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他們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哪呢?
在北大被虐了三年,有三點感觸尤深。思考了很久那些」聰明「到底觸動到我的是什麼,以下說的可能很抽象(而且都跟理工科有關),但都是親身感受。
聰明的人對「難」更鈍感,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更輕鬆地面對陡峭的學習曲線。打個比方,如果把學習曲線看作一道陡坡,對於他們來說可以減掉30°的傾角,雖然走的未必快,但是很輕鬆。比如說同樣沒有編程基礎,我會覺得rainmeter編程太麻煩而放棄,但同學L就覺得簡單,花了一晚上搞定。雖然之後我花了一晚上也可以搞出來一個桌面,但是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和他對「難」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同樣的過程適用於ps,matlab,c,fortran,latex等等,還有asymptotic method,laser diagnose等等。哪怕和聰明人花掉一樣的時間可以學到同樣的東西,但是對我而言,這些東西難,對他們而言,不難。而且往往是他們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學的更多更透徹。我想究其根本,在於他們實在太習慣這種程度的學習曲線,身經百戰。不過這一點的好處在於,這是可以後天鍛煉的。被虐到後來,看到很多東西很麻煩很想放棄,想到身邊的同學如果看到這些應該會覺得很簡單吧,咬咬牙也就學下來了,雖然學得真是非常辛酸。。。
第二點在於他們可以更長時間地保持清晰的思維,專註地思考。在一件事情邏輯鏈很長的時候,我往往要斷掉很多次,複習很多次,才能把這條線貫通,但是有的人就可以抽絲剝繭,慢條斯理地一步步把邏輯搞清楚,直接推理出結果。舉個例子,一道數學證明題,我知道條件和結論,要寫證明過程。然後我開始想從條件出發,可能用到定理A,那麼那我還需要證明B,然後C,然後D,然後有點難,先緩緩。接著從結論倒推,我應該用到了定理E,但是還需要證明F,然後。。。然後就斷了。我已經搞不清楚我在證什麼了,我頭腦已經亂掉了,內存不足:前面的忘記了;主頻不夠:後面的推不動了,然後一遍遍複習推理的過程,熟悉了之前的步驟,才能繼續往下。但是這些問題對於一些人就很輕鬆,第一次看到題,就可以很輕鬆地講給你聽。頭腦很清楚,條理分明,邏輯有力,無法反駁。我曾細問過很多次中間思考的過程,最後的感觸就是聰明的人只需要最基本的一條引理就可以腳踏邏輯凌空而起,而我需要一條實在的梯子。這一點不僅是在面對難題的時候,生活很多細節就可見端倪,類似的例子見《理想國》。
第三點在於他們見過更本質的東西,或者說他們習慣於把握更本質的東西。物理的運動學對他們而言只是說了一件事情就是f=ma,剩下的只是數學;對流,傳導,輻射說到底就是類似」不平則鳴「的一件事情,方程記不得了按常識推推也就推出來了;流體力學最後就是搓出來的渦;一階的偏微分方程就是流線等等。不背公式,不背推論,常識加數學,就構成了他們的整個物理學框架。
最後的狀態就是,他們穩穩站在常識之上,靠著強大的吸收能力和清晰的邏輯,一騎絕塵,直至肉眼不可見。用一篇乾貨長文說一說:聰明人的「標準版」 與
「拓展包」。
(帶圖片,流量預警)
這個問題我很感興趣,也算是研究了很多年了。今天寫一篇理性與感性交融的9000字長文,是我多年思考、探索嘗試的總結,相信大部分人看了都能有些收穫。全文較長,建議收藏了再看。
聰明人有不同的種類和層次,其中有共性也有特性。我自己勉強算比較聰明,但又不是那種超級天才,仰望各類天才級大神的時候,也就順帶分析和記錄一下他們的特點,做些總結。
我發現,各種聰明人的屬性,根據常見程度來看,可分為標準版與拓展包。不論是標準版還是拓展包,其中的一部分對於普通人還是有借鑒意義的。雖然硬智商確實有差別,但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是可以學習和改善的。下面分別做介紹
上篇:聰明人的標準版
在聰明人的標準版中,主要分為3個部分:
一、思維結構化與系統化
二、邏輯鏈的長度
三、較低的心智情緒干擾
一、思維結構化與系統化
普通人思考問題的時候,非常容易本能的一頭扎進繁瑣的細節中,缺乏系統與結構的感覺。所謂結構與系統,粗講一下,即是對整個系統有框架定位,有一種大的地圖的感覺。結構化思考的人,看到某一件事情,會先考慮總體大結構,再考慮細枝末節。這樣說起來雖然簡單,但是一般人確實容易深陷細節中糾纏而不自覺。
-------------------------------以下是一個案例----------------------------------------------
比如公司營銷部門開會討論如何維護高端客戶,計劃在中秋節之前進行禮品贈送。一個客戶甲經理提出,對於客戶A,應該送一台蘋果電腦,而不是一部普通的華為手機。其他客戶經理則表示不同意:
- 「這樣也太浪費了吧」
- 「一台蘋果電腦好貴啊」
- 「感覺這種程度太過了反而不合適吧」
客戶經理甲則反駁說:「雖然成本很高,但是要考慮到客戶A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未來利益啊!只要他繼續消費超過10萬元,禮品的成本就收回來了,按他的消費習慣應該沒問題的。」
其他客戶經理則繼續發難:
- 「他消費是因為我們的產品本身質量好,你不送他蘋果電腦他也要買啊!」
- 「就是啊,你送一台華為手機也能起到維護關係的作用,他一樣要繼續購買的啊!」
- 「唉,人心不可測啊,說不定你送了一台蘋果電腦他還是要離開呢?」
- 「我的客戶也要維護啊,為什麼只送了一張電影票?」
……
整個會場亂成一鍋粥,營銷會議根本開不下去,兩小時過去了毫無進展——這就是一群普通人陷入了具體的細節問題糾纏不清。
讓我們假設營銷部門的總經理是一個聰明人,那麼他就會停止爭論,進行一個結構化、系統化的梳理:「現在讓我們停止細節爭論,看一看這次營銷計劃的總部署。
1 本次禮品贈送的目的
本次禮品贈送的目的是維護客戶關係,讓客戶在對我們的產品硬需求之外,建立起更強的親近感。
2 本次禮品贈送的原則
- 1)重要度排序
越是重要的客戶,我們允許的禮品金額越大。重要度的排序包括三個方面:客戶資產實力、客戶往期購買金額、客戶往期帶來的轉介紹客戶。將此三個方面綜合評價,我們要有一個清晰的重要度排序。
下面,請李經理把我們所有客戶的相關資料表格列印出來,人手發一份。
- 2)符合客戶特性
理論上,越貴的禮品客戶就越喜歡,但是也有部分客戶有特殊的喜好,可能跟價格沒有關係,比如,王經理有個大客戶特別喜歡喝茶,張經理有個客戶愛看音樂會的。諸如此類的特性喜好,請每位客戶經理在自己禮品申請單上標註出來。
- 3)總金額限制
本期活動的預算是10萬以內,不得超出。如果總金額超出,則優先考慮重要客戶的需求,其他需求適當壓縮。
3 本次活動人員安排
所有客戶經理負責自己的特有客戶維護,無歸屬的自然增長客戶,平攤到每個客戶經理身上,目前測算大致每個客戶經理分到5-6名自然客戶。
李經理把相應名單發送到各位客戶經理手上
4 時間安排
理論上所有禮品在中秋節之前發送完畢,但不要提前超過一個星期,否則沒法和中秋節關聯起來。如果有客戶在外地的,可以延遲到節後一周內。
最後,請所有客戶經理依照上述原則,填寫《客戶禮品申請表》,中午前提交給我審批。」
所有的糾纏停止,條理清晰各自辦事,20分鐘搞定。
----------------------------------------案例結束------------------------------------
上面案例中的營銷部總經理的思維,就是一個典型的結構化和系統化思維。當他的手下紛紛陷入細節中糾纏的時候,他跳脫出來,從大框架上去思考,從整個營銷系統的角度去平衡。
細說開,結構化可以拆解成兩個要素:
- 一是分類:整個營銷部署,分成了四大類:目的、原則、人員、時間。
- 二是層級:上面四大類是第一級,其中原則下分3類是第二級(重要度排序、客戶特性、總額限制),重要度排序下又分3類是第三級(資產實力、消費額度、轉介紹客戶)。
分類和層級構成了最典型的結構化。
系統化建立在結構化的基礎上。當整體結構明確以後,你既考慮整個結構的總體,也考慮每個類別、層級之間的聯繫,這就是系統化。
比如,某個超級大客戶喜歡音樂會,而中秋過後在本地有一場大型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的vip票價才1500,比一台手機便宜多了,但是這就是最合適的禮品。這個超級大客戶是經歷甲的客戶,但是碰巧經理乙很懂音樂,最後就決定由乙經理陪同參與。
雖然它既違反了重要性原則(重要客戶送了便宜禮品),又違反了時間原則(本來規定是節前送的),還違反了人員安排(本來規定各自客戶各自維護),但是從整個系統來看,這個安排就是合理的。
結構化和系統化,是聰明人標準版的第一個零件。
其中結構化是最容易學習的(系統化比較複雜),並且收穫巨大,屬於相對低投入、高收穫的投資項目。生活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結構化,並且難度不大,但大部分人也就是沒有結構化的思維。可以說,這是思維方式領域的一個價值窪地——有價值的公司股票價格異常的很低——值得大部分人迅速上手的。
- 推薦書籍:《金字塔原理》、《結構化思維》、《思維導圖》
- 附註:優先推薦《金字塔原理》,《結構化思維》是一個中國人根據《金字塔原理》演化出來的,可作為參考。思維導圖是比較典型的結構化工具,書籍很多,隨便選一本即可。對應的思維導圖軟體很多,常用的是imindmap,mindmanager,xmind等。
二、邏輯鏈條的長度
聰明人的第二個標準版特性,是他們往往邏輯能力很好——能夠推演出很長的邏輯鏈條。
人類的智力運動中,比較典型的是棋類。下棋下的特別好的,我們就會本能地感覺很聰明。以中國象棋為例,入門菜鳥的邏輯鏈條很短,只能推算1-2步,普通人大致3-4步,能夠推演6-8步以上,就算是高手了,職業選手則要計算12-15步以上。
嘿嘿,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找了一個象棋軟體,設置到計算8步,在qq象棋平台上測試,結果勝率99%+,走了幾百盤只輸了一盤。
唯一輸的那一盤,盤面劣勢到讓我決定認輸的時候,我回憶對手的行棋風格和手法,默默的在聊天窗口打出一行字:
「好厲害,有幾步走的非常精妙啊!請問你用的是什麼象棋軟體?」
對面略一沉吟,回復到:「我用的象棋旋風軟體」
我一驚,回到:「我也是用的象棋旋風啊!怎麼差距那麼大?」
對面呵呵一笑,回到:「我電腦配置高,設置到計算12步!」
我嘆了一口氣,說:「我電腦配置不行,只設置到系統默認的計算8步……」
如果你覺得整個過程略顯猥瑣,那麼你應該將關注點放在我對人類思維的探索上,而不是我用象棋軟體去遊戲平台上虐菜……不對,是去做實驗測試這個行為上。總之,計算的步數越高,也就是邏輯鏈條越長,你的思維就是越深刻有效。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邏輯鏈條更長一些,但是很難做到。而聰明人,則可以輕鬆的將邏輯鏈條維持的非常的長。
比如一道競賽題,它的邏輯鏈條是A—B—C—D,然後(D+E)—F—G,G是最終結論。文字描述就是,從初始條件A一直推導到結論D,然後D+E兩個條件推導出F,最後得到G。
一般人的思維狀態時,慢慢的從A—B—C—D這樣一級級的推導,終於得到結論D了,然後卡一下,D和E什麼關係?就這一下卡頓,前面A—B—C—D的推導路徑就忘記了,然後開始懷疑:
額?D是怎麼來的?我怎麼莫名其妙搞出這個結論了?這個思路是對的嗎?會不會走歪了啊,現在都沒思路了?唉,算了,再從初始條件A開始重新推導一次吧。
而聰明的人的邏輯鏈條就更穩固、更長。他能夠順著A—B—C—D,然後(D+E)—F—G的路徑輕鬆的演進過來,在每一個環節都不會卡頓。
邏輯鏈條越長,推理難度越大,因為任何一個點的斷裂就導致了整個結果的錯誤。
上面提到的是邏輯鏈條長的表現,而關鍵在於,為什麼聰明人能夠維持住這樣長的邏輯鏈條不斷裂呢?核心因素有2個
1 工作記憶
人的大腦,我們先把它勉強比喻成電腦。電腦的性能,既跟cpu相關,又跟內存相關。如果cpu非常好,比如I7-6700HQ的高配置,但是配一個垃圾內存——64k的老古董,那麼它的總體性能一樣很差。
(人腦的內存要是有上圖這麼強就好啦!)
