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二本、三本的大學生之間有什麼差別?
別總是拿懶惰勤奮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來解釋,要知道二本三本的學生數量也是很大的,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因為不勤奮而到了一個更差的位置。
本文轉自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 lxg-milk
---------------------------------------------------------------------------------------------------------------------
個體之間來說沒區別,因為個體具備了無限可能性,名校生的個體可能會墮落,普通院校生的個體也完全可以飛黃騰達,但老是說這種雞湯是沒意義的
如果從群體上來說的話(再強調下本人沒興趣打擊嘲諷和歧視他人,不排除任何個體特殊情況),那麼名校學生的確比普通院校學生做的要好,這個主要是因為名校生都算是應試教育制度下表現較好的人,智商高不高暫且不討論,但是起碼他們的毅力和堅持力,都得到過實實在在的考驗,而普通院校,尤其是質量不太好的院校學生中,有相當一大部分人,活到20歲都從來沒有過堅持做一件事較長時間的經歷,更不知道紮實做事為何物,目測他們這輩子估計也可能就這麼下去了
簡單來說,就是在具體項目的執行層面上,名校生整體的柔韌性和堅持力,以及做事有始有終的完整度,會相對好很多
我個人認為這種柔韌性和堅持力還有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是一種為人必不可少的優良品質,沒錯,不管你是想要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還是想作為一個可愛的普通人,享受平凡的生活,這種品質都必不可少
另外一點就是,從我個人工作經驗來看,在做招聘的時候,收到的簡歷中名校生的會顯得更好一點,這個好不是說教育背景那一欄光鮮好看亮眼,而是說他們更會寫簡歷——當然現實是不管是名校非名校,大部分應屆生的簡歷都爛的一塌糊塗,就畫個表格什麼內容也沒有,甚至讓我內推工作的人寫的簡歷都是這個鬼樣子,我真想甩他們臉上,統統都是不及格,但總是有那麼幾個擅長寫簡歷的,看得出來是經過了耐心的搜索,篩選,認真用心後寫成的,這類人非名校背景的也有,但名校背景的居多
所以也就是說,做事用心,學習能力強,善於搜索,在任何院校都是少數人,但是出這種少數人的概率在名校里更大一些,出在普通院校里更小一些
以前我曾經在回答里說過集中力,精力,柔韌性,堅持力,以及做事的完整度,這些其實都是天賦,怎麼努力也努力不了的,但其實這些東西的確可以是可以鍛煉的,雖然比較困難
打個比方來說,把這些優良品質都算是一個人的HP,有一部分偉人的HP上限比較高,有1000點,大部分人只有500點,所以偉人們拿出80%的努力就可以修鍊到800點,而大部分人拿出了100%的努力,也只能修鍊到500點
但問題是,絕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大部分人這輩子都沒有和偉人同台競技的機會,所以當大部分人都只有250點品質的時候,你通過努力提升,達到了500點,達到你的極限,也是極偉大的成就了,事實上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達到自己的極限值,從來沒有真正觸摸過極限值的感覺——你當CEO可能這輩子沒戲,甚至當總監都困難,但是相對別人一輩子做個小主管,你能做個經理或者AD,也算是極了不起了
大約是從我10歲左右正兒八經的思考這輩子怎麼度過開始,我這大半輩子都在這方面掙扎和努力,大學畢業後有關這方面的品質和事情更給我造成過一些相當大的困難和障礙,我自己也斷斷續續取得了一些小成果。在閱讀大量網路熱心分享者的經驗和逐漸嘗試鍛煉,記錄,反饋和總結後,從一個普通人的切身體驗出發,我可以肯定這些品質的確是可以培養的,而弔詭的是我們的學校,老師,從小就不停的強調要集中注意力,要努力,要有恆心,有堅持,要有毅力,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有人告訴我們如何堅持,如何對自我激勵,如何拋開分數這些功利性的東西,真正去注意培養自己的品質
有關培養方法那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我覺得以我現在的微末成績,尚沒有資格在這方面大加論述,所以在那之前,祝大家好運!
