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感遠大於實用需求性的建築有哪些?

設計時候一些想法很牛逼,在實際使用中給人們帶來麻煩,比較蛋疼的設計


首先祭出總被身邊師長們黑(ai)的(de)飛(shen)起(chen)的扎哈大嬸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大樓




外觀是扎哈一貫的外星人降落(劃掉)炫酷風,概念上表示要打破傳統大樓的空間秩序,於是問題就出來了。

設計中的很多曲面導致施工難和造價高,大量玻璃都必須定製,最後一些部分也沒有按原設計使用曲面玻璃。但糟糕的事情比建成效果的折扣明顯多了——漏!水!而!且!難!維!護!因為曲面和傾斜角度(謝評論提醒),玻璃和樓板等部分的銜接處防水做的並不完善(個人感覺不能完全怪施工...),加上香港的颱風+強降雨天氣,漏水什麼的......希望不要弄濕學生們的模型啊圖紙啥的(淚
維護難直接體現在長得實在太風騷,擦個玻璃都不容易,做整體清潔要大搭腳手架。燒錢就全程燒吧嗯。

另外一個被詬病的方面是內部空間設計,主要是來自聽去過評圖或者上課的老師們吐槽。建築內外風格相當統一,大樓內部的房間大部分都是不規則的,有些甚至到了奇葩的地步。老師A表示裡面有一個按原本設計應該是教室的房間,因為是個太過狹長的三角形,難以安置投影儀或者黑板,甚至只擺兩排椅子都很難用作教學,一種你特么在逗我的感覺。另外,由於大樓是做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樓用的,應該在設計時就考慮到評圖和展覽等功能需要。設計方對此的解釋是我們把這些空間放走廊上啦你們看多有利於師生公眾之間的交流多有活力呀,然而這往往可以翻譯成」對不起你們將就一下「...喜歡跑去理工評圖的老師B表示在裡面要把圖紙掛起來非常蛋疼,因為內部依舊是曲面啊曲面不規則啊不規則...
哪天能自己去看一眼大概會更新一下答案。

貼兩張平面圖,其實我沒找到那個狹長的小房間在哪裡...

貼兩張平面圖,其實我沒找到那個狹長的小房間在哪裡...

67號棲息地

其實我很喜歡這個...(果然黑都是因為愛得深沉!


加拿大籍以色列裔建築師薩夫迪設計的,建於67年蒙特利爾世博會之時,這是他的master"s thesis(翻成碩士論文好像哪裡不對...不懂不敢亂翻譯,求指教),當時他不到24歲(學渣表示跪拜)。

原本的設計理念是為中低收入階層提供廉價但舒適的住宅,所以它是由很多小單元組合而成的,不同的數目和組合方式滿足不同的居住需求,且每一戶都有陽台花園。但因為造價過高(經典問題),租金居高不下,建成後的70年代經濟狀況也不好,67號棲息地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它設計者的理想。但67號棲息地在預製混凝土,單元裝配住宅和生態住宅方面的嘗試很有積極意義,它的建築師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也一直沒有脫離相關領域。


↑以上一段都是跑題的對不起

使用中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當時混凝土施工技術並不如現在成熟,導致混凝土部分經常需要維修,滲水現象頻發。另一方面,通風並不是很好,總體環境濕度過大,黴菌在通風系統里長得很開心,所以有住戶在搬進去之後得了哮喘,家裡的喵星人也死掉了...

當時比較大膽的大型住宅項目往往容易出現類似的問題,還有一個與67號棲息地遙相呼應的例子是日本東京的中銀膠囊塔


概念酷得異曲同工有木有。但是...

雖然每個「膠囊」都是可以獨立更換的,但整個更新系統似乎並沒有很好地運作起來,反而增加了維護的難度。由於沒有足夠的維護,有些膠囊的部分開始剝落,以至於後來不得不在樓的外面罩了一層網。管道系統也有過嚴重的腐壞,停水頻發,水滲進一些膠囊里造成鏽蝕和腐爛到放棄治療的程度。至今這座大樓依舊一到下雨就漏水漏得各種愉快...

在建造的時候,每個膠囊之間都有一層3厘米厚的石棉層,但這層石棉後來影響了通風系統的運作,加上簡單粗暴的大圓窗子和暴露在外的膠囊表面,膠囊里是冬寒夏熱各種酸爽...

因為這些原因,膠囊塔的住客只有40人左右,很多膠囊是棄置的,近年來拆除的呼聲也不少。作為日本建築界新陳代謝主義的代表作,能不能對它好一點...