對應到大腦,雖然大腦的理解能力、運算能力很強,但是短時信息存儲能力很差(內存低),性能就不會好。人腦這台機器,一個很大的弱點恰恰就在於內存低——即是大腦的工作記憶低下。
比如,上面那個競賽題,如果直接給你看答案,每一個步驟都是能看懂的,這說明你的理解能力沒問題,但是工作記憶的局限讓你沒法在不看答案的情況下把整個鏈條串聯起來。
這個地方,體現的更多是硬智商的差距——先天的基因因素。雖然每個人的大腦工作記憶都不會很高,但是在這個關鍵的瓶頸地點,稍微多一點點的優勢,就能夠產生巨大的變化和影響。
比如一個題的邏輯鏈條是6步,你的工作記憶局限讓你只算到第5步就崩潰了,而一個聰明人,他只比你強20%而已,也就是剛好能夠算到6步,那麼表現出的結果就是,他和你有100%的差距——做出來和沒做出來。
如果是局限在中學教育階段的話,根據我的經驗,一般的題目(數學壓軸題之類的)邏輯鏈條就是控制在5-6步以內。
2 基礎知識量
除去本工作記憶本身有一定的差別外,還可以想辦法通過知識量的擴展節約對於工作記憶的使用。
還是上面的那道題,對於一個學霸來說,可能結論D根本就不是一個需要推導的結論,是他早就已經知道的某條課本外的定理。那麼,他需要推導的就只有兩步了:(D+E)—F—G。
基礎知識量,跟教育環境、學習習慣、學習刻苦程度等都相關。一個學霸,由於他的基礎很好,所以他學新東西的時候往往就輕鬆,這種輕鬆有時候被誤認為是天賦,實際上是基本功紮實而已。
反過來想,也會有一些本來很聰明的天才,由於基礎薄弱,普通人學新知識只需要推導2步,而他由於欠了舊賬,需要新老知識一起推導,一共要8步。他是一個能夠本能的推導6步的天才少年,但是他的思維鏈條還是崩潰了。於是大家說:「哎呀,這都學不會,他好笨啊。」
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比如小學加法沒學好的,到了學乘法的時候就跟不上;初中等式和函數沒學好的,高中的複雜函數變化就完全聽不懂了——他們在聽課的時候需要比一般人需要多推幾步,但是達不到,於是鏈條崩潰了。
這個狀況是當前中國教育的一個很大痛點。我手下管的一個教育類公眾號,發的諸如《為什麼小學3年級是整個小學階段的分水嶺?》
、 《小學的優秀學生,為什麼到了初二會梯次掉隊?》之類的文章,往往都是10萬+的流量,可見痛點。
基礎知識量和上面的先天因素(工作記憶的差別)是相互影響的。幼兒時候,你的先天因素好那麼一點點,讓你的信息量有了+1%的微弱優勢。你的老師很高興,父母很高興,額外教了你一些新東西、買了一些新書,你自己很高興,額外的多學了一點東西,於是優勢+3%。到了小學,+20%;初中,+50%;高中+100-200%。如此自帶加速度的無限循環,最終會形成10倍、100倍的巨大差距。
我在好幾個問題的答案下,強調要主題閱讀,上面的道理就是其中一個依據。也許你不是天才,不能靠先天因素自發的形成那一開始的1%優勢,但是你完全可以靠有意識的刻意積累形成初始階段的優勢。
學習是一件自帶加速度的事情。
三、較少的心智干擾
思維是受到心智和情緒影響的。
人的大腦除了能針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思維以外,還會產生大量的雜念、情緒,這些雜念和情緒會對我們的思維過程造成嚴重的干擾。
依然以上面「A—B—C—D,然後(D+E)—F—G」的題目為例。你把這道題擺在初中生面前,當做選修作業。
- 學霸的心智反饋可能是:一個高難度的選修題——如果做出來了同學們就會覺得我很牛逼——我要裝逼——我要使勁嘗試做題。
- 學渣的心智反饋可能是:一個高難度的選修題——如果花很長時間還做不出來我就是傻逼——我不要當傻逼——我乾脆連嘗試都不要嘗試一下
實際上,即便做不出來,只要你嘗試了,就會有一定收穫,至少在老師講解的時候,你更容易聽懂,至少你主動的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然而,學渣就是連嘗試都不要嘗試一下。
問題在於,為什麼學霸的本能大腦反應是「我要裝逼」,而學渣的本能反應是「我怕別人罵我傻逼」呢?這個本能反應決定了他們後續的投入和收穫,這個本能反應是哪裡來的?
也許,學渣當年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嘗試做一道新的題目,做錯了,而鄰居家的小朋友做對了,父母覺得丟臉,於是嚴厲的臭罵了一句:「笨蛋!這麼簡單都不會?」他就此留下了一點點陰影。他傷心了一小會兒,然後情緒平靜了,沒有人注意到這個陰影還存在內心當中。
然而這個陰影在後續的多年裡,讓他在每一次決定要不要嘗試新東西的時候,都往逃避的方向更偏離一些。隨後,這個初始階段的逃避心態,造成了初始階段的知識量變化,然後按照之前所說的路徑無限演化,越來越落後,越來越逃避,接著繼續落後繼續逃避,最終變成了多年以後的天差地別。
看起來聰明的人,往往這種雜碎的心智干擾更少一些。他們更容易進行純粹的智力活動,將大腦的核心精力放在純粹問題解決上,而不會在恐懼、焦慮、煩躁等情緒上消耗自己的心智。
不論是實際做事表現結果,還是純粹的智力測試,都是高素質家庭的孩子顯得更聰明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們的孩子接收的心智干擾更少,需要分散精力的雜念更少。
偶爾,會有這樣一種天才少年,他的家境很差,心智中的干擾很多,但是他本人確實是非常聰明,智商奇高。這種情況下,他往往是具有短期的調控能力,在他大腦運作的瞬間,能夠把其他雜念暫時性的壓制住,集中腦力進行思考。這些被壓制的雜念和負面心智情緒,並不會消失,只是換個其他時間來表現和釋放出來。最終,這樣的天才少年,往往短期表現驚艷,而在漫長的人生中則可能會碌碌無為,或在某個節點上突然顛覆墜落下來。
舉例:電影《心靈捕手》中的超級數學天才,以及我們身邊的大量現實案例。
上圖為電影《心靈捕手》
以上三點,即是聰明人的標準版。
做一個中期總結,聰明人的標準版三件套中:
- l 結構化思維最易訓練,參考書籍《金字塔原理》和思維導圖工具。
- l 邏輯鏈條長度中,基礎知識量可以訓練,工作記憶無法訓練,但是可以通過可視化思維的方法進行間接彌補(上面的思維導圖就是其中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是我的一個研究方向,篇幅龐大,這裡暫時不詳細展開了。
- l 較少的心智干擾訓練難度稍高,但只要你意識覺察到了它,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改善。方法包括但不限於心理治療、健身、練武、打坐禪定、思維訓練等。
-------------------楚河漢界-------------------上篇·完-------------------------------------------
下篇:聰明人的拓展包
除去那些常見的聰明標準版以外,世上還存在著各種奇葩天才,他們的聰明或是令人震撼無法模仿,或是思路奇特角度刁鑽。觀看學習這些天才級的聰明人,往往對我們有巨大的啟發作用,最不濟也可以觀賞感嘆一下。
拓展包和標準版的區別,我主要以常見性和難度為分界線。那些比較罕見的、難以訓練的、思路刁鑽難以想到的,列入拓展包。
我目前已經收集到的拓展卡片主要包括:
四、從圖片式記憶到圖像式思考
五、直覺思維
六、多元思維技巧
四、從圖片式記憶到圖像式思考
不少人都知道,圖片記憶比抽象的文字、語音記憶更牢固和快速。那些經過圖片式記憶訓練的人,可以背誦1000+位的圓周率,1分鐘記下一副亂序的撲克牌,一周背下一本書等。
要應付考試的高中生、考研的大學生,有沒有一點羨慕?
當然也有人會說,這看起來很厲害,不過脫離了應試以後,似乎也沒什麼卵用?
其實,也不要太小看這種能力,一旦把這種能力略作升級,就立刻有用了。那就是,從圖片式記憶,進化到圖像式思考。
關於圖像式思維,最著名的可能是愛因斯坦對他自己的思維過程的描述:「……我思考問題時不是語音思考,而是用一幅幅能動的跳躍的圖像來思考……」還有不少偉大的科學家都具有形象化、圖像式思考的能力。
事實上,基本每個人都具備一定的圖像式思考的能力,然而,這個能力的強弱程度是有巨大差別的。絕大多數人圖像式思考的能力都非常非常的弱,所以在上篇的聰明人標準版里,我提到可以用外在可視化思維工具去適當彌補人類大腦的內存不足,這就是一種外部的低級圖像式化思維工具。
然而,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的大腦部分的突破了這個限制,他們的圖像式思考能力極強。這就相當於,我們的內存是64k、128k,而他們的內存是4G、8G。
想想這是什麼差距?
如果還覺得缺一些直觀的感覺,那麼就舉一個最極端的例子。圖像式思考的最極端例子是什麼?你猜對了,就是他——
尼古拉·特斯拉
他是一個人,不是一輛車。然而,如果說我們的大腦運轉速度像特斯拉這個人走路一樣,那麼特斯拉這個人的大腦運轉速度就像特斯拉車一樣。
關於特斯拉,有很多的傳言,或真或假,然而,他是一個人類史上值得銘記的超級天才,這是絕對無須懷疑的。不論通古斯大爆炸、無限能源、地球作為導體輸電等超級奇葩事情是否真實發生過,他的神一樣的圖像式思考能力都已經足夠令人讚歎了。
在特斯拉的傳記中提到,他的很多發明設計都是幾乎不打草稿,或者很少打草稿的,所有圖紙都在大腦中完成——這是什麼水平?
而且他做科學實驗的速度極快,跟一般科學家完全不一樣。科學實驗,大家都知道,反覆試錯反覆改進,就連發明一個小小的電燈泡都是幾千遍的試錯,複雜機器就更不用說了。然而特斯拉的很多實驗過程都是在大腦中完成的,實際真實操作過程極少。
在那個沒法用大型計算機模擬的年代,大家都在手工畫圖、手工計算,特斯拉的腦子裡自帶一台銀河計算機,這是一種怎樣的碾壓優勢?
這樣巨大的優勢,讓特斯拉一生的發明創造數量極大,據傳有幾千項,實際沒那麼多,但是毛估幾百個還是有的,而且,不是撓痒痒的小發明,多是交流電、無線電控制技術、特斯拉線圈這樣的精彩傑作。另外,與愛迪生那種團隊作品自己署名不同,特斯拉是個窮B,沒有團隊,基本所有發明都是自己完成的(頂多帶幾個助手)。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特斯拉的傳記,野史更精彩。雖然野史多不可信,但是特斯拉死後他的所有科研資料確實被政府沒收了,無法考證,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反正我的態度是,對於特斯拉這樣的天才,很多事情,寧可信其有吧。
另外一個典型的圖像式思考的例子,是他——
沒錯,謝耳朵,一位超級天才物理學家,智商高得不可測量。
雖然是個假人……但是編劇對這種天才的特質把握還是很準確的。謝耳朵具有高清的圖片式記憶,同時具有對應強度的圖像式思維。他不僅記得生命中所有的瑣碎事情——多年前某一天的天氣、把他追著上樹的公雞的顏色;而且經常在大腦內部做演算和思考,具有強烈的內視覺。
除去這些超級天才外,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有較高几率出現這種能力——自閉症患者。電影《雨人》就比較詳細的介紹了一個自閉症患者的特點。著名的雨人們表現出各種超強能力,諸如,徒手開3次方根號,5位數與6位數相乘,10分鐘背下來一本書之類的……
雖然沒人知道他們的大腦實際上是怎麼運作的,不過一般認為,他們是在進行圖像式記憶和思考,所以效率驚人。
不過雨人們的能力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他們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和交流,即便能力驚人也無法做出真正的成就。我們需要的是,既有圖像式思考能力,又精神正常的人。
現實生活中,這種人並不多見,不過也不是沒有,比如,我們知乎上就有至少一位——
Lonely Planet
在他的第一個答案世界上真的存在記憶宮殿嗎?常人能掌握嗎? - Lonely Planet 的回答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就是一位具有較強程度圖片式記憶的人。
至於強到什麼程度了,我不知道,我和他並不相識,他的答案中介紹的並不特別詳細。我不知道,他是停留在圖片式記憶的階段,還是進化到了強大的圖像式思考的階段;我也不知道,他的測試智商有多少;我還好奇,他有沒有其他隱藏的能力(具有強烈的圖像式思考能力的人,往往還伴隨著其他的特殊能力)。
讓我們一起來@Lonely Planet,請大神來分享一下。
我第一次了解到圖像式思考能力的時候,大為驚嘆,想盡方法搜集了一些訓練手段,幾經嘗試,最終還是失敗了,我感覺應該不是訓練手段的問題,而是當時本人狀態和訓練時間的問題。這也是我的一個未泯滅的心愿,希望未來的某個時候,我能夠空閑下來,把這個未完成的計劃繼續下去。
五、不可捉摸的直覺思考
直覺思考,又稱靈感、頓悟,是一個玄而又玄不可捉摸的東西。它威力無窮,秒殺大多數思考方式;它不可捉摸,(幾乎)無法複製學習。
其實,很多偉大事物的開創,都與直覺思考有關。
今天我們已經熟知的等差數列求和,1+2+3+……+100=5050,有了具體的公式可以套用了,但是,高斯當年是怎麼把這個公式想出來的?他當年發明公式的時候還是個小屁孩兒呢!他的數學基本功肯定不會太好,他的經驗積累肯定不多,他也肯定沒有百度或者Google……但是他就是這麼想出來了。
另一個例子是印度史上最強的數學家之一——拉馬努金。作為一位數學家,在最需要嚴格推導的數學領域,拉馬努金喜歡以直覺猜想公式,不愛作證明……
就這種嚴謹程度,你也配叫數學家?!