補充個第三點:
好學校氛圍好機會多,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自學,那麼在好學校學習起來會更容易也更能有成果——雖然好學校里也有熬夜打遊戲影響室友生活的渣滓,也有整天不務正業吃喝玩樂沒正事兒的,但是概率遠沒有普通院校多
一些好公司好機構都只會去好的學校開校招,這個是普通學校硬傷,沒辦法彌補
而且好點的高校更容易找到夥伴,更容易互相激勵堅持下去,很多知心好友跟人脈都是在這個時候自然而然的就結交好的,而普通院校就未必了
不過凡事無絕對,在差一點的大學努力奮鬥,你會面對人生中可能是最大的挑戰,會遭遇到最艱巨的困難,但一旦你徹底突破,完成了翻越,那麼你會完整品格方面徹頭徹尾的改變
就是需要注意心理健康跟正常社交,我建議是堅持鍛煉,在知乎豆瓣多找同好和夥伴,身邊同學室友儘力維持好表面最簡單的相安無事
諸君加油~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 lxg-milk,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最主要的是自控力和毅力。
在這個理想就和菜市場的白菜一樣廉價的時代,無論一本二本三本的孩子都有著崇高的理想,如果連理想都沒有的話,建議回家種地。但是有的人的理想成為了現實,有的人的理想變成了夢想,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在於理想的高度,而在於你是把你的理想變為了現實。
因為參加過不少社會上的補習班,我認識不少聰明的二本三本的學生,這個聰明是真的智商不錯,能力也有,理想也有,有時候大家學習一樣的東西,我會覺得,他們掌握知識的速度比我都快(不是個例,這樣的人還不少),這裡大概交代一下答主的背景:
高考全省三百名+國內top 10大學+英國G5碩士錄取,自我感覺至少智商+理解能力+記憶力應該不會差。
但現實生活中確實感覺不如一些所謂二三本的學生在智商理解能力和記憶力上優秀,於是大家為什麼會被分派到一二三本學校也成了我很感興趣的一個問題,經過我的一些觀察,我自認還是發現了一些原因。如有不妥,請輕拍~
寫了半小時發現題主的一本二本三本學生的區分實在是讓我難以總結,我這裡姑且把描述人群分為一本優秀學生和二三本普通學生。
一:自控力、執行力和毅力
個人感覺自控力、執行力和毅力是決定一個人優秀與否的最重要的品質,家父從小就一直在給我強調自控克制毅力的重要性,也時常教育我在面對誘惑的時候要保持清醒,有這樣一位父親也是我一生最大的幸運(雖然在自控力上面我一直讓他蠻失望的呵呵)。
就一般的誘惑而言,我認識的一本二本三本同學在自控力上確實普遍有著一定的差距,當然,我不排除身邊存在整天宅在宿舍打LOL劍靈的一本學生,也不排除整日苦讀一心準備考研改變命運的優秀的二三本學生。但我認識的大部分優秀的人,他們在面對各類誘惑的時候還能夠保持自控力,清晰的知道我要做什麼,我不要做什麼,我想要什麼,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決定我要不要去做這件事。同時自控力強的人普遍有著良好健康的生活學習習慣。比方說,一個簡單的在學校的學生一般都做過的計劃:我今天早晨要八點起床去圖書館完成一個什麼什麼作業,要完成到什麼程度,之後我要去健身房鍛煉一個小時,最後晚上要保證練習兩個小時的口語。計劃的內容是一樣的,優秀的學生會真正把計劃堅持下來,中途不管是好基友拉我去打球,好閨蜜拉我去逛街,新上映了一部好電影或者去試吃一家新的餐廳都統統不管,只有在完成任務之後才會空出時間給這些活動,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一個月以後還是如此。私感覺這是成功做一件事情必備的品格,因為沒有什麼技能什麼知識可以在短期內完全掌握的吧。
我有天資卓越的朋友,初中時候因為自控力差沉迷於遊戲,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才華,依稀記得當年初中班主任把他喊起來作為全班優秀典型表揚的樣子,那時,他是我的榜樣。在渾渾噩噩了幾年之後,意識到了自己這麼下去沒有出路,決定好好學習補習一年考個好大學,理想是好的,但是自己害怕苦害怕累,最後放棄了,現在已然不知道他身在何處了。