這些建築都是一些在當時非常大膽的設計,在使用方面也許可以說是雖「敗」猶榮吧。在每一個領域的前沿都有很多未知的方向,先鋒作品還是容易出bug也不鮮見。建築因為和日常使用難以割裂,所以喜聞樂見地被不斷吐槽......但誰知道明天會是怎樣的呢?

(2015.7.7 厚臉皮改寫自己的評論補充一下總結)
建築的目的有很多,實用是其中重要的一種,但不是唯一的目的。自然我們需要無數經濟而耐用的建築來滿足日常需求,但有些建築在設計的時候就是為了挑戰極限或者實驗新的東西,不能因為這個過程中出現不盡如人意的情況就否認這些嘗試的意義。
也許今天我們會覺得67號棲息地和膠囊塔似乎比扎哈的作品更合理一點,但是在當時這些建築也面臨無數的爭議和燒錢,不切實際,嘩眾取寵之類的指責。實驗常常是昂貴的,但沒有這些昂貴但是看起來甚至有點荒謬的建築實驗,可能也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習以為常廣泛使用的建築形式(例如67號棲息地與預製混凝土構件)。

謝謝大家點贊,歡迎討論和批評指教~


該答案,所有圖片源自於網路,圖侵刪。

迪士尼音樂廳

看起來很炫酷是不,但是。

看起來很炫酷是不,但是。
外部這些高折射的表皮,同樣折射著陽光,直接導致了,迪士尼音樂廳周邊幾公里的氣溫升高了好幾度,沿街的地面溫度達到60℃,工作人員也見過垃圾堆自燃,也一度因為,炫光對周圍建築的干擾,被周圍市民起訴。後來,表皮的鏡面進行噴砂處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謝徐之非提醒,我記錯了古根海姆美術館和迪士尼音樂廳,(實在是太相似了,原諒我。)

知友

知友lo ha補充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還有室內斜坡一樣的走道,面對掛畫的牆,想要保持直立的身體,兩腿總有有一條是彎著的

有知友發霉的土豆泥提到玻璃幕牆,補充下幕牆的死亡光線
很早以前,國外就已經注意到了玻璃幕牆的高層建築導致的大面積光污染。
國外有一個建築,忘了是哪一個了,歪曲的幕牆造成聚光,曬化了樓下的一輛轎車的外殼。
這已經是通病了。因此,國家現在限制了建築物玻璃幕牆的覆蓋面積,並且限制或者禁止使用了一些反射率很高的材料作為表皮。具體可以參看《上海市禁止或者限制生產和使用的用於建設工程的材料目錄》。


來自GBT 18091-2000 玻璃幕牆光學性能

這是各種玻璃材質的反射率。
幕牆覆蓋率越高,反射率就要求越低。建築越高,光污染覆蓋的面積也就越大。
為了保證光污染足夠的小到對周邊人們生活工作影響不大,要將玻璃的反射率控制在一定範圍。
同時,要定期對玻璃的表面進行清洗。

感謝知友零梅紙找到了那個傳說中的死光大樓。對講機大樓

居然還有很多,關於它的「靈異事件」,為了避免答案過長,貼個鏈接,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下。

居然還有很多,關於它的「靈異事件」,為了避免答案過長,貼個鏈接,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下。
「對講機大樓」成功煎蛋(圖)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好看吧,一股中古典雅氣息鋪面而來,但是。

好看吧,一股中古典雅氣息鋪面而來,但是。
身為教育類的建築群組,這麼文藝對功能的犧牲確實極大的。
隨機的窗戶,使得室內的光線變得良莠不齊,桌面的照度也很不穩定,有些教室不得不白天開燈來取得照明,有些宿舍甚至連窗戶都沒得。
室內交通空間有許多坡道,是為了窗子良好的采景,框中的山水正是一副山水畫。但對於學生來說,拉長的交通空間和額外的上下高差,在使用上會額外的耗費時間和體力。
只能說,相對建築師,王澍更像一位文人墨客,有著自己的情懷,對建築本身的關注相對少了許多。

上面有人說流水別墅
但沒有說為什麼,補充下。

這其實也是無可奈何。

這其實也是無可奈何。
建築建在水上,而礙於當時的技術,防潮做的並不是很好,住戶受不了房間的常年潮濕狀態,搬離了這個和自然完美結合的別墅,想必十分分肉痛,所以不時還來住一下。最下層地面還曾滲水。
肉痛的原因就是在與,別墅的大懸挑。賴特自己也是結構師,當時建造時,由於太過自信自己設計的結構結實的程度,曾經懸挑斷裂過,只能重做,並且進行加固,因此耗資也遠遠超過了業主的預算。(看看這麼美麗的效果還是咬咬牙好了。)