然而他的猜想,事後基本上都被證明是正確的……好吧,我還是不評論了……
上文提到的尼古拉特斯拉,那個超強的圖像式思考能力者,也是一個直覺思考者。實際上,圖像式思考的能力和直覺思考的能力經常同步出現。
然而在直覺思考的領域,即便特斯拉這樣的超級天才,也算不上最極端的案例。我所聽說過的最極端的案例(保證真實,不是謠言)是這個:
一個尼泊爾的和尚,修為高深,一輩子在原始的尼泊爾深山裡修行打坐。他從未離開過這個山村,從未看見過外面的世界。尼泊爾不是個現代化國家,在和尚的山村裡,從未出現過任何科技產品——電腦、手機、汽車、飛機,全都沒有。
由於他的修為很高,慢慢傳出了名聲,就有外人請他出去講課,他答應了。一個司機開車很長時間到他的山村裡去接他,然後開向城市。半路上,很不幸的,汽車出故障拋錨了。司機拿出後備箱的工具,掀開車前蓋,開始檢修汽車。這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然而很長時間過去了,老司機無法找到問題出在哪裡。即便他帶著全套工具,他也無法修復故障。
和尚於是從汽車裡走了出來,盯著汽車前部那一堆複雜的機械零件。他這輩子從來沒有見過汽車,更不要說了解什麼機械工程學了。然而,他盯著這堆機械看了一會兒,然後指著其中一個零件對焦頭爛額的司機說:「這個零件好像壞了,你拆開來檢查看看。」
司機心裡覺得好笑,你連車都沒見過,還指導我修車?但是對方是大師,是別人請出去講課的,還是要表示一下尊重,於是拆開那個部件,居然真的是這裡出了問題!!
沒人知道他是怎麼知道的。
這就是我見過最極端的直覺思維。
其實我也不知道寫這一節直覺思維有什麼意義,因為直覺思維沒人知道怎麼練,還處於神秘地帶。宗教界(佛教、道教、印度教等都有)似乎有一些特殊的隱秘訓練方法,我雖有了解,但鑒於我上一次訓練嘗試失敗了(是的,上一次訓練圖像式思考的能力就是引用的一些宗教領域的方法),所以暫時不多提了。等哪一天我神功練成了再說吧。
希望是十年之內。
六、多元思維模型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xxx,而大名鼎鼎的巴菲特背後,就是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最著名的,則是他的多元思維模型。
查理芒格認為,每個學科都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這個世界,都是一個摸象的瞎子。要對世界有真實的了解,就必須掌握多個學科的核心思維方式……
不過對於凡人來說,學一個專業就是4年,還只是粗淺了解,你要掌握多個學科的核心思維方式,還沒畢業就老死了吧?
然而查理芒格這種天才級選手,自學能力超強,速度極快。在他的傳記中提到,他掌握了幾十個學科的至少100種思維方式。
多元思維的方式,並不是很難想到。即便沒有查理芒格提出來,也有很多比較聰明的人能夠感覺到這種學科跨界的威力。然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是想想而已,要同時掌握那麼多學科,實在是太難了。
不過,還真就有一些有野心的人,不僅認為這種思維方式是可行的,而且決定要大批量實行。美國哈佛大學的前校長、美國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前沃頓商學院院長帕特里克·哈克等人,一起籌辦了一所創新型大學——密涅瓦大學。這個大學號稱是用來顛覆哈佛、引領高等精英教育的進化方向的。
這個學校的核心教學理念,就是類似於多元思維模型的一套系統。挑選最聰明的學生,提前自學各種基礎課程——微觀經濟學、微積分、線性代數等。到校後大一、大二學生集中學習100種(也有說是40種、80種的)思維方式,然後用這些思維方式去指導學習後續的課程和社會實踐,據說天下無敵所向披靡。
目前成立不久,第一批學生尚未畢業,成果未知。另外,這個學校的課程是全部保密的,沒法具體探究,不知道是否完全等於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不過可以明確的是,頂級精英教育的發展方向,確實是在朝著更重視思維能力的方向演化。
下篇·聰明人的拓展包 小結:
- 從圖片式記憶到圖像式思維——極難訓練
- 不可捉摸的直覺思維——無法訓練
- 多元思維模型——極難訓練
這是個非常有意義的話題,如果有其他知友了解一些聰明人/天才的
基本版 或者 拓展包,歡迎補充,我們一起收集卡片~
另外一些與思維相關的答案,也很有參考價值:
葉修:如何訓練思維的深度和縝密度?
葉修: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葉修:什麼是「富人思維」?
葉修: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葉修: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這篇萬字文,寫了好幾天,打磨了數次,真是太消耗心血了。
另外,我建了幾個qq群——
高中學習策略1群:227317784(已滿)
高中學習策略2群:584112520(少量剩餘)
高中學習策略3群:450202666(已滿)
高中學習策略4群:488627941(新開)
學習的策略1群:519061329(已滿)
學習的策略2群:284211560(已滿)
學習的策略3群:297212562(已滿)
學習的策略4群:640614054(已滿)
高中生加專門的高中學習策略群,大學生和職場人士加學習的策略1群。
入群密碼為:葉修。(入群修改id,格式為:省份+職業(學生標註年級)+姓名。 如:浙江+高一+李明)
群里討論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問題。有興趣的學生和職場人士歡迎加入交流。
---------------------------------------------------------------------------------------------------
其他學習提升:
如何獲得更有效的閱讀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 - 葉修的回答普通人如何通過訓練大幅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 - 葉修的回答為什麼很多書看完了之後,回到生活中,還是該怎樣就怎樣? - 葉修的回答常用的思考方法,除了二八原則,SMART原則,5W2H原則,SWOT,6頂思考帽,框格效應,心理賬戶,沉沒成本,條件導向和目標倒推,還有哪些?以及你會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 葉修的回答
-------------------------------------------------------------------------------------------
知乎正在對我進行流量限制(意思是,大部分粉絲看不到我發的文章)。。逼得我轉移陣地進入微信公眾號:學習策略師(搜索ID:xuexicelueshi)
以後文章將主要發在公眾號上。
歡迎搜索關注我的公眾號mengge47,或者掃碼添加。更多有趣有料的文字會首發在公眾號里。點這裡進入公眾號二維碼關注
因為我從小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我一直覺得我是很聰明的人;然而小學一次經歷,我被一個同學給懟了一下,二十年了竟然還記憶猶新,一定是我受到成噸傷害還沒釋懷。
這種事情一定也發生過在你的午間休息。大概是我們的班花也兼任班長(並且故事很俗套,我真的喜歡班花)發起了一個比賽,誰能摺紙飛得更遠誰贏。
沒什麼獎品,但是對不起這個比賽我要贏,從小就知道男人面子很重要。這能難得倒我?雖然那時候還不懂空氣動力學原理,以前隨著直覺的實驗和調試我早已熟諳怎麼折高級紙飛機的,輕鬆從大教室後門飛到前排,掀起迷妹們的歡呼。
其他男生就不行啦,都是下面這種初級折法,個別的也只會升級成蛤蟆式飛機續航+1秒,稍微增加一點射程。
高下立判,我就等班花班長誇我了,結果一個愣頭青殺了出來。大概如下圖——
Duang的一下直接從教室後門砸到黑板上了......我大吼哥們你這是作弊吧,這不是飛機這是導彈啊。突然我看到女神眼中對他閃出的崇拜之情不亞於第一次聽到「哥倫布立雞蛋的故事」,是啊~把紙折成這種形狀確實飛得更遠啊。
我沒有再繼續爭論,我知道——我輸了。
真正的聰明人,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往往不是傳統方案裡面最優的那個,而是思維方式完全突破維度,在可執行框架下達到顛覆一切、耳目一新、技驚四座的手法。他是可以讓一般的聰明人都拍大腿的,而我們的差別在於像莫比烏斯環上一直往前爬的螞蟻一樣,意識無法突破2維到3維。
----------後記----------
後來升學我們都和班花沒有交集了,我卻跟他成了很好的朋友,聰明人之間的交往更讓人舒服,話語有分寸也從來不會提令對方尷尬的請求,唯一重要的就是兩人胸懷一定要寬廣,不能因為對方的某些長處而嫉妒,兩人當做一個共同體,將來一起發達。
我們沒有搞基,他卻去美國最好的男校讀gao書ji了,再後來說好一起上哈佛,結果你竟上耶魯。
呵呵,這次我他喵的又輸了,我哈佛MBA申請被拒。
如今他也要博士畢業了,我問你現在數據挖掘和AI學的這麼好,有打算創業嗎?他說我不打算創業賺錢,因為每年留學申請輔導把20多人送進藤校也掙的不少了,我想加入頂級科技公司去跟其他geek們做一些推進人類進步的東西,這些我自己一個人完不成,必須在team里。這是我又一次覺得他聰明吧,突破了俗套—
與趁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動不動就創shi業的大學生們不一樣。自己創業也許能掙更多錢,但是整個技術積澱以及協作這塊都跟大平台差很遠,如果是想多留下點載入史冊的東西還真得去聰明人扎堆的地方呢,一個人再牛跟時間賽跑也不夠,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除了個人奮鬥,也要考慮歷史進程?水可載舟,人在大船上走的更遠。與其親手打造一個帝國,不如加入一個帝國發揮自己。
(這個同學就在知乎,希望你看到後不準驕傲)
歡迎搜索關注我的公眾號mengge47,或者掃碼添加。更多有趣有料的文字會首發在公眾號里。點這裡進入公眾號二維碼關注
區別就在於,聰明的人在他們的腦海中有一個更科學、精密、高效的「抽象地圖」,這個地圖裡面存儲的不是地標、邊界、線路,而是概念、知識、事實和程序。他們跟普通人的最大區別就是——既拿著一張信息又多又全的好地圖,又特別會從這些地圖中高效提取與組合信息。
從題主有限的表述裡面,我想先針對我下面的的答案里提到的「聰明」進行一下界定:
- 評價「聰明」與否的標準並不完全依靠智商,而是看其能否比較高效準確地解決自己所面對的獨特難題。
- 「聰明」的人不是在生活中每一個方面都聰明,我更願意將他們看做某個或某些領域的「專家」。
- 這裡不探討遺傳因素。
下面,我們先來體會一下兩者的區別。
一列火車在穿過一座橫跨山谷的大橋時,火車上的一個旅客從窗口丟下一塊石頭,請問,這塊石頭的落點會在哪裡?
