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破壞行為可以減輕負面情緒的影響?

根據生活的經驗,當遇到悲傷、憤怒、煩躁等負面情緒時,我們往往會有破壞東西的慾望(比如打碎玻璃之類);歇斯底里狀態下的人往往也會在破壞某些東西後變得平靜一些。這背後的心理學機制是什麼?


謝謝兩位邀請。

如果我說人有一種毀滅慾望,也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但請你回憶一個曾經憤怒的情景,也許是跟女友爭吵,也許是與老闆衝突......極端情況下,你是不是恨不得把對方撕成兩半?你是不是想把對方扔出窗外?你是不是想馬上跟ta斷絕關係?幸好有理智的約束,大部分人不至於被這種毀滅衝動所掌控。但缺乏自我約束力的人,或者在酒後、被人慫恿、群體性集會等情況下,有些人難免會衝破理智。我們經常可以在新聞中看到類似的事件。

毀滅慾望來源於生物的死本能。弗洛伊德假設所有生物均有一種回歸無機物的趨勢,所謂「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所有生物均從無機物中演化而來,又有一種強烈的退化回歸的趨勢。確實,所有的生物最終均要回歸為無機狀態,只是一般要經過生命的歷程之後才會如此。生本能與死本能此消彼長,相互拮抗,是生物體的兩種核心本能。在正常情況下,由於生本能的作用,死本能會被轉向外界,表現為攻擊。但死本能也會指向自身,所有強烈的憤怒背後,似乎均有一種同歸於盡的衝動。

與生本能一樣,死本能也是一種慾望,慾望的滿足會帶來快樂。有過強烈爭吵或打架經驗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爭吵或打架過後,心情會變得非常平靜,甚至在爭吵或打架過程中,還能體驗到一絲快感;相反,如果該吵的架沒吵成,該發泄的憤怒無處發泄,人會變得鬱悶和壓抑。造物主為了讓人類從事繁衍,賦予性行為以快感;同樣,為了讓人類從事攻擊(無可否認,人類只能攻擊才能生存),也賦予攻擊以快感。一次強烈的爭吵或打架,與一次酣暢淋漓的性愛一樣,均能讓人變得平靜和滿足。

弗洛伊德借鑒了哲學家費希特的主張,指出心理活動存在著一種「恆常性原則」:心理結構力圖儘可能低地保持現在的興奮量,或至少使之保持不變。(弗洛伊德:《超越快樂原則》)興奮量的升高令人痛苦,興奮量的減低(釋放)讓人快樂,這種快樂原則很多時候主導了人的行為。當憤怒不能發泄,或當性慾不能滿足,由於興奮的積累讓人體驗到不快樂;當憤怒被發泄了,或性慾得到了滿足,由於興奮的釋放而使人感受到平靜和快樂。

人區別與動物最大的特徵之一便是對本能的充分約束,以上我論述了攻擊與快感之間的關係,但並非讓人可以肆意追求這種滿足。關係衝突中很重要的原則是適當的表達憤怒而不是肆意的攻擊發泄,否則既會破壞關係,又會做出令人後悔終生的行為。攻擊的充分約束對於人類或個體來說均是必需的,雖然很多人在這方面做得不太好。當然,我們也不能進入另一極端,對憤怒的過度壓抑,事實上憤怒的壓抑是導致心理癥狀(強迫、心身癥狀、抑鬱等)的主要原因,我在另一篇回答中曾有過論述:感覺內心積攢了很多的負面情緒,該怎麼釋放?。因此,對憤怒加以管理是很必要的,我貼上一些憤怒管理的參考建議:

識別憤怒。自問一下:我的憤怒來自於哪裡?引起憤怒的外在的或內在的扳機點在哪裡?能了解導致自己憤怒的扳機點有助於更好地控制憤怒,也能更好的認識自己的軟肋。

傾訴:有可能的話,把內心那些壓抑的憤怒或不適傾訴出去,最好能找到一個同病相憐的人彼此吐槽。如果有親密關係的話,那麼試著把這些憤怒或哀怨的情緒說出來,並要求對方不要提建議,只是傾聽即可。