我也有高考發揮失常,進入了二本院校的同學,在見識到了一本名校和自己學校在教學資源、就業出路、校友圈的差距之後一心希望通過考研進入名校改變命運,提前一年進入高強度考研複習考試的模式,社交娛樂活動(遊戲、撞球、籃球、電影、美劇等等都是他得最愛)都減少到周末才進行,也許12點起床,坐在電腦前悠閑喝著奶茶一邊刷著知乎一邊等著晚上的飯局和電影的你看到這裡會像我曾經也會做的那樣,嘲諷兩句這SB,至於這麼拚命嗎?但結果是,他在今年的考研中過關斬將躍龍門成功,雖然有沒有改變人生的命運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他這一年培養出的自律以及高效的執行力會讓他受益終身。
舉了這些例子,我只是想說明在當前花花綠綠的世界,我們面對著形形色色的誘惑,這些誘惑多到你每天就算有48個小時都不夠去體會的。我從來不覺得人生來智商差距有多大,除了像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大家都是普通人。有人可以以學習充實自己為愛好,有人雖不以學習為愛好,但是仍然可以每天通過制定任務完成任務來不斷提升自己,為什麼你不可以呢?我沒有讓大家去做青燈古佛相伴的戒欲者,我做不到也不希望大家去做,但是希望大家能找到合適的界限,時刻控制自己的享受欲、懶惰欲,做一個掌握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的人。
二:思想的深度
就我個人經驗來看,一本優秀學生的眼界和思想會普遍比二三本學生要廣,直觀的感覺就是,優秀學生看過更多的書,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對一些特定的如科技動向、政治等領域抱有一定的好奇心並且往往能夠發揮出一定的見解。在同二三本同學聊天時,有時候我會產生一種無法融入圈子的無力感和疲憊,和男同學聊天時最多的話題是遊戲旅遊女朋友,和女同學聊天時一般都是時尚電影音樂動漫男朋友。而有時候和身邊的優秀的同學聊天的時候,行業的前景,政策的走向,一些學科前沿內容,大家的人生理想和未來的規劃,都會成為聊天的內容,當然,我們也聊電影美食時尚遊戲,但是有一種更加合拍的感覺,不會存在雙方認知有差距這樣的問題。
知識的儲備決定了一個人的視野,所以為了追趕我的「偶像」們,我努力看書,學習專業之外的知識,看多幾本書之後,真的會產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感覺,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廣大,之前膨脹的自我也被冷卻,更激發了自己學習的慾望。雖然思想的深度≠看書的數量,但就我個人經驗,身邊的大神確實看過更多的書(這裡的書籍不指網路小說),各種奇奇怪怪的方向,有研究篆書的,有喜愛國學的,還有看民國史的哈哈。所以,有時間還是多看看書,至少對我而言,學沒學到知識並不重要,坐在那裡看一天書,整個喧鬧的世界就都安靜下來了。
三:環境影響
環境影響不同有三:一是同學的影響,二是學校的影響,三是家庭的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學的質量也一直是二三本好友時常和我抱怨的內容。我對這一點體會頗深,大一大二我的室友都比較愛玩,我自己自控力也很一般,再加之初入大學,不像高中衡水式全封閉軍事化管理時期班主任拿著鞭子在後面趕你學習,所以平時曠課,呆在宿舍里打遊戲,瘋狂打籃球,晚上三五好友凌晨兩點去吃燒烤的瘋狂日子也經歷過,雖然我不後悔,但是我那段時間的績點爆低。之後大三換宿舍來到了所謂的「學霸宿舍」,我也沒有做什麼可以的改變但是潛移默化的就被同化了,不再曠課了,對學習也上心了,成功把績點拉高到留學所需的最低要求⊙﹏⊙。
這一對比放到二三本院校和一本院校依然試用,一本學校的競爭,質量更高;你的同學,更加優秀;在這裡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意思就是說你的老師更加強大,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試想,每天早上你室友八點準時起床,背英語的背英語,看文獻準備論文資料的去圖書館,你還好意思在床上躺到十一點嗎?每當你打開LOL準備拿首勝的時候,看到別人的論文已經快要完成,你還能玩的心安理得嗎?換言之,當你回到宿舍,看到大家都在看劇或者LOL,甚至還開著功放,不知道你是否有這個定力坐下來看書?