本實驗於1984年,由McCloskey與Kaiser對大學生被試加以測試。
正確答案是——呈拋物線墜落,除了重力外,石頭同時還有與火車同向的初始速度需要考慮。
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石頭會垂直下落,事實上我在看書看到這個實驗的過程中,也是這麼想的——太不聰明了。
- 識別問題相關信息:高中時,有一次數學考試的一道幾何題,很多平時的數學優等生都做錯了。原因出人意料的簡單——題干里給出的一個看上去很重要的信息,其實根本就跟解這道題沒關係。不少平日里仔細謹慎的生拉硬扯的在自己的解題過程中使用了這一條件,反而導致做錯了題。考試題里,一般沒廢話,但是實踐生活中的很多難題,同時又複雜又簡單,聰明人可以更好的提取當前問題情境內,與問題真正相關的信息。
- 語義理解:例如,我老婆罵我:「你難道不知道自己竟然一點都沒有不殘酷不無情不無理取鬧嗎!?」如果我能神速反應過來應該合理應對,那我是聰明人。聰明人對很多情境下的話語有一種類似「撅起屁股就知道拉什麼屎」的瞬間直覺,進而頓悟解決方案。給我看源代碼不如殺了我痛快,如果讓 @趙世奇做,情況應該會好很多,因為在這方面,他是專家,我不是。
- 整體表徵:聽明白一句話未必就看透了整個問題,很多情況下,不是窺一斑而知全豹的。聰明人會調動更多「心理地圖」中的內容來合理解決問題。比如雞兔同籠問題,你是可以靠二元一次方程一類的基礎數學知識使勁兒算出來的,但是有更聰明的解法:雞和兔共15隻,共有40隻腳,雞和兔各幾隻?假設雞和兔都訓練有素,吹一聲哨,抬起一隻腳,40-15=25。再吹哨,又抬起一隻腳,25-15=10,這時雞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還兩隻腳立著。所以,兔子有10÷2=5隻,雞有15-5=10隻。
- 問題歸類:就像在世界地圖裡面找「北京」,你需要先找到「中國」的大概位置。在心理地圖裡面,找「產前抑鬱症」相關的問題,聰明人不會第一反應就把知識體系和上面提到的整體表徵直接定位到「氣象學」去,相應的,他們會直接定位到「心理學」,甚至能直接精確定位到「臨床心理學」,進而增加解決問題的效率。這就是考驗你頭腦里心理地圖的信息量、精度、自己對自己的心理地圖理解程度的時候了。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學生看了題目的前幾個字就能意識到這道題是要考「重力加速度」這一概念,進而在讀題解題的過程中刻意地關注與重力加速度有關的信息,甚至主動地間接尋找缺失信息。同時,還有一些學生直到讀完了全題,才激活了相關的心理地圖。不過在這一點上,還有兩點需要額外講:一是問題歸類訓練有助於成績提升。1995年,我母校西南大學的張慶林老師的研究證明,在把36道簡單數學題(加減乘除)做完後並加以分類的一組學生,比單獨做完這些題目的學生最終在類似數學題的測驗中成績要好。二是過度自信可能導致問題歸類失敗,比如你女朋友找你說XX買了個新包包成天炫耀,你錯誤地把問題歸類成「需要共情」,於是和女友同噴XX,其實可能是女友自己也想要個新包——是「想當然」讓問題歸類錯誤,到了應該提升心理地圖精度的時候了。
- 類比思維:這有點兒像人們通過蝙蝠研究出了聲吶。聰明人是擅長通過案例類比來解決問題的人。Gick和Holyoak在1983年的研究發現,給被試提供兩個類似的問題情境,比只給被試提供一個情境,更有助於被試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
- 心理地圖的信息量:我媽表揚過我的一個遠房叔叔:「XX真是聰明,麻將打得那麼好。」我的小學老師也表揚過我的一位同學:「XX真是聰明,象棋比一般大人下得好得多。」甚至在火車上,下鋪也表揚了對面兒的哥們:「兄弟你真聰明,沒見過鬥地主比你打的好的。」1973年,Simon和Chase對象棋大師和象棋新手進行了專門的科研——象棋大師可以很快回憶5萬個不同的典型象棋定勢,這裡面每一個,他們靠幾秒就能回憶出每一個棋子的位置,和可能的操作走向。——我想,麻將、象棋、鬥地主應當同理。在他們腦海里,牌面、棋局如同我們腦海中所存儲的辭彙。就像我問你「香蕉」的單詞是什麼,你可以很快地說出來是「banana」而非「nababa」。所以,聰明人,都是有乾貨的——不是全靠天賦。
- 心理地圖的目錄:聰明人有一個更適合解決問題的從心理地圖內提取信息的結構。就像行政區劃圖不能很好回答你關於某個地點的海拔有多高這類問題。聰明人的信息以一種更好地方式存儲著。Chietal在他的實驗里,讓大學生和他們的教授給一些基礎物理問題進行分類,大學生的分類典型結構之一是依靠涉及的工具:用到斜面,用到木塊,用到槓桿,用到波。他們的教授的分類方法就高貴冷艷多了:能量守恆問題,坐標變換型牛頓原理問題,加速度相關的牛頓原理問題,力平衡狀況下的牛頓原理問題。您覺得,哪個更顯得「聰明」?
那麼,想變聰明哪家強?
- 創作式思維教程(Productive Thinking Programs),來自於Covington。主要給孩子用,通過偵探故事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的。
- 問題解決模式(Pattern of Problem Solving),來自Rubinstein。主要給大學生使用編製的,通過主要來自工程學和數學領域的問題,依靠10周時間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 CoRT(Cognitive Research Trust),來自De Bono。主要面對學生可能在校外碰到的具體問題情境。
- 思維工具強化教程(Instrumental Enrichment),來自以色列的Feuerstein,是目前最廣為人知且研究廣泛的思維技能課程,主要面向有一定認知或情緒障礙的青少年。
普通人同所謂「聰明人」之間的差距,在我看來,大抵如是了。
再次強調,這裡的「聰明人」真的不是已經混到出人頭地的成功人士,而是指在特定領域有超過一般人解決問題能力的相關專家。
沒什麼特別的, 只是掌握了一些方法, 而且大部分方法是可以學會的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這樣除了少數真正的天才外,大部分看上去很聰明的人,其實並不是腦子轉速比普通人快很多。而是他們在學習工作的過程中,養成了一個高效的思維方式,使得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比一般人強很多。
在我看來,與其說他們是聰明人,不如說他們是專家、高手更為貼切。畢竟,聰明這個詞,總是給人一種「這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的感覺。
而專家高手,則是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
所以,本文主要就說說專家和新手,遇到問題的思維方式差別在哪裡。
國外的學者們就這個問題做過不少的研究,做了許多的實驗,來尋找專家和新手在思維方式上的不同,並有了許多發現
第一個區別在於,面對同樣的問題,專家獲取的信息不一樣
研究同一個問題時,專家能夠從問題中發現的信息的數量和質量,都要大於普通人。很多信息,在普通人看來雜亂無章,毫無意義,但是在專家眼中,卻能敏銳的察覺到這些信息之間的聯繫,以及它們所代表的含義。
有學者曾經對國際象棋大師和優秀新手進行研究,然後發現專家對於棋盤布局的記憶模式,和新手不同。專家會把整個盤面拆分成一系列的組塊,每個組塊中包含若干棋子,專家會認為這幾個看似無關的棋子,存在邏輯上的聯繫。所以他們通過記憶棋盤上的這一個個組塊,就能夠輕鬆的回憶起整個盤面。而新手的大腦中沒有這樣的組塊記憶,在他們眼中這些組塊,只是雜亂毫無規律的幾個棋子。
類似的現象也存在於其他領域中,比如電路高手,觀看幾秒鐘就可以記住和復現複雜的電路圖;編程高手能夠快速從一堆複雜的代碼中,找出裡面的主要模塊和邏輯;資深教師,可以從課堂上學生蛛絲馬跡的行為中,發現學生所處的狀態。
專家可以識別出新手沒有注意到的特徵和模式,以至於面對同樣的情況,專家和新手所注意到的信息差距極大,這也就導致了,後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雙方決策上的差距。這有點類似於,神探夏洛特中,福爾摩斯能夠注意到其他人注意不到的信息,並且發現這些信息之間的邏輯關係,所以他總能輕鬆破解那些懸案。
第二個區別在於,分析問題的方式不一樣
有學者曾做過一個實驗,組織專家和新手解決同樣的物理學問題。專家解決問題的模式,是圍繞問題去思考,先確定解決問題的可能路徑有哪些,用哪些物理學原理來解決,再開始嘗試計算;而新手面對問題,一上來就直接動筆開始計算解題。
從這個實驗看出,分析問題時,專家會先花更多的時間來理解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途徑以及方法,從中選出個最優的來解決問題。這就類似於黃金思維圈,先理解問題思考why,然後思考解決途徑思考how,最後選出一個具體的what來做。而新手一般不會對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一上來憑藉自己的第一感覺,直接開始解決問題,遇到阻礙進行不下去了,才會開始思考其他的解決途徑。
這樣也就造成了,專家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要比新手深刻的多,解決問題的有效性也大大的高於新手。
第三個區別在於,組織知識的模式不一樣
在上述的物理學解題實驗中,專家在歸類問題時和新手所用的模式也不同。
專家根據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問題進行歸類,比如使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的問題歸一類,動量守恆定律解決的問題歸一類。這些問題可能表面上看著不一樣,有的是斜面問題,有的是平面運動問題,但是只要是用一個方法解決的,專家們就會歸入同一類。而新手根據問題的表面特徵對問題歸類,比如所有的斜面問題為一類,所有平面運動問題為另一類,但是每一類問題中,又有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法,就顯得有些雜亂。
專家之所以使用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歸類,一是為了能夠更有條理的儲存和管理知識,二是為了將來遇到其他問題,能夠更高效調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個模式,知乎的其他大V也有提過。通過總結一個大類下所有的解題模式,並且和具體的問題產生關聯,以後遇到新的問題時,就可以快速的檢索所有的解題模式,來高效的選出最佳方法。
第四個區別在於,專家熟練提取和具體任務相關的知識
新手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需要在腦中把所有的知識都檢索一遍,來找出可能用來解決此問題的知識。而專家,不是把所有知識都搜索一遍,而是根據具體任務,迅速的觸發調用對應的知識。
這說明,專家在知識調用上的效率要比新手高。這點是來源於他們常年累月對解決問題的大量訓練,使得他們面對問題是可以以幾乎條件反射式的速度,來調用起相應的知識。
這類似於武術高手,對於某個動作反覆訓練了上千遍,直到變成了條件發射,只要對手出招,他就能無意識的迅速做出反應。如果沒有經歷這樣的訓練,面對對手的攻擊時,還要花時間思考自己要用什麼動作來應對,多半要被揍到趴下。
以上列舉了專家相對於新手的思維模式的差別,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模式新手是否可以學會?
樂觀的消息是,這四個都可以學會。
這四個模式中,分析問題和組織知識的模式,這兩個你意識到了,就可以立即拿來用,可能一開始不那麼習慣,只要你有意識的訓練一段時間,就會成為你的習慣,讓你受益。
而信息的獲取和知識的提取,則需要建立在大量練習的基礎上,需要你花較多時間投入在這個領域中去學習,但是只要達到一定的訓練量,你也能夠get到這兩個技能。
來到貴公司工作後,反覆聽到,公司需要聰明人。我才開始重新認識這個單詞,作為天蠍座就反覆追問,到底什麼是聰明?後來通過周圍很多人的實際案例,大概理解「聰明」的含義大概是:
抓住問題本質,清晰歸類和處理。用對本質的抽象模型,解決一萬個表象問題。
我舉個例子吧。這個例子感覺比較直觀的說明了聰明人的思維方式。
有個業務問題:需要在所有用戶中找到問題用戶。
A同學:研究問題用戶的行為,一個一個篩選。然後定義了大概10個條件,認為但凡用戶有這10樣行為,就是問題用戶。後來發現,還有5樣行為也被發現是問題用戶,之前沒有考慮進去,就補充到問題用戶樣本集里。然後又發現6個行為,再加進去。每次更新,都會有不同的結論。
B同學:研究用戶行為的背後邏輯,發現主要用戶是發生在x和Y場景下的,就是問題用戶。濃縮為3個條件,以後所有行為都根據這個來進行篩選。
C同學:研究用戶行為。發現現有的研究基礎不對。現在的研究基礎是針對行為,而不是針對用戶的特徵。所以花了些時間,重構了研究的基礎,從行為為基本單元,變成以人為基本單元。然後重新研究這些人的特徵,接著定義了具備Z特徵的就是問題用戶。在解決了問題用戶集的同時,也發現了其他的用戶群體,他們可能不是健康用戶,也不是問題用戶,而是一些可能會演變為問題用戶的人,建立群組的關係演變邏輯,補充在Z特徵中。
從解決業務的效果來看,C&>B&>A。從實施的過程觀察來看,A永遠想不到用B或者C的方式來解決,B也想不到C。C上來就想到很多本質問題,且可以解決問題外圍的問題。這大概就是聰明的思考~
以上~
以前寫過一個「如何成為一個聰明人」的回答。現在來看,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不過核心思想是不變的:
聰明,實質就是識別、分析、提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它是一種可以通過鍛煉習得的技能。
聰明人的思維,跟普通人會有什麼區別呢?