暫時離開:當你發現自己可能會做出極端的行為,感覺到無法自控時,不妨先暫時離開。去散散步,打個電話,出去吼幾聲,讓自己平靜下來。我曾經見過一個女子一邊騎車一邊自言自語地罵人,在情緒無法自控時,這種方法也不妨一用。

適當隱忍:隱忍是需要的,特別在某些場合。可以把隱忍下來的憤怒找機會傾訴出來,或者通過運動來消解。

想像性放鬆。深呼吸及想像性放鬆是消解憤怒的有效辦法。比如,當你吸氣時,想像一股清新的空氣進入體內,當你呼氣時,想像由憤怒轉化而來的黑色氣體通過鼻腔呼出。通過這種想像,充分地代謝掉內心積攢起來的憤怒。

改變思考的方式。當你憤怒時,你通常會被一些誇大或生動的想法所佔據(比如覺得你的老闆太惡毒了),試著用更合理的想法來替代它們,或者試圖遠離這些想法。人不能被憤怒所掌控了,否則會做出後悔的事情。當爭論激烈時,不要說出腦子裡冒出的第一個想法。慢下來,仔細思考,在回應時不妨認真聽一下其他人的想法。

改變環境。試著去發現那些會持續令你憤怒的外在環境,看看能不能採取某些小步驟改變環境或者改變應對環境的方式。在環境面前,人並非是完全無助的,良禽折木而棲,有時候改變環境便能有一個全新的狀態。

一個想像的練習:去回憶一個讓你變得生氣或失控的情景,去識別那個扳機點。然後,問一下自己:我能有不同的做法嗎?將來再次遇到這個情景,我能怎麼應對?比如:我是不是可以用一種合理的方式表達我的憤怒而不是一味的逃避衝突?


破壞行為不僅僅能減輕負面情緒的影響,同樣也能減輕正面情緒的影響。不僅僅在憤怒、煩躁的時候,我們會有破壞東西的慾望,同樣在喜悅、興奮的時候,也會有破壞東西的慾望。最典型的行為發生在各種比賽的慶祝動作中。

破壞行為通常和負面情緒相聯繫,尤其是和情緒調節失調有關。而且,負面情緒伴隨的破壞行為,在兒童時期表現的更加明顯,更使我們相信,破壞行為這種調節策略是與生俱來的。從而發展出很多理論解釋這種天賦的反應。本能論的觀點,認為從攻擊和破壞行為中可以獲得與性本能相似的快感,在獲得快感之後自然回歸平靜;進化論的觀點,提出了fightamp;flight的反應策略,認為破壞行為是攻擊性個體遇到危險時fight反應的一種表現,在接觸危險之後慢慢恢復鎮定;離散情緒的觀點,直接指向了破壞行為是憤怒情緒的固定反應模式,認為有確定的神經迴路,在憤怒情緒出現的同時支持攻擊行為的出現,在情緒過程結束之後反應消失。

破壞行為通常和負面情緒相聯繫,尤其是和情緒調節失調有關。而且,負面情緒伴隨的破壞行為,在兒童時期表現的更加明顯,更使我們相信,破壞行為這種調節策略是與生俱來的。從而發展出很多理論解釋這種天賦的反應。本能論的觀點,認為從攻擊和破壞行為中可以獲得與性本能相似的快感,在獲得快感之後自然回歸平靜;進化論的觀點,提出了fightflight的反應策略,認為破壞行為是攻擊性個體遇到危險時fight反應的一種表現,在接觸危險之後慢慢恢復鎮定;離散情緒的觀點,直接指向了破壞行為是憤怒情緒的固定反應模式,認為有確定的神經迴路,在憤怒情緒出現的同時支持攻擊行為的出現,在情緒過程結束之後反應消失。


每種理論實際上都足夠完成一篇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果在開篇的時候我沒有引入正面情緒的話。我們不能說亨特拉爾在進球之後死本能才得到釋放,也不能說角旗杆作為危險信號誘發了他的戰鬥反應,更不能說在慶祝的時候進入了憤怒的反應模式。如果正面情緒時和負面情緒時出現的破壞行為沒有本質差異的話,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人們產生平靜感覺的呢?最核心的原因很簡單——破壞行為讓身體感覺累了