客觀上來說,一本院校能夠拿到國家、教育部、省市政府更多的資金,所以也就有更好的實驗條件,圖書館,更好的社會資源,更多的名家講座,更多的自由發揮的機會,也許大家同樣的學費,一本的學生能夠接受到更優質的教育,也許你與他本天資相差無多,但是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就造就了你兩能力的差距,更何況雖然本科畢業生如過江之鯽,但一本的文憑多少比二三本的文憑要管用一些,要不為何每年那麼多人扎破腦袋投奔萬千考研大軍,為自己高考的失誤或者失敗埋單。
家庭教育的不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對人的影響貫穿一生。這一點我不太想展開來說,總覺得隨意談論別人的家庭教育是一件很不禮貌的事情。我自己的話,從很小就以自己的父親為榜樣,也希望能夠學到他的責任感,做事情的高效率和他決策的果決,我將我成長的60%歸功於我的嚴父慈母。
四:內心是否強大堅韌
這一點我想厚顏無恥的舉一個自己的例子,初三是我最叛逆的一年,青春期的男生總是荷爾蒙過剩,在學校里和一群同是荷爾蒙過剩的男生混在一起,追求過漂亮的女孩子,學習一塌糊塗,面對著即將到來的中考感覺到茫然。總體而言這之前我的人生還算是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挫折。這之後發生的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我,我在初三追到了一個女孩子,用現在的說法是一個女神,學習好長得還不錯,那時候感覺人生贏家不過如此。
兩人約定好了高中一起到本市的重點高中,女友是可以去到省重點的,我當時是考不上市重點的水平,做好了花錢和女友同校的打算。當時女友願意為了我留下來還是讓我激動了很久,後來中考結束之後,我勉強達線,正當我激動的時候從女友閨蜜那裡知道了女友選擇不告而別,去省城讀書,就這麼把我放棄,沒有一句告別也沒有一句解釋,我拿著她臨畢業寫給我的長長的同學錄,看著那句「我們一起去大草原的湖邊,等候鳥飛回來」和她得照片哭了兩天。
之後冷靜下來之後,我逐漸理解了她做出這種選擇的原因,畢竟當時的自己不爭氣,浮誇又浮躁,一點都看不到未來,被放棄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她有更加燦爛的前途。理解歸理解,但是內心還是感受到被輕視了,我從小內心就不太服輸,這件事沒有讓我消沉太久,反倒激起了我內心的自尊。我不相信我就這麼差勁,於是在進入高中後我開始人生意義上第一次認真學習,幸運的是我堅持了下來,結果還不錯。
所以我想,對自己能力強大的自信和能承受各種挫折的堅韌也是一個優秀的人的必備品質吧。我在來到大學後,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挫折,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大神,受到了各種各樣的碾壓,但我始終堅持自己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絕對不會是差勁的想法,始終堅持著不斷提升自己。我知道每個人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挫折,也有著不同的心酸史,但我想說,能夠變挫折為動力的人最後一定不會太差。這也是我身邊一些熟識的所謂大神的必備品格,他們有些人內心的強大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總結一下,其實我不覺得一本二本三本的學生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哪裡都有優秀的人的存在,哪裡都有不思進取的,學校只是一個平台,並不是一個區分社會階層的分界線(雖然重本文憑還是有些用處的)。但是在一本學校特別是重本院校的學生中,還是有一些很普遍存在的所謂素質也好特點也好存在,還是值得學習的。優秀的人,其實不外乎有著良好的自制力和執行力,對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不害怕挫折,有著一顆強大的堅韌的內心。
我自己也還是學生,思考問題的視角也許還是有些幼稚,希望大家看在這是我知乎首貼得情況下多多海涵~~
最後,祝賀我身邊今年考研成功的小夥伴,也希望明後年考研的小夥伴一切順利,希望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燦爛的未來!!一本學生:「哎,到處都是不可企及的行業大牛啊......」
二本學生:「哎,果然感覺還是一本學校各方面條件都要好些。」
三本學生:「哎,上大學感覺啥都沒學到。」
剛到大學時,我在一本,前男友在二本。
每次我在上課的時候他都給我打電話。
我說我在上課,有事下課說。這節課比較重要,而且上課接電話的確不禮貌。
他說,他身邊的同學給女朋友打電話,不論上課下課,人家的女朋友都會接的。
那時候,我就知道,早晚要分手的。
最痛苦的是,我看到了他看不到的,他卻不明白我正在經歷的。
作為平庸的三本學生來回答一個。
先自我介紹一下,某三本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勉強過四級的英語水平,大學四年的全都是混過去的,專業知識因為對這個專業還算有點熱情,所以也還過得去,有過幾次運營類的實習,但跟本專業不相關,現在正在惆悵就業問題。絕對算得上普通了。
我認識一些讀一本的朋友,但是沒有讀二本的(或許有但我不知道) 為了能更直觀的看出差距,我把我自己和一位讀浙大的朋友對比一下吧(為什麼不拿清華做對比呢?因為我不認識讀清華的!)