大概有這些:
- 面對同一個事件,普通人看到表象,聰明人看到規律。
- 面對同一個問題,普通人想到兩三種解決方法,聰明人能想到十幾種,並且能迅速找出最優的方法。
- 面對同一個行動,聰明人會考慮到各種可能性,並且在不同的可能性下都能作出應對。而普通人大多順其自然,且容易茫然失措。
這些東西,是靠天賦,或者個人獨特的秉性么?不是的。它們其實是可習得的技能。
為什麼聰明人看一個事件能比普通人看得更深些?
無非是因為:他對於這個事件,掌握的資訊比普通人更多;經歷過的經驗更多;並且在足夠多的客觀資訊和主觀感受上面,加了一些總結歸納而已。
為什麼聰明人想到的解決方法可以比普通人更多?
無非是因為:他考慮過類似的問題,也了解過這些不同的方法,甚至對比過他們的優劣點。這樣,一旦問題發生時,他就可以迅速作出反應。
為什麼聰明人能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及應對的方式?
無非是因為:他經歷過足夠多的思考,將思考變成一種積累和習慣。
比如,我有一位朋友(我有一個朋友系列),他的文章,總是會令你覺得無可挑剔,甚至想找毛病都找不出來,無論你想到什麼,他已經在文章裡面替你回答了。
是他天生比較聰明么?未必。他跟我說過,他在寫作時,每寫一句話,都會反問自己一句:
「為什麼非要是這樣?這樣行不行呢?這樣呢?」
也就是說,他每闡述一個觀點,甚至每用一個詞,都會站在讀者的角度對自己挑刺,然後,再根據挑刺的內容,逐步將文章完善。這樣,你能夠想到的問題,他已經事先想過並解答了,自然就顯得無可挑剔了。
聰明人為什麼聰明?因為:
- 他們擁有較高的信息量。
- 他們擁有較高的信息利用率。
如果把每個人的思維,看成是由許許多多個概念相關聯組成的「圖式」。那麼,聰明人的「圖式」中,不但內容比常人更多,每個概念與其他概念的連結也更豐富,並且提取一個概念所需要的時間也更短。
比如,普通人可能有1000個概念,聰明人可能有1500個,因此他總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
普通人平均每個概念跟其他3個概念連結,聰明人可能是5個,因此他考慮到的方面更周全,更嚴密,更不容易有漏洞;
普通人平均提取一個概念需要10毫秒,聰明人可能只需5毫秒,因此在相同的時間內(以及相同的工作記憶內),聰明人進行提取-加工的概念數量,遠遠比普通人要多,亦即他的思維速度更快,思維深度更深。
要達到這一點,就得回到信息量和利用率上面來。
為什麼聰明人能夠擁有更多的「概念」?
因為,他們接觸-吸收-儲存的信息更多。
為什麼聰明人的概念連結更豐富?為什麼聰明人提取的速度更快?
因為,他們刻意鍛煉過「提取」。一個概念,你「提取」的次數越多,你透過它能聯想到的東西也就越多,同時,你「提取」它的速度也就越快。
打一個比方:常人的思維,是圓柱體狀,概念雜亂無章地漂浮在裡面,越往上,越容易被提取,而沉澱在底部的概念,要麼被遺忘,要麼得不到利用。而聰明人的思維,是倒立的圓錐狀,一方面,沉澱在底部的概念更少;另一方面,對於底部的概念,在頂部都有相對應的「鉤子」,就好比做了索引,可以通過一些方式輕易提取到。
接下來,我們終於要觸及這個問題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生活中,每個人接觸到的信息量,基本相差不大,為什麼聰明人儲存的信息量會更多?
這是因為,信息從接觸到儲存,需要一個編碼-記憶的過程。這個過程,我稱為「內化」。
舉個例子。
有一種方法,叫做記憶宮殿,說的是:將你熟悉的空間編碼,記錄每一個位置,然後將想記住的事物放在各個位置上,這樣,就通過熟悉的空間環境和路線,為這些沒有關聯的事物建立了聯繫,方便記憶。
(不過對於像我這樣的路痴大概用處不大吧)
這種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將接觸到的新信息,通過跟舊的、熟悉的信息建立聯繫,將它們「安裝」進你的「圖式」裡面。建立的聯繫越豐富,越牢固,它就越不容易忘掉。
這就是聰明人的思維方式之一:
對於一切新事物,不滿足於「知道」,而是會去深入思考。
思考得越深入,與這個新概念的連結就越多、越牢固,它就越能在你的思維里紮根。
同時,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提取」的過程。提取得越多的概念,會被大腦安排更高的優先順序,更容易被提取。對一個概念的思考,會同時提升它自身,以及與其相關聯的概念的「優先順序」。也就同時提高了這部分概念的利用率。
這是對於新概念的思維方式,對於舊概念其實也是如此。
比如,給你一個方案的模板,再給你需求,一般人可能就會按照模板把內容填上去。
但聰明人可能會想,這個模板為什麼要這樣設置?它的結構是否合理?它是否是最符合這個需求的模式?等等。
這是聰明人的思維方式之二:
一般人會在框架內考慮問題,聰明人會先考慮「框架」。
對於一個觀點,一般人可能會考慮:這個觀點對不對,它的論證是否有力,等等。
聰明人可能會先考慮:這個觀點是誰提出來的?為什麼要提出這個觀點?是否涉及立場、利益、大眾常識?是否以果推因?等等。
當你開始著手解決問題時,其實就相當於接受了問題的框架。而框架對於問題而言,相當重要,有興趣可參看這個回答:為什麼用不同的信息表達方式會造成不同的效果? - Lachel 的回答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前面也說過了,做到這一點,其實只需要積累和歸納。你見過100隻烏鴉,都是黑的,然後現在給你一隻烏鴉,問,你覺得它會是什麼顏色的?
一般人和聰明人都會覺得是黑的。沒問題吧。
但是,一般人可能就止步於此。但聰明人也許不然。
他們可能會問:烏鴉都是黑的么?有沒有可能有白的烏鴉?
然後他們通過探索,發現有一種烏鴉,叫做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噴氣式烏鴉,它是白色的。
於是他們繼續發問:為什麼那麼多隻烏鴉都是黑色的,只有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噴氣式烏鴉是白色的?
然後他們通過探索,發現原因是:1)棲息地;2)進化;3)食物結構……
最後,他們又發現了一個事實:實際上,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噴氣式烏鴉比一般的烏鴉要多得多得多,世界上99%的烏鴉都是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噴氣式烏鴉,之前的100隻黑烏鴉,只是別有用心的出題者拿出來迷惑你的而已。
這就是第三點:
聰明人不滿足於解決問題,他們喜歡通過「發問」,從問題背後總結出一般規律和模式。
大概就是這樣。
接下去就是一些技術性的問題,比如,如何整理和組織信息,如何管理知識,如何內化……有空的話再更新吧。
畢竟,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比較重要。大部分答案分析聰明人的思維模式時,都陷入了一個思維盲點:他們現在高超的思考力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即聰明人之所以想法獨特是由於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的結果。
聰明人真正與常人拉開距離的原因其實通常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前形成的,對大多數人可能是童年、小學時。
我從進化論、腦科學、思維智能的角度簡單談下: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
大腦不是遵循「最優化」原則運作,而是基於「夠用即可」原則(經濟適用)。
比如,幼兒園老師教小朋友們蓋積木,大部分孩子可能很快就學會以一種「常規」的方式蓋好了。但有時老師會發現有些孩子總是要採用各種「與眾不同的策略」蓋房,結果比一般孩子多花了很久時間才蓋好。
這時老師可能會覺得這孩子估計特別「笨」。但其實恰恰相反,這些笨孩子很可能是在琢磨嘗試「更優質的策略」。
當然,你可能覺得這沒什麼,那麼,我們不妨再看大腦的另一個原則:投資原則。
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某個底層的思維模式,我們習得的時間越久,那麼基於這個思維模式之上應用的新技能就越多,那麼這個思維模式哪怕很低效,但通常我們本能的是不會想去改變它,因為對我們的其他延伸技能(甚至價值觀)衝擊太大,風險很大。
我隨便舉兩個例子說明下(可能不是百分百貼切,大家能理解即可):
比如,大家如果有在傳統世界百強大公司待過的經歷,會發覺不少公司的信息化系統,簡直破的慘不忍睹有木有,跑個小流程有時候就是一頓飯的時間。
那大家可能會問了,大公司又不缺錢,為何不更新下系統?
原因正是大公司的信息系統關聯了太多各個業務域的其他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大公司的業務基本上是7*24時都在運作的,改動底層舊系統的成本、風險太高了,因此,儘管效率低效,但不到跑不動的哪天,都只能將就著。
又比如,一個孩子,他小時候就習得一個社會技能是 「乖乖聽家長的話,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這個策略多數時候是有效的。這個策略運用的越嫻熟的孩子,他越會在這個底層思維之下延伸習得很多全新職場策略或者學習策略:
比如,學習全新的領域時,「聽老師的、專家的建議,准沒錯」;
又比如,步入企業之後,工作遇到問題時,首先應該是「聽專家的建議、聽領導的建議、看成功案例是怎麼做的」……
那麼,一旦遇到「權威失效」的領域時(比如當今互聯網商業環境),這些將「舊思維」運用的爐火純青的孩子們幾乎不可能可以獨立想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拋出本題的最終本質根源:
1.最有用的思維不是用來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而是引導我們重新構想有用的全新思維;
2.聰明的人(通常是小時候)在學習很多關鍵思維能力時,都不怎麼滿足於「普通答案」,而是會本能的琢磨「全新的、更優質的思維」。
所以啊,如果從腦科學的角度看,一個人什麼時候開始老了呢?就是當他開始發自內心的「傲慢」的時候(不再學習全新的思維模式取代我們的舊有系統),就真的老了。
當然,有些朋友可能會鬱悶,我自認為「不聰明」,但現在年紀也不小了,還有機會「變聰明」么?
幸運的是,大腦的可塑造性是非常強的,我們只需要稍微別太順著自己的「習慣」,還是能夠慢慢扭轉,逐漸習得全新高效的新思維模式,只是過程會有點「不那麼舒服」。
詳細實操方式見我的專欄文章(請忽視標題直接看正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179217
如覺得有啟發煩請點個贊鼓勵支持下唄,感謝!