我們在某些言情劇中,總能看到這樣的片段:女主角因為男主角的某些行為,開始憤怒而瘋狂的捶打男主角的胸口,捶打大概十幾秒(長度視片爛程度而定)就停下來,開始放聲大哭繼而小聲的啜泣。通常我們的想法是女主角的憤怒發泄完了,開始原諒男主角,才會停止攻擊性的行為。然而,請讓任何一個普通妹子以大致相似的出拳速度和力度打相似的時間,問問她們的感受。我想,即使是男孩子完成同樣的動作也只有一個感受,胳膊好酸。這就意味著,這種攻擊動作的停止主要由於身體上的疲勞,而不完全(甚至完全不)是情緒的調節。否則又何必繼續哭泣呢?


疲勞為什麼能讓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都有減弱的趨勢呢?又要祭出專欄里的這張圖片了。

實際上,常見出現破壞行為的情緒只位於消極-喚醒-積極的區域內,主要包含極度失望、尷尬、焦慮、憤怒、厭惡、恐懼、震驚、驚奇、激動和興奮。從圖片上就可以看出,這些情緒和積極、消極的關係並不緊密,而都是喚醒比較高的情緒。喚醒的心理意義是對新異刺激的警戒(杏仁核),生理意義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作用拉升生理活動的水平(供血能力增加)。喚醒越高的情緒越處於強烈的應激狀態,不論是趨近還是退避都處於良好的準備中。


最大的問題在,長時間維持高喚醒狀態,血管的負荷增加造成的可能危險以及散熱的問題。在新聞報道和生活中,我們都見到過由於情緒過於激烈導致腦血管破裂的案例,也就是說我們的腦生理結構不足以支撐長時間的應激。如果這時候軀體活躍起來,那麼血液的供應就會向四肢轉移,同時減少了頭部散熱的壓力。所以破壞行為作為一種高強度的活動,實際上是高喚醒情緒出現的時候軀體保護機制的表現。


在高強度的活動過程中,疲勞度逐漸增加,機體的興奮程度逐漸下降,情緒的實質喚醒也緩慢降低。下降到某種喚醒水平時,不再能識別到原有的憤怒或者激動,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悲傷和愉悅;在高強度的活動停止一段時間後,由於代謝產物的堆積產生更強烈的疲勞感,情緒可能進一步下降到空虛和舒適,之後是疲勞和平靜。所以說,破壞行為完成的情緒調節(包括正面和負面的情緒)是通過純粹的生理過程進行的,這種平靜的感覺也完全是由於腦供血量的下降帶來的體驗,換句話說就是不燒腦了。


當然,為什麼要採用破壞行為的方式,而不採用類似狂奔的策略呢?這就和經歷已經當時所處的情境有關了。就像是面對著空曠的場地(或者極其貴重的物件,這在喚醒水平不高的時候還是安全的),想進行破壞行為也很難滿足要求,最多只能完成些奔跑和怒吼。當然,如果破壞行為針對的是那些很有紀念意義和價值的物品,認知層面上的因素同樣起到了輔助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破壞行為不僅僅是一種生理性的變化,同樣意味著情境的巨大變化。比如在吵架的時候,男孩砸壞了女孩送給自己的禮物,還包含了消除產生憤怒情境的刺激,俗話叫做眼不見心不煩。


總的來說,破壞行為調節正面或者負面情緒的機制並不複雜。但是正是由於這種簡單,使得破壞行為(發泄行為)並不能成為一種很良好的調節策略,也不建議經常性的使用。一方面,調節的效果可能隨著使用頻率的增加而減弱;另一方面,破壞行為對於財物和其他人的身心(不管是孩子還是女朋友)造成的影響都是巨大甚至不可彌補的。


(圖片根據Russell以及WatsonTellegen的觀點製作。由於QQ表情內容有限,並不保證完全準確,禁止任何形式的學術使用,包括講課和講座;其他領域單獨使用請私信授權)