浙大君跟我是初中同學,剛到學校的時候因為我們兩個人都沒穿校服,被班主任命令回家穿好校服再回學校,兩個人因此相識。 初中的時候,一個班大概80人,浙大君一直是班上前三名,我一直是四十多名。
他每天學習,我每天寫完作業看電視。 正是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學習不單單是寫完作業就完事,還要主動複習預習什麼的!但是我還是沒複習,因為影響我看電視。
中考,浙大君考了全市前幾名。我因為一些原因復讀了一年。 高中,在同一個學校,他在實驗班(整個年級28個班,1個尖子班,10個重點班,剩下的普通班)我在普通班。他大我一個年級。
高三,他與清華相差10分失之交臂上了浙大。
我平時考試總分700多我考300多,突然醒悟如果不好好學習,就要跟身邊這些快快樂樂去藍翔了,於是糞發塗牆一個學期(後面一個學期因為搶別人女朋友搶不到無心向學)分數提到500多,上了廣東省內一個三本。
大一,他說硬技術才能賺錢,於是選了計算機專業,四六級全過,閑的蛋疼去學小提琴,德語什麼的。
我怕辛苦,選了個覺得好混日子的管理類專業,剛到學校,雄心勃勃,想著拿獎學金,學多一門外語什麼的。
大二,他沒事編程做實驗,約個炮,拉拉小提琴什麼的。
我混了一年,四級沒過,找了個兼職,開始學著養活自己,末了找了個女朋友。
大三,他還在學編程,我還在混日子,狗屎運的過了個四級。
大四,他大我一級,畢業進了阿里巴巴,月薪10幾k,我目前還沒畢業,為了找一個互聯網HR工作磕破了頭。
前幾個月在杭州跟他見了一面,依舊很富有人格魅力,依舊讓我崇拜。我在想找工作的事情,他已經在準備創業的事了。
如果要說他跟我最大的不同,拋開出身,性格等不談的話,我覺得是做正確的事情的能力。
他知道什麼事情是對自己有利的,並能夠貫徹始終的去做下去。我知道什麼事情是對自己有利的,但我總是半途而廢。
在二三本院校里,學霸是個貶義詞,多用來形容某人裝X,或是只知死讀書,踏實做事,很容易被人誤解乃至言語攻擊。
在一本學校里,學霸是個褒義詞或者沒啥意義的詞,因為學霸很多或者很多人都在向學霸努力,共勉代替了嫉妒。
在二三本學校里,男神女神是個爛大街的詞,因為一幫只知吃喝玩樂打扮自己的男男女女自拍一個就會有一堆人跪舔,謊話說著說著還當真,當被殘酷的事實打臉以後又惆悵地發空間,又會有一幫人跪舔,如此惡性循環。
在一本學校里,男神女神是個調侃的詞或著沒什麼意義的詞,因為大多數人都有自知之明,來大學是為了學習磨練才能,而不是為了滿足下半身的需求。
在一本學校里,老師的指導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會讓你的時間不浪費在無意義的地方。
在二三本院校,老師的指導會讓你活得更瀟洒,因為老師也精通怎麼混日子。
在二三本院校,班長會鍛煉你容忍傻X的能力。
二流大學的老師是教書的人。
一流大學的老師是寫書的人。
超一流大學的老師是書里的人。
上了大專才發現考一個好大學有多重要。因為周圍的人素。質。太 差。
更新一下。
前幾天從同學口中知道了,我之前室友特別看不慣我。原因是我經常去網吧打遊戲(家裡不給買筆記本)。在他們眼裡,女孩子是不能玩遊戲以及去網吧的。
總而言之,因為我的興趣愛好跟他們不一樣,因為這個被說不是一次兩次了。
沒見識我不說你什麼,因為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用你自身的狹窄去挑剔別人的廣闊。這就不好了吧。
其實我挺不好意思的說,我是三本的學生。
因為我經常在教室自習和寫東西。
所以據我的觀察...
平時周六日早上9點的教室人數不超過10個人,上午自習人數也不會超過20人。
別的教室也是零散的幾個人。
(不早說期末前後,期末前後教室都是滿人)
而我有段時間去西大了,早上10點,西大的一個普通教室,都有20多個人...
不知道自習室的情況。
我們的很多專業老師,是西大的退休老師。
很尷尬。
我們專業是學校的王牌專業,考研率...
這屆考上研究生的23個,其中十多個是考的二本的研究生。
真的很殘酷,我們學校的學長學姐大部分都很勤奮,刻苦的真的不少,但是真的很難超越那些重本的學生,起點不同吧,很多地方都是看出身的。
其實三本的學生偏科挺嚴重的,大家英語都特別差,英語好多人都不及格,還有一年一年掛科的。
就拿我來說吧,我大學英語就沒上過80分。
還有我覺得成績水分很大,我專業成績年級第五,可是我覺得這兩年來,還是覺得學的東西太少了,覺得自己太淺薄了,還是覺得課上能吸收的知識太少了,大多知識來源都是自己看書。
還有...覺得身邊的有些人素質蠻差的,有人插隊,或者亂扔垃圾,感覺看起來很不舒服。
男生的話,太多男生醉生夢死了...