我一直覺得,所謂聰明,無非就是思路清晰、腦子清爽。
讀書時,同樣一個章節,聰明的人看一遍就懂了。而很多同學學起來則非常費勁。你給他們講解的時候會發現,在你眼裡很簡單的事情,當你描述出來的時候會涉及很多概念,這些概念他們不懂或者理解有偏差,所以你要給她們解釋A,就要先糾正她們對B的認識,要糾正B,就要先解釋C……
所以我覺得,大家智商都差不多,所謂聰明的人,就是一貫以來基礎都非常紮實,他們學一個知識點,就跟在一堵紮實的牆上加一塊磚一樣簡單。而很多所謂不聰明的人,只是她們基礎差,於是學東西慢,更容易似懂非懂,於是基礎更差,造成惡性循環……
所以聰明的人,腦子裡是有一個框架或者一張網,這張網的節點涇渭分明,節點之間的聯繫也非常清晰。對他們來說,學習就是往網裡添加一個節點。而有些顯得不那麼聰明的人,她們對所有的概念都似懂非懂,腦子裡一團 mess,學東西時候,往往越學越亂,越覺得複雜。
其實複雜等於簡單加簡單,再複雜的東西都是由簡單的邏輯組成的。有時候我遇到理解不了的東西,我傾向於把所有已知的東西忘掉重頭學習過,重新梳理一邊知識點,該糾正的糾正,該補上的補上。當一切都準備就緒,剛剛的難題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在我的讀書生涯當中,我發現,似懂非懂是個非常危險的狀態,很多同學就陷入了這個陷阱。學習一個新的章節,憑他們的「聰明勁」,好像很快就懂了。而往往真正聰明的同學反而顯得比較遲鈍,其實不是遲鈍,而是腦子裡的知識網路正在構建一個新的節點和與旁節點的聯繫。一旦成功,就真的理解新知識的本質,什麼題目都難不倒了。
比如有些數學證明題,A推出B推出C推出D推出E,你說那些高分的同學怎麼就找到了這條路徑呢?有同學每一個步驟都懂,但是讓他從A到E就不知道怎麼走。看了答案,好像知道怎麼走了,就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沒懂。區別在於,聰明的同學腦子裡有網路,哪裡能到E,A出發能到哪,一步步就推出了。從此之後,腦子裡就建立了一種直覺,A和E這兩點是有通路的,可以直接連接。開篇明意,我覺得聰明人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區別在於:
普通人對事務的觀察往往停留在局部碎片化的環節上,對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關係相當模糊,因而對事務整體的觀察相當模糊和片面。
普通的思維方式極端仰仗經驗的作用,受限於邏輯和抽象思維能力的限制,不能夠從經驗中提取總結出一般性的原理,因而容易陷入經驗主義的桎梏之中,缺乏普遍的指導意義,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適用,帶有很強的局限性。
而聰明人懂得利用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把他所觀察接觸的事務分析拆解成一個個小的環節,研究各個環節之間的關係以及所有環節對整體的影響;然後利用他對環節的研究,達到自己的設想的目的。
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養成需要長期的訓練,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來源於大量的理論學習;同時,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也同樣需要經驗,需要長期的閱歷和實踐積累。但是憑藉著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作用,擁有系統工程思維方式的人往往能夠跳出經驗的桎梏,從經驗中總結出一般性的原理和原則,讓普遍性的原理原則與具體情境化的經驗相結合,真正做到舉一反三,一通百通。
通俗地說,如果把所有的事務都比喻成一台精密的機器,那麼這台機器都是由很多複雜精密的齒輪和元器件組成的,齒輪與齒輪之間,是相互帶動影響的,那一個齒輪轉動會帶動另外一個齒輪,會對整個機器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哪一個齒輪、元器件是至關重要的,哪一些是無足輕重的,哪一個元器件的損壞會導致整個機器的崩潰,應該如何修理。聰明的人憑藉學習、實踐、抽象思考、總結都能夠了解到,而普通人往往不能。
把事務看成是一個由若干環節組成的系統,通過抽象思維把它拆分開來,這是系統思維的第一步;系統工程思維的第二步,是研究這些環節的組成,了解這些環節的作用,分清楚各個環節的輕重主次,掌握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關係;系統工程的第三步,是如何對這些環節施加影響,從而使得環節的運轉朝著自己希望的目標發展。
系統工程思維的三個步,在具體的思考中都需要理論與經驗的支撐,理論功底越紮實,實踐經驗越豐富,你得出的結論也就越準確,你能夠劃分以及了解的環節就越多,環節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越深入。
舉一個運用系統工程的實例吧:
「宋朝真宗年間,皇宮失火,大片宮殿變成一片廢墟。真宗皇帝令曾經做過宰相的丁謂負責建造新皇宮。丁謂到現場一察看,發覺有三大問題最難辦。一是建房用土量大。若到郊外取土,路途太遠。二是運輸難。大批建築材料,從外地只能由水路運到汴水。若再運到皇宮建築工地,只能靠車馬了。三是大片廢墟垃圾,要運到遠處倒掉。這樣不知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和時間。」
重建皇宮就是一個典型的系統工程,負責重建工作的丁謂很快把重建工作分拆為了若干的組成環節,一是材料(土),二材料的運輸;三是垃圾處理。
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維方式,應該是先處理垃圾,再取材,最後運輸重建。這是最普遍也是經驗的做法。三個環節是彼此相扣有主次先後之分的。但是在上述三個環節之外,丁謂又加入了一個成本的環節。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維方式,進行垃圾處理、取材和運輸,成本開銷太大,並不經濟。
因而,丁謂開動腦筋了,能不能妥善地處理好上述三個環節之間的矛盾,既經濟又環保呢?
材料、運輸和垃圾處理這三個環節之間的關係一定是有先後和主次的么?它們之間的順序是必然的么?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同時處理好上述三者之間的關係,又達到經濟環保的目的?
」丁謂再三思量,最後終於想出了一舉三得的辦法。他先讓人從施工現場到汴水之間挖幾條大深溝,挖出來的土堆在兩旁,作燒磚瓦用。這樣解決了用土的問題。接著,他把汴水引入溝中,使它成為運輸的河流。等到工程結束,它將水排掉,把所有垃圾倒在溝內,重新填為平地,又成了良田。「
如果用語言來描述丁謂的思維方式可能是這樣的:第一步,把工程拆分為若干環節,其中取材、運輸、垃圾三者之間存在的矛盾和衝突,是系統中最為關鍵的環節 —— 基於成本考量對慣常思維的否定,原有的方案不足以達到自己預想的目的 —— 建立在三者基本關係和矛盾的認識之上,基於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引入新的手段方法(挖溝,引水,填坑),彌合三者之間的矛盾。
實際上,丁謂重新解構了三者之間的關係,不僅是系統工程思維方式的應用,也是創造性思維的應用。
第二個例子,平時經常會有學妹諮詢我有關情緒調整的問題。實際上,運用系統工程的思想,情緒調整的問題不單單涉及情緒,而且包括了更多的環節構成。情緒本身只是這個環節的組成部分之一。
譬如有的焦慮往往來源於拖延症,人的行動具有慣性,一旦拖延,人就更加傾向於拖延和懶惰,但是採取行動,人就更傾向於行動。在這裡,情緒調整的問題本身又與行動這個環節聯繫起來了。
譬如有的人很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受到他人的語言的干擾,對他人平常的幾句話輾轉反側,這又涉及到了思維方式的問題。
所以,情緒調整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由 」思維—情緒—行為」環節組成的系統,你必須首先運用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把情緒調整拆分為三個大的環節,通過長期的實踐觀察,積累經驗,考察思維——情緒——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然後,遇到相關的情緒難題時,試著從另外兩個方面去入手解決,把這個鏈條打造成良性的。
積極的思維方式能夠帶來良好的情緒,晴好的情緒又能帶來主動的行動,主動的行動又往往能夠給人帶來成就感和喜悅的心情,從而更加堅定和促進你積極的思維方式。這就是一個對三者之間關係的基本認知和了解。
第三個例子,是考研和做讀書筆記。
考研,應用系統工程的思維首先應當是分解,分解為哪幾項呢:自身的能力水平、專業基礎、備考情況、自身的興趣、準備時間、報考學校的錄取人數、報錄比、往年招收的人數、學校的出題風格、真題題型、學校所處的地域、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職業規劃、情感狀況等等。
當然這個環節還可以無限細分下去,不同的人對於上述環節的關注和側重點可能都有不同,但其中自身的能力水平、備考情況、出題風格、真題題型等等,是不是具有普遍重要意義的?是你報考一所學校時任何人都應該事先了解清楚掌握好的?
如果我自身能力不是很強,專業基礎又不是特別紮實的話,我是不是應該盡量避免那些競爭激烈的名校?如果我的父母希望我留在本地,出於維繫戀情的考慮,我是不是應該留在本地的學校?如果未來的職業規劃是往沿海方向靠攏,那麼你報考的學校是不是應該盡量接近沿海一些?
通過對上述環節的分析,結合自身狀況,你就能夠得出適合自己的最優的選擇。
讀書,讀書筆記也是一樣的。
每本書都有自己的目錄,可以分為編、章、節。每編、每章、每節都有自己的命題和主旨,有想要講述和達到的意思。一段話有它的中心句,主旨句,有它的闡述句、例子解釋、補充。利用系統工程的思想,你首先應當把一本書、一段話拆分為若干個組成的環節,然後從這些環節中尋找重點和關鍵,重點、關鍵掌握好,熟讀精讀,然後再去看其他的補充內容,把握一段話、一本書的精髓。
有的同學反映自己讀一本書很快就忘記了。
實際上記憶本身是不是也可以利用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進行分解?
比如你看一段話,一本書,如果只是粗淺地瀏覽過,當然很快就會忘記了。但是如果你把它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是不是映像就會深刻一點,這其中,你還可以進行發散,聯繫你學習過的相關理論,類似理論,具體實例,生活經歷,嘗試著用你看到的這句話解釋分析你遇到的難題。這樣你還會輕易遺忘么?
因而,記憶同樣可以通過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劃分為「 複述—聯繫專業理論—聯繫其他理論—聯繫具體實例—聯繫親身經歷—解釋與應用」這樣一個由若干的環節組成的整體。
最後,提幾點培養系統工程思維方式的小建議吧:
第一,當然還是多看書、多學習、多實踐。多積累知識和經驗,尤其應該看一些理論性、專業型較強的書籍,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
第二,在看書、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分拆環節與研究環節、利用環節的能力。看書的時候多揣摩作者對環節的劃分,學習優秀的拆分與組合的方法,看看他的邏輯和結論是否站得住腳;在生活實踐中多對經驗進行提煉、抽象總結。最好養成自己寫作的好習慣,因為寫作本身就是對理論的複述與轉化,也是對生活經驗最好的梳理。
第三,不要怕懶,堅持思考,持之以恆的訓練。思維的訓練沒有速成的方法,需要日積月累,熟能生巧。
「聰明人」 不過是比正常人更勤于思考,不輕易放棄,多想一步,甚至大膽的多走一步而已。最近身邊很多實例,我總在感嘆:這人牛啊! ,原來還可以有這種操作的?
你說他們是真就比人聰明嗎?仔細一想,其實放開硬體條件不說,這些牛人做的這些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我都能去試著去想到,只是有時候懶+害怕失敗,或者不懂得這些個「歪門邪道」 (有很多不同方式方法都能達到目的,怪自己求知慾太小,沒這個本事去挖掘)。
笨有笨的道理:就是懶+慫,太過於保護自己的腦細胞,不捨得經歷磨難。很多時候遇到阻礙不要拘著,自己悶頭想上他一分鐘,這條路不通有沒有另一條可走?不行的話可不可以抄「歪路子」?再不行有沒有得商量或者給他人為變動?費點勁去試試,就算選了各種路子最後失敗了,起碼長經驗,也算是沒遺憾了不是。我還是相信,如果真是想要,就沒有做不成的,敢去嘗試,做多了就越容易打開多條思路打破傳統框架束縛,自然人就聰明。
那麼是所有人都能成聰明人嗎(牛氣衝天那種)? 硬體條件達不到的,想再多也沒用。
以上。
----------------------------------------------------我性子直,有事你說事,別陰陽怪氣的白話。我比你會噴,讓著你不知道讓著你,自己別找刺激。
謝邀。感覺該話題已經有幾個十分精華的回答了,我就不說太多,還是想提醒那一句:如果你眼裡總是盯著某一些人而不能沉浸到知識本身的探尋里並獲得樂趣,你永遠也無法到達你所渴望的境界。
其實90%以上人的智商都是處在差不多的水平的。給人一種「聰明」的感覺只是一種假象。我就舉一個例子,想必親愛的讀者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委。
我想舉得例子就是走迷宮。
假如上圖的人就是你,你怎麼走到中心?
在沒有任何外力幫助的情況下,你唯一的辦法就是「試」
先走左邊,後走右邊,一條路一條路的試。你可能會嘗試100次,失敗100次,
但只要你願意接著試,總會走出去。
這就是平常人的解決辦法。
然而「聰明」的人,他們怎麼解決呢?
沒錯,他們會踩著梯子先去看一下全景,之後找到一條最優的解決路線,之後一次成功。
他們用一次就能走出迷宮,然而平常人可能會用上百次才能走出迷宮。然而他們真的比平常人更加的聰明,智商更高嗎?我想並不是,他們的優勢在於有梯子。
所以現在問題就來了,這個「梯子」的差距應該如何彌補?
這個例子裡面的「梯子」放到現實生活中便是你平時「眼界」的積累。你腦中知識庫的儲備量越大,你的梯子就越高,你就越有可能看到全景。
如果說到這裡,你感覺還不是很明白,可以看一下我下面的這個回答,裡面有一個更詳細的例子,想必你就會明白我上面所闡述問題的含義。
你的每日私人成長暗器是什麼? - SecretOW 的回答
所以,你想變成大家眼裡的「聰明」人嗎?
滴水穿石,鐵杵成針。
多積累,終有一天,你也是「聰明」人。
祝好
高中時,老師講sin"(x)=cos(x)(具體過程忘記了),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回家看書,看到了也看懂了書上講的「變化」。
大學學電路,書上把三極體的工作過程講來講去,始終看不明白。N年後,三極體不就是一個槓桿么?
學習計算機操作系統,一堆傳說中的大牛教材,怎麼也沒有搞懂。N年後,操作系統不就是對硬體和軟體和文件進行資源管理么?