負面情緒的根源是」自我衝突「,是我們頭腦中兩種相反思維出現了衝突。
當某人搞砸了某件事時,他頭腦中這件事必須成功的預期思想和現實告訴了我們的這件事失敗了的現有思想 就可能出現了衝突。
有兩種方式解決上述衝突,一是較溫和的,即改變兩種矛盾想法中的一種,讓它們不再衝突。比如改變原有的「這件事必須成功」的想法變成「這件事也可能失敗」;或者改變「這件事失敗了」的想法變成「我沒有失敗」。 能採用第一種方式的人較成熟。
第二種方式是在沒辦法消除或改變矛盾想法中的一種時,增強其中一種或消滅其中一種,後者會出現攻擊性。
綜上所述,攻擊性都來源於矛盾個體的內部,但它的指向並不一定是內部也可以指向外界。相當部分的人會用攻擊外在的事物方式來消除內在衝突。這種行為是象徵性的,當我們破壞外在的某件東西時,其實是在試圖消除自己的一部分想法而已。當然,這種行為是短效且有後遺症的。


挫折-攻擊理論,或者說無力感和控制權問題。
在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破壞東西可以獲得「我至少還能破壞東西」的感受。
而且周圍人可能也吃這一套,尤其是在家庭矛盾里。


我覺得這是從遠古繼承來的自我保護的本能。動物的情緒比我們簡單,有好吃的就開心,有敵人來就害怕難過。而解除難過的一個方式就是把敵人幹掉,這樣自己就能生存下來了,就沒有危險了。或者換一種說法,就是「完全沒有毀滅慾望的生物都滅絕了」,因為逆來順受。當然了,毀滅傾向太明顯也不是好事,所以正常的生物的破壞慾望都是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的。


學渣表示是不是人的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作用原理太相似了,以至於很多人自虐卻能找到快感,太高興了反而會抑鬱。


人的心理曲線有一個點叫不歸點,以不歸點分割出兩個區,名字忘記了,大意是理性區和非理性區,情緒曲線越過不歸點進入非理性區後心理勢能不受控制地達到頂點,然後劇烈下降,釋放掉累積的情緒。你所說的體驗就是在非理性區發生的,破壞性動作可以加速脫離非理性區,讓你恢復常態。
插一句額外的話: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根據生活經驗,人在負面情緒嚴重時,給他些他能力之外的獎勵,他也能平靜。
比如和女神打個泡。
給個百八十萬賭一把。
不用高考了。

搜,如果你做數學作業和打碎玻璃一樣簡單。
那麼你煩躁,鬱悶,悲傷的時候,刷幾張試卷也是可以的。


痛苦之身是存活在大多數人之內的半自動化能量形式,是一個由情緒組成的實體。它有自己原始的智力,和一個狡猾的動物差不多,它的智力大部分都是應用在求取生存上。和所有的生命形式一樣,它定期需要餵養--吸收新的能量--而它所賴以維生的食物就是與它自身能夠相應的能量,也就是說,和它振動頻率類似的能量。任何痛苦的情緒經驗都可以作為痛苦之身的食物。這就是為什麼它會因負面思想以及人際關係當中的戲劇事件而茁壯成長。痛苦之身就是對不幸的癮頭。

  當首次發現,在你之內居然有個實體需要定期地尋求負面情緒和不幸時,你也許會很震驚。你需要更多的覺知,才能在自己身上看到痛苦之身,而在別人身上認出它是比較容易的。一旦那種不快樂的情緒掌控了你,你不但不想停止,反而還想讓其他人和你一樣地悲慘,好以他們負面的情緒反應為食。

  在大多數人之中,痛苦之身有靜止期和活躍期。當它靜止時,你很容易就忘記你內在有一片沉重的烏雲,或是正在休眠的火山,這兩種情形是根據你個別痛苦之身的能量場而定的。靜止期的長度因人而異:最常見的是幾個星期,但是也可能是幾天或是幾個月。一些罕見的例子中,痛苦之身可以冬眠好幾年,才被某些事件觸動而醒。

