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路不是中間凹陷,兩邊凸起呢?
我知道現有的馬路是中間凸起兩邊凹陷的,這樣可以讓積水流到兩側下水道中排水,那如果是中間凹陷兩邊凸起的話不是只用修一條管道就行了,這樣省材料的多啊?
PS儘管第一名的同學已經答的比較清晰了,但我還是希望繼續回答的人不要用一句積水問題打發我,因為我的描述里說到了中間是要修排水的,要說積水也至少要半定量
題主說到公路時用到了「馬路」這個稱呼,所以題足說的應該是低等級道路,或者城市道路。所以就不分析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高速公路設中間帶不是為了中間排水,主要是保證對向行駛的安全性,隔開車流)
【A】正常道路和中間凹陷道路橫斷面對比圖。
中間凹陷的道路不得不在中間設水溝,集水管,然後要考慮路基橫向排水(這一點後面會給出圖),還有一個更蛋疼的事情會發生——
中間凹陷的道路不得不在中間設水溝,集水管,然後要考慮路基橫向排水(這一點後面會給出圖),還有一個更蛋疼的事情會發生——整個路被分割開了,車都不能亂開,變道了,中間那一片綠色地帶都很難行車。這對於路幅寬度是極大的浪費。把溝用鐵柵欄蓋住?這樣就想在上面跑車?別想了,鋼筋混領土壓了幾年都壓壞。。。。這點保護就是渣渣。。。
此外,這個地帶很容易受到損害,經常要修。水溝要設置的比較大,匯水排水的能力要很強,不然這條路遇到暴雨天---中間是條河,兩邊是河灘啊!
還有,水溝會有垃圾,樹葉,親愛的環衛工人在路中心一條溝打掃畫面我想都不敢想。
【B】橫向排水示意
無論怎麼設邊溝,水溝,我們都不希望水逗留在路基範圍以內~所以每隔一段距離要橫向排水
藍色箭頭是水流方向,紅色是地下排水管什麼的。設置中溝實在是麻煩~這麼長,這麼貴,這麼多影響上面路基路面性能。
【C】以上還是小意思,下面挖方地段道路就是找死啊!
黃色是土坡,從坡上留下來的水怎麼辦?只能設三個溝了,哈哈,你想設中間那個溝就完事?看下圖:這是來開船啊!!!!!
有空再補充了。挖方路段橫向排水更複雜。。。。有空再畫圖了。
有空再補充了。挖方路段橫向排水更複雜。。。。有空再畫圖了。
【D】還是排水,各種麻煩【僅以高填路段的一種情況看,其他情況就不再贅述】
由於填方路段兩邊的坡可能是向道路方向傾斜,土坡流下的水會沖刷路基坡腳,不設邊溝水就會進入路基範圍,所以兩邊的邊溝非設不可。不能少【不可能像題組說的有了中溝就不用邊溝】。。。那路中間還搞水溝就多此一舉,自找麻煩了,又得橫向排水了。。。。。
由於填方路段兩邊的坡可能是向道路方向傾斜,土坡流下的水會沖刷路基坡腳,不設邊溝水就會進入路基範圍,所以兩邊的邊溝非設不可。不能少【不可能像題組說的有了中溝就不用邊溝】。。。那路中間還搞水溝就多此一舉,自找麻煩了,又得橫向排水了。。。。。
【E】還有施工時不好壓實,即使勉強建成,也是幾周能壞一次。
整個綠色方框附近都壓實效果不好,尤其是紅色框內的路面部位很難達到壓實度,也很容易壞。而且壓實的時候,壓路機是遍壓過去,有了溝之後只能是分兩邊路壓了。
整個綠色方框附近都壓實效果不好,尤其是紅色框內的路面部位很難達到壓實度,也很容易壞。而且壓實的時候,壓路機是遍壓過去,有了溝之後只能是分兩邊路壓了。【F】還有很多問題,歡迎討論補充。
至於說到為了轉彎,涉及離心力,樓下有些知友的思路有一定問題,請戳下面鏈接。
為什麼公路急轉彎處不修成向內的斜坡,以抵消部分離心力? - 李小亮的回答1、道路斷面設計為中間高兩邊低主要是為了橫向排水,這種設計可以以最快的方式排出路面範圍內的雨水;
2、題主所說的中間低、兩邊高的斷面形式,在雨量較大時如果中間排水設施很容易來不及排水,導致雨水在路中間兩側彙集,而靠近路中間的車道一般是快車道,安全隱患比較大;