最近看HDFS和HBase,也是一堆書,羅里羅嗦,看不明白。把書丟在一邊自個琢磨,不就是一個分散式數據管理么,不就是一個分散式的邏輯數據結構及其物理架構么?更一般地說,甚至可以把物理架構給拋開,只論理論模型,即一個分散式的邏輯數據結構及其工作機制,原理,性質。想穿了這個,書上啰里啰嗦講的工作過程也就象一盆清水似的。
所謂聰明人,我想,就是透過現象,看到一般規律,機制,性質。
N年前,我同學的導師在學生文獻閱讀報告會上毫不客氣地批評學生,你要說明什麼問題。
現在明白了,關於某個現象的陳述不是關鍵,關鍵是背後的東西(科學規律、科學假說等等,這個背後的東西,已經不是「知其所以然」所能包括的)。
推薦琢磨一下:從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看科學問題的凝練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我想,所謂「聰明」就是能夠自行總結出類似於電路分析教材講的不過是「三極體的槓桿的作用、機制、原理、性質與過程」這樣的(講真,能夠琢磨出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的變化規律、性質,甚至能夠上升到原理,那就得到足夠的思維訓練了)。這大概就是「聰明」與「不聰明」的區別吧。
(老外的教材和中國的教材都是一樣水,能不能老老實實地把某個過程的變化規律這幾個字直接印刷出來啊)。
分享一個個案。
自小到大,我身邊有一個好厲害的朋友,反正從小到大都表現得比身邊同齡人優秀。
全省高考前四就不說了,打籃球也是校隊種子。
我所知道的最厲害的是,在我們讀高中時,
他就因為沉迷電腦遊戲,老是給運營商提意見,
最後,,,高考得了個全省第四,,,
他事後說,最近天天開荒,發揮有點不好,考的差了。。。
全,省,第,四,考,得,差,了。。。
容我吐個血,你還能不能好好裝逼了。。。
令人想不到是,他不是老提意見么,大概就是這個天不藍地不黃部落門口有隻羊的一些吐槽,,,
還有打擊感,技能效果,武器和招式的設想,怪物的著裝,自己編的劇情統統都說個沒停啊。。。
可能是那邊實在受不了這廝了,
於是
他大學畢業前就被邀去了山口山。。。
啊啊啊啊啊,
內牛滿面,
我夢想中最想去的除了東京hot就是山口山啊我去!
畢業後,他就在那邊過著逍遙自在的人生贏家的生活,偶爾和我們吐吐槽什麼的。。
略過。
有一次回國聚會,談到一些處理問題的方法。
問到他時,他說,
當往前走,遇到問題時,我想的是,
怎麼才能得到主導權並有效利用它。
然後
為此付出努力。
最後
不要對失敗害怕
機會被打碎同時也帶來更多新的選擇
你要和它一起成長。我不是聰明人,也不是這方面專業的,不過我可以來講個故事讓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 其實所謂的「聰明」和「自信"是強相關的,不自信的人會自動放棄尋找解決方案,而快速尋找解決方案是個可以訓練的技術活,多訓練獨立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就會變成聰明人。
我父親是遠近聞名的聰明人。我簡單敘述下他的學習生涯:小學畢業以後文革開始了,中學沒讀過書,文革快結束的時候作為」優秀工農兵「被推薦上了大學,大學課本一個字看不懂,於是我爸爸用大學的第一個暑假,花了一個月時間自學中學6年的數理化就搞定了,同期上大學的大多是混日子的,我父親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了,畢業後分配去當數學老師。當了幾年後覺得當老師非他所長,也不知道該幹什麼,於是去考了研究生,八十年代中後期全國一年總共招幾千的研究生,我爸複習了半年考上了上海科大。我父親考上上海科大的時候比所有同學都大一輪,有老婆有孩子了,所以非常著急畢業賺錢,研究生要求兩年修36個學分,我父親一年修了63個學分,然後和導師商量,能不能想辦法提前畢業?導師說去想想辦法,然後向上海市教委推薦了兩個學生一個是我父親,學習特別生猛,另一個是順帶的,當然也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後來教委就特批只要畢業論文合格就允許提前畢業,我父親當時可以做理論物理也可以做實驗物理,但是實驗物理要等器材配合,我父親為了省時間,選了理論物理,於是,我父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研究黑洞理論,三個月後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發表了論文,不懂行的可以百度下這是個什麼雜誌,其實我也不懂行,只知道是最屌的物理期刊,我父親和我說當年全中國一年只有3~4篇的論文發在上面,當年的只有他一個還是學生,不過後來我父親沒有搞學術,而是一心想著早點賺錢養老婆小孩。
我父親介紹完了,介紹我,我父親的教育手段是非常粗暴的,他有一切聰明人的毛病,根本沒有耐心教育我,而且他在內心又有看誰都是傻逼的習慣,從小就教育我「老師都是傻逼,不用聽他們的」 雖然話不是這麼說的,但是他心裡就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從小學四年級之後,成績就很一般,基礎很差,上課絕不用心聽講,反正各方面都很一般,經常遭到惡劣同學老師的嘲諷「你爸物理這麼強,你怎麼這麼差」,除了遊戲機打的好,長得還可以外,我一無所長,我的童年甚至整個青年時期是在陰影下度過的,一直到高中末期,我從來不覺得我是聰明人。
高中末期發生了一件小概率事件,我忽然在小範圍內變成了受到矚目的人,周圍的人對我的評價忽然變成了聰明人。
(詳情見我這個答案如果連親友都嫌棄我的文,我是不是就只好棄文從此自娛自樂了?)
你知道什麼事發生了嗎? 從哪以後,我真的變成了聰明人!我忽然有了解決問題的自信。特別是書面上,邏輯上的問題,雖然文科是強項,但是哪怕是理科問題,我也有把握快速的學習。我父親常常感嘆「以前怎麼沒發現你這麼聰明」
其實我心裡非常清楚,我並沒有變聰明,我只是有自信了,敢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了,多嘗試幾次,就會發現其中有共通的技巧,我父親其實也沒有那麼聰明,只是他一直以來的訓練讓他覺得世界上沒什麼真正的難題,我父親後來早逝,他一生也沒什麼大成就,當然我一生也沒什麼大成就,不過我在18歲的時候明白一個道理,大部分人的笨,不是智商問題,而是沒有真正的經過解決問題的訓練。
我覺得我可以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但我絕對算不上聰明,僅僅是不傻而已。
也許有人會講,「聰明」不就是「兩歲張口說話,三歲熟背詩三百,五歲上小學二年級,十歲參加奧賽,十五歲上清華」嗎?
這樣去輕易理解「聰明」二字的,率先便不可避免地陷入「思維慣性」之中。
有一部分可愛的知友,眼界段位較高,但是,偏執認為「是官便貪,無奸不商」,的人,大有人在。甚至,他們有的也無法避免。這便是思維慣性。
諸位知友,你們身邊肯定有這樣的人。他們學習能力很快,邏輯清晰,他們有的人成為我們口中的「學霸」,再進一步的,我們說上一句「這人智商高。」言外之意,他們與那種只知死學的書獃子相比,強多了。
可是,隨著你年齡的增長,會不會有所發覺,稱得上「聰明」的人,少之又少?
真正像謝耳朵既極又宅,像Max出口辛辣犀利的,有幾個?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隨意誇讚這人聰明那人聰明的,不是馬屁精,就是心理年齡低幼。
不是身邊的白痴太多,配不上你心中所理解的「聰明」,而是對於「聰明」的理解,你越來越深入。
像我,我可以看一本書把作者主線支線明隱喻都靠自己在較短的時間內挖透,並將效用最大化,我只敢說,在閱讀上我具備這種高效的能力,但我不能嫻熟地將這種能力,「跨界」地運用到其他方面。
一.
思維方式「跨界」運用,觸類旁通。
歷史上有這麼一類人,他們被譽為「歷史的關鍵節點」。要麼,改變歷史,要麼創造歷史。事實上,對他們的認識,喜愛爭議的,無非「性格」、「出身」、「成長環境」等等這些淺顯的初級階段 。
但是,「思維方式」,小異大卻同,那便是將「跨界思維」,嫻熟運用。
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某一代國家領導人,文理科出身的都有。但是理科出身的往往在危難的政治鬥爭中存活下來,很大程度上,他們的理性思維,分析利弊與信息處理能力,要更勝一籌。
這便是將理性思維,跨界運用。
恰巧,身邊有位工科好友,卻尤愛詭辯學。有多令人驚訝?他有時要整夜畫圖紙,學機電的知道是否辛苦。可是這絲毫沒妨礙到他對於智者學派人物的痴迷,從高爾吉亞到普羅泰戈拉,均有所愛。
結果是,他在與我們這幫「喉舌」辯論時,充分調動理性思維,加之詭辯術輔助,邏輯性極強。勝多敗少。
二.對於問題的類別,有清晰的界定,並清楚如何有效解決。
簡單界定如,這是橘子而不是香蕉,她是女孩而不是女漢子,進一步的,如這道題目要用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高階的,這次會議,是BOSS個人情感宣洩,而不是要上綱上線。
像我了解的某款APP手游,特徵是:體積小,操作簡單,可玩性高,具有反覆挑戰性。
here is the key point:
反覆挑戰性。
那麼,識別完畢,接下來要做的,便是仿照這種模式,開發類似的APP。某個新興手游網站便是如此。
且不說能不能做出相仿模式的手游,很多人僅僅停留在「哇靠,這遊戲真好玩,百玩不厭」上,對於自身身份的界定是「消費者」,這無可厚非,但聰明人,永遠先人一步。
他們不但能夠清晰界定此問題的性質,還能清楚用哪種歸類下的思維工具解決這個問題。每一分類下的信息,都能夠被清晰標明。
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三.敏銳的嗅覺與精準的判斷力。
悲哀的是,我僅做到了前者,體現在我的反應力上。反應迅速,優劣各半。因為迅速反應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往往也具備「快速」的屬性,判斷很容易錯。
有時候真的不是只要你努力就能掙到錢,很多人奉「努力便會成功」這句真·雞湯為圭臬,所以他們活的比別人辛苦。我一向不認可「只要敢流汗,就能賺大錢」這種話。
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有心才是。
怎麼叫有心?
心力足,後勁大。且,嗅覺敏銳加判斷力精準。
除此之外,至始至終都使思維運轉在「常溫」下。
既不頭腦發熱,又不過分低溫,冷靜有度。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我信奉的真理,我把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舉個例子,頭兒交給你份任務,讓你在三天時間內摸清某區域客戶某需求情況。
有人做到了,挨家挨戶摸,我只能誇他「認真」。請看清,這是傻認真,說清楚點兒,叫迂。
而聰明人是這樣做的,把這件任務的動機搞明白,然後靠著自己準確的判斷,發力。
所以,能做到兩點兼具的人,實在少之又少。而歷經這麼多年,我才深刻理解到,想做到這點,只需要兩個字。
四.平衡。
事實上,這是作為「聰明」人,最為過人之處,沒有之一。
平衡的是各種能力,小到情感處理,禮節方式,與人交往,大到分析布局,職業發展,個人規劃,它們都是雜亂的線,有人活的不明白,衣食住行,生活一團糟;有人卻能讓自己的生活有序向上。
如果想做個聰明人,煩請諸君彎下腰,付以絕對的耐心,分辨這些雜亂的線,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思維方式解決問題,什麼時候又該用哪幾種思維,哪種思維佔優,這都需要協調平衡。
最後我想說的,是聰明人從來都共具且顯而易見的優點:
心智成熟。
殘酷的現實是,你想要做到我以上列舉的每條能力,只有不斷將信息量擴充,讓自己的見識與眼界不再停留在自身專業上,自此,不同信息之間的「牆」,已經被你打破,非但沒用因為信息多雜而凌亂,反而愈發清晰起來。
這才算你能嫻熟運用以上四種思維方式呢。
當別人一臉艷羨地誇你聰明時,你只需淡淡地說上一句:
「無他, 惟手熟爾。」劉未鵬在暗時間 里講過一句話:
我們在大腦中走的越遠,在現實中走的越穩;在大腦中失敗的次數越多,在現實中失敗的次數越少。
其實,所謂「在大腦中走的越遠」,以及「在大腦中失敗的次數越多」,講的都是重視問題的本質,重視真正了解問題的推導過程,而不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我和未鵬見面的次數並不多,但每次聊起來都有收穫。他總能在一個問題上看得比別人更遠一點。比如有次就育兒話題我們聊起來,他說:親子關係好,未必就是好事。——這個觀點馬上讓我很感興趣,於是我們就此聊了半天。我們聊到,中國的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就可以用來聯想「親子關係好,未必就是好事。」 這個觀點。
後來我讀北師大楊傑的書《我身邊的家庭教育故事 》,她在書中寫道,妹妹和媽媽的關係很好,所以媽媽身上的好些弱點,妹妹也一併繼承了,而楊傑自己比較叛逆,反而避免了受媽媽身上缺點的影響。
進一步,這個觀點還提示我,我和父母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好,但會不會因此而失去了對父母不足的必要反思,而不知不覺在受到父母優點影響的同時,也被他們的不足給潛移默化了呢?這麼一反思,還真是有收穫。比如,我以前和媽媽關係沒那麼近,所以媽媽身上那種對兒女的事務過於細緻的指導(或說控制)的特點沒太影響到我,但是這兩年我們母女倆交流很多後,有些事情她是干預過多而我卻沒有太察覺的,同時我會因此而對我的孩子干預過多而缺乏反思,從而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發現這一點後,我很有些吃驚,同時很感謝自己能認識未鵬這樣的朋友——看問題不停留在表面,總會多問一句:未必吧?真的嗎?
