去會計系撬牆角,但提起彼系時,總會45度向上從鼻孔里噴出一道輕蔑:靠,會計系,不就是一幫死記賬的嗎?
大學四年,會計學了四門:會計學原理、管理會計、財務分析、金融會計。考試一過都就著天津牛逼到極致的美食煎餅果子給吃了。那時的我們,談起自己就讀的系院,總覺得那麼高端大氣上檔次。對無辜的會計系同學,充滿了骨子裡的鄙視。
只可惜,現實是無情的。畢業後無數次的面試,往往面試官上來第一句話就是:學金融的啊?財務過關嗎?咋三張大表都沒概念呢?你看你同屆學會計的同學,上來就能幹活了。那你先干點基礎的吧。於是,我成為了一名苦逼的財務數據錄入員,就是找客戶拿來了紙質版審計報告,然後一個個數據錄入到公司的系統里。我天天抱著小鍵盤玩命,學會計的同學卻有很多成為了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所謂報應不爽,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吧。

這些年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也漸漸意識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其實金融最核心的兩個問題:一個叫財務,一個叫法律。最高端的金融都是跟實業打交道的,這兩門基礎功課不過關,走到哪兒都是挨白眼的份兒。只可惜,上大學時沒人提點我們這些。

至於樓主說喜歡教育專業,我也想到了一個事情。
大學畢業後我參加了JA志願者活動,去某知名財經大學帶過幾次課。彼時台下坐著幾十名學生,學金融的學會計的都有。言談之間,我忽然發現這幫學金融的小屁孩宛如當年翻版的我。於是乎,我撒開手跟他們侃了一通財務的東西,用完全不同於大學老師教育的方法給他們上了一堂財務課,結果嘛……嘿嘿,吹個牛,結束時好幾個小美女跑來找我簽名……咳咳……是解答問題嘞。我發現我們這些工作過幾年,再去給在校大學生講財務的人,無論是對於財務的重要性、財務的知識結構、還是財務的趣味,都比普通老師講的更好。
題主你沒換個思路想想問題嗎?為什麼一定非要去普通初高中當老師呢?等你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財務工作者或者學者以後,你完全有更大的空間去實現你的教育夢,而且那時候你教出來的將是直接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哦~!這份工作有挑戰性多了


很多從業多年的會計也會覺得會計就是一個機械記錄數據的工作,自然也就覺無趣。
但是我們畢業時拿的是管理學學士學位,會計一個管理崗位,用數字去分析企業,用數字去管理企業。
通過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凍比率、ROE、EPS...你可以分析出很多公司的癥結出來。
內部控制六大循環搞明白了你大概就知道管理一個企業要注意哪些問題了
預算管理、籌資融資分析這些也都是需要財務知識的。
所以,如果你覺得會計很無趣,說明你還剛入門呢!


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回答一下。。。

我如今大四,財務管理專業讀了四年,決定打死也不幹這一行。。。

我進大學之初就對這個專業抱有抵觸心裡,自然也不好好學,現在真讓我畢業了做這個,我能力也不夠。

可是!我到大三了才明白,原來我當初討厭會計,並不是這個專業本身,而是!這個專業是家裡讓我選的。

其實在中國的中學教育體制下,有多少學生中學畢業就知道自己想學什麼的?或者說,面對招生目錄上一長串專業的名字,很多人都是聽著名字好聽看起來很有前途,就選了吧?

我當時自己填的志願有提前批的漢語師範和葡萄牙語,第一批的英語師範和國際新聞。填的五花八門,其實我也不知道這些專業是讀什麼的,只是因為以前有個歷史老師上課很有趣我很愛聽,就覺得自己也想當老師。

然後我媽看了我的志願,一定要我改掉。她的想法很實際,我們家都是金融和會計行業的,我讀這個專業畢業肯定不會失業。而我家教育系統或者新聞系統沒有熟人。
有種說法是真正有能力的人還怕沒後門嗎?其實我媽是了解我的,我能力不強,因為我比較懶散,性格又內向不太會和人打交道,比較單純和閉塞,靠自己競爭的話肯定會被真正有能力的人擠下去。
我媽了解我,所以她覺得我沒必要自己去辛苦地闖,因為也闖不出什麼名堂。

可是在當時的我看來,首先,靠父母是一件很可恥的事;其次,我媽是屬於性格比較強勢的人,從小管得比較多。在我看來,她是想要控制我的未來。

一個中二病偽文藝的少年怎麼能容忍人生被控制呢?
雖然最後爭不過家裡改了志願,但自從拿到通知書的那刻起,我就對這個專業有很深的排斥。

換句話說,就是因為我不斷告訴自己「我討厭這個專業」,我才真的討厭它了。因為如果我喜歡這個專業,那就是可恥地向父母低頭。

大二的時候可以修雙專業,我一開始想讀新聞,因為那時認定了考研要考到新聞去,實現高考時未竟的「理想」。後來是人文學院不讓我報,我就讀了英語二專。
然後我漸漸發現,不讀新聞是對的。因為我本身沒什麼創造力,無論做記者還是編輯,我只能拙劣地模仿。逐漸我又發現,我對比較文化(比如跨文化交際和比較文學)有興趣。
而這些,都是填志願的時候不知道的。如果去讀了新聞,我也不會喜歡這個專業。
然後直到大三,我才發現我並不是討厭會計。對我這樣內向又沒有創造力的人來說,其實分析數字是個很好的職業。
我才發現我媽是對的,她比我自己更了解我。可是這時候太晚了。我所有的專業課都是從來不聽,靠期末抱佛腳混過來的。混了三年,我基本的財務思維都沒有建立起來。我做不了會計了。

只是有感而發。說不定會計也是很有意思的學科,至少財務管理涉及到公司管理種種理論的那一塊,我本來是可以很感興趣的。只是我自己把自己的路給堵死了。

————————
update
LZ目前已畢業,轉行成功,踏上學英語的不歸路。
不管喜歡不喜歡,還是好好學吧。我最後申請到了一所比較好的學校,自己喜歡的專業。學校CON我最終成績85+。如果我因為不喜歡會計,期末沒有好好抱佛腳,沒有拿到87的均分,實現自己理想的墊腳石都沒有。所以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不喜歡的事情敷衍地做好,喜歡的事情認真地做好,回過頭去看,會發現都是有意義的。
就算結果沒成功,中間的嘗試過程也會帶來很大的益處。從小我就特別恐懼陌生的人群,一直到大三某一節課,我因為換課走進一個陌生的班級,突然發現那種恐懼已經消失了。我覺得這才是修二專業帶給我的最大好處,而不是一張成績單或者畢業證的事。
好像跑題了。不管怎樣,加油吧。


我是真愛。。就像有人喜歡做應用題一樣。


推薦閱讀:

文憑對於找工作的影響大么?
為什麼現在大學校園建築大都建成西式,而不是傳統的中國建築?
在男女比例失衡的學校就讀是什麼感覺?
名牌大學真的「管用」嗎?
大學老師月收入是否只有三到五千?如果是,為什麼不跳槽?

TAG:大學 | 職業規劃 | 財務 | 會計 | 會計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