  痛苦之身如何以你的思想為食  114

  當痛苦之身感到飢餓時,就會從休眠狀態中蘇醒,準備開始覓食。還有就是,它也可能在任何時間被一件事情給觸發。準備要覓食的痛苦之身,可以經由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被觸動,像別人說了或做了什麼,甚或是一個思想。如果你獨居或是當時沒有別人在身邊,痛苦之身就會以你的思想為食。突然之間,你的思緒就會變得極端的負面。你可能無法察覺到,在那些蜂擁而至的負面思想出現之前,一波負面情緒早以黯淡而沉重的心情,或是焦慮、暴怒的方式,侵略了你的心智。所有的思想都是能量,而此刻痛苦之身正是以你思想的能量為食。但並不是所有的思想都可以供它食用。你不必特別敏感就可以察覺到,一個正面的思想與負面的思想是有完全不同感受的。它們是相同的能量,但是振動的頻率卻不同。一個快樂、正面的思想對痛苦之身來說是無法消化的。它只能以負面思想為食,因為只有這些思想和它的能量場是相合的。

  萬事萬物都是不斷振動的能量場。你坐的椅子,還有你手上拿的書,看起來好像是堅實而且固定的,因為這是你的感官感知它們振動頻率的方式。也就是說,分子、原子、電子、亞原子的粒子,它們不斷地振動,因而共同創造了你看起來是椅子、書本、樹木或身體的東西。看起來像是物質的實體,實際上是能量以一種特定範圍的頻率振動(運動)的結果。思想的能量也是一樣的,但是它的振動頻率比物質來得高,所以看不見也摸不著。思想有它們自己振動的頻率範圍,負面思想的振動頻率較低,正面情緒的頻率則較高。痛苦之身的振動頻率和負面思想的振動頻率能夠產生共鳴,這就是為什麼痛苦之身只能以負面思想為食。

  思想導致情緒的常見模式,在痛苦之身的例子中是相反的,至少一開始的時候是這樣。從痛苦之身而來的情緒很快地掌控了你的思考,一旦你的心智被痛苦之身接管了之後,你的思考就變成負面的了。你腦袋裡的聲音會一直訴說著一些悲慘、焦慮或是令人憤怒的故事--有關你自己或是你的生活、其他人、你的過去、未來或是想像的事件。那個聲音還會責怪、控訴、抱怨或是想像。而你是如此地認同於那個聲音所說的事,完全相信它扭曲的觀點。在那個時候,對不幸的癮頭就開始了。

  其實,不是你不能阻止自己一連串的負面思想,而是你不願意。因為在那個時候,痛苦之身經由你而活出來了,而且還假裝是你。對痛苦之身來說,痛苦是樂趣。它貪婪地吞食每一個負面思想。事實上,平常在腦袋中的那個聲音現在就變成痛苦之身的聲音了。它接管了內在對話。然後在痛苦之身和你的思考之間就開始了一個惡性循環。每個思想都在餵養痛苦之身,而痛苦之身又回報以更多的思想。到一定程度,也許是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以後,它飽足了,然後又回到它休眠的狀態,留下的是耗損了很多能量的有機體,還有非常容易受疾病侵犯的身體。聽起來它好像是個心靈寄生蟲,沒錯,這就是它的本色。

  痛苦之身如何以戲劇化事件為食 

  如果有其他的人在場,特別是你的伴侶或是親密的家人,痛苦之身就會試圖去激怒他們--也就是說去"按他們的按鈕(push their buttons)"--而以接下來的劇碼為食。痛苦之身最喜歡親密關係和家庭關係,因為這是它們食物的主要來源。當他人的痛苦之身決定要把你拖下水來一起唱戲時,你是很難抗拒的。它直覺地就會知道你最弱和最痛的點在那裡。如果第一次沒有成功的話,它會一試再試。痛苦之身是一個未成熟的原始情緒,還在尋求更多的情緒。對方的痛苦之身想要喚醒你的,好讓兩個痛苦之身彼此用能量供養對方。

  很多人際關係,都會定期演出暴力和破壞性痛苦之身的插曲。對一個孩子來說,目睹雙親痛苦之身演出的情緒暴力,是無法忍受的痛苦。但這卻是全世界上百萬名兒童的命運,也是他們每日面對的噩夢。這也是人類的痛苦之身世代傳遞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每個插曲之後,伴侶們和好了,然後在小我能夠容忍的極限範圍內,會有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d3a8d10100q2rh.html


負面情緒的原因:「對過去發生的事物的嚴重失望感」。砸東西時可以把要砸的東西「代入」成讓你失望的事物,由這種代入感引發的成就感抵消了一部分失望感。


就這一個問題,就看出大家連心理學的門都沒入,

人類一切行為都是不平衡造成的。
不平衡就產生慾望,欲,左谷右欠,谷陷也,欠少也,即不平衡,

天道貴衡,損有餘而補不足,有了慾望,有了失衡就要滿足,滿足了愉快,滿足不了憤恕。

回到本題:

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是因為你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就產生了,憤怒,悲傷.而我們的正常不失衡是不會憤怒的,而你現在的狀態憤恕了,失衡了,所以要找平衡發泄出去,而打砸東西正好可以釋放這種憤怒,如果做愛能釋放,人們就做不砸了。

如何解決負面情緒?