有些歪樓...就是找個地方吐槽一下....
(大家看了就別贊了,可以評論和我說說話。)
太多人都是普通人了,三本難出精英。
大家別誇我,我其實是每天必須寫東西才去自習室,我也很貪玩,整天晚上都會花時間打王者榮耀..說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有什麼差別?我旁邊工位內哥們是北大畢業的。
我是三本畢業的
首先人家英語比我好。
其次人家比我專註。我基本上看一會代碼就玩一會
然後。人家確實比我水平高。雖然我是寫後端的。但是前端沒人我也得頂上。跟他幹活。看他的代碼。真的質量好太多。一般人比不了
最後。雖然他各種比我強。但是我也不自慚形穢。因為我這背井離鄉是為了打工掙錢。又不是跑來比學歷的??
我從法學專業的角度談一下吧。法學是一門開設門檻很低的專業,所以但凡是一所本科院校基本都會有法學專業。就業市場上面充斥著學法律的學生,由此導致法學就業率之差令人髮指。
大家都知道對於法學專業的學生最關鍵的就是通過司法考試,但可能不知道的是,並非學校越好司考的通過率就越高,除了五院四系(法學實力最牛逼的幾個學校)之外,基本上其他一本院校都比不上二本和三本的學校。但是這些一本學校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還是遠高於二本三本的學生。尤其是好點的律所招聘,基本不要二本三本的學生。原因何在?是不是學歷歧視?或者是因為投簡歷的人太多,先用學歷刷下一批人再說?都不是!!!
我問過哪些大牛律師,重點大學跟普通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到底優秀在哪裡!然後我就聽到了一個讓人有點匪夷所思的詞語——理論。是的,你沒看錯,就是理論!!!我們一直鄙視中國的大學教育只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技能導致中國的大學生高分低能。但實際上理論的教學是相當重要的。
法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學科。理論和實務是兩碼事,但是理論是實務的前提和基礎。重點大學和普通學校的差別也就在於此。普通大學尤其是一些比較爛的三本學校,他們開設法學課程全都是以司考為導向的,司考考的就學,司考不講的就不開課或者不講。而重點大學的法學院一般是向學生灌輸理論、培養學生的法學思維為主的,法條記憶與司考知識點的講解是第二位的(甚至壓根就沒有)。因此兩相比較,二本三本的學生通過司考的概率比一本的還高些。
以司考為導向來培養法學學生,的確使得他們的通過率比較好看,但是當這些學生進入到了社會當中工作的時候,他們就後悔了。比如進入律所當律師,無論是什麼學校出來的法學學生都要從律師助理做起,由老律師帶你接案子,做業務,逐步把一個新手培養成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律師。這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以訴訟業務為例,先接觸婚姻官司、普通侵權案件,普通刑事案件等,在這個階段只要通過了司考做的都差不多,都能搞的定。但是一旦脫離這個階段,向高層次的複雜一點的案件、比如公司大型訴訟、疑難刑事案件進發的時候,不同培養模式下出來的學生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以培養法律思維模式的學生會很快對複雜的案件上手,而以司考為導向培養出的學生往往不知所措,難以處理複雜案件和業務。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就是大學裡的法學教育固然是與司考脫節的,但司考何嘗不是與法律實務脫節。說白了,司考就是法律的通識課,包含的知識點的確很多,但與整個法學專業知識以及法律實踐相比,還是猶如拿螢火之光與皓月相比。
重點大學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模式和法律方法,在沒準備司法考試的時候,他們對於法條的確不熟悉,對司考知識點不了解,但一旦他們準備並通過了司法考試,他們就兼具了理論和知識點,到具體實務的時候經過進一步的學習和鍛煉,面對複雜案件,他們能夠把法學理論和法條結合,對法條活學活用,很容易成長起來,獨當一面。但是那些沒學過理論的學生就慘了,他們只會司考知識點,一些基本的案件還能處理,因為法條規定的很詳細,但是一些高端案件和業務,法律關係比較複雜,法律規定不多,甚至比較模糊,這個時候他們就拿這種情況沒轍了。而且走到社會上,他們如果想要補上理論的短板,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大了去了,很難。