3、「1」中所說的方式,在施工時只需調整路基橫向的相對高度,而「2」中所說的方式可能需要預埋管道,或者設置盲溝、暗溝等,同時,不可能讓水一直在路中間流,還需要設置很多橫向管道將中間的水排出路基範圍內(雖然在設置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中,路基內也設置橫向排水設施,但2者的管徑大小應該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4、在設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中,如果按「2」的斷面方式,大量的水在路中間彙集,如果滲入到路基內,會影響路基、基層穩定性,從而導致路面破壞;
5、「1」這種斷面形式全世界都在用,充分說明了其合理性,基於這樣的現實,以上的幾百字的理由真是蒼白到不行了
上面的很多回答都在說公路專業,大家沒有注意到題主的提了一句話:
「那如果是中間凹陷兩邊凸起的話不是只用修一條管道就行了,這樣省材料的多啊?」題主主要還是想問市政道路中路面排水的問題吧。
黃色位置為匯水面積,當然城市中匯水面積會小一些,這裡僅作一個示意。
這些地方的雨水都要彙集到道路,通過道路的排水管網排到附近的河道上去。
如果道路橫斷面修建為凹型,所有的雨水都將經過道路路面彙集到雨水口,必然會在大雨時出現路面水流過多,中央積水,對行車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般道路的橫坡我們定義為1.5%,個別雨量大的地區會更大一點。
一般道路的橫坡我們定義為1.5%,個別雨量大的地區會更大一點。
給大家科普一個關於道路分版的知識:單塊板:整個道路橫斷面都在同一幅,也就是沒有中央分隔帶,整條路不被任何構築物分割開來的:
兩塊板:道路被中央分隔帶分為2塊:
兩塊板:道路被中央分隔帶分為2塊:如圖,兩個方向的車流被中央分隔帶隔開了。
如圖,兩個方向的車流被中央分隔帶隔開了。
三塊板:道路三塊板_百度百科
兩條分隔帶將兩邊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隔開,中央僅有機動車道。
兩條分隔帶將兩邊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隔開,中央僅有機動車道。四塊板:四塊板道路_百度百科
四塊板就是兩塊板+三塊板啦~~~~
四塊板就是兩塊板+三塊板啦~~~~
從圖上可以看出,只有兩塊板和四塊板有條件設置凹形橫斷面,也確實有這種做法,我自己也做過。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題主提到一條管是不是更加省錢。
我們市政上用到的排水管一般為二級鋼筋混凝土承插管,一般來說管徑每增加100mm,價格會增加1.5至1.8倍,假如我用2根DN300的管子排水,如果只用一根的話就得用DN500的管子代替。如果增大管徑,整體管溝也將加深、加寬,綜合單價將會高於兩根小管徑。
樓上諸位,一般來說道路的1.5%的橫坡僅僅為排水用,對汽車轉彎的離心力是不做考慮的。
本來還想說點什麼,和他們說話就搞忘了,想起來再補充吧。據說歐美也有道路設計成中間凹的。
不過覺得中凹的公路起碼不用擔心車輛濺水,即使需要解決較多的問題,但比起感受到的城市的善意,還是值得的。
一樓解釋的原因不太對。
首先題主誤解了,不是所有的排水都必須是管道比如PVC或金屬管,管道很貴的,有時候就是一條土溝,挖個溝而已。
四車道及以上時:內傾的話排水管道會和中央分隔帶位置重疊,排水體系如果埋設在地下,遠比路兩外側挖幾條土溝(適當防護)直接放水麻煩,越麻煩越費錢。
當然部分路段也有題主說的這種:排水溝和中央分隔帶在一起,分離式路基就是這麼做的,比如隧道入口前的樣子(下圖還不太明顯,百度的),圖中那個突起的井口,看到了吧。
現在,你肯定已經知道哪種更划算了。
我們要考慮到清潔工人的安全問題