迪拜塔


這個略噁心

原因是,這個塔實在是太高了,以至於不能正常排污。
糞便是固態,從800多米下落,對底部的管道的壓力不是可以想像的,常規排污是沒有可能的。
因此,迪拜塔採用的分段排污,每段都有一個儲糞池,然後掏出來,運下去,卡車拉走,貫穿整個建築的排污管道一個沒有

知友豆丁豆包豆說:為什麼不設計成螺旋狀的排污管呢?
不光是會堵的原因,這麼多塊狀懸浮物,來迴轉,不黏在管壁上也很奇怪了。
還會造成管道破裂,排污管中的水下落一段後,就會沿著管壁螺旋裝下流,而在流速很高時,會對管壁彎曲處造成很大的衝擊,這種衝擊遠遠超過了管壁的承受能力。
管的材質真的很難找,塑料光滑抗腐蝕但是易老化易碎。金屬自重過大,費時費力費錢,抗腐蝕性差。水泥管道,抗沖刷很差,不耐腐蝕,易滲透。
我是學建築設計的,不是做給排水的,更加具體,恐怕要專業人士來回答。


很多建築,都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實用,但是這都只是缺點,同樣也有著它自己的閃光點,對於建築,身為建築人,應有更大的包容心。


這個樓位於米蘭理工主校區邊上。

用半透明玻璃磚做的立面。

大家發現有什麼不對勁了嗎?

樓下方用圍牆堵死了,這跟歐美的開放大學概念可是違背的。

原因是因為立面上的玻璃磚時不時掉下一兩塊砸到行人腦袋,

所以乾脆下面用圍牆堵死,不讓人走。

真的是「為了好看連命都不顧了啊。」


我之前答過一個類似的題,從建築的整體完整度來看,有哪些落成後的建築物完成使用後,沒能達到原先設定中的完美設計理念? - 曉漁的回答,裡面提到了了密斯的玻璃屋子——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吶,就是下面這個

這房子無隱私、隔熱差、被水淹三大毛病把女主人弄得苦不堪言以至於一怒之下將密斯告上公堂,這個我前文說過,不再贅述。

但是其實在范斯沃斯住宅建好的兩年前,早就出現了另一座極為相似的玻璃屋子:

玻璃住宅(Glass House),菲利普·約翰遜。

玻璃住宅(Glass House),菲利普·約翰遜。

這房子名字倒是取得直白爽快,果然是條漢子。

一定會有人懷疑密斯是抄的這貨吧?其實坊間的傳聞是恰恰相反,據說密斯在設計范斯沃斯住宅後曾經和約翰遜聊過全玻璃住宅的設想,約翰遜當時表示對沒有房間劃分的住宅概念表示懷疑,密斯不置可否,誰知道轉頭約翰遜就把這玻璃住宅給建了出來,把密斯氣得七竅生煙。當然這只是傳言,我不敢擔保真假。

所以范斯沃斯住宅有的毛病這房子有沒有呢?有的,除了洪水以外,該有的毛病一應俱全。不過比密斯幸運的是,這房子不用面臨被告上公庭的問題——因為這就是約翰遜的自宅啊,儘管老頭在裡面怡然自得的住了幾十年直到自己去世,但是他一直沒有否認居住上的問題。與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架高的結構不同,玻璃住宅直接建在地上,出名後,絡繹不絕的遊客可以毫無壓力的看到房裡的一切,而且住宅旁邊就是森林,四分之一英寸後的玻璃隔音效果非常一般,平日里鳥鳴風聲不絕於耳,把老頭搞得心煩意亂。

但是事實證明,土豪是可以很任性的,而菲利普·約翰遜就是這麼一位土豪。首先,不止這座住宅,其實這山頭上一大片地全是他家的。然後,他發現住宅的諸多問題後,略一思索,便想出了再明顯不過的辦法:

再蓋一座不這麼通透的房子唄!