總而言之,其實就是兩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的成長性不同。無論是以司考為導向培養學生,還是以理論學習為主培養學生,在法律實務面前都是小孩子。前者看似長得很高很快,但其實是拔苗助長,後者看似比較低、比較慢,但卻是厚積薄發。隨著歲月的洗禮,後者成才的可能性自然高於前者,也更容易受到市場的青睞。其實一本學生與一本學生之間的差別,比一本學生與二本學生之間的差別,大多了。
學風不一樣,在二流野雞大學(比如我的母校),踏實學習,認真上課可能全是比較另類的;在名校,天天玩遊戲喝酒泡妞可能是個另類。
But,二本三本也會造就很多優秀的人,名校也會生產學渣,對於個體而言,能去一本盡量去,但是有的二本專業性很強,比如天津外國語大學,學生的基本素質挺高的~~
其實去這三類學校看看就會很明顯的發現:一本的大部分學生家境優越,二本的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三本的大部分學生也是家境優越,只是高中時不願努力
得贊第一的奶爸說的其實蠻全的了,恰巧這兩年幫公司帶了不少校招生和實習生,所以還是補充幾句。
因為不知道題主是在讀高中,在讀大學還是已經畢業,所以不太明白題主的具體指向性。但毋庸置疑,如果論科研水平和學術氛圍,一本自然是好過三本的,所以這裡我默認題主說的是畢業以後的工作情況。
說下我周圍大致的狀況——我一本畢業,待遇比同屆畢業的一本平均水平略高一點;媳婦兒三本畢業,現在在一所985大學裡做教務工作,薪水不高,但綜合來看確實還是比較讓人羨慕的工作;公司里學歷參差不齊,博士到專科都有,但在同一學歷之間起步薪水相差不大;我的工作是渠道銷售管理,大致可以理解為,幫助公司下游的各家代理公司看生意,因此從資金百萬的小公司到身家過億的大老闆都有接觸,這些人的學歷也是參差不齊,公司規模和管理層的學歷情況沒必然聯繫;每年我帶的校招生和應屆生基本從985到三本學校也都有。所以在我看來,一本和二本、三本學生的素質和未來發展,沒有太大的絕對性,個體差別還是很大的,我個人也是很討厭給不同學校畢業的學生貼標籤的。我和很多HR朋友和做獵頭的朋友有聊過,這算是一個共識,因此在這裡,還是給在讀二本和三本的同學吃個定心丸。
但是,在缺乏了解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以一個人身上的標籤來判斷對他的初步印象,所以必然的,二本、三本的學生在畢業之初,機會要比985、211的學生少很多,這個是客觀存在的。
因此如果題主或者其他在看這篇回答的知友是高中在讀,我還是建議盡全力考一本的學校。而對於在讀一本的知友,還是建議不要太自負與名校畢業的學歷,不然工作之初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心理落差;在讀二本、三本的知友,在天資和主觀條件上和一本畢業的學生沒什麼差別,所以大可不必在名校畢業生面前自卑,但在畢業初期,機會是會相對少一些,所以請務必比一本的同學更努力,學校條件的不足就用自己的條件來彌補。
我高中的英語老師說過一句易懂但深刻的話,年齡越大我就越以為然——「人一輩子吃苦努力的數和享樂的數都是定值,現在多吃點苦,以後才能享樂;如果現在貪圖享樂,老了以後就只能吃苦了」。所以一本的同學別太鬆懈,現在你在平台和環境上的領先,全因當初比別人多吃了一點苦;二本、三本的同學也不要太抱怨環境不公,全因別人比你先吃了苦。出來混,早晚要還的,把欠下的那部分苦補上就好。
以上僅限於畢業後準備先打工的知友,如果立志創業的,我們再單獨開個話題聊。
區別在於二本三本的好學生多數在努力證明比一本學生強,普通一本的好學生多數在努力證明比一流大學學生強,一流大學的好學生多數在努力證明自己,頂尖大學的好學生多數在努力證明那些別人還沒研究出來的問題。
大多數情況下,人站的高了才能不為站的更高而不擇手段。
什麼你問學渣們?奧那沒區別,若一定說有,可能就是媽媽罵的時候,好學校的學渣:「看看你考這麼好的學校就混成這樣!」差學校的學渣:「看你這德行,混到這學校里去了還不好好努力!」
別的不知道,至少在知識較量相對公平的高考,差距是很明顯的。
而很多人都不願意正視並彌補這個差距。
另外,當別人問起哪畢業的?心理活動和臉上表情是完全不同的。
985的會上揚起嘴角,面露春風,心想:這個問題問的真是時候,該是我大談下高考和母校歷史的時候了吧,滿心期待著提問者回答「哇,牛逼啊!」
普通本科的,大多數時候,都是稍微面露難色,支吾著不知道應不應該該說出來。。
獨立學院的,心理活動可能會更加複雜一些,當初答主在廣州一家企業工作的時候。一新入職員工正向我吐槽著工資好低啊,問起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笑著回答「華工畢業的」,
「嗯這麼牛逼的工科,你來這裡幹嘛?」
稍顯尷尬「叉叉學院的」
「哦,這樣啊,也不是太差啦。。」
總結下來,不管我們自身承認不承認,我們的本科層次真的能夠影響自身的自信心乃至精神面貌,就如同家境一樣,在我們的人生里,始終是會留下屬於它的烙印的。弱弱問一句,專科和中學學歷的就忽略了么?