1.分流。多條管道的話,即使其中一條堵塞亦不會造成道路積水。
2.施工安全。若只有一條管道在道路中間,修建或維修的時候會為道路暢通問題帶來不便。且在路中間施工工人的安全風險比在道路兩旁大。
3.行車安全。若道路向中間凹陷,且唯一的管道淤塞,則會造成路面積水。積水水位較高時則會影響車輛行駛安全。若下水道蓋被盜,積水帶有污泥渾濁不清,則會有車輪卡死在下水道口的情況。
雖然沒人邀請,還是想在知乎的工程問題上增加點人氣。
1、如果是中間有綠化帶的道路,很顯然,凹的不適用,排水多了能把植物淹死,管道在下綠化在上也不適合生長。
2、如果中間是隔離帶,很顯然也不適合放中間,檢查井沒法設,收水口、雨水蓖也不好設置。
3、分離式路基,上面有人提過了,可以,但其實是有安全隱患的,水長期收在路基中的雨水管中,長期使用滲漏後會導致路基破壞。
4、樓主關心的節省造價問題,首先,每個一段雨水都是要外接出去的,所以設中間必須要在道路橫向設置支管,其次,現在雨、污水管一般設置在人行道、側分帶下,管道不需要包封或保護,如果在中間,為保證管道處不發生不均勻沉降那得花較多的成本和工期。
從長遠看,管道放道路兩側是相對更科學合理的,而且也便於周圍的雨水接入或接出。
那豈不是一下雨汽車都成了激流勇進??
中間凹陷的那叫渠
難道車的輪子在中間嘛 好吧摩托車是一個 但是摩托能把路壓凹嗎
為了方便排水,如果是凹的路面長期積水對瀝青不好,還有如果是轉彎處,便是沿汽車行駛方向的內測低外側高
咱們要的是可以排水的道路 不是激流勇進
為了車道雨天不容易積水,且方便排水。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43245.htm?uid=799E1CCDA6DB7BB373BC0DBF2D5405CCbd_page_type=1st=3step=1net=1ldr=0
百度百科「馬路」詞條:
「 今天的瀝青馬路起源還要追溯到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
歐洲在工業革命以前,一般道路都是土路,即使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這類歐洲大城市中,最好的道路也是用石子鋪成,當時還沒有用複雜技術修建的道路。18世紀末,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的熱潮之中,工業的發展對交通運輸的要求愈來愈高,昔日那種「人走出來的路」,再也不能適應人們的需要了。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John .Loudon McAdam)設計了新的築路方法,用碎石鋪路,路中偏高,便於排水,路面平坦寬闊。後來,這種路便取其設計人的姓,取名為「馬卡丹路」(後將碎石鋪的路依McAdam發音改稱macadam road或簡稱macadam)。19世紀末中國的上海、廣州、福州等沿海港口開埠,歐美列強在華興建租界,便把西方的馬卡丹路修建方法帶到了中國。當時中國人便以英語「macadam/馬卡丹」的音譯作為路的簡稱,後來俗稱「馬路」。 」容易積水
因為車輛轉彎需要離心力
排水當然是一個方面,如果在路面上行駛,例如汽車,對行走在凸曲路面上的汽車和行走在凹曲面路面上的汽車受力分析看看(請參考初中物理課本課後閱讀XX頁)...
排水和工程強度
這個要看道路橫斷面,要考慮它的排水。你看路邊上都有排水溝一樣,但是路中央很少有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防止汽車行駛時壓到排水管道之類,道路中間由於變道之類原因比道路兩側被行駛的時間更多,還有很多設計將管道設計在綠化帶裡面,這樣方便檢修和減少被壓壞的概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