由於認識到了親子關係好的負面影響,所以我要求自己在和父母交流越來越頻繁的同時,也注意保持好自己的距離與分寸感,提醒自己哪些事情可以聽從父母的建議,哪些事情需要自己拿主意。如此,才能在保持好的親密感情的同時保持必要的冷靜和理性。
反過來,當我有效地保持了自己的冷靜和理性時,對父母也是有促進的,何況我父母本質上都是未鵬這樣的人,他們都是數學教授,喜歡在大腦里反覆推演事物的發展邏輯,直到發現事物的本質,不去想當然地看問題,而且在我們小時候就注重這種思維方式的訓練。
如今,我的女兒也要上初中了,我們全家人都比較注意培養她求甚解的思維習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位特別好的老師,是她現在的鋼琴老師:王矛鋼琴藝術中心的創辦人王矛老師。王老師今年已經70歲了,但精神非常好。女兒此前跟著幾位鋼琴老師練琴,雖然也都還行,但是沒有一位老師能像王矛老師這樣要求女兒,怎麼個要求呢? 王老師不允許女兒上課時說一句沒有道理的廢話,凡是他提問,若女兒不能回答出問題的實質,他就會一直追問下去,直到女兒徹底搞清楚問題的癥結。女兒是學琴學到第五年才開始跟著王矛老師練習的,王老師對她練琴中積攢下來的諸多壞習慣十分頭疼,於是告訴我們,說必須花足夠的時間來糾正壞習慣,否則無法繼續提高難度。我們原本就不是為了讓女兒考級而練琴,對此欣然同意。於是,女兒花了大半年時間跟著王老師重新練習一些初級階段才練習的基本功,而且經常在上課的時候被王老師問得張口結舌,所以,女兒慢慢知道了,上王老師的課必須全神貫注,因為王老師從不說一句廢話,也不允許她說一句廢話。看起來進度變慢了,但因為基本功在慢慢變得紮實,好習慣在頑強地一點點取代壞習慣,女兒的琴聲變得好聽了,彈奏的興趣更濃了。大半年之後,王老師認為女兒的基本功恢復得不錯,可以提高難度。又過了半年,女兒第一次參加考級,8級優秀。繼續按照王老師的方法練習,一年後,女兒可以考10級了,而且每天練琴時間也只是最多40分鐘,但嚴格按照王老師的要求去練,練琴質量高,練琴有效率。
王老師堅持在鋼琴藝術中心裡以這樣的方式要求老師們和孩子們,以及家長們,所以,這裡的孩子練琴的基本功都比較過硬,孩子們在學校里的學習成績大都很好,因為王老師教授的不僅僅是鋼琴技術,更是一種面對問題刨根問底的思維方式,這會讓孩子們沒法對練琴抱以僥倖心理,沒法忽視基本功的練習,而且孩子和家長都會看到,雖然一開始由於重視基本功的練習,練琴的進步看起來不快,甚至顯得慢,但是越到後來,反而越是能較快地達到較高的水平。女兒在王老師的調教下,練琴不再急躁,懂得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這對她學習其他功課也頗有助益。
女兒練琴的故事,讓我們認識到,孩子學習功課中遇到的好些問題,與老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傳授的思維方式有關。前面幾位鋼琴老師,教琴缺乏持續的計劃,更缺乏總結、反思和回顧,而王老師每堂課必親自做筆記記錄孩子的問題,這樣下次上課,檢查起來就有依據,孩子回家練琴也能對照王老師寫的課堂筆記給自己提要求。
(第一張圖,是王矛老師給孩子上第一次鋼琴課時做的筆記。我之所以堅持後來選王矛老師做孩子的鋼琴老師,是因為王矛老師是我媽媽退休後學鋼琴的授課老師,我在媽媽那裡看到了王矛老師給媽媽上課時做的筆記,印象很深。此前給女兒上課的所有鋼琴老師都不曾動筆寫計劃或總結,都缺乏王老師講課時的這份耐心。然而,王老師的這份耐心不僅成就了孩子,也成就了他自己。他50多歲退休時創辦了這家鋼琴中心,如今王矛鋼琴藝術中心運營得相當穩定,學生們排隊等著能夠有機會上王老師和鋼琴中心其他老師的課。王老師通過創辦鋼琴中心財務獲得了自由,70歲的老人,精神狀態相當好。我在這個回答中對王老師也有一番介紹:對於一個習慣高質量的生活的人,如何在夢想和錢之間抉擇? )
因此,我們在為孩子挑選課外老師或教練時,會很注意考察他們的思維方式,王老師就是我們選擇課外老師的標準。
孩子上小學或中學的老師由不得我們挑選,這就需要我們注意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觀察老師們的教學中是否存在思維誤區,是否只是教授給孩子比較表面的知識,而不夠注重思維方式的訓練。拿數學來說,我們發現,孩子小學時的數學老師儘管很認真,但面對一些難題,解題思路未必高明,思路有時比較刻板,所以,身為數學教授的外公外婆,以及孩子的爸爸,都長期堅持訓練孩子面對數學問題通過多種思路求甚解的能力,這需要很多的耐心,但幫助孩子養成求甚解的思維習慣後,孩子學習的後勁就足。
最近,孩子就要上初中了,學校搞了一次分班考試,考試前自然需要準備和複習。外公外婆發現孩子對幾個數學問題中的細節始終沒有真正搞懂,就反覆訓練她,而且還不厭其煩地寫下推導過程給孩子看,比如:講了這麼多,是想說:好的思維方式意味著有耐心追尋問題的本質,而耐心的延續,乃是因為願意耐心對待問題的人,懂得耐心會帶來長久的利益,知道「我們在大腦中走的越遠,在現實中走的越穩;在大腦中失敗的次數越多,在現實中失敗的次數越少。」 ——足見,耐心是堅持理性思考得來的好習慣。
我的父母都畢業於武漢大學數學系(1956-1961),當時都是系裡的高才生,他們在自己最寶貴的大學時光里,得到了齊民友和余家榮這樣的數學家給予的耐心而紮實的訓練,打下了一生做學問的基礎。不僅大學裡如此,他們當年就讀的中學,也都是各自所在的城市裡最好的中學,得到了一批教學相當過硬的中學老師的耐心培養,我的爸爸媽媽也都是各自中學裡的學霸,我爸爸尤其被譽為是老師眼中的數理化王牌。
於是,父母們在教育我們的時候,也很注重把理性思考的習慣,或說把耐心尋找問題本質的習慣傳給我們(見我的這個回答:如何看待智商對學習理科的影響? )。在我的記憶里,父母經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不要想當然!」 如今,這句話我們也經常拿來對女兒講,要求女兒下結論要有依據,要有推理過程,而且不斷提醒她不要急於知道答案,哪怕看電視劇電影的時候,也會訓練她耐心分析劇情,不要著急知道結果。
父母對我們的訓練帶來的一個大的好處,是對困難的「鈍感「——即不急於得到答案和結果,而是願意去一步步分解問題,然後逐個擊破。大概從初中開始,我就發現自己學東西沒有別人快,但我不會因此而很著急,而且我總會慢慢超過好些人,最後排到前面。
能做到這一點,只能說自己夠幸運,能夠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在成長中得到了耐心對待,因此一定程度上學會了耐心對待自己,耐心對待自己的孩子。
最近,吳軍老師的新書大學之路出版上市了,他在這套書的前言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中寫道: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像得那麼擁擠,因為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路上,絕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到後來,剩下的少數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而是發愁怎樣找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笑到最後的人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
關於」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像的那麼擁擠「,著名物理學家費曼有一段精彩論述(見生命中,什麼才是重要的? ),他說——
我的做法是我向來不會跟別人一模一樣,我總是認為自己處於有利位置,我總是會試別的方法,而且正是因為我嘗試別的方法,所以他們根本沒有機會。這麼想很誇張,但我必須讓自己這麼誇張才行。
這麼做的原因在於當你要研究的問題很困難時,你必須研究很久,還要能堅持。為了讓自己堅持下去,你必須說服自己相信這麼努力是值得的,你一定會有成果。這有點像在欺騙自己。
在我研究的最後這個問題上,我真的騙了自己。我什麼成果都還沒得到。我的做法不是很好,想像力也不夠好。我已經明白它的定性運作,但還沒想出它的定量運作。當這個問題終於被解決時,那將完全是想像力的功勞。然後,產生這一結論的偉大方法又會造成震動。其實這一切很簡單,靠的全是想像力和堅持。
在我的編輯職業生涯中,我遇到了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作者,遇到最多的,是中途放棄的作者。我的文件夾里有好多個作者提供的目錄和大綱,它們靜靜地躺在文件夾里,訴說著光陰的故事,為過早退出是一切失敗的根源 提供著例證,也為吳軍老師」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像的那麼擁擠「的觀點提供著樣板。正如 @鄒欣 老師在駑馬的自白中說的:
很多人都有「寫一點東西」的能力和想法,我以前也寫過一些零散的博客,但是從「一點東西」到一本兩三百頁的書,中間要有一個質變的過程。
.......
軟體開發有一個階段很少有人提及,叫「death march」 。就像軍隊攻城,一隊隊士兵冒著炮火出擊,傷亡無數,但是敵人的城堡仍舊巋然不動,火力看似依舊那麼猛。硝煙中,焦頭爛額的指揮官還是下令新的士兵繼續出發,開始又一輪的march。在軟體開發中也有類似的情形,就是你每天都加班寫程序,改bug,但是bug不見少,第二天,第三天,下一周,下一個月……還是這樣。有軍事家說過,最後的勝利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經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再堅持一下」和「death march」,最後,有些軍隊破城而入;最後,有些軟體成功發布;最後,有些書出版了。
讀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答主這樣的家庭,所以我沒辦法學會耐心。其實不然。我的父母給我們成長提供了一個彼此可以耐心探討問題本質的環境,而可以耐心探討問題本質的環境,並 不只限於家庭。詹宏志就是很好的例子,請參看我在如何看待智商對學習理科的影響? 中關於詹宏志的介紹(考驗你是否耐心的時候到啦)。
另,結合題主的這個問題,推薦如下回答:
為什麼有的作者有如此豐富的素材和寬廣的知識面?
工作中能力很強的人平時有哪些共同的特徵?
跟優秀的人相處是怎樣一種體驗?
吳軍博士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遇到問題時,如果普通人能給出一個解決方案,聰明人就能給出三個。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思維方式是多維度的。
我舉個例子,一個中文系的學生,和一個哲學系的學生,會用同樣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問題嗎?一個心理學系的學生,又會用怎樣的思維方式去思考?
你可能聽說過文科生思維和理科生思維,那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有沒有可能同時具備這兩種思維?
哈佛商學院有一個生存模擬題,題目要求包括你在內的5到6個人為一組,你們乘坐的飛機墜落在了北極,飛行員遇難,你們都還活著。
在飛機徹底沉入水中時,你們有機會拿出來一些東西,比如火柴,比如繩索,題目問的是:這15樣東西你們會按什麼順序來拿?
題目要求每個人先單獨寫下答案,然後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給出最終答案。在公布了由北極救援專家撰寫的正確答案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發現:團隊的答案,比個人的答案,要更接近於正確答案。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團隊中有5到6個人,他們每個人的知識水平和思維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個人的視角是單一的,而群體的視角是多維的、互補的,群體可以彌補個人的認知盲區,從而儘可能地降低發生錯誤的幾率。
我們是「個人」,不是「群體」,因此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習慣性地用我們最熟悉的思維方式來分析問題。這就容易導致我們的思考很局限,解決方案看上去沒什麼卵用。
而聰明的人,他們的思維是開闊的,也就是說,他們擁有多個看待世界的角度,因此他們雖然也是「個人」,但本質上更接近於「群體」。
比如你是一個只愛文學的中文系畢業生,那麼你從求學到畢業所擁有的視角就是單一的。為什麼很多作家並不出自於中文系?因為中文系的寫作者通常只有一個視角,只有一套思維模式,這就導致他們很容易局限住自己。
王小波是學計算機的,他的雜文里,就代入了理科生思維,所以《沉默的大多數》才會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只有了解不同專業與領域的人是怎麼思考問題的,你才能真正地跳出固有的思維,去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要知道,你之所以覺得聰明人很強大,是因為你在面對他的時候,實際上是在以一敵多,而結局自然是寡不敵眾。
文章首發於我的公眾號:徐三石(ID:xusanshidianxia)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