減少慾望,減少不平衡,

或者參透道德經,恆有欲以觀其眇,恆無欲以觀其jiaO

煙癮犯了,一般人抽根滿足慾望解決問題,聖人把煙戒了,因為聖人知道抽煙這一個慾望會引出若干慾望,減少慾望最好辦法記煙,聖人能做到即知其孑,復守其母。


以我個人的經歷,破壞只會讓心情更加低落痛苦,反而美好的事情會一瞬間改變心情。孩子的笑聲,家人的擁抱,清晨的陽光


呵呵,那麼多扯各種理論的。
其實就是你小時候,摔倒了以後,姥姥(也許是其他人,但是姥姥概率最大),一邊把你扶起來,一邊打那個絆倒你的東西,一邊說,打你個壞東西


人類的本能是性和暴力。


自然界萬物總是趨向熵增。


真的會平靜么?當你發泄完看到周圍全是殘渣,最後還要自己收拾你不會想掐死自己么?


破壞和創造是最讓人有成就感的兩件事


我覺得是能量的釋(fa)放(xie),就是我們為什麼說正能量負能量啥的,情緒也是一種能量,好的情緒,壞的情緒都需要釋放的途徑。比如好的情緒讓你覺得很快樂,更加積極有精神也是一種能量。人們一般習慣壓抑不好的情緒,因為不被大眾所接受,就容易憋出內傷....
能量釋放掉了你會覺得輕鬆很多,這種能量可能不僅僅是眼前這件事情所引起的,就像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好的情緒都是長期積累的能量團。
情緒能量還是需要釋放,不是簡單的發泄,因為發泄覺得輕鬆之後你會形成一種模式:累積情緒——》發泄,忍——》發泄,而且似乎終身在這種模式中循環。
好的發泄在釋放能量的同時可以減輕情緒累積的能量團中的能量,這種能量通常是種情結,深究是個痛苦的過程,不深究始終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
好的情緒釋放方式就是帶有「覺知」的發泄,簡單說就是知道自己因為什麼事情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並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在發泄這種情緒,就是知道自己在幹嘛,以及為什麼這麼做。聽上去很簡單,但當人們沉浸在情緒中的時候,往往已經失去了這種能力。而且對於憤怒來說還是挺難做到的,因為憤怒的力量更強大,有時你會發現有的人憤怒起來是被憤怒的情緒所控制的,完全失控的狀態,但發完脾氣之後就比誰都冷靜.....
當你有意識自己在情緒中的時候才有可能走出情緒的控制,當你帶著「覺知」去感受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你是在認真關照自己的內心,它就不會僅僅被情緒填滿。


簡答
是依靠轉移思想而降低負能量。
打遊戲,打架,看書等等都是這樣……


弗洛伊德,死本能。

1920年,弗洛伊德提出了雙本能理論,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長和增進,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同屬於生的本能。死的本能指向毀滅。弗洛伊德認為,本能能量是在有機體內部發生的,但是,它能聯結於外在的對象。生的本能是如此,死的本能也是如此。不過,死的本能不是表現為一種求死的慾望,而是表現為破壞的慾望。當它向外表現的時候,成為破球、損害、征服的動力。當外界有所破壞的時候,它沒有必要來毀傷自我。但是,當向外侵犯受到挫折時,往往退回到自我內部,成為一種自殺的傾向。它的範圍很廣泛,不限於殺人和自殺,也包括自我譴責、自我懲罰、對手之間的嫉妒和對權威的反抗。


推薦閱讀:

可否從神經科學的角度解釋修禪對人產生的影響?
情緒能否被量化?

TAG:心理學 | 情緒 | 日常行為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