於是。。

磚屋(Brick House),菲利普·約翰遜(大哥你真的要這麼走極端么。。敢加個窗戶不?其實這屋子後面還是有兩個小圓窗的只是這個角度看不見而已。)

磚屋(Brick House),菲利普·約翰遜(大哥你真的要這麼走極端么。。敢加個窗戶不?其實這屋子後面還是有兩個小圓窗的只是這個角度看不見而已。)

然後約翰遜建上癮了,在之後的幾十年內,又繼續玩票一樣的在旁邊興建了(自然都是小型的)美術館、工作室、雕塑館、圖書室,以及一個奇形怪狀的被他稱之為怪物(Da Monsta)的小房子,總計有十來座小建築,玩得自得其樂,想睡哪就睡哪,而最初的玻璃屋,更多的時候只是被當做會客廳來使用了。

不僅是土豪,建築師自己還是甲方,簡直是人生巔峰啊。

註:圖片來自正文頁


我校大名鼎鼎 Stata Center


俺能說個新疆這偏僻地方的嗎?不是建築大師設計的,也不是什麼奇葩建築,外形看著確實漂亮,跟福建省某職業院校一摸一樣。手機碼字,無圖。但是!但是!問題有兩個,有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個,牆薄,按照學建築的同事的話,只有新疆其他地方牆體厚度一半不到。第二,下水管道外罩了一個漂亮的金屬殼子直接在牆體外面。
可能南方朋友不明白,當是北方的應該懂了。
牆薄帶來冬天很冷!烏魯木齊冬天零下十幾度無壓力!採暖季從每年的10月中旬到來年的3月中旬啊喂!冷的人都坐不住!
至於下水管道更是酸爽。零下十幾度的氣溫保持幾個月,自然下水管道凍住無懸念。大家可以想想下水管道裡面是瓷實的冰塊有多酸爽??
學建築的或者化工的朋友應該能理解,這種情況下再怎麼給下水管做保溫都是白搭,幾個月的零下十幾度啊!只有一條路,敷設伴熱管。而民用的伴熱管哪來?暖氣管道。可是暖氣管道的改建要無數個部門蓋章??
以至於我每次給學生講儀錶的安裝選點時,我都會說「所以在高寒地區露天測量流量,液位等等儀錶,必須加裝伴熱管,記住,是必須!不加會如何?去,看看樓下那根下水管道」


世界最大象形建築天子大酒店。人間真的不需要這麼雄偉的福祿壽。


我旦光華樓可否一戰 =。=


------------------------------------------------------------------------------------------------------------
就不吐槽他長得奇葩了,可是介個正門是不開的啊! 想進去要走左右兩個狗洞啊,有多少來第一次來的小夥伴尿急的時候找不到入口啊!

如果這就完了也好了,可是正是因為兩個狗洞莫名其妙的出現了"光華妖風"啊。
有一個如此正經的問題和答案:復旦光華樓的風洞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 復旦大學
J:貴校校風如何?F:很大!
每年光華妖風吹壞的傘絕對可以繞地球一圈,想看自行車版太空步也完全小意思,吹風機對於住在本部的小夥伴也完全不需要。用妖風,就是這麼任性!


*圖二來源復旦攝影協會」未曾留意的復旦「 周平浪,侵刪


薩伏伊別墅,由於柯布西耶是一個比較過度理性的理想主義者,所以很多時候反而本末倒置。。薩伏伊別墅看起來也許像是一台實用的機器,可它實際上卻成了一場但求藝術性的鬧劇。柯布西耶不顧薩伏伊一家的抗議,堅持採用平屋頂而不是尖屋頂。薩伏伊一家搬進去之後才一星期,羅歇卧室上面的屋頂就裂了縫,漏進來大量雨水,致使這個男孩胸部感染,而且轉成肺炎。1936年6月,薩伏伊夫人將她對這個平屋頂的感受在一封(水跡斑斑的)信里傾訴了一番:「大廳里正在下雨,坡道上正在下雨,而且車庫的牆全部遭到水浸,我的卧室也在下雨。」柯布西耶保證這個問題馬上就能解決,並且不失時機地提醒他的客戶,他的平頂設計在世界範圍內的建築評論界得到了多麼熱情的評價。
還有范斯沃斯住宅,牆都是透明的,人家女教師都要投訴了。。。
路易斯康在某大學實驗樓的設計,採光度過高,實驗學生苦不堪言,校方表示剩下的不用你來了。。。


扎哈的建築


范斯沃斯住宅,薩伏伊別墅


美院象山校區人見人愛的宿舍。


習大大說的對!不要搞奇形怪狀的建築!