回到正題,在校生活差距大概就是身邊有追求並努力的人佔比例不同。步入社會之後大致分為兩類,一,關係類工作,需要依靠父輩人脈和金錢等條件更方便進入的工作,體現編製性及穩定性的工作,不列舉各個機關了。這類工作二三本佔比可能更大,因為二三本學生沒有考上一本有較大一部分人是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好,中學時代生活優越,有條件去玩耍,不屑於學習,中學時代的非主流,小憂傷什麼的,由於智商不弱,最後抽空勉強維持了一個本科,大學期間往往繼續放蕩不羈,最後基本不存在自主找到稱心工作,能找到的工作都不屑於去做,最後被家裡「安排」到了某機關混職,三十以後若心智覺醒,亦可覆雨翻雲,否則也能混過餘生。當然期間不乏有少數奮起追求自己夢想的少年,只是說一個相對傾向的情況。
一本的學生中學期一般都是比較不活躍的,少數智商卓絕的除外。他們家境普遍平平,家族崛起都靠他一人,只得自己奮力殺出血路,從小苦學到大,相信知識改變命運論。畢業後自食其力,從基礎底層的工作逐漸爬起,堅韌不拔者多在後期出現爆發,忍受不了生活折磨的可能慢慢就被埋沒了,淪為社會的浮塵,沒有人在意他年輕時候是哪一隻大學畢業的,當年斬獲了多少分數。
大家都不喜歡承認的實事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其實是有限的,學歷亦是如此。
一本學生,二本學生,三本學生之間的差別就是一本二本三本學校之間的差別。
那麼一本二本三本,以及名校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當年我去HKU交換,期間申請某家諮詢的Intern,印象很深刻。如果Education地點選擇中國,那麼就只有五個選項供你選擇: 清北交復,還有其他。畢業於某一本大學下的三本學院
最大的差別就是,你在三本學院里做到了最優秀,可是這也許只是人家一本生的平均水平都不到。
1.環境
我們和一本校區不在一個地方。我們住的是他們的老校區,一本生在幾年前搬到了新的校區。於是我們的設施,圖書館,教室,都是比較破舊的,換句話說,都是人家淘汰不用的東西。很多東西我們都接觸不到。最深的感觸是我們只能在PPT上學習資料,人家都可以手工列印3D模型。圖書館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天,一個地,能借閱的書不多。
2.氛圍
除非是臨到考試,圖書館和自習室才會是滿滿當當。其餘時間都是稀稀疏疏,偶爾看到幾個考研的學生。只要進男生宿舍,無外乎,lol,cf。甚至能聽到幾句壓脈帶。一切考試已能過為目標。四級,其他證書可有可無。談笑風生混四年。我期末平均分80分,我已經是全年級最高的幾個了。豈不知,人家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是在這個分數線以上。
3.老師
很幸運的是,我們的老師都是上面一本的老師。有的一視同仁,而有的就很糊弄。因為她知道,不少學生就是混個畢業證,教你也白教。學生上課光明正大的玩手機,睡覺。老師也一下課跑的比誰都快。曾因為要幫老師處理資料,有幸去上面一本學校旁聽一節課。雖說也有人在玩手機,睡覺。但課堂的整體氣氛就不一樣。老師教的都很負責。
4.未來
在我大四之前,對未來是一種很迷茫的狀態。能幹嘛?畢業工作什麼?什麼方向,一無所知?
推薦閱讀:
※如果知乎是一所大學,校訓是什麼最好?
※捐獻骨髓會對捐獻者的身體造成什麼傷害或後遺症?
※書籍目前還是人類獲取知識最好的載體嗎?
※好大學對未來很重要麼?
※從心理學角度看「善意的謊言」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是否會有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