必須是這個啊



流水別墅


銀河SOHO


我母校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在校園裡有棟樓叫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Building 外形比較現代大約是這樣的

問題是 因為樓的形狀是不規則的 所以房間排號極為混亂。我作為一個平時路感極強的人也經常在裡面花半個小時找教室。


旋轉樓梯


南寧大橋


設計感和需求性其實也就是形式與功能之爭,爭了快一個世紀了,也沒爭論出個結果,自打有了當年現代建築標杆似的口號:形式追隨功能那一天起,古典型制占統治地位的建築觀就改變了。 說回題本身,每一座建築都有著這兩面內容,就好比人要看外表和內心一樣,除了極端功能建築,大部分工業建築以外,大部分建築都需要有面子有內涵。記得一次建築初步課,印象最深的三個詞就是美觀,經濟,適用。我之所以把美觀放第一位是因為我們太缺乏好的設計了,甚至連設計的精神都沒有。這三者實際就像暗黑破壞神裡面的技能點,你一共就這些,多點美觀,就少點經濟或適用,這個不是絕對的量化,而是三者權衡之後的統一。建築在一部分現代建築大師眼中是一種機器,功能流,而大部分現代建築也都是傳達可一種工業或機械美學。什麼美味吃久了也會膩,所以又有了一批後現代大師,文丘里恨不得手刃現代建築風格。而後現代則認為現代風太乏味。直到現在多種風格並存,共生。比如設計感爆棚的阿拉伯女漢子扎哈。這是好的趨勢畢竟多元風格會重建地域性,有利於各地建築風格的延續。 而問題中所說的設計感應該是一種審美取向吧!建築自誕生之日起就伴隨著藝術性,建築之美給人們或愉悅或莊嚴或其他任何了傳達的心理感受。聖馬可廣場的比例和諧之美,故宮三道門的肅殺(隨著我們祖國無比光榮正確的城建方針,全國各地的古城都經過多年的保護和開發,基本都已損失殆盡了。當年梁思成針對北京城的規劃,孩子氣的說再過五十年就會證明我是對的,你們是錯的。那是他所說的你們,就是以偉大領袖毛主席為首的dang中央。然並卵!認錯也無法把打破的玻璃杯復原,仿製品永遠都是仿製品。)說回來審美的傳達這個就很主觀了,任何人都有對設計感的理解,無論是程度還是風格。央視大褲衩100個人看100個不同的褲衩。這是無法統一的,但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又不同程度的統一。封建社會審美追隨禮教規定,無論對建築,對大眾都有一套標準,建築也就是所謂的形制,如限定開間數,屋頂樣式,斗拱峰立,彩畫樣式等等,但這都是一個範圍,只不過範圍比較窄。民國是中國文化復興鼎盛時期,只不過意識形態問題,歷史課程沒怎麼提就匆匆帶過了。建國後,文革時期審美高度統一,無產階級就是美,毛主席說美就是美,江青同志就是美!全球化浪潮以來,文化更多元,審美也就更多元。 需求的主體是使用者,設計感評價是大眾或者說是審美參與者。需求與設計感在設計過程就需要確定各自所佔考慮的比例,在西方可能使用者的訴求回更多的被予以考慮,而有可能使用,投資建設,管理運營是不同的人。我同學在英國事務所實習,做過一個社區公園改造項目,改了十年了,因為社區居民無法達成一致,方案就不停在改。這種情況在我朝就不會發生,一個圈拆,就沒有推不倒的建築。而且,在我們這,也沒有建不起來奇葩,就怕你想不到,福祿壽,大銅錢,酒瓶子,大秋褲,蘋果樹,雷的我們這些做建築的外焦里嫩。其原因,主要因為是我們國家建築可行與否,不需要大眾參與。有錢任性和有錢任性是我們設計的主旨。建築師在設計過程話語權失衡,造就了現在我朝建築的奇觀。轉回頭來看,這些雷築,不一定就所有任都覺得他惡俗和醜陋。 其實,這也是多元審美的體現。雖然我覺得是翔,但我絕對不會如阻撓你去吃翔。
最後,沿問題思路回答一下,設計感強與使用需求的建築,主要是看這個建築的主屬性是不是精神層面的,他的建設目的是不是圖騰性質,標誌功能是主要的。比如晚禮服,你穿它逛菜場,你就很另類,同時講價也費勁,挑菜也費勁。它只適合特定的場合。而比如住宅,醫院,車站等使用功能相對佔主要層面。但這都只是相對的,投資是更主要的因素,而往往是決定因素。世界超級建築,近些年出現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和中東,當你有了花不完的錢,那麼設計感和使用可以以更好的方式結合,比如帆船酒店,比如鳥巢,比如國家大劇院。經濟才是唯一有效的槓桿…


推薦閱讀:

有哪些與生死相關的優秀建築?
文學殺死建築了嗎?
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的選址與建築物落成,會為周圍腹地帶來哪些影響層面?
中國建築遺產保護中出現的問題都有哪些?

TAG:建築師 | 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建